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美国国防部1994—1999财政年度防务指导计划》(摘要)(论文文献综述)
尹玲[1](2019)在《美国对日本的安保政策研究(1961-1989)》文中认为在后冷战时期,美国与日本就驻日美军基地及防务费用分摊问题持续出现争端,这主要是基于美日两国核心国家利益的差异性。利益是同盟牢固的纽带,美日同盟的再定义本身就是美日两国国家利益的重新界定、分配和创造的问题。冷战结束后,美国仍以冷战思维和零和博弈思想看待亚洲事务,并利用西太平洋地区的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满足其在亚太地区的国家利益,对亚太国家进行封锁战略。而日本则认为美国的要求并未对日本国家利益与国家安全产生太多直接影响。这也就是两国在防务争端的根源——国家核心利益。从学界现有研究成果看,美日两国在防务领域的纷争可追溯到冷战时期。冷战时期的美日安保体制成为了美国在亚太地区遏制共产主义力量的重要支柱。然而,随着日本经济的飞速发展,日本逐渐在经济领域成为了美国强有力的竞争对手。两国经济实力的此消彼长必然会引发在政治、军事与安全等领域的连锁反应。其实,美日两国在安保体制语境下各怀心事:日本希望在与美国亚太区域利益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提升日本在同盟关系中的地位,借此机会突破在安保体制上的限制,向“正常国家”迈进一步;而按照美国的意愿,美日同盟的目标应该是让日本在军事上发挥更大的作用,同时又必须受到美国的制约,使日本为其全球战略服务。因此,美日两国在安全问题上出现纷争也在所难免。本文旨在从中国学者角度看待美国对日安保政策,共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对课题的源起、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难度和研究创新进行阐释。正文由四章组成,以时间为节点,以美日两国安保体制的调整与变革为架构,侧重把美国对日安保政策放在美国亚太战略利益、整体战略调整以及随之而来的亚洲政策变化中,以揭示美日安保体制重构与美日同盟关系“再定义”的深层原因与深刻影响,即在冷战思维下,美日安保体制与同盟关系的不断调整与定义是美日两国为适应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和同盟体制现状,两国在同盟体制内部进行了适应性的调整,通过调整、缔结新的条约或合作指针,实现美日两国的利益分配与同盟关系的“再平衡”。具体如下:第一章,主要对冷战初期美国的国家战略以及对日驻军问题进行述评。美国国家战略是美国战后外交政策的基础,该战略贯穿于美国战后历届政府的外交战略之中。美国的亚太战略服务于国家安全战略,而美国对日政策又是美国亚太战略的集中体现。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深受国际战略环境的影响,其目标是在亚太地区建立霸权,将日本塑造成美国在该地区反对社会主义阵营的前沿阵地。为此,美国制定了以全面巩固和发展与日本的政治、军事关系,强化美日安全保障体制为核心的对日政策。第二章,主要论述了60年代美国对日安保政策的演变。这一时期美日两国进入了调整期和适应期,美日两国关系也从冰点转向蜜月期。1960年美日两国对安保条约的首次“再定义”使美日两国关系进入了一个“新时代”。当时的美国仍然视日本为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防波堤”,并且试图进一步控制与管理日本。然而,进入60年代末,美日两国的贸易摩擦进入逐步激化时期。虽然此时美日两国的摩擦体现在了经济领域,然而这种贸易上的不平衡实际上是美日两国在各个领域中出现的经济摩擦的起点与中心,也成为了美日双方日后在争夺政治与军事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章,主要论证了70年代美国对日安保政策的期待与不安。自《新美日安保条约》生效后,日本开始更加积极地谋求改变“美主日从”的关系状态。在这一时期,两国在经济领域的摩擦也开始向军事与安全领域蔓延,即使两国都力图朝着符合双方国家利益的方向改善两国关系,但两国间的竞争关系成为了双方在经济、军事与安全等诸多领域产生争论与摩擦的关键的基础。第四章,主要探讨了80年代美日两国在军事与安全领域的合作与摩擦。80年代,美国的“世界霸权”与日本的“国际国家化”成为了两国在美日同盟框架下的共同目标,美日同盟关系的地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提升。从这一角度讲,由美日“安保关系”向“同盟关系”的进化,赋予了美日同盟体制以新的地位与作用。“中曾根康弘—里根时代”的到来、美日“同盟关系”的明确表述,表明了日本在同盟事务中主动性的加强与维系同盟利益的倾向。美日同盟关系与日本实现大国化目标之间的联系逐渐得以建立,这也使美日共同体的思想得到了明显的加强。结语部分,通过对冷战时期美日安保体制进行述评,揭示两国政策转变的深层原因,同时对美日两国军事与安全政策的特点进行论述,对两国同盟关系的未来走向进行评估。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国际形势与同盟体制内部的现状,美日两国就同盟体制与两国同盟关系以各种方式不断地进行着适应性的调整与重新定义,实现美日两国同盟关系与利益分配的“再平衡”。通过对美国对日政策,尤其是美国对日本的安保政策的发展与演变的研究,准确认识并勾勒出冷战时期美日两国军事与安全政策演变的历史轨迹,力求把握两国关系演变的一般规律,从现实层面揭示美国对日军事与安全政策与美日关系之于亚太地区安全的时代意义。
朱强国[2](2002)在《冷战后美国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的动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利用国际系统层次分析法和国内政治层次分析法,分析比较威胁、战略、技术、军控和费用5因素在冷战后对美国发展国家导弹防御政策的影响,并得出结论认为: 第一、美国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动因是威胁、战略、技术、军控和费用等5个因素相互共同作用的结果。 第二、威胁、战略、技术、军控和费用等5个因素对美国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的影响作用不同。这些影响具体表现在如下4个方面:在同一时期表现为不同的因素对最终政策的影响程度不同;每个因素既可能表现为推动作用,也可能表现为制约作用;每个因素既可能从相对的客观存在出发,也可能从主观的判断出发影响美国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的进程;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为,同一因素对最终的政策影响程度可能不同。 第三、在每个时期,威胁、战略、技术、军控和费用等5个因素都受到美国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的影响,美国国内政治对这些因素的影响大于国际政治的影响。美国国内政治对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的观点主要有左、中、右三种,政府的立场往往采取中间路线。 第四、影响美国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的核心因素是战略因素。 第五、威胁因素是调整国家导弹防御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六、技术因素的客观决定作用受国内政治影响而减弱。 第七、军控因素、费用因素很重要,但作用有限。
蔡劲松[3](2014)在《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研究》文中指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对外军事援助提供国。对外军事援助是美国重要的对外政策手段,在维护与拓展美国国家利益中发挥着重要与独特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不断调整对外军事援助布局与策略,对国际安全和我国周边安全环境构成了突出影响。然而作为一门交叉、跨学科研究课题,我国地方与军队学者很少涉及这一问题,使其成为一个重要的亟待研究的灰色领域。作为尝试,本文试图回答三个方面的问题:美国是如何开展对外军事援助的?其实施效果如何?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希望研究成果可为我开展对外军事援助研究和实施对外军事援助提供有益借鉴。为提高论文研究的可靠性,论文所引用的资料数据主要来自美国政府官方网站或政府发布的各种战略文件。同时,就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效果对在华学习的多国官员进行问卷调查。正文共包括六章,其中第五、六章为重点。第一章,进行概念界定和相关问题研究。在分析现有对外军事援助概念和有关对外军事援助问题普遍共识的基础上,对对外军事援助的概念进行重新界定,并分析对外军事援助应具有的特点与功能作用。然后,以这一概念为基准,探讨对外军事援助在美国外援体系中的地位和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的主要内涵。