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邵阳西部区域植物资源及合理开发(论文文献综述)
应佳莉[1](2021)在《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对中国特有荚蒾潜在分布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荚蒾属(Viburnum)隶属于川续断目(Dipsacales)五福花科(Adoxaceae),我国拥有亚洲最丰富的荚蒾属植物资源,是该属植物亚洲分布中心。荚蒾属植物适应环境能力强,在观赏、药用、食用、生态、香料等各方面均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特有荚蒾是荚蒾属植物中的代表性类群,根据其地理分布格局及生境特征可反映出该属植物分布变化趋势、迁移趋势及植物区系发展过程,这对该属植物的引种、驯化、保育及合理规划物种多样性保护位点具有重要意义。Max Ent模型依据物种分布点数据和环境变量数据,可对目标物种的分布区科学准确的进行模拟预测,是研究气候变化对物种分布影响及迁移趋势的重要模型。本研究以61种(包含种下单位)中国特有荚蒾为研究对象,基于七个组共5708份分布点数据和19个气候因子数据,采用Max Ent模型与Arc GIS软件空间分析技术,分别在当前、2050年和2070年三个不同时期气候情景下对中国特有荚蒾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筛选影响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并分析在不同气候情景下其高适生区面积的变化。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利用刀切法分析每个气候因子在预测中对模型的贡献率,找到影响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经过筛选和整体分析,得到影响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为:年温度变化范围(bio7)、年平均雨量(bio12)、温度季节变化(bio4)、昼夜温差与年温差比值(bio3)、最冷季度平均雨量(bio19)、最冷月份最低温(bio6)、最干月份雨量(bio14)。其中,年温度变化范围(bio7)和年平均雨量(bio12)是影响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最主要气候因素。(2)模型的验证通常根据AUC值来评估,中国特有荚蒾模型预测结果的AUC值范围为0.908~0.998,AUC值最小为0.908,最大为0.998,平均值为0.971,这52种中国特有荚蒾(其中有9种分布点数据小于5份,不能用于模拟预测)模型预测的AUC值均大于0.9,说明模型拟合效果较好,预测结果也较为准确。(3)从当前气候情景到2050年气候情景再到2070年气候情景的漫长过程中,通过对52种中国特有荚蒾(其中有9种分布点数据小于5份,不能用于模拟预测)的潜在分布区分析发现,分布区明显缩减的有29种;分布区明显扩增的有8种;分布区没有显着变化的有15种。(4)本研究中参考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关于可能性的划分标准,将中国特有荚蒾的适生等级划分为三类:非适生区[0,0.33)、低适生区[0.33,0.66)、高适生区[0.66,1],这为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的变化和计算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在已完成预测分析的52种中国特有荚蒾中(其中有9种分布点数据小于5份,不能用于模拟预测),从当前气候情景到2050年气候情景再到2070年气候情景的变化过程中,高适生区面积持续增加的有6种;高适生区面积持续减少的有26种;高适生区面积先增加后减少的有9种;高适生区面积先减少后增加的有11种。(5)中国特有荚蒾主要分布在500-2500 m海拔地区,且在500-1000 m的范围分布最多,以西南、中南、华东一带种类最多;中国特有荚蒾主要集中分布于:100-120°E,20-35°N,多处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多为灌木和小乔木,主要生境集中在灌丛、草丛、针阔叶林区域。中国特有荚蒾物种多样性高的地区集中在贵州、四川、重庆、湖北、福建、浙江一带;在云南、广西、广东、湖南、江西、安徽等省的部分区域物种多样性也较高,但分布极其分散。与当前气候情景下相比,未来气候情景下中国特有荚蒾物种多样性潜在分布格局变化不明显,没有出现较大的迁移,但在贵州、云南等省的部分地区物种多样性有减少的趋势。因此需及时采取建立就地保护区、构建迁地保护位点等措施,对荚蒾属植物资源进行有效保护。了解中国特有荚蒾空间分布格局,对该属植物的新物种搜集、种质保存、多样性保育等具有重要意义。
苏钰岚[2](2021)在《广西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文中指出通过查阅药用植物相关资料,进行野外实地调查、药材市场访问调查以及室内标本鉴定等工作,对荔浦市药用植物的种类组成、性状类型、资源类型、入药部位以及药用功效等进行统计分析。在市场调查方面,主要分析其代表性药材市场——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中植物药的种类组成、入药部位、药用功效及交易情况,掌握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利用药用植物的概况。同时,完成荔浦市域内国家重点药用植物的调查,统计其国家级、区级保护药用植物以及这些保护药用植物在原生中草药城中出现情况。主要调查结果如下:1.荔浦市共有药用植物1353种(包括种下单位,下同),隶属197科710属,占广西药用植物总科数的73.78%、总属数的49.41%、总种数的34.31%;其中,蕨类植物99种,隶属33科54属;裸子植物10种,隶属7科9属;被子植物1244种,隶属157科647属。药用植物的优势科和优势属明显,优势科有菊科、蝶形花科、茜草科、禾本科等,共13科235属473种;优势属有榕属、紫金牛属、菝葜属、悬钩子属等,共6属83种。2.荔浦市药用植物按性状分为草本类、灌木类、藤本类、乔木类4类,主要以草本类为主,共679种,占总种数的50.18%;按入药部位分为全草类、根类、叶类、茎类、花果类、地上部分6类,共计使用频次1850次,使用频次最多的是全草类和根类,分别是572次和505次。3.荔浦市栽培型药用植物有155种,隶属72科129属,占荔浦市药用植物的11.46%,栽培用于食用(60种)、观赏(60种)、饲料(13种)、药用(12种)、其他(2种)。4.荔浦市药用植物按其药用功效分为清热药、活血化瘀药、祛风湿药、利水渗湿药、理气药、化痰止咳平喘药、补虚药、止血药、拔毒生肌药、解表药、平肝息风药、温里药、收涩药、化湿药、驱虫药、消食药、杀虫止痒药、泻下药、安神药、开窍药和涌吐药,共21类,以清热药为主,共720种,占总种数的53.22%。5.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交易的植物药有549种,隶属144科402属;其中,蕨类植物21种,隶属13科18属;裸子植物5种,隶属5科5属;被子植物523种,隶属126科379属。优势科和优势属比较明显,共有7个优势科4个优势属;此外,植物药在各科、属呈现出明显的分散现象,共有62个单种科和323个单种属。6.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中交易的植物药按入药部位分为根类、全草类、花果类、藤茎类、叶类和其他类,以根类药材为主,共有260种,占总种数的47.36%;按药用功效分21种,以清热药为主,共280种,占总种数的51.00%。7.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中交易的药用植物有老班药72味(4虎、7牛、12钻、49风),占老班药总味数的69.23%,共计71种,隶属46科67属,其中蕨类植物有2科2种,裸子植物有1科1种,被子植物有43科68种。8.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的植物药销往荔浦本地(270种)、广西区内(268种)、广东(258种)、全国各地(91种)。植物药交易价格低廉,每千克在21元以下的药材230种,占植物药总数的41.89%;每千克在21至100元的276种,占植物药总数的50.27%;每千克超过100元的51种,占植物药总数的9.29%。年销售量超过100吨的大宗药材有67种,隶属46科64属。9.荔浦市药用植物中国家重点调查药用植物共计85种,隶属55科77属。在样方调查中出现44种,隶属34科39属;葛(60次)、漆树(44次)、千里光(42次)、山鸡椒(33次)、菝葜(33次)等在样方中出现频度高。原生中草药城中植物药材有国家重点调查药用植物46种,隶属35科46属。10.荔浦市野生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共计33种,隶属8科23属;蕨类植物1种,,被子植物32种。国家I级重点保护植物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植物6种,自治区级重点保护植物26种(兰科24种)。原生中草药城稀有药材19种(兰科11种),隶属9科15属。
