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北京棒杆菌和黄色短杆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欣[1](2011)在《谷氨酸生产菌种选育和高产条件的优化及生物素的测定》文中认为本文基于代谢控制发酵原理,筛选了谷氨酸高产菌株,在深入研究其发酵条件以及生产工艺的基础上,得到发酵最优方案,并应用荧光法测定了发酵培养基及原料中生物素的含量。首先,本文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W3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亚硝酸钠理化复合诱变筛选了谷氨酸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株W3-2-77,该菌株与出发菌株相比,谷氨酸产量有所提高。之后,以此菌株为出发菌株,经过连续的紫外诱变,最终得到了天冬氨酸渗漏性、谷氨酰胺抗性突变株W3-4-12,该菌株解除了代谢途径中的反馈调节作用,使谷氨酸产量达到78g/L,较出发菌株提高了21%。通过菌株传代试验,最终验证高产菌株遗传性状稳定。菌株W3-4-12发酵条件的优化显示,种子培养基中尿素的添加量对发酵的影响较大,当尿素含量为0.6%、种龄11h、一级接种量7%、装液量25mL/250mL时能得到最大产酸量。对于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离子的选择和添加比例,本文通过多轮发酵比较产量的方式,分析确定了培养基中的最佳原料,并对培养基各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确定其最佳添加量。之后,选取影响较为显着的四因素以L9(34)正交试验进行分析,最终得到葡萄糖、尿素、KCl、Na2HPO4的最佳添加量。另外,本文提出了在不同温度及pH条件下分阶段发酵产酸的具体条件,并且引入了分瓶培养的思想,将发酵过程分为“生长期”与“生产期”两个阶段以提高菌体产酸。前期30 mL/500 mL发酵15 h后分瓶15 mL/500 mL发酵至38 h结束,产酸112 g/L,糖酸转化率62 %,与优化前相比,谷氨酸产量提高了44 %。本文还利用二次接种与补料分批发酵相结合的方法,进一步提高了谷氨酸的产量。在二次接种的方法中,除了确定了接种量及种龄等条件外,还采用了二级种子液扩培的方式,增大了菌浓,克服了分瓶发酵产酸周期较长的缺点,缩短发酵周期至3436 h。最终结合补料分批发酵的培养技术,得到一整套较为完整的发酵工艺,最高产酸117 g/L。在发酵结束后,本文测定了发酵前培养基、最终发酵液以及原料中生物素的含量,建立了荧光法检测谷氨酸发酵中生物素含量的方法,该方法的稳定性较好。同时证实,优化后的培养基中生物素含量处于“超亚适量”范围。根据测定,推导出不同批次下玉米浆与糖蜜添加量的公式。
程彬彬[2](2008)在《微生物絮凝剂及细胞融合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文中认为印染废水色度高、有机物浓度高、可生化性差,故处理成本高,且难以达标排放。本研究在高效复合菌群的基础上,首次利用PEG细胞融合技术构建融合子菌株,降解处理印染废水。从印染厂排水口污泥中培养筛选到8株具有高絮凝活性的菌株,经两两复合得到28种不同组合的复合菌群,将最优复合菌群命名为DXFH-1。通过正交实验得出DXFH-1产MBF的最佳培养条件为:接种量1.5 ml/50ml发酵培养基,pH7.0,温度30℃,摇床转速160rpm。在此条件下DXFH-1的絮凝率为90.2%。利用DXFH-1所产MBF处理印染废水。通过正交实验确定去除CODCr和色度的最优条件为:100ml印染废水加入MBF 2.0ml,1%CaCl2 5.5ml,pH 10.0,摇匀后静置30min。在该优化条件下,CODCr从730.50mg/L降至242.67 mg/L,去除率达66.8%;色度从220.0降至37.6,脱色率达82.9%。去除CODCr和色度的动力学方程分别为:单纯依靠DXFH-1处理,试验废水未能达标排放。研究采用细胞融合技术对DXFH-1进行改良,以提高对印染废水的处理效果。通过PEG细胞融合技术,得到一株稳定的融合子,命名为DXRH-1。利用DXRH-1降解DXFH-1处理后的印染废水。通过正交实验确定降解CODCr的最优条件为:接种量5.5ml,废水pH 6.5,温度30℃、摇床转速160rpm。在该最优条件下,经72h降解,废水CODCr由242.67mg/L降至92.24mg/L,去除率达62.0%。CODCr降解动力学方程为:研究表明:先后经复合菌群DXFH-1所产MBF和融合子菌株DXRH-1的降解处理,试验印染废水的CODCr由730.50mg/L降至92.24mg/L,色度由220.0降至37.6,达到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287-92)的一级排放标准。
刘晓晴[3](2006)在《降酸葡萄酒酵母选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F-20-7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2003年获得的以葡萄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1450和酒酒球菌(Oenococcus oeni)SD-2a为亲本的跨界融合子。由于相关基因融合到了细胞器上,造成该融合子的降酸稳定性较差,生产中需要筛选降酸效果好的融合子进行保存和扩培。本研究根据前人研究成果,继续对跨界融合在葡萄酒降酸微生物育种中的可行性进行了考察;同时为了得到遗传性能更加稳定的融合子,从F-20-7出发,继续与亲本酒酒球菌SD-2a进行融合,以期获得降酸效果更加优良且遗传性能更加稳定的融合子。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对实验室保藏的9株SD系列酒酒球菌进行降酸试验,确定SD-2a的优良降酸性状保持完好,可以继续作为亲本使用。2.融合子筛选方法——抗药性与营养缺陷型相结合。首先对葡萄酒酵母1450和F-20-7进行抗生素试验,结果显示:50μg/mL放线菌酮可以抑制葡萄酒酵母1450的生长,100μg/mL放线菌酮可以抑制F-20-7的生长,因此将此剂量作为融合子的筛选依据。