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一类函数的积分(论文文献综述)
樊守芳[1](2018)在《一类函数列积分的性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首先探讨了闭区间上非负连续函数列积分构成的数列极限问题,给出了极限值与函数最值有关的结论.然后利用此结论,研究了闭区间上非负连续函数列积分的第一积分中值定理"中间点"构成数列的单调性与敛散性,得到了一系列结论.
刘亚平[2](2006)在《第一类弱奇异Volterra积分方程的超收敛技术》文中指出本文旨在研究Volterra积分方程的机械求积法及其超收敛技术.众所周知,由于第一类弱奇异Volterra积分方程存在不适定性、核奇异性、解在初始点不光滑性,所以尽管已有众多文献研究,但迄今为止仍无成熟算法.本文拟给出解第一类弱奇异Volterra积分方程的高精度、低复杂度、低存贮量的算法,并且可以通过外推或组合技巧等加速收敛技术以提高精度.该方法具有后验误差估计和自适应功能,即可以在计算过程中检验计算精度是否达到要求以便构造自适应算法.本文算法将会使得具有奇异解的第一类弱奇异Volterra积分方程的计算复杂度大为改善,精度大为提高,抗噪性大为增强,程序更容易实现.本文首次从理论和方法上论述了解Volterra积分方程,尤其是第一类弱奇异Volterra积分方程的机械求积法及其外推和组合算法的可行性.由于第一类弱奇异Volterra积分方程是不适定问题,它的核是奇异的,解通常是非光滑的甚至是奇异的,所以本文提供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理论与实用价值.本文首次综合了以下方法求解第一类弱奇异Volterra积分方程:(1)避开求解不适定问题,把第一类弱奇异Volterra积分方程转化为一个具有连续核与光滑右端函数的第二类Volterra积分方程,但是核和右端函数都是由弱奇异积分表示;(2)利用周期化方法与修正梯形公式得到了核与右端函数的高精度逼近值;
张凤荣[3](2012)在《分数阶微分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共有五章,主要研究了三部分内容,包括分数阶微积分(分数阶积分和分数阶微分)的初始化、同分数阶微分系统的稳定性分析以及多分数阶微分系统的稳定性分析.第一章简要地介绍分数阶微积分的发展概况、分数阶微分系统稳定性的研究背景及有关分数阶微积分的定义和基本性质.第二章研究了Riemann-Liouville导数和Caputo导数的Lorenzo-Hartley(LH)初始化问题,并从三个方面比较了LH分数阶导数与未初始化的分数阶导数的关系.在第三章中,研究了线性同分数阶微分系统及其扰动系统的稳定性,给出了带Riemann-Liouville导数或Caputo导数的线性同分数阶微分系统及其扰动系统的稳定性判据.第四章通过类Lyapunov函数法和比较法分析非线性Caputo型同分数阶微分系统的稳定性,推导出了非线性Caputo型同分数阶微分系统的零解渐近稳定或稳定的充分条件.第五章利用广义分数阶导数与Caputo导数的关系式及相关性质将任意有理多阶的Caputo型微分系统转化为等价微分系统,并给出该有理多阶微分系统的稳定性结论.同时分析了齐次初值形式的Riemann-Liouville型有理多阶微分系统,给出Riemann-Liouville型有理多阶微分系统的等价微分系统及系统稳定的一个充分条件.
龙伦海,毕红兵,黄玲[4](2012)在《SO-类函数的积分性质及其在分形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利用非标准分析的方法,给出了S0-类实函数的一个积分不等式和一个积分等式:(1)设A是标准的完备度量空间(X,d)中的一个准标准内的子集,μ是X上的一个Borel正则有限的标准外测度.若f是X上的一个非负的S0-类实函数,则有°(∫Aμ)≤∫°A°fdμ.特殊情况当f≡1时,有°(μ(A))≤μ(°A);(2)设E是标准的s-紧集,若f是E上的一个S0-类实函数,则°(∫E fdHs)=∫E°fdHs,这里°(*)指的是*的影子.并给出了这些结果在分形几何中用以判断一个分形集其内部是否非空的方法及一个分形函数在Hausdorff测度空间上的积分的计算方法,并给出了相应的实例加以验证.
钟巨康[5](1985)在《一类函数积分方程与双曲型方程组边值问题唯一可解性的离散现象》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一类函数积分方程具有不唯一解的充分必要条件,并用来研究第三类双曲方程组不唯一解的情况.
