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总体方法——以沉阳为例介绍理性思维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总体方法——以沉阳为例介绍理性思维

一、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整体方法——沈阳实例中的理性思维的导入(论文文献综述)

李婷[1](2020)在《时代背景下西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是全面综合安排和协调对城市长期发展具有重大影响要素的实践活动,它将城市经济社会整体发展的战略与城市空间扩展模式紧密结合,是对城市未来发展方向做出的宏观安排,引领着城市未来发展的总体方向。我国的城市战略规划研究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进程,在学术研究中多集中在战略规划理论与内容、技术流程的分析,实践案例的研究多选取以广州等沿海城市为主,对于西部地区的涉足较少。西安作为西部城市的代表,其发展历程与国内大多数城市的发展轨迹一样,用了较短时间就大大提升了自身城市化的水平。西安在2002年编制完成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后,经济社会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2017年针对战略形成新的修订,但随即国家、城市方面又有新的时代背景要求,战略规划也需随之更新。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作为一项重要的公共政策工具,对西安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以西安为例,在现今时代背景下,综合分析西安城市战略规划发展策略,以期为西部城市的发展提供借鉴。本文首先对城市战略规划既有研究和相关理论、实践的分析,其次对西安历次战略规划进行剖析,对西安现状特点进行总结;随后在分析西安在区域发展背景下城市发展的核心问题,提出西安转型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接着通过对全国重点案例的研究分析,提出西安发展的总体策略;最后具体从城市定位、城市产业发展、城市空间结构、文化资源发展和生态环境发展几个方面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城市战略规划发展策略。本研究的主要思路为“基础原理—现状分析—问题提出—案例分析—发展策略”。采用了一般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模式,以问题为导向,最终得出具有指导意义的规划策略。

陈笛,丛喜静[2](2019)在《情景分析法在新城发展初期的战略性应用——以武汉花山新城、梧桐湖新城、梓山湖新城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美丽乡村、存量规划等战略的提出,城市发展不再是简单的扩张,而是进入"以旧换新"的新阶段,即在原有城市郊区或者城乡接合部的基础上,对环境、交通、生态等进行优化,创造新城,以分散主城区的人口和交通压力等。本文即在此背景下,研究新城发展初期如何科学地确定新城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提出情景分析法,并以武汉花山新城、梧桐湖新城、梓山湖新城此三座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的新城为案例,阐述情景分析法在新城发展初期的实际应用。

吴志强,李欣[3](2016)在《城市规划设计的永续理性》文中研究说明作者从对城乡规划思想方法变革的基本认识出发,对规划变革的理性化内核、理性发展过程和变革目标进行了分析。指出在宏观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求、西方理性化模式的困境以及"大智云移"技术提供的历史性机遇下,城乡规划思想方法应进行永续理性化变革,并以融入中华文明的永续理性思想和开启"大智云移"时代的规划工具理性变革为方向。

叶林[4](2016)在《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在新型城镇化和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下,城市绿色空间作为城市极为重要而特殊的生态安全屏障、农林生产设施和游憩服务基地,日益受到重视。面对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城乡不当建设行为的强烈干扰和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复合功能的强烈需求,论文基于多地的规划实证,对城市绿色空间规划范式进行了探讨。论文研究融合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引入生态整体规划思路,以土地空间资源配置为基础,以“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结构、功能组织、用地布局、关键控制要素为核心内容,构建衔接多尺度、整合多功能的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管控技术、管理实施策略,以弥补现行城乡规划体系和规划范式应对绿色空间的不足,力图通过“有效保护、持续利用和合理开发”实现绿色空间的“生态优先、绿色生产、宜居生活”。论文内容包括如下四部分:第一部分为研究本体认识:(第一章)提出研究概念、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方法与框架。(第二章)系统认知城市绿色空间的自然、社会、经济多维属性,以及显示在土地空间上的复杂结构形态;辨析影响绿色空间演进的自然力与非自然力,以及局限绿色空间规划的相关政策背景。第二部分为规划范式讨论:(第三章)借鉴国内外相关规划范式实证经验,揭示现行法定规划体系对绿色空间应对不足之处。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融合多种规划思想和方法,提出生态整体规划思路,探讨与现行规划体系衔接的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建构规划框架体例(规划空间层次、规划阶段及核心技术、法理地位、总体目标、利用分类和规划程序),作为指导具体规划的基本框架。第三部分为规划管控技术:结合番禺、宝鸡、眉山、重庆等地实践,围绕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单元三个法定规划层次,解析各层次焦点问题,衔接相关专业或专项规划要求,明确各层次规划主要内容和目标,针对重点管控内容形成核心规划技术:(第四章)在城市规划区,考量绿色空间发展战略,制订结构规划,形成分区管制政策指引;(第五章)在中心城区,组织绿色空间功能,制订用地布局规划,集成“六图一表”规划路径;(第六章)在用地单元上,建立“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编制模式,对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和关联边缘地带提出关键指标要素体系和控规控制模式。第四部分为实施管理创新:(第七章)借鉴国内外绿色空间管理经验,提出完善管理“政策群”,优化管理“工具包”,创新管理机制。

