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人工业小区腾飞的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张仁发[1](1994)在《石人工业小区腾飞的启示》文中研究表明 白山市三岔子区自1991年创办石人工业小区以来,仅用3年时间就使小区经济得到迅猛发展,1993年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587亿元,比建小区前的1990年增长294%;完成利税2038万元,比1990年增长232%。3年来固定资产投资1400万元,开发新产品14项,骨干企业由原来的1户增加到11户。石人镇现已成为全省“十强镇”之一。今年初省委书记何竹康同志视察石人工业小区时高兴地说:还是办小区好,如果多办几个这样的小区,我们的经济就上去了。 前些日子我到石人工业小区搞调查,深切感到石人工业小区经济腾飞,给我们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启示之一:有一个团结协作的好班子
袁媛[2](2010)在《热闹而寂寞的乡村教化 ——基于建国后石村社会教育历史人类学考察的研究》文中认为农村教育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发展农村社会教育是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切身利益,满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的一件大事。由于民族性格、历史传统、当代政治影响等等因素,现今的中国农村有着强烈的独特性,所以国外有关社会教育方面的经验、理论在农村社会教育领域中很难发挥理想的作用,因而回溯历史,总结经验和教训成为研究的必要。本研究以地处江苏省中部的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的行政村——石村为田野地点,借鉴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综合采用口述史、教育叙事以及教育史研究中经典的文献研究法,深入而系统地研究建国后石村社会教育60年的嬗演历程;在此基础上结合国内相关研究反映的有关情况,反思当今乡村教化的渴与求,并对其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向进行一定的探索。全文主要内容如下。首先,导论部分。论述了研究的缘起、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和研究的意义等前提性的问题,阐明研究思路与方法,界定本研究的两个核心概念——农村社会教育、乡村教化,为下一步的研究提纲挈领。论文第一章,通过追根溯源“石村”村名的由来,阐述其地理概况,分析其建国后的“政治历史”(行政归属的变迁和村内区划变迁)及经济简史,介绍乡俗民情等等,将石村进行透视式的全景呈现,以阐明该村社会教育所处的背景。论文的第二、三、四、五章,分四个阶段考察石村从1949年至2009年60年间社会教育的嬗演历程。第一个阶段是第二章具体阐述的建国后至“文革”前,这一时期的社会教育以冬学、民校的扫盲和思想教育为主,教育形式还有灵活的标语和寓教于乐的电影、扬剧。第二个阶段是第三章具体阐述的“文革”时期,这期间石村的社会教育有着同时代氛围相似的“汹涌澎湃”之处,如全民学习毛主席语录、唱革命样板戏进行宣传,但也有不同于时代的平静的一面,如生产生活基本正常、阶级斗争声音微弱。第三个阶段是第四章具体阐述的八九十年代,这一时期从全国到石村都经济迅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民众的思想意识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石村的社会教育却表现出不同时宜的平淡和寂静。第四个阶段是第五章具体阐述的1998到2009年,因被划入工业园开发区,石村在这一时期大规模动迁,大多数农户离开乡土田园入住镇上的安置小区,社会教育在剧变的社会背景下呈现出“旧”与“新”的交锋。论文第六章,以石村社会教育60年的嬗演图景为缩微图,结合国内相关研究反映出的情况,借助有关理论,研究农村社会教育难尽“乡村教化”之功效的原因。通过不同历史时期的纵向对比,从乡村教化存在的方式、乡村教化主人等方面反思乡村教化的渴与求,分析、研究,最终诊得乡村教化的症结不在经济条件的限制与束缚,也不在“政策”的原因,而是在于对乡土文化的背离。最后是结语部分,在以上研究、分析、反思的基础上,结合当下时代发展趋势和社会、民众所需,对“天生地”植根于乡土文化的乡村教化在不可回避的城镇化进程中的发展路向进行了探索性的展望,并总结了口述史这一研究方法在教育史研究和乡村教化研究中的重要价值。
毕波[3](2018)在《北京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基础教育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背景下,以北京为例,我国特大城市常见学校冷热不均、跨区就学、教育分异等问题,对传统的设施规划思维形成挑战。本文融贯有关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理论(“为什么不公平”)、空间公平评价方法(“如何定义和识别不公平”)和教育空间规划实践(“如何应对不公平”)的研究,指出从空间规划角度看待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与公平矛盾的本质,以及规划干预就学问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依托北京三个尺度的就学格局研究和美国、日本的就学政策经验反思,本文搭建了基础教育空间规划从原理到实践的逻辑路径。基础教育空间规划对象不仅限于设施本身,涉及单元空间的教育资源再分配和连续空间的教育系统再组织。基于教育供给相关理论,规划在较大行政单元层面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的资源配置角色,在较小功能单元协调多供给主体的利益关系。基于教育需求相关理论,规划在连续空间层面调解就学规模效益、就近入学、学校和社区多元性目标之间的必然矛盾。以不同层面的空间公平评价为技术支撑,规划应当搭建与政策配套的工作路径,构建均衡、就近、包容的就学组团。对于单元空间和连续空间的基础教育公平评价,本文跨多个学科整理了相关评价方法集,分类总结了其应用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定义并识别了北京市域、西城区、通州新城不同区位和群体获得的基础教育资源差异作为评价实证。市域尺度,通过社会空间因子分析和街道中小学服务指标相关性分析,提炼全市中小学服务分布的“中心—边缘”分异。内城尺度,通过定量和定性结合的方法,揭示生源分配机制和三种学区社会空间特征,即内城教育空间的“户籍—文化”分异。近郊尺度,通过问卷调查和GIS建模,揭示实际就学格局公平性,并应用不同可达性模型模拟机会分布,指出近郊教育空间的“收入—区位”分异。三个研究归纳出转型时期首都地区基础教育空间公平的描述维度,指出就学政策规划的重要性。对于基础教育空间规划路径,本文梳理了学校规划实践的公平范式演变,以及不同公平范式国家美国、日本学区制和就学政策经验。结合我国国情,提出在现有城市规划体系中,嵌入不同层面教育空间公平评价方法,指向教育区划调整和就学政策设计的规划工作路径,以及组建数据平台、规划师角色转换的保障策略。最后结合北京市的特征总结,提出以学区为核心的教育区划体系及就学公平政策建议。
姚文山[4](2017)在《县域教育设施空间均衡性研究 ——以福建长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进,我国的城乡结构已经发生了显着变化,城乡间的教育差距也愈加明显。教育乃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历来是国家和政府关注的重点。目前,我国正处于由生存型社会向发展型转变的关键时期,居民对优质教育的需要也更加迫切。社会转型发展迫切需要在空间上优化教育体系。教育设施是教育的空间载体,其空间布局和配置建设情况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也是城市规划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教育设施空间布局方面,学术界亦有较多的研究,然而研究多集中于城市或农村的单一层面,系统性成果还较缺乏。在教育设施配置方面,研究则主要基于政策、制度、管理、财政投入等方面的考虑,从空间视角研究的相对较少。因此,对于教育设施空间布局和配置不均等的问题,亟待探索一种空间均衡配置的测度方法。基于这一认知,本文以福建省长汀县为例,并提出探索教育设施的空间均衡发展研究,旨在构建一种空间布局优化模式来更好地指导县域教育设施的空间布局规划。论文按照“引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在分析长汀县教育配置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借助GIS、SPSS等分析工具从空间视角测度其均衡情况,提出其空间机会均衡度、空间绩效均衡度和设施配置均衡度等三种指标来评价教育设施布局、配置的总体均衡程度,进而结合城镇体系规划,建立小片区管理模式下的教育设施空间优化体系。在上述分析评价基础上,对长汀县的教育设施进行布局优化调整,并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本文研究的主要特点是:(1)从县域整体角度出发,打破以往仅以城市或农村的义务教育为单一研究对象的研究模式,以县域幼儿园、小学、初中为研究对象,布局规划指导上与高中向衔接,构建了完整的教育体系格局。(2)以ArcGIS为主要技术支撑,初步建构了教育设施空间均衡测度的概念模型,对空间均衡进行量化测度。(3)初步构建一套设施空间布局优化调整的概念模式,用于指导教育设施空间均衡布局和配置建设。(4)实践应用方面:将组团式小片区管理思想应用到教育空间布局上,建立空间布局优化和管理体系,指导教育均衡发展建设,为教育布局优化调整提供依据,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和参考性。本文正文共约49 500字,图表共63幅。
