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服务工作也应有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楠[1](2020)在《红网“红辣椒评论”的话语分析》文中认为新闻评论一向被视为新闻传播的旗帜和灵魂,是媒体思想性和战斗性的具体表现。而融合了时代特征的网络新闻评论,在传统新闻评论的基础上发展出了时效性强、交互性强、开放性强等新的特征,在满足新的时代背景下,大众的信息获取需求的同时,亦满足了大众“指点江山”的话语需求,网络新闻评论俨然已经成为这个时代舆论引导最为有力的工具。“红辣椒评论”栏目在经济催生、政治指导及文化重塑等社会语境下顺势创立,为湖南省地方新闻门户网站“红网”的核心和灵魂,是目前湖南省内影响最大的网络新闻评论平台。“红辣椒评论”栏目始终坚持“反映民众声音、培育时评新人”的宗旨,注重打造思想盛宴的平台,分享、交流评论写作技巧,重视对大学生等群体中时评新人的培养,使之在学界和业界均广受好评,亦获得诸多奖项,这与其独特的栏目特色自然密不可分。在文本生产策略上,“红辣椒评论”栏目的文本词汇将说服意图外化;语法使说服意图合理化;而双重话语结构则强化了文本的劝服效果,从而将文本的意义清晰且有效地传达给话语阐释者。在话语实践层面,“红辣椒评论”栏目亦采取了多种策略,如话语生产者方面采取多元化策略,以广泛反映民众声音;话语议题方面采取广泛性策略,以贴合受众需求;而在话语风格方面则采取了多样性策略,以优化受众的阅读体验。由此形成了“红辣椒评论”栏目独特的话语特色,使之成为众多新闻网站及同行竞相学习借鉴的对象。但“红辣椒评论”栏目亦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如本地新闻评论占比较低,在定位方面,地方与全国界限模糊;对立意见供应不足,意见输出过于明显;与受众互动的形式相对单一,有效互动相对欠缺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红辣椒评论”栏目在今后的发展中应明确自身定位,提高本地新闻评论的数量;增设辩论栏目,注重提供多种评论角度的评论文本;亦需发挥媒介优势,开拓更多的双向互动形式。新闻媒体作为舆论引导的重要工具及渠道,不仅红网的“红辣椒评论”栏目如此,其他众多新媒体亦然,均应不断进行自我革新,不断促进自身的良性发展,以促进良好舆论环境的形成,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共同创造和谐社会。
欧阳心意[2](2020)在《初中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研究》文中指出文言散文是初中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目前的初中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在内容和表述两个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试图通过分析文言散文教学设计的相关文献和一线教学设计案例,探寻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并结合相应的目标设计理论和原则,针对性地提出关于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的策略建议。本研究主要由以下三个章节构成:第一章:本章主要阐述了初中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的问题及原因。本研究结合一线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探究目前在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如目标内容空泛、缺乏针对性,目标内容片面、缺乏层次性,目标陈述照搬三维目标形式,目标陈述导向不明、主体颠倒等问题。经过探讨、分析,发现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源在于:1.教师缺乏对课程三维目标的整体认识;2.教师对文言散文教学价值认识不全面;3.教学目标设计中忽视学生主体;4.教学目标的陈述缺乏理论依据。第二章:本章内容为初中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与原则。本章节主要是为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问题解决对策的提出做理论准备。通过对目标设计的理论分析,从相应的理论观点中吸收目标设计的依据,适当摒弃不合理之处。本章同时从“一体四面”理论和“目标陈述”理论阐述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的依据,认为恰当科学的文言散文教学目标,应该从“一体四面”出发看待教学目标的内容要素,从“目标陈述”理论出发看待教学目标的表述形式。并提出了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言文合一、言文并重”,以及“精读为本、博览为翼”。第三章:本章在总结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现状和设计依据的基础上,提出了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问题的解决策略。其一,从课标要求出发,落实语文素养重视目标整合,加强文化取向发掘文化价值。其二,从教材编写出发,利用助读系统明确整体教学目标,利用练习系统深入把握教学目标。其三,从文本特征出发,设计基于文言散文文本特征的教学目标。其四,从学生主体出发,针对学生认知水平分层确定目标,针对学生学习行为准确表述目标。通过上述研究,本论文旨在帮助教师更好认识文言散文教学目标,为其确定提供一些参考。
张羽[3](2020)在《敬天爱人,自然至上——疫情之下对话兰水族创始人王丽》文中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交互从未停止,也绝对不会停止。人类自诩万物之灵,处于食物链顶端,其他事物的存在都以服务于人类发展为目的,人类似乎可以为所欲为。但在2019岁末,大自然给予这种观点一个并不友好的回应,并强迫人类社会以急刹车的形式正视一个永恒的道理:人与自然必须和谐相处,共生共荣。顺应天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和谐共生,这些我们古老文明传承下来的生存准则,放在今时今日更加重要。秉承这个认知,在短暂春天之后的初夏,人类仍在反思尚未结束的疫情之时,我们邀请了沈阳市兰水族设计有限公司创始人、国内着名水生物场馆设计师王丽女士,一起探讨她对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共生共荣的感悟。
