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屏:“两基”工作一抓到底(论文文献综述)
梁兰英[1](2019)在《特岗教师职业生活现状研究 ——基于广西区T县五位特岗教师的个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了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教育事业,缓解中西部偏远地区师资紧缺、学历与年龄结构失衡的问题,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2006年教育部、财政部、人事部和中央编办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的通知》,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我国中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县的乡镇中小学任教。特岗教师作乡村学校中暂时性的非正式教师群体,他们的职业生活状况如何,又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提升自身的职业生活,对教师职业具有怎样的看法?关注并关怀特岗教师的职业生活,有助于提高我国贫困地区的教育质量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以广西区T县的五位特岗教师为研究对象,对五位特岗教师职业生活现状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T县五位特岗教师对日常的教学工作感到琐碎与繁杂,工作环境简洁、学习资源不足;对日常生活感到无奈,简单的生活状况、所在学校乡村文化的尴尬处境,以及额外加班的紧迫,日常工作与生活的不理想影响了五位特岗教师的职业生活。笔者还对五位特岗教师职业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在校本研修上,虽然五位特岗教师有机会在场,但感到迷茫;在自主学习上,对学生的责任与爱激励着他们主动学习;在外出培训上,能够与更多的同行一起学习并开阔视野,但外出培训的机会较少;在网络研修上,任务与提升督促着他们不断学习。除此之外,笔者对T县五位特岗教师职业价值取向的选择、志向以及回顾进行了分析,发现五位特岗教师是由于对学生的喜爱、教师工作稳定等,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较高,对特岗服务期满之后的选择有继续扎根乡村教育、到城市发展、考取公务员等,希望自己能够做一名幸福快乐的教师,践行为人师表的责任,对三年的回顾既有感动也有无助。基于上述分析,为了进一步提高特岗教师的职业生活质量,笔者主要从政策、学校、特岗教师自身三个层面提出建议。希望国家能够完善关于特岗教师职业生活的相关政策制度,呼吁社会给予特岗教师更多的关注,学校能够有更合理的体制环境、深化人文关怀以及组建学习共同体,特岗教师能够正确定位“大家”与“小家”,激发人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反思。
陈栋[2](2017)在《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俐侏人”是世居于云南省临沧市的一个彝族支系。在其长期对外封闭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族群独特而又相对独立的社会结构、生活方式和文化系统。通过对相关历史和研究文献进行梳理,并结合在田野调查过程中对俐侏本土文化研究人员进行的深度访谈和对俐侏本土文物进行的归集分析,我们可以发现俐侏人的族群渊源、地域分布和人口流动等社会情况,以及俐侎人的民间信仰、节庆礼仪、生活方式、族群语言等文化特征。由于自改革开放(尤其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俐侏社会的封闭状况逐渐被打破并进入急剧变化期,因此很多社会矛盾如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等开始凸显。俐侎地区的学校教育正是在这种区域社会变迁和族群存续困境的大背景下,得以大力推进和整体变革的。通过对俐侏地区的十余所学校进行参与式观察,对相关教师、学生、教育管理人员和其他社会人士进行深度访谈,可以发现俐侎地区学校复刻了国家教育的普遍模式并鲜有区域和民族特色,具有维稳和支边的地方性意义。而俐侎地方教育中的本土课程和地方知识等本土化努力均行动迟缓且权力微弱。俐侎地区学校教育的内容及形式通过俐侏学生和学校教师为载体,向俐侏人的社会生活渗透;同时俐侏社会中的组织型和个体型力量,又对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俐侏地区学校的整体发展产生支持和制约作用。镶嵌于俐侎社会场域中的教育场域自在且自为地与周遭社会环境进行规则和资源的互换与对流。俐侎族群的早恋早婚、懒散宽松的文化习性和害羞腼腆、实用实际等心理习性,与家庭和社会教育资本匮乏等知识因素、打工潮和精准扶贫等时代因素、外向型和去民族化等教育体制因素交织在一起,共同影响了俐侏学生的教育成就。在俐侎族群文化场域与惯习的作用下,绝大多数俐侎学生得到了家庭、社会对他们教育成就获得方面的纵容与护佑,而这种文化机制恰恰形成了一个社会闭环,维持了俐侏族群的人口和文化的再生产。在空间、时间和意义上都已深埋入俐侎族群生活场域的国家教育体制,通过在这个民族、边疆、农村三重边缘化的区域社会中,传播和制造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等意识形态共识,从而达成维稳和接轨的功能。少数俐侏学生在结构化的教育及社会环境中,通过身份、行为和观念三个维度上的微权力运作,利用和转化了家庭、学校的各种规则与资本,达成了对族群传统社会、文化和心理结构的抵制与反哺,迎合了主流价值观和教育成就体系的偏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成就,并与其他学生一起推动了区域社会变迁。基于以上调查分析,并对研究者在田野和书斋中的双向建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尝试构建一种中层理论意义上的区域教育社会学。
李新凯[3](2016)在《河南省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国家“特岗计划”的不断实施以及特岗教师队伍的不断壮大,“特岗教师”这一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近几年,农村特岗教师流失严重,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因此,针对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研究旨在稳定农村特岗教师队伍,提高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本研究选取了河南省四个不同县区的240名特岗教师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访谈等形式,考察目前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现状以及所存在的差异,总结归纳影响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村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稳定特岗教师队伍,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通过问卷调查及分析,目前河南省农村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平均得分为3.48,处于中等略微偏上水平,在职业认同感各维度上,除了职业待遇维度的得分低于临界值(M=3)以外,其余各维度的得分均高于临界值(M=3),可以看出特岗教师总体的职业认同感并不高。另外,特岗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学历、任教学校所在地等变量上存在显着差异,其结果为:女性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感高于男性;专科学历的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高于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的特岗教师,在县城任教的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高于在农村和在乡镇任教的特岗教师。根据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的调查现状并且通过实地访谈,总结出影响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四个主要因素:第一,国家政策因素,包括特岗教师的工资待遇以及服务期满后的政策与法律保障;第二,所在学校因素,包括学校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教学工作安排不合理以及对特岗教师心理关怀不到位;第三,社会舆论因素,包括社会环境影响和各界舆论评价;第四,个人主观因素,包括个人的择业动机、个人职业规划和个人心理调节。针对影响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主要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在国家政策方面,要加大教育投入,扩大政策宣传,改进招聘制度,完善保障机制;在学校方面,要加强教师培训、改善办学条件,注重对特岗教师的人文关怀;在社会方面,要改变传统观念,拓宽社会筹资渠道,构建社会支持网络;在教师自身方面,要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积极主动学习,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
