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湖北稻区冬半年农业资源特点和冬季农业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郑伟[1](2017)在《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长江流域双季稻区冬闲田资源丰富,但利用率不高,主要原因是稻稻油三熟制茬口紧张,限制了三熟制油菜的发展。本文一方面开展了适合稻稻油三熟制生产的水稻和油菜高产品种特征研究,提出了适合稻稻油三熟制生产的早稻、晚稻和油菜品种的主要农艺性指标(生育期、产量等),筛选出了适合的早稻、晚稻和油菜品种。另一方面,创新三熟制油菜栽培方式,开展了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栽培技术研究,系统研究了油稻共生期、晚稻留茬高度、施肥、播种量、乙烯利催熟等对套播油菜成熟进程、出苗、生长发育、产量、品质及经济效益等的影响,为双季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本研究对稻稻油三熟制下引进的12个油菜品种的早熟性、产量、日均产量和抗性等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稻稻油三熟制条件下,高产类型油菜具有熟期较早、群体结构适宜、产量和日均产量高、抗性较强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油菜品种生育期190d以内、产量1800 kg/hm2以上、日均产量9.5 kg/hm2/d以上、抗菌核病和抗倒伏性较强。2、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以9个早稻品种和10个晚稻品种为材料,通过系统聚类分析和方差分析等方法对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稻稻油三熟制条件下,高产类型双季稻具有分蘖力中等、成穗率较高、全生育期特别是花后干物质生产量及单茎干物质量大、中后期LAI及单茎叶面积较高、每穗粒数较多、总颖花量大、粒叶比协调和日均产量高等基本特征。高产类型早稻品种生育期为105-110 d,日均产量75-78 kg/hm2/d,穗数3 1 0-340 1 04/hm2,每穗粒数 125-140 粒,千粒重26-28 g;高产类型晚稻品种生育期约115 d,日均产量77-81 kg/hm2/d,穗数305-325 104/hm2,每穗粒数140-160粒,千粒重24-28 g。3、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本试验结果表明,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共生期以3-7 d为宜,最佳共生期为5 d。(1)共生期延长有利于提高油菜出苗期密度,但较长的共生期导致油菜密度后期急剧下降,降幅随着共生期延长而增加,成苗率和成株率随共生期延长先增加后下降。油菜成熟期密度以共生5d处理最大,与共生Od处理相比,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0.97%和5.98%,而12 d共生期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下降19.20%、19.35%。(2)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随共生期延长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共生期延长呈现先增加后逐渐下降趋势。(3)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与共生期关系密切。其中,共生期与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产量、单株干重等产量性状极显着正相关、与每角粒数极显着负相关。(4)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共生期延长而增加,油菜单位面积产量随着共生期的延长呈先增后降趋势,以共生5 d产量最高;相比于共生0 d处理,两年度分别增产20.48%和22.35%,增产效果显着。(5)共生期显着影响油菜生育进程,相比于其它共生期处理,共生0d处理油菜全生育期明显缩短,差异主要发生在出苗至蕾薹期,现蕾后发育进程差异不明显。4、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留茬高度本试验结果表明,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适宜的留茬高度为30-40cm,以40 cm为佳,套播油菜群体生长和产量表现优势明显。(1)留茬高度增加有利于提高套播油菜出苗期密度,且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40 cm处理最大,成熟期密度也相对较大。与留茬20 cm、30 cm处理相比,留茬40 cm处理成苗率和成株率分别提高了 13.73%、7.09%和13.18%、7.23%,与留茬50 cm处理差异不大。(2)套播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及顶部3片全展叶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随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最大叶长随留茬高度增加而增加,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3)套播油菜单株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而下降,单位面积产量随着留茬高度增加先增加后下降,以留茬高度40 cm产量最高;相比产量最低的留茬20 cm处理,增产18.92%,增产效果显着。(4)留茬高度与套播油菜成熟期的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主序角果数、千粒重、单株干重、单株产量等产量相关性状关系密切,均达到极显着或显着负相关。5、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技术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处理冬前、春后套播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根颈粗、最大叶片长、最大叶片宽、单株叶面积、叶面积指数均不同程度高于常规施肥。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套播油菜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千粒重、单株籽粒重、单株干重、产量等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但分枝高度、每角粒数低于常规施肥处理。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配方施肥和控氮配方施肥套播油菜节本高效,总成本分别较前者低850元/hm2和890元/hm2,净收入分别高1449.82元/hm2和1903.52元/hm2。6、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播种量本试验结果表明,本区域内稻田三熟制双季晚稻套播油菜适宜播种量为5.25-6.00 kg/hm2。(1)套播油菜密度随着播种量增加而增加,但成苗率和成株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下降。(2)播种量显着影响套播油菜个体生长发育,油菜总叶数、绿叶数、最大叶片叶长、叶宽、根颈粗、单株干重等个体指标随播种量增加而下降,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等群体指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表现先增加后逐渐下降的趋势,以播种量5.25 kg/hm2处理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重最大。(3)菌核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均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而增加。播种量6.75 kg/hm2处理比播种量3.75 kg/hm2处理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增加了 19.83%和9.92%。(4)播种量与分枝高度极显着正相关,与千粒重正相关,但相关不显着,与株高、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达到极显着负相关水平。(5)产量随着播种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下降趋势,播种量5.25 kg/hm2处理产量最高,显着高于3.75 kg/hm2和4.50 kg/hm2处理,分别增产16.72%和9.36%。7、双季晚稻套播油菜乙烯利催熟本研究结果表明,药剂用量越大、喷药时期越早,油菜角果转色越快,脱水越明显,千粒重和产量下降也越明显;在籽粒品质方面,蛋白质、亚油酸和饱和脂肪酸含量随着药剂用量增加,喷药时期提前而增加,而含油量,油酸、亚麻酸、软脂酸、硬脂酸和花生四烯酸含量则表现出降低的趋势。在不明显减产的情况下,从催熟角果利于油菜机械收获角度,生产上以油菜自然成熟前6-8 d喷施3000 mL/hm2 40%乙烯利,或油菜自然成熟前4-6 d喷施4500 mL/hm240%乙烯利为宜。