尹原森[3](2020)在《不同种源地凤丹种子萌发试验研究》文中认为油用牡丹是新型木本油料作物,凤丹(Paeonia ostii)(杨山牡丹)是油用牡丹栽培的主要栽培类型。由于凤丹适应性强,其种源和栽培环境不同,各品种(类型)之间的特性也不尽相同。然而凤丹油用栽培时种子产量低,严重影响种植户的积极性,究其原因是没有筛选出合适的种质或培育出高产品种,且各地均用药用栽培模式进行油用栽培,所以在全国范围内筛选种质资源,选择优株或适应性强的凤丹资源到引种地栽培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对全国油用牡丹栽培主产区的9个种源地(重庆巫山、安徽亳州、重庆南川、山东菏泽、重庆垫江、河南洛阳、陕西杨凌、安徽南陵、安徽铜陵)凤丹种子和8个种源地(重庆、邵阳、洛阳、杨凌、亳州、菏泽、上海、铜陵)凤丹在苏州栽培凤丹后代的种子进行萌发试验,研究种源地和播种密度对凤丹发芽率、根长,后代种子淀粉、可溶性糖、脱落酸(ABA)和赤霉素(GA3)含量的影响,结果显示:(1)9个种源地凤丹种子的百粒重,种子长度、宽度、厚度、长宽比都呈现了显着差异(P<0.05)。菏泽种源种子百粒重最重(34.14 g),而邵阳种源的百粒重最轻(26.49 g);种子长度最长的来自邵阳(6.56 cm),长度最小的来自杨凌(7.72 cm);最宽的来自邵(4.08 cm),种子宽度最小来自杨凌(3.47 cm);然而种子长宽比最大的来自邵阳(1.98),种子长宽比最小的来自亳州(1.74)。(2)不同种源地的凤丹长根、中根和短根具有显着差异(P<0.05)。其中洛阳的凤丹根长最小,为(7 cm),巫山的凤丹根长最大,为(9.5 cm)。洛阳的凤丹中根最小,为(3.5 cm),亳州和南川的凤丹中根最大,均为(5.5 cm)。亳州的凤丹短根最小,为(3.5 cm),南陵的凤丹短根最大,均为(5.5 cm)。(3)播种密度对凤丹发芽率和根长具有显着性差异(P<0.05)。在间距为0 cm、1 cm、2 cm的条件下,凤丹发芽率变化明显(P<0.05)。菏泽种源具有更强的适应性。(4)不同种源凤丹在苏州栽培后代种子长根、中根、短根具有显着差异(P<0.05)。但是长根、中根、短根的变异不一样,这说明不同地区的种源在苏州栽培后,其后代种子的变异机制明显不同。(5)不同种源凤丹后代种子淀粉、可溶性糖、ABA和GA3含量差异显着(P<0.05)。不同种源地的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呈现出:亳州>重庆>铜陵>菏泽>邵阳>临洮>洛阳>杨凌。但是ABA含量表现为:杨凌>邵阳>亳州>重庆>铜陵>菏泽。综上,安徽铜陵和山东菏泽种源比较适应苏州环境,适合在苏州地区发展油用牡丹产业。
王鑫[4](2020)在《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资源调查与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以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的野生蓝色花卉资源为研究对象,自2018年7月~2019年11月,对该区域内11个资源丰富地点的蓝色花卉资源进行了多次实地调查,将调查中发现的蓝色花卉进行了鉴定和分类,并对其中部分种类进行了繁殖试验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区域内共有野生蓝色花卉23科58属86种,含属、种较多的科为唇形科,菊科。单科单属的科有11个,占总科数的47.83%。有42属为单属单种野生蓝色花卉,占总种数的48.84%。区域内草本花卉有77种,木本花卉6种,藤本花卉3种,其中多年生草本超过了全部调查种类的2/3。草本花卉资源种类占有绝对优势。盛花期在6~8月。(2)将观赏价值、生态价值和应用价值作为评价指标,下设20个评价因子,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区域内的86种蓝色花卉进行综合评价,总分值大于4分为Ⅰ级,3.5~4分为Ⅱ级,3~3.5分为Ⅲ级,小于3分为Ⅳ级。结果表明:Ⅰ级有蓝盆花、华北耧斗菜和紫花耧斗菜等14种,这些野生花卉不仅观赏价值高,而且具有优秀的生态价值和应用价值,可以优先大力推广,使其科学合理的运用到城市绿化中。Ⅱ级包括三花莸、鸭跖草、香薷等33种,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3)以综合评价结果较高的华北耧斗菜和紫花耧斗菜为例,种子采收于2019年5月,分别在2019年9月和2020年3月进行了种子萌发试验。2019年9月两种耧斗菜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紫花耧斗菜和华北耧斗菜种子成熟后不经过低温打破休眠便可萌发。变温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其萌发均有影响,最佳萌发条件均为200 mg/L的GA3浸泡24 h,光照8 h,昼20℃/夜15℃,发芽率分别为59.33%、48.67%。2020年3月试验结果表明:种子贮藏10个月后,发芽率为0,种子丧失生命力,寿命较短;2019年7月进行大叶铁线莲的扦插实验,发现不同浓度的IBA对大叶铁线莲的嫩枝扦插影响明显,能够明显促进大叶铁线莲的扦插生根,最佳处理为浓度600 mg/L的IBA浸泡30 s,平均生根率、存活率和根系长度分别达到61.67%、61.33%和5.92 mm。
张雄一[5](2020)在《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演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生态系统是支撑人类生存、发展的复合系统,人类不断地从生态系统中汲取各种资源,在享受生态系统带来多样的服务的同时,也对生态系统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科学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关系,探究区域间供需格局的演变特征,有助于保障区域生态安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本文以湖南省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5年的土地利用/覆被数据,分析了湖南省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变化和转变模式;运用当量因子法和综合多指标模分别对各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和需求进行了测算,并结合自然间断点法对供给和需求进行分级,将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模式划分为9种模式;通过对栅格尺度上供需等级的匹配,对2000-2015年生态系统服务的供需格局特征及其演变进行了分析。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土地利用/覆被结构中,林地和耕地占比最高,林地主要集中在山地和丘陵区,耕地主要集中在洞庭湖平原区和丘陵盆地区域。2000-2015年湖南省土地利用格局发生了较明显改变,主要表现为建设用地和水域面积的增加,草地和耕地面积的减少。其中耕地的面积减少最多,为135312 hm2,建设用地的面积增加最多,为172304 hm2。湖南省土地利用/覆被演变中耕地主要转变为建设用地(86793hm2)和林地(32071 hm2),林地主要转变为建设用地(80591 hm2)和水域(5663hm2),草地主要转变为林地(12844 hm2)和水域(3874 hm2),水域主要转变为建设用地(3154 hm2)和未利用地(3411hm2),建设用地主要转变为林地(567 hm2)和水域(563 hm2),未利用地主要转变为水域(3544 hm2)。(2)生态系统服务供给从2000年的1.83×1010元上升到2015年的1.99×1010元,增长了9.20%。高供给和中等供给区域分别减少了24.72%和1.6%,较高供给、较低供给和低供给分别增加了22.80%、2.85%和0.68%。高供给和较高供给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降水充足、人类活动干扰程度较低、生态环境较好的山地和丘陵区域;较低供给和低供给主要集中在经济发展迅猛、人地矛盾突出的城乡建设区和地形较为平坦的平原区。(3)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指数由2000年的365480.5上升到2015年的533130.3,增长了45.87%。高需求、较高需求和较低需求分别增加了0.17%、0.90%和11.89%,中等需求和低需求分别减少了1.30%和11.66%。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高值区呈现“大集聚,小分散”、低值区比较分散的分布状况,高值区集中在人类活动干扰程度高、城乡建设区域,低值区分布在经济相对落后,人类活动较少的区域。(4)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模式时空演变中,高供给-低需求(H-L)模式面积变化最大,其面积减少了3.8%,其次是低供给-高需求(L-H)模式和高供给-中等需求(H-M)模式,其面积分别增加了2.34%、1.67%,中等供给-高需求(M-H)面积变化最少,减少了0.13%。供需模式保持不变的区域面积为167942 km2,占总面积的79.32%。供需发生改变的模式中,高供给-低需求(H-L)转为中等供给-低需求(M-L)面积最大,为10305 km2,占发生改变总面积的23.53%,其次是中等供给-低需求(M-L)转为高供给-低需求(H-L),面积为6402 km2,占发生改变总面积的14.62%。
谭文宇[6](2020)在《湖南省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研究》文中认为乡村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农业稳定、农村和谐、农民安居乐业对于国家繁荣和长期稳定至关重要。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当前我国乡村发展正处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期,深入探究乡村发展和转型问题对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湖南省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农业大省,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中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并且其乡村发展极具代表性,具有典型的区域特色。自“中部崛起”战略等提出以来,湖南省社会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但是城市和乡村发展之间依然存在较大的差距,乡村发展仍然较为落后,发展面临诸多突出问题。