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测量影响因素探讨

血压测量影响因素探讨

一、血压测量有关影响因素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Writing Group of 2018 Chines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Chinese Hypertension League, 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Hypertension Committee, Hypertension Branch of Chin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Promotiv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Hypertension Branch of Chinese Ger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1](2019)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文中研究表明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要点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我国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仍呈升高趋势。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有两个比较显着的特点:从南方到北方,高血压患病率递增;不同民族之间高血压患病率存在差异。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粗率)近年来有明显提高,但总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分别达51.6%、45.8%和16.8%。高钠、低钾膳食,超重和肥胖是我国人群重要的高血压危险因素。1.1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

王文,张维忠,孙宁玲,林金秀,陈鲁原,吴可贵,朱鼎良,吴兆苏,刘力生[2](2011)在《中国血压测量指南》文中研究指明血压测量是了解血压水平、诊断高血压、指导治疗、评估降压疗效以及观察病情变化的主要手段。为了提高对准确测量血压重要性的认识,推广统一的血压测量操作规范与技术,同时配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的宣传推广,中国血压测量工作组坚持遵循证据的原则,检索评估了有关文献,组织临床和仪器研究及基层防治专家多次讨论,并征求同行意见,特制定了这部适合中国特点的血压测量指南。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3](2019)在《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主任委员刘力生(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北京高血压联盟研究所)副主任委员吴兆苏(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王继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文(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撰稿委员会(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包玉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蔡军(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陈鲁原(广东省人民医院)陈伟伟(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初少莉(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张攀登[4](2019)在《基于外周连续血压信号的自适应中心动脉压重建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发布的《中国心血管病报2018》指出,中国心血管病患病率仍处于上升阶段。高血压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一危险因素,因此血压的监控和管理对于降低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中心动脉压与心血管疾病有着密切的关联,中心动脉波形中包含大量血流动力学信息,中心动脉压准确连续监测是治疗管理心血管病,特别是高血压的关键技术。现有中心动脉连续血压估计方法,如通用传递函数法等,虽然基于临床实验和经验,但缺少系统理论基础且不能排除心血管个体差异对估计结果的影响,而金标准有创测量方法,存在操作性差、感染风险大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建立一种个体化无创连续血压测量或估计方法。容积补偿法(VUT)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无创连续血压临床测量方法,基于该方法的连续血压测量系统也是目前使用最普遍的连续血压测量仪器,但是这些医疗电子仪器存在以下主要问题:1)无法完成个体化的上臂血压乃至中心动脉压的重建;2)无法做到穿戴式,仅适用于床边使用;3)无法智能识别被测者的生理状态变化,并无法根据不同类型的生理状态采用相应的校准模式。本文针对现有中心动脉压重建方法及系统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深入研究,主要的研究成果与贡献如下:1)本文提出了一种通过双外周血压重建中心动脉压的新方法。在血流信息缺失的情况下,传统的前进波反射波法依赖于先验知识估计重建中心动脉压所需的参数。本文则在前进波反射波法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两级动脉血流动力学模型,利用新增的连续外周血压弥补血流信息的缺失,并实现连续中心动脉压重建。2)本文利用同步采集的双外周连续血压信号,提出一种采用自适应滤波系统辨识方法求解系统参数,可克服如手指血管收缩/扩张所产生的测量误差问题,使重建算法能适应血管状态的变化。3)本文提出了一种针对容积补偿法的单外周血压精确重建中心动脉压方法。我们针对VUT技术的特点,结合Newman方法,提出在手指末端无创伤地阻断血流来分解得到前进波和反射波并重建上臂血压乃至中心动脉压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利用基于三参数Windkessel模型,通过模型推导纠正VUT技术对静脉血流阻断所造成的血压测量误差。重建得到的上臂血压的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误差分别为1.9±5.8mmHg和-1.4±5.0mmHg。4)本文提出了一种数据驱动的单外周血压波形重建近心端动脉血压波形的自适应方法,该方法采用两级优化的策略,从受试者的常规生理参数中得出基于多元线性回归的个体化传递函数的参数,以近似基于梯度的最佳个体化传递函数的参数。该方法可实现手指血压波重建上臂血压波的均方根误差为3.6±2.2mmHg。5)本文设计了一种可用于临床实践的桡动脉和手指动脉双血压测量平台。并针对手指动脉和桡动脉设计符合其生理特征的协同控制方法,减少上下游血压测量的相互影响,为重建算法提供准确的数据基础。6)本文设计了一种基于容积补偿法的可穿戴式连续血压测量系统,该系统通过建立计算流体动力学模型,获得可达到目标气囊内压力所需的最小气流和气缸。

陈伊[5](2020)在《基于机器学习的血压测量及血压预测研究》文中认为血压是人体的关键生理指标之一,血压值的高低变化能准确表征被检者的心脏和血管的健康状态。准确测量人体血压的具体数值和预测血压值的变化,对临床上的疾病诊断和康复治疗有着关键指导意义。血压测量分为有创和无创两类。无创血压测量因具有“无创伤”、“适用性广”等显着优点,已经成为连续血压测量的重要研究方向。人体脉搏的波动源于心脏的跳动,是人体生命体征信息的重要载体。基于脉搏波得到的人体血压相关信息,可以指导临床诊断和医治的方向。在无创连续血压测量的研究领域中,基于脉搏波信号的血压测量方法的研究已成为一大热点。基于脉搏波的血压测量方法可分为基于传导速度和基于特征参数两类。因为前者需要同时采集两路信号,对测量设备和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基于脉搏波特征参数的血压测量具有更广泛的应用场景。随着大数据科学和智能系统的发展,利用机器学习方法和海量的临床数据来实现智慧医疗的方案已初见雏形。因此,本文在充分了解脉搏波产生原理及分析脉搏波特征参数的基础上,采用机器学习的方法进行血压测量和血压预测,提出基于脉搏波特征参数和回归模型的血压测量模型和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血压预测模型,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本文深入分析了脉搏波的基本特性,详细阐明从脉搏波信号提取血压信息的理论依据。同时详细介绍了机器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及常用回归模型的原理和特点。其次,本文详细介绍了从MIMIC数据库获取脉搏波信号及预处理的方法,并对比经验模态分解法和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法的去噪效果。通过实验,证明了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法对于处理脉搏波信号的噪声具有更良好的效果。然后,本文提出了基于机器学习的血压计算模型的建立和评估方法,采用常见的回归模型来建立脉搏波特征参数与人体血压之间的关系。根据模型评价指标RMSE和MAE的值可知,在模型复杂度和计算量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利用最近邻方法建立的血压测量模型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最后,本文基于时序信号的特点,提出利用循环神经网络来构建血压预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用户背景信息的LSTM-BI血压预测模型。在对比RNN、LSTM、RNN-BI、LSTM-BI四个血压预测模型后,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提出的基于背景信息的LSTM-BI模型在用于人体血压预测时,具有更高的预测性能。