然后对酒酒球菌进行不同培养基培养试验,确认其生长必需因子——番茄汁,此物质作为融合子营养缺陷型筛选依据。综上结果再生培养基设计为添加一定量放线菌酮的YPD培养基,以保证再生平板上长出的菌落是融合子。3.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双亲菌株原生质体制备的最佳条件。其中葡萄酒酵母1450为:菌龄12h、0.3%?-巯基乙醇作为预处理剂、1.5%蜗牛酶作为工具酶、酶解温度为32℃、酶解时间90min、再生培养基采用添加0.7mol/L的KCl的高渗YPD再生培养基,原生质体形成率与再生率之积达到12.40%;酒类酒球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为:菌龄20h、青霉素G钠浓度0.5μg/mL、酶浓度1.0 mg/mL、酶解时间30min,原生质体形成率与再生率之积达到20.86%。4.对葡萄酒酵母1450和酒酒球菌SD-2a进行化学融合,融合条件为PEG-4000浓度30%,融合温度:30℃,融合时间30min,再生培养基为添加50μg/mL放线菌酮的HYPD。对F-20-7和酒酒球菌进行电场诱导融合,融合条件为排列频率800KHz,振幅29v,脉冲时间30μs,脉冲次数5次,脉冲延迟时间60×10ms,再生培养基为添加100μg/mL放线菌酮的HYPD。5.对筛选得到的融合子进行降酸试验,通过对苹果酸的降解量和乳酸生成量以及其
张丽莺[4](2006)在《窖池微生态资源库的建立、管理及菌种保藏》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从微生物区系、环境理化因子以及酒醅香气成分等三个方面探讨了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态在发酵期间的变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开发了窖池微生态信息管理库和菌种资源管理库软件,并通过建立菌种保存库对分离得到的菌种资源进行了有效的保管。泸州老窖酒醅第二轮取样研究结果表明:1)入窖微生物含量107108个/克数量级,以好氧细菌、兼性厌氧细菌和酵母为主,其中上层较多;发酵第一周,大量微生物的增殖使窖池很快进入厌氧状态,7天时检测到微生物数量迅速减少,并持续到第2周,下层微生物数量相对更少;发酵中期各层酒醅中微生物含量有增加现象,主要以兼性厌氧菌和芽孢菌为主;发酵后期微生物数量进一步减少,但中层酵母和上层霉菌有少量增加。2)酒醅中的细菌类微生物共发现肠杆菌(Enterobacter),醋酸杆菌(Acetobacter),乳杆菌(Lactobacillus),芽孢杆菌(Bacillus),芽孢乳杆菌(sporolactobacillus)等5个属,以芽孢杆菌和芽孢乳杆菌为主要类群;另外,还鉴定到了放线菌类的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酒醅中的酵母类微生物发现有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汉逊氏酵母属(Hansenula),毕赤氏酵母属(Pichia),红酵母属(Rhodotorula)等4个属,以德巴利酵母属为主要菌群;酒醅中的霉菌类微生物发现有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犁头霉属(Absidia)等3个属。3)酒醅含水量变化趋势在各层面相似,均为发酵前期上升、末期下降,上层含水量基本维持在60%左右,中、下层含水量较高,最高可达到80%;pH除下层周边以外,各取样点酒醅在发酵前两周保持pH3.5左右,第三周迅速下降到pH3.1附近,之后又回升、下降,出窖时pH3.3左右;酒醅各层面的总酸度变
彭帮柱[5](2004)在《增香型苹果酒酵母的选育研究》文中认为:本研究立足于国内和国际研究现状,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构建增香型苹果酒酿造酵母。虽然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已经是一个成熟、系统的实验体系,利用该技术进行微生物遗传育种的研究报道国内外都很多,但用于构建增香型酿造酵母的研究并不多见。本试验以5株优良的酵母菌株为试验材料,通过对其各自发酵苹果酒的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5#酵母菌株较适合酿造优良的苹果酒;将5#酵母菌株作为诱变出发菌株,利用甲基磺酸乙酯(EMS)对其进行诱变,从突变株中筛选出1株遗传标记稳定的突变株E2,然后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将其和发酵能力较强的3#酵母的灭活原生质体进行了融合,通过GC-MS对优良融合子及亲本发酵的苹果酒香气成分进行了鉴定分析,并结合感官品评,筛选得到3株优良的增香型苹果酒酿造菌株。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 通过对5株试验菌株发酵苹果酒理化指标和感官指标的比较分析,筛选出1株发酵苹果酒口感、风味较好,具有苹果酒典型风格的优良酵母菌株(5#菌株),然后利用EMS对其进行诱变,筛选出1株赖氨酸缺陷型突变株E2,将其确定为原生质体融合时产香能力好的亲本菌株Y。(2) 通过对5株试验菌株的发酵速率的测定和发酵醪液理化指标的测定,发现3#菌株的发酵能力较强,将其确定为原生质体融合时发酵能力强的亲本菌株X。(3) 根据两亲本的生长曲线图,得到两亲本的对数生长期均约为第2~10h,其对数生长早期均约为第2~4h。因此确定两亲本在制备原生质体时的前培养时间为4h。(4) 在酶解温度35℃,蜗牛酶终浓度为1%的条件下,酶解80min时,亲本菌株Y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可达93.5%和30.7%,亲本菌株X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分别可达92.4%和29.5%,适合进行原生质体融合。(5) 在60℃下,对亲本菌株X的原生质体进行水浴灭活,发现灭活15min,即可100%的抑制或钝化亲本菌株X原生质体活性。(6) 将筛选的融合子及亲本酿造的苹果酒香气成分进行GC-MS鉴定分析,并结合感官品评,得到3株产香能力、发酵能力均较强的优良增香型苹果酒酵母菌株。
