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教育围城”的再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郭焱[1](2018)在《中国女性电影身体政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影首先是身体语言的艺术。看电影要从研究“身体”开始。学界对中国电影身体文化的理论研究虽然已经小有成效,但对中国女性电影的身体政治研究仍然空缺。本论文在重新梳理与意图建立中国女性电影史的前提下,站在对消费文化语境中第四代女性电影身体政治研究的基础上,将研究重心集中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前三代女性导演及其电影作品上,主要选取了中国女性电影导演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人及其具有代表性的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以她们的电影作品为经、以她们电影创作的时代更迭为纬,引入“作者/导演身体”,以案例研究的方式结构全篇,寄望于在从性别、身体角度讨论个体女性导演及其电影作品时能够对中国女性电影身体政治研究起到管中窥豹的作用。本论文从性别视角切入,立足于“被动的身体”和特定环境下具有“主动潜能”的身体之间的对抗与妥协,围绕以下核心命题展开论述——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中国女性电影如何建构和表征身体?中国女性电影的身体政治呈现又是如何与时代变迁相适应?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重新界定“女性电影”,将它与时代紧密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历史的文化概念,并介绍了“身体政治”与中国电影身体政治研究的研究现状。正文六个章节分别以第一代女性电影导演中的王苹、董克娜、第二代女性电影导演中的史蜀君、王君正、黄蜀芹、第三代女性电影导演中的胡玫等人的电影作品为研究对象,关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代际划分的女性电影所呈现的主题、人物和思想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新的社会主体与性别建构以及她们在新的时代里新的欲望和理想,同时也思考历史女性在与主流意识形态共谋中所采取的相关策略以及做出的具体的挑战与反抗。
李焕焕[2](2019)在《抗战背景下知识分子命运的书写 ——以“野葫芦引”和《围城》为主》文中认为在中国文学创作传统中,知识分子题材一直备受作家青睐。以现代作家钱钟书和当代作家宗璞为例,《围城》和“野葫芦引”系列小说,均将知识分子这一“精神贵族”述着笔端。本文以“野葫芦引”和《围城》为研究对象,来考察作家对抗战背景下知识分子命运的书写,探析不同时期的作家对同一时代背景下的知识分子境遇的不同表述,从而构建起独特的知识分子话语。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抗战背景”是指以抗日战争为起点,来论述中国知识分子在抗战时期及其后的时代大潮中的生存境遇。笔者将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等外在影响,及作家的成长经历、文学经验等内在因素,来解读作家对处于动乱时期的知识分子的书写。可以发现,对抗战背景下知识分子命运的研究,无论是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还是对知识分子题材的研究,抑或是其相关文化研究,均有重要意义。本文立足于宗璞的“野葫芦引”系列和钱钟书的《围城》小说文本,采用文本细读、归纳研究及比较分析等方法,分别从抗战背景下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知识分子命运书写的内蕴分析、知识分子命运书写的艺术特征、知识分子作家立场的成因等角度出发,探析作家笔下关于知识分子命运书写的文学想像,进而论述抗战背景下知识分子写作的价值立场。本文除绪论和结语外,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形象研究,以“野葫芦引”和《围城》为入口,通过梳理知识分子书写的现代特殊语境,及士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身份的传承和流变,来展现抗战背景下或坚守或妥协的两类知识分子形象。第二部分为文本内蕴研究,通过知识分子身份的双重写作,剖析知识分子的存在困境,进而解析当代语境中,“知识分子”这一几乎固化的概念性所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和丰富性,以此构成现当代文学对知识分子写作的深层描述。第三部分为艺术特征研究,作家将对知识分子的不同想像转化为文学经验,从而传达出作家独特的审美追求,无论是从文学书写中的诗意建构还是叙事中的话语选择,均体现出作家试图建构独特的知识分子话语。钱钟书以学问入小说,通过幽默讽刺的笔调对知识分子进行批判;宗璞以古朴雅致的追怀,建构了理想的知识分子形象。第四部分为知识分子作家立场成因研究,结合作家的家学渊源、学府文化的熏陶及时代环境的影响,阐释作家基于不同的价值立场,对抗战背景下的知识分子进行书写。分析其如何以别样的视角,反映出抗战时期中国知识分子的不同精神面貌和价值取向。钱钟书和宗璞,同样身为知识分子的作家,通过考察其笔下知识分子的不同书写,探求其背后的初心及作家在诉诸笔端过程中的复杂考量。钱钟书和宗璞两位作家对知识分子话语的不同建构,以及对知识分子的或讽刺或肯定,皆表达了作家对于重新建构知识分子精神价值的殷切期望,共同推进了知识分子题材的书写在现当代文学中的历史进程,也使得他们的作品具有超越时代的独特价值,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胡岩涛[3](2019)在《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秦汉四百年间是中国历史从分裂走向统一,由王国迈入帝国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都城发展的关键阶段。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考古发掘工作的持续进行,历经半个多世纪,出土大量物质文化遗存,极大丰富人们对秦汉文明的认知。《左传·成公十三年》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一语道出军事在国家发展中的地位。学术界虽在秦汉都城方面的成果层出不穷,但与军事相关的探讨却非常薄弱,专门性的研究更是鲜见。秦汉都城防御体系是由诸多要素组成的空间大范围、多层架构相结合的有机整体。根据考古现有的成果和材料,结合历史文献学与历史地理学,采用“多重证据法”,在跨学科的基础上发挥各自特长,以此达到相得益彰的研究效果,从而实现对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历史构建和多元化、多学科交叉的综合研究。本研究分别对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东汉洛阳城的军事防御设施及相关的考古材料进行信息提炼、梳理及阐释,使之具有启迪利用其它学科进行交叉研究的思路,并通过这些材料来透视人类行为和研究需要提出的问题与假设。针对单方面利用考古材料无法解决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诸多问题,结合历史文献学和历史地理学对其进行研究,得出结论如下:第一,秦汉都城防御体系在空间布局上圈层特征明显,层次分明,分为城区军事防御、周边军事防御和外围军事防御。以都城宫城为核心,城区军事防御为中心,三个圈层之间各个要素互相影响、联系紧密、互动强烈,共同形成对大一统国家政权的有效保护。虽然每个圈层在军事防御设施、军事地位、地理环境、社会形势等诸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它们在都城防御体系中却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各个圈层的对都城的军事防御意义都极为重要。第二,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犹如一张巨大的网络,以都城为中心,都城周围一些扼守交通要道、物资丰富、等级较高的城邑,地处军事要地的离宫别馆,对都城具有防护作用的战略要地、驻军营地、关隘等等,是这张庞大网络上的节点,如众星拱日般环卫都城。直道、驰道、栈道及其他各类型的道路,桥梁、漕渠,烽燧、邮、亭、驿等,在这张网络中起到着连线与通讯的作用,一旦有进犯之敌,朝廷可以迅速调兵遣将、运送军需、下达军令。兵器作坊、武库、仓储是重要的后勤保障设施在战时情形紧张之际,能够极大提升军队战斗力,支撑战争进行。第三,山川形胜、河流池泽在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中也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它们是阻挡敌人进攻都城的天然屏障。尽管秦都咸阳、西汉长安城与东汉洛阳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不同,但这三座大一统王朝的都城在构建防御体系过程中,都因地制宜,对地形地势进行充分的利用,特别是高度重视周边和外围关隘的军事战略地位。第四,秦汉都城防御体系及内部设施、结构的发展演变,在漫长的时间里,既存在着合理的成分,也与当时的政治、军事形势有很大关系,背后凸显出大一统王朝在历史进程中的沧桑巨变。总之,本文以秦汉都城防御体系为研究对象,但因考古材料、文献记载各自存在一定的欠缺及军事防御空间的广阔,所以本研究必然要采用“多重引证法”。利用考古材料自下而上、文献资料自上而下的重建和历史地理学的空间大范围审视,围绕着古代都城为核心问题,重点考察了历史时期秦汉都城的军事防御体系,并对相关问题进行阐述,在一定程度上增补了当前学术界对秦汉都城研究在军事领域的不足。
