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谷氨酸高糖发酵资料(论文文献综述)
曹阳[1](2021)在《谷氨酸棒杆菌合成4C-二羧酸的代谢工程研究》文中指出4C-二羧酸(富马酸、琥珀酸、L-苹果酸、草酰乙酸)作为乙醛酸循环和TCA循环中的重要中间产物,在生物体内具有重要的代谢意义。谷氨酸棒杆菌ATCC13032作为经典的安全模式菌株,遗传背景清晰,基因操作相对简单,使得C.glutamicum ATCC13032作为细胞工厂,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各类化学品的生物制造。本研究以谷氨酸棒杆菌重组菌株C07为出发菌株,通过基因编辑对其进行代谢改造,探究其对4C-二羧酸合成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为:(1)利用SOE PCR技术将目的突变位点引入到谷氨酸棒杆菌ppc基因片段中,构建重组载体p K19mobsac B-Δppc,然后通过同源重组双交换,将谷氨酸棒状杆菌ppc基因中第299位的碱基G突变成A,将天冬氨酸结合位点突变成了天冬酰胺结合位点,从而消除天冬氨酸对PPC酶活的抑制,获得代谢工程菌株CY02。酶活分析表明,CY02的PPC酶活由50 U/mg protein提高到了92.22 U/mg protein。CY02经过发酵培养,其L-苹果酸的产量为14.16 g/L,富马酸和琥珀酸的产量分别为19.82 mg/L和2.698 g/L,主要副产物丙酮酸的产量为5.95 g/L。(2)扩增谷氨酸棒杆菌基因mqo上下游同源臂片段,并构建含有上下游同源臂融合片段的重组敲出载体p K19mobsac B-Δmqo,利用p K19mobsac B载体的反向筛选敲出谷氨酸棒杆菌的基因mqo,阻断苹果酸流向草酰乙酸,获得重组菌株CY09。CY09经过发酵培养,其L-苹果酸的产量为16.12 g/L,富马酸和琥珀酸的产量分别为21.32 mg/L和2.78 g/L,丙酮酸的产量为3.512 g/L。(3)通过前期好氧和后期限氧两阶段发酵,对重组菌株产有机酸发酵培养基及发酵工艺进行优化。利用优化后的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重组菌株CY09的L-苹果酸的产量为24.768 g/L,富马酸和琥珀酸的产量分别为25.95 mg/L和3.087 g/L,丙酮酸产量为2.547 g/L。
王帅[2](2008)在《L-谷氨酸发酵高产菌选育及其发酵优化的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应用代谢控制发酵原理,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GL-3为出发菌株,进行L-谷氨酸产生菌的选育,继而研究了摇瓶条件下的最适培养基组成和发酵条件,并初步优化了补料分批发酵的条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通过检验生物传感仪法的准确性,结合实验具体情况,确立生物传感仪法为实验中检测L-谷氨酸的方法,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为99.7%,而且该方法简单、快速、经济。以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 GL-3为出发菌株,经化学和物理诱变处理,用高渗平板、琥珀酸(Suc)为唯一碳源平板、氟化钠(NaF)、磺胺胍(SG)及谷氨酰胺(Gln)平板定向筛选,成功选育出一株L-谷氨酸产生菌N77-124(耐高渗, Sucg, NaFr, SGr, Glnr),在未经优化的发酵条件下积累L-谷氨酸110g/L。对菌株N77-124进行了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的优化。得到最佳的种子培养条件:初始pH7.2,装液量30mL/250mL;最佳发酵培养基(g/L):葡萄糖161,K2HPO4·3H2O 2.0, MgSO4·7H2O 0.8,初尿5.5,玉米浆3.0;摇瓶发酵最佳培养条件:培养基初始pH7.5,种龄为8h,接种量10%,装液量为20mL/500mL,往复式摇床30±1℃培养,摇床转速100次/min,发酵周期36h。优化后最终产酸可达114g/L,转化率可达71%。对菌株N77-124进行了摇瓶补料分批发酵的初步研究,确定了最佳初糖浓度为80g/L,最佳残糖维持浓度为10-20g/L,最佳流加糖浓度为600g/L,发酵较佳控温方式为:0-10h 34℃,10-20h 36℃,20h以后38℃,在此条件下,N77-124发酵32h产酸达到117g/L,转化率可达72%。