高德富[6](2004)在《温度敏感型谷氨酸生产菌的高生物素强制发酵工艺研究》文中提出温度敏感型谷氨酸生产菌是目前谷氨酸发酵工业上较为优良的菌株,通过对它的发酵营养特性研究发现,该菌株能够利用粗质原料粗玉米糖、糖蜜等发酵生产谷氨酸,对于添加部分甜菜糖蜜的发酵培养基菌株表现出高产酸水平,而且可以适当减少发酵培养基中生物素的用量,但菌株仍表现出高生物素的营养特性。在原始发酵培养基基础上,通过the Plackett-Burman和中心组合设计,对培养基中的甜菜糖蜜、生物素、MnSO4、VB1之间的配比进行研究,得到两个预测性能较好的回归方程,并据此求出这四种成分在培养基中的精确配比,根据实验结果得到更适合菌株生长和产酸的新的发酵培养基:玉米糖 30g/l(以总糖计算),BM 30g/l(以总糖计算),玉米浆(总氮2.88%) 22.2ml/l,d-生物素 260μg/l,MnSO4 0.026g/l,VB1 220μg/l, KH2PO4 4g/l,MgSO4 1.5g/l,FeSO4 0.03g/l,消泡剂 0.05ml/l。较原始发酵培养基,纯生物素用量降低了240μg/l。 对发酵条件的温度转换和溶氧水平进行研究发现,二次温度转换方式更适合于该菌株的发酵工艺,由于菌株生长在丰富的培养基中,菌体生长旺盛,在产酸后期需要增大通气量和提高搅拌速度,增大发酵液中的溶氧传递速率,以控制乳酸生成量。菌株在上述优化条件下的发酵平均产酸提高到15.06%,平均转化率达到71.15%,平均发酵周期为30h,较优化前,产酸率平均提高了4.98%,糖酸转化率平均提高了22.08%。发酵过程曲线表明:条件优化后菌体生长良好,产酸快,耗糖平稳,菌株的发酵实绩得到提高,这为下一步放大生产奠定了基础,同时研究方法和结果对大罐发酵生产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何忠宝[7](2004)在《原生质体融合构建葡萄酒降酸酵母的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葡萄酒酵母(Saccharomyces ellisoideus)1450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葡萄酒学院优选的酒类酒球菌(Oenococcus oeni)SD-2a为亲株,应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进行了构建葡萄酒降酸酵母的研究,得到了以下结果:1.对于酒类酒球菌SD-2a,当菌液OD600≈0.6时,菌体处于对数生长中期,细胞浓度约为3×109个/ml,采用菌体细胞,以SMM为渗透压稳定液,溶菌酶酶解浓度为1mg/mL,于37℃水浴酶解30min,原生质体形成率达98.2%,再生率达15.9%。2.对于葡萄酒酵母1450,当细胞浓度在2~3×107个/ml时,菌体处于对数生长中期,采用菌体细胞,经0.3%β-巯基乙醇-0.1%EDTANa2于37℃预处理10~15min,再以PBS为渗透压稳定液,蜗牛酶浓度为2%,于37℃水浴酶解40min,原生质体形成率达96.9%,再生率达16.1%。3.SD-2a木糖发酵试验结果表明,在其它培养条件相同的情况下,SD-2a在以木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的长势远不及在以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的长势,这说明SD-2a不具备或丧失了木糖发酵能力。4.取葡萄酒酵1450对数生长中期的细胞,浓度调至2~3×108个/ml,涂YPD平板。7.5mg/L的两性霉素B对其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在含500u/ml制霉菌素的平板上,三天内无菌落出现,继续培养则逐步出现抗性菌落;在含50ug/mL放线菌酮的平板上,连续培养5天后,平板中有少数抗性菌落出现,在含100ug/mL放线菌酮的平板上,连续培养7天以上,平板中亦无抗性菌落出现。5.本实验采用PEG-4000 30%(w/v)、融合温度 30℃、融合时间 30min、酵母细胞数/乳酸菌细胞数 1/100、Cacl2浓度 50mmol/L的融合条件,以经过PEG处理的酵母细胞为对照,以100ug/mL放线菌酮+20ug/mL氨苄青霉素作为融合子筛选的选择压力,在连续培养9天后,共获得了117株菌落形态类似葡萄酒酵母1450的融合子。经目标融合子筛选试验,获得了一株具备较强苹果酸降解力的融合子F-20。6.融合子F-20经单细胞分离培养,从20个单细胞中,筛选出一株生活力较强的单克隆菌株F-20-7,其细胞形态、大小、菌落特征均与葡萄酒酵母1450相似。7.融合子F-20-7发酵试验表明,F-20-7可在酒精发酵的同时降解苹果酸,其酒精发酵能力接近葡萄酒酵母1450;苹果酸降解能力介于两亲株之间,相对接近酒类酒球菌SD-2a。
袁品坦[8](2000)在《谷氨酸菌种选育的进展及其回顾》文中认为优良的谷氨酸生产菌种是保证发酵生产获得稳产高产的首要因素。本文回顾并综述了国内谷氨酸菌种选育工作的进展,同时介绍了遗传工程新技术在这一领域的应用。
邱立友[9](1996)在《我国谷氨酸生产菌选育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我国利用发酵法生产谷氨酸始于1964年,上海天厨味精厂选用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617率先进行了谷氨酸发酵生产。不久,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相继从自然界筛选出两株谷氨酸生产优良菌株北京棒杆菌AS1.299(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 n.sp.AS 1.299)和钝齿捧杆菌AS1.542(C.crenatum n.sp.AS1.542),该两株菌株在我国味精生产厂家的推广应用,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又一新型发酵工业——味精工业的崛起。经过三十多年的努力,我国味精工业谷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取得了显着的