徐清[4](2016)在《法社会学视野基层法院组织结构的运行逻辑 ——来自Y省W市人民法院的个案》文中研究指明西方学者对基层司法制度的研究历史由来已久,在这些研究中,有学者从社会结构与行动的视角对法官和司法活动进行了极具启发性的研究;法律人类学以微观视角就文化、社会与基层法院、村落纠纷解决的相互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法社会学对基层刑事法院法院组织以及法官所处政治、社会和法律生态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上述研究已有一定基础并提供了比较法上的方法论视角和理论资源,但这些国外经验可以借鉴但并不能完全照搬。国内学界有关基层法院组织的研究主要表现为三种二元范式和三种一元研究路径。在传统司法制度研究的三种二元范式中,“制度——过程”分析模式一个从静态维度填补了制度史上知识和理论的空白,一个从动态维度理解司法过程和法律的意义,然而均难免走入传统结构主义“结构——行动”的二分模式,忽略行动者的主观能动性以及结构中其他诉讼主体的行动;“自上而下的知识规划——自下而上的知识策略”模式诠释了我国法律建构的基本逻辑,以此逻辑产出的无论是“规划的知识”亦或是“策略的知识”都是站在“局外人”的视角,而非“局内人”的视角解读,故看似具有针对性,却仍然难以具有改革之实效意义;“国家——社会”模式来自于对自上而下的“国家”范式的批判,意图把市民社会或社会的观念引入到国家法治发展的研究中,然而追求抽象化与普遍化的理论往往导致忽略对具体制度和细节的追索。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三种超越二元范式的—元研究路径,“语境论”的核心要义要求研究者进入制度和规范发生的那个语境,但总体上缺乏“概念化”的理论总结和概括;“相对合理主义”的价值在于强调我国司法改革必须遵循渐进性、较好论与累积性,然而依旧没能真正走入司法改革主体的生活世界中去;“当事人中心模式”表达了法律人类学理论在司法制度研究中的空间与价值,然受该模式的理论所限,未能揭示群体的集合: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为解决当前基层法院组织研究中的上述理论困境,本研究主张迈向一种“以主体为中心”的研究模式,即回到问题的中心“主体”上,围绕“主体”中所欲解决的问题选择方法论,以此模式才能整合作为技术与工具的各种研究方法,沟通社会、文化与制度,进而完善和改革我国的基层法院组织结构。循此进路,本文以我国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一个基层人民法院为个案,从内部和外部两大部分,“被忽略的过程”、“被忽略的主体”和“被忽略的关系”三个层面详细考察了W市人民法院组织结构中的法庭、法官和法院这三个主体分别面临的实践困境,结合静态与动态,结构与行动,纵向与横向这三个维度,系统地阐释了基层法院“权力型”组织结构内部与外部的运作过程、特点和策略,最后对基层法院组织结构的当前架构予以概括总结,并进行可能的制度重构。具体就本文的篇章结构和内容来看,本文分为导论、正文与结论。正文由四章构成。导论部分从基层法院立案庭中的一个个案说起,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基层司法的特殊性,法制现代化的“边疆——中心”模式和少数民族地区司法制度研究薄弱这三个方面说明了本文选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法院作为个案的原因。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在于通过以结构和行动、空间和制度视角,对基层法院组织结构加以“类型化”研究,以此探寻我国基层法院组织的真实图景,并对其予以必要的反思和重构。该部分系统梳理了有关基层司法制度研究的不同理论范式,针对既有研究的三种二元对立范式和三种一元研究路径可能存在的局限,倡导迈向一种“以主体为中心”的第三条道路,进而强调在“以主体为中心”的范式下应扩大对“主体”的理论研究范畴,在研究方法上保持包容性与开放性,研究路径上保持一种“关联——阐释”观,最终在研究方向上倡导从法教义学出发,最终回到法教义学中去。此外,本部分还具体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实证研究的材料来源。第一章以扩展个案的研究方法考察了W市人民法院内部组织结构的运作过程,强调法院组织运作过程中的多重逻辑及其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旨在深描出当下中国基层法院组织日常运作的真实图景。从时空交集下W市人民法院分庭结构的变迁中梳理出构建其内部组织结构的三种逻辑:技术逻辑、社会逻辑和权力逻辑。在当前我国基层法院的日常运作中,当三重逻辑与主体的行动相互遭遇时,组织风格表现为权力逻辑偏好主导下的控制方式,进而形成了当下我国基层法院分庭组织结构的三种悖论,即庭室规模的扩大化与运行效果的内卷化、司法改革的去行政化与组织关系的人缘化以及空间的层次化与权力的混同化。第二章通过对法院组织结构内部基层法官为何离职这一组织现象的层层剖析,首先勾勒出基层法官日常生活中身处的三重场域。受到权力场域和社会场域的交互影响,司法场域中作为法律人的基层法官仅能拥有“有限”的司法判断权,作为社会人的法官需要考虑并解决深嵌于社会场域中的各种人情世故,作为公务员的法官则需要面对来自权力场域中的日常政治。进而文章指出,权力场域主导下的基层法官在行动中分别表现出了三种不同的角色和离职类型,分别是权力持有型法官的高原型离职、权力依附型法官的瓶颈型离职以及通常不会选择离职的权力边缘型法官。第三章从职能脱离和地方性抽离这两个组织现象详细阐释了W市人民法院内部两个典型组织结构的运行困境。自2009年最高人民法院立案二庭成立起,各省从高级法院至基层法院相继成立了立案二庭。研究发现自其成立以来,预期职能与实践职能间产生了极大的脱离。立案二庭的预期职能主要是涉诉信访、再审立案与判后释明。而实践中由于法律规范的模糊,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对诉前咨询有巨大的社会需求空间,导致立案二庭的职责模糊,其职能逐渐转变为提供诉前指导与咨询。未来立案二庭改革的核心问题在于明确其定位,厘清其职能并下放再审立案管辖权。对派出法庭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制度——过程”,“自上而下的知识规划——自下而上的知识策略”和“国家——社会”三种二元对立范式,有必要坚持“以主体为中心”并在“生活世界——派出法庭——诉讼参与者”的共在视角下整合上述范式和多元方法论的冲突。处于“基层中的基层”的派出法庭在时空的脉络中形成并发展了其基本职能与延伸职能,受组织结构所限,不断被边缘并表现出反结构化行动,进而在总体上表现出一种“地方性抽离”的组织特征。在此意义上,未来司法改革的方向是重构派出法庭在基层中的初审职能,重视物质设置及精神文化建设并关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派出法庭的独特性。第四章重点分析了W市人民法院在外部组织场域中与基层政法委员会和公安、检察院之间的关系。文章首先从建构论与结构主义的视角,由“案件”及“结构”,并由“结构”及“人”逐步进行剖析,展现在与各政法部门的互动中,基层政法委员会作为“他者”,组织结构的建构历程。随后基于时空要素的分析,归纳了这一组织结构的内部与外部构造及表达方式。本章的研究表明,基层政法委员会并不必然会干预司法机关对案件的处理,其行为空间并非没有边界,行为效果也会受到来自国家正式制度和来自法院组织“反结构性”能动行为的双重束缚和限制。当下中国的司法体制中,“合谋格局”已经成为公检法三机关的一种制度化的非正式行动,本章由“合谋格局”的外观呈像至现实表现逐步进行剖析,发掘其长期存在的时空环境与结构基础。公检法三机关间“合谋格局”的本质是法院外部组织场域的结构化,镶嵌其中的基层法院改革是一种全方位、多主体的整体规划和设计,进而从组织互动的角度为司法改革提供新的视角。结论部分再次对本文论证的“基层法院组织结构”这一理论问题进行了回顾,并指出当前我国的基层法院组织是一种“权力型”组织结构,其形成有着深厚的传统、社会与文化原因。“权力型”法院组织结构的特点表现为权力主体的同一性,权力关系的依赖性,权力运作的个体性和权力来源的多元性。进而指出未来我国司法改革的可能路径是在交往沟通的运行逻辑基础上回归“审判型”法院组织结构,其核心要义包括在法院组织的行动主体中以法官为中心,在内部组织部门的构架中以审判组织为中心及在法院组织的外部关系上以审判为中心。
