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现代格律诗的无限可操作性(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1](2019)在《谫议何其芳“现代格律诗”理论》文中指出自胡适以降,中国新诗一直"尝试"用新的语言和形式,表达和融通现代人复杂细腻的情感与变动不安的生命体验。这是一种未完成的探索,始终具有实践性、试验性的品格。其中,根源于中西文化冲撞和"传统"与"现代"相角力的关于新诗的"律化"与"自由化"之争,一直伴随着中国新诗诗体建设的百年路途。20世纪30年代,以闻一多为代表的"新月派"高举"新格律"的大旗,"第一次聚集起来诚心诚意地试验作新
黄永健[2](2018)在《承续、吸纳、革新——十三行汉诗的诗体优势分析》文中提出微信平台所催生出来的十三行汉诗(手枪诗),是近年来产生了较大社会影响的"格律体新诗",十三行汉诗与当代自由诗产生了较大的审美碰撞,其发生、成长及未来的发展趋势,都与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关系密切,因数字隐喻的文化感受等原因,使读者对十三行汉诗与十四行诗产生对比讨论的兴味,本文就十三行汉诗在承续传统、吸纳西诗元素以及诗体革新等层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论证确立了十三行汉诗的"汉诗性"。
张璐[3](2018)在《晚清到1940年代中国汉语新诗的音乐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现代诗学对汉语新诗音乐性的探讨都主要聚焦于离开乐调而表现在文字本身的“徒诗”的音乐性;尽管近十几年来学界出现了对现代“歌诗”问题的关注,但迄今鲜有对中国现代歌诗音乐性的深入研究报道,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重要问题。本文在重新发掘整理相关史料和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试图突破现代诗学对诗歌音乐性现有的批评模式,将晚清到1940年代的白话“新徒诗”和“新歌诗”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二者在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汉语新诗的音乐性。其中,本文所探讨的“歌诗”主要是可歌唱的文人诗,强调“歌性-诗性”与“合乐”的理想文类旨趣;而“新诗”并不专指“五四”以来的“新诗”,而是指晚清到194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新事物、新观念时重新看待白话汉语诗歌而进行的新徒诗和新歌诗的创作实践。本文的资料来源于山东省博物馆、中央音乐学院、国家图书馆的珍贵馆藏资料,以及在台湾地区、英国、美国当地搜集到的一手资料。在这样的研究思路和视角下,一些之前诗学界鲜有涉及但却十分重要的问题就被包罗进来,而一些已被讨论的问题又重新获得了新的诠释。本文的研究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探究中国诗歌的音乐性传统及其核心因素。根据古文字语言学对“诗”、“志”、“兴”字的考辨、陈世骧有关中国文学的“抒情传统”、“原兴”等重要的古典诗学论说以及1980年代以来古代诗学对“歌诗”的研究成果,提出了将“兴”因素作为中国诗歌音乐性传统的核心和源动力;而中国诗歌的音乐性传统,正是在“兴”的作用下,通过“歌性-诗性”的音乐性语言进行以“言志”与“缘情”为“目的价值”的抒情活动;其原始形态“乐诗”在“音义分离”后,发展为具有语言音乐性的“徒诗”和延续“歌性-诗性”音乐性的“歌诗”两种形态。于是,汉语新诗的音乐性就是以“兴”为核心的诗歌音乐性在现代语境中对传统的继承与创造。这些结论正为本文在第二个部分讨论新诗的音乐性问题时,始终遵循的贯通古今的研究思路、将“新徒诗”与“新歌诗”相互应照的研究视角提供了理论依据。