马艳芹[2](2017)在《紫云英配施氮肥对水稻产量、土壤特性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文中提出在水稻生产上,盲目追求高产,过量或超高量施用化学氮肥,不仅没有使水稻产量提高,反而导致了成本投入增加,带来了诸如稻米品质不高和农田氮肥利用率低下、环境污染加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合理施用氮肥,在保证水稻产量不降低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是当前水稻产业亟待重视和研究的课题。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作为我国南方水稻区最主要的冬季绿肥作物,植株本身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氮素利用效率也高,株体腐解时对土壤氮素的激发量很大,作为有机肥料施用时,它可以有效地补充土壤中的有效氮,减少氮肥使用量,丰富和平衡土壤中营养物质,改良土壤物理性状,提高作物产量,平衡和调节农作物吸收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提高农产品品质,在我国南方农田生态系统中维持农田氮循环有着重要的作用。在稻区冬闲田发展以紫云英为代表的绿肥,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改善环境质量、发展可持续农业等意义重大。本研究于2014年9月-2016年11月,分别在江西农业大学科技园试验田和余江县农科所试验田开展试验。研究结果如下:(1)与常规施氮相比,紫云英还田后减施20%氮肥后水稻分蘖增加了 1 1.92%,水稻有效穗数增加了 1.92%,水稻产量提高了 5.62%,减施40%氮肥后虽然并不能达到增产的目的,但可以维持单施氮肥时的水稻产量水平,而单施紫云英或紫云英还田后减施60%氮肥处理都会显着降低水稻产量。(2)在紫云英翻压前期,施氮是影响紫云英养分释放关键因素之一,适当的氮肥施用量可以促进紫云英腐解和氮素释放;紫云英还田与氮肥配施能显着增加土壤中碱解氮、全氮、矿质态氮含量,提高土壤氮库活性成分和土壤供氮能力;水稻孕穗期后紫云英氮素释放量、水稻群体吸氮量与土壤全氮和碱解氮存在极显着正相关。(3)与冬闲处理相比,紫云英配施氮肥处理下水稻每穗粒数平均增加了 1 8.86%;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处理下水稻产量平均增加了 23.04%,均以常规施氮处理最高,平均增加了 25.52%,其次为施氮优化施氮处理,平均增加了 23.81%,二者均显着高于冬闲处理;与常规施氮和优化施氮两个处理相比,高量施氮处理下水稻产量有所降低,降幅为4.13%~6.25%。早稻稻米的出糙率、精米率均以优化施氮处理最高,与其他处理比,出糙率增幅达0.85%~1.59%,精米率增幅达1.30%~4.15%,显着高于冬闲处理和单施紫云英处理;与冬闲处理相比,冬种紫云英各处理下的早稻直链淀粉含量均有所下降,降幅为0.56%~2.26%,与单施紫云英处理相比,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后早稻直链淀粉含量也有所下降,降幅为0.29%~1.71%。(4)综合2年试验结果来看,与冬闲处理相比,冬种紫云英后早稻各处理干物质量增幅为15.57%~36.21%,晚稻增幅为14.41%~24.89%,氮素吸收量平均增幅为60.24%~93.04%,与单施紫云英相比,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各处理早稻干物质量增幅为20.14%~28.35%,晚稻增幅为14.79%~18.07%;氮素吸收量平均增幅为40.73%~69.53%;施氮90 kg·hm-2处理下的氮肥回收效率、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最高,分别比常规施氮高43.18%、64.55%、56.14%,是当前江西省稻-稻-紫云英模式下适宜的氮肥施用量。(5)冬种紫云英各处理的土壤比重平均降幅为2.54%,而紫云英与氮肥配施后各处理的土壤比重平均降幅为2.81%;与冬种前相比,冬种后各处理土壤总孔隙度提高了 2.20%~7.00%,与2015年晚稻后相比,2016年晚稻后各处理的土壤总孔隙度均有所提高,增幅为1.78%~7.89%;粒径>5mm的大颗粒团聚体以处常规施氮处理最高,比冬闲处理高9.02%,紫云还田配施氮肥后,2~5 mm、1~2 mm和0.5~2 mm 3个粒径团聚体数量均高于冬闲处理,其中1~2mm的中等粒径团聚体数量比冬闲处理高1.81%~2.61%;与2015年晚稻后相比,冬闲处理下土壤有机质含量下降了 2.74%,单施紫云英处理土壤有机质下降了1.34%,紫云英配施优化施氮、常规施氮、高量施氮3个处理土壤有机质分别增加了 7.47%、11.28%、12.69%;与冬闲处理和单施紫云英处理相比,优化施氮处理土壤碱解氮分别提高了 14.88%、20.87%;紫云英配施氮肥处理的有效磷和速效钾均高于冬闲处理,但种植水稻后,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会有不同程度的降低。(6)与冬闲处理相比,单施紫云英能够显着增加土壤总有机碳和活性有机碳含量,其中单施紫云英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含量增加了 13.72%,活性有机碳含量增加了21.55%。土壤活性有机碳对土壤质量的变化较土壤总有机碳更加敏感,可以指示壤质量的变化;与冬闲处理相比,紫云英还田增加了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平均增幅为69.95%,微生物熵增加了 1 5.64%~79.54%,碳库指数提高了 1.45%~13.56%,与单施紫云英相比,紫云英与氮肥配施处理下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平均增加了 82.76%,微生物熵增加了 36.60%~55.1 9%,但随着配施氮量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熵有所下降,降幅为 1.97%~13.61%。(7)施氮225 kg·hm-2处理下的的全年N2O排放总量最高,与冬闲处理相比,增加了 69.90%,与单施紫云英相比,增加了 38.89%;与冬闲处理相比,冬种紫云英各处理的CH4排放总量的增幅为26.04%~111.12%,CO2排放量增幅为45.84%~83.88%,与单施紫云英相比,紫云英配施氮肥各处理下的CH4排放量增幅为44.75%~67.51%,CO2排放量增幅为12.91%~26.08%;从N2O和CH4的排放综合温室效应来看,冬闲处理的净增温潜势最低,N2O和CH4的净增温潜势随施氮量的增加逐渐增加,高施氮量处理下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高,比冬闲处理高69.77%,比单施紫云英处理高11.83%,与常规施氮相比,优化施氮处理对水稻产量并无显着影响,但能减少CO2和CH4的排放总量,有利于稻田节能减排。(8)紫云英还田后配施氮肥提高了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与冬闲处理相比,冬种紫云英处理下的农产品总产出增幅达7.56%~20.83%,体调节功能价值增幅为21.64%~37.61%,土壤保持功能价值增幅为4.27%~13.86%,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增幅14.23%~38.65%,尤其以紫云英与氮肥配施效果较好,其中紫云英配施90 kg.hm-2氮肥处理在农产品供给总价值、产投比、气体调节功能价值、土壤保持功能价值、涵养水分价值等方面最高;在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中,农产品供给功能价值和气体调节功能价值占主导地位,比例达39.16%~46.43%,其次为气体调节功能,所占比例为36.39%~39.05%,土壤养分累积功能价值、土壤保持功能价值、土壤涵养水分功能价值3者共占比例为16.90%~22.37%。
李华欧[3](2016)在《清代中原地区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清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它上承明代下至民国,对于华夏文化的历史传承与经济发展做出过巨大贡献。特别是清代中原地区的农业技术革新、多元经济结构与社会和谐稳定,深刻影响着这个封建王朝的政权统治。清代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作物种类多样、手工业技术发达和集市贸易繁荣等几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影响彼此渗透,从农业经济的一个侧面,可以反映出清代中原地区的社会繁华和民众富庶的昌盛景象。中原地区能够形成如此特有的农业生态环境,与自然因素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清代以前黄河河道多次变迁,淮河水系和湖泊泽地的蓄水量,土壤成分、降雨量和气候波动等等,都与当地的农业耕作和农作物种类息息相关。尤其是清代一朝气候变化较大,前期处于短暂的寒冷期,中期气候相对温暖,后期又进入寒冷期。在这样气候波动频繁和地区环境差异的影响下,形成豫北山地丘陵和山前冲积平原农业区、豫东平原农业区、豫西山地丘陵农业区、南阳盆地农业区和豫南农业区等五大农业区。这些地区造就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种类的特殊性,与达尔文提出的“生存竞争、自然选择”具有非常类似的基本特点。也就是每个地区都有相对适合的农作物,庄稼是否能够健康成长与地理环境、土壤成分、气候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正是由于农作物种类与耕作地区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导致农业生产工具、生活方式和经济结构发生转变。另一方面,明末清初地方割据战争结束以后,清王朝开始高度重视农业生产。这时期中原地区的农业经济,获得初步复苏并逐渐走向繁荣。清王朝实行更名田和地权改革,并招募流民、开垦荒田、与民休息等恢复农业经济生产的政治措施,耕地面积开始逐渐增加。清王朝还大力提倡兴修水利灌溉农田,促使土地肥沃禾苗吸水量充足,这给农业丰收提供先决条件。中原地区的农作物种类,与前代相比出现了明显变化。比如从国外引种的玉米、甘薯、马铃薯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花生和烟草等经济作物日益得到各级官府和民间的高度重视。这时期中原地区的农业技术、耕作方式和土壤改良技术逐渐提高,促使农作物品种更加丰富。尤其是农业生产水平提高以后,带动了农业经济的全面发展。棉花、芝麻、蓝草、烟草等经济作物,在中原地区的种植与分布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并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商品化趋势。此外,清代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发展,也促进了农政管理进一步向制度化迈进。由于明末战争造成农业经济凋敝,庶民生活陷入极端的贫困境地。清代初年为了恢复农业生产,清王朝采取了一系列政治措施,这使得清代经济开始走向复苏阶段。特别是清代中后期实行“摊丁入亩”、“地丁合一”的赋税制度,正是基于“耕者有其田”与“人地合一”的农业制度改革,促使农民们高度依赖土地,并奠定农业收获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清代中原地区的自然灾害多发,清王朝实施了不同形式的救灾措施,并按照受灾地区的等级划分,或者根据家庭经济状况蠲免漕粮和丁钱粮等赋税。比如顺治三年曾经按照水灾程度,减免过祥符和陈留等地的年度赋税;乾隆八年暂缓征收河南遭受水灾地区的亩钱粮;乾隆四十三年河南遭受自然灾害以后,政府开仓借给灾民一个月的口粮,甚至还租借给灾民银钱和耕牛等生产生活用品,这些政治措施有利于灾害地区早日恢复农业生产和庶民们的正常生活。