空调自控系统设计初探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初探

一、空调自控系统设计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潘云钢[1](2012)在《我国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文中认为概要总结了我国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经历的四个发展阶段,指出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在自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地位非常重要,目前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实施与实际运行情况并不尽如人意,很多工程没有达到设计所期望的效果。对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关的建议和对策,展望了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发展。

沈启[2](2015)在《智能建筑无中心平台架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的信息化和智能化是当代建筑的发展趋势。随着IT和互联网技术向各个工程应用领域的深入渗透,以及电子加工与制造技术的不断提升,现代建筑,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已经配置了大规模的传感器网络和自动控制系统。然而,在实际运行中这些智能建筑并不那么“智能”,多数自控系统甚至处于半瘫痪的状态。导致建筑自控系统应用困境的根本原因是,集中式的系统架构引发一系列工程实践瓶颈,影响最终功能使用效果,并且集中式系统难以满足建筑智能化急速膨胀的需求。为此,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开发了一套建筑无中心平台,全面服务于现代建筑的运行、控制和管理,采用扁平化的系统架构,从根本上解决了建筑自控领域现有的诸多问题。本文从理论上分析建筑无中心信息系统,对该系统的可行性、基本元素设计、系统架构设计、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控制决策的有效性等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和讨论。主要包括三方面工作:第一,从无中心系统的角度构建建筑以及各类机电系统的模型。将整个建筑系统看作是建筑空间和源类设备两种基本单元的组合,通过定义基本单元的标准化信息内容和基本单元的连接方式,给出描述建筑及系统的通用方法。以此,明确了新系统中智能节点和网络拓扑的定义方法。第二,从无中心系统的角度构建建筑运行任务的模型。将系统监测、机电控制、故障诊断、管理操作等各类建筑运行任务分为四类基本问题,即扩散问题、求和问题、分配问题和单点问题。每一类问题都与若干类功能服务应用相对应,具有特定的组网和求解模式。文中对每一类问题给出了标准定义,并辅以大量案例解释说明。以此,明确新系统应用于建筑运行管理的普适性和有效性。第三,建立新系统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学建模的方法,标准化定义建筑信息系统以及四类基本运行问题,详细分析每类问题网络计算的可行性、收敛性、稳定性。以此,明确了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稳定可靠。

孟范利[3](2019)在《沈阳某商场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设置空调的建筑物越来越多,空调耗能也越来越大。在国家节能环保政策的大背景下,空调系统的自动控制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商场的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首先对暖通空调控制系统在国内外的发展状况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总结,对如何做好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做出了详细的分析。其次总结了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DDC控制器等设备以及系统性能的技术要求,对暖通空调控制系统的实施过程做了详细阐述。再次对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冷水机组的相同机组、大小机组、冰蓄冷等工况的控制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同时对冷却塔在制冷工况、自然冷却工况的运行控制策略以及锅炉房、换热站、空调末端等设备的控制策略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再次对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与运行节能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冷却塔免费供冷的运行节能以及设置自动控制系统后可以减小装机容量以及运行费用的节能研究。最后根据沈阳某商场的实际案例,对实际工程如何做好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做了详细的总结。本论文通过沈阳某商场实际工程对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如何设计,如何实现对冷、热源设备、空调(新风)机组以及末端风机盘管的调节和控制都做了详细的研究,可以对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及运行提供一些参考。

代允闯[4](2016)在《空调冷冻站“无中心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指出冷冻站包括冷机、冷冻泵、冷却泵、冷却塔等大型机电设备,是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大户。冷冻站设备的安全稳定、高效节能运行对中央空调系统至关重要,冷冻站的自动控制系统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技术手段。然而当前冷冻站集中式的树状分层的控制系统架构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面临实用性差、通用性不好等问题,导致实际运行的冷站控制系统自动化水平普遍偏低,冷冻站控制算法和控制系统相关的文献研究并未重点关注和切实解决这一痛点。在无中心智能建筑平台的技术架构下,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智能机电设备的冷冻站无中心控制系统,设计简单直接的规则对智能设备进行连接、即插即用地完成无中心控制系统的搭建;开发不依赖于冷冻站具体配置的通用的无中心优化控制算法,使冷冻站各智能设备通过自主协同工作高效地实现控制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本文通过分析冷站机电设备自身的运行需求以及冷站系统层面设备之间的协作需求,研究定义各类智能机电设备的标准化信息模型,并制定了智能设备之间的的组织连接与通信识别规则。通过“面向对象”的模块化分析,将各智能设备基于不同的功能组织形式划分为相对独立的“设备模块”,同时使冷冻站系统的优化控制问题解耦;进一步分析无中心冷冻站模块内和模块之间的功能,抽象出冷冻站无中心控制系统中两类典型的优化问题,即设备模块内部的分配优化问题和设备模块之间的扩散优化问题。重点研究了控制系统底层的模块内分配优化问题,基于数学分析指导设计无中心算法求解,通过不同设备模块的算例应用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并进一步建立典型冷冻站模型,进行了模拟验证,证明该算法可以得到近似最优解;对设备模块之间的扩散优化问题,引入了罚参数法进行等价转化分解,利用数学算例对该算法进行了初步的应用探讨。基于已有的无中心平台,对无中心算法进行了移植开发,并搭建硬件仿真环境完成了算法的硬件测试。通过研究成果的工程案例实践应用,包括冷机模块和“带负载”的水泵模块的无中心控制,验证了无中心控制系统敏捷开发、快速部署、即插即用等特点,且可以实现优化控制。

吴恒之[5](2013)在《智能大厦中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建筑技术、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等技术的发展,产生了新兴的交叉领域学科——智能建筑技术。目前该技术得到了越来越深入的研究,以及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超高层建筑由于内部结构复杂,建筑设备数量众多,所以对技术有较高的要求,成为了智能建筑应用领域的一个难点。而楼宇自控系统又是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关键部分,本文即结合实际工程对超高层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楼宇自控系统进行了设计。本文首先详细介绍了智能建筑的内涵,以及国内外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阐述了当前主流楼宇自控系统的结构形式和结构层次,以及楼宇自控系统集成技术;对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步骤进行了探讨;同时对楼宇自控平台进行了选型,并对Apogee系统进行了分析。本文根据大厦的功能结构、业主的实际需求,依据国家与行业的规范,结合“先进开放、经济实用、安全可靠、方便舒适”的设计原则,完成了楼宇自控系统的方案设计,内容主要包括对冷热源系统、空调系统、送排风系统、给排水系统等的监控设计。在此基础上完成了Apogee系统的应用设计,包括对管理平台、控制部分、传感和执行部分的设计。最后以大厦中典型的空调机组为例,对其组态界面和控制效果作了说明。该系统为提升大厦的建筑价值作出贡献,主要体现在:提升大厦的商业形象和经济效益,提高商业管理、物业管理的效率,增加能源的有效利用率,加强大厦的使用安全,改善室内的舒适度等。