第二个部分则回到汉语诗歌的现代性语境中,分别从晚清民初的歌诗“情境”、新徒诗“语音构义”的音乐性表现、姿态节奏与身体、新徒诗的音乐化与歌诗的现代化四个方面探讨了在晚清到1940年代,“新徒诗”与“新诗歌”在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各自发展又互相影响的中国汉语新诗的音乐性,得到主要结论如下。首先,在晚清民初歌诗的两次“跨语际实践”中,诗歌的形式结构和感知框架都发生了现代性改变,生成了新的“讴歌”和“唱歌”;而这些同时兼具突破与矛盾的新歌诗正是这一时期具有改革意识的中国知识分子在面对新事物、“新音乐”的焦虑中,企图用新的歌诗创作来重建的一个新“情境”。晚清民初歌诗的跨语际实践对现代汉语诗歌音乐性的贡献与其暴露的问题同样重要,它召唤着一套完整的现代汉语诗歌的语言表达体系,能够让诗人在符合现代人的感知理解框架中进行诗意的表达。其次,对“五四”到1940年代汉语新徒诗音乐性的讨论,除了关注遵从语法的格律押韵问题,更应该将音乐性的问题放置于汉语现代化的语境中,这就是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分别探讨的汉语新徒诗音乐性的“可发声性”和“可体现性”。第二章通过考察从晚清到1940年代汉语语法由建构到反思过程中的争论与论述,分析出“五四”到1940年代的汉语新徒诗如何在“兴”因素的引导下挖掘汉字的“可发声性”,将“声音”与“意义”进行创造性地连接,在语音中呈现出“音韵的绘声状物”、“反复循环的音韵调式”和“语法里听不见的旋律”的三种音乐性表现。第三章则从探究现代诗歌语言中的“姿态示意”出发,综合古典和现代诗学理论和创作观念中有关诗歌创作与身体节奏的一系列论说,提出了在语音的“声音”与“意义”之外,用身体来体现“姿态节奏”的新诗音乐性的“可体现性”——这就将汉语新徒诗的音乐性问题进一步转化为创作过程中在“兴”的发生现场,以身体“应感”为核心的创作譬喻,使诗歌本身体现出诗人在时间与空间中有关肌理与生命的体验。这就能够更深刻地去重新体会1930-1940年代以卞之琳、冯至、穆旦、臧克家、田间为代表的象征派、现代派、七月派诗人在身体“应感”层面的感“时”作“诗”。再次,针对“新诗不能唱”的问题,第四章中详细探讨了1920-1940年代汉语新徒诗的“音乐化”的原理,这就不再是“依曲填词”的“入乐”,而是强调以“语音的姿态”为中介回到“应感”层面,通过“量体裁衣”的方式进行的起“兴”创作;而这个音乐化创作过程本身也促进着这一时期以“中国艺术歌曲”为主的新歌诗的现代化发展,由晚清民初的“模仿阶段”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五四”以来的现代作曲技法和观念解决了白话诗不能“唱”的问题,但本文强调的是建立在“姿态节奏”层面新徒诗音乐性的“可转化性”,而无意强调诗歌音乐化是对徒诗艺术性的增强或前者是后者的更高级形式。最后,本文在汉语诗歌现代性的语境中,探讨在“新徒诗”和“新歌诗”的现代化互动发展中形成的汉语新诗的音乐性,其实也是对二十世纪以来汉语如何向世界发声问题的积极回应。现代汉语新诗的音乐性更可以理解为一种常含的抒情“姿态性”,它能够被机体倾听或阅读,能够被音乐转化,甚至也能被舞蹈、美术等其他各类艺术转化,是能够超越时空为全人类所共感而兴发的。本文的研究阐释了被现有诗学批评遮蔽的另一种现代诗歌的音乐性,或许可以为中国现代诗歌的批评提供一个更完整的画面;同时,本文立足于诗学,综合了音乐学、语言学、文字学、修辞学、语法学、心理学等进行的讨论,可以为中国现代汉语新诗研究开辟新的阐释空间。