这使得清代中原地区农业经济稳步发展。由于清代中原地区农业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也给予工商业和手工业带来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经济作物的广泛种植和亩产量提高,使中原农业资源进一步优化组合,为手工业迅速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物质保障。清代中原地区的丝麻业、棉纺织业、酿酒业等手工业,比明代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中原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促使其它商品贸易走向繁荣。可以说清代中原地区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给商业繁荣提供了历史机遇。清王朝还通过保甲制度,加强对地方基层组织的控制力度。同时民间乡约也成为治理乡村的重要辅助手段。清代中原地区农业经济的发展特色,对于境内人口以及他们的生活观念都产生深远影响。清初和清末的经济危机,促成了官府、民间、宗族三级社会救助体系,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具有极为重要的政治意义和现实作用。实际上这是中央、地方和民间构成的金字塔式的农业管理模式,并有效地促进了中原地区的经济发展。因此清代中原地区农业经济能够获得稳步发展,是建立在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相结合的基础上。尽管清王朝非常关注农业生产和改善民生民瘼,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法规和经济措施,却仍然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甚至在执行的过程中存在并产生很多弊端,但其中的积极意义仍然值得人们客观总结。
佟金鹤[4](2016)在《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业低温灾害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生产产生了重大影响。研究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低温灾害变化特征,对我国农业合理适应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气温和降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计算气候要素在1965-2014年间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趋势分析我国近50年来的气候变化时空差异性;通过综合分析1992-2011年低温灾害、气温、生育期的变化情况,探讨该时段低温灾害的变化特征及其与气温、生育期变化的关系。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近50年中,我国整体升温。北方升温升高趋势大于南方,在北方升温较强的地区,最低温度升高程度普遍高于平均温度和最高温度。降水变化方面,华东地区降水明显增多,西南、华北地区降水减少。东北、华中地区地区降水变化区域性差异较大,西北地区降水变化程度不大,以增加为主。(2)近50年中,不同月份间温度年际变化线性趋势不同。10月至2月,我国基本保持了一致的增温;3-9月,我国有明显的降温区域,其中以华中地区降温月份最多,程度最大。温度波动在冬半年以减弱为主;夏半年波动增强的区域增加。最低温度波动的减弱最为明显。降水明显变化主要发生在4月-10月。对西南地区降水减少贡献最大的是6月、8月;华北降水减少主要发生在7-8月。华东地区降水各个月份间差异最大,主要的增加月份是1月、3月、7月和8月,减少程度较大的月份是4月、5月和9月。(3)在过去50年中,东北、华北地区在第三个十年(1985-1994年)增温最快;华南、华中、西南、西北地区西南部以第四个十年(1995-2004年)增温最快。1975-1984年,华北、华中、华东等地气温下降;而2005-2014年间,我国大部分台站气温呈现下降趋势。降水方面,我国西北地区在50年中普遍为弱的增加趋势。西南、华北地区西部降水持续减少。东北和华南地区的东南部,华中地区北部以及华北的沿海地区近二十年降水一致减少。(4)在1992-2011年间,我国遭受霜冻害的站次总体减少,华东地区霜冻站次减少最多,华南和西北地区为霜冻站次增加的主要地区;冷害站次总体增多,东北地区冷害的增加最为突出,华南地区冷害站次增加,华中地区的冷害站次减少。(5)在1992-2011年间,东北地区7月、华南地区12月-1月的气温下降趋势使得该区域低温灾害站次增加;(6)在1992-2011年间,西北地区冬小麦返青拔节期提前、春玉米出苗提前使得西北地区在变暖的情况遭受晚霜冻害的站次增多;华东地区1月冬小麦停止生长期提前、油菜现蕾期推迟是该地区1月变冷但遭受霜冻害站次减少的重要原因。
李建涛[5](2014)在《焉耆盆地绿洲气候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文中研究表明绿洲和荒漠是我国西北干旱区特有的景观类型,绿洲寓于荒漠之中,自然环境脆弱,加之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使绿洲原有的生态系统、气候等发生改变。近年我国西北干旱区绿洲的开发幅度增强,只占面积4%的绿洲聚集着95%的人口和90%以上的社会财富。对绿洲的保护与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对绿洲气候的重视不容忽视,它是影响绿洲是否可持续开发的一个重要因子之一。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焉耆盆地绿洲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计距平分析、Man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近50年焉耆盆地绿洲气候(气温、降水、蒸发)变化的特征与近30年气候变化特征对比分析,利用地利用动态分析转移矩阵分析了焉耆盆地绿洲近30年的土地利用变化,以及焉耆盆地绿洲土地利用变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一)焉耆盆地绿洲近50年来气温都呈上升的趋势,盆地平原地区与盆地边缘出山口地区,气温年代变化存在很大的差异性。平原地区1980年以前气温在50年平均温以下缓慢上升,1990年以后的20年气温上升剧烈,90年代焉耆年平均温上升速度较和静和硕剧烈,2000年以后和静、和硕上升较焉耆剧烈;整个焉耆盆地平原地区年均温90年代较前30年年均温增长0.37℃,增长率达43.68‰,21世纪前10年较90年代增长0.58℃,增长率达46.61‰,呈现出比较平稳的增长趋势。平原周围出山口地区呈现出上升—下降的变化趋势,90年代较前30年年均气温上升了0.972℃,2000年以后10年年平均气温较前90年代下降了0.523℃,但总体气温变化趋于上身趋势。所以焉耆盆绿洲地近50年气温呈上升趋势,但是近30年变化剧烈,平原地区气温变化呈持续上升趋势,较盆地边缘年均气温变化剧烈。气温季节变化盆地平原地区由强到弱依次为冬季、春季、秋季、夏季,然而在出山口地区表现在夏季气温变化最为明显。由此可以看出焉耆盆地,绿洲平原气温变化与绿洲出山口气温变化存在很明显的差异。近30年焉耆盆地平原地区与盆地周边出山口地区年均气温都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平原地区较出山口地区气温上升明显,平原地区气温年代变化为持续上升,周围出山口地区表现出上升—下降的趋势。(二)焉耆盆地近50年蒸发量的变化呈现出盆地平原地区与山区出山口近乎相反的趋势。近50年焉耆盆地平原地区蒸发量呈现出下降—上升的趋势,90年代蒸发量和静、和硕地区蒸发减少剧烈,焉耆持平,21世纪前10年焉耆蒸发量减少剧烈,和静、和硕有较小幅度上升,总的呈现出持续下降的趋势。从季节性看,夏季蒸发量下降趋势最明显,春季次之、其后为秋季,冬季蒸发量变化不明显,呈微弱的下降趋势。总的来说夏季和秋季蒸发量对焉耆盆地蒸发量的影响最大。焉耆盆地边缘出山口地区蒸发量变化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近30年蒸发量变化周围地区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平原地区呈现减少的趋势,(三)50a焉耆盆地平原地区所有气象站年降水量均呈明显的波动性上升趋势,20世纪90年代以前上升趋势平缓,保持在多年平均值以下波动,变化幅度不大;90年代降水明显的增加,是近50年的丰水期。进入21世纪,降水突然减少,此后保持比较平稳的波动性变化。夏半年降水量与冬半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保持高度的一致性,但是夏季降水量的变化比较稳定,并且变化幅度较冬季强,冬季则多有不稳定的年份出现,夏半年降水是影响全年降水总量的关键。焉耆盆地周边出山口地区降水变化趋势与平原地区降水变化趋势保持着一致性,但是周围地区降水的变化剧烈程度不及平原地区。近30年年降水量变化平原地区与周围出山口地区变化趋势呈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均为上升—下降趋势,但是盆地平原地区变化较出山口地区变化剧烈。(四)焉耆盆地近30年土地利用变化剧烈,耕地面积呈绝对的增长趋势,90年代增长68409.07hm2,2000年以后增长64052.64hm2,植被、盐碱地、未利用地呈绝对的减少趋势,植被减少80234.79hm2,盐碱地减少3052.17hm2,未利用地减少55924.51hm2,水体和湿地的呈交替性变化,水体90年代增长36774.09hm2,2000年以后减少29999.79hm2,30年总的增加6775.11hm2,湿地90年代减少16054.29hm2,2000年以后增加16028.91hm2,变化较小。(五)焉耆盆地平原地区,近30年土地利用的变化对气候具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气温和蒸发量的变化上,30年焉耆盆地年均气温增长速度明显的快于平原周围地区,并且平原地区三个气象站点各年代的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开发的趋势相一致,盆地平原蒸发量的变化趋势与盆地周围的蒸发量变化趋势不一致,盆地平原地区呈现下降的趋势,周围地区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形成这一原因可能是由于平原地区耕地面积的增加,植被、盐碱地、未利用地急剧较少、湿地、水体面积的减少导致。