汪绍平[6](2019)在《中央空调控制策略优化研究》文中认为中央空调系统的主要功能是调节建筑物内的温湿度,报章建筑物内的舒适度。在现代商业建筑中,建筑高度越来越高,建筑对通风空调的依赖性越来越强。随着建筑的高度不断增加,通风系统要求更为严格,中央空调系统能够为高层建筑内生产和生活的人员提供舒适的空气环境。与此同时,中央空调系统能耗成为了商业地产开发运营中能源消耗大户。随着国家能源政策的不断调整,很多的开发商对中央空调的节能控制越发重视。本文将以已完成商业建筑为案例,针对水系统中央空调的能耗进行分析,并对其系统控制策略进行优化探讨。中央空调系统主要有以下几个关键设备和核心系统组成:制冷冷水机组,冷冻、冷却水循环系统、终端空气处理系统。本文通过对现有已建成项目的现有情况进行分析,发掘系统中的待改进之处,对系统运行进行分析,提出优化建议。首先需要根据中央空调制冷主机厂家提供的产品技术参数进行分析,计算出制冷主机的最佳运行工况。对比合肥区域的天气情况,计算出在不同气象条件下,中央空调冷冻站在相对较优工况下的供水温度、流量,进而调整系统中的冷冻水泵、冷却水泵的工作频率,冷却塔的开启台数,使水循环系统与冷水主机最佳运行工况相匹配。最终达到降低中央空调系统能耗、节省建筑运营成本、延长中央空调设备工作寿命的计划目标。

杨晋明[7](2015)在《基于自组态技术的建筑环境冷热源通用控制系统研究》文中提出暖通空调系统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密不可分,一方面暖通空调系统给人们提供了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保障了对建筑环境有特殊需求的生产工艺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能源消耗,加剧了能源紧张形式。降低暖通空调系统尤其是建筑环境冷热源系统能耗、提高系统运行管理水平是大势所趋,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系统自动控制技术,而随着暖通空调系统新技术、新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的发展,为满足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求,冷热源系统形式在朝着多元化、大型化和复杂化的方向发展,这就对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控制系统实施的常规方式下,需要自控专业人员、暖通空调专业人员、施工人员及控制设备生产厂家密切配合,而且实施的过程繁杂、制约因素众多且难以有效地全程监管,另外自控系统难以开放的体系架构,导致运行维护复杂且需由专业人员完成。这些因素都使得自控系统难以很好适应建筑环境冷热源系统的需求,无法保证自控系统的实施效果,也就不可能使节能效益最大化。论文研究开发了一种基于自组态技术的建筑环境冷热源通用控制系统,这种控制系统的典型特征就是“自组态”、“通用性”和“全开放”。“自组态”技术不同于常规控制系统的组态技术,借助该技术暖通空调的相关技术人员可以在无需借助任何专业工具(如控制软件开发平台、仿真器、编程器等),无需编写一行程序代码,就可以轻而易举构建冷热源的自控系统;“通用性”则使这种体系架构几乎适应任意的冷热源系统,其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是通用的,控制器及其配套控制软件是通用的,甚至控制柜也是通用的;“全开放”通用控制系统相对于常规控制系统而言,是一种基于参数化的体系,而所有参数均可以任意设置修改。论文研究从建立冷热源系统通用物理模型开始,深入研究了自由度理论在冷热源系统中的应用,建立了通用控制系统特有的控制组件数据模型,对冷热源系统的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做了详细探讨,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基于Cortex M3内核32位的控制器主板和I/O数据扩展板,以及相应的控制软件。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从构建冷热源系统简单物理模型三要素开始,课题研究引入了表达设备间连接关系和设备是否存在的“连接关系虚拟转换开关”和“存在关系虚拟转换开关”,借助这两个虚拟转换开关和要素数量构建了冷热源“标准子系统物理模型”,而标准子系统物理模型的组合最终确立了冷热源通用物理模型,课题对此模型进行了检验;(2)论文将自由度理论引入建筑环境冷热源的控制系统中,详细讨论了自由度对于冷热源系统控制回路通用构建方法的重要性,明确了冷热源通用物理模型中任意子系统的自由度为2,并详细研究了控制回路控制变量与操作变量的确定,自由度理论的研究为通用控制系统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3)“自组态技术”是冷热源通用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而“控制组件”则是该技术实现的关键。将工艺设备及控制元件的工艺属性、控制属性及方法封装在一起的数据模型就是控制组件对象,控制组件使得工艺设备在具备增加了控制属性而控制元件增加了工艺属性,在通用控制系统中它们就是构建通用控制系统的“积木”,自组态就是设置这些控制组件的属性和方法,单独的控制组件可以编组,编组的控制组件组合成系统级别的组件。控制组件将冷热源工艺系统与自控系统完美融合,构建出完美的控制系统。论文对冷热源系统的各种组件数据结构都做了详细的说明。(4)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对于控制系统实施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针对冷热源系统的多变量、非线性、大时滞、大容量的特点,研究了适合冷热源系统的通用控制算法;经过深入研究,提出适合冷热源系统的通用控制策略,包括系统启动策略、停机策略、回路连续控制策略、加减机策略、水泵防过载策略等,这些控制策略是通用控制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5)为实现建筑环境冷热源通用控制系统,专门开发了基于32位CPU的核心控制器、I/O数据扩展板及配套的控制软件,控制器功能强大、性能可靠、组网能力强,这是实现冷热源控制系统的基础。(6)以实际的空调冷热源工程为例,详细描述了控制系统实施的全过程,也是用控制系统研究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的验证。