李平[4](2020)在《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阅读是传承文化和认识世界的途径,对学生发展思维、提高审美、丰富知识、感悟文化具有重要作用,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有效的阅读能帮助高中学生形成必备的关键能力和优秀品质,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高校和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深度阅读作为一种高效的阅读方式,在课程改革和时代背景的召唤下应运而生。深度阅读以发展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为核心,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探究性、批判性和创新性,教师通过构建开放的阅读活动,发散和聚合学生的阅读思维,促进学生建构、生成多向的阅读体验,提高审美品位和文化涵养,形成深度阅读能力。本研究旨在探索深度阅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以期能够提出合理、科学的阅读教学策略和范例,为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增砖添瓦。论文采用文献法、课例分析法、观察法,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角度开展研究,在对其它学者理论梳理的基础上,进行批判吸收、创新发展,理论联系实际,为高中语文实施深度阅读教学提供充分的依据和参考。全文分为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其中正文分为五章展开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从时代背景、教育改革和高中语文阅读现状三方面论述了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研究缘起,提出了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梳理研究,发现目前高中语文深度阅读研究的方向和不足,为本研究提供切入点;在深度学习理论和新课标学业质量水平的结合下,创新性地阐述深度阅读的含义。第一章从理论基础、基本特征和教学理念三部分进行深度阅读理论阐述,探讨了深度阅读的理论渊源,明确了深度阅读的理论特点和实践指向,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全面地阐述了深度阅读理论,给予深度阅读教学实践一定的方向引领和方法指导。第二章挖掘深度阅读的价值,为高中语文实施深度阅读提供了理论依据;通过分析高考语文试卷中的阅读题,发现高考语文考查内容和方向发生变化,在高考指挥棒的影响下,高中语文深度阅读势在必行;结合高中阅读教学现状,挖掘高中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再次从实践的角度强调了高中实施深度阅读的必要性。第三章强调深度阅读在高中阶段顺利实施,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教师、学生各个层面的支持和努力,并结合深度阅读理论研究,从阅读内容、阅读环境、阅读活动、阅读过程和阅读评价五个方面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策略,为高中语文阅读提供切实的教学指导。第四章从单篇阅读、群文阅读和整本书阅读三个角度选择深度阅读教学课例,结合深度阅读教学理念和策略,分析深度阅读在实际课堂中应用的方法,直观地展示真实课堂中推进深度阅读的过程和效果,为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提供范例和参考。第五章结合研究的结果和深度阅读课例示范进行思考,构建笔者理想中的深度阅读教学设计构想,将高中实施深度阅读的教学策略付诸实践运用,期望以更准确、贴切的教学课例给予高中语文一线教师帮助和指导,并提出深度阅读教学过程中应规避的问题,从而更加出色、高效地完成深度阅读教学。结语部分主要论述了本研究的价值和意义,说明了研究成果,提出了研究的问题和不足,明确未来进一步努力的意愿和探索的方向。
朱续荣[5](2020)在《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家训,是中国古代家庭父母教子的依据,也是治家法则、管理家庭的标准,是家族文化的传承,是古代社会进行道德教化的有效方式。传统家训文化发轫于封建时期,随着这一文化传统的延续与发展,家训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教子治家,它往往被统治阶级赋予政治色彩及教化意义,用来约束社会成员行为和家庭伦理秩序,成为统治阶级对民众进行道德教化及国家治理的法宝。从这一意义上讲,传统家训文化不可避免地存在作为封建统治工具的历史局限性。然而,剔除了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封建糟粕之后,我们也必须承认,中国传统优秀家训文化中所蕴含的修身之本、齐家之要、处世之法、为政之道等德育内容,以及养正于蒙、以身作则、宽严相济、因材施教等德育方法,承载着培养道德修养,塑造人格品质,树立正确价值观,维护社会稳定的重大作用,为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中存在的道德滑坡、道德失范、家庭不和谐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借鉴。