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演示电容、电压、电量关系示教板(论文文献综述)
张宝池[1](2019)在《电容器的电容》文中研究指明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中学物理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促进学生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具体到物理教学中每一个课题的教学设计,都需要回答有关学生发展的一系列问题:该课题包括哪些内容?这些内容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具有什么价值?学生学习该课题之前的初始状态是什么?如何确定学生的初始状态?学生通过该课题的学习可以在哪些方面得到发展?发展的目标状态如何确定?从初始状态到目标状态需要经历哪些过程?可能遇到哪些困难?教师如何帮助学生克服这
张卫普[2](2017)在《基于DIS实验与传统实验相结合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也在不断的发展革新。高中物理课堂中的传统教学手段的弊端也慢慢的凸显出来,在这样的大环境下,DIS实验逐步进入了高中物理课堂,特别是近几年来DIS实验已经在高中教学中成为了一种新的教学力量,但是其硬件要求高,学生参与度低和动手能力不足的缺点也暴露出来。本文就是对这两种实验教学手段进行了结合,通过DIS和传统实验相结合的高中物理教学手段,吸取各自的优点,避免或者较少各自的缺点,提高教学效率,丰富教学模式,拓宽学生视野。本文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部分。主要简述了DIS实验与传统实验相结合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问题提出的背景,简述了研究方法、过程和预期目标。第二章是通过书籍网络查阅相关资料并对这些资料进行分类比较,了解国内外DIS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发展现状,以及高中物理教学中DIS使用的情况和经验,为本研究提供理论支持。第三章列举了DIS实验和传统实验相结合的高中物理教学范例,以及在实际教学中是如何提高课堂教学优效性的做法。第四章根据DIS实验和传统实验相结合的教学实际,总结了四种高中物理教学中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的教学模式,并对此进行了展望。
杨永培[3](1991)在《演示电容、电压、电量关系示教板》文中认为 电容器的电容、电压和电量之间的关系比较抽象,在课堂上如果教师只讲解C=Q/U这个电容定义式或Q=CU,学生缺乏感性认识,安装一个演示电容、电压、电量关系示教板,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上述关系的理解。示教板电路如图所示。器材:G为演示电流计(指针可以双向偏转,配适当分流电阻,使指针偏转明显)C1与C2为1000微法的电解电容器,E1=1.5V(一节干电池),E2=3V(两节干电
段娟娟,王祥委,彭朝阳[4](2017)在《关于中学物理电容器的电容演示仪的改进》文中提出基于发现教材中介绍的电容器充放电演示实验存在诸多的不足,影响了"电容器的电容"这一概念的形成。本文介绍了中学物理电容器的电容演示仪的改进,并借助改进后的演示仪进行了教学尝试,力求使电容器的电容演示实验能够达到可见度高、效果显着,充分发挥其在教学中的作用,帮助学生理解电容器的电容这一概念。
刘建存[5](2013)在《“同课异构”用于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策略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学设计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前的重要工作,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也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关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学设计要紧跟教学理论,贴近学生实际需求情况,让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充分体现课堂教师主导作用及学生主体地位。“同课异构”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研究活动形式,在我国基础教育研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当今研究的一大热点。结合案例分析将“同课异构”活动用于优化教学设计的研究,是本文的主要内容。本论文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文章分析了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了“同课异构”,确定了本文的研究目标、内容和方法途径。第二部分在广泛参考别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同课异构”、优化教学设计等论文的核心概念以及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深入探讨,并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趋势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采用案例分析法重点对高中物理校内“同课异构”、校际“同课异构”和竞赛式“同课异构”三种类型的的课堂实例进行了详尽的剖析,分别从教学环节、课堂互动、探究性实验等方面反思教学设计。第四部分运用科学方法对“同课异构”的分析结果加以对比和归纳,从教师、内容体系、教学模式以、教学组织形式、物理实验及教学反思等方面提出了优化教学设计的策略。第五部分结论和讨论。研究结果表明,用“同课异构”方式来研究教学设计是一个不错的探索,可以有针对性的提高教师的物理教学设计能力。
陈燕[6](2010)在《应用数字化实验平台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物理实验是物理教学基础,也是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方法和手段。随着现代技术的不断发展,DIS实验系统将数字文化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应用计算机、传感器等技术,实时、动态、准确地得到实验数据,强大快速的数据处理能力拓展了物理实验的深度和广度,开创了崭新的物理实验教学体系,为物理教学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和教学平台。本文在文献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数字化实验平台和传统实验方式的特色,调查了现阶段苏州市区重点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数字化实验情况,开展利用数字化实验系统对传统物理实验进行改进及拓展的研究,提出了应用数字化实验平台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并进行了相应的教学实践。教学中力求发挥传统实验方式的特色,并发挥数字化实验平台的特点优化高中物理教学。新课教学中用传统实验方式的趣味实验及探究实验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仔细观察实验现象,加强实验观察力的培养,积极思考其物理学本质,再利用数字化实验平台快速采集处理数据的功能改进传统物理实验,计算机进行数理分析,进一步进行定量探究,增加物理研究的科学性,利于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用数字化实验平台进行课外拓展实验,延伸学生物理学习的时间与空间,开阔眼界。通过优化的策略与方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能力及掌握知识。