蒋鹏[5](2016)在《向批评的惰性挥刀——新世纪以来钱钟书小说研究述评》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钱钟书小说研究呈现出了不同以往的研究特点,在主题思想、批评视角方面有了新的深入和拓展,同时对于其小说的评价在文学史的综合考量中更加客观细致,但在长短篇的研究分布上出现严重不平衡的现象,同时发现钱钟书整体的小说创作观依然是学界需要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王明科[6](2006)在《怨恨:中国现代十位小说家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中发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怨恨体验。通过整合中外古今文学评论、哲学思想、伦理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怨恨理论,在全球现代性视域中提出并界定了适用于中国现代性文化语境中的“新怨恨”理论,运用这一理论并借鉴西方现象学、新批评、结构主义、存在主义等阐释方法,通过对中国现代十位小说家小说文本的全面细读与重新思考,论证并得出了怨恨是中国现代小说家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张爱玲、钱钟书、端木蕻良、无名氏、赵树理等人小说创作的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的结论,进而提出怨恨是整个中国现代文学的现代性体验的观点。全文共八大部分。导言部分指出本文从“新怨恨”视角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的独创与开拓。第一节首先强调笔者是在作品阅读中发现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怨恨体验,然后指出怨恨体验不仅存在于中国现代小说之中,而且也存在于中国现代文学的诗歌,戏剧,散文等其它各种体裁之中;接着驳斥了不承认与不愿正视中国现代文学怨恨体验的代表观点,最后通过对研究历史与现状的梳理分析,指出笔者作为中国当下现代性语境中继刘小枫与王一川之后的第三位怨恨体验论域的推进者,与前两位学者相比所具有的各种不同与研究创新。第二节提出并界定了作为一种中国文学现代性体验之批评的“新怨恨”理论,通过对中外古今怨恨理论的深刻剖析与整合扬弃,主要结合中国现代性语境的特殊性,详细论述了“新怨恨”理论不同于历史上其他怨恨理论的独特内容与理论特质,认为将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纳入“怨恨”的新视角,可以避免传统与现代二元对立的思维定势,从而开拓出新的问题域与发现域。第三节从以点带面的可行性、质疑本质决定论、质疑思潮流派论、质疑传统逻辑思维中包含与被包含的僵硬分类等四个方面说明本文选题的原由与所用的方法论。第四节指出中国现代小说最基本最主要的怨恨体验模式及其之间的复杂关系,认为中国现代小说的怨恨体验从向度上看主要有内向与外向两个方面:内向怨恨主要代表作家如钱钟书、赵树理等;而外向怨恨主要有三大基本体验模式——反抗中的怨恨以鲁迅、巴金、张爱玲等为典型代表,建构中的怨恨以茅盾、无名氏、端木蕻良等为主要代表,回瞥中的怨恨以沈从文、老舍等为代表。同时强调这些代表主要是就其最主要的文化倾向而言,其实就他们的文化事实与具体文本内容来说,往往同一个作家在不同场合与时空甚至有时同时具有不同的怨恨。因此外向怨恨与内向怨恨以及外向怨恨中的三大体验模式之间不是互相孤立而是相互纠缠,不同怨恨体验往往同时存在于同一篇小说里,同一作家与作品中的同一人物也会同时或不同时地具有不同模式的怨恨。正文部分共六章。第一章探讨了中国现代小说怨恨体验母题生成的多维原由:第一节考察中国现代小
周婷婷[7](2020)在《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文中指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里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习任务群里的“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作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一直是教育界重点讨论的话题。但是在2017年版新课标实施以前,一直有着整本书阅读只作内容辅导、把已有的阅读鉴赏成果灌输给学生的现象;同样,也依然存在着教师重视知识与能力教学,忽视思维品质培养的现象。如何确保整本书阅读的真实发生?又如何真正落实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阅读过程亦是思维活动过程。结合新课标对整本书阅读的提倡、高中生语文批判性思维培养的需要,及创新教育下整本书阅读之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呼吁,本论文尝试以整本书阅读为途径,以批判性思维为重点,探究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的培养,确保整本书阅读真实发生的同时,发展与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本论文具体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先分别阐述整本书阅读和批判性思维的内涵、特点与价值,然后从2017年版新课标的重视、整本书阅读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欠缺两方面论述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从语文课程的特殊性、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殊性两方面论述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可行性。第二部分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随机选取南京与常州两所四星级高中,以高中学生及相应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对当前语文阅读教学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进行调查,得出教师仍然重视知识与能力教学、忽视思维品质培养,学生思维深度依然较浅、缺乏一定的批判性阅读精神的现状;结合这一现状,笔者尝试从中国传统文化、学校管理制度、教师知识结构、学生知识储备四个方面分析原因,并就这些原因进行相关反思,对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进行展望。第三部分结合余党绪老师等人提出的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母题”“议题”“问题”等,从以“母题”确定阅读角度与理解范畴、“议题”确定课程内容与知识结构、“问题”确定教学抓手与思维动力出发,探究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开发策略。第四部分结合2017年版新课标,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发展现状,及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开发策略,从原生态阅读、创造性发现、实效性思考、完整性解读、思辨性表达五个方面,探究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教学策略。其中,第三、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重点也是创新点。在这两部分,笔者尝试结合高中阶段推荐阅读的整本书及前人的课堂教学案例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探究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策略,希望能为后人的相关研究提供一点帮助。
马秀杰[8](2020)在《中国武术文化软实力综合指数的构建 ——基于美、俄、德、日、印、巴、南、土等八国受众的实证研究》文中指出1.研究背景自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目标以来,文化软实力就成了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越来越多的学者对文化软实力进行深入研究。被誉为“文化瑰宝”的中华武术一直是文化“走出去”战略的排头兵,走在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前沿,是不可缺少的文化软实力资源。特别在2019年7月20日由体育总局等十四部委联合印发的《武术产业发展规划(2019-2025)》和2019年9月1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体育强国建设纲要》都明确提出中华武术文化国际化发展战略,实施中华武术“走出去”战略。在此背景下以海外受众为调研对象进行武术文化软实力定量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对外传播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2.研究对象以国家文化强国战略为指导,借鉴跨文化交流学、国际传播学和民族传统体育学理论,确立中国武术国际文化软实力现状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内容、研究经费和全球化原则等条件选取以亨廷顿文明形态论划分的西方文明(美国、德国)、伊斯兰文明(土耳其)、印度文明(印度)、东正教文明(俄罗斯)、日本文明(日本)、拉美文明(巴西)和非洲文明(南非)不同文明形态国家的民众为调研对象。3.研究方法本研究从国际传播学、国际关系学与民族传统体育学视角对海外受众的武术文化传播效果进行文化软实力海外实证研究。