党晶[5](2019)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私立大学的危机与改革探析》文中提出从整个日本私立大学发展过程来看,其经历了从萌芽、缓慢发展、繁荣发展、繁荣发展与危机并存等四个阶段。私立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80年代,问题就已凸现,进入90年代,这些问题日益严重,并不断出现新的问题,并衍生为危机。如生源危机、经费危机、教学危机。在这些危机的多重作用下使得许多私立大学面临严峻的考验,有些私立大学甚至面临倒闭的危险。探究其原因,主要有“少子化”问题、来自国公立大学的竞争压力以及政府政策的变化对私立大学的影响等。虽然日本私立大学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但凭着日本私立大学对日本高等教育以及日本经济的发展发挥的积极作用,再加上日本私立大学办学历史久远,本身就具有相当丰富的办学经验和活力,所以,在危险当头之际,各大私立大学积极行动,采取不同的措施来应对各种危机,如在私立大学内部对经营方式、教学管理模式和招生政策等方面做出了改革。在外部,日本政府也做出了积极的响应,充分的给予私立大学扶持。虽然私立大学出现了一些问题,并且这些问题很严重,但我们不能一刀切,在看到不足之处时,也要看到日本私立大学所发挥的作用与贡献。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对于我国私立大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胡榕[6](2016)在《自贡市大安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统筹城乡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民集中居住区作为其中一个重要建设内容,呈现出总量不断增长的趋势,其建设品质也逐步提高。农民集中居住区建成后,其基础设施、村容村貌以及人居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农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居住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随着集中居住区的建成交付使用,集中居住区成为集中居住、服务、管理功能于一体的“小社会”,农民在进入集中居住区实现集中居住的同时,由于各自习惯有异、要求不同,邻里之间纠纷层出不穷,集中居住区公共管理和服务的薄弱环节逐步显现,绝大部分集中居住区的管理服务呈现出“空白”状态,小区管理服务严重缺位、治安防范措施滞后成为影响社会稳定的潜在隐患,导致新农村农民集中居住区建成之后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阻碍了新农村建设步伐和城市化进程,客观地对建成后的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问题提出了现实需求。对于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物业管理问题,各地虽然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尝试,例如:2006年,深圳市宝安区先行先试,开始将城市物业管理引入农民集中居住区,逐步形成了规范化、专业化的物业管理模式;2008年,成都市在统筹城乡建设的背景下,也开始在建成的农民集中居住区中推进现代物业管理。但总的来说,我国物业管理,特别是农民集中居住区的物业管理起步晚、基础差、模式单一,且各地的环境、条件不同,不能满足大多数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实际需要。本文以自贡市大安区为例,借鉴国内外城市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的成熟经验,综合运用问卷调查、现场调研、入户走访、案例比较等多种方法,研究大安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的现状、特点,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概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章梳理理论基础、文献综述,提出核心理论,比较、借鉴国内外城市社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的成熟经验,总结当前的不足之处;第三章分析了大安区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现状及特点,物业管理现状及特点;第四章分析了大安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形成问题的原因;第五章提出了完善并提升大安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的对策措施。研究发现,大安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居住区公共设施与服务配套问题、物业管理服务职能与项目覆盖问题、农民需求与物业服务差距问题、经费供给不足问题、物业管理水平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以下具体的改进对策方案:建立健全物业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物业管理体系;建立健全物业管理模式;完善物业管理费用收支机制;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建设物业管理服务队伍;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大安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在自贡市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管理中具有普遍性,本文提出的具体对策,能够有助于大安区理顺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思路,建立物业管理制度,改进物业管理模式,提高物业管理质量,综合提升农民集中居住区卫生环境、治安维护、社会稳定和公共服务水平,同时对自贡市的类似情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雪霖[7](2018)在《“找回”城市与“袪魅”的居民自治 ——中央、地方与民众三层关系视野下的城市社区治理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国家与社会分权为核心的居民自治改革实践为明线,围绕着社区去行政化改革和社区多元化治理结构转型的经验悖论为问题意识,基于全国多个城市的田野调查与运用以个案为基础的机制分析方法,重新去理解嵌入我国城市系统末梢的社区治理的性质、逻辑与机制。主流援引的西方国家-社会二元关系范式以及多中心合作治理理论,无法有效指导我国社区治理现代化改革。本研究将从我国本土化的“中央-地方-民众”三层互动关系的视角,在对居民自治“袪魅化”理解的基础上,揭示我国城市公共秩序的生产原理与机制,进而去把握作为嵌入城市系统末梢的社区治理现代化的改革方向。在国家与社会分权的指导思想下,我国自社区建设运动推行以来,历经四轮以居民自治为目标的社区去行政化改革。但是实践中却陷入“社区去行政化-多元化治理改革”→“居委会边缘化-社区治理碎片化”→“居委会再度行政化-社区治理一元化”的怪圈,其中以“深圳模式”为典型代表。在政府职能社区化具有强大的内生需求压力下,居民自治改革陷入了内卷化困境。当下城市多样化的居住形态主要有村改居社区、保障房社区和商品房社区,根据城市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与现代财政平衡原理,本研究进一步将之再分类为名义社区与实质社区,其中商品房社区和保障房社区属于本文要研究的城市实质社区,村改居社区属于名义社区。名义社区与实质社区的混淆,导致以“深圳模式”为代表的城市社区治理体制改革的错位。在开放性的经济结构下,城市实质社区由于血缘与地缘关系的分离而成为一个纯地域性社区。由家庭关系、社会关系和社区关系共同构成了居民个人的社会资本总量,不同居民的社会资本总量和社会资本构成结构的不同,决定了其对社区邻里交往与社区参与的内生动力强弱。社区参与呈现出“去精英化”、“老年化”以及“浅交往”式公共关系建构等特征,那么城市社区既不是完全“互不相关的邻里”,也无法培育为作为居民自治社会基础的以地域、关系、规范与认同为核心要素的共同体,这就需要重新定位社区建设的目标与社会基础。遵循社区公共事务“功能分类-组织分离-权力结构变革”的社区多元化治理路径的“失败”,需要去重新审视“行政、服务、自治”三分法背后的理论假设与改革谬误。