第二章,探讨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的思想渊源。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是西方国际政治理论的两大流派,其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最为深刻。在现实主义指导下,美国在对外军事援助中更强调国家利益至上、强调利用对外军事援助谋求对抗优势、强调对外军事援助在国家对外援助中的主导地位。在理想主义指导下,美国更加强调对外经济援助、更加强调运用军事援助来推广美国的价值理念。第三章和第四章,主要研究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的政策与战略布局。对外军事援助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种手段,其基本政策目标是提高友好国家安全能力、促进受援国建立民主政治、提高美军维护国家利益能力、巩固美国全球领导地位。这一目标可以进一步分解为对外军事援助在政治、安全与外交领域的目标。美国在开展对外军事援助时,强调遵循国家利益至上、灵活机动、突出重点、整体协调等基本原则。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政策的形成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国家利益是美国制定对外军事援助政策的核心因素,但一些主观因素如党派之争、决策者、利益集团都会对政策的形成构成影响。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战略布局是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政策的具体体现。美国根据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利益分布、所面临的威胁和自身战略能力,形成了以近东、欧洲和东亚为重点地区,以阿富汗、以色列、埃及、伊拉克、巴基斯坦、哥伦比亚、墨西哥为重点国家的点面给合的战略布局。中国是美国的主要战略对手,伴随着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美国重点加强了对日本、韩国、菲律宾等盟友的军事援助,同时提高对印度的军事援助水平,以利用周边与中国存在核心利益冲突的国家,从多个方向和中国形成战略牵制。第五章重点研究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的实施管理机制。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的实施管理主要由国务院、国防部、军种、战区、安全合作办公室承担。在对外军事援助计划与实施过程中;强调各机构需严格遵循相应的各种法律规范;强调遵循自上而下的战略指导,下一层次的军事援助计划要围绕上层次的战略目标与本层次的总体战略展开;强调自下而上的计划形成机制,以保证对外军事援助较强的针对性。美国对外军事援助在管理方面存在双重战略与政策指导、资源使用与拥有脱节、管理漏洞等问题。第六章分析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的效果。在建立分析效果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美国在中东、南亚、东北亚三个地区的实施效果。论文发现,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总体效果较好,基本实现了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目标,促进了美国国家利益。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的主要强点包括:有强大的综合国力作支撑、有与国家利益水平相适应的战略投入、有着较好的策略手段。主要弱点是:在军事援助中附加政治条件、处理与受援国关系时的霸权心态、军事援助决策繁琐冗长和管理协调关系复杂等。最后,论文根据中国对外军事援助面临的形势与任务,结合美国对外军事援助在决策与实施管理方面好的做法,对如何提高中国对外军事援助水平进行初步探讨。
石志宏[4](2016)在《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国家海上安全理论及海权理论为指导,运用历史主义、系统分析、比较分析的方法,在剖析影响印度洋海上安全的地理与历史背景、冷战结束以来的总体海上安全形势、来自印度洋地区内外的主要行为体所扮演角色的基础上,对于中美印“战略三角形”各自现有的海上安全战略(或战略态势)及其双边与三边海上安全互动进行聚焦式研究,进而剖析了印度洋海上安全多边合作机制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最后从陆海统筹、中国印度洋“蓝水海军”建设与远程军力投射、海上安全双边关系与多边互动等不同的方面,探讨中国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的应有之义。关于印度洋海上安全的地理与历史背景,本文首先分析了印度洋的“深层次结构”包括地形、季风等自然地理因素,揭示海洋及印度洋与人类的基本关系;在此基础上,简要叙述了印度洋从有史以来直至冷战结束前的各个时期里对于人类出行与迁徙、贸易和征服、文化传播的影响,评述了从“达伽马时代”直至冷战结束前印度洋海上安全秩序演变的历史。关于冷战结束以来印度洋海上安全的总体形势,通过分析各种地缘因素尤其是海洋地缘政治因素的变化,认为印度洋地区已经决定性地处于世界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前列,但它同时也被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为问题丛生和危险的区域之一。该地区在资源、人口、经济和环境安全方面的当务之急普遍地汇聚于海洋领域,海洋也是沿岸国家和外来大国集体利益和交叉利益的焦点之所在。众多的地区内外重要国家行为体及非国家行为体在印度洋海上安全的演变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由于都想获得波斯湾石油和印度洋战略性海上交通线的进入权,一个美中印“战略三角形”正在印度洋上呈现,而且极有可能成为21世纪印度洋地区地缘政治和地缘战略的塑造性力量。关于印度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本文揭示了印度海上安全战略观的演变、印度海上力量的发展、印度全方位的海上安全对外关系,认为印度所怀有的“印度之洋”的战略抱负面临内外的众多限制性因素。关于中国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态势,本文涉及印度洋及印度洋地区对于中国的重要性,对于国外尤其是美印盛行的所谓的中国“珍珠链战略”进行辨析,中国海军亚丁湾护航行动对于中国远洋军力投射的启示、国内学者对于中国印度洋战略的思考等方面,认为中国走向印度洋是一种战略上的势在必行之事;所谓的中国印度洋“珍珠链战略”在实际上是站不住脚的,是由美国首先杜撰并引起了国际社会极大关注甚至恶意炒作的话题,其对中国与印度洋地区尤其是中印关系的负面影响不容低估。而国外专家依据中国在印度洋地区的实际存在和中国海军地区外部署的经历所作的解读,对于中国思考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不无裨益。无论在硬实力还是软实力方面,中国在维护自身在印度洋地区正当的海上安全利益和集体利益上,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关于美国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态势,本文指出美国为首的列强冷战以来尤其是冷战后在该地区的重大政治与军事活动,导致了其在印度洋海上安全变迁动力中的战略性支配地位。但美国对于整个印度洋地区并无一致的视角,其政治与军事资源分配是破碎的,难以对整个地区的安全作出可信的承诺。美国目前围绕印度洋海上安全大战略所展开的深入讨论及提出的各种方案,揭示了美国的印度洋大战略可能的演变方向。关于中美印双边及三边互动,本文揭示了中国的重大利益、印度的强烈抱负与美国在印度洋的确定角色之间的互动关系,认为三者在保障海上通道安全、反恐、反海盗等方面存在合作空间,以及由于力量格局变迁与政策理念分歧而可能激化潜在矛盾导致冲突,三方在印度洋既合作又对抗,从而呈现“非盟非敌”的三边互动态势,三方应当通过大国协调、机制建设与功能性合作等构建有序竞争的博弈关系。关于印度洋海上安全多边秩序的构建,本文分析了印度洋地区海上安全多边合作机制的发展现状和构想。本文认为环印度洋联盟、印度洋研究集团、印度洋海军论坛具有成为一轨、二轨和技术层面的印度洋海上安全合作平台的潜质。印度洋海上安全合作机制的构建具有很大的必要性,但是面临着众多的具体挑战。如果要创立一种印度洋海上安全机制,印度洋国家面临的主要困境就是它究竟应当是排它性的还是包容性的。从地区的长期稳定来看,一种围绕能源利益攸关者(能源进口依赖国、能源专营经济体和能源安全咽喉要道国)而构建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机制更具有前景。本文最后对中国的印度洋战略的内涵进行了探讨,着重思考印度洋战略及其在国家安全战略中的地位的相互关系及其统筹协调问题、中国在探索陆海统筹的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方面所应重点关注的问题及“支柱国家”、中国印度洋“蓝水海军”能力建设、与地区国家的双边及多边海上安全合作等问题。