何方[10](1991)在《北京棒杆菌和黄色短杆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紫外线诱变处理和药物梯度培养分别获得具有抗药性标记的北京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pekinense AS1.563-1 EryR StrS Hom-)和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 AS1.495-1 StrR EryS Leu-),研究了它们的原生质体形成,再生及融合条件。从检测融合子抗药性标记、营养缺陷型和发酵氨基酸纸层析结果三方面证明棒杆菌和短杆菌的原生质体发生了融合。直接选取法融合率为6.4×10-5,间接选取法融合率为5.2×10-3.本文对属间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作了有意义的探讨。
二、北京棒杆菌和黄色短杆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北京棒杆菌和黄色短杆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谷氨酸生产菌种选育和高产条件的优化及生物素的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谷氨酸 |
1.2.1 谷氨酸的理化性质 |
1.2.2 谷氨酸的应用 |
1.3 谷氨酸的测定方法 |
1.3.1 酚酞法 |
1.3.2 溴百里酚蓝法 |
1.3.3 萘酚苯甲醇法 |
1.3.4 生物传感器法 |
1.4 谷氨酸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 |
1.4.1 谷氨酸生物合成的代谢途径 |
1.4.2 谷氨酸发酵中的酶促反应 |
1.4.3 谷氨酸生产菌的选育 |
1.5 谷氨酸发酵方法的研究进展 |
1.5.1 谷氨酸国内生产现状 |
1.5.2 谷氨酸国外生产现状 |
1.5.3 研发前景及存在的问题 |
1.6 生物素对谷氨酸发酵的影响 |
1.7 论文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谷氨酸棒杆菌的诱变选育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出发菌种 |
2.2.2 仪器 |
2.2.3 试剂 |
2.2.4 培养基 |
2.2.5 试剂 |
2.3 试验方法 |
2.3.1 菌种纯化 |
2.3.2 菌种保藏 |
2.3.3 斜面活化 |
2.3.4 种子液摇床培养条件 |
2.3.5 种子培养 |
2.3.6 发酵培养 |
2.3.7 诱变方法 |
2.3.8 筛选方法 |
2.3.9 分析方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出发菌株W3 性状测定 |
2.4.2 紫外诱变时间的选择 |
2.4.3 亚硝酸钠诱变计量和时间的选择 |
2.4.4 谷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 |
2.4.5 营养缺陷型菌株回复突变的筛选 |
2.4.6 天冬氨酸渗漏性突变株的筛选 |
2.4.7 谷氨酰胺抗性突变株的筛选 |
2.4.8 L-谷氨酸菌株的诱变谱系 |
2.4.9 W3-4-12 菌株的产量稳定性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摇瓶分批发酵产谷氨酸的发酵条件优化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菌株 |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3 实验用培养基 |
3.2.4 分析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种子培养条件的优化 |
3.3.2 发酵培养条件的优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二次接种发酵和摇瓶补料分批发酵的初步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菌株 |
4.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3 试验方法 |
4.2.4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二次接种试验 |
4.3.2 摇瓶补料分批发酵试验 |
4.3.3 二次接种及补料分批发酵验证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荧光法测定生物素含量 |
5.1 前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菌株 |
5.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5.2.3 实验用培养基 |
5.2.4 试剂配制 |
5.2.5 试验方法 |
5.2.6 分析方法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谷氨酸发酵 |
5.3.2 酶标仪工作条件的确定 |
5.3.3 生物素标准曲线的测定 |
5.3.4 谷氨酸发酵原料中生物素的测定 |
5.4 本章总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1.1 诱变育种 |
6.1.2 菌株W3-4-12 的发酵条件优化 |
6.1.3 二次接种与补料分批发酵工艺的确定 |
6.1.4 荧光法测定生物素含量 |
6.2 试验的创新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2)微生物絮凝剂及细胞融合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印染废水污染现状 |
1.2.1 印染废水来源 |
1.2.2 印染废水的特点 |
