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川滇交界区晚太古代绿岩带盆地的演化(论文文献综述)
吴根耀[1](2006)在《从关键地质事件看华南的前寒武系划分》文中研究指明2004年的《国际地层表》与以往“国际地层表”的最大不同是对前寒武系的划分原则,即:以保存在地质记录中的地球系统巨变中的关键地质事件作为划分地层单位的界线,并据之建立“自然的”前寒武纪地质年表。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本文以川滇赣三省为重点,重新审视华南的前寒武系资料,分中太古—新太古代、跃迁期、古元古—中元古代和新元古代四大阶段阐述了关键地质事件并讨论了其在大陆岩石圈形成和演化中的构造意义。这四大阶段的主要构造面貌分别是:片麻岩基底和绿岩带盆地,古陆壳的形成与裂解,第一个超级大陆即哥伦比亚(或称努纳)超大陆的形成与离散,板块构造体制下罗迪尼亚超大陆的汇聚与离散,反映了大陆岩石圈的形成和由低级向高级的演化,因而每一阶段都有不同于前一阶段的沉积建造、火成岩类型及组合、变质作用、构造样式、构造线方向、变形方式和成矿作用。基于这些事件介绍了前寒武系的分布,列述了若干条相对连续的地质剖面上所见的这四大阶段的代表性地层序列及其对比方案。文章认为“参考方案”对前寒武系研究有推动和导向作用,并探讨了地层研究具体操作中关于事件的内容、事件与过程、现存地质记录的残破不全等问题。
吴根耀[2](1990)在《川滇交界区晚太古代绿岩带盆地的演化》文中研究指明分六个阶段重塑了米易—元谋绿岩带盆地的演化。太古代束的渡口运动时形成南北向构造形迹,片麻岩基底重熔并导致上覆表壳岩的混合岩化。
许伟[3](2019)在《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来自古地磁与岩浆作用的制约》文中提出北山南部是探索中亚造山带中段南部构造演化的绝佳载体,但现今对该区晚古生代大地构造背景、演化历史以及构造归属等重大地质问题存在较大争议。基于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岩浆期次不明,地球动力学背景不清;古地磁数据尚且难以为晚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过程提供可靠依据,本文着重从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古地磁与岩浆作用两方面入手,理清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岩浆作用期次及其产生的大地构造环境,获得可靠的北山南部地区晚古生代古地磁数据,结合层序地层学、沉积学、生物古地理、蛇绿岩、大陆基底属性等相关研究成果,探讨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历史问题,探索古亚洲洋的闭合时限,最终为北山及邻区找矿预测、油气勘探提供理论和技术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对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地层中的火山岩以及部分侵入岩进行了岩相学、锆石U-Pb同位素测年、元素地球化学、锆石Hf同位素、及全岩Sr-Nd同位素等研究,结合区域上已发表的岩浆岩年龄与地球化学数据,并综合其他地质资料,将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岩浆作用划分为三个期次:早中泥盆世(420390Ma),晚泥盆世(375360Ma),晚石炭世—中二叠世(305260Ma)。早中泥盆世岩浆作用以中酸性火成岩居多,且伴有少量碱性玄武岩产出;玄武岩具有板内岩浆的特征;酸性火成岩部分为A型花岗质岩石,具有后碰撞花岗质岩石的特征;推断该期岩浆的产生与辉铜山洋盆闭合后洋壳板片的断离有关。晚泥盆世岩浆作用以酸性火成岩为主,呈亚碱性;早期有埃达克岩产出,晚期多为A型花岗质岩石;与加厚下地壳引起的岩石圈拆沉相关。晚石炭世—中二叠世火成岩构成双峰式火成岩组合,火成岩多为亚碱性,伴有少量碱性玄武岩;亚碱性中基性火山岩多为拉斑玄武岩系列;玄武岩由受俯冲物质混染的软流圈地幔熔融所形成,兼具有板内与洋中脊玄武岩的双重特征;A型花岗质岩石在全区普遍发育,酸性火成岩亦具有后碰撞花岗质岩石的特征;该期岩浆形成于后碰撞伸展的构造环境。对北山南部石炭系与二叠系进行了系统的古地磁研究,揭示了部分稳定高温特征剩磁。借助岩石磁学实验分析了古地磁样品的携磁矿物及稳定性,明确了特征剩磁获取的时间。最终获得北山南部地块早石炭世古地磁极为-33.8°N,115.3°E,A95=18.6°;对应古纬度为13.1°N±23.6°;晚石炭世(300Ma)古地磁极为-0.2°N,168.4°E,A95=2.9°,古纬度为11.7°N±3.1°;早二叠世(284281Ma)古地磁极为74.5°N,268.5°E,A95=1.6°,古纬度为25.1°N±1.2°(古纬度计算参考点均为:40.55°N,94.08°E)。在详细的野外剖面测量基础上,利用同位素年代学与古生物资料对各地层剖面的时代进行了精确厘定,以大型区域不整合和沉积间断为界面,将北山南部上古生界划分为五个地层层序。层序一(MS1)由下中泥盆统三个井组构成,时代介于420390Ma,研究区西段沉积以陆相为主,东段出露局限;层序二(MS2)由上泥盆统墩墩山群构成,时代介于371367Ma;出露范围非常局限,主要由一套陆相酸性火山岩构成;层序三(MS3)由石炭系红柳园组、石板山组以及芨芨台子组构成,时代介于早石炭世维宪期—晚石炭世莫斯科期(346310Ma),该期岩浆活动微弱,地层整体呈现海退序列;层序四(MS4)从下至上由干泉组、双堡塘组、菊石滩组以及金塔组构成,该层序的时代延限为晚石炭世末—中二叠世(302259Ma),整体为一套海相沉积体系,呈现海进序列;层序五(Ms5)为上二叠统方山口组,主要由一套陆相粗碎屑岩构成,火山岩并不发育,区域上不整合于晚二叠世之前的地层之上。利用Hf-Nd同位素,首次绘制了北山地区的基底年龄结构图。显示红石山—百合山—蓬勃山蛇绿混杂岩带南北两侧是陆壳增生最显着的区域,而且蛇绿混杂岩带南北两侧的基底构成存在显着差异,可能代表了古亚洲洋的主缝合线;古生代期间洋盆可能存在南北双向俯冲作用,北侧为大规模新生岛弧与增生楔地质体,南侧为旱山地块北部陆缘弧系统;再往南的区域主体由中下元古界地壳基底构成,原本可能是哥伦比亚超大陆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组成部分。综合多种地质资料,将北山南部地区奥陶纪—二叠纪构造演化划分为5个阶段:(1)O-S(485420Ma)板片俯冲阶段;(2)D1-D3(420360Ma)后碰撞阶段;(3)D3-C2(360305Ma)陆内稳定阶段;(4)C2-P2(305260Ma)后碰撞伸展阶段;(5)P3(260250Ma)区域洋盆闭合阶段。利用可靠古地磁数据,并结合古生物资料,恢复了古亚洲洋构造域晚石炭世(300Ma)与早二叠世(280Ma)的构造古地理格局。北山南部地块晚石炭世—早二叠世可能与华北—阿拉善地块连为一体;与塔里木地块间以且末—星星峡洋盆相隔;与北部蒙古图瓦地块间以宽泛的古亚洲洋相隔。古亚洲洋东西段闭合的时间存在一定差异性,北疆地区的古洋盆最终在北天山或南天山缝合带于早晚石炭世之交闭合,北山及以东地区沿红石山—恩格尔乌苏—索伦—西拉木伦一线于晚二叠世闭合。