在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属性特征以及社区权威的生成机制分析基础上,本研究基于公共品溢出范围与垄断性两个维度,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分类体系进行重构,进而提出在纯粹的行政、市场与自治机制之外,我国存在独特的以社区两委组织为核心的半行政-半自治机制。在对社区邻里关系性质与社区公共事务属性特征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以社区两委组织为核心的通才型治理,相较于社区多元化治理结构下的专才型治理模式更为简约高效灵活而富有弹性与回应性。从“条条”、“块块”、“国家”三个维度去分析,研究发现政府职能社区化具有实践合理性,但这不必然导致社区居委会的行政与自治职能相互排斥与冲突。因为我国社区治理实践形成的是行政-半行政半自治-自治机制相衔接的链式治理结构,而非多元网式治理结构。而社区链式治理结构根源于我国城市多层级核心政治体制与“统分结合”的双层治理机制,与网式治理结构根源于美国大都市地区多中心政治体制与准市场竞争交易和合作治理机制形成两套不同的城市公共秩序原理。与美国大都市地区多中心合作治理模式相比,我国大城市社会“统分结合”的双层治理模式,供给城市公共服务的经济效率并不低,而同时却有助于解决城市地区内的公平与正义等社会效率难题的体制性优势。随着大城市中心城区逐渐从城市开发向城市管理阶段过渡,城市社会也由简单社会向复杂社会转变,大量“法治剩余”事务的涌现,以及城市经济职能向上移,而城市管理与服务职能向下移,中央、地方与民众三者间的利益关系发生变化,那么大城市地区纵向政府之间的权责配置以及社会治理机制需要做出相应调整与改革。当下我国社区治理现代化改革方向的重点不在于以政府与社会分权为基础的社区去行政化改革,而在于建设社区公共事务治理中行政-半行政半自治-自治机制之间的制度化支持与衔接机制。
陆雨[8](2019)在《萨满文化视角下的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华文明是由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等文明共同组成的。游牧文明的人居环境营造方式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与价值,但如今的中国城市规划思想研究内容以农耕文明的规划思想为主,以至于忽略了对非农耕文明的少数民族的关注,在研究内蒙古地区的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时候也主要以定居类研究为主,对传统游牧文明营造思想的研究则很少重视。形成于旧石器中、晚期母系氏族社会的萨满文化,是中国北方游牧文化核心价值观形成与发展的基础。萨满文化影响下的以行国体制为主要的聚落组织方式的人居模式,长期的兼容着草原游牧的生活方式。萨满文化是否在蒙古族非定居的人居建设中起到关键作用,它是否又对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产生了影响,其影响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这三个问题是本文主要讨论的关键问题。围绕着这三个问题,本文从人居环境科学融贯综合研究方法论与人类聚居学理论出发,结合文化相对性与普遍性这两类文化分析原则与人类聚居学的静态与动态分析方法,梳理萨满文化与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关系、内涵与表现。在人类聚居的动态分析与文化相对性的融贯综合方面,本文选取了行国制度和祭坛作为线索,分析在不同萨满文化发展阶段的人居环境背景下,行国制度与祭坛的演变与萨满文化发展的关系。在人类聚居的静态分析与萨满文化的普遍特征的融贯综合方面,以及以宇宙观、自然观、灵魂观三大具体的萨满文化视角进行了人居环境的空间溯源与营造思想探源。最终将这些表现归纳入营造思想框架中进行总结,同时将结果与农耕文明中的周易、周礼、管子思想和另一萨满文化影响较深的渔猎文明为主的满族的人居环境营造思想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动态分析、静态分析与归纳对比分析,本文认为萨满文化是蒙古族非定居时代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重要思想来源,其表现如下:(1)萨满文化与千户制的结合是行国体制形成与维系的重要纽带;(2)萨满文化是敖包文化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因素;(3)萨满文化的宇宙观与灵魂观主要对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的布局思想产生极大影响;(4)萨满文化的自然观对蒙古族人居环境的生态伦理思想产生了极大影响。
罗琳[9](2016)在《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城镇化进程的推动下,以县域为单位的基础教育设施布局调整在我国已开展了10余年。近年来,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诉求日益强烈,普通高中办学规模日趋扩大,并逐渐向人口集中的县城发展,在校生规模超过3000人以及办学规模50班以上的学校确已大量存在。尤其是广大西部地区由于资源受限、资金不足,设施不达标,已把新建超大规模高中作为提高办学标准、满足社会教育需求的重要一步。但由于目前超大规模高中建设所依据的仍是2002年颁布的《城市普通中小学校校舍建设标准》,其中此标准仅适用于48班以下的办学规模。由于缺乏相应规模建设标准的指导,使得超大规模高中新建、改扩建陷入一片盲目状态。大多数西部地区的学校用地紧张、财政投入有限、校舍空间环境严重不足,从而影响了在校师生的学习生活。大量已建及潜在的超大规模高中校园空间环境亟待改扩建及更新,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已迫在眉睫。基于此,本研究综合运用了教育学、经济学、社会学、建筑学、计划学等理论与方法,鉴于西部地区幅员辽阔,研究时间及精力所限,论文拟以陕西县域超大规模高中为研究对象,首先以现行校园设计标准规范为依据对国内外高中教育及校园规划设计展开广泛的资料收集及总结归纳,从而提炼要点与参考模式;接着通过对超大规模高中空间环境计划影响因素的分析及典型既有校园使用现状的调查访谈,归纳了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的特征、类型与主要存在问题,确立校园用地规模成为影响校园空间环境计划的主要因子;其次以校园用地类型为研究依据,针对校园规划布局模式、建筑空间内容构成及适宜面积、大小、数量、校内外空间环境互用等问题展开研究,主要通过以下三个层面的逐级研究形成了相应的研究成果:一、宏观层面上,对已有超大规模高中的校园规划结构及布局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适应超大规模办学的校园空间适应性规划结构形态和空间布局模式,构建了超大规模办学校园用地规模的适应性指标体系,确立满足弹性办学需求的基本用地指标和规划用地指标;在“学社融合”理念指导下,以统筹建设为原则,提出作为公共财政投入建设的公立高中与周边文体、公共服务设施等空间资源有效利用的开放共享规划设计模式。二、中观层面上,基于对用地类型的分类,探讨了超大规模办学背景下适宜中学生交往的校内主要广场、庭院、绿化等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同时针对不同用地类型的学校,提出适应其办学规模的空间规划模式以确立空间构成内容及其相互关系。三、微观层面上,通过建立指标计算方法与公式,调节影响因子的级别与系数,提出了超大规模高中主要校舍空间的建筑面积、数量、大小等配置参考,形成具有地域针对性的动态量化指标,进而构建了节地型超大规模高中的规划模式、用地规模、建筑密度、容积率等重要指标参考。笔者期望以上研究思路及结论对已有及潜在的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的规划设计提供可参考的模式与设计依据,进而为更新完善现有高中校园建设标准探讨研究方法、提供基础数据,从而节约成本,提高空间及设施的资源利用率,进一步提升办学效益,推进学校向社会开放,促进地区教育健康发展,最终构建学习型社会。
