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层地基沉降的概率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贤[1](2021)在《考虑多参数空间变异性的降雨入渗边坡失稳机理及可靠度更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滑坡是世界上最为常见的地质灾害,每年会因滑坡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其中,降雨是诱发滑坡的重要因素。降雨会导致土体重度增加,弱化土体抗剪强度,减少土体内部基质吸力,进而严重影响边坡稳定性。因此,开展降雨诱发边坡失稳机理及可靠度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巨大的经济与社会效益。然而目前的降雨诱发边坡失稳机理及可靠度研究中存在着一些不足:(1)忽略了土体水力模型参数空间变异性的影响;(2)缺少对土体多参数空间变异性与降雨入渗相互作用下的边坡失稳机理研究;(3)缺少对边坡场地信息的有效利用。针对以上研究不足,本文在土体多参数空间变异性模拟、降雨边坡失稳机理等方面开展了研究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对国内外考虑参数空间变异性的边坡可靠度研究进行了文献调研,回顾了目前边坡参数空间变异性表征和降雨边坡可靠度分析的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降雨诱发边坡失稳机理及可靠度研究中存在的不足。(2)发展了可考虑筑坝材料水力参数和抗剪强度参数空间变异性的土石坝边坡稳定非侵入式随机分析方法,编写了MATLAB编程软件与有限元软件GEOSTUDIO的接口程序,实现了边坡稳定确定性分析与可靠度概率分析的互不耦合。该方法较MCS而言计算效率更高,为解决低概率(10-4~10-3)水平边坡可靠度问题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3)通过敏感性分析探讨了水力参数(饱和渗透系数ks、水力模型参数a和n)及抗剪强度参数(黏聚力c和内摩擦角φ)空间变异性对土石坝边坡稳定可靠度的影响规律。发现抗剪强度参数c、φ及饱和渗透系数ks的变异系数与边坡失效概率呈现正相关,其中黏聚力c变异系数的影响程度最大,饱和渗透系数ks变异系数的影响程度最小。此外,a的变异系数对边坡失效概率基本没有影响,相反边坡失效概率随着n的变异系数增大而越小。(4)发展了修正Green-Ampt入渗模型,进而探讨了土体水力参数及抗剪强度参数空间变异性与降雨入渗耦合下的边坡失稳机理,发现土体抗剪强度参数空间变异性引起的软弱带是降雨初期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关键因素,湿润锋的推进是降雨后期影响边坡稳定性的主要因素。(5)采用BUS方法利用天然工况下边坡保持稳定这一实际观测信息进行参数反演更新,基于参数后验统计信息计算的边坡安全系数基本上均大于1.0,边坡保持稳定的概率达到了90%以上,表明在抗剪强度参数概率反演基础上的天然工况下边坡基本能够保持稳定,这与工程实际吻合。同时,进行了基于抗剪强度参数后验统计信息的降雨诱发边坡失稳机理及可靠度分析,进而揭示了四个不同降雨阶段下的边坡失稳机理。
刘鸿[2](2020)在《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吹填土地基的固结特性及沉降分析》文中研究指明为了开发与利用沿海地区滩涂资源,可通过吹填造陆等技术将其变成大面积建设用地。然而,通过该技术形成的吹填土往往具有天然含水率大、塑性指数大、孔隙比大、重度小、压缩性高、渗透性低等特点,需要对其进行处理才能作为建/构筑物的地基。为进一步了解吹填土地基的土性指标、固结机理与固结沉降特性,本文采用室内外试验和数值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的吹填土地基进行数值模拟与分析,分别采用大变形和小变形固结理论计算吹填土地基的沉降、水平位移、超静孔隙水压力分布规律,分析其固结特性。主要研究工作和内容如下:(1)对吹填土土样进行室内外试验与测试,获得吹填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值并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吹填土土性指标间的相互关系;采用最小二乘法原理拟合分析了土性指标的回归公式。(2)通过室内一维固结试验得到各级压力下孔隙比与时间的关系以及孔隙比与固结压力间的关系,探讨了先期固结压力、主固结完成时间、次固结系数、压缩指数等吹填土的固结特性与压缩性指标,分析了吹填土的主、次固结特性。(3)简要阐述了岩土工程中常用的土体本构模型,归纳总结了修正剑桥模型的基本原理以及在Abaqus软件应用时的注意事项。在有限元分析模型建立时,通过编辑关键字实现单元的生死而实现堆载荷载的施加;通过采用Fortran语言编写用户子程序来实现吹填土的初始孔隙比随地层深度的变化规律,使数值模型更接近实际情况。(4)采用Abaqus软件模拟分析了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吹填土的固结沉降特性。结果表明:采用大变形和小变形理论计算所得地基的沉降、水平位移以及超静孔隙水压力与实测结果变化趋势保持一致,且采用大变形理论进行计算所得结果更接近现场实测值,验证了将塑料排水板转换成砂墙进行计算是可行的。真空预压和真空-堆载联合预压阶段,加固区内土体主要产生收缩变形,而加固区外土体则分别产生垂直向收缩而水平向伸展的剪切变形和隆起现象。井阻效应对加固区土体的超静孔隙水压力消散有较大影响,地面堆载的施加会使塑料排水板范围以外的土中超静孔隙水压力分布出现明显的曼德尔效应。(5)基于大变形理论,采用Abaqus数值计算软件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下吹填土地基的变形特性进行参数分析,探讨了地面堆载大小、膜下真空度、塑料排水板打设深度、地基土泊松比以及膨胀系数等参数对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处理吹填土地基的变形特性和加固效果的影响。
陈胜[3](2018)在《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速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对铁路路基工程提出了新的要求,路基的工后沉降控制已成为高速铁路施工和运营安全的重要保障。但一直以来,我国铁路工程路基设计主要采用容许应力法,随着以可靠度理论在岩土工程中的发展和应用,容许应力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当前铁路路基设计和国际化需求。因此,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结合铁路路基工后沉降特点,开展高速铁路地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方法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以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为研究主题,以武广高铁、沪宁城际高铁、京沪高铁中软土和松软土区的路基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试验结果和长期观测数据,采用概率统计理论、现场原位试验、数值模拟、校准计算以及反演分析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方法,对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特征、应力-应变规律以及沉降确定性计算方法进行系统研究,并基于不同可靠度计算方法和随机场理论,建立了岩土参数自相关条件下的桩网复合地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方程。