陈江芸[6](2019)在《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及老年人健康保障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基于需方视角,分析不同医养结合模式之间医养结合服务特点,明确医养结合模式下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及服务补偿对老年人健康保障的影响,提出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健康保障优化策略,以促进健康公平,实现健康老龄化。【方法】1、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Web of Science、PubMed等网络数据库及查阅相关书籍,梳理国内外医养结合与健康保障等研究主题相关理论基础及发展动态,确定健康保障分析维度、研究指标选取、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等研究工具。从人社、卫生、民政等部门收集现有政策文件、工作总结、数据报表等灰色文献,获取研究所需的经济、社会、政策、人口、医疗保险等相关信息。2、实证研究方法(1)典型案例现场调研。根据文献研究及专家推荐,采取典型抽样方法现场调研了湖北省咸宁市、宜昌市、襄阳市23个典型医养结合机构及社区;访谈了卫生行政、医保及民政部门的管理人员,医养结合机构/社区管理者等31名知情人;收集了合作协议书、服务管理办法、医保管理办法等制度文件以及地区医保管理数据等资料。(2)询问式问卷调查法。采用国际通用量表和自行设计问卷,面对面访谈式问卷调查了872份医养结合模式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老年人的个人问卷,同时从医养结合机构处获取老年人医疗费用和医保补偿数据。了解不同医养结合模式状态下老年人的医养结合服务需要、医养结合服务利用、保险补偿等情况。(3)个人深入访谈。通过文献研究、选题小组讨论、专家咨询确定老年人半结构式访谈提纲,访谈了22名倾诉意愿和沟通能力强、医养结合机构内就医并获医疗保险补偿、对所处医养结合模式接受极好或极差的老年人,了解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模式的原因及其接受意愿、医养结合机构内就医体验及其保险受益体验。3、资料整理与分析方法(1)内容分析方法。对知情人访谈等的定性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医养结合模式内涵,并比较不同医养结合模式之间服务项目、服务价格,以及服务补偿的区别与特点。(2)提炼主题。将22份老年人访谈录音转录为文字稿,导入质性研究分析软件Nvivo11.0进行资料管理和分析,在医养结合服务利用和服务补偿体验的“本土概念”下创建节点进行细致编码,之后再合并节点并将其分组,形成相关的类别,通过反复比较、归纳、提炼相关主题。(3)统计及回归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医养结合模式老年人的个体特征,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二元回归模型进行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及其接受意愿影响因素分析,采用秩和检验和多重线性回归模型分析老年人住院补偿情况。(4)倾向性评分匹配法。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匹配不同医养结合模式之间影响结果变量的混杂因素,在模式之间均衡可比的基础上,分别从健康状况公平、卫生服务利用公平、卫生服务筹资公平维度,分析医养结合模式本身对老年人健康保障的影响。【结果】1、明确了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健康保障影响机制。宏观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因素,对老年人健康保障发挥间接、长效的影响;医养结合模式下核心主体——医养结合机构、医保机构、老年人三者之间通过医养结合服务的提供、补偿以及利用,对老年人健康保障发挥直接、短期的影响。2、归纳了四种主要的医养结合模式内涵及特点。在服务提供方面:养内设医模式能较好兼顾养老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供给,特殊医疗护理提供有限,养老服务价格适中。医内设养模式在提供便捷、有效的医疗护理服务方面有明显优势,但养老服务价格起步高、精神文化服务提供不足。医养联合模式健康管理服务覆盖所有入住老年人,但健康管理服务频率不及医内设养模式和养内设医模式,养老服务价格相对较低。社区居家医养模式更符合中国传统养老观念,且受家庭支持系统的影响大,居住环境不符合适老化需要,健康管理服务主要针对重点人群,居家医疗服务的门槛高、覆盖有限。在服务补偿方面:四种模式的医保报销政策总体一致,生活照料服务等养老服务不纳入医保补偿范围。区别在于,医内设养模式是唯一将康复医疗项目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模式。社区居家医养模式的家庭病床属于医保定点床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但居家医疗服务能够被纳入医保报销范围的政策仍在试点推行,导致服务覆盖有限。医养联合模式居民住院医疗报销比例5070%,报销比例低于其他三种模式(60%90%),与该模式内医疗机构等级高于其他模式有关。3、证实了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模式受多方面因素影响。参加职工医保的老年人选择医内设养模式、养内设医模式的可能性分别是未参加医保老年人的92.1倍(95%CI,4.8175.3)、39.9倍(95%CI,2.758.1);未婚、离异或丧偶老年人选择养内设医模式、医内设养模式、医养联合模式的可能性分别是在婚老年人的3.5倍(95%CI,1.49.2)、4.5倍(95%CI,1.513.9)和2.6倍(95%CI,1.25.7);经济收入水平低的老年人更倾向于选择社区居家医养模式。自评健康状况一般的老年人选择养内设医模式、医内设养模式的可能性分别是自评健康状况良好的3.3倍(95%CI,1.28.9)、3.5倍(95%CI,1.111.2)。功能有明显障碍、功能下降者选择养内设医模式、医内设养模式、医养联合模式的可能性分别是功能正常者的27.7212倍、12.655.2倍。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接受意愿与实际选择不完全符合。功能有明显障碍的老年人对医养结合服务接受度更高,如功能有明显障碍的老年人接受养内设医模式的可能性是功能完全正常者的5倍多(95%CI,1.523.4);社会支持得分越低,老年人的接受意愿越低,如社会支持得分最低组接受医内设养模式、医养联合模式和社区居家医养模式的可能性是得分最高组的1.2%30.3%。4、证实了不同医养结合模式老年人健康保障存在差异。在健康状况公平维度,匹配后医内设养模式老年人生命质量低于医养联合模式老年人(t=-3.05,P<0.05),与医内设养模式中精神文化服务提供不足、建筑环境设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老年人功能发挥有关;医内设养模式老年人主观幸福度高于社区居家医养模式老年人(t=3.18,P<0.05),与医内设养模式提供便捷、有效医疗服务让老年人感到充分的安全感有关。在卫生服务利用公平维度:医内设养模式老年人血压测量服务、血糖测量服务、体检服务利用频率高于其他三种模式(P<0.05),与医内设养模式提供的规范化、流程化的健康管理服务有关。养内设医模式、医内设养模式老年人门诊服务利用频率分别高于医养联合模式、社区居家医养模式老年人(P<0.05),与养内设医模式、医内设养模式服务地理可及性高有关。在卫生服务筹资公平维度,同等收入水平的职工医保参保老年人,在医养联合模式中获得的住院医疗补偿金额高于医内设养模式、社区居家医养模式(H=12.919.8,P<0.05)。同等收入水平的居民参保老年人,在医养联合模式下获得的住院医疗补偿金额分别高于社区居家医养模式(H=19.737.5,P<0.05)、养内设医模式(H=23.635.2,P<0.05)、医内设养模式(H=23.0,P<0.05)。医养联合模式的医疗机构在养老机构中提供服务项目不纳入医保报销范围,降低了健康管理服务提供的积极性;同时,由于服务成本更高,该模式下老年人更易于发生高成本住院,造成医保基金支出和个人经济负担重,并可能导致医疗卫生资源挤占。5、上门医疗服务、居家医疗服务以及养老机构内医疗服务等医养结合服务难以有效满足老年人需要,医养结合模式选择缺乏合理引导,子女精神赡养、适老化环境、精神文化服务等支持和促进性环境建设不足,医养结合服务可负担性仍较低,卫生服务利用不公平,医疗资源挤占等问题影响着老年人健康保障和健康老龄化的实现。其关键问题在于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体系不健全和医疗保险制度建设不完善。【结论】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选择不仅受到健康因素、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经济收入低的老年人存在医养结合服务需要难以得到满足的情况。完善服务提供及保障体系,适当向低收入老年人倾斜,有助于提高医养结合服务的可及性,改善整体保障水平。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健康保障水平,不仅受社会经济与政策环境的影响,而且受医养结合服务提供以及医养结合服务医保补偿的影响。应针对性优化医养结合模式的服务提供以及服务补偿策略,以改善老年人健康保障,促进健康公平。一方面,应针对性加强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引导老年人合理选择医养结合模式、关注老年人精神文化和临终关怀服务需要。另一方面,应拓展医保筹资渠道、优化补偿机制设计、探索发挥健康风险分担作用、加快发展独立于基本医疗保险的长期护理保险。【创新与不足】研究创新之处:研究视角上,本文从需方视角出发,关注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要,分析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及其接受意愿,研究老年人在医养结合模式下的健康保障水平,提出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健康保障优化策略。因此,本文在研究视角上具有一定的新意。研究思路上,本文以健康公平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等经典理论为依据,在综合考量健康社会决定因素对老年人健康影响的基础上,构建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健康保障影响机制概念模型,为开展实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为研究内容和方法的确定提供了支撑。研究各个章节之间衔接严谨。因此,本文在研究思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方法应用上,本文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通过匹配不同医养结合模式之间影响结果变量的混杂因素,验证医养结合模式本身对老年人健康保障差异的影响,即验证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及服务补偿对老年人健康保障差异的影响。因此,本文在方法应用上具有一定的创新。研究局限与展望:在构建倾向性评分匹配的过程中,因测量方法有限未采集到所有的影响变量,因此在匹配过程中可能忽略了个别对匹配有效性带来影响的混杂因素;同时,因医养结合模式之间初始差距较大导致样本损失时,可能会影响样本的代表性,未来可以通过增加样本量以提高样本代表性。本文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对医养结合模式之间的健康保障水平的差异以及影响的研究,采取的是平行对照的研究思路。未来可以对老年人接受医养结合服务及其补偿前后健康保障水平的差异进行研究,更好的验证医养结合服务提供及服务补偿对老年人健康保障的直接影响。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7](2015)在《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文中研究指明2013-2014是高血压指南的黄金年,国际上诞生了多个特色高血压指南。让人期待已久的《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终于面世了。这是《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9年基层版)》的更新版,经去粗取精,名称已由原来的防治指南更改为基层管理指南。很多中国的特有元素都保留下来,如基层高血压防治药物。同时,该指南也吸收了欧美新指南的内容,更有来自我国自己的资料与数据,强调高血压在于管理。这是一部政府主导推动,汇集专家智慧的高血压管理指导性文件。相信新的管理指南对我国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有促进作用,它是未来几年我们高血压基层工作的框架性文件。

