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林道合理布局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牛淑嫦[1](2020)在《陵川县林道建设与森林经营之间的关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林道建设对于提高林分质量,加强森林保护,开展生态旅游十分重要。介绍了陵川县森林资源和林道建设现状,分析了林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林道建设的方向和思路。
王琦[2](2020)在《商业街店招街景化设计研究 ——以西安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城市急剧发展下许多城市街道景观已经脱离了人们的生活,只为片面强调视觉冲击与形式统一的场景营造,导致街道景观不断恶化。为了城市的整体面貌形象,诸多城市采取了“统一店招”的措施,旨在借助统一化、标准化的管理模式,然而这一策略严重消蚀了地域、城市的标签与特色。在与街景化的店招相比,传统模式下的店招往往都是单向信息传播,形式单一,而随着公众审美的提升,这种传统形式店招已经无法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而街景化店招相比较传统店招模式而言,突破了传统店招的单一化模式,优化了传统的压迫性灌输式信息宣传方式,增加了店招与消费者在本能层面、行为层面以及反思层面的情感体验。本文的研究对象为商业街中的店招景观,首先厘清了店招与街景化的相关概念以及相关理论,梳理了店招的演变历史,在当代人们审美观发生巨大变化的背景下,对当代店招景观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其次基于对当代店招的发展趋势的把握,以及对街景化特征做出的分析,提出了店招街景化设计的四大原则:店招构成元素的多元化、立体化表达、空间组织多维化,以及统一协调的设计原则,同时运用建筑学、色彩心理学以及环境行为学为本论文提供了不同的研究视角,分别提出了店招街景化在不同层面的四种设计方法——造型设计、色彩配置、文化内涵、情感体验,旨为消费者在生理、心理以及行为层面提供全方位的满足;最后通过问卷以及实地调研,从回民街、西大街、骡马市商业街中梳理其业态、街道以及店招现状问题入手,并且对需要改造的店招进行优化设计。使店招在城市商业街景观中充分发挥其作用,避免传统的思维定式对店招街景化的营造产生束缚。
高仲亮,李智,魏建珩,龙腾腾,王秋华,舒立福[3](2020)在《基于PyroSim的林区道路防火阻隔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林道网络及其宽度是林业生产、交通和旅游的需求,在发挥其最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林火巡护监测、应急救援,以及发生火灾时快速运送扑救人员和装备,阻隔森林火灾蔓延和发挥防火隔离功能。【方法】运用火灾动态仿真模拟软件PyroSim分别以坡度25°、35°、45°,风速1、2.5、4.5 m/s,林道宽度2、4.5、6 m构建云南松林微观山体模型,施加长12 m、宽1 m、热释放速率4.6×104 kW/m2的带状火源,模拟中等强度林火研究不同林道宽度的防火阻隔功能。【结果】林道宽度2 m无法满足防火隔离需求。林道宽度4.5 m的防火阻隔功能一般,当坡度超过35°、风速大于4.5 m/s时易失效。林道宽度6 m拥有较强的防火隔离功能,能较好阻隔中等强度的林火蔓延,可满足坡度小于45°、风速小于4.5 m/s的情况,当风速大于4.5 m/s时该林道宽度的隔离功能可能失效。中等强度的森林火灾火场中心温度在700~1 200℃左右,热释放功率可达3.0×105~9.0×105 kW,蔓延山坡10 m只需约1 min,可燃物燃烧速率60 s可达到40 kg/s以上。【结论】云南省云南松林区道路宽度建议设置为6 m,能够取得较好的防火效益。常年处于高风速,坡度大于45°,树种高大的林区建议增加林道宽度至8~10 m。此外本研究应用PyroSim建立火场模型仿真模拟林道阻火功能是可行的,可为林区道路建设的合理设计、确定林道密度和宽度的阻火功能指标与经济效益相适应的最大限度阈值、降低森林火灾破坏力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葛明敏[4](2020)在《基于景观感知的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构建途径研究 ——以惠州市象头山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为例》文中认为面对现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口迅速增长、城市环境恶化,现代城市人竞争压力日益增加,从而引发健康危机,导致了“自然缺失症”这一人与自然关系断裂的现象。针对城市人群愈加远离自然,自然教育缺失的普遍状况,如何创造一个具有丰富感知性的环境,让参与者自发形成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热爱自然的思维方式,自然教育基地这一实践形式便应运而生。本文先从理论层面进行相关研究,对于自然教育及景观感知理论进行界定和辨析。通过分析总结自然教育的特点、作用、内容形式和培养目标,以及对国内外开展的自然教育活动进行分析和对比,总结我国开展自然教育的发展方向。再从景观感知理论入手,结合环境心理学、景观美学、环境——行为关系理论,分析景观感知的过程、特性和丰富的感官感知途径。森林作为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对于维护生态系统平衡有重要作用,也为在森林环境中开展自然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场所和活动内容。通过对于森林环境的感知和理解,有利于参与者普及自然科学知识,培养自然保护、环境忧患意识,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观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意识,有着其他自然环境所无法比拟的优势。综合以上,在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构建途径研究中,本文提出以综合性、全年龄段、体验性、可持续性和地域性为原则,并从自然教育内容体系、空间组织、功能系统、游线组织、景观感知内容体系和解说系统与宣传六大方面进行途径探索,同时将理论研究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在象头山建立森林自然教育基地,在解决场地内存在的森林环境破坏和污染、产业结构落后、旅游发展形式单一等问题的同时,利用象头山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开展森林自然教育实践,创造和策划不同自然教育活动类型、适合全年龄段和不同自然教育团体组织的自然教育活动,来培养和激发参与者对于环境的热爱与保护。通过这一规划设计研究,以期更好的指导自然教育基地这一新兴风景园林类型在我国的发展与实践,促进美丽中国和生态文明建设。