汪曦[4](2015)在《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如何实现农村教师的有效补充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湖北省七县(市)的问卷调查和深入的实地访谈,结合历史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应用劳动力市场供求理论与政策评估理论,对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有效性问题展开了实证研究。本文共包含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的导论部分,首先,以现实问题的导入引出本文研究的缘起,继而介绍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并对本文的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其次,论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进行分析和述评;最后,对本研究的设计过程、方法选取以及结构安排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该部分阐述了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分析的理论支撑。农村教师补充与教师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状况息息相关,因而需要借助劳动力市场供求理论作为重要的理论依据;而对政策有效性进行系统分析则需要借助政策评估理论的分析框架和评估模型。第三部分为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的历史分析。论文对自1949年以来的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演变历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析,主要沿三条线索展开分析,一是分析各个时期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发展特点及影响因素;二是梳理主要的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演变脉络,并对其演变规律进行分析;三是对各个时期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有效性进行分析,并从中总结历史经验与教训,以期为当前及今后的农村教师补充政策调整提供参考和借鉴。第四部分为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的实证研究,分别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出发,对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有效性展开系统分析。第四章是宏观层面的分析,主要考察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产出性结果,研究发现,农村教师队伍在规模和结构上得到了充实与改善,城乡教师交流也在实践中不断推进,但不容忽视的是,乡村教师引进的现实困境依然存在,教师流动的实际效果也需要进一步提高。第五章是微观层面的分析,主要通过教师的从教状态来反映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实际效果,研究结果表明,特岗教师在从教意愿上反响较好,新教师的引进给农村教育带来了诸多积极的变化。但在另一方面,特岗教师在从教态度和从教稳定性上的表现明显不佳,从而影响了政策的实施效果。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主观因素是影响教师综合满意度的最主要因素,而工作负荷、本地适应性以及职业态度则是影响教师综合满意度的重要因素。第五部分为研究的基本结论和政策建议。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主要研究结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提出了提升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的政策建议。本研究认为,要更好地提升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有效性。第一,应重视经济手段与非经济手段的综合运用,构建合理的乡村教师补偿机制,并将教师的长期引进与短期顶岗相结合;第二,应充分发挥代课教师的积极作用,拓展本土化的教师培养与补充渠道;第三,为提升现有政策的执行效果,应重视特岗教师婚姻问题,减轻特岗教师工作负担并完善教师培训体系;第四,应在健全相关保障制度,构建完善的教师交流评价机制上作进一步的努力。
杨荣[5](2015)在《云南民族互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14年以来,党中央根据我国民族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提出了“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筑牢各族人民共同维护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的钢铁长城。”本文基于以上背景,立足云南民族的历史与现实,提出了民族互嵌理论,并阐释了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构成要素;通过对云南民族互嵌格局的分析,总结了建立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的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经济政治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社会结构深刻变迁,文化多元多样多变日益凸显,如何建立民族互嵌式社会结构,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力量已经成为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通过对民族理论的梳理,结合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以民族互嵌理论为分析框架,阐释了组成民族互嵌理论的人口互嵌、生存空间互嵌、政治互嵌、经济互嵌、文化互嵌等六个方面的内容。本文以云南民族发展史为依据,通过大量史料证明,云南已经形成了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云南民族人口互嵌主要分为“民族人口的自在嵌入”和“汉民族规模化移民嵌入”两种形式。自在嵌入的主体是低羌、百越和百濮三个民族集团,以汉民族为主体的军事移民、生计移民和商贸移民是云南规模化移民的主要方式。生存空间的互嵌主要表现为动态空间互嵌和静态空间互嵌,道衢的拓展在空间互嵌中起到纽带的作用。经济互嵌是民族互嵌格局形成的重要动力。在国家治理过程中,代表国家权威的经济政策和经济制度既是民族发展的根本动力,又是促进民族互嵌的助推器。而政治嵌入则是一把双刃剑。积极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政策会促进地方势力和中央权威的有机互嵌,而消极的政治嵌入则会导致地方民族的脱嵌。文化互嵌是民族互嵌的重要表征。中华文化对云南民族文化发挥着引导和重塑的作用。族际婚姻互嵌是反映民族相互嵌入程度的重要指标,云南不但具有族际婚姻互嵌的历史文化基础,也有大量的族际婚姻互嵌的实践。云南民族互嵌的经验对多民族地区构建各民族相互嵌入的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丁桂芳[6](2011)在《哈尼族奕车人爱情与婚姻关系研究》文中指出个人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是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很多人类学家都对该问题进行过有意义的探索,得出了“社会文化决定论”、“个体行动决定论”和“互动理论”三种不同的学说。本研究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以哈尼族奕车人的婚姻选择为切入点,研究本能的爱情与社会性的婚姻之间的互动,以此来重新审视个人与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哈尼族奕车人具有一套特殊的婚姻模式,在不同的人生阶段表现为不同的形态。首先是少年儿童时期的包办婚姻。父母通常为年幼的子女包办第一次婚姻,作为传统文化的固守者,父母将这场婚姻安排得顺应文化发展的形貌。其次是青春期的自由恋爱。进入青春期之后,青年人可以在婚姻之外自由缔结情人关系,社会因有其特殊的需求而刻意弱化控制人类行为的力量,人类天性和本能得到最大程度的释放和舒展。基于长期性爱基础上的亲密关系与既有的婚姻关系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婚姻解除成为必然。一段婚姻的解除预示着一段新婚姻的开始,由此,在特定文化语境下的奕车人的婚姻模式呈现出“结婚——恋爱——离婚——再婚”的特异形态。在此过程中,为保障社会的正常运转和小家庭的良性发展,社会总是千万百计限制青年人婚配对象的选择。但是,爱情却使热恋中的情侣为了结成终身伴侣甘愿冒很大的风险,甚至不惜与社会文化对抗。奕车人迂回地获取婚姻的稳定基于“群本位”的思维逻辑。为了维护群体关系和群体利益的良性发展,个人必须牺牲自身的利益与要求,压抑生物人的本性和欲念去服从群体的规范理义,但是反社会规范钳制的异质行为不能绝迹。在奕车社会,社会的婚姻与本能的爱情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机制,始终处于矛盾和相互博弈的状态中。社会凭借其强大的话语优势在爱情与婚姻的博弈关系中占据主导,但是,爱情也可以通过各种巧妙的策略去获取最后的胜利。