王东阳[3](2005)在《谷氨酸高产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及其发酵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根据代谢控制发酵原理,重点研究了L-谷氨酸高产菌的选育及其发酵条件。全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总结如下: (1)以天津短杆菌TN631为出发菌株,通过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方法选育L-谷氨酸高产菌。经摇管初筛、摇瓶复筛、遗传标记验证、单菌落分离和连续传代,最终筛选出一株L-谷氨酸高产菌TN6319(氟乙酸r、酮基丙二酸r、谷氨酰胺r、磺胺胍r),该菌株在未优化条件下发酵42h产L-谷氨酸79.2g/L。经试验结果验证,所得菌株的遗传标记和产酸能力十分稳定。 (2)研究菌株TN6319的摇瓶分批发酵最优条件。应用正交设计试验及单因素法优化分别优化种子及发酵培养基。 (3)以摇瓶分批发酵优化条件为基础,对TN6319进行不同补糖方式的摇瓶补料分批发酵研究,确定最适初糖浓度为60g/L;最佳维持糖浓度为21~30g/L;发酵40h产L-谷氨酸114g/L。 (4)以菌株TN6319为供试菌株,在最佳发酵条件下进行7L罐分批发酵,发酵42h产L-谷氨酸123g/L。L-谷氨酸的产量比摇瓶分批发酵提高了7.9%。 (5)在7L罐L-谷氨酸发酵基础上进行200吨发酵试产,发酵32h产L-谷氨酸131.5g/L,转化率达到62.2%,产量比7L罐分批发酵提高了6.5%,比摇瓶分批发酵提高了13.3%,发酵周期缩短了10h。
沈中强,朱伟民,顾淳,宋锡金[4](1992)在《发酵过程实时专家控制系统的建立与实施》文中认为 一、引言谷氨酸发酵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生化反应的过程.由于变化的条件比较多,并且每当有一个关键的参数发生变化时,对产酸都有较大的影响.所以,长期来凭人工经验来对发酵过程进行控制,产酸不够稳定.此外,由于缺少必要的传感器来实时提供信息,因此,难以对系统进行优化控制.因为目前我们还不能十分明确菌体的代谢机理及繁复的酶动力学反应,故对建模带来了不少困难.因此,我们研制了实时专家控制系统,并认
陆飞浩,陆仁德[5](1992)在《中高糖发酵的发酵罐罐型探讨》文中研究表明 我厂2台100m3谷氨酸发酵罐,在1988年至1990年中进行了初糖浓度为14.5—20%之间的中高糖一次性水解糖大型生产试验,其平均产酸和转化率指标处于国内领先。并且在此发酵罐上提前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谷氨
云逢霖[6](1989)在《改革工艺,强化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味精生产发展方向之我见》文中研究指明 我国发酵法生产味精自从1965年投产以来,已有1/4世纪了,生产发展很快,产量从1964年4200吨至1988年15万吨,提高了35.7倍。生产厂家达200家之多。在60年代和70年代,主要选育菌种,选育出一批曾经在生产上使用的菌种,如AS1.299、AS1.542、HU7251和B9、T6-13等,80年代又对这些菌种进行改造,取得较好成效。
郑善良,严建孙,荆建华,王瑛华,颜云生[7](1989)在《谷氨酸产生菌FM84-415的一次性高糖发酵工艺及其代谢控制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采用复旦大学与常州味精厂共同选育的FM 84—415菌株,在35吨发酵罐中进行了一次性高糖发酵和代谢控制的研究;当初糖浓度为17.94%时,连续5罐的平均产酸率为8.23%,转化率为47.36%;当初糖浓度为19.16%时,连续五罐的平均产酸率为8.65%,转化率为50.02%。 上述结果达到高糖发酵的较高水平,同时在研究过程中还摸索了发酵规律,提出了高糖发酵的代谢控制要点,其工艺控制适合我国的实际情况,便于推广使用,我们认为本文结果将有助于探索谷氨酸一次性水解糖的高糖发酵的新技术途径。