蒋巍巍,季忠[8](2015)在《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高血压已日益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威胁因素之一,如何准确方便精细地获取血压波动的信息是实施高血压有效防治的前提。从1896年台式水银血压计的发明和1905年Korotkoff等对血压听诊音的命名以来,听诊法已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成为血压测量的主要方法。然而,基于现有血压测量设备和方法的不足,探讨各种无创血压测量方法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特别是WHO建议2020年以后淘汰含汞仪器的使用,使得各种工作原理的电子血压计准确性及获取血压参数的研究成为高血压领域的一个重点。蒋巍巍从历史发展的脉络,详细介绍了各种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其优劣,并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分析,这有助于各种精细化血压数据的获取和研究。

段博[9](2019)在《多元多模量的穿戴式连续血压监测系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脑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威胁日益严重,高血压是全球第一位的死亡原因。对高血压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成为了医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基于穿戴式的连续血压测量可以在不影响使用者日常生活的情况下实现对人体血压及其他重要生理参数的监测,帮助病人及时了解自身的血压变化情况,实现高血压预警。因此,本文对基于穿戴式的连续血压监测系统展开研究。本文通过对比多种连续血压测量方式,以脉搏波参数测定法与脉搏波传导时间测定法为基础,设计多元多模量的穿戴式连续血压监测系统。首先,通过分析血压与脉搏波的形成机理,研究脉搏波与血压的关系。根据脉搏波的传播特性及特征点分析,建立脉搏波特征参数与血压的关系模型,确定了基于脉搏波的血压测量方案,确定需求,制定了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然后,设计穿戴式血压监测系统的硬件电路和软件模块,利用织物电极、心电信号调理模块、脉搏信号采集模块、微控制器进行传感器节点的设计,利用蓝牙技术进行数据传输,在安卓上位机端进行监护软件的开发实现心电、脉搏信号的实时监测和血压的计算,保证能够在不影响使用者日常生活的条件下,进行连续血压监测。其次,对连续血压监测模型进行了研究。使用小波变换进行信号预处理去噪;对比五种心电QRS检测算法,选取DOM算法进行心电信号R波检测;改进双阈值差分算法用于提取脉搏波特征点,针对脉搏波特征参数与脉搏波传导时间与血压的关系,选取六种脉搏波特征参数,建立基于岭回归的血压计算模型。最后,设计相关实验,对穿戴式血压测量系统进行测试验证及实验数据分析。使用穿戴式血压监测系统进行心电,脉搏数据采集及电子血压计同步血压测量。随机挑选20组数据作为测试集,其余数据用于模型训练。通过与标准电子血压计的测量值进行相关性分析、误差分析、Bland-Altman一致性的统计分析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所研究的基于穿戴式的多元多模量连续血压测量系统与电子血压计所测量的血压值具有一致性和互换性,验证了系统的有效性。