1.2.3 印染废水的危害 |
1.2.4 印染废水水处理方法 |
1.3 微生物絮凝剂 |
1.3.1 微生物絮凝剂的特点 |
1.3.2 微生物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3.3 微生物絮凝剂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 |
1.4 微生物复合菌群 |
1.4.1 复合菌群技术的的概念及特点 |
1.4.2 复合菌群技术在印染废水中的应用 |
1.5 细胞融合技术 |
1.5.1 细胞融合的产生和发展 |
1.5.2 细胞融合的方法 |
1.5.3 细胞融合技术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
1.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目的 |
1.7 本课题技术路线 |
第2章 高絮凝活性菌株的筛选和复合菌群的构建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设备与材料 |
2.2.1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 |
2.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原理 |
2.4 分析项目和方法 |
2.5 实验内容和方法 |
2.5.1 菌株的富集 |
2.5.2 菌株的分离纯化 |
2.5.3 纯菌株的浅层发酵培养 |
2.5.4 比浊法测定微生物的生长状况 |
2.5.5 产微生物絮凝剂优良菌的筛选方法 |
2.5.6 构建复合菌群 |
2.5.7 复合菌群培养条件优化实验 |
2.5.8 菌种的初步鉴定 |
2.6 结果与讨论 |
2.6.1 单菌筛选结果 |
2.6.2 单菌株生长情况 |
2.6.3 产絮凝剂菌种的筛选结果 |
2.6.4 复筛结果 |
2.6.5 构建复合菌群 |
2.6.6 复合菌群DXFH-1培养条件优化 |
2.6.7 正交实验 |
2.6.8 菌种的初步鉴定结果 |
2.7 小结 |
第3章 复合菌群DXFH-1应用于印染废水实验 |
3.1 引言 |
3.2 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 |
3.2.1 主要实验设备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原理 |
3.4 分析项目和方法 |
3.5 实验方法 |
3.6 结果与讨论 |
3.6.1 DXFH-1所产MBF对印染废水的絮凝实验 |
3.6.2 正交实验 |
3.6.3 絮凝过程实验及絮凝动力学研究 |
3.6.4 复合菌群DXFH-1降解印染废水实验 |
3.7 小结 |
第4章 原生质体细胞融合构建融合子菌株 |
4.1 引言 |
4.2 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 |
4.2.1 主要实验设备仪器 |
4.2.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步骤及原理 |
4.3.1 亲本菌株酶解前的预处理 |
4.3.2 原生质体制备 |
4.3.3 原生质体再生 |
4.3.4 原生质体的灭活 |
4.3.5 原生质体PEG融合 |
4.3.6 融合子检出 |
4.3.7 融合子稳定性检验及优良菌株筛选 |
4.4 分析项目和方法 |
4.5 实验步骤及方法 |
4.5.1 培养基和试剂的配制 |
4.5.2 生长曲线测定 |
4.5.3 预处理 |
4.5.4 原生质体制备 |
4.5.5 原生质体形成率与再生率计算方法 |
4.5.6 原生质体的灭活方法 |
4.5.7 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子初筛 |
4.5.8 融合子复筛及其稳定性检验 |
4.5.9 融合子单细胞浅层发酵培养 |
4.6 结果与分析 |
4.6.1 DXRT-2和DXGS-1生长曲线 |
4.6.2 DXRT-2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影响因素分析 |
4.6.3 DXRT-2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正交实验 |
4.6.4 DXGS-1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影响因素分析 |
4.6.5 DXGS-1原生质体制备及再生正交实验 |
4.6.6 原生质体灭活及其灭活时间确定 |
4.6.7 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子初筛结果 |
4.6.8 融合子传代稳定性及复筛结果 |
4.7 小结 |
第5章 融合子菌株DXRH-1降解印染废水实验 |
5.1 引言 |
5.2 实验设备仪器及材料 |
5.2.1 主要实验设备仪器 |
5.2.2 实验材料 |
5.3 实验原理 |
5.4 分析项目和方法 |
5.5 实验内容和方法 |
5.5.1 融合子菌株DXRH-1生长曲线测定 |
5.5.2 DXRH-1降解印染废水应用试验 |
5.6 结果与分析 |
5.6.1 融合子菌株DXRH-1生长情况 |
5.6.2 DXRH-1降解印染废水影响因素分析 |
5.6.3 正交实验 |
5.6.4 DXRH-1降解废水实验及动力学研究 |
5.7 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6.2.1 微生物絮凝剂方面 |
6.2.2 细胞融合方面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降酸葡萄酒酵母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微生物育种简况 |
1.2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简况 |
1.3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新菌种培育中的应用 |
1.4 葡萄酒微生物降酸菌种的研究现状 |
