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多元回归法应用尝试(论文文献综述)
程蓓蓓[1](2018)在《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现状及教育研究》文中认为大学生恋爱道德观是大学生从道德层面去看待恋爱的一种主观认识与态度,大学生的恋爱道德观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媒体网络带来的负面信息及西方“性自由”、“性解放”的传入,使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多元化,部分大学生恋爱道德观发生扭曲,在恋爱动机、恋爱态度和处理恋爱与人生、恋爱与学业等关系方面不成熟,因此,必须重视对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的教育。本文的主要内容以及观点:首先,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的相关理论,包括对恋爱、恋爱道德观、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的概念界定;马克思主义的恋爱道德观;马克思主义道德的个体结构模式以及大学生恋爱道德观教育。其次,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的现状分析,从恋爱道德的个体结构模式恋爱道德认知、恋爱道德情感、恋爱道德意志、恋爱道德行为四个方面设计调查问卷,并进行研究分析。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在恋爱道德认知方面是理智与模糊并存;在恋爱道德情感方面是真诚与冷漠并存;在恋爱道德意志方面是坚定与脆弱并存;在恋爱道德行为方面是传统与开放并存。结合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的现状从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三个方面分析影响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的原因。最后,结合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的影响因素,提出加强大学生恋爱道德观教育的重要措施。创新学校教育模式,提高恋爱道德观教育的实效能力;重视家庭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恋爱道德观教育能力;优化社会教育环境,培育健康的大学生恋爱道德观及加强自我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环境及自我道德教育四个方面,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的、高尚的恋爱道德观。
杨静[2](2014)在《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分析》文中认为恋爱道德是男女双方在恋爱中应树立和遵守的道德观念及规范要求,它体现了个体的道德水平。当前,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功利化氛围、多元陈杂的思想信息、高校和家庭在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上的缺失及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等,无不影响着大学生的恋爱道德。因此,对大学生进行恋爱道德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它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念,采取合宜的道德行为,从而满足他们恋爱实践的需要;对大学生进行恋爱道德研究又是思想政治教育适应社会新情况、新问题应运而生的,因此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双重需要。本文主要以湖北省W大学的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并以所获得的数据为基础,对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现状及原因进行全面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相关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大学生恋爱道德水平。本论文主要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就“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方向为选题,对选题依据、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设计、研究思路、研究手段方法及论文的创新之处进行阐述。第二部分是关于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现状的分析,主要通过问卷调查及数据统计分析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的现状。第三部分是影响大学生恋爱道德的因素分析,主要从内因即大学生自身及外因如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着手。第四部分是关于提高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的对策分析,根据原因分析从内外两方面提出对大学生进行恋爱道德教育的对策。第五部分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不足的阐述。
朱安新,风笑天[3](2016)在《“90后”大学生异性交往观念——以婚前性行为接受度为分析重点》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现代化因素影响下,中国家庭的结构、规模、功能呈现弱化趋势,而结婚之前的青年异性交往则呈现自由化、公开化、普遍化倾向。根据2013年对江苏N大学完成的恋爱与婚姻家庭观问卷调查而形成的"90后"大学生异性交往观念的数据,对其进行现状与影响因素的分析与研究,结果发现:以江苏N大学为例,"90后"大学生的交往观念向"开放型"深化;在大学生是否接受婚前性行为的诸多影响因素中,个体的性别因素、年级因素,以及家庭特征的核心家庭因素、城乡户籍因素具有显着作用。
梁敬阳[4](1995)在《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多元回归法应用尝试》文中研究指明 一、前言 1、关于研究问题 目前大学生的恋爱问题仍为各方面所关注。但关注的并不是那些具有良好精神境界且充满理智因素的男女生自然而然的交往过程,而是已经超出这一范围,并在不断扩大其开放程度的、以物质享受与满足肉体欲望为主的、于青年身心无益的择友方式。这个问题成为众多学生政治思想工作者倾心致力的研究项目;如何入手进行、关键问题是什么,都是十分值得探讨的。
田蓉[5](2021)在《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文中指出基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网络微媒体日渐成为大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新空间。微媒体因自由性、开放性等特点,使大学生能随时随地获取信息,同时,微媒体中也掺杂着各种不良信息,这些内容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道德思想和道德行为。国家对于网络空间的道德建设非常重视,2019年10月颁布的《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将“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单列一章,着重强调了新时代要加强网络空间的道德建设。因此,在微媒体背景下探讨大学生网络公德现状及提升对策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重要课题。本文主要从理论基础、实证研究、原因分析和对策建议等方面阐述了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的现状及提升对策。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中的环境论、载体论,网络传播学理论中的“把关人”理论、意见领袖理论,协同学理论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实证研究上,通过调查问卷、访谈法和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对重庆市的高校大学生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邀请了相关教师进行访谈,并在全国范围内找了相关案例进行佐证,便于更全面、深入地了解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现状,梳理大学生网络公德的积极表现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相关分析。在研究的过程中本文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大学生网络公德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个维度进行现状调研、原因分析和对策探究。在对策方面提出要从五个方面改进:一是提升大学生网络公德认知能力,通过搭建微平台、打造微队伍、在家风建设中增设网络公德相关内容;二是增强大学生网络公德情感体验,净化微环境、强化微监管;三是锤炼大学生网络公德意志,积极开展公益活动,搭建朋辈教育微平台;四是促进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引导大学生树立网络规则意识、培养网络自律意识、增强网络责任意识;五是构建大学生网络公德协同育人体系,强化大学生网络公德育人主体协同、方法协同、载体协同。
周赞佳[6](1997)在《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成因及对策刍议》文中研究表明从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成因的分析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大学生不良公德行为的一些主要对策.