结合既有高速铁路路基典型案例和长期的沉降监测资料,提出了沉降偏差系数和目标可靠度建议值,并建立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和分项系数,为进一步研究高速铁路路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研究提供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归纳、对比分析桩网复合地基确定性计算方法,提出考虑蠕变效应的桩网复合地基工后沉降计算简化模型,比较分析各种计算方法的量化结果,探讨桩网复合地基的沉降特性、荷载分配及应力传递规律。分析结果表明,规范方法能够比较快速的求得施工过程中的总沉降,但是计算模型没有很好反映桩-土之间的作用机理,导致沉降的计算结果离散性大,难以满足高速铁路工后沉降毫米级别的要求;M-B联合求解计算方法,在桩端附近土体中附加应力明显增大,与规范计算结果差异较大,应力变化规律与刚性桩复合地基数值分析结果以及现场应力实测数据变化趋势较为吻合;文章对复合地基工后沉降计算方法和Koppejan蠕变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结合M-B联合求解的计算结果,提出考虑蠕变效应的桩网复合地基工后沉降计算简化模型,计算结果与施工过程中实测数据的变化规律基本吻合,相较前两种方法,Koppejian蠕变模型具有较大的优势,不但能够考虑施工过程中预压荷载、时间效应等因素,而且能够求出路基的工后沉降,便于与规范要求的路基容许沉降量进行比较分析。2.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对桩网复合地基进行模拟,分析施工过程中逐级加载-卸载过程中沉降、应力-应变以及孔隙水压力的变化特征和规律,验证路基各种确定性计算方法的准确性,为桩网复合地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分析提供基础计算依据。模拟结果表明:(1)沉降在填筑阶段变化较大,在预压阶段沉降持续增大,卸载后沉降有回弹,随后沉降变化趋于平缓,计算的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规范要求。(2)预压对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起到了很好的加速作用,其中,孔隙水压力在填筑阶段变化幅度较大,通过预压阶段后,孔隙水压力较填筑完成时减小了56%,在卸载后孔隙水压力有小部分回弹,然后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3)Abaqus的数值模的结果与基于Koppejian蠕变模型的路基沉降和应力变化规律基本吻合,表明Koppejian蠕变模型能够作为高速铁路路基沉降设计和可靠度分析的计算模型。3.系统介绍岩土工程可靠性分析的方法及相关理论;基于随机场理论,重点推导了考虑土层自相关性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计算公式,根据理论推导,采用JC法、考虑参数自相关的JC法、考虑自相关的随机响应面法,对桩网复合地基典型案例进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计算和正交分析,并对岩土参数的变异性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相较于JC法求解,改进的随机响应面法综合考虑了多种情况的影响,使得结果更为稳定、可靠;相较于路堤摩擦角,复合路基次固结系数变异性对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的影响更为敏感。4.在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为消除量纲因素和模型不确定性的影响,文章提出沉降偏差系数γd(工后沉降控制标准值与工后沉降量计算值的比值),该系数可以大大减少因系统误差、土体参数空间变异性、统计误差以及与现场试验等不确定性,对铁路路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研究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使得不同级别的铁路和不同容许沉降量控制条件下,复合地基的沉降计算值具有可比性。通过沉降偏差系数,能够更加直观反映铁路路基的设计水平和实际运行状况,文章对沉降偏差系数γd的分布规律、均值以及变异性等进行统计分析,并采用χ2分布检验求出最佳沉降偏差系数建议值。5.以武广高铁、沪宁城际、京沪高铁三条线路的典型工点为研究对象,基于Koppejan蠕变模型算法理论和岩土参数空间变异性,通过校准计算,建立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与沉降偏差系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利用最佳沉降偏差系数求得目标可靠度指标;通过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方程,计算分项系数并进行分析、优化,建立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计算结果表明:沉降偏差系数γd与可靠度β基本呈线性关系,当岩土土性参数呈正态分布时,铁路复合路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目标可靠指标建议值为2.2,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为:(?)6.可靠度计算方法和过程复杂,文章基于C#语言,遵循可扩展性、可集成性和可维护性特点,编制铁路桩网复合地基沉降及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计算程序,并开发一款界面友好、操作简便以及可批量处理数据和图形的计算软件,为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和可靠度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贺敏[4](2018)在《考虑散体特征的地基附加应力解析方法及其应用》文中提出地基附加应力是地基沉降及其稳定性分析的重要依据,目前普遍采用经典连续固体力学理论进行分析。可是,由于地基土体并非连续固体介质,而是由土颗粒组成的散体孔隙介质,其应力传递机理与连续固体介质的明显不同,因此,采用连续固体力学理论分析具有散体特征的地基附加应力具有较明显的不合理性,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考虑散体特征的地基附加应力解析方法。为此,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51378198)和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NO.20130161110017)资助下,重点考虑地基土体的散体孔隙特征,本文对竖向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解析方法及其应用展开了较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工程意义。