焦骏峰[5](2020)在《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文中研究说明“庐山东林寺”始建于净土宗初祖慧远大师之手,她是净土宗(又称莲宗)的发祥地。由此,慧远大师所创立的净宗一派,传承一千六百多年,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尤其在现代社会中,净土宗所提倡的“念佛法门”颇为流行,广为传播,可所谓在佛教八大宗派中,净土宗“念佛法门”巨星璀璨,灵光独耀。作为中国,乃至世界公认的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在快节奏与充满竞争现代社会中,如何跟上时代的步伐?它所形成独特的净宗文化,如何发挥着积极作用去调和处于多变的现代人类?净宗文化,它又有何魅力吸引着现代社会大众的目光?要想进一步探讨这些问题,不得不追溯到净土宗祖庭“庐山东林寺”,这也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缘起。论文以现代净土文化发祥地“庐山东林寺”为中心展开论述,本文先从历史去探讨净宗文化的发源以及东林寺千年历史的变迁。在第三章中,深入地研究东林寺与现代社会的关系,以及它所形成的净土文化通过怎样的方式去适应现代社会,又是如何影响现代人类?尤其在第四章中,祖庭“庐山东林寺”是如何进行一种现代性转化?会着重在东林寺文物胜迹与现代寺院建筑风格艺术上去体现。后面的章节会依次探讨,东林寺所具有独特的现代净土道风、现代僧团建设、现代佛事活动,现代寺院管理、对现代人类临终关怀、民间慈善行谊、弘法教化,国内外净宗文化的弘扬与交流,践行“人间净土”,构建和谐社会等系列活动,集中展示东林寺在现代社会中,与时代发展的同步性。因此,对庐山东林寺的考察对于研究与挖掘净土宗文化、人文特点以及对现代社会影响,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研究价值。
李婷[6](2020)在《红色经典改编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文中指出“红色经典”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诞生的艺术作品,在文艺界无疑是一道独特的“红色风景线”。近年来,“红色经典”的影视化改编成为中国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这是在转型时期多元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选择红色经典改编剧作为研究对象,以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式”理论以及波伏娃的“第二性”理论作为主要理论依据,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文化诗学研究等研究方法,从女性形象视角出发对红色经典改编剧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通过解读红色经典改编剧中女性形象多元化的建构类型,分析女性形象的建构方式和建构价值。在反思“红色经典”改编现状的基础上对塑造女性形象提出建议,以期为红色经典改编剧的创作做出一定的贡献。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对红色经典改编剧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第一章对红色经典改编剧进行相关概念界定,并阐述红色经典改编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所运用的理论基础。首先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前提下对“红色经典”进行概念界定,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红色经典改编剧的概念。其次,将本文中涉及到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符号学、波伏娃“第二性”理论以及互文性理论进行阐述。由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的相互作用,阶段的不同使得社会文学研究方向以及大众的审美需求也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因此对红色经典剧中女性形象的研究与理论的发展息息相关。第二章以知名度高的红色经典改编剧为研究对象,解读红色经典改编剧中多元化女性形象。首先按照女性形象革命意识觉醒、迸发、升华的纵向发展作为女性形象划分的依据,将女性形象分为压迫与解放、反抗与成长、奉献与牺牲三种类型。以期通过将女性形象细化分析的研究方式,能够达到透析红色经典改编剧中女性形象的最终目的。第三章从文化语境入手研究红色经典改编剧中女性形象的建构语境。将语境分为历史文化语境、政治文化语境、视觉文化语境以及消费文化语境四个部分。从而得出历史文化语境是女性形象建构的基础,政治文化语境是女性形象建构的本质,视觉文化语境通过视觉手段深层挖掘女性形象建构内涵,消费文化语境则是从改变审美观念的基础上对女性形象建构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的结论。第四章从叙事策略及影像语言表达两方面分析红色经典改编剧中女性形象的建构方式的独特性。