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元剧《东堂老》的也里可温教背景──申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商人形象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王玉琪[1](2017)在《论秦简夫的人情世态剧《东堂老》》文中研究说明元代是戏剧创作的繁盛时期,在这一时期,涌现出许多优秀的剧作家,他们依据当时的社会现实,创作出一大批为人称道的戏剧作品,这些作品能够及时地反映出人们的精神风貌和社会现状,对后人的研究具有深远的意义。秦简夫是元代后期关汉卿本色一派作家的代表,生平所着杂剧五种,其中《东堂老劝破家子弟》最富有特色。文章通过对这部作品中人物个性特征、情节安排布局以及艺术魅力与思想等方面的论述,进一步探讨其剧作的价值意义与影响。
刘嘉伟[2](2015)在《试析元代多元并生的文化特质》文中提出由蒙古族肇建的元朝在文化上有着多元的构成。这多元文化中,蒙古文化虽然相对落后,但却没有放弃主导地位;西域商业文化虽然受到汉文化抵触,但也是重要的一元;积淀深厚的汉文化依旧处于强势的主体地位,在元代有所发展。由于统治者的倡导,族群的复杂,元代宗教文化也呈现出多元的样态,不同宗教间从抵触走向接触,甚至出现融合的迹象。元代文化多元包容,蒙古、色目等"他者"文化得到尊重认同,这都可以说是元代文化的特质,也可为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历史的借鉴。
秦琰[3](2015)在《也里可温与元代文学》文中提出元代是多民族、多元文化共处共融的时代。多元背景下的元代文学显见的特点是它的异质性——作家身份归属多样,作品的信息含广博。其中,最特别的是也里可温文学。也里可温是元代社会对基督教及基督教徒的称呼。在元代,基督教分景教和天主教两派,景教是异端聂斯脱里教派。因天主教入元时间晚,汉语文献中的也里可温大体指景教信仰而言。景教曾于唐代盛极一时,后受“武宗灭佛”事件牵连,基本绝迹于中原。至元代,在蒙古统治者的支持下得以复兴。也里可温给元代文学带来的影响是,文坛出现了一批或有家族景教信仰传统或本人就是景教徒的作家,他们参与了汉文化的传承,并在元文学领域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元代文学研究忽略也里可温作家是不完整的。同时,也里可温所属的基督教文化与汉文化具有同样的成熟度,二者的异质性也最强。异质却等量的文化在交往中必然形成具大的张力。在元代社会,它们之间会形成怎样的角力?它们的交往形式和策略如何?中耶文化对话在文学中是否有反映?有怎样的反映?这些都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本论文将分以下几个部分探讨也里可温和元代文学的关系: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研究现状和也里可温释义,对所选论题的范围、意义和价值作出说明;第二部分是元代景教的复兴,交待也里可温文学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第三部分是也里可温在汉文化认同中的分化,从文化交往的角度来看方技类也里可温与文人也里可温的差别,并延伸讨论元代景教在华传布特征;第四部分是也里可温作家群体研究,这是论文的核心内容,集中分析不忽木、马祖常、雅琥、金元素等几代也里可温作家作品;第五部分是中耶对话在文学中的表现,探索异质文化认同的代系演进和变形。文学是最具活力的上层建筑。一方面它在文化“空间”中,既区别于物质文化,又不全然属于精神文化范围,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第三种文化内容;另一方面,文学必然要与全部的文化因子发生关系,它能有机地融合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因素。文学是来自现实,又与现实相呼应的“第二自然”,它以审美的方式映现社会生活本身。因此,文学可以起到“解码“作用,通过文学,我们可以透视到其所从出的社会文化风貌。这是我们进行元代也里可温文学研究的根本出发点。
回达强[4](2013)在《元杂剧《东堂老》的回回底色》文中研究表明《东堂老》全称为《东堂老劝破家子弟》,是元代后期杂剧作家秦简夫的代表作。剧本描写了浪子扬州奴在东堂老的帮助下,终于走上踏实经营之路的故事,作品突出展现了正直善良、胸怀宽广、追求财富又不贪财昧真的商人形象。较之以往的同类作品,《东堂老》在商业观、财富观、信托观等方面展现了迥异于其他元杂剧的色彩,不仅在元杂剧中可谓独树一帜,在整个中国古代文学中色彩也颇为鲜明。人们在慨叹《东堂老》剧作风貌迥异的时候,不少研究者还就此探讨这一作品风貌
