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AMP在冠心病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李晓璇[1](2014)在《环磷酸腺苷、儿茶酚胺类物质与冠心病心气虚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冠心病心气虚证患者、冠心病非心气虚证患者及正常人血浆环磷酸腺苷cAMP、儿茶酚胺类物质E、NE水平变化的比较研究,初步探讨冠心病心气虚证患者发病的主要机制,以期为冠心病心气虚证的发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也期待为冠心病心气虚证患者临床证治提供客观化参考指标,搜寻环磷酸腺苷cAMP、儿茶酚胺类物质E、NE水平在判断冠心病病情和预后方面意义的有力证据,为冠心病心气虚证的诊断与中医辨证论治提供新的现代医学依据。方法:选取年龄在3065岁之间的冠心病心气虚证患者30例,非心气虚证患者30例,正常人30例,用ELISA技术测定三组受试者的cAMP、E、NE水平。结果:同冠心病非心气虚证组、正常人对照组相比,冠心病心气虚证组的血浆cAMP、E、NE水平均有所上升,相关性显着,Fisher判别分析准确率较高且与Bayes分析结果一致。结论:1.血浆cAMP、E、NE可以作为判定冠心病心气虚证的客观化指标。2.由Gs-AC-cAMP-PKA信号通路介导的RyR2开放异常可能是CHD心气虚证发病的主要机制之一。
胡俊媛[2](2018)在《三七总皂苷干预冠心病血瘀证let-7b的分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和目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rtery disease,CAD)简称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是冠心病中最危险的两种临床类型,冠心病因其较高的死亡率和对心脏功能的损害,成为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心血管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是冠心病的病理机制,中医认为胸阳不振和浊邪痹阻为其关键病机,冠脉中的血栓和脂质沉积当属瘀血痰浊类,因此血瘀证是冠心病中最重要且最常见的证候。三七是经典的活血化瘀中药之一,具有化瘀不伤正的特点,适合于胸痹病虚实并见的特点。三七总皂苷(Panax notoogiseng saponins,PNS)是从三七中提取的重要药效成分,三七总皂苷在临床中主要用于治疗心血管和脑血管疾病,例如冠心病和脑梗塞。三七总皂苷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很多,但对于三七总皂苷治疗冠心病血瘀证的研究,用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标准来评估血瘀证改善情况的研究较少。有鉴于此,本研究的第一部分将针对三七总皂苷治疗冠心病血瘀证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miRNA)是内源性非编码小RNA,这些miRNA以信使核糖核酸(messengerRNA,mRNA)为靶向调控细胞功能,当miRNA的表达异常时,其下游的信号通路会发生紊乱,这是很多疾病的重要成因。新近研究表明miRNA调节多种心血管系统重要蛋白的表达,参与心脏发育、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心肌修复和心肌细胞凋亡等生理过程;同样也参与了很多心血管疾病的病理过程,如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肌肥厚、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多项研究显示miRNAlet-7b-5p(以下简称let-7b)在冠心病的发生和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修复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let-7b是急性心肌梗死的潜在生物标志物,let-7b还可能在心肌梗死后细胞修复治疗等方面提供新思路。本研究第二部分将从let-7b及其靶基因的信号通路入手,探究三七总皂苷是否干预冠心病血瘀证let-7b的表达,在let-7b及其靶基因的信号通路上寻找三七总皂苷对冠心病血瘀证的治疗靶点。方法1三七总皂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型血瘀证的临床观察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80例,采用SAS6.12软件的PROC PLAN程序产生受试者,用密封信封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给予抗缺血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降血脂治疗等西医常规治疗,并根据合并症给予对症处理。治疗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血塞通胶囊;对照组4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血塞通胶囊模拟剂。治疗前后分别记录观察指标:心绞痛发作时间、心电图、西雅图量表、血瘀证积分量表、高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和肝肾功能。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用SPSS19.0软件分析。2三七总皂苷干预冠心病血瘀证let-7b的分子机制研究选择经冠脉造影确诊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10例,采用SAS6.12软件的PROC PLAN程序产生受试者,用密封信封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于早晨空腹状态下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总RNA。两组患者给予抗缺血治疗、抗血小板治疗、降血脂治疗等西医常规治疗,并根据合并症给予对症处理。治疗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血塞通胶囊;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血塞通胶囊模拟剂。4周后再次抽取外周静脉血,提取总RNA。用microRNA靶基因预测软件miRBase等确定let-7b的靶基因及相关通路作为研究切入点,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RT-PCR)验证let-7b及相关信号通路上的分子在治疗前后的变化。对观察指标进行统计学处理,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三七总皂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型血瘀证的临床观察治疗后治疗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心绞痛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87.5%。西雅图量表中躯体活动情况、心绞痛稳定状态和心绞痛情况的3个维度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躯体活动情况均得到显着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着(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稳定状态均得到显着改善(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心绞痛情况均得到显着改善(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血瘀证积分量表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瘀证情况均得到显着改善(p<0.05),且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显着(p<0.05)。炎症指标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后的白细胞有明显减少(p<0.05),对照组在治疗后白细胞也有减少趋势但无显着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hCRP有明显升高(p<0.05),对照组无显着差异(p>0.05)。安全性指标结果显示: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及血尿便常规无明显改变,统计学无显着性差异(P>0.05),体温、心率、呼吸频率、血压等基本生命指征均未出现异常。2三七总皂苷干预冠心病血瘀证let-7b的分子机制研究选取let-7b的靶基因ADRB2作为要研究信号分子;并选取ADRB2相关的两条信号通路:肾上腺素在心肌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调节脂肪细胞的信号通路;再选取两条通路上的信号分子ADRB2/GS/AC/cAMP/PKA/PLIN3作为要研究的信号分子。let-7b在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治疗组的let-7b在经过PNS干预后发生了上调;而对照组的let-7b在治疗后下调。研究发现,ADRB2在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治疗组的ADRB2在经过PNS干预后发生了上调;而对照组的let-7b在治疗后下调。研究发现,GS1在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治疗组的GS1在经过PNS干预后发生了上调,而对照组的GS1在治疗后下调;cAMP在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变化趋势是相反的,治疗组的cAMP在经过PNS干预后发生了下调,而对照组的cAMP在治疗后上调;PRKACA在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治疗组的PRKACA在经过PNS干预后发生了下调,对照组的PRKACA在治疗后也发生了下调;PLIN3在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治疗组的PLIN3在经过PNS干预后发生了下调,对照组的PLIN3在治疗后也发生了下调。结论三七总皂苷对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PNS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电图,减少心肌缺血的时间和发作次数;PNS能明显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躯体活动;PNS可以有效改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瘀证患者的血瘀证积分;PNS具有抗炎症的作用,这可能与降低血液中白细胞有关。血塞通软胶囊用于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不仅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性良好。let-7b和ADRB2变化的一致性说明了 ADRB2非常可能是let-7b的靶基因,在靶基因预测的过程中ADRB2还属于尚未被验证的let-7b的靶基因,本项实验结果进一步提供了依据。本项研究发现PNS上调let-7b和ADRB2,从而调控下游信号通路GS/AC/cAMP/PRKACA/PLIN3,这可能是PNS达到治疗作用的重要途径之一:PNS上调ADRB2/Gs/AC信号分子,其作用可能是降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的水平从而改善心脏舒缩功能;PNS下调cAMP水平从而使PRKACA减少,其作用可能是减少心肌氧耗、减轻心脏前后负荷和抑制心肌重构;PNS下调PRKACA水平从而使PLIN3减少,其作用可能是调节脂肪细胞功能从而降低血脂水平。