姬凌云[5](2015)在《论思维方法的塑造——城乡规划专业高年级阶段培养探索》文中研究指明城乡规划专业高年级是专业水平、修养和实践能力集中培养的阶段。城乡规划一级学科的确立带来了学科领域变化的挑战,面对城乡规划高年级教学阶段中存在的思维断层、适应偏差等问题,该文提出塑造符合城乡规划自身特征的思想方法,使之成为城乡规划教学脉络中的主线之一。探讨了如何推动思想方法的转变,如何发挥其激发创新思维的作用,通过北方工业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多年的实践探索,提出了高年级课程教学方法、知识体系调整以及实践环节设计的经验。

谢莹[6](2013)在《比利时奥斯坦德市空间战略规划研究》文中认为1990年代以来,西欧为复兴的空间战略规划提供了一个丰富的实验室。空间战略规划综合涵盖了西方空间规划以及社会学、环境学、公共管理、乃至哲学等理论。开展西欧空间战略规划的研究,对我国自20世纪初开始大量涌现的战略规划研究实践,有着积极意义。笔者阅读了大量相关文献,梳理了空间战略规划的起源和发展,对国内外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比较分析,归纳了空间战略规划的涵义、特点、理性思维和技术方法等内容,总结了国内外战略规划的发展动向。在理论上丰富了我国对空间战略规划的研究,同时为之后的案例分析打下理论基础。论文选取比利时奥斯坦德市作为研究的案例。从比利时的规划体系入手,探讨了奥斯坦德进行空间战略规划的背景与主要驱动力、参与主体与规划方法,并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基于实践的空间战略规划的具体技术路线和框架。之后,通过资料收集和实地走访调查,进行城市现状和发展条件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方案。最后,在案例解读的基础上,对奥斯坦德市空间战略规划进行经验总结,为我国战略规划的完善和发展方向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和一些有价值的建议。

王丰龙,陈倩敏,许艳艳,刘云刚[7](2012)在《沟通式规划理论的简介,批判与借鉴》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在回顾近百年来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的基础上,将西方城市规划理论划分为经验理性、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沟通理性四个范式,并着重对目前西方主流的沟通式规划理论进行了简要介绍和批判性总结。本文认为,一方面,沟通式规划存在着假设前提的脆弱性、实施过程的矛盾性和实践结果的松散性三大重要缺陷,其自身的这种局限性不容忽视;另一方面,沟通式规划理论作为西方规划百年来发展的一种新形式,也有很多值得中国城市规划借鉴的地方。作者即以中国规划界研究的热门领域(也是沟通式规划经常被应用的领域)——战略规划为例,探讨了如何借鉴西方沟通式规划的理论思想和实践经验。