本文通过运用多种计量模型和空间分析技术相结合,以湖南省87个县域为研究单元,从“农业-农村-农民”三农视角出发,借助土地利用和社会经济数据,首先,以产业作为衡量载体,对各县域的乡村发展类型进行划分并分析其时空格局演变过程;其次,结合地方特点,构建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测算出2000-2016年湖南省各县域的乡村性指数,以此对乡村性进行评价,揭示不同时点各县域的乡村发展水平;再次,分析乡村性时空格局的演变特征,并揭示乡村性水平分布的空间关联性和异质性;解释不同乡村发展类型内乡村性水平的差异特点以及演变特征;最后根据不同乡村发展类型乡村性的特点因地制宜的提出有利于乡村发展的差别化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2000年-2016年间,乡村发展类型在时间上,均衡发展型的县市数量一直位居第一且呈波动式下降的趋势,商旅服务型的县市数量一直最少且呈波动式增长的趋势,农业主导类型的县市数量呈波动式增长趋势,工业主导类型的县市数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空间上,各县域的乡村发展类型呈现出比较明显的空间非均衡性,其空间总体演变特征呈四种乡村发展类型由分散向相对集中靠拢的态势。(2)处于不同乡村性水平的县域在数量上变化明显,2000-2016年湖南省87个县域乡村性呈现出弱乡村性和较弱乡村性的数量逐渐增多、中等乡村性的数量基本保持不变、较强乡村性和强乡村性的数量不断减少的态势,且乡村性整体不断弱化,均值不断下降;在空间上,在四个研究时间节点上整体均呈现出“西部高东部低”的空间格局,乡村性指数的空间集聚性在不断减弱而异质性则在不断增强;乡村性水平变化呈现出97%的县市处于下降状态,其中缓慢下降型的县市数量最多,占76%,13%的县市处于波动下降状态,极少数县市呈现出波动上升的状态,这部分县市占3%。(3)不同乡村发展类型乡村性水平具有以下几个差异特征:农业主导型县市的乡村性水平整体偏高,多分布在所数市的外围;工业主导型县市的乡村性水平整体偏弱,大集中小分散的分布在“3+5”城市群;商旅服务型县市的乡村性水平整体偏强,分布较为零散;均衡发展型县市乡村性水平较为均匀,各个等级均有分布,但分布上东西差异较为明显。(4)不同乡村发展类型乡村发展的差别化建议,针对农业主导型县域,需要采取整体勇于创新发展理念,部分地区保留生产经营传统农业的方式。针对工业主导型县市,需要引导其朝着集约化、集聚化、生态化的方向前进。商旅服务型县市和均衡发展型县市二者具有相似之处,属于二者的县市因为农业或工业基础较差,缺乏特色产业等的支撑,应当鼓励这些县市因地制宜的深入挖掘自身的特色产业。
胡昕利[7](2020)在《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NDVI动态及驱动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长江中游地区(湖北、湖南和江西省)是长江经济带中心区域,也是三峡水库所在地和退耕还林项目重点地带。研究土地利用格局、植被演变与驱动因素,对于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中游地区为对象,应用Landsat TM土地利用类型图、MODIS NDVI影像与气象、DEM、统计年鉴数据,在Arc GIS、Fragstats、Matlab、SPSS等分析软件的支持下,采用景观格局分析、Sen+MK趋势分析、Hurst指数及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1990-2015年不同时期土地利用变化格局,探讨了1999-2015年植被覆盖时空变化特征及其与气候(气温、降水、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地形(海拔、坡度、坡向)、人为因素(人口密度、GDP、城市化)的关系,并针对区域生态发展问题,提出土地与植被生态可持续发展应对策略。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015年长江中游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占比排序为林地(49.82%)>耕地(30.41%)>灌木(7.03%)>水域(4.61%)>草地(3.92%)>建设用地(2.81%)>果园(1.08%)>未利用地(0.32%)。与1990年相比,该区耕地和林地面积分别减少1.06%、0.49%,而建设用地和果园面积分别增加1.08%、0.54%。从景观格局指数来看,随城市化进程,研究区景观趋于破碎化,斑块趋于复杂化、景观多样性增加。经济与产业发展、城市化及国家实施的生态保护工程与恢复政策是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因素。(2)在城-乡梯度上,林地占地比例增加,而耕地、建设用地呈相反趋势;建设用地和耕地破碎化水平增加,而林地破碎化水平降低;景观水平指数则表现为斑块密度增加、斑块平均面积减小、周长面积分维数增加,显示了城市化地区景观集聚、边缘区(偏远)破碎化加重的特点。这些结果表明,长江中游地区一体化方向发展可能是这种空间格局的驱动因素。(3)1999-2015年长江中游地区植被NDVI明显上升,且高于其它重要城市群(例如,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在区域尺度上,植被NDVI呈“西高东低、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特点。近17年来,植被NDVI增加的面积约占90%,退化面积约占7%,严重退化区域位于省会城市中心地带。根据Hurst指数可知,植被可持续性改善区约占35%,主要分布在西部山区;植被持续性退化区约占3%,主要分布在较发达城市地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大小排序为天然林(0.81)>草地(0.78)>人工林(0.77)>耕地(0.75);近17年来,相比于其它植被类型,耕地、人工林NDVI降低的面积占比较大,表明这些植被生长具有退化趋势且可能进一步退化,需进一步探讨原因和对策。(4)近17年,长江中游地区NDVI年际变化对同期气候的响应不强烈,各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着水平(p>0.05),表现为NDVI与气温、降水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呈负相关。各植被类型NDVI与气温、降水均呈微弱的正相关,与相对湿度均呈显着负相关,耕地NDVI与降水呈显着正相关。空间尺度上,研究区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日照时数达到显着相关的比例分别为:7.53%、7.31%、4.12%、3.76%,植被NDVI与同期气温的显着相关性比例最大,与降水、日照时数的显着相关性比例较小,表明气温是影响该区植被生长年际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5)从各月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月际相关性来看,该区1-4月植被NDVI受降水、日照影响,且有明显的滞后性;7月植被NDVI受5月降水的滞后性影响;8月植被NDVI与气温、相对湿度、日照时数均呈显着相关,受气候因子的影响最大。由此来看,月际降水和日照时数是影响该区植被NDVI季节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同时夏季气温与相对湿度对该区植被生长的影响也较为显着。(6)地形因素对该区植被NDVI的驱动表现为:海拔小于2500m时,植被NDVI随海拔升高而增加,而海拔大于2500m时,NDVI值有下降趋势;随坡度增加,植被NDVI也逐渐增大,但其增加的速率越来越慢;植被NDVI与坡向的关系,呈现南高北低的方向性规律,由南向北方向转变时,植被NDVI表现为逐渐降低。(7)人为因素对该区植被NDVI的驱动表现为:随着人口密度的增加,植被NDVI逐渐下降且下降幅度不断增大;随着GDP等级的递增,植被NDVI逐渐降低;城市化也是植被NDVI下降的驱动因素。随着造林面积的逐年增加,NDVI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二者呈显着相关,表明国家实施的生态造林等工程改善了区域植被覆盖状况。该研究结果对长江经济带开发、“三屏两带”建设和低效林改造均具有重要意义,也对该地区城市群经济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郑瑾[8](2019)在《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方法研究》文中认为传统村落的空间格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人居环境建设思想的“活证”与“实证”。有关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和评价方法的研究,对于传统地域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现有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和评价体系研究视角不够广泛,研究对象不够全面,尚未形成相对综合的体系化研究,缺少系统的理论指导,缺乏量化的数据支撑,难以形成对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健康状态的综合性判断,难以为传统村落科学规划和健康发展提供必需的依据。本论文以“生态文化健康”为基本理论指导,对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健康状态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探索了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方法。(1)分析了传统村落的现实问题,构建了本论文的研究框架。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从生态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多学科角度探讨了现有研究存在的主要不足和问题。