张锋学[7](2020)在《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率持续增长,犯罪特点出现了新的变化,现行犯罪预防体系面临严峻挑战,未成年人犯罪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如何从过分强调报复、报应的刑罚功能转变为注重教育、挽救的预防功能;从事后惩治、震慑转变为事前预防、以人为本,需要理论和实践创新。鉴于此,本文试图以人格预防理论,探讨一条有效的途径。从“人格刑法理论”视角对未成年人犯罪预防进行探讨,通过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设计我国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旨在探索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新思路,降低犯罪率和社会教育、矫治成本,并为理论和实务部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供参考。内容包括: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构建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包括: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成为犯罪低龄化的重要诱因、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犯罪成因为: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我国目前犯罪预防现状为: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要提高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通过净化网络环境和技术创新,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未成年人的人格塑造。家庭环境预防应突出人格预防,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学校德育教育要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要突出健康人格的塑造。社区应优化功能和环境条件,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农村应加强留守儿童犯罪防治,重视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建立强制监护制度,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的构建新思路是: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在社会化进程中形成犯罪心理,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创造良好环境条件促进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生物学治疗是未成年人犯罪防治的新路径,人格调查是生物学治疗的前提和基础,应当以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影响较大,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道德思维能力培养是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爱的教育”、“平等教育”和“独立教育”。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有利于及时防治道德偏差,应当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指标体系。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重视体育运动干预的作用,发挥社会团体对不良行为的防治潜能,提升自我预防能力。
张俐[8](2014)在《网购热潮下大学生网络消费伦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数字及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消费作为一种新兴的消费方式开始走入大学校园,并掀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网络购物热潮。网络购物热潮被掀起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网络消费伦理问题,这些问题既包括网络购物环境中的一些不和谐现象又包括大学生自身在网络消费过程中出现的伦理问题。所以全社会应对大学生网络消费伦理问题引起高度重视并给予积极引导。本文从对网络消费、消费伦理、伦理维度等基本概念的界定入手,借助调查数据认真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现状、特征及存在的伦理问题,并阐述大学生网络消费伦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从网络伦理学的视角出发,探讨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应遵循的伦理维度以及解决大学生网络消费伦理问题的对策,侧重从社会、高校、家庭、大学生自身这四个层面来加强大学生网络消费伦理教育,形成一套良性运作的长效机制,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合理的网络消费伦理观,最终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养成良好的消费道德习惯;自觉遵守网络消费道德规范;引导其树立科学的网络消费伦理观。