首先,叙事策略的巧妙运用使女性形象更加饱满。其一,叙事结构中的线性叙事结构、“小说式”叙事结构、“戏剧式”叙事结构使红色经典改编剧在清晰的叙事脉络中展开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其二,叙事情节中的真实性与戏剧性的结合,史诗性、崇高性情节的设置使女性形象塑造更加典型;其三,叙事视角中的全知视角、第一人称视角的运用使观者在女性形象的视角中参与叙事,使女性形象具有透视性和真实性。其次,塑造女性形象的影像语言表达包括视觉语言、听觉语言以及蒙太奇手段三个方面。其一,红色经典改编剧中特有的音乐、音响以及镜头的运用,将女性人物的革命情感和革命精神表达的淋漓尽致。其二,象征蒙太奇、重复蒙太奇及心理蒙太奇手段则是将女性形象的创作手段进行美化,使镜头的过渡及叙事的衔接更加自然。第五章以女性主义哲学为理论基础,阐述红色经典改编剧中建构女性形象的价值意义。首先从社会价值的层面,女性形象的建构促进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女性话语权的提升。其次,从审美价值的层面,日常化革命叙事以及崇高化思想内涵是红色经典改编剧不同于其他电视剧类型的独到之处。第六章从红色经典改编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目前存在的局限性入手,以期针对女性形象塑造中存在的“空壳化”“类型化”现象,提出尊重原着及建构具有时代精神的革命女性形象等可行性建议。
李珊珊[7](2020)在《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1949—1966年)作为中国文艺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自诞生以来便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并影响着数以亿计的中国人民。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为指导,把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作为研究对象,从叙事结构、叙事人物、叙事语言、叙事价值意义等方面进行深入解读,以图发现隐藏在文本及现象背后的思想意蕴和文化内涵,探寻“红色经典”电影独特的叙事策略和价值意义。第一章,“红色经典”电影的概念界定和叙事策略研究的理论基础。首先,在前人对“红色经典”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总结得出“红色经典”和“红色经典”电影的概念。其次,阐述了本文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叙事学、符号学等理论依据。第二章,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结构。本章从叙事结构、叙事时空、叙事视点和视角三个方面总结解析“红色经典”与众不同的叙事结构策略。首先,对比其他文艺作品的结构,凸显出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失败到胜利的螺旋式上升的崇高的叙事结构特征。其次,探究出“红色经典”电影区别于中国其他代际导演作品的叙事时间和空间,体现的是革命化、社会化的革命历史时空。最后,“红色经典”电影以全知全能为主的视点和视角构建起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第三章,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人物。首先,依据普洛普的人物角色功能理论和格雷马斯的行动元模式阐述了“红色经典”电影中人物在叙事过程中的具体功能。其次,运用符号学矩阵分析了“红色经典”电影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对正义与非正义、善与恶、光明与黑暗、强大与弱小等阶级矛盾特征进行阐释,突出崇高的革命英雄人物形象。第四章,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语言。这种叙事语言的独特性表现在影像叙事、声音叙事、蒙太奇运用手段三方面。首先,革命现实主义崇高化的叙事语言风格体现在“红色经典”电影场面调度、镜头运用、光影色彩三方面。其次,具有崇高美的革命情感表达体现在生动贴切的音乐、真实动人的音响和朴实生动的人声上。最后,崇高的影片审美主旨和革命英雄形象塑造通过对比、隐喻、重复蒙太奇的镜头组接方式表现出来。第五章,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价值意义。结合前几章节对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考察,探讨了“红色经典”电影对历史和现实生活的意义。首先,“红色经典”电影具有革命历史书写的艺术价值,所体现的人民性特征和崇高的思想情感在中国百年电影史和世界电影史上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次,对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人们具有革命信仰的感召作用,在当下,“红色经典”电影中革命精神的传承对国民素养的提升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社会意义。因此,运用崇高化叙事策略的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对于影视作品的创作具有理论指导和启发意义。结语,“红色经典”电影叙事策略的反思和未来创作的展望。“红色经典”电影叙事策略的缺憾在于性别叙事的压抑性和人物形象脸谱化、单一化特征。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重构红色叙事,传承红色基因是电影工作者未来努力的方向。
秦北[8](2020)在《归心》文中提出叶明义飞机从纽约起飞的时候,叶明义还在想,也许北美的原住民真是从亚洲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地面的物体在舷窗里变小,化作线条和网格,还有不规则的色块。陆地的模样越来越像显微镜下他钻研了一辈子的半导体芯片。陆地与半导体本来也是同质的。岩石、沙砾里富含的硅元素,提纯,生长成单晶硅棒,再