因此,在新时代,深入挖掘传统家训文化中蕴含的德育思想,辩证地分析并准确地把握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的精髓要义,实现传统家训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弘扬传统优秀家训文化的当代价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一是有助于塑造个体品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二是有益于形成良好的家风,实现家庭的和谐,弘扬;三是有利于厚植家国情怀,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增强民族凝聚力,实现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本文对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研究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了本论文选题的缘由、研究的意义与目的,梳理了国内外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阐明了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从厘定传统家训文化的概念入手,解析了传统家训文化的特点及其社会功能,并系统回顾了传统家训文化的历史演变,为进一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通过对大量传统家训文化经典及其相关文献的梳理和研读,归纳和总结出蕴涵于其中的德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及其主要实施方法。第四部分基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科学评价和剖析了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性。第五部分从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需要出发,分析和提炼了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并尝试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路径。
李腾[6](2020)在《《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素来重视家庭道德教育,新时代背景下,家庭道德建设尤为重要,家庭道德教育刻不容缓。家训在传统家庭道德教育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承担了传统家庭道德教育的主要责任,时至今日,仍具备特殊的教育意义与时代价值。颜之推所着的《颜氏家训》,是传统家训文献的经典之作,同时又是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宝典。由此,以《颜氏家训》为研究对象,整合书中蕴含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探求其当代价值,是构建新型家庭人际关系的需要,更为新时代家庭道德建设奠定了丰厚的理论基础。论文围绕“《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共分为三部分。首先,《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不可分的,具有独特的历史意义。从经济层面看,其思想深受以自给自足为重要特点的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模式的影响;从政治层面来看,书中所蕴藏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是颜之推对当时社会状况理性思考的结果;从文化层面来看,颜氏家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为颜之推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从个人层面来看,颜之推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得益于对个人坎坷经历的反思。此外,家训文化的发展和成熟,为颜之推家庭道德理思想的形成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思想借鉴;儒家思想的浸润,为颜之推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佛道两教的影响,丰富了颜之推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使颜之推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独具特色。其次,围绕家中之“人”,从修身、齐家、处世三个方面来把握书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以便对家庭道德教育思想进行系统的整合与梳理。于修身来讲,一要以崇实务实为原则,二要将勤学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重要途径;于治家来讲,要注重家庭治理的方式方法;于处世来讲,与人相处,要注意遵守修善积德、谨言慎行等基本道德规范。此外,在总结其思想内容的基础上,还应辩证看待书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一方面,它继承与发展了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还为后世家训文化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更对解决现代家庭道德教育问题提供了值得借鉴的方式方法;另一方面,它受制于功利主义思想、封建思想以及对立矛盾的保身思想,具有一定的历史局限性。最后,道德教育不应被局限于某个特定的历史阶段,而应贯穿于时代变迁与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尽管《颜氏家训》所处的历史时代与现代社会相距甚远,但该书中的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对丰富现代家庭道德教育内容、优化家庭道德教育方法、改善家庭人际关系等方面,都能够产生较为深刻的、积极的影响,这些传统的家庭教育思想涵盖了促进现代家庭道德进步的重要因素,与现代家庭的某些教育理念具有跨时代的相似性,不仅为当代中国家庭道德教育提供了较为系统的方法论指导,也在构建新型家庭人际关系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更为当今社会家庭道德环境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为此,应基于对颜之推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理解,重新思考传统家庭道德教育和新时代家庭道德教育之间的转化问题,为现代家庭道德教育建设垫石铺路。