张新生[10](2015)在《同城化社会变迁中的跨界钟摆族群体研究》文中认为跨城市生活的钟摆族是在全球化、网络化、城市区域一体化背景下时代变迁中产生的新兴群体,其生存状况、生活方式、社会适应均折射出当代社会变迁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成为研究当代中国城市变迁的重要窗口。从全世界范围看,跨城市生活的钟摆族是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群体和社会现象,但政治体制、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传统等诸多方面存在的异质性,导致中西方钟摆族在空间分布、群体特征、生活样态、社会功能等方面存在根本性的差异。对跨界钟摆族这一新兴的、不断壮大的亚文化群体的研究不仅在学术上有利于延伸城市社会学对跨城市细分领域的探索,更在对大城市边缘的城镇化和社会管理中发挥现实意义。根据研究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该论文大体可分为四个部分、十个章节:第一部分是对跨城市生活的钟摆族群体分析的基础部分。第一章导论交代了研究的缘起、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对钟摆族研究的理论意义、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在中英文文献汇总的基础上,从社会空间、社会行为、社会文化和区域整合等四大视角分别梳理和归纳了研究所采用的理论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第三章在对钟摆族进行类型化分析的基础上,明确界定了研究对象所涵盖的区域和范围,以及研究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分析了钟摆族群体产生的背景和动因。第四章从宏观上归纳了当代中国同城化和钟摆族群体产生的阶段性特征,指出了全球化、网络化、城市化、区域一体化是钟摆族产生的基础条件,而由政府主导的、多主体投入的城市空间增长联盟在钟摆族产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五章从微观上着重于个体选择的动机研究,通过从拔根到扎根的过程揭示了人们选择跨城市生活的微观逻辑。一方面个体从经济理性的角度出发,对各类因素进行选择和交换,另一方面,参照群体也在跨城市生活的选择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部分主要是对钟摆族群体的社会变迁的研究,包括钟摆族群体生活方式的变迁、社会空间的变迁以及社会文化的变迁。第六章从对钟摆族个案的生活化描述出发,归纳了跨城市生活对于钟摆族个体和家庭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存在的冲突和危机;第七章从社会空间变迁的视角分析了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侵入与被侵入的关系,包括由此引发的空间、人口、产业和文化四大方面的接替,以及在此过程中出现的空间破碎、社会隔离、社会排斥、社会不公等问题;第八章从社会文化的角度出发,在分析了详实的数据资料的基础上,粗线条地勾勒出钟摆族的群体特征和轮廓,并通过对社区内部与外部环境互动关系的研究,发现了钟摆族群体在居住地社会融合过程中产生的社会认同和社会排斥等现象和问题,阐述了跨界钟摆族在远离大城市的特殊空间中产生的地缘关系的补偿性机制。第四部分主要是针对社会变迁带来的影响和跨界钟摆族群体未来发展方向。第九章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分析了跨界钟摆族群体的产生以及大城市边缘的社会变迁带来的正面和负面效应,并围绕钟摆族产生的社会问题和社会管理进行了尝试性的探讨;第十章归纳并总结了钟摆族研究的主要结论和问题,提出了对后续研究延伸性的思考和展望。本文认为钟摆族群体是正在发展壮大中的群体,学界对该新兴社会群体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全球化、网络化、城市区域一体化的不断发展,将有越来越多的人们放弃单一城市的生活,加入到跨界钟摆族群体的行列。在这个社会变迁的过程中,对社会隔离、社会认同、社会排斥、社会危机、社会公平等问题的研究不仅是城市管理者的责任,更需要以社会学的视角,将人本关怀和社会学想象力融入到对钟摆族群体的研究之中。
二、石人工业小区腾飞的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人工业小区腾飞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2)热闹而寂寞的乡村教化 ——基于建国后石村社会教育历史人类学考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社会生活变革的“承前启后”之需 |
(二) 农村教育研究的“长善救失”之要 |
(三) 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革故鼎新”之求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关于教化和社会教育的研究 |
(二) 关于建国后农村教育的研究 |
(三) 关于村庄教育的历史人类学研究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 农村社会教育 |
(二) 乡村教化 |
四、研究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价值 |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六、论文新意 |
(一) 研究内容之新 |
(二) 研究方法之新 |
(三) 研究成果之新 |
第一章 沉默而多彩的乡村——石村全景透视 |
一、官民两异的解释——村名的由来 |
(一) 水文测绘标志 |
(二) 一个神奇的传说 |
二、福兮祸兮的位置——石村地理概况 |
(一) 温厚的土地 |
(二) 时有喜怒的气候 |
(三) 声名显赫的邻居 |
三、复杂的“前世今生”——石村区划变迁 |
(一) 悠久的历史 |
(二) 多变的行政归属 |
(三) 相对简单的村内组划 |
四、几多曲折的致富之路——石村经济简史 |
(一) 村办企业的沉浮 |
(二) 普通家庭的努力 |
(三) 村中“能人”的富裕 |
五、多彩而多情的民风——石村乡俗概览 |
(一) 传统节日里的讲究 |
(二) “人生大事”中的风俗 |
(三) 24 节气和闰月里的作为 |
第二章 全民皆学的“扫盲时代”(建国后到“文革”前) |
一、有组织的冬学和民校 |
(一) “顺便的安排”——因地制宜的校址和教室 |
(二) “我们自己家里的”——记忆中的“先生” |
(三) 完全公益的事业——“扫盲”的投入与回报 |
二、时时行教的白色标语 |
(一) “到处都是的”——遍布全村的标语 |
(二) “那些字有用呢”——标语的教育之效 |
三、亦乐亦教的电影与扬剧 |
(一) “放电影的来了”——新奇的兴奋 |
(二) “戏蛮好看的”——清晰的记忆 |
第三章 汹涌而平静的“文革”时期 |
一、平静的村落 |
(一) “阶级斗争”声音的微弱 |
(二) “知青”的缺席 |
(三) 基本如常的生产生活 |
二、汹涌“运动”式的社会教育 |
(一) 全民总动员的“学习” |
(二) 寓教于乐的革命样板戏与扬剧 |
(三) 铺天盖地的“好人好事” |
三、第一台电视机的社会教育之用 |
(一) “毛主席逝世了”——第一台电视机的由来 |
(二) “我们都去看过的”——一致的集体记忆 |
第四章 火热却寂静的八九十年代 |
一、“社教”工作队 |
(一) “上头来的政策”——村干部的说法 |
(二) “是天天去呢”——村民的受教回忆 |
(三) “这个哪个还记得呀”——模糊的受教印象 |
二、张贴有序的红纸黑字标语 |
(一) “实惠、好看、有用”——标语张贴的目的 |
(二) “不晓得哎”——标语留下的教育痕迹 |
三、作为社会教育平台的烧饼店 |
(一) “大人孩子,个个都来”——烧饼店里的人 |
(二) “大事小事,什么都晓得”——烧饼店里的事 |
(三) 下午的麻将声——烧饼店的背后 |
第五章 剧变的世纪之交(1998——2009) |
一、剧变的石村 |
(一) 从天而降的政策 |
(二) 修路与拆迁 |
(三) “大队里头有钱了” |
二、“专业的戏班子”所复兴的传统社会教育形式 |
(一) “人家是扬剧团里头来的”——戏班子的演员与剧本 |
(二) “贵呢,不过演得是不丑”——村民的评价 |
三、棋牌室和浴室对社会教育事业的冲击 |
(一) “棋牌室多呢”——“雨后春笋”般的棋牌室 |
(二) “小学迁走了,浴室开下来了”——浴室来了 |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社会教育措施 |
(一) “三百工程”——政策里的规定 |
(二) 农民运动会——镇里的举措 |
(三) 墙上的红色标语——村民眼里的映像 |
五、“小区里头的新天地” |
(一) 健身操——村部的组织 |
(二) “要一个公共场所”——村民的要求 |
第六章 反思:乡村教化的渴与求 |
一、乡村教化的存在:正规,“顺便”,抑或“无为”? |
(一) 乡村教化存在之必要:历史与现实的双重证明 |
(二) 乡村教化存在的方式:事实的拷问和民心的诉求 |
二、乡村教化的主人:国家,村民,抑或“人物”? |
(一) 国家、村民、“人物”在乡村教化中的现实境遇 |
(二) 乡村教化中国家、村民、“人物”的和谐之道 |
三、乡村教化的症结:经济,“政策”,抑或文化? |
(一) 热闹与寂寞的对比:经济、“政策”、文化两两相较之相 |
(二) 文化:乡村教化难以漠视的基因 |
结语 |
一、追思:乡村教化的发展路向 |
(一) 城镇:乡村教化无法回避的方向 |
(二) 乡土:乡村教化不可拔离的土壤 |
二、启迪:口述史在乡村教化研究中的价值 |
(一) 曾经教化的既成之果——口述史的映现价值 |
(二) 今后教化的依循之因——口述史的诠释价值 |
参考资料与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3)北京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研究背景 |
1.1 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基础教育空间规划探索 |
1.1.1 基础教育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 |
1.1.2 城市规划向公共政策的转型趋势 |
1.1.3 北京市基础教育空间规划探索 |
1.2 北京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空间现象 |
1.2.1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衡 |
1.2.2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不均等 |
