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形成过程

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形成过程

一、华夏民族的起源与形成过程(论文文献综述)

王齐洲[1](2022)在《论中国“乐教”的发生》文中研究指明近人刘师培据传世文献认定虞舜时代即有"乐教",且将其基本内涵理解为音乐(含歌舞)教育。考古学已经证明,新石器时代即有乐器与歌舞的遗存。不过,殷商甲骨文和金文虽有"乐"字,却均为地名而不指音乐,周公时代才以"乐"指称人内心的愉悦,这种愉悦虽包含音乐却不特指音乐。明晰的"乐教"思想、完备的"乐教"体系及有效的"乐教"管理是从周公"制礼作乐"开始的。虽不能说原始音乐歌舞对周代"乐教"没有影响,但二者却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文化:前者是服务于"通天"的巫觋文化,后者是落脚于"治民"的世俗文化。前者所具有的文化精神在任何一个史前民族文化中都可以找到,后者的文化精神却只有在华夏民族的历史中才绽放异彩。如果说"制礼"乃"皆周之所以纲纪天下,其旨则在纳上下于道德,而合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民以成一道德之团体",那么,"作乐"则是用以协和万邦、融洽上下、调节情感的文化创制,其旨则在让周人这一"道德之团体"在宗法封建的制度环境下享有和谐生活与艺术感受,培育出快乐精神,以保周天下的长治久安。因此,"乐教"是礼乐文化的重要内涵和制度保障,培养了华夏民族的精神向度和民族性格,故值得特别珍视和努力弘扬,以促进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

林超民[2](2022)在《中国历史整体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文中指出一、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的提出及其要旨1963年4月20日,方国瑜教授发表"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的演讲,总结中国历史发展中多民族统一国家建设的历史经验,提出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的理论。"论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首次提出"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的概念,用"中国历史发展的整体性"论述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巩固的过程。文章指出中国历史发展始终是一个整体,历史和现实是一个整体,中原和边疆是一个整体,汉族和少数民族是一个整体,中华民族是一个整体。

邱开玉[3](2022)在《神话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以盘瓠神话的畲族叙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神话与民族共同体的起源和发展有着密切关系。透过盘瓠神话的畲族叙述,可以窥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历史脉络与文化逻辑:盘瓠神话的出现是古代中国"大一统"思想实践的文化成果,蕴含着"华夏共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各民族在叙述盘瓠神话时形成不同的文本,既投射出本民族的文化心理,也构筑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而神话得以延续的动力正是源于各民族对神话蕴藏的精神进行的自我解构与合理实践,这一过程实质上就包含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构建,最终促成中华民族共同体从"自在"到"自觉"的历史转化。

贺予飞[4](2022)在《中国网络文学起源说的质疑与辨正》文中研究表明近日,学界关于中国网络文学的起源之争引发了各方关注,其中代表性的观点有四类:一是代表作起源说,主要是以1998年痞子蔡的《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和1997年罗森的《风姿物语》为起点的代表作判别之争;二是事件影响起源说,

苏小秋[5](2021)在《以国建族:康有为建国主张中的夷夏之辨》文中研究指明在19世纪末,西方"民族主义"浪潮席卷全球之际,诸多传统帝国相继瓦解。在列强入侵下,清帝国也到了生死存亡关头,有识之士纷纷寻求救国方案。康有为的关注点,是中国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过程中,如何全方位延续帝国的疆域和文明,避免陷入肢解、分裂或灭亡局面。有别于章太炎、孙中山,康有为力倡混合清朝疆域内所有种族,在中国固有的领土、人口和文化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国族"。这种"以国建族"而非"以族建国"的思想,源自《公羊》学的"夷夏之辨"。在该学说中,"攘夷"只是华夏文明扞卫自身的临时手段,"远近大小若一"则是其终极理想。"夷夏之辨"强调在动态中界定夷夏双方。康有为借助这种动态视角,发挥《公羊》学"夷夏之辨",提出了有别于僵化、静态的现代民族主义的新思想,对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具有启发意义。