魏云霞[6](2013)在《紫云英与油菜、黑麦草混播种植和利用效应研究》文中认为紫云英、油菜及黑麦草是我国南方传统或常见且易于大面积推广的绿肥作物。本研究采用大田试验研究不同混播组合及配比对绿肥鲜草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通过盆栽模拟培养研究混播绿肥的腐解特性;并采用大田试验与盆栽试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混播绿肥施用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分配的影响,以期为紫云英混播模式的应用、推广提供理论与技术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适宜的混播促进绿肥鲜草产量及各养分积累量的增加,不同地力水平和化肥用量条件下,适宜混播组合及比例不同。较高化肥用量条件下,基础地力较高的公安、枝江点40%紫云英+60%油菜混播效果较好,相应鲜草产量、碳、氮、磷、钾积累量分别为46020kg/hm2~49487kg/hm2、2454.0kg/hm2~2776.2kg/hm2、67.8kg/hm2~98.0kg/hm2、30.3kg/hm2~33.2kg/hm2、104.5kg/hm2~117.3kg/hm2,基础地力较低的浠水、崇阳点80%紫云英+20%油菜混播效果较好,相应鲜草产量、碳、氮、磷、钾积累量分别为25513kg/hm2~35820kg/hm2、1585.4kg/hm2~1864.8kg/hm2、58.2kg/hm2~93.6kg/hm2、14.7kg/hm2~17.4kg/hm2、80.3kg/hm2~95.2kg/hm2;较低化肥用量条件下,洪湖点紫云英与黑麦草混播组合最佳,以80%紫云英+20%黑麦草处理绿肥鲜草产量、碳、氮、磷、钾积累量较高,分别为20894kg/hm2、1832.8kg/hm2、50.3kg/hm2、17.6kg/hm2、140.4kg/hm2.除公安、洪湖两点最适混播处理下C/N达36.14~36.49,高于适宜腐解值,需要注意调节C/N外,其他点均适宜腐解。2、翻压绿肥显着提高土壤表层溶液和土壤各养分含量,其中,单播紫云英处理表层溶液各养分含量和土壤中硝态氮、铵态氮含量均较高,而各翻压绿肥处理土壤pH、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无明显差异。培养过程中,各绿肥处理表层溶液电导率0~20d迅速升高,20~52d保持平稳,之后迅速下降;培养初期表层溶液全氮、全钾含量迅速降低,分别在52d、12d后趋于平稳;各处理表层溶液全磷含量较低,且波动较大,变幅为0.01mg/L~0.06mg/L。培养初期各处理土壤硝态氮含量迅速降低,土壤铵态氮随培养时间延长而升高。3、施肥显着提高水稻产量及养分积累量,80%紫云英+20%油菜混播施用水稻产量、稻谷各养分积累量及肥料贡献率均较高,产量的提高通过有效穗及穗粒数的增加。两试验点80%紫云英+20%油菜处理水稻产量为8465kg/hm2~9373kg/hm2,稻谷氮、磷、钾积累量、肥料贡献率分别达97.5kg/hm2~123.8kg/hm2、24.9kg/hm2~25.7kg/hm2、23.5kg/hm2~23.8kg/hm2、34.1%-37.2%。4、盆栽不施化肥条件下,除单播黑麦草外,施用绿肥有助于水稻各部分干物质量、氮、磷、钾积累量的提高。其中,单播紫云英处理增幅最大,且有利于氮、磷、钾养分向籽粒分配,产量的提高通过有效穗及穗粒数的增加。与其他施用绿肥处理相比,单播紫云英处理稻谷、稻草干物质量分别增加12.16g/pot~41.27g/pot、4.40g/pot~28.41g/pot,有效穗、穗粒数分别达47.0、142.9,氮、磷、钾在籽粒中的分配率分别达65.18%、70.02%、15.86%。
李素萍[7](2012)在《湖南省油菜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湖南省是我国油菜生产的主要省份之一,油菜种植面积和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同时油菜还是湖南省的第二大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开展“油菜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研究,弄清我省油菜生产的成本、收入和效益现状,探索湖南省油菜生产节本增效的方法和途径,将为湖南省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三农”政策制定提供支撑,对确保国家食用油安全和农业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运用对比分析、辩证分析和系统分析等方法,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分析了湖南油菜生产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油菜生产成本构成、生产效益、比较效益和成本驱动因素,并对湖南油菜生产节本增效的对策进行探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湖南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适宜冬油菜生长;(2)油菜生产的可控因素主要包括生产方式、播种面积、农业生产资料成本、人工劳动力成本、农业机械化程度和相关技术的推广等;(3)油菜生产各项成本费费用大小依次为:人工费用>肥料费>农药费>种子费>租赁作业费>其他物质费用>修理维护费;(4)单位面积油菜生产的利润受产量、生产成本和市场价格影响,上下波动较大,不稳定;(5)湖南省油菜生产单位产量的生产效益和所获利润与其他省市区相比居于前列,具有一定的比较竞争优势;(6)湖南油菜生产中存在油菜品种不适应机械化生产要求、肥料投入使用量较低农药费用投入过高、租赁作业水平较低和人工投入成本较高等问题;(7)加大生产补贴力度、稳定市场价格、增加科技投入、实行适度规模种植、推行机械化和推广绿色种植技术是湖南油菜生产节本增效的有效措施。
雷玲[8](2012)在《稻茬免耕迟直播油菜栽培模式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我国油菜产区双季稻面积不断扩大,晚稻成熟期推迟,稻油茬口矛盾加剧;另一方面,我国油菜生产成本高,晚稻收获后种植油菜效益较低,农民种植油菜积极性不高,最终导致我国双季稻区出现较大面积冬闲田。若能用油菜开发利用长江流域大面积的冬闲田,将可缓解我国食用植物油供不应求的现象。因此,研究迟播条件下油菜产量的形成对双季稻区冬闲田的开发利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目前有关免耕迟直播油菜的配套栽培技术研究较少。据此,本试验采用华双5号油菜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密度、施氮量和盖草量的裂区试验,研究不同因子组合条件下油菜各生育期生长状况、产量形成及菜籽品质变化规律,初步建立湖北省双季稻区的稻茬免耕迟直播油菜高产栽培模式。同时选用13个油菜品种,进行播期试验,分析不同播期对不同油菜品种的影响,并筛选适宜迟播的油菜品种特性,为迟播油菜品种的筛选提供依据。本试验结果表明:1、播期对油菜全生育期及各生育进程影响很大。本试验中,随着播期的延迟,油菜全生育期逐渐缩短。不同播期处理油菜苗期和蕾薹期持续时间随播期的延迟而缩短,差异均达到显着水平;花期和角果期持续时间均在30天左右。说明播期对油菜全生育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苗期和蕾薹期。迟播处理中,冬性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均在193天左右。其中,中农油08和湘油16号成熟较早,为191天;春性油菜品种全生育期在185天左右。说明春性油菜品种在长江流域双季稻区迟播对后茬早稻插秧的影响较小。2、参试的七个本地推广油菜品种(中农油08、华双4号、华油杂6号、华油杂10号、华油杂12号、华双5号和09崇26)中,中农油08和华油杂6号两个品种较其他五个品种适于迟播。这两个品种10月30日播期处理产量分别为185.54kg/667m2和185.10kg/667m2,含油量分别为39.7%和37.8%,高于其他五个本地品种。两个春性油菜品种(青杂3号和青杂7号)在10月30日播期处理中产量分别为207.90kg/667m2和221.84kg/667m2,含油量分别为42.5%和42.0%,迟播的产量和含油量均较高。说明春性油菜品种在长江流域双季稻区迟播有高产潜能。3、密度、施氮量和盖草量均影响着迟直播油菜各生育期生长发育。各处理条件下,迟直播油菜生长发育指标在各生育期间的变化规律相似。随着密度的增加,迟直播油菜株高、叶面积指数和根颈长呈上升趋势;绿叶数、根颈粗、主花序长度、一次有效分枝等呈下降趋势。密度的增加使油菜个体发育较差,迟直播油菜由于播期的延迟,油菜个体矮小,苗期营养物质积累较少,可通过合理密植,以群体优势弥补油菜个体发育的不足。迟直播油菜个体发育受施氮量影响较为明显,施氮量越高,油菜长势越好。盖草量对迟直播油菜根颈长影响极显着,盖草量越大,油菜根颈长越大,容易形成高脚苗,降低油菜秧苗质量。4、密度、施氮量和盖草量对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显着。随着密度的增加,单株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单株产量呈下降趋势,群体产量呈上升趋势;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油菜主花序角果数、每角粒数、千粒重和亩产呈上升趋势。三个施氮处理中,15kg/667m2纯氮处理的产量达到最大值,20kg纯氮处理的产量有所下降,说明氮肥施用过量会使油菜产量下降。盖草量在0kg/667m2-400kg/667m2范围内,随着盖草量的增加,油菜产量呈上升趋势。5、密度、施氮量和盖草量对油菜品质影响因指标不同而表现不同。不同密度处理的迟直播油菜菜籽的含油量和油酸含量随密度增加而减小;亚麻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不同施氮量处理迟直播油菜菜籽的含油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亚麻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减小。不同盖草处理迟直播油菜菜籽的含油量和亚麻酸含量随盖草量的增加而减小;亚油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随盖草量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种植密度过大,氮肥施用过多,盖草量过大都会导致迟直播油菜菜籽品质下降。