卢苗安[4](2007)在《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文中认为天山东段地区以其典型的盆山构造格局成为理解地处大陆腹部的新疆及中亚地区大陆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的重要窗口。通过对天山东段的博格达山及其两侧的准东盆地和吐哈盆地的沉积、构造演化及其地球动力学机制演变的全面综合研究,本论文获得了如下主要认识:天山东段及其邻区盆山相间的大陆地质构造格局在晚古生代即已基本建立,这是古亚洲洋主体的闭合所导致的独特而复杂中亚型造山作用的结果,其后这种盆山构造格局又经历了复杂的多期演变。运用构造沉积单元分析的方法,根据13个构造层的等厚图和沉积相图等原始资料,很好地恢复了准东盆地不同时期的盆地原型,并将盆地演化划分为六个具不同沉积建造和构造改造特点的阶段。准东盆地原型的重建工作揭示准东盆地块次级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位处于不断的变化,尤其以吉木萨尔凹陷表现最为显着,对基底、盖层沉积构造的详细研究表明这与块体的连续旋转有关,尤其是在区域地球动力学环境发生重要变化的海西末期—印支期。隆、凹呈棋盘格状相间是准东地区构造格局最主要的特点。不同的构造组合还在准东地区形成了克拉美丽断裂带、奇台凸起基底深大断裂、三台凸起边界断裂和帐北断褶带等几个典型的构造样式和构造变形带,它们是准东盆地复杂构造演变的重要几何学动力学边界和应变记录。印支—燕山期在西伯利亚板块和中朝板块南北汇聚形成亚洲大陆的过程中,位于挤压前缘西端的准东地区在构造应力的集中作用和两侧以扭压变形为主的克拉美丽断裂带和博格达山前断裂带夹持下,近三角形的准东地块发生了向西的构造逃逸,逃逸前缘的挤压则形成了帐北断褶带这一大型逆冲—后冲型断展复合褶皱。至于准东逃逸构造于中晚侏罗世表现最为强烈并得以定型的原因,这可能与东部鄂霍茨克洋的最终关闭和西伯利亚板块与蒙古—华北联合板块的会聚碰撞的触发有关。根据对现今博格达造山带内出露的古生代沉积物的层序划分对比研究,重建了晚古生代以来各地史期博格达地区的古地理格局,认为可以划分为地球动力学特征完全不同的西大构造演化阶段,即海西期的古博格达陆内裂谷和印支期以来近周期性复活再隆的(古)博格达板内造山带。海西期博格达地区的沉积层序结构特征与世界典型裂谷沉积体系组成及其三维展布模型相类似,自下而上逐渐由滨浅海相火山喷发—碎屑岩和碳酸盐建造过渡为深水海盆复理石建造至顶部的海陆交互相—近海河湖相碎屑岩沉积,完整地记录了古博格达裂谷从初始断陷→强裂陷→收缩的演化历程。古博格达裂谷的展布大体与今博格达山体叠合,其形态特征与世界典型的大陆裂谷也较相似,在横剖面上表现为半地堑形态,南、北两坡出现地形和沉积的分异,但具对应可比性。沿其走向裂谷可划分为极性交替、沉积构造演化特征具明显差异的乌鲁木齐—奇台一带的西段和木垒—七角井一带的东段,东西分段间以大河沿—木垒转换带为过渡。根据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向西与依连哈比尔尕残余洋盆没有沉积建造演化直接对应性、向东受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碰撞造山带阻截终止,裂谷启动东段比西段早、裂陷更复杂强烈等特征,论文研究认为古博格达裂谷属于碰撞谷类型,是石炭纪准噶尔—吐哈陆块与西伯利亚板块强烈会聚碰撞时在克拉美丽—麦钦乌拉—哈尔里克板块缝合造山带前缘形成的剪刀状开口伸入准噶尔—吐哈陆块内部的张裂。根据露头层序分析,晚古生代古博格达裂谷回返隆升形成造山带以来,博格达地区先后经历了印支期、燕山期和喜山期这三个阶段的复活再隆及伴随的剥蚀夷平作用。从盆山耦合角度出发,论文中先后采用了盆地充填地层格架、不整合面、粗碎屑楔状体、沉积型式、水系型式、碎屑组分、沉积速率、地层磁性以及岩浆活动等一系列不同尺度的沉积响应标识反演了造山带发展和演变的过程及特征,并强调指出构造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变和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以完整横跨博格达山的鄯善—高泉达坂—木垒公路地质剖面为基础,结合沿造山带其它十余条短程横剖面的观测成果,认为现今巍峨隆起的博格达造山带构造样式总体表现为以一系列纵向大断裂(带)为骨架,不同断块自造山带轴部分带、分层分别向南北两侧逆冲叠置的双向背冲推覆构造,它和山前坳陷的脆性逆冲推覆构造相连构成一个完整的逆冲系统。上述双向背冲推覆构造是由古博格达半地堑型裂谷演化成的大型厚皮反转构造,并非简单地仅形成于晚新生代喜山运动的一期构造变形中,其主体结构构造形成于印支期—燕山期,而在喜山运动中得到最终强化定型,是古生代末期以来博格达地区多阶段构造复活造山作用的最终记录。根据博格达造山带在挤压隆升同时往往同步叠加有走滑作用、山前盆地次级沉积中心往往具定向迁移等特征,发现博格达地区存在丰富的应变分配现象,博格达造山带地史期间多期复活造山的主导机制是构造扭压作用,因此是典型的扭压造山带,具狭窄的带状山链地貌。进一步分析并认为右行构造扭压作用是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闭合反转造山的主要机制,而燕山—喜山期则表现为左行扭压造山作用。天山东段的盆山构造格局自晚古生代开始出现以来,长期处于区域构造会聚挤压状态和板内构造环境,历了复杂的多期多旋回演化,论文将该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概括为如下五点:1)、与板块聚散直接相关的构造作用是控制盆山格局演化的主要因素;二、盆/山的地理展布往往长期继承而相对稳定;三、位于块体边缘的深大断裂(带)往往是制约盆山构造演化的重要变形边界条件;四、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是盆山构造演化中块体间调整与相对运动的重要形式;五、盆山构造的多期演变是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研究东天山地区晚古生代以来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特征,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其演化的具体过程,更是为了认识控制这一过程尤其是多旋回复杂板内构造变形的主要因素与机制,这对进一步认识中亚及亚洲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也是极好的补充与借鉴。将论文研究区盆山构造格局的演化置于更大范围的北疆甚至更广阔的中亚地区的区域构造演化背景内,可以很好地帮助鉴别其主要特征及其背后的地球动力学机制,甚至进一步指导区域地质及类似构造区的地质研究。论文最后即以此法尝试着对盆山构造演化的5个不同阶段进行了探索研究,取得了两个值得进一步探索的结论:A、早印支期,与今类似的陆内盆山构造格局在北疆地区开始出现,在北疆及更广阔的中亚甚至全球范围内均存在大规模的韧性走滑剪切作用及其夹持下的块体旋转作用,这些现象可能都与当时南北大陆间相对运动所导致的泛大陆巨型剪切作用有关(the Pangea megashear)。B、中侏罗世晚期,在北疆地区普遍发生了强烈的构造运动和盆山格局变革,尤以准东地区的构造逃逸为着。已有研究多认为其动力源自亚洲大陆南缘的板块碰撞,与特提斯洋的闭合有关;但是论文作者强调指出北部鄂霍茨克洋的闭合和西伯利亚板块向南的构造挤压是当时重大变革的构造驱动,根据当时在北疆—兴蒙地区有规律展布有一系列与北部西伯利亚板块与华北—Amuria板块随其间的鄂霍茨克洋闭合而发生的强烈碰撞汇聚作用具成因联系的逆冲、走滑、逃逸、岩浆活动、造山带隆升与盆地沉降等强烈复杂的构造地质现象,作者提出动力学模式认为当时在环西伯利亚地区曾发育有一个与今青藏高原相类似的古蒙古高原。