回达强[5](2013)在《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与回回民俗文化》文中认为本文进行的是古代小说戏剧与回回民俗文化的交叉研究。本文上编主要探讨古代小说戏剧中展现的某些回回民俗事项。如回回饮食历史变迁和民俗特性,回回武术繁荣的根底和表现,清真屠宰行业的兴盛原因和历史境遇,回族的服饰、姓名、节庆民俗与人生礼俗民族个性表现与受到主体民族文化影响的趋同演变,回回语言、语用在元明杂剧和明清小说中的遗存与表现,以及回回民俗在中国民间马王信仰中的投影。此外,将古代小说戏剧中描写的域外回回民俗也纳入查考范围,以增强对比联系。下编重点对具体作品进行专题研究解读。我们选取了《眼药酸》、《东堂老》、《东楼叫佛》、《误堕龙窟》、《金瓶梅》、《转运汉遇巧洞庭红》、《儒林外史》等篇章,对其中涉及的回回民俗进行多角度的透视分析,并将之其他族群的民俗、文化、文明进行对比,力图解读作品的立意内涵、母题渊源、城市原型及独特民俗意蕴等,从而能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这些作品。
彭栓红[6](2012)在《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元朝是我国第一个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国家,幅员广阔,民族融合,文化多元,时代特色鲜明。元代也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发展、形成期和转型期。元杂剧是戏剧发展承前启后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王国维更称元杂剧为“真戏曲”。民俗文化对元杂剧的形成起着重要的作用,元杂剧中也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各族民俗文化,元杂剧演出活动本身也构成了元代一道亮丽的民俗风景线。从民俗的视野研究元杂剧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研究者多重视对元杂剧中的民俗事象的研究,本选题从广义的民俗文化角度把元杂剧中的民间文学也作为研究对象,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查漏补缺,尽可能全面系统地展现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并运用戏剧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文艺学等理论,从文学、戏曲、民族等角度予以整体观照元杂剧。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异彩纷呈,大多是元代前就已存在的民俗,尤以唐宋民俗居多,这应该与元杂剧故事时代多以唐宋为时代背景和民俗的传承性有关。元代民俗在继承前代民俗文化的基础上,也有新发展。本文通过管窥口头文学和信仰民俗的历史变迁,揭示了民俗变迁对元杂剧创作的影响。元杂剧承载着女真、蒙古、回回等少数民族民俗文化,在文学史和戏剧史中都显得独树一帜。这些少数民族民俗文化,有表现民族融合的,也有折射民族冲突的,其背后潜隐着民族心灵的秘密。元代城乡都有元杂剧演出活动。从演出的角度讲,元杂剧是元代“当代”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元杂剧文本对元杂剧演剧行业习俗、化妆、脚色、砌末与戏剧表演的相关记录,不仅让今人对元杂剧演出习俗有一定的了解,而且可以看到元杂剧部分演出习俗是明清戏曲演出模式的先导。元杂剧中的各族民俗事象具有趋同性特点,这种趋同性与剧中人所处的民俗文化圈有关。蒙古、回回、女真等少数民族民俗表现了北方狩猎游牧文化的共性特点,而中原汉族民俗具有农耕礼乐文化的特点。另外长期的民族融合,也使得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也具有相似性。元杂剧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民俗,往往是各个民族趋同的民俗事象,这类民俗文化易于被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观众群所接受。在此基础上,进而探讨民俗、民族、国家认同与元杂剧的互动关系。元杂剧承载了丰富的民俗文化信息,这些民俗文化直接影响了元杂剧的情理表达,对人物形象的塑造、剧情结构安排以及曲文、科介、宾白、曲牌也都起着重要作用。元杂剧顺应了俗文化发展的大趋势,体现了大元一统的时代性,或隐或显地传达了底层民众话语,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民间性。总之,民俗文化是孕育元杂剧的文化生态之一,元杂剧也深刻地打上了民俗文化的烙印,折射出中下层民众的审美心理和各民族隐秘的民族心理。