刘小菊[3](2020)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观察指标包括 SOD、GPX、MDA、AOPP。方法:选取2019年01月至2020年02月期间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接受冠状动脉造影的确诊冠心病并行冠脉支架植入的患者共17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5例,组内再根据临床资料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和稳定性心绞痛亚组。对照组给予冠心病的规范化药物治疗,试验组在冠心病规范化药物治疗的基础上予以小脑电刺激治疗仪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1.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BMI、TG、TC、LDL-C、HDL-C、冠脉病变数、支架植入数基线资料无显着差异(P>0.05);且在急性冠脉综合征、稳定性心绞痛亚组中基线资料均无显着差异。2.治疗前两组SOD、GPX、MDA、AOPP水平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分别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稳定性心绞痛亚组分析,以上各指标比较均无显着差异(P>0.05)。3.治疗后试验组血清SOD、G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1);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治疗后试验组SOD、G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在稳定型心绞痛亚组,治疗后试验组SOD、GPX水平高于对照组,MDA、AOPP水平低于对照组(P均<0.05)。4.治疗后试验组血清SOD、GP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MDA和AOP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治疗后对照组SOD、GPX均高于治疗前,AOPP水平低于治疗前(P均<0.01),MD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亚组,治疗后试验组SOD、GP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MDA和AOP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治疗后对照组血清SOD、GPX均高于治疗前,AOPP水平低于治疗前(P均<0.01),MDA水平低于治疗前(P<0.05);在稳定型心绞痛亚组,治疗后试验组SOD、GPX水平均高于治疗前,MDA和AOP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1);治疗后对照组血清SOD水平高于治疗前(P<0.01),GPX水平高于治疗前(P<0.05),MDA及AOP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均<0.05)。结论:小脑顶核电刺激可调节冠心病患者体内氧化应激水平,对患者病情恢复及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研究临床试验注册网址:http://www.clinicaltrials.gov.注册号:NCT04121715。
安冬青[4](2007)在《天香丹治疗冠心病及对心肌线粒体ATPase、MVC、MVD影响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与意义:国内外对冠心病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已经非常深入,作为对不同地区冠心病临床表现及差异性研究,新疆中医、中西医结合专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立了适用于当地特点的治法和方药。本文在导师周铭心教授的指导下,继承前辈的经验和学术建树,将新疆地区专家的传统经验集中、上升为临床与实验研究,使之更加科学化。目的:通过对通补开泄法之代表方天香丹的临床与实验研究,积极探索天香丹治疗冠心病的机理,从实践及理论上证实天香丹治疗冠心病的有效作用及作用机制。通过临床研究,观察冠心病患者的辨证分型及主要症状出现的频次及规律;观察天香丹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症状、心电图改善情况及对侧枝循环、血管新生的影响;用无创超声应变率方法评价天香丹对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肌功能的疗效。通过动物试验,观察天香丹对犬冠脉血流动力学的改善作用;以及对大鼠心肌梗塞模型MVC、MVD及心肌线粒体ATPase的活性影响,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从细胞学角度阐述天香丹治疗冠心病的机理。在此基础上,对通补开泄法进行系统分析,论证通补开泄法的理论渊源、思想基础、立论依据、创新发展。本文分三部分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对治疗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与结果:第一部分天香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1)证型症状分布研究。方法:选取2003年12月~2006年12月就诊的冠心病的患者2215例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冠心病的辩证分型及主要症状表现。结果:2215例患者中,辨证分型以秽浊痰阻居多,气虚血瘀次之,症状以胸闷、胸痛、口中气秽、舌暗、苔腻、大便不爽出现频次最高;2)天香丹对冠心病症状及血管新生相关因子的研究。方法:选取620例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21例、对照组299例。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的频率,持续时间及心电图变化,血清血管生长因子、一氧化氮以及一氧化氮合酶的含量变化;将入选的经冠脉造影确诊的157例患者分为实证组及虚证组,进行治疗前后症状疗效及超声应变率及应变率显像检查。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均能改善中医综合证候,对胸痛、胸闷、心悸、气短、乏力、脘腹胀满症状有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胸闷、眩晕、脘腹胀满、口中气秽以及舌质、舌苔变化明显,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及心电图明显得到改善。两组均能改善血清VEGF、NO以及NOS含量;虚证组与实证组冠心病患者治疗后症状均有改善,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相心肌应变率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显示:天香丹能改善冠心病心肌缺血;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合酶,优于对照组,提示,天香丹改善冠心病的作用可能与促进血管新生有关。天香丹对于冠心病虚证与实证均有疗效,从临床实验证实前辈所提出的冠心病秽浊痰阻气虚血瘀为归宿证的学术主张。第二部分天香丹的实验研究:1)天香丹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30只犬分为5组,观察动脉血压、心率、左心室内压、冠脉血流量的变化。结果:给药后180min内,给药组冠脉血流量均不同程度的高于空白组,对照组和天香丹大、中、小剂量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天香丹高剂量组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血压变化不大。给药后180min内,天香丹能不同程度升高麻醉犬LVSP和LVEDP;升高+dp/dtmax和降低-dp/dtmax;延长t-dp/dtmax。各治疗组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天香丹大剂量组较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天香丹可能通过改变左心室收缩压LVSP和左心室终末舒张压LVEDP来增加冠脉流量;2)天香丹对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ATPase及MVC、MVD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48只,分为6组。按文献造模。6周后处死。观察MVC、MVD、心肌重量及心肌超微结构的变化测定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一氧化氮、测定心肌线粒体Na+-K+ATPase、Ca2+-Mg2+ATPase活性。结果:治疗组、天香丹大、中、小剂量组MVC较假手术组、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其中大中剂量组MVC和MVD增多最显着,与其余各组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小剂量组、中剂量组比治疗组MVC较少,但三者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MVD较模型组明显增多(P<0.05):小剂量组MVD在治疗组与模型组之间,三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NO升高VEGF含量升高,天香丹大剂量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电镜观察:天香丹小剂量组:肌丝有断裂,但肌节结构清晰,线粒体轻度肿胀,脊结构整齐,心肌核基质轻度空化,闰盘结构正常,天香丹大、中剂量组肌丝排列整齐,肌节长度均一,线粒体轻度扩张,嵴结构整齐、清晰、核仁清晰可见,闰盘结构正常。模型组大鼠心肌细胞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均显着低于正常组,而天香丹则具有显着提高和恢复ATP酶活性的作用,而且其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并具有一定的量效关系。本实验显示,天香丹能有效改善麻醉犬的冠脉流量,改善左心室内压力,维持心输出量和稳定血压;促进大鼠缺血心肌微血管数、微血管面密度增加,升高血管生长因子及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含量,促进血管新生;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提高线粒体ATP酶活性,保护线粒体,从而保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抗心肌缺血。第三部分天香丹治疗胸痹的理论依据:阐述天香丹是通补开泄法的代表方。