1.3 我国城市基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的背景 |
1.3.1 经济社会结构转型 |
1.3.2 基础教育体制改革 |
1.3.3 城市教育通道变迁 |
1.3.4 城镇化快速发展 |
1.4 规划与教育部门已有措施面临的困境 |
1.4.1 基础教育设施规划传统路径 |
1.4.2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均衡措施 |
1.5 小结 |
第2章 研究界定 |
2.1 研究问题 |
2.1.1 认识论问题 |
2.1.2 公平评价问题 |
2.1.3 规划路径问题 |
2.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
2.2.1 研究目标 |
2.2.2 研究意义 |
2.3 案例对象 |
2.3.1 北京市域、内城和近郊案例研究 |
2.3.2 不同公平范式的就学空间体系评介 |
2.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2.4.1 研究方法 |
2.4.2 数据来源 |
2.5 研究框架与论文安排 |
2.5.1 研究框架 |
2.5.2 论文安排 |
第3章 基础教育资源空间配置理论研究 |
3.1 基础教育服务供给相关理论 |
3.1.1 空间俱乐部(Club Goods) |
3.1.2 蒂伯特模型(Tiebout Model) |
3.1.3 集体消费(Collective Consumption) |
3.1.4 教育市场模型(Market-oriented Model) |
3.1.5 小结 |
3.2 基础教育服务需求相关理论 |
3.2.1 社会再生产(Social Reproduction) |
3.2.2 同群效应(Peer Effects) |
3.2.3 邻里效应(Neighborhood Effects) |
3.2.4 机会地理(Geography of Opportunity) |
3.2.5 小结 |
3.3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相关理论 |
3.3.1 空间公平(Spatial Equity) |
3.3.2 教育公平(Educational Equity) |
3.3.3 小结 |
第4章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方法研究 |
4.1 单元空间的基础教育公平评价 |
4.1.1 单元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
4.1.2 相关性与模型评价方法 |
4.1.3 小结 |
4.2 连续空间的学校可达性公平评价 |
4.2.1 学校可达性评价基本方法 |
4.2.2 学校可达性公平研究进展 |
4.2.3 小结 |
4.3 离散设施的学校选址与布局优化 |
4.3.1 学校选址布局优化基本模型 |
4.3.2 学校选址布局模型研究进展 |
4.3.3 小结 |
第5章 基础教育空间规划实践研究 |
5.1 学校规划实践及其公平范式演进 |
5.1.1 学校规划1.0:乌托邦时代 |
5.1.2 学校规划2.0:工业时代 |
5.1.3 学校规划3.0:后工业时代 |
5.1.4 3.0 后时代:组织社会生态 |
5.1.5 小结 |
5.2 美国、日本的就学空间体系评介 |
5.2.1 美国的学区制格局 |
5.2.2 美国的就学反隔离政策 |
5.2.3 日本的教育行政体系 |
5.2.4 日本的就学平等化政策 |
5.2.5 小结 |
第6章 北京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研究 |
6.1 北京市域中小学服务分布与社会空间关系 |
6.1.1 北京城市社会空间格局演变历程 |
6.1.2 北京城市基础教育服务分布特征 |
6.1.3 社会空间与资源分布的匹配关系 |
6.1.4 小结 |
6.2 内城学校、学区分异及其社会空间关系 |
6.2.1 西城区学区划分与学校分异 |
6.2.2 典型学区的居住分异与置换 |
6.2.3 学校分异与居住分异的关系 |
6.2.4 小结 |
6.3 近郊就学格局分析与可达性公平评价 |
6.3.1 梨园地区实际就学格局分析 |
6.3.2 新城小学空间可达性公平评价 |
6.3.3 基于择校模型的空间公平评价 |
6.3.4 小结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结论 |
7.1 空间规划对教育公平的认识 |
7.2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方法集 |
7.3 北京基础教育空间公平研究启示 |
7.3.1 市域:“中心—边缘”分异 |
7.3.2 内城:“户籍—文化”分异 |
7.3.3 近郊:“收入—区位”分异 |
7.4 北京基础教育空间规划路径搭建 |
7.4.1 基础教育空间规划路径思路 |
7.4.2 基础教育空间区划体系探索 |
7.4.3 基础教育空间公平政策建议 |
7.5 研究的创新点、不足与展望 |
7.5.1 研究的创新点 |
7.5.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西城区教委、中介、家长和学校访谈提纲 |
附录 B 通州区梨园街道中小学生家庭调查问卷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县域教育设施空间均衡性研究 ——以福建长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研究进展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教育设施 |
2.1.2 可达性 |
2.1.3 空间绩效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城乡一体化理论 |
2.2.2 教育公平理论 |
2.2.3 教育均衡发展理论 |
2.3 相关研究进展 |
2.3.1 教育设施空间布局的研究 |
2.3.2 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的研究 |
2.3.3 教育设施配置均衡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区概况及教育设施配置现状 |
3.1 长汀县概况 |
3.1.1 自然概况 |
3.1.2 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
3.2 长汀县教育设施配置状况 |
3.2.1 教育设施配置布局发展历程 |
3.2.2 教育设施配置存在问题 |
3.2.3 教育设施配置现状 |
3.2.4 教育配置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教育设施的空间均衡测度 |
4.1 教育设施空间均衡测度的概念模型构建 |
4.2 教育设施的空间机会均衡测度 |
4.2.1 教育设施空间布局影响因素 |
4.2.2 空间机会均衡概念模型建构 |
4.2.3 空间机会均衡的可达性分析 |
4.3 教育设施的空间绩效均衡测度 |
4.3.1 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
4.3.2 空间绩效均衡概念模型建构 |
4.3.3 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空间优势度分析 |
4.3.4 经济社会发展与教育设施的绩效均衡度 |
4.4 教育设施配置均衡测度 |
4.4.1 评价原则 |
4.4.2 教育设施配置均衡评价体系 |
4.4.3 设施均衡评价指标 |
4.4.4 长汀县教育设施配置均衡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教育设施空间布局优化体系构建 |
5.1 教育设施均衡布局优化的调整内涵 |
5.2 布局优化的目标导向 |
5.2.1 教育维度 |
5.2.2 经济社会维度 |
5.2.3 空间维度 |
5.3 模式层级构成 |
5.3.1 行政区划 |
5.3.2 学校层级 |
5.4 教育组团式体系构建 |
5.4.1 组团式空间布局调整模式 |
5.4.2 组团式片区管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长汀县教育设施空间布局优化与对策 |
6.1 长汀县教育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
6.1.1 长汀县城镇等级体系 |
6.1.2 教育设施空间布局优化 |
6.1.3 组团式片区化管理指导下的校际均衡建设 |
6.2 相关对策建议 |
6.2.1 空间层面 |
6.2.2 经济社会层面 |
6.2.3 设施配置层面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总结 |
7.2 可能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主要参考文献 |
插图和附表清单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表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私立大学的危机与改革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三、学术史回顾 |
四、研究方法、思路及主要内容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日本私立大学的危机与原因 |