黄娟霞[6](2020)在《关于变上限积分函数及其可导性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变上限积分是微积分的重点、难点,它是理解和掌握微积分学基本定理的关键,同时也是微分与积分、不定积分与定积分之间的桥梁和纽带.文章给出变上限积分函数在求极限问题、求极大(小)值问题及求导问题中的应用,对每种应用都配以典型的求解实例,并对其中的求解方法归纳总结,可为解决此类问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李成睿[7](2019)在《概周期函数在流体力学方程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研究主动标量方程概周期解的适定性问题以及Boussinesq方程概周期解的适定性问题,正则性问题和解析性问题。论文结构如下:第1章介绍问题的背景以及研究现状。第2章研究一类主动标量方程温和解在小初值下的整体存在性和唯一性。首先引进函数空间Yω,δ.然后在空间中证明了由此类方程取傅里叶变换后所得方程的解。最后对此解取逆变换,指出所得的空间变量上实值概周期函数就是原问题的整体温和解。记B(0)=21∑g∈F|g|ω|Bg(0)|.我们可知如果B(0)>0,则存在常数T使得(-△)α/2θ(·,t)(?)Lp(R2)对任意0≤α≤ω,0≤t≤T和0<p<∞成立。第3章研究一类Boussinesq方程温和解的局部适定性和正则性。首先给出解的逐次逼近,并对与此逐次逼近解相对应级数的系数进行了估计。接着在引进的完备度量空间(XT,dXT)框架下通过傅里叶变换法证明该方程温和解的局部适定性。进一步假设初值(u0,00)∈ FM0,σ∞(R3,C3)× FM0∞(R3),我们证明了上述空间变量上复值概周期温和解也满足(u,θ)∈ C([0,T];FM0,σS(R3,C3))× C([0,T];FM0S(R3))对任意 S ∈ N+成立。第4章研究了一类Boussinesq方程温和解的解析性。在实值概周期函数初值不具有解析性的条件下,构造了新的完备度量空间(XT,dXT),证明了该方程空间变量上实值概周期温和解的解析性。
张新元,王骁力[8](2011)在《一类函数第一积分中值定理中值点的渐近性》文中研究说明给出了当积分区间的两个端点都为被积函数的若干次零点时,第一积分中值定理中值点的渐近性质.
潘丽云[9](2009)在《魏尔斯特拉斯的复变函数思想分析》文中提出本文采用文本分析、历史研究和比较研究方法,对魏尔斯特拉斯原始论文和讲义进行了详细、全面、系统地文献解读和分析,同时根据他的学生和其他数学史家相关主题的研究文献,以探究基本问题——魏尔斯特拉斯复变函数思想、方法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为主旨,结合实分析等领域的密切关联,剖析、梳理了魏尔斯特拉斯的复变函数理论构架,并将体现于其中的魏尔斯特拉斯复变函数思想的特征做出深刻总结和客观评价。获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围绕魏尔斯特拉斯复分析思想缘起问题,兼顾外因与内因对19世纪复变函数的发展进行了考察与梳理,介绍了通向复分析三个基本途径——代数分析、积分、几何。指出了德国数学组合分析与古德曼的级数工作以及分析严格化要求的共同影响,构成了魏尔斯特拉斯发展复变函数理论的动机。2.全面勾勒了魏尔斯特拉斯不平凡的一生,从生活轨迹到学术生涯以及教育活动等方面,概要介绍了他在不同数学领域取得的成就、思想以及教育观念。深刻体现了魏尔斯特拉斯在19世纪后半叶作为数学界领军人物的核心地位与强大的影响力。3.详细考察魏尔斯特拉斯早期的三篇论文,从解析函数的积分表示、级数表示以及微分形式的理论论述中,得到若干重要结果如双重级数定理、柯西积分定理与洛朗级数定理等等,揭示魏尔斯特拉斯复分析方法的出现以及发展复分析理论的基础。4.探析了魏尔斯特拉斯中期的解析因子理论,反映了魏尔斯特拉斯数学思想的连贯性,通过他对复变函数理论某些基本问题的关注,体现了代数方法的研究手段。通过与复变函数关联度的考察,强调了这一阶段蕴含的数学思想对后来整体解析函数理论具有一定的思想启发力。5.深入考察了魏尔斯特拉斯后期,即在柏林大学授课期间,完成并提交于德国科学院的论文,借助解析函数的性质并将复变函数理论一般化,说明此时魏尔斯特拉斯已将复变函数理论作为独立的理论进行研究。这一阶段是复分析理论不断深化、整体理论构架形成时期。6.详尽分析了魏尔斯特拉斯学生的“解析函数导论”课堂笔记,更加清晰地重构魏尔斯特拉斯函数理论体系。魏尔斯特拉斯以“解析映射”概念为基本构成,进行解析延拓,从而实现由局部获得整体解析函数。完整地剖析了魏尔斯特拉斯的复变函数论思想、理论与方法。7.探讨了魏尔斯特拉斯复变函数思想影响的张力与限度。魏尔斯特拉斯对整函数和亚纯函数的研究开启了三个方向的系统研究,对19世纪末至20世纪诸多函数论分支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启发与导向。另一方面,分析了魏尔斯特拉斯复变函数思想中代数性的局限性,当现代复变函数转向几何方向蓬勃发展时,其复变函数思想与方法逐渐式微。