于红丽[5](2020)在《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冷战结束以后,亚太地区在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就开始持续上升。美国作为国际体系的主导国,自然愈发重视亚太地区。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后,全球国际体系开始发生深刻变革,亚太地区的战略地位被空前重视。为应对国内外危机,美国开始调整其全球战略。奥巴马政府推出了“亚太再平衡”战略,宣称要把全球战略的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其目标是通过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体系和伙伴关系网络,加大亚太地区军事投入,参与并主导亚太地区的经济贸易合作,以保证美国在亚太地区战略利益,防止崛起大国对美国主导权的挑战。“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是美国的全球领导地位在冷战结束后首次遭到质疑。为了确保美国的领导地位,美国开始在政治、军事和经济上全面重视对其造成挑战的亚太地区。这一战略也是此后特朗普强化对华竞争的先声,是中美关系进行深度调整的前兆。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的实质,也是奥巴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延伸和发展。相比较特朗普“印太”战略推进进程的尚未完成,奥巴马的“亚太再平衡”显得更加完整,且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深入研究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可以让我们更客观理性地认识特朗普“印太”战略的实质。同时,对于我们有效应对美国亚太战略带来的挑战也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本文深入系统地研究了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目标、实施、评价及影响,分析了美国亚太战略的实质,以及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与特朗普总统新“印太”战略的联系与区别,论述了中国应对美国亚太战略的战略与对策。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背景分析,主要分析了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和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形成。首先,研究了全球国际体系出现的转型取向和亚太地区国际地位的上升,以及美国的相对性衰落和中国的结构性崛起对于全球以及亚太地区的战略影响。其次,梳理了冷战后到奥巴马政府之前的美国的亚太战略,意在阐述美国亚太战略的连续性。最后,论述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过程,分析了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再到“亚太再平衡”所经历的演进过程。第二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依托。奥巴马政府“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是巩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权力主导,拓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经济利益,扩展美国在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影响。为实现上述战略目标,美国拥有强大的综合国力、牢靠的同盟体系和霸权威望等战略资源可资利用。第三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奥巴马政府为实施“亚太再平衡”战略,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战略举措。首先,美国军事战略重心向亚太地区转移。加强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军事存在,提高美军在亚太地区“反拒止”和作战能力,降低对其他地区的战略介入。其次,巩固美国的亚太辐辏安全体系。其中包括优化美国亚太同盟体系,重塑安全伙伴网络等。最后,打造亚太地区多边合作新体系。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深化与东盟的全方位合作,扩展在本地区内的价值观同盟。第四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评价。首先,对“亚太再平衡”的本质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是“离岸平衡”战略传统的延续和“选择性干预”战略的强化,是两者的战略复合。其次,评价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认为美国取得了一定的战略红利,但并没有达到既定目标,加剧了地区紧张局势且付出了巨大战略成本。最后,分析了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一系列国内国际反响,美国国内、亚太地区国家和全球其他地区国家对该战略有着差别化的反应。第五章,“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与启示。“亚太再平衡”战略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中国持续崛起的势头没有发生改变,导致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特朗普政府在同样重视亚太地区的前提下,改变了战略实践的风格与方式。美国对华战略思维更趋“冷战化”,放弃了“离岸平衡”的做法,更强调单边性质的强力施压,更重视军事手段的使用,其实质是对“亚太再平衡”战略否定之否定的加强版。“亚太再平衡”战略对我国因应“印太”战略提供了战略启示,我国应对美国对华认知有着清醒的认识,对美国的战略限度有着明确的判断,坚持核心国家利益的底线思维,坚定不移地发展国家实力,进一步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的战略压力。
姚峰[6](2021)在《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研究》文中提出如何评价和考量国际战略的成败是战略研究的一大重点问题,也是研究难点所在。一般来说,判断国际战略的成败有很多标准。本文认为,战略成功与否是以能否实现战略目标为标准。那么,如何评估和考量战略目标的实现程度和进展情况是战略研究的核心问题,也是战略管理过程中众多环节里的重要一环。本文综合国际战略学和管理学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从战略管理角度切入,建立国际战略评估的基本分析框架,并围绕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实践进行深入剖析。本文以战略管理为核心,把战略规划、战略实施、战略评估有机结合起来,并对战略目标、战略资源、战略手段、战略绩效等元素进行综合分析,确定具体实用并可操作衡量的战略评估工具,对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成效开展评估。第一章是本文理论部分,明确把国际战略评估作为战略执行层面,提出基于战略的绩效评估方法,并构建了“战略——绩效”评估模式。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主要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部门整体战略层面的评估,第二层次是围绕国际战略开展所实施的具体项目评估。第二章介绍第一层次国务院整体战略评估,按照“战略——绩效”评估模式,从美国国务院战略规划入手,确定国务院国际战略各层级战略目标,并将战略目标转为绩效目标,对绩效目标开展绩效评估以确定战略目标实现情况。第三章是介绍第二层次具体项目评估,项目评估是部门整体战略评估的基础和关键,从项目设计和绩效管理两个方面来规划和实施项目管理基本流程,并对项目评估主要类型和有关做法进行全面分析。在前两章分析国际战略评估具体做法基础上,第四章重点分析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的法律体系、制度保障、机制运行等内容,并充分运用评估产生的结果。第五章以美国对外援助作为案例研究对象,进行全面梳理分析,并检验“战略——绩效”评估模式实际效用,认为开展战略评估对美国对外援助战略具有积极作用和深刻影响。经过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具体实践,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已形成一整套成熟完善且行之有效的基于战略的评估机制、制度和做法,取得了良好成效。当然,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也存在不足和面临挑战,在学习借鉴其评估做法基础上,不断推进我国国际战略评估研究和实践,进而为中国国际战略发展作出贡献。