梁辉裕,麦子俊[7](2001)在《《电容器 电容》教学设计及点评》文中研究说明
尹悦[8](2021)在《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清末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现代文化碰撞交融的大变革时期,是物理课程正式纳入我国国家课程体系的时期,也是我国第一部具有完整意义的物理教科书的诞生时期,更是我国传统物理教育走向近代化的转型时期。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本研究选取20世纪以来11个时期的12套样本教科书,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对教科书中的电磁学部分进行梳理分析,科学地总结清末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中电磁学内容的变迁特点,理性分析其变迁原因,揭示各时期社会背景与意识形态对教科书的深刻影响,由此得出启示,以期为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未来编纂提供历史参照,并为一线教师进行电磁学教学工作时提供一些建议参考。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说明研究意义、研究对象以及研究内容等问题。第二章讨论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变迁历程。第三章从宏观层面研究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课程性质以及所属教科书的变迁历程。第四章从中观层面讨论电磁学部分内容呈现方式和内容组织的变迁历程。第五章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从微观层面探讨电磁学部分的变迁历程。第六章总结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特点,分析其变迁原因并得出启示。通过研究发现,电磁学部分的变迁历程受到社会、科技、政治等外部因素以及课程改革、学生发展等内部因素的影响,呈现出如下特点:教科书中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随时代变化而不断前移;课程性质逐渐演进为既注重物理学科知识的完整性又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所属教科书册数由一册到二册逐渐变为多册;电磁学部分所占教科书的篇幅比例整体呈现增长趋势,其篇幅所占总体篇幅比重约占总体教科书的30%左右;章节安排从分立化趋向于知识点相互结合的集中化;栏目设置的类型逐渐丰富,功能逐渐多样化;插图分类逐渐均衡化,插图总量呈现波折式增长趋势;知识点的编排顺序由直线式转向螺旋上升式,知识点的数量整体呈现波折状态;实验的类型逐渐增多,数量在波动中增长;题目数量总体呈增长趋势,类型及功能逐步多样化;电磁感应现象内容的发展经历了从多到少,从概括到具体的一个过程;语言表达在合乎各版本教科书所属时期的用语及用书习惯的同时变得更加贴近学生生活,更加具有趣味性。据此,得出如下启示:教科书编写要坚持教科书试验与教科书研究相结合;教科书编写要在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经验的基础上吸取国外有益经验;教科书的内容选择既要体现当前时代特征,同时又要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教科书的内容呈现要与核心素养相结合,凸显教科书的育人功能;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增强教师的创造性教学;重视知识的应用与拓展以及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
宁艺欣[9](2020)在《高中物理模型构建教学的实践研究》文中认为在最新版的《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提出要把学科核心素养贯穿在课堂教学中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可以更好地体现学科的特点,物理学科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而模型建构是科学思维的主要构成要素。通过分析近几年高考的命题趋势,会发现考察的重点从对知识的掌握转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试题的内容多数来自于实际的生产和生活中,这种题目就需要学生依据题中的信息,建立相关的物理模型去处理问题。通过构建物理模型可以把复杂的问题抽象化,突显出本质的原因,是在学习物理时必不可少的一种思路。但是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处理这类问题时,不知从何下手,缺乏建模意识,导致成绩下降,逐渐失去了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大部分学生认为物理既难学又无用。为了使现有的情况发生一些改变,开展物理模型教学就显得迫在眉睫。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首先,本论文研究的第一部分,通过查阅相关的研究,先从理论上讨论了物理模型的定义、分类、主要特征以及本文的研究背景。本论文研究的第二部分分析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现状,了解教师和学生对于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认识和方法的研究;本论文研究的第三部分进行问卷调查,深入了解学生对物理模型的掌握情况,分析目前他们在建模和应用模型解题的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造成解题困难的主要因素。分析问卷调查的结果,了解学生构建模型存在的困难,在后面的课堂教学实践中寻找方法进行突破。本论文研究的第四部分从理论上探讨在高中实施物理模型教学的教学模式并分析了几个典型的教学案例,在教学措施的环节,针对学生对于建模认知障碍的不同进行分类,寻找相应的策略。本文研究的第五部分,设计实验方案,在高中开展关于物理模型教育的实践,在高一、高二年级选取实验班和对照班,通过分析两次月考、期中、期末四次的考试成绩,比较实验班和对照班整体效果的差异、同年级不同水平的学生教学效果的差异以及对男生、女生教学效果的差异等。在研究的过程中,笔者在遇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获得了大量的宝贵经验,这些经验使得笔者所任教的两个教学班的成绩有所提高,在老师的指导下,部分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已经能够有意识的去寻找学习过的物理模型,不至于毫无头绪。成绩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虽然大部分学生无法在短期内取得大的突破,大部分学生与之前相比都有所进步。笔者通过物理模型教学的检验,得到了非常宝贵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未来的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竺春阳,沈敬伟[10](2013)在《高中物理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的比较研究》文中提出通过高中物理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的比较研究,数字化实验系统有待进一步改善,传统实验装置有待不断开发和完善。要加大数字化实验系统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案例研究与积累。在重视建设数字化实验室的同时,不能动摇传统实验的基础地位,两者各有所长,不可偏废,无法取代。