郭正堂,侯甬坚[9](2011)在《第1章 黄土高原全新世以来自然环境变化概况》文中研究指明现代黄土高原的生物气候环境是长期以来、特别是10000 a来的全新世期间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理解这种相互作用的历史和过程,对黄土区生态建设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本章主要基于各类生物地质记录、历史文献和器测资料:(1)简要介绍黄土高原的形成演化历史及其与亚洲季风环境和内陆干旱环境形成演化的关系;(2)研究全新世以来黄土高原气候在万年和千百年尺度上的变化特征、主要驱动因素和机制,探讨该时期的自然植被状况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3)分析最近50 a来黄土高原气候变化趋势及其对植被、河川径流和水土流失等的影响;(4)剖析数千年来人类活动的强度变化及其与黄土区地貌、水文、土壤和植被演变的关系。上述内容试图从较为宏观的角度,为研究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环境效应提供相关的历史背景。
程建刚,王学锋,龙红,金燕,孙丹[10](2010)在《气候变化对云南主要行业的影响》文中提出气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全球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引起了世界各国政府和公众的广泛关注。在深入解读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和弄清全球变化背景下云南气候变化规律和特征基础上,客观分析研究气候变化对云南农业、水资源、生态系统、能源及旅游业等重点行业的影响,并结合未来气候变化趋势的结论,给出云南区域内敏感行业和区域对未来气候变化可能影响的初步评估和综合评价,必将为减轻气候变化对云南社会经济发展负面影响提供依据。
二、湖北稻区冬半年农业资源特点和冬季农业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湖北稻区冬半年农业资源特点和冬季农业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概述 |
2 油菜产业的发展与现状 |
2.1 我国油菜产业的发展历程与生产现状 |
2.2 三熟制油菜发展历程与生产现状 |
3 水稻套播油菜生产现状 |
3.1 水稻套播油菜技术研究进展 |
3.1.1 水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 |
3.1.2 水稻套播油菜密度 |
3.1.3 水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 |
3.1.4 水稻套播油菜杂草防治技术 |
3.1.5 水稻套播油菜角果化学催熟技术 |
3.2 水稻套播油菜技术实际应用中存在问题及对策 |
3.2.1 土壤墒情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2 油稻共生期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3 前茬水稻机收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4 机械化生产中的农机农艺融合技术有待完善 |
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4.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4.2 研究内容 |
4.2.1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品种特征 |
4.2.2 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 |
4.2.3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油稻共生期 |
4.2.4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前茬晚稻机收留茬高度 |
4.2.5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肥料运筹 |
4.2.6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播种量 |
4.2.7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角果催熟 |
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生育进程 |
2.2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产量及其构成 |
2.3 油菜不同播期和品种的抗性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特征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3.1 茎蘖动态及生育进程 |
1.3.2 干物质量及叶面积指数(LAI) |
1.3.3 产量及产量构成 |
1.4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产量及产量构成 |
2.1.1 早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
2.1.2 晚稻品种产量及产量构成 |
2.2 分蘖成穗特性 |
2.3 干物质生产特性 |
2.4 LAI及粒叶比 |
3 讨论 |
3.1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产量结构特征 |
3.2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群体发育特征 |
3.3 稻稻油三熟制下双季稻高产品种的优化搭配 |
4 小结 |
第四章 油稻共生期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苗期性状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1.3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各生育时期密度的影响 |
2.2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苗期性状的影响 |
2.3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
2.4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2.5 共生期对套播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五章 留茬高度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田概况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及方法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各时期密度的影响 |
2.2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2.3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2.4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根系活力的影响 |
2.5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产量的影响 |
2.6 留茬高度对套播油菜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 |
2.7 套播油菜形态生理指标与产量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六章 不同肥料运筹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及方法 |
1.3 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冬前、春后苗情的影响 |
2.2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的影响 |
2.3 肥料运筹对套播油菜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 |
2.4 套播油菜不同肥料运筹的经济效益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七章 播种量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设计 |
1.2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 分析与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生育进程的影响 |
2.2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各生育期密度的影响 |
2.3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2.4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菌核病的影响 |
2.5 播种量对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
2.6 套播油菜主要经济性状与播种量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八章 乙烯利催熟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成熟进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主要仪器 |
1.3 试验设计 |
1.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1.5 数据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角果颜色和油菜熟期的影响 |
2.2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角果皮含水量的影响 |
2.3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千粒重和产量的影响 |
2.4 不同药剂用量和喷施时期对油菜品质的影响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1 主要结果 |
1.1 稻稻油三熟制油菜高产品种特征 |
1.2 稻稻油三熟制早、晚稻高产品种特征 |