祁美琴,王苏佳[6](2021)在《解构“攀附”:民族起源的多源性与族源记忆中的华夏叙事根由》文中研究指明民族起源的多源性可以从族源记忆的不同叙事中得到阐释。民族的族源记忆是民族认同的根基,族源记忆的书写与建构是族群共同体意识演变的反映。学界多将周边族群起源记忆中的华夏先祖叙事,归结于现实利益需要所进行的"攀附"。"攀附"理论或观点的泛化,容易导致在民族起源上盲目推崇一源性或否定民族在起源上有混合的事实和研究结论。周边族群与华夏"共祖同源"历史记忆出现的原因,应是族源多样化叙事的反映,体现了中国各民族在形成过程中普遍具有的多源性特征。

都永浩,王禹浪[7](2021)在《中华文化认同的逻辑前提——概念、来源和内部关系》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中华文化概念、来源、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为逻辑前提,探讨了中华文化认同的本质问题。中华文化从其结构而言,划分为基础文化层级认同(各民族文化认同)和国家文化层级认同。本文认为,中华文化认同必须建立在超越族裔性之上,在多元文化中寻求共同的文化认同和价值,必须建立在跨越多元文化的共享的价值观、精神力和文化符号的基础之上。中华文化认同的高级阶段是国家文化认同,国家文化认同是中国全体公民共享的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顶层文化认同具有高度的重叠性,也可以描述为同一性,目前的国家文化认同就是中华文化认同的高级发展阶段或最新发展阶段。中华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共享的价值观、精神力量的认同,是在中华文化五千年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高度普遍性、概括性、抽象性的跨越多元文化、族裔的价值观念、精神力量,这种价值观和精神力量被中华各民族成员广泛接受,并具有推动中国发展的积极因素和作用。中华文化认同的最高境界是中华人民的爱国主义,这是中华文化认同的灵魂。

宣朝庆,葛珊[8](2021)在《历史记忆与自我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自觉》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西方的民族国家叙事模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性质,派生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问题。本文认为,通过文化自觉的作用可以修复历史记忆与自我认同的联结关系,诠释中华民族不断整合、努力谋求认同的自我价值观。文化自觉从中华民族绵长的历史文化血脉切入,在心态秩序和建构秩序两个维度之间建立起联结机制,通过历史记忆整合为中华民族自我认同建构寻找凝聚核心,以推进历史记忆与自我认同的互动形塑,进而确认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框架的合法性。

武杏杏[9](2021)在《徐旭生学术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徐旭生一生着述颇丰,涉及哲学、历史、考古、教育等诸多领域。其学术思想渊源有自,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又极具行动的自觉。既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新式教育的影响,又受西方近现代哲学、史学、社会学等学术的训练,并在西北考察的实践中逐渐体悟而成。在中国考古学初创之际,徐氏挺进陕西,促进陕西考古会的成立。此间形成的思路和理念,影响至今。斗鸡台遗址的发掘,虽然在技术和方法上尚属探索阶段,但将调查和发掘相结合、重点发掘兼顾他期遗存的发掘理念,为后世学者直接继承。他通过瓦鬲认定沣都的位置、对墓葬方向的思索、对史前期陶器形制的分类等,为苏秉琦器物类型学的研究提供了方法指南。丰镐考古和先周文化的探索取得的丰硕成果,无不建立在徐氏陕西考古的基础上。徐旭生对疑古学说扬弃的同时,继承民国史家关于古史多元的研究成果,提出上古时期三大变革的认识体系。他揭橥“新信古”的大旗,实是疑信之间的考释。“传说时代”概念的提出和史料形成过程的分析,成为其信史观的依据。他提出分级整理史料的方法,较早阐释了历史和考古的关系,为后世相关研究提供了借鉴。与蒙文通和傅斯年相比,他综合多学科研究成果,提出的古史多元论更具说服力。在新的学术视野下,其“三集团”及其冲突、“大禹治水”等观点,或被证明或被纠正,凸显了方法论在其学术研究中的价值。其学术思想通过苏秉琦、张光直的学术体系对古史重建和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面对疑古学者对夏代史事的极端质疑,徐旭生走出书斋到夏人活动的主要区域展开田野调查本身即是开拓之举。豫西调查和二里头作为考古学和历史学研究的典范,直接引发了考古学的族属认定、考古与历史的整合以及考古学的学科使命等学术思考。二里头最有可能是夏文化,表明历史学与考古学是可以整合研究的。徐氏对二里头族属的推测虽有偏差,但将哲学的思辨融入考古和历史的研究,进而探索考古学上比较文化类型的方法,是他留给后世的宝贵的学术遗产。不论当今学术界如何定义夏文化,如何判断二里头文化的性质,都没有否定徐旭生的发现,都是在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索。