朱澍[8](2011)在《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广佛地区城镇发展概念规划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面对经济全球化不断推进、生产要素跨区域大调整,传统的城镇规划方法已难以适应新的经济关系,城镇要获得长远的、可持续性的发展,就需要针对多变的环境进行长远的、不断的权变谋划。我国现有的以物质形体规划为主的城乡规划体系已难以为城乡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形成有效的指导,因此引入为城镇长远发展而制定的“城镇发展概念规划”(Urban Concept Planning)。发展概念规划目前尚无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实施框架,尤其是我国的发展概念规划还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于是选择发展概念规划进行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绿色基础设施(Green Infrastructure)是一种将发展、基础设施规划、精明增长等一系列理念融入生态保护的方法。绿色基础设施网络的规划和管理可以引导创造一个开敞空间集散体系,将保护、户外休闲和其他价值联系在一起,用于连接已有的和未来的绿色空间资源。它同时提供了一个用来引导未来增长、未来土地开发及土地保护决策的框架,以用于保障城镇生态空间安全。广佛地区由毗邻的广州市与佛山市组成,位于珠江三角洲都市圈中部。长期高速的经济发展造就了地区城镇经济活跃,也过多的侵占了城市生态空间,导致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同时,它也是我国发展概念规划和绿色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绿道的先行实践区,因此成为本文典型的研究对象。研究首先分别对城镇发展概念规划和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论、方法、实践展开研究。其次,对广佛地区城镇发展概念规划和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案例进行分析。再次,提出了以绿色基础设施主导的广佛地区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思路及方法。最后,笔者以自身参与的规划项目——佛山市西樵镇新城区概念规划作为实践佐证。

吴丰林[9](2011)在《基于杠杆原理的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由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的基本内涵入手,分析在实际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引入杠杆原理,构建了基于杠杆原理的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逻辑框架,并以南京市为例,进行该研究框架的应用和检验。该逻辑框架,耦合了城市定位、发展战略研究与杠杆原理的结构关系,用杠杆原理的简单结构与要素组成,来指导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的研究思路,能客观上明晰研究思路,同时降低规划者的主观倾向所产生的偏差。

沈丽君,马文军[10](2010)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诊断研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总是缓慢渐变的,传统问题导向的规划往往不能及时发现这些问题,因而总是错过了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介于此,该文通过借鉴医学诊断和企业诊断的研究方法,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进行诊断研究,尝试建立较为系统的诊断基础框架,以期对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进行动态、持续的控制,更高效地管理城市发展。

二、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整体方法——沈阳实例中的理性思维的导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整体方法——沈阳实例中的理性思维的导入(论文提纲范文)

