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东农科院情报所开展全院用户培训(论文文献综述)
唐研[1](2011)在《山东省农科院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方向发展,图书馆的工作重点由图书、期刊的采访、编目、借阅变成了电子资源的采购与管理,纸质文献的保存也开始向电子文献的利用转变。图书馆拥有的电子资源越来越多,包括中外文全文数据库、电子图书、专利全文数据库等,在文献管理、咨询服务、数据库维护与管理及读者培训等方面对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管理水平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电子文献资源一般是通过IP地址捆绑的方式进行访问,或者采用用户名、密码的方式访问,单位局域网内的所有计算机终端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都可以进行文献检索,其服务范围、服务时间都得到了最大化。从目前情况看,图书馆工作人员不可能二十四小时进行在线服务,为了使读者能更方便快捷的获取他们所需要的最新文献资料,并提供个性化的文献服务,建立一个统一的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是十分有必要的。这既是图书馆工作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山东省农科院农业科研创新工作的需求,同时也是图书馆工作人员提高电子资源管理水平、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的需求。该平台的构建将会使山东省农业科技信息研究和服务工作迈上新的台阶。本篇论文全文共分5章。第一章是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内容与思路以及技术路线。第二章分析了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服务平台的现状。第三章、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部分。第三章分析了山东省农科院的文献信息资源需求,研究基础来源于对农科院读者进行的100份问卷调查。在“山东省农科院文献信息资源需求调查表”中,通过针对读者、信息资源、图书馆服务、建议和意见四部分调查数据的分析,将读者分为专业型、浏览型、临时型三类,阅读现象呈现出到馆人数下降、电子文献需求上升、外文资料需求上升的“一降两升”特点,提出了“中文坚持纸本、电子资源相结合,外文以电子资源为主;减少纸本资源,增加电子资源”的总体建设原则,采购方式也由传统的报纸订阅向网络采购、集团采购发展。第四章是“山东省农科院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首先对山东省农科院现有的传统纸本资源和电子资源进行了全面梳理,指出现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根据农业科技创新的要求,将平台建设分为整合现有资源、数字化馆藏、合理利用引进资源三个步骤,整体规划,分步进行建设。通过资源集成发布、服务管理、信息加工3个子系统12个具体栏目,构建出依托山东省农科院网络中心的文献信息服务平台,为读者提供检索、下载、远程传递、咨询、用户管理、自建数据库等全方位的资源服务,为山东省农业科技创新提供强大的文献信息服务支撑。在第五章,本文总结了农业文献服务平台建设的一些共性问题如模式特点、功能特点、存在问题等,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建立农业图书馆联盟,壮大行业发展的规模;加强农业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建设研究,提高科学性、理论性;将文献服务平台拓展成为服务三农的文献信息支持平台,扩大服务范围,减少地方上的重复建设;基于文献资源建设的服务平台向基于集成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发展。希望本文的分析研究有助于推动农业文献信息服务平台的建设和利用。
朱晔[2](2007)在《我国知识服务现状分析和体系架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带来了大量无序知识,如不对其进行整合和创新,很难被用户有效利用。因此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一股以知识创新为核心的“知识服务”研究热潮,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众多国内外学者、机构纷纷对知识服务进行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但在开展知识服务的过程中,缺乏完整的知识服务体系架构成为知识服务工作成效的瓶颈,它不仅使得各服务机构之间因为没有一个普遍意义的架构作为参考而难以沟通和协作,更在无形中削弱了知识服务效果,影响了知识服务的效率。因此,知识服务体系架构的研究势在必行。本文在梳理了知识服务的基本概念后,采用网上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法,从机构服务现状和用户需求现状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知识服务的现状,然后从管理学系统论角度提出知识服务影响因素,运用知识生命周期理论架构了一个一般意义上的知识服务体系,并将之运用到一个实际的知识服务机构,最后引入服务链理论,结合我国知识服务现状,构建了一条知识服务链,明确各类知识服务机构在服务链中的位置和作用,使之相互协作以实现社会知识服务价值最大化。
赵华英[3](1995)在《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图书馆为农业经济服务的理论与实践》文中指出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图书馆为农业经济服务的理论与实践赵华英Abstract:Whileadaptingthemselvestothedevelopmentofmarketeconomytoservethepolicy-makingandleading...