通补开泄法的建立是以仲景胸痹阳微阴弦病机理论为启示,以新疆地域气候生活习惯所致胸痹特点为前提,以“五脏六腑皆令人胸痹心痛,非独心也”的脏腑相关理论为立论依据,以历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的思想为源泉,以通法、补法、开泄法的认识为基础,为治疗新疆胸痹的有效法则。结论1)通过对2215例冠心病患者辨证分型及症状出现频次的调查,结果显示:新疆冠心病辨证以秽浊痰阻、气虚血瘀为主要证型;其主要临床表现为脚闷胸痛、口中气秽、心悸、脘腹胀满、乏力、舌暗、苔腻等。2)临床实验显示,天香丹之主要作用为改善冠心病临床症状及心电图;改善侧枝循环,改善血管新生相关活性物质、促进血管新生的作用;从超声心肌应变率及应变率显像观察,天香丹改善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状态,对于虚证及实证患者均有治疗作用。从临床实验证实先辈所提出的冠心病秽浊痰阻气虚血瘀为归宿证的学术主张。天香丹治疗冠心病,五脏并举,脏腑相因,虚实并治,整体调节。3)动物实验证实,天香丹改善麻醉犬的冠脉流量,改善左心室内压力,维持心输出量和稳定血压;增加大鼠心梗心肌新生血管数及阳性染色面积比,升高血管生长因子及一氧化氮及一氧化氮合酶含量,促进血管新生;改善缺血心肌能量代谢提高ATPase活性,保护线粒体,保护心肌细胞超微结构,从而抗心肌缺血。4)天香丹是治疗冠心病的有效法则通补开泄法的代表方,其产生是根据胸痹本虚标实的病机和五脏相关理论及新疆胸痹发病的地域特点而提出的。通补开泄法补心肺脾肾精元之气,调心肝之血,化痰饮、去秽浊、散瘀血以通阳宣痹。与本文调查所显示的新疆冠心病以秽浊痰阻、气虚血瘀为主,使用天香丹治疗冠心病改善主要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相吻合。5)通补开泄法及其天香丹的研究,可以作为新疆乃至西北地区治疗冠心病及其相关疾病防治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金晓[5](2020)在《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痰瘀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基因组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部分 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目的:本研究以广东地区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益气活血化痰法为切入点,评估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本临床研究以冠脉临界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试验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参术冠心方,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加安慰剂,连续治疗6个月后评估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疗效及安全性。主要观察指标为:冠状动脉CT相关指标(心肌跨壁灌注梯度、左心室的CT值及主动脉根部的CT值、钙化积分、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血脂四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医证候积分及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结果:最终完成临床研究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60例,其中试验组30例,对照组30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病程、个人史、既往史及家族史、临床用药及两组患者冠脉狭窄程度人数分布等基线情况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临床研究结果显示,对干预前后试验组和对照组2组患者的冠状动脉CT相关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钙化积分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后心肌跨壁灌注梯度、左心室的CT值及主动脉根部的CT值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和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前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LDL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治疗6个月后,与治疗前相比较,LDLC水平有所降低,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 LDLC:2.84±0.93mmmol/LVS 治疗后 2.39±0.65 mmol/L,P=0.006);在治疗 6个月后,试验组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LDLC:2.39±0.65mmol/LVS对照组2.77±0.74,P=0.040)。两组患者治疗前T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在药物治疗6个月后患者TC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TC:治疗前4.42±0.96mmol/LVS治疗后 3.73±0.52mmol/L,P<0.001,对照组 TC:治疗前 4.70±1.24 mmol/LVS 治疗后4.21±0.73 mmol/L,P=0.042)。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6个月后的TC水平,发现试验组TC水平较对照组低,并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TC 3.73 ± 0.52 VS对照组TC 4.21±0.73,P=0.006),说明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参术冠心方能更有效的降低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TC水平。而甘油三脂(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在治疗6个月后两组患者组内比较治疗前后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hsCRP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6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hsCRP水平组间和组内比较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4.中医证候疗效方面,在治疗3个月后,根据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试验组总有效率为6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0%。在治疗6个月后,根据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判断试验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76.6%,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36.37%。将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疗效分别进行组间比较,试验组在中医证候疗效上更具有优势,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方面,将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各项评分(PL、AS、AF、TS、DP)进行比较,二组患者的SAQ各项评分在治疗前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将试验组和对照组在治疗3个月、6个月后的SAQ各项评分分别进行组间差异比较,发现试验组在治疗3个月及6个月后的SAQ各项评分值均比对照组高,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方面,比较治疗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肝功能(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水平、肾功能(尿素氮、肌酐)的指标变化,提示试验组和对照组肝功能和肾功能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改变(P>0.05),参术冠心方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结论:本临床试验研究表明,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参术冠心方可以有效的降低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同时可以有效的改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提高冠脉临界病变治疗的有效率,有效的改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并且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第二部分 心血管疾病基因组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目的:(1)整理和统计常见心血管疾病的基因组学相关文献。(2)梳理中医药相关的心血管疾病的基因组学相关文献情况。方法:本文献研究采取文献计量分析方法。首先确定检索词,主要检索常见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梗死、心肌缺血、高血压、心力衰竭、心房颤动,及确定基因芯片、基因组学、基因表达谱、转录组、lncRNA、miRNA、mRNA作为检索词,主要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维普网(Chinese VIP information,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及 Pubmed 数据库。对符合纳入条件的文献提取基本资料,并通过EXCEL表及SPSS软件进行统计。结果:通过阅读文献的标题及摘要对文献进行初步筛选,得到基因组学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研究的文章有864篇,下载阅读全文,最终纳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116篇。基因组学技术应用于冠心病的文章有8篇,心肌梗死的文章有22篇,心肌缺血的文章有16篇,心力衰竭的文章有6篇,高血压的文章有36篇,心房颤动的文章有14篇,心力衰竭的文章有6篇,心肌病的文章有2篇,风湿性心瓣膜病的文章有3篇,肺动脉高压的文章有9篇。在纳入的文献中,有59项研究探索疾病的差异基因表达谱(mRNA),32项研究探讨疾病的差异miRNA,8项研究探讨疾病的lncRNA表达,6项研究探讨疾病的circRNA表达,1项研究选择lncRNA+mRNA+miRNA进行联合分析,4项研究选择lncRNA+mRNA联合分析,3项研究选择miRNA+mRNA联合分析,1项研究选择circRNA+miRNA联合分析,1项研究选择lncRNA+circRNA进行关联分析,1项研究以DNA为研究指标。