吴梦瑶[9](2019)在《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建》文中提出森林经营方案是森林经营单位管理森林资源和编制年度计划的重要依据,但是目前国内对于森林经营方案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的监测与评价还缺少专门的监测体系,这就急需建立相应的监测机制以保证经营方案的实施效果。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现有的森林经营管理体系进行研究,结合系统论和适应性管理理论,构建了一套适合我国森林经营单位的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体系。该体系在内容上涵盖了5个主要方面,即森林资源、森林环境、森林经营活动、森林生态旅游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的监测项目设计,并根据不同的监测指标建立了相应的监测方法和监测频率,在整个监测体系中形成了监测分析、评价分析和反馈机制,是一个较为全面的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体系。同时,本文以《昆嵛山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10-2020)》为具体案例,通过对昆箭山林场森林经营目标与经营现状展开对比分析,运用构建的监测与评价体系框架,结合昆嵛山林场的森林经营状况,在实践中对所建立的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体系进行了应用与检验。研究表明,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体系在昆嵛山林场的经营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且能够有效地评估森林经营方案的执行情况和实施效果,为昆嵛山林场下一步的经营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但是,在具体的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某些监测指标数据获得的准确性不能得到保证,或监测结果汇总与分析的专业性不能得到保证,而且某些监测指标所需的监测成本较高,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经营单位的财政负担。但总体来看,该体系还是可行的,它能够为森林经营管理提供周期性反馈,有利于及时修订森林经营方案,调整森林经营管理方向,促进森林的可持续经营。
杨晔[10](2019)在《GIS在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中的应用 ——以扬溪林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扬溪国有林场为研究对象,以扬溪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2012-2015年)及其补充调查数据和扬溪林场DEM高程数据为基础,利用GIS技术对林场林地质量等级、林道设置状况进行分析评价,在此基础上对森林经营方案中森林培育、林道基础设施、经营方针及生态功能等4个主要方面进行了科学合理的规划,为利用先进技术编制科学合理的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提供理论与方法,对国有林场科学开展森林经营工作,精准提升森林质量,建立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生态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结果表明:(1)扬溪国有林场经营总面积为3657.4hm2,Ⅱ级林地面积715.5hm2,占总面积的19.6%,Ⅲ级林地面积2593.2hm2,占总面积的70.9%,Ⅳ级林地面积348.7hm2,占总面积的9.5%,林场林地质量为Ⅲ级的林地占据主要地位,分析林场林地质量与森林生长之间的关系,从而提出针对性森林培育规划。(2)扬溪国有林场道路长度为54.6km,道路网密度为1.49km/km2,缓冲区占林场总面积的31.6%,道路状况较差,可及性较低,多数林场小班经营难度较大,在本经理期内应大力开展道路建设。(3)根据林场生态区位、森林资源特点、基础设施状况、林场现有林分经营状况及存在问题,并考虑国有林场改革后林业发展模式由木材生产转变为生态修复和建设的新形势,制定了适宜扬溪国有林场的森林经营方针以及生态功能区划。
二、林道合理布局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林道合理布局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陵川县林道建设与森林经营之间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森林资源和林道建设现状 |
2 林道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
2.1 前期造林缺少林道建设规划 |
2.2 需要科学设计和配置森林抚育集材林道 |
2.3 森林防火林道和巡护林道布局不合理 |
2.4 林道建设缺少相应的政策和投资 |
3 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思路 |
3.1 林道建设应贯穿于森林经营的全过程 |
3.2 森林防火和巡护道路等林道建设应纳入政府和林业发展规划 |
3.3 加强以自然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林道建设 |
3.4 林道建设应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商业街店招街景化设计研究 ——以西安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理论研究及法规建设研究 |
1.3.2 国外理论研究及法规建设研究 |
1.3.3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店招”概念 |