张振红[9](2012)在《青少年道德敏感性对其知觉学校道德氛围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素有重视道德教育的良好传统,高度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但社会生活中乃至校园生活中违背道德准则与道德失范的现象时有发生,一些学生表现出对道德的漠不关心和麻木。就学校环境下,个体的道德敏感性与个体对所处学校道德氛围的感知如何无疑是重要影响因素。国外对道德敏感性的研究主要以其性质与结构、影响因素、道德敏感性的发展及职业领域道德敏感性等方面为主。国内主要从静态上对道德敏感性进行现象描述与哲学思辨。学校道德氛围的研究,也是从道德观点、教育角度进行理论思考与分析,从心理学视角进行的研究不足。学校道德氛围对学生的道德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学生对同一学校道德氛围的感知存在差异,反映出不同个体对道德氛围的心理敏感性不同,校园环境下学生的道德敏感性主要体现在其对学校道德氛围的感知上。因此,考察个体道德敏感性与其对学校道德氛围感知的关系,有助于提高个体的道德敏感性能力,为学校道德教育的隐形课程提供科学依据,为减少道德缺失的负面影响提供了有益的见解与建设性建议,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虽然有研究者从理论上提出了道德敏感性与学校道德氛围知觉关系的理论观点,但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所以,本研究假定个体的道德敏感性对其感知学校道德氛围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1)青少年在道德敏感性及学校道德氛围感知上存在年级差异,个别因子存在性别差异;道德敏感性与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存在相关,且二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2)高道德敏感性个体对积极道德词存在注意偏向,低道德敏感性个体对消极道德词存在注意偏向。高道德敏感性个体对模糊情境故事存在解释偏向,低道德敏感性个体在模糊情境故事上不存在解释偏向,二者差异显着。
吴颖[10](2017)在《教育培训对农民工收入和市民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农民工是伴随我国工业化、城市化产生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也是新时期的特殊社会群体。他们虽然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但其经济收入、社会地位和生活质量都与市民存在差距。因此,从教育培训的市场收益和非市场收益出发,研究如何有效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农民工收入和市民化水平,使其真正融入城市,共享城市改革发展成果,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在此背景下,文章梳理相关文献,以苏州市农民工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搜集数据,利用SPSS18.0、AMOS21.0和STATA1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首先,考察了农民工教育培训情况;其次,基于扩展的明瑟收入方程,实证检验了教育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再次,构建并验证市民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实证分析了教育培训对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绝大多数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有着强烈的教育培训需求,但限于环境支持不足、认知消极、信息缺失等主客观原因,接受教育培训的现实情况不为乐观。第二,在农民工的教育培训经济收益率方面,教育和培训对农民工收入均有积极正向作用,只是培训的纯收益率(10.8%)显着高于教育(5.8%);二者能够共同促进收入增加;教育收益率随着学历层次的上升而呈现非线性递增趋势,培训收益率也会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而提高。第三,在农民工市民化方面,分为市民化意愿、经济生活条件、社会关系融合、政治参与程度四个维度,当前整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52.75%),但在四个维度上存在较大差异;教育培训对其产生显着正向影响,只是对政治参与程度的影响相对弱;教育的正向效应明显强于培训(不包括“政治参与程度”),但只有高中及以上的农民工,市民化水平才会随受教育程度提高而提升;培训经历在不同程度上正向促进市民化。最后,文章提出四点政策建议:发展正规学校教育,提高农民工学历水平;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弥补早期人力资本不足;融通教育和培训“双向通道”,完善教育培训系统;引导农民工自我教育和自谋发展,提升自我效能感。
二、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多元回归法应用尝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多元回归法应用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现状及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研究趋势与不足 |
1.4 本研究主要拟定创新点和难点 |
1.4.1 拟定创新点 |
1.4.2 难点 |
1.5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的相关理论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恋爱的含义 |
2.1.2 恋爱道德观的含义 |
2.1.3 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的含义 |
2.2 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的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的恋爱道德观 |
2.2.2 马克思主义道德的个体结构模式 |
2.3 大学生恋爱道德观教育 |
2.3.1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恋爱道德观教育 |
2.3.2 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性心理健康教育 |
第3章 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的调查设计 |
3.1.1 调查形式与问卷设计 |
3.1.2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 |
3.2 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现状分析 |
3.2.1 恋爱道德认知:理智与模糊并存 |
3.2.2 恋爱道德情感:真诚与冷漠并存 |
3.2.3 恋爱道德意志:坚定与脆弱并存 |