(1)时代背景下西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缘起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分析
        1.3.1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概念
        1.3.2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区别
        1.3.3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的内涵及特点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框架
    1.6 本章小结
2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及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生态城市理论
        2.1.3 全球化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国外研究综述
        2.2.2 国内研究综述
    2.3 本章小结
3 西安市历次总体规划战略剖析
    3.1 西安市历次总体规划战略分析
        3.1.1 1953—1972年阶段城市发展规划
        3.1.2 1980-2000年阶段城市发展规划
        3.1.3 1995-2010年阶段城市发展规划
        3.1.4 2008-2020年阶段城市发展规划
    3.2 历次时代背景对战略规划的影响
    3.3 西安城市发展特征
        3.3.1 西安职能与定位特征
        3.3.2 西安城市产业发展特征
        3.3.3 西安城市空间发展
        3.3.4 西安文化发展特征
        3.3.5 西安生态环境发展特征
    3.4 本章小结
4 西安的时代背景及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
    4.1 西安城市发展的时代背景分析
        4.1.1 时代背景概况
        4.1.2 时代背景对西安城市规划的要求
    4.2 西安市城市发展现况及存在问题
        4.2.1 城乡整体发展欠缺,带动性弱
        4.2.2 城市产业结构合理,总量偏低
        4.2.3 城市空间发展单一,亟待疏解
        4.2.4 城市资源环境禀赋,缺乏统筹
        4.2.5 问题总览
    4.3 西安城市发展趋势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相关案例研究
    5.1 我国大城市转型发展的经验借鉴
        5.1.1 广州总体发展战略规划
        5.1.2 杭州市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5.1.3 武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
        5.1.4 案例分析与总结
    5.2 西安城市转型发展总体策略
        5.2.1 区域发展中西安的核心作用凸显
        5.2.2 西安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
        5.2.3 城市文化资源持续发展
        5.2.4 城市生态环境平衡发展
    5.3 本章小结
6 时代背景下西安城市战略规划发展策略
    6.1 西安城市战略规划发展定位
        6.1.1 城市发展理念分析
        6.1.2 城市战略规划发展定位的提出
    6.2 西安城市战略规划之产业发展策略
        6.2.1 西安城市产业发展策略
        6.2.2 城市产业发展模式优化
    6.3 西安城市战略规划之空间结构发展策略
        6.3.1 西安城市战略规划空间发展方向
        6.3.2 西安城市战略规划空间格局发展策略
    6.4 西安城市战略规划之文化发展策略
        6.4.1 西安城市发展文化路径选择
        6.4.2 西安城市发展文化发展策略
    6.5 西安城市战略规划之生态环境发展策略
        6.5.1 西安城市发展生态环境发展原则
        6.5.2 西安城市生态环境发展规划策略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本文遗留问题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3)城市规划设计的永续理性(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对城乡规划思想方法变革的基本认识
    1.1 规划变革的理性化内核
    1.2 对理性的辨析贯穿了变革始终
    1.3 永续理性的变革目标
2 城乡规划思想方法的永续理性化变革
    2.1 宏观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需求
    2.2 西方理性化模式的困境
    2.3“大智云移”技术提供的历史性机遇
3 城乡规划思想方法变革的方向
    3.1 中华文明永续理性思想的融入
    3.2 开启“大智云移”时代的规划工具理性
结语