2.2 “街景化”概念 |
2.3 相关理论基础 |
2.3.1 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
2.3.2 波普艺术 |
2.3.3 大众文化 |
2.3.4 环境美学 |
2.3.5 日常生活美学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店招的演变与发展 |
3.1 店招的起源与演变 |
3.1.1 店招的起源 |
3.1.2 店招的演变 |
3.2 当代店招的类型与作用 |
3.2.1 当代店招的类型 |
3.2.2 当代店招的作用 |
3.3 当代店招存在的问题 |
3.3.1 过于追求表面效果 |
3.3.2 店招形式扁平化 |
3.3.3 空间组合序列单一化 |
3.3.4 破坏城市景观形象 |
3.3.5 缺乏地域特色 |
3.3.6 造成城市环境污染 |
3.4 当代店招发展的趋势 |
3.4.1 店招形式立体化趋势 |
3.4.2 店招的信息承载多样化趋势 |
3.4.3 店招形式搭配多元化趋势 |
3.4.4 店招的街景化趋势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店招街景化的设计原则与方法 |
4.1 街景化的特征 |
4.1.1 艺术性 |
4.1.2 趣味性 |
4.1.3 空间表达多元性 |
4.1.4 和谐性 |
4.1.5 可识别性 |
4.1.6 地域性 |
4.2 店招街景化的设计原则 |
4.2.1 店招构成元素多元化原则 |
4.2.2 店招形式立体化表达原则 |
4.2.3 店招空间组织多维化原则 |
4.2.4 店招统一协调原则 |
4.3 店招街景化的设计方法 |
4.3.1 店招的造型设计 |
4.3.2 店招的色彩配置 |
4.3.3 店招的文化内涵 |
4.3.4 店招的情感体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店招街景化调研与优化 |
5.1 调研对象的确立 |
5.2 调研方法 |
5.2.1 研究方案 |
5.2.2 调查问卷分析 |
5.3 实地调研分析与优化 |
5.3.1 回民街调研分析与优化 |
5.3.2 西大街调研分析与优化 |
5.3.3 骡马市调研分析与优化 |
5.4 本章小节 |
第六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论文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标索引 |
附录 |
(4)基于景观感知的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构建途径研究 ——以惠州市象头山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人群的自然缺失症 |
1.1.2 城市环境恶化引发的健康危机 |
1.1.3 我国目前自然教育现状 |
1.1.4 森林环境的问题与保护 |
1.1.5 森林类场所感知设计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阐释 |
1.3.1 自然教育 |
1.3.2 森林自然教育基地 |
1.3.3 景观感知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自然教育及其相关内容体系研究 |
2.1 自然教育内容研究 |
2.1.1 自然教育的特点 |
2.1.2 自然教育的作用 |
2.1.3 自然教育的内容形式 |
2.1.4 自然教育的培养目标 |
2.2 自然教育发展研究综述 |
2.2.1 自然教育发展历程 |
2.2.2 自然教育立法 |
2.2.3 国内外研究实践 |
2.2.4 讨论与评述 |
2.3 景观感知理论研究 |
2.3.1 景观感知理论构成 |
2.3.2 景观感知的过程 |
2.3.3 景观感知的特性 |
2.3.4 景观感知的途径 |
2.4 其他相关理论研究 |
2.4.1 生态修复理论 |
2.4.2 森林美学理论 |
3 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的特征与优势 |
3.1 发展森林自然教育的独特性 |
3.2 开发森林景观感知的独特性 |
3.3 自然教育对森林循环发展的助益 |
4 森林自然教育基地的构建原则与途径 |
4.1 构建原则 |
4.1.1 强化感知与发展自然教育的综合性原则 |
4.1.2 倡导森林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原则 |
4.1.3 彰显环境特色历史文脉的地域性原则 |
4.1.4 满足不同人群所需的全年龄段原则 |
4.1.5 强调参与互动的体验性原则 |
4.2 构建多层次复合的自然教育内容体系 |
4.3 形成多样清晰的空间组织 |
4.4 营造多类型互融的功能系统 |
4.4.1 以开放互动为先导 |
4.4.2 以科普教育为核心 |
4.4.3 以自然体验为主体 |
4.4.4 以休闲游憩为基础 |
4.4.5 以食宿配套为补充 |
4.5 组构多路径体验的游线系统 |
4.5.1 道路体系 |
4.5.2 森林感知特色游线 |
4.6 形成多要素支撑的景观感知内容 |
4.6.1 景观感知策略 |
4.6.2 地形营造 |
4.6.3 植物营造 |
4.6.4 水体营造 |
4.6.5 铺装与材质 |
4.6.6 景观小品 |
4.7 配备多形式完善的解说系统与宣传方式 |
4.7.1 解说系统 |
4.7.2 活动宣传与推广 |
5 相关案例研究 |
5.1 洛嘉儿童主题乐园——金山岭松塔主题乐园 |
5.1.1 项目概况 |
5.1.2 划分不同年龄段的自然教育对象 |
5.1.3 强调五感感知 |
5.1.4 取于自然、用于自然 |
5.2 台北关渡自然公园 |
5.2.1 项目概况 |
5.2.2 科学合理的功能分区 |
5.2.3 针对不同团体的自然教育活动设计 |
5.2.4 激发多感官感知 |
5.3 台湾溪头自然教育园区 |
5.3.1 项目概况 |
5.3.2 季节性自然教育活动策划 |
5.3.3 寓教于乐的自然教育节点设计 |
5.3.4 强化感知的步道系统规划 |
5.4 北京环境教育主题城市森林规划设计 |
5.4.1 项目概况 |
5.4.2 重建儿童与自然的联系 |
5.5 日本山原国立公园 |
5.5.1 项目概况 |
5.5.2 基于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旅游开展自然教育 |
