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不留行耳穴贴压配合早吸吮预防产后出血临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李兰兰[1](2015)在《耳穴贴压干预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耳穴贴压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初始时间和泌乳量的影响,为剖宫产产妇选择安全有效地促泌乳方法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剖宫产产妇1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90例,术后常规使用镇痛泵镇痛,观察组90例,术后在镇痛泵的基础上进行耳穴贴压。观察两组产妇泌乳始动时间和下奶时间,检测术后48h泌乳素浓度,记录术后48h镇痛药物用量、术后4天婴儿体重和大小便次数,比较两组产妇术后24h、48h、72h和96h的母乳喂养次数、乳房充盈度和乳量等泌乳量综合评分,评估两组产妇术后6h、12h、24h和48h切口疼痛评分。结果1.两组产妇的年龄、术前体重、孕周、产次、手术医生、术中出血量、新生儿性别、新生儿出生体重及有无月嫂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产妇术后泌乳始动时间和下奶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产妇术后48h泌乳素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产妇术后泌乳量综合评分有随时间变化增加趋势(P<0.05),术后72h和96h观察组产妇泌乳量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产妇术后4天婴儿体重有随时间变化增加趋势(P<0.05),但无组间差异(P>0.05)。术后4大婴儿大小便次数有随时间变化增加趋势(P<0.05),术后第3大和第4大观察组婴儿大小便次数均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产妇术后各时段切口疼痛评分有随时间变化减少趋势(P<0.05),但无组间差异(P>0.05)。(6)观察组产妇术后48h镇痛药物用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贴压能安全有效地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减少镇痛药物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林娟,欧梅莺,林滨,谢菊英[2](1997)在《王不留行耳穴贴压配合早吸吮预防产后出血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王不留行耳穴贴压配合早吸吮预防产后出血临床分析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366000)林娟欧梅莺林滨谢菊英产后出血是导致孕产妇死亡首位原因,为预防产后出血,多年来采用催产素以增加子宫收缩,但催产素敏感性的差异较大,且作用时间较短。我科近年来除产后常规注射...
李佩瑶[3](2020)在《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本研究以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量化分级”原则,通过现况调查及文献研究,补充乳痈(急性乳腺炎)常见症状,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梳理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内容与方法,构建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以期进一步规范中医护理行为,提高中医护理质量,为其他中医护理方案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半结构化访谈法:通过前期文献阅读及回顾性分析确定访谈提纲,访谈北京市某三所三甲医院16例医务人员,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和归纳,了解《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具体现状,分析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2.问卷调查法:基于文献阅读并结合前期医务人员访谈结果自行研制《乳痈(急性乳腺炎)患者疾病状况调查问卷》,在研制过程中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采用便利抽样方法,应用自制问卷对北京市三所三甲医院乳痈患者开展调查,探索乳痈患者症状、体征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了解临床中医护理技术应用状况。3.文献研究法:基于前期问卷调查结果明确检索主题,系统地检索与研究目的有关的现代文献,按照严格的纳排标准筛选文献,对其进行内容提取及描述性分析,整理成护理要点;筛选并提取与研究目的有关教材内容,形成护理要点。4.专家共识法:通过前期发放专家咨询问卷与后期开展专家会议相结合方式,对护理要点进行筛选及讨论,确定方案症状及其中医护理技术的护理条目,使其内容条目有据可循。研究结果:1.通过访谈16例医务人员,提炼出6个主题,即乳痈患者具有方案内未提及但较明显症状,如单纯性乳汁淤积等;症状有必要进行积分量化;中医护理技术的有效性、适宜性需进一步论证;操作方法手法排乳需进一步规范化;护理效果评价缺乏客观指标支撑;中医护理方案可推广应用于门诊工作。2.通过对176例患者进行问卷调查,采用描述性分析常见症状及严重程度,发生率且严重程度前4位分别为:乳房疼痛、乳房肿胀、排乳不畅、口渴;体征发生率且严重程度前4位分别为肿块、皮肤微红或焮红、体温升高、乳头破裂;中医护理技术有效程度采用百分比表示,前4位为手法排乳、中药外敷、耳穴贴压、穴位按摩。3.通过文献研究纳入手法排乳文献127篇,乳房疼痛-中药外敷13篇,乳房肿胀-中药外敷2篇,排乳不畅-中药外敷22篇,发热-中药外敷14篇,乳房疼痛-耳穴贴压24篇,乳房肿胀-耳穴贴压3篇,排乳不畅-耳穴贴压5篇,发热-耳穴贴压18篇,口渴-耳穴贴压18篇;纳入教材11部,对其进行内容提取及分析,形成护理要点。4.通过专家咨询,初步筛选为573个护理要点,根据选取专家支持人数超过一半者的护理要点原则形成专家讨论稿,经专家讨论后,确定最终的护理要点,形成中医护理方案内容。研究结论:本研究通过从医务人员的改进需求及患者疾病特点出发,在原有方案的基础上整合症状及体征量化标准、完善症状及对应的中医护理技术内容,增加方案内容的适宜性、规范化,为其他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但本研究尚未进行方案的临床试点应用,后期需进一步探索临床实用性。
孙洪生[4](2006)在《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文中认为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难,或寐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则彻夜不寐,常影响人们正常的工作、生活、学习和健康。现代社会,人们的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身心压力增大,身体和心理长期处于紧张、疲劳的状态,这些因素都增加了人们的患病率,而失眠的发生,又进一步加剧了人们身心疲劳的状态。因此研究该病的发生和治疗,对于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祖国医学对不寐病证的认识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历代医家积累了极其丰富的认识和治疗经验,创立了不少行之有效的治法和方药,为我们治疗不寐病证,留下了极为宝贵和丰富的文献资料。本文以文献学研究方法为主,在全面系统搜集历代有关不寐病证资料的基础上,对相关材料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系统阐述了先秦时期到民国时期不寐病证各个历史阶段的学术发展特点。并从中医学发展史的角度,研究探索其学术发展与中医学理论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深刻揭示了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对于睡眠相关的中医学理论从其学术发展的背景下予以辨析。对现代医家诊治不寐证的经验也进行了系统的总结和整理。力图全面反映历代中医学家诊治该证的学术理论和临床治疗经验。不仅为临床辨治不寐证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诊治经验,也必将有助于开拓不寐证的研究和治疗思路。 本文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总论部分重在阐述不寐证的学术发展源流,分别论述了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辨证、治法方药、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等的学术发展概况,并对不寐证相关的若干理论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各论部分以历史发展为主线,用断代史的方法,分别对先秦至三国时期、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宋辽金元时期、明代、清代至民国时期等各个历史时期的医学发展特点、不寐证相关理论的发展状况进行了概括与分析,重点研究剖析了各个历史时期与不寐证相关的重要的医学文献,内容涉及不寐证的病名、病因病机、诊断、治疗、用药特点、预防调护等。最后系统整理总结了现代医家关于不寐证辨证治疗的新经验和新方法。 在全面总结不寐证学术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初步辨析了中医学营卫睡眠学说、阴阳睡眠学说、心神睡眠学说、魂魄睡眠学说与脑髓睡眠学说的理论实质与临床应用意义。主张以营卫统摄心神、魂魄等脏腑相关理论。对于不寐证营卫调治,在兼涉五脏六腑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当重阳明、少阴的观点,为不寐证的防治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