潘淑春[4](2001)在《国家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系统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说明为加强农业信息系统对农业研究与开发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农业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应本着核心文献信息资源联合“拥有”,非核心文献信息资源广泛“存取”,文献信息收集以“利用”为原则,改变传统收集以“备用”为原则的观念。本文在研究了国内外信息领域,特别是国家、地区级宏观文献信息资源管理的目前状况与信息传递和服务模式的前提下,提出了以《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和政府重点支持的国家农业图书馆以及部分大型院校信息资源为依托,建立传统的和网络的农业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混合型文献信息系统的新型发展模式。 本项研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系统分析方法和信息分析方法。 网络环境下,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开放型的信息系统,系统设计要选择相应配套的研究方法。 专门技术方法是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以文献调查(literature review)、数据收集、实地调查、案例分析等方法为主。文献调查包括国内外有关本项研究的文献源,并实地考察若干文献信息中心;数据收集包括图书馆累积数据、统计分析和用户访谈数据等。以帮助确定计算机网络现有存取水平,分析馆藏文献水平,评价馆藏质量和缺陷,得出信息资源协调与合理布局的适当藏量与水平;评价数字化信息资源(虚拟馆藏)等。 通用分析方法以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两者互为补充,相互结合。目的是发挥其不同方法的优势,避免其不足。文献调查是本项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作者除查阅了大量本馆外文信息科学期刊和重点专着外,专门到国家图书馆、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和北京大学图书馆等处查阅了有关文献。同时利用网络优势,查阅了相关网站,如Altavista,China info,SLA的图书馆员资源中心(Librarians’Resource Center Toolbox),查出有关文献信息160余篇(条)。与此同时,查阅了1995-1999年美国R.R.Bowker公司出版的《图书情报科学文摘》(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Abstracts:LISA)光盘数据库,查出“cooperative collection development”53篇;“coordinated collection developent”5篇;“collection development”843篇,其中1999年16篇。由于国内收藏原文有限,能获得原文的仅有100余篇。由国外或网络获得原文10余篇。 通过较为详细的内外环境系统分析,文献调研和文献信息统计分析等,找出我国农业信息系统在资源共建共享方面的优势与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适于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系统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模式;以及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系统联合资源建设与全方位、多层次信息服务的新模式和建议。 论文第一部分是相关理论和方法墓础的分析,是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中的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文献信息资源等概念,以及信息资源管理与图书馆学、信息学、管理学之间的关系做了简要的论述。从文献信息中心的角度看,作者认为,信息资源管理体系应主要包括信息资源建设,信息资源组织和信息资源的服务。信息资源建设是龙头,是基础,它既涉及信息资源宏观建设,又含信息资源微观建设。信息资源的组织主要是标准化信息的组织与分类,网络信息资源导航等。信息服务既包括传统的服务,也包括网络化信息服务,形成信息系统多层次、立体交叉的全方位信息资源管理(!"formationR。"roe Manngement:IRM)体系。作者认为!RM与图书馆学、情报学是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亲缘关系、交叉关系。从狭义上讲在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促进下,在图书馆学和信息学研究和实践中,必然利用IRM的思想,才能在信息资源开发和利用中实现合理计划、合理协调、有效配置、有序控制和科学管理。 从信息资源管理的性质、内容、范围、结构和层次上看,它都比MIS(Manag ementInformation System)要广的多,不仅是管理信息的管理,而是对所有战略信息资源的管理。管理学理论和管理实践的发展是促进信息资源管理的动力和因素。在泰勒创立管理理论之后,管理经历了“传统管理”,“科学管理”,“管理科学”三个发展阶段。现代信息资源管理主要是通过信息的有序化控制,达到信息的最佳使用效益。 论文第二部分是系统的分析,包括系统的总体分析和各功能模块的具体内容分析。利用管理学中常用的 PEST(Political,Econ。ical,betal and T。h。logical)因素分析观点,对农业信息资源系统所处的国内外环境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联合共建共享的成功经验与问题,并通过对美国OCLC,美国全国研究图书馆系统的资源联合收集与共享(ARL)以及日本、英国等资源共享模式进行了调研。通过调研分析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对信息资源的重视程度高,占有欲强,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进行整体规划,协调采购,利用有限的资金,有目的的全面系统收集其目标国家的重要文献,争取本国保证有一册收藏。至今这种协调收集,联合共享的活动坚持比较好、具有一定规模的就是OCI上和ARL。他们实行“?
王宁[5](2010)在《山东省科技查新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目的本研究拟通过科技查新工作发展历程的回顾和对山东省科技查新工作现状的调查,分析省内科技查新工作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其对策,为山东省科技查新工作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回顾我国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历程和山东省科技查新的发展概况,对山东省内26家科技查新机构的文献信息资源、人员配备、业务开展、制度建设等情况进行调查,同时调查科技查新人员的基本情况、工作习惯及其对查新工作的主观意见,运用SPSSl6.0软件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根据调查结果,结合查新工作实践,分析山东省科技查新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主要结果1、文献资源配置:高校系统查新机构资源丰富,情报系统查新机构资源薄弱,大多数综合性查新机构的国内数字资源主要为山东科技信息网,11家机构没有引进国外数据库资源;2、人员配备:虽然整体上职称结构比较合理,但有7家机构缺乏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查新员;查新人员学历水平较高(本科61.9%、研究生29.5%、大专8.6%),53.3%的被调查人员从事查新工作≤5年,92.6%的查新人员参加过相关部门组织的查新培训;3、查新业务量:机构间业务量相差悬殊,11家机构尚未开展国外查新业务;4、其他业务开展情况:76%的机构开展了查收查引服务,56%的机构开展定题服务;此外,还有机构开展了情报分析、专题讲座、用户培训等服务;5、服务方式和查新宣传方面:76%的机构开通了网上受理服务,84%的机构建立网站/网页进行业务宣传;6、查新咨询专家库和用户意见反馈制度建立情况:仅有56%的机构建立了查新咨询专家库,但部分机构使用频次不高,64%的机构建立了查新用户意见反馈制度,平均每家年反馈意见95条。结论及建议1、文献信息资源在各查新机构间分布不平衡,应整合共享信息资源,促进信息利用;2、查新人员易受专业限制,提出查新人员向专业化方向发展,实行专业对口查新,同时确定不同专业查新项目必查的数据库资源;3、立项查新时间紧、任务重,查新质量难保证,建议科技管理部门对受理项目进行初筛并统一办理查新委托;4、部分机构尚未建立查新咨询专家库,建议主管部门建立全省统一的涵盖各相关专业的查新咨询专家数据库;5、应注重查新受理、文献检索、撰写报告、查新审核等环节的质量控制;6、查新机构应加强与评审专家和科技管理人员的信息沟通,注重意见反馈;7、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查新机构的考核评估,并积极支持组建查新行业协会。