王晓利[4](2016)在《海亚姆鲁拜诗歌的翻译与传播研究》文中指出本文是以海亚姆鲁拜诗歌的翻译与传播为对象而展开的个案研究。主要内容围绕两个方面展开:一、考察海亚姆诗歌在英、汉文化圈的译介传播过程以及影响其传播的多种因素;二、讨论诗歌翻译过程中语言风格、形式、意象等方面移植与再现的可能性和可操作性。海亚姆诗歌在英国的成功译介堪称是经典案例,其英译传播经历了“被边缘化”到“被经典化”这样一个异常曲折的传奇过程。与之相对,海亚姆诗歌在中国的译介则相对稳定,成果颇丰,显露出强劲的发展势头。主要特点表现为:首先,以英译本为中介进行转译的汉译本居多;其次,其译介历程与中国社会历史环境的变迁有着紧密的联系。海亚姆诗歌被翻译为汉语的过程中,其诗歌形式、语言风格、意象内涵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尤其是从英语转译的汉译本表现更为突出。汉译者们在翻译外国格律诗时,或在译入语文学系统中选择一种与源语诗歌相对应的形式;或表现出较灵活的创造性,根据原诗的格律加以仿制创造新的诗歌形式。但就译诗的质量来说,更多是与译者的个人能力和艺术修养有关,而不是诗歌形式决定的。海亚姆诗歌中运用了很多生动的意象来表达思想内容,这些意象寄寓了诗人对神、人、自然的哲学思考。意象在翻译过程中发生改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客观上看,是由意象语言的民族文化特性引起的;主观上看,一方面是译者对原文理解、对源语文化感受和认识不同的结果,另一方面与译者本人译诗的风格、审美旨趣等多种因素有很大关系。海亚姆诗歌在不同语言文化中的经典化进程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跨文化译介范式。总结其成功传播的经验,能够为中国文学的对外译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同时海亚姆诗歌的汉译涉及到很多复杂的翻译问题和现象,能够为诗歌翻译提供实践层面的指导。
赵青山[5](2016)在《自律·共律·格律——试论现代格律诗体的基本形态》文中提出本文首次提出"自律、共律、格律"的现代格律诗体的分类体系。依据闻一多"相体裁衣"理论,指出东方诗风论坛和中国格律体新诗网关于"整齐对称式""参差对称式""复合对称式"三分法只是强化了"相体裁衣"论的限制性特质,无法科学阐释定行、定言、定韵等共律性诗体,更无法阐释固定诗体;并指出固定诗体是共律体的特殊形式,代表现代格律诗的最高美学追求,单独定型成体是现代格律诗发展的必然要求。"自律、共律、格律"分类体系能够涵盖并诠释所有试验过的新诗体,是迄今最为科学完整的分类体系。针对当今诗界质疑"现代格律诗"名称科学性的观点,着重分析了"现代"两字的丰富内涵,批评了对这个名称的错误认识。
万龙生[6](2016)在《论东方诗风论坛诗人对新诗格律理论的探索成果》文中研究指明进入新世纪以来,东方诗风论坛诗人借助网络集合起来探索格律体新诗。通过理论与创作的双向互动,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格律体新诗理论体系,提出了命名、分类、原则和谱系等重大理论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探索成果,有效地推进了新诗格律理论建设。
沈用大[7](2015)在《中国格律体新诗简史》文中研究表明新诗发轫于1918年,迄今已过90大寿,正向它的百年华诞迈进。放眼当今诗坛,虽然号称"多元并存",但从诗体上看,却只单枝独秀,是自由诗的一统天下。回想当初,自由诗与格律诗为同气连枝的孪生兄弟,却不料如今荣衰殊途,甚至闹到兄弟阋墙。那么格律诗到底是如何兴起?有何建树?为何衰落?这些问题应当有一个说法。本文试
王海雁[8](2015)在《1958-1959年新诗格律讨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对新诗格律的讨论与探索贯穿我国新诗发展的百年历史。继承传统与形式创新、学习西方与构建民族形式、诗歌标准的建设与诗性美的追求等等,在这一进程中都有集中而深刻的反映。1958-1959年新诗格律讨论在这一过程中居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探讨这次讨论所涉及的新诗艺术、新诗接受、新诗评价等问题,分析这一事件对中国新诗发展、对中国新文学研究的特殊意义,揭示这一事件与特定历史阶段之间的复杂关系,将为文学与政治、文学与意识形态等关系的研究提供借鉴。