蒙小玲[7](2019)在《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文化寄托于语言,语言承载着文化,两者共生共荣。非母语学习者通过学习中国文化,培养汉语文化意识,从而正确理解和运用汉语。《论语》孝文化不仅是儒家思想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价值之一。近年来,随着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文化也备受关注。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语言教学,也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因此,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内容必然会涉及到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对外汉语教学。这充分说明:以《论语》孝文化为主题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论语》不仅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的文化生命来源,而且也形成了广泛的世界影响。目前《论语》已被翻译成拉丁语、英语、阿拉伯语等二十几种语言,流行于世界各国。以对外汉语教育方面较成熟的美国明德大学杭州分校作为案例进行分析研究,摘取《论语》中反映孝文化的语录作为孝文化教学设计的内容,能不断完善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对外汉语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专业的语言知识和有底蕴、开明的文化精粹。本文摘取《论语》中开明、博爱、感恩的孝文化语录内容,将其翻译成生动形象的白话文。从中寻找与西方孝文化矛盾和共鸣的地方,做出教学设计并且在真实的课堂上实施后获得理解和感悟,从而为其他国家中高级阶段留学生学习中国孝文化提供有价值的借鉴。
周亚[8](2019)在《市场营销方式正义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讨论企业营销方式的正义与不正义(不正当)、营销行为适度与过度的内涵与区别,维护市场营销方式正义,对社会、对企业、对消费者的意义以及基本措施。认为市场营销恶性竞争是企业之间的自相残杀,用表格列出16种常用营销方式的正常范围与度的界限,最后指出解决的办法是敦促企业自觉,提升顾客明理、加强政府监控,并提出这三方面的具体做法。这对维护企业利益、净化社会环境是很有意义的。
鲁妍作[9](2019)在《政务窗口服务人员情绪劳动策略研究 ——基于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调查》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在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大背景下,随着集成服务的推进,各级地方政府都设置政务服务中心或行政服务中心,开启了从“一门式”到“一窗式”等一系列改革,以更好地为公众提供服务。政务服务是一项关系型工作,也是一项形象型工作,事关政府与公众的关系、政府形象以及政府的公信力。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在服务中不仅要付出智力、体力劳动,更要投入大量的情绪劳动:识别服务对象情绪,管理自身情绪,并在服务中展现情绪。但政务服务中的情绪劳动一直未被重视和关注,为此,在借鉴盖伊等学者《公共服务中的情绪劳动》一书中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观察、访谈、问卷等形式展现窗口服务人员在政务服务中情绪劳动的应对和调节策略,并探讨其节背后的逻辑,同时提出提升政务服务窗口工作人员情绪劳动策略的建议,以改进服务质量、提升公众满意度和政府公信力。研究发现,在政务服务时,窗口工作人员通常采用自然流露、表层扮演、深层扮演、失调扮演四类应对策略;服务结束后,通常采用建设性回避、消极性缺席、支持式员工关系、黑色幽默四类策略调整情绪。政务服务中窗口工作人员情绪劳动策略的展现主要受组织工作要求、服务场景以及个人情绪调节能力等因素的影响。为此,在政务服务窗口人员考核制度、薪酬福利制度的设计中,应重视并嵌入情绪劳动;改善政务服务硬件和软件环境,营造融洽的服务关系和业务伙伴关系;同时,通过组织培训的赋能和个人技巧的提升,增强情绪的自主识别、自我控制、和有效表达能力,真正实现“门好进、脸好看、事好办”,为公众提供贴心有效的服务,进而提升政府形象和公信力。
郭佳雨[10](2019)在《初中散文拓展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语文拓展教学凭借其突破固定教学时空,沟通语文学习和学生生活的优势,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初中语文拓展教学以建构主义和学习迁移理论为理论基础,充分体现了“大语文”的教学理念,顺应了语文教学发展的形式,有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核心素养,而且散文是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主要文体,也是语文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此,研究散文拓展教学对初中语文教学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重难点。本文将拓展教学和初中语文散文教学结合起来,通过调查初中散文拓展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现状,肯定了散文拓展教学在创造性利用课内外教育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指出其中存在教学内容无限延伸、教学目标模糊、拓展失去“语文味”等方面的问题。