3.2.4 恋爱道德行为:传统与开放并存 |
3.3 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的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学校因素对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的影响 |
3.3.2 家庭因素对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的影响 |
3.3.3 社会环境对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的影响 |
第4章 加强大学生恋爱道德观教育的重要措施 |
4.1 创新学校教育模式,提高恋爱道德观教育的实效能力 |
4.1.1 前提之维:注重对大学生恋爱道德的认知教育 |
4.1.2 内容之维:加强情感教育,培养恋爱性责任感 |
4.1.3 过程之维:权利义务统一,坚定恋爱道德意志 |
4.1.4 环境之维:优化校园环境,培育文明恋爱行为 |
4.1.5 方法之维:拓展教育方法,重视知行统一教育 |
4.2 重视家庭教育作用,提高家长的恋爱道德观教育能力 |
4.2.1 更新理念,强化家庭的性道德观教育 |
4.2.2 平等互爱,构建温馨的家庭情感港湾 |
4.2.3 独立能力,培养子女的恋爱道德意志 |
4.2.4 身教示范,培育健康的恋爱道德行为 |
4.3 优化社会教育环境,培育健康的大学生恋爱道德观 |
4.3.1 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价值导向 |
4.3.2 规范大众媒体对恋爱道德观的正面引导 |
4.3.3 营造良好的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社会风气 |
4.4 加强自我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恋爱道德观 |
4.4.1 明确恋爱在人生中的坐标 |
4.4.2 提高认知水平,升华内心情感 |
4.4.3 坚定恋爱意志,树立高尚行为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
(2)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目的 |
3、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国外相关研究 |
2、国内相关研究 |
3、研究评述 |
(三) 研究设计 |
1、理论基础 |
2、核心概念的界定 |
3、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
4、研究方法 |
(四) 创新点 |
二、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的现状分析 |
(一) 数据来源 |
1、调查区域状况 |
2、样本分析 |
3、数据分析与处理 |
(二) 现状分析 |
1、恋爱道德认知 |
2、恋爱道德情感 |
3、恋爱道德意志 |
4、恋爱道德行为 |
三、影响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的主要因素 |
(一) 主观因素 |
1、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 |
2、大学生思想观念上的问题 |
(二) 客观因素 |
1、家庭因素 |
2、学校因素 |
3、社会因素 |
四、加强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的对策 |
(一) 自身层面 |
1、了解自己,培养爱人的能力 |
2、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 |
(二) 学校层面 |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恋爱观方面的教育作用 |
2、发挥老师及朋辈群体的示范作用 |
3、利用隐性教育的渗透作用,规范大学生恋爱道德行为 |
4、积极利用图书资源,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 |
(三) 家庭层面 |
(四) 社会层面 |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
2、加强大众传媒及文化市场的引导与管理 |
五、结论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90后”大学生异性交往观念——以婚前性行为接受度为分析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的背景和问题 |
二、大学生异性交往的演进及其观念形成的影响因素 |
三、数据与方法 |
(一)数据 |
(二)方法与变量说明 |
四、研究发现与分析 |
(一)“90 后”大学生异性交往观念的现状 |
(二)影响大学生婚前性行为接受度的因素 |
五、结论 |
(4)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多元回归法应用尝试(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
1、关于研究问题 |
2、关于研究方法 |
3、关于研究变量 |
二、分析 |
1、数学模型的建立与解释 |
2、观念方面主要因素的分析 |
(1)加强恋爱责任感的教育; |
(2)加强伦理判断力的教育。 |
三、对策 |
1、加强恋爱责任感的教育 |
2、加强伦理判断力的教育 |
(5)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内容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不足与创新之处 |
1.4.1 不足之处 |
1.4.2 创新之处 |
第2章 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相关理论阐述 |
2.1 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概述 |
2.1.1 微媒体的含义与特点 |
2.1.2 大学生网络公德的相关概念 |
2.1.3 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的特征 |
2.2 微媒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网络公德的理论基础 |
2.2.1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
2.2.2 网络传播学理论 |
2.2.3 协同学理论 |
2.3 微媒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网络公德的机遇与挑战 |