冯靖杰[10](2018)在《穿戴式核心体温和连续血压测量关键技术的研究》文中认为在全球人口持续增加、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医疗健康支出快速上涨、慢病管理需求旺盛、公共医疗资源相对短缺的背景下,面向家庭与个人的穿戴式健康监护在近年来成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穿戴式生理参数测量技术的主要研究对象包括心电、血氧饱和度、脉率、血压和体温等几个重要的生命体征参数,这些生理参数与人体健康状况和疾病防护息息相关,具有连续监测的价值。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可以完成对人体重要生理参数的非侵入式测量,其便携可穿戴的特点又十分适合日常健康监测的使用场景。目前,部分穿戴式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已可实现单/多导联心电、血氧饱和度、脉率、袖带式血压和体表温度等人体生理参数的测量,少数还具有连续血压监测的功能。其中,袖带式血压仅能间歇性地测量,无法较好地反映血压的连续变化情况,而传统的脉搏波传导时间法连续血压监测技术又存在精度较低等劣势;体表温度容易受到环境温度扰动、人体汗液蒸发等因素的影响,无法直观地反映人体深部的真实温度。因此,可靠的核心体温测量技术和连续血压测量技术在可穿戴生理参数监测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研究的难点之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研制了一种穿戴式多生理参数监测系统,开展了核心体温和连续血压测量技术的研究。同时,还利用从生理信号中提取到的多种生理参数特征,开展了人体心血管疾病初筛技术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含以下内容:(1).穿戴式多生理参数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并搭建了一个分布式的可穿戴多生理参数的无线监测系统。该系统由体温子系统、心电子系统、血氧/脉率子系统和血压子系统构成,实现了五电极多导联心电、血氧饱和度、脉率、袖带式血压、连续血压、核心体温等人体重要生理参数的测量。其中,血压子系统在实现袖带式血压测量功能的同时,还可作为主节点,控制心电子系统和血氧/脉率子系统,实现连续血压测量的功能。(2).非侵入式核心体温测量技术的研究:基于双热流法,提出了改进的核心体温测量技术。利用有限元仿真与分析,对核心体温测量探头的设计提供理论指导。针对传统的双热流法中热响应慢、易受水平热流干扰等缺点,对所设计的探头进行了结构和传热介质材料上的改进。通过分离布置的两个传热块,减弱水平方向上的热流对底部温度传感器的影响;通过在PDMS传热介质中均匀参杂碳酸钙粉末的方法,在保证测量精度的同时,加快了热响应速度。针对环境温度变化会打破热平衡,导致测量不准确的问题,使用自适应滤波技术,提高核心体温测量探头的抗环境温度扰动的能力。在热板和人体静息及运动状态下进行实验,取得了良好的测量精度、热响应速度,与舌下腺温度有较高的一致性。(3).基于SOI硅片的镍薄膜温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设计并制作了基于SOI硅片的镍薄膜温度传感器。利用负性光刻胶在紫外光下曝光显影出热敏薄膜电阻条和引线焊盘的图像,用真空蒸发的方式依次镀上镍薄膜热敏电阻条和金薄膜引线焊盘。初步探究了硅片上金属薄膜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流程与制作工艺,为将来实现核心体温测量探头的一体化、集成化做铺垫。(4).连续血压测量技术的研究: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法,提出了改进的连续血压测量技术。Moens-Kortweg方程和Bramwell-Hill方程为绝大多数传统的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法的连续血压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有别于此,本文从纳维-斯托克斯流体动量守恒方程推导了脉搏波传导时间与血压之间的关系,并引入了与血压变化相关的血液动力学参数,提出了改进型血压测量模型。其中,运用多变量逐步回归分析和皮尔森相关系数统计进行了改进型血压测量模型的特征选取,运用正则化多项式线性回归建立了该模型,并运用递归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校准。相比于传统的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法的经典模型,本文提出的改进型血压测量模型在测量精度和校准频率上有所提高。(5).心血管疾病初筛技术的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和支持向量机的有/无心血管疾病的分类技术。在从生理信号中提取多项生理参数特征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所得生理参数特征进行降维处理。以降维后的新特征向量组合为输入,使用以径向基函数为核函数的带松弛变量的支持向量机,建立有/无心血管疾病的分类器。在分类器的学习和训练过程中,运用可变步长的萤火虫算法,完成对分类器关键参数的优化。在MIMIC数据库上进行十折交叉验证,分类准确度可达95.8%,该分类技术可为心血管疾病的初步诊断和筛查提供一定的指导。

二、血压测量有关影响因素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血压测量有关影响因素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1.1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
    1.2 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1.3 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重要危险因素
        1.3.1 高钠、低钾膳食
        1.3.2 超重和肥胖
        1.3.3 过量饮酒
        1.3.4 长期精神紧张
        1.3.5 其他危险因素
2 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2.1 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
    2.2 我国高血压人群心血管风险的特点
3 诊断性评估
    3.1 病史
    3.2 体格检查
    3.3 实验室检查
    3.4 遗传学分析
    3.5 血压测量
        3.5.1 诊室血压
        3.5.2 动态血压监测 (ABPM)
        3.5.3 家庭血压监测 (HBPM)
    3.6 评估靶器官损害
        3.6.1 心脏
        3.6.2 肾脏
        3.6.3 大血管
        3.6.4 眼底
        3.6.5 脑
4 高血压分类与分层
    4.1 按血压水平分类
    4.2 按心血管风险分层
5 高血压的治疗
    5.1 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5.2 降压治疗策略
        (1) 降压治疗的目的:
        (2) 降压达标的方式:
        (3) 降压药物治疗的时机:
    5.3 生活方式干预
        5.3.1 减少钠盐摄入, 增加钾摄入
        5.3.2 合理膳食
        5.3.3 控制体重
        5.3.4 不吸烟
        5.3.5 限制饮酒
        5.3.6 增加运动
        5.3.7 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心理平衡
    5.4 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5.4.1 降压治疗的临床试验证据
        5.4.2 降压药应用基本原则
        (1) 起始剂量:
        (2) 长效降压药物:
        (3) 联合治疗:
        (4) 个体化治疗:
        (5) 药物经济学:
        5.4.3 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作用特点
        (1) CCB:
        (2) ACEI:
        (3) ARB:
        (4) 利尿剂:
        (5) β受体阻滞剂:
        (6) α受体阻滞剂:
        (7) 肾素抑制剂:
        5.4.4 降压药的联合应用
        (1) 联合用药的适应证:
        (2) 联合用药的方法:
        (3) 联合用药方案 (图3) 。
        (4) 单片复方制剂 (SPC) :
    5.5 器械干预进展
    5.6 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
        5.6.1 调脂治疗
        5.6.2 抗血小板治疗
        5.6.3 血糖控制
        5.6.4 高血压并发心房颤动 (房颤) 的治疗
        5.6.5 高血压伴多重危险因素的管理
    5.7 高血压治疗随诊、转诊及记录
        5.7.1 随诊目的
        5.7.2 随诊内容
        5.7.3 随诊间隔
        5.7.4 医疗记录
6 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
    6.1 老年高血压
        6.1.1 临床特点
        6.1.2 改善生活方式
        6.1.3 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1) 研究证据:
        (2) 药物治疗的起始血压水平:
        (3) 降压的目标值:
        6.1.4 药物应用方法
    6.2 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
        6.2.1 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特点和流行现状
        6.2.1.1 特点
        6.2.1.2 流行趋势和特点
        6.2.1.3 儿童继发性高血压
        6.2.2 儿童高血压的近、远期健康损害
        6.2.3 儿童血压测量及诊断评估
        6.2.3.1 血压测量
        6.2.3.2 血压评价标准
        6.2.3.3 诊断性评估
        6.2.4 治疗
        6.2.4.1 血压控制目标
        6.2.4.2 病因治疗
        6.2.4.3 生活方式干预
        6.2.4.4 药物治疗
    6.3 妊娠高血压
        6.3.1 妊娠高血压的分类
        6.3.2 治疗策略
        6.3.3 慢性高血压在妊娠前的处理
        6.3.4 妊娠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6.3.5 妊娠合并轻度高血压的处理
        6.3.6 妊娠合并重度高血压的处理
        6.3.7 妊娠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6.4 高血压伴脑卒中
        6.4.1 病情稳定的脑卒中的血压处理
        6.4.2 急性脑卒中的血压处理
    6.5 高血压伴冠心病
        6.5.1 降压治疗的目标水平
        6.5.2 稳定性心绞痛的降压药物选择
        6.5.3 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降压药物选择
        6.5.4 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降压药物选择
    6.6 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6.6.1 流行病学和机制
        6.6.2 降压治疗临床获益
        6.6.3 降压目标
        6.6.4 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处理
        6.6.5 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处理
    6.7 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6.7.1 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关系
        6.7.2 CKD患者的降压目标
        6.7.3 CKD患者的降压药物应用原则
        6.7.4 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 (CKD 5期) 的降压治疗
    6.8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6.8.1 降压治疗的目标
        6.8.2 药物的选择和应用
    6.9 代谢综合征
        6.9.1 诊断标准
        6.9.2 治疗原则和方法
        (1) 风险和治疗原则:
        (2) 生活方式干预:
        (3) 降压药物的应用:
    6.10 外周动脉疾病的降压治疗
    6.11 难治性高血压
        6.11.1 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和原因筛查
        6.11.2 处理原则[290-293]
        (1) 推荐患者转至高血压专业医生处就诊。
        (2) 提倡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 (家庭血压及动态血压) , 与患者有效沟通。
        (3) 尽量消除影响因素。
        (4) 调整降压联合方案。
        (5) 效果仍不理想者可依据患者特点加用第四种降压药。
        6.11.3 器械治疗
    6.12 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
        6.12.1 定义和评估
        6.12.2 高血压急症的治疗[111, 295]
        (1) 治疗原则:
        (2) 药物选择:
        (3) 降压的幅度及速度:
        (4) 注意事项:
        6.12.3 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
    6.13 围术期高血压的血压管理
        6.13.1 围术期高血压的定义和危险因素[66, 297-298]
        (1) 定义:
        (2) 常见的疾病高危因素:
        (3) 易发生高血压的手术类型有:
        6.13.2 围术期高血压控制原则和目标[299]
        (1) 控制原则:
        (2) 血压控制的目标:
        6.13.3 围手术期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7 高血压防治对策和策略
    7.1 防治政策及卫生服务体系
        7.1.1 健康生活方式
        7.1.2 系统管理高血压
    7.2 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
        7.2.1 全人群策略 全人群的策略主要采用健康促进的理论, 强调以下几方面。
        (1) 政策发展与环境支持:
        (2) 健康教育:
        (3) 社区参与:
        (4) 场所干预:
        7.2.2 高血压高危 (易患) 人群策略
        (1) 高血压易患人群的筛选:
        (2) 高血压易患人群的防治策略:
8 高血压的社区规范化管理
    8.1 高血压的筛查与登记
    8.2 初诊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8.3 高血压长期随访的分级管理
    8.4 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8.5 高血压患者的远程管理
    8.6 团队建设
    8.7 高血压患者的分级诊疗
        8.7.1 社区初诊高血压转出条件
        8.7.2 社区随诊高血压转出条件
        8.7.3 上级医院转回基层社区的条件
    8.8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1) 改善依从性:
        (2) 患者自我管理小组:
        (3) 家庭血压测量:
9 继发性高血压
    9.1 肾实质性高血压
    9.2 肾动脉狭窄及其他血管病引起的高血压
        9.2.1 肾动脉狭窄
        9.2.2 主动脉狭窄
    9.3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9.4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其他内分泌性高血压
        9.4.1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9.4.2 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9.4.3 库欣综合征
    9.5 其他少见的继发性高血压
    9.6 药物性高血压
    9.7 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
10 研究展望