朱世桂[6](2012)在《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进入新的时期,保障粮食安全、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实现中国特色的农业现代化,对农业科技的需求日愈强烈,我国进入了更加依靠现代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要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必须有完善的农业科技体制机制来保障,但我国历史形成的农业科技体制弊端,如条块分割,农科教分离、科技经济脱节、缺乏科学的创新评价机制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因此从历史的视角来研究探索农业科技体制形成与改革创新方略,为农业科体制改革提供理论和现实参考依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科技体制是科技活动的组织体系、管理形式和组织运行机制等的总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中央颁布《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以来,体制问题一直是科技界讨论关注的热点。围绕农业科技体制人们在讨论中比较关注农业科技体制的弊端、运行障碍及其克服的办法,至于当前科技体制是如何形成、特点如何、体制问题的根源如何产生、国家在构建科技体制过程中有那些经历、受哪些因素影响、产生了哪些启示等,探讨不够全面系统,历史性的研究成果相对缺乏也比较零散。农业科技体制一般涉及到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的内容,本论文以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为研究对象,以20世纪这一百年为经度,以各时期科技体制的主要内容为纬度,面对前人较少涉及制度层面的科技体制形成及发展本因研究的缺憾,基于历史文献资料调研的基础上,采用多学科理论与方法,本文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一百年来的变化历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将体制百年变迁分为四个重要时期,并对各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内容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分析了不同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并阐述了国情、政府政策等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作用,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一些特点、历史启示,最后提出了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完善发展的战略对策。第一,分析中国农业科技体制萌芽初创时期(1897--1937年)体制化过程与创立情况,得出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是在近代社会力兴改革变法的政治环境、振兴实业改良传统农业的经济环境、开始重视科技引进西方农学的科学文化氛围下创建产生。来自政府和社会两方面重视农业科技的推动力量,以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以设农政,建机构,开展农事试验研究,奠定体制化的组织基础;以组社团,促交流,颁布《中央及地方农事试验场联合办法》等规章,构建了农业科技宏观管理体制和农科组织基本框架,在组织管理上逐渐将农业科研管理逐渐从农业生产行政管理中独立出来,组织机构日渐发展,形成我国农业科技体制雏形。第二,重点描画了1937年以后国统区、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日占区不同区域农科体制形成及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曲折发展。国统区为了适应战时经济需要,原中央所属的农业科研机构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建立了以工作站为代表的一套农业推广制度,以及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通过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开展科技奖励等,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也初步构建了注重技术试验推广应用的边区农业科技体制,为解放后创建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奠立了一定的思想基础和建设经验。日占区日伪从强化殖民统治出发,优先开展见效快生产上急需的应用性研究,建立了一批农事试验机构,构建了科研计划目标明确、组织结构较为完整、设施相对配套齐全的日伪农业科技体制,为东北等地解放后农业科技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第三,按1949—1957年和1958—1978年两个阶段主要介绍新中国成立后当代农业科技体制重新构建与波动调整的历史内容,分析了组建独立的农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成立,县建“四级农科网”等新的农业科教体制形成过程,肯定了在集中型计划管理体制下协作攻关科技组织方式的制度合理性,梳理了新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调整的历程,探讨了农业科技高度集中的计划性管理方式、农科组织体系隶属关系多样、科技体系条块分割、重复分散的历史成因。第四,全面回顾总结了1978年起我国改革开放后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及成效,既反映了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引导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成效,又对以科技拨款方式转变为主的科技运行机制改革等政策实施后,基础性、公益性特点的农业科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体制改革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客观描述等。第五,历史地探析了美国、日本、前苏联等不同国家的科技体制模式及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作用。第六,运用综合集成等方法,总结了百年来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历史演变特点,和从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等方面探讨了其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发展的影响。最后归纳了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的主要历史经验与启示,分析梳理了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的现状与主要问题,基于历史与现实探讨了未来我国农业科教体制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完善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战略思路,建议侧重在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优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建立健全多元价值的科技评价制度等,将为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提供历史科学的参考依据。
李思经[7](2002)在《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前,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是一种处于新旧体制和新旧技术交替的未定型模式或过渡期模式,面临着一系列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选择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网络环境下的高效率的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这是本项研究提出的背景。 在研究过程中,综合运用系统分析方法、管理分析方法、信息分析方法,结合典型案例实证分析,实地考察了国内和国外的一大批科技信息机构,并对信息系统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和优化选择,探讨适合于中国国情的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为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的改革提供科学分析基础,以更好地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的信息需求。因此,本项研究对于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的实践和理论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项研究第一次系统地探讨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问题,提出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构想。这是一项开拓性的研究工作。在这个领域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新的探索: 1.系统地论证了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改革的三个发展动力:一是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的驱动作用,九十年代后期的信息网络和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提供了管理模式改革的技术基础;二是市场科技体制改革的推动作用,正在逐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下和网络化环境下的新型管理体制。三是用户信息需求的导向作用,逐步由收藏为主的模式转向使用服务为主的模式。 2.系统地探讨了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改革的两个有机结合:一是把农业研究信息系统划分为宏观管理系统与微观管理系统,在网络化环境下和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带动下实现两者的有机结合与协调发展。