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绪论。当前对1958-1959年新诗格律讨论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对这次讨论所涉及的文艺家的格律理论的研究,对不同理论家、不同理论主张的比较研究,从整体上对现代格律诗理论发展的探讨。同时,尚缺乏对这一时期格律诗歌理论的全景式的把握,没有从历时性的角度对这一时期格律诗学讨论做出评判,缺乏对这一时期的新诗格律问题做出理性的判断,一些重要理论问题和概念也存在混乱模糊的问题。一、1958-1959年新诗格律讨论的语境考察。“大跃进”时期,文化与政治的复杂交织是此次新诗格律讨论发生的特殊语境。具体来说,指导思想与意识形态的偏离、文化政策和知识分子政策的错位、政治化的文学生态构成这次讨论的政治语境。文艺大跃进与“新民歌运动”运动的展开、新诗发展过程中问题的突显、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影响成为此次讨论的文化语境。正是这些特殊语境构成了此次讨论发生的内在历史逻辑。二、1958-1959年新诗格律讨论的理论呈现。学者们在充分考虑我国古典诗歌传统、外国诗歌和“五四运动”以来新诗传统的基础上对新诗格律的创建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学者们基本认同新诗应当有格律,认为新诗格律的创建必须考虑到古代格律诗和民歌的特点,同时也认为节奏和押韵是新诗格律的基本要求。何其芳提出的建设“现代格律诗”的主张得到较多认同,同时经过讨论补充之后这一主张更具实践可行性。虽然学者们在格律形式、节奏成因等方面的意见不一,但此次讨论深化了我国的格律诗歌研究,为今后的诗歌创作和诗歌理论研究奠定了基础。三、1958-1959年新诗格律讨论的意义与局限。这次新诗格律讨论延续了我国对新诗格律的探索,促进了我国诗歌理论体系的建设,同时体现了理论界对文化民族性重建的诉求。这次新诗格律讨论客观上起到维护知识分子话语权力的作用,同时也是对文学诗性美的追求,直接深刻地影响着这一时期文学的发展。受政治形势的影响,文艺界表现的多是对党、对社会主义、对大跃进等时代共性的歌颂,而艺术个性很难生发。新诗格律在理论建设上有很大进步,但未出现相应的诗歌创作实践体系。结语。1958-1959年的新诗格律是个人诗歌主张与统一的文艺规范之间的冲突与互动。在冲突中改变新诗发展的畸形是知识分子的使命。继承我国诗歌格律传统,紧跟现代汉语发展步伐,是实现新格律诗发展的必然选择。
杨金彪[9](2015)在《新诗批评研究(2000-2013)》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的新诗批评,是20世纪以来新诗批评现代化进程中最近的一段,它在呼唤一种综合性的审视,当然,这将是也只能是一种“贴身的审视”。以“体验”作为新诗所涉及的生命本体进行概念层面的表述,通过对新世纪诗歌批评中的诗学问题的辨析,以期清理出有关新世纪新诗及新诗研究中某些重要诗学问题的内核所在和外部指涉,在这样的辨别中确立对诗歌乃至批评、学术有内在价值的方向,为未来的诗歌批评与研究提供一份“病例参考”。重点在于面对、透视新世纪以来缠绕新诗批评的具有提纲挈领意味的诗学问题的可能性与限度,这就是自新诗诞生以来就一直纠缠不休而在新世纪以来似乎更为严重的合法性问题。这并非一个孤立问题,而是与新诗的标准、身份问题相互纠结,一方面,合法性延伸为标准与身份这两重核心问题,另一方面,标准与身份是紧扯并围绕合法性问题的诗学争辩。这三者作为一种诗学话语之点,构成相互缠绕的问题、话语之线,纠结着各个向度内的具体诗学问题,进而形成新诗批评复线演化的“大体”。为了使问题的探讨得到充分展开,主要选择“标准”问题进行了全方位透视,以此切入合法性与身份问题。新世纪两次新诗标准讨论的话语方式从诗学上看有三种:“诗歌标准”话语史的梳理、清理标准问题的逻辑“地基”、“标准提案”的构造。