贾秋梦[7](2020)在《尼克松政府时期美韩关系研究 ——以驻越韩军的撤军协商为中心》文中认为尼克松执政后,提出“尼克松主义”,美韩关系出现了较大调整,驻越韩军撤军问题开始提上日程,两国展开了关于驻越韩军撤军问题的协商。20世纪60年代末,尼克松政府对外进行战略收缩,其中首当其冲的任务就是缩减美国在海外的驻军。驻越美军开始大批撤离的同时,驻韩美军的撤军也在所难免。驻韩美军的撤军计划直接引发韩国的安保不安,韩国欲用驻越韩军与美国进行交易,但是美国没有妥协,依旧按照原计划撤走了两万人的驻韩美军。在推进驻韩美军撤军计划的同时,美国又颁布了军事采购法修正案,削减了驻越韩军的津贴,直接引发了韩国关于撤离驻越韩军的思考,本已因驻韩美军撤离而恶化的美韩关系雪上加霜,两国关系跌入了有史以来的低谷。但在越南的阻拦等因素影响下,驻越韩军的第一阶段撤军仅撤走一万余名海军兵力。随着美国在越战斗部队的陆续撤离,越南对第三国军队的需求更加强烈,驻越韩军在越南的军事价值与日俱增。然而美国邀请韩国扩大作战区域时却遭到了韩国的拒绝。于是美国进一步加强了对驻越韩军的军事援助,并向韩国保证1973年结束之前驻韩美军不会进一步削减,韩国因此改变了第二阶段的撤军立场,原本计划到1972年为止撤走全部的剩余兵力,转变为驻扎到1972年年末不撤军。随后,美国再次邀请韩国扩大作战区域,韩国进行了积极的配合。美韩关系相比之前有了很大的缓和,但是这种局面比较短暂。韩国宣布延迟第二阶段的撤军未过多久,美国参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公开发表了一篇批评韩军作战效率的报告,韩国对此十分失望,加之尼克松政府没有对此事做出实质性处理,导致刚刚缓和的美韩关系又蒙上了一层阴影,韩国重新开始推进剩余兵力的撤离计划。此后,美韩又拿彼此撤军协商过程中最忌讳的事情通过报刊大作文章,相互诋毁,两国的关系再陷历史新低。美韩关系真正的转折点是1972年年末,朴正熙颁布了戒严令,美国没有过多地加以干涉,同时,韩国国防部发布训令,改变了立场,驻越韩军的剩余兵力撤离时间推迟了两个月。外界舆论纷纷指出两件事情的关联性。无论如何,美韩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此后,虽然在负责运输驻越韩军撤军的机组问题上,美韩产生了分歧,但是两国关系大体上依旧朝着稳定与缓和的方向发展。最后,福特议员代表美国,在演讲上对驻越韩军做出了高度评价。驻越韩军撤离后,美国削减了对韩经济援助,但同时没有进一步撤离驻韩美军,因此美韩关系也没有进一步恶化。驻韩美军的延期撤离为韩国争取了时间,促进韩国自主国防和经济发展进入崭新的转型期,并且美国在与大国缓和关系的过程中也开始充分考虑韩国的立场。尼克松政府执政后,通过对美韩关于驻越韩军撤军协商的考察可以得知美韩关系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几经波折,最终在驻越韩军撤离后到达了一个较为平缓的阶段。此后,几乎没有再出现明显的对美韩关系造成严重损害的事情,美韩关系最紧张的时期,随着驻越韩军的最终撤离而结束。
卢小高[8](2013)在《军费规模与结构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军费是国家应对安全威胁,保障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各项经费。合理的军费开支对增强国防实力和提高军事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历史经验表明,人类将大量资源耗费在军事方面,当今世界军费开支数额巨大。那么,为什么存在军费?是什么因素决定着一国军费的规模与结构?不同国家的军费规模与结构在不同时期的变化有无规律可循?近年来,中国军费有所增加,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那么,中国的军费开支为什么会增加?中国今后应该保持多大规模的军费才能满足其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所需?军费投向投量的重点在哪里?针对这些问题,论文首先从产权与交易费用的视角解释了军费的成因与性质;接着构建了一个新制度主义的均衡军费规模决定模型,并对军费结构的选择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美国和中国的军费规模与结构的演变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了优化中国的军费规模与结构的几点对策建议。国家之间的主权竞争、一国内部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政权争夺,本质上是要界定主权与政权的权利归属。不论是主权竞争还是政权争夺,原则上都有两种解决办法。一是通过谈判、和平签订政治契约的方式来分配和界定权利。二是通过战争或军事冲突的方式来解决争端。采取契约的办法,相关各方形成谈判意向、建立政治互信、达成政治共识、签订并履行政治契约的过程会存在无可避免的契约成本。采取军事冲突的办法,则会导致相关各方的军费开支增加和其他价值损耗。若政治契约成本为零,契约方式就会被采用,因而就不会有军费。现实世界的政治契约成本往往很高,军事冲突的方式就可能会被采用,这时就会产生军费。军费显然是一种界定主权和政权的政治性交易费用。政府根据防务行为的收益和成本来进行选择,其主要目标是通过竞争控制更大的治理范围以实现租值最大化。政府在决策时受到两个方面的约束:控制治理范围所获得的边际收入和面对的边际成本,政府决策的均衡点是其防务行为的边际收入曲线和边际成本曲线的交点。均衡的军费规模就取决于政府控制治理范围的边际收入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位置和形状。政府的边际收入曲线会发生移动,它主要受到经济发展与税率的影响。政府的边际成本曲线也可能发生变动,它主要受到安全威胁、政府的防务活动生产函数以及防务要素的供给条件的影响。军费结构的变化主要由两种机制导致。即利益需求牵引军费结构变化和防务要素供给条件推动军费结构变化。战争时期,武器装备需求比人力需求增加得更快,战后则比人力需求减少得更快,因此战时装备费所占比例会上升,战后人员费所占比例会上升。由于存在信息费用、要素动员成本等阻滞防务活动自由调整的因素,军费结构不会随需求变化而立即调整。平均动员费用越低,能随需求变化而快速调整的防务要素在军费中所占比例的变化性就越大。动员费用的高低取决于防务要素本身的特性与相关的制度安排。要素相对价格的变化会引起要素之间的替代效应,这在长期内也会改变军费结构。对美国军费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表明,美国的经济实力、税率、安全威胁对其军费规模有正向影响,对外开放度则有负向影响;用人均可支配收入衡量的军事人力价格有较弱的正向影响,而用全要素生产率衡量的军事技术进步对美国军费规模的影响不明显。对19402011年间美国军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表明,从长期趋势看,美国军费中军职人员费和总人员费所占比例大致呈下降趋势;战争时期人员费所占比例明显下降,而战后人员费所占比例则明显上升。自1973年实施志愿兵役制后,美国军费结构中人员费所占比例出现了一个长达11年的下降期。美国陆军军费所占比例在战争时期较高,在非战争时期相对较低;而海军和空军军费所占比例则是在和平时期相对较高,在战争时期相对较低;陆军军费所占比例的波动性要比海军和空军高。对新中国军费规模的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的经济实力、面临的安全威胁水平对中国的军费规模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税率、军事人力价格也具有较弱的正向影响,但对外开放度和军事技术进步则对中国的军费规模具有一定的负向影响。税率、用中国与美苏等大国关系好坏量度的威胁水平对中国的军费负担有明显的正向影响,而经济实力、对外开放度和军事技术进步则对中国的军费负担具有明显的负向影响。对新中国军费结构的实证分析表明,抗美援朝战争时期和战后解放军军费结构的变化,验证了人员费占军费的比例在战争时期会下降,战后一段时期内则会上升的推测;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验证了战争时期装备费增长速度快于人员费增长速度的推测。通过预测未来三十年中国可能面临的安全威胁水平、经济发展前景以及国家利益拓展的重点方向,提出了优化中国的军费规模与结构的三条具体对策建议。论文有三个主要创新点。首先是从产权与交易费用视角对军费的成因与性质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指出军费是在存在多国竞争和政治契约成本较高的约束条件下政府必须做出的理性选择。军费在性质上是一种界定主权和政权的政治性交易费用。其次,借鉴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构建了一个新制度主义军费规模决定模型。该模型认为,在多国并存与政府竞争的条件下,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在竞争中通过控制更大的治理范围以使自己获得的租值最大化。均衡的军费规模取决于政府控制治理范围的边际收入曲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的位置和形状。这一模型明显不同于新古典军费开支需求模型。最后,引入交易费用和制度安排,为解释军费结构的变化提供一条新的思路。提出军费结构的变化主要由两种机制导致,即利益需求牵引军费结构变化和防务要素供给条件推动军费结构变化。由于存在信息费用、要素动员成本等阻碍防务活动自由调整的因素,因此军费结构不会随需求变化立即调整。动员费用的高低取决于防务要素本身的特性与相关的制度安排。