纳入符合条件的116项研究中,有41项研究涉及中医。纳入的心肌缺血相关的中医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有8项,其中4项为针刺干预心肌缺血的基因组学研究,4项为中药复方干预心肌梗死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高血压相关组学研究涉及中医的研究有23项,其中8项研究涉及针刺治疗,11项研究涉及中药干预高血压治疗效果,4项研究涉及中医证型,其中肝阳上亢相关证型1例,3项研究涉及血瘀相关证型。心力衰竭相关研究中有1项涉及中医药治疗心力衰竭治疗效果的相关组学分析。在纳入的中医文献中,其中21项研究补充了对筛选出的差异基因进行了 RT-PCR验证,其中只有一项研究提供验证的样本数量,余下研究均未提供验证的样本量。有22项研究对差异基因行GO富集分析,和KEGG Pathway通路分析,从通路角度以及分子功能、生物过程、细胞成分等多个方面对中医药干预心血管疾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结论:通过整理心血管疾病的基因组学相关文献,可以发现基因芯片技术已经广泛的应用于心血管系统疾病,促进了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分析目前的中医相关的基因组学的研究发现,目前主要集中于中医药干预机制方面的基因组学相关探讨,中医证型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目前相对较少。从纳入的中医相关的基因组学研究得出中医相关基因组学研究质量仍有待提升。第三部分 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联合西药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基因组学研究目的:从基因组学层面探索参术冠心方改善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脂质代谢的机制,为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筛选出分子标志物,并提供基因水平层面的理论依据。方法:结合临床研究,按照性别、年龄、药物使用情况等匹配原则,最终选出参术冠心方组4例,安慰剂组7例,抽取干预时间6个月后的患者全血进行基因芯片相关研究。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分别检测参术冠心方组和安慰剂组全血中的lncRNA、circRNA和mRNA的表达情况,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两组之间比较的差异lncRNA,mRNA及circRNA。对获得的差异基因通过DAVID网站对核心基因及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Gene Ontology,GO基因本体论)和基因通路富集分析(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通过StarBase数据库用于筛选差异lncRNA和差异miRNA之间的相互作用,然后与mmiRNA-mRNA相互作用集成,使用Cytoscape软件建立lncRNA-mRNA-miRNA ceRNA网络。对差异表达的circRNA的host基因分别进行GO分析,KEGG Pathway分析,探索差异circRNA的host基因的相关功能。通过lncRNA cis(顺式)作用靶基因分析、lncRNA trans(反式)作用靶基因分析及LncRNA转录因子关联分析进一步筛选出lncRNA-mRNA关系对,探索差异lncRNA的功能。结果:1.通过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最终发现参术冠心方组对比安慰剂组有35个差异lncRNA(上调基因30个,下调基因5个),85个差异mRNA(上调基因55个,下调基因30个),20个差异circRNA(上调基因17个,下调基因3个)。通过对差异mRNA的功能分别进行检索分析,通过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以下基因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SLC22A17、SRGN、ALDH1A2、PINX1、CEP72、CD300A、DDAH2、FETUB、NUCB2、HDAC5、PRKCA、S100A16、SYTL4、TRPV1。对差异 circRNA 进行相关功能检索,发现ARHGAP1、TCF12、CEMIP及COLGALT1与脂质代谢密切相关。2.根据芯片实验结果,将差异基因进行蛋白互作网络分析,最后得出10个核心基因:CACNA2D2,CACNA2D3,DNAJC6,FGF12,SGSM2,CACNA1G,LRP6,KIF25,OXTR,UPB1。检索核心基因功能最终发现其中LRP6、SGSM2、OXTR与动脉粥样硬化及脂质代谢密切相关。3.总差异mRNA的GO项目富集包含113项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107 项细胞成分(Cellular Component),367 项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其中与冠脉临界病变密切相关的GO条目主要包括:如胆固醇代谢,收缩过程中的心肌细胞动作电位,Wnt通路、动脉血压调节等。与参术冠心方降低冠脉临界病变血脂的KEGG通路主要包括:PI3K/Akt/mTOR信号通路、Rapl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4.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的lncRNA-miRNA-mRNA ceRNA网络中主要包括:lncRNA(DPY19L2P2,HCG15,ANKRD36BP2),miRNA(miR-24,miR-27,miR-363,miR-125),mRNA(CNNM3,PEG10,MCOLN2,ULK3)。其中miR-24、miR-27已被证实在机体的脂肪生成、炎症、脂质代谢、氧化应激等方面作为重要的靶向标志物。miR-363可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氧诱导的凋亡和miR-125与心肌细胞调节密切相关,PEG10与心肌肥厚密切相关,因此在本研究中,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机制可能与调节以下分子标志物密切相关:miR-24,miR-27,miR-363,miR-125 及 PEG10。5.本次研究筛选出的差异circRNA主要有21个,对差异表达的circRNA的host基因分别进行GO分析,KEGG富集分析,从而获取差异circRNA host基因可能影响的生物学过程。最终得出circRNA的host基因的GO富集项目包含64项分子功能(Molecular Function,MF),84 项细胞成分(Cellular Component),123 项生物学过程(Biological Process)。通过GO分析发现总circRNA host基因主要富集于DNA修复,嗜脂性正调控,蛋白激酶C活性的正调控,组蛋白H3-K9乙酰化的调节,CTD磷酸酶活性,L-天冬氨酸跨膜转运活性等生物学过程。通过对差异circRNA的host基因进行KEGG分析,从而获取差异circRNA host基因可能影响的通路。从KEGG结果发现差异circRNA的host基因主要富集于以下通路:O-聚糖生物合成、赖氨酸降解、P53信号通路、细胞周期、泛素介导的蛋白质水解、细胞衰老、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等。6.LncRNA共表达的差异基因进行KEGG Pathway分析主要富集于以下通路:p53信号通路,局灶性粘连,TGF-beta信号通路,Ras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AMPK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DNA修复等。根据lncRNA与gene表达相关性,其中lncRNA顺式调控的基因主要包括:lncRNA ITFG1-AS1与ITFG1的关系对。对lncRNA trans(反式)作用靶基因分析主要发现有4个mRNA(RAD54L2,CNNM3,KIF18B,GPANK1)和 3 个 lncRNA(NR134460.1,NR145490.1,XR001753092.2)形成 lncRNA-mRNA靶标互作网络图。7.本研究确定对 mRNA(ALDH1A2、CD300A、CEP72、DDAH2、HDAC5、SYTL4)及lncRNA(LOC105374150,DNAJC9-AS1、LOC105372209)在 11 例样本中进行 q-PCR 验证实验。其中基因ALDH1A2、SYTL4及LOC105372209共设计3次引物均CT值高或溶解曲线非单一峰,预实验失败,通过q-PCR实验结果展示其中q-PCR验证结果发现参术冠心方组对比安慰剂组的差异基因CEP72、HDAC5上调及差异lncRNA DNAJC9-AS1、LOC105374150上调,差异基因DDAH2下调,并且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通过q-PCR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可能与基因CEP72、HDAC5、DDAH2及lncRNA DNAJC9-AS1、LOC105374150 密切相关。结论:在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基因组学研究中,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组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存在差异lncRNA,mRNA及circRNA。参术冠心方改善冠脉临界病变的患者的脂质代谢与以下分子标志物密切相关:miRNA(miR24,miR27)及mRNA(SLC22A1、ABCB1、SGSM2、LRP6、OXTR,SLC22A17、SRGN、ALDH1A2、PINX1、CEP72、CD300A、DDAH2、FETUB、NUCB2、HDAC5、PRKCA、S100A16、SYTL4、TRPV1)及 circRNA(ARHGAP1、CEMIP、COLGALT1)和 lncRNA(DPY19L2P2,HCG15,ANKRD36BP2)。通过 q-PCR 实验进一步验证了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可能与基因CEP72、HDAC5、DDAH2及lncRNA DNAJC9-AS1、LOC105374150 密切相关。通过GO分析和KEGG富集分析发现参术冠心方治疗气虚痰瘀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胆固醇代谢,心肌收缩,内皮细胞增殖的调控,及mTOR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代谢通路、Ras信号通路、Rap1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Hippo信号通路密切相关。其中与参术冠心方降低冠脉临界病变血脂相关的通路主要包括:PI3K/Akt/mTOR 通路、Rap1信号通路。