黄增麟,陈超菊,黄向红,汤红莲,苏法南[8](1987)在《FM84-415高糖菌种在生产应用上的研究》文中指出 FM84-415高糖菌种用山芋淀粉水解糖或大米水解糖为糖源,用玉米浆、麸皮、糖蜜复合生物素的高糖发酵研究已有报导,本文主要研究 FM84-415高糖菌种用木薯淀粉水解糖为糖源,以单一甘蔗糖蜜为生物素的高糖发酵生产工艺控制和后期补料工艺,使FM84-415高糖菌种能更广泛地应用于生
刘锡山[9](1985)在《我国生产谷氨酸的碳源与发酵》文中研究表明 谷氨酸发酵培养基中,碳源是主要成分之一,碳源是构成微生物细胞和代谢产物的碳架以及供给能源的营养物质,所以碳源不仅需要量大,而且是最基本的营养要素。碳源的种类很多:有糖类、醇类、有机酸、脂肪、烃类等。现就我国目前谷氨酸发酵中所使用的碳源以及对发酵的影响简述如下:一、淀粉:我国是以淀粉水解糖为原料生产味精最多的国家,国内绝大部分味精厂皆使用淀粉作为发酵谷氨酸的碳源。(一)精制淀粉:淀粉的种类很多,如小麦淀粉、玉米淀粉、山芋淀粉等。淀粉是由多分子葡萄糖脱水而成的多糖物质,是不易溶于水的高分子碳水化合物,分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两种,前者分子量约为2000-16000,后者分子量约为100000~1000000。到目前为止,生产上所使用的谷氨酸产
重庆天原化工厂[10](1984)在《谷氨酸一次高糖发酵新工艺技术总结报告》文中研究说明 概述糖质发酵法制造谷氨酸1956年首先在日本工业化,1971年日本采用流加糖法新技术,产酸率大幅度提高。国内发酵法制造谷氨酸65年工业化,目前一般采用一次性中、低糖发酵,初精11—14%,产酸5—6%,糖酸转化率40—46%。流加糖法试验国内亦见报导,由于在工艺、设备等方面还有许多关键问题目前无法解决,没有投入大生产。1980年我厂研究成功的谷氨酸一次高糖发酵新工
二、谷氨酸高糖发酵资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谷氨酸高糖发酵资料(论文提纲范文)
(1)谷氨酸棒杆菌合成4C-二羧酸的代谢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微生物发酵法产有机酸概述 |
1.2 4C-二羧酸 |
1.2.1 琥珀酸 |
1.2.2 富马酸 |
1.2.3 L-苹果酸 |
1.3 谷氨酸棒状杆菌 |
1.3.1 菌株特征 |
1.3.2 谷氨酸棒状杆菌与有机酸生产 |
1.3.3 谷氨酸棒杆菌4C-二羧酸代谢途径 |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
第2章 重组谷氨酸棒杆菌的构建 |
2.1 实验材料 |
2.1.1 菌株和质粒 |
2.1.2 引物设计 |
2.1.3 常用试剂和仪器 |
2.1.4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
2.2 试验方法 |
2.2.1 谷棒菌基因组DNA提取 |
2.2.2 细胞中质粒DNA提取 |
2.2.3 琼脂糖电泳检测DNA |
2.2.4 琼脂糖纯化回收DNA |
2.2.5 电转感受态的制备及电转过程 |
2.2.6 热转感受态制备及转化过程 |
2.2.7 谷氨酸棒杆菌基因编辑方法 |
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基因ppc点突变实验 |
2.3.2 基因mqo敲出实验 |
2.4 小结 |
第3章 重组菌株产4C-二羧酸的发酵工艺探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仪器 |
3.1.2 主要试剂 |
3.2 实验方法 |
3.2.1 培养基和溶液配制 |
3.2.2 酶活测定 |
3.2.3 发酵液中还原糖的检测 |
3.2.4 菌株生物量的测定 |
3.2.5 发酵培养基中有机酸的测定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PC酶活分析 |
3.3.2 工程菌株在种子培养基中生长状况 |
3.3.3 工程菌不同培养基发酵分析 |
3.3.4 碳酸氢钾浓度对于有机酸产量影响 |
3.3.5 生物素对其有机酸产量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4.1 总结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2)L-谷氨酸发酵高产菌选育及其发酵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L-谷氨酸的理化性质 |