何英莺[9](2003)在《论战后日美军事同盟中的摩擦关系》文中指出战后初期,日美两国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结成了同盟关系。在战后五十多年的发展中,它们既有相互密切合作的一面,也有相互摩擦和冲突的一面。本文通过回顾战后日美同盟在军事领域中的摩擦历史,来透视日美同盟在安全合作背后的利益分歧和不同的战略追求,以及日美两国不同的政治文化对它们利益追求和战略选择的影响,以期更深刻地了解日美同盟的本质。 本文从六个方面对日美军事同盟摩擦的历史进行了考察。 第一个方面是日美在签订各军事同盟条约时的摩擦。之所以要将此作为一个方面来论述,是因为本文认为在签订条约时候的交涉和摩擦能很好地反映出双方在利益追求和战略取向上的分歧。第二个方面是日美同盟在防卫分担费上的交涉与摩擦。通过分析可以看到在同盟的框架下,日美两国又都有着自己国家利益的考虑,当利害关系深化时就会产生相应的摩擦。第三个方面是日美在日本增强防卫力和增加防卫费问题上的摩擦,在此本文不仅分析了美国对日本的“白乘安全车”论和“责任分担”论的由来,而且对日本如何利用日美同盟成为经济大国,而后又利用美国的压力一步步地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的过程进行了阐释。第四个方面是日美在军事技术上的摩擦,这既反映了日美在军事技术上的赶超与控制的较量,同时也反映了日美两国的实力变化对同盟关系所产生的影响。第五个方面是以冲绳基地为个案来考察日美同盟在军事基地问题上的摩擦。其中包括两个方面的摩擦,一是日本要收回基地行政权所引起的摩擦,二是美军的基地犯罪所引起的摩擦,其中后者对日美同盟关系的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第六个方面是日美在日本海外派兵问题上的摩擦,就日本如何在美国的“国际贡献”和“责任分担”的不断要求下,在海外派兵问题上从禁止到犹豫不决、再到积极迎合美国的态度转变过程进行了考察,并指出日本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表现急欲成为政治大国和军事大国的野心。 通过对日美军事同盟摩擦的历史进行回顾之后,本文对对日美防务摩擦所产生的原因进行了考察,并认为影响日美同盟摩擦产生的三个因素是国家利益因素、国家战略因素以及政治文化因素。本文还从这三个因素出发分析了日美同盟摩擦的产生与发展,并认为导致日美军事领域摩擦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国家利益的矛盾、国家战略追求的不同以及政治文化的差异这三个方面。 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引起了战后日美同盟摩擦的发展和深化。然而这些摩擦的发展又使日美同盟之间在利益和战略上形成了既相互抵牾又相互需要和相互利用的局面,从而使它们的摩擦总是能够得到某种程度的协调。并且在协调后,日美的同盟关系又得到一定程度的加强和稳固。于是日美同盟的防务摩擦就以摩擦、协调,然后再摩擦、再协调的螺旋型上升的方式发展着。因此,本文认为日美同盟摩擦具有螺旋式上升的特点以及不可轻易调和的特性。由此,本文认为日美同盟的摩擦也会对同盟本身产生深刻影响,从近期来看,日美同盟的摩擦具有在客观上促进日美同盟加强的作用,因为它们在摩擦中发现它们仍然还相互需要;从远期来看,日美同盟的摩擦将削弱日美同盟存在的基础,并对同盟本身构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因为日美同盟的摩擦的暂时妥协将带来更深刻的摩擦,而随着摩擦的升级,这些摩擦的调和也会变得更加困难。
宋少军[10](2018)在《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战后全球冷战形势的不断发展,东南亚地区在亚太安全格局中的战略地位不断凸显,成为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安全博弈的重要地带。冷战时期美国对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不断介入以及在该地区投入安全力量的不断消长过程,其实质反映的是美国决策层根据不同历史时期内这一地区出现的挑战性力量及自身实力的变化而采取的相应政策和手段的调整。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根本战略目的是为了维持冷战时期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均势,实现本国在这一地区的国家安全利益。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以美苏大国博弈为主要特征,其演变过程始终以大国在东南亚的安全博弈与地区国家试图加强联合以摆脱大国影响的互动关系为主线。本文以冷战时期美国在塑造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过程中的种种安全策略和所采取的具体行动为主要研究视角,主要关注的是冷战时期随着美苏两国在全球力量的对比变化以及东盟国家力量的不断崛起过程中,美国在东南亚地区安全格局力量结构的演变过程中如何实现将其全球影响力有效转化为地区领导力的历史进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美国在冷战中后期随着自身实力相对下降是如何回应社会主义阵营以及东盟国家地区一体化力量对美国在该地区安全格局中的主导权的冲击等问题。冷战时期美国采取了何种具体方式和安全策略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也是本文的研究重点。美国在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战略和政策手段上的变化,其最终着眼点都是以维护美国在这一地区的国家安全利益为前提的。冷战时期美国以争夺东南亚安全格局主导权为中心,通过一系列政治、经济、军事等多种形式综合使用,较好地控制了东南亚安全格局朝着有利于美国国家安全利益实现的方向发展演变。在冷战中后期,东南亚地区逐渐形成了美中苏三角平衡为主要特征的地区安全格局,三个大国间的战略竞合加上东南亚国家区域一体化力量的参与,共同决定着这一时期地区安全格局的演进方向和最终结局。
二、美国国防部1994—1999财政年度防务指导计划》(摘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美国国防部1994—1999财政年度防务指导计划》(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1)美国对日本的安保政策研究(1961-198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问题的提出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问题 |
二、 研究意义和方法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综述 |
(一) 文献综述 |
(二) 国外相关研究 |
(三) 国内相关研究 |
(四)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不足 |
(五) 研究空间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冷战初期美国的国家战略与对日驻军问题 |
第一节 美国亚太战略初步设想与美国对日政策的转变 |
一、 美国遏制战略的提出与亚太战略的初步设想 |
二、 朝鲜战争:美国对日政策转变的助推器 |
三、 驻日美军的存在与美国对日媾和设想的提出 |
第二节 美日安保体制的确立 |
一、 美日同盟的构筑与驻日美军的合法化 |
二、 对驻日美军权利的界定 |
三、 50年代的驻日美军与基地建设 |
四、 驻日美军的活动与日本对其的反应 |
第三节 美国对驻日美军的调整与日本军事力量的初步建立 |
一、 “新面貌”战略与驻日美军政策的调整 |
二、 日本军事力量的初步建立 |
小结 |
第二章 从“冰点”转向“蜜月”:6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安保政策 |
第一节 美日关系“新时代”:60年代初期美日关系的开启 |
一、 条约的修订与美日关系的转变 |
二、 《美日安保条约》的修订与两国“新时代”的开启 |
第二节 肯尼迪政府的“冷战战略”与驻日美军的军力调整 |
一、 肯尼迪政府的“冷战战略” |
二、 肯尼迪政府对美日防务关系的评估 |
三、 美国政府对驻日美军军力的调整 |
四、 关于冲绳主权归属问题与返还问题的转圜 |
五、 关于驻日美军基地储备核武器的处置问题 |
第三节 “东亚错位”:约翰逊时期的美国与日本 |
一、 越南战争及其对美日安保体制的影响 |
二、 美国对日本的国防承诺与要求 |
三、 关于冲绳问题的协商与小笠原群岛的归还 |
四、 美日两国对《新美日安保条约》存续问题的探讨 |
小结 |
第三章 期待与不安:7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安保政策 |