晏淼[7](2010)在《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缩小民族地区发展差距,实现“同步小康”是当前云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党的民族理论与政策研究的重要课题。发展劳务经济是加快云南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缩小民族地区发展差距的一种探索。理论上,有利于我们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在特殊历史条件下,民族可以实现历史跳跃式发展理论的认识;实践上,则有利于我们选择实事求是的民族经济发展政策,促进民族地区经济跨越式发展,促进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进程。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重视实证研究,并注意理论探索,对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战略选择困境、发展劳务经济的构想及其政策引导、设计与实施等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全面而深入的探讨。本文以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民族工作的基本理论为指导,对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民族跨越式发展主要思想进行分析和总结。进而分析了云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环境、面临的客观形势、及其优势与劣势等问题,提出发展劳务经济是云南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种选择。结合学术界关于劳务经济的认识,本文对劳务经济及其所涉及的相关概念进行了阐释。认为劳务经济是指农业富余劳动力向为本户以外的单位或个人提供劳动力服务或经过个体工商户工商登记注册进行创业,直接获取收入从而带动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经济形态。在厘清相关概念的基础上,笔者对云南劳务经济的现状进行了评估,进而分析了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潜力和机遇。将劳务经济培育成主导产业是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和主要内容。提升农业富余劳动力的技能水平、提高农业富余劳动力创业比例、构建良好的就业服务体系、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等是当前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主要内容。要保证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的健康有序并快速发展,必须制订和遵循相应的指导思想和原则,以及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并且,要发展云南民族地区的劳务经济,还必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关键在于政策引导。笔者对民族区域经济政策的涵义及实践,政府政策在国内外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认真分析与总结。在此基础上,指出地理区位及就业服务体系较弱、人力资源开发不足、政策的切合实际性有待提高、监督机制不完善等是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面临的主要困难。应在构建好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原则、创新调整民族地区劳务经济的法制原则等基础上,按照统一步骤有序推进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的发展。通过对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现有政策地细致梳理及评估,笔者指出,云南民族地区的劳务经济在职业技能培训、创业、就业、农民工权益维护及社会保险等方面均存在较大问题,亟需政府在公共政策方面予以积极引导。政府在制订发展劳务经济的公共政策时,需要进行总体规划设计,加强宏观调控能力。同时,还要不断完善政策实施的保障机制。结合国内外相关国家或省区发展劳务经济政策的启示,笔者对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实施的理论、具体政策设计的重点、政策执行的实施保障等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最后,通过对上述内容的全面分析,笔者认为发展劳务经济,对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是新的战略选择,并有较大的潜力和机遇;应该合理确定发展内容,确立发展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分步实施,逐步完善;还应针对现有政策的不足,提出新的政策设计与实施保障,探索发展劳务经济中政策的支持作用。
罗崇敏[8](2006)在《中国边政学新论》文中研究指明本文试图探索广义边政学的思路和构架。在充分借鉴以往边政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坚持立足现实实践,理性考察历史,面对未来发展的学术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对边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进行系统研究,并突出边疆发展、边疆和谐和边疆安全这三个重点。 本文在学习借鉴中,对边政学历史沿革进行梳理和反思,把边政学发展过程进行历史和逻辑性的归纳,提出边政学研究和发展的四个阶段,即:边疆史地研究阶段、边疆史治研究阶段、边疆民族研究阶段、边疆发展研究阶段。而四个研究阶段之间是相互交叉、相互融汇、相互促进的。在肯定以往边政学的积极贡献后,指出了以往边政学研究的特点是:诠释性强、政策性广、单一性多、狭义性明显、人本性不突出。对广义边政学的理论框架进行了探索,提出广义边政学是关于边疆地区以人为本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管理和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研究的对象是国内陆地疆界内地区各民族经济、政治、文化的管理和发展。它具有六个特性:人本性、发展性、集成性、统筹性、和谐性、前瞻性。研究的逻辑起点和逻辑终点都是围绕这一思路展开的。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包括:边疆史地范畴、边疆政治范畴、边疆经济社会范畴。研究的主要内容是:边疆发展战略、边疆经济发展战略、边疆城市化演进、边疆新农村建设、边疆文化建设、边疆和谐社会构建、边疆治理方略、边疆安全建设等问题。 关于边疆发展战略。分析了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和以往边疆发展战略的特点,提出加快边疆发展战略转变的思路。在探讨边疆发展战略的本质和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实施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的边疆发展思路,即以人为核心要素、以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方式,形成社会要素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思路。我们处在信息和知识时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与国外成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一个系统。边疆地区的发展应以社会系统论思想为指导,探索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边疆地区实施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一个基本的要求是促进“三个转变”和“五个良性互动”。“三个转变”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农村发展方式转变和社会管理方式转变。“五个良性互动”是:经济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区域之间的
