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000例健康成人HBsAg测定及肝功能普查(论文文献综述)
徐学文[1](2021)在《糖基化标志物在肝胆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是我国常见第四位恶性肿瘤和第二位肿瘤致死病因,主要组织学类型有三种: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及混合型肝癌(HCC-ICC)。胆道肿瘤(Biliary tract cancers,BTC)包括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胆囊癌(gallbladder cancer),是由胆道或是胆囊上皮的胆管细胞分化形成的一组异型性肿瘤,两者都属于消化系统肿瘤中致死率极高的肿瘤。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可极大程度地改善肝胆肿瘤患者预后。随着检测技术和影像学技术等的飞速发展,肿瘤诊断取得很大进步,但是由多因素、多阶段以及多种生物学行为共同作用形成的恶性肿瘤,异质性强,表现形式多样,目前尚没有灵敏度和特异性都满足临床需求的肝胆肿瘤标志物。目前临床使用的肿瘤标志物大部分都是糖蛋白,如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但是常规的基于抗原-抗体反应原理的检测不能对糖蛋白糖链部分进行分析。糖链通过共价结合的方式连接在蛋白多肽骨架的特定氨基酸上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糖基化。N-糖基化和O-糖基化是两种主要的糖基化类型。人体内约70%的蛋白质为糖蛋白,糖基化是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之一,主要发生于高尔基体和内质网。大量研究表明:生命体内存在活跃的蛋白质糖基化过程,并与多种疾病(如急慢性炎症性疾病、恶性肿瘤等)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研究恶性肿瘤中糖基化改变以及寻找肿瘤中的糖基化标志物,对肿瘤的早期诊断、疾病进程监测、预后评估和寻找治疗靶点都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课题组前期采用凝集素印迹(Lectin Blot)、凝集素芯片(Lectin microarray)以及糖蛋白电泳等技术对肝胆肿瘤的异常糖基化及其临床应用进行了系列研究与探索。本研究在前期工作基础上,进一步从N-糖组和特定糖基化糖蛋白两个方面,探讨糖基化标志物在肝胆肿瘤临床辅助诊断、动态随访及疗效监测中的价值。第一部分:基于血清N-糖指纹图谱检测技术的肝内胆管癌(ICC)与肝细胞癌(HCC)鉴别诊断模型的构建ICC是PLC的组织学类型之一,仅次于HCC。但ICC与HCC相比,进展更快,对放化疗不敏感,ICC患者预后较差。临床上一般采用影像学方法对ICC进行诊断,但准确性不足,存在被误诊为HCC的可能。因此,ICC与HCC的鉴别诊断非常重要,可帮助临床做出精准的治疗决策。本部分研究纳入本院2014年-2019年间行手术切除且经病理确诊为ICC患者210例和HCC患者210例,采用高通量血清N-糖指纹图谱检测技术(N-Glycan Finger Print,NGFP技术)进行血清蛋白N-糖谱分析,试图寻找ICC与HCC的N-糖谱特征性差异。经差异性分析和多因素Logistc回归分析结果,基于6个N-聚糖结构[NGA2FB(Peak2),NG1A2F(Peak3),NA2(Peak5),NA2F(Peak6),NA3(Peak8)和NA4(Peak11)]建立nomogram模型用于鉴别ICC与HCC。其在训练组ROC曲线下面积(0.845,95%CI:0.788-0.902)优于AFP、CEA和CA 19-9(AFP:0.793,95%CI:0.732-0.854;CEA:0.592,95%CI:0.496-0.687;CA19-9:0.674,95%CI:0.582-0.767)。在验证组亦达到同样效果(AUC:0.810,95%CI:0.728-0.891),可见模型对ICC与HCC的鉴别诊断展示了良好的诊断效能。此外,本部分研究于2014年-2020年对53例ICC与263例HCC患者进行术后随访研究,并根据术前血清N-糖指纹图谱计算nomogram模型得分,分析模型对ICC患者术后预后评估价值。结果显示:nomogram模型可对ICC患者术后生存期、复发风险进行预测,高危组患者(术前nomogram大于238.31)术后总生存期比低危组(术前nomogram小于238.31)短,更易复发,提示临床需要积极监测与强化治疗,以提前预防肿瘤复发,延长患者生存期。综上,我们建立的基于NGFP技术的nomogram诊断模型,可有效鉴别诊断ICC与HCC,并对ICC患者术后预后评估具有一定价值,为临床ICC患者的诊断与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第二部分基于凝集素捕获技术的唾液酸化Fetuin 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本部分研究基于抗体-凝集素双夹心技术原理,在前期课题组系列异常糖基化特定蛋白研究的基础上,按课题组承担的2018年国家科技部传染病重大专项(2018ZX10302205-003)研究计划,聚焦唾液酸化的胎球蛋白A,利用乏唾液酸化的胎球蛋白A抗体与识别糖蛋白唾液酸糖型的黑接骨木凝集素(Sambucus nigra lectin,SNA)自建Lectin-ELISA检测方法,检测血清中唾液酸化的胎球蛋白A水平。通过对560例样本(健康对照组100例、慢性乙型肝炎组124例、肝硬化组36例、肝细胞癌组300例)的检测发现HCC组血清SNA-Fetuin A水平显着高于非患癌组(1.362±0.31 vs 1.152±0.38)(p<0.001),提示胎球蛋白A的唾液酸化结构改变与肝癌的发生发展可能具有潜在的联系。将SNA-Fetuin A与AFP通过逻辑回归构建诊断模型Logist SNA-F1=-2.884+2.675×SNA-Fetuin A+0.034×AFP。