罗曼茵(Tansy Man Yan LAW)[5](2019)在《砭石穴位刺激在足月妊娠第一产程中安神镇痛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娩镇痛是保障顺产的重要一环。本研究以曾在内经记载而后失传近两千年之砭石进行穴位刺激,探索一套无创、无痛、价廉、安全又舒适的安神镇痛助产方法。通过减轻产妇焦虑情绪,降低产痛,从而希望提高产妇接受阴道试产意欲,减少非医学指征剖宫产。亦希望通过此研究初步探索砭石除了在第一产程中安神镇痛以外,是否还会令产妇产后康复及新生儿带来裨益。方法:2017年12月至2019年2月,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产科临产的初产妇,共94例被纳入研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砭石治疗组(砭石组)、仿砭石对照组(对照组)和耳穴对照组(耳穴组),成功完成研究90例。干预时段为第一产程活跃期,通过砭石和仿砭石刺激古今中外助产最常用穴配:合谷穴和三阴交穴,加上印堂穴安神定惊、减低腰骶疼痛、防治产妇血晕、子痫。耳穴对照组用王不留行籽贴右耳的脾、肾、交感神经、内分泌、子宫等穴。第三产程结束后收集各种客观数据,包括整个产程的进展过程、新生儿Apgar评分,并对产妇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受试者对分安神娩镇痛的主观体验与评价。继而观察产妇产后的恢复情况,包括产后首次排尿及大便时间,产后进食情况,总住院天数等。数据分析采用SPSS 23.0进行统计,运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研究结果:产妇分娩疼痛的NRS评分结果显示,砭石组产妇的镇痛效果最佳,疼痛程度4.4±2.3,而耳穴组和仿砭石对照组疼痛程度相对较高,分别是8.9±1.5和8.4±1.7,三组比较P<0.001,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按WHO疼痛分级标准评级,医生对产妇分娩镇痛评级,1级镇痛评级(镇痛效果非常理想)砭石组为27名产妇(90%):耳穴组只有7名(23.3%),而仿砭石对照组10名(33.3%)。2级疼痛评级(镇痛效果稍逊)砭石组3名产妇(10.0%),耳穴组12名产妇(40.0%),仿砭石对照组16名产妇(53.3%)。3级疼痛评级(即镇痛无效)砭石组0名(0%),耳穴组11名产妇(36.7%),仿对照组4名(13.4%)。三组产妇镇痛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31.345,P<0.001)。两两比较,砭石组穴位镇痛明显优于其他两组,调整后P值均小于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从第一产程活跃期时间看,砭石组产妇平均时间150 (103,203)分钟,耳穴组为143 (85,210)分钟、仿砭石对照组159 (93,239)分钟,三组相比P=0.9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二产程砭石组50 (29,92)分钟、耳穴组42 (25,60)分钟、仿砭石对照组30 (19,71)分钟,三组比较P=0.1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第三产程砭石组6(5,7)分钟、耳穴组5 (5,7)分钟、仿砭石对照组5 (5,6)分钟,三组比较P=0.1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总产程砭石组460 (395,692)分钟、耳穴组525 (453,667)分钟、仿砭石对照组604 (425,772)分钟,三组相比P=0.57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砭石组没有增长产程时间。三组成功自然分娩产妇均无需阴道手术助产,阴道自然分娩率以砭石组产妇最高,达29人即96.7%,耳穴组为23人即76.7%,仿砭石对照组为28人即93.3%,三组比较P=0.070,即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产妇产后进食情况,砭石组最佳,砭石组产妇进食情况良好的占53.4%、一般的占43.3%,差的只有3.3%。耳穴组产妇进食情况良好的占46.7%,一般的占33.3%,差的占20.0%。仿砭石对照组产妇进食情况良好为10.0%,一般的有83.3%,差的有6.7%。三组比较P=0.008,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妇产后住院日数,砭石组2.8±1.2天、耳穴组3.8±1.2天、仿砭石对照组2.9±0.8天,耳穴组住院最长,砭石组和仿砭石对照组相近,三组比较P=0.001,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产妇对整个治疗之总评分,砭石组最优,得分90 (80,99)、耳穴组70 (0,85)、仿砭石对照组70 (60,80);三组相比,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砭石组明显比其他两组更能满足产妇分娩和产后的需要。需要剖宫产的产妇对治疗的整体评分,砭石组是90.0分,耳穴组平均是17.1分,仿砭石对照组平均则是55.0分,说明阴道试产产妇就算不能完成阴道自然分娩,相对另外两组,砭石组产妇仍对砭石治疗安神镇痛效果极为满意,仿砭石对照组次之,耳穴组得分最低。三组相比,砭石组产后2小时内和24小时内总出血量、产后24小时内宫缩疼痛、产后首次大小便难度,首度初乳分泌时间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砭石组和仿砭石组产后24小时宫缩疼痛两两相比,砭石组却优于仿砭石对照组,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砭石组与仿砭石对照组两两比较,砭石组产后第一次小便时间则早于仿砭石对照组,统计学上差异有意义。新生儿出生结局方面,三组新生儿中,新生儿Apgar评分1 min得分:砭石组9.9±0.4,耳穴组10±0.0,仿赵石对照组10.0±0.0,P=0.1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Apgar评分5 min得分:砭石组9.9±0.3,耳穴组10.0±0.0,仿砭石对照组10.0±0.0,P=0.13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Apgar评分10 min:砭石组10.0±0.0,耳穴组10.0±0.0,仿砭石对照组10.0±0.0,P=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生儿住院日数,砭石组3.4±2.0天、耳穴组4.3±1.9天、仿砭石对照组3.2±1.1天,耳穴组住院时间最长,砭石组和对照组相近。三组相比,P=0.008,即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砭石组0名受试者退出或被剔除,耳穴组1名受试者被剔除,2名退出,仿砭石对照组1名退出。结论:1.对于足月临产妇进行穴位刺激的随机对照研究,在第一产程活跃期刺激印堂、合谷、三阴交穴具安神镇痛作用,以砭石刺激可以增强效果,有助于阴道分娩。砭石的应用与穴位的选择具有协同作用。2.砭石治疗组镇痛效果显着优于仿砭石对照组和耳穴对照组,砭石组受试者产后食欲恢复亦优于其他两组,并能促进产后恢复,缩短产妇产后住院天数。受试者对砭石助产的整体评价非常满意。3.砭石穴位刺激产妇对新生儿Apgar评分无不良影响,且缩短新生儿的住院天数。
张贤[6](2016)在《耳穴辨证选穴贴压促进自然分娩产妇产后泌乳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耳穴辨证选穴贴压对自然分娩产妇泌乳的影响。方法:将自然分娩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试验组产妇辨证分为气虚组和气郁组,均在产后30 min内进行早接触、早吸吮、早开奶、母婴同室,按需哺乳、纯母乳喂养,试验组气虚组单侧耳贴压胸区、乳腺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脾、胃;气郁组单侧耳贴压胸区、乳腺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肝、胆;对照组单侧耳贴压胸区、乳腺穴、神门、内分泌、皮质下、垂前、角窝中,每穴按压1015 s,每次哺乳前按压,4 d为1个疗程。观察产妇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和泌乳率。结果:共入组42例产妇,试验组28例,对照组14例,试验组泌乳始动时间、泌乳量、泌乳率高于对照组。结论:辨证选穴耳穴贴压能够促进自然分娩产妇产后泌乳。
王慧[7](2020)在《加减生化汤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比较临床疗效量化评分、实验室指标、妇科彩超及有无不良事件的发生,旨在初步探讨加减生化汤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按照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出2019年4月至2019年12月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产科病房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分娩的足月产妇共60例,采用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缩宫素+加减生化汤)和对照组(缩宫素)各30例,缩宫素术后静滴治疗3天,中药水煎剂口服,14天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观察对比两组产妇每日宫底下降高度、恶露的量及持续时间、子宫体积大小变化、中医证候评分、泌乳情况及凝血功能的情况。结果:1.两组产妇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2天每日子宫下降高度相比,P>0.05,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组在术后3天至术后6天每日子宫下降高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组及对照组在术后第1、2天恶露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3天到术后第6天两组恶露量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两组产妇术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相比,P<0.01,组间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产妇术后恶露持续时间相比,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两组术后第6天子宫三径之和比较,P<0.05,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2天治疗组和对照组子宫三径之和无统计学差异,P>0.05。