2.3.1 微媒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网络公德的机遇 |
2.3.2 微媒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网络公德的挑战 |
第3章 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现状调查及原因分析 |
3.1 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现状的调研设计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研方法 |
3.1.3 调研内容 |
3.2 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的积极方面 |
3.2.1 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主动关注网上热点事件 |
3.2.2 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积极参与网上公益活动 |
3.3 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存在的问题 |
3.3.1 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认知较为不足 |
3.3.2 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情感较为淡漠 |
3.3.3 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意志较为薄弱 |
3.3.4 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行为较为失范 |
3.4 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大学生网络公德教育效果相对欠佳 |
3.4.2 大学生网络公德培育环境不够理想 |
3.4.3 大学生网络公德自律能力有所欠缺 |
3.4.4 大学生网络公德教育合力尚未形成 |
第4章 微媒体背景下提升大学生网络公德的对策建议 |
4.1 加强网络公德知识教育,提升大学生网络公德认知能力 |
4.1.1 搭建大学生网络公德教育微媒体平台 |
4.1.2 打造大学生网络公德教育工作微队伍 |
4.1.3 在家风建设中增设网络公德相关内容 |
4.2 优化网络公德培育环境,增强大学生网络公德情感体验 |
4.2.1 注重微媒体网络文化建设,净化微环境 |
4.2.2 完善微媒体社会监管机制,强化微监管 |
4.2.3 健全网络社会法律制度,稳固网络公德底线 |
4.3 丰富网络公德实践活动,锤炼大学生网络公德意志品质 |
4.3.1 开展线上公益活动,发展“微媒体+公益” |
4.3.2 开展线下实践活动,提供公益服务平台 |
4.3.3 搭建朋辈教育微平台,发挥榜样示范作用 |
4.4 培养文明自律网络行为,促进大学生网络行为规范 |
4.4.1 提高网络公德认知水平,树立网络规则意识 |
4.4.2 自觉反省自身网络言行,培养网络自律意识 |
4.4.3 自觉承担网络社会责任,增强网络责任意识 |
4.5 联合多方力量合力育人,构建大学生网络公德协同育人体系 |
4.5.1 强化大学生网络公德育人主体协同 |
4.5.2 强化大学生网络公德育人方法协同 |
4.5.3 强化大学生网络公德育人载体协同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研究调查问卷 |
访谈内容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和参与课题 |
(7)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一、实证分析法 |
二、图表综合分析法 |
三、比较分析法 |
四、文献分析法 |
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未成年人犯罪与人格刑法理论 |
第一节 未成年人犯罪概述 |
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界定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相关理论 |
第二节 人格刑法相关理论 |
一、人格概述 |
二、犯罪人格的一般理论 |
三、人格刑法理论 |
第三节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人格刑法理论 |
一、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制定合理的刑事政策 |
二、刑法人格化有利于实现刑法的公正性 |
三、刑法人格化有利于评估人身危险性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成因和预防现状 |
第一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特点 |
一、网络犯罪亚文化和不良信息影响较大 |
二、有组织犯罪和网络犯罪逐渐增多 |
三、城市社区未成年人和农村留守儿童犯罪增多 |
四、犯罪动机简单且手段残忍 |
五、侵犯财产和涉毒案件逐渐增多 |
第二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 |
一、社会不良环境容易诱发思想偏差和行为失范 |
二、传统家庭教育环境未足够重视人格塑造 |
三、学校教育环境过于看重分数 |
四、文化商业市场监管失灵 |
五、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难以解决 |
六、专门学校的运行面临困境 |
七、传统帮教制度和理念有待创新 |
第三节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现状 |
一、网络环境的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提高 |
二、家庭环境预防没有突出人格预防 |
三、学校环境预防不够重视人格预防 |
四、社区环境预防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 |
五、心理预防尚未成为人格预防的重点 |
六、未成年人的道德思维塑造乏力 |
七、社会团体的防治潜能尚未发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国外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借鉴 |
第一节 美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美国的少年司法制度与基本理念 |
二、美国的“转向处遇”制度 |