在肯定其教学成效和明确初中散文拓展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相对应地提出了实施拓展教学应遵循的学科性、文本性、目标性、适度性、集中性和辅助性六大原则,以及根据具体的散文类型提出了有针对性并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在策略探讨部分,本文采用了由一般到特殊的逻辑顺序来对散文拓展教学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和论述。首先本文从散文学习的共性出发,提出了作家背景拓展、主题式拓展等具体的拓展策略,然后基于不同体裁散文的个性特征,针对记叙类散文、写景抒情类散文和议论类散文的特点,分别提出了创设情境,向生活拓展、专题讲座式拓展、比较参照式拓展等更有针对性的拓展策略。教育教学理论从实践中来最终要运用到实践中去,为了更好地指导应用拓展教学的教学理念,本文在提出实施策略后,设计了山水游记散文《小石潭记》完整的教学设计和写景抒情散文《紫藤萝瀑布》的教学片段设计。与此同时,本文试图通过散文拓展教学,合理高效地整合课内与课外各种类型的教学资源,积极改革优化拓展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散文这一文体特征,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以散文的共性和个性这两个方面为切入点,对散文拓展教学的实施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总结了拓展教学理论成就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以散文拓展教学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以及综合实践能力为目标,把学生的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和个性发展联系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扬个性,积极自主地学习语文,循序渐进地提高语文学习能力,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二、服务工作也应有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服务工作也应有度(论文提纲范文)
(1)红网“红辣椒评论”的话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0.1.1 研究背景 |
0.1.2 研究意义 |
0.2 研究综述 |
0.2.1 关于网络新闻评论的研究 |
0.2.1 关于“红辣椒评论”的研究 |
0.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0.3.1 研究方法 |
0.3.2 样本说明 |
0.3.3 创新之处 |
第1章 “红辣椒评论”的社会语境 |
1.1 “红辣椒评论”的经济催生 |
1.1.1 话语方式的转变 |
1.1.2 消费主义的影响 |
1.2 “红辣椒评论”的政治指导 |
1.2.1 新闻思想的发展 |
1.2.2 政策环境的优化 |
1.3 “红辣椒评论”的文化重塑 |
1.3.1 话语权力的下移 |
1.3.2 话语秩序的重构 |
第2章 “红辣椒评论”的文本生产策略 |
2.1 词汇:说服意图外化 |
2.1.1 词汇的过度化表达 |
2.1.2 隐喻机制的使用 |
2.2 语法:说服意图合理化 |
2.2.1 情态动词强化语气 |
2.2.2 修辞:内化的说服意图 |
2.3 双重话语结构强化劝服效果 |
2.3.1 微观层面的连贯性 |
2.3.2 宏观层面的语篇结构 |
第3章 “红辣椒评论”的话语实践策略 |
3.1 话语生产者的多元化策略 |
3.1.1 地域分布广阔,思想碰撞激烈 |
3.1.2 职业身份多样,知识权力突出 |
3.2 话语议题的广泛性策略 |
3.2.1 全国性议题为主属地均衡 |
3.2.2 社会民生类议题居多贴近生活 |
3.3 话语风格的多样性策略 |
3.3.1 议论式为主话语形式新颖 |
3.3.2 批评建议类文本居多指向全面 |
第4章 “红辣椒评论”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 |
4.1 “红辣椒评论”面临的挑战 |
4.1.1 本地新闻评论较少地方与全国界限模糊 |
4.1.2 对立意见供应不足意见输出过于明显 |
4.1.3 互动形式相对单一有效互动相对欠缺 |
4.2 “红辣椒评论”未来的发展 |
4.2.1 明确自身定位加强本地新闻评论 |
4.2.2 增设辩论栏目提供多种角度评论 |
4.2.3 发挥媒介优势开拓双向互动形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日期抽样 |
附录B “红辣椒评论”样本统计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初中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s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文言文教学研究现状 |
(二)文言文教学目标设计研究现状 |
三、概念界定 |
(一)文言散文的特征及概念 |
(二)教学目标的概念界定 |
第一章 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
一、目标内容有误 |
二、目标表述有误 |
第二节 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问题归因 |
一、缺乏对课程三维目标的整体认识 |
二、对文言散文教学价值认识不全面 |
三、教学目标设计中忽视学生主体 |
四、教学目标的陈述缺乏理论依据 |
第二章 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与原则 |
第一节 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的理论基础 |
一、“一体四面”:文言散文目标设计的内容要素 |
二、“目标陈述”:文言散文目标设计的表述形式 |
第二节 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的原则 |
一、遵循“言文合一、言文并重”原则 |
二、遵循“精读为本、博览为翼”原则 |
第三章 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一节 从课标要求出发设计教学目标 |
一、落实语文素养,重视目标整合 |
二、加强文化取向,发掘文化价值 |
第二节 从教材编写出发设计教学目标 |
一、助读系统——明确整体教学目标 |