罗崇敏[9](2004)在《把握机遇 真抓实干 大力推进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文中研究指明
王先岳[10](2004)在《《退遂斋诗钞》校注》文中提出倪鸿(1828—?),字延年,号云癯、耘劬,广西桂林人,为“岭南三大家”中张维屏、黄培芳的入室弟子,诗名颇盛。他长年游宦广东,早年为巡检,后去粤适闽,襄办台湾军务,官至七品。 本论文以倪鸿《退遂斋诗钞》光绪七年泉州本为底本,以《曼陀罗庵集》梁昌汉抄本为校本,对《退遂斋诗钞》进行校注整理;并以历史和逻辑统一的方法,对其创作展开一番知人论世的探讨。倪鸿受儒、道、释三家思想影响,仰慕玄、远、清、虚的生命精神,彰显了中国文化的诗化性格。其诗学最重要的有性情说和尚奇说两方面,前者体现了晚清诗学的一种价值取向,后者体现了他的创新精神;另外,他还主张脱化论、教化论等。倪鸿转益多师,诗宗仲则、樊榭,参以渔洋、梅村,并能融铸唐宋风韵,早年诗风清新俊逸,绵丽明秀;晚年诗风凄清萧瑟,奇崛苍凉。其诗中恒有一种“清”的因子,这与其生命精神是相通的。倪鸿诗歌意境营造主要有意象迭加、诗禅合一等手法,其最大特点是善于经营意象。但其某些作品,也有浅俗的缺点。
二、石屏:“两基”工作一抓到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屏:“两基”工作一抓到底(论文提纲范文)
(1)特岗教师职业生活现状研究 ——基于广西区T县五位特岗教师的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家政策导向 |
(二)特岗教师职业生活值得关注 |
(三)个人研究兴趣 |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教师职业生活的研究现状 |
(二)特岗教师的研究现状 |
(三)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 |
四、概念界定 |
(一)特岗教师 |
(二)职业生活 |
(三)教师专业发展 |
(四)特岗教师职业生活 |
五、研究方法、研究对象及过程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过程 |
第1章 琐碎与繁杂:特岗教师的教学工作状况 |
一、工作环境:简洁与狭小 |
(一)简洁的校园环境 |
(二)狭小的办公室 |
(三)整洁的教室 |
二、教学活动:忙碌与充实 |
(一)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单向度 |
(二)专业知识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
(三)专业能力在教学活动中的运用 |
三、班级管理:保姆与管教 |
(一)“无微不至”的日常管理 |
(二)身不由己的文化管理 |
(三)有心无力的家校联系 |
四、教师群体:合作与独立 |
第2章 简单与无奈:特岗教师的日常生活 |
一、简单与凑合的生活状况 |
(一)简便的食宿条件 |
(二)受阻的交通状况 |
(三)不一样的工资待遇 |
二、无奈与尴尬的“异乡人” |
(一)介入在乡村文化的边缘 |
(二)在乡村教育与乡村学校中徘徊 |
(三)奉献与不被重视的乡村教师 |
三、“额外”的加班 |
(一)紧急与繁重的扶贫工作 |
(二)苦与乐的乡野之路 |
(三)责任与美好同在 |
第3章 收获与迷茫:特岗教师的职业发展途径 |
一、校本研修:在场与迷茫 |
(一)听与评失衡的公开课 |
(二)紧张与无力的汇报课 |
(三)记与听的教研活动 |
二、自主学习:主动与责任 |
(一)难以集中精力的自主学习 |
(二)没有同伴的自主学习 |
(三)为了责任的自主学习 |
三、外出培训:同行与视野 |
(一)来之不易的外出培训机会 |
(二)别样的培训收获 |
四、网络研修:提升与任务 |
(一)片段化的网络研修 |
(二)个人愿景的缺位 |
第4章 选择与回顾:特岗教师的职业价值取向 |
一、选择与认同 |
(一)职业动机:喜爱与稳定 |
(二)职业认同:失落与认可 |
二、抉择与志向 |
(一)再次抉择:扎根或逃离 |
(二)个人志向:幸福与领悟 |
三、回顾与审思 |
(一)孩子的力量,坚守教育情怀 |
(二)在无助与努力中前行 |
第5章 追寻与向往:特岗教师职业生活质量提升的建议 |
一、国家与社会层面 |
(一)国家政策的进一步完善 |
(二)重视特岗教师的职业生活 |
(三)提高社会对特岗教师的关注 |
二、学校层面 |
(一)加强学校体制环境的合理化 |
(二)给予特岗教师的人文关怀 |
(三)组建学习共同体 |
三、特岗教师自身层面 |
(一)正确定位“大家”与“小家” |
(二)激发职业生活的主观能动性 |
(三)在教育实践反思中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2)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
五、主要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第一章 俐侎人的族群身份与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俐侏人概况 |
一、族群名称及其历史渊源 |
二、族群地域分布情况 |
三、族群人口发展及流动情况 |
第二节 俐侎人的生存环境及其社会生活 |
一、俐侎人的生存环境与生存状态 |
二、历史遭遇的地域投射:俐侎人的社会生活变迁 |
三、俐侎人的总体教育状况 |
第三节 现今俐侎人社会生活中所遭遇的主要困境 |
一、民族识别的遗留问题 |
二、政策待遇的忽视问题 |
三、独特文化的消亡问题 |
第二章 俐侎人的族群风俗与社会文化 |
第一节 自然崇拜与万物有灵:俐侎人的民间信仰 |
一、万物有灵:祭社林、田地、山神、畜神、龙洞等 |
二、多神崇拜:祭家庙、土庙、石佛 |
三、俐侎人的禁忌和习惯法 |
第二节 家堂祭祀与族内融通:俐侎人的节庆礼仪 |
一、“桑沼哩”:俐侎人的情人节 |
二、火把节:俐侎人的“团圆节” |
三、春节和其他节日:对祖先的敬畏与祈求 |
第三节 早婚内婚与葬祭以礼:俐侎人的婚丧嫁娶 |
一、婚姻 |
二、丧葬 |
三、生育 |
第四节 靠山吃山与自给自足:俐侎人的衣食住行 |
一、一袭黑衣掩映下的风华:俐侎人的服饰文化 |
二、靠山吃山的简约自然:俐侎人的饮食文化 |
三、依山而居的大通房:俐侎人的建筑文化 |
四、“交通基本靠走”:俐侎人的出行方式 |
第五节 心口相传与自我强化:俐侎人的语言文化 |
一、俐侎人的民族语言 |
二、俐侎人的民歌小调 |
三、俐侎人的民间故事 |
第三章 俐侎学生学校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复刻:国家教育的区域化写照 |
一、学校日常教育结构 |
二、教育管理活动结构 |
第二节 守望:学校教育的地方性意义 |
一、教育维稳 |
二、教育支边 |
第三节 洞察:地方教育的本土化努力 |
一、教育场域中的本土课程 |
二、学校场域中的地方知识 |
第四章 俐侎学生社会教育生活的田野调查 |
第一节 嵌入与共变:社会场中的教育场域 |
一、俐侎地区的社会发展与教育变革 |
二、俐侎地区的社会力量的教育作为 |
第二节 早婚与懒散:俐侏族群文化的教育影响 |
一、早恋早婚:小登科压倒大登科 |
二、懒散宽松:族群生活习性的教育制约 |
第三节 害羞与实用:俐侎族群心理的教育影响 |
一、害羞腼腆:封闭环境下的闭塞心理 |
二、实用实际:打工潮的影响和追逐眼前利益 |
第五章 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社会学分析 |
第一节 护佑与闭环:俐侏族群文化对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社会护佑: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学生的“放任自流” |
二、社会闭环:俐侎族群文化传统对族群再生产的维持 |
第二节 维稳与接轨:教育体制对俐侎学生教育成就的影响 |
一、维稳: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结构化功能 |
二、接轨:国家教育结构的同化与涵化作用 |
第三节 抵制与反哺:俐侎学生在结构化环境中的微权力 |
一、文化抵制:对族群传统社会结构的反抗与超越 |
二、文化反哺:由俐侎学生推动的区域社会变迁 |
第六章 反思与奠基:从田野经验到迈向区域教育社会学 |
第一节 走进田野:田野调查的初见与追索 |
一、初入田野:满腔热诚和不知所措交织的旅程 |
二、再访田野:灵活变通与随时跟进并存的探险 |
第二节 形成文本:田野资料的处理与运用 |
一、处理访谈资料:录音的整理、筛选和取用 |
二、处理纸质文献:材料的归类、编码和提取 |
第三节 未来之路:迈向一种“区域教育社会学” |
一、“区域教育社会学”何以可能 |
二、区域教育社会学的田野经验 |
三、区域教育社会学的实践反思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3)河南省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设计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 |
二 国内研究 |
三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五节 有关概念界定 |
一 特岗教师 |
二 职业认同感 |
第二章 “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结果分析 |
第一节 调查对象的选取及基本情况 |
一 调查对象的选取 |