方建群[6](2008)在《D型人格—冠心病不良预后模型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在冠心病人和正常人群中应用D型人格量表(DS14)中文版,检验其信、效度及其在这两个样本中的适用性。(2)D型人格在冠心病中的作用研究:包括D型人格者心理社会因素和临床资料的分析、D型人格与冠脉病变程度和冠心病危险因素聚集程度的关系、D型人格—冠心病不良预后的结构方程模型的研究,进一步探讨D型人格影响冠心病预后的作用机制和途径。方法:(1)187名冠心病病人和453名中老年正常人完成了一般情况调查问卷、DS14、情绪强度量表、情绪表达性量表、90项症状清单(SCL-90)、Beck抑郁量表(BDI)以及A型人格量表(TAS-C)的评定;对DS14的信度检验采用Cronbach a系数、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和重测信度;效度检验包括结构效度和效标效度。(2)对187名冠心病病人继续进行有关临床情况的测查,测查的内容包括:冠心病家族史、体重指数、心率、血压、血糖、血清总胆固醇、血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血浆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术。采用t检验或X2检验比较冠心病人D型人格与非D型人格的心理测评结果和临床资料,采用多重回归分析检验D型人格及其与心理学变量和冠心病传统危险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危险因素聚集性的预测性,采用结构方程模型研究D型人格影响冠心病预后的作用机制和途径。结果:(1)信、效度检验:在正常组和冠心病组,DS14及其分量表消极情感(NA)和社交抑制(SI)的Cronbach a系数的范围在0.68~0.89,条目间平均相关系数的范围在0.24~0.52,NA和SI的重测信度系数分别为0.79和0.82,均在可接受范围或良好。验证性因素分析显示,DS14的两因素结构在两个样本中其X2/df<5;CFI、IFI、GFI均大于0.90;RMSEA均小于等于0.08;DS14总量表与分量表间以及两个分量表间相关系数的范围在0.58~0.95(p<0.01)。NA分量表与消极情绪强度呈正相关(γ=0.22~0.29,p<0.01),与积极情绪强度呈负相关或无显着相关(γ=-0.12~-0.19),SI分量表与情绪表达强度呈负相关(γ=-0.26~-0.28,p<0.01)。DS14的NA和SI均与SCL-90的躯体化因子、抑郁症状因子、焦虑症状因子、恐怖症状因子和人际敏感因子呈正相关(γ=0.18~0.46,p<0.05~0.01),D型人格的NA与SCL-90的敌意症状因子呈正相关(γ=0.23~0.38,p<0.05~0.01),而SI则与SCL-90的敌意无显着性相关(γ=-0.03~0.15,p>0.05)。NA和SI均与BDI的三个因子呈显着正相关(γ=0.25~0.49,p<0.01)。NA和SI分量表均与TAS-C的竞争和敌意分量表无显着相关性(p>0.05);在冠心病组,SI与TAS-C的时间紧迫感分量表呈正相关(γ=0.18,p<0.05);在正常组,NA与TAS-C的时间紧迫感分量表呈正相关(γ=0.18,p<0.05)。(2)D型人格在冠心病中的作用研究:D型人格中有冠心病家族史者显着高于非D型人格(X2=6.86,p<0.05),吸烟量、空腹血糖和C反应蛋白均显着高于非D型人格(p<0.05)。D型人格的SI显示出预测危险因素的聚集性的趋势,但未达统计学显着性(β=0.20,p=0.06);抑郁、焦虑、愤怒、情绪反应强度和情绪表达强度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预测无显着性意义(p>0.05);除了D型人格的SI与情绪表达强度的交互作用可减少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聚集性的预测外(β=-1.47,p<0.05),NA和SI与负性情绪及情绪强度等心理因素的交互作用对危险因素聚集性的预测无显着性意义(p>0.05)。SI与血清总胆固醇的交互作用可增加对危险因素聚集性的预测(β=1.81,p<0.05),而SI与吸烟的交互作用可减少对危险因素聚集性的预测(β=-1.03,p<0.05)。D型人格的SI对冠脉病变程度的预测具有显着性意义(β=2.08,p<0.05)。在D型人格—冠心病不良预后的结构方程模型假设中,基准模型和三个嵌套模型的比较显示,模型-3的拟合指标最佳(X2/df=1.682、RMSEA=0.071、CFI=0.909、IFI=0.912、GFI=0.908),并且路径最简捷,所有路经系数的估计值均具有统计学显着性意义(p<0.01);所以,接受模型-3为最佳模型,既D型人格是通过负性情绪和生物学危险因素两个中介变量的间接作用影响冠心病预后。结论:(1)D型人格量表(DS14)中文版在中老年正常人群和冠心病人两个样本中,均显示了良好的信、效度,适用于我国中老年人群和冠心病人的D型人格的评估。(2)D型人格的SI与总胆固醇的交互作用可增加对危险因素聚集性的预测性,而与吸烟的交互作用可减少这个预测力;D型人格的SI可预测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3)D型人格可能是通过中介变量影响冠心病预后,两条中介路径分别为负性情绪和生物学危险因素,负性情绪最终也是通过生物学机制间接影响冠心病预后。D型人格对负性情绪的影响效应大于其对生物学危险因素的影响效应。
李奇,杨俊,杨简,杨英[7](2019)在《环状RN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文中研究说明环状RNA(circRNAs)具有高度保守,结构稳定,表达丰富以及组织特异性与发育阶段特异性表达等特征。circRNAs能够从调控基因转录、miRNA海绵以及调控蛋白的翻译与表达等多种途径来发挥其生物学功能,并显示出对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调控能力。因此,circRNAs作为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在冠心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circRNAs的分类、结构特点以及生物学功能进行归纳总结,并简要介绍其在冠心病中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诊断和治疗冠心病提供新思路。
段练[8](2018)在《冠心病血瘀证相关miRNA表达的甲基化调控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冠心病的死亡人数超过肿瘤及其他疾病,居于全球死因首位。2015年中国冠心病死亡率110/10万,全世界因冠心病死亡的人数有共有5600万。目前针对冠心病的治疗已有很多方法,包括介入术、搭桥术、抗凝溶栓等,但仍然存在一定问题。随着中医药的发展,利用中医药对冠心病进行干预受到了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中医药在协同治疗冠心病方面具有较好的疗效。而这些疗效和证据是否具有更深入的生物学基础,通过挖掘中医药治疗的表观遗传学作用网络,是否可以进一步探寻中医药协同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通过表观遗传关键节点的改变,是否有可能获得冠心病的生物标志物,仍然是值得研究的问题。有鉴于此,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希望借助现代医学的手段及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将中医理论冠心病血瘀证加以客观化有利于冠心病的病证结合治疗,有利于对冠心病血瘀证的作用机制有更深入理解。文献研究PNS干预冠心病的机制研究和系统性评价1 方法针对冠心病的治疗,传统中医药三七表现出巨大潜力,同时因具有抗炎、降脂和抗凝三大作用而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三七的主要成分,三七总皂苷(Panaxnotoginseng saponins,PNS)的干预在减轻了主动脉内膜病变程度的同时,使其血脂、炎症、血液流变学发生了显着改变,是改善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中药。对三七干预冠心病疗效的评价是根据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声明的推荐报告项目进行的。搜索从建库到2017年2月的数据,包括以下数据库:CENTRAL,MEDLINE,EMBASE数据库,WHO ICTRP,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SinoMed。纳入了所有基于PNS的不稳定型心绞痛符合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参考Cochrane手册,我们评估了每项研究的偏倚风险。用RevMan5.3软件进行荟萃分析。2结果本系统评价总共纳入17项研究共2315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研究结果表明,PNS在减少主要终点,心电图,包括心绞痛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在内的症状改善以及硝酸甘油用量方面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主要终点事件在口服PNS 加常规用药(PNS plus conventional medicine,PPCM)的 680 例患者中有 21 例(3.0%),而单用传统药物治疗的680例患者(7.8%)中有53例。PPCM对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降低1.88min),硝酸甘油用量(降低1.13mg),TC降低0.79mmol/L,TG 降低 0.23mmol/L,LDL 降低 0.77mmol/L),HDL(增加 0.30mmol/L)。与传统药物组相比,口服PNS不良反应少见。然而,由于存在显着的异质性和低质量的研究结果,结果应谨慎对待。三七总皂苷治疗冠心病的系统评价也发现三七总皂苷干预冠心病具有较好的疗效,而三七功善化瘀止痛,选择三七总皂苷干预治疗冠心病血瘀证有较好的前期基础。实验研究实验一受甲基化调控的冠心病血瘀证相关microRNA筛选及验证1方法选择40例研究对象: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组10例、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非血瘀证组10例,非冠心病血瘀证组10例,正常对照组10例。对所有受试者采集相关个人信息和临床信息。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每组各随机选取5例检测外周血有核细胞中DNA甲基化程度、miRNA和mRNA的表达情况,使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出冠心病血瘀证、冠心病非血瘀证、非冠心病血瘀证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基因。以冠心病血瘀证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基因作为主体,进行关联分析,构建DNA甲基化-miRNA-mRNA的基因调控网络。对获得的差异基因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GO功能富集和KEGG信号通路分析。将每组各10例样本中对基因网络中的关键节点进行qPCR验证。2结果①筛选出UA血瘀证组与正常对照组的差异甲基化位点、miRNA和mRNA,共有28461个甲基化位点有差异(4498个位点甲基化程度下调,23963个位点甲基化程度上调),295个miRNA差异化表达(171个miRNA下调,124个miRNA上调),470个mRNA差异化表达(220个下调,250个上调)。分层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显示,冠心病血瘀证组、冠心病非血瘀证组和正常对照组之间在DNA甲基化、miRNA和mRNA可将该4组样本区分。②通过对相关基因进行进一步的功能和信号通路分析发现,冠心病血瘀证相关差异表达基因主要与免疫和炎症相关,如免疫反应、I-kappaB激酶/NF-kappaB级联的正调节作用、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还有一部分与信号传导、转录调节相关。③利用UCSC数据库,MiRanda和相关分析获得的基因间相互关系显示,冠心病血瘀证相关DNA甲基化-miRNA-mRNA调控网络中,涉及46个DNA甲基化位点、45个miRNA和109个mRNA。根据网络拓扑分析及数据库比较,确定miR194 promoter-miR194-MAPK信号通路的关键节点。