高度集中的宏观管理模式正在向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管理模式的转变。二是努力实现虚拟系统与现实系统有机结合,逐步通过《中国农业科技信息网》和互联网,把全国农业研究机构联结起来,共享一个虚拟操作系统。 3.建立和发展现代知识管理系统,推进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发展:在科技体制改革的推动下,正在逐步形成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知识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已经为知识管理系统提供了一定的网络环境。我们已经立项开始建设本单位内部知识管理系统,希望在取得经验后推动农业领域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 4.构建了一套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体系:选择了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技术发展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信息服务能力、战略竞争能力共五类27项指标,并对不同类型和不同发展阶段的全国16个农业研究信息单位的管理模式效率和综合发展能力进行了实证分析。 5.通过以上系统分析,提出了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三个时期的三种管理模式,提出未来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是:以网络化和数字化技术为基础,以市场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从文献信息收藏为主转向使用服务为主,宏观管理系统与微观管理系统有机结合,虚拟系统和现实系统相互支持,推动发展现代知识管理系统,逐步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分布式和网络化的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 目前,这样一种新型的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雏形已经显示出来。再经过10年的努力,一个现代化的分布式和网络化的管理模式将会逐步形成,将会大幅度提高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综合竞争能力和服务能力。
吕玉洁,顾洁[8](2018)在《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大事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58年11月27日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以下简称上情所)成立,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建制,隶属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办公地址延安西路238号。1959年3月8日-4月1日召开第一次上海市科技情报工作会议,贯彻全国科技情报工作会议精神。会上通过《关于加强上海科技情报工作的意见》,明确上海科技情报研究所是全市科技情报事业中心,也是市科委管理科技情报工作和保管部分绝密资料的单位,负责建立基层科技情报组织和情报网。
纪昭民,陈源蒸[9](1989)在《我国情报检索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说明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进入了信息时代。信息对于人们所从事的各种活动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而情报检索正是为人们更好地利用信息服务的,所以,它一直受到图书情报部门的重视,也是他们为用户服务的重要内容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开展文献情报服务的关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广大图书情报工
孟宪学[10](2002)在《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系统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建设中,如何加快建设一个适应现代农业科学研究需要的多样化、标准化和规模化的现代数据库系统,是一个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的核心问题。这是本项研究提出的背景。本项研究是国家948项目“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的一个研究专题。 本项研究目的是通过系统分析我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和管理的发展问题,提出系统的技术选择、系列设计、系统建设模式与利用模式及发展对策。为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的有序化建设和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信息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相关理论为指导,在广泛收集资料和重点实例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分析、信息分析、管理分析的相应方法,通过历史的比较分析和国内外的比较分析,通过案例分析,明确了我国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建设的模式选择和管理策略。 关于数据库建设、数据库技术等方面,国内外有不少研究,但是在农业领域,通过检索来看,本项研究是第一次从农业行业的整体上对农业科技信息数据库系统的建设与管理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行了以下4个方面新的探索: 1.在分析了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管理方法发展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数据库的理论与数据库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而对数据库进行了科学的分类,并描述了各类型数据库的特征。 2.比较分析了世界主要国家(地区)的数据库产业发展和国内外主要数据库建设的6条宝贵的经验,找出了中国数据库建设的6个方面的差距。 对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发展进行了历史的系统的分析,找出了我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所处的环境。 3.对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为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提出了6项重大技术领域的选择;提出了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3个层次的布局和系列设计。 4.提出了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可能选择的4种模式以及数据库利用模式的选择。提出了12条相应的管理政策与措施的建议。 文中把我们目前正在承担的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农业科技基础信息系统建设与共享服务》作为分析的案例。这个系统的建设属于一种典型的公益类合作建设模式,为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及其系统的长远建设积累重要经验。 这项研究为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及其系统的建设提供了科学分析的基础,对于国家规划和管理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及其系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山东农科院情报所开展全院用户培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东农科院情报所开展全院用户培训(论文提纲范文)
(1)山东省农科院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国内外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研究现状 |
2.1 相关概念分析 |
2.2 国外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研究现状 |
2.3 国内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研究现状 |
2.3.1 国内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研究总体概况 |
2.3.2 各省农业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 |
2.3.3 山东省农科院文献资源与服务现状分析 |
2.4 案例分析——江苏省农科院文献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分析 |
第三章 山东省农科院文献信息资源需求分析 |
3.1 资源需求调研 |
3.1.1 农科院文献信息资源需求分析调查表 |
3.1.2 调查表分析 |
3.2 用户需求分析 |
3.2.1 读者分类 |
3.2.2 阅读现象分析 |
3.3 资源采购原则 |
3.3.1 图书采购原则 |
3.3.2 报刊采购原则 |
3.3.3 电子资源采购原则 |
3.4 资源采购方式 |
3.4.1 图书馆的传统采购方式 |
3.4.2 网络采购模式的建立和发展 |
3.4.3 集团采购 |
3.5 资源共享原则 |
3.5.1 自愿原则 |
3.5.2 平等原则 |