李锦轶,刘建峰,曲军峰,郑荣国,赵硕,张进,孙立新,李永飞,杨晓平,王励嘉,张晓卫[5](2019)在《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地质特征和地壳构造格架》文中认为中国东北地区位于亚洲大陆东缘,发育中国乃至地球上最古老的地质记录、多个时代的古洋岩石圈残片和活动陆缘及陆间碰撞岩浆岩带,具有独特的盆山-山脉相间地貌特征,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迄今为止,对于该区古生代构造单元如何划分,一直存在截然不同的认识;对于该区中生代以来的构造格架,缺乏系统的论述。本文在简要介绍现今不同山脉和盆地等地理单元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基于断裂构造和地貌特征等方面的资料,把该区新生代构造单元划分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阴山-燕山和长白山等4个隆起带,海拉尔-锡林浩特、松辽、三江-兴凯湖和下辽河等4个断陷带。基于岩浆活动和沉积盆地分布,结合区域地球动力学背景,提出了该区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早期和早白垩世晚期至古新世等不同阶段构造单元划分的初步方案。基于对已有资料的综合研究,对该区古生代构造单元的特征、松辽盆地的基底组成、早古生代和晚古生代华北克拉通北部边界的位置以及古生代洋盆演化及结束时间等重大地质构造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了阴山-燕山地区在古生代晚期由克拉通转化为陆缘活化造山带;松辽盆地基底具有与周缘造山系相同的地质组成;该区古生代构造单元是陆缘造山带与碰撞造山带的复合而不是地块拼贴;该区在二叠纪晚期遭受了碰撞造山并在华北北缘形成了高耸的近东西走向的碰撞造山带等新认识。根据洋岩石圈残片和古陆缘岩浆岩的分布,把该区古生代构造单元划分为大兴安岭、阴山-燕山、小兴安岭、张广才岭和老爷岭等5个造山系及华北克拉通,简要介绍了不同造山系的地质特征。
宋明春[6](2008)在《山东省大地构造格局和地质构造演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山东省位于中国大陆的东部,地质构造复杂,其大地构造演化过程可划分为早前寒武纪阶段、中新元古代阶段、古生代阶段和中新生代阶段等4个阶段。山东省早前寒武纪基底由胶辽微陆块(鲁东地块)、渤鲁微陆块(鲁西地块)和迁怀微陆块(德州地块)组成。山东于2.8Ga以前形成具岛弧性质的沂水和唐家庄古陆核。2.8~2.7Ga,鲁西地区拉张出现初始洋壳,形成具大洋高原环境特点科马提岩、枕状玄武岩组合。2.7~2.56Ga,洋盆消减,俯冲作用造成早期TTG质花岗岩侵位,形成鲁西和鲁东岛弧,为初始不成熟陆壳。2.56~2.4Ga,弧陆碰撞,大量碰撞型花岗岩侵位,第二期TTG质花岗岩系和二长花岗岩系大规模出现,地壳由不成熟陆壳向半成熟陆壳转化;至古元古代岩浆活动完全由代表成熟陆壳的重熔型二长花岗岩构成。2.4~2.1Ga,四海山A型花岗岩的出现标志着刚性陆壳发生拉张减薄,山东陆块基底大规模克拉通化完成:同时,鲁东地区强烈裂陷,形成裂陷盆地。2.1~1.9Ga,鲁东裂陷盆地闭合,古元古代地层发生强烈褶皱。中新元古代山东陆块归属华北克拉通和大别-苏鲁造山带。中元古代初期(1.84~1.72Ga),地壳发生裂解,济宁裂谷型沉积和鲁西第一期基性岩墙群形成。中元古代晚期(1.20~1.05Ga),地壳再次裂解,海阳所幔源岩浆杂岩和鲁西第二期基性岩墙群形成。新元古代早中期(0.9~0.73Ga),出现同碰撞的S型和I型花岗岩,伴随有强烈的挤压变形作用,形成雄伟的苏鲁碰撞造山带,在造山带北西侧产生具前陆盆地性质的沂沭盆地。新元古代晚期,岚山头A型花岗岩和具后继盆地性质的蓬莱盆地及具上叠盆地性质的石桥盆地的出现,指示强烈造山作用结束,地壳演化开始了另一个新的阶段。古生代构造单元划分为华北板块陆表海盆地、鲁东被动大陆边缘和大别-苏鲁裂谷盆地。早古生代特征是全域同步缓慢沉降,鲁西以台地相及潮坪、泻湖相碳酸盐岩沉积为主。中、晚奥陶世之后,受板块汇聚俯冲影响,鲁西地区整体抬升剥蚀,缺失晚奥陶世—泥盆纪沉积。晚古生代特征是结束了的单一海相沉积史,完成了海陆交互相向纯陆相沉积的重大古地理转变,晚石炭世至早二叠世沉积了一套准碳酸盐台地和三角洲—潮坪泻湖相的暗色砂泥岩、灰岩和煤层;从中二叠世开始,出现典型的河湖相沉积建造。鲁东被动大陆边缘和大别-苏鲁裂谷盆地的古生代沉积被后期剥蚀殆尽。中新生代属滨太平洋前陆坳陷带和滨太平洋构造岩浆活动带,包括渤海湾盆地、鲁中隆起、蒙阴盆地群、济宁坳陷、沂沭裂谷、胶北隆起、胶莱盆地、鲁东折返带(超高压带)和苏北折返带(高压带)等次级构造单元。早中三叠世板块作用产生苏鲁碰撞造山带;晚三叠世,形成高钾钙碱性花岗岩类侵入岩,来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源区的碱质花岗岩浆的侵位,则标志着后造山拉张作用的开始。侏罗纪时,鲁东地区形成了类似于埃达克岩的高锶花岗岩;鲁西地区局部发生沉降,产生盆地,同时形成了一套与大陆的造陆抬升有关的高镁中基性侵入岩;早侏罗世末,沂沭断裂开始产生并发生左行平移运动。白垩纪构造岩浆活动非常活跃,形成大规模具有弧后拉张性质活动大陆边缘特点的火成岩组合,崂山A型花岗岩的出现标志着强烈岩浆活动趋于尾声;由侏罗纪—白垩纪晚期地幔具有由EMⅠ富集地幔向EMⅡ富集地幔演变和由富集向亏损或由岩石圈向软流圈演变的趋势:受太平洋板块俯冲影响,郯庐断裂发生大幅度左行平移,沂沭断裂二侧伴生形成羽状断裂系统、棋盘格状断裂系统和多层次拆离滑脱构造系统;同时,产生大量断陷盆地,构成隆起与凹陷相间分布的盆山耦合格局。新生代构造格局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和新生性双重特点,主要地质事件是受断裂控制的新生代盆地和玄武岩喷发。