蒋占宇[8](2015)在《智能建筑冷机群控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据相关调查显示,建筑能耗在我国能耗总量中占较大比重,是节能减排的前沿阵地。建筑物的空调系统是现代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直接影响总体建筑能耗量,为此,对智能建筑空调系统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制冷站是智能建筑空调系统的能源站,负责冷/热水的供给,以配合空调自控系统实现温度调节。另外,由于制冷站是整个空调系统的耗能大户,合理的运行可从根本上实现整套智能建筑系统的节能减排。本课题在搜集大量相关资料以及对部分建筑物进行实地考察之后,对智能建筑冷机群控系统的构建进行了研究。制冷站的设计受限于建筑物的物理结构以及智能建筑对空调系统的要求,具体控制策略也不尽相同。本文在对冷机群控系统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介绍之后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策略。课题基于常见通用型制冷系统,以冷机站冷机群控为中心,从硬件系统、软件系统、人机交互界面等角度出发,制定了一套符合制冷站工艺要求及具体项目设计要求的实施方案。为更好实现智能建筑冷机群控,本方案提出了一种型的系统架构——总线型分布式控制系统架构。此种系统构架使用BACnet协议以及Modbus协议的集成网络通讯协议来实现管理控制现场设备的功能。具体来说,选用了霍尼韦尔公司最新的WEBs系统,运用图形化编程语言进行程序设计,实现冷水机组、冷冻泵、冷却泵等制冷站设备的逻辑控制,并完成人机交互界面的设计。通过实地调试,解决了冷机群控系统与智能建筑中其他控制系统之间的冲突。对于调试时间的选择,为尽可能接近实地情况,选择户外环境以及建筑物制冷需求相似的两天,通过对比冷机群控系统与手动控制之间的节能效果,论证了系统的可行性和科学性,证实了智能建筑冷机群控系统研究的重要性。

方辉旺[9](2013)在《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策略研究与实现》文中认为空调系统的节能是建筑节能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地源热泵空调系统以地表浅层地热为热源热汇,对建筑进行供暖和供冷,以其突出的环保和节能特性,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在系统的实际运行中,由于系统组成复杂,人工调控操作误差较大以及部分工作人员缺乏经验,往往造成系统的运行管理不当,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并且地源热泵热失衡问题已经成为地源热泵系统正常运行以及广泛使用的主要限制因素。为了解决目前地源热泵空调控制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拟开发一套合理可靠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控制策略及相应的控制软件。首先,对地源热泵空调冷冻水系统的控制方式进行对比研究,得出合理的一次泵变频控制策略。针对地源热泵空调主要部件地埋管系统进行详细的实验和理论分析,研究实际运行中影响系统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得出地埋管地埋管出水温度越低,机组效率越高。地埋管管内介质流速存在一个合理范围,上海地区为0.4m/s~0.6m/s。并提出了合理有效的地埋管分区运行变频控制方式。对上海地区常用的冷却塔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辅助侧的控制策略进行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在制冷季的初期和末期冷却塔单独运行,中期以地埋管出水温度作为控制参数,地埋管系统和冷却塔系统一起运行的运行策略比较合理。为进一步改善热堆积、提高运行的节能效果,需要对系统的运行进行实时监测,以对下一个运行周期进行预测控制。然后,在此基础上,本课题组搭建了一个地源热泵实验平台。并根据该实验平台的具体情况,设计了一套具体可行的自动控制策略。按照传感器和执行机构为现场元件层、PLC控制器和单回路控制器为控制层、LabVIEW上位机软件为管理层的三层网络控制方案,对整个控制系统硬件和层与层之间的数据交换进行整体设计、调试。其次,根据所确定的合理控制策略和现有实验平台开发了一套可视化程度高、使用方便的地源热泵自动控制软件。该软件能对土壤温度场和系统运行状态进行实时监测;能对系统的运行参数进行设定和实时调控;能对空调系统温度超限、系统故障进行报警提示;并能将系统数据实时显示、储存及打印。最后,对整套控制系统的硬件系统和控制软件进行现场调试和分析,得出该控制系统运行稳定,系统数据的采集、显示、超限报警等都运行正常。该系统能根据地埋管出水温度和室内温度的变化自动调节运行方式,能实现地源热泵的节能变流量运行,方便节能并能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地埋管系统热不平衡现象。本文研究的合理控制策略和自控软件对完善地源热泵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有重要意义。可以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运行能耗:能够在定程度上改善地埋管系统土壤热堆积问题;有利于空调系统运行管理,能够直观的了解系统运行状况,降低运行管理费用;有利于地源热泵空调在实际工程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张朋[10](2014)在《基于Johnson Controls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介绍智能建筑系统中的要素,即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基本设计方法及其应用,旨在论述楼宇自动化系统的分析及方案的设计方法和思路。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是自动化控制原理学科专门针对智能建筑系统的应用,它具有涉及学科多层次,覆盖内容多元化,系统类别多,应用性强的特点。其实质就是运用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通讯技术以及图形的显示技术,对整个大厦的建筑设施,如空调、照明、供配电、给排水、电梯、消防报警等设备进行自动化控制及管理。论文从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网络结构入手,以现场控制层级到集中监控层级再到管理层级的顺序,由简至难的描述并总结了一套楼宇自控系统的软硬件配置及应用层面的设计方法,最后以实际的楼控项目作为案例较细的复现出楼宇自动化整个系统的设计过程并实现其应用,目前运行良好。

二、空调自控系统设计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调自控系统设计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中国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应用的历史沿革与发展
    1.1 设备集中启停控制系统
    1.2 模拟仪表控制系统
    1.3 集散式监控系统
    1.4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1) DDC控制器的结构及原理
        2) DDC系统网络结构
2 暖通空调设计人员的任务和作用
    2.1 确定控制参数
    2.2 全年运行工况分析与工况转换边界条件
    2.3 提出自控原理 (或原理图)
    2.4 相关控制元器件的选择
        1) 直接相关产品的选择与布置
        2) 其他元器件
    2.5 协助进行集中监控系统选择
3 目前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3.1 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 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对本专业的设计缺乏全面认识
        2) 暖通空调设计人员与自控设计人员的沟通不够
        3) 目前的市场环境
        4) 系统调试
        5) 系统运行管理
    3.2 对策与建议
        1) 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应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
        2) 调整设计分工, 加强专业沟通, 完善自控设计
        3) 推动以技术为导向的市场环境建设工作
        4) 强化系统调试
        5) 加强运行管理和数据分析
4 发展趋势
    4.1 暖通空调系统需求的提升促使自控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4.2 自控系统的专业化分工与协同
5 结语
6 致谢