尹建东,汤成玉[10](2021)在《论汉唐时期云贵高原的山地社会及其政治体系——兼论西南边疆华夏化演进的区域特性》文中提出云贵高原特殊的地理生态环境,造就了汉唐时期山地族群的分布格局及经济文化类型的多样性,并深刻影响了山地人群社会结构和政治组织的复杂程度及其类型。氏族部落与酋邦组织的长期存在,不仅制约了中原王朝的开发经营活动,而且也延缓了区域内部的社会分化与政治体演进。与同期南方山地社会相比,云贵高原地区一直没有形成相对完整的地方层级控制体系,山地人群长期游离于王朝的政治体制之外,使得西南疆域的华夏化进程较南方山地社会更为曲折,表现出独特的发展逻辑和历史文化延续性。从更为宏观的视野来看,汉唐时期云贵高原山地社会演进的复杂性和多重性,实际上也是西南边疆社会逐步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曲折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二、华夏民族的起源与形成过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华夏民族的起源与形成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1)论中国“乐教”的发生(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历史整体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历史发展整体性的提出及其要旨
二、天下一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石
三、华夷一体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
四、正统论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髓
五、文化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血脉

(3)神话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以盘瓠神话的畲族叙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盘瓠神话的集体记忆孕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思想共识
    (一)盘瓠神话的出现是古代中国“大一统”思想实践的文化成果
    (二)盘瓠神话蕴含着“华夏共祖”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记忆
二、盘瓠神话的族群演绎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根基
    (一)对盘瓠感生与立功的刻画:拉近与华夏族的文化心理
    (二)对盘瓠亲缘与血缘的明晰:嵌入国家政权的宗法观念
    (三)对盘瓠子女“自相婚配”的淡化:实现与儒家文化的共融
三、盘瓠神话的精神延续指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体实践
    (一)游耕与逃避:对盘瓠子孙“免赋税”的强调
    (二)定耕与竞争:对“盘瓠遗种”污名的争辨
    (三)融入与抗战:对盘瓠“忠勇”精神的升华
四、结语

(6)解构“攀附”:民族起源的多源性与族源记忆中的华夏叙事根由(论文提纲范文)

一、“攀附”的相关论点及其影响
二、“华夏”的形成与族群互动
三、民族形成的多源性对族源记忆的影响
四、“攀附”论与民族起源问题下的族源叙事
    (一)“攀附”相关理论再思考
    (二)民族起源与族源记忆的关系
        1.民族起源与先祖记忆
        2.多元族源记忆的融合与重构

(7)中华文化认同的逻辑前提——概念、来源和内部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文化与中华文化的概念研究
    (一)西方与中国关于文化的概念
        1. 西方的文化概念
        2. 中国的文化概念
    (二)中华文化概念
二、中华文化的来源与基础
    (一)中华史前文化、文明(1)
    (二)56个民族的文化
    (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
    (四)革命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内涵
    (五)吸收和借鉴世界优秀文化
三、中华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研究
    (一)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了华夏文化
    (二)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三)各民族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认同处于不同的层级
四、中华文化认同的本质
    (一)中华文化认同必须建立于超越族裔性之上
    (二)中华文化认同的高级阶段是国家文化认同
    (三)中华文化认同的核心是对共享的价值观、精神力量的认同
    (四)中华文化认同的最高境界是中华人民的爱国主义