牛亚卓[7](2019)在《新甘蒙北山地区晚古生代古沉积面貌及构造属性》文中提出新甘蒙北山地区是探讨中亚造山带南缘增生造山过程的关键地区之一,其前寒武纪地块在晚古生代与敦煌地块的汇聚过程是中亚造山带与华北–塔里木板块增生造山过程的缩影。北山地区的晚古生代沉积层序精确记录了构造演化过程,以地层学、沉积学和物源学为基础的古地貌重建能够识别俯冲增生和陆内伸展过程中的沉积盆地类型,进而探讨增生造山时限和过程。本论文以生物地层学和年代地层学(ICP-LA-MS锆石U-Pb测年)数据为基础,系统厘定了北山地区上古生界各组(群)的岩性组合和时代延限;使用沉积学、岩石学、物源学(碎屑颗粒统计、碎屑锆石年龄、古水流等)方法恢复了北山南部的双鹰山和石板山地块红柳园、石板山和独山剖面晚古生代的源–汇体系;建立了陆内海相裂谷盆地古地貌模型,并与天山–兴蒙构造带其他地区对比,探讨增生造山过程中的盆山耦合系统。北山地区的上古生界被两期区域不整合分为前裂谷期泥盆系(雀儿山群、三个井组和墩墩山组)、同裂谷期下石炭统–中二叠统(白山组、石板山组、干泉组、双堡塘组、菊石滩组和金塔组)和构造反转期的上二叠统(方山口组和红岩井组)三个构造层。泥盆纪,北山南部的柳园洋向北俯冲至双鹰山地块之下,形成了花牛山岩浆岛弧和弧后盆地,盆地沉积序列由志留纪末期–晚泥盆世的三个井组和墩墩山组组成。柳园洋向南俯冲至敦煌–石板山地块之下,形成了芦草滩岩浆岛弧和开阔浅海相的下泥盆统雀儿山群,该群物源主要来自岛弧火山岩(415 Ma)。晚泥盆世末期–早石炭世初期,双鹰山地块和敦煌–石板山地块的增生造山形成了泥盆系/下石炭统–中二叠统区域不整合,其后北山南部进入岩浆活动间歇的陆内演化阶段(367304 Ma)。石炭纪维宪期–莫斯科期,北山南部的盆地系统由沿柳园断裂带分布的石板山、红柳园、音凹峡、芨芨台子等小型断陷海盆组成。早期白山组的沉积环境以水体半封闭的碳酸盐台地边缘浅海、生物礁和潮坪为主;晚期红柳园和音凹峡盆地被陆相辫状河沉积物充填。这些小型海盆的碎屑物质一部分来自下古生界沉积岩和火山岩地层的再旋回碎屑,另一部分来自造山隆升的敦煌、石板山和双鹰山地块的前寒武系和下古生界侵入岩基底(2456 Ma,1807 Ma,906 Ma,450 Ma和408 Ma)。早–中二叠世萨克马尔期–卡匹敦期,伴随着强烈酸性喷发和基性溢流的火山活动(294265 Ma),北山南部发育统一的大型海相裂谷盆地,沉积序列由向上水体变深的冲积扇相、三角洲相、开阔浅海相等组成,剥蚀序列表现出对物源区下二叠统火山岩地层/下古生界侵入岩基底的逆层序剥蚀特征(300 Ma和448 Ma),古地貌格局展现沉积中心和两侧近对称的盆地边缘。盆地北缘沉积序列以碳酸盐台地相、冲积扇相和三角洲相为主,碎屑物质主要来自下古生界侵入岩;盆地南缘沉积序列以扇三角洲相和三角洲相为主,物源以同时期的火山岩为主。沉积中心发育代表开阔浅海滨外环境的较深水沉积序列和枕状玄武岩,表明盆地鼎盛阶段出现陆间裂谷盆地雏形。晚二叠世,构造反转期的陆相构造层平行不整合于海相裂谷构造层之上,沉积范围向北迅速萎缩,由河流、湖泊沉积序列和火山岩组成,展现出拗拉谷盆地闭合特征。北山南部早石炭世–中二叠世陆内海相裂谷发育在敦煌、石板山和双鹰山地块会聚之后,经历了长期缺少岩浆活动的板内稳定阶段,与典型的弧后盆地在沉积序列、剥蚀记录和盆地格架上存在差异。北山南部的石炭–二叠系海进裂谷构造层可与兴蒙构造带同时期的构造层相对比,这些地区泥盆系/石炭系区域不整合代表古亚洲洋南支的闭合。
杨甫[8](2015)在《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海相盆地原型及其对油气地质条件的制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鄂尔多斯地块(盆地)西南部与祁连-北秦岭构造带相邻,是华北克拉通早古生代海相地层发育最全、沉积-构造现象最为丰富的地区。近年来,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盆地西南部早古代海相沉积-构造环境、原始盆地特征及其对原生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因素等成为了备受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采用野外地质构造勘测、样品测试分析和构造岩相古地理编图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分析了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的盆-山结构面貌、早古生代海相沉积-构造环境和原始盆地特征及其对海相油气地质条件的控制因素。主要取得了如下研究进展和成果认识:野外地质构造剖面勘测与区域地质构造研究相结合,系统分析揭示了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的盆-山结构及其受控的断裂构造体系。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的青龙山-平凉断裂与盆地南缘的老龙山-圣人桥断裂相接,共同构成鄂尔多斯(华北)稳定地块与其西南缘相邻活动造山带的构造边界;祁连-北秦岭构造带北部边界断裂带西起北祁连北缘海原(西南华山)断裂,向东与北秦岭北缘的洛南-栾川断裂相连,区域上构成了鄂尔多斯(华北)地块南缘浅层次逆冲褶断带与祁连-北秦岭深层次变质变形带之间的构造分界。重点海相地层剖面的野外勘测与锆石U-Pb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等样品测试分析相结合,系统查证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下古生界海相地层的划分与对比方案,尤其是对研究区长期存有争议的几个重要海相地层单元的时代归属提出了新的定量年代学制约。认为盆地西、南缘的香山群、米钵山组和平凉组活动型海相复理石沉积砂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基本可比,尤其是盆地南缘平凉组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锆石U-Pb年龄谱的年轻峰值年龄分别为462 Ma和454Ma,指示它们应主体属于晚奥陶世的同时异相沉积地层单元;盆地南缘唐王陵砾岩与平凉组及其相当地层单元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存在显着差异,年轻年龄组分主要集中在744-963Ma,唐王陵砾与平凉组不具有可比性。海相层系野外和钻井剖面的沉积岩相类型及其环境演化的研究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海相沉积主要发育海岸相、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和深水斜坡相等4种的沉积相类型;沉积岩相类型的时空演化与不同沉积期沉积岩相编图研究进一步揭示,研究区早古生代海相沉积演化主要经历了寒武纪-早奥陶世和中奥陶世-晚奥陶世的两大海进-海退沉积旋回,以及与之相应的早中寒武世海进、晚寒武世-早奥陶世海退中奥陶世海进和晚奥陶世海退阶段等4个沉积阶段。通过沉积岩相、物源环境和岩石地球化学分析,结合区域构造古地理编图,将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划分为三大海相盆地演化阶段:寒武纪-早奥陶世的被动陆缘-稳定克拉通陆表海盆地,整体上呈现为台内浅洼、台地边缘低幅度坡折和坡折带外侧缓坡的结构-构造面貌;中奥陶世主体呈现为内部结构明显分异的台内坳陷、台地边缘L型裂陷边坡肩隆和台地前缘斜坡-深水裂陷海槽的结构-构造面貌,显示为陆缘-伸展弧后裂陷海槽边缘结构分异型克拉通边缘海-内陆架坳陷盆地;晚奥陶世有可能受控于弧后盆地相关的活动陆缘-碰撞弧后残余边缘海盆地。