5.术后第6天及术后第15天泌乳情况组间比较,P<0.05,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42天两组泌乳情况组间比较,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术后第15天中医证候积分组间相比,P<0.01,存在显着差异。术后42天两组中医证候组间相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加减生化汤治疗各证型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加减生化汤治疗气虚血瘀证与气虚证疗效相比,P=0.005<0.01,与治疗血瘀证疗效相比P=0.036<0.05,说明加减生化汤可有效改善气虚血瘀证证候。7.两组产妇白细胞计数相比,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6天,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红细胞计数相比,术后第1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红蛋白方面,术后第1天组间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6天,P<0.01,治疗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照组,具有显着性差异。两组产妇术后第1天血小板计数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天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凝血酶原时间相比,术后第1天及术后第6天,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产妇纤维蛋白原相比,术后第1天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6天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8.两组产妇治疗期间均未出现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结论:剖宫产术后常见证候为气虚血瘀证,加减生化汤联合缩宫素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缩宫素。加减生化汤可加快术后子宫底下降高度,减少血性恶露的量及持续时间,促进子宫缩复,改善产后神疲乏力、气短懒言、腹痛等中医证候,同时促进泌乳,改善宫腔微循环,进而加速子宫复旧进程,提高女性生活质量,促进产褥期康复,其安全性及耐受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李婷[8](2020)在《耳穴贴压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耳穴贴压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前瞻性地分析耳穴贴压促进子宫复旧的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无创治疗子宫复旧不良拓宽思路,并为产后康复提供治疗处方方法: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标准的剖宫产初产妇92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到耳压组和假耳压组。观察过程中,因各种因素共有5例病例脱落。对照组(假耳压组)和试验组(耳压组)患者均进行产科剖宫产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加缩宫素的基础治疗,试验组取单侧耳穴:肾、脾、肝、内生殖器、缘中,于产后2h行耳压治疗,隔天治疗一次,两耳轮换贴压,共治疗2次。对照组取穴同耳压组(只贴大小、形状相同的胶布,无王不留行籽),操作疗程、频次同耳压组。疗效观察主要指标:追踪随访至产后42天,子宫附件彩超检查子宫大小;宫腔积液的发生率;产后前3天每天宫底下降高度及每天宫底下降累计高度总和。次要指标主要包括: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剖宫产术后6小时和6-24小时出血量;与术前相比术后48小时血液分析中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变化幅度。结果:纳入92例(耳压组46例,假耳压组46例)受试者,其中纳入意向性分析的数据87例。产后42天子宫三线径和耳压组小于假耳压组(P<0.01)。宫腔积液的发生率两组之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术后前3天宫底高度累计下降幅度总和均明显大于假耳压组(P<0.01),其中产后第2天的宫底下降幅度最大(P<0.01)。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比较,耳压组比假耳压组短(P<0.05)。发生相关不良反应概率很低(小于1%)。结论:耳穴治疗能促进子宫收缩,加快剖宫产术后宫底下降幅度,减少产后出血量及缩短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从而有利于促进子宫复旧。此外,耳穴贴压取材方便,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耳穴贴压的作用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
万赖思琪[9](2013)在《耳穴辅助全麻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机体调整作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1.文献研究:采用文献计量及评价方法,对近年来国内针灸方法辅助静脉全麻手术的相关文献进行检索、整理、分析,评价针灸辅助静脉全麻手术的镇痛及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以指导科研、临床研究。2.临床研究:(1)通过耳穴贴压疗法辅助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研究,观察气管插管全麻手术的病人麻醉用药量;(2)运用简便有效的耳穴贴压疗法,于围手术期给予持续治疗,观察其辅助镇痛效果;(3)观察耳穴贴压对术后机体恢复的干预效果,研究该法对麻醉和手术损伤及术后并发症的作用;(4)探讨该法是否能通过神经递质、炎症反应、抗氧化应激反应促进机体适应麻醉及手术,以期能扩大耳穴贴压疗法的应用范围;(5)基于研究结果,总结出一套简便有效的耳穴贴压辅助气管插管全麻的操作方法。方法:1.文献研究:以“针灸”OR“针刺”AND“静脉全麻”OR“全凭静脉麻醉”AND“随机”为检索策略,电子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其中中国知网包括中国期刊文献数据库、重要会议全文数据库、硕博学位论文数据库;不能获取的全文,则辅以手工检索广州中医药大学图书馆过刊资料库。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择适宜文献,进行Meta分析。2.临床研究:(1)分组方法:采用SPSS18.0随机序列生成模块将受试者分为3组:(1)耳贴安慰对照组(对照组),40例;(2)耳穴贴压组(耳穴1组),40例;(3)耳穴前后对贴组(耳穴2组),40例。(2)实验步骤:①全部病例入院抽血检验(血常规、β-EP、TNF-α、MDA)。②同时给与中医分型。可分为气滞血瘀、气虚血瘀、湿瘀阻络三型。③术前一日观察患者耳廓,用拇指和食指牵拉耳廓,在充足的自然光线下进行视诊,由内向外,从上而下,观察其是否有皮肤破损、脱屑。再利用耳穴探测器,选取双侧子宫、心、肺、胃、脾、肝、神门、皮质下、内分泌、交感等穴位,再在穴区内探查最敏感点。耳穴1组:常规75%酒精双耳消毒,贴压磁珠。采用磁疗贴藉其机械压迫和磁场效应刺激耳穴。以拇指、食指对压耳穴,按压穴位力度逐渐加大,一松一紧,使之产生痛、麻、胀、热的感觉,以局部发红、患者自觉发热可耐受为度。术中操作者每30分钟按压1次,每次按压频率为60次/分,每个穴位按压30秒,用力均匀。术后按压耳穴,每日按压5次,3日后去除耳穴贴。并嘱患者应防止胶布潮湿和污染,如有患者易胶布过敏,则换用抗过敏胶布。耳穴2组:在耳穴1组的贴压部位的耳背面对贴,其他操作和耳穴1组一样。对照组:在探查到的耳穴敏感点敷贴同样外观和数量的无磁珠胶布,并不行任何刺激,其他操作同上。④术前准备:所有患者术前30分钟均常规注射苯巴比妥钠(鲁米那)0.1克、阿托品0.5毫克。入室后抽取静脉血3毫升静置。⑤开通静脉后常规连接多功能监测仪(Marquette EA-GLE3000)、并连接脑电意识深度监测仪(德国Narcotrend-comPact),以监测患者术中麻醉镇静深度、血压、心电图、手指脉氧饱和度、呼末二氧化碳等参数。手术行气管插管全麻,呼吸机(德国德尔格Fabius GS),诱导用药:异丙酚,舒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维持用药:异丙酚,根据手术需要追加舒芬太尼。维持患者的心率、血压、波动在±15%水平,脑电Narcotrend值为40-60。术中静脉输注乳酸钠林格注射液输液速度统一为8ml·kg-1·h-1,如失血较多,按失血量补充晶体:胶体为1:1的液体。术毕待病人清醒后拔除气管导管,送返病房。⑥手术操作:三组患者均进行腹腔镜手术。麻醉后常规消毒腹部及外阴、阴道,放置导尿管和根据手术需要放置举宫器(无性生活史者则不放置举宫器)。患者平卧位,进行人工气腹,于肚脐穿刺气腹针进入腹腔,连接自动CO2气腹机,l~2L/min流速进行CO2充气,当充气1L后,调整患者体位至头低臀高位(倾斜约15-25。),继续充气,使腹腔内压力达12mmHg,拔去气腹针,放置腹腔镜,接好CO2气腹机,术中维持腹腔内压在12mmHg,打开冷光源,见盆腔视野。再根据不同的手术需求选择不同的位置进行第2、3点穿刺,进行腹腔的探查和肿物的切除。手术结束时用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盆腔,检查无出血,无内脏损伤,放尽腹腔内CO2,取出腹腔镜及各穿刺点的套管针鞘,缝合穿刺口。⑦记录患者手术过程各时点(包括:入室时、麻醉诱导时、插管时、气腹时、术毕)心率、平均动脉压;⑧术中输注丙泊酚、舒芬太尼,根据心率、血压、脑电指数等调节至适宜麻醉深度。使心率和血压维持在基础值的15%左右,脑电指数控制在40-60。⑨术毕时,抽取静脉血3毫升,送患者返回病房。