(4)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新型城镇化必由之路
        1.1.2 城市建设绿色化导向
        1.1.3 绿色空间重要性凸显
    1.2 城市绿色空间概念
        1.2.1 城市绿色空间的概念
        1.2.2 城市绿色空间的基本特征
    1.3 绿色空间建设问题及内因
        1.3.1 建设存在问题
        1.3.2 问题内因引出
    1.4 研究基本点
        1.4.1 研究范围—城市规划区界与建成区界之间区域
        1.4.2 环境特征—“山水林田湖”编织的生态基底
        1.4.3 空间尺度—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区和用地三个层次
        1.4.4 土地类型—E类非建设用地和部分H类建设用地
        1.4.5 功能构成—“生态-生产-生活”复合功能在物质空间的表征
        1.4.6 研究基点—绿色空间与建设空间构成城市空间整体
    1.5 研究目的与重点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意义
        1.5.3 研究重点
    1.6 研究方法与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2 绿色空间本体认知
    2.1 内在多维属性认知
        2.1.1 绿色空间的自然属性
        2.1.2 绿色空间的社会属性
        2.1.3 绿色空间的经济属性
        2.1.4 绿色空间的复合功能
    2.2 外在复杂结构认知
        2.2.1 自然系统的空间结构
        2.2.2 社会系统的空间结构
        2.2.3 经济系统的空间结构
    2.3 自然与非自然演进动力认知
        2.3.1 自然力的作用
        2.3.2 非自然力的作用
        2.3.3 力的不均衡作用
    2.4 绿色空间规划的社会政策局限认知
    2.5 本章小结
3 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导向与应对思路
    3.1 绿色空间规划范式导向
        3.1.1 国内外规划实证
        3.1.2 需求导向的规划范式
        3.1.3 供给导向的规划范式
        3.1.4 复合导向的规划范式
    3.2 绿色空间发展趋势分析
        3.2.1 国外经验借鉴
        3.2.2 国内实践思考
        3.2.3 绿色空间发展趋势
    3.3 生态整体规划应对思路
        3.3.1 生态整体规划的认识论基础
        3.3.2 生态整体规划的方法论基础
        3.3.3 生态整体规划思路的适应性
    3.4 绿色空间规划框架体例
        3.4.1 规划的四个基本问题
        3.4.2 绿色空间利用分类建议
        3.4.3 规划程序建议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战略考量与结构规划
    4.1 战略考量与结构规划的任务
        4.1.1 战略制定与空间结构响应
        4.1.2 结构规划衔接相关专业规划
        4.1.3 结构规划的焦点问题
        4.1.4 结构规划的主要内容
    4.2 战略与结构的纽带:空间管制分区
        4.2.1 国土与城市空间管制分区经验
        4.2.2 绿色空间管制分区政策指引
    4.3 响应“生态优先”战略:构筑区域绿色安全结构
        4.3.1 认知功能价值与生态过程
        4.3.2 维护绿色生态安全格局
        4.3.3 编织城乡绿色渗透网络
        4.3.4 合理确定生态用地总量
    4.4 响应“绿色生产”战略:提升城市绿色产业结构
        4.4.1 建立绿色产业集群
        4.4.2 都市农业纳入规划统筹安排
        4.4.3 游憩服务业促进绿色增值
    4.5 响应“宜居生活”战略:优化城乡建设空间结构
        4.5.1 城镇化转型区精明拓展
        4.5.2 近郊村庄精明收缩
    4.6 本章小结
5 中心城区绿色空间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
    5.1 功能组织与用地布局的任务
        5.1.1 复合功能导向与用地布局响应
        5.1.2 用地布局衔接相关专项规划
        5.1.3 用地布局的焦点问题
        5.1.4 用地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
    5.2 保障生态功能:生态网络与关键区规划建设
        5.2.1 生态网络结构基本要素
        5.2.2 生态网络分级分区管控
        5.2.3 划设城市生态功能红线
        5.2.4 关键生态廊道规划建设
        5.2.5 关键生态斑块规划建设
        5.2.6 生态网络结构修复
    5.3 引导生产功能:都市农业与游憩业规划建设
        5.3.1 绿色产业空间复合布局
        5.3.2 都市农业用地规划安排
        5.3.3 维护农田景观多样性
        5.3.4 组织环城绿道游憩体系
    5.4 控制生活功能:城镇化转型区和村庄规划建设
        5.4.1 适应环境紧约束的建设用地管控
        5.4.2 城镇化转型区建设管控
        5.4.3 村庄建设用地整理
        5.4.4 道路生态化建设措施
    5.5 响应复合功能导向的用地布局规划集成
        5.5.1 基本空间管制
        5.5.2 五大核心计划
        5.5.3 实施行动计划表
    5.6 本章小结
6 用地单元绿色空间详细控制
    6.1 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任务
        6.1.1 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目标
        6.1.2 用地单元详细控制的焦点问题
    6.2“单元引导+片区/场地控规”的分层控制体系
    6.3 单元引导的编制
        6.3.1 基于实施主体的单元划分
        6.3.2“一主三副”的单元发展导则
    6.4 片区/场地控规的编制
        6.4.1 探索适应环境特征的控制要素
        6.4.2 生态型片区/生活型场地划分
        6.4.3 控规指标体系
    6.5 片区/场地控规的控制模式
        6.5.1“项目图则”控制模式
        6.5.2“地块图则”控制模式
    6.6 本章小结
7 绿色空间规划实施与管理策略
    7.1 完善规划编制途径
        7.1.1 空间规划走向空间政策
        7.1.2 开放型协作式规划模式
        7.1.3 主动衔接法定规划体系
        7.1.4 自下而上推动公众参与
    7.2 优化管理工具
        7.2.1 借鉴资源管理区划工具
        7.2.2 灵活运用土地管理工具
        7.2.3 合理释放激励救济工具
    7.3 创新管理机制
        7.3.1 弹性选择多元管理模式
        7.3.2 部门协作实现综合管理
        7.3.3 配套政策提供制度保障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5)论思维方法的塑造——城乡规划专业高年级阶段培养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思维方法的特征
2 思维方法的转变
    2.1 由技术方法向分析方法的转变
    2.2 由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的转变
3 思维方法的形成
    3.1 逐步递进的过程
        (1)从微观到宏观
        (2)从简单到复杂
        (3)从浅入深
    3.2 激发创新潜力
        (1)主动认知阶段
        (2)自主拟题阶段
        (3)分解训练阶段
        (4)综合设计阶段
    3.3 借助实践推动力
结语