二、演示电容、电压、电量关系示教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演示电容、电压、电量关系示教板(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DIS实验与传统实验相结合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的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高中物理DIS实验教学研究概况 |
2.1 国外高中物理DIS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
2.2 国内高中物理DIS实验教学研究现状 |
2.3 国内DIS实验和传统实验在教学中的对比研究 |
第三章 DIS实验与传统实验相结合的高中物理教学案例设计研究 |
3.1 教学案例一:摩擦力 |
3.2 教学案例二:电容器的电容 |
3.3 教学案例三: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
3.4 教学案例四:力的合成 |
3.5 教学案例五:匀速圆周运动中向心力和向心加速度 |
3.6 教学案例六:牛顿第三定律 |
第四章 DIS实验与传统实验相结合的高中物理教学比较分析 |
4.1 高中物理关于DIS和传统实验相结合的学生调查问卷分析 |
4.2 DIS实验和传统实验的优缺点比较 |
4.3 DIS实验与传统实验相结合的高中物理教学几点思考 |
第五章 DIS和传统实验相结合的高中教学研究展望 |
第六章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5)“同课异构”用于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策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和途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途径 |
第2章 对“同课异构”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理论探讨 |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同课异构 |
2.1.2 教学设计 |
2.1.3 物理教学特点 |
2.1.4 案例分析 |
2.2 理论基础 |
2.2.1 多元智力理论 |
2.2.2 学习理论 |
2.2.3 教学理论 |
2.2.4 信息传播理论 |
2.3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研究的现状及趋势 |
2.3.1 国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2.3.2 我国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
第3章 对三类高中物理“同课异构”案例的剖析 |
3.1 校内“同课异构”研究 |
3.1.1 校内的“同课异构”特点 |
3.1.2 校内“同课异构”案例研究 |
3.2 校际“同课异构”研究 |
3.2.1 校际“同课异构”特点 |
3.2.2 活动案例研究 |
3.3 竞赛式“同课异构” |
3.3.1 竞赛式“同课异构”特点 |
3.3.2 竞赛式“同课异构”案例研究 |
3.4 “同课异构”案例反思 |
第4章 “同课异构”用于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策略探讨 |
4.1 提高物理教师的素养 |
4.1.1 物理教师知识素养 |
4.1.2 物理教师的能力素养 |
4.2 针对课题,确定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和结构 |
4.2.1 优化教学目标的策略 |
4.2.2 优化教学内容选择策略 |
4.2.3 优化教学结构策略 |
4.3 针对不同内容、不同课型,精选教学模式 |
4.4 针对教师和学生特征,精选课堂教学组织形式 |
4.5 物理实验教学的优化策略 |
4.6 注重教学反思,及时修改教学设计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3 课题研究不足 |
附录 |
附录A 教师讲课的教学设计 |
附录B Flanders教学课堂教学师生言语行为类型记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6)应用数字化实验平台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现状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现状 |
1.2 课题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2.1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2.2 课题研究的方法 |
1.3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相关物理教学理论概述 |
2.1 相关学习理论 |
2.1.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1.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2.1.3 情境学习理论 |
2.2 物理实验教学理论 |
2.2.1 物理实验与物理学发展 |
2.2.2 物理实验与高中物理教学 |
第三章 数字化实验系统介绍 |
3.1 数字化物理实验在国内外发展现状 |
3.2 数字化实验方式的特色 |
3.3 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方式的关系 |
第四章数字化实验方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情况调查 |
4.1 高中物理教材中使用DIS 情况 |
4.2 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数字化实验情况调查 |
4.2.1 调查目的 |
4.2.2 调查对象及实施 |
4.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第五章 应用数字化实验平台优化高中物理教学 |
5.1 应用数字化实验平台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
5.2 应用数字化实验平台优化新课教学 |
5.3 应用数字化实验平台课外拓展 |
第六章 数字化实验平台优化高中物理教学实例分析 |