平凉组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样品的锆石U-Pb年代学和微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样品的物源主要来自于祁连-北秦岭岛弧杂岩、碰撞岛弧火山岩和(华北)鄂尔多斯地块基底变质岩的混合物源;凝灰岩和(凝灰质)砂岩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结果主体显示出活动大陆边缘和火山岛弧相关的复杂沉积-构造环境,凝灰岩锆石U-Pb年龄谱峰值基本限定了(华北)鄂尔多斯地块与祁连-北秦岭岛弧的初始碰撞时间主要发生在晚奥陶世的462-444Ma。早古生代海相盆地构造岩相古地理与海相源-储要素的对比关系研究表明,寒武系烃源岩主要受控于台地边缘斜坡沉积环境,储集岩主要为沿L型台地边缘坡折带及其侧翼的鲕粒云灰岩储集体;中奥陶世马家沟组烃源岩主要受控于沿L型台地边缘隆起前缘斜坡和后缘的台内坳陷局限海沉积环境,储集岩主要为受控于L型古隆起及其内、外侧翼斜坡环境的白云岩储集体;晚奥陶世平凉组烃源岩主要受控于鄂尔多斯古陆边缘的深水-斜坡相沉积环境,储集岩主要为古陆边缘缓-陡坡变换带的碳酸盐岩生物礁和前缘斜坡带的重力流沉积。
LI Jinyi(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9](2004)在《中国大陆地壳“镶嵌与叠覆”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文中研究说明初步探讨了中国大陆地壳“块带镶嵌多层叠覆”的结构特征和多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中国大陆地壳新元古代中期以来的一级构造单元有中朝、塔里木、扬子、敦煌4个陆块和中央、西北、东北、西南、东南5个造山区(带)。中朝陆块的形成源于古元古代期间发生的古大陆裂解;扬子、塔里木和敦煌陆块的形成源于新元古代早期发生的古大陆裂解。西北造山区的形成源于古生代晚期洋盆关闭、大陆碰撞并叠加新生代陆内再造山;东北造山带的形成过程包括古生代碰撞造山及中生代增生、碰撞造山;中央造山带至三叠纪大陆碰撞才最后形成并叠加有新生代再造山;东南造山带的形成经历了古生代至新生代的多次造山作用;西南造山带主要是中—新生代造山作用的产物。这些单元都具有“块带镶嵌多层叠覆”的结构特征和多阶段构造演化的特点。中国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可以划分为太古宙—古元古代、中元古代—新元古代早期、新元古代中期—古新世和始新世以来4个构造阶段,每个阶段都对应不同的超大陆裂解-聚合旋回。其中新元古代中期以来的地壳形成演化与全球洋陆格局中的古亚洲洋、古特提斯洋、古太平洋、特提斯洋和太平洋5个动力学体制有关,相应地可以归结为古亚洲、古特提斯、古太平洋、特提斯和太平洋5个造山域。正是这些多阶段的超大
耿元生,沈其韩,杜利林,宋会侠[10](2016)在《区域变质作用与中国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文中提出在编制1∶500万中国变质地质图的基础上,本文总结了中国主要变质带的演化以及各变质带与中国大陆地壳形成演化之间的内在联系。虽然在华北和华南克拉通都有古太古代到中太古代的变质年代记录,但是由于后期改造其变质作用的特点及与区域构造背景的联系已难以追索。新太古代末-古元古代初期的变质作用在华北克拉通表现最明显,这期变质作用紧随大规模的TTG岩浆作用,普遍具有逆时针的P-T演化轨迹,反映了地幔柱主导的岩浆-变质事件特点。古元古代晚期的变质事件在华北、华南、塔里木克拉通都有强烈反映。这期变质作用以形成具有顺时针P-T演化轨迹的高压麻粒岩为特点,与形成Columbia超大陆的一些造山带的特点类似,但是这三个不同克拉通在与Columbia聚合的时间和空间方位上存在差异。华南克拉通是相对年轻的克拉通,是沿新元古代江南造山带扬子和华夏地块拼合的产物。新元古代江南造山带的火山岩形成时代和变质作用程度从北东向南西迁移,反映了造山过程逐渐迁移和剪刀式闭合的特点。形成华南克拉通后,在其东南缘又先后经历了加里东期和印支期的变质改造,并且由北西向南东变质带从加里东期转变为印支期,但是这两期变质作用的构造背景尚不很清楚。中国南北大陆的聚合首先从西昆仑-阿尔金-北祁连-北秦岭-桐柏开始,所反映的变质作用是早古生代的蓝片岩相和榴辉岩相变质岩相伴产出,表明经历了从洋壳俯冲到陆陆碰撞的演化过程。中国东部的南北大陆到印支期才最终汇聚,相应的变质作用以南部出现高压蓝片岩相、北部出现超高压的榴辉岩相变质带为特点,表明南方大陆向北方大陆的俯冲。超高压带内普遍含有柯石英,意味着大规模的陆壳深俯冲。华北克拉通和塔里木克拉通以北的中亚造山带内存在多条从早古生代到晚古生代的变质带和多条蓝片岩相变质带,表明这是一个由多阶段、多条变质带组成的造山区。但是其变质作用的空间和时间演化还有待进一步深入。青藏高原变质带具有北老南新的空间分布特点,最北部的印支期龙木错-双湖-澜沧江变质带反映了原特提斯和古特提斯洋的碰撞拼合过程,北部的燕山期班公湖-怒江变质带和中部的喜马拉雅早期雅鲁藏布江变质带反映了新特提斯洋的两次碰撞拼合过程,南部喜马拉雅晚期的高喜马拉雅变质带反映了印度板块向北俯冲导致的高原快速隆升过程。
二、川滇交界区晚太古代绿岩带盆地的演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川滇交界区晚太古代绿岩带盆地的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从关键地质事件看华南的前寒武系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自然的”前寒武纪地质年表 |
二、太古宇 |
1 地层问题 |
2 构造意义 |
三、 Transition期 |
1 关于Transition期 |
2 地层问题 |
3 构造意义 |
1) 构造样式 |
2) 构造线方向 |
3) 变形方式 |
四、 古元古—中元古界 |
1 关于会理群和昆阳群的底界 |
2 地层问题 (表2) |
3 构造意义 |
五、 新元古代 |
1 川滇地区的新元古界 |
2 湘赣地区的新元古界 |
3 关键地质事件及其构造意义 |
六、 结束语 |
(3)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来自古地磁与岩浆作用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方法、内容及目标 |
1.3 论文主要实物工作量 |
1.4 论文主要进展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2 地层特征 |
2.3 岩浆特征 |
第三章 北山南部晚古生代火成岩地质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岩石成因 |
3.1 火成岩野外地质与岩石学特征 |
3.2 火成岩锆石U-Pb定年及Hf同位素结果 |
3.3 火成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4 火成岩年龄及其岩石成因 |
第四章 北山南部石炭系与二叠系古地磁结果 |
4.1 古地磁样品采集 |
4.2 采样地层时代的厘定 |
4.3 岩石磁学结果 |
4.4 系统热退磁测试及数据结果 |
4.5 剩磁获取时代及原生性分析 |