诊断模型Logist SNA-F1用于HCC与非患癌组的鉴别诊断,其ROC曲线下面积达0.860(95%CI:0.815-0.915),显着高于AFP(0.809,95%CI:0.763-0.854)与SNA-Fetuin A(0.790,95%CI:0.731-0.850)单项指标。此外,我们还发现AFP阴性的HCC患者SNA-Fetuin A水平同样显着高于非患癌组(1.364±0.305 vs 1.146±0.381)(p<0.001)。进一步结合临床实验室指标构建AFP阴性的HCC诊断模型Logist SNA-F2=-13.674+2.594×SNA-Fetuin A+0.161×年龄-0.013×TBIL+0.091×ALB-0.011×ALT+0.009×AST。该诊断模型在AFP阴性的HCC患者与非患癌者的鉴别中具有较高的诊断效力,其ROC曲线下面积达0.919(95%CI:0.886-0.952)。以上研究结果提示:基于血清SNA-Fetuin A水平构建的两个诊断模型Logist SNA-F1、Logist SNA-F2对HCC及AFP阴性HCC的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综上两部分的研究,基于NGFP技术nomogram模型对于临床原发性肝癌ICC和HCC的鉴别和预后评估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和转化前景;本研究自建的Lectin-ELISA检测SNA-Fetuin A,可补偿临床AFP敏感性不足,为AFP阴性的HCC患者提供了新的辅助诊断指标。
王桂玲[2](2021)在《基于微粒操控技术的肝癌血清标志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一种是常见且致死率极高的恶性肿瘤,高居全球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三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肝癌侵袭力强,经手术切除、肝移植后患者五年生存率仅为70%,加上肝癌的预后较差,复发风险较高,因此HCC的早期诊断意义重大。甲胎蛋白(Alpha-fetoprotein,AFP)肝癌标记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医学诊断,但受肝癌细胞分化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单独AFP诊断肝癌的敏感性仅60%~70%,临床诊断价值极有限。诸多研究表明在不同临床分期HCC患者血清中的可溶性程序性死亡因子配体1(Soluble programmed death factor ligand 1,s PD-L1)表达水平有显着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与AFP的表达水平呈显着正相关。肝癌治疗领域专家表示,肿瘤标志物s PD-L1或许可成为HCC临床诊断的辅助性血清标志物,AFP联合s PD-L1检测对提高肝癌诊断检测的敏感性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肝癌血清标志物诊断的方法主要有免疫胶体金技术(GICA)、酶联免疫吸附技术(ELISA)、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放射性免疫分析法(RIA)等。其中,ELISA法的重复性差,需要多次抗体孵育和反复清洗等步骤;GICA法检测灵敏度较低、定量难;CLIA法需专业检测设备,成本较高且不利于现场检测;RIA检测结果易受待测样品的处理方式、降解酶、盐及PH等的影响。探求一种快速、准确、低成本的免疫检测方法对肝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肝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主要以抗原抗体发生免疫结合反应为基础,目前国内生产的肝癌血清标志诊断物产品质量不一,国外进口价格昂贵。制备高效价、特异性强、成本较低的肝癌血清标志物抗原抗体可为肝癌的早期快速检测提供有效试剂。基于交流动电效应和阻抗免疫传感的微粒操控技术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无需标记、成本较低,操作简单和便携等优势。国外的相关文献报道该技术可成功检测到f M水平的BPA和Zika病毒RNA的定量检测。前期本实验室利用该微粒操控技术成功检测了新城疫病毒(NDV)、猪圆环病毒(PCV)、禽流感病毒(AIV)、布鲁氏菌(Brucellosis)抗体等,但用于肝癌血清标志物的检测尚未见报道。该技术以制得的AFP、s PD-L1抗原抗体为检测试剂,通过对微电极芯片的清洗方式及AFP和s PD-L1抗体的最佳包被条件、封闭时间以及最佳交流电检测条件进行优化,初步建立基于交流动电效应和阻抗免疫传感的肝癌血清标志物快速检测方法。后期可通过保护剂对包被抗体的芯片进行处理后真空密封保存,使用时,仅需连接一台手机大小的微型阻抗仪,即可完成现场1min快速检测。本文的研究内容如下:(1)甲胎蛋白(AFP)在原核系统中高效表达及纯化根据Gen Bank中提供的AFP全基因序列(Gen Bank登录号:NM_001134.2),进行大肠杆菌的密码子偏好性分析及优化,化学方法合成AFP全基因。将AFP全基因连接至p ET28a(+)质粒载体并转入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成功构建p ET28a(+)-AFP/BL21(DE3)。分别从诱导时间、温度、IPTG浓度筛选出AFP重组蛋白的最佳诱导条件。获得大量表达的AFP重组蛋白后,利用His-tag镍柱纯化AFP重组蛋白,纯化后的AFP重组蛋白经SDS-PAGE电泳纯度鉴定、BCA法浓度测定、Western-blot特异性鉴定。(2)AF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生物学鉴定以上述制得的AFP重组蛋白为免疫原,腹腔注射免疫BALB/c小鼠。