5.6 北京八达岭森林公园自然教育中心 |
5.6.1 项目概况 |
5.6.2 森林中的五感体验 |
5.6.3 丰富的自然教育活动设计 |
5.7 小结 |
5.7.1 关于功能分区的探讨 |
5.7.2 关于游线设计的探讨 |
5.7.3 关于景观感知实践的探讨 |
5.7.4 关于自然教育内容体系的探讨 |
6 象头山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 |
6.1 项目背景 |
6.1.1 政策背景 |
6.1.2 区位分析 |
6.1.3 设计范围 |
6.1.4 上位规划 |
6.2 场地解读 |
6.2.1 历史沿革 |
6.2.2 自然资源 |
6.2.3 交通条件 |
6.2.4 用地分析 |
6.2.5 现状解读 |
6.2.6 现状综述 |
6.3 理念与构思 |
6.3.1 总体定位 |
6.3.2 目标及策略 |
6.3.3 规划依据 |
6.4 总体规划设计 |
6.4.1 规划成果 |
6.4.2 规划结构 |
6.4.3 功能分区 |
6.5 分区设计 |
6.5.1 俯仰洞天 |
6.5.2 金溪溯源 |
6.5.3 百里万物 |
6.5.4 沥水芳泽 |
6.5.5 鹧鸪巡径 |
6.5.6 登高游憩 |
6.5.7 行山驻水 |
6.5.8 畅想象头 |
6.5.9 笋蕨乡里 |
6.6 专项设计 |
6.6.1 景观感知专项设计 |
6.6.2 自然教育体系规划设计 |
6.6.3 生态修复设计 |
6.6.4 道路系统 |
6.6.5 建筑及服务设施 |
6.6.6 竖向设计 |
6.6.7 标识系统 |
6.6.8 小品设计 |
6.6.9 夜景照明设计 |
6.6.10 互联网+设计 |
6.6.11 用地平衡表 |
7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之处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附录 A 图纸目录 |
分离 B 图纸 |
(5)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状况 |
1.2.1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2 文献综述 |
第2章 庐山东林寺的历史 |
2.1 东林寺的历史沧桑 |
2.2 历代名僧与东林寺 |
2.2.1 莲宗初祖—慧远大师 |
2.2.2 西林鼻祖—慧永大师 |
2.2.3 东方释迦—智者大师 |
2.2.4 日本高僧—澄圆大师 |
2.2.5 六次东渡—鉴真大师 |
2.2.6 明代高僧—憨山德清 |
2.2.7 临济宗师—释常总 |
2.2.8 禅宗泰斗—虚云大师 |
2.3 历代名士与东林寺 |
2.3.1 桃源中人—陶渊明 |
2.3.2 丹元道人—陆修静 |
2.3.3 脱去青衫便是僧—白居易 |
2.3.4 民族英雄—岳飞 |
2.3.5 阳明心学—王守仁 |
2.3.6 向往东林寻莲社—陆游 |
2.3.7 护持东林道风—崔黯 |
2.3.8 维新领袖—康有为 |
2.3.9 佛教领袖-赵朴初 |
第3章 东林寺与现代社会 |
3.1 现代社会信仰的缺失 |
3.2 构建现代人类心灵的一片净土 |
3.2.1 净土宗文化的流变及对现代人的影响 |
3.2.2 净土法门之特色与现代人修行 |
第4章 净土宗文化的外化—东林寺现代建筑与造像 |
4.1 东林祖庭的建筑布局与特征 |
4.2 东林祖庭的文物胜迹与景观艺术 |
4.3 东林大佛 |
4.3.1 顺天应人—启建东林大佛 |
4.3.2 启建大佛的助缘与艰辛过程 |
4.3.3 大佛造像的意义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
4.4 东林净土苑 |
4.4.1 东林净土苑的建筑布局与造像壁画风格 |
4.4.2 东林净土苑是现代净土文化荟萃与结晶 |
第5章 现代东林道风 |
5.1 东林寺现代伽蓝僧团 |
5.2 东林寺现代佛事活动 |
5.2.1 东林寺的佛七与闭关 |
5.2.2 东林寺的往生助念与临终关怀 |
5.2.3 东林寺的慈护与放生 |
5.3 东林寺义工精神 |
第6章 现代东林寺方丈对净土文化的弘扬与贡献 |
6.1 中兴之师—果一上人 |
6.1.1 果一上人的出家因缘 |
6.1.2 重光祖庭,振锡东林 |
6.1.3 勤俭苦修,佛门楷模 |
6.2 正法传续—传印法师 |
6.3 继往开来—大安法师 |
第7章 践行“人间净土”开创现代净土文化传播的新局面 |
7.1 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传播机构设置 |
7.1.1 《净土》杂志的创办 |
7.1.2 开办净土研习班与网络班 |
7.1.3 东林印制部与佛艺研究所 |
7.1.4 视听部与发行部 |
7.1.5 文宣部与网络部 |
7.1.6 净宗文化研究所 |
7.2 净土文化佛学夏令营 |
7.3 民间慈善行谊,弘扬净土精神 |
7.4 净土文化交流 |
7.5 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所表现出的意义与价值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红色经典改编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关于“红色经典”改编剧的相关理论研究 |
(二)关于女性形象的相关理论研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比较研究法 |
(三)文化诗学研究方法 |
四、研究拟突破难点及创新点 |
第一章 红色经典改编剧概述 |
第一节 红色经典改编剧概念界定 |
一、“红色经典”概念界定 |
二、红色经典改编剧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二、女性主义哲学 |
三、符号学 |
四、互文性理论 |
第二章 红色经典改编剧女性形象建构类型 |
第一节 压迫与解放:革命意识苏醒的女性形象 |
一、自救:逃离旧社会获得新生 |
二、他救:因革命成功获得解放 |
第二节 反抗与成长:革命意识迸发的女性形象 |
一、被压迫女性:推翻封建追求独立 |
二、知识女性:弃笔从戎保家卫国 |
第三节 奉献与牺牲:革命意识升华的女性形象 |
一、革命母亲:革命女性中的“特殊”群体 |