焦磷酸测序和qPCR检测方法发现,关键节点的变化趋势与测序结果基本一致。实验二冠心病血瘀证发生变化时DNA甲基化-miRNA-mRNA调控网络中关键节点的变化1方法收集84例冠心病血瘀证患者,进行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血塞通胶囊,每次2粒,每天2次;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血塞通胶囊模拟剂。与西药间隔0.5h后温开水送服,连续服用4周。观察指标以下指标:①心血管不良事件对所有患者治疗后2个月进行电话随访,调查临床重要事件发生率;②心绞痛周发作次数患者入组后每2周随访1次,统计心绞痛周发作次数;③血瘀证积分参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活血化瘀研究专业委员会1986年修订的血瘀证诊断标准;⑤检测相关DNA甲基化位点、microRNA及靶基因;⑥观察用药期间患者的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后行心电图及肝肾功能检查。每组各随机选取10例患者提取治疗前后外周血有核细胞,通过焦磷酸测序检测DNA甲基化程度,通过qPCR检测miRNA和mRNA的表达情况,观察治疗前后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的冠心病血瘀证相关miRNA启动子区CpG岛的甲基化水平及miRNA变化及其靶基因和信号通路变化。2结果①血塞通组与对照组基线水平一致,可以进一步比较。在心血管不良事件中,两组并无显着差异。在心绞痛发作次数方面,治疗前后血塞通组与对照组都有显着下降,且血塞通组降低幅度更大。在血瘀证评分项中,治疗前后两组均出现下降趋势,且血塞通组下降趋势更为明显。在血脂的比较中,HDL在血塞通组中治疗前后有显着变化。②冠心病血瘀证发生变化时,miR194 promoter-miR194-MAPK信号通路中的关键节点miR-194 promoter区域甲基化程度,miR-194、FOS、TNFR、MRAS均有改变,与前期生物标志物筛选结果一致。在血塞通组中,miR-194 promoter区域甲基化程度增高,miR-194治疗前后无变化趋势,但在对照组有升高趋势。FOS、TNFR、MRAS mRNA治疗前后均有一定变化趋势,FOS血塞通组有升高趋势。TNFR、MRAS治疗后均有下降,且对照组下降趋势更明显。结论研究发现了冠心病血瘀证中有潜力的关键通路miR194 promoter-miR194-MAPK信号通路。在冠心病血瘀证中,存在DNA甲基化位点、miRNA和mRNA的差异基因表达谱,相关基因功能涉及免疫和炎症反应通路。上述差异基因间存在相互调控关系,可构建冠心病血瘀证相关DNA甲基化-miRNA-mRNA调控网络,并在网络中提取了关键通路miR194 promoter-miR194-MAPK信号通路。通过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确认冠心病血瘀证改善后,miR194 promoter-miR194-MAPK信号通路的关键节点会发生变化。而miR194 promoter-miR1 94-MAPK信号通路的发现很有可能为寻找冠心病血瘀证的物质基础和诊断生物标志物提供新的思路。
王娜[9](2019)在《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lncRNA-ANRIL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一个慢性、多因素的炎症性疾病,它可以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和突然的心脏性猝死。冠心病引起的心肌梗死等卒中性疾病目前依然是全球人口死亡和残疾的主要原因。其发病率随患者年龄增长而升高,且初始发病患者呈年轻化趋势。尽管目前心血管介入治疗技术发展迅速,但仍有相当大比例的冠心病患者由于临床症状不典型,早期未能准确诊断,并且在心梗发作时没有得到有效的救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冠心病严重阶段将会对心肌细胞造成严重损害,最终导致心肌细胞肥大、纤维化、坏死或凋亡。研究发现,冠心病跟家族史有关,同时有很多明确的危险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等,这就意味着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遗传基础密切相关。但由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影响因素众多,是一个具有复杂遗传基础背景的多基因遗传性疾病,并且由于研究技术上的限制,对冠心病遗传基础的研究进展缓慢。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实施,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方法的开展,人类对复杂性疾病的遗传研究有了新的方向。GWAS是以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为分子遗传标记,通过大量样本的病例对照关联分析,客观的发现疾病新的易感基因。而SNP是人类遗传变异中最常见的形式。GWAS研究发现人染色体9p21基因区域的基因变异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染色体9p21是人类冠心病和其他形式的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外周动脉疾病和动脉瘤等研究中复制最成功的遗传因子,虽然近年来研究内容有很大进展,但其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尚不完全清楚。9p21区段包含了许多与冠心病可能相关的SNP位点,但这些SNP位点几乎都位于非编码区域,而与这段冠心病相关区域最近的蛋白编码基因,是与其相隔几千碱基对(kb)的INK4b-ARF-INK4a基因座。INK4b-ARF-INK4a基因座长约35kb,内含3种已知的编码基因:CDKN2B(即INK4b)、CDKN2A(包括INK4a和ARF),它们编码2个依赖细胞周期蛋白的激酶抑制剂p15INK4b、p16INK4a以及另一蛋白质p14ARF,这3种蛋白均参与细胞周期的调控。而染色体9p21 CAD风险SNP位点核心区段与INK4位点反义链上的lncRNA INK4基因座反义链非编码RNA(antisense non-coding RNA in the INK4 locus,ANRIL)的1319外显子区段相重叠。研究发现ANRIL在受动脉粥样硬化影响的多种组织和细胞类型中表达,且ANRIL包含多种线性和环状异构体。然而,关于这些转录产物如何参与到动脉硬化的发病机制中的具体原因未明。在此,我们假设9p21基因座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会影响到相关区域转录本(如ANRIL、CDKN2A/2B)的表达,从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研究目的】1.研究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3个SNP(rs1333049,rs564398,rs2811712)、长链非编码RNA ANRIL、CDKN2A、CDKN2B的表达水平以及相互关系。2.探索长链非编码RNA ANRIL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研究方法】1.筛选冠心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记录详细病史、体格检查,筛查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心电图等临床资料;2.对入选的研究对象取静脉血,提取DNA,选取9p21区域3个感兴趣的SNP(rs1333049,rs564398,rs2811712)进行基因型分型,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SNP与冠心病的关联性;3.RT-PCR法测定外周血中9p21基因区域相关转录产物lncRNA-ANRIL、CDKN2A、CDKN2B的相对表达量,分析各变量之间的相关性;4.应用ROC曲线分析ANRIL的表达在冠心病诊断中作用。【研究结果】rs564398与rs2811712等位基因频率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中的比较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组单核苷酸rs1333049等位基因G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组ANRIL(外显子1-2)与ANRIL(外显子17-18)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小于对照组(均p<0.01);ROC曲线示:ANRIL(外显子1-2)、ANRIL(外显子17-18)在诊断冠心病方面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冠心病组rs1333049等位基因G与ANRIL(外显子1-2)、ANRIL(外显子17-18)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3402/0.3124,均p<0.05);lncRNA-ANRIL(外显子1-2)与CDKN2A、CDKN2B表达均呈正相关(均p<0.05),lncRNA-ANRIL(外显子17-18)与CDKN2A的表达呈正相关(p<0.0001)。【结论】ANRIL可能通过调控CDKN2A/B的表达影响冠心病的发生发展,ANRIL的表达可能受染色体9p21区域单核苷酸rs1333049表达的影响,外周血ANRIL的表达可以作为早期诊断冠心病的特异性指标。
林杰[10](2019)在《lncRNA ENST00000609755.1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及其ceRNA调控网络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冠心病患病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比较并分析lncRNA ENST00000609755.1在冠心病病例组与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中的表达差异及其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与冠心病患病的关联研究;构建并初步验证lncRNA ENST00000609755.1 ceRNA调控网络,为冠心病的表观遗传机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方法本研究采用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设计。于2016年07月至2018年09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严格按照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病例和对照,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和实验室检测。在大样本人群中通过qRT-PCR技术检测病例组与对照组中lncRNA ENST00000609755.1表达水平,叉生分析探讨lncRNA ENST00000609755.1表达水平与环境因素的联合及交互作用。通过基因芯片筛选在冠心病中差异表达的miRNA和mRNA,以lncRNA ENST00000609755.1为核心构建lncRNA ENST00000609755.1-miRNA-mRNA ceRNA调控网络,并在人群外周血白细胞中qRT-PCR验证相关miRNA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1)腹型肥胖、有冠心病家族史、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和脂蛋白a增大患冠心病的风险,饮食清淡患冠心病的风险降低。