第一节 缓和时代的到来:70年代的美国与东亚 |
一、 亚太战略收缩:“尼克松主义”与美国亚太战略调整 |
二、 分水岭:70年代的美日两国关系 |
三、 “心照不宣的同盟关系”:中美关系解冻 |
第二节 责任分担与军力部署:尼克松时期的美国对日安保政策 |
一、 美国与日本关于防务责任分担问题的争论 |
二、 美国与日本关于防务分担问题的认知变化 |
三、 美国与日本关于冲绳返还问题的交涉 |
(一) 尼克松与佐藤的会谈 |
(二) 美日两国关于冲绳返还过程中冲绳主权问题的交涉 |
(三) 美日两国关于冲绳返还过程中核密约问题的协商 |
(四) 美日两国关于冲绳返还过程中财政问题的商讨 |
第三节 从“太平洋主义”到现实主义的回归 |
一、 继承与发展:“太平洋主义”的提出 |
二、 现实主义的回归:卡特政府对日政策的平稳过渡 |
三、 美日防务关系新阶段:《美日防卫合作指针》的出台 |
四、 美国与日本关于防务责任与费用分担的再交涉 |
五、 卡特政府的核不扩散政策与日本的反应 |
小结 |
第四章 合作与摩擦:80年代美国对日本的安保政策 |
第一节 联盟战略的提出:80年代的美国与日本 |
一、 80年代亚太局势对美日两国的影响 |
二、 “拥抱日本”:“里根—中曾根康弘”时代的开启 |
第二节 合作与摩擦:80年代美日两国军事与安全关系 |
一、 80年代美日两国的防务合作 |
二、 80年代美日两国的防务摩擦 |
第三节 经贸摩擦与联盟转型:美日经贸摩擦对军事防务的影响 |
一、 80年代美日两国经济关系的总体表征 |
二、 美日经贸摩擦对两国军事防务政策与关系的影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冷战后美国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的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致谢 |
引言 |
第一章 |
第二章 |
第三章 |
第四章 |
第五章 |
结论 |
附录一, 附图与附表 |
附录二, 主要参考资料 |
(3)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 文献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现状 |
(二) 国外研究现状 |
三、 研究方法 |
四、 创新点和难点 |
第一章 概念界定及美国视角下的对外军事援助 |
一、 对外军事援助概念界定 |
(一) 对外军事援助定义 |
(二) 对外军事援助的特点 |
(三) 对外军事援助的战略功能 |
二、 美国对外援助体系中的对外军事援助 |
(一) 对外援助体系 |
(二) 军事援助与安全援助 |
(三) 军事援助与发展援助 |
(四) 军事援助与紧急人道主义援助 |
三、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的主要内容 |
(一) 防务物资与技术援助 |
(二) 对外军事培训 |
(三) 直接人力资源援助 |
(四) 对外军事财政援助 |
第二章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的思想渊源 |
一、 现实主义与美国对外军事援助 |
(一) 在对外军事援助中奉行国家利益至上原则 |
(二) 将对外军事援助作为谋求战略对抗优势的手段 |
(三) 将对外军事援助置于国家对外援助的优先地位 |
二、 自由主义(理想主义)与对外军事援助 |
(一) 将对外军事援助置于国家对外援助的次要地位 |
(二) 将对外军事援助作为推行民主价值观的重要手段 |
第三章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政策 |
一、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目标 |
(一) 对外军事援助的总目标 |
(二) 政治目标 |
(三) 安全目标 |
(四) 外交目标 |
二、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的主要原则 |
(一) 利益为本 |
(二) 灵活机动 |
(三) 突出重点 |
(四) 整体协调 |
三、 影响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政策制定的主要因素 |
(一) 国家利益 |
(二) 党派政治 |
(三) 利益集团 |
(四) 决策者 |
第四章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战略布局 |
一、 美国确定对外军事援助战略布局基本依据 |
(一) 国家利益分布 |
(二) 安全威胁分布 |
(三) 对外军事援助资源 |
(四) 受援对象情况 |
二、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的战略重点 |
(一) 对外军事援助的重点地区 |
(二) 对外军事培训重点 |
(三) 对外军事财政援助重点 |
三、 美国在中国周边的军事援助布局 |
(一) 在东北亚的军事援助 |
(二) 在东南亚的军事援助 |
(三) 在中亚的军事援助 |
(四) 在南亚的军事援助 |
第五章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管理 |
一、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管理机构 |
(一) 国务院 |
(二) 国防部 |
(三) 战区与军种 |
(四) 安全合作办公室(武官处) |
二、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法规体系 |
(一) 《美国宪法》与《美国法典》 |
(二) 《对外援助法案》 |
(三) 涉及对外援助的专项法规 |
(四) 相关国际法规 |
三、 对外军事援助战略指导文件 |
(一) 国家安全战略 |
(二) 外交与发展战略 |
(三) 国防与军队的战略指导文件 |
(四) 军种战略与政策文件 |
四、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计划机制 |
(一) 各层管理机构制定计划的任务与形式 |
(二) 对外军事援助计划流程 |
第六章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效果分析 |
一、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效果分析方法 |
(一) 定性分析的思路 |
(二) 定量分析的基本思路 |
(三) 具体分析范围的选择 |
二、 美国在几个重点地区的军事援助效果分析 |
(一) 在中东的军事援助效果 |
(二) 在南亚的军事援助效果 |
(三) 在东北亚的军事援助效果 |
三、 关于美国对外军事援助效果的几点探讨 |
(一)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强点分析 |
(二) 美国对外军事援助弱点分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印度洋海上安全:研究意义与方法 |
一, 本选题的研究意义 |
二, 海上安全研究基本概念 |
三, 已有研究文献综述 |
四,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印度洋及其海上安全形势 |
第一节 印度洋海上安全的自然与历史背景 |
第二节 冷战后印度洋地区安全态势 |
第二章 “两洋战略”与美国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态势 |
第一节 美国“破碎的”印度洋战略态势 |
第二节 美国关于印度洋大战略的讨论 |
第三章 印度的“印度之洋”海上安全战略 |
第一节 印度对于印度洋的战略思考 |
第二节 印度的“印度之洋”战略及其前景 |
第四章 “中国的‘珍珠链’战略”与“和谐印度洋” |
第一节 中国走向印度洋的动因 |
第二节 “珍珠链”、“场所”、基地? |
第三节 “和谐印度洋”战略与“海上丝绸之路” |
第五章 中美印印度洋安全战略互动 |
第一节 美印在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互动 |
第二节 中印在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互动 |
第三节 中美在印度洋的海上安全互动 |
第四节 中美印在印度洋的三边海上安全互动 |
第六章 印度洋海上安全多边互动及安全缔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5)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结构与框架 |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出台的背景 |
一、亚太国际体系的深刻变革 |
(一)国际体系全球转型 |
(二)亚太地区地位上升 |
(三)美国的相对性衰落 |
(四)中国的结构性崛起 |
二、美国亚太战略的历史沿革 |
(一)克林顿政府的亚太战略 |
(二)小布什政府的亚太战略 |
三、“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酝酿 |
(一)从“重返亚太”到“转向亚太” |
(二)从“转向亚太”到“亚太再平衡” |