(2)中国血压测量指南(论文提纲范文)

1 血压测量基本技术
    1.1 血压测量基本要求
        1.1.1 测量前准备[5]
        1.1.2 测量设备
        1.1.3 测量人员
        1.1.4 测量要求
    1.2 影响准确测量血压的因素[6-7]
        1.2.1 受测者准备
        1.2.2 受测者体位
        1.2.3 手臂的位置
        1.2.4 左右上臂血压的差别
        1.2.5 血压计的位置
        1.2.6 血压计的精确性
        1.2.7 袖带大小
        1.2.8 袖带位置及缠绕松紧程度
        1.2.9 充放气速度
        1.2.10 测量次数
        1.2.11 尾数偏好
        1.2.12 其他影响因素
    1.3 特殊人群、特殊状态下的血压测量
        1.3.1 少年儿童
        1.3.1.1 测前准备
        1.3.1.2 血压计
        1.3.1.3 测量姿势和手臂
        1.3.1.4 袖带尺寸
        1.3.2 老年人
        1.3.3 心律失常
        1.3.4 肥胖
        1.3.5 妊娠
        1.3.6 运动血压
        1.3.7 使用降压药
2 OBPM
    2.1 优点和缺点
    2.2 血压计
        2.2.1 台式水银血压计
        2.2.2 气压式血压计
        2.2.3 混合式血压计
        2.2.4 医用自动电子血压计
    2.3 测量方法
        2.3.1 听诊方法
        2.3.2 不同体位血压的差异
        2.3.3 四肢血压的差异
        2.3.4 医生护士对血压测量的差异
    2.4 台式水银血压计标准测压程序
        2.4.1 测压程序
        2.4.2 血压测量细节
        2.4.3 血压读数的确定
        2.4.4 触诊估测血压
    2.5 血压记录及高血压诊断治疗目标值
        2.5.1 血压记录要点
        2.5.2 血压分类和治疗目标值
3 ABPM
    3.1 优点和缺点
    3.2 仪器选择
    3.3 测量方法
    3.4 数据分析和参数
    3.5 临床应用
4 HBPM
    4.1 特点
    4.2 仪器
        4.2.1 HBPM仪器的推荐
        4.2.2 电子血压计的认证
        4.2.3 电子血压计种类
        4.2.3.1 指式电子血压计
        4.2.3.2 腕式电子血压计
        4.2.3.3 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4.3 条件与程序
        4.3.1 一般原则
        4.3.2 HBPM的频率[31]
        4.3.2.1 初始阶段
        4.3.2.2 治疗阶段
        4.3.2.3 随访阶段
        4.3.2.4 特殊情况
    4.4 影响因素
        4.4.1 观察者的判断
        4.4.2 患者的培训
        4.4.3 季节变化
        4.4.4 患者因素
        4.4.5 血压计本身问题
    4.5 诊断阈值与治疗目标值
        4.5.1 高血压诊断
        4.5.2 治疗的血压目标值
        4.5.3 临床应用
    4.6 临床应用指征
        4.6.1 白大衣性高血压
        4.6.2 隐蔽性高血压
        4.6.3 老年人
        4.6.4 妊娠
        4.6.5 糖尿病
        4.6.6 难治性高血压
        4.6.7 改善治疗的依从性
        4.6.8 预测预后
        4.6.9 抗高血压用药的指导
        4.6.10 临床研究
        4.6.11 长时血压变异
    4.7 非适应证
    4.8 HBPM与ABPM、OBPM的比较与关联
5 推广、研究与展望
    5.1 推广
    5.2 研究与展望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目录 1我国人群高血压流行情况
1.1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发病率及其流行趋势
1.2我国高血压患者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1.3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重要危险因素
    1.3.1高钠、低钾膳食:
    1.3.2超重和肥胖:
    1.3.3过量饮酒:
    1.3.4长期精神紧张:
    1.3.5其他危险因素: 2高血压与心血管风险
2.1血压与心血管风险的关系
2.2我国高血压人群心血管风险的特点 3诊断性评估
3.1病史
3.2体格检查
3.3实验室检查
3.4遗传学分析
3.5血压测量
    3.5.1诊室血压:
    3.5.2动态血压监测 (ABPM) :
    3.5.3家庭血压监测 (HBPM) :
3.6评估靶器官损害
    3.6.1心脏:
    3.6.2肾脏:
    3.6.3大血管:
    3.6.4眼底:
    3.6.5脑: 4高血压分类与分层
4.1按血压水平分类
4.2按心血管风险分层 5高血压的治疗
5.1高血压的治疗目标
5.2降压治疗策略
5.3生活方式干预
    5.3.1减少钠盐摄入, 增加钾摄入:
    5.3.2合理膳食:
    5.3.3控制体重:
    5.3.4不吸烟:
    5.3.5限制饮酒:
    5.3.6增加运动:
    5.3.7减轻精神压力, 保持心理平衡:
5.4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5.4.1降压治疗的临床试验证据:
    5.4.2降压药应用基本原则:
    5.4.3常用降压药物的种类和作用特点:
    5.4.4降压药的联合应用
5.5器械干预进展
5.6相关危险因素的处理
    5.6.1调脂治疗
    5.6.2抗血小板治疗
    5.6.3血糖控制
    5.6.4高血压并发心房颤动 (房颤) 的治疗
    5.6.5高血压伴多重危险因素的管理
5.7高血压治疗随诊、转诊及记录
    5.7.1随诊目的:
    5.7.2随诊内容:
    5.7.3随诊间隔:
    5.7.4医疗记录: 6特殊人群高血压的处理
6.1老年高血压
    6.1.1临床特点:
    6.1.2改善生活方式:
    6.1.3老年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6.1.4药物应用方法:
6.2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
    6.2.1儿童与青少年高血压特点和流行现状
    