为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真实的进展,特以概念考古的方式探究“新诗标准”如何可能,并在对标准、新诗等概念进行重写的前提下清理出一种有关“新诗标准”的层级性构想:以“贴切”为终极标准,以理性标准为“参考”,以“贴切”的具体诗学实践为“特定标准”。除了对新诗合法性追求进行了正面的理论梳理、阐释,也以啄木鸟的姿态对这一追求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理论纠偏,并涉及正反两个层面,一是主要对合法性诉求话语中最热烈的新诗标准问题讨论中诗学路向的再审视,这主要是融汇在对标准问题的讨论中进行;二是对新诗批评中理论运用中的偏向进行分析,这主要以个案分析的方式进行,涉及理论与其对象处于“过”与“不及”的摆动状态、综合不同理论资源时的生吞活剥以及新诗经典化批评中的“微言大义”阐释模式。在“纠偏”中,同时提出对当下新诗批评理论资源进行历史性清理,以新诗自身传统为本,对这多方资源做合情合理的整合,从而实现新诗批评话语模式的世纪转型,构建面向未来的、相对成熟的新诗批评理论体系的诗学构想。在对新世纪以来十多年新诗评论这样的一种“即时性”学术审视中,这样一种态度对诗性的探寻是非常关键的:以体验本体论来观照新世纪诸多诗歌问题,从而得出对这一时期诗歌评论在诗歌生命本体意义上的切合度与偏离度的判断,而不是以任何外在的、非诗的要求来看待它们的得失优劣。
鄢冬[10](2014)在《现代空间诗歌基本范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让空间理论成为备受关注的热点。现代汉语诗歌简称现代诗歌中的空间问题作为空间研究的分支逐渐被研究者关注。空间为诗歌提供意义生产的场所和审美的若干可能,诗人通过诗歌也传达对于空间的感受。空间以三种形态介入诗歌中:空间体式、空间意象和空间情感。满足具有集中的空间情感、具有特殊的空间体式和典型的空间意象条件之一的诗歌称之为空间诗歌。空间体式是空间诗歌的外形式,空间意象是空间诗歌的内形式,空间情感则是空间诗歌文本的基石。空间诗歌是立体化的诗歌。平面的、视觉狂欢式的诗歌难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时代更呼唤立体诗歌的出现。当今诗人所处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变化,空间诗歌敏锐地反映了这种变化,以变异后的空间映像呈现于世人面前。基于空间诗歌之上的空间美学研究,并不是和西方空间理论强行对接的诗歌美学,而是试图在西方空间理论资源的大背景下,结合中国本土的理论资源和创作实践,对当下文化生态影响下的诗歌现场进行观察、解析、反思乃至重建的一门学问。
二、现代格律诗的无限可操作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格律诗的无限可操作性(论文提纲范文)
(2)承续、吸纳、革新——十三行汉诗的诗体优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当代“格律体新诗”与十三行汉诗 |
十三行汉诗的美学内质 |
十三行汉诗与西方十四行诗 |
(3)晚清到1940年代中国汉语新诗的音乐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诗的音乐性传统及晚清民初的歌诗“情境” |
第一节 “徒诗”与“歌诗”的音乐性传统 |
第二节 “新音乐”与“讴歌” |
第三节 “新音乐”与“唱歌” |
小结 |
第二章 新徒诗“语音构义”的音乐性表现 |
第一节 汉语文法的建构与反思 |
第二节 音韵的绘声状物 |
第三节 反复循环的音韵调式 |
第四节 语法里听不见的旋律 |
小结 |
第三章 姿态节奏与身体 |
第一节 姿态示意 |
第二节 姿态节奏的生成与发现 |
第三节 身体的感知与表达 |
小结 |
第四章 新徒诗的音乐化与歌诗的现代化 |
第一节 新徒诗音乐化原理与呈现形态 |
第二节 新徒诗的音乐化实践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科研和成果 |