经4次免疫后,取免疫小鼠眼眶血进行细胞融合前血清效价的测定。并于细胞融合前三天,双倍剂量抗原加强免疫小鼠。利用PEG1500诱导小鼠的脾细胞悬液与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有限稀释法、间接ELISA法对融合后的细胞上清进行筛选,以筛得稳定分泌抗体的杂交瘤阳性细胞株。对阳性细胞株进行两次以上的亚克隆以保证筛得AFP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并扩大培养,将单克隆杂交瘤细胞腹腔注射到小鼠体内诱生AFP腹水单抗,后经protein A柱纯化。对提纯的AFP抗体进行生物特性鉴定:包括SDS-PAGE纯度鉴定,BCA法浓度测定,单抗亚型鉴定、Western-blot特异性鉴定,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单抗效价测定等。(3)建立并优化微粒操控技术并应用于AFP、s PD-L1抗原的特异性检测微电极芯片的预处理:芯片扫频、镜检观察电阻丝是否有短路或断路,对芯片清洗方式的优化及芯片的臭氧活化,以有利于亲水性的活性基团与AFP、s PD-L1抗体的相结合。对AFP、s PD-L1抗体的包被浓度及包被时间、最佳封闭时间进行优化,然后将芯片连接阻抗仪检测AFP、s PD-L1抗原。优化阻抗仪检测电参数(交流电压及电流电频率),初步建立微粒操控技术并应用于AFP、s PD-L1抗原的特异性检测。从灵敏度、特异性和重复性等对微粒操控技术进行评价。结果:(1)双酶切鉴定结果表明该AFP重组质粒成功构建。重组质粒转化到BL21感受态细胞后,在30℃,0.1mmo L/L IPTG浓度,诱导8h的条件下,AFP重组蛋白可大量表达,经Ni柱亲和层析纯化,SDS-PAGE结果表明纯化后的AFP重组蛋白纯度较高,BCA法测得浓度达0.9239mg/m L。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纯化后的AFP重组蛋白与市售的AFP抗体能发生强烈的特异性结合。(2)经统计,第一次细胞融合的融合率为78.6%,阳性率达73.2%,三次亚克隆共筛得3株AFP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1-10D、2-8D、6-3C。第二次细胞融合的融合率达100%,阳性率达99.7%,四次亚克隆筛选共得4株能稳定分泌AFP单抗的单克隆杂交瘤细胞株,分别命名3-6C、4-5C、3-9F、6-10F。上述细胞株经冻存复苏和多次传代,仍能分泌高效价抗体。亚型鉴定结果表明第一次细胞融合的1-10D、2-8D、6-3C均为Ig G2a型。诱生的AFP腹水单抗,经protein A柱纯化及SDS-PAGE电泳鉴定。结果发现在55KD、25KD处分别出现条带且无杂带,这与Ig G型抗体的重链及轻链大小相符合,纯化效果较好。BCA法测得抗体浓度可达到2.0180mg/m L,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纯化的腹水单抗同AFP重组蛋白能发生特异性结合,ELISA结果显示,AFP单抗同市售的AFP抗原及自制的AFP重组蛋白均能发生强烈的反应,效价均可达到1:2048000。(3)芯片的最佳清洗方式:异丙醇超声清洗10min→无水乙醇超声清洗10min→超纯水超声清洗10min。抗体的最佳修饰条件:10μg/m L的AFP单抗在37℃包被1h,1%superblock 25℃封闭30min;10μg/m L的s PD-L1单抗在37℃包被3h,1%superblock 25℃封闭30min。阻抗仪最佳检测电参数均为100m V交流电压和100k HZ交流电频率。在最佳交流电参数下分别检测0.1、1.0、10、100、1000ng/m L的AFP、s PD-L1抗原稀释液。结果表明该微粒操控技术对AFP、s PD-L1抗原的检测下限均可达1ng/m L,检测结果较稳定。特异性实验中,芯片分别包被AFP、s PD-L1单抗以检测正常人及肝癌血清样品,结果表明该微粒操控技术检测AFP、s PD-L1抗原的特异性(特异性检出阴性率)均可达96.7%。重复性实验中共检测20例肝癌血清和4例正常人血清(每例样品做三组平行),AFP单抗负载芯片的灵敏度(特异性检出阳性率)达95%,s PD-L1单抗负载芯片的灵敏度可达96.6%。临床实验相关性结果表明肝癌血清中AFP与s PD-L1的表达呈一定正相关。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p ET28a(+)-AFP/BL21(DE3)基因工程菌,经大量诱导表达及纯化,制得纯度较高的AFP重组蛋白。以此为免疫原,经长程免疫法,PEG1500促细胞融合、有限稀释法和ELISA筛选,两次细胞融合共筛得到7株能稳定分泌AFP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诱生的腹水单抗经Protein A柱纯化制得效价高且特异性的AFP抗体。利用制备的AFP抗原和抗体及前期实验室制得并保存s PD-L1抗原抗体,建立了微粒操技术的AFP、s PD-L1抗原快速检测方法,从灵敏度、特异性、重复性及临床样品的检测等对该技术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利用该技术检测肝癌血清标志物,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重复性良好。本研究为肝癌早期的现场快速诊断提供了有效试剂和低成本的检测新技术。