确定了研究对象“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概念界定,阐明了引入“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研究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目的和意义,构建了以生态文化健康理论为基础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方法研究框架。(2)探讨了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分析方法。介绍了“生态文化健康”理论原理和研究方法,讨论了生态文化健康与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关系。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提出了“健康传统村落”的概念,并对健康传统村落的定义、内涵和特征进行了分析和阐述。从生态文化健康视角,建立了健康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分析研究框架。选取典型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收集和田野调查,从组织结构、活力、弹性的角度对传统村落的生态环境空间、文化传统空间、社会经济空间的格局现状做了深入的剖析,探索了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演化的动力机制,确定了影响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健康的主要因素。(3)建构了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引入生态学、系统科学、地理学等多学科方法,探索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研究和评价方法。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选取了影响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主要指标,建构了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结合,确定了各指标的相对权重,建立了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综合评价模型。以地理信息分析技术(GIS)、遥感影像处理(RS)、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FRAGSTATS)为技术手段,以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法(FAHP)综合为评价架构,对崇木凼村2009年、2013年、2017年三个年度的健康状态进行了评价,对论文所建构的评价模型进行了验证,为传统村落的现状活动控制与未来发展提供了参考。(4)提出了传统村落空间健康管理的控制策略。阐述了传统村落的健康管理控制目标是建设包括可持续的生态空间、地域化的文化空间、完善的社会空间、多样化的产业空间的健康传统村落。传统村落空间健康管理原则包括整体性原则、多样性原则和动态性原则,并对生态空间、文化空间、社会空间和经济空间的健康控制提出了具体措施和策略。
闫蓬勃[9](2019)在《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森林是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其所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居民的健康福祉息息相关。而城市树种多样性是维持城市森林稳定性、便于其持续地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影响因素之一。城市树种多样性的提高虽然可以通过增加绿化中使用的树种数量实现,但实践证明,不当的树种选择不但难以产生良好的生态效益,还可导致经济损失和资源的浪费。因而充分了解中国城市树种的多样性现状和驱动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树种规划方案,合理增加树种多样性,对城市森林的建设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意义。研究基于文献和抽样调查数据分析了中国257个城市的树种多样性格局,依据提出的树种规划原则,以中国城市中己有树种为对象,规划了所有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范围内潜在可用的树种,并以北京市为例,展示了该规划在单个城市尺度上的应用。研究主要结果包括:1.在257个城市中,树木(含灌木和木质藤本)的平均种类丰富度为128±118,树木种类总数为2640,其中近1/5的树种为外来种。在种类组成上,最常见的树种为垂柳(Salix babylonica L.)、圆柏(Juniperus chinensisL.)、紫叶李等(Prunus cerasifera f.atropurpurea(Jacq.)Rehd.)。各城市间的树种组成相似度具有纬度变化梯度特征,同一纬度上的城市间树种组成不相似性低。此外,城市树种也存在一定同质化现象,一些树种广泛分布在不同城市中。在城市内部,公园绿地是树种丰富度最高的区域,空闲地的种类丰富度最低。2.根据气候适宜性、城市环境适宜性和种类多样性原则对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建成区适宜树种进行规划,结果为:中国城市中潜在可用的树种数量平均为705±323种;其中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的城市潜在可用树种最多,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930±245种,而中温带干旱地区潜在可用的树种最少,平均每个城市适宜使用树种数量为187±105种。3.根据前述规划结果,北京潜在可用的树种为565种,调查发现其中的278种已被使用,进而根据树种属性和土地用途的匹配性原则,对调查中未发现的287个树种进行规划。在最严格规划情境下,排除有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48种和花粉致敏性不确定的197个树种,剩余的无花粉致敏和飘絮问题的树种39种加上可用雌株的3种有花粉致敏的树种用于规划。其中可在公园和空闲地中使用42种,商业区中使用14种,居民区中使用13种,单位绿地中使用3种,道路绿地中使用1种。4.总体而言,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与全球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相比差别不大,但与中国自然分布的树木种类多样性相比,仍具较大提升潜力。本研究的树种规划结果显示各城市均具有一批潜在可用的树种,可在经过试种后用于提高各城市树种多样性水平。
王原[10](2019)在《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资源保护是促进森林总量的增加、质量的改善和强化物种的繁衍,提高森林功能、发展林下经济以及效益的保护性策略。本文主要讨论的对象是对森林资源中的林木资源进行保护。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对于森林资源的采伐和利用超过了森林的承受极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科学论断,国家对生态环境保护越来越重视。湖南省作为中国中南地区重要林区之一,森林资源丰富,同样面临着森林资源遭到破坏的困境,因此,如何优化森林资源保护过程成为当今森林资源发展的重要课题。在研究中,以国内外森林资源保护的相关理论和实践为依据,应用丰富的数据和图表来评估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的现状,对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的实际情况进行SWOT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的发展策略。研究结果显示,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颇有成效,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59.64%。此外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地数量达359处;邵阳市城步县的南山国家公园,成为了湖南省第一个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在国家林业局2011年确定的拟拯救的首批120种极小种群植物中,湖南地区自然分布有14种,占全国的10.8%。在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现状的基础上,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其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并基于SWOT分析提出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的策略矩阵得出四大科学策略:扩张型、扭转型、多样化、防御型,策略组合既要保证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又要缓解保护工作面临现实困境,迎接挑战。结果显示:扩张型策略利用国家森林公园规划等外部机会,打造湖南省森林公园品牌。扭转型策略充分利用国家带来的发展机遇等机会,弥补资金投入、技术力量不足等内部劣势,来加强政府引导和财政支持、完善林业产业规划。多样化策略可以通过建立生物种质资源库和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程的方法,增强森林资源的防护能力。防御型策略,通过提高森林资源培育手段,来降低森林资源受损率,还可以提高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力度,提高国民保护森林的意识。本文对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的研究不仅为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工作提供依据,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将为全国森林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二、邵阳西部区域植物资源及合理开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邵阳西部区域植物资源及合理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对中国特有荚蒾潜在分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荚蒾属植物资源 |