首先,采用离散元数值分析软件PFC2D,考虑地基土颗粒间相互作用和土颗粒大小与级配的综合影响,对具有散体特征的地基附加应力传递规律进行研究,明确了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传递范围(即半无限锥台)及其主要控制因素。据此,基于正交试验设计和多元非线性拟合分析方法,获得了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传递范围边界分析模型,即锥台表面数学模型,并就模型参数对地基附加应力传递范围影响规律进行了分析,为具有散体特征的地基附加应力解析模型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后,基于上述地基附加应力传递范围边界分析模型,将地基附加应力求解问题视为锥台顶面作用竖向均布荷载的应力求解问题,建立出考虑散体特征的地基附加应力解析模型。据此,引入Love位移函数和应力叠加原理,建立出了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锥台应力解析解,从而提出了竖向荷载作用下考虑散体特征的地基附加应力解析方法,并给出了常见基础(包括矩形、条形与圆形基础)的地基附加应力解析公式。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离散元数值分析软件PFC3D对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地基附加应力进行监测,通过其监测结果与本文和基于连续固体力学方法的附加应力解析结果的比较分析,验证了本文建立的地基附加应力解析方法的合理性。最后,针对本文建立的地基附加应力解析方法展开了两方面应用研究。一方面,基于孔隙介质力学理论,提出了考虑变形力学参数变化的变形分析模型,结合上述考虑散体特征的地基附加应力解析公式,建立出了考虑散体孔隙特征的地基非线性沉降分析新方法;另一方面,基于上述地基沉降分析方法,提出了静力贯入地基或路基压实度分析模型,建立出了考虑散体特征的地基或路基压实度确定新方法。采用本文与现有同类分析方法进行了算例分析,通过它们的分析结果与实测结果的比较分析,表明了本文建立出的地基沉降分析与压实度确定方法的合理性与可行性。
叶泽川[5](2016)在《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可靠度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地基变形控制设计原则的提出,组合桩复合地基越来越广泛的运用于工程实践。组合桩复合地基是由多种不同长度、不同桩径或者不同材料的桩组合形成的复合地基。其中,不同长度的桩组合形成的复合地基被叫做长短桩复合地基,它是运用最广泛的组合桩复合地基[1]。一般来说,短桩采用散体材料桩或者柔性桩,主要所用是对地基承载力进行提高。长桩作为变形设计的主控桩,在增加地基承载力的情况下,主要是减小地基竖向变形。长桩一般采用刚度较大的桩。组合桩复合地基虽然已经广泛运用于工程实践,但是对其作用机理和工作形状的研究相对滞后。本文为了研究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机理,进行了一系列室内模型试验。研究了不同桩长、不同桩径和不同桩距对沉降变形的影响,分析了桩身应力、桩间土应力以及桩土应力比规律。主要有以下结论:(1)增加长桩长度、桩径,减小桩距对地基沉降控制有显着效果。(2)通过素土地基和复合地基桩间土应力的比较分析,可以看出短桩能够有效提高承载力。桩能把荷载传递到下部土层,从而使附加应力的传递和分不与天然地基不同,现行的沉降计算方法依然采用天然地基的附加应力传递方法。(3)长桩桩身应力并不是桩顶最大,而是在桩顶下约三分之一桩长的位置最大,这是由于褥垫层的存在使得桩顶刺入造成负摩擦阻力而成。在最大应力之后,由于桩周土摩擦作用,桩身应力逐渐变小,将上部荷载逐渐传递到下部土层。荷载较小时,桩土相对运动比较小,所以图形比较平直,随着荷载增大,摩擦阻力增大,桩身应力迅速增大和衰减,表现出明显的弯曲图形。短桩桩身最大应力的位置大约在桩中间位置,之后因摩擦阻力逐渐减小。(4)中心长桩上半部分桩土应力比先是增大随后逐渐降低。因为桩刺入后,上部土层逐渐压实而呈现的应变硬化。下半部分桩土应力比则一直是逐渐增大的,这说明下部分桩的桩身应力随着下卧层被压实、刺入越来越困难而逐渐增大。(5)角上长桩桩土应力比一直呈现增大趋势,角上长桩周围的土并不能像中心长桩那样给他一个逐渐增大的围压,随着荷载增大,上部分桩间土应力增大,角桩周围土可以向另外三面发生侧向位移,而不能形成围压效应。随着地基变形逐渐增大,角桩桩身应力逐渐增大,而其周围土并不能分担更多的荷载,所以其桩土应力比一直增大。(6)长桩和短桩应力比随着荷载增大一直在增大,说明随着荷载增大,长桩刺入越来越困难,其分担的荷载比例继续增大。(7)长桩的桩土应力比随深度的变化是一致的,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点。这其实也是长桩为主控桩的原因,由于长桩担负着将荷载传递到下部土层的使命,其两端应力值较大,桩土应力比也较大。短桩的桩土应力比则随着深度增加不断变小,正与长桩上半部分桩土应力比变化类似。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的准确计算依赖于对其作用机理的准确把握,其中,对于组合桩复合地基应力场的研究是关键。本文中,对于桩身应力、桩间土应力及桩土应力比对沉降影响的研究,为沉降计算方法的探讨提供了基础。在本文所列的三种沉降计算方法中,规范法和复合模量法都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由于理想化模型造成的复合地基压缩模量计算不准,由于桩的应变和桩间土应变差异性巨大,复合模量法更加凸显这个问题。但是如果可以获得桩身应力和桩间土应力,复合模量法一样可以得到比较准确的沉降值。在实际工程中,如果可以比较准确的得到桩身刺入量,一样可以通过复合模量法算出比较准确的沉降值。规范法要计算准确的沉降量,绕不开众多经验系数的选择。虽然目前在各类沉降计算方法中,规范法的计算值比较接近实际值,但复合模量法和弹性力学方法在复合地基压缩模量的计算上有所突破的话,有望得到更加简单、精确的计算方法。
陈明[6](2014)在《填海造地内湾护岸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分析及可靠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填海造地工程。内湾护岸工程是填海造地工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由于填海造地内湾护岸工程中护岸结构的不对称性和软土地基的含水量高、渗透系数小、孔隙比大、压缩性大、抗剪强度低、灵敏度高等特性容易造成内湾护岸软土地基沉降过大和不均匀沉降等现象,严重影响护岸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虽然,国内外研究软土地基沉降的方法和理论在不断完善和趋于成熟,但在填海造地内湾护岸工程软土地基沉降方面的研究成果并不是很多。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填海造地内湾护岸工程软土地基沉降作更多努力和研究,从而指导填海造地内湾护岸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高内湾护岸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本文在前人们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某填海造内湾护岸工程实例,通过现场监测、理论分析、经验分析、数值模拟、可靠度分析等手段,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制定了内湾护岸软土地基沉降的现场监测方案,并通过现场施工监测获取了大量的数据;分析了内湾护岸软土地基沉降机理,并结合现场监测数据分析了内湾护岸软土地基的沉降规律。