致谢 |
(4)海亚姆鲁拜诗歌的翻译与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重点及难点 |
三、研究材料及方法 |
四、论文框架 |
第一章 欧玛尔·海亚姆及其鲁拜诗歌 |
1.1 欧玛尔·海亚姆的身世之谜 |
1.2 海亚姆及其鲁拜诗歌的研究 |
1.2.1 海亚姆诗人身份的争论 |
1.2.2 海亚姆鲁拜诗歌的真伪研究 |
1.3 海亚姆鲁拜诗歌的主题研究 |
1.3.1 生命 |
1.3.2 宗教 |
1.3.3 自然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爱德华·菲茨杰拉德及其英译本《欧玛尔·海亚姆的鲁拜集》 |
2.1 英译者爱德华·菲茨杰拉德 |
2.1.1 生平介绍 |
2.1.2 文学成就:诗歌、散文和翻译 |
2.1.3 英译本《欧玛尔·海亚姆的鲁拜集》的产生 |
2.2 菲译本《鲁拜集》的传播及经典化过程 |
2.2.1 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背景 |
2.2.2 菲译本《鲁拜集》的出版传播过程 |
2.2.3 西方文学评论家对菲译本《鲁拜集》的评价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亚姆鲁拜诗歌在中国的译介 |
3.1 海亚姆鲁拜诗歌的汉译情况 |
3.1.1 汉译本 |
3.1.2 汉译者 |
3.2 海亚姆鲁拜诗歌的汉译历程 |
3.2.1 1910年代末-1940年代末:早期译介 |
3.2.2 1950年代初-1970年代末:渐趋冷寂 |
3.2.3 1980年代初-2000年代初:重新发现 |
3.2.4 2000年代末以降:复译热潮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亚姆鲁拜诗歌汉语译本文本特征研究 |
4.1 译诗体式分析 |
4.1.1 波斯鲁拜诗歌的汉译 |
4.1.2 英语四行诗的汉译 |
4.2 副文本特征分析 |
4.2.1 封面信息 |
4.2.2 序跋 |
4.2.3 注释 |
4.2.4 插图 |
4.3 语言特征分析 |
4.3.1 基本数据统计 |
4.3.2 高频词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亚姆鲁拜诗歌中意象的阐释与翻译 |
5.1 意象概念的内涵及表现方式 |
5.1.1 诗歌意象 |
5.1.2 诗歌意象的翻译 |
5.2 中心意象:“酒” |
5.2.1 《鲁拜集》中“酒”意象的文化阐释 |
5.2.2 “酒”意象在《鲁拜集》英译本结构构建中的作用 |
5.2.3 “酒”意象的汉译 |
5.3 自然景物意象 |
5.3.1 泥土:陶匠和陶器 |
5.3.2 水和风 |
5.4 动、植物意象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理论反思 |
6.1 译介模式的探讨 |
6.1.1 海亚姆诗歌英、汉译介模式的对比分析 |
6.1.2 对中国文学对外译介的启示 |
6.2 转译和复译现象的探讨 |
6.2.1 转译 |
6.2.2 复译 |
结论 |
一、主要发现 |
二、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三、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海亚姆其他作品简介 |
附录二 菲茨杰拉德着作及译着简介 |
附录三 菲茨杰拉德译论摘要 |
附录四 菲译本中的诗歌所对应的波斯源语诗(举隅)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5)自律·共律·格律——试论现代格律诗体的基本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一、相体裁衣、三分法与自律体 |
二、定行、定言、定韵与共律体 |