3.5.3 互惠原则 |
第四章 山东省农科院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构想 |
4.1 平台建设整体思路 |
4.1.1 目标与定位 |
4.1.2 服务范围 |
4.1.3 建设原则 |
4.2 平台建设主要内容 |
4.2.1 现有资源的整合 |
4.2.2 数字化馆藏 |
4.2.3 引进资源的利用 |
4.3 建设构想 |
4.3.1 资源信息发布子系统 |
4.3.2 信息服务管理子系统 |
4.3.3 信息加工子系统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5.1 农业共享服务平台的共性问题 |
5.1.1 模式特点 |
5.1.2 功能特点 |
5.1.3 存在问题 |
5.2 平台研究的几点建议 |
5.2.1 加强农业图书馆的业务联合 |
5.2.2 建立农业图书馆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
5.2.3 拓展成为服务“三农”的文献信息支持平台 |
5.2.4 向基于集成服务的数字图书馆发展 |
5.3 结束 |
附件:农科院文献信息资源需求分析调查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我国知识服务现状分析和体系架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2 知识服务基本概念研究 |
2.1 知识服务的内涵 |
2.2 知识服务与相关概念的辨析 |
2.2.1 知识服务与知识管理的辨析 |
2.2.2 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的辨析 |
2.3 知识服务的特征 |
2.4 知识服务流程 |
2.5 知识服务的层次结构 |
2.6 知识服务的模式 |
3 我国知识服务现状分析 |
3.1 图书馆知识服务现状分析 |
3.1.1 图书馆馆藏资源情况调研 |
3.1.2 图书馆馆藏资源加工程度调研 |
3.1.3 图书馆提供服务形式调研 |
3.2 情报所知识服务现状分析 |
3.2.1 情报所馆藏资源情况调研 |
3.2.2 情报所馆藏资源加工程度调研 |
3.2.3 情报所提供服务形式调研 |
3.3 数据库提供商知识服务现状分析 |
3.3.1 数据库提供商信息资源情况调研 |
3.3.2 数据库提供商信息资源加工程度调研 |
3.3.3 数据库提供商服务形式调研 |
3.4 知识服务用户需求现状分析 |
3.5 我国知识服务现状总结 |
4 知识服务体系架构研究 |
4.1 知识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管理学系统论引入 |
4.1.2 基于管理学系统论的知识服务影响因素分析 |
4.2 知识服务体系架构与应用研究 |
4.2.1 知识生命周期理论引入 |
4.2.2 基于知识生命周期的知识服务体系架构 |
4.2.3 知识服务体系架构的应用 |
4.3 知识服务链构建研究 |
4.3.1 服务链理论引入 |
4.3.2 基于服务链理论的知识服务链构建 |
5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4)国家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系统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目 录 |
图表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一部分 研究方法、基本概念及其相关理论 |
第一章 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系统分析与设计研究方法 |
1.1 系统方法 |
1.2 信息方法 |
1.3 本项研究采取的具体技术方法 |
第二章 信息资源管理基本概念及研究与发展现状 |
2.1 基本概念 |
2.2 关于“知识金字塔” |
2.3 信息资源管理 |
2.4 信息资源管理与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 |
第二部分 系统分析 |
第三章 国内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分析 |
3.1 国外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模式研究 |
3.2 国内信息资源共享模式与进展 |
3.3 我国农业信息资源建设的协调与发展 |
3.4 农业系统信息基础结构的发展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科技文献信息资源分析 |
4.1 中国农业科技文献信息资源现状调研 |
4.2 全国农业文献资源现状与发展趋势 |
4.3 国家馆信息资源实例调研 |
第五章 农业科技信息用户分析 |
5.1 农业科技信息用户人员结构分析 |
5.2 农业科技信息用户发展趋势 |
5.3 农业科技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变化 |
5.4 农业科技信息用户信息需求特点 |
5.5 从农业主要学科文献生产力发展现状看信息需求发展趋势 |
5.6 农业科技信息用户的科学交流方式 |
5.7 国家农业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利用实例分析 |
5.8 农业信息系统功能发挥的局限和挑战 |
第三部分 系统设计 |
第六章 中国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系统目标、原则与模式 |
6.1 中国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系统总体设计 |
6.2 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系统等级、点面交叉模式描述模型 |
6.3 中国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系统详细设计 |
第七章 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系统的信息资源配置与科学组织 |
7.1 信息资源配置 |
7.2 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的科学组织 |
7.3 农业联合数字化馆图书馆馆藏建设 |
7.4 各级农业信息网络基础结构的不断完善 |
第八章 农业文献信息服务 |
8.1 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系统的信息服务子系统设计 |
8.2 信息服务系统应具有的功能与特点 |
8.3 信息服务内容 |
第九章 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系统的管理、实施与评价 |
9.1 网络资源与服务系统管理模式的确定 |
9.2 信息系统服务的协调管理与有偿服务 |
9.3 人员管理 |
9.4 全面质量管理 |
9.5 系统实施步骤 |
基本结论与对策建议 |
引用与参考文献 |
附件:1. 国家农业研究信息系统(ARIS)问卷调查 |
附件:2. 国家农业图书馆来馆读者调查表 |
后记 |
(5)山东省科技查新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科技查新工作发展历程回顾 |
1 我国科技查新工作发展历程 |
2 山东省科技查新工作的发展概况 |
第二章 山东省科技查新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
1 资料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 |
4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与意义 |
二、相关研究概述 |
2.1 科技组织体系方面 |
2.2 我国科技体制转型与改革政策方面 |
2.3 农业科技体制建设、改革建议方面 |
三、研究理论、方法与资料来源 |
3.1 相关理论 |
3.2 研究方法 |
3.3 资料来源 |
四、论文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
五、论文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初创时期(1897—1937) |
1.1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创建的历史背景 |
1.1.1 清末中国社会政治背景 |
1.1.2 改良传统农业对科技体制化的客观需要 |
1.2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化萌芽 |
1.2.1 立农报、兴农学,引进西方农业科技 |
1.2.2 设农政,建机构,尝试农事试验研究 |
1.2.3 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前期探索 |
1.3 中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的创立 |
1.3.1 组建专门学术社团,促进农学交流机制 |
1.3.2 广设农业科研机构,构建农业科技体系 |
1.3.3 研究与推广结合,探索服务农业生产的科技运行机制 |
1.3.4 设立奖励制度,培育农学人才激励科技活动 |
第二章 农业科技体制曲折发展时期(1937—1949) |
2.1 国民政府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建 |
2.1.1 变动频繁的国民政府农业管理机构 |
2.1.2 国家农业研究机构调整 |
2.1.3 农业推广与地方农业试验机构调整 |
2.1.4 大学设立的农业研究推广机构 |
2.1.5 战时统一合作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
2.1.6 战后民国政府农业科技体制复员重建 |
2.2 战争期间根据地和解放区农业科技体制 |
2.2.1 确立发展农业科技的重要地位 |
2.2.2 引进、培养农业科技人才 |
2.2.3 设立边区农科机构组织 |
2.2.4 边区农业科技体制雏形 |
2.3 日伪政府农科体制概况 |
2.3.1 “满铁”名义下日伪政府农科体制由来 |
2.3.2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 |
2.2.3 日伪“满洲国”的农业科技运行机制 |
2.2.4 日伪侵略华北地区时的农业科研机构及活动 |
2.2.5 日伪的农业科技体制特点 |
第三章 当代农业科技体制调整与重构时期(1949—1978) |