吴迪,陈林,徐宝文[10](2014)在《SIMPLE:一种新型多范型程序设计语言》文中认为为了满足越来越高的软件开发需求,许多通用程序设计语言扩充了各种新的语言设施,从而使语言变得复杂而难于学习和使用。为了创造一个核心概念简单明确、同时可以广泛用于各类开发的语言,设计了一种具有简明核心概念和丰富语言设施的程序设计语言SIMPLE。首先对SIMPLE语言进行概述,然后针对SIMPLE的模块化、泛型、内存管理以及异常处理等设施进行阐述。此外,讨论了如何将过程式、面向对象、函数式3种程序设计范型在SIMPLE中实现有机的融合。
二、关于一类函数的积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一类函数的积分(论文提纲范文)
(1)一类函数列积分的性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定义与引理 |
3 主要结论 |
(2)第一类弱奇异Volterra积分方程的超收敛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Volterra积分方程及其常用的数值方法 |
2.1 Volterra积分方程的发展历史 |
2.2 Volterra积分方程的分类 |
2.3 导出积分方程的一些实际问题与数学问题 |
2.4 Volterra积分方程的各种常用数值方法 |
2.4.1 机械求积法 |
2.4.2 投影法: 配置法、Galerkin法、最小二乘法 |
2.4.3 Runge-Kutta 法 |
2.4.4 线性多步法 |
2.4.5 分数微积分法 |
2.4.6 第二类弱奇异Volterra积分方程的机械求积法及其外推与组合算法 |
第三章 第一类弱奇异Volterra积分方程的机械求积法及其外推算法 |
3.1 引言 |
3.2 数值方法 |
3.3 收敛性及误差估计 |
3.4 渐近展开式,外推及后验估计 |
3.5 数值算例 |
第四章 第一类弱奇异Volterra积分方程的高精度组合算法 |
4.1 引言 |
4.2 中矩形求积法与梯形求积法 |
4.3 收敛性与误差估计 |
4.4 渐近展开式, 组合算法与后验估计 |
4.5 数值算例 |
第五章 化美式期权定价中抛物型方程的自由边界问题为非线性Volterra积分方程及其数值方法 |
5.1 引言 |
5.2 Black-Scholes 微分方程及公式的推导 |
5.3 美式期权定价的数学模型–抛物型方程的自由边界问题 |
5.4 自由边界问题转化为非线性Volterra型积分方程 |
5.5 机械求积法 |
第六章 函数积分方程的机械求积法及其在随机点过程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解的存在性与唯一性 |
6.3 机械求积法及误差估计 |
6.4 随机点过程中的函数积分方程及实例 |
6.5 数值算例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工作目录 |
致谢 |
(3)分数阶微分系统的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分数阶微积分的应用概况 |
1.2 分数阶微分系统稳定性的研究背景 |
1.2.1 线性同分数阶微分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1.2.2 非线性同分数阶微分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1.2.3 多分数阶微分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1.3 特殊函数及其性质 |
1.3.1 Gamma函数和Beta函数 |
1.3.2 Mittag-Leffler函数 |
1.4 分数阶微积分的定义和性质 |
1.4.1 Riemann-Liouville分数阶积分与导数 |
1.4.2 Caputo导数 |
1.4.3 广义分数阶导数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分数阶微积分的初始化 |
2.1 引言 |
2.2 LH初始化理论 |
2.2.1 基于Riemann-Liouville微积分的LH初始化 |
2.2.1.1 分数阶积分的LH初始化 |
2.2.1.2 Riemann-Liouville导数的LH初始化 |
2.2.2 LH分数阶微积分的性质 |
2.2.3 LH分数阶微积分的Laplace变换 |
2.2.3.1 LH分数阶积分的Laplace变换 |
2.2.3.2 LH分数阶导数的Laplace变换 |
2.3 LH分数阶导数与未初始化的分数阶导数的关系 |
2.3.1 从定义式的角度 |
2.3.2 从Laplace变换公式来看 |