2.分别利用理论公式法、灰色理论法、双曲线法计算了内湾护岸工程软土地基的最终沉降;分别利用灰色理论法和双曲线法对内湾护岸工程软土地基沉降进行预测,并将预测结果与实测沉降进行对比分析;将灰色理论和双曲线结合产生灰色理论——双曲线组合的预测方法,利用灰色理论——双曲线组合预测方法预测内湾护岸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并将预测结果与实测沉降进行比较分析。3.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以Drucker-Prager模型为土的本构模型,建立了以Biot固结理论为基础的填海造地内湾护岸工程软基沉降计算模型。将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该模型的正确性。4.利用已建立的填海造地内湾护岸工程软基沉降计算模型,定量分析了变形模量E、泊松比γ、内摩擦角φ、黏聚力c等参数对内湾护岸工程软土地基地表沉降的影响。按参数对软基沉降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排列为:泊松比,变形模量,黏聚力,内摩擦角。5.取某填海造地内湾护岸工程项目中一典型断面ZH KO+300作为研究对象,对该断面能代表的内湾护岸工程进行可靠度分析,验证了护岸工程设计的合理性。并分析了护岸结构的坡高度比例对护岸工程沉降可靠度的影响。图60幅,表33个,参考文献117篇。
王丙乾,龚镭,刘国楠[7](2010)在《双层超软弱欠固结地基沉降的概率分析》文中认为由吹填淤泥及下卧海相淤泥组成的双层超软弱欠固结地基组合模式在吹填造陆工程中最为常见,此地基模式的沉降与原状海相沉积淤泥层不同,表现出更大的离散性。针对此地基采用概率统计方法对地基沉降进行分析,并通过对实际沉降数据的统计分析依据K-S有限比较法得到地基沉降的最优概率分布模型,应用此模型对地基沉降进行概率预测的结果与实测统计结果相当吻合,说明概率分析的合理性。
王阳平[8](2010)在《地基固结沉降的随机有限元分析》文中提出由于岩土工程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可靠性设计理论在岩土工程中尚未达到实用阶段,许多问题仍在探索之中。土工参数的不确定性和地基沉降概率模拟式岩土工程可靠性研究中的关键和难点。本文从可靠性设计理论出发,对地基一维固结沉降的随机有限元分析进行了研究,对促进概率分析和可靠性理论在岩土工程中应用有一定意义。本文分三步研究了地基固结沉降随时间变化的规律,首先,利用迈达斯和FLAC3D软件对地基沉降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考虑随机性影响以及考虑随机性影响时地基沉降的区别,并且分析了不同弹性模量变异系数情况下,单层地基、多层地基以及三层地基沉降规律,研究表明,当弹性模量变异系数较小时,地基的沉降量和不考虑随机性影响时基本相同,但是当弹性模量变异系数较大时,地基沉降量比不考虑随机性影响时要大。其次,采用蒙特卡洛分析方法结合matlab软件对地基固结度进行分析,得出不同固结系数变异系数下地基固结度的变化规律,同时得出地基固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当固结系数变异系数较小时,固结度的离散程度较小,随着固结系数变异系数的增大,固结度的离散程度也逐渐增大。最后,结合沉降数据以及地基固结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对单层地基的固结沉降进行研究,得出地基固结沉降与地基土弹性模量变异系数和地基固结系数变异系数的关系,以及单层地基的固结沉降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单层地基的固结沉降均值与地基土的弹性模量变异系数和固结系数变异系数有很关,特别是当弹性模量变异系数和固结系数变异系数都较大时,对地基固结沉降均值的影响较大。
初巍[9](2007)在《水载预压下大型储罐地基变形与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大型钢制储油罐是目前国内外石油储运的主要构筑物之一,考虑交通环境与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一般建于沿海地区。由于沿海地质条件的复杂性,导致这类大型储罐地基往往无法直接满足建筑物变形与稳定性的要求。为此,各类地基处理措施被引入到大型储罐工程建设中,其中水载预压法进行大型储罐不良地基的处理是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有效地基处理方法。尽管很多学者开展了水载预压下大型储油罐地基的变形与稳定性分析,但依然存在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如预压法处理软弱下卧层上的大型储罐地基的工程效果、地基的变形与稳定性分析方法等仍缺乏相应的研究。为此,本文结合大窑湾某储罐工程,在现有技术和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极限平衡滑弧法,分析了软弱下卧层上大型储罐地基在水载预压下的稳定性,提出了局部稳定最小安全系数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不同土层情况的地基稳定性比较分析,得出了复杂土层上大型储罐地基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针对现有双曲线法和概率分析法计算与分析地基沉降所存在的缺陷,将两者相结合计算复杂土层上的大型储罐地基沉降。既考虑到复杂土层各土性参数的不确定性,又反映了加荷速率、应力水平以及边界条件等因素对储罐地基沉降的影响,从而为复杂土层上大型储罐地基变形控制方法的逐步改进提供了参考。为进一步研究下卧软弱层上大型储罐地基的承载性能,采用大型计算软件ABAQUS,对水载预压下复杂土层上大型储罐地基进行了有限元数值模拟与分析,并与理论计算所得到的稳定性和变形进行了对比研究。
昌毅[10](2007)在《广州南沙地区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高等级公路建设发达的沿海地区,软土地基是普遍存在的地基类型。由于软土的强度低、变形大,如果不能较为准确地计算其沉降量,将会影响地基基础工程的设计与施工。本文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现场试验和理论分析,对路堤沉降预测模型和方法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有:1.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了软土地基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阐述了软土地基主要的破坏形式和破坏机理。2.在总结现有主要的沉降计算和预测方法的基础上,针对广州南沙地区,使用指数曲线法和灰色理论法进行地基沉降计算,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预测结果,证明了以上的预测方法在广州南沙地区具有一定的适用性。3.在使用内插法和样条曲线法对无规则数据序列作等时距处理后,建立了非等时距GM(1,1)地基沉降预测模型,对地基沉降做出了更加准确的预测。4.利用Matlab平台开发了路堤沉降预测程序,并对数据进行微分拟和,再将沉降曲线进行分析对比得到逼近最优沉降发展趋势,从而对软基路堤沉降进行较精确的预测。以广州南沙地区的万环西路和龙穴大道两个工程为例,路堤沉降预测程序在软土地基沉降预测中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同时该路堤沉降预测程序能够根据现场取得的最新数据,随时更新和完善预测模型,从而对地基的沉降做出更加准确的预测。