(3)观察指标①一般临床资料记录:姓名、体重、年龄、中医分型及舌脉、ASA分级、疾病诊断和手术方式等。②焦虑评分记录:于手术前一天及术后第三天时由患者自行评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见附录,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患者神志、情绪状况的调整作用。③血流动力学记录:入室时、麻醉诱导时、插管时、气腹时、术毕时各个时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血流动力学的调整作用。④镇痛评分记录:术中记录患者使用的丙泊酚、舒芬太尼用量,术后24小时记录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记录术后第三天静息状态下疼痛发生情况,以评价耳穴辅助镇痛的作用。⑤胃肠功能恢复观察:记录患者术前和术后24小时音每分钟肠鸣次数、术后首次排气及首次排便时间,以评价耳穴贴压对机体消化系统功能恢复的调整作用。⑥术后第三天复查生化指标,以评价耳穴贴压对生理变化的调整功能。⑦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肿瘤坏死因子(TNF—a)、β内啡肽(β-EP);硫代巴比妥酸(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以探明耳穴贴压镇痛及氧化应激等相关作用机制。结果:1.文献研究:本评价共纳入11项RCT,共710例受试者。大多是小样本试验,而且方法学质量不高,有4项研究仅提及随机字样,没有详细交代随机方法,11项研究均为提及实施随机化隐藏,因此可能造成选择性偏倚。仅1项试验提及“单盲法”。经Meta分析后,显示针灸辅助静脉麻醉与单纯静脉麻醉比较对气管插管即刻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优势明确,其他各时点优势尚不能确定,提示针灸对机体应激时有保护作用。对麻醉药物使用量的影响优势确定,提示针灸对机体辅助镇静镇痛作用,减少麻醉药品的使用量。2.临床研究(1)三组患者的年龄、体重、手术方式、ASA分级、中医证型等方面的比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组间具有可比性。(2)三组病例麻醉镇静深度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术中三组麻醉药用量的比较,异丙酚的使用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的用量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耳穴1组和耳穴2组分别减少了15.50%和22.73%。(4)三组患者各时间点的心率、平均动脉压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各心率、动脉压在术中各时间点略有变化,但无显着影响。5.三组病例状态-特质焦虑问卷(STAI)评分,耳穴1组、耳穴2组分数低于对照组的特质问卷(T-AI)评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病例术前S-A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三组分数均降低,组内与术前自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耳穴1、2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耳穴1组与耳穴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各证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手术后第一天疼痛VAS评分与对照组的比较,耳穴1、2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耳穴1组与耳穴2组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第三天疼痛发生情况比较,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各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7)与对照组比较,耳穴1、2组肠鸣音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的组内比较术后与术前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之间术后24小时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耳穴1、2组术后排气、排便时间均有所提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可以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助机体及早的恢复消化功能。各组各证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对各证型都可以使用,无特异性。(8)与对照组比较,耳穴1、2组白细胞差异虽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术后较术前均有升高,且对照组幅度最大,其次是耳穴1组,耳穴2组最少,说明耳穴对手术后炎症的发生有抑制趋势。(9)与对照组比较,中性粒细胞绝对值、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耳穴1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耳穴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淋巴粒细胞绝对值、单核粒细胞绝对值、血红蛋白、钠离子、钾离子、血糖浓度三组之间差异都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11)同对照组比较,耳穴1、2组的β-内啡肽含量手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三组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各证型比较,β-EP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可以使β内啡肽水平升高,从而发挥镇痛的作用。(12)三组间术后肿瘤坏死因子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三组间术后丙二醛含量比较,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耳穴可以抗氧化应激,抵抗细胞的损伤。结论:本研究表明,耳穴贴压辅助妇科腹腔镜手术镇痛作用及围手术期对机体功能的调整作用是肯定的。在手术前期可以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恐惧的情绪,通过调整体内β内啡肽、肿瘤坏死因子及丙二醛来启动抗痛系统,抵制氧化应激反应,维持机体的稳定,并降低术中麻醉药品的使用。于手术后缓解术口疼痛,促进患者肠蠕动,提前首次排气、排便时间,调整术后胃肠功能,帮助机体快速恢复。
董玲娜[10](2014)在《耳穴压丸法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相关介质影响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观察耳穴压丸法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及对血清皮质醇(Cor)、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的影响,并探讨相互关系。方法选取108例择期行剖宫产手术产妇,随机分为静脉自控镇痛组(以下简称"PCIA组”)、耳穴压丸组、耳穴压丸加PCIA组,每组各36例,均连续干预2天。记录三组研究对象各时间点的切口痛(包括静息痛和翻身痛)程度(VAS评分)和催产素治疗时的宫缩痛程度(VAS评分);于术晨、术后第2天晨观察血清Cor、IL-6浓度。结果(1)切口痛(静息痛和翻身痛)VAS评分比较:①术后6h、12h和24h,耳穴压丸加PCIA组的切口痛VAS评分分别低于PCIA组、耳穴压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耳穴压丸组与PCI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术后48h,三组切口痛VA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三组切口痛VAS评分存在组间差别(P=0.000),且有随时间变化趋势(P=0.000),但无交互作用(P=0.054)。(2)宫缩痛VAS评分比较:手术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2天静滴催产素时,PCIA组的宫缩痛VAS评分分别高于耳穴压丸组、耳穴压丸加PCI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耳穴压丸组与耳穴压丸加PCI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Cor、IL-6浓度比较:组间比较显示:①术后第2天晨,耳穴压丸加PCIA组的血清Cor、IL-6浓度分别低于PCIA组、耳穴压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耳穴压丸组与PCI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耳穴压丸加PCIA组血清Cor、IL-6浓度的变化值分别小于PCIA组、耳穴压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耳穴压丸组与PCI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①三组术后第2天晨血清Cor浓度均高于术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PCIA组、耳穴压丸组术后第2天晨血清IL-6浓度均高于术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耳穴压丸加PCIA组略低于术晨,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VAS评分与Cor、IL-6的相关性:术后第2天晨VAS评分与Cor浓度呈高度相关(r值为0.775,P<0.01)与血清IL-6浓度呈中度相关(r值为0.599,PP<0.01)。结论耳穴压丸法能缓解剖宫产术后切口痛和宫缩痛,其与血清Cor、TL-6浓度的下降有一定相关性。