1.1.2 荚蒾属植物价值 |
1.1.3 中国特有种 |
1.1.4 中国特有荚蒾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常见生态因子模型 |
1.3.2 MaxEnt模型及应用 |
1.4 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
1.4.1 研究内容 |
1.4.2 预期目标 |
1.5 技术路线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数据来源 |
2.1.1 中国特有荚蒾分布数据 |
2.1.2 环境数据 |
2.1.3 中国地图 |
2.2 数据处理 |
2.2.1 中国特有荚蒾分布数据筛选 |
2.2.2 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
2.3 研究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影响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气候因子筛选结果 |
3.1.1 影响裸芽组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气候因子 |
3.1.2 影响合轴组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气候因子 |
3.1.3 影响球核组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气候因子 |
3.1.4 影响圆锥组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气候因子 |
3.1.5 影响蝶花组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气候因子 |
3.1.6 影响大叶组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气候因子 |
3.1.7 影响齿叶组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气候因子 |
3.2 预测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MaxEnt模型精度检验 |
3.2.1 裸芽组中国特有荚蒾预测精度检验 |
3.2.2 合轴组中国特有荚蒾预测精度检验 |
3.2.3 球核组中国特有荚蒾预测精度检验 |
3.2.4 圆锥组中国特有荚蒾预测精度检验 |
3.2.5 蝶花组中国特有荚蒾预测精度检验 |
3.2.6 大叶组中国特有荚蒾预测精度检验 |
3.2.7 齿叶组中国特有荚蒾预测精度检验 |
3.3 中国特有荚蒾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预测 |
3.3.1 裸芽组中国特有荚蒾的潜在分布区 |
3.3.2 合轴组中国特有荚蒾的潜在分布区 |
3.3.3 球核组中国特有荚蒾的潜在分布区 |
3.3.4 圆锥组中国特有荚蒾的潜在分布区 |
3.3.5 蝶花组中国特有荚蒾的潜在分布区 |
3.3.6 大叶组中国特有荚蒾的潜在分布区 |
3.3.7 齿叶组中国特有荚蒾的潜在分布区 |
3.4 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
3.4.1 裸芽组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
3.4.2 合轴组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
3.4.3 球核组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
3.4.4 圆锥组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
3.4.5 蝶花组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
3.4.6 大叶组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
3.4.7 齿叶组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
3.5 中国特有荚蒾实际地理分布格局 |
3.6 中国特有荚蒾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 |
第4章 讨论 |
4.1 分布点数据及环境变量的筛选 |
4.2 模型的选择及精度检验 |
4.3 影响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 |
4.4 气候变化对中国特有荚蒾潜在适宜生境分布的影响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1.1 影响中国特有荚蒾分布的主要气候因子 |
5.1.2 MaxEnt模型精度检验 |
5.1.3 中国特有荚蒾在不同气候情景下的潜在分布区 |
5.1.4 中国特有荚蒾高适生区面积变化趋势 |
5.1.5 中国特有荚蒾实际地理分布格局与物种多样性分布格局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广西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我国药用植物资源调查概况 |
1.2 广西药用植物资源的研究概况 |
1.3 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概况 |
1.4 药用植物资源存在的问题 |
第2章 荔浦市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气候水文 |
2.1.4 植被类型 |
2.2 民族概况 |
第3章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3.1 文献查阅 |
3.3.2 野外调查 |
3.3.3 访问调查 |
3.3.4 室内整理 |
第4章 荔浦市药用植物的现状与特点 |
4.1 荔浦市药用植物种类多样性 |
4.1.1 科的组成特点 |
4.1.2 属的组成特点 |
4.2 荔浦市药用植物性状组成 |
4.3 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类型 |
4.4 荔浦市药用植物入药部位的多样性分析 |
4.5 荔浦市药用植物药用功效类型多样性分析 |
第5章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药用植物利用的基本情况 |
5.1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药用植物利用种类的多样性 |
5.2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药用植物入药部位多样性分析 |
5.3 药市上交易的老班药 |
5.4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药用植物药用功效类型 |
5.5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药用植物的交易情况分析 |
5.5.1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植物药材的来源与去向 |
5.5.2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植物药材的交易价格 |
5.5.3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中的大宗药材 |
第6章 荔浦市野生重点调查药用植物 |
6.1 荔浦市野生重点药用植物多样性 |
6.2 荔浦市野生重点药用植物在样方中出现的情况 |
6.3 荔浦市重点药用植物在药材市场交易情况 |
6.4 荔浦市珍稀濒危药用植物 |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第8章 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对策 |
8.1 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管理现状 |
8.2 药用植物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
8.3 对策和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荔浦市药用植物名录 |
附录2 荔浦市原生中草药城植物药材2018-2020年的交易情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及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3)不同种源地凤丹种子萌发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凤丹的种源 |
1.2 凤丹的生物学特性 |
1.3 凤丹的分类 |
1.4 凤丹的价值 |
1.5 凤丹育苗、栽培生理和产量研究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不同种源地凤丹生根根长和发芽变化 |