1.3 L-谷氨酸的应用 |
1.3.1 L-谷氨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
1.3.2 L-谷氨酸在医药工业中的应用 |
1.3.3 L-谷氨酸在工业中的应用 |
1.3.4 L-谷氨酸在农业中的应用 |
1.4 L-谷氨酸的发酵生产 |
1.4.1 发酵法生产谷氨酸的历史 |
1.4.2 我国谷氨酸发酵的现状和产业发展趋势 |
1.4.3 谷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 |
1.4.4 谷氨酸产生菌的育种思路 |
1.5 论文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L-谷氨酸产生菌选育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出发菌种 |
2.2.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3 培养基 |
2.2.4 培养方法 |
2.2.5 诱变方法 |
2.2.6 筛选方法 |
2.2.7 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生物传感仪检测方法准确性 |
2.3.2 出发菌株性状的测定 |
2.3.3 菌体生长曲线的测定 |
2.3.4 诱变剂量和时间的确定 |
2.3.5 L-谷氨酸产生菌选育结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L-谷氨酸发酵条件的优化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菌株 |
3.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3.2.3 培养基和培养方法 |
3.2.4 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种子培养条件的优化 |
3.3.2 发酵培养基及其培养条件优化 |
3.3.3 L-谷氨酸产生菌N77-124 的发酵过程曲线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摇瓶补料分批发酵的初步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菌株 |
4.2.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3 培养基 |
4.2.4 培养方法 |
4.2.5 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最适初糖浓度的确定 |
4.3.2 最适残糖维持浓度的确定 |
4.3.3 流加糖浓度的确定 |
4.3.4 流加发酵中不同控温方式对发酵的影响 |
4.3.5 流加发酵过程曲线 |
4.4 本章小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3)谷氨酸高产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及其发酵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谷氨酸的理化性质 |
1.2 谷氨酸的用途 |
1.2.1 在食品方面的应用 |
1.2.2 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1.2.3 在工业方面的应用 |
1.2.4 在农业方面的应用 |
1.3 基于代谢控制发酵理论的谷氨酸生产菌的选育 |
1.3.1 谷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代谢调节机制 |
1.3.2 谷氨酸生产菌的育种思路 |
1.3.3 谷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实例 |
1.3.4 谷氨酸发酵工艺的研究 |
1.4 论文选题背景及主要研究内容 |
2.材料与方法 |
2.1 菌种 |
2.2 主要仪器 |