赵鹏飞[3](2020)在《不同中医体质人群外周血TCR免疫组库分析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文中指出目的:体质辨识是中医体质学研究的基础与核心,但中医体质辨识的标准化和客观化仍是一个有待解决的难题,限制了体质学说的应用和推广。从常规体检项目中挖掘判定体质的实验室指标,可辅助实现体质判定的客观化。既往研究表明,不同体质人群在免疫、代谢等功能方面存在差异。免疫组库技术是一个重大的开创性技术突破,本研究旨在将免疫组库测序技术应用于中医体质研究中,以期发现不同体质人群适应性免疫基因重排的不同表达模式和特异性标记。血浆蛋白质在机体的免疫和代谢过程中均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免疫球蛋白约占血浆蛋白总量的20%,血浆蛋白质图谱的改变与中医体质的形成与发展关系密切,从血浆蛋白质中筛选出体质的血清生物标记物组合,对体质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根据入组标准纳入9种体质健康受试者157例,进行常规体检,空腹采集外周静脉血及晨尿样本。1.收集性别、年龄、身高、体重、血常规、尿常规、生化全项等临床数据,并对血常规、尿常规、血生化分析等进行初步统计分析,对有统计学差异的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各危险因素的判定价值。以OR值确定独立危险因素分值并建立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评估其预测体质效能。2.选取8种体质共34名年龄匹配女性受试者,针对外周血T细胞受体(TCR)β链的的互补决定区(CDR3)片段进行高通量测序。分析不同体质人群TCR组库多样性差异及免疫图谱特征,包括多样性指数、CDR3长度分布、V区、J区基因亚家族使用频率和V-J组合的多样性、特异性CDR3序列,寻找高频CDR3氨基酸序列,基于V-J组合数据构建随机森林模型,绘制ROC曲线。3.以数据非依赖采集(DIA)技术进行血浆蛋白质组定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蛋白表并对其进行功能(GO功能注释)及富集通路(和KEGG富集通路富集分析),寻找血浆蛋白表达改变及其相关功能及通路与9种体质发生之间的关系,探究9种体质在蛋白质层面的调控机制及潜在的血清蛋白生物标志物。结果:1.与平和质组相比,偏颇体质健康人常规体检结果在正常范围内波动,其中阳虚质组身体质量指数(BMI)、中性粒细胞计数(NC)、碱性磷酸酶、尿酸、血浆白蛋白占比(ALB%)偏低,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载脂蛋白A1偏高;阴虚质血钙(CA)、血小板相对淋巴细胞比值(PLR)偏低,而NC、血钾(K)、血磷偏高;气虚质的乳酸脱氢酶(LDH)、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偏低;气郁质的总胆固醇(TC)、载脂蛋白B偏低;痰湿质的体重、BMI、TC偏高;湿热质K、α-HBDH偏低;特禀质ALB%、LDH偏高,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比积、血清总蛋白、PLR、CA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中的筛选的指标为检验变量绘制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平和质组、阳虚质组、阴虚质组、气虚质组、气郁质组、痰湿质组、湿热质组、特禀质组的 AUC 值依次为:0.698、0.881、0.840、0.716、0.856、0.769、0.760、0.894。2.测序获得TCRCDR3特异克隆型2.86±1.63万种。分析免疫组库多样性,平和质组的 D50 指数、DI 指数、香农指数分别为:13.40±5.32、23.52±53.97、11.95±0.68,痰湿质组分别为:2.60±2.52、13.63±6.76、9.45±1.32,痰湿质组与平和质组相比D50值、DI指数、香农指数显着降低,其他各组与平和质组相比无显着差异。CDR3长度分布特征:一般由5-21个氨基酸组成的17种不同长度肽段序列构成,其中由9-15个氨基酸组成的7类多肽占总类的95%。健康人TCRβ链CDR3长度呈正态分布,不同体质CDR3长度分布存在差异。痰湿质组的短链CDR3占比增多,其中:9AA长度CDR3在痰湿质组平均占比(6.58±1.82)%,在平和质组平均占比(4.95±0.58)%,其他组平均占比(5.22±0.94)%;10AA长度CDR3在痰湿质组平均占比(13.35±2.85)%,平和质组平均占比(10.75±0.83)%,其他组平均占比(11.11±1.48)。痰湿质组长链CDR3占比减少,其中:13AA长度CDR3在痰湿质组平均占比(19.05±2.13)%,在平和质组平均占比(21.05±0.25)%,在其他组平均占比(20.69±1.28)%;14AA长度CDR3在痰湿质组平均占比(9.45±1.52)%,在平和质组平均占比(11.17±0.65)%,在其他组平均占比(10.91±1.10)%。其他各组无显着差异。与平和质组相比,7组偏颇体质者V基因片段使用频率存在差异,其中痰湿质组变化最显着。阳虚质组V7-8基因使用频率升高;阴虚质组无显着变化;气虚质组V6-3、V6-5、V6-6基因使用频率升高;V12-5基因使用频率下降,V4-1基因使用频率有下降趋势;气郁质组V11-2基因使用频率升高,V3-1、V4-1基因使用频率升高趋势;痰湿质组V9、V29-1、V30基因使用频率升高,V7-9、V10-3、V12-5、V20-1、V28基因使用频率下降,V2、V6-4基因使用频率有下降趋势;湿热质组V5-1、V18基因使用频率升高,V12-5、V28基因使用频率下降,V7-2使用频率有下降趋势;特禀质组V27、V28基因使用频率下降。与平和质组相比,7组偏颇体质者J基因片段使用频率存在差异。与平和质组相比,气虚质J1-4、J1-5、J1-6使用率下降;痰湿质组J2-1基因片段使用率升高。不同体质对不同J基因亚型使用率有不同的趋势。气郁质J1-1使用率有下降趋势,J2-3使用率有升高趋势;气虚质J2-5、J2-6使用率降低,J2-7使用率升高,气郁质与之有相反趋势。平和质组有享表位肽序列为ASSLSYEQY、ASSLTGNTEAF,未鉴定出偏颇体质明确独有的CDR3共有序列。与平和质组对比,应用随机森林(ROC)分类器对7种偏颇体质类型进行识别,计算ROC的曲线下面积:阳虚质组AUC:1,阴虚质组AUC:1,气虚质组AUC:0.778,气郁质组:0.772,痰湿质组:0.833,湿热质组0.944,特禀质组0.444。3.