二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三 调查对象职业认同感的总体状况 |
第二节 河南省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差异分析 |
一 不同性别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分析 |
二 不同教龄特岗教师职业认同的差异分析 |
三 不同学历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差异分析 |
四 不同任教学校类别特岗教师的职业认同差异分析 |
五 不同任教学校所在地的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差异分析 |
六 特岗教师所教学科与所学专业是否一致的差异分析 |
七 不同周课时数的特岗教师职业认同差异研究 |
八 所教不同学科数目的特岗教师职业认同差异研究 |
九 特岗教师是否担任班主任在职业认同程度上的差异分析 |
第三章 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政策因素 |
一 工资待遇 |
二 政策与法律保障 |
第二节 所在学校因素 |
一 教师培训体系不完善 |
二 教学工作安排不合理 |
三 对特岗教师的心理关怀不到位 |
第三节 社会舆论因素 |
一 社会环境影响 |
二 各界舆论评价 |
第四节 个人主观因素 |
一 个人择业动机 |
二 个人职业规划 |
三 个人心理调节 |
第四章 提高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的对策与建议 |
第一节 国家政策方面 |
一 提高工资水平,加大教育投入 |
二 改善招聘制度,保证特岗教师质量 |
三 加大政策宣传,扩大特岗教师队伍 |
四 完善保障机制,消除特岗教师后顾之忧 |
第二节 任教学校方面 |
一 加强教师培训,重视经验交流 |
二 改善办学条件,创设良好工作环境 |
三 注重人文关怀,解决特岗教师心理问题 |
第三节 社会支持方面 |
一 改变社会传统观念 |
二 拓宽社会筹资渠道 |
三 构建社会支持网络 |
第四节 教师自身方面 |
一 保持乐观心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
二 积极主动学习,做好自身职业生涯规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4)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农村教师 |
二、教师补充 |
三、教师补充政策 |
四、政策有效性 |
第四节 文献综述 |
一、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研究 |
二、城乡教师流动研究 |
第五节 研究设计 |
一、确定研究选题 |
二、研究过程设计 |
三、研究方法选取 |
四、数据处理工具 |
第六节 逻辑思路与结构安排 |
一、逻辑思路 |
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劳动力市场供求理论 |
一、供求理论 |
二、教师劳动力市场 |
第二节 政策评估理论 |
一、现代评估理论的发展 |
二、主要的评估模型及其选择 |
第三章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演变历程 |
一、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演变 |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演变 |
第二节 我国农村教师补充的主要方式 |
第四章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有效性分析:宏观视角 |
第一节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成效分析:规模视角 |
第二节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成效分析:结构视角 |
一、年龄结构 |
二、学历结构 |
第三节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成效分析:教师交流视角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一、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实施成果显着 |
二、省级统筹意义凸显 |
三、市场机制的作用仍待进一步彰显 |
第五章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有效性分析:微观视角 |
第一节 样本特征描述 |
一、教师样本描述 |
二、学校样本描述 |
第二节 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实际效果分析 |
一、教师从教意愿分析 |
二、教师从教态度分析 |
三、教师从教水平分析 |
四、教师从教稳定性分析 |
第三节 改善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的路径分析 |
一、对政策有效性影响因素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
二、回归模型构建与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乡村教师工作的长期性与复杂性 |
二、教师交流初具规模,但其效果趋于形式化 |
三、特岗教师角色的矛盾性和多元性 |
四、代课教师群体表现出良好的教学风貌 |
五、主观因素是影响教师综合满意度的主要因素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一、多方并举推进农村地区教师补充 |
二、拓宽教师来源渠道 |
三、努力提升教师补充政策的执行效果 |
四、完善教师流动配套制度建设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攻读博士期间参与的重要学术会议 |
致谢 |
(5)云南民族互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的背景及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基本概念的界定 |
六、民族互嵌理论的阐释 |
第一章 云南民族互嵌格局形成的空间基础 |
第一节 区域多样性下的静态空间互嵌 |
一、复杂多样的生存空间 |
二、复杂生存空间下的民族多样性格局 |
第二节 道衢拓展下动态生存空间的互嵌 |
一、历史上的道衢拓展与动态生存空间 |
二、现代道衢拓展下的生存空间 |
第二章 云南民族互嵌格局中的人口嵌入 |
第一节 云南民族人口的自在嵌入 |
一、云南民族人口的自在迁徙 |
二、云南近现代民族人口的自在互嵌 |
第二节 规模化移民人口的嵌入 |
一、戍守边塞的军事移民 |
二、垦荒屯田的生计移民 |
三、商贸移民 |
四、小规模的特殊移民 |
第三章 云南民族互嵌格局中的族际婚姻 |
第一节 云南民族婚姻互嵌的历史文化基础 |
一、民族传统婚姻制度的逐步瓦解 |
二、互嵌性的婚姻制度 |
第二节 民族融合中的婚姻互嵌 |
一、汉族融合于各少数民族的族际通婚 |
二、少数民族融合于汉民族的族际通婚 |
三、少数民族相互融合的族际通婚 |
第四章 云南民族互嵌格局形成的文化因素 |
第一节 云南民族文化的互嵌基因 |
一、民族文化的多元共存特征是文化互嵌的基础 |
二、神话中的民族互嵌 |
三、不断嵌入云南的汉文化 |
第二节 多元民族文化的互嵌 |
一、民族交往中的文化涵化与文化变异 |
二、文化互嵌中的文化同化与文化消亡 |
三、文化互嵌中的价值重塑 |
第五章 云南民族互嵌格局形成的经济动力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初期多元经济形态的互嵌 |
一、封闭性生存空间分布着原始社会的经济形态 |
二、奴隶社会的等级制度仍然存在 |
三、保存完好和正在解体的封建领主制经济形态并存 |
四、广泛存在的封建地主制经济 |
五、存在正在崛起的资本主义经济成分 |
第二节 附着于国家权威的经济制度和政策的嵌入 |
一、赋税制度的强制性嵌入 |
二、资源开发与商业发展措施的嵌入 |
三、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政策的实施 |
第三节 民间经济行为互嵌 |
一、民间互市 |
二、先进技术的互学 |
三、民族间的经济互助 |
第六章 云南民族互嵌格局形成的政治动力 |
第一节 代表国家权威的政治嵌入 |
一、国家政治权力对云南的嵌入 |
二、民族政策对云南的嵌入 |
第二节 地方与国家的脱嵌 |
一、民族政策引起的脱嵌 |
二、地方势力崛起导致的脱嵌 |
结语 |
一、民族交往是民族互嵌格局形成的前提条件 |
二、民族政策是民族互嵌格局形成的催化剂 |
三、中华文化在民族互嵌格局形成中发挥凝聚作用 |
四、民族的自在分布是民族互嵌格局形成的重要基础 |
五、云南民族互嵌研究的学术意义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哈尼族奕车人爱情与婚姻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爱情与婚姻 |
一、问题的来源 |
二、研究述评及研究意义 |
三、有关奕车人婚姻家庭的研究 |
四、理论预设和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与难点 |
第一章 松林里的奕车村落 |
第一节 奕车人的历史溯源和群体价值 |
第二节 妥垤村委会的社会与文化 |
第三节 亲属组织和家庭结构 |
第二章 前青春期情感教育与婚姻安排 |