二、革命女战士:“一夫当关”的成熟革命女性 |
三、革命引路人:诞生革命女性的“催化剂”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红色经典改编剧女性形象建构的文化语境 |
第一节 红色经典改编剧女性形象建构的历史文化语境 |
一、基石:历史文化是红色经典改编剧的创作基础 |
二、继承:女性形象革命精神的传递 |
第二节 红色经典改编剧女性形象建构的政治文化语境 |
一、渗透:政治文化与改编者 |
二、主导:政治话语与女性形象 |
第三节 红色经典改编剧女性形象建构的视觉文化语境 |
一、互文性:视觉文化与印刷文化的交融 |
二、通约性:视觉图像对女性形象的抒写 |
第四节 红色经典改编剧女性形象建构的消费文化语境 |
一、推动:消费文化加快红色经典改编剧传播 |
二、影响:女性形象在商业话语下的“合理性”变化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红色经典改编剧女性形象建构方式 |
第一节 红色经典改编剧女性形象建构的叙事策略 |
一、保证女性形象塑造完整性的叙事结构 |
二、增添女性形象塑造戏剧性的叙事情节 |
三、提供女性形象塑造引导性的叙事视角 |
第二节 红色经典改编剧女性形象建构的影像语言表达 |
一、完善女性形象建构话语表达的视听语言 |
二、美化女性形象建构创作手段的蒙太奇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红色经典改编剧女性形象建构意义 |
第一节 红色经典改编剧女性形象建构的社会价值 |
一、女性意识的觉醒与坚守 |
二、女性话语权的回归与提升 |
第二节 红色经典改编剧女性形象建构的审美价值 |
一、红色经典改编剧的日常化革命叙事 |
二、革命史实与虚构的艺术化处理 |
三、女性形象的崇高性革命思想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红色经典改编剧女性形象建构的反思与展望 |
第一节 反思改编现状,端正改编态度 |
一、“红色经典”改编者充分了解“经典”本身 |
二、打造与现实女性之间的相似性,摒除“类型化”“空壳化” |
第二节 冲破局限圈,建构新时期革命女性 |
一、形成“主流”文化大众接受的欣赏模式 |
二、真正传达女性内心,为女性发声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红色经典改编剧文本情况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红色经典”的概念界定 |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 |
二、叙事学理论 |
三、符号学理论 |
四、结构主义理论 |
第二章 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结构 |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结构方式 |
一、“红色经典”电影的戏剧式线性结构 |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崇高化叙事结构 |
第二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时空 |
一、“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时间 |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空间 |
第三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视点和视角 |
一、叙事视点和视角 |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视点和视角 |
第三章 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人物 |
第一节 人物在叙事中的功能 |
一、“红色经典”电影的人物角色功能 |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行动元模式 |
第二节 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 |
一、符号学矩阵 |
二、“红色经典”电影二元对立的人物关系 |
第四章 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语言 |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影像叙事 |
一、“红色经典”电影的场面调度安排 |
二、“红色经典”电影的镜头运用规律 |
三、“红色经典”电影的光影色彩运用 |
第二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声音叙事 |
一、生动贴切的音乐表达 |
二、真实动人的音响效果 |
三、朴实生动的人声语言 |
第三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蒙太奇手段 |
一、对比蒙太奇:敌我冲突的渲染 |
二、隐喻蒙太奇:红色符号的象征 |
三、重复蒙太奇:革命力量的累积 |
第五章 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价值意义 |
第一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艺术价值 |
一、革命历史的影像书写 |
二、电影史中的“红色经典” |
第二节 “红色经典”电影的社会意义 |
一、革命信仰的感召 |
二、革命精神的传承 |
结语 |
一、“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策略反思 |
二、重构红色叙事传承红色基因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1.1 美国 |
2.1.2 德国 |
2.1.3 加拿大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小结 |
3 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概述 |
3.1 监测与评价的内涵 |
3.2 监测与评价的区别与联系 |