调查问卷是本研究获得调研数据重要手段,本研究委托国际调查公司(Qualtrics)选取ESOMAR标准的在线样本库对美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土耳其、印度、巴西和南非等八个国家受众进行在线调查,就海外受访者对武术文化软实力各维度进行调查测量。借鉴欧洲委员会联合研究中心综合指数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与内部一致性检验等多元统计分析法构建并合成了的“武术文化软实力综合指数”,在实证研究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战略与对策。4.研究结论第一,中华武术文化是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一,在其精气神之美、道义修为之美以及形体动作之美都具有穿越时空、跨越国度的文化吸引力、感染力与征服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资源。武术文化软实力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中国武术文化资源在国际传播过程中,通过媒介(渠道)活动对受众和社会所产生的软实力,研究发现武术文化软实力的综合指数、认知指数、吸引指数和行为指数与亲近力的皮尔逊相关系数分别为0.493、0.456、0.308和0.317,四项指数与亲近力都呈正相关关系,说明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有助于提升中国国家形象和增加海外受众对中国的亲近度,有助于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整体提升。第二,在武术文化的“三层论”、文化软实力“吸引论”、受众理论的“社会类型论”以及传播效果的“微观论”等理论基础上,构建了武术文化软实力理论模型,并在拉斯韦尔“5W”模式下阐释了武术文化软实力在国际传播过程中的生成过程。研究认为武术文化软实力理论模型可以分为“受众-效果”型微观理论模型与“社会-效力”型宏观理论模型。采用因子分析、组间联结法和Ward法两种不同计算样本距离方法的聚类分析以及指标内在一致性信度检验对武术文化软实力“受众-效果”型微观理论模型进行了多元统计检验,检验结果在一定程度支持了武术文化软实力理论模型和评价指标体系,统计分析结果证明了武术文化软实力“受众-效果”型微观理论模型是合理的。第三,本研究采用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路对武术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采用客观赋权法对指标权重系数进行确定,最终构建了武术文化软实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在武术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中三个一指标的权重系数中,武术文化吸引力的权重系数最高(0.3793),武术文化行为力的权重系数次之(0.3473),武术文化认知力的权重系数最低(0.2734)。这说明了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更易受到吸引力指标、行为力指标的影响,同时也反映了在实施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战略对策时,更应重视吸引力与行为力指标。第四,研究发现八国武术文化软实力综合指数平均值为0.4548,武术文化软实力在海外总体偏弱,有待进一步提升。统计结果发现武术文化软实力在国别、年龄、性别、职业、婚姻状况、教育程度、宗教信仰和家庭收入等人口学变量上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在国别方面,发展中国家好于发达国家,国际关系、外交关系等政治因素对武术文化软实力有重要影响;年龄方面,年轻人普遍高于年长者;婚姻方面,已婚受众高于其他婚姻状态人群;职业方面,自由职业高于其他职业人群;教育程度方面,研究学历高于其他教育水平人群;收入水平方面,高收入水平高于其他水平人群;宗教信仰方面,道教信仰的高于其他宗教信仰人群。第五,在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三级指标研究中发现,武术名人、武术道德、武术思维观念、武术艺术(主要指武术影视作品)的认知度的提升以及海外受众的新媒介与大众媒介的使用种类的增多都有助于我国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是提升我国武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参数。第六,在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的关键二级指标研究中发现,武术精神文化(主要指阴阳学说、八卦学说等武术思维观念和武术影视作品)与武术制度文化(传统仪式、组织赛事、武术道德)的认知程度、武术精神文化的吸引程度以及媒体信息接触的时长、频度与广度是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参数。第七,从海外受众获取武术文化信息的媒介调研发现,在新媒体中,受众更倾向于本土的、视频类的信息;在传统媒介中,受众更倾向于选择本土的电视节目与本地放映的功夫影视。海外受众获取武术文化信息的使用媒介中呈现快捷方便性、娱乐性特点。可见创作精品功夫影视作品与网络宣传精品是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传播媒介策略。5.对策建议第一,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需要武术文化“精准化”传播,依托现代信息科学技术手段对海外受众进行客观评估的基础上有针性、有区别的实施武术文化国际化传播。第二,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需要武术文化“精细化”传播,在武术文化对外传播每一件事情、每一个工作环节、每一个工作细节都要精益求精、力争最好。重点做到目标受众精细化与传播内容精细化。第三,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需要武术文化“精品化”传播,将武术文化“精品化”内容以不同“精品化”形式通过“精品化”平台进行传播。第四,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需要武术文化“精英化”管理,在武术文化传播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工作需要具有极高业务素质、专业素养的精英团队实施完成。第五,提升武术文化软实力需要武术文化“多元化”传播,为了满足海外受众“多元化”需求,不同传播主体采用“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传播思路完成传播目标。
邱丹[9](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指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张军府[10](2011)在《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文中认为现代中国的命运与知识分子的命运血脉相连,知识分子不仅通过直接的社会政治活动参与中国社会变革,而且通过特有的文化价值手段实现社会的精神价值转换。作为知识分子行动的独特形式和知识分子文化价值关怀的重要手段,小说叙事是现代社会敏锐的伦理触角,与现代中国的历史进程有着或隐或显的对应关系,而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则更为鲜明地体现出知识分子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与想象,可谓浓缩了知识分子对现代价值的自我认知与体验。作家首先就是知识分子,作家的知识分子身份使其小说叙事只能是知识分子视域投影下的小说叙事,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更能体现出叙事的切身性。现代知识分子是传统规范伦理的反叛者,亦是现代个体自由伦理的先知。现代知识分子的伦理系统既不同于主流文化的政治伦理形态,亦不同于大众文化的消费伦理形态,而是以个体自由伦理和终极价值为依托的精英伦理形态,它天然地反抗已然和实存中的不完美,而现代小说叙事伦理实质上正体现出这一个体的自由的精神气质。批判精神所依赖的理性和不受束缚的自由是知识分子取得独立身份和存在的理由,而真正做到这一点是极其不易的,因为传统意识和习惯势力左右着我们的生活,窒息挑战和创新,知识分子时刻面临“知识分子角色的贬值”。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不仅在其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中勾勒出特定年代知识分子的历史面影,而且折射出作为知识分子的作家在历史转折时期的价值选择路向。一方面,作为创作对象的知识分子人物面临种种复杂伦理境遇与伦理纠葛,走向其独特的个体命运;另一方面,作为伦理主体与创作主体双重角色的知识分子作家通过小说叙事彰显其个体的独特的伦理感觉。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探究文学中是否有知识分子、有什么样的知识分子、知识分子是如何被叙述的来判断一个时代以及那个时代文学所能企及的高度。