6.1 实验对象的选取 |
6.2 实验方案的实施及实例分析 |
6.3 实施的效果 |
第七章 结束语 |
7.1 研究结论 |
7.2 反思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数字化实验方式情况学生调查表 |
附录二 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数字化实验方式情况教师调查表 |
附录三 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数字化实验方式情况学生调查报告结果 |
附录四 高中物理教学中使用数字化实验方式情况教师调查报告结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教科书研究现状 |
1.2.2 国外教科书研究现状 |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3.1 教科书 |
1.3.2 电磁学 |
1.4 研究对象及方法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及教科书的变迁历程 |
2.1 我国高中物理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研究 |
2.1.1 新中国成立前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 |
2.1.2 新中国成立后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的变迁历程 |
2.2 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
2.2.1 新中国成立前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
2.2.2 新中国成立后高中物理教科书的演进历程 |
2.3 各时期课程标准(大纲)对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影响分析 |
2.3.1 课时安排 |
2.3.2 教学目标及教学要求 |
第三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宏观变迁研究 |
3.1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在位置的变迁研究 |
3.2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课程性质的变迁研究 |
3.3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所属教科书的变迁研究 |
第四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中观变迁研究 |
4.1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内容呈现方式的变迁研究 |
4.1.1 篇幅设置的变迁历程分析 |
4.1.2 章节安排的变迁历程分析 |
4.1.3 栏目设置的变迁历程分析 |
4.1.4 插图设计的变迁历程分析 |
4.2 各时期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内容组织的变迁研究 |
4.2.1 正文的变迁历程分析 |
4.2.2 实验的变迁历程分析 |
4.2.3 题目的变迁历程分析 |
第五章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的微观变迁研究——以“电磁感应现象”为例 |
5.1 样本教科书中“电磁感应现象”的内容变迁分析 |
5.2 “电磁感应现象”中有关概念的话语变迁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特点 |
6.1.1 宏观层面 |
6.1.2 中观层面 |
6.1.3 微观层面 |
6.2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原因 |
6.2.1 外部影响因素 |
6.2.2 内部影响因素 |
6.3 20 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变迁的启示 |
6.3.1 从教科书编写角度 |
6.3.2 从教科书使用角度 |
6.4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9)高中物理模型构建教学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物理模型理论概述 |
1.1 前言 |
1.2 物理模型及其分类和特征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2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现状和实施依据 |
2.1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现状 |
2.2 高中物理模型教学的现实基础 |
3 高中生掌握物理模型情况的调查 |
3.1 调查的对象及内容 |
3.2 调查结果的量化分析 |
3.3 反映出的问题 |
4 高中开展模型教学的实践 |
4.1 开展模型教学的教学环节 |
4.2 模型教学实践案例1:单摆 |
4.3 模型教学实践案例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
4.4 模型教学实践案例3:动量守恒定律 |
4.5 模型教学实践案例4:电容器的电容 |
4.6 模型教学实践案例5:用物理模型解题之一模多变 |
5 研究总结 |
5.1 实践结论 |
5.2 反思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高中物理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化实验系统与传统实验仪器的比较研究 |
二、实验误差比较 |
三、实验时间比较 |
四、观察效果比较 |
五、实验完整性和真实性比较 |
六、量化实验比较 |
七、拓展性比较 |
八、投入资金比较 |
九、因“实”制宜,优势互补 |
十、小结 |
四、演示电容、电压、电量关系示教板(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容器的电容[J]. 张宝池. 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下旬刊), 2019(03)
- [2]基于DIS实验与传统实验相结合的高中物理教学研究[D]. 张卫普. 山东师范大学, 2017(01)
- [3]演示电容、电压、电量关系示教板[J]. 杨永培. 物理教师, 1991(01)
- [4]关于中学物理电容器的电容演示仪的改进[J]. 段娟娟,王祥委,彭朝阳. 湖南中学物理, 2017(03)
- [5]“同课异构”用于优化高中物理教学设计的策略探讨[D]. 刘建存. 南京师范大学, 2013(02)
- [6]应用数字化实验平台优化高中物理教学的实践研究[D]. 陈燕. 苏州大学, 2010(07)
- [7]《电容器 电容》教学设计及点评[J]. 梁辉裕,麦子俊. 广西教育, 2001(17)
- [8]20世纪以来我国高中物理教科书电磁学部分的变迁研究[D]. 尹悦.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9]高中物理模型构建教学的实践研究[D]. 宁艺欣. 西南大学, 2020(05)
- [10]高中物理数字化实验与传统实验的比较研究[J]. 竺春阳,沈敬伟. 物理教学, 201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