1.5 立题的意义与目的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降酸性能优良的酒酒球菌筛选 |
3.2 亲本遗传标记的确定 |
3.3 葡萄酒酵母1450 原生质体制备研究 |
3.4 酒酒球菌原生质体制备研究 |
3.5 融合研究 |
3.6 融合子初筛 |
3.7 目标融合子筛选 |
3.8 融合子生物学性能测定 |
3.9 目的基因检测 |
第四章 讨论 |
4.1 原生质体融合的优点 |
4.2 影响原生质体形成的因素 |
4.3 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研究 |
4.4 融合方法研究 |
4.5 筛选方法研究 |
4.6 原生质体融合降低葡萄酒中的酸度 |
4.7 降酸关键基因鉴定 |
4.8 关于跨界融合的可行性 |
第五章 结论 |
5.1 酒酒球菌原生质体制备条件 |
5.2 葡萄酒酵母1450 原生质体制备条件 |
5.3 筛选条件 |
5.4 融合方法 |
5.5 融合结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发表论文情况 |
(4)窖池微生态资源库的建立、管理及菌种保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中国浓香型白酒微生态研究状况 |
1.2.1 国内外酒曲微生态的研究概况 |
1.2.2 窖泥微生物群落的研究概况 |
1.2.3 发酵过程中糟醅微生物区系的研究概况 |
1.2.4 微生物与白酒香气成分形成关系的研究 |
1.2.5 浓香型白酒窖池理化环境的研究 |
1.3 国内外微生物菌种(基因)资源库及数据库介绍 |
1.3.1 国内外微生物资源库概况 |
1.3.2 国内外生物信息资源库概况 |
1.4 中国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物区系研究的发展趋势及展望 |
1.4.1 窖池微生物菌种资源信息库的建立和完善 |
1.4.2 多菌种复合发酵制剂的制备 |
1.4.3 窖池微生态数据库的建立和微生态系统的人工模拟 |
1.5 本硕士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物生态研究 |
2.1 前言 |
2.2 浓香型白酒酒醅微生物分离与分类统计 |
2.2.1 材料与方法 |
2.2.2 结果与讨论 |
2.3 浓香型白酒窖池环境生态因子分析 |
2.3.1 材料与方法 |
2.3.2 结果与讨论 |
2.4 浓香型白酒酒醅香气成分分析 |
2.4.1 材料与方法 |
2.4.2 实验结果 |
2.4.3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态信息数据库的创建 |
3.1 前言 |
3.2 信息数据库的设计 |
3.2.1 信息数据库设计思路 |
3.2.2 信息数据库管理系统功能设计 |
3.2.3 系统软件运行配置要求 |
3.3 信息数据库的使用方法及成果展现 |
3.3.1 数据库管理系统 |
3.3.2 窖池基本档案模块 |
3.3.3 窖池数据管理模块 |
3.3.4 系统管理模块 |
3.5 小结 |
第四章 菌种资源库的建立及管理 |
4.1 前言 |
4.2 菌种资源库管理软件的设计 |
4.2.1 管理软件的设计思路 |
4.2.2 管理库系统功能 |
4.2.3 系统软件运行配置要求 |
4.3 菌种资源库管理软件的使用方法及成果展现 |
4.3.1 系统登录 |
4.3.2 控制面板 |
4.3.3 数据输入窗体 |
4.3.4 数据维护窗体 |
4.3.5 数据浏览窗体 |
4.3.6 数据查询窗体 |
4.3.7 报表打印窗体 |
4.4 小结 |
第五章 菌种保藏及管理制度的建立 |
5.1 前言 |
5.2 菌种保藏实验 |
5.2.1 实验材料与设备 |
5.2.2 保藏方法 |
5.2.3 酶活测定方法 |
5.2.4 结果与讨论 |
5.2.5 小结 |
5.3 管理制度的建立 |
5.3.1 菌种的来源 |
5.3.2 菌种的接收与处理 |
5.3.3 菌种的传代和保藏 |
5.3.4 菌种文字资料及标签 |
5.3.5 菌种的质量控制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物生态动态变化 |
6.2 浓香型白酒窖池微生态信息数据库 |
6.3 菌种资源库管理软件及菌种保藏、管理 |
附录1 窖池中的微生物菌属 |
第一部分 细菌 |
1.1 醋杆菌属(Acetobacter) |
1.2 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
1.3 芽孢杆菌属(Bacillus) |
1.4 梭菌属(Clostridium) |
1.5 肠杆菌属(Enterobacter) |
1.6 欧文氏菌属(Erwinia) |
1.7 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 |
1.8 (Granulicatella) |
1.9 (Kozakia) |
1.10 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 |
1.11 乳球菌属(Lactococcus) |
1.12 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 |
1.13 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
1.14 希瓦菌(Shewanella) |
1.15 志贺氏菌属(Shigella) |
1.16 芽孢乳杆菌属(Sporolactobacillus) |
1.17 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 |
1.18 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 |
1.19 Unclassified Clostridiales(Miscellaneous) |
1.20 链霉菌属(Streptomyces) |
第二部分 酵母 |
2.1 德巴利酵母属(Debaryomyces) |
2.2 汉逊氏酵母属(Hansenula) |