1.3 不同油稻共生期双季晚稻套播油菜苗期性状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1.4 不同稻茬高度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1.5 不同肥料运筹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效益分析 |
1.6 不同播种量双季晚稻套播油菜生长发育和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分析 |
1.7 乙烯利不同浓度和喷施时期催熟双季晚稻套播油菜成熟进程、产量和品质比较 |
2 本研究创新点 |
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双季晚稻套播油菜3控2防1简化栽培技术要点 |
附录2: 作者简介 |
(2)紫云英配施氮肥对水稻产量、土壤特性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紫云英还田后减施氮肥研究 |
1.2.2 紫云英还田后秸秆腐解和养分释放特征研究 |
1.2.3 紫云英配施化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1.2.4 紫云英配施化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1.2.5 紫云英配施化肥对土壤碳库的影响 |
1.2.6 紫云英配施化肥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1.2.7 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及其评价 |
1.3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紫云英翻压条件下水稻季施氮量优化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设计 |
2.1.3 取样和测定方法 |
2.1.4 数据处理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紫云英翻压条件下减施氮肥对水稻株高的影响 |
2.2.2 紫云英翻压条件下减施氮肥对水稻分蘖的影响 |
2.2.3 紫云英翻压条件下减施氮肥对水稻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 |
2.2.4 紫云英翻压条件下减施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2.3 讨论 |
第三章 施氮对紫云英腐解与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设计 |
3.1.2 供试材料 |
3.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施氮水平下紫云英腐解过程中干物质剩余量变化特征 |
3.2.2 不同施氮水平下紫云英腐解过程中氮素释放特征 |
3.2.3 不同施氮水平下水稻氮素吸收量 |
3.2.4 不同施氮水平下土壤氮素变化特征 |
3.2.5 施氮量、水稻氮素吸收、土壤氮素之间相关性分析 |
3.3 讨论 |
3.3.1 施氮对紫云英腐解的影响 |
3.3.2 施氮对紫云英养分释放的影响 |
3.3.3 施氮对土壤供氮特性的影响 |
第四章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水稻产量、稻米品质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概况 |
4.1.2 试验设计 |
4.1.3 样品采样方法与测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 |
4.2.2 水稻株高动态变化特征 |
4.2.3 水稻茎蘖量变化规律 |
4.2.4 水稻叶绿素变化规律 |
4.2.5 水稻稻米品质 |
4.3 讨论 |
4.3.1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水稻生长的影响 |
4.3.2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
4.3.3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
第五章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水稻干物质量、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概况 |
5.1.2 试验设计 |
5.1.3 样品采样方法与测定 |
5.1.4 数据处理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水稻干物质量变化特征 |
5.2.2 水稻茎、叶、穗各部分干物质量比例及其变化 |
5.2.3 水稻植株氮素吸收量变化 |
5.2.4 水稻茎、叶、穗各部分氮素吸收比例及其变化 |
5.2.5 水稻氮素吸收利用效率 |
5.3 讨论 |
5.3.1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水稻干物质生产、分配的影响 |
5.3.2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水稻群体吸氮量、吸氮量分配的影响 |
5.3.3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率的影响 |
第六章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概况 |
6.1.2 试验设计 |
6.1.3 样品采样方法与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土壤容重、比重 |
6.2.2 土壤孔隙度 |
6.2.3 土壤团聚体机械组成 |
6.2.4 土壤化学性状 |
6.3 讨论 |
6.3.1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物理性状的影响 |
6.3.2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 |
第七章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土壤碳库的影响 |
7.1 材料与方法 |
7.1.1 试验地概况 |
7.1.2 试验设计 |
7.1.3 样品采样方法与测定 |
7.1.4 数据处理 |
7.2 结果与分析 |
7.2.1 土壤总有机碳 |
7.2.2 土壤活性有机碳 |
7.2.3 土壤微生物量碳 |
7.2.4 土壤碳库管理指数 |
7.2.5 土壤有机碳库和产量的相关性分析 |
7.3 讨论 |
第八章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
8.1 材料和方法 |
8.1.1 试验地概况 |
8.1.2 试验设计 |
8.1.3 样品采样方法与测定 |
8.1.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8.2 结果与分析 |
8.2.1 紫云英生长季及水稻季N_2O排放动态特征 |
8.2.2 紫云英生长季及水稻季CH_4排放动态特征 |
8.2.3 紫云英生长季及水稻季CO_2排放动态特征 |
8.2.4 紫云英生长季及水稻季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及比例 |
8.2.5 稻田净增温潜势、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
8.3 讨论 |
8.3.1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N_2O排放的影响 |
8.3.2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CH_4排放的影响 |
8.3.3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稻田CO_2排放的影响 |
8.3.4 紫云英还田配施氮肥对增温潜势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影响 |
第九章 紫云英配施氮肥对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评估 |
9.1 试验设计 |
9.2 评估方法 |
9.2.1 农产品供给功能 |
9.2.2 气体调节功能 |
9.2.3 土壤养分累积功能 |
9.2.4 土壤保持功能 |
9.2.5 水分涵养功能 |
9.3 数据来源 |
9.4 结果与分析 |
9.4.1 农产品供给功能价值 |
9.4.2 气体调节功能价值 |
9.4.3 土壤养分累积功能价值 |
9.4.4 土壤保持功能价值 |
9.4.5 水分涵养功能价值 |
9.4.6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综合评估 |
9.5 讨论 |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结论 |
10.2 创新点 |
10.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3)清代中原地区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研究对象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学术创新 |
一、研究方法 |
二、学术创新 |
第四节 研究时空范围 |
一、时间界限 |
二、地域范围 |
第一章 清代中原地区农业与生态环境 |
第一节 清代以前中原地区农业生态环境变迁 |
一、中原地区地形与地貌 |
二、清代以前中原地区水系及其变迁 |
三、气候状况与变迁 |
第二节 清代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区的形成 |
一、清代中原地区的水系变迁 |
二、清代中原地区土壤状况 |
三、清代中原地区气候变迁状况 |
四、清代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区 |
第二章 清代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 |
第一节 农业生产的恢复 |
一、农田垦殖情况 |
二、农田水利的恢复和发展 |
三、畜牧业生产状况 |
第二节 农业生产结构的变迁 |
一、美洲作物引进后的继续发展 |
二、经济作物种植的扩大 |
三、水稻种植的消长 |
第三节 农业生产技术的提升 |
一、耕作技术的提升 |
二、土壤改良技术 |
第三章 清代中原地区的农作物与土地形态 |
第一节 经济作物的分布 |
一、棉花 |
二、油料作物 |
三、染料作物 |
四、烟草 |
五、中草药 |
第二节 粮食作物的商品化趋势 |
一、促进粮食作物商品化的因素 |
二、粮食作物的商品化概貌 |