第一节 儿童教养 |
第二节 包办婚姻 |
第三节 包办婚姻的程序和身份构建 |
第四节 婚姻动机 |
第五节 首次较量与父母策略 |
小结 |
第三章 青春期恋爱 |
第一节 青春期过渡 |
第二节 群体恋爱 |
第三节 车艾关系 |
第四节 自由恋爱习俗的现实功能及影响 |
小结 |
第四章 婚姻解除 |
第一节 离婚现状 |
第二节 婚姻解除的理由 |
第三节 制度化的离婚 |
第四节 离婚的社会意义 |
小结 |
第五章 社会控制 |
第一节 通婚禁忌 |
第二节 婚育禁忌 |
第三节 控制策略 |
小结 |
第六章 冲突与抗争 |
第一节 婚外的秘密往来 |
第二节 殉情与私奔 |
第三节 互动博弈 |
小结 |
第七章 爱情与婚姻关系的现代生存 |
第一节 存续:传统文化的根基 |
第二节 变迁:婚育文化的现代发展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二、研究意义与基本思路 |
三、论文的特色和创新 |
第一章 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
第一节 加快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意义 |
一、跨越式发展的内涵 |
二、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战略意义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民族跨越式发展主要思想 |
一、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发展繁荣的时期 |
二、加快发展是解决中国现阶段民族问题的核心 |
三、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发展进行分类指导和加大扶持 |
第三节 民族地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是现实选择 |
一、民族地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必要性 |
二、民族地区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的优势 |
三、推进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主要政策措施 |
第四节 劳务经济是云南民族地区跨越式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 |
一、云南民族地区发展概况 |
二、云南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形势分析 |
三、劳务经济是云南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
第二章 劳务经济是云南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新的战略选择 |
第一节 劳务经济的提出及涵义 |
一、乡村劳动力、乡村从业人员、农业人口 |
二、农业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民工 |
三、人力资源与人力资本 |
四、劳务经济涵义及其本质特征 |
第二节 当前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基本评估 |
一、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现状 |
二、云南省发展劳务经济效益评估 |
三、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与全国相比的差距 |
四、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短腿"原因分析 |
第三节 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潜力和机遇 |
一、当前云南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分析 |
二、云南省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意愿较为强烈 |
三、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发展有发展阶段和政策上的机遇 |
四、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对劳务提出旺盛需求 |
五、国际劳务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
六、发展劳务经济外部环境有所改善 |
第三章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构想 |
第一节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主要内容的确定及分析 |
一、提升有转移就业愿望的农业富余劳动力的职业技能水平 |
二、实现农民工返乡创业有一定比例提高 |
三、构建良好的就业服务体系 |
四、加大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保障力度 |
五、加强农民工社会保险制度建设 |
第二节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总体构架 |
一、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应遵循的指导思想 |
二、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应坚持的原则 |
三、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战略目标及战略重点 |
第三节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良好外部环境分析 |
一、依靠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容量 |
二、改革相关公共政策扩大吸纳农业富余劳动力容量 |
三、加快云南民族地区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提升劳动力素质 |
四、创造公平就业环境引导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
第四章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关键在政策引导 |
第一节 民族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的培育需要政策扶持 |
一、区域经济政策的涵义及实践 |
二、民族经济政策的涵义及实践 |
三、民族区域经济政策中强调主导产业发展政策手段 |
第二节 国内外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政策发挥重要作用 |
一、国外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政策作用评析 |
二、中国农业富余劳动力转移中政策作用评析 |
第三节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需要政策扶持 |
一、劳务经济政策实施的意义及目的 |
二、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实施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
三、云南民族地区制定劳务经济政策应注意的几个方面 |
第五章 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问题分析 |
第一节 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现有政策梳理 |
一、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政策 |
二、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可享受的创业政策 |
三、云南省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建设的政策 |
四、云南农民工获得权益保障的政策 |
五、云南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的政策 |
第二节 对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现有政策的评估 |
一、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政策评估标准 |
二、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政策产出结果及判断 |
第三节 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现有政策存在问题 |
一、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
二、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创业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