2.3 毕赤氏酵母属(Pichia) |
2.4 假丝酵母属(Candida) |
2.5 红酵母属(Rhodotorula) |
2.6 酒香酵母(Brettanomyces) |
2.7 固囊酵母属(Citeromyces) |
2.8 卵孢酵母属(Oosportidium) |
2.9 德克酵母属(Dekkera) |
2.10 管囊酵母属(Pachyosten) |
2.11 有孢圆酵母属(Torulaspora) |
2.12 伊萨酵母属(Issatchenkia) |
2.13 酵母属(Saccharomyces) |
2.14 复膜孢子酵母属(Saccharomycopsis) |
2.15 丝孢酵母属(Trichosporon) |
2.16 接合酵母属(Zygosaccharomyces) |
第三部分 霉菌 |
3.1 毛霉属(Mucor) |
3.2 青霉属(Penicillium) |
3.3 曲霉属(Aspergillus) |
3.4 犁头霉属(Absidia) |
3.5 串珠霉属(Monilia) |
3.6 散囊菌属(Eurotium) |
3.7 蓝状菌属(Talaromyces) |
3.8 药用拟层孔菌属(Fomitopsis) |
附录2 菌种保藏技术简介 |
1 定期移植保藏法 |
2 矿油封存法 |
3 蒸馏水或溶液悬浮保藏法 |
4 干燥保藏法 |
4.1 普通干燥保藏法 |
4.2 真空干燥保藏法 |
4.3 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冻干法) |
5 液氮超低温保藏法(液氮保藏法) |
参考文献 |
完成论文目录 |
声明 |
致谢 |
(5)增香型苹果酒酵母的选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苹果酒及其香气成分的研究概况 |
1.2.1 苹果酒的发展研究概况 |
1.2.2 苹果酒香气成分的研究概况 |
1.2.2.1 酿造原料 |
1.2.2.2 发酵条件 |
1.2.2.3 酵母菌种 |
1.2.2.4 苹果酸-乳酸发酵 |
1.3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选育研究概况 |
1.3.1 出发菌株的选择 |
1.3.2 细胞悬液的制备 |
1.3.3 诱变剂和处理方法的选择 |
1.3.4 中间培养 |
1.3.5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分离和鉴定 |
1.3.5.1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检出 |
1.3.5.2 营养缺陷型的鉴定 |
1.4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研究概况及其在酿造工业中的应用 |
1.4.1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 |
1.4.2 原生质体融合的一般步骤 |
1.4.2.1 标记菌株的筛选 |
1.4.2.2 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
1.4.2.3 原生质体融合 |
1.4.2.4 融合子的选择 |
1.4.3 原生质体融合的方法 |
1.4.3.1 化学融合法 |
1.4.3.2 电融合法 |
1.4.3.3 激光诱导融合法 |
1.4.4 原生质体融合技术在酿造工业中的应用 |
1.4.4.1 糖化型酵母的构建 |
1.4.4.2 耐高温酵母的构建 |
1.4.4.3 嗜杀酵母的构建 |
1.4.4.4 絮凝酵母的构建 |
1.4.4.5 降酸酵母的构建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酵母 |
2.1.2 浓缩苹果汁 |
2.1.3 培养基 |
2.1.4 主要试剂和溶液 |
2.1.5 主要仪器与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理化指标的测定方法 |
2.2.2 苹果酒生产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
2.2.3 研究技术路线 |
2.2.4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制备 |
2.2.4.1 诱变出发菌株的选择 |
2.2.4.2 诱变 |
2.2.4.3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检出 |
2.2.4.4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鉴定 |
2.2.5 亲本菌株Y的确定 |
2.2.6 亲本菌株X的确定 |
2.2.7 双亲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 |
2.2.7.1 双亲菌株前培养时间的确定 |
2.2.7.2 酶解时间的确定 |
2.2.7.3 原生质体形成率和再生率的测定 |
2.2.7.4 双亲原生质体的制备 |
2.2.8 亲本菌株X的原生质体灭活时间的确定 |
2.2.9 原生质体的融合 |
2.2.10 增香型苹果酒酵母的筛选 |
2.2.10.1 融合子初筛 |
2.2.10.2 融合子酿酒品质分析 |
2.2.10.3 香气成分测定分析 |
2.2.10.4 增香型苹果酒发酵酵母的优选 |
2.2.11 融合子的鉴定分析 |
2.2.11.1 融合子和亲株细胞大小的测定和比较 |
2.2.11.2 融合子和亲株的营养要求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营养缺陷型菌株的筛选 |
3.1.1 诱变出发菌株筛选 |
3.1.2 营养缺陷型突变株的检出和鉴定 |
3.2 亲本菌株Y的确定 |
3.3 亲本菌株X的确定 |
3.4 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 |
3.4.1 前培养时间的确定 |
3.4.2 酶解时间的确定 |
3.4.3 亲本和原生质体的形态比较 |
3.5 亲本菌株X的原生质体灭活时间的确定 |
3.6 原生质体的融合率的测定 |
3.7 增香型苹果酒酵母的筛选 |