(2)智能建筑无中心平台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实际运行中的系统自动化水平普遍较低
        1.1.1 系统组态现场配置困难
        1.1.2 系统升级改造困难
        1.1.3 跨系统功能难以实现
    1.2 集中式系统架构的发展成因
        1.2.1 历史发展过程
        1.2.2 问题成因分析
    1.3 现代建筑运行管理的新需求
        1.3.1 需求一:具备底层信息高效共享的能力
        1.3.2 需求二:具备自识别、自组织、自协调的能力
        1.3.3 需求三:具备易操作、易改造、易扩展的能力
    1.4 建筑无中心系统构想
        1.4.1 面向空间分布的拓扑结构
        1.4.2 标准化定义CPN信息集
        1.4.3 CPN网络的并行计算模式
        1.4.4 面向空间分布的开放操作平台
    1.5 论文选题意义和研究方法
    1.6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建筑无中心平台介绍
    2.1 “智能节点‖CPN
        2.1.1 CPN的功能与结构
        2.1.2 CPN与标准信息集
    2.2 并行计算平台架构
        2.2.1 并行计算模式
        2.2.2 与集中式系统计算比较
        2.2.3 系统总体计算架构
    2.3 CPN网络应用模式
        2.3.1 服务功能与功能子网
        2.3.2 开放平台的应用模式
    2.4 典型应用场景
        2.4.1 系统建设与改造
        2.4.2 机电系统控制案例
        2.4.3 人机交互模式
    2.5 无中心平台特性小结与关键问题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智能建筑与无中心系统文献综述
    3.1 智能建筑领域在系统组态方面的研究成果
        3.1.1 通过改善通信来改善组态
        3.1.2 多Agent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
    3.2 无中心模式在其他工程领域的典型应用
        3.2.1 无人机编队
        3.2.2 机器人足球
        3.2.3 蚁群算法
    3.3 网络数值计算研究的主要成果
        3.3.1 计算架构
        3.3.2 计算效率
        3.3.3 异步迭代
    3.4 普适网络计算的构架研究
    3.5 有关系统结构的理论研究
        3.5.1 多Agent系统的协作机制
        3.5.2 系统与模块的关系
    3.6 文献综述小结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建筑无中心平台对象分析
    4.1 系统对象概念分析
        4.1.1 基本单元的概念
        4.1.2 系统的组合形态和网络化
    4.2 建筑空间的描述方法
        4.2.1 建筑空间的标准化定义
        4.2.2 空间信息集设计剖析
        4.2.3 空间基本单元的划分原则
    4.3 源类设备的描述方法
        4.3.1 设备分类与信息集定义原则
        4.3.2 各类设备标准化定义
    4.4 建筑与系统的描述方法
        4.4.1 建筑空间类网络
        4.4.2 水系统
        4.4.3 风系统
        4.4.4 输配电系统
        4.4.5 供燃气系统
        4.4.6 多联机系统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建筑运行任务分类与分析
    5.1 建筑运行任务概述
    5.2 扩散问题
        5.2.1 问题描述
        5.2.2 案例 1:火灾报警校验
        5.2.3 案例 2:房间人数修正
        5.2.4 案例 3:传感器半参数故障诊断
        5.2.5 案例 4:燃气泄漏浓度场模拟
        5.2.6 案例 5:识别无组织新风
        5.2.7 案例 6:压力相关变风量系统前馈调节
        5.2.8 案例 7:火灾逃生智能指引
        5.2.9 小结
    5.3 求和问题
        5.3.1 问题描述
        5.3.2 案例 1:自来水系统定压控制
        5.3.3 案例 2:空调箱送风温度设定值
        5.3.4 案例 3:停车场排风机启停控制
        5.3.5 案例 4:数据查询与远程操控
        5.3.6 小结
    5.4 分配问题
        5.4.1 问题描述
        5.4.2 案例 1:变频水泵组优化控制
        5.4.3 案例 2:冷水机组群控
        5.4.4 案例 3:终端能耗计量与拆分
        5.4.5 案例 4:空调风系统传感器故障诊断
        5.4.6 小结
    5.5 单点问题
        5.5.1 问题描述
        5.5.2 案例 1:办公照明节能控制
        5.5.3 案例 2:制冷机运行能效诊断
        5.5.4 小结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建筑无中心平台数学模型
    6.1 系统定义
        6.1.1 基本元素
        6.1.2 无中心系统
        6.1.3 概念说明
    6.2 运行问题组网基本方法
        6.2.1 网络定义
        6.2.2 问题定义
        6.2.3 关于网络定义的说明
    6.3 建筑运行基本问题模型
        6.3.1 扩散问题
        6.3.2 求和问题
        6.3.3 分配问题
        6.3.4 单点问题
    6.4 建筑运行基本问题求解方法
        6.4.1 扩散问题
        6.4.2 求和问题
        6.4.3 分配问题
        6.4.4 混合问题的分解
    6.5 异步迭代的收敛性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建筑无中心平台应用实例分析
    7.1 案例提要
    7.2 CPN设置与网络设计
        7.2.1 无中心系统实施全过程流程
        7.2.2 空间CPN与空间网络
        7.2.3 变电站与配电系统
        7.2.4 空调水系统
    7.3 典型系统功能实现方法介绍
        7.3.1 办公照明节能控制
        7.3.2 能源分项计量监测
        7.3.3 逃生疏散动态引导
        7.3.4 冷却泵自控改造
        7.3.5 空间改造与人数校验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建筑基本单元CPN标准信息集
    A.1 空间单元
    A.2 配电器
    A.3 发电设备
    A.4 冷机
    A.5 锅炉
    A.6 水泵
    A.7 冷却塔
    A.8 空调箱
    A.9 新风处理器
    A.10 新风热回收设备
    A.11 蓄能池
    A.12 旁通阀
    A.13 通风机
    A.14 换热器
    A.15 电梯
附录B 主对角占优三对角矩阵的逆
    B.1 三对角矩阵的逆
    B.2 对称三对角矩阵的逆
    B.3 逆矩阵的近似稀疏性
附录C 传感器网络故障诊断半参数法
    C.1 假设检验与约束满足
    C.2 加权计数法
    C.3 后验出错概率
附录D 分配优化问题的分析
    D.1 最优点定性分析
    D.2 算法证明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沈阳某商场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在我国的应用现状
    1.3 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
    1.4 暖通空调设计人员的任务和作用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2 暖通空调控制系统技术要求及实施规程
    2.1 系统性能技术要求
        2.1.1 系统技术要求
        2.1.2 产品的资料和图纸技术要求
        2.1.3 系统维修保养要求
    2.2 产品技术要求
        2.2.1 施工材料要求
        2.2.2 通讯
        2.2.3 工作站
        2.2.4 系统软件
        2.2.5 楼宇级控制器
        2.2.6 先进应用控制器
        2.2.7 特殊应用控制器
        2.2.8 辅助控制设备
    2.3 系统实施规程
        2.3.1 承包商入场前准备
        2.3.2 质量控制
        2.3.3 控制系统的检测及验收
        2.3.4 培训
    2.4 本章小结
3 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控制策略分析
    3.1 冷水机组群控策略分析
        3.1.1 相同机组群控分析
        3.1.2 大小机组群控分析
        3.1.3 冰蓄冷机组群控分析
    3.2 冷却塔控制策略分析
        3.2.1 夏季工况
        3.2.2 自然冷却工况