3.1 新中国农业科技体制重构阶段(1949—1957) |
3.1.1 接管重组农业科研机构 |
3.1.2 组建独立的农业高等院校 |
3.1.3 筹建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 |
3.1.4 从上至下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建立 |
3.1.5 适应计划经济的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确立 |
3.2 农业科技体制调整巩固阶段(1958—1966) |
3.2.1 大跃进背景下农业科技机构规模扩张 |
3.2.2 加强农业高校科研,科研机构精简恢复 |
3.2.3 农业科技管理独立建制,两级农科组织体系形成 |
3.3 农业科技体制整顿变化阶段(1966-1978) |
3.3.1 农业科学研究机构精简和下放 |
3.3.2 农业科技计划的协作攻关 |
3.3.3 四级农业科学实验网的建立 |
3.4 解放三十年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简要分析 |
第四章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创新时期(1978—2007) |
4.1 农业科技体制恢复与改革准备阶段(1978—1985) |
4.1.1 农业科研机构的恢复与调整 |
4.1.2 专业技术推广组织的健全 |
4.1.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酝酿和准备 |
4.2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探索阶段(1985—1995) |
4.2.1 启动农业科技体制改革 |
4.2.2 进行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实践 |
4.2.3 引入市场竞争机制的体制改革探索 |
4.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日渐深化阶段(1996—2007) |
4.3.1 酝酿科研机构和农业高校体制改革 |
4.3.2 农业科研机构转制分类改革 |
4.3.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成效分析 |
4.3.4 创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的探索 |
第五章 不同体制模式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发展的影响 |
5.1 世界主要国家科技体制模式及其特点 |
5.1.1 分散多元的美国模式 |
5.1.2 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 |
5.1.3 集中与分散结合的日本模式 |
5.2 日本模式对我国近代农业科技体制化的影响 |
5.2.1 后来居上的日本农业科技 |
5.2.2 取经日本的方式——翻译、留学、考察、聘教员 |
5.2.3 农业科技体制化过程中取经日本的主要内容 |
5.3 美国模式对民国时期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3.1 美国农业科技体制的形成与特点 |
5.3.2 民国时期美国对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3.3 仿效美国农业科技体制过程中的历史局限 |
5.4 苏联模式对我国当代农业科技体制形成的影响 |
5.4.1 学习苏联的时代背景 |
5.4.2 考察苏联科学技术和农业科技体制 |
5.4.3 苏联对我国当时农科体制构建的影响 |
第六章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特点及动因 |
6.1 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特点 |
6.1.1 农业科技管理体系形成的特点 |
6.1.2 农业科技组织体系的变化特点 |
6.1.3 农业科技运行机制变化特点 |
6.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
6.2.1 农业资源禀赋与基本国情的影响 |
6.2.2 社会政治环境和政府政策的影响 |
6.2.3 世界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科技自身发展特点的影响 |
6.2.4 市场需求及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影响 |
第七章 中国未来农业科技体制发展战略的思考 |
7.1 当前农业科技体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7.1.1 当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基本状况 |
7.1.2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体制的主要问题 |
7.2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7.2.1 百年来农业科技体制变迁给我们的几点历史启示 |
7.2.2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原则确定的三维视角 |
7.2.3 我国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基本原则 |
7.3 农业科技体制创新的战略对策 |
7.3.1 科学设计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7.3.2 强化农业科技管理协同创新机制 |
7.3.3 完善政府主导市场引导的农业科技投入机制 |
7.3.4 建立官民结合的农业科技推广应用体制 |
7.3.5 健全多元价值的农业科技评价制度 |
主要参考文献 |
(一) 历史文献类 |
(二) 专着类 |
(三) 论文类 |
(四) 学位论文类 |
(五) 电子文献类 |
附录 |
致谢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等成果情况 |
(7)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
导言 |
1. 问题的提出 |
2. 研究目的意义 |
3. 研究方法 |
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一部分 国内外农业研究信息系统(ARIS)管理的背景分析 |
1.1 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的背景 |
1.1.1 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正处在一个重要的转变时期 |
1.1.2 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面临的问题 |
1.2 国外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的背景 |
1.2.1 发达国家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管理 |
1.2.2 发展中国家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管理 |
1.2.3 国外农业研究信息系统建设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二部分 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
2.1 信息管理的发展 |
2.1.1 信息管理发展的三个时期 |
2.1.2 关于信息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的关系 |
2.2 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2.2.1 信息系统的结构 |
2.2.2 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 |
2.3 信息系统管理的内容与要素 |
2.3.1 信息系统管理内容 |
2.3.2 信息系统管理的基本要素 |
2.3.3 信息系统管理组织的基本职能 |
2.4 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 |
2.4.1 组织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 |
2.4.2 信息系统的控制结构模式 |
2.5 虚拟信息系统的组织模式 |
2.5.1 敏捷信息系统 |
2.5.2 敏捷信息系统的结构特征 |
2.5.3 敏捷信息系统的功能特征 |
2.5.4 敏捷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 |
2.6 中国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 |
2.6.1 信息系统管理的模式转变 |
2.6.2 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特征 |
2.6.3 为探索新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进行的体制改革 |
第三部分 信息技术驱动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创新 |
3.1 以信息技术为先导的信息系统管理模式 |
3.1.1 技术驱动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转变 |
3.1.2 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转变的技术基础 |
3.1.3 技术系统的目标要和现行的管理与组织环境相适应 |
3.2 管理信息系统(MIS)的应用和发展驱动管理模式变革 |
3.2.1 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与组织管理模式的变革 |
3.2.2 我国农业管理信息系统发展现状 |
3.2.3 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在ARIS管理中的应用 |
3.2.4 系统分析(systems analysis)方法在ARIS中的应用 |