第三节 土地所有制形态 |
一、清代前中期的土地所有制形态 |
二、清代后期的土地所有制形态 |
第四章 清代中原地区的农政管理 |
第一节 农业制度 |
一、土地制度 |
二、赋税制度 |
三、仓储制度 |
第二节 农业经济发展的政策保障 |
一、实行更名田以及地权改革政策 |
二、实行招募流民、开垦荒田政策 |
三、实行蠲租赈灾政策 |
四、促进农田水利建设的政策 |
第三节 农业管理模式的探索进步 |
一、个体农业的经营管理 |
二、屯垦管理 |
三、农田水利的管理模式 |
第四节 农业灾荒与救灾机制 |
一、农业灾荒概况 |
二、救灾机制 |
第五章 清代中原地区农业经济与工商业发展 |
第一节 农业区域经济与发展方式 |
一、豫东农业经济区的经济及发展方式 |
二、豫西农业经济区经济及发展方式 |
三、豫北农业经济区的经济及发展方式 |
四、豫南农业经济区和南阳盆地农业经济区的经济及发展方式 |
第二节 农业与手工业进步 |
一、丝麻业的兴衰 |
二、发达的棉纺织业 |
三、酿酒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农业与商品贸易繁荣 |
一、粮食贸易 |
二、棉花和棉布贸易 |
三、兴盛的市集贸易 |
第四节 农业经济与商业集市的发展 |
一、城市的繁荣 |
二、逐渐兴起的商业重镇 |
第六章 清代中原地区农业经济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第一节 农业生产与乡村治理 |
一、保甲制度与官府行政在乡村治理中的延伸 |
二、民间经营自治 |
第二节 农业经济与人口、生活观念的发展变化 |
一、清代人口的增长 |
二、农业经济发展与生活观念的变化 |
第三节 农业经济危机与社会救助 |
一、官府救助 |
二、民间救助 |
三、宗族救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业低温灾害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气候变化研究现状 |
1.3 低温灾害研究现状 |
1.4 气候变化条件下的低温灾害 |
1.4.1 冷害 |
1.4.2 寒害 |
1.4.3 霜冻害 |
1.4.4 冻害 |
1.4.5 低温灾害的防御措施 |
1.5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6 本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 |
第二章 数据和方法 |
2.1 数据 |
2.2 研究方法 |
2.2.1 线性趋势 |
2.2.2 聚类分析 |
2.2.3 离群点检测 |
第三章 我国近50年的气候变化 |
3.1 气温、降水的年变化趋势 |
3.2 气温、降水的月变化 |
3.3 气候变化在不同时段的差异 |
3.4 小结 |
第四章 1992-2011年我国低温灾害变化特征分析 |
4.1 1992-2011年间气温变化分析 |
4.2 霜冻、冷害的时空分布与变化特征分析 |
4.3 低温灾害变化影响因子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主要结论 |
5.2 讨论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焉耆盆地绿洲气候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绿洲气候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外的研究进展及研究成果 |
1.3.2 小结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数据的来源 |
1.4.2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焉耆盆地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与范畴 |
2.1.2 气候 |
2.1.3 水文水系 |
2.2 研究区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焉耆盆地平原绿洲气候变化与出山口气候变化趋势特征对比分析 |
3.1 温度变化的特征分析 |
3.1.1 年代季变化特征分析 |
3.1.2 气温季节线性趋势特征分析 |
3.2 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
3.2.1 年变化特征分析 |
3.2.2 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
3.3 降水变化的特征分析 |
3.3.1 年季变化特征分析 |
3.3.2 季节变化特征分析 |
3.4 焉耆盆地绿洲边缘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
3.4.1 气温变化趋势分析 |
3.4.2 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
3.4.3 蒸发量变化趋势分析 |
3.5 盆地内外气候变化对比分析 |
第四章 焉耆盆地绿洲近 30 年土地/覆被利用变化分析 |
4.1 近 30 年焉耆盆地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动态分析 |
4.2 会经济变化分析 |
第五章 绿洲小气候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
5.1 土地覆被变化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
5.2 焉耆气候变化与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6)紫云英与油菜、黑麦草混播种植和利用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绿肥概况 |
1.1.1 绿肥作用 |
1.1.1.1 改善土壤理化性质 |
1.1.1.2 减少化肥用量,提高作物产量 |
1.1.1.3 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
1.1.1.4 发展优质农副产品,提高经济收入 |
1.1.2 绿肥分类 |
1.1.3 绿肥种植方式 |
1.2 紫云英混播研究进展 |
1.2.1 混播种植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
1.2.2 混播理论依据及效益 |
1.2.2.1 混播作物间相互作用 |
1.2.2.2 对绿肥鲜草产量及养分积累的影响 |
1.2.2.3 对后作的影响 |
1.2.2.4 培肥改土效果 |
1.2.2.5 与粮、油主作物间混作 |
1.2.3 混播关键技术 |
1.2.3.1 混播种类 |
1.2.3.2 混播比例 |
2 研究背景、内容及技术路线 |
2.1 研究背景 |
2.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3 研究内容 |
2.4 技术路线 |
3 紫云英混播对鲜草产量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
3.1 前言 |
3.2 紫云英与油菜混播种植效果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1.1 试验材料 |
3.2.1.2 试验设计 |
3.2.1.3 试验管理 |
3.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2.2 结果与分析 |
3.2.2.1 对鲜草产量的影响 |
3.2.2.2 对养分含量的影响 |
3.2.2.3 对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
3.2.2.4 对C/N的影响 |
3.3 紫云英与油菜、黑麦草混播种植效果研究 |
3.3.1 材料与方法 |
3.3.1.1 试验材料 |
3.3.1.2 试验设计 |
3.3.1.3 试验管理 |
3.3.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3.3.2 结果与分析 |
3.3.2.1 对鲜草生物量的动态影响 |
3.3.2.2 对养分含量的动态影响 |
3.3.2.3 对养分积累量的动态影响 |
3.3.2.4 对C/N的影响 |
3.4 讨论 |
3.5 结论 |
4 紫云英混播的养分释放特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材料 |
4.2.2 试验设计及过程 |
4.2.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处理对表层溶液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1.1 电导率的变化 |
4.3.1.2 全氮的变化 |
4.3.1.3 全磷的变化 |
4.3.1.4 全钾的变化 |
4.3.2 不同处理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
4.3.2.1 硝态氮、铵态氮、无机氮的变化 |
4.3.2.2 速效磷、速效钾的变化 |
4.3.2.3 pH、有机质、全氮的变化 |
4.4 讨论 |
4.5 结论 |
5 紫云英混播施用对水稻产量及养分吸收分配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紫云英与油菜混播施用对水稻的效果 |
5.2.1 材料与方法 |
5.2.1.1 试验材料 |
5.2.1.2 试验设计 |
5.2.1.3 试验过程 |
5.2.1.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2.2 结果与分析 |
5.2.2.1 对水稻产量及产量构成的影响 |
5.2.2.2 对水稻养分含量的影响 |
5.2.2.3 对水稻养分积累量的影响 |
5.2.2.4 对肥料贡献率的影响 |
5.3 紫云英混播施用对水稻的效果 |
5.3.1 材料与方法 |
5.3.1.1 试验材料 |
5.3.1.2 试验设计及过程 |
5.3.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
5.3.2 结果与分析 |
5.3.2.1 对水稻干物质量的影响 |
5.3.2.2 对水稻产量构成的影响 |
5.3.2.3 对水稻养分吸收与分配的影响 |
5.4 讨论 |
5.5 结论 |
6 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湖南省油菜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意义 |
4 研究现状 |
4.1 对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探讨 |
4.2 对我国农产品生产成本较高原因的探讨 |
4.3 对农产品成本收益的研究 |
4.4 对我国油菜生产的相关研究 |