第一节 日本私立大学的危机 |
一、生源危机 |
二、财政危机 |
三、教学危机 |
第二节 日本私立大学危机产生的原因分析 |
一、日本“少子化”问题 |
二、来自国公立大学的竞争压力 |
三、政府政策的调整对私立大学的影响 |
四、日本私立大学本身的弊端 |
第二章 日本私立大学与政府应对危机所采取的措施 |
第一节 日本私立大学内部的改革 |
一、招生政策的改革 |
二、坚持特色化办学 |
三、建立新的评价机制,提高办学质量 |
第二节 日本政府调整对私立大学的政策 |
一、对私立大学数量规模的限制 |
二、引进留学生,加强国际交流 |
三、政府调整对私立大学的资助经费的投向 |
第三章 日本私立大学的改革评价与展望 |
第一节 对日本私立大学的改革评价 |
一、对日本社会发展做出的贡献 |
二、私立大学发展中的不足之处 |
第二节 日本私立大学的发展趋势 |
一、日本私立大学依然是日本高等教育体系中的主力军 |
一、日本私立大学仍需要与时俱进 |
三、合作与共享才是王道 |
第三节 对中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启示 |
一、健全的法律法规是其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
二、加大对民办教育的财政扶持力度 |
三、保持自己的办学特色,提高办学质量 |
四、端正对民办大学的态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出版或者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
致谢 |
(6)自贡市大安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现状分析 |
1.2.1 境外概况 |
1.2.2 国内概况 |
1.3 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及创新点 |
1.4.1 研究框架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梳理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1.1 农民集中居住区 |
2.1.2 物业管理 |
2.2 相关支持理论与方法 |
2.2.1 社区管理与治理理论 |
2.2.2 物业管理客户评价方法与满意度 |
第3章 大安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现状及特点 |
3.1 大安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类型及特点 |
3.1.1 农民集中居住区地理特征 |
3.1.2 农民集中居住区入住规模 |
3.1.3 农民集中居住区入住农户特征 |
3.1.4 农民集中居住区设施与配套 |
3.2 大安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现状及特点 |
3.2.1 日常管理情况 |
3.2.2 农民对物业管理评价 |
第4章 大安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问题及原因 |
4.1 大安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存在问题 |
4.1.1 农民集中居住区公共设施与服务配套问题 |
4.1.2 物业管理服务职能与项目覆盖问题 |
4.1.3 农户需求与物业服务差距问题 |
4.1.4 经费供给不足问题 |
4.1.5 物业管理水平问题 |
4.2 产生原因 |
4.2.1 农民观念及收入水平制约了交费意愿与支付能力 |
4.2.2 物业管理处于起步阶段 |
4.2.3 农民意识与社区文化、城市化生活方式不适应 |
4.2.4 制度规范性差与管理不到位 |
4.2.5 社区管理与物业管理混淆 |
第5章 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模式建议 |
5.1 基本设计思路 |
5.2 改进目标 |
5.3 大安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模式适应性分析 |
5.3.1 业主委员会自治管理 |
5.3.2 物业服务公司与业主委员会共同管理 |
5.3.3 聘请专业物业公司管理 |
5.4 改进措施 |
5.4.1 提升公共服务水平的改进措施 |
5.4.2 提高内部管理水平的改进措施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找回”城市与“袪魅”的居民自治 ——中央、地方与民众三层关系视野下的城市社区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问题提出 |
1.2 国家与社会二元关系范式下的社区研究 |
1.3 中央、地方与民众三层关系范式下的社区治理:一个新框架 |
1.4 研究方法与田野工作 |
1.5 概念界定与章节安排 |
2 政府职能社区化与居民自治改革内卷化 |
2.1 居民自治:政府与社会的分权改革 |
2.2 深圳悖论:一元化治理-多元化治理-再度一元化 |
2.3 一元化治理:体制性障碍还是体制性优势? |
3 社区邻里性质:社区分类与共同体建设的可能性 |
3.1 城市公共服务的生产机制与社区的分类治理 |
3.2 城市社区邻里关系:共同体是否可能 |
3.3 小结:城市社区建设目标与社会基础的重置 |
4 社区权威的生成与公共事务的再分类 |
4.1 行政、服务与自治三分法的理论假设与辨析 |
4.2 社区实践的逻辑:社区公共事务的具体内容与属性特征 |
4.3 社区权威的生成:行政、服务与自治之间的关系 |
4.4 小结:社区公共事务分类体系的重构 |
5 链式治理结构:城市社区治理的有机构成 |
5.1 社区基层组织:通才型治理还是专才型治理 |
5.2 “条条”进社区:行政辅助职能的分流与生产机制的选择 |
5.3 “块块”进社区:街居治理共同体的重构 |
5.4 “国家”进社区:居民自治的培育 |
5.5 小结:链式治理结构下行政-半行政半自治-自治机制的衔接 |
6 多层级核心政治体制与“统分结合”双层治理 |
6.1 城市开发时期的公共品供给体制与机制 |
6.2 城市治理转型:从城市开发逐步迈向城市管理新阶段 |
6.3 多层级核心政治体制:我国大城市地区治理经验的理论考察 |
6.4 小结:多中心政治体制与多层级核心政治体制的比较 |
7 结论 |
7.1 中央-地方-民众三层互动关系:社区研究的范式转换 |
7.2 “找回”城市:我国城市社区治理的体制性优势 |
7.3 “袪魅”的居民自治:社区治理现代化改革的政策选择 |
7.4 我国城市的结构化分类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附录二 调研材料 |
(8)萨满文化视角下的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与论文选题背景 |
1.1.2 论文选题意义 |
1.2 研究的相关界定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萨满文化视角的理论支撑——文化相对论与普遍论 |
1.4.2 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理论支撑——人居环境科学 |
1.4.3 融贯学科,多层次融合 |
1.5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蒙古族人居环境与萨满文化的历史演变 |
2.1 萨满文化萌芽阶段:人居环境背景孕育萨满文化形成 |
2.1.1 人居环境营造的时代背景 |
2.1.2 原始信仰与红山文化圆形祭坛 |
2.1.3 冬夏分营的行国制度 |
2.2 萨满文化发展阶段:人居环境营造思想与萨满文化初步融合 |
2.2.1 人居环境营造的时代背景 |
2.2.2 天坛:祭天习俗国家制度化 |
2.2.3 祖先崇拜与敖包文化形成 |
2.2.4 “行国”、“行营”、“捺钵” |
2.3 萨满文化高潮阶段:“长生天”概念发展了人居环境营造思想 |
2.3.1 人居环境营造时代背景 |
2.3.2 标准化敖包祭坛——十三敖包形成 |
2.3.3 “行国”与“城国”营建的融合 |
2.4 萨满文化解构阶段:传统人居环境营造思想受到冲击 |
2.4.1 人居环境营造的时代背景 |
2.4.2 昭庙聚落兴起与行国制度的瓦解 |
2.4.3 盟旗制促进了敖包向世俗化发展 |
2.4.4 吸收萨满文化的佛教转化了敖包文化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之萨满文化宇宙观解析 |
3.1 敬天文化与空间意识 |
3.1.1 太阳崇拜与空间意识起源 |
3.1.2 星辰崇拜的空间图式 |
3.1.3 天穹观与小宇宙式的空间感 |
3.2 东、西方位的空间模式 |
3.2.1 东、西方位观对比研究 |
3.2.2 左右两翼式的空间布局手法 |
3.3 宇宙山与宇宙树 |
3.3.1 山川定位与聚落选址 |
3.3.2 树与轴 |
3.3.3 山神与树神、林神性格差异造成的空间文化差异 |
3.4 宇宙观的高度抽象——数字象征 |
3.4.1 数字的象征意义 |
3.4.2 数字的阴阳 |
3.4.3 数字观在祭祀空间中的应用——甘清胡洞敖包 |
3.5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之萨满文化自然观解析 |
4.1 聚落的形象标志——图腾与族徽 |
4.1.1 图腾 |
4.1.2 族徽——旗纛、圣纛(苏勒德) |
4.1.3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以东胜区为例 |