二、多层地基沉降的概率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层地基沉降的概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考虑多参数空间变异性的降雨入渗边坡失稳机理及可靠度更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边坡参数空间变异性表征 |
1.2.2 降雨条件下空间变异边坡可靠度研究 |
1.2.3 降雨入渗边坡可靠度更新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降雨诱发空间边坡失稳及可靠度更新理论 |
2.1 边坡降雨入渗理论 |
2.1.1 Richards模型 |
2.1.2 Green-Ampt入渗模型 |
2.1.3 Kostiakov和Horton入渗模型 |
2.2 随机场离散理论 |
2.2.1 中点法 |
2.2.2 Karhunen-Loève展开方法 |
2.3 贝叶斯基本理论 |
2.3.1 先验信息统计 |
2.3.2 似然函数 |
2.3.3 后验概率分布 |
2.3.4 贝叶斯更新(BUS)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水力模型参数空间变异性的非饱和边坡可靠度分析 |
3.1 引言 |
3.2 边坡稳定可靠度非侵入式随机分析方法 |
3.2.1 水力模型参数相关非高斯随机场离散 |
3.2.2 边坡渗流及边坡稳定分析 |
3.2.3 基于多项式展开的安全系数代理模型构建 |
3.2.4 边坡可靠度分析 |
3.3 算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降雨入渗下空间变异边坡失稳机理及可靠度分析 |
4.1 引言 |
4.2 修正Green-Ampt入渗模型 |
4.3 降雨入渗无限长边坡模型 |
4.4 算例分析 |
4.4.1 确定性边坡稳定分析 |
4.4.2 考虑土体饱和渗透系数变异性的影响 |
4.4.3 考虑饱和渗透系数空间变异性的影响 |
4.4.4 考虑土体多参数空间变异性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实际观测信息的降雨诱发边坡失稳机理及可靠度分析 |
5.1 引言 |
5.2 边坡参数概率反演分析 |
5.3 降雨入渗边坡渗流分析 |
5.3.1 渗透系数非平稳分布模拟 |
5.3.2 非饱和降雨入渗分析 |
5.4 降雨作用下边坡稳定可靠度分析 |
5.5 算例分析 |
5.5.1 边坡抗剪强度参数概率反演 |
5.5.2 降雨诱发边坡失稳机理及可靠度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2)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吹填土地基的固结特性及沉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土性指标的统计分析 |
1.2.2 软土的固结机理 |
1.2.3 排水固结预压法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台州地区吹填土的工程特性及土性指标分析 |
2.1 概述 |
2.2 工程概况 |
2.2.1 工程概况 |
2.2.2 工程地质条件 |
2.2.3 台州东部新区吹填土的地基处理方式 |
2.3 基本物理特性 |
2.3.1 试验土样 |
2.3.2 吹填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 |
2.4 吹填土土性参数相关性分析 |
2.4.1 相关性分析与回归曲线拟合 |
2.4.2 相关分析 |
2.4.3 回归方程的建立 |
2.5 吹填土物理性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2.5.1 含水量与孔隙比、液塑限等的相关性分析 |
2.5.2 吹填土孔隙比与液限、塑限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5.3 吹填土液限与塑限、塑限指数等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
2.5.4 吹填土其他土性指标相关性分析 |
2.6 吹填土物理指标与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2.6.1 吹填土含水量与力学性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
2.6.2 吹填土孔隙比与力学性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
2.6.3 吹填土液限与力学指标相关性分析 |
2.6.4 吹填土塑限与力学性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2.6.5 吹填土塑性指数与力学性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2.6.6 吹填土液性指数与力学性质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 |
2.7 吹填土力学指标间的相关性研究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吹填土的固结特性分析 |
3.1 概述 |
3.2 试验材料及方案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目的 |
3.2.3 试验仪器及内容 |
3.3 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先期固结压力的确定 |
3.3.2 孔隙比与时间对数的关系 |
3.3.3 蠕变特性分析 |
3.3.4 应力-应变等时曲线 |
3.3.5 蠕变特性经验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处理软基的有限元分析 |
4.1 Abaqus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4.2 土的本构关系模型 |
4.3 砂井地基的简化与排水板转换问题 |
4.3.1 砂井地基的简化处理 |
4.3.2 塑料排水板等效直径的确定 |
4.4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4.1 计算基本假定 |
4.4.2 计算区域的确定 |
4.4.3 计算参数的确定 |
4.4.4 荷载步的确定 |
4.4.5 边界条件及有限元网格划分 |
4.4.6 初始条件设定 |
4.5 计算结果与分析 |
4.5.1 地基土层的沉降 |
4.5.2 地基土层的水平位移 |
4.5.3 超静孔隙水压力值分布规律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真空-堆载预压下吹填土地基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