二、练习系统——深入把握教学目标 |
第三节 从文本特征出发设计教学目标 |
一、文言散文的文本特征 |
二、基于文言散文文本特征的教学目标设计 |
第四节 从学生主体出发设计教学目标 |
一、针对学生认知水平,分层确定目标 |
二、针对学生学习行为,准确表述目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时代背景 |
(二)教育改革 |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深度学习研究综述 |
(二)深度阅读研究综述 |
四、深度阅读概念界定 |
(一)深度学习概念界定 |
(二)深度阅读概念界定 |
(三)深度阅读概念辨析 |
五、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课例分析法 |
(三)观察法 |
第一章 深度阅读的理论阐述 |
一、深度阅读的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接受美学 |
(三)发展性教学理论 |
(四)读解学理论 |
二、深度阅读的基本特征 |
(一)个性化阅读:着重个人的感悟和评价 |
(二)探究性阅读:强调文本的质疑和批判 |
(三)创造性阅读:关注知识的迁移和应用 |
(四)享受性阅读:符合学生的审美和需求 |
三、深度阅读的教学理念 |
(一)深度阅读教学取向聚焦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
(二)深度阅读教学方式追求自主、探究和综合 |
(三)深度阅读教学过程表现为深度对话和交流 |
(四)深度阅读教学评价突出主体和方式多元化 |
第二章 高中语文实施深度阅读的必要性 |
一、深度阅读的教学价值和意义 |
(一)促进高阶思维能力的发展 |
(二)丰富学生情感和文化体验 |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
(四)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
二、深度阅读成为高考语文考查的趋势 |
(一)由细节走向整体 |
(二)由单一走向综合 |
(三)由低阶走向高阶 |
(四)由文本走向拓展 |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 |
(一)学情把握主观化 |
(二)教学内容单一化 |
(三)教学活动形式化 |
(四)教学过程刻板化 |
(五)教学评价空泛化 |
第三章 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实施研究 |
一、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的实施条件 |
(一)外部条件 |
(二)内部因素 |
二、高中语文实施深度阅读的教学策略 |
(一)组织多元丰富的阅读内容 |
(二)创设平等自由的阅读环境 |
(三)设计自主探究的阅读活动 |
(四)构建深入对话的阅读过程 |
(五)发展多样具体的阅读评价 |
第四章 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课例分析 |
一、单篇阅读——以《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为例 |
二、群文阅读——以唐代边塞诗群文阅读为例 |
三、整本书阅读——以《红楼梦》整本书阅读为例 |
第五章 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设计构想 |
一、单篇阅读——以《故都的秋》为例 |
(一)教学设计设想 |
(二)教学设计思路说明 |
二、群文阅读——以“在绝望的缝隙中寻找希望”群文阅读为例 |
(一)教学设计设想 |
(二)教学设计思路说明 |
三、整本书阅读——以《乡土中国》为例 |
(一)教学设计设想 |
(二)教学设计思路说明 |
四、高中语文深度阅读课堂教学反思 |
(一)深度阅读教学应有“度” |
(二)深度阅读教学应有“序”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5)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之处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传统家训文化及其历史演变 |
一、传统家训文化 |
(一)传统家训文化的概念界定 |
(二)传统家训文化的特点及功能 |
二、传统家训文化的历史演变 |
(一)传统家训文化的萌芽期 |
(二)传统家训文化的发展期 |
(三)传统家训文化的成熟期 |
(四)传统家训文化的鼎盛期 |
(五)传统家训文化的转型期 |
第二章 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概述 |
一、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内容 |
(一)修身之本 |
(二)齐家之要 |
(三)处世之法 |
(四)为政之道 |
二、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实施方法 |
(一)养正于蒙 |
(二)以身作则 |
(三)宽严相济 |
(四)因材施教 |
(五)知行统一 |
第三章 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历史价值及其局限性 |
一、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历史价值 |
(一)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有利于塑造“内圣外王”的个体道德人格 |
(二)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有助于维系家族的稳定 |
(三)传统家训中的德育思想有益于净化社会风气,稳定社会秩序 |
二、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一)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二)正确认识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必须坚持的原则 |
第四章 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 |
一、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当代价值 |