第二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与实力依托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目标 |
(一)巩固主导地位 |
(二)拓展经济利益 |
(三)扩展价值观念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硬实力依托 |
(一)综合国力 |
(二)同盟体系 |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软实力依托 |
(一)霸权威望的作用 |
(二)亚太身份的强化 |
第三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施重点 |
一、军事战略重心的转向 |
(一)强化军事存在 |
(二)提高作战能力 |
(三)集中战略资源 |
二、辐辏安全体系的巩固 |
(一)修复信任关系 |
(二)升级同盟体系 |
(三)塑造伙伴网络 |
三、多边合作关系的推进 |
(一)力推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 |
(二)创新盟国多边军事合作机制 |
(三)深化与东盟的多边领域合作 |
(四)扩展亚太地区的价值观同盟 |
第四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基本评价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实质 |
(一)“离岸平衡”传统的延续 |
(二)“选择性干预”的战略强化 |
二、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成效 |
(一)获取部分战略红利 |
(二)增加地区不稳定性 |
(三)升高战略实施成本 |
三、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反响 |
(一)美国国内的战略定性 |
(二)亚太国家的战略反应 |
(三)其他国家的战略认知 |
第五章 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及启示 |
一、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遗产 |
(一)美国对华战略认知更趋消极 |
(二)“亚太再平衡”向“印太”的转变 |
(三)“印太”战略更加趋于“冷战化” |
二、“亚太再平衡”对中国因应“印太”战略的启示 |
(一)明确美国对华战略定位与战略限度 |
(二)坚持底线思维以实力应对中美竞争 |
(三)加强经略周边以对冲美国战略压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6)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既有研究现状及不足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框架结构及存在不足 |
第一章 国际战略评估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际战略评估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国际战略的层次分析 |
第三节 战略评估方法和模式 |
第二章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总体框架 |
第一节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概括 |
第二节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目标规划 |
第三节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绩效评估 |
第三章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项目管理与评估 |
第一节 国际战略项目管理流程 |
第二节 国际战略的项目设计 |
第三节 国际战略的项目绩效管理 |
第四章 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制度、机制和结果运用 |
第一节 国际战略评估法律依据 |
第二节 国际战略评估运行机制和流程 |
第三节 国际战略评估的结果运用 |
第五章 案例分析:美国对外援助战略评估实践 |
第一节 美国对外援助总体情况和评估发展历程 |
第二节 美国对外援助战略规划和评估政策 |
第三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对外援助评估机制分析 |
第四节 美国国际开发署对外援助绩效评估做法 |
第五节 评估对美国对外援助战略的影响分析 |
结论与启示 |
一、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成效及不足 |
二、对中国国际战略评估的几点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外交学院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7)尼克松政府时期美韩关系研究 ——以驻越韩军的撤军协商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摘要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方法 |
第2章 尼克松政府对韩政策调整及韩国的反应 |
2.1 “尼克松主义”与对韩政策调整 |
2.2 韩国的反应及应对 |
2.3 美韩信任危机 |
第3章 驻越韩军撤军的协商过程 |
3.1 美韩矛盾下驻越韩军撤军端倪显现(1969-1970) |
3.2 驻越韩军第一阶段撤军(1970-1971) |
3.3 驻越韩军延迟撤离(1971-1972) |
3.4 驻越韩军最终撤离(1972-1973) |
第4章 驻越韩军撤离后的美韩关系 |
4.1 尼克松政府末期对韩政策调整 |
4.2 韩国迎来自主国防和经济发展转型期 |
4.3 驻越韩军撤离后美韩关系变化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论文所用韩国外交史料整理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8)军费规模与结构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关于交易费用、产权、合约与制度安排的研究 |
1.2.2 关于军费规模决定的研究 |
1.2.3 关于军费结构及其优化的研究 |
1.2.4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1.3 基本思路 |
1.4 研究方法 |
1.5 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军费的成因与性质:产权与交易费用的视角 |
2.1 物竞天择与产权经济学的思维 |
2.1.1 稀缺与竞争 |
2.1.2 游戏规则与产权制度 |
2.1.3 生存的法则 |
2.2 生产、掠夺与保护 |
2.2.1 财富创造的前提与生产行为 |
2.2.2 经济人假设与掠夺行为 |
2.2.3 财富最大化:生产与保护的权衡 |
2.3 权利界定、契约成本与军费成因 |
2.3.1 产权界定与保护的基础 |
2.3.2 国家主权属于产权范畴 |
2.3.3 契约成本与军费成因:两类交易费用的权衡 |
2.3.4 一个例证:牧民和农夫间的战争与和解 |
2.4 军费的性质 |
2.4.1 军费是一种界定主权和政权的政治性交易费用 |
2.4.2 军费是无奈的理性选择 |
第三章 新制度主义军费规模决定模型 |
3.1 多国并存与政府竞争 |
3.1.1 大历史视角下的世界与国家 |
3.1.2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 |
3.1.3 国家间的主权竞争与一国之内的政权争夺 |
3.2 军费规模决定模型:目标、约束与均衡 |
3.2.1 政府军费决策的目标 |
3.2.2 政府决策的两大类约束条件 |
3.2.3 均衡军费规模的决定 |
3.3 约束条件变化、均衡移动及其经济蕴意 |
3.3.1 政府收入变化与均衡移动 |
3.3.2 成本变化与均衡移动 |
3.3.3 政府收入与成本同时变化下的均衡移动 |
3.3.4 经济蕴意与理论价值 |
第四章 军费结构的决定:需求牵引与供给推动 |
4.1 从防务要素到军事能力:打开军事投入产出的黑箱 |
4.1.1 联结军费规模与结构的制度安排 |
4.1.2 防务要素及其分类 |
4.1.3 军事能力与军事对抗的空间 |
4.1.4 军事能力生成:军事生产的制度结构、技术选择与成本函数 |
4.2 利益需求牵引军费结构变化 |
4.2.1 军费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分析 |
4.2.2 利益-任务-能力与军费结构 |
4.2.3 利益结构变化促动军费结构变化 |
4.2.4 需求变化、信息费用与军费结构 |
4.3 要素供给、制度选择与军费结构 |
4.3.1 防务要素的供给条件、合约安排与军费结构 |
4.3.2 要素价格、要素替代与军费项目结构 |
4.3.3 组织效率、军兵种替代与军费部门结构 |
4.3.4 动员成本、国防动员制度与军费结构 |
4.3.5 交易费用和制度安排影响军费结构:以兵役制度为例 |
第五章 美国军费规模与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