5.1 地面堆载的影响 |
5.2 真空荷载的影响 |
5.3 塑料排水板插入深度的影响 |
5.4 地基土层泊松比的影响 |
5.5 地基土层膨胀系数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 作者简历 |
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4 发明专利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3)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的来源 |
1.1.2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
1.2.1 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确定性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桩网复合地基沉降概率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发展趋势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3.3 创新点 |
第二章 桩网复合地基沉降确定性计算研究 |
2.1 概述 |
2.2 基于规范方法的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 |
2.2.1 复合路基沉降规范方法 |
2.2.2 案例分析 |
2.3 基于弹性理论M-B公式的桩网复合地基沉降计算分析 |
2.3.1 基于Mindlin公式的Geddes解 |
2.3.2 土拱效应计算模型 |
2.3.3 案例分析 |
2.4 考虑蠕变效应的桩网复合地基工后沉降计算分析 |
2.4.1 工后沉降与蠕变效应 |
2.4.2 Koppejan蠕变模型 |
2.4.3 现场试验及分析 |
2.4.4 考虑蠕变效应的工后沉降计算简化模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时间效应的桩网复合地基数值分析 |
3.1 ABAQUS软件简介 |
3.1.1 本构模型 |
3.1.2 接触面 |
3.1.3 单元 |
3.2 桩网复合地基沉降分析模型 |
3.3 桩网复合地基沉降参数取值 |
3.3.1 二维空间的桩体压缩模量 |
3.3.2 桩体及土性参数 |
3.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研究 |
4.1 概述 |
4.2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性分析方法 |
4.2.1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功能函数 |
4.2.2 可靠度计算方法 |
4.2.3 参数变异性分析 |
4.2.4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方程及求解 |
4.3 考虑自相关性的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分析 |
4.3.1 随机场理论 |
4.3.2 相关距离 |
4.3.3 考虑自相关性的可靠度计算 |
4.3.4 可靠度求解 |
4.4 案例分析 |
4.4.1 可靠度计算 |
4.4.2 变异性敏感性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目标可靠度校准 |
5.1 概述 |
5.2 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计算 |
5.2.1 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典型案例 |
5.2.2 可靠度计算 |
5.2.3 可靠度结果分析 |
5.3 高速铁路容许沉降偏差系数及最优解 |
5.3.1 沉降偏差系数 |
5.3.2 高速铁路容许沉降偏差系数统计分析 |
5.3.3 高速铁路容许沉降偏差系数最优解 |
5.4 目标可靠指标校准分析及建议值 |
5.4.1 目标可靠度 |
5.4.2 目标可靠度指标建议值 |
5.4.3 分项系数结果分析 |
5.4.4 反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桩网复合地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计算程序实现 |
6.1 编写目的与背景 |
6.2 开发工具 |
6.2.1 Microsoft Visual Studio2017 集成开发环境 |
6.2.2 C#语言 |
6.2.3 SQL数据库 |
6.3 软件需求分析与原理 |
6.3.1 需求分析 |
6.3.2 原理实现流程图 |
6.4 软件编程与实现 |
6.4.1 软件实现关键问题 |
6.4.2 软件系统功能模块设计与实现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考虑散体特征的地基附加应力解析方法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基附加应力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2 地基沉降分析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地基或路基压实度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方案 |
第2章 地基附加应力传递机理与规律 |
2.1 概述 |
2.2 数值模型建立及其参数确定方法 |
2.2.1 离散单元与颗粒流方法 |
2.2.2 数值模型的建立 |
2.2.3 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 |
2.3 附加应力传递范围及其主要控制因素 |
2.3.1 方案设计及参数设定 |
2.3.2 边界形状的确定 |
2.3.3 主要控制因素的确定 |
2.4 附加应力传递范围边界分析模型 |
2.4.1 方案设计 |
2.4.2 边界分析模型的建立 |
2.4.3 边界分析模型的合理性验证 |
2.4.4 参数分析与极差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地基附加应力解析通用方法 |
3.1 概述 |
3.2 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分析模型 |
3.3 竖向集中荷载作用下圆锥应力解析方法 |
3.3.1 位移函数的选定 |
3.3.2 边界条件和静力平衡条件的建立 |
3.3.3 直线圆锥应力的求解 |
3.3.4 曲线圆锥应力的求解 |
3.4 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解析通用方法 |
3.4.1 曲线圆锥应力在直角坐标系中的表达式 |
3.4.2 地基附加应力的求解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常见基础下地基附加应力解析方法 |
4.1 概述 |
4.2 常见竖向均布荷载作用下地基附加应力解析方法 |
4.2.1 矩形竖向均布荷载作用 |
4.2.2 条形竖向均布荷载作用 |
4.2.3 圆形竖向均布荷载作用 |
4.3 验证与分析 |
4.3.1 室内模型试验 |
4.3.2 数值分析 |