(一)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有利于个人品德的培育 |
(二)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有助于良好家风的形成 |
(三)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有益于学校德育的开展 |
(四)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有助于社会风尚的提升 |
二、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当代价值的实现路径 |
(一)加强个人对德育思想的践履能力 |
(二)重视良好家风家训的传承 |
(三)优化学校德育工作模式 |
(四)加强对传统家训文化中德育思想的宣传和落实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成果 |
(6)《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目标 |
2.研究方法 |
3.创新之处 |
一、《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
(一)《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 |
1.经济因素 |
2.政治因素 |
3.文化因素 |
4.个人因素 |
(二)《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背景 |
1.家训文化的影响 |
2.儒家思想的浸润 |
3.佛道两教的影响 |
二.《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与评析 |
(一)《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1.修身之道 |
2.齐家之道 |
3.处世之道 |
(二)《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价值评析 |
1.《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积极意义 |
2.《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历史局限性 |
三.《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启示 |
(一)新时代家庭道德教育面临的挑战 |
1.新时代对家庭道德教育的要求 |
2.家庭道德教育方式的失当 |
3.家庭人际关系的复杂与矛盾 |
4.各方教育平台缺乏有效互动 |
(二)《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的现代性转化 |
1.转变观念,优化家庭道德教育方法 |
2.提高素质,构建和谐家庭人际关系 |
3.相互配合,形成各方道德教育合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着作类 |
(二)学术期刊类 |
(三)学术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
致谢 |
(7)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中国传统孝文化研究现状 |
1.2.2 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教学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以《论语》孝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教学研究 |
2.1 中西方对孝文化的重视——以《论语》和《圣经》为文本分析 |
2.2 《论语》孝文化的影响和现代意义 |
2.3 以《论语》孝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教学内容 |
第3章 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教学调查分析 |
3.1 问卷法分析 |
3.2 访谈法分析 |
3.3 观察法分析 |
第4章 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教学设计 |
4.1 美国明德大学杭州分校孝文化主题教学的设置 |
4.2 《中国传统孝文化》课程的教学设计 |
4.2.1 《中国传统孝文化》课程的教学大纲 |
4.2.2 课文《亲亲相隐》的教案设计 |
4.3 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教学实践与反馈 |
4.3.1 课文《亲亲相隐》的教学实践 |
4.3.2 课文《亲亲相隐》的教学反馈与总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和成果 |
(8)市场营销方式正义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市场营销恶性竞争是自相残杀 |
二、企业营销方式正当与否的鉴别 |
三、建立企业自觉、顾客明理、政府控制的系统运作机制 |
1. 企业自觉是指企业在营销方式上能自觉遵守正义原则。要作到这一点也是有条件的,国家需要建立这些条件 |
2. 顾客明理是企业营销方式正义的可靠保证 |
3. 政府控制是企业营销方式正义的必要措施 |
(9)政务窗口服务人员情绪劳动策略研究 ——基于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理论基础 |
1.3.1 情绪劳动的内涵 |
1.3.2 情绪劳动的作用结果及策略 |
1.4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1 情绪劳动文献综述 |
1.4.2 情绪劳动策略文献综述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方法 |
1.5.1 研究思路与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政务服务中的情绪劳动 |
2.1 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概述 |
2.1.1 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职责 |