第五章 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 |
5.1 北山南部晚古生代岩浆活动的年代学格架及其产生构造环境 |
5.2 北山南部地块晚古生代的古地理位置及构造归属 |
5.3 北山南部地层格架与沉积演变 |
5.4 北山地区的基底结构属性 |
5.5 北山地区晚古生代构造演化过程 |
第六章 对古亚洲洋构造演化的启示 |
6.1 古亚洲洋闭合时限的探讨 |
6.2 古亚洲洋晚石炭世与早二叠世构造古地理重建 |
第七章 结论及存在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作者在学期间发表文章与主持项目情况 |
(1)发表文章 |
(2)主持项目 |
致谢 |
(4)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论文选题意义及选题依据 |
第二节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三节 论文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
第二节 北疆区域构造演化史 |
一、前震旦纪——大陆基底及新疆联合古陆形成演化阶段 |
二、震旦纪—石炭纪——新疆联合古陆解体、古亚洲洋洋陆转化阶段 |
三、大陆板内演化阶段 第三章 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沉积演化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一、研究区位置 |
二、研究现状 |
第二节 准东地区与准噶尔盆地腹部地区演化的差异性 |
一、地球物理场特征 |
二、地壳结构和基底埋深 |
三、盖层沉积构造特征 |
第三节 准东地区次级构造单元划分 |
第四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
一、主要不整合面的分布与特征 |
二、构造层序 |
第五节 准东地区沉积格局的演化 |
一、研究方法和数据 |
二、准东地区沉积建造演化 |
三、准东地区沉积演化的主要特征 |
第六节 准东地区间歇性的抬升剥蚀和沉积埋藏 |
第七节 沉积中心形态和长轴方向的变化与块体的旋转 |
一、现象的存在 |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 |
三、块体旋转的研究简史 |
四、海西末期—印支期吉木萨尔凹陷的旋转 |
第八节 中晚侏罗世沉积构造的异常表现与构造逃逸 |
一、中晚侏罗世的沉积—构造异常表征 |
二、可能的形成机制—构造逃逸 |
三、构造逃逸的定义及研究简史 |
四、准东地区构造逃逸的特点 第四章 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特征与盆地原型的演化 |
第一节 现今构造特征 |
一、盖层断裂发育特征 |
二、局部构造类型 |
三、构造样式与构造变形带 |
第二节 构造发育史和棋盘格构造格局成因 |
一、东西向构造剖面 |
二、南北向构造剖面 |
三、构造物理模拟实验的启示 |
四、棋盘格构造格局的成因初探 |
第三节 克拉美丽断裂带 |
一、克拉美丽断裂带结构 |
二、克拉美丽断裂带的演化 |
三、克拉美丽断裂带对准东盆地沉积构造格局的影响 |
第四节 奇台凸起是大型扭压性构造转换带 |
一、奇台凸起是大型构造转换带 |
二、奇台凸起扭压性构造转换带的形成与演化 |
三、近平行于奇台凸起的大1井—将军庙构造线 |
第五节 对三台凸起认识的深化 |
一、三台凸起早期的展布当进一步向东向西扩展 |
二、三台凸起的边界断裂显示为早正晚逆的反转构造 |
三、三台凸起的构造演化 |
四、三台凸起的张扭/压扭性活动 |
第六节 帐北断褶带——构造挤压前缘的后冲与大型复合断展褶皱 |
一、帐北断褶带目前的构造格局与分段性 |
二、帐北断褶带的剖面结构——后冲断裂作用与大型断展褶皱 |
三、帐北断褶带的压扭性构造活动特点 |
四、帐北断褶带的持续变形和生长地层 |
第七节 再论准东地区逃逸构造——从构造角度的厘定 |
一、区域构造背景 |
二、准东逃逸构造的主要组成要素 |
第八节 盆地原型的恢复 |
一、海西期克拉美丽前陆盆地——前陆碳酸盐缓坡与周缘前陆盆地 |
二、晚海西期克拉美丽山前坳陷是扭压盆地而不是前陆盆地 |
三、晚海西期时吉木萨尔凹陷是南断北超的半地堑式断陷 |
四、古城凹陷和木垒凹陷——由海西期扭张盆地向印支—燕山期扭压盆地的转化 |
五、扭旋盆地——海西末期—印支期的准东盆地原型 |
六、侏罗纪聚煤盆地反映构造挤压还是拉张环境? |
七、喜山期博格达山前前陆盆地 |
第九节 准东盆地构造演化简史 |
一、晚石炭世——中二叠世北部强烈挤压南部张裂的构造分异阶段 |
二、晚二叠世——三叠纪扭旋作用下的构造格局改造阶段 |
三、早中侏罗世压扭作用下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
四、中晚侏罗世构造逃逸中的陆内坳陷盆地阶段 |
五、白垩纪的挤压调整与掀斜阶段 |
六、新生代天山山前前陆盆地阶段 第五章 海西期的古博格达裂谷 |
第一节 博格达山研究现状 |
一、晚古生代区域构造属性——是裂谷还是岛弧? |
二、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多期复活再降 |
三、晚新生代博格达造山作用的基本特征 |
第二节 构造层序的划分 |
一、地层与不整合 |
二、构造层序 |
第三节 早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开始张裂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四节 中晚石炭世古博格达裂谷发育顶峰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五节 早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再次张裂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裂谷再次拉张的岩浆活动证据 |
四、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六节 中二叠世古博格达裂谷拗陷萎缩 |
一、地层展布 |
二、沉积特征 |
三、古裂谷格局的恢复 |
第七节 古博格达裂谷演化的主要演化特征 |
一、古博格达裂谷的横剖面形态——半地堑式裂谷 |
二、古博格达裂谷的东西分段性 |
三、古博格达裂谷的延伸范围及与相邻造山带的关系 |
四、古博格达裂谷的动力学性质——碰撞谷 第六章 印支—燕山期古博格达山的崛起、削蚀与周期复活再隆 |
第一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Ⅰ:印支期构造层 |
一、仓房沟群构造亚层 |
二、小泉沟群构造亚层 |
第二节、露头层序地层特征Ⅱ:燕山期构造层 |
一、水西沟群构造亚层 |
二、石树沟群构造亚层 |
三、白垩系构造亚层 |
第三节、博格达山地区盆山沉积耦合作用的特征 |
一、沉积物碎屑组分及磁化率的系统变化指示古博格达山的逆序蚀顶过程 |
二、粗碎屑楔状体近周期性向盆地内进积指示古博格达山的准周期性复活造山 |