4.3.3 计算结果的对比验证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孔隙介质力学理论的地基非线性沉降解析方法 |
5.1 概述 |
5.2 地基沉降变形机理及其分析模型 |
5.2.1 地基沉降变形机理 |
5.2.2 地基沉降变形分析模型 |
5.3 考虑模量变化的地基非线性沉降解析方法 |
5.3.1 孔隙介质微观力学模型及参数变化关系 |
5.3.2 应力计算 |
5.3.3 应变计算 |
5.3.4 沉降变形计算过程与步骤 |
5.4 考虑模量和泊松比变化的地基非线性沉降解析方法 |
5.4.1 孔隙介质微观力学模型及参数变化关系 |
5.4.2 应力计算 |
5.4.3 应变计算 |
5.4.4 沉降变形计算过程与步骤 |
5.5 验证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静力贯入的地基或路基压实度确定方法 |
6.1 概述 |
6.2 静力贯入地基或路基力学机理及其分析模型 |
6.2.1 基于静力贯入的压实度检测试验 |
6.2.2 静力贯入力学机理及其分析模型 |
6.3 静力贯入地基或路基压实度确定方法 |
6.3.1 静力贯入地基或路基压实度的确定 |
6.3.2 参数的确定方法 |
6.4 验证与分析 |
6.4.1 室内模型试验 |
6.4.2 室外现场试验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论文与科研情况) |
(5)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可靠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复合地基 |
1.2 组合桩复合地基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 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2 组合桩复合地基室内模型试验 |
2.1 试验系统介绍 |
2.2 试验方案 |
3 试验结果整理与分析 |
3.1 试验结果 |
3.2 数据分析 |
3.3 小结 |
4 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计算方法探讨及可靠度计算 |
4.1 三种沉降计算方法简述 |
4.2 工程实例与模型试验的沉降计算 |
4.3 沉降计算结果的分析比较 |
4.4 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可靠度 |
4.5 小结 |
5 结束语 |
参考 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填海造地内湾护岸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分析及可靠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土地基固结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2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方法的研究现状 |
1.2.3 岩土工程中可靠度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
2 填海造地内湾护岸软土地基沉降的施工监测及分析 |
2.1 工程概况 |
2.1.1 地形地貌 |
2.1.2 工程水文条件 |
2.1.3 工程地质条件 |
2.2 内湾护岸结构型式 |
2.3 内湾护岸软土地基沉降监测 |
2.3.1 监测目的和意义 |
2.3.2 监测原则 |
2.3.3 监测点布置 |
2.3.4 监测频率 |
2.3.5 监测方法 |
2.3.6 监测要点 |
2.4 内湾护岸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分析 |
2.4.1 内湾护岸软土地基沉降机理分析 |
2.4.2 内湾护岸软土地基沉降监测分析 |
2.4.3 内湾护岸软土地基沉降发展规律分析 |
2.4.4 内湾护岸软土地基总沉降计算 |
2.5 内湾护岸工程软土地基沉降预测 |
2.5.1 灰色理论法预测沉降 |
2.5.2 双曲线法预测沉降 |
2.5.3 灰色理论法、双曲线法沉降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
2.5.4 灰色理论——双曲线法组合预测沉降 |
2.5.5 灰色理论——双曲线组合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对比 |
2.6 本章小结 |
3 填海造地内湾护岸工程软土地基沉降的数值模拟 |
3.1 概述 |
3.2 Drucker-Prager模型 |
3.3 Biot固结理论有限元表达 |
3.4 砂井地基简化方法 |
3.4.1 将砂井地基转换为砂墙地基 |
3.4.2 将砂井地基转换为天然地基 |
3.5 ANSYS数值模拟模型的建立 |
3.5.1 模型简介 |
3.5.2 基本假定 |
3.5.3 加载过程 |
3.5.4 参数的选取 |
3.5.5 边界和初始条件 |
3.6 ANSYS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分析 |
3.6.1 ANSYS计算结果分析 |
3.6.2 有限元模型中参数对沉降的影响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4 填海造地内湾护岸工程软土地基沉降的可靠度研究 |
4.1 地基沉降的概率分析方法 |
4.1.1 地基沉降的直接概率分析法 |
4.1.2 地基沉降分析的随机有限元法 |
4.2 可靠性理论基本概念 |
4.2.1 基本随机变量 |
4.2.2 极限状态方程 |
4.2.3 可靠度和失效概率 |
4.2.4 地基沉降的可靠性指标 |
4.3 可靠度指标计算的基本方法 |
4.3.1 中心点法 |
4.3.2 验算点法 |
4.3.3 蒙特卡罗法 |
4.4 内湾护岸工程软基沉降可靠度分析 |
4.4.1 建立沉降极限方程和可靠度分析模型 |
4.4.2 基本资料和计算参数 |
4.4.3 可靠度计算 |
4.4.4 内湾护岸结构比例对沉降可靠度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目录 |
致谢 |
(7)双层超软弱欠固结地基沉降的概率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沉降计算的概率模式 |
2 相关距离的计算 |
3 参数的协方差和相关性 |
4 工程实例 |
4.1 参数间的相关性计算 |
4.2 实际工程沉降数据的概率统计 |
4.3 地基沉降的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对比 |
5 结论 |
(8)地基固结沉降的随机有限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一维固结理论的研究现状 |
1.2 一维沉降理论的研究现状 |
1.3 一维固结沉降与随机有限元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2 地基沉降随机有限元分析 |
2.1 概念及理论 |
2.1.1 宽平稳随机场 |
2.1.2 随机场的数字特征值 |
2.2 地基沉降随机有限元实现过程 |
2.2.1 Midas/GTS软件 |
2.2.2 FLAC 3D软件 |
2.2.3 Midas/Gts模型与FLAC 3D模型转化 |
2.2.4 FISH程序实现 |
2.2.5 模型各点沉降值的导出 |