三、定形新诗体、固定诗体与格律体 |
四、现代格律诗与格律体 |
(6)论东方诗风论坛诗人对新诗格律理论的探索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一、将诗界习用的“现代格律诗”术语改为“格律体新诗” |
二、提出了格律体新诗的分类体系 |
三、推行“完全限步说”的格律理论 |
四、发现“对称原理对诗歌格律的统摄作用” |
五、建立格律体新诗的谱系 |
(一)整齐式 |
(二)参差(对称)式 |
(三)复合式 |
(四)若干定行诗体 |
(7)中国格律体新诗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一、格律意识从自发到自觉 |
二、新月诗派 |
三、后新月诗派 |
四、1950年代 |
五、新时期以来 |
六、回眸后的思考 |
(8)1958-1959年新诗格律讨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1958-1959 年新诗格律讨论的语境考察 |
(一)1958-1959 年新诗格律讨论的政治语境 |
1.指导思想与意识形态的偏离 |
2.文化政策与知识分子政策的错位 |
3.文学生态的政治化 |
(二)1958-1959 年新诗格律讨论的文化语境 |
1.文艺大跃进与“新民歌运动”的展开 |
2.新诗发展过程中问题的突显 |
3.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影响 |
二、1958-1959 年新诗格律讨论的理论呈现 |
(一)新诗应当有格律 |
(二)新诗格律的基础问题 |
(三)新诗格律的形式问题 |
(四)新诗格律的节奏问题 |
1.平仄与节奏 |
2.顿与节奏 |
(五)新诗格律的押韵问题 |
三、1958-1959 年新诗格律讨论的意义与局限 |
(一)1958-1959 年新诗格律讨论的意义 |
1.19 58-1959 年新诗格律讨论的理论意义 |
2.19 58-1959 年新诗格律讨论的现实意义 |
(二)1958-1959 年新诗格律讨论的局限 |
1.未形成相对独立的新诗格律讨论氛围 |
2.未形成有影响力的格律新诗创作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着 |
致谢 |
(9)新诗批评研究(2000-2013)(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贴身的审视:新世纪新诗批评研究综论 |
第一章 “标准”与“身份”:新世纪新诗“合法性”的双重焦虑 |
第一节 世纪之初:合法性在标准、身份两个核心维度的话语纠缠 |
第二节 新诗合法性问题与其身份、标准问题的逻辑关系 |
第三节 现代性:新诗合法性自我寻找的一种话语 |
第二章 新世纪:讨论“新诗标准”的方式 |
第一节 “新诗标准”讨论概况 |
第二节 对“新诗标准”话语史的梳理 |
第三节 清理标准问题的逻辑“地基” |
第三章 “标准提案”的构造 |
第一节 2002年的第一场雪:《诗刊·下半月刊》新诗“标准”提案 |
第二节 陈仲义“四动”说及其网络反响 |
第三节 2008“标准年”:标准提案千层浪 |
第四节 后标准年的标准提案纽结 |
第四章 “标准”何谓及“新诗标准”如何可能 |
第一节 “标准”是什么 |
第二节 “新诗”又是什么 |
第三节 “新诗标准”是否可能 |
第四节 终极标准的探寻 |
第五章 新世纪诗歌批评中的理论病状探视 |
第一节 当下新诗批评中的“两极摆动”现象 |
第二节 当下新诗批评“理论移植”的诗学向度 |
第三节 经典化运动的理论偏执:以耿占春视域中的《春》为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10)现代空间诗歌基本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目录 |
绪论 空间诗歌研究的发生与发展 |
第一节 空间诗歌研究的缘起 |
第二节 空间诗歌研究的理论资源和框架 |