2.1 各种源地位置及气候信息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种子处理 |
2.2.2 播种处理及指标测定 |
2.2.3 数据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种源地凤丹种子百粒重、长度、宽度、厚度、含水率 |
2.3.2 不同种源地凤丹根系长度的变化 |
2.3.3 不同种源地凤丹发芽数的变化 |
2.3.4 不同种源地凤丹发芽数与种子形状之间的相关性 |
2.4 结论与讨论 |
3 密度处理对不同种源地凤丹生根和发芽的影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密度处理及指标测定 |
3.1.2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播种密度对不同种源地凤丹发芽数的影响 |
3.2.2 密度对不同种源地凤丹生根长度的影响 |
3.2.3 播种密度对不同种源地凤丹发芽数的影响 |
3.3 结论与讨论 |
4 不同种源地凤丹在苏州栽培后代(种子)萌发比较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播种处理及指标测定 |
4.1.2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不同种源地凤丹在苏州栽培种子根的长度变化 |
4.2.2 不同种源地凤丹在苏州栽培种子发芽数的变化 |
4.3 结论与讨论 |
4.3.1 不同密度下凤丹发芽数变异 |
4.3.2 不同种源下凤丹发芽数变异 |
4.3.3 凤丹发芽数的全联动聚类 |
5 不同种源地凤丹在苏州栽培后代(种子)生理指标变化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不同种源地凤丹种子淀粉含量比较 |
5.2.2 不同种源地凤丹种子可溶性糖含量比较 |
5.2.3 不同种源地凤丹种子可溶性蛋白含量比较 |
5.2.4 不同种源地凤丹种子ABA和GA3含量比较 |
5.3 讨论 |
5.3.1 不同种源地淀粉、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变化 |
5.3.2 不同种源地ABA和GA3的变化 |
6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资源调查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野生花卉资源调查研究进展 |
1.2.1 华北地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 |
1.2.2 蓝色野生花卉资源调查研究 |
1.3 调控蓝色花形成分子机理的研究进展 |
1.4 植物资源评价研究进展 |
1.5 野生花卉引种驯化和繁殖技术研究进展 |
1.5.1 引种驯化研究 |
1.5.2 种子繁殖研究 |
1.5.3 扦插繁殖研究 |
1.5.4 组织培养繁殖研究 |
1.6 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资源调查研究 |
2.1 研究区域概况 |
2.2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研究方法 |
2.2.1 调查时间与范围 |
2.2.2 调查方法与内容 |
2.2.3 种子采集和制作标本 |
2.2.4 鉴定和数据处理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名录 |
2.3.2 科属分析 |
2.3.3 生活型分析 |
2.3.4 花期分析 |
2.3.5 应用类型初步分析 |
2.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第3章 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蓝色野生花卉综合价值评价 |
3.1 评价对象 |
3.2 评价体系的建立 |
3.2.1 评价指标的确定及分层结构模型的构建 |
3.2.2 评价指标的选择和评价依据 |
3.2.3 各项指标的赋分标准 |
3.2.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和判断矩阵的一致性检验 |
3.3 评价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部分种类的繁殖技术研究 |
4.1 野生花卉种类的选择 |
4.2 两种耧斗菜属植物的种子萌发试验研究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大叶铁线莲扦插繁殖试验研究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与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录 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名录 |
(5)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土地利用/覆被 |
1.3.2 土地利用的生态效应 |
1.3.3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4.1 2000-2015年湖南省土地利用/覆被变化 |
1.4.2 2000-2015年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演变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数据来源 |
1.5.3 技术路线图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湖南省土地利用/覆被格局演变 |
3.1 研究方法 |
3.1.1 土地利用/覆被分类 |
3.1.2 土地利用数量与结构变化评价 |
3.1.3 单一土地动态度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2000-2015年湖南省土地利用数量与结构变化分析 |
3.2.2 2000-2015年湖南省土地利用转移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演变 |
4.1 研究方法 |
4.1.1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 |
4.1.2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 |
4.1.3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模式判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2000-2015年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供给演变 |
4.2.2 2000-2015年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演变 |
4.2.3 2000-2015年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演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
附录 B |
(6)湖南省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研究目标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1 相关概念研究 |
2.1.2 理论基础 |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2.1 乡村性概念研究 |
2.2.2 乡村发展类型研究 |
2.2.3 乡村性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2.2.4 乡村性空间格局及演化研究 |
2.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处理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自然环境概况 |
3.1.3 社会经济概况 |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
第4章 湖南省乡村发展类型及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
4.1 划分方法及结果 |
4.2 乡村发展类型时序演变特征 |
4.3 乡村发展类型空间格局演变特征 |
第5章 湖南省乡村性评价及时空格局演变特征 |
5.1 评价指标体系 |
5.2 数据标准化处理和指标权重确定 |
5.2.1 数据标准化处理 |
5.2.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5.3 乡村性指数计算与表达 |
5.3.1 乡村性指数计算 |
5.3.2 动态变化度模型 |
5.4 乡村性评价结果分析 |
5.4.1 评价结果 |
5.4.2 乡村性时序演变特征 |
5.4.3 乡村性空间格局及演变特征 |
5.4.4 乡村性水平变化类型 |
5.5 乡村性空间相关性分析 |
5.5.1 全局空间自相关 |
5.5.2 局部自相关 |
第6章 不同乡村发展类型乡村性差异及发展建议 |
6.1 不同乡村发展类型乡村性特征 |
6.2 不同乡村发展类型乡村性演变特征 |
6.3 乡村发展差别化建议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7)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NDVI动态及驱动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土地利用变化与景观格局 |
1.2.2 植被指数研究 |
1.2.3 植被NDVI变化与驱动因素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范围 |
2.2 地理环境 |