(6)比利时奥斯坦德市空间战略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西欧空间战略规划的发展及1990年代以来的复兴
        1.1.2 国内空间战略规划产生的背景
        1.1.3 国内大量涌现关于空间战略规划的研究及实践
        1.1.4 奥斯坦德空间战略规划研究的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理论意义
        1.2.3 实践指导意义
    1.3 研究案例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2 空间战略规划理论综述
    2.1 战略规划的起源与西欧空间战略规划的发展
    2.2 国内外空间战略规划研究及实践
        2.2.1 国外空间战略规划研究与实践
        2.2.2 国内空间战略规划研究及实践
        2.2.3 国内外在理论和实践中的比较分析
    2.3 空间战略规划的概念特点
        2.3.1 西方语境下“空间”“战略”以及“规划”的特点
        2.3.2 与传统规划的比较
    2.4 空间战略规划的理性思维与技术方法
        2.4.1 理性思维
        2.4.2 技术方法
3 奥斯坦德空间战略规划框架
    3.1 城市规划体系
        3.1.1 比利时城市规划体系
        3.1.2 弗拉芒区规划体系
        3.1.3 奥斯坦德规划体系
    3.2 奥斯坦德空间战略规划的背景和主要驱动力
    3.3 奥斯坦德空间战略规划参与主体
    3.4 奥斯坦德空间战略规划框架
        3.4.1 轨道一-提出战略愿景
        3.4.2 轨道二-长短期的行动计划
        3.4.3 结合奥斯坦德得出的空间战略规划技术路线
4 奥斯坦德战略愿景及相关策略的提出
    4.1 奥斯坦德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4.1.1 区位与土地利用
        4.1.2 交通系统
        4.1.3 生态绿化
        4.1.4 历史文化
    4.2 城市的发展演变
        4.4.1 空间结构发展演变
        4.4.2 伴随着空间发展的产业结构演变
    4.3 SWOT分析
    4.4 关键问题的提出
        4.4.1 区域融合
        4.4.2 过于分散的空间格局
        4.4.3 缺乏有辨识度的文化特征
        4.4.4 社会、经济结构的不平衡
        4.4.5 脆弱的生态自然资源
        4.4.6 多层次的合作
    4.5 战略愿景
    4.6 战略主题
        4.6.1 重新激活城市的身份形象
        4.6.2 多样化的空间质量
        4.6.3 全球化与本地化——界限/边界的打破
        4.6.4 通过事件/活动提升城市的活力
5 实现战略愿景的战略项目制订
    5.1 战略包
    5.2 近期东岸港口转型的战略项目
        5.2.1 “开放的后花园”
        5.2.2 从细节出发的行动力
        5.2.3 多方参与
        5.2.4 项目中多层次的合作
    5.3 中期打破边界,激发中间区域活力的战略项目
        5.3.1 边界一
        5.3.2 边界二
        5.3.3 边界三
        5.3.4 项目中多层次的合作
    5.4 远期构建基于公共空间的网络结构的战略项目
        5.4.1 节点
        5.4.2 线路
6 结论
    6.1 奥斯坦德空间战略规划的经验总结
    6.2 空间战略规划有待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6.3 对我国规划实践的借鉴意义
7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7)沟通式规划理论的简介,批判与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背景:近百年来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范式演变
    1.1 经验理性范式 (1945年前)
    1.2 工具理性范式 (1945—1960年代)
    1.3 价值理性范式 (1960—1980年代)
    1.4 沟通理性范式 (1990年代至今)
2 沟通式规划的理论与实践
    2.1 理论起源——对工具理性的批判
    2.2 理论要点
    2.3 初步的实践探索
3 对沟通式规划的批判
    3.1 协商还是对抗——假设前提的脆弱性
        3.1.1 强权的合作意向
        3.1.2 政治性规则的限制
    3.2 民主还是集权——实施过程的矛盾性
        3.2.1 跨越边界的沟通成本
        3.2.2 民主的悖论
    3.3 程序还是实体——规划结果何为?
        3.3.1 规划师的角色
        3.3.2“松散”的规划结果
4 结论与讨论:对中国城市规划发展的思考
    4.1 对中国规划理论发展问题的反思——从“内生—外生”二元分裂到互相融合
    4.2 在中国规划理论建构中对沟通式规划的借鉴——以战略规划为例