3.2.1 区别 |
3.2.2 联系 |
3.3 森林经营方案监测类型 |
3.3.1 执行监测 |
3.3.2 效果监测 |
3.3.3 验证监测 |
4 构建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体系 |
4.1 理论基础 |
4.1.1 系统论 |
4.1.2 适应性管理 |
4.2 基本原则 |
4.3 建立步骤 |
4.4 经营目标 |
4.5 监测项目 |
4.5.1 林木、林地资源 |
4.5.2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 |
4.5.3 野生动植物资源 |
4.5.4 森林土壤 |
4.5.5 森林水源 |
4.5.6 森林防火 |
4.5.7 林业有害生物 |
4.5.8 森林经营活动 |
4.5.9 森林生态旅游 |
4.5.10 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
4.5.11 监测与评价指标汇总 |
4.6 监测方法 |
4.6.1 样地调查法 |
4.6.1.1 固定样地法 |
4.6.1.2 临时样地法 |
4.6.2 资料收集法 |
4.6.3 问卷调查法 |
4.6.4 实验室测定 |
4.7 监测频率 |
4.8 监测计划实施 |
4.8.1 监测项目的制定 |
4.8.2 监测人员的选择 |
4.8.3 监测数据的收集 |
4.8.4 监测结果的记录与保存 |
4.9 评价反馈 |
4.10 结果公示 |
5 昆嵛山林场案例应用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自然条件 |
5.1.1.1 地理位置 |
5.1.1.2 气候条件 |
5.1.1.3 地质地貌 |
5.1.1.4 土壤 |
5.1.1.5 水文水资源 |
5.1.2 森林资源概况 |
5.1.3 经营管理概况 |
5.2 经营目标与经营现状 |
5.2.1 森林资源 |
5.2.2 森林环境 |
5.2.3 森林经营活动 |
5.2.4 森林文化与森林旅游 |
5.2.5 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
5.3 监测与评价体系的建立与应用 |
5.3.1 监测项目设计 |
5.3.2 监测与评价体系 |
5.3.3 监测结果评价 |
5.3.4 监测结果反馈 |
5.3.5 应用效果分析 |
6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GIS在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中的应用 ——以扬溪林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森林经营方案概述 |
1.1.1 森林经营及森林经营方案概念 |
1.1.2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意义 |
1.1.3 森林经营方案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4 森林经营方案的内容 |
1.2 GIS在林业中的应用 |
1.3 GIS在森林经营方案中的应用 |
2 引言 |
3 研究区概况 |
3.1 地理位置 |
3.2 地形地貌 |
3.3 气象水文 |
3.4 土壤条件 |
3.5 森林植被 |
3.6 森林资源概况 |
4 技术方法和研究路线 |
4.1 技术路线图 |
4.2 数据来源 |
4.3 扬溪国有林场林地质量等级评价 |
4.3.1 评价因子指标体系 |
4.3.2 各因子获取方法 |
4.3.3 林地质量评价方法 |
4.3.4 林地质量与现有林分生长间的关系 |
4.4 林场道路状况分析 |
4.4.1 道路网密度评价 |
4.4.2 道路缓冲区分析 |
5 结果分析与应用 |
5.1 林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分析及应用 |
5.1.1 各评价因子分布状况 |
5.1.2 林地质量分布状况 |
5.1.3 林地质量与现有林分生长间的关系分析 |
5.1.4 应用(森林培育规划) |
5.2 林场道路状况分析结果 |
5.2.1 道路网密度分析结果 |
5.2.2 道路缓冲区分析结果 |
5.2.3 林场道路建设规划 |
5.3 经营方针的制定 |
5.4 森林功能区划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四、林道合理布局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陵川县林道建设与森林经营之间的关系[J]. 牛淑嫦. 山西林业, 2020(06)
- [2]商业街店招街景化设计研究 ——以西安为例[D]. 王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基于PyroSim的林区道路防火阻隔功能研究[J]. 高仲亮,李智,魏建珩,龙腾腾,王秋华,舒立福.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20(09)
- [4]基于景观感知的森林自然教育基地构建途径研究 ——以惠州市象头山森林自然教育基地规划设计为例[D]. 葛明敏.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庐山东林寺现代净土文化[D]. 焦骏峰. 南昌大学, 2020(01)
- [6]红色经典改编剧中的女性形象研究[D]. 李婷.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新中国十七年“红色经典”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D]. 李珊珊.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8]归心[J]. 秦北. 当代, 2020(02)
- [9]森林经营方案监测与评价体系的构建[D]. 吴梦瑶.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GIS在森林经营方案编制中的应用 ——以扬溪林场为例[D]. 杨晔. 安徽农业大学, 2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