陈小珏[7](2012)在《元杂剧中的商人形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商人形象由来已久,从先秦史料到清代小说,在历经时代的流转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而元杂剧中的商人形象,在其中起到转承启合的作用。首先,表现在商人形象的批判态度方面。逐渐改变了前代文学中的贬商意识,以平视的角度深入到商人生活的悲欢离合中,对他们的不幸遭遇给予同情和理解。同时,又以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商人群体的商业精神进行了首肯。其次,商人作为一类文学形象,多以文学性的形式表现,而元杂剧作为戏曲文学中的一类,在表现文学意趣的同时,还赋予了商人形象表演形式的特点,如唱词和宾白的设计,“科”的表演提示等。更为生动贴切的表现了各具情态的商人形象。同时,元杂剧中对商人形象所采取的肯定态度及商业精神的宣扬,也为明清小说中众多的商人形象提供了积极意义的感情铺垫。本文对于元杂剧中商人形象的研究,主要立足于他的文学性、艺术性和思想性三个角度,全文共分为四章。绪论部分重在说明对元杂剧中的商人形象进行研究的选题目的,研究综述和商人形象的界定。将元杂剧中涉及商人形象的剧目进行表格罗列,并确定主要研究范围。第一章对元杂剧中的商人形象进行分类。围绕“贬商的形象”、“褒商的形象”、“怜商的形象”三类,分析了不同类型的商人心理。同时,结合时代背景和相关史料,对塑造这些商人形象的社会原因做简要的分析。第二章主要探讨元杂剧中商人形象的艺术特征,分为“形态各异的脚色扮演”、“曲白相生的‘行路’语言”、“独具特色的行商道具”三个方面展开。对商人形象在戏曲脚色、语言和道具上的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及艺术赏析。第三章主要以时间为轴线,依据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对元代杂剧的时代划分法,结合不同时期的社会背景,探讨前期和中后期中元杂剧商人形象的个性和共性。第四章为元杂剧中商人形象的文化解读,主要围绕这类形象的思想性,分为“商业文化中的商人形象和“儒家文化中的商人形象”两节展开。第一节重在说明元杂剧商人形象下的勤俭和冒险精神,同时将商业之务实与农耕之务实进行分析比较。第二节中,重在探讨士商樊篱突破的问题。结合文本和史料,从士商观念的转变、士与商的通婚两个方面来看元代社会的士商关系,及商业思想和儒家精神的相互渗透。结语部分指出论文的不足之处和存在的问题。
狄霞晨[8](2011)在《从英文报刊看新教传教士对中国近代语言文学的认识》文中提出晚清是中西交流的黄金时期,西方传教士怀抱着传播基督教义的理想来到中国,希望改变中国文化传统和中国人的信仰。为了实现这一理想,他们推动了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化变革,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形态。无论是办报、出版还是教学、翻译,传教士的活动客观上都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近代的语言文学。本文试图从不同方面,考察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进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产生的影响。本文分为三章,分别从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文学语言、传教士改变中国文学之意图、传教士与近代文学通俗化这三个方面来进行论述。在第一章中,笔者主要从文白之争、汉语罗马化运动这两个方面来考察传教士改变中国语言的意图以及在语言转型中所起的作用。中国文学语言经历了深文言、浅近文言、白话文、罗马拼音字等阶段,不同的语言文字在同一历史时期并存、相互竞争,最终由白话文学取代了其它语言形式的文学。