一、空间体式研究方面 |
二、空间意象研究方面 |
三、空间情感研究方面 |
第三节 关键词辨析 |
第一章 空间诗歌导论 |
第一节 空间诗歌的美学映像 |
一、空间体式影响读者视知觉 |
二、空间意象的四种生成形态 |
三、“距离”是空间情感表现范式之一 |
结语 |
第二节 论空间诗歌中的内外形式 |
一、空间体式多样化——以图像诗为例 |
二、空间类型复杂化——自然、农村、城市空间意象的对撞 |
结语 |
第三节 空间语言的美学表征 |
一、空间语言的独特性 |
二、空间语言和空间思维 |
三、空间语言和空间艺术 |
结语 |
第四节 空间诗歌的生成基础 |
一、空间思维的三个参照点 |
二、空间思维决定了空间语言的生成状态 |
结语 |
第二章 空间诗歌的物理坐标:空间体式论 |
第一节 现代格律诗的空间意义 |
一、形体的空间价值 |
二、声音的空间意义 |
结语 |
第二节 双行体和三行体的空间启示 |
一、双行体的记忆因子与独特价值 |
二、三行体的意义链条 |
结语 |
第三节 图像诗的空间建构 |
一、图像诗的空间艺术表征 |
二、图像诗的意义与形式的矛盾之争 |
三、图像诗的当代生存策略及意义 |
结语 |
第三章 空间诗歌的心理坐标:空间意象和空间情感论 |
第一节 现代汉语诗歌的三种记忆图式 |
一、城市文明的尴尬阵地——广场 |
二、乡村中的稳定三元组 |
三、对于“家”徒劳无功的逆挽留 |
结语 |
第二节 日常生活中的空间意象 |
一、公共空间与私人空间的冲突 |
二、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的共生关系 |
三、边缘化的乡村书写是对城市空间的另类参照和补充 |
结语 |
第三节 空间情感是空间诗歌的基石 |
一、空间情感的诗学体现 |
二、空间情感参与并加速情感建设 |
结语 |
第四节 空间情感的两种范式 |
一、距离的魔力——“远方”和“天空” |
二、孤独——都市文明的精神体察 |
结语 |
第四章 空间诗歌异变论 |
第一节 空间体式异变论 |
一、空间语言的变异技法 |
二、空间体式变异表现形态 |
结语 |
第二节 空间意象异变论 |
一、空间诗歌的四种异变形态 |
二、空间意象的两种变异技法 |
结语 |
第三节 空间情感异变论 |
一、空间情感的变异表征 |
二、诗人利用空间情感的异变产生变异的表达 |
结语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1 关于诗歌空间研究的问卷调查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个人简历 |
致谢 |
四、现代格律诗的无限可操作性(论文参考文献)
- [1]谫议何其芳“现代格律诗”理论[J]. 王永. 诗探索, 2019(05)
- [2]承续、吸纳、革新——十三行汉诗的诗体优势分析[J]. 黄永健. 名作欣赏, 2018(22)
- [3]晚清到1940年代中国汉语新诗的音乐性研究[D]. 张璐. 兰州大学, 2018(10)
- [4]海亚姆鲁拜诗歌的翻译与传播研究[D]. 王晓利. 华东师范大学, 2016(05)
- [5]自律·共律·格律——试论现代格律诗体的基本形态[J]. 赵青山.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6(01)
- [6]论东方诗风论坛诗人对新诗格律理论的探索成果[J]. 万龙生.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6(01)
- [7]中国格律体新诗简史[A]. 沈用大. 第五届世界汉诗大会论文集, 2015
- [8]1958-1959年新诗格律讨论研究[D]. 王海雁. 山东师范大学, 2015(09)
- [9]新诗批评研究(2000-2013)[D]. 杨金彪. 南京大学, 2015(02)
- [10]现代空间诗歌基本范畴研究[D]. 鄢冬. 福建师范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