    3.3 热源控制策略分析
        3.3.1 采暖季供热工况
        3.3.2 过渡季供热工况
    3.4 空调末端设备控制策略
        3.4.1 新风机组控制策略
        3.4.2 组合式空调机组控制策略
    3.5 其它设备控制策略
        3.5.1 风机盘管控制策略
        3.5.2 车库通风控制策略
    3.6 本章小结
4 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与运行节能
    4.1 影响空调负荷的因素
        4.1.1 通过围护结构传入的热量
        4.1.2 通过玻璃窗进入的太阳辐射得热
        4.1.3 人体、照明和设备等散热形成的冷负荷
    4.2 空调冷、热负荷以及空调全年负荷
        4.2.1 空调冷负荷
        4.2.2 空调热负荷
        4.2.3 全年冷、热负荷
    4.3 利用天然免费冷源的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
    4.4 设置自动控制系统有利于降低空调系统初投资和运行能耗
    4.5 本章小结
5 工程案例应用
    5.1 商场暖通空调系统概述
        5.1.1 项目设计条件
        5.1.2 空调系统及设备配置
        5.1.3 控制系统组成与结构
    5.2 冷热源控制系统
        5.2.1 制冷机房监控
        5.2.2 热源系统监控
    5.3 空调系统末端设备控制系统
        5.3.1 风机盘管控制示意图
        5.3.2 车库送风机组控制示意图
        5.3.3 组合式空调机组控制示意图
        5.3.4 组合式新风机组控制示意图
        5.3.5 平时用及平消兼用排风机控制示意图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空调冷冻站“无中心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大型公共建筑中央空调系统节能具有重要意义
        1.1.2 冷冻站是中央空调系统的用能大户
        1.1.3 实际运行中的冷冻站自动化水平普遍偏低
    1.2 冷站控制系统的架构与建造过程
        1.2.1 冷站控制系统架构
        1.2.2 冷站系统建造流程
        1.2.3 建造流程的改进:集成冷站
    1.3 问题成因分析
        1.3.1 集中式系统架构导致大量组网配置工作
        1.3.2 系统建模困难阻碍优化算法实际应用
        1.3.3 冷站控制系统和控制算法需要逐例开发
        1.3.4 系统设计施工验收各环节机制脱节
        1.3.5 小结
    1.4 冷冻站控制系统研究现状
        1.4.1“设定值”控制问题的相关研究
        1.4.2“设备”控制问题的相关研究
        1.4.3 硬件系统研究文献
        1.4.4 研究现状小结
    1.5 无中心智能建筑平台
        1.5.1 基于空间分布的无中心系统架构
        1.5.2 无中心平台的基础:CPN节点
        1.5.3 CPN节点的标准化信息集
        1.5.4 无中心操作系统TOS
        1.5.5 小结
    1.6 空调冷冻站“无中心控制”系统
        1.6.1 智能机电设备
        1.6.2 冷冻站“无中心控制”系统
        1.6.3 小结
    1.7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安排
        1.7.1 研究内容
        1.7.2 课题创新点
        1.7.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1.8 本章小结
第2章 冷站无中心控制系统中智能设备的组织与识别
    2.1 冷站无中心系统中的智能设备
    2.2 智能设备的标准信息模型是无中心系统通用性的基础
    2.3 冷冻站各类智能设备的标准信息模型
        2.3.1 冷机
        2.3.2 水泵
        2.3.3 冷却塔
        2.3.4 换热器
        2.3.5 切换阀
        2.3.6 混水阀
        2.3.7 冷冻水协调控制器
    2.4 智能设备的组织与识别
        2.4.1 智能设备的组织
        2.4.2 智能设备的识别
    2.5 无中心控制系统的生成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冷站典型的优化控制问题
    3.1 无中心冷站系统的模块化分析
        3.1.1 冷站设备模块的划分
        3.1.2 基于模块化的功能分析与问题抽象
    3.2 问题抽象及其数学描述
        3.2.1 设备模块之间:扩散优化问题
        3.2.2 设备模块内部:分配优化问题
        3.2.3 两类典型控制问题的比较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冷站典型控制问题的数学分析及无中心算法
    4.1 分配优化问题
        4.1.1 问题特性分析
        4.1.2 无中心算法设计:传递算法
        4.1.3 水泵算例分析
        4.1.4 冷机算例分析
        4.1.5 冷却塔算例分析
    4.2 扩散优化问题
        4.2.1 罚函数优化算法
        4.2.2 算例分析
    4.3 并联变频水泵转速优化问题的理论分析
        4.3.1 水泵的相似工作点不变的条件
        4.3.2 并联水泵工作点的最优分配
        4.3.3 并联水泵的最优转速比值
        4.3.4 准则的实例应用与验证
        4.3.5 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无中心算法的模拟验证与硬件测试
    5.1 无中心算法的模拟验证
        5.1.1 水泵模块
        5.1.2 冷机模块
        5.1.3 冷却塔模块
    5.2 无中心算法的硬件测试
        5.2.1 嵌入CPN的智能机电设备
        5.2.2 测试环境搭建
        5.2.3 测试结果及特点
        5.2.4 小结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工程实践案例
    6.1 冷机模块的无中心控制案例
        6.1.1 案例背景及系统介绍
        6.1.2 系统运行现状
        6.1.3 无中心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6.1.4 施工安装
        6.1.5 实际运行结果分析
        6.1.6 运行结果与最优算法结果对比
        6.1.7 小结
    6.2“带负载”的水泵模块的无中心控制案例
        6.2.1 案例背景及系统介绍
        6.2.2 无中心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6.2.3 施工安装
        6.2.4 运行结果分析与最优化算法对比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智能大厦中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缩略词表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及趋势
    1.3 选题内容与意义
    1.4 论文章节安排
    1.5 本章小结
第2章 楼宇自控系统与设计方法
    2.1 楼宇自控系统
        2.1.1 直接数字控制系统
        2.1.2 楼控系统的结构形式
        2.1.3 楼控系统的结构层次
        2.1.4 楼控系统的集成技术
    2.2 楼控系统的设计
        2.2.1 楼控系统的设计方式
        2.2.2 楼控系统的设计步骤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工程需求与方案确定
    3.1 系统设计的要求
        3.1.1 设计对象
        3.1.2 设计内容
        3.1.3 设计依据
        3.1.4 系统需求
    3.2 楼宇自控系统选型
        3.2.1 系统选型原则
        3.2.2 楼控系统选型
    3.3 Apogee 系统介绍
        3.3.1 Apogee 系统组成元素
        3.3.2 Apogee 系统网络架构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空调监控设计
    4.2 冷热源监控设计
        4.2.1 冷源监控设计
        4.2.2 热源监控设计
        4.2.3 水环冷热源监控设计
    4.3 送排风监控设计
    4.4 给排水监控设计
    4.5 照明监控设计
    4.6 电梯监测设计
    4.7 监控点位设计
    4.8 Apogee 系统设计
        4.8.1 管理平台设计
        4.8.2 控制部分设计
        4.8.3 硬件选型结果
    4.9 软件组态与测试
    4.10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系统监控点位汇总表