2.2.6 程序验证 |
2.3 随机有限元法计算模型 |
2.3.1 计算模型 |
2.3.2 计算模型的网格划分 |
2.4 单层地基沉降的计算结果 |
2.4.1 弹性模量标准差对地基沉降计算结果的影响 |
2.4.2 地基厚度对地基沉降计算结果的影响 |
2.5 双层地基沉降的计算结果 |
2.5.1 弹性模量标准差对地基沉降计算结果的影响 |
2.5.2 地基土分布对双层地基沉降计算结果的影响 |
2.6 三层地基沉降的计算结果 |
2.6.1 弹性模量标准差对地基沉降计算结果的影响 |
2.6.2 地基土分布对三层地基沉降计算结果的影响 |
2.7 小结 |
3 地基固结概率分析 |
3.1 基于太沙基(Terzagi)固结理论的固结度分析 |
3.2 地基沉降可靠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地基固结沉降概率分析 |
4.1 固结系数变异系数对地基固结沉降计算结果的影响 |
4.2 弹性模量变异系数对地基固结沉降计算结果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进一步研究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水载预压下大型储罐地基变形与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大型储罐不良地基处理方法 |
1.3 预压法处理大型储罐的原理 |
1.4 预压法处理大型储罐地基的发展和现状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2 水载预压法复杂土层上大型储罐地基处理 |
2.1 大型储罐水载预压法的设计 |
2.2 充水加荷方案估算 |
2.3 地基固结度计算 |
2.4 地基抗剪强度的变化 |
2.5 地基稳定性极限平衡分析 |
2.6 小结 |
3 大型储罐地基变形计算 |
3.1 概述 |
3.2 储罐地基变形特征 |
3.3 储罐地基沉降计算 |
3.3.1 改进分层总和法 |
3.3.2 预压沉降曲线结合概率分析计算储罐地基沉降 |
3.4 地基变形允许值 |
3.5 小结 |
4 大窑湾某大型储罐水载预压法地基处理工程实例 |
4.1 工程概况 |
4.2 极限平衡法地基稳定性分析 |
4.2.1 充水预压加荷方案 |
4.2.2 固结度计算 |
4.2.3 储罐地基稳定性分析 |
4.3 地基变形计算 |
4.4 不同土层情况对储罐地基稳定性和变形的影响分析 |
4.5 小结 |
5 储罐地基稳定性和变形有限元分析 |
5.1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
5.2 有限元模型 |
5.2.1 本构模型 |
5.2.2 接触面模型 |
5.2.3 接触面切向接触条件 |
5.2.4 接触面法向接触条件 |
5.3 有限元计算模型 |
5.4 边界条件 |
5.5 荷载条件 |
5.6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7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广州南沙地区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软土地基沉降问题 |
1.3 地基沉降计算与预测研究现状 |
1.3.1 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
1.3.2 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简介 |
1.3.3 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我国公路软土地基基本特征及处理技术 |
2.1 引言 |
2.2 软土地基的基本特征 |
2.2.1 软土地基及软土的概念 |
2.2.2 软土的基本特性 |
2.2.3 软土的主要物理力学特性 |
2.2.4 软土地基破坏的主要形式及破坏机理 |
2.3 软土地基存在的问题 |
2.3.1 稳定问题 |
2.3.2 沉降问题 |
2.3.3 液化问题 |
2.3.4 渗透问题 |
2.4 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的分类及应用范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及预测方法研究 |
3.1 概述 |
3.2 经典的沉降计算方法 |
3.2.1 固结沉降计算 |
3.2.2 瞬时沉降计算 |
3.2.3 次固结沉降量计算 |
3.2.4 地基的总沉降量计算 |
3.3 常用的数值分析计算沉降方法 |
3.3.1 概述 |
3.3.2 地基沉降的直接概率分析法 |
3.3.3 地基沉降分析的随机有限元法 |
3.4 通过实测数据数学模拟计算沉降的常用方法 |
3.5 沉降预测的一般方法介绍 |
3.5.1 经验公式法 |
3.5.2 Asaoka 法 |
3.5.3 灰色理论法 |
3.5.4 人工神经网络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灰色理论反演预测软土地基沉降的优化研究 |
4.1 引言 |
4.2 沉降反演预测法的介绍 |
4.3 非等时距灰色理论反演预测软基沉降模型的提出 |
4.3.1 概述 |
4.3.2 非等时距沉降时间序列的变换处理的基本条件 |
4.4 无规则的数据序列的等时距处理方法 |
4.4.1 插值问题 |
4.4.2 内插法 |
4.4.2 样条曲线法 |
4.5 非等时距沉降时间序列 GM(1,1) 模型的建立 |
4.6 GM(1,1) 残差模型的建立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工程实例分析及对比研究 |
5.1 南沙地区地质概况 |
5.2 万环西路工程实例分析 |
5.2.1 工程概况 |
5.2.2 计算结果分析 |
5.3 龙穴大道工程实例分析 |
5.3.1 工程概况 |
5.3.2 计算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四、多层地基沉降的概率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考虑多参数空间变异性的降雨入渗边坡失稳机理及可靠度更新研究[D]. 刘贤. 南昌大学, 2021
- [2]真空—堆载联合预压加固吹填土地基的固结特性及沉降分析[D]. 刘鸿.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3]高速铁路桩网复合地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可靠度研究[D]. 陈胜. 中国地质大学, 2018(06)
- [4]考虑散体特征的地基附加应力解析方法及其应用[D]. 贺敏. 湖南大学, 2018(01)
- [5]组合桩复合地基沉降与可靠度研究[D]. 叶泽川. 华北科技学院, 2016(02)
- [6]填海造地内湾护岸工程软土地基沉降分析及可靠度研究[D]. 陈明. 中南大学, 2014(03)
- [7]双层超软弱欠固结地基沉降的概率分析[J]. 王丙乾,龚镭,刘国楠. 岩土工程学报, 2010(08)
- [8]地基固结沉降的随机有限元分析[D]. 王阳平. 北方工业大学, 2010(09)
- [9]水载预压下大型储罐地基变形与稳定性分析[D]. 初巍.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2)
- [10]广州南沙地区软土地基沉降预测方法研究[D]. 昌毅. 中南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