三、美国的“零容忍政策”和“恢复性政策” |
四、美国的“圆桌谈话” |
第二节 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日本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立法概况 |
二、日本的“非行少年程序” |
三、日本的“家庭裁判所” |
四、日本的“少年司法体系”和司法理念变迁 |
第三节 英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英国的“国家亲权主义”制度 |
二、英国的儿童福利保护 |
三、英国的社区矫正制度 |
第四节 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模式 |
二、意大利的“‘帮助身边的人’核心计划” |
三、意大利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教育和矫治 |
第五节 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韩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刑事政策 |
二、韩国的“保护处遇制度” |
第六节 德国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实践 |
一、德国的少年儿童立法概况 |
二、德国的“社会调查制度” |
第七节 国外共性的经验与借鉴 |
一、重视通过立法手段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
二、重视专门机构和专业人员的教育和矫治作用 |
三、重视家庭环境预防和学校环境预防的作用 |
四、重视心理预防和避免标签效应 |
五、坚持“最大化保护未成年人”原则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创新环境预防中的人格预防 |
第一节 加强网络环境预防 |
一、科学引导未成年人合理使用网络 |
二、防范网络不良行为影响人格塑造 |
三、提升网络环境的预防水平 |
第二节 优化家庭环境预防 |
一、家庭环境预防应当突出人格预防 |
二、建立以“爱”为核心的家庭环境预防模式 |
三、围绕人格预防加强亲职教育 |
四、重视家庭环境对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 |
第三节 创新学校德育教育 |
一、用中国传统文化精髓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教育 |
二、学校德育教育应当突出健康人格塑造 |
三、创新德育教育的内容、方法和体系 |
四、德育教育的成败应上升到国家安全战略高度 |
第四节 提升社区功能和综合防治能力 |
一、优化社区功能与环境条件 |
二、创新社区教育和帮教模式 |
三、社区防治应结合专门学校的改革进行 |
四、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社区帮教工作 |
第五节 改善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防治 |
一、加强农民工就业政策调整 |
二、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 |
三、改善农村学校教育环境 |
四、建立农村留守儿童强制监护制度 |
五、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救助有效机制 |
六、整合社会资源与加强综合治理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以人格预防为导向的开放式预防体系之构建 |
第一节 人格预防的重点在于心理预防 |
一、积极防范未成年人形成犯罪心理 |
二、加强未成年人社会交际的心理引导 |
三、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道德观 |
四、科学运用“认知疗法”进行教育、矫治 |
五、创造有利于心理健康的环境条件 |
第二节 犯罪人格的生物预防 |
一、犯罪人格的生物因素分析 |
二、未成年人犯罪的生物性原理 |
三、生物学治疗创新预防新思路 |
四、人格调查应作为生物学治疗的前提 |
五、新技术手段提升生物预防水平 |
第三节 实践以道德思维为导向的人格预防 |
一、道德思维概述 |
二、神经学视域下的道德思维干预 |
三、道德思维水平对塑造道德思维的影响 |
四、道德思维教育应超越犯罪本身 |
五、道德思维能力培养应作为道德思维教育的核心 |
六、道德思维教育应融入三种教育 |
第四节 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 |
一、犯罪思想道德监测的内涵和原则 |
二、监测犯罪思想道德的指标体系 |
三、构建犯罪思想道德监测体系的具体实践 |
第五节 加强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防治 |
一、未成年人不良行为概述 |
二、未成年人不良行为防治的理论基础 |
三、创新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综合预防体系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网购热潮下大学生网络消费伦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1 研究现状 |
1.3.2 发展趋势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归纳总结法 |
1.4.3 一般与个别相统一法 |
1.4.4 调查问卷法 |
1.5 概念的界定 |
1.5.1 网购热潮 |
1.5.2 网络消费内涵及特征 |
1.5.3 网络消费伦理 |
1.5.4 伦理维度 |
第二章 网购热潮下大学生网络消费概述 |
2.1 网络购物与传统购物的区别 |
2.1.1 网络购物方便快捷 |
2.1.2 网络购物商品信息量大 |
2.1.3 网络购物经济实惠 |
2.1.4 网络购物方式的缺陷 |
2.2 网购热潮下大学生网络消费的特征 |
2.2.1 大学生成为网络消费的主力军 |
2.2.2 大学生网络消费需求差异大 |
2.2.3 大学生网络消费频率较大 |
2.3 网购热潮下大学生网络消费的发展现状 |
2.3.1 网络消费日趋扩大化 |
2.3.2 不合理消费日趋显现 |
2.3.3 网络消费道德意识不强 |
第三章 网购热潮下大学生网络消费伦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
3.1 大学生网络消费环境中面临的伦理问题 |
3.1.1 违背诚信的伦理问题 |
3.1.2 违背责任的伦理问题 |
3.1.3 违背尊重的伦理问题 |
3.2 大学生网络消费中自身存在的伦理问题 |
3.2.1 追求大众,盲目消费 |
3.2.2 追求时尚,超前消费 |