(8)历史记忆与自我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化自觉:历史记忆与自我认同的联结
二、历史记忆与自我认同:突破元叙事的路径
    1.西方民族国家叙事与自我认同困境
    2.中华民族叙事的自我认同转向
    3.以历史记忆建构自我认同的可能性
三、历史记忆整合:自我认同话语塑造的理路
    1.结构具体性:自我认同的实践基础
    2.文化同一性:自我认同的情感根基
四、自我认同:历史记忆流变中的文化自觉
    1.历史反思:文化自觉的尝试
    2.认同建构:文化自觉的取向
五、结语

(9)徐旭生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研究的两大阶段
        (二)专题性研究成果
        (三)总结与展望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重点、难点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学术思想渊源
    一 学术生涯与志趣
    二 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宋明理学的熏陶
        (二)王夫之思想的影响
    三 西方学术的训练
    四 徐旭生与西北考察
    五 小结
第二章 学术研究的基础——周秦考古
    一 陕西考古会与周秦考古调查
        (一) 陕西考古会成立的动因
        (二) 徐旭生与陕西考古会的成立
        (三) 周秦考古调查(酝酿期)与斗鸡台发掘点的选定
    二 斗鸡台遗址的发掘
        (一)第一次发掘及其相关问题
        (二)第二次发掘及其相关问题
        (三)发掘期间的调查
        (四)第三次发掘概况
    三 周秦考古的学术影响
        (一)推动中国考古类型学的诞生
        (二)推动丰镐遗址的发掘
        (三)推动先周文化的探索
    四 小结
第三章 上古史体系的建构——《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
    一该书的撰写缘起及内容
    二 上古史体系建构的路径与方法
        (一)疑信之间考释
        (二)分级整理史料的方法和科学实证
        (三)“不约而同”与“同中有异”:与蒙文通、傅斯年古史多元论的比较
    三 现代学术视野下对上古史体系的审视
        (一)“古代部族三集团”的划分
        (二)“三集团”的冲突
        (三)“大禹治水”传说
    四 上古史体系的影响
        (一) 苏秉琦的文明起源研究
        (二) 张光直的“史前文明互动圈”论
        (三) 颛顼“绝地天通”和萨满教关于文明起源的研究
    五 小结
第四章 上古史体系的展拓——夏文化的探索
    一 从顾颉刚的夏史研究说起
    二 夏代史事研究
    三 夏文化的探索及其影响
    四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10)论汉唐时期云贵高原的山地社会及其政治体系——兼论西南边疆华夏化演进的区域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二、多元性与延续性:山地社会的空间、生计与族际互动
    第一,采集—狩猎型。
    第二,刀耕火种型。
    第三,畜牧型。
    第四,定居农耕型。
三、氏族部落与酋邦组织:山地社会的多元政治体系
四、政治过程与传统延续:西南边疆开发与山地社会的华夏化演进特点
五、结论

四、华夏民族的起源与形成过程(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中国“乐教”的发生[J]. 王齐洲.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中国历史整体性与中华民族共同体[J]. 林超民.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3]神话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以盘瓠神话的畲族叙述为例[J]. 邱开玉.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
  • [4]中国网络文学起源说的质疑与辨正[J]. 贺予飞. 南方文坛, 2022(01)
  • [5]以国建族:康有为建国主张中的夷夏之辨[J]. 苏小秋. 原道, 2021(01)
  • [6]解构“攀附”:民族起源的多源性与族源记忆中的华夏叙事根由[J]. 祁美琴,王苏佳.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2021(04)
  • [7]中华文化认同的逻辑前提——概念、来源和内部关系[J]. 都永浩,王禹浪. 青海民族研究, 2021(04)
  • [8]历史记忆与自我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自觉[J]. 宣朝庆,葛珊. 人文杂志, 2021(12)
  • [9]徐旭生学术思想研究[D]. 武杏杏.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10]论汉唐时期云贵高原的山地社会及其政治体系——兼论西南边疆华夏化演进的区域特性[J]. 尹建东,汤成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12)

标签:;  ;  ;  ;  ;  

中华民族的起源与形成过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