三、与造山带的幕式复活再隆相伴的岩浆活动 |
四、盆地沉积型式和水系几何形态的变化反映造山带隆升机制的不断调整 |
五、盆地沉积中心的定向迁移等现象指示与造山带的挤压同步叠加的走滑作用 |
六、盆地演化与层序发育的主控因素——构造作用 |
七、盆山构造演化的阶段性 |
八、造山运动的极性与反转 |
第四节、今博格达造山带构造变形样式的启示 |
一、山体南北坡地貌的不对称性 |
二、山体的块断隆升造山 |
三、造山带构造变形的分带性与层次性 |
四、博格达双向背冲推覆构造的形成时代 |
五、博格达造山带是大型厚皮反转构造 |
第五节、古博格达山是扭压造山带 |
一、构造扭压作用(transpression)及其应变分解 |
二、博格达造山带是扭压造山带 |
三、印支期古博格达裂谷的闭合回返与右行扭压造山 |
四、燕山—喜山期博格达地区左行扭压造山 |
五、古博格达山属于以纯剪作用为主的扭压造山带 |
六、古博格达山到底有多宽、多高? 第七章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格局演变的主要特征及机制 |
第一节 晚古生代以来东天山地区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主要特点 |
一、板块构造背景内的盆山格局演化 |
二、盆山格局的的继承性与相对稳定性 |
三、变形边界条件是控制盆山差异演化的重要因素 |
四、以走滑、扭压、旋转及构造逃逸为主要形式的块体间不断的调整与相对运动 |
五、盆山构造格局演化的多阶段性及其对区域构造演化的灵敏反映 |
第二节 早二叠世北疆地区是否存在普遍的拉张 |
一、早二叠世的构造拉张现象 |
二、早二叠世是区域挤压而不是构造拉张 |
三、早二叠世独特构造现象的成因解释 |
第三节 中二叠世存在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吗? |
一、泛准噶尔超级大湖盆存在吗? |
二、中二叠世湖盆持续沉降的机制 |
第四节 早印支期强烈的构造扭压与泛大陆巨型剪切带 |
一、北疆地区陆内盆山构造格局的快速奠定 |
二、北疆地区大型走滑韧剪断裂带及构造扭压作用的普遍发育 |
三、大型走滑断裂及构造扭压作用在整个中亚造山带的普遍发育 |
四、再探泛大陆巨型韧剪带模式(the Pangea megashear) |
第五节 晚三叠世—中侏罗世北疆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还是伸展?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北疆及邻区中生代聚煤盆地形成于构造挤压环境 |
三、中生代北疆地区构造挤压的区域构造背景 |
第六节 中侏罗世晚期—白垩纪蒙古高原的隆起、垮塌与环西伯利亚陆内构造体系域 |
一、问题的提出——构造驱动来自南部吗? |
二、蒙古鄂霍茨克洋的闭合 |
三、燕山期环西伯利亚地区强烈的构造表现 |
四、古蒙古高原的隆起与垮塌 |
五、两个高原的对话:古蒙古高原vs青藏高原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
第一节 论文研究总结 |
一、取得的主要认识 |
二、创新与特色 |
第二节 存在问题及今后研究方向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研究生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5)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地质特征和地壳构造格架(论文提纲范文)
1 主要地质特征 |
1.1 地表出露的地质体 |
1.1.1 阴山-燕山山脉 |
1.1.2 大兴安岭及蒙古高原东南部 |
1.1.3 松辽盆地 |
1.1.4 小兴安岭 |
1.1.5 长白山脉 |
1.1.6 三江盆地 |
1.1.7 下辽河盆地 |
1.2 大型断裂构造 |
2 地壳构造格架 |
2.1 始新世以来地壳构造格局 |
2.2 晚三叠世至古新世的构造格局 |
2.2.1 晚三叠世至中侏罗世 |
2.2.2 晚侏罗世构造单元划分 |
2.2.3 白垩纪构造单元 |
2.3 古生代至中三叠世构造单元 |
2.3.1 东北地区古生代构造单元是地块拼贴还是陆缘增生造山带 |
2.3.2 关于松辽盆地的基底与松辽盆地两侧构造单元对比连接 |
2.3.3 关于华北克拉通北缘的边界与华北北缘燕山-阴山地区的构造属性 |
2.3.4 关于古亚洲洋关闭的位置和时限 |
2.3.5 东北地区古生代构造单元及其主要特征 |
2.3.5. 1 大兴安岭造山系 |
2.3.5. 2 阴山-燕山造山系 |
2.3.5. 3 小兴安岭造山系 |
2.3.5. 4 张广才岭古生代造山系 |
2.3.5. 5 老爷岭造山系 |
2.3.5. 6 华北克拉通 |
3 结语 |
(6)山东省大地构造格局和地质构造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区域大地构造及研究意义 |
1.2 选题依据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完成的工作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 |
2.1 山东省大地构造位置 |
2.2 中国大陆地壳演化 |
2.3 山东省区域地质概况 |
2.4 山东省构造演化阶段划分 |
第三章 早前寒武纪陆块形成和演化 |
3.1 早前寒武纪基底构造单元 |
3.2 早期演化的重大构造热事件及同位素年龄制约 |
3.3 中太古代残留陆块—沂水和唐家庄古陆核 |
3.4 新太古代活动大陆边缘花岗-绿岩带—泰山和栖霞花岗-绿岩带 |
3.5 古元古代傲徕山岩浆活动带 |
3.6 古元古代鲁东裂陷盆地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新元古代大陆裂解与聚合 |
4.1 大地构造背景和构造单元划分 |
4.2 中-新元古代重大构造热事件及同位素年龄制约 |
4.3 中元古代大陆裂解 |
4.4 新元古代造山作用—苏鲁同碰撞花岗岩带 |
4.5 新元古代造山后伸展作用 |
4.6 中-新元古代陆壳演化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古生代沉积-构造古地理与板块活动 |
5.1 华北板块古生代构造格局及演化 |
5.2 山东省古生代沉积-构造古地理 |
5.3 古生代构造岩浆活动 |
5.4 古生代地壳演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及中-新生代伸展构造格架 |
6.1 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和中-新生代构造单元划分 |
6.2 中生代岩浆活动 |
6.3 中生代陆相盆地与盆岭构造 |
6.4 巨型构造活动带 |
6.5 中生代构造变形 |
6.6 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 |
6.7 中-新生代陆壳演化 |
6.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山东省大地构造演化综述 |