(6)中央空调控制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研究的问题与目标
        1.2.1 研究目标
        1.2.2 关键问题
    1.3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央空调的系统分析计算和设备选型
    2.1 中央空调系统组成
        2.1.1 中央空调系统概述
        2.1.2 中央空调系统架构
        2.1.3 中央空调系统制冷循环过程
    2.2 中央空调系统的相关数据计算
        2.2.1 室内冷负荷计算
        2.2.2 案例冷负荷数据分析及计算
        2.2.3 室内新风量的计算
        2.2.4 中央空调制冷站的参数计算、设计和选型
        2.2.5 中央空调水循环系统的计算与选型
        2.2.6 末端设备的计算和选型
    2.3 常规状态下中央空调能耗
第三章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
    3.1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介绍
        3.1.1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实践意义
    3.2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技术方案
        3.2.1 系统优势与特点
    3.3 系统设计总则
        3.3.1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目标
        3.3.2 系统设计原则
    3.4 系统的监控内容
    3.5 巢湖市图书馆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概述
    3.6 巢湖市图书馆自控系统结构
        3.6.1 中央图形操作站
        3.6.2 控制器
        3.6.3 传感器及执行器
    3.7 系统设计方案说明
        3.7.1 总线型结构及开放的网络协议BACnet
    3.8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配置及控制功能
        3.8.1 冷冻站系统监控
        3.8.2 新风系统监控
        3.8.3 组合式空调机组系统监控
        3.8.4 风机盘管系统监控
        3.8.5 系统实现的监控功能:
    3.9 与第三厂商设备及其他系统的通信
    3.10 系统软件功能及特性
        3.10.1 软件功能
        3.10.2 系统软件特性
    3.11 巢湖市图书馆中央空调自控系统点表及清单
        3.11.1 系统点表
        3.11.2 系统清单
    3.1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策略及其优化
    4.1 传统中央空调控制策略及分析
        4.1.1 传统的中央空调控制策略
        4.1.2 传统中央空调控制系统分析
    4.2 中央空调自动化控制系统控制策略优化
        4.2.1 风机盘管系统的控制策略
        4.2.2 新风机组控制策略
        4.2.3 组合式空调机组控制策略
        4.2.4 中央空调末端设备节能效果分析
        4.2.5 冷水机组控制数据计算及控制策略优化
        4.2.6 数据分析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基于自组态技术的建筑环境冷热源通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建筑环境冷热源系统节能
        1.1.2. 冷热源控制系统实施方法改进
        1.1.3. 冷热源系统新技术应用与发展
        1.1.4. 冷热源系统控制理论体系完善需求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主要目标
        1.3.2. 研究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概述
    2.2 系统论相关研究
        2.2.1. 系统论研究概况
        2.2.2. 系统论基础
    2.3 冷热源工艺系统
        2.3.1. 暖通空调系统
        2.3.2. 冷热源系统概述
        2.3.3. 冷热源系统及节能研究
        2.3.4. 冷热源系统通用物理模型
    2.4 冷热源控制系统
        2.4.1. 基本概念
        2.4.2. 冷热源控制系统的控制目标
        2.4.3. 冷热源控制系统实施常规方法
        2.4.4. 控制回路基本四要素模型
        2.4.5. 控制回路特性
        2.4.6. 控制算法和控制策略
    2.5 自由度理论研究
    2.6 控制组件数据对象研究
    2.7 自组态技术研究
    2.8 控制器开发
    2.9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建筑环境冷热源系统通用物理模型
    3.1 冷热源系统简单三要素数学物理模型
        3.1.1. 冷热源系统简单三要素物理模型
        3.1.2. 冷热源系统简单三要素数学模型
        3.1.3. 冷热源系统的要素的基本属性
    3.2 冷热源标准子系统物理模型研究
        3.2.1. 增加要素数量和要素连接关系的标准子系统模型
        3.2.2. 加入要素可选关系的标准子系统模型
        3.2.3. 标准子系统模型的检验
    3.3 冷热源复合型系统物理模型研究
        3.3.1. 具有双子系统复合型物理模型研究
        3.3.2. 具有三子系统复合型物理模型研究
        3.3.3. 具有四子系统复合型物理模型研究
    3.4 冷热源系统的通用物理模型研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冷热源系统的自由度理论研究
    4.1 改进的控制回路“三要素”物理模型
    4.2 暖通空调冷热源系统自由度理论应用
        4.2.1. 暖通空调领域自由度理论的引入
        4.2.2. 自由度理论在供热领域的初步应用
        4.2.3. 通用物理模型控制回路构建方法研究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冷热源系统控制组件数据对象
    5.1 控制组件概述
    5.2 控制组件数据对象模型建立示例
        5.2.1. 控制组件工艺属性
        5.2.2. 控制组件控制属性
        5.2.3. 控制组件控制方法
        5.2.4. 控制组件数据对象模型
        5.2.5. 控制组件 UML 模型
    5.3 工艺设备类控制组件
        5.3.1. 单独的工艺设备类控制组件
        5.3.2. 编组的工艺设备类控制组件
    5.4 控制元件类控制组件数据结构
        5.4.1. 传感器控制组件数据模型