二、王不留行耳穴贴压配合早吸吮预防产后出血临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不留行耳穴贴压配合早吸吮预防产后出血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耳穴贴压干预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背景 |
(一) 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概述 |
1. 乳腺泌乳机理 |
2. 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现状 |
3. 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影响因素 |
(二) 剖宫产术后护理干预促进产妇泌乳的相关研究 |
1. 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促进产妇泌乳 |
2. 剖宫产术后乳房护理促进产妇泌乳 |
3. 剖宫产术后饮食护理促进产妇泌乳 |
4. 剖宫产术后心理护理促进产妇泌乳 |
5. 剖宫产术后穴位刺激促进产妇泌乳 |
6. 剖宫产术后足部护理促进产妇泌乳 |
7. 剖宫产术后其他护理干预促进产妇泌乳 |
(三) 剖宫产术后耳穴贴压促进产妇泌乳的相关研究 |
1. 剖宫产术后耳穴贴压促进产妇泌乳现况 |
2. 耳穴促泌乳方案的研究不足 |
(四) 耳穴贴压促泌乳方案的确立 |
1. 耳穴促泌乳概述 |
2. 耳穴促泌乳穴位依据 |
3. 耳穴贴压时间、频率和所需物品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意义 |
1. 为临床促泌乳提供客观依据 |
2. 全面客观反映术后泌乳量变化趋势 |
3. 降低护理干预成本 |
4. 推动中医特色护理事业发展 |
三、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类型 |
(二) 研究对象 |
1. 病例来源 |
2. 样本量计算 |
3. 抽样与分组 |
(三) 干预方法 |
1. 对照组 |
2. 观察组 |
(四) 观察指标 |
1. 一般资料 |
2. 泌乳始动时间 |
3. 下奶时间 |
4. 术后泌乳素浓度 |
5. 泌乳量综合评分 |
6. 婴儿体重和大小便情况 |
7. 疼痛评分 |
8. 镇痛药液用量 |
(五) 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 |
1. 统计描述 |
2. 统计分析 |
(六) 伦理考虑 |
(七) 质量控制 |
(八) 技术路线 |
四、研究结果 |
(一) 基线资料比较 |
(二) 干预后疗效分析 |
1. 两组产妇术后泌乳始动时间和下奶时间比较 |
2. 两组产妇术后泌乳素浓度比较 |
3. 两组产妇术后泌乳量综合评分比较 |
4. 两组产妇术后婴儿体重和大小便次数比较 |
5. 两组产妇术后疼痛评分比较 |
6. 两组产妇术后48h镇痛药物用量比较 |
五、讨论 |
(一) 耳穴贴压对两组产妇术后泌乳始动时间和下奶时间的影响 |
(二) 耳穴贴压对两组产妇术后泌乳素浓度的影响 |
(三) 耳穴贴压对两组产妇术后泌乳量综合评分的影响 |
(四) 耳穴贴压对两组产妇术后婴儿体重和大小便次数的影响 |
(五) 耳穴贴压对两组产妇术后切口疼痛评分和镇痛药物用量的影响 |
(六) 耳穴贴压在临床上推广的可行性 |
结论 |
(一)研究结论 |
(二) 创新性和局限性 |
1. 创新性 |
2. 局限性 |
(三) 启示与建议 |
1. 对耳穴贴压干预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启示 |
2. 对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干预的启示 |
3. 对中医护理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3)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一章 《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实施现状调查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二章 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构建 |
第一节 文献检索范围的确定及量化标准的整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二节 乳痈中医护理要点的提取与整合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讨论 |
第三章 优化版《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形成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优化版方案最终内容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4)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总论 |
1 不寐病名源流概述 |
1.1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历史沿革 |
1.1.1 先秦至三国时期的医学文献 |
1.1.1.1 马王堆汉墓医书 |
1.1.1.2 《黄帝内经》 |
1.1.1.3 《难经》 |
1.1.1.4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 |
1.1.2 晋唐五代时期的医学文献 |
1.1.3 宋辽金元时期的医学文献 |
1.1.4 明清时期的医学文献 |
1.2 不寐病证相关病名的名义考辨 |
1.2.1 目不瞑 |
1.2.2 不得眠和失眠 |
1.2.3 不得睡 |
1.2.4 不得卧 |
1.2.5 不寐 |
2 不寐病证的病因病机源流概述 |
2.1 《黄帝内经》阳不入阴理论的确立 |
2.2 汉唐时期神志主导睡眠理论的发挥 |
2.3 宋元时期脏腑重心的变化 |
2.3.1 对肝脾肾的重视 |
2.3.2 受杂病病因病机学说的影响 |
2.3.3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
2.4 明清以来病因病机认识的多元化 |
2.4.1 对传统病因病机理论的传承与发展 |
2.4.1.1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
2.4.1.2 对脏腑神志病机的发挥 |
2.4.1.3 对痰、瘀等病因病机的认识 |
2.4.1.4 对体质因素的认识与发挥 |
2.4.2 睡眠为脑所主病因病机理论的出现 |
2.4.3 现代认识的综合融化 |
3 不寐病证的辨证源流概述 |
3.1 辨证分型体系的发展 |
3.1.1 《诸病源候论》标志着分型体系的初步确立 |
3.1.2 《儒门事亲》成为不寐独立病证体系的肇始 |
3.1.3 明代以后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
3.2 辨证规律的认识 |
3.2.1 病证特点的认识 |
3.2.2 辨证方法的认识 |
4 不寐病证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
4.1 治法的发展 |
4.2 治方与用药的发展 |
4.2.1 晋唐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
4.2.2 宋元时期处方用药的发展 |
4.2.3 明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
4.2.4 清代处方用药的发展 |
5 不寐病证的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源流概述 |
5.1 针灸疗法 |
5.2 心理、精神疗法 |
5.3 饮食疗法 |
5.4 外治疗法 |
5.5 其他疗法与预防调护 |
6 不寐病证若干问题的思考 |
6.1 “胃不和则卧不安”辨义 |
6.1.1 胃不和之“不得卧”辨义 |
6.1.1.1 关于文字字义之证 |
6.1.1.2 关于语源医理之证 |
6.1.2 “胃不和则卧不安”病机辨析 |
6.1.2.1 历代医家发挥 |
6.1.2.2 《内经》本义考 |
6.1.2.3 今人对“胃不和则卧不安”理论的阐扬 |
6.2 关于胆型不寐 |
6.2.1 不寐证型的变化与胆型不寐的记载 |
6.2.2 关于胆型不寐病机的认识 |
6.2.2.1 胆病不寐病机的演化 |
6.2.2.2 对胆病不寐病机内容的阐释 |
6.3 血瘀型不寐源起与发展 |
6.4 关于营卫阴阳、心神、魂魄、脑髓理论的思考 |
6.4.1 理论的源起与发展 |
6.4.1.1 营卫睡眠学说 |
6.4.1.2 阴阳睡眠学说 |
6.4.1.3 心神睡眠学说 |
6.4.1.4 魂魄睡眠学说 |
6.4.1.5 脑髓睡眠学说 |
6.4.2 关于几种理论的思考 |
6.5 宗营卫睡眠理论,不寐当重阳明、少阴 |
各论 |
1 先秦至三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1.1 不寐病证认识的初步形成 |
1.1.1 对梦和睡眠的认识 |
1.1.2 早期对睡眠障碍性疾病的记载 |
1.1.3 睡眠理论的基本构建 |
1.1.3.1 睡眠受昼夜节律的影响 |
1.1.3.2 睡眠受到营卫之气的控制和阴阳蹻脉的调节 |
1.1.4 阳不入阴与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理论 |
1.1.4.1 《内经》首创阳不入阴的病机理论 |
1.1.4.2 张仲景论脏腑神志失调的病机 |
1.1.5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
1.1.6 致不眠药物的发现 |
1.1.7 治疗经验的积累与总结 |
1.1.7.1 调和阴阳的治则与半夏汤的创制 |
1.1.7.2 治疗药物的记载 |
1.1.7.3 初步形成的治疗理念 |
1.2 先秦至三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1.2.1 梦由神示,卜知吉凶—甲骨文关于睡眠及其相关疾病的记载 |
1.2.2 忧思难成眠—早期的非医学文献关于不寐病证的记载 |
1.2.2.1 《诗经》 |
1.2.2.2 《楚辞》 |
1.2.3 马王堆汉墓医书 |
1.3.3.1 对睡眠障碍的记载 |
1.2.3.2 以不得卧为胃经所生病 |
1.2.4 《黄帝内经》 |
1.2.4.1 关于睡眠的认识 |
1.2.4.2 关于不寐类病证的认识 |
1.2.5 《难经》 |
1.2.6 《伤寒论》 |
1.2.6.1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6.2 关于病因病机认识的特点 |