4.4.1 我国油菜生产的现状分析 |
4.4.2 提高我国油菜生产水平的对策研究 |
5 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构 |
6 本文的创新之处 |
7 本文的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影响湖南省油菜生产成本的因素分析 |
1 湖南省油菜生产状况 |
1.1 湖南省油菜种植区域分布 |
1.2 湖南省油菜种植状况 |
2 油菜生产成本的驱动因素分析 |
2.1 影响湖南油菜生产的不可控因素 |
2.1.1 地理条件 |
2.1.2 气候条件 |
2.2 影响湖南省油菜生产的可控因素 |
2.3 油菜生产成本的相关因素划分 |
2.4 油菜生产成本因素相关分析 |
第三章 对湖南省油菜生产成本与收益的分析 |
1 湖南省油菜生产成本分析 |
1.1 人工费用 |
1.2 肥料费用 |
1.3 租赁作业费用 |
1.4 农药费用 |
1.5 种子费用 |
2 湖南省油菜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 |
2.1 单位产量成本分析 |
2.2 单位产量主产品出售价格分析 |
2.3 单位面积总成本分析 |
2.4 单位面积主产品产量分析 |
2.5 单位面积产值分析 |
2.6 单位面积净利润 |
3 不同地区油菜生产成本与收益比较分析 |
3.1 湖南省和湖北省及全国油菜生产成本构成分析 |
3.1.1 单位面积人工费用的变化情况与比较 |
3.1.2 单位面积肥料费用的变化情况与比较 |
3.1.3 单位面积租赁作业费用的变化情况与比较 |
3.1.4 单位面积农药费用的变化情况与比较 |
3.2 湖南与其他油菜生产地区成本比较分析 |
第四章 湖南省油菜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1 传统的生产方式不利于成本的整体优化 |
2 在油菜生产环节中存在的问题 |
2.1 油菜品种不适应机械化生产要求 |
2.2 肥料投入使用量较低 |
2.3 农药费用投入过高 |
2.4 租赁作业水平较低 |
2.5 人工投入成本较高 |
第五章 湖南油菜生产节本增效的对策 |
1 政府加大对油菜生产的扶持和补贴力度 |
1.1 政府应该加大对油菜种植生产的补贴力度 |
1.2 宏观上调整各地的油菜生产结构和成本控制 |
1.3 促进油菜市场供求平衡和稳定油菜的市场价格 |
1.4 政府应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业投入 |
2 加大对油菜生产的农业科技投入 |
3 大力推行机械化,减低劳动力成本 |
4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促进油菜生产可持续发展 |
5 提高油菜生产的比较效益,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稻茬免耕迟直播油菜栽培模式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我国油菜生产现状及研究背景 |
1.1.1 我国油菜生产概况 |
1.1.2 我国油菜产业存在的问题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进展 |
1.2.1 保护性耕作技术 |
1.2.2 播期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1.2.3 密度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1.2.4 氮肥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1.2.5 稻草覆盖与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关系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播期对不同油菜品种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1.2 密度、施氮量和盖草量对迟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2 试验地点 |
2.3 试验设计 |
2.3.1 播期对不同品种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3.2 密度、施氮量和盖草量对迟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2.4 测定项目及方法 |
2.4.1 生育期观察 |
2.4.2 生长情况调查及干物质积累 |
2.4.3 室内考中项目 |
2.4.5 品质测定 |
2.5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播期对不同品种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1.1 对油菜生育期的影响 |
3.1.2 对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3 对油菜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1.4 对油菜产量的影响 |
3.1.5 对菜籽品质的影响 |
3.2 密度、施氮量和盖草量对迟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3.2.1 不同处理对免耕迟直播油菜生长发育的影响 |
3.2.2 不同处理对免耕迟直播油菜干物质积累的影响 |
3.2.3 不同处理对免耕迟直播油菜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的影响 |
3.2.4 不同处理对免耕迟直播油菜菜籽品质的影响 |
4 小结与讨论 |
4.1 小结 |
4.1.1 播期对不同品种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1.2 密度、施氮量和盖草量对迟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2 讨论 |
4.2.1 播期对不同品种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4.2.2 密度、施氮量和盖草量对迟直播油菜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气候变化对云南主要行业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
一、气候变化对云南农业的影响 |
(一) 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 |
1. 云南农业概况 |
2. 敏感性分析 |
3. 脆弱性分析 |
(二) 影响事实及可能影响 |
1. 对种植制度的影响 |
2. 对作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
3. 对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
4. 对农作物病虫草害的影响 |
5. 对农业气象灾害的影响 |
6. 对农业用地的影响 |
二、气候变化对云南水资源的影响 |
(一) 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 |
1.云南水资源概况 |
2.敏感性分析 |
3.脆弱性分析 |
(二) 影响事实及可能影响 |
1. 对径流的影响 |
2. 对蒸发的影响 |
3.对供需水的影响 |
三、气候变化对云南生态系统的影响 |
(一) 敏感性和脆弱性分析 |
1.云南生态系统概况 |
2.敏感性分析 |
3.脆弱性分析 |
(二) 影响事实和可能影响 |
1.对低纬度冰川的影响 |
2.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 |
3.对森林生态系统的影响 |
1) 对森林成分、面积的影响 |
2) 对森林病虫害的影响 |
3) 对森林火灾的影响 |
4) 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
5) 对高原湖泊的影响 |
6) 对气候带的影响 |
四、气候变化对云南其他领域的影响 |
(一) 对能源的影响 |
1.云南的能源状况 |
2.对能源生产的影响 |
3.对能源消耗的影响 |
(二) 对旅游业的影响 |
1.云南的旅游资源概况 |
2.对旅游景观的影响 |
3. 对旅游舒适度的影响 |
(三)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
1.直接影响 |
1) 热浪影响 |
2) 极端天气事件影响 |
2. 间接影响 |
1) 对传染性疾病的影响 |
2) 对传染病病原体的存活变异的影响 |
3) 气候变暖与SARS、禽流感 |
4) 过敏性疾病的影响 |
5) 对空气污染的影响 |
四、湖北稻区冬半年农业资源特点和冬季农业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稻稻油三熟制稻油高产品种特征及晚稻套播油菜高产栽培技术研究[D]. 郑伟.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5)
- [2]紫云英配施氮肥对水稻产量、土壤特性及生态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D]. 马艳芹. 江西农业大学, 2017(05)
- [3]清代中原地区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D]. 李华欧. 郑州大学, 2016(08)
- [4]气候变化条件下农业低温灾害特征分析[D]. 佟金鹤.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6(02)
- [5]焉耆盆地绿洲气候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D]. 李建涛. 新疆大学, 2014(02)
- [6]紫云英与油菜、黑麦草混播种植和利用效应研究[D]. 魏云霞. 华中农业大学, 2013(02)
- [7]湖南省油菜生产成本与效益分析[D]. 李素萍. 湖南农业大学, 2012(06)
- [8]稻茬免耕迟直播油菜栽培模式的研究[D]. 雷玲. 华中农业大学, 2012(02)
- [9]第1章 黄土高原全新世以来自然环境变化概况[A]. 郭正堂,侯甬坚.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第十届(2010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下), 2011
- [10]气候变化对云南主要行业的影响[J]. 程建刚,王学锋,龙红,金燕,孙丹.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