知识分子问题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和社会的进步,却一度成为敏感话题,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也一度成为题材禁区。长期以来,知识分子处于“被改造”的地位。现代知识分子及其所秉承的现代个体自由伦理及其价值要素无法在小说叙事中得以合理与顺畅表达,不得不在革命历史小说等“重大题材”的夹缝中残喘。新时期以来,知识分子问题研究以及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丰盛起来,然而,一方面,在知识分子研究方面,由于知识分子自身的复杂性和认识上的偏差,对知识分子的认识存在诸多歧义和价值迷误。另一方面,在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创作上,虽然也涌现出大量有关知识分子生活的叙事文本,但很难读到新颖的、独创的、震撼并温暖我们心灵的作品,甚至没有一个像样的知识分子形象,对知识分子的书写往往依据现成的规范伦理观念要么高尚、单纯得失去本真,化身人格神,要么人格猥琐,面目可怜可憎,沦为可怜鬼。简化的伦理预设、僵化的伦理判断或者毫无伦理冲突的轻飘、外在、琐碎的叙述,这些叙事文本自身体现出的伦理局限与混乱就极为触目。在神圣价值失落、世俗价值泛滥的时代知识分子个人如何真正回归自由而有尊严的生活而拒绝成为“被迫的虚无主义者”仍然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而参与时代精神转换的小说叙事责无旁贷。知识分子叙事的困境正是我们时代的精神困惑,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在卸下新时期以来过度的社会关怀和反抗姿态之后,才真正提供了这种机遇和可能性。二十世纪文学是“想走不能走,想看不能看”,总有太多文学之外的负累和牵绊,而新世纪文学是“想飞不能飞”,虽然也有困苦和磨难,但毕竟自由了许多,是健全人的局限。本论文无意于对前人的创作和研究做价值仲裁,只是试图通过对20世纪百年以及21世纪现代中国有代表性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的研究,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文本做自我体认和叙事伦理追问,探寻隐含在这些文本中的复杂伦理纠缠以及文本自身在处理这些伦理问题中所体现的价值取向。同时,以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为切入口,探讨现代小说叙事的精神向度以及可能性。论文拟包括六部分内容:绪论:叙事伦理批评方法的辨析,对叙事伦理批评概念以及基本内涵的概括界定,国内外关于叙事伦理批评的研究成果综述;知识分子概念的界定理解,论述知识分子三种人生关怀即社会政治关怀、文化价值关怀、知识专业关怀的理解以及三种不同人生关怀的知识分子殊异的历史命运,并对知识分子研究成果做综合评述;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在现代中国的发展概况及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概况综述;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叙事的界定和现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意义,论述选题的难点、价值、意义。第一章20世纪百年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对20世纪百年来现代中国有代表性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做综述式的批判分析,结合中国现代性的展开而出现的启蒙伦理、革命伦理、救亡伦理、新启蒙伦理、消费伦理等现代理性伦理系统、当时知识分子所处的历史氛围和时代要求、代表性叙事文本中知识分子的自我伦理设想与建构以及所达到的伦理效果等方面做全面的回顾总结,勾勒出现代个体自由叙事伦理的脉络以及基本特征。第二章在日常生活中寻求个人存在的意义——现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故事伦理:侧重从叙事空间、主题、人物伦理关系等故事伦理层面论述日常生活叙事的叙事伦理意义,对20世纪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多舛的日常生活叙事做批判性回顾,论述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在日常生活叙事层面寻求精神重量和现代诉求所取得的成果,从死亡境遇、心灵危机、偶然命运、撞见虚无、诗意灵魂等五种类型结合知识分子题材文本分析日常生活叙事在精神超越层面的不同路径,从叙事文本中去发现那些对时代精神困惑做出独特回应的精神价值。第三章反讽作为本体思维方式与叙述结构而存在——现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述伦理:侧重从文体形式、叙述结构等叙述伦理层论述反讽的叙事伦理意义,20世纪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反讽叙事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展开形式,从先锋与传统、虚构与纪实、荒诞与寓言三个不同方面论述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反讽叙事以不同的方式参与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的现代转型,判断特殊的叙述形式所蕴含的叙事自身价值。第四章:个案文本研究,对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有代表性的文本格非的《人面桃花》、杨显惠的《夹边沟记事》、阎连科的《风雅颂》等三部作品做叙事伦理分析。结语:知识分子伦理的失落与重建,回顾一百多年来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所走过的曲折历程和精神轨迹,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叙事取得的精神成果做综合探讨分析,对两种不同的现代性叙事伦理路向做比较分析,总结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所取得的精神价值。
二、对“教育围城”的再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教育围城”的再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女性电影身体政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与问题提出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框架、方法与意义 |
第一章 重返十七年:王苹与中国女性电影的起点 |
第一节 可见的女性与可见的历史 |
第二节 妇女劳动与性别政治 |
第二章 董克娜与跨时代政治博弈的身体 |
第一节 个人身体与集体话语的博弈 |
第二节 围城内外的性别政治 |
第三章 史蜀君与被“发现”、被“赋权”的身体 |
第一节 身体“发现”与身体“赋权”:朴素的身体观 |
第二节 男性引导的逐渐消失和女性成长的逐步彰显 |
第四章 黄蜀芹与跨性别表演/女性自我表达的身体 |
第一节 “寻找男子汉”与女性生存价值再思考 |
第二节 跨性别表演与“身体书写” |
第五章 从神圣到具体:王君正与山林/城市书写中的女性身体 |
第一节 神圣的“地母”与山林书写中的女性身体 |
第二节 具体的“女人”和城市书写中的女性身体 |
第六章 逃离与皈依:胡玫与女性身体的男性书写 |
第一节 女性欲望的大胆展示与被动压抑 |
第二节 女性想象与支配性男性气质的复归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抗战背景下知识分子命运的书写 ——以“野葫芦引”和《围城》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研究现状 |
一、钱钟书《围城》研究 |
二、宗璞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 |
研究意义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 |
第一节 家国情怀的坚守者 |
一、传统名士的爱国情怀 |
二、学贯中西者的理想抱负 |
三、青年后辈的继承发扬 |
第二节 时代大潮下的妥协者 |
一、怯懦无能的软弱者 |
二、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第二章 知识分子命运书写的内蕴分析 |
第一节 知识分子身份的双重写作 |
第二节 知识分子的存在困境 |
一、生存“围城”:社会时局的动荡和生存空间的转移 |
二、精神“围城”:中西文化的碰撞和新旧文化的冲突 |
第三章 知识分子命运书写的艺术特征 |
第一节 文学书写中的诗意建构 |
一、古典文献的引入 |
二、人物环境的命名 |
三、意象群的建构 |
第二节 文学叙事中的话语选择 |
一、叙事结构的精心安排 |
二、叙述视角的设置 |
三、叙述语言的建构 |
第四章 知识分子作家立场的成因 |
第一节 家学传统的熏陶 |
一、钱钟书及其笔下的封建遗老家庭 |
二、宗璞及其笔下的知识分子家庭 |
第二节 学府成长的浸润 |
第三节 时代环境的影响 |
一、抗战时期创作下的文化考量 |