3.2.3 追求虚荣,攀比消费 |
3.2.4 追求物质消费,轻视精神消费 |
3.3 大学生网络消费伦理问题原因分析 |
3.3.1 社会环境原因 |
3.3.2 家庭教育原因 |
3.3.3 高校管理原因 |
3.3.4 大学生个人原因 |
3.3.5 网络本身原因 |
第四章 网购热潮下大学生网络消费伦理维度 |
4.1 慎独----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伦理基础 |
4.2 诚信----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伦理核心 |
4.3 尊重----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伦理规范 |
4.4 责任----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伦理主张 |
4.5 适度----大学生网络消费的伦理准则 |
第五章 网购热潮下大学生网络消费伦理教育对策 |
5.1 社会要搭建网络消费伦理教育的平台 |
5.1.1 构建网上交易诚信体系 |
5.1.2 构建文明的网络消费礼仪 |
5.1.3 推行践行网络消费美德主题活动 |
5.1.4 加强对网络消费的监管,净化网络消费环境 |
5.2 高校要拓宽网络消费伦理教育的渠道 |
5.2.1 网络消费伦理教育可成为高校德育的组成部分 |
5.2.2 利用思想政治教育传达科学的网络消费伦理观 |
5.2.3 以校园文化为依托倡导网络消费新风尚 |
5.3 家庭要协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网络消费伦理观 |
5.3.1 树立正确的家庭消费观念 |
5.3.2 营造良好的家庭消费环境 |
5.3.3 引导孩子合理安排网络消费活动 |
5.4 大学生自身应增强消费自律及保护意识 |
5.4.1 树立健康文明的网络消费观 |
5.4.2 培养合理的网络消费意识 |
5.4.3 增强网络消费自我保护 |
第六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学生网络消费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青少年道德敏感性对其知觉学校道德氛围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道德敏感性的界定、测量、研究方法及影响因素述评 |
1.1.1 道德敏感性概念的界定 |
1.1.2 道德敏感性内涵特征的发展 |
1.1.3 道德敏感性的测量和研究方法 |
1.1.4 道德敏感性的重要性及意义 |
1.1.5 道德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研究 |
1.1.6 道德敏感性的研究现状 |
1.2 学校道德氛围概述 |
1.2.1 学校道德氛围及学校道德氛围感知概念的界定 |
1.2.2 学校道德氛围的测量和研究方法 |
1.2.3 学校道德氛围的研究现状 |
1.2.4 道德敏感性与学校道德氛围的关系概述 |
1.3 对前人研究的反思及问题提出 |
1.4 本研究的研究构思 |
1.5 本研究的研究意义 |
1.5.1 理论意义 |
1.5.2 实践意义 |
2 研究一:青少年道德敏感性与其学校道德氛围感知的关系研究 |
2.1 引言 |
2.2 研究方法 |
2.2.1 被试 |
2.2.2 研究工具 |
2.3 青少年对学校道德氛围感知的结果与分析 |
2.3.1 总体平均数结果与分析 |
2.3.2 公正因子结果与分析 |
2.3.3 关爱因子结果与分析 |
2.3.4 宽恕因子结果与分析 |
2.3.5 关于青少年对学校道德氛围感知的讨论 |
2.3.6 关于青少年对学校道德氛围感知结论 |
2.4 道德敏感性问卷的结果与分析 |
2.4.1 总体平均数结果与分析 |
2.4.2 移情内疚因子结果与分析 |
2.4.3 惩罚倾向因子结果与分析 |
2.4.4 移情烦扰因子结果与分析 |
2.4.5 觉察频率因子结果与分析 |
2.4.6 共感想象因子结果与分析 |
2.4.7 关于青少年道德敏感性的讨论 |
2.4.8 关于青少年道德敏感性结论 |
2.5 道德敏感性与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关系研究的结果与分析 |
2.5.1 两问卷总分及各因子相关分析结果 |
2.5.2 两问卷各因子因果关系结果分析 |
2.5.3 道德敏感性与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关系研究小结 |
3 研究二:青少年道德敏感性对其知觉学校道德氛围的心理机制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一不同道德敏感性被试对不同类型道德词汇的注意偏向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3 小结 |
3.3 实验二 不同道德敏感性青少年对道德模糊情境的解释偏向 |
3.3.1 预研究解释偏向的实验材料——无结构情境故事的开发 |
3.3.2 无结构情境故事的正式施测 |
3.3.3 小结 |
4 综合讨论 |
4.1 青少年道德敏感性与其学校道德氛围感知关系的探讨 |
4.2 青少年道德敏感性对其感知学校道德氛围的影响机制探讨 |
5 结论及进一步的研究展望 |
5.1 本研究得出的总结了如下: |
5.1.1 青少年对学校道德氛围的感知情况 |
5.1.2 青少年道德敏感性的总体情况 |
5.1.3 关于青少年道德敏感性与其学校道德氛围感知的关系分析 |
5.1.4 青少年道德敏感性对其感知学校道德氛围的注意机制(实验一) |
5.1.5 青少年道德敏感性对其感知学校道德氛围的解释机制(实验二) |
5.2 研究不足及展望 |
5.2.1 不足 |
5.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研究所用调查问卷 |
附录B 研究一数据统计结果分析 |
附录C 实验词汇与材料 |
附录D 实验数据处理结果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10)教育培训对农民工收入和市民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源起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价值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设计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3.3 研究方法 |
1.3.4 研究假设 |
1.4 研究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民工 |
2.1.2 农民工教育培训 |
2.1.3 农民工市民化 |
2.2 国外相关研究梳理 |
2.2.1 国外移民教育研究 |