三、云南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
四、云南农民工权益保障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
五、云南农民工参加社会保险政策存在问题分析 |
第六章 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设计与实施分析 |
第一节 国际国内发展劳务经济政策给予的启示 |
一、菲律宾发展劳务经济政策分析 |
二、四川省、湖南省发展劳务经济政策分析 |
三、以上做法给予云南民族地区的启示 |
第二节 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设计的理论分析 |
一、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设计相关理论 |
二、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设计原则 |
第三节 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具体设计重点分析 |
一、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政策设计重点 |
二、云南民族地区农业富余劳动力创业政策设计重点 |
三、构建云南民族地区良好就业服务体系政策设计重点 |
四、云南农民工劳动保障权益维护政策设计重点 |
五、云南农民工社会保险体系建立政策设计重点 |
第四节 新时期云南民族地区劳务经济政策执行的实施保障 |
一、应加强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作用 |
二、应保证一定的资源为支持和后盾 |
三、应保证政策标的团体对政策的认知度高 |
四、应保证执行机构在结构及运作上科学合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8)中国边政学新论(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边政学缘由 |
一、边疆文化的滋养 |
二、边疆履职的体验 |
三、边政理论的研究 |
四、边疆发展的需要 |
五、学业学养的选择 |
六、研究的现实性 |
第二节 边政学历史沿革及反思 |
一、边政学历史沿革 |
二、目前相关研究情况及成果 |
三、边政学反思 |
第三节 边政学新论的理论框架 |
一、广义边政学研究的意义 |
二、广义边政学的研究方法 |
三、广义边政学的主要范畴 |
四、边政学新论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五、边政学新论的特点 |
第一章 边疆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边疆发展的基本特性 |
一、民族性 |
二、滞后性 |
三、不平衡性 |
四、复杂性 |
五、差异性 |
第二节 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
一、边疆发展战略内涵 |
二、边疆发展战略反思 |
三、边疆发展战略转变 |
四、边疆发展战略选择 |
第三节 坚持以人为本的边疆发展观 |
一、以人为本是边疆战略发展的本质 |
二、把人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动力 |
三、把人才战略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性战略 |
四、把人民的利益作为边疆发展的根本目的 |
第四节 梯度推进与中心辐射相结合的发展战略方式 |
一、梯度推进方式 |
二、中心辐射方式 |
第五节 良性互动集成发展的战略思路 |
一、良性互动集成发展战略思路的含义 |
第六节 构建边疆发展战略体系 |
一、边疆发展战略体系内容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战略 |
三、边疆新型工业化战略 |
四、边疆城市化战略 |
五、人力资源开发战略 |
六、科教兴边战略 |
七、可持续发展战略 |
八、和谐社会构建战略 |
九、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战略 |
第二章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战略 |
第一节 边疆经济联动发展构想 |
一、边疆经济特征 |
二、边疆经济增长与发展 |
三、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评价 |
四、边疆地区经济发展战略制定 |
五、边疆经济发展战略构想 |
第二节 边疆农业产业化 |
一、农业产业化是边疆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 |
二、市场化调整: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产业结构,培育主导产业,发展特色产业 |
三、产业化经营:产业与市场贯通,农户与市场承接 |
四、标准化生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
五、社会化服务:农业产业化的系统工程 |
第三节 边疆新型工业化 |
一、新型工业化的内涵 |
二、边疆新型工业化面临的问题 |
三、实施产业转型战略 |
四、建设边疆群体支柱产业 |
五、推进农村新型工业化 |
第四节 边疆服务业现代化 |
一、推进边疆服务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
二、边疆地区加快服务业现代化的重点领域 |
三、加快边疆地区服务业现代化的对策选择 |
第五节 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 |
一、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的内涵和依据 |
二、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意义 |
三、实施构建边疆国际经济合作带战略 |
第六节 发挥设施、体制联动功能 |
一、发挥基础设施的联动功能 |
二、发挥体制机制联动功能 |
第三章 边疆新农村建设 |
第一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和特性 |
三、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意义 |
第二节 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一、边疆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
二、边疆新农村建设的战略思考 |
第三节 边疆现代农业建设 |
一、农业和现代农业的特点 |
二、建设边疆现代农业的基本思路 |
第四节 改善边疆农民生活质量 |
一、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
二、实施新型农民素质工程 |
三、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建设 |
第五节 建设新农村保障体制 |
一、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
二、加强乡村治理机制建设 |
第四章 边疆城市化建设 |
第一节 城市化内涵、意义及建设历程 |
一、城市化内涵 |
二、边疆城市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
三、中国城市化建设历程 |
四、边疆城市化建设特点 |
五、世界城市化建设趋势 |
第二节 边疆城市化战略选择 |
一、坚持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道路 |
二、实施城镇多元化战略 |
三、坚持大城市主导战略 |
四、实施小城镇发展战略 |
五、实施城市特色建设战略 |
第三节 边疆城市全息式建设思路 |
一、边疆城市规划与设计 |
二、边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
三、边疆城市产业建设 |
四、边疆城市文化建设 |
五、边疆城市管理经营体制建设 |
第四节 边疆省区城市化发展思路简述 |
一、内蒙古建立三大城市群的城市化布局构思 |
二、新疆非均衡的城市化发展思路 |
三、甘肃城市化发展框架模式 |
四、云南新昆明建设战略 |
五、广西打造现代沿海城市群思路 |
六、西藏拉萨中心辐射思路 |
第五章 边疆文化建设 |
第一节 文化和文化功能 |
一、文化的涵义、特征和社会功能 |
第二节 边疆文化优先发展战略 |
一、文化优先发展战略提出的历史背景 |
二、实施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客观必然 |
三、文化优先发展战略的内涵 |
第三节 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
一、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策 |
二、弘扬边疆科技文化 |
三、实施科技兴边战略 |
第四节 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
一、坚持教育科学发展观 |
二、实施边疆教育整体发展思路 |
第五节 边疆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建设 |
一、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 |
二、边疆文化体制改革与发展的思路 |
三、发展边疆少数民族文化 |