6.2.1.1特点:
    
6.2.1.2流行趋势和特点:
    
6.2.1.3儿童继发性高血压:
    6.2.2儿童高血压的近、远期健康损害:
    6.2.3儿童血压测量及诊断评估
    
6.2.3.1血压测量:
    
6.2.3.2血压评价标准:
    
6.2.3.3诊断性评估:
    6.2.4治疗
    
6.2.4.1血压控制目标:
    
6.2.4.2病因治疗:
    
6.2.4.3生活方式干预:
    
6.2.4.4药物治疗:
6.3妊娠高血压
    6.3.1妊娠高血压的分类:
    6.3.2治疗策略:
    6.3.3慢性高血压在妊娠前的处理:
    6.3.4妊娠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
    6.3.5妊娠合并轻度高血压的处理:
    6.3.6妊娠合并重度高血压的处理:
    6.3.7妊娠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6.4高血压伴脑卒中
    6.4.1病情稳定的脑卒中的血压处理:
    6.4.2急性脑卒中的血压处理:
6.5高血压伴冠心病
    6.5.1降压治疗的目标水平:
    6.5.2稳定性心绞痛的降压药物选择:
    6.5.3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降压药物选择:
    6.5.4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的降压药物选择:
6.6高血压合并心力衰竭
    6.6.1流行病学和机制:
    6.6.2降压治疗临床获益:
    6.6.3降压目标:
    6.6.4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的处理:
    6.6.5高血压合并急性心力衰竭的处理:
6.7高血压伴肾脏疾病
    6.7.1高血压和肾脏疾病的关系:
    6.7.2 CKD患者的降压目标:
    6.7.3 CKD患者的降压药物应用原则:
    6.7.4终末期肾病透析患者 (CKD 5期) 的降压治疗:
6.8高血压合并糖尿病
    6.8.1降压治疗的目标:
    6.8.2药物的选择和应用:
6.9代谢综合征
    6.9.1诊断标准:
    6.9.2治疗原则和方法
6.10外周动脉疾病的降压治疗
6.11难治性高血压
    6.11.1难治性高血压的定义和原因筛查:
    6.11.2处理原则[290_293]
    6.11.3器械治疗
6.12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
    6.12.1定义和评估:
    6.12.2高血压急症的治疗[111, 295]
    6.12.3高血压亚急症的治疗:
6.13围术期高血压的血压管理
    6.13.1围术期高血压的定义和危险因素[66, 297, 298]
    6.13.2围术期高血压控制原则和目标[299]
    6.13.3围手术期高血压的药物治疗: 7高血压防治对策和策略
7.1防治政策及卫生服务体系
    7.1.1健康生活方式:
    7.1.2系统管理高血压:
7.2社区高血压防治策略
    7.2.1全人群策略:
    7.2.2高血压高危 (易患) 人群策略: 8高血压的社区规范化管理
8.1高血压的筛查与登记
8.2初诊高血压患者的管理
8.3高血压长期随访的分级管理
8.4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8.5高血压患者的远程管理
8.6团队建设
8.7高血压患者的分级诊疗
    8.7.1社区初诊高血压转出条件
    8.7.2社区随诊高血压转出条件
    8.7.3上级医院转回基层社区的条件
8.8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9继发性高血压
9.1肾实质性高血压
9.2肾动脉狭窄及其他血管病引起的高血压
    9.2.1肾动脉狭窄:
    9.2.2主动脉狭窄:
9.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 :
9.4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及其他内分泌性高血压
    9.4.1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原醛症:
    9.4.2嗜铬细胞瘤/副神经节瘤:
    9.4.3库欣综合征:
9.5其他少见的继发性高血压
9.6药物性高血压
9.7单基因遗传性高血压 10研究展望 利益冲突声明 (排名不分先后)