2.3 自然资源 |
2.4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 |
3.1 研究数据 |
3.2 研究方法 |
3.2.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
3.2.2 景观格局指数 |
3.2.3 驱动因子分析 |
3.2.4 建立缓冲区梯度带 |
3.3 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总体特征 |
3.3.1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特征 |
3.3.2 土地利用转移变化特征 |
3.3.3 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
3.3.4 土地利用时空变化格局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 |
3.4 缓冲区类型水平上景观指数梯度变化 |
3.4.1 建设用地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
3.4.2 耕地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
3.4.3 林地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
3.4.4 草地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
3.4.5 灌木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
3.4.6 果园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
3.4.7 水域景观格局梯度动态变化 |
3.5 缓冲区景观水平尺度上指数梯度变化 |
3.6 讨论 |
3.6.1 研究区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 |
3.6.2 沿中心-边缘城市化梯度景观格局变化及影响因素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研究区植被NDVI时空变化特征 |
4.1 研究数据 |
4.2 研究方法 |
4.2.1 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 |
4.2.2 变异系数分析 |
4.2.3 未来趋势分析 |
4.3 研究区植被NDVI时间变化特征 |
4.3.1 研究区植被NDVI年际变化 |
4.3.2 研究区植被NDVI年内变化 |
4.3.3 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NDVI年际变化 |
4.3.4 研究区不同季节植被NDVI年际变化 |
4.4 研究区植被NDVI空间变化特征 |
4.4.1 研究区植被NDVI空间分布 |
4.4.2 研究区植被NDVI变化趋势 |
4.4.3 研究区植被NDVI变化稳定性 |
4.4.4 研究区植被NDVI未来变化趋势 |
4.5 不同植被类型NDVI基本特征 |
4.5.1 不同植被类型NDVI特征 |
4.5.2 不同植被类型NDVI变化特征 |
4.6 讨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植被NDVI动态变化的驱动因素 |
5.1 研究数据 |
5.1.1 气象数据 |
5.1.2 地形数据 |
5.2 研究方法 |
5.3 研究区近17 年气候变化特征 |
5.3.1 气温 |
5.3.2 降水 |
5.3.3 相对湿度 |
5.3.4 日照时数 |
5.4 研究区植被NDVI动态变化的气候驱动因子分析 |
5.4.1 研究区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时间相关性分析 |
5.4.2 各植被类型NDVI与气候因子的时间相关性分析 |
5.4.3 研究区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5.4.4 研究区各月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时间相关性分析 |
5.4.5 典型月份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
5.5 研究区植被NDVI与地形驱动因素分析 |
5.5.1 研究区植被NDVI对海拔的响应 |
5.5.2 研究区植被NDVI对坡度的响应 |
5.5.3 研究区植被NDVI对坡向的响应 |
5.6 研究区植被NDVI与人为驱动因素分析 |
5.6.1 研究区城市化对植被NDVI的影响 |
5.6.2 研究区国家相关生态政策对植被NDVI的影响 |
5.7 讨论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区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可持续发展策略 |
6.1.1 基于研究区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问题及发展对策 |
6.1.2 基于研究区植被动态变化的生态问题及发展对策 |
6.2 主要结论 |
6.3 创新点 |
6.4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8)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
1.2.1 “传统村落空间格局”概念界定 |
1.2.2 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内涵 |
1.3 国内外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已有研究评述 |
1.4 国内外传统村落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
1.4.1 传统村落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
1.4.2 相关乡村健康评价体系的研究现状 |
1.4.3 传统村落评价体系的文献研究现状 |
1.4.4 已有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生态文化健康理论与传统村落空间格局 |
2.1 “生态文化健康”理论 |
2.1.1 生态系统理论与生态系统健康 |
2.1.2 “生态文化健康”的概念 |
2.1.3 生态文化健康理论与其他相关理论的比较 |
2.1.4 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的核心问题和研究方法 |
2.2 生态文化健康与“健康传统村落” |
2.2.1 生态文化健康与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关系 |
2.2.2 “健康传统村落”概念的提出 |
2.2.3 健康传统村落的空间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健康传统村落空间格局分析 |
3.1 健康传统村落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框架 |
3.1.1 理论基础:整体论 |
3.1.2 层次结构分析:等级系统理论 |
3.1.3 分析研究方法:跨学科融合 |
3.1.4 健康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研究框架 |
3.2 健康传统村落空间构成要素 |
3.2.1 生态环境要素 |
3.2.2 文化传统要素 |
3.2.3 社会经济要素 |
3.3 基于VOR的健康传统村落空间分析 |
3.3.1 健康传统村落的组织结构分析 |
3.3.2 健康传统村落的活力分析 |
3.4 健康传统村落空间格局的主要影响要素 |
3.4.1 生态环境空间要素 |
3.4.2 文化传统空间要素 |
3.4.3 社会经济空间要素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指标体系与模型建构 |
4.1 健康传统村落综合评价框架 |
4.1.1 评价的目的与任务 |
4.1.2 评价的原则 |
4.1.3 技术路线与评价模型 |
4.2 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1 健康传统村落评价指标的选取标准 |
4.2.2 生态环境指标体系的选取 |
4.2.3 文化传统指标体系的选取 |
4.2.4 社会经济指标体系的选取 |
4.2.5 健康传统村落评价指标体系 |
4.3 健康传统村落的评价方法的选择 |
4.3.1 传统村落复合系统的模糊属性 |
4.3.2 模糊层次分析法介绍 |
4.3.3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4.3.4 评价指标权重及其确定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崇木凼村空间格局评价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研究区地理位置和范围 |
5.1.2 生态环境空间概况 |
5.1.3 文化传统空间概况 |
5.1.4 社会经济空间概况 |
5.2 数据来源和数据处理: |
5.2.1 空间和遥感数据处理 |
5.2.2 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数据处理 |
5.3 崇木凼村空间格局评价 |
5.3.1 指标层评判 |
5.3.2 准则层评判 |
5.3.3 目标层评判 |
5.3.4 传统村落的生态文化健康指标评判 |
5.4 评价结果分析 |
5.4.1 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健康评价 |
5.4.2 文化传统空间格局健康评价 |
5.4.3 社会经济空间格局健康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传统村落健康管理策略与途径 |
6.1 传统村落的健康管理控制目标 |
6.2 传统村落空间健康管理原则 |