5.1 美国军费数据的来源 |
5.2 美国军费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 |
5.2.1 美国军费规模的长期变化趋势 |
5.2.2 美国军费规模变化的原因与实证 |
5.3 美国军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 |
5.3.1 美国国防部按功能划分的军费结构及其变化 |
5.3.2 美国国防部按军种划分的军费结构及其变化 |
5.3.3 NIPA按要素划分的美国军费结构及其变化 |
5.3.4 美国军费结构的变化对理论的验证 |
第六章 中国军费规模与结构演变的实证分析 |
6.1 关于中国军费数据来源的说明 |
6.2 中国军费规模变化的实证分析 |
6.2.1 中国 1950~2012 年军费规模变化趋势 |
6.2.2 中国军费规模变化的原因与实证 |
6.3 中国军费结构变化的实证分析 |
6.3.1 中国按项目划分的军费结构及其变化 |
6.3.2 中国按军种划分的军费结构及其变化 |
第七章 优化中国军费规模与结构的对策建议 |
7.1 适应安全环境和经济实力变化,保持军费规模持续较快增长 |
7.1.1 安全威胁压力有所上升,适度提高军费负担很有必要 |
7.1.2 经济能实现持续较快发展,国家财力可保障军费稳定增长 |
7.1.3 统筹兼顾当前和长远需要,确定军费增长的合理区间 |
7.2 适应国家利益拓展,逐步优化军费结构 |
7.2.1 中国国家利益不断拓展,海洋权益地位上升较快 |
7.2.2 着眼构建保障利益拓展的军事力量体系,确定军费投向重点 |
7.3 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加强军事制度创新 |
7.3.1 坚持走军民融合式发展道路 |
7.3.2 改革完善防务要素获取与使用的相关制度 |
7.3.3 完善军费预算与管理制度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9)论战后日美军事同盟中的摩擦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日美同盟的由来与发展 |
第二章 日美同盟摩擦的内容 |
第一节 日美同盟的关系定位-- 从签订军事同盟条约的角度考察 |
第二节 日美围绕防卫分担费的交涉-- 减负与增负的矛盾 |
第三节 日美围绕日本增强防卫力和增加防卫费的摩擦-- 利用与被利用的过程 |
第四节 日美在军事技术方面的摩擦-- 赶超与控制的较量 |
第五节 日美围绕军事基地问题的摩擦-- 以冲绳为个案 |
第六节 日美围绕日本海外派兵问题的摩擦 |
第三章 日美同盟摩擦的原因、特点与影响 |
第一节 国家利益的矛盾 |
第二节 国家战略的不同 |
第三节 政治文化的差异-- 一种从文化角度出发的诠释 |
第四节 日美同盟摩擦的特点及其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一览 |
附录 |
致谢 |
(10)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 研究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一) 安全格局 |
(二) 安全复合体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一)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二) 研究现状评析 |
四、论文研究方法、创新点、重点和难点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创新点 |
(三) 研究重点和难点 |
第一章 美国因素与战后东南亚冷战安全格局的形成 |
第一节 美国对战后东南亚地区安全形势的基本判断 |
一、东南亚有可能被共产主义势力全面渗透控制 |
二、东南亚有发生“多米诺”式崩溃的潜在风险 |
第二节 美国对战后东南亚地区战略价值的重新认识 |
一、美国在东南亚国家利益的历史演变 |
二、东南亚在美国全球冷战格局中的战略价值 |
第三节 美国“冷战共识”与东南亚安全格局的初步形成 |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战后美国东南亚“冷战共识”的萌芽 |
二、朝鲜战争爆发与战后美国东南亚“冷战共识”的进一步发展 |
三、美国对越南的直接干涉与东南亚冷战安全格局的初步确立 |
小结 |
第二章 美国与第一次印支战争时期的东南亚安全格局(1945-1954) |
第一节 美国与中苏同盟的对抗:第一次印支战争中的大国博弈 |
一、第一次印支战争前后的大国关系 |
二、第一次印支战争中美国与中苏同盟的对抗 |
三、日内瓦会议上的美国与中苏的博弈 |
第二节 第一次印支战争时期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策略 |
一、美国对战后世界安全形势的基本判断 |
二、冷战初期遏制战略在东南亚的实施和发展 |
第三节 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手段之一:建立联盟 |
一、联盟战略在美国冷战战略中的确立 |
二、美国联盟战略在东南亚的运用 |
小结 |
第三章 美国与第二次印支战争时期的东南亚安全格局(1954-1975) |
第一节 美中苏三角均势:第二次印支战争时期的大国博弈 |
一、第二次印支战争前后的大国关系 |
二、第二次印支战争期间的大国博弈 |
第二节 第二次印支战争时期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策略 |
一、第二次印支战争期间美国面临的“越南战争”困局 |
二、“缓和与大国均势战略”与尼克松主义的提出 |
三、尼克松主义与美国在东南亚的全面战略收缩 |
第三节 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手段之二:军事介入 |
一、第二次印支战争期间美国军事介入政策的出台 |
二、第二次印支战在期间美国军事介入的过程 |
三、第二次印支战期间美国军事介入的成效 |
小结 |
第四章 美国与第三次印支战争时期的东南亚安全格局(1975-1991) |
第一节 美中“准同盟”的考验:第三次印支战争时期的大国博弈 |
一、第三次印支战争前后的大国关系 |
二、第三次印支战争期间的大国博弈 |
第二节 第三次印支战争时期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策略 |
一、里根“以实力求和平”战略的提出 |
二、美国在东南亚安全力量的重新布局 |
三、美国“撤离东南亚”与东南亚冷战安全格局的终结 |
第三节 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主要手段之三:开展援助 |
一、美国对“自由世界国家”的经济和军事援助政策的确立 |
二、美国在东南亚地区的对外援助政策的实施及其成效 |
小结 |
第五章 构建安全复合体:东南亚国家对美国塑造东南亚安全格局的回应 |
第一节 美苏介入形成的安全困境与安全区域主义的产生 |
一、东南亚国家间的矛盾冲突 |
二、美国等区域外大国的介入 |
三、东南亚安全区域主义的产生 |
第二节 美国干预与东南亚安全复合体的内部整合 |
一、增强“国家抗御力” |
二、提高“地区抗御力” |
第三节 美国淡出与东南亚安全复合体的发展演进 |
一、早期建制:通过《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 |
二、完善应用:政治解决柬埔寨问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完成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四、美国国防部1994—1999财政年度防务指导计划》(摘要)(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国对日本的安保政策研究(1961-1989)[D]. 尹玲.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7)
- [2]冷战后美国发展国家导弹防御的动因研究[D]. 朱强国. 外交学院, 2002(02)
- [3]美国对外军事援助研究[D]. 蔡劲松.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0)
- [4]美印中“印度洋海上安全战略”研究[D]. 石志宏. 南京大学, 2016(02)
- [5]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研究[D]. 于红丽. 吉林大学, 2020(08)
- [6]美国国务院国际战略评估研究[D]. 姚峰. 外交学院, 2021(11)
- [7]尼克松政府时期美韩关系研究 ——以驻越韩军的撤军协商为中心[D]. 贾秋梦. 山东大学, 2020(09)
- [8]军费规模与结构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D]. 卢小高.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02)
- [9]论战后日美军事同盟中的摩擦关系[D]. 何英莺. 复旦大学, 2003(02)
- [10]冷战时期东南亚安全格局中的美国因素研究[D]. 宋少军. 云南大学,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