        5.4.2. 执行器控制组件数据模型
    5.5 系统类控制组件数据结构
        5.5.1. 系统类控制组件数据模型
        5.5.2. 系统类控制组件的属性
        5.5.3. 系统类控制组件的方法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通用控制系统控制算法与控制策略
    6.1 控制算法概述
    6.2 PID 控制算法应用研究
        6.2.1. 模拟 PID 控制算法
        6.2.2. 数字 PID 控制算法
        6.2.3. 数字 PID 控制算法的改进
    6.3 模糊控制算法应用研究
        6.3.1. 输入输出过程变量的选择
        6.3.2. 输入变量的模糊化
        6.3.3. 模糊控制规则库的构建
        6.3.4. 模糊逻辑推理算法
        6.3.5. 输出变量的去模糊化
    6.4 冷热源通用控制系统控制算法研究
    6.5 冷热源通用控制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6.5.1. 冷热源系统启动控制相关策略
        6.5.2. 冷热源系统停机控制相关策略
        6.5.3. 冷热源系统回路控制相关策略
        6.5.4. 冷热源系统加减机控制策略
        6.5.5. 水泵相关控制策略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通用控制系统硬件体系
    7.1 冷热源通用嵌入式控制系统
        7.1.1. 冷热源通用嵌入式控制系统概述
        7.1.2. STM32F107 处理器简介
        7.1.3. STM32F107 处理器主要特色功能
    7.2 控制器主板电路原理
        7.2.1. 控制器主板的功能模块
        7.2.2. CPU 功能模块
        7.2.2.1. 电源模块
        7.2.2.2. JTAG 调试模块
        7.2.2.3. CPU 模块
        7.2.3. 数据存储功能模块
        7.2.3.1. AT24C512C 存储器
        7.2.3.2. M25P64 存储器
        7.2.3.3. Micro-SD 卡存储
        7.2.4. 通讯功能模块
        7.2.4.1. RS232 通讯模块
        7.2.4.2. RS485 通讯模块
        7.2.4.3. CAN 通讯模块
        7.2.4.4. 以太网通讯模块
        7.2.5. 辅助功能模块
        7.2.5.1. USB-OTG 模块
        7.2.5.2. 实时时钟模块
        7.2.5.3. 工作状态指示灯模块
        7.2.5.4. 扩展总线模块
    7.3 数据 I/O 接口板电路原理
        7.3.1. 数据 I/O 接口板的主要功能
        7.3.2. DI 通道接口电路
        7.3.3. DO 通道接口电路
        7.3.4. 控制器 I/O 扩展电路原理图
        7.3.5. AI 通道接口及 A/D 转换电路
        7.3.6. AO 通道接口及 D/A 转换电路
        7.3.7. 电源电路
        7.3.8. 研究开发的 PCB 电路板图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通用控制系统软件体系
    8.1 概述
    8.2 控制器软件开发环境介绍
        8.2.1. IAR EWARM 集成开发环境
        8.2.2. MDK-ARM 集成开发环境
    8.3 控制器核心控制软件开发
        8.3.1. 数据采集模块
        8.3.2. 控制数据输出模块
        8.3.3. 数据分析处理模块
        8.3.4. 数据存取模块
        8.3.5. 数据通信模块
        8.3.5.1. LwIP 轻量级 TCP/IP 协议
        8.3.5.2. MODBUS 通信协议
        8.3.5.3. 工业 CAN 通信协议
        8.3.5.4. 扩展总线通信协议及 1-WIRE 总线通信协议
        8.3.6. 自组态软件模块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自组态技术研究
    9.1 自组态技术
    9.2 通用控制系统的实施过程概述
    9.3 冷热源控制系统通用化实施过程
        9.3.1. 理论体系实施
        9.3.2. 控制软件体系实施
        9.3.3. 控制器硬件体系实施
        9.3.4. 标准 DDC 控制柜实施
    9.4 空调冷热源控制系统自组态实例化示例
        9.4.1. 冷热源工艺系统
        9.4.2. 冷热源电气系统
        9.4.3. 冷热源控制系统
        9.4.4. 冷热源系统自组态实例化
    9.5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智能建筑冷机群控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冷机群控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1.2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1.3 本章小结
2 冷机群控系统介绍
    2.1 楼宇自控系统
        2.1.1 技术层面
        2.1.2 建筑运行管理层面
        2.1.3 企业运营层面
    2.2 冷机群控系统
        2.2.1 冷源水系统
        2.2.2 冷机群控系统定义
    2.3 冷机群控系统中受控对象的讨论
        2.3.1 冷水机组
        2.3.2 冷却塔
        2.3.3 冷冻泵
        2.3.4 冷却泵
        2.3.5 旁通管
    2.4 本章小结
3 冷机群控系统的硬件实现
    3.1 工程概况
    3.2 硬件介绍
        3.2.1 先进的冷机群控管理控制平台系统
        3.2.2 系统架构说明
    3.3 设备控制策略
    3.4 硬件选型
    3.5 Spyder控制器监控点位分配说明
        3.5.1 点位分配
        3.5.2 点位设置说明
    3.6 本章小结
4 冷机群控系统的软件实现
    4.1 Modbus集成采集点
    4.2 冷机程序
    4.3 冷机加卸载逻辑程序
    4.4 冷却塔程序
    4.5 冷却泵及冷冻泵程序
    4.6 DDC采集与控制点位
    4.7 本章小结
5 人机界面展示与调试
    5.1 人机界面展示
        5.1.1 冷机监控界面
        5.1.2 冷却水监控界面
        5.1.3 冷冻水监控界面
    5.2 现场调试
        5.2.1 调试方法
        5.2.2 现场实际遇到的问题
    5.3 节能初步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7 参考文献
8 致谢
附录一 项目点表