3.7.1 融合子初筛 |
3.7.2 酿酒品质分析和香气成分测定 |
3.7.3 模糊综合评判 |
3.8 融合子的鉴定分析 |
3.8.1 融合子细胞大小和体积的测定 |
3.8.2 融合子和亲本营养要求的测定 |
第四章 讨论 |
4.1 苹果酒香气 |
4.2 原生质体的制备和再生 |
4.3 融合子的选择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图 |
(6)温度敏感型谷氨酸生产菌的高生物素强制发酵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1 谷氨酸的用途 |
1.2 关于谷氨酸生产菌 |
1.3 关于谷氨酸发酵培养基 |
1.4 关于SPSS统计分析软件 |
第二部分 温度敏感型菌株的发酵营养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小结 |
第三部分 谷氨酸高生物素发酵培养基研究与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部分 谷氨酸发酵控制条件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部分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7)原生质体融合构建葡萄酒降酸酵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葡萄酒酿造中的苹果酸-乳酸发酵 |
1.2 微生物原生质体融合育种技术研究进展 |
1.3 基因重组酵母在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前景 |
前 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种 |
2.1.2 培养基 |
2.1.3 主要试剂及其来源 |
2.2 实验方法 |
2.2.1 试剂配制 |
2.2.2 酒类酒球菌SD-2a生长曲线测定 |
2.2.3 酒类酒球菌SD-2a原生质体制备 |
2.2.4 菌体计数方法 |
2.2.5 原生质体形成率及再生率计算 |
2.2.6 葡萄酒酵母1450生长曲线测定 |
2.2.7 葡萄酒酵母1450原生质体制备 |
2.2.8 融合子筛选方法的探索 |
2.2.8.1 SD-2a木糖发酵试验 |
2.2.8.2 抗生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放线菌酮)对葡萄酒酵母1450的抗生试验 |
2.2.8.3 氨苄青霉素对酒类酒球菌SD-2a的抗生试验 |
2.2.9 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子初筛 |
2.2.10 目标融合子检出(融合子复筛)及其稳定性检验 |
2.2.11 融合子F-20单细胞分离培养 |
2.2.12 单克隆融合子F-20-7、葡萄酒酵母1450的酒精酵力比较测定 |
2.2.13 葡萄酒酵母1450、单克隆融合子F-20-7、酒类酒球菌SD-2a苹果酸降解力比较测定 |
2.2.14 鉴定及测定方法 |
2.3 主要试验仪器设备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酒类酒球菌SD-2a生长曲线测定 |
3.2 酒类酒球菌SD-2a原生质体制备 |
3.3 葡萄酒酵母1450生长曲线测定 |
3.4 葡萄酒酵母1450原生质体制备 |
3.5 融合子筛选方法的确定 |
3.5.1 SD-2a木糖发酵试验 |
3.5.2 真菌抗生素(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放线菌酮)对葡萄酒酵母1450的抗生试验 |
3.5.3 氨苄青霉素对酒类酒球菌SD-2a的抗生试验 |
3.5.4 筛选方案的确定 |
3.6 原生质体融合及融合子初筛 |
3.7 目标融合子筛选及其稳定性 |
3.8 融合子F-20单细胞分离培养 |
3.9 F-20-7细胞形态与菌落特征 |
3.10 单克隆融合子F-20-7、葡萄酒酵母1450的酒精发酵力比较 |
3.11 萄酒酵母1450、单克隆融合子F-20-7、酒类酒球菌SD-2a苹果酸降解力的比较 |
第四章 讨论 |
4.1 酒类酒球菌SD-2a原生质体制备 |
4.2 葡萄酒酵母1450原生质体制备 |
4.3 融合子筛选方案的确定 |
4.4 原生质体融合及目标融合子筛选 |
4.5 融合子F-20单细胞分离培养 |
4.6 单克隆融合子F-20-7的细胞形态与菌落特征 |
4.7 单克隆融合子F-20-7的酒精发酵力及苹果酸降解力 |
第五章 结论 |
致 谢 |
参 考 文 献 |
四、北京棒杆菌和黄色短杆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谷氨酸生产菌种选育和高产条件的优化及生物素的测定[D]. 王欣.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1(10)
- [2]微生物絮凝剂及细胞融合技术处理印染废水的研究[D]. 程彬彬. 南昌大学, 2008(11)
- [3]降酸葡萄酒酵母选育研究[D]. 刘晓晴.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4]窖池微生态资源库的建立、管理及菌种保藏[D]. 张丽莺. 四川大学, 2006(03)
- [5]增香型苹果酒酵母的选育研究[D]. 彭帮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6]温度敏感型谷氨酸生产菌的高生物素强制发酵工艺研究[D]. 高德富. 河南农业大学, 2004(03)
- [7]原生质体融合构建葡萄酒降酸酵母的研究[D]. 何忠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8]谷氨酸菌种选育的进展及其回顾[J]. 袁品坦. 发酵科技通讯, 2000(01)
- [9]我国谷氨酸生产菌选育进展[J]. 邱立友. 发酵科技通讯, 1996(02)
- [10]北京棒杆菌和黄色短杆菌属间原生质体融合研究[J]. 何方.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