1.2.6.3 与精神情志相关的发病学特点 |
1.2.6.4 病名称谓趋于规范 |
1.2.6.5 对于治疗学的贡献 |
1.2.7 《金匮要略》 |
1.2.7.1 关于不寐的发病 |
1.2.7.2 关于病因病机的认识 |
1.2.7.3 不寐病证的治法治方 |
2 晋唐五代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2.1 不寐病证的辨证论治体系的日益丰富 |
2.1.1 脏腑辨证理论对于不寐证认识的影响 |
2.1.1.1 重脏腑藏神功能 |
2.1.1.2 以心胆为辨治中心 |
2.1.1.3 胆冷说的形成 |
2.1.1.4 风病日益受到重视 |
2.1.2 药物与治方的丰富 |
2.1.2.1 治诸病通用药的记载 |
2.1.2.2 安神补气祛风方药的应用 |
2.1.2.3 大量医方的出现 |
2.1.2.4 药后食忌备受医家重视 |
2.1.3 睡眠养生法的进一步完善 |
2.2 晋唐五代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2.2.1 《脉经》 |
2.2.1.1 寸口脉的脏腑病位诊断 |
2.2.1.2 寸口脉的阴阳定位诊断 |
2.2.2 《针灸甲乙经》 |
2.2.2.1 阐发睡眠机理,强调阳不入阴的病理机制 |
2.2.2.2 邪入六腑,身热不得眠 |
2.2.2.3 进一步丰富了针灸治疗方法 |
2.2.3 《小品方》 |
2.2.4 《集验方》 |
2.2.3.1 脏热腑寒说的学术背景 |
2.2.3.2 胆冷与温胆汤之创制 |
2.2.3.3 重服药食忌 |
2.2.5 《华氏中藏经》 |
2.2.5.1 以脏腑辨证为其学术特色 |
2.2.5.2 析证以实、热、心为主 |
2.2.5.3 “六腑者阳之系”与胆冷说 |
2.2.6 《诸病源候论》 |
2.2.6.1 详列不眠四候 |
2.2.6.2 悉解致病之源 |
2.2.6.3 寒食散发致不眠 |
2.2.6.4 重视睡眠养生 |
2.2.7 《千金方》 |
2.2.7.1 重脏腑辨证,善使安魂镇魄之药 |
2.2.7.2 倡风病学说,习用补气祛风之品 |
2.2.7.3 求众法兼备,方富药宏治证广泛 |
2.2.7.4 悉养性之道,详论睡眠养生之法 |
2.2.8 《外台秘要》 |
2.2.8.1 医学文献中首载失眠病名 |
2.2.8.2 论宗巢氏,列治不眠方三门 |
2.2.8.3 独具慧眼,散佚文献资借鉴 |
2.2.8.4 用药审慎,方后食忌谨遵循 |
3 宋辽金元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3.1 不寐病证理论的发展与治方的极大丰富 |
3.1.1 病因分类与病机发挥 |
3.1.1.1 证候鉴别与病因病机的分析 |
3.1.1.2 从以心胆为中心转而重视肝脾肾 |
3.1.1.3 “阳气怫郁”、“九气致病”、“阴火上干”等病机理论的出现 |
3.1.3 治疗方法及方药的空前丰富与发展 |
3.1.3.1 日益丰富的治疗理念 |
3.1.3.2 以情相胜与汗吐下三法的应用 |
3.1.3.3 食治方与择时服药法 |
3.1.3.4 治疗方药的空前丰富 |
3.1.4 道家与睡功 |
3.2 宋辽金元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3.2.1 《太平圣惠方》 |
3.2.1.1 重从风论治,主张以质重滋腻之药石为治 |
3.2.1.2 滋润治劳渴,善用滋阴清热之药 |
3.2.1.3 阐发胆虚不眠病机,倡心胆同治 |
3.2.1.4 重食治,首载不寐食治方 |
3.2.2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3.2.2.1 虚、风、痰、热及与心相关为其主要病机特点 |
3.2.2.2 香药的广泛应用 |
3.2.3 《圣济总录》 |
3.2.3.1 对病因病机理论的阐发 |
3.2.3.2 以治神为先的治疗理念 |
3.2.4 《普济本事方》 |
3.2.4.1 魂魄并重,求治肝肺 |
3.2.4.2 择时服药,自出机杼 |
3.2.5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3.2.6 《针灸资生经》 |
3.2.7 刘完素及其着作 |
3.2.7.1 阐论火热致病的特点 |
3.2.7.2 阳气怫郁理论的运用 |
3.2.8 张子和与《儒门事亲》 |
3.2.8.1 列不寐证,开体例之先 |
3.2.8.2 汗、吐、下三法之用 |
3.2.8.3 九气致病,以情相胜 |
3.2.9 李东垣及其着作 |
3.2.9.1 脾胃内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 |
3.2.9.2 脾胃气虚、阴火上干的病机认识 |
3.2.9.3 调理脾胃是治疗的根本所在 |
3.2.9.4 善用风药的用药特色 |
3.2.10 朱丹溪及其着作 |
3.2.10.1 “心虚不得卧”与“胃虚不得眠” |
3.2.10.2 杂病论治法对不寐证治疗的影响 |
4 明代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4.1 不寐病证认识的多元化 |
4.1.1 不寐病名应用渐趋广泛 |
4.1.2 病因病机认识的多样化 |
4.1.2.1 阳衰病机的提出 |
4.1.2.2 五脏皆致不眠的认识 |
4.1.2.3 胆涎与胆火病机的认识 |
4.1.2.4 病机重点认识的多元化 |
4.1.3 辨证分型的系统化 |
4.1.4 治疗方法与思路的多元化 |
4.1.4.1 快脾发郁、清痰抑火与养血安神 |
4.1.4.2 清心火为第一义 |
4.1.4.3 实则祛邪,虚则养血安神 |
4.1.4.4 外治法与食疗法的应用 |
4.1.4.5 用方模式与主治方的创见 |
4.1.4.6 医学理论与临床的进步对治疗思路的拓展 |
4.1.5 治疗用药知识的极大丰富 |
4.1.5.1 治不眠通用药的增多 |
4.1.5.2 关于用药宜忌的认识 |
4.1.5.3 对季节与脏腑病证相关用药的记载 |
4.1.6 气功与养生着作对不寐证防治的贡献 |
4.2 明代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4.2.1 戴思恭及其着作 |
4.2.1.1 郁主中焦,治痰以顺气为先 |
4.2.1.2 不寐分证,首载阳衰与胆涎 |
4.2.2 《普济方》 |
4.2.3 龚廷贤与《寿世保元》 |
4.2.3.1 多从心胆论治的学术主张 |
4.2.3.2 提倡侧卧蜷曲的睡法实践 |
4.2.4 吴球与《活人心统》 |
4.2.4.1 病机论证,重乎气、血、痰 |
4.2.4.2 活套之方,妙在加减变化 |
4.2.5 江瓘与《名医类案》 |
4.2.6 徐春甫与《古今医统大全》 |
4.2.6.1 病机以思虑痰火为主 |
4.2.6.2 脉候之辨 |
4.2.6.3 治分标本虚实,重在心脾两脏 |
4.2.7 解桢与《医学便览》 |
4.2.7.1 五脏皆致不眠而心为所主的病机理论 |
4.2.7.2 脏腑气血四时模式的辨证用药 |
4.2.8 李时珍与《本草纲目》 |
4.2.8.1 对不眠及相关证的病因病机认识 |
4.2.8.2 丰富了不眠通用药 |
4.2.8.3 治疗方法的多样化 |
4.2.8.4 “脑为元神之府”的理论价值 |
4.2.9 缪希雍及其着作 |
4.2.9.1 论用药宜忌,补前人之不逮 |
4.2.9.2 弘治疗之法,以清心火为第一义 |
4.2.10 孙志宏与《简明医彀》 |
4.2.10.1 承袭阴虚血亏、阳盛痰火之论 |
4.2.10.2 创养阴血、降痰火、安心神之主方 |
4.2.11 汪绮石与《理虚元鉴》 |
4.2.11.1 虚损证治理论对不寐虚证的临证意义 |
4.2.11.2 安神必益其气,益气必补其精 |
4.2.12 张介宾及其着作 |
4.2.12.1 心神不安,为不寐证总病机 |
4.2.12.2 虚实分证,详解不寐证致病之因 |
4.2.12.3 无邪有邪,治法用药各有法度 |
4.2.12.4 阴阳命门,启发后世不寐证辨治 |
4.2.13 李中梓及其着作 |
4.2.13.1 考究前哲,分不寐为五型 |
4.2.13.2 伤寒不眠,皆属热证 |
4.2.14 秦昌遇与《症因脉治》 |
4.2.14.1 以火热为病机中心的认识和胆火的提出 |
4.2.14.2 精详系统的辨证分型 |
5 清代及民国时期对不寐病证的认识 |
5.1 不寐病证认识日趋完善 |
5.1.1 对病名的考辨 |
5.1.1.1 病名的使用趋于规范 |
5.1.1.2 名义考辨 |
5.1.2 关于病机理论的深刻发挥 |
5.1.2.1 以阴阳水火升降统括所有病机 |
5.1.2.2 对阳不入阴病机的发挥 |
5.1.2.3 对心肾不交理论阐发 |
5.1.2.4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
5.1.2.5 以肝肾为病机中心的认识 |
5.1.2.6 对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的论说 |
5.1.2.7 对阳虚病机的发挥 |
5.1.2.8 对胆病病机的阐释 |
5.1.3 新的生理病理学说的出现 |
5.1.3.1 关于脑与不寐发生的关系 |
5.1.3.2 以目为病机重点的认识 |
5.1.3.3 虚损留瘀病机说的出现 |
5.1.3.4 对体质因素的揭示 |
5.1.4 关于辨证方法的认识 |
5.1.4.1 动静辨证论 |
5.1.4.2 对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的辨析 |
5.1.4.3 脏腑病位的辨证方法 |
5.1.4.4 系统的辨证分型 |
5.1.5 对原发性与继发性不寐的区分 |
5.1.6 防治法与方药的发展 |
5.1.6.1 对情志调摄的重视 |
5.1.6.2 活血化瘀法的应用 |
5.1.6.3 纯甘补虚、灵物安神的治疗经验 |
5.1.6.4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法的提出 |
5.1.6.5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主张 |
5.1.6.6 认知与心理行为等全面丰富的防治经验 |
5.2 清代及民国时期主要相关文献及其论述 |
5.2.1 陈士铎及其着作 |
5.2.1.1 对心肾不交理论的全面发挥 |
5.2.1.2 心肾不交用药的创见 |
5.2.1.3 心肾不交仍需析因而论 |
5.2.1.4 辨日不能寐与夜不能寐之异 |
5.2.1.5 胆病不寐说新诠 |
5.2.1.6 老人不寐宜补肾 |
5.2.2 沈时誉与《医衡》 |
5.2.3 王宏翰与《医学原始》 |
5.2.3.1 寤寐含义新诠—知觉说 |
5.2.3.2 寤寐知觉皆由脑所主的生理病理观 |
5.2.4 张璐与《张氏医通》 |
5.2.4.1 劳心思虑、喜怒惊恐的病因论 |
5.2.4.2 胆寒肝热、魂不归肝的病机说 |
5.2.5 冯兆张与《冯氏锦囊秘录》 |
5.2.5.1 对魂魄关系的认识 |
5.2.5.2 心肾神交、神寐归肾的病机论 |
5.2.5.3 对一过性不寐的认识 |
5.2.5.4 情志调摄与药物治疗结合的治疗观 |
5.2.6 程国彭与《医学心悟》 |
5.2.7 吴澄与《不居集》 |