2.2.2 国外移民教育培训回报率研究 |
2.2.3 教育培训与移民社会融合关系的研究 |
2.3 国内研究回顾与趋势 |
2.3.1 国内农民工教育培训研究 |
2.3.2 国内教育培训与农民工收入关系的研究 |
2.3.3 农民工市民化及其与教育培训关系的研究 |
第3章 理论基础及相关政策 |
3.1 教育培训的理论基础及农民工教育培训政策 |
3.1.1 人力资本理论 |
3.1.2 我国农民工教育培训的相关政策 |
3.2 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理论基础及政策 |
3.2.1 宏观层面的二元结构理论 |
3.2.2 微观层面的人口迁移理论 |
3.2.3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两阶段迁移理论 |
3.2.4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的相关政策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农民工调查问卷设计 |
4.1 问卷设计程序 |
4.1.1 问卷第一部分 |
4.1.2 问卷第二部分 |
4.1.3 问卷第三部分 |
4.2 初测问卷质量鉴定 |
4.2.1 初测样本情况 |
4.2.2 农民工市民化量表项目分析 |
4.2.3 农民工市民化量表信度分析 |
4.2.4 农民工市民化量表效度分析 |
4.3 正式问卷质量鉴定 |
4.3.1 农民工市民化量表探索性因子分析 |
4.3.2 农民工市民化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农民工教育培训情况的调查分析 |
5.1 农民工总样本情况 |
5.2 农民工教育培训情况 |
5.2.1 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需求状况 |
5.2.2 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环境支持 |
5.2.3 农民工接受教育培训的现实情况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教育培训对农民工收入的影响 |
6.1 农民工收入情况 |
6.1.1 不同性别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收入统计分析 |
6.1.2 不同年龄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收入统计分析 |
6.1.3 不同教育层次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收入统计分析 |
6.1.4 不同培训经历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收入统计分析 |
6.1.5 不同职业类型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收入统计分析 |
6.2 教育培训对农民工收入影响的实证检验 |
6.2.1 计量模型设定 |
6.2.2 主要变量设置 |
6.2.3 实证研究结果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教育培训对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影响 |
7.1 农民工市民化情况 |
7.1.1 农民工市民化水平总体分析 |
7.1.2 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差异分析 |
7.2 教育培训与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相关分析 |
7.2.1 教育变量与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相关分析 |
7.2.2 培训变量与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相关分析 |
7.2.3 其他变量与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相关分析 |
7.3 教育培训与农民工市民化水平的回归分析 |
7.3.1 农民工教育培训与总体市民化水平的回归分析 |
7.3.2 农民工教育培训与市民化意愿的回归分析 |
7.3.3 农民工教育培训与经济生活条件的回归分析 |
7.3.4 农民工教育培训与社会关系融合的回归分析 |
7.3.5 农民工教育培训与政治参与程度的回归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扶持发展正规学校教育,提高农民工学历水平 |
8.2.2 积极推进农民工培训工作,弥补早期人力资本不足 |
8.2.3 融通教育和培训的“双向通道”,完善教育培训系统 |
8.2.4 引导农民工自我教育和自谋发展,提升自我效能感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四、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多元回归法应用尝试(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恋爱道德观现状及教育研究[D]. 程蓓蓓. 成都理工大学, 2018(01)
- [2]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现状及教育对策分析[D]. 杨静. 湖北大学, 2014(03)
- [3]“90后”大学生异性交往观念——以婚前性行为接受度为分析重点[J]. 朱安新,风笑天. 青年探索, 2016(02)
- [4]大学生恋爱道德教育多元回归法应用尝试[J]. 梁敬阳. 青年研究, 1995(01)
- [5]微媒体背景下大学生网络公德现状及提升对策研究[D]. 田蓉. 重庆工商大学, 2021(09)
- [6]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成因及对策刍议[J]. 周赞佳. 集美航海学院学报, 1997(03)
- [7]人格刑法理论视域下的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研究[D]. 张锋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8]网购热潮下大学生网络消费伦理问题研究[D]. 张俐. 华东交通大学, 2014(03)
- [9]青少年道德敏感性对其知觉学校道德氛围的影响及其心理机制研究[D]. 张振红. 宁波大学, 2012(03)
- [10]教育培训对农民工收入和市民化水平影响的实证研究[D]. 吴颖. 苏州大学,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