血浆蛋白质组学结果显示:与平和质组相比,阳虚质差异表达蛋白(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proteins,DEPs)共 16 个(上调 6 个,下调 10 个),Keratin,type Ⅱ cytoskeletal 2 epidermal、Transgelin-2、Talin-1等3个蛋白仅在阳虚质组差异表达,阴虚质组共201个DEPs(上调 70 个,下调 131 个),IGKV4-1、HSPA8、NCAM1、ANPEP、ORM2、OGN、FLT4、SH3BGRL3、PROCR等10个蛋白仅在阴虚质组差异表达,气虚质DEPs共195个(上调70个,下调125个),IGLV2-8、MMP2、LGALS3BP等3个蛋白仅在气虚质组差异表达,气郁质DEPs共11个(上调3个,下调9个),ATP2A1、HIST1H2BK、APCS、MYH7等4个蛋白仅在气郁质组差异表达,痰湿质组DEPs共171个(上调65个,下调106个),TXN、PZP、COLEC11等3个蛋白仅在痰湿质组差异表达,湿热质组 DEPs 共 185 个(上调 65 个,下调 120 个),S100A9、KRT10、CRTAC1、FCGBP 等4个蛋白仅在湿热质组差异表达,血瘀质组共检测到显着性差异蛋白(DEPs)185个(上调66个,下调119个),B2M、IL1RAP蛋白仅在血瘀质组差异表达,特禀质组DEPs共168个(上调65个,下调103个),LCAT、PON1蛋白仅在特禀质组差异表达。KEGG分析表明,补体和凝血级联、NF-κB信号通路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糖胺维生素结合蛋白、磷脂酶D信号通路、cGMP-PKG信号通路等免疫及代谢信号通路是8种体质共有显着变化的信号通路。阳虚质组以甲状腺激素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心律失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等信号通路的显着性富集为其与其他体质区分的关键机制等。结论:常规体检项目有潜力用于客观判别体质类型。不同体质人群免疫功能存在差异。痰湿体质的免疫组库多样性下降,CDR3长度分布有倾斜。免疫组库测序技术可以区分体质类型,尚未发现不同体质人群的特异性CDR3,不同体质人群免疫组库差异可能表现在V-J组合丰度上。偏颇体质的血浆蛋白表达存在改变。补体和凝血级联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NF-κB信号通路等免疫相关信号通路中 C9、IGHG3、AQR、SOD1、TF、CD44、APOL1、APOC2、TUBB1 蛋白表达的改变可能是8种偏颇体质所共有的变化,提示偏颇体质均有以补体和凝血级联为代表的免疫机能的降低。Transgelin-2、HSPA8、ATP2A1、TXN、S100A9分别是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痰湿质、湿热质的潜在分子标记。客观判定体质类型可能需要从多个维度分析,需要使用一组生物标记物共同构建判别模型。
郑瑞鹏[4](2020)在《基于微生物组学的慢性肝病临床特点及粪菌移植延缓肝硬化大鼠疾病进程的机制研究》文中提出慢性肝病是一种由病毒、酒精或药物等不同致病因素引起肝损伤的进行性疾病。慢性肝病的持续性进展,可导致进行性肝脏损伤、炎症和修复的恶性循环,患者通常会经历肝炎、肝纤维化和肝硬化等过程,如疾病不能被有效控制,最终可发展为肝癌。早期的肝炎主要是以肝脏局部炎症反应导致肝细胞受损为特征,炎症的持续存在则可进一步引发慢性肝炎、肝纤维化甚至肝硬化的发生,患者一旦进入肝硬化阶段将导致肝脏的不可逆性损伤,最终形成肝癌。其中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是肝癌的最常见类型。我国是肝病高发国家,据统计,2019年全世界一半以上的肝癌病例发生在中国,且80%的新增病例处于晚期癌症阶段。临床上主要采用手术切除或肝移植等外科手段对肝癌进行治疗,但肝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极低,给社会公共卫生体系和患者身体健康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发现并干预慢性肝病的早期阶段,如肝炎和肝硬化的进程,对于延缓其进展并阻止肝癌的发生发展尤为重要。肠道菌群在机体的免疫调节、代谢平衡以及营养摄入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被称为是一个被遗忘的代谢“器官”。肝脏通过门静脉、胆道与肠道连接,向肠道输送胆汁酸等生物活性物质维持机体需要,而肠道中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也会沿着门静脉逆行至肝脏进而对肝脏造成损伤,此通路被称为肠-肝轴。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临床研究表明肠道菌群紊乱在酒精性脂肪肝(Alcoholic liver disease,ALD)、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肝硬化以及肝癌等多种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的研究多聚焦于肠道菌群与某种特定的肝病之间的关联性,但肠道菌群结构分布与慢性肝病的发生发展的关系有待于深入研究。肠道菌群失衡可导致有害菌增多,产生大量的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LPS通过与Toll-like Receptor 4(TLR4)受体结合,激活免疫细胞内MyD88-NF-κB通路,最终促进IL-6、IL-1β和TNF-α等促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转录与合成分泌,从而加重炎症反应。益生菌可改善肠道菌群失衡并能延缓慢性肝病的发生和发展,从而降低肝病的恶化和死亡率。