二、新时期创作下的作家立场 |
结语 言说方式的殊途同归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对象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 古代城邑军事防御思想 |
二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设施 |
三 学术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三节 研究意义、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城区、周边和外围的层次划分 |
第一章 秦都咸阳军事防御设施 |
第一节 咸阳宫、渭南宫殿区、望夷宫 |
一 咸阳宫 |
二 渭南宫殿区 |
三 望夷宫 |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
二 关隘 |
第三节 道路、烽燧 |
一 道路 |
二 烽燧 |
第五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
一 兵器作坊 |
二 武库、仓储 |
第二章 西汉长安城军事防御设施 |
第一节 郭城、宫城、甘泉宫 |
一 郭城 |
二 宫城 |
三 甘泉宫 |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
二 关隘 |
第三节 渭桥、漕渠 |
一 渭桥 |
二 漕渠 |
第四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
一 武库 |
二 仓储 |
第三章 东汉洛阳城军事防御设施 |
第一节 郭城、宫城 |
一 郭城 |
二 宫城 |
第二节 都城周围的城邑、关隘 |
一 都城周围的城邑 |
二 关隘 |
第三节 与军事防御相关的设施 |
一 武库 |
二 太仓 |
第四章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的构建 |
第一节 秦都咸阳防御体系的构建 |
一 选择形胜之地作为都城 |
二 通过对争夺周围城邑扩大防御地带 |
三 依托山河险峻御敌于外围关隘之外 |
四 不断完善大一统王朝的都城防御体系 |
第二节 西汉长安城防御体系的构建 |
一 建造城防设施与组建卫戍部队 |
二 重视周边重要城邑与战略要地 |
三 强化北部、西部外围地区的防御力度 |
四 扩大东部外围地区的防御范围 |
五 都城周围其他城邑、关隘的军事防御 |
第三节 东汉洛阳城防御体系的构建 |
一 加强城区军事防御建设 |
二 以八关之险遏控周边交通 |
三 利用四邻郡国拱卫都城 |
四 建立黎阳营、雍营、长安营 |
第五章 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相关问题 |
第一节 宫城、都城周围城邑、武库的防御问题 |
一 宫城 |
二 都城周围的城邑 |
三 武库 |
第二节 霸上、棘门、细柳的防御地位 |
一 霸上 |
二 棘门 |
二 细柳 |
第三节 汉武帝“广关”及相关举措 |
一 “广关”出现的直接原因 |
二 新安函谷关军事防线 |
三 新安函谷关与长安城防御体系东拓 |
四 京师仓对新安函谷关的军事意义 |
第四节 渭桥、漕运与西汉长安城防御体系 |
一 渭桥 |
二 漕运 |
第四节 东汉洛阳城城垣曲折与军事防御 |
一 城垣曲折的军事防御意义 |
二 东汉洛阳城城垣的军事防御规划 |
第六章 秦汉军事防御体系的比较 |
第一节 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共性 |
第二节 秦汉都城防御体系的差异性 |
一 城区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
二 周边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
三 外围军事防御的差异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法社会学视野基层法院组织结构的运行逻辑 ——来自Y省W市人民法院的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价值 |
(一) 为何选择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法院 |
(二) 为何是基层法院 |
(三) 为何是法院组织结构 |
二、核心观点与论文框架 |
三、基层司法制度的研究范式及理论困境 |
(一) 传统司法制度研究中的二元范式 |
(二) 超越二元范式的一元研究路径 |
(三) 迈向“以主体为中心”的第三条道路 |
四、方法与材料 |
(一) 研究方法 |
(二) 材料来源:Y省W市人民法院及其辖区 |
第一章 基层法院分庭组织结构的运行分析 |
一、时空交集下W市人民法院分庭结构的变迁 |
二、三重逻辑中分庭结构的构建和变迁 |
(一) 技术逻辑 |
(二) 社会逻辑 |
(三) 权力逻辑 |
三、权力逻辑主导下分庭组织结构运行的三种悖论 |
(一) 庭室规模的扩大化与运行效果的内卷化 |
(二) 司法改革的去行政化与组织关系人缘化 |
(三) 空间的层次化与权力的混同化 |
四、小结 |
第二章 三重场域中基层法官的角色 |
一、研究方法 |
二、基层法官为何离职 |
(一) 历时的流出和共时的嵌入 |
(二) 基层法官日常生活中的三重场域 |
三、权力场域主导下基层法官的三种角色 |
(一) 权力持有型法官 |
(二) 权力依附型法官 |
(三) 权力边缘型法官 |
四、小结 |
第三章 基层法院内部两个典型组织结构的运行分析 |
一、职能脱离:立案二庭的运行现状及其改革 |
(一) 研究对象:历史变迁中的W市人民法院立案二庭 |
(二) 职能脱离:W市人民法院立案二庭试点现状 |
(三) 基层人民法院立案二庭的改革方向 |
二、地方性抽离:派出法庭的运作困境及其出路 |
(一) 实证的问题与背景 |
(二) 基层中的派出法庭 |
(三) 派出法庭的组织角色 |
(四) 派出法庭的组织结构 |
(五) 认真对待派出法庭 |
第四章 基层法院组织结构的外部互动 |
一、基层法院与基层政法委员会的关系 |
(一) 调查对象与调查的开展 |
(二) 协调、监督或是干预的“案件” |
(三) 由“案件”到“结构” |
(四) 由“结构”及“人” |
(五) 小结 |
二、刑事诉讼中公检法三机关间的“合谋格局” |
(一) 格局呈现:基于数据的观察 |
(二) “合谋”表现:基于经验的分析 |
(三) “合谋格局”的时空环境和结构基础 |
(四) 小结 |
结论 走出个案:基层法院组织结构的现实架构和运行路径选择 |
一、问题回溯 |
二、“权力型”组织结构的评析 |
(一) “权力型”组织结构的成因 |
(二) “权力型”组织结构的特点 |
三、交往沟通逻辑下“审判型”组织结构的回归 |
(一) 交往沟通逻辑与法院组织结构的构建 |
(二) 路径选择:回归“审判型”组织结构 |
附录一:对W市人民法院55位法官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对进入诉讼阶段的120个诉讼当事人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W市人民法院制度(选登) |
参考文献 |
读博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5)向批评的惰性挥刀——新世纪以来钱钟书小说研究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短篇小说集《人·兽·鬼》研究 |
(一) 小说《纪念》研究分析 |
(二) 小说《猫》研究分析 |
(三) 小说集《人·兽·鬼》研究分析 |
二、长篇小说《围城》研究 |
(一) 主题意蕴的再思考 |
(二) 批评视角的新开拓 |
1. 比较文学与《围城》研究 |
2. 社会学与《围城》研究 |
3. 语言学与《围城》研究 |
4. 解构主义文学方法与《围城》研究 |
5. 复调理论与《围城》研究 |
6. 新批评理论与《围城》研究 |
(三) 史学角度的重定位 |
三、结语 |
(6)怨恨:中国现代十位小说家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论文正文 |
导言 怨恨:问题域与方法论的持新 |
第一节 “新怨恨”视角:研究的开拓与独创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体验的一种批评:“新怨恨”理论的提出与界定 |
第三节 选题的原由与方法论说明 |
第四节 中国现代小说最基本的四大怨恨体验模式 |
第一章 多维原由:中国现代小说怨恨体验母题的生成 |
第一节 中国现代小说的怨恨体验是一种现代性意义上的体验 |
第二节 中国现代小说怨恨体验的社会根源在于历史与现实的黑暗 |
第三节 反抗中的怨恨来自于对现代化的追求与传统的遗传 |
第四节 建构中的怨恨来自于对民族化的误解 |
第五节 回瞥中的怨恨来自于现代性的悖论与传统的式微 |
一、现代性的极大悖论性导致了对传统的回瞥与对现代性缺陷的怨恨 |
1,社会现代性与文化现代性矛盾构成现代性在整体结构上的悖论 |
2,社会现代性本身内部就是个悖论性结构 |
3,文化现代性的本身内部也是个悖论性结构 |
4,现代性的几大价值要义之间也是个悖论性结构 |
二、中国现代性的特殊性导致了对中国传统的回瞥与对中国现代性的怨恨 |
三、传统的式威导致了回瞥传统时对于传统的怨恨 |
第六节 知识分子的自我怨恨来自于对价值的追寻与意义的坚守 |
一、忧国忧民忧天下的济世思想与改变现实世界操作层面的实践欠缺之间的矛盾是知识分子产生自我怨恨的结构性根源 |
二、价值追求是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由外向内的自我怨恨的动力性根源 |