山东省大地构造单元综合划分 |
取得的主要成果及意义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介 |
(7)新甘蒙北山地区晚古生代古沉积面貌及构造属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 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和创新性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大地构造位置 |
2.2 中亚造山带中段主要地块特征 |
2.3 北山地区构造单元划分及特征 |
第三章 北山地区晚古生代地层厘定及综合地层框架 |
3.1 上古生界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厘定 |
3.2 不整合类型 |
3.3 综合地层框架 |
第四章 双鹰山地块南缘晚古生代沉积面貌及物源分析 |
4.1 概述 |
4.2 剖面描述 |
4.3 测试分析结果 |
4.4 双鹰山、石板山及敦煌地块岩石组合及地质年代对比 |
4.5 讨论 |
第五章 石板山地块北缘晚古生代沉积面貌及物源分析 |
5.1 概述 |
5.2 剖面描述 |
5.3 测试分析结果 |
5.4 讨论 |
第六章 石板山地块南缘晚古生代沉积面貌及物源分析 |
6.1 概述 |
6.2 剖面描述 |
6.3 测试分析结果 |
6.4 讨论 |
第七章 北山地区晚古生代沉积面貌恢复及区域对比 |
7.1 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沉积面貌 |
7.2 北山南部石炭–二叠纪裂谷盆地动力学背景 |
7.3 北山北部晚古生代构造演化和盆地原型探讨 |
7.4 沉积面貌与烃源岩展布 |
7.5 天山–兴蒙构造带晚古生代沉积面貌对比 |
第八章 主要认识和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作者简介 |
(8)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海相盆地原型及其对油气地质条件的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方法 |
1.5 完成的主要工作 |
1.6 主要成果认识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构造单元及其物质组成 |
本章摘要 |
2.1 区域构造单元与盆山结构面貌 |
2.2 区域断裂构造体系 |
2.3 主要盆-山结构单元的物质组成 |
第三章 早古生代海相沉积地层格架 |
本章摘要 |
3.1 海相地层单元时代归属的锆石U-Pb年代学制约 |
3.2 寒武系海相地层划分与对比 |
3.3 奥陶系海相地层划分与对比 |
第四章 早古生代海相沉积体系与沉积环境 |
本章摘要 |
4.1 沉积体系与沉积相类型 |
4.2 沉积环境 |
4.3 早古生代海相沉积演化阶段 |
第五章 寒武纪-早奥陶世构造古地理与原盆地特征 |
本章摘要 |
5.1 早寒武世构造古地理环境 |
5.2 中寒武世构造古地理环境 |
5.3 晚寒武世构造古地理环境 |
5.4 早奥陶世构造古地理环境 |
5.5 寒武纪-早奥陶世原型盆地及剖面结构特征 |
第六章 中-晚奥陶世构造古地理与原盆地特征 |
本章摘要 |
6.1 中奥陶世构造古地理与原盆地特征 |
6.2 中奥陶世原型盆地及其剖面结构特征 |
6.3 晚奥陶世构造古地理与原盆地环境 |
6.4 晚奥陶世原型盆地及其剖面结构特征 |
6.5 晚奥陶世沉积物源环境 |
第七章 早古生代海相油气地质条件的受控因素 |
本章摘要 |
7.1 海相烃源岩特征及受控因素 |
7.2 有利储层岩相带及受控因素 |
7.3 奥陶系残存沥青分布与赋存状态 |
主要结论与认识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中国大陆地壳“镶嵌与叠覆”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指导思想和几个基本概念 |
3 中国大陆地壳的构造分区 |
4 中国大陆地壳不同构造区的主要组成特征 |
4.1 中朝陆块 |
4.2 塔里木陆块 |
4.3 扬子陆块 |
4.4 中央造山区 |
4.5 西北造山区 |
4.6 东北造山区 |
4.7 东南造山区 |
4.8 西南造山区 |
4.9 敦煌陆块 |
5 中国大陆地壳的形成演化 |
5.1 太古宙—古元古代阶段(3800~1800 Ma) |
5.2 中元古代—新元古代中期阶段(1800~630 Ma) |
5.3 震旦纪至第四纪(630Ma—) |
6 结语 |
(10)区域变质作用与中国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变质岩系的时空分布 |
2 形成古老陆块的区域变质作用 |
2.1 古老变质作用的年代学记录 |
2.2 新太古代的变质作用与地壳增生和再造 |
2.3 与哥伦比亚超大陆会聚有关的古元古代晚期的变质作用 |
3 与扬子克拉通形成演化有关的区域变质作用 |
4 与中国南北大陆汇聚有关的区域变质作用 |
5 与中国北方大陆地壳增生有关的变质作用 |
6 与青藏高原形成、隆升有关的变质作用 |
7 结论 |
四、川滇交界区晚太古代绿岩带盆地的演化(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关键地质事件看华南的前寒武系划分[J]. 吴根耀. 地层学杂志, 2006(03)
- [2]川滇交界区晚太古代绿岩带盆地的演化[J]. 吴根耀. 大自然探索, 1990(04)
- [3]北山南部晚古生代构造格局与演化:来自古地磁与岩浆作用的制约[D]. 许伟. 长安大学, 2019(07)
- [4]天山东段盆山构造格局的多期演变[D]. 卢苗安.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07(03)
- [5]中国东北地区主要地质特征和地壳构造格架[J]. 李锦轶,刘建峰,曲军峰,郑荣国,赵硕,张进,孙立新,李永飞,杨晓平,王励嘉,张晓卫. 岩石学报, 2019(10)
- [6]山东省大地构造格局和地质构造演化[D]. 宋明春.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08(03)
- [7]新甘蒙北山地区晚古生代古沉积面貌及构造属性[D]. 牛亚卓. 西北大学, 2019(01)
- [8]鄂尔多斯地块西南部早古生代海相盆地原型及其对油气地质条件的制约[D]. 杨甫. 西北大学, 2015(01)
- [9]中国大陆地壳“镶嵌与叠覆”的结构特征及其演化[J]. LI Jinyi(Institute of Ge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China). 地质通报, 2004(Z2)
- [10]区域变质作用与中国大陆地壳的形成与演化[J]. 耿元生,沈其韩,杜利林,宋会侠. 岩石学报, 201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