(2)人群qRT-PCR结果显示:病例组外周血白细胞中lncRNA ENST00000609755.1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在控制其他环境危险因素之后,lncRNA ENST00000609755.1高表达是冠心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腹型肥胖与lncRNA ENST00000609755.1表达水平基于相乘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P=0.009)。(3)基于基因芯片,以lncRNA ENST00000609755.1为候选ceRNA构建了冠心病中lncRNA ENST00000609755.1-miRNA-mRNA ceRNA调控网络。(4)在冠心病病例组和对照组中对ceRNA调控网络进行qRT-PCR验证,发现lncRNA ENST00000609755.1与ELK1在冠心病组中表达上调且表达水平呈现正相关,miR-150在冠心病中表达下调且与ELK1表达水平呈现负相关。结论(1)腹型肥胖、冠心病家族史、高脂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和脂蛋白a可能是冠心病患病的危险因素,饮食清淡可能是冠心病患病的保护因素。(2)lncRNA ENST00000609755.1与冠心病患病存在关联,在控制其他环境危险因素后,lncRNA ENST00000609755.1高表达是冠心病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腹型肥胖与lncRNA ENST00000609755.1表达水平在冠心病患病中具有相乘交互作用。(3)lncRNA ENST00000609755.1-ELK1/miR-150表达量存在正向共表达/负向表达关系,初步证实lncRNA ENST00000609755.1、miR-150和ELK1三种分子可能存在ceRNA调控网络关系。
二、cAMP在冠心病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AMP在冠心病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环磷酸腺苷、儿茶酚胺类物质与冠心病心气虚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临床研究 |
一、 研究标准 |
(一) 西医冠心病诊断标准 |
(二) 中医辨证标准 |
(三) 试验病例比较 |
二、 研究方法 |
(一) 实验材料、仪器 |
(二) 实验方法 |
三、 临床资料分析 |
(一) 病例来源及分组情况 |
(二) 一般资料 |
四、 研究结果 |
(一) 三组受试病例血浆 cAMP、E、NE 浓度分析 |
(二) 三组病例血浆 cAMP、E、NE 水平比较 |
(三) 血浆 cAMP、E、NE 与冠心病证型相关性的研究 |
第二部分 讨论 |
一、 中医学对冠心病心气虚证的研究 |
(一) 中医学对冠心病心气虚证病因的认识 |
(二) 中医学对心气虚在冠心病发病中的研究 |
二、 西医学对冠心病心气虚证的研究 |
三、 本研究对血浆 cAMP、E、NE 与冠心病心气虚证相关性的认识 |
(一) 血浆 cAMP 与 E、NE 的作用及关系探讨 |
(二) 血浆 cAMP、E、NE 在冠心病中作用机制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2)三七总皂苷干预冠心病血瘀证let-7b的分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三七总皂苷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
1 临床研究 |
2 PNS干预冠心病的药理研究 |
3 PNS干预心肌细胞信号转导 |
4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let-7b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
1 let7家族与心血管 |
2 let-7b与心血管 |
3 let-7b与冠心病 |
4 ADRB与信号通路 |
5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前言 |
实验一 三七总皂苷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
方法 |
1 临床资料分析 |
2 研究对象选择 |
3 随机与盲法 |
4 治疗方法 |
5 疗效评价 |
6 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 基线数据 |
2 心绞痛疗效 |
3 西雅图量表 |
4 冠心病心绞痛血瘀证疗效 |
5 炎症反应 |
6 安全性 |
讨论 |
实验二 三七总皂苷干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let-7b的分子机制研究 |
实验材料 |
1 主要试剂 |
2 主要仪器 |
实验方法 |
1 确定目的基因和信号通路 |
2 随机对照实验 |
3 let-7b及其靶基因的qPCR检测方法 |
结果 |
1 基线比较 |
2 let-7b的PCR结果 |
3 let-7b的靶基因PCR结果 |
4 信号通路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结语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对象与方法 |
2.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1: 氧化应激反应在冠心病发病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综述2: 小脑顶核电刺激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英文缩略词表 |
个人简历 |
致谢 |
(4)天香丹治疗冠心病及对心肌线粒体ATPase、MVC、MVD影响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天香丹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研究 |
(一)2215例冠心病患者辩证分型及症状分布研究 |
1.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2.结果 |
(二)天香丹对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血管新生的影响 |
1.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脱落和中止试验的标准 |
1.6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 |
1.7 试验设计 |
1.8 治疗方法 |
1.9 观察指标 |
1.10 统计方法 |
2.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二部分 天香丹的实验研究 |
(一)天香丹对麻醉犬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
1.内容与方法 |
1.1 药品 |
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1.3 实验动物 |
1.4 剂量设计与分组 |
1.5 实验方法 |
1.6 测定参数 |
1.7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 |
2.结果 |
(二)天香丹对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ATPase及MVC、MVD的影响 |
1.内容与方法 |
1.1 药物及试剂 |
1.2 实验动物 |
1.3 主要仪器 |
1.4 实验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2.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第三部分 天香丹治疗胸痹的理论依据 |
1.天香丹的组方分析 |
2.天香丹处方中药物的现代研究 |
3.天香丹是通补开泄法的代表方 |
4.冠心病秽浊痰阻气虚血瘀证的表现及成因 |
5.冠心病阳微阴弦病机理论对通补开泄法的启示 |
6."五脏六腑皆令人胸痹心痛非独心也"是通补开泄法的立论依据 |
7.历代医家治疗胸痹心痛的思想是通补开泄法的源泉 |
8.历代医家通法、补法、开泄法的认识是通补开泄法的基础 |
小结 |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一:胸痹心痛的中医诊治研究进展 |
综述二:应变率评价不同程度缺血心肌及心肌功能的研究进展 |
综述三:治疗性血管新生在冠心病中的研究进展 |
个人简介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讲座情况 |
导师评阅表 |
(5)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痰瘀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基因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西医认识及治疗 |
1.1 西医对冠脉临界病变的认识 |
1.1.1 冠脉临界病变的流行病学 |
1.1.2 冠脉临界病变及冠脉临界病变诱发心绞痛的机制 |
1.1.3 冠脉临界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
1.2 中医对冠脉临界病变的认识 |
1.2.1 胸痹的命名 |
1.2.2 历代医家对胸痹的认识 |
1.2.3 胸痹气虚痰瘀证证候研究 |
1.2.4 冠脉临界病变的中医药治疗 |
1.2.5 参术冠心方的理论基础及前期研究 |
第二章 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痰瘀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 |
2.1 前言 |
2.2 临床资料 |
2.2.1 研究目的 |
2.2.2 研究对象 |
2.2.3 纳入与排除标准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方法 |
2.4.1 随机方法 |
2.4.2 样本量 |
2.5 研究方法 |
2.5.1 干预措施 |
2.5.2 合并疾病相关治疗事项 |
2.5.3 一般资料统计 |
2.5.4 疗效评价指标 |
2.5.5 疗效观察指标及观察时间点 |
2.5.6 安全性观察指标 |
2.5.7 观察记录方法 |
2.5.8 疗效评定标准 |
2.5.9 相关仪器设备 |
2.5.10 左心室前间壁跨壁灌注梯度测量方法 |
2.5.11 统计学处理 |
2.5.12 伦理监管 |
2.6 研究结果 |
2.6.1 研究完成概况 |
2.6.2 患者一般资料 |
2.6.3 两组患者西药使用情况比较 |
2.6.4 治疗前两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比较 |
2.6.5 疗效指标 |
2.6.6 安全性指标比较 |
2.7 讨论 |
2.7.1 参术冠心方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思路及理论源流 |
2.7.2 参术冠心颗粒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
2.7.3 参术冠心方可用于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现代药理学研究 |
2.7.4 结论 |
第三章 心血管疾病基因组学相关研究的文献分析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获取及检索方法 |
3.3 研究纳入标准 |