(4)基于外周连续血压信号的自适应中心动脉压重建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和趋势
        1.2.1 中心动脉压重建技术的现状
        1.2.2 无创连续外周血压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贡献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
第二章 中心动脉压的测量与重建方法
    2.1 引言
    2.2 中心动脉压概述
        2.2.1 中心动脉压
        2.2.2 中心动脉压与外周血压的关系
    2.3 中心动脉压的测量方法
        2.3.1 有创测量方法
        2.3.2 无创测量或重建方法
    2.4 中心动脉压的无创重建方法
        2.4.1 通用传递函数法
        2.4.2 前进波反射波法
        2.4.3 多通道盲系统辨识法
        2.4.4 Tube-load模型法
        2.4.5 孤波模型法
        2.4.6 三维模型法
    2.5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双外周连续血压信号的中心动脉压重建方法的研究
    3.1 引言
    3.2 双外周血压自适应重建中心动脉压
        3.2.1 基于双血压分解前进波反射波的模型
        3.2.2 双外周血压两级动脉血流动力学模型
        3.2.3 双外周血压单级动脉血流动力学模型
        3.2.4 自适应滤波系统辨识方法求解系统参数
    3.3 仿真实验
    3.4 人体实验
    3.5 实验分析
    3.6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单外周连续血压信号的中心动脉压重建方法的研究
    4.1 引言
    4.2 基于手指动脉关闭的单外周血压重建中心动脉压方法研究
        4.2.1 模型推导
        4.2.2 实验1:手指血管关闭实验
        4.2.3 实验2:重建上臂血压效果验证实验
        4.2.4 实验3:验证重建的中心动脉压
        4.2.5 结论
    4.3 针对容积补偿法的单外周血压精确重建中心动脉压方法研究
        4.3.1 方法
        4.3.2 结果
        4.3.3 讨论
        4.3.4 结论
    4.4 数据驱动的单外周血压重建近心端动脉压的自适应方法研究
        4.4.1 方法
        4.4.2 结果
        4.4.3 讨论
        4.4.4 结论
        4.4.5 附录-公式详推
    4.5 小结
第五章 无创实时中心动脉血压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5.1 引言
    5.2 无创连续血压的测量方法
        5.2.1 动脉张力测定法
        5.2.2 容积补偿法
        5.2.3 脉搏波波速测定法
        5.2.4 脉搏分解分析法
    5.3 基于容积补偿法的手指血压测量系统的关键技术研究
        5.3.1 系统总体设计
        5.3.2 前端系统部分
        5.3.3 后端系统部分
        5.3.4 心脏参考水平系统部分
        5.3.5 系统仿真及软件设计
        5.3.6 系统实现效果
        5.3.7 适用于的测量脑血流自动调节的连续血压测量仪
        5.3.8 临床验证方案
        5.3.9 实验室20例健康人对比实验
    5.4 基于容积补偿法的双外周血压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5.4.1 总体研究方案
        5.4.2 硬件技术
        5.4.3 软件技术
        5.4.4 临床试验设计
        5.4.5 临床试验结果及分析
    5.5 穿戴式连续血压测量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5.5.1 总体设计
        5.5.2 整体结构设计
        5.5.3 小型化气路结构设计
        5.5.4 控制算法的设计
        5.5.5 不同生理状态下的连续血压实时跟踪和校准算法
        5.5.6 系统样机的实现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后续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机器学习的血压测量及血压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 血压测量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2.2 时间序列预测的研究发展
        1.2.3 机器学习方法在医疗领域的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与结构
        1.3.1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3.2 本文组织结构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脉搏波的基本特性
        2.1.1 脉搏波的产生与传播
        2.1.2 脉搏波的波形特征
    2.2 从脉搏波中提取血压信息
    2.3 机器学习理论
        2.3.1 人工智能概述
        2.3.2 回归模型介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脉搏波信号去噪及特征提取
    3.1 脉搏波信号的获取
        3.1.1 MIMIC数据集
        3.1.2 脉搏波信号处理流程
    3.2 脉搏波信号去噪
        3.2.1 经验模态分解法
        3.2.2 集成经验模态法
        3.2.3 去噪结果分析
    3.3 特征参数的提取
        3.3.1 特征点的识别
        3.3.2 本文选用的特征参数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回归算法的血压测量模型
    4.1 建模数据说明
    4.2 血压测量模型的建立流程
    4.3 最近邻算法
        4.3.1 最近邻方法原理说明
        4.3.2 网格搜索策略
    4.4 模型评价指标
    4.5 实验及结果分析
        4.5.1 实验结果
        4.5.2 结果分析与对比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基于循环神经网络的血压预测方法
    5.1 数值预测模型
    5.2 循环神经网络
    5.3 基于背景信息的LSTM网络
        5.3.1 基于背景信息的LSTM网络
        5.3.2 学习算法
    5.4 数据说明
    5.5 实验及结果分析
        5.5.1 实验一: 使用LSTM网络进行血压预测
        5.5.2 实验二: 使用LSTM-BI网络进行血压预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工作总结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6)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及老年人健康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老年人
        1.2.2 医养结合
        1.2.3 基本医疗保险
        1.2.4 健康保障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3.1 健康老龄化相关研究
        1.3.2 医养结合相关研究
        1.3.3 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相关研究
        1.3.4 老年人健康保障相关研究
        1.3.5 小结
    1.4 研究目标与内容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假设
        1.4.3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研究
        1.5.2 实证研究
        1.5.3 资料整理分析
    1.6 课题来源
    1.7 研究逻辑框架
        1.7.1 技术路线图
        1.7.2 结构安排
2 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健康保障影响机制概念模型构建
    2.1 医养结合服务供给环境判断及现状分析
        2.1.1 医养结合模式健康保障相关政策梳理
        2.1.2 医养结合需求现状分析
    2.2 基础理论阐述
        2.2.1 需要层次理论
        2.2.2 健康老龄化
        2.2.3 健康公平
        2.2.4 Anderson健康服务利用行为模型
        2.2.5 福利经济学
    2.3 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健康保障影响机制概念模型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典型案例的医养结合模式比较研究
    3.1 资料来源与方法
        3.1.1 典型案例研究
        3.1.2 深入访谈
    3.2 医养结合模式内涵
    3.3 医养结合典型案例
        3.3.1 医养结合服务项目及服务价格
        3.3.2 医养结合服务医疗保险报销政策
    3.4 基于典型案例的医养结合模式比较分析
        3.4.1 医养结合模式服务项目及价格特点分析
        3.4.2 医养结合模式医疗保险政策特点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及其接受意愿研究
    4.1 资料来源与方法
        4.1.1 问卷调查
        4.1.2 深入访谈
    4.2 医养结合模式选择描述性分析
        4.2.1 倾向特征分维度分析
        4.2.2 使能资源分维度分析
        4.2.3 需要分维度分析
    4.3 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及其接受意愿回归分析
        4.3.1 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回归分析
        4.3.2 老年人医养结合模式接受意愿
    4.4 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及其接受意愿的质性研究
        4.4.1 客观条件
        4.4.2 老年人认知与观念
        4.4.3 老年人个性特点影响
    4.5 讨论
        4.5.1 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需要分析
        4.5.2 医养结合模式选择影响因素分析
        4.5.3 医养结合模式接受意愿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倾向性评分匹配医养结合模式健康保障研究
    5.1 资料来源与方法
        5.1.1 问卷调查
        5.1.2 深入访谈
        5.1.3 倾向性评分匹配(PSM)
    5.2 基本情况分析
        5.2.1 老年人生命质量、主观幸福感
        5.2.2 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
        5.2.3 老年人基本医疗补偿
    5.3 构建医养结合模式倾向性评分匹配
    5.4 基于PSM老年人健康保障分析
        5.4.1 健康状况公平维度
        5.4.2 卫生服务利用公平维度
        5.4.3 卫生服务筹资公平维度
    5.5 老年人服务利用与保险受益体验的质性研究
        5.5.1 医养结合服务利用体验
        5.5.2 医养结合服务补偿体验
        5.5.3 老年人健康状况变化
    5.6 讨论
        5.6.1 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健康状况公平
        5.6.2 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公平
        5.6.3 医养结合模式下老年人卫生服务筹资公平
    5.7 本章小结
6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健康保障优化策略
    6.1 医养结合模式下影响老年人健康保障的问题表现
        6.1.1 医养结合服务难以有效满足老年人需要
        6.1.2 医养结合模式选择缺乏合理引导
        6.1.3 支持和促进性的环境建设不足
        6.1.4 医养结合服务的可负担性仍较低
        6.1.5 卫生服务利用存在不公平
        6.1.6 存在医疗资源挤占风险
    6.2 关键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6.2.1 宏观层面因素分析
        6.2.2 微观层面因素分析
    6.3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健康保障优化策略
        6.3.1 服务提供优化策略
        6.3.2 医疗保险优化策略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与特色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医养结合视角下老年人健康保障研究
    参考文献
附件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附件2 老年人调查问卷
附件3 老年人访谈提纲
附件4 人社、民政部门行政人员访谈提纲
附件5 医养结合机构中高层领导访谈提纲
附件6 PSM程序命令