2.1.2 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窗口组织架构 |
2.2 政务窗口服务中情绪劳动的重要性 |
2.2.1 政务窗口服务是关系型工作 |
2.2.2 政务窗口服务是形象型工作 |
2.3 政务窗口服务中情绪劳动的表现 |
2.3.1 识别情绪 |
2.3.2 管理情绪 |
2.3.3 展现情绪 |
第三章 政务服务中的情绪劳动策略 |
3.1 情绪劳动中的应对策略 |
3.1.1 自然流露 |
3.1.2 表层扮演 |
3.1.3 深层扮演 |
3.1.4 失调扮演 |
3.2 情绪劳动后的调节策略 |
3.2.1 建设性回避 |
3.2.2 消极性缺席 |
3.2.3 支持式员工关系 |
3.2.4 黑色幽默 |
第四章 政务服务中情绪劳动策略选择的逻辑动因 |
4.1 情绪劳动策略的规则约束:组织制度需求 |
4.1.1 全方位标准的工作要求 |
4.1.2 多环节积聚的流程压力 |
4.1.3 业务快速变更的专业需求 |
4.2 情绪劳动策略的环境控制:服务场景作用 |
4.2.1 服务硬环境的束缚 |
4.2.2 服务软环境的牵制 |
4.3 情绪劳动策略的技巧展现:个人情绪协调 |
4.3.1 客观因素的驱动 |
4.3.2 主观因素的差异 |
第五章 提升政务窗口服务人员情绪劳动策略的建议 |
5.1 制度重塑:情绪劳动的嵌入 |
5.1.1 绩效评估制度中情绪劳动的纳入 |
5.1.2 薪酬福利制度中情绪劳动的显现 |
5.1.3 培训制度中情绪劳动能力的提升 |
5.2 多方联动:情绪劳动环境的营造 |
5.2.1 情绪劳动硬件监督设备的合理使用 |
5.2.2 情绪劳动的良性互动 |
5.3 技巧展现:情绪劳动主体的赋能 |
5.3.1 情绪认知能力的提升 |
5.3.2 情绪控制与表达技巧的培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广州市政府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情绪劳动认知调查问卷 |
附录2 广州市政府服务中心窗口工作人员情绪劳动专题访谈提纲 |
致谢 |
(10)初中散文拓展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源起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老一辈教育家对拓展教学理念的阐述 |
(二)近年来语文拓展教学理念的研究成果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案例研究法 |
第一章 初中散文拓展教学的理论研究 |
1.1 初中散文拓展教学的相关概念界定 |
1.2 初中散文拓展教学的理论基础 |
1.2.1 学习迁移理论 |
1.2.2 建构主义理论 |
1.2.3 “大语文”教学观 |
第二章 当前初中散文拓展教学现状评价及指导原则 |
2.1 初中散文拓展教学取得的成效 |
2.1.1 教师接受度高并积极实践 |
2.1.2 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 |
2.1.3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2.2 初中散文拓展教学存在问题 |
2.2.1 拓展失去“语文味” |
2.2.2 拓展内容脱离文本 |
2.2.3 拓展教学目标模糊 |
2.2.4 拓展内容无限延伸 |
2.2.5 现代信息技术滥用 |
2.2.6 拓展方式丧失导向性 |
2.3 散文拓展教学指导原则 |
2.3.1 学科性——围绕语文的宗旨 |
2.3.2 文本性——以教材为基础 |
2.3.3 目标性——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 |
2.3.4 适度性——拓展延伸应有度 |
2.3.5 集中性——拓展方式集中 |
2.3.6 辅助性——拓展形式服务于内容 |
第三章 初中散文拓展教学的实施策略 |
3.1 散文拓展教学的基本策略 |
3.1.1 知人论世,作家背景拓展 |
3.1.2 深入品读,主题式拓展 |
3.1.3 读写结合,练笔式拓展 |
3.1.4 启发引导,鉴赏式拓展 |
3.2 不同散文文体教学拓展策略 |
3.2.1 记叙类散文教学拓展策略 |
3.2.2 写景抒情类散文教学拓展策略 |
3.2.3 议论类散文教学拓展策略 |
第四章 初中散文拓展教学设计案例 |
4.1 《小石潭记》教学设计 |
4.1.1 教学目标 |
4.1.2 重点难点 |
4.1.3 教学过程 |
4.2 《紫藤萝瀑布》教学片段设计 |
4.2.1 联系生活,自然导入 |
4.2.2 拓展延伸,鉴赏手法 |
4.2.3 妙笔生花,写作延伸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初中散文拓展教学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服务工作也应有度(论文参考文献)
- [1]红网“红辣椒评论”的话语分析[D]. 李亚楠. 湘潭大学, 2020(02)
- [2]初中文言散文教学目标设计研究[D]. 欧阳心意. 杭州师范大学, 2020(02)
- [3]敬天爱人,自然至上——疫情之下对话兰水族创始人王丽[J]. 张羽. 中国建筑装饰装修, 2020(05)
- [4]高中语文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研究[D]. 李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5]传统家训文化中的德育思想研究[D]. 朱续荣.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颜氏家训》家庭道德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 李腾.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以孝文化为主题的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研究与设计[D]. 蒙小玲. 浙江科技学院, 2019(08)
- [8]市场营销方式正义论[J]. 周亚.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9(18)
- [9]政务窗口服务人员情绪劳动策略研究 ——基于广州市政务服务中心的调查[D]. 鲁妍作. 广州大学, 2019(01)
- [10]初中散文拓展教学研究[D]. 郭佳雨.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