但益生菌不能在肠道中长期定殖,且不同菌株间功能差异巨大,对肝病的治疗作用仍具有较大争议。粪菌移植(Fecal microbiota transplantation,FMT)是一种将健康人的肠道菌群整体移植到患者胃肠道内,对肠道菌群进行重塑的方法,已广泛应用于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炎症性肠病、顽固性便秘以及肠道免疫缺陷等疾病。目前应用FMT治疗慢性肝病的研究较少,其原因与慢性肝病的肠道菌群结构特点未被彻底揭示相关。此外,FMT治疗慢性肝病的作用机制也并不明确。为了解多种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的组成特点,进而探讨FMT对慢性肝病的治疗作用机制。本研究拟使用高通量测序技术(16S rRNA)检测肝炎、肝硬化、HCC患者以及健康人的肠道菌群,解析不同病因和不同阶段慢性肝病的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探讨肠道菌群与慢性肝病疾病进展之间的关系。同时通过构建肝硬化大鼠模型,以FMT对肝硬化大鼠进行干预,并联合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探讨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为临床上慢性肝病的诊治技术开辟新的领域。一、慢性肝病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研究方法:(1)以肝炎、肝硬化、HCC患者以及健康个体为研究对象,使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分析慢性肝病不同阶段肠道菌群的变化;(2)根据HCC患者是否存在肝硬化,分为肝硬化肝癌(LC-HCC:52例)和非肝硬化性肝癌(NLC-HCC:23例)两组,通过与单纯肝硬化组对比,分析肝硬化的并发对HCC患者肠道菌群的影响;(3)根据疾病诱因将HCC分为乙肝病毒诱发的HCC组(HBV-HCC:35例)、丙肝病毒诱发的HCC组(HCV-HCC:25例)和酒精性HCC组(ALD-HCC:15例),探讨不同病因对HCC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和组成的影响。结果:(1)与健康组、肝炎组和HCC组相比,肝硬化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明显降低,疣微菌门和变形菌门的丰度明显增高(p﹤0.05),软壁菌门丰度显着降低(p﹤0.001);在属水平上,叶杆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肠球菌属和Erysipelatoclostridium菌属等菌属的丰度显着增高(p﹤0.05),而青枯菌属、Catenibacterium菌属和Lachnospira菌属等菌属的丰度显着降低(p﹤0.05)。与健康组和肝炎组相比,尽管HCC组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无明显变化(p﹥0.05),但梭杆菌门的丰度显着增高(p﹤0.05),同时劳特氏菌属、Clostridiates菌属以及Sarcina菌属等菌属的丰度显着增加(p﹤0.05)。这表明,在四组中,肝硬化组患者肠道菌群失调最为严重,尽管HC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变化,但菌群种类的比例变化可能与HCC的发生相关。(2)与肝硬化组相比,LC-HC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无显着变化,而NLC-HCC组肠道菌群多样性显着增加(p﹤0.05)。菌属水平分析结果显示:与肝硬化相比,LC-HCC组中双歧杆菌菌属、阿克曼菌属等有益菌属以及考拉杆菌属等产短链脂肪酸菌属丰度显着降低(p﹤0.05),拟杆菌属、脱硫弧菌属等产LPS菌属丰度显着增高(p﹤0.05)。结果提示肠道菌群中有益菌的减少以及有害菌的增多可能是肝硬化进展为HCC的原因之一。(3)在HBV-HCC组、HCV-HCC组和ALD-HCC组之间,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三组之间没有显着差异(p﹥0.05)。尽管在三组中发现了肠球菌属等18个差异性菌属,但在门水平上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HCC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与其不同病因无显着关联性。二、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方法:使用CCL4和CCL4联合酒精的方法分别构建了两种肝硬化大鼠模型,并每天给予健康大鼠的粪便菌液进行干预治疗。(1)连续造模12周后,比较分析各组大鼠的生活状态、体重、腹水形成时间、生存时间和死亡率;并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HE染色技术对各组大鼠的肝功能指标以及肝脏的纤维化程度进行检测,探讨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2)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IL-6、IL-1β、和TNF-α炎症因子以及血浆中内毒素的含量;对各组大鼠血液、肠系膜淋巴结和肝脏组织中细菌含量以及肠道黏膜屏障的完整性进行检测;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肝脏组织中TLR4-MyD88-NF-κB通路中相关信号分子的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初步探讨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机制。