3.2.5 系统设计(System Design)方法在ARIS中应用 |
3.2.6 现有系统分析与系统设计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其方法的发展 |
3.3 战略信息系统的应用和发展驱动管理模式变革 |
3.3.1 战略信息系统的应用与发展状况 |
3.3.2 战略信息系统驱动组织结构变革 |
3.3.3 战略信息系统增强信息系统的功能效用 |
3.4 三项新技术对于现代信息系统管理的支持 |
3.4.1 多媒体技术(重点是农业适用技术和可视化技术) |
3.4.2 智能检索技术 |
3.4.3 数据挖掘技术 |
第四部分 体制改革引导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创新 |
4.1 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体制存在的问题 |
4.1.1 农业研究信息与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的信息需要存在脱节现象 |
4.1.2 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存在着不合理的状况 |
4.1.3 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缺乏自我发展的内在活力 |
4.2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发展动态 |
4.2.1 关于组织机构的改革 |
4.2.2 关于体制改革的思路 |
4.2.3 关于管理模式和体系的发展 |
4.2.4 关于情报图书机构的合并与改革 |
4.2.5 中外图书情报机构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
4.3 进一步推进我国农业科技信息体制改革的思路 |
4.3.1 加强农业科技信息系统的协调管理 |
4.3.2 积极鼓励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 |
4.3.3 积极支持组建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信息企业 |
4.3.4 加快农业科技信息咨询服务业服务机制的转变 |
4.3.5 积极支持农业科技信息产业的发展 |
4.4 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体制的改革 |
4.4.1 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组织结构的变革 |
4.4.2 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功能变化和效益转变 |
第五部分 农业科技信息需求与信息管理模式 |
5.1 信息需求和信息用户的研究动态 |
5.1.1 信息用户的本质特征是信息需求 |
5.1.2 农业信息用户正在发生新的变化 |
5.1.3 虚拟组织和知识经济时代的信息需求 |
5.2 我国农业科技信息需求的用户构成 |
5.2.1 农业科学技术专业人员用户群 |
5.2.2 农业院校教师和学生用户群 |
5.2.3 农业决策者和管理人员用户群 |
5.2.4 农民用户群 |
5.2.5 农业企业用户群 |
5.3 我国农业信息需求发展趋势 |
5.3.1 农业信息需求日益高涨 |
5.3.2 农业信息需求在信息消费中起主导作用 |
5.3.3 农业信息需求强调适用高效 |
5.3.4 农业信息需求结构呈现多样化 |
5.4 我国农业信息用户需求变化分析 |
5.4.1 农业研究人员的信息需求变化分析 |
5.4.2 农业决策者和管理人员的农业信息需求变化分析 |
5.4.3 企业的农业信息需求变化分析 |
5.4.4 农民的农业科技信息需求变化分析 |
5.4.5 用户农业信息利用能力分析 |
5.5 农业信息需求与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相互关系 |
5.5.1 农业信息用户与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相互作用机制 |
5.5.2 农业信息需求与农业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关系 |
第六部分 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宏观系统和微观系统的管理分析 |
6.1 宏观系统与微观系统管理研究的发展动态 |
6.1.1 宏观管理系统的改革 |
6.1.2 微观系统管理的改革 |
6.1.3 用户需求和加强服务导向 |
6.2 宏观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 |
6.2.1 宏观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科学范畴 |
6.2.2 宏观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6.2.3 宏观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目标管理 |
6.2.4 实施宏观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目标管理的重要意义 |
6.2.5 宏观农业研究信息系统发展目标确定的原则 |
6.2.6 建立宏观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目标管理体系的基本内容 |
6.2.7 实现宏观信息系统目标管理的主要措施 |
6.2.8 实现宏观农业研究信息系统发展目标的评价 |
6.2.9 宏观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的改革 |
6.3 微观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 |
6.3.1 微观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科学概念 |
6.3.2 微观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6.3.3 微观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目标管理 |
6.3.4 微观农业信息系统实施目标管理的意义 |
6.3.5 微观农业信息系统发展目标确定的原则 |
6.3.6 微观农业信息系统目标管理的基本内容 |
6.3.7 实施微观农业信息系统目标管理的基本对策和主要措施 |
6.3.8 评估和考核微观农业信息系统目标管理实施的结果与效益 |
6.3.9 农业研究微观信息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走向二元化的发展 |
第七部分 知识管理系统的发展分析与管理模式 |
7.1 知识管理(Knowledge Management—KM)的概念和基础 |
7.1.1 知识管理概念的发展 |
7.1.2 信息管理是知识管理的基础 |
7.1.3 人与信息技术(IT)在信息管理与知识管理中的作用转变趋势 |
7.2 知识管理的主要活动领域和案例分析 |
7.2.1 知识管理的主要活动领域 |
7.2.2 知识管理发展的案例分析 |
7.3 知识管理的系统构成和管理模式的选择 |
7.3.1 知识管理的系统构成 |
7.3.2 知识管理模式的选择 |
7.4 知识管理系统的设计——案例分析:SDIC的知识管理系统设计方案 |
7.4.1 目的意义 |
7.4.2 已具备的必要支撑条件 |
7.4.3 国内外同类组织知识管理系统研究发展状况和趋势 |
7.4.4 研究内容与目标 |
7.4.5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7.4.6 预期结果和效益 |
7.5 几点建议 |
第八部分 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管理系统的评价 |
8.1 信息系统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动态 |
8.1.1 科研院所管理与科研业绩的评估 |
8.1.2 现代图书馆的管理体系及其评价方法 |
8.1.3 竞争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与实践 |
8.1.4 农业科技工作和学术水平的评估研究 |
8.2 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8.2.1 目标管理原则 |
8.2.2 整体效益原则 |
8.2.3 简明性原则 |
8.2.4 可比性原则 |
8.2.5 可行性原则 |
8.3 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评价指标体系的选择 |
8.3.1 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指标的选择 |
8.3.2 技术发展能力指标的选择 |
8.3.3 组织管理能力指标的选择 |
8.3.4 信息服务能力指标的选择 |
8.3.5 战略竞争能力指标的选择 |
8.4 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评价指标的涵义 |
8.4.1 基础设施建设能力 |
8.4.2 技术发展能力 |
8.4.3 组织管理能力 |
8.4.4 信息服务能力 |
8.4.5 战略竞争能力 |
8.5 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8.6 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评价的实证分析 |
8.6.1 评价结果计算方法 |
8.6.2 评价统计结果分析 |
8.6.3 管理模式的评价 |
第九部分 主要结论----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选择 |
9.1 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改革的技术驱动 |
9.1.1 农业研究信息网络系统的建设支持了信息系统管理的发展 |
9.1.2 信息资源数字化和数据库的建设正在推动管理模式的改革 |
9.2 国家农业研究信息系统体制改革引发管理模式的转变 |
9.2.1 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体制模式的选择 |
9.2.2 三种模式选择的比较分析 |