(8)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广佛地区城镇发展概念规划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理论与实践意义
    1.2 核心概念
        1.2.1 城镇发展概念规划
        1.2.2 绿色基础设施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角度及论文框架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角度
        1.3.3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技术路线及研究方法
        1.4.1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1.4.2 论文研究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规划的相关案例及理论研究
    2.1 概念规划的发展概述
        2.1.1 国外概念规划的发展历程与实践
        2.1.2 国内概念规划的发展历程与案例
        2.1.3 概念规划案例小结
    2.2 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的基本理论
        2.2.1 概念规划与城镇发展概念规划
        2.2.2 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的概念界定
        2.2.3 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的主要特点
    2.3 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的一般研究方法
        2.3.1 区域分析法
        2.3.2 目标—途径分析法
        2.3.3 问题导引法
        2.3.4 综合竞争力要素分析法
        2.3.5 多平台研究法
    2.4 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的基本框架
        2.4.1 城镇区域定位
        2.4.2 城镇经济发展研究
        2.4.3 城镇空间拓展研究
        2.4.4 城镇支撑系统研究
        2.4.5 城镇生态环境研究
        2.4.6 城镇社会文化研究
    2.5 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的技术流程
        2.5.1 国内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的技术流程的主要类型
        2.5.2 国内城镇发展概念规划技术流程的主要问题
        2.5.3 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的一般技术流程
    2.6 应用实施困境与不足
        2.6.1 非法定性
        2.6.2 非规范性
        2.6.3 实效性弱
第三章 绿色基础设施的理论与技术研究
    3.1 绿色基础设施的涵义
    3.2 绿色基础设施的构成
    3.3 绿色基础设施与相关概念的比较
        3.3.1 绿色基础设施与生态基础设施(EI:Ecological Infrastructure)
        3.3.2 绿色基础设施与城市绿地系统
    3.4 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与方法——美国的经验
        3.4.1 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原则
        3.4.2 绿色基础设施的规划方法
    3.5 绿色基础设施的应用研究
        3.5.1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理论方法
        3.5.2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实践方法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佛地区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的编制应用
    4.1 广州两轮总体发展概念规划实践应用
        4.1.1 广州城市建设总体战略概念规划纲要(2000)
        4.1.2 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从“拓展”到“优化提升”(2009)
    4.2 佛山市城市发展概念规划
        4.2.1 规划背景
        4.2.2 规划目标
        4.2.3 规划内容
        4.2.4 实施策略及保障
    4.3 广佛城镇空间发展战略规划
        4.3.1 规划背景
        4.3.2 协调发展策略
        4.3.3 规划内容
        4.3.4 实施策略及保障
    4.4 广佛地区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研究小结
第五章 广佛地区绿道规划与建设的新局面
    5.1 广佛地区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概况
    5.2 广佛地区绿道规划建设实践
        5.2.1 珠三角绿道网总体规划纲要
        5.2.2 广州市绿道网建设规划
        5.2.3 佛山市绿道网建设规划
    5.3 珠三角绿道网建设概况
第六章 以绿色基础设施主导的广佛地区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的研究
    6.1 绿色基础设施与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结合实施的框架路线研究
        6.1.1 广佛地区城镇空间发展对生态空间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
        6.1.2 城镇发展概念规划中存在保护生态空间的弊端
        6.1.3 绿色基础设施应用于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的技术路线
    6.2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的理论基础——建立城 乡统筹发展的广佛地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6.2.1 以生态主导的广佛地区城镇空间发展规划尝试
        6.2.2 以绿色基础设施网络为基础的广佛地区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理论体系
    6.3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的技术支持
        6.3.1 绿色基础设施为城镇发展概念规划提供分析技术手段
        6.3.2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专项规划——深圳市基本生态控制线案例研究
    6.4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镇发展概念规划下绿地系统的分类与指标体系建构
        6.4.1 绿地系统发展趋势
        6.4.2 当前城市绿地系统指标体系的不足
        6.4.3 建立以绿色基础设施为框架的城镇发展概念规划绿地系统
    6.5 绿色基础设施作为城镇发展概念规划实施的工程保障
第七章 规划实践——以佛山南海西樵镇新城区概念规划为例
    7.1 西樵历史与发展现状
        7.1.1 西樵历史沿革
        7.1.2 西樵发展现状
    7.2 西樵镇新城区概念规划要点
        7.2.1 项目核心价值点
        7.2.2 技术路线特色
    7.3 以问题为导向的基础分析
        7.3.1 现状分析
        7.3.2 专题研究
    7.4 以目标为导向的概念策略
        7.4.1 总体概念——山环水抱,魅力西樵
        7.4.2 目标定位
        7.4.3 发展策略
    7.5 以空间形态为导向的城市设计
    7.6 以绿色基础设施先导的新城空间
        7.6.1 强化新区绿色基础设施网络
        7.6.2 整合新区蓝色水体网络
        7.6.3 依附两种网络串联旅游资源
结论
    8.1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
    8.2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9)基于杠杆原理的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实践
    2.1 城市定位的内涵
    2.2 城市发展战略的内涵
    2.3 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的实践与问题
3 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的杠杆原理
    3.1 杠杆原理的基本内涵
    3.2 基于杠杆原理的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逻辑框架
4 基于杠杆原理的南京市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案例分析
    4.1 客体与位置——城市实体与本底基础解析
        4.1.1 优势与问题
        4.1.2 机遇与挑战
    4.2 期望位置——城市定位与目标设定
    4.3 支点与杠杆——城市发展重点与战略调控措施
    4.4 移动步骤——城市发展战略路线图
5 结论