结果:(1)与肝硬化组相比,FMT治疗组大鼠的生活状态得到有效改善,体重增加,腹水形成时间和生存时间明显延长,死亡率显着降低(p﹤0.01);血清中ALT、AST和GGT等肝功能指标均显着改善(p﹤0.05,p﹤0.01),而白蛋白指标则明显增高(p﹤0.05);肝组织表面的结节数量减少,肝组织中假小叶结构减少,结缔组织增生程度减轻。以上结果表明,FMT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的生活状态,恢复肝功能并延缓肝硬化的发展进程。(2)ELISA结果显示,FMT治疗组大鼠血清中IL-6、TNF-α和IL-1β促炎性细胞因子以及内毒素的含量均显着降低(p﹤0.05);血液、肠系膜淋巴结和肝组织中的细菌菌落数均显着减少(p﹤0.05),肠道黏膜的结构和屏障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大鼠肝组织中TLR4-MyD88-NF-κB通路的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均显着降低。以上结果表明,FMT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肠道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FMT可通过下调TLR4-MyD88-NF-κB通路的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减轻肝硬化大鼠的炎症水平。三、FMT对肝硬化大鼠的肠道菌群组成与代谢的影响方法:(1)应用16S rR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各组大鼠的肠道菌群进行检测,分析比较各组大鼠肠道菌群的结构和组成,探讨FMT能否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的紊乱;(2)使用UPLC-Q/TOF-MS技术对各组大鼠血浆中差异性代谢物进行鉴别和分析,探讨FMT能否通过调节肝硬化大鼠的代谢模式进而发挥保护作用。结果:(1)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中乳杆菌科等有益菌属的丰度显着降低,而梭菌科和毛螺旋菌科等有害菌属的丰度显着增高,菌群结构和多样性紊乱;FMT治疗后,乳杆菌科等有益菌属的丰度增高,梭菌科和毛螺旋菌科等有害菌属的丰度降低,说明FMT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菌群结构,维持肠道微生态的平衡,进而通过肠-肝轴延缓肝硬化的进程。(2)肝硬化大鼠血浆中鞘氨醇和LysoPC(18:1(9Z))的含量显着降低,而视黄醇、8,9-环氧二十碳三烯酸、9-顺式视黄醛和花生四烯酸等代谢物的含量显着增高;FMT可调节花生四烯酸和视黄醇代谢通路。以上结果表明,FMT的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肠道菌群的紊乱和调节花生四烯酸和视黄醇的代谢通路,进而延缓肝硬化的发展进程。结论:1.慢性肝病的发生与肠道菌群的紊乱密切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肠道菌群的紊乱与其是否并发肝硬化密切相关,而HCC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与其不同病因(如HBV感染、HCV感染或过度饮酒)无显着关联性。肝硬化进展为HCC可能与双歧杆菌菌属、阿克曼菌属等有益菌属及考拉杆菌属等产短链脂肪酸菌属丰度的降低,且与拟杆菌属、脱硫弧菌属等产LPS的菌属丰度的增高有关。2.粪菌移植(FMT)可有效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肠道黏膜结构和屏障功能,减少细菌移位,进而延缓肝硬化发展进程;FMT的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TLR4-MyD88-NF-κB通路的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抑制促炎性细胞因子产生有关;FMT可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和视黄醇等代谢通路,改变大鼠的代谢模式,进而延缓肝硬化大鼠的疾病进程。创新性:1.本研究表征了我国吉林省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HCC)等慢性肝病患者的肠道菌群结构,发现HCC肠道菌群的紊乱与其是否并发肝硬化密切相关,而HCC患者肠道菌群的结构组成与其不同病因无显着关联性。2.本研究通过构建肝硬化大鼠模型验证了TLR4-MyD88-NF-κB通路相关信号分子在肝硬化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发现粪菌移植(FMT)可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通路的相关分子基因和蛋白的表达水平,改善肝硬化大鼠的相关症状。3.本研究联合微生物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阐释了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机制,发现FMT可通过调整肝硬化大鼠的肠道菌群结构并通过调节花生四烯酸和视黄醇代谢紊乱,延缓肝硬化的发展进程。