第三章 线性同分数阶微分系统及其扰动系统的稳定性 |
3.1 引言 |
3.2 自治线性分数阶微分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3.2.1 Riemann-Liouville型微分系统 |
3.2.2 Caputo型微分系统 |
3.3 非自治线性分数阶微分系统稳定性分析 |
3.3.1 Riemann-Liouville型微分系统 |
3.3.2 Caputo型微分系统 |
3.4 扰动系统的稳定性 |
3.5 小结 |
第四章 非线性Caputo型同分数阶微分系统的稳定性 |
4.1 预备知识 |
4.2 稳定性分析 |
4.2.1 类Lyapunov函数法 |
4.2.2 比较方法 |
4.3 小结 |
第五章 多分数阶微分系统的稳定性 |
5.1 Caputo型多分数阶微分系统的分析 |
5.1.1 Caputo型多分数阶微分系统的等价形式 |
5.1.2 Caputo型多分数阶微分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5.2 Riemann-Liouville型多分数阶微分系统的分析 |
5.2.1 Riemann-Liouville型多分数阶微分系统的等价形式 |
5.2.2 Riemann-Liouville型多分数阶微分系统的稳定性分析 |
5.3 实例 |
5.4 小结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工作 |
致谢 |
(6)关于变上限积分函数及其可导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预备知识 |
2 变上限积分函数可导性的应用 |
2.1 极限问题 |
2.2 极值问题 |
2.3 求导问题 |
3 结论 |
(7)概周期函数在流体力学方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与研究现状 |
1.2 本文主要内容介绍 |
2 二维主动标量方程温和解的整体存在性 |
2.1 引言及结论 |
2.2 预备知识 |
2.3 定理2.1与定理2.2的证明 |
2.3.1 平面波型初值条件 |
2.3.2 温和解的整体存在性 |
2.4 小结 |
3 三维不可压缩Boussinesq方程温和解的局部适定性和正则性 |
3.1 引言及结论 |
3.2 预备知识 |
3.3 对应级数系数的估计 |
3.4 定理3.1的证明 |
3.5 小结 |
4 三维不可压缩Boussinesq方程温和解的解析性 |
4.1 引言及结论 |
4.2 预备知识 |
4.3 定理4.1的证明 |
4.4 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魏尔斯特拉斯的复变函数思想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选题意义 |
2 文献综述 |
3 研究目标 |
4 结构编排 |
第一章 历史与背景概述 |
1.1 概述 |
1.2 实到虚的过渡 |
1.2.1 从代数分析中产生虚量 |
1.2.2 积分之路通向复变量函数 |
1.2.3 复函数的几何考虑 |
1.3 魏尔斯特拉斯函数论的产生背景 |
1.3.1 德国数学组合分析的影响 |
1.3.2 古德曼的级数工作 |
1.3.3 分析的严格化与算术化 |
第二章 人生历程与数学启蒙 |
引言 |
2.1 魏尔斯特拉斯前四十年生活 |
2.1.1 出生与家庭 |
2.1.2 中学时代 |
2.1.3 大学时期 |
2.1.4 专攻数学 |
2.1.5 人生转折 |
2.2 魏尔斯特拉斯后四十年人生轨迹 |
2.2.1 大学教授 |
2.2.2 柏林授课 |
2.2.3 收获与痛苦 |
2.2.4 着作与成就 |
2.2.5 思想与观念 |
第三章 魏尔斯特拉斯复变函数理论的启始 |
引言 |
3.1 魏尔斯特拉斯第一篇复变函数论文 |
3.1.1 复函的级数表示定理的提出 |
3.1.2 定理证明的理论依据 |
3.1.3 幂级数表达的唯一性考察 |
3.1.4 对级数表示定理的推广 |
3.1.5 高阶导数公式的获得 |
3.2 魏尔斯特拉斯对复变量幂级数的关注 |
3.2.1 单变量双重级数的系数估计 |
3.2.2 多变量双重级数的系数估计 |
3.2.3 双重级数定理的导出 |
3.3 魏尔斯特拉斯对单复变函数微分形式的考察 |
3.3.1 以微分方程组的幂级数解为前提 |
3.3.2 单值解析函数的微分形式的构造 |
3.3.3 多复变量级数中延拓思想的萌芽 |
小结 |
第四章 解析因子理论与魏氏复函思想的转折 |
引言 |
4.1 魏尔斯特拉斯研究解析因子的背景 |
4.2 魏尔斯特拉斯解析因子理论的分析 |
4.2.1 解析因子一般形式的确定 |
4.2.2 解析因子的典型性质 |
4.2.3 对称解析因子的提出 |
4.2.4 解析因子收敛性考查 |
4.2.5 解析因子的不同表达 |