传教士在这一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在第二章中,笔者主要从旧文学的批评、“新文学”的倡导、基督教文学的建设这三个方面来论述传教士改变中国文学的意图和影响。在中国文学的新旧转换过程中,传教士们批评旧文学,提倡“新文学”,创建基督教文学,他们通过翻译、教育、出版等种种方式改变中国文学,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文学的风貌。在第三章中,笔者认为传教士的语言、文学活动促使通俗小说成为晚清文学的主流,从传教对象的普及、传教士白话运动与通俗化、基督教小说与通俗文学的兴起、出版传媒与近代文学通俗化四个方面论述传教士与文学俗化的关系。西方传教士对中国语言文学的影响令人惊叹,他们大大提高了白话的地位,宣扬新的文学理念,创造基督教文学形态,并促进了通俗文学的普及。他们感染和影响了中国知识分子,推动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现代转型,深深影响了中国语言文学的近代变革。
管弦[9](2008)在《元杂剧与宗教信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宗教在中国历史的发展和中华文明的沿革中有重要意义。中国传统戏曲作为一种较通俗的文艺形式,与宗教有着天然密切的联系。就元杂剧而言,各种宗教信仰通过与元代人的政治、生活、思想的紧密联系,不但渗透到了元杂剧创作者的生活和灵魂之中,刺激了他们旺盛的创造力,同时也为元杂剧提供了动力、自由的发展空间、多样的创作素材和独有的风格、特性,在很大程度上最终促成了元杂剧的繁荣。本论文立足于元代的时代背景,讨论元人杂剧作品中的宗教因素和宗教影响,试图对道教、佛教、儒家思想、民间信仰与元杂剧的关系作一初步探讨,并对其进行分类研究,以探索出元杂剧中与各种宗教信仰相关的剧作的概貌。
王平[10](2007)在《论秦简夫的“伦理道德剧”》文中研究说明元末杂剧家秦简夫的杂剧存本皆为"伦理道德剧",它们有深刻的时代背景,反映了元末社会道德的普遍颓废和蕴藏于民众中的美好品德两个方面。通过作品"厚人伦,美风化"的教化内容,体现出作者所追求的是"礼、信、仁、义、孝"等儒家道德准则,表明了作者的"良知"以及与元廷合作的态度。
二、元剧《东堂老》的也里可温教背景──申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商人形象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剧《东堂老》的也里可温教背景──申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商人形象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论秦简夫的人情世态剧《东堂老》(论文提纲范文)
1 角色的塑造 |
2 剧情的安排 |
3 作品特色与思想 |
(2)试析元代多元并生的文化特质(论文提纲范文)
一、蒙古文化之主导 |
二、西域文化之影响 |
三、汉文化的发展与宗教文化的多元 |
四、结语 |
(3)也里可温与元代文学(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论题研究概述 |
1.1.1 元代也里可温研究 |
1.1.2 元代基督教文学研究 |
1.1.3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
1.2 也里可温释义 |
1.2.1 什么是也里可温 |
1.2.2 与也里可温相关其它用语 |
1.2.3 本论题中的也里可温 |
第二章 元代景教之复兴 |
2.1 唐代景教的传播与衰落 |
2.2 景教在中国西北之余绪 |
2.3 景教于元代复兴 |
2.3.1 复兴之社会背景 |
2.3.2 景教之繁盛 |
2.4 元代景教之宗教生存环境 |
2.4.1 景教与佛教 |
2.4.2 景教与道教 |
2.4.3 景教与伊斯兰教 |
2.4.4 景教与天主教 |
第三章 也里可温在汉文化认同中的分化及传教特点 |
3.1 汉文化认同分化 |
3.1.1 景医的传教使命及其对宗教身份的认同 |
3.1.2 也里可温文人对汉文化的认同 |
3.2 元代景教传播的特点 |
3.2.1 元代景教于教理教义阐发方面薄弱 |
3.2.2 元代景教没有继续基督教的“本土化”进程 |
3.2.3 元代景教不以发展汉人教徒为宗旨 |
第四章 也里可温作家群体研究 |
4.1 康里人不忽木家族的景教背景及其文学成就 |