5.2.7.1 首论左右不得眠 |
5.2.7.2 倡虚损积痰留瘀说,创补虚活血治法 |
5.2.7.3 分述十二型不寐之病机治疗 |
5.2.8 叶天士与《临证指南医案》 |
5.2.9 汪文绮与《杂症会心录》 |
5.2.9.1 对阳不入阴理论的深刻发挥 |
5.2.9.2 对阳虚不寐病机的论述 |
5.2.9.3 倡纯甘补虚、灵物安神之治 |
5.2.9.4 梦悟医验,不寐证的调治要诀 |
5.2.10 曹庭栋与《老老恒言》 |
5.2.10.1 创不寐操纵二法 |
5.2.10.2 夜坐与行千步之法 |
5.2.10.3 对四季睡眠养生的不同主张 |
5.2.10.4 丰富全面的睡眠卫生认识 |
5.2.11 沈金鳌与《杂病源流犀烛》 |
5.2.11.1 阴虚火旺、肺肾失和的病机新说 |
5.2.11.2 五脏病位的辨证之法 |
5.2.11.3 系统的辨证治疗方法 |
5.2.12 汪必昌与《医阶辨证》 |
5.2.13 王清任与《医林改错》 |
5.2.13.1 重解剖研究,创“灵机记性在脑”说 |
5.2.13.2 明气血之机,弘活血补气化瘀之法 |
5.2.14 何其伟与《医学妙谛》 |
5.2.15 《医方辨难大成》 |
5.2.15.1 不寐动静辨证论 |
5.2.15.2 按病因病机证分九类 |
5.2.15.3 对肾阳、胆阳的重视 |
5.2.15.4 对易感体质因素的认识 |
5.2.16 张节与《张氏医参七种》 |
5.2.16.1 以肝肾为不寐发生的根本环节 |
5.2.16.2 胆、胃、心肾不交致不寐的病机亦归肝肾 |
5.2.17 郑寿全及其着作 |
5.2.17.1 按病机分为四类证候 |
5.2.17.2 重视阳虚在不寐发病中的作用 |
5.2.18 林佩琴与《类证治裁》 |
5.2.19 吴尚先与《理瀹骈文》 |
5.2.20 唐宗海与《血证论》 |
5.2.20.1 卧寐之辨 |
5.2.20.2 不得卧病在肺胃 |
5.2.20.3 不寐病在心肝兼及肺胃 |
5.2.21 张乃修与《张聿青医案》 |
5.2.21.1 病机不离乎阴阳水火升降 |
5.2.21.2 胃与肝胆为中枢 |
5.2.21.3 降气潜阳、通腑化痰的治疗特色 |
5.2.21.4 水介至阴之属以引阳的用药特点 |
5.2.21.5 体丰之人致发不寐 |
5.2.22 王普耀与《医学体用》 |
5.2.22.1 以目解不寐之机 |
5.2.22.2 着意阐发肝阳与心火相煽为病 |
6 现代对不寐病证的研究 |
6.1 现代医学的认识 |
6.1.1 睡眠障碍的发病机制 |
6.1.2 临床表现 |
6.1.3 诊断和鉴别诊断 |
6.1.4 检查技术和方法 |
6.1.5 治疗 |
6.1.5.1 药物治疗 |
6.1.5.2 非药物治疗 |
6.2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与辨证论治 |
6.2.1 不寐证的病因病机 |
6.2.1.1 情志所伤 |
6.2.1.2 饮食失节 |
6.2.1.3 病后、年迈、劳倦 |
6.2.1.4 禀赋不足 |
6.2.2 不寐证的辨证论治 |
6.2.2.1 辨证要点 |
6.2.2.2 分型论治 |
6.2.3 对病机与辨证的研究与探讨 |
6.2.3.1 综合辨证 |
6.2.3.2 从脏腑论治 |
6.2.3.3 从脑论治 |
6.2.3.4 从营卫论治 |
6.2.3.5 从气血论治 |
6.2.3.6 从阴阳论治 |
6.2.3.7 从虚、火、痰、瘀论治 |
6.2.3.8 从心理因素论治 |
6.2.3.9 顽固性不寐的辨治 |
6.2.3.10 老年和女性不寐的辨证特点的探讨 |
6.2.4 着名中医专家治疗不寐病证的特点与经验 |
6.2.4.1 祝味菊等善用温潜 |
6.2.4.2 施今墨证分九法,药善用对 |
6.2.4.3 黄文东善用重镇安神、轻剂去实 |
6.2.4.4 李克绍主张不寐本于阴阳,标在心肝 |
6.2.4.5 方以正从瘀辨治 |
6.2.4.6 干祖望辨证心法 |
6.2.4.7 祝谌予辨治经验 |
6.2.4.8 杨云汉润燥清热,调和阴阳 |
6.2.4.9 邓铁涛重视痰、虚、瘀辨治 |
6.2.4.10 朱良春遣方用药善于通权达变 |
6.2.4.11 石冠卿擅从肝治 |
6.2.4.12 赵绍琴妙用小柴胡 |
6.2.4.13 何任辨治经验 |
6.2.4.14 吴一纯注重调治胆胃 |
6.2.4.15 颜德馨衡法治失眠 |
6.2.4.16 董德懋重调整阴阳,重镇与滋养、化痰并用 |
6.2.4.17 陈亦人综合辨治 |
6.2.4.18 胡毓恒论治七法 |
6.2.4.19 王翘楚从肝论治 |
6.2.4.20 吉良晨重在调治脏腑 |
6.2.4.21 吕同杰调整虚实阴阳治顽固性不寐 |
6.2.4.22 张磊从脏阴痰火论治顽固性不寐 |
6.2.4.23 田令群从火论治 |
6.2.4.24 周绍华辨治经验 |
6.2.4.25 郑绍周习用仲景之方 |
6.2.4.26 王多让从气血论治 |
6.2.4.27 唐宋辨证求因,治重神魂 |
6.2.4.28 赵玉庸从痰论治顽固性不寐 |
6.2.4.29 裘昌林整体辨证与调治心肝 |
6.2.4.30 陈伯涛重在调整脏腑气血阴阳 |
6.2.4.31 陈祖皋善疗胃不和 |
6.2.4.32 徐明涟调肝治疗顽固性失眠 |
6.3 不寐证的药物治疗研究 |
6.3.1 治法研究 |
6.3.1.1 对仲景治不寐法的总结 |
6.3.1.2 综合辨治法 |
6.3.1.3 安神十法 |
6.3.1.4 治胃五法 |
6.3.1.5 治肝六法 |
6.3.1.6 疏肝理气活血法 |
6.3.1.7 平肝潜阳活血安神法 |
6.3.1.8 解郁安神法 |
6.3.1.9 育阴(开郁)法 |
6.3.1.10 辛散行气法 |
6.3.1.11 益气温阳法 |
6.3.1.12 升阳化湿法 |
6.3.1.13 调理阴阳法 |
6.3.1.14 阴阳分调法 |
6.3.1.15 双向调节法 |
6.3.1.16 通法 |
6.3.1.17 综合疗法 |
6.3.1.18 择时服药法 |
6.3.2 自拟方研究 |
6.3.2.1 通治方 |
6.3.2.2 通治加减方 |
6.3.2.3 证型用方 |
6.3.2.4 对证通用方 |
6.3.3 古方研究 |
6.3.3.1 不寐方的加减应用 |
6.3.3.2 不寐方与其他疗法配合应用 |
6.3.3.3 古方新用 |
6.3.4 药物应用经验与单味药治疗研究 |
6.3.4.1 用药经验 |
6.3.4.2 单味药应用研究 |
6.3.4.3 单、验方治疗 |
6.3.5 常用中药非处方药治疗 |
6.3.6 中西医结合治疗 |
6.4 不寐证的针灸治疗 |
6.4.1 针灸辨证治疗 |
6.4.1.1 辨证分型治疗 |
6.4.1.2 诊治经验 |
6.4.2 腧穴治疗研究 |
6.4.2.1 腧穴治疗 |
6.4.2.2 特殊意义腧穴的研究应用 |
6.4.3 针灸治法研究 |
6.4.3.1 调阴阳跷法 |
6.4.3.2 泻阳补阴法 |
6.4.3.3 调和安神法 |
6.4.3.4 交通心肾法 |
6.4.3.5 子午流注纳甲法 |
6.4.3.6 烧山火法 |
6.4.3.7 夜针法 |
6.4.3.8 浮刺法 |
6.4.3.9 刺血法 |
6.4.3.10 豹文刺法 |
6.4.3.11 芒针透刺法 |
6.4.4 头针、颈针、眼针与腕踝针治疗 |
6.4.4.1 头针法 |
6.4.4.2 颈三针法 |
6.4.4.3 眼针法 |
6.4.4.4 腕踝针 |
6.4.5 耳穴贴压与耳针治疗 |
6.4.5.1 耳穴贴压 |
6.4.5.2 耳针 |
6.4.6 穴位磁疗与磁针 |
6.4.6.1 穴位磁疗 |
6.4.6.2 磁极针 |
6.4.6.3 磁圆针 |
6.4.6.3 磁提针 |
6.4.7 水针治疗 |
6.4.7.1 穴位注射西药制剂 |
6.4.7.2 穴位注射中药制剂 |
6.4.7.3 穴位注射中西药混合剂 |
6.4.8 埋线与埋针治疗 |
6.4.8.1 埋线疗法 |
6.4.8.2 埋针疗法 |
6.4.9 电针、皮肤针与蜂针治疗 |
6.4.9.1 电针 |
6.4.9.2 皮肤针 |
6.4.9.3 蜂针 |
6.4.10 灸法治疗 |
6.4.10.1 艾条灸 |
6.4.10.2 艾炷灸 |
6.4.10.3 温针灸 |
6.4.11 综合疗法 |
6.5 不寐证的按摩与气功治疗 |
6.5.1 按摩治疗 |
6.5.1.1 全身按摩 |
6.5.1.2 足部按摩 |
6.5.1.3 头部按摩 |
6.5.1.4 自我按摩 |
6.5.2 气功治疗 |
6.5.2.1 气功治疗的临床研究 |
6.5.2.2 气功治疗仪治疗 |
6.5.2.3 自炼功法选介 |
6.6 不寐证的其他疗法 |
6.6.1 外治疗法 |
6.6.1.1 贴敷 |
6.6.1.2 药熏 |
6.6.1.3 药浴 |
6.6.1.4 药枕 |
6.6.1.5 拔罐 |
6.6.1.6 刮痧 |
6.6.2 饮食疗法 |
6.6.3 运动疗法 |
6.6.4 音乐疗法 |
6.6.5 沐浴疗法 |
6.7 不寐证的实验研究 |
6.7.1 病证特点研究 |
6.7.1.1 激素水平 |
6.7.1.2 经络能量变化 |
6.7.2 方药研究 |
6.7.2.1 单味药研究 |
6.7.2.2 方剂治疗作用研究 |
6.7.2.3 方剂加减与配伍比例研究 |
6.8 不寐证的国外中医治疗研究 |
6.8.1 方证相对治法 |
6.8.1.1 诊断特点—阴阳、虚实 |
6.8.1.2 分证治疗 |
6.8.2 治方研究 |
6.8.2.1 治验与疗效观察 |
6.8.2.2 方剂作用机理的实验研究 |
6.8.3 针灸治疗研究 |
6.8.3.1 针灸疗效观察 |
6.8.3.2 针灸作用机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录 |
1 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的诊断标准 |
2 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和诊断标准(第二版修订) |
3 不寐病证防治中药 |
4 不寐病证防治方剂 |
5 不寐病证防治OTC |
6 现代药理研究相关作用中药 |
(5)砭石穴位刺激在足月妊娠第一产程中安神镇痛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国内外分娩模式现状 |
1.2 古代应用经络穴位刺激助产的记载 |
1.3 当代分娩助产的研究及发展 |
1.3.1 针刺助产镇痛 |
1.3.2 电针助产、镇痛 |
1.3.3 经皮神经电刺激法(TENS)助产 |
1.3.4 水针助产 |
1.3.5 穴位刺激助产 |
1.3.6 耳穴压豆镇痛助产 |
1.4 古代文献砭石之考古与记载 |
1.4.1 砭石考古 |
1.4.2 砭石的古代记载 |
1.4.3 砭石的失传 |
1.4.4 泗滨浮石用作砭石的由来 |
1.4.6 砭石疗法在宁心安神和妇产科的应用 |
第二章 砭石助产镇痛的临床研究 |
2.1 研究思路与设计 |
2.2 研究方案 |
2.2.1 砭石治疗组 |
2.2.2 仿砭石对照组(对照组) |
2.2.3 耳穴对照组(耳穴组) |
2.3 分组设计 |
2.4 重点解决之问题 |
2.5 观察指标 |
2.5.1 主要疗效指标: |
2.5.2 次要疗效指标: |
2.6 统计学处理 |
2.7 技术路线图 |
2.8 研究结果 |
2.8.1 三组产妇基线情况 |
2.8.2 结局指标比较: 三组90例足月待产的产妇中(每组30足月产妇) |