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
第六章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 |
第一节 人力资源建设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
一、人力资源建设及其内容 |
二、人力资源建设的特点 |
三、人力资源建设的主要形式 |
四、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重要性 |
五、边疆人力资源建设的现状 |
第二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构想 |
一、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取向 |
二、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选择 |
三、致力于人力资本开发 |
第三节 边疆人力资源建设战略重点和对策 |
一、人力资源建设重点 |
二、边疆地区人力资源建设战略对策 |
第四节 实施人才强边战略 |
一、实施人才强边战略的重要意义和基本要求 |
二、实施人才战略,应坚持能力建设为核心 |
三、建立科学的人才评价和实用机制 |
四、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建设 |
第七章 边疆和谐社会建设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和谐社会思想的传承 |
一、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和谐社会提供了理想的生存空间 |
二、不同利益群体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主体 |
三、风俗和美是和谐社会的重要表征 |
四、社会成员的身心和谐是和谐社会的基点 |
五、羁縻、怀柔是历代封建帝王促进边疆和谐的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提出和意义 |
一、和谐社会的内涵和特征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
第三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几个关系问题 |
一、坚持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党的执政能力的关系 |
三、激发社会活力与维护社会稳定的关系 |
四、正确处理不同方面群众利益的关系 |
五、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
六、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 |
第四节 构建和谐边疆的战略举措 |
一、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 |
二、保持边疆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 |
三、发展边疆社会主义民主 |
四、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
五、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
六、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
七、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
八、加强边疆社会建设和管理 |
九、加强边疆生态环境建设和治理 |
第五节 构建和谐的边疆民族宗教关系 |
一、民族宗教问题对构建边疆和谐社会的现实影响 |
二、努力构建边疆和谐的民族宗教关系 |
第六节 构建和谐的国际周边环境 |
一、构建和谐边疆面临的周边环境条件 |
二、构建和谐的边疆国际周边环境 |
第八章 边疆治理方略 |
第一节 古代边疆治理方略简述 |
一、经营边疆的政治方略 |
二、守备为本的军事方略 |
三、边疆经济发展方略 |
四、边疆教化方略 |
第二节 新中国边疆整体治理方略 |
一、边疆政治发展方略 |
二、边疆经济发展战略 |
三、边疆文化发展战略 |
第三节 边疆开发战略 |
一、20世纪50-70年代两次西部开发 |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 |
三、兴边富民行动 |
第四节 边疆民主法制建设 |
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根本原则 |
二、边疆民主法制建设的特性 |
三、边疆民主法制建设原则 |
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 |
五、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发展趋势 |
第五节 边疆地区党的建设和民主政治的制度化建设 |
一、边疆地区党的建设 |
二、边疆地区民主政治制度化建设 |
第九章 边疆安全建设 |
第一节 和谐世界的战略思想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和谐世界战略思想的内涵 |
二、和谐世界思想的重大意义 |
三、努力实践和谐世界战略思想 |
第二节 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坚持新的国家安全观 |
二、建立国家安全体系 |
三、构筑中国安全战略 |
第三节 发展周边国家关系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中国同东北亚国家的关系 |
二、中国同中亚国家的关系 |
三、中国与南亚大国的关系 |
四、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关系 |
第四节 边防建设与边疆安全建设 |
一、边防的基本概念 |
二、中国新时期边防的特性 |
三、边防的地位作用 |
四、边防建设的主要任务 |
第五节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 |
一、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提出 |
二、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
三、中国依靠自身的力量实现发展 |
四、实现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
(10)《退遂斋诗钞》校注(论文提纲范文)
一、 倪鸿的生平和思想 |
(一) 生平 |
1 寓宦广东 |
2 从戎闽台 |
3 游历江浙 |
(二) 思想 |
1 人生哲学 |
(1) 曾点之乐 |
(2) 高蹈之念 |
(3) 逃禅之缘 |
2 诗学思想 |
(1) 诗见性情 |
(2) 诗因人奇 |
(3) 诗精脱化 |
(4) 意在离即 |
(5) 诗有迭法 |
(6) 诗尚蕴藉 |
(7) 诗见风趣 |
(8) 诗关教化 |
二、 倪鸿《退遂斋诗钞》的版本情况和思想内容 |
(一) 版本情况 |
(二) 思想内容 |
1 山川田园 |
2 交游酬答 |
3 风土人情 |
4 抒怀述志 |
5 家庭生活 |
三、 倪鸿诗歌艺术散论 |
(一) 倪诗艺术风格论 |
1 绵丽明秀,清新俊逸--倪鸿前期诗风的基本倾向与特征 |
① 摹来花样悉精工,宋杼唐机织寸衷 |
② 风神雅与渔洋近,体格偏如独漉新 |
2 凄清萧瑟,奇崛苍凉--倪鸿后期诗风的基本倾向与特征 |
① 江湖北月笙歌夜,兵火关山涕泪秋 |
② 鲸呿鳌掷沧溟外,百怪新从笔底收 |
3 倪鸿诗风之“清”的文化内涵阐释 |
(二) 倪诗意境营造论 |
1 对“意境”一词中“境”的外延的界定 |
2 倪诗意境营造论 |
(1) 从内容上看 |
① 融情于景 |
② 寓怀于事 |
③ 抒情用思 |
④ 寄慨于典 |
⑤ 诗禅合一 |
(2) 从形式上看 |
① 逆象曲衬 |
② 意象迭加 |
四、 倪鸿的文化意义及其诗歌的得失与地位 |
(一) 倪鸿的文化意义 |
(二) 倪鸿诗歌的地位与得失 |
四、石屏:“两基”工作一抓到底(论文参考文献)
- [1]特岗教师职业生活现状研究 ——基于广西区T县五位特岗教师的个案研究[D]. 梁兰英.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2]大结构与微权力:俐侎学生教育生活与教育成就的田野研究[D]. 陈栋. 南京师范大学, 2017(01)
- [3]河南省特岗教师职业认同感调查研究[D]. 李新凯. 郑州大学, 2016(03)
- [4]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有效性研究[D]. 汪曦.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8)
- [5]云南民族互嵌研究[D]. 杨荣. 云南大学, 2015(09)
- [6]哈尼族奕车人爱情与婚姻关系研究[D]. 丁桂芳. 云南大学, 2011(01)
- [7]云南民族地区发展劳务经济的政策选择研究[D]. 晏淼. 云南大学, 2010(08)
- [8]中国边政学新论[D]. 罗崇敏.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2)
- [9]把握机遇 真抓实干 大力推进高中教育改革和发展[J]. 罗崇敏. 云南教育, 2004(15)
- [10]《退遂斋诗钞》校注[D]. 王先岳. 广西大学, 20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