4.1.1 不忽木家族景教徒身份考 |
4.1.2 不忽木华化的历史背景 |
4.1.3 不忽木的华化及文学贡献 |
4.1.4 不忽木家族的其他作家 |
4.2 汪古部的景教信仰及主要成员 |
4.2.1 汪古部景教信仰考 |
4.2.2 汪古部的四大家族 |
4.2.3 汪古部的其他重要成员 |
4.3 赵世延的政治文化贡献及文学创作 |
4.4 马氏家族的世系及华化 |
4.4.1 马氏家族世系演进 |
4.4.2 马氏家族的社会交往 |
4.4.3 马氏家族的华化 |
4.4.4 马氏家族华化特点 |
4.4.5 马氏家族华化原因 |
4.5 马祖常和他的《石田文集》 |
4.5.1 马祖常景教信仰考 |
4.5.2 马祖常之社会关系 |
4.5.3 马祖常的散文创作 |
4.5.4 马祖常的诗歌创作 |
4.5.5 双重社会文化身份与诗歌创作的关系 |
4.6 雅琥的诗歌创作 |
4.6.1 雅琥的也里可温身份考及生平经历 |
4.6.2 雅琥的诗歌成就 |
4.6.3 雅琥诗歌创作风格 |
4.7 景教徒金元素和他的《南游寓兴》 |
4.7.1 金元素景教信仰考 |
4.7.2 金元素的《南游寓兴》 |
4.7.3 金元素的汉文化认同的变形及多元认同矛盾 |
4.7.4 金元素诗歌的直白性特点 |
4.8 乃蛮部的最后诗人——答禄与权 |
4.8.1 答禄家族及答禄与权生平事迹考 |
4.8.2 答禄与权文学创作 |
4.8.3 答禄与权的易代诗风 |
第五章 余论 |
5.1 文化接受的涵融性 |
5.2 异质文化认同的变形 |
附录《东堂老》也里可温背景之商榷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承诺书 |
(4)元杂剧《东堂老》的回回底色(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堂老》的褒商与回回的商业观 |
二、《东堂老》的言利与回回的财富观 |
三、《东堂老》的托孤与回回的信托观 |
四、《东堂老》的情节与《一千零一夜》中的浪子故事 |
1. 扬州奴父亲行将去世, 托孤于东堂老。 |
2. 扬州奴交友不善, 挥霍钱财。 |
3. 东堂老拿受托资金购买扬州奴变卖之产。 |
4. 扬州奴财产耗尽, 终尝世态炎凉。 |
5. 醒悟后没有读书仕进而是艰苦踏实经营。 |
6. 东堂老归还扬州奴家产, 选读书信解密托孤内幕。 |
五、结论 |
(5)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与回回民俗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中的回回民俗文化 |
第二节 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与回回民俗文化研究现状及本文构想 |
上编 |
第一章 食须清真:古代小说戏剧中的回族饮食文化 |
第一节 唐宋时期回族清真饮食的萌芽 |
第二节 元代回族清真饮食文化的形成 |
第三节 明代回族清真饮食文化的发展 |
第四节 清代回族清真饮食文化的繁荣 |
结语 |
第二章 勇武尚侠:古代小说中的回族武术文化 |
第一节 回族武术兴盛原因之探讨 |
第二节 回族武术独特的功夫和独立门派 |
第三节 回族武人的跻身行业和武术道德 |
第三章 屠牛宰羊:古代小说中的清真屠宰业 |
第一节 遍及各地的清真屠宰业 |
第二节 清真屠宰业繁荣原因之思考 |
结语 |
第四章 趋同存异:古代小说戏剧中的回回服饰、姓名、节庆民俗及人生礼俗 |
第一节 古代小说戏剧中的回回服饰民俗 |
第二节 古代小说戏剧中的回回姓名民俗 |
第三节 古代小说戏剧中的回回节庆民俗与人生礼俗 |
结语 |
第五章 回语遗珠:古代戏剧中的回回语例释 |
第一节 古代戏剧中的回回语释义(上) |
第二节 古代戏剧中的回回语释义(中) |
第三节 古代戏剧中的回回语释义(下) |
第六章 语关文化:古代小说中的回族用语及俗语中之回回民俗阐释 |
第一节 古代小说中回族用语阐释 |
第二节 古代小说中俗语之回回民俗阐释 |
结语 |
第七章 马王附回:回回民俗在民间马王信仰中的投影 |
第一节 民间的马王信仰及附回现象 |
第二节 马王附回原因之探讨 |
第八章 外邦想象:古代小说戏曲中的域外回邦与域外回俗 |
第一节 古代小说戏曲中的域外回邦与域外回俗 |
第二节 华夷观念中的中国与回邦关系之考察 |
下编 |
第一章 《眼药酸》与回回眼药东来 |
第一节 《眼药酸》的郎中尖顶冠与回回先民服饰 |
第二节 《眼药酸》的郎中走街与回医游方 |
第三节 《眼药酸》的眼药与回回打里牙 |
结论 |
第二章 《误堕龙窟》与回回宝石及其故事东传 |
第一节 《误堕龙窟》与回回宝石鸦鹘 |