第三章 讨论 |
3.1. 现代医学分娩镇痛的现状 |
3.2 传统中医学在分娩镇痛和助产中的作用 |
3.3 助产穴选: 合谷、三阴交、印堂 |
3.4 砭石疗法特色 |
3.4.1 泗滨浮石特性 |
3.4.2 远红外作用 |
3.4.3 促进微循环作用 |
3.4.4 超声波作用 |
3.4.5 提高能量代谢作用 |
3.4.6 温阳活血作用 |
3.5 砭石刺激穴位安神镇痛施术方法 |
3.6 砭石穴位刺激的效果评价 |
3.7 孕期宣教、保健和人文关怀在助产方面的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6)耳穴辨证选穴贴压促进自然分娩产妇产后泌乳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随机分组 |
1.4 治疗方法 |
1.5 观察指标 |
1.6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泌乳始动时间比较 |
2.2 泌乳量比较 |
2.3 泌乳率比较 |
3 讨论 |
(7)加减生化汤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 理论研究 |
1.1 子宫复旧及子宫复旧不良的西医研究进展 |
1.1.1 子宫复旧的生理变化 |
1.1.2 子宫复旧程度的判断 |
1.1.3 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概念 |
1.1.4 影响子宫复旧的因素 |
1.1.5 促进子宫复旧、预防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治疗 |
1.2 子宫复旧及子宫复旧不良的中医研究进展 |
1.2.1 中医对产后子宫复旧的认识 |
1.2.2 产后恶露不绝的病因病机研究 |
1.2.3 产后恶露不绝的中医辨证分型 |
1.2.4 产后恶露不绝的中医治疗 |
1.2.5 产后恶露不绝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2.1 研究资料 |
2.1.1 病例来源 |
2.1.2 中医辨证标准 |
2.1.3 纳入标准 |
2.1.4 排除标准 |
2.1.5 剔除病例和脱落病例 |
2.2 研究方法 |
2.2.1 临床病例分组 |
2.2.2 治疗方法 |
2.3 观测指标及观察方法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4.1 临床观察评估标准 |
2.4.2 中医疗效判定标准 |
2.4.3 疾病预防评定标准 |
2.5 统计学分析 |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
3.1 产妇一般情况分析比较 |
3.2 产妇宫底下降情况比较 |
3.3 产妇术后恶露量的比较 |
3.4 恶露持续时间比较 |
3.5 产妇B超检查情况比较 |
3.6 产妇泌乳情况比较 |
3.7 产妇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
3.8 血细胞分析与凝血指标比较 |
3.9 安全性分析 |
第四部分 讨论 |
4.1 加减生化汤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立题依据 |
4.1.1 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中医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探讨 |
4.1.2 加减生化汤组方探讨及现代药理研究进展 |
4.1.3 加减生化汤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作用机制探讨 |
4.2 研究结果与疗效分析 |
4.2.1 宫底下降高度 |
4.2.2 血性恶露量 |
4.2.3 恶露持续时间 |
4.2.4 B超检查情况 |
4.2.5 中医证候 |
4.2.6 泌乳情况 |
4.2.7 血细胞分析及凝血功能 |
4.3 问题与展望 |
4.3.1 研究内容不足 |
4.3.2 实验室检测指标单一 |
4.3.3 缺乏动物实验研究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耳穴贴压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现代医学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不全的认识 |
1.2 中医对子宫复旧不全的认识 |
1.3 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2.1 临床基本资料 |
2.2 研究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基线资料比较 |
3.3 疗效对比 |
3.4 不良反应 |
第四章 讨论 |
4.1 研究结果分析与评价 |
4.2 耳穴贴压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机理探究 |
4.3 耳穴取穴依据 |
4.4 耳穴贴压治疗的优势 |
4.5 研究不足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件1:统计学处理合格证明 |
(9)耳穴辅助全麻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机体调整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一、文献回顾 |
(一) 妇科腹腔镜手术的麻醉方式 |
(二) 中医方法辅助麻醉的概述 |
(三) 中医学对针灸镇痛、麻醉的认识 |
(四) 耳穴疗法研究概述 |
(五) 针灸辅助静脉全麻作用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一、研究方法与步骤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一) 一般临床资料 |
(二) 观察结果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 耳穴穴位选择、分组 |
(二) 耳穴贴压对患者围手术期焦虑情绪的影响 |
(三) 耳穴贴压对患者术中麻醉药品剂量及术后疼痛的影响 |
(四) 耳穴贴压对患者术后机体功能恢复的影响 |
(五) 针灸辅助麻醉现代机制探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10)耳穴压丸法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相关介质影响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 |
前言 |
一、概述 |
(一) 研究背景 |
1. 剖宫产术后镇痛的现状 |
2. 术后疼痛与血清Cor、IL-6浓度的关系 |
3. 耳穴压丸法镇痛效果 |
4. 耳穴压丸法剖宫产术后镇痛方案的确立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类型 |
(二) 研究对象与场所 |
1. 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 |
2. 样本量估计 |
3. 抽样和分组方法 |
(三) 干预方法 |
1. PCIA组 |
2. 耳穴压丸组 |
3. 耳穴压丸加PCIA组 |
(四) 观察指标与收集方法 |
1. 患者的一般资料 |
2. 疼痛程度 |
3. 疼痛相关介质的血清浓度 |
(五) 数据处理与分析 |
1. 资料的统计学描述 |
2. 资料的统计推断 |
(六) 技术路线 |
(七) 临床伦理 |
(八) 质量控制 |
1. 选题与准备阶段 |
2. 正式试验阶段 |
3. 资料的整理阶段 |
三、研究结果 |
(一) 基线资料 |
(二) VAS评分 |
1. 切口静息痛VAS评分 |
2. 切口翻身痛VAS评分 |
3. 静滴催产素时宫缩痛VAS评分 |
(三) 疼痛相关介质 |
1. 血清Cor浓度变化 |
2. 血清IL-6浓度变化 |
3. 耳穴压丸法缓解疼痛与Cor、IL-6浓度的相关性 |
四、讨论 |
(一) 耳穴压丸法能有效缓解剖宫产术后疼痛 |
(二) 耳穴压丸法剖宫产术后镇痛对血清Cor、IL-6的影响 |
五、结论 |
(一) 研究结论 |
(二) 创新与局限 |
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2. 本研究的局限之处 |
(三) 启示与建议 |
1. 对护理研究的启示 |
2. 对剖宫产术后疼痛护理的启示 |
3. 对耳穴压丸法研究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四、王不留行耳穴贴压配合早吸吮预防产后出血临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耳穴贴压干预剖宫产术后产妇泌乳的临床研究[D]. 李兰兰.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5(08)
- [2]王不留行耳穴贴压配合早吸吮预防产后出血临床分析[J]. 林娟,欧梅莺,林滨,谢菊英. 实用护理杂志, 1997(01)
- [3]乳痈(急性乳腺炎)中医护理方案的优化[D]. 李佩瑶.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不寐病证的文献研究与学术源流探讨[D]. 孙洪生.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01)
- [5]砭石穴位刺激在足月妊娠第一产程中安神镇痛的临床研究[D]. 罗曼茵(Tansy Man Yan LAW).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6]耳穴辨证选穴贴压促进自然分娩产妇产后泌乳的临床观察[J]. 张贤. 世界中医药, 2016(12)
- [7]加减生化汤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研究[D]. 王慧.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8]耳穴贴压促进剖宫产术后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研究[D]. 李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20(08)
- [9]耳穴辅助全麻妇科手术围手术期机体调整作用研究[D]. 万赖思琪.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10)
- [10]耳穴压丸法对剖宫产术后疼痛及相关介质影响的临床研究[D]. 董玲娜.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