(9)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策略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地源热泵空调自动控制的必要性
    1.3. 地源热泵自控系统的发展与现状
        1.3.1. 空调系统控制技术的发展
        1.3.2. 空调系统控制技术的现状
        1.3.3. 地源热泵空调控制技术的现状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地源热泵空调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2.1.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
        2.1.1.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可行性研究
        2.1.2. 一次泵变流量系统节能性分析
    2.2. 地源热泵空调冷冻水系统变流量控制策略研究
    2.3. 地源热泵空调地埋管系统变流量控制策略研究
        2.3.1. 地埋管系统最合理流速探究
        2.3.2. 地埋管系统在合理流速范围内的分区调控策略
    2.4. 复合式地源热泵空调辅助侧控制策略研究
        2.4.1. 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构成
        2.4.2. 复合式地源热泵系统辅助侧控制策略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实验平台介绍及系统硬件设计
    3.1. 实验平台介绍
        3.1.1. 实验平台构成及基础设备介绍
        3.1.2. 垂直地埋管布局及测点分布
    3.2. 自控系统数据采集部分硬件设计
        3.2.1. Agilent 34980A数据采集仪
        3.2.2. PT100四线制温度传感器
        3.2.3. LDY一体化电磁流量计
        3.2.4. S600智能压力变送器
        3.2.5. WT230数字功率计
    3.3. 自控系统运行控制部分硬件介绍
        3.3.1. 地源热泵机组
        3.3.2. 单回路控制器
        3.3.3. PLC
        3.3.4. 变频器
        3.3.5. 电动三通阀及执行器
        3.3.6. 自控柜及电气柜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地源热泵空调自动控制系统设计
    4.1. 本系统所选自控方案介绍
        4.1.1. 室内侧自控方案
        4.1.2. 地埋管侧自控方案
        4.1.3. 辅助侧自控方案
        4.1.4. 小结
    4.2. 地源热泵空调自动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4.2.1. 控制系统设计原则
        4.2.2. 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思路
        4.2.3. 控制系统总体结构
    4.3 子系统控制结构
        4.3.1. 室内侧子系统
        4.3.2. 地埋管侧子系统
        4.3.3. 辅助侧子系统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地源热泵空调自控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5.1. LabVIEW语言简介
        5.1.1. LabVIEW语言概述
        5.1.2. LabVIEW语言应用优势
    5.2. 自控软件程序设计
        5.2.1. 主程序设计
        5.2.2. 数据采集子程序
        5.2.3. PLC通讯子程序
        5.2.4. 单回路控制器子程序
        5.2.5. 系统登录和用户管理子程序
        5.2.6. 数据显示与存储子程序
    5.3. 软件界面与功能介绍
        5.3.1. 系统登录和用户管理界面
        5.3.2. 平台启停控制界面
        5.3.3. 地埋管温度场监控界面
        5.3.4. 系统流程图界面
        5.3.5. 参数设定和数据监测界面
        5.3.6. 数据查看及存储界面
        5.3.7. 系统信息及帮助界面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系统运行调试与分析
    6.1. 数据采集及监测系统调试
    6.2. 室内侧温度控制系统运行调试与分析
        6.2.1. 实验方案介绍
        6.2.2. 实验数据曲线及分析
    6.3. 地埋管侧温度控制系统运行调试与分析
        6.3.1. 实验方案介绍
        6.3.2. 实验数据曲线及分析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10)基于Johnson Controls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发展及现状
        1.1.1 国际研究现状
        1.1.2 国内研究现状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3 课题来源与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构成
    2.1 楼宇自动化控制体系网络架构
    2.2 系统各层级概述
        2.2.1 现场控制层级
        2.2.2 监控管理层级
        2.2.3 上位管理层级
    2.3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的通讯方式及协议
        2.3.1 现场总线
        2.3.2 BACnet 协议
    2.4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内容的构成
第三章 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硬件应用的设计
    3.1 江森 BAS 控制系统硬件应用
        3.1.1 现场控制器
        3.1.2 网络控制器
        3.1.3 管理层计算机
    3.2 数据采集及被控设备的应用原理与设计
        3.2.1 数据采集传感器的应用
        3.2.2 被控设备在楼控系统中的应用
    3.3 控制系统硬件的配置设计
        3.3.1 现场控制器及网络控制器的配置
        3.3.2 系统集成网关的配置选型
第四章 楼宇自控系统软件应用设计
    4.1 控制系统软件的应用
        4.1.1 ADS/ADX 上位机系统管理软件
        4.1.2 SCT/CCT 系统配置及编程软件
    4.2 控制器程序设计
        4.2.1 DDC 单元程序设计
        4.2.2 系统复杂控制程序的创新设计
第五章 昆仑工业(集团)519 楼宇自控系统设计与组建
    5.1 工程概述
    5.2 系统分析与设计
        5.2.1 系统分析
        5.2.2 控制系统设计
        5.2.2.1 控制系统方案设计
        5.2.2.2 系统点位表及控制原理图
        5.2.2.3 硬件配置设计
    5.3 系统程序设计
    5.4 系统运行测试及问题分析
        5.4.1 系统运行测试结果
        5.4.2 系统测试运行问题及分析解决
第六章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四、空调自控系统设计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的现状与发展[J]. 潘云钢. 暖通空调, 2012(11)
  • [2]智能建筑无中心平台架构研究[D]. 沈启. 清华大学, 2015(07)
  • [3]沈阳某商场暖通空调自动控制系统研究[D]. 孟范利. 沈阳建筑大学, 2019(05)
  • [4]空调冷冻站“无中心控制”系统研究[D]. 代允闯. 清华大学, 2016(12)
  • [5]智能大厦中楼宇自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吴恒之. 湖南大学, 2013(05)
  • [6]中央空调控制策略优化研究[D]. 汪绍平. 安徽建筑大学, 2019(04)
  • [7]基于自组态技术的建筑环境冷热源通用控制系统研究[D]. 杨晋明. 太原理工大学, 2015(10)
  • [8]智能建筑冷机群控系统研究[D]. 蒋占宇. 天津科技大学, 2015(02)
  • [9]地源热泵空调系统自动控制策略研究与实现[D]. 方辉旺. 东华大学, 2013(06)
  • [10]基于Johnson Controls楼宇自动化系统的设计及其应用研究[D]. 张朋.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01)

标签:;  ;  ;  ;  ;  

空调自控系统设计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