第二节 《误堕龙窟》与回回宝石故事 |
第三节 《误堕龙窟》与回回宝石故事的文化差异 |
第三章 《东楼叫佛》与元代回回五题 |
第一节 《东楼叫佛》与元代回回的外貌 |
第二节 《东楼叫佛》与元代回回的宗教生活 |
第三节 《东楼叫佛》与元代回回的语言 |
第四节 《东楼叫佛》与元代回回的歌舞艺术 |
第五节 《东楼叫佛》与元代回回的西夏 |
第四章 《东堂老》与回回底色 |
第一节 《东堂老》的褒商与回回的商业观 |
第二节 《东堂老》的言利与回回的财富观 |
第三节 《东堂老》的托孤与回回的信托观 |
第四节 《东堂老》的情节与《一千零一夜》中的浪子故事 |
第五章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与明代时空下的波斯识宝母题 |
第一节 《转运汉遇巧洞庭红》中的波斯识宝母题 |
第二节 波斯识宝故事在明代时空的变化 |
结语 |
第六章 《金瓶梅》与临清回族 |
第一节 《金瓶梅》与临清回族的人口、姓氏 |
第二节 《金瓶梅》与临清回族的皮巷、饮食和行业 |
第三节 《金瓶梅》与临清回族的银壶、香药和狮猫 |
结语 |
第七章 《儒林外史》与清代回族仕宦阶层的境遇 |
第一节 从《儒林外史》看清代读书仕进的回族官员 |
第二节 从《儒林外史》看清代以武仕进的回族官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二、元杂剧民俗研究文献综述 |
三、本文研究相关概念的说明 |
四、研究方法、难点、目标 |
第一章 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分类 |
第一节 民间文学部分 |
一、散文体民间文学 |
二、韵文体民间文学 |
第二节 民俗事象部分 |
一、元杂剧中的语言民俗文化 |
二、元杂剧中的物质民俗文化 |
三、元杂剧中的精神民俗文化 |
四、元杂剧中的社会民俗文化 |
小结 |
第二章 民俗变迁对元杂剧创作的影响 |
第一节 口头文学传统与元杂剧创作变化:以传说为例 |
一、牛郎织女传说 |
二、孟姜女传说 |
三、梁祝传说 |
四、董永传说 |
五、望夫石传说 |
第二节 民俗信仰变迁与元杂剧文本表现:以神灵信仰为例 |
一、那吒信仰 |
二、关公信仰 |
三、八仙信仰 |
四、弥勒信仰 |
五、观音信仰 |
小结 |
第三章 元杂剧创作中的少数民族文化 |
第一节 元杂剧中的女真族民俗风情 |
一、女真族物质民俗文化 |
二、女真族社会民俗文化 |
三、女真族语言民俗文化 |
四、女真族精神民俗文化 |
五、元杂剧中的女真族汉化 |
第二节 元杂剧中的蒙古族民俗风情 |
一、元杂剧中的沙陀文化 |
二、蒙古族物质民俗文化 |
三、蒙古族社会民俗文化 |
四、蒙古族语言民俗文化 |
第三节 元杂剧中的回回民俗风情及其他 |
一、回回相貌及其地理生态 |
二、回回语言、物质民俗 |
三、回回社会民俗文化 |
第四章 元杂剧中的演出民俗 |
第一节 演剧行业习俗 |
一、演剧行业习俗 |
二、前后台互动演出 |
三、结局闹热演出 |
四、杂剧表演范式 |
五、元杂剧中演出乐器的记录 |
第二节 元杂剧中的化妆习俗与表演 |
一、涂面装扮 |
二、化妆与表演 |
第三节 元杂剧中的角色与戏剧表演 |
一、旦末角儿 |
二、角色和人物 |
三、一人主唱 |
四、服饰装扮与角色 |
第四节 元杂剧中的砌末与表演戏俗 |
一、竹马与杂剧 |
二、扇子与杂剧 |
小结 |
第五章 元杂剧中民俗运用的动因 |
第一节 时代特征及其人文精神的体现 |
一、蒙族强势性与多民族融合 |
二、元代文化的整合性特征 |
三、人文时代精神 |
第二节 元杂剧中底层话语的审美表达 |
一、潜隐的历史书写权诉求 |
二、自我私语的自由表达 |
三、民族意识的隐性表达 |
第三节 元杂剧中的民俗趋同与文化认同 |
一、民俗文化圈与元杂剧中的民俗趋同 |
二、民俗、民族、国家认同与元杂剧之关系 |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元曲选》中的寺庙、神灵一览表 |
附录 B:元杂剧故事时代一览表 |
附录 C:元杂剧神话传说一览表 |
附录 D:元杂剧中传统岁时节日一览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获奖情况 |
(7)元杂剧中的商人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元杂剧中商人形象的界定 |
第一章 元杂剧中商人形象的分类 |
第一节 贬商的形象 |
一 倚富欺人 |
二 唯利是图 |
第二节 褒商的形象 |
一 疏财施仁 |
二 守信行孝 |