3.3.1 研究疾病 |
3.3.2 文献类型 |
3.3.3 研究技术 |
3.3.4 研究指标 |
3.3.5 研究内容 |
3.4 文献筛选 |
3.5 资料提取与分析 |
3.6 结果 |
3.6.1 文献检索结果 |
3.6.2 纳入研究基本资料分析 |
3.7 讨论 |
3.7.1 基因组学研究是心血管疾病研究的重要方向 |
3.7.2 基因组学技术应用于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 |
3.7.3 中医相关基因组学研究质量有待提升 |
第四章 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联合西药治疗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基因组学研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对象 |
4.2.1 病例来源及一般临床资料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主要仪器、药品和试剂 |
4.3.2 实验操作 |
4.4 结果 |
4.4.1 样本RNA质检结果 |
4.4.2 箱线图 |
4.4.3 样本相关性分析 |
4.4.4 参术冠心方组与安慰剂组差异表达筛选 |
4.4.5 聚类分析 |
4.4.6 蛋白互作网络分析(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
4.4.7 GO分析 |
4.4.8 基因通路富集分析(KEG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 |
4.5 circRNA host基因富集分析 |
4.5.1 GO分析 |
4.5.2 KEGG pathway分析 |
4.6 构建lncRNA-miRNA-mRNA ceRNA网络 |
4.7 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联合西药治疗冠脉临界病变的差异LNCRNA高级分析 |
4.7.1 LncRNA与差异基因共表达分析 |
4.7.2 LncRNA功能预测 |
4.7.3 lncRNA cis(顺式)作用靶基因分析 |
4.7.4 lncRNA trans(反式)作用靶基因分析 |
4.7.5 LncRNA转录因子关联分析 |
4.8 Q-PCR验证分析 |
4.8.1 挑选验证的差异lncRNA及差异mRNA |
4.8.2 引物设计 |
4.8.3 扩增曲线及熔解曲线 |
4.8.4 全血中差异mRNA的q-PCR检测 |
4.8.5 全血中差异lncRNA的q-PCR检测 |
4.9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4.9.1 参术冠心方对比安慰剂治疗冠脉临界病变差异lncRNA、circRNA、mRNA表达谱分析 |
4.9.2 GO分析及KEGG富集分析结果分析 |
4.9.3 LncRNA-mRNA-miRNA构成ceRNA调控网络分析 |
4.9.4 LncRNA的高级分析 |
4.9.5 q-PCR验证结果分析 |
4.10 总结 |
讨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 |
(6)D型人格—冠心病不良预后模型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冠心病生物学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 |
2.冠心病心理危险因素的研究现状 |
3.本研究的目的 |
第二章 D型人格量表的信、效度研究 |
1.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心理测评方法 |
1.2.2 心理测评工具 |
1.3 资料的统计和处理 |
2.结果 |
2.1 一般描述性资料 |
2.2 D型人格量表的信度分析结果 |
2.3 D型人格量表的效度分析结果 |
3.讨论 |
第三章 D型人格在冠心病中的作用研究 |
1.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2.1 心理测评方法和工具 |
1.2.2 临床情况测查 |
1.3 资料的统计和处理 |
1.3.1 竞争性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概述 |
1.3.2 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 |
2.结果 |
2.1 D型人格与非D型人格一般资料的比较 |
2.2 D型人格与非D型人格心理测评结果的比较 |
2.3 D型人格与非D型人格临床资料的比较 |
2.4 D型人格与冠脉病变程度和危险因素聚集性的关系 |
2.5 D型人格-冠心病不良预后的结构方程模型 |
3.讨论 |
4.主要的不足及进一步设想 |
第四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环状RN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1 circRNA的发现 |
2 circRNA的结构与分类 |
3 circRNA的生物学功能 |
4 circRN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4.1 circRNA在冠心病中的诊断作用 |
4.2 circRNA在As中的作用 |
4.3 circRNA在AMI中的作用 |
5 结论 |
(8)冠心病血瘀证相关miRNA表达的甲基化调控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辨证论治与表观遗传学的研究初探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表观遗传学在冠心病机制及血瘀证研究的发展现状 |
1 前言 |
2 主要内容 |
3 DNA甲基化在冠心病中的作用 |
4 miRNA在冠心病中的作用 |
5 表观遗传学在冠心病血瘀证研究的现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研究 三七总皂苷干预冠心病临床研究的系统性综述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研究 |
实验一 受甲基化调控的冠心病血瘀证相关microRNA筛选及验证 |
第一节 实验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第四节 小结 |
实验二 活血化瘀药物治疗后冠心病血瘀证患者相关DNA甲基化程度、miRNA、mRNA的变化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结果 |
1 临床资料的基线比较 |
2 对患者疗效指标的影响 |
3 安全性检测 |
4 两组患者DNA位点的甲基化水平 |
5 两组患者miRNA及相关基因RT-PCR的检测 |
第四节 小结 |
讨论 |
1. 实验设计思路 |
2. 实验技术分析 |
3. 实验结果探讨 |
4. 总体思考 |
参考文献 |
创新点 |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lncRNA-ANRIL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染色体9p21.3 区段上单核苷酸多态性表达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1.1.3 研究方法 |
1.2 结果 |
1.2.1 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特征 |
1.2.2 SNP与冠心病相关性分析 |
1.3 小结 |
二、lncRNAANRIL、CDKN2A、CDKN2B在冠心病中的表达分析和临床意义 |
2.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主要实验仪器和试剂 |
2.1.3 研究方法 |
2.2 结果 |
2.2.1 lncRNA ANRIL、CDKN2A、CDKN2B的表达水平 |
2.2.2 ANRIL的 ROC曲线评估诊断冠心病的价值 |
2.2.3 rs1333049 等位基因频率G与 lnc-ANRIL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2.2.4 lnc RNA-ANRIL表达与CDKN2A、CDKN2B表达的相关性分析 |
2.3 小结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综述 LncRNAs在冠心病病人外周血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lncRNA ENST00000609755.1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及其ceRNA调控网络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冠心病环境影响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lncRNA ENST00000609755.1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与冠心病患病的关联研究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lncRNA ENST00000609755.1 ceRNA调控网络的初步验证 |
1 前言 |
2 对象与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CircRNA作为竞争性内源RNA在慢性病发病中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cAMP在冠心病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环磷酸腺苷、儿茶酚胺类物质与冠心病心气虚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D]. 李晓璇.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4(03)
- [2]三七总皂苷干预冠心病血瘀证let-7b的分子机制研究[D]. 胡俊媛.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3]小脑顶核电刺激对冠心病患者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D]. 刘小菊. 川北医学院, 2020(04)
- [4]天香丹治疗冠心病及对心肌线粒体ATPase、MVC、MVD影响的实验研究[D]. 安冬青. 新疆医科大学, 2007(09)
- [5]参术冠心方联合西药治疗气虚痰瘀型冠脉临界病变患者的临床研究及基因组学研究[D]. 金晓.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6)
- [6]D型人格—冠心病不良预后模型的实证研究[D]. 方建群. 中南大学, 2008(02)
- [7]环状RNA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关系[J]. 李奇,杨俊,杨简,杨英. 实用医学杂志, 2019(08)
- [8]冠心病血瘀证相关miRNA表达的甲基化调控机制及生物标志物的研究[D]. 段练.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08)
- [9]冠心病患者外周血中lncRNA-ANRIL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D]. 王娜. 天津医科大学, 2019(02)
- [10]lncRNA ENST00000609755.1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及其ceRNA调控网络与冠心病的关联研究[D]. 林杰. 福建医科大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