4.3 对魏尔斯特拉斯解析因子理论的评价 |
小结 |
第五章 魏尔斯特拉斯复变函数理论的深化 |
引言 |
5.1 对《单值解析函数理论》的分析 |
5.1.1 解析函数基本概念的明确 |
5.1.2 解析函数奇点的分类 |
5.1.3 解析函数分类及刻画 |
5.1.3.1 有理函数 |
5.1.3.2 整函数 |
5.1.3.3 超越函数 |
5.1.3.4 根据奇点对整函数分类 |
5.1.3.5 各类解析函数的表达式 |
5.1.4 函数构造定理扩展及素函数的引入 |
5.2 对三类单值解析函数的具体研究 |
5.2.1 单变量整单值函数理论概述 |
5.2.2 单本性奇点的单值函数分析 |
5.2.3 多本性奇点的单值函数分析 |
5.2.3.1 具有n个本性奇点的单值函数 |
5.2.3.2 具有n个本性奇点、任意多个非本性奇点的单值函数 |
5.3 具有本性奇点的函数性质 |
小结 |
第六章 教学实践与复函体系的完善 |
引言 |
6.1 笔记形成时期的背景介绍 |
6.1.1 学术状况 |
6.1.2 课程开讲 |
6.1.3 笔记版本 |
6.2 笔记内容简介 |
6.3 笔记中的复变函数理论体系 |
6.3.1 复函理论中基本概念的精确 |
6.3.1.1 引进复变量函数 |
6.3.1.2 建立解析函数概念 |
6.3.1.3 强调一致收敛性质 |
6.3.2 复函理论中基本定理的定型 |
6.3.2.1 函数逼近思想的体现 |
6.3.2.2 和函数的级数表示定理 |
6.3.2.3 借助近似公式转化级数表达 |
6.3.2.4 和函数与幂级数形式的收敛域 |
6.3.2.5 连续统与幂级数间的互导 |
6.3.3 复函理论中的核心思想 |
6.3.3.1 函数元的概念及其作用 |
6.3.3.2 解析映射思想及性质的阐述 |
6.3.3.3 无穷远元素的考虑 |
6.3.3.4 单值分支思想的明确 |
小结 |
第七章 影响与传播 |
引言 |
7.1 魏尔斯特拉斯之后解析函数理论的发展 |
7.2 魏尔斯特拉斯数学研究的式微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魏尔斯特拉斯年谱 |
2.柏林大学授课课程目录 |
3.魏尔斯特拉斯《着作》全集目录及前言 |
4.魏尔斯特拉斯指导的博士生及其论文名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SIMPLE:一种新型多范型程序设计语言(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设计目标 |
2.1 简单性 |
2.2 可读性 |
2.3 可靠性 |
2.4 安全性 |
2.5 可扩展性 |
2.6 效率 |
3 典型语言设施 |
3.1 程序单元类型 |
3.2 程序单元模板 |
3.3 规格说明与实现 |
3.4 内存管理 |
3.5 异常处理 |
4 多范型特征 |
4.1 过程式程序设计 |
4.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4.2.1 抽象性 |
4.2.2 继承性 |
4.2.3 多态性 |
4.3 函数式程序设计 |
4.3.1 第一类函数 |
4.3.2 高阶函数和柯里化 |
结束语 |
四、关于一类函数的积分(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类函数列积分的性质[J]. 樊守芳.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8(17)
- [2]第一类弱奇异Volterra积分方程的超收敛技术[D]. 刘亚平. 四川大学, 2006(03)
- [3]分数阶微分系统的稳定性分析[D]. 张凤荣. 上海大学, 2012(08)
- [4]SO-类函数的积分性质及其在分形中的应用[J]. 龙伦海,毕红兵,黄玲. 数学学报, 2012(04)
- [5]一类函数积分方程与双曲型方程组边值问题唯一可解性的离散现象[J]. 钟巨康. 深圳大学学报, 1985(04)
- [6]关于变上限积分函数及其可导性的研究[J]. 黄娟霞.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20(06)
- [7]概周期函数在流体力学方程中的应用[D]. 李成睿.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8)
- [8]一类函数第一积分中值定理中值点的渐近性[J]. 张新元,王骁力.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1(04)
- [9]魏尔斯特拉斯的复变函数思想分析[D]. 潘丽云. 西北大学, 2009(08)
- [10]SIMPLE:一种新型多范型程序设计语言[J]. 吴迪,陈林,徐宝文. 计算机科学, 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