第三节 怜商的形象 |
一 商途遇难 |
二 家庭不睦 |
第二章 元杂剧中商人形象塑造的艺术手法 |
第一节 形态各异的脚色扮演 |
一 脚色扮演的类型 |
二 末的脚色扮演 |
三 净、丑的脚色扮演 |
第二节 曲白相生的“行路”语言 |
一 时空转移的特点 |
二 流动买卖的表现 |
第三节 独具特色的行商道具 |
一 “担”的表演功用 |
二 “担”的象征意义 |
第三章 元杂剧不同时期商人形象的差异 |
第一节 前期商人形象刻画的矛盾性 |
一 继承和突破并存 |
二 自卑与自信间的徘徊 |
第二节 中后期商人形象本色与教化并重 |
一、日渐彰显的商业精神 |
二、愈加浓重的教化色彩 |
第四章 元杂剧中商人形象的文化解读 |
第一节 商业文化的初步展现 |
一 资本积累下的务实精神 |
二 利益诱惑下的冒险精神 |
第二节 儒家文化的深层融入 |
一 仁义兼备的儒风表现 |
二 士商樊篱的渐宽态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8)从英文报刊看新教传教士对中国近代语言文学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价值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传教士与中国近代文学语言 |
第一节、文白之争 |
第二节、汉语罗马化 |
第三节、传教士事业与白话语言运动 |
第二章、传教士改变中国文学之意图 |
第一节、旧文学的批评 |
第二节、创造"新文学" |
第三节、建设基督教文学 |
第三章、传教士与近代文学通俗化 |
第一节、传教对象的普及 |
第二节、传教士白话运动与通俗化 |
第三节、基督教小说与通俗文学的兴起 |
第四节、出版传媒与近代文学通俗化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元杂剧与宗教信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梨园神曲——宗教文化与中国古典戏剧 |
第二章 缥缈列仙——道教与元人杂剧 |
一 道教断案剧 |
二 道教隐逸剧 |
三 道教度脱剧 |
第三章 红尘苦乐——佛教与元人杂剧 |
一 佛教核心信仰与元人杂剧 |
二 禅宗与元人杂剧 |
三 龙女剧 |
第四章 伦理纲常——鬼魂与元人杂剧 |
一 公案类鬼魂剧 |
二 历史类鬼魂剧 |
三 爱情类鬼魂剧 |
第五章 人间香火——民间信仰与元人杂剧 |
第六章 余论 |
一 其它宗教信仰与元杂剧 |
二 元杂剧的精神内涵与宗教精神的不同之处 |
三 元杂剧的创作者于宗教信仰所持的态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论秦简夫的“伦理道德剧”(论文提纲范文)
一、秦简夫的“伦理道德”剧反映了元末社会时代背景, 也体现了他是一位有社会责任心、有“良知”的杂剧家 |
二、秦简夫将“道德伦理”作为自己杂剧创作的基调, 表现了中后期的知识人士与元廷合作的自觉意识 |
三、秦简夫的“伦理道德”剧渊源有自, 体现了杂剧“厚人伦, 美风化”的社会功能 |
四、元剧《东堂老》的也里可温教背景──申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商人形象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论秦简夫的人情世态剧《东堂老》[J]. 王玉琪. 忻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 [2]试析元代多元并生的文化特质[J]. 刘嘉伟. 中华文化论坛, 2015(06)
- [3]也里可温与元代文学[D]. 秦琰. 山西大学, 2015(02)
- [4]元杂剧《东堂老》的回回底色[J]. 回达强. 曲学, 2013(00)
- [5]中国古代小说戏剧与回回民俗文化[D]. 回达强. 上海师范大学, 2013(02)
- [6]元杂剧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 彭栓红. 山西师范大学, 2012(08)
- [7]元杂剧中的商人形象研究[D]. 陈小珏. 广西师范大学, 2012(09)
- [8]从英文报刊看新教传教士对中国近代语言文学的认识[D]. 狄霞晨. 复旦大学, 2011(01)
- [9]元杂剧与宗教信仰[D]. 管弦. 兰州大学, 2008(01)
- [10]论秦简夫的“伦理道德剧”[J]. 王平.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