4.2 大地、水体与树崇拜及其生态经营思想 |
4.2.1 大地、水体与树崇拜的由来 |
4.2.2 土地、水体与树的生态经营思想 |
4.2.3 生态经营思想的重要举措 |
4.3 基本景观要素——石 |
4.3.1 由石崇拜产生的石文化景观 |
4.3.2 明石中的生态经营思想 |
4.4 自然观的高度抽象——五色崇尚 |
4.4.1 五色崇尚的起源 |
4.4.2 五色的象征意义及其应用 |
4.5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之萨满文化灵魂观解析 |
5.1 草原人居的重要空间要素——敖包 |
5.1.1 敖包的由来、类型与结构形态 |
5.1.3 由敖包形成的空间秩序 |
5.2 基础祭祀空间与草原特色景观——禄马风旗 |
5.2.1 禄马风旗的起源及其演变 |
5.2.2 禄马风旗的构成要素 |
5.2.3 内蒙古各地域布局特色分析 |
5.2.4 在现代城市规划中的运用——伊金霍洛镇小区特色风貌 |
5.3 神灵崇拜禁忌与空间秩序 |
5.3.1 自然神崇拜与蒙古包搭建朝向 |
5.3.2 蒙古包内部方向划分 |
5.3.3 祖先崇拜、神灵崇拜与神像、神龛 |
5.3.4 成吉思汗崇拜与八白宫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萨满文化特色 |
6.1 萨满文化对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影响 |
6.1.1 动态视角中对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影响 |
6.1.2 静态视角中对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影响 |
6.1.3 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萨满文化特征 |
6.2 与其他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对比研究 |
6.2.1 与农耕文明城市规划思想的比较分析 |
6.2.2 与满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中的萨满文化影响的比较分析 |
6.2.4 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的萨满文化特色总结 |
6.3 基于蒙古族萨满文化特色传承的人居环境营造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附录 A:萨满教发展概述 |
附录 B:相关中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基础信息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个人简历 |
(9)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现实问题 |
1.1.2 理论问题 |
1.2 研究背景 |
1.2.1 社会背景 |
1.2.2 学科背景 |
1.3 研究对象 |
1.3.1 超大规模高中 |
1.3.2 空间环境计划 |
1.3.3 研究范围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5.1 国内研究现状 |
1.5.2 国外研究现状 |
1.5.3 文献综述小结 |
1.6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6.1 研究内容 |
1.6.2 创新点 |
1.7 研究方法 |
1.7.1 文献资料法 |
1.7.2 实地调研法 |
1.7.3 调查分析法 |
1.7.4 规划设计实践 |
1.7.5 成果归纳总结 |
1.8 研究框架 |
1.9 本章小结 |
2 溯本求源:国内外高中教育及规划设计的发展历程与启示 |
2.1 高中教育办学模式演变历程回溯 |
2.1.1 我国高中办学历程 |
2.1.2 我国高中主要问题 |
2.1.3 国外高中办学历程 |
2.2 教育规模经济相关理论支撑 |
2.2.1“教育规模经济”理论 |
2.2.2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
2.2.3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
2.2.4 研究小结 |
2.3 中学校园规划设计发展历程概述 |
2.3.1 国外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
2.3.2 国内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
2.4 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联性研究 |
2.4.1 国外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
2.4.2 国内校园规模与规划设计的关系 |
2.5 国内外研究现状借鉴与启示 |
2.5.1 中学教育教学理念与方法 |
2.5.2 中学校园规划与建筑设计 |
2.5.3 中学校园规模与设计的关系 |
2.5.4 研究小结 |
2.6 本章小结 |
3 理论建构: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概念解析 |
3.1 空间环境计划内容 |
3.1.1 布局计划 |
3.1.2 内容计划 |
3.1.3 数量计划 |
3.1.4 面积计划 |
3.2 空间环境计划方法 |
3.2.1 影响因素分析 |
3.2.2 特征描述分类 |
3.2.3 研究模型确立 |
3.2.4 计算公式推导 |
3.2.5 建筑计划研究 |
3.3 空间环境计划依据 |
3.3.1 国外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 |
3.3.2 国内中小学建筑设计标准 |
3.3.3 小结 |
3.4 空间环境计划应用 |
3.4.1 宏观层面——布局选址与用地 |
3.4.2 中观层面——空间构成与模式 |
3.4.3 微观层面——面积配置与大小 |
3.4.4 空间环境计划的其他方面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特征梳理:陕西地区超大规模高中现状分析 |
4.1 陕西地区现状梳理 |
4.1.1 社会经济状况 |
4.1.2 基础教育状况 |
4.2 超大规模高中特征分析 |
4.2.1 布局结构影响 |
4.2.2 数量与分类 |
4.2.3 现状主要问题 |
4.3 现行政策条文标准解读 |
4.3.1 教育政策 |
4.3.2 建设标准 |
4.4 超大规模高中实态调研 |
4.4.1 调研对象范围 |
4.4.2 调研内容目的 |
4.4.3 调研基本方法 |
4.4.4 调研基础数据 |
4.5 现状评价及使用反馈 |
4.5.1 基本概况 |
4.5.2 选址布局 |
4.5.3 规模特征 |
4.5.4 使用状况 |
4.6 本章小结 |
5 规模确立:超大规模高中校园用地计划 |
5.1 规划布局模式探讨 |
5.1.1 影响因素 |
5.1.2 布局模式 |
5.1.3 结构形态 |
5.1.4 用地组成 |
5.2 用地现状问题揭示 |
5.2.1 规划布局模式 |
5.2.2 空间现状指标 |
5.2.3 用地布局问题 |
5.2.4 影响因子研究 |
5.3 已有规模指标参考 |
5.3.1 国家标准 |
5.3.2 省市自定标准 |
5.3.3 超过48班标准 |
5.3.4 总结 |
5.4 不同“用地规模”的内涵及其启示 |
5.4.1 影响因子分析 |
5.4.2 相关指标概念 |
5.4.3 指标与空间环境的关系 |
5.5 用地规模体系优化 |
5.5.1 计划依据 |
5.5.2 计划方法 |
5.5.3 已有计划指标 |
5.5.4 指标分析及调正 |
5.5.5 规模与设计优化 |
5.6 本章小结 |
6 构建体系:用地规模影响下的校内空间环境计划 |
6.1 要素方法提炼 |
6.1.1 影响要素 |
6.1.2 特征及问题 |
6.1.3 内容与方法 |
6.2 现行标准剖析 |
6.2.1 国家标准 |
6.2.2 省市自定标准 |
6.2.3 超过48班标准 |
6.2.4 总结 |
6.3 现状细化分类 |
6.3.1 用地余裕型 |
6.3.2 用地适当型 |
6.3.3 用地不足型 |
6.3.4 主要问题分析 |
6.4 空间模式计划 |
6.4.1“微型社区”模式 |
6.4.2“邻里单元”模式 |
6.4.3“教育综合体”模式 |
6.5 建筑设计计划 |
6.5.1 构成内容计划 |
6.5.2 教学空间计划 |
6.5.3 实验空间计划 |
6.5.4 图书办公空间计划 |
6.5.5 生活空间计划 |
6.6 环境设计计划 |
6.6.1 广场尺度 |
6.6.2 庭院空间 |
6.6.3 绿化面积 |
6.6.4 建筑密度计划 |
6.6.5 指标体系优化 |
6.7 本章小结 |
7 内外统筹:用地规模影响下校外空间环境计划 |
7.1 规模扩张分析 |
7.1.1 规模扩张特征 |
7.1.2 现状问题分析 |
7.1.3 典型校外空间 |
7.1.4 典型使用状况 |
7.2 空间布局模式 |
7.2.1 就近选址布局模式 |
7.2.2 过渡新区布局模式 |
7.2.3 资源共享布局模式 |
7.3 规划选址模式 |
7.3.1 核心焦点聚合模式 |
7.3.2 内外统筹协调模式 |
7.3.3 实践场所外延模式 |
7.4 使用共享模式 |
7.4.1 校内优先、学社融合 |
7.4.2 优化分级、开放有别 |