2.3 主要试剂 |
2.4 培养基 |
2.5 相关溶液 |
2.6 实验方法 |
2.6.1 菌体生长曲线的测定 |
2.6.2 诱变方法 |
2.7 谷氨酸发酵(初筛) |
2.8 谷氨酸发酵(复筛) |
2.9 遗传稳定性测验 |
2.10 种子培养方法 |
2.11 摇瓶发酵 |
2.12 7L罐发酵培养方法 |
2.13 分析方法 |
3.结果与讨论 |
3.1 出发菌株的性状测定 |
3.2 菌体生长曲线的绘制 |
3.3 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 |
3.3.1 青霉素浓度的确定 |
3.3.2 青霉素预处理时间的确定 |
3.3.3 溶菌酶浓度与原生质体形成和再生的关系 |
3.3.4 酶解时间与原生质体形成率与再生率的关系 |
3.4 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条件的选择 |
3.5 目的菌株的筛选 |
3.5.1 酮基丙二酸抗性突变株的选育 |
3.5.2 氟乙酸抗性突变株的选育 |
3.5.3 磺胺胍抗性突变株的选育 |
3.5.4 谷氨酰胺抗性突变株的选育 |
3.5.6 天津短杆菌TN6319的育种谱图 |
3.6 遗传稳定性及稳产试验 |
3.7 应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种子培养基 |
3.8 种子培养条件的研究 |
3.8.1 种子培养基pH值的影响 |
3.8.2 种子培养基最佳装液量的确定 |
3.8.3 种子培养温度的确定 |
3.8.4 种子培养时间的确定 |
3.9 摇瓶发酵培养基组成的单因素试验 |
3.9.1 不同葡萄糖浓度对发酵的影响 |
3.9.2 玉米浆用量对发酵的影响 |
3.9.3 MgSO4用量对发酵的影响 |
3.9.4 磷酸氢二钾用量对发酵的影响 |
3.10 摇瓶发酵培养条件的研究 |
3.10.1 温度对发酵的影响 |
3.10.2 装液量对发酵的影响 |
3.10.3 接种量的确定 |
3.11 低糖补料摇瓶分批发酵工艺的研究 |
3.11.1 最适初糖浓度的选择 |
3.11.2 最适残糖维持浓度的确定 |
3.12 优化条件下的摇瓶发酵过程曲线 |
3.13 7L罐分批发酵过程曲线 |
3.14 高产菌株TN6319在200吨罐上的发酵条件控制 |
4.结论与展望 |
4.1 结论 |
4.1.1 以天津短杆菌TN631为出发菌株,通过原生质体紫外诱变方法选育出具有目的遗传标记L-谷氨酸高产菌。 |
4.1.2 研究菌株TN6319的摇瓶分批发酵最优条件。 |
4.1.3 TN6319低糖补料摇瓶分批发酵工艺的研究 |
4.1.4 菌株TN6319的7L罐分批发酵研究 |
4.1.5 菌株TN6319的200吨发酵罐试产 |
4.2 本论文创新点 |
4.3 展望 |
5.参考文献 |
6.攻读工程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致谢 |
四、谷氨酸高糖发酵资料(论文参考文献)
- [1]谷氨酸棒杆菌合成4C-二羧酸的代谢工程研究[D]. 曹阳. 武汉科技大学, 2021(01)
- [2]L-谷氨酸发酵高产菌选育及其发酵优化的研究[D]. 王帅. 江南大学, 2008(03)
- [3]谷氨酸高产菌的原生质体诱变育种及其发酵条件研究[D]. 王东阳. 天津科技大学, 2005(04)
- [4]发酵过程实时专家控制系统的建立与实施[J]. 沈中强,朱伟民,顾淳,宋锡金. 发酵科技通讯, 1992(02)
- [5]中高糖发酵的发酵罐罐型探讨[J]. 陆飞浩,陆仁德. 发酵科技通讯, 1992(01)
- [6]改革工艺,强化管理,提高技术水平——味精生产发展方向之我见[J]. 云逢霖. 发酵科技通讯, 1989(04)
- [7]谷氨酸产生菌FM84-415的一次性高糖发酵工艺及其代谢控制的研究[J]. 郑善良,严建孙,荆建华,王瑛华,颜云生. 食品与发酵工业, 1989(01)
- [8]FM84-415高糖菌种在生产应用上的研究[J]. 黄增麟,陈超菊,黄向红,汤红莲,苏法南. 发酵科技通讯, 1987(04)
- [9]我国生产谷氨酸的碳源与发酵[J]. 刘锡山. 江苏食品与发酵, 1985(01)
- [10]谷氨酸一次高糖发酵新工艺技术总结报告[J]. 重庆天原化工厂. 发酵科技通讯, 1984(03)
标签:谷氨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