(10)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诊断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城市与生命体
2 诊断方法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的应用
    2.1 医学诊断的启示
    2.2 企业诊断的基本框架
    2.3 诊断方法的特性
    2.4 诊断方法应用于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的应用
3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中的诊断方法
    3.1 准备阶段
    3.2 制定阶段
    3.3 实施策略阶段
    3.4 评价调整阶段
结语

四、论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整体方法——沈阳实例中的理性思维的导入(论文参考文献)

  • [1]时代背景下西安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D]. 李婷. 长安大学, 2020(07)
  • [2]情景分析法在新城发展初期的战略性应用——以武汉花山新城、梧桐湖新城、梓山湖新城为例[A]. 陈笛,丛喜静. 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9小城镇规划), 2019
  • [3]城市规划设计的永续理性[J]. 吴志强,李欣. 南方建筑, 2016(05)
  • [4]城市规划区绿色空间规划研究[D]. 叶林. 重庆大学, 2016(03)
  • [5]论思维方法的塑造——城乡规划专业高年级阶段培养探索[J]. 姬凌云. 华中建筑, 2015(07)
  • [6]比利时奥斯坦德市空间战略规划研究[D]. 谢莹. 浙江大学, 2013(07)
  • [7]沟通式规划理论的简介,批判与借鉴[J]. 王丰龙,陈倩敏,许艳艳,刘云刚. 国际城市规划, 2012(06)
  • [8]基于绿色基础设施的广佛地区城镇发展概念规划初步研究[D]. 朱澍.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1)
  • [9]基于杠杆原理的城市定位与发展战略研究——以南京市为例[J]. 吴丰林. 城市规划, 2011(04)
  • [10]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诊断研究初探[J]. 沈丽君,马文军. 华中建筑, 2010(12)

标签:;  ;  ;  ;  ;  

城市发展战略规划研究的总体方法——以沉阳为例介绍理性思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