6.2.1 整体性控制 |
6.2.2 多样性控制 |
6.2.3 动态性控制 |
6.3 传统村落空间健康管理策略 |
6.3.1 生态空间策略 |
6.3.2 文化空间策略 |
6.3.3 社会空间策略 |
6.3.4 产业空间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讨论 |
1 主要结论与创新点 |
1.1 主要结论 |
1.2 创新点 |
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传统村落健康评价专家打分表 |
附录 C 附表崇木凼村评价结果综合表 |
致谢 |
(9)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城市森林的功能 |
1.2 城市树种多样性的重要性 |
1.3 城市森林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
1.4 城市绿化中树种规划方法研究现状 |
1.5 现有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
2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技术路线 |
3 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 |
3.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3.1.1 研究区域 |
3.1.2 多样性格局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中国城市树种种类丰富度 |
3.2.2 城市不同土地利用上的树种丰富度 |
3.2.3 中国城市树种组成的合理性分析 |
3.2.4 与自然分布的树种多样性对比 |
3.2.5 城市间树木种类组成相似度及影响因素 |
3.3 小结 |
4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研究 |
4.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4.1.1 研究区域 |
4.1.2 树种规划方法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自然干扰对树种的影响结果 |
4.2.2 中国城市树种规划结果 |
4.3 小结 |
5 城市树种规划——以北京为例 |
5.1 研究区域与方法 |
5.1.1 研究区域 |
5.1.2 研究方法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北京城市树种现状 |
5.2.2 北京城市潜在可用树种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论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中国城市绿化树种调查文献目录 |
附录B 北京城市树种多样性调查表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获得成果目录 |
致谢 |
(10)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外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
1.3.2 国内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
1.3.3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研究进展 |
1.3.4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森林资源保护相关理论与实践 |
2.1 森林资源保护概析 |
2.1.1 森林资源保护概念界定 |
2.1.2 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关系界定 |
2.1.3 森林资源过度利用的影响分析 |
2.2 森林资源保护相关理论 |
2.2.1 森林资源分析理论 |
2.2.2 保护生物学理论 |
2.2.3 森林可持续经营理论 |
2.2.4 森林多功能经营理论 |
2.3 国外森林资源保护相关实践 |
2.3.1 北欧多国实施森林生态补偿国家计划 |
2.3.2 新西兰实施林业碳汇交易机制健全易行 |
2.3.3 日德推行森林疗养纳入国民医疗保险体系 |
2.3.4 实践经验启示 |
2.4 国内森林资源保护相关实践分析 |
2.4.1 北京实施百万亩平原造林工程 |
2.4.2 福建推行重点生态区商品林赎买 |
2.4.3 实践经验启示 |
2.5 世界各国对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所采用的实际措施 |
2.5.1 建立自然保护区 |
2.5.2 建立国家公园体系 |
2.5.3 设立森林公园 |
2.5.4 推行极小种群物种保护工程规划 |
2.5.5 建立生物种质资源库 |
2.6 本章小结 |
3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概述 |
3.1 湖南省森林资源概述 |
3.1.1 湖南省地理分布状况概述 |
3.1.2 湖南省森林资源现状概述 |
3.1.3 湖南省林业用地分布状况概述 |
3.2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概述 |
3.2.1 湖南省森林保护现状的总体评价 |
3.2.2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突出成果 |
3.2.3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相关政策法规 |
3.3 本章小结 |
4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SWOT分析 |
4.1 优势分析 |
4.1.1 地形地貌条件优越 |
4.1.2 气候适宜 |
4.1.3 丰富的森林资源 |
4.2 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1 管理不到位 |
4.2.2 技术不完善 |
4.2.3 政府监管力度不足 |
4.3 机会分析 |
4.3.1 国家生态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 |
4.3.2 国家森林公园规划开展 |
4.3.3 林业碳汇项目推进 |
4.3.4 森林保险率先启动 |
4.4 挑战分析 |
4.4.1 自然与人为灾害频繁 |
4.4.2 外来物种入侵 |
4.4.3 保护和利用存在矛盾 |
4.5 SWOT定量分析 |
4.5.1 指标权重与评分计算 |
4.5.2 分析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5 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 |
5.1 基本原则 |
5.1.1 可持续性原则 |
5.1.2 整体性原则 |
5.1.3 重点原则 |
5.1.4 可行性原则 |
5.1.5 生态原则 |
5.1.6 保护与开发并存的原则 |
5.2 基于SWOT分析的森林资源保护策略 |
5.2.1 扩张型策略 |
5.2.2 扭转型策略 |
5.2.3 多样化策略 |
5.2.4 防御型策略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和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湖南省森林分布图 |
附录2 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基本情况表(含国家级和省级) |
附录3 湖南森林公园名单 |
附录4 湖南省森林公园分布图 |
附录5 湖南省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物种 |
附录6 湖南省国有林场分布图 |
附录7 专家关于指标权重的评估调查问卷 |
附录8 专家关于指标因子影响程度评分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邵阳西部区域植物资源及合理开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MaxEnt模型预测气候变化对中国特有荚蒾潜在分布的影响[D]. 应佳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2021(01)
- [2]广西荔浦市药用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D]. 苏钰岚.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3]不同种源地凤丹种子萌发试验研究[D]. 尹原森. 扬州大学, 2020(05)
- [4]河北武安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蓝色花卉资源调查与评价[D]. 王鑫.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5)
- [5]基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的湖南省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演变研究[D]. 张雄一. 吉首大学, 2020(02)
- [6]湖南省乡村发展类型及乡村性研究[D]. 谭文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7]长江中游地区土地利用和植被NDVI动态及驱动因素研究[D]. 胡昕利. 上海交通大学, 2020(01)
- [8]基于生态文化健康理论的传统村落空间格局评价方法研究[D]. 郑瑾. 湖南大学, 2019(01)
- [9]中国城市树种多样性评价及树种规划研究[D]. 闫蓬勃. 北京林业大学, 2019(04)
- [10]湖南省森林资源保护策略研究[D]. 王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