(7)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论文提纲范文)

0前言
1高血压的检出
    1.1血压的测量[2]
    1.2高血压的检出
2高血压的诊断与评估
3高血压的治疗
4高血压的预防和教育
    4.1高血压的预防
    4.2社区健康教育
5高血压的管理
6社区高血压患者双向转诊服务
7基层高血压防治工作效果评估
8农村高血压的管理

(8)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无创血压测量方法
2血压测量方法总结及发展趋势分析

(9)多元多模量的穿戴式连续血压监测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连续血压测量方法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第二章 基于脉搏波测量血压的基本原理
    2.1 血压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
        2.1.1 血压的形成机理
        2.1.2 影响血压的因素
    2.2 脉搏波信号的相关介绍
    2.3 脉搏波与血压的关系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穿戴式连续血压监测系统设计
    3.1 系统总体框架设计
    3.2 系统的硬件设计
        3.2.1 系统主控与传输电路设计
        3.2.2 心电信号采集与调理电路设计
        3.2.3 脉搏波信号采集与调理电路设计
    3.3 系统的下位机软件设计
        3.3.1 下位机程序总体结构
        3.3.2 下位机软件系统配置
        3.3.3 下位机软件待机广播与连接传输
    3.4 Android手机端软件设计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多元多模量的连续血压测量模型
    4.1 血压检测算法概述
    4.2 心电与脉搏波信号的预处理
        4.2.1 心电与脉搏信号的特点与噪声干扰分析
        4.2.2 心电与脉搏波信号预处理
    4.3 心电信号与脉搏波信号的特征点提取
        4.3.1 心电信号特征点提取
        4.3.2 脉搏波信号特征点提取
    4.4 脉搏波特征参数计算
    4.5 连续血压测量模型
        4.5.1 基于线性回归的连续血压计算模型
        4.5.2 基于岭回归的连续血计算模型
    4.6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实验与分析
    5.1 实验设计
        5.1.1 实验方案
        5.1.2 实验流程
    5.2 结果分析
        5.2.1 误差分析
        5.2.2 相关性分析
        5.2.3 一致性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总结
    6.2 本文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10)穿戴式核心体温和连续血压测量关键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1 穿戴式多生理参数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2 体温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2.3 血压测量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重点
    1.4 本文结构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穿戴式多生理参数监测系统的电路设计与实现
    2.1 引言
    2.2 穿戴式无线多生理参数监测系统
        2.2.1 体温子系统
        2.2.2 心电子系统
        2.2.3 血氧/脉率子系统
        2.2.4 血压子系统
    2.3 时间同步
    2.4 小结
第三章 基于双通道热流法的核心体温测量技术的研究
    3.1 引言
    3.2 核心体温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
        3.2.1 插管法
        3.2.2 零热流法
        3.2.3 单/双通道热流法
    3.3 基于双通道热流法的核心体温有限元仿真与分析
        3.3.1 K vs T_(core)
        3.3.2 K vs T_(air)
        3.3.3 K vs H_(st)
    3.4 抗环境温度扰动的改进型核心体温测量技术
        3.4.1 基于自适应滤波器的抗环境温度扰动算法
        3.4.2 核心体温测量探头的改进
    3.5 热板实验
    3.6 人体实验
        3.6.1 静息实验
        3.6.2 运动实验
    3.7 小结
第四章 基于SOI硅片的镍薄膜温度传感器的设计与实现
    4.1 引言
    4.2 薄膜热敏材料在温度测量中的应用
    4.3 金属薄膜温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4.4 金属薄膜温度传感器的设计
        4.4.1 基片的选取
        4.4.2 金属薄膜材料的选取
        4.4.3 金属薄膜温度传感器的版图设计
    4.5 镍薄膜温度传感器的实现
        4.5.1 剥离技术及光刻胶的选择
        4.5.2 镍薄膜温度传感器的制作
    4.6 镍薄膜温度传感器的测试
    4.7 小结
第五章 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与血液动力学参数的连续血压测量技术的研究
    5.1 引言
    5.2 连续血压测量技术的基本原理
        5.2.1 插管法
        5.2.2 恒定容积法
        5.2.3 扁平张力法
        5.2.4 脉搏波传导时间法
    5.3 基于脉搏波传导时间与血液动力学参数的改进型血压测量技术
        5.3.1 基于纳维-斯托克斯流体动量守恒方程的血压模型
        5.3.2 引入血液动力学参数的重要意义
    5.4 生理信号预处理和生理参数特征提取
        5.4.1 心电信号
        5.4.2 脉搏波信号与血液动力学参数
    5.5 改进型血压测量模型的建立
        5.5.1 模型所用的生理参数特征选取方法
        5.5.2 基于RLR和RLS的血压算法
    5.6 改进型血压测量模型的验证
        5.6.1 MIMIC数据库实验
        5.6.2 人体实验
    5.7 小结
第六章 基于主成分分析与支持向量机的心血管疾病初筛技术的研究
    6.1 引言
    6.2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特征选取算法
        6.2.1 信号预处理与特征提取
        6.2.2 主成分分析与特征选取
    6.3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有/无心血管疾病的分类算法
        6.3.1 支持向量机
        6.3.2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支持向量机参数优化算法
    6.4 心血管疾病初筛分类算法及其验证
    6.5 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主要创新点
    7.3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历

四、血压测量有关影响因素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Writing Group of 2018 Chinese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 Chinese Hypertension League, Chinese Society of Cardiology, Chinese Medical Doctor Association Hypertension Committee, Hypertension Branch of China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nd Promotive Association for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Hypertension Branch of Chinese Geriatric Medical Association;.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9(01)
  • [2]中国血压测量指南[J]. 王文,张维忠,孙宁玲,林金秀,陈鲁原,吴可贵,朱鼎良,吴兆苏,刘力生.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1(12)
  • [3]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8年修订版[J].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心脑血管病防治, 2019(01)
  • [4]基于外周连续血压信号的自适应中心动脉压重建方法的研究[D]. 张攀登.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19(02)
  • [5]基于机器学习的血压测量及血压预测研究[D]. 陈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6]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模式及老年人健康保障研究[D]. 陈江芸.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7]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2014年修订版)[J]. 《中国高血压基层管理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5(01)
  • [8]无创血压测量方法的研究进展[J]. 蒋巍巍,季忠. 中华高血压杂志, 2015(07)
  • [9]多元多模量的穿戴式连续血压监测系统的研究[D]. 段博. 东南大学, 2019(06)
  • [10]穿戴式核心体温和连续血压测量关键技术的研究[D]. 冯靖杰. 浙江大学, 2018(08)

标签:;  ;  ;  ;  ;  

血压测量影响因素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