第二章 反抗中的怨恨:传统与现代两难悖论之抗辩 |
第一部分 反抗中国传统缺陷中的怨恨 |
第一节 作为启蒙英雄者对传统的反抗与怨恨 |
第二节 作为情感倾诉者对传统的反抗与怨恨 |
第三节 其他不同作家对传统的不同反抗与怨恨 |
一、茅盾的怨恨观:凡被迫害民族的文学总是多表现残酷怨怒等病理思想 |
二、张爱玲的怨恨观:无条件的爱迟早要撞着现实而渐渐冷却 |
第二部分 反抗现代性弊端中的怨恨 |
第一节 对现代制度文化陷阱的反抗与怨恨 |
第二节 对现代商业文化陷阱的反抗与怨恨 |
第三节 对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激烈冲突的怨恨 |
第三章 建构中的怨恨:现代文化艰难缔造之挣扎 |
第一节 经济现代化建构中的怨恨 |
第二节 信仰文化建构中的怨恨 |
第三节 其他不同作家在不同建构诉求中的不同怨恨 |
一、立人之原创性建构中的怨恨 |
二、博爱、忏悔、赎罪、殉道精神建构中的怨恨 |
三、市民文化建构中的怨恨 |
四、“爱与美”建构中的怨恨 |
五、女性之人性恶建构中的怨恨 |
六、革命建构中的怨恨 |
七、民族大众与民间物质建构中的怨恨 |
第四章 回瞥中的怨恨:文化深层积淀之规约 |
第一节 乡下人在回瞥传统中的怨恨 |
第二节 城市市民在回瞥传统中的怨恨 |
第三节 其他不同作家在回瞥中的不同怨恨 |
一、“灵魂里有毒气和鬼气” |
二、“人类的文明是渐渐地修补成的” |
三、“在中国人的立场上看事情” |
第五章 自我怨恨:知识分子由外而内之转向 |
第一节 学院派知识分子的自我怨恨 |
第二节 社会派知识分子的自我怨恨 |
第六章 中国现代文学怨恨体验的独特性:从民族受辱到个人创伤——兼与中国古代怨恨、外国东方怨恨及西方怨恨的比较 |
第一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怨恨体验与中国古代文学怨恨体验的比较 |
第二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怨恨体验与印度怨恨体验的比较 |
第三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怨恨体验与古代西方怨恨体验的比较 |
第四节 中国现代文学的怨恨体验与现代西方怨恨体验的比较 |
结语 从反抗、建构、回瞥到知识分子自己 |
论文注释 |
参考文献 |
论文后记 |
王明科读博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共计50 余篇) |
(7)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整本书阅读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的概念 |
一、整本书阅读的内涵与外延 |
二、整本书阅读的特点 |
三、整本书阅读的价值 |
第二节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 |
一、批判性思维的内涵与外延 |
二、批判性思维的特点 |
三、批判性思维培养的价值 |
第三节 整本书阅读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必要性 |
一、新课标的重视 |
二、整本书阅读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欠缺 |
第四节 整本书阅读中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可行性 |
一、语文课程的特殊性 |
二、高中生思维发展的特殊性 |
第二章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存在的问题 |
一、学生思维深度较浅,缺乏批判性阅读精神 |
二、教师重视知识与能力教学,忽视思维品质培养 |
第二节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存在问题分析 |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
二、学校管理制度的束缚 |
三、教师知识结构不完整 |
四、学生知识储备有限 |
第三节 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调查结果反思 |
一、基于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现状的反思 |
二、整本书阅读中批判性思维培养的展望 |
第三章 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程开发策略 |
第一节 突出整本书阅读课程的批判性 |
一、教学价值的审查评估 |
二、教学目标的预设分层 |
三、教学内容的理性引导 |
第二节 以母题确定阅读角度与理解范畴 |
一、母题提炼原则 |
二、以母题为支点,确定阅读角度 |
三、以母题为范围,确定理解范畴 |
第三节 以议题确定课程内容与知识结构 |
一、议题选定因素 |
二、以议题为线索,确定课程内容 |
三、以议题为中心,确定知识结构 |
第四节 以问题确定教学抓手与思维动力 |
一、问题确定方法 |
二、以问题设计与呈现,确定教学抓手 |
三、以问题解决与反思,引发思维动力 |
第四章 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
第一节 在原生态阅读中重视思维独立性与主动性 |
一、在浏览中奠定独立自主的思维基础 |
二、在略读中加强独立自主的思维训练 |
三、在精读中培养独立自主的思维习惯 |
第二节 在创造性发现中关注思维开放性与创新性 |
一、在关注细节中引发思维开放性与创新性 |
二、在揣摩留白中发展思维开放性与创新性 |
三、在比较异同中提升思维开放性与创新性 |
第三节 在实效性思考中引发思维批判性与求真性 |
一、在矛盾处质疑求真 |
二、在不合情理处质疑求真 |
三、在“无疑中”质疑求真 |
第四节 在完整性解读中强调思维系统性与合理性 |
一、在作品语言解读中强调思维系统性与合理性 |
二、在作品美感审视中强调思维系统性与合理性 |
三、在作品文化理解中强调思维系统性与合理性 |
第五节 在思辨性表达中加强思维深刻性与反思性 |
一、在口头性表达中澄清文本内涵 |
二、在书面性表达中查找思维谬误 |
三、在活动性表达中辨析作品题旨 |
结语 |
附录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能力调查问卷(学生卷) |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批判性思维培养调查问卷(教师卷)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8)中国武术文化软实力综合指数的构建 ——基于美、俄、德、日、印、巴、南、土等八国受众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重点与难点 |
1.5 研究的创新点 |
1.6 研究的局限性 |
1.7 文献综述 |
1.7.1 文化软实力研究 |
1.7.2 体育软实力研究 |
1.7.3 武术软实力研究 |
1.7.4 武术文化软实力研究的不足 |
1.8 论文框架 |
本章小结 |
2 研究设计与研究策略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问题 |
2.2.1 核心研究问题 |
2.2.2 问题细化与研究方案 |
2.3 调查问卷设计思路与依据 |
2.3.1 问卷的设计思路 |
2.3.2 问卷的翻译 |
2.3.3 问卷设计依据一:受众理论“社会类型论” |
2.3.4 问卷设计依据二:传播效果“满足需要论” |
2.3.5 问卷设计依据三:武术文化“三层论” |
2.3.6 问卷设计依据四:传播效果“微观论” |
2.3.7 问卷设计依据五:文化软实力“吸引论” |
2.4 调查问卷的编制与检验 |
2.4.1 问卷主体内容的确定 |
2.4.2 问卷最终内容的确定 |
2.4.3 问卷的信度效度检验 |
2.5 样本抽样设计 |
2.5.1 抽样原则 |
2.5.2 抽样实施过程 |
2.6 研究策略 |
2.6.1 研究方法 |
2.6.2 研究思路 |
2.6.3 研究步骤 |
本章小结 |
3 武术文化软实力理论模型构建 |
3.1 理论基础之一:武术文化的“三层论” |
3.1.1 “武术”概念梳理 |
3.1.2 武术文化的“三层论”阐释 |
3.2 理论基础之二:文化软实力的“吸引论” |
3.2.1 “软实力”理论 |
3.2.2 文化软实力的“吸引论”阐释 |
3.3 理论基础之三:受众的“社会类型论” |
3.3.1 受众理论的发展过程 |
3.3.2 受众理论“社会类型论”阐释 |
3.4 理论基础之四:传播效果的“微观论” |
3.4.1 传播效果理论的发展历程 |
3.4.2 传播效果的“微观论”阐释 |
3.5 武术文化软实力理论框架 |
3.5.1 “武术文化软实力”概念内涵与研究界定 |
3.5.2 “武术文化软实力”的理论框架 |
本章小结 |
4 调研数据的处理 |
4.1 回收数据的计算方法 |
4.1.1 武术文化认知力的数据处理 |
4.1.2 武术文化吸引力的数据处理 |
4.1.3 武术文化行为力的数据处理 |
4.2 回收数据的无量纲化 |
4.2.1 无量纲化的思想与方法 |
4.2.2 武术文化软实力三级指标指标的无量纲化结果 |
4.2.3 武术文化认知力指标的无量纲化结果 |
4.2.4 武术文化吸引力指标的无量纲化结果 |
4.2.5 武术文化行为力指标的无量纲化结果 |
4.3 极端值与缺失值的处理 |
4.3.1 极端数据的处理 |
4.3.2 缺失数据的处理 |
本章小结 |