9.2.3 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体制模式的转变 |
9.3 以信息用户需求为导向---从文献信息收藏为主转向使用服务为主 |
9.3.1 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改革的最终目标是最大地满足用户需求 |
9.3.2 以农业信息需求主导向的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改革 |
9.4 宏观系统管理与微观系统管理的协调发展 |
9.4.1 高度集中的宏观管理模式向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管理模式的转变 |
9.4.2 以收藏为主转向服务为主的微观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改革 |
9.4.3 宏观信息系统与微观信息系统的管理模式的协调发展 |
9.5 虚拟系统与现实系统相结合——虚拟系统的发展带动现实系统的改革 |
9.5.1 中国农业研究信息虚拟系统是以多项信息技术为基础的综合性系统 |
9.5.2 加快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虚拟系统的建设 |
9.5.3 在农业研究系统中建立虚拟系统必须以现实系统为基础 |
9.6 建立和发展现代知识管理系统——从信息管理到知识管理的发展 |
9.6.1 要支持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的知识管理系统建设的探索 |
9.6.2 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推动知识管理系统的建设 |
9.7 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的选择 |
引用文献 |
参考文献 |
附表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0)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系统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信息资源管理与数据库理论和技术的发展 |
2.1 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与方法 |
2.1.1 信息资源管理与数据库 |
2.1.2 信息管理系统的发展与数据库建设 |
2.2 农业科技信息的来源及其性质 |
2.2.1 什么是农业科技信息 |
2.2.2 农业科技信息的来源 |
2.2.3 农业科技信息的性质 |
2.3 农业科技活动与农业科技信息 |
2.3.1 科技活动的分类 |
2.3.2 农业科技活动与农业科技信息 |
2.4 数据库理论与技术进展 |
2.4.1 数据库的定义与内涵 |
2.4.2 数据库发展阶段 |
2.4.3 数据库的分类 |
2.4.4 各类型数据库的特征 |
2.4.5 数据库技术新进展 |
第三章 国内外(地区)数据库建设分析 |
3.1 国外数据库产业发展和主要数据库建设 |
3.1.1 国外数据库产业及其特征 |
3.1.2 国外主要数据简介 |
3.2 中国数据库建设 |
3.2.1 中国数据库建设总体情况 |
3.2.2 中国文献数据库的建设 |
3.2.3 中国国内主要数据库简介 |
3.3 国内外数据库建设的比较分析 |
3.3.1 国外(地区)数据库建设经验借鉴 |
3.3.2 我国数据库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的发展分析 |
4.1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发展的历史 |
4.1.1 国外数据库的引进 |
4.1.2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的研制 |
4.1.3 迅速加快数据库发展的时期 |
4.2 农业情报/信息系统对建设数据库的认识上的发展 |
4.3 我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取得的成绩 |
4.4 我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 |
第五章 我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的环境分析 |
5.1 信息技术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
5.1.1 新型信息载体的迅猛发展为数据库提供了新的环境条件 |
5.1.2 新型信息传播方式的兴起扩大了数据库的服务能力 |
5.2 农业数据库建设的国内外政策法律环境 |
5.2.1 国际信息产业政策宽松、法律规范 |
5.2.2 我国政府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 |
5.3 农业信息用户的信息需求与数据库建设 |
5.3.1 农业科技信息用户构成 |
5.3.2 农业科技信息用户信息需求特点 |
5.3.3 农业科技信息用户信息意识明显增强 |
5.3.4 农业信息与数据库的需求不断增加 |
5.3.5 我国农业科技信息和数据库服务存在的问题 |
5.3.6 加强用户与农业科技信息系统间的相互交流 |
5.4 数字鸿沟与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 |
5.4.1 数字鸿沟的缘起 |
5.4.2 中国面临三大数字鸿沟 |
5.4.3 我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面临“数字鸿沟”挑战 |
5.4.4 填平数字鸿沟,促进农业科技数据库的发展 |
第六章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的系统设计 |
6.1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的技术选择 |
6.1.1 数据库建设的技术发展基础和技术选择的原则 |
6.1.2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的技术选择 |
6.2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系列选择 |
6.2.1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系列选择的依据 |
6.2.2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的系列设计 |
6.3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的建设模式与利用模式 |
6.3.1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模式选择的原则和目标 |
6.3.2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模式的选择 |
6.3.3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利用模式的选择 |
第七章 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的管理 |
7.1 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的投入扶持 |
7.2 采取有效措施支持农业科技数据库产业的发展 |
7.3 加强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单位的协调管理 |
7.4 制定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统一规划 |
7.5 加强农业科技数据库的推广利用与共享服务 |
7.6 推进农业科技数据库建设的技术创新 |
7.7 合理调整农业科技数据库的类型结构 |
7.8 逐步扩大农业科技数据库的容量和规模 |
7.9 协调国外农业科技数据库的引进 |
7.10 加强数据库人才队伍建设 |
7.11 加强农业科技数据库系统的政策咨询与服务 |
7.12 加强对农业科技数据库的法律保护 |
第八章 “农业科技基础数据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实例 |
8.1 项目预期目标和成果 |
8.1.1 项目预期达到的目标 |
8.1.2 项目预期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以及为社会共享的方式 |
8.2 主要工作内容分解 |
8.3 技术路线 |
8.3.1 工作程序 |
8.3.2 项目组织 |
主要结论与建议 |
引文文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山东农科院情报所开展全院用户培训(论文参考文献)
- [1]山东省农科院文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建设研究[D]. 唐研.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1(12)
- [2]我国知识服务现状分析和体系架构研究[D]. 朱晔. 南京理工大学, 2007(02)
- [3]在走向市场经济过程中图书馆为农业经济服务的理论与实践[J]. 赵华英. 中国图书馆学报, 1995(04)
- [4]国家农业文献信息资源系统分析与设计[D]. 潘淑春.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1(01)
- [5]山东省科技查新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王宁. 山东大学, 2010(09)
- [6]中国农业科技体制百年变迁研究[D]. 朱世桂.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1)
- [7]中国农业研究信息系统管理模式研究[D]. 李思经.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02)
- [8]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大事记[J]. 吕玉洁,顾洁. 竞争情报, 2018(05)
- [9]我国情报检索的回顾与展望[J]. 纪昭民,陈源蒸. 图书馆学通讯, 1989(03)
- [10]中国农业科技数据库系统建设研究[D]. 孟宪学.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