7.4.3 立足共享、校外优先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 |
8.1 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特征与影响因素 |
8.1.1 发展趋势与影响因素 |
8.1.2 现状特征与类型 |
8.1.3 概念内涵与模式建构 |
8.2 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 |
8.2.1 宏观层面 |
8.2.2 中观层面 |
8.2.3 微观层面 |
8.2.4 节地型超大规模高中建设 |
8.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1 成果创新 |
8.3.2 思路创新 |
8.3.3 理论与方法创新 |
8.4 小结 |
9 研究展望:超大规模高中的可持续建设与模式更新 |
9.1 可持续建设的涵义 |
9.1.1 产生背景 |
9.1.2 特征内涵 |
9.1.3 实践意义 |
9.2 可持续建设的营造 |
9.2.1 用地可持续建设 |
9.2.2 空间可持续利用 |
9.2.3 设施可持续共享 |
9.3 后续研究展望 |
9.3.1 教育理念更新下的校园规划设计研究 |
9.3.2 内外统筹视角下空间环境计划研究 |
9.3.3 既有空间环境更新改造设计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 |
附录1:已调研的超大规模高中校领导及部分教师访谈摘录 |
附录2:调研问卷及访谈提纲 |
附录3:各省市普通高中建设规范摘录 |
附录4:陕西省各区县中学数据统计 |
附录5:不同办学规模下高中校园主要指标参考及计算方法 |
(10)同城化社会变迁中的跨界钟摆族群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同城化时代的双城记 |
一、研究缘起 |
二、问题分析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回顾 |
一、社会空间的理论视角 |
1、空间生产理论与大城市边缘的价值认知 |
2、职住平衡理论与中西方职住分离比较 |
3、流动空间理论与城市边界的再定义 |
4、社会生态学理论与城乡空间的侵入与接替 |
5、区域一体化理论与跨区域空间整合 |
二、个体行为的理论视角 |
1、社会行为理论与个体出行行为 |
2、参照群体理论与个体决策行为 |
3、同质性理论与个体社会交往行为 |
4、劳动力迁移理论与流动人口迁移行为 |
三、社会文化的理论视角 |
1、社会认同理论与社会身份类型化 |
2、社会排斥理论与城市边缘的社会区隔 |
3、边际人理论与跨界钟摆族的双重边缘性 |
第三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1、钟摆族群体的解构与类型化分析 |
2、研究对象的界定与特征描述 |
3、研究地域及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1、深度访谈法 |
2 、参与观察法 |
3 、文献研究法 |
4 、空间分析法 |
三、研究框架及研究过程 |
第四章 跨界钟摆族产生与大城市边缘变迁的社会背景 |
一、城市化和区域一体化:同城化与钟摆族崛起的时空耦合 |
1、制度性开放与人口流动常态化 |
2、同城化肇起与跨城市生活初现 |
3、跨界钟摆族崛起与文化迟滞现象 |
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影响:网络社会生活方式的嬗变 |
1、交通方式的变革与跨城市物理通道的连通 |
2、信息技术的进步与社会心理距离的弥合 |
3、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和虚拟化生活的实现 |
三、政府引导的城市增长联盟:制度性投入与多主体参与 |
1、大都市病的产生与同城化的制度性投入 |
2、地方思维下的地域竞争与政府角色企业化 |
3、多主体介入与城市空间增长联盟的形成 |
第五章 从失根到扎根——钟摆族个体的跨城选择 |
一、失根:徘徊在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 |
1、游离大城市:迈向双城的动力逻辑 |
2、跨城市工作:留驻大城市的粘滞力量 |
3、互动与平衡:式微的跨城阻力与断裂的双城生活 |
二、拔根:跨城市生活决策的驱动逻辑 |
1、选择的逻辑:被动钟摆族与主动钟摆族 |
2、交换的逻辑:经济理性下生活要素的互换与权衡 |
3、比较的逻辑:参照群体范式下的多维比较 |
三、扎根:跨城市生活的迁移与问题 |
1、扎根的前提:城市生活的重构与有机团结的实现 |
2、扎根的门槛:置业成本的降低与擦边球式的操作 |
3、扎根的深度:归属感的缺失与扎根土壤的再造 |
第六章 从大城到小城——跨界钟摆族生活方式的变迁 |
一、日常生活方式的变迁 |
1、出行的钟摆化:公交车与私家车出行 |
2、生活的双城化:生活要素的空间断裂 |
3、社交的内卷化:交往抑制与交际圈的萎缩 |
二、钟摆家庭的生活样态 |
1、精疲力竭的上班族 |
2、无计可施的主妇 |
3、被束缚的边缘孩童 |
4、寸步难行的老人 |
三、跨界生活中的冲突与危机 |
1、社区巴士缩减事件 |
2、随时爆发的停电危机 |
3、一次艰难的回家路 |
第七章 从侵入到接替——大城市边缘的社会空间变迁 |
一、侵入:大城市边缘社会结构变迁与区域整合 |
1、大城市的空间扩张与地域空间的整合力量 |
2、中小城市的“可入侵性”与发展诉求的耦合 |
3、跨界空间的“边缘效应”与东西方的差异比较 |
二、接替:大城市边缘地区社会空间演变过程的微观实证 |
1、空间接替:边缘小镇到跨界新城的空间演变 |
2、人口接替:从小镇的主人到新城的边缘群体 |
3、产业接替:传统自然经济的消失与新兴产业的崛起 |
4、文化接替:外部文化的强势与地方文化的危机 |
三、隔离:传统自然乡村的消亡与封闭式社区的兴起 |
1、大城市边缘传统空间的解构与社会空间的破碎化 |
2、优质公共资源的私有化与社会公平正义的隐忧 |
3、居住空间分异加速与社会空间排斥的显性化 |
第八章 从解构到建构——钟摆族社会认同与社会交往变迁 |
一、封闭社区中的跨界钟摆族素描 |
1、年龄特征:相对年轻化,与跨城养老群体伴生 |
2、教育程度:以高学历技术人员和城市白领为主体 |
3、户籍归属:保障制度和身份象征下的“人户分离" |
4、住房特征:平均住房面积较大,居住分异明显 |
二、社会认同危机与客居心态的形成 |
1、群体认同:概念复杂性与自我认同的不确定性 |
2、地域认同:个体经历和地理迁移带来的地域困惑 |
3、地位认同:显着的群体分化与模糊的地位认同 |
4、身份认同:城里人与乡下人的身份迷失 |
5、社区认同:共同记忆的不足与社区认同的缺失 |
三、社会关系网络的断裂与新邻里关系的重建 |
1、从地理空间的边缘性到社交网络的边缘化 |
2、业缘关系的弱化与地缘关系的补偿性重构 |
3、跨界小镇外来群体与本地群体的互动和排斥 |
第九章 跨界钟摆族的社会影响与大城市边缘的未来 |
一、流动中的改变 |
1、城乡间的过渡群体,促进人口梯度化有序流动 |
2、特殊的卫星城镇,减缓人口向大城市过度集中 |
3、城市文明的载体,推动相对落后地区的现代化进程 |
二、同城时代的危机 |
1、美国式“郊区化蔓延”的潜在危机与过度城镇化的风险 |
2、收入差距导致严重的居住分异和社会隔离 |
3、空间剥脱与群体分化导致新的社会不公平 |
4、大城市边缘的被动城市化与传统乡村的消亡 |
三、钟摆生活的曙光 |
1、本地就业:产城融合与充分就业机制的实现 |
2、交通改善:新城际跨界交通方式的涌现 |
3、模式变革:网络社会下弹性工作模式的普及 |
第十章 结论与讨论:在理想和现实之间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深度访谈提纲 |
附录2: 访谈对象名录及基本概况 |
附录3: 新闻媒体关于钟摆族的相关报道 |
致谢 |
四、石人工业小区腾飞的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石人工业小区腾飞的启示[J]. 张仁发. 党员之友, 1994(12)
- [2]热闹而寂寞的乡村教化 ——基于建国后石村社会教育历史人类学考察的研究[D]. 袁媛.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0)
- [3]北京城市基础教育空间公平评价与规划路径研究[D]. 毕波. 清华大学, 2018(04)
- [4]县域教育设施空间均衡性研究 ——以福建长汀为例[D]. 姚文山. 南京大学, 2017(08)
- [5]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私立大学的危机与改革探析[D]. 党晶. 苏州大学, 2019(03)
- [6]自贡市大安区农民集中居住区物业管理模式研究[D]. 胡榕.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7]“找回”城市与“袪魅”的居民自治 ——中央、地方与民众三层关系视野下的城市社区治理研究[D]. 张雪霖.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8]萨满文化视角下的蒙古族人居环境营造思想研究[D]. 陆雨.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19(01)
- [9]陕西超大规模高中建筑空间环境计划研究[D]. 罗琳.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10]同城化社会变迁中的跨界钟摆族群体研究[D]. 张新生. 南京大学,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