5 武术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 |
5.1 武术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1 武术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意义 |
5.1.2 武术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3 武术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
5.1.4 武术文化软实力指标的内涵解释 |
5.2 武术文化软实力指标权重的确定 |
5.2.1 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 |
5.2.2 基于因子分析的客观赋权法的指标权重确定 |
5.3 武术文化软实力各个指标内在一致性信度检验 |
5.3.1 内在一致性信度分析的基本思想与评价标准 |
5.3.2 武术文化软实力各级指标与测量题项的克朗巴赫α系数 |
本章小结 |
6 理论模型的检验与综合指数的合成 |
6.1 武术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因子分析检验 |
6.1.1 因子分析的基本思想与数学模型 |
6.1.2 检验待分析的变量是否适合因子分析 |
6.1.3 构造因子变量(SPSS处理结果) |
6.1.4 因子变量的命名解释 |
6.1.5 理论模型因子分析检验小结 |
6.2 武术文化软实力评价指标体系的聚类分析检验 |
6.2.1 聚类分析的基本思想与原理 |
6.2.2 变量聚类分析的检验结果呈现 |
6.2.3 理论模型变量聚类分析检验小结 |
6.3 武术文化软实力综合指数的合成 |
6.3.1 指数合成的方法 |
6.3.2 综合指数与一级指数的合成结果 |
6.4 稳健性与灵敏性分析 |
6.4.1 不确定性分析 |
6.4.2 不同方法进行的指标权重结果 |
6.4.3 不同指标权重的综合指数、一级指标指数对比分析 |
本章小结 |
7 武术文化软实力指标体系的重要指标探究 |
7.1 亲近力阐释 |
7.2 三级指标与亲近力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 |
7.2.1 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过程 |
7.2.2 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结果 |
7.3 二级指标与亲近力多重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 |
7.3.1 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过程 |
7.3.2 多元线性回归与相关分析结果 |
7.4 综合指数与一级指标指数与亲近力的相关分析 |
7.5 重要三级指标测量题项分析 |
7.5.1 武术名人认知力分析 |
7.5.2 武术道德认知力与吸引力分析 |
7.5.3 武术思维观念吸引力分析 |
7.5.4 新媒体媒介种类数分析 |
7.5.5 大众媒体种类数分析 |
7.5.6 武术艺术文化认知力分析 |
本章小结 |
8 武术文化软实力的人口学影响因素研究 |
8.1 武术文化软实力四指数的国别因素影响分析 |
8.2 武术文化软实力四指数的性别因素影响分析 |
8.3 武术文化软实力四指数的年龄因素影响分析 |
8.4 武术文化软实力四指数的婚姻因素影响分析 |
8.5 武术文化软实力四指数的职业因素影响分析 |
8.6 武术文化软实力四指数的教育因素影响分析 |
8.7 武术文化软实力四指数的收入因素影响分析 |
8.8 武术文化软实力四指数的宗教因素影响分析 |
本章小结 |
9 武术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战略与策略 |
9.1 “精准化”传播战略 |
9.1.1 初始状态的测量评估实施 |
9.1.2 传播过程的测量评估实施 |
9.1.3 定期年度的测量评估实施 |
9.2 “精细化”传播战略 |
9.2.1 目标受众精细化策略 |
9.2.2 传播内容精细化策略 |
9.3 “精品化”传播战略 |
9.3.1 影视作品精品化传播策略 |
9.3.2 武术赛事精品化传播策略 |
9.3.3 网站精品化传播策略 |
9.3.4 交流项目精品化传播策略 |
9.4 “精英化”传播战略 |
9.4.1 管理团队精英化 |
9.4.2 传播团队精英化 |
9.5 “多元化”传播战略 |
9.5.1 传播渠道多样化策略 |
9.5.2 传播思路多样化策略 |
本章小结 |
10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主要研究论 |
10.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武术影视作品一览表 |
附录2:调查样本的QUOTA |
附录3:八国调查问卷 |
附录4:主要求学经历 |
附录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科研经历 |
(9)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缘起 |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论题界定与研究意义 |
第一节 叙事伦理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知识分子概念与知识分子研究 |
第三节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及知识分子题材小说研究 |
第四节 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的意义 |
第一章 20 世纪百年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 |
第一节 五四时期启蒙知识分子叙事伦理 ——人民伦理大叙事与个体自由叙事之间徘徊 |
第二节 革命知识分子叙事伦理——不断被挤压的个体自由伦理叙事空间 |
第三节 救亡知识分子叙事伦理——个体自由伦理部分价值理想在民族危亡时期的自觉放弃 |
第四节 新启蒙知识分子叙事伦理——小说叙事伦理的现代回归与初步探索 |
第五节 转型期知识分子叙事伦理——社会世俗化之后延伸更深层面的可能性 |
第二章 在日常生活中寻求个人存在的意义 ——现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故事伦理 |
第一节 日常生活的叙事伦理意义 |
第二节 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多舛的日常生活叙事 |
第三节 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日常生活叙事:直面灵魂与存在 |
一 死亡境遇 |
二 偶在命运 |
三 心灵危机 |
四 撞见虚无 |
五 诗意灵魂 |
第三章 反讽作为本体思维方式与叙述结构而存在——现代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述伦理 |
第一节 反讽的叙事伦理意义 |
第二节 二十世纪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的反讽叙事 |
第三节 新世纪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反讽叙事 ——作为本体思维方式与叙述结构而存在 |
一 先锋与传统 |
二 虚构与纪实 |
三 荒诞与寓言 |
第四章 个案文本研究 |
第一节 暧昧历史中的个体命运幻影——读格非的《人面桃花》 |
第二节 极限境遇叩问多面人性——评杨显慧《夹边沟记事》 |
第三节 时代精神困境的信使——评阎连科的《风雅颂》 |
结语 知识分子伦理的失落与重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后记 |
四、对“教育围城”的再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女性电影身体政治研究[D]. 郭焱. 厦门大学, 2018(12)
- [2]抗战背景下知识分子命运的书写 ——以“野葫芦引”和《围城》为主[D]. 李焕焕. 河南大学, 2019(01)
- [3]秦汉都城军事防御体系研究[D]. 胡岩涛. 西北大学, 2019(04)
- [4]法社会学视野基层法院组织结构的运行逻辑 ——来自Y省W市人民法院的个案[D]. 徐清. 云南大学, 2016(03)
- [5]向批评的惰性挥刀——新世纪以来钱钟书小说研究述评[J]. 蒋鹏. 传媒与教育, 2016(02)
- [6]怨恨:中国现代十位小说家文化反思的现代性体验[D]. 王明科. 山东师范大学, 2006(10)
- [7]整本书阅读中高中生批判性思维培养研究[D]. 周婷婷.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8]中国武术文化软实力综合指数的构建 ——基于美、俄、德、日、印、巴、南、土等八国受众的实证研究[D]. 马秀杰.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9]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10]现代中国知识分子题材小说叙事伦理研究[D]. 张军府.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