李文霞[5](2019)在《膳食补硒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改善效果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trophy,BPH)患者和非BPH同龄健康男性间体内血清硒和发硒水平的差异,并探索膳食补硒对BPH患者下尿路症状的改善效果,以期为BPH患者寻求手术和药物以外的营养疗法和饮食指导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BPH患者(病例组)和非BPH同龄健康男性(对照组)各50例进行调查,记录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资料,并采集血液和头发样本用于检测血清硒和发硒水平,基于调查结果和检测数据比较分析两类人群体内硒水平的差异。第二部分:此为双盲随机对照研究。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最终纳入符合标准的BPH患者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实验组每日服用含硒200”g的膳食硒增补剂(富硒玉米粉)40g,对照组每日服用含硒约0.9μg的安慰剂(普通玉米粉)40g,各持续12周。在开始服用前,给予两组患者常规口头健康教育。干预12周后,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血清硒水平、发硒水平、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生活质量量表修订版评分(Revised Version of Quality-of-life Scale for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Patient,修订版BPHQL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评分(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和相关生化指标。描述性分析中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土标准差(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M(P25,P75)]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表示;通过t检验、方差分析、卡方检验、秩和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检验、相关分析等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病例组血清硒总体水平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发硒水平位于正常参考范围内;对照组血清硒和发硒总体水平均位于正常参考范围内。前者血清硒及发硒水平显着低于后者(P<0.05),且血清硒低于正常参考范围的人数显着多于后者。将病例组患者按不同疾病特征分类后比较体内硒水平的差异,结果表明,血清硒和发硒水平在不同病程、前列腺增生分度和IPSS症状分级的BPH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干预前,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基线资料的均衡性检验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各指标的组内比较:①体内硒水平:实验组患者干预后血清硒和发硒水平较干预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患者干预后血清硒和发硒水平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下尿路症状:实验组患者干预后IPSS评分较干预前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干预后IPSS评分较干预前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显效者IPSS评分在干预后较干预前均显着降低(P<0.00l),而未显效者IPSS评分在干预后不变(实验组)或升高(对照组)。③生活质量:两组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较干预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④睡眠质量:两组患者干预后睡眠质量各成分得分较干预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⑤生化指标:实验组中的AST、TP、ALB、TC、HDL和LDL等和对照组中的TP、ALB、ALP、Cre、TC、HDL和LDL等指标在干预后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干预后两组患者各指标的组间比较:①体内硒水平:实验组患者血清硒和发硒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l)。②下尿路症状:两组患者IP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IPSS各条目干预前后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生活质量: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睡眠质量: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各成分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患者基线IPSS评分与干预效果的关系:两组患者基线IPSS评分与干预前后IPSS评分差值(IPSS 干预后g-IPSS 干预前)之间呈显着负相关关系。结论本研究发现,BPH患者体内血清硒水平低于正常参考范围,发硒水平处于正常参考范围内,其血清硒和发硒水平均显着低于同龄健康男性。12周的膳食补硒后,BPH患者体内的血清硒和发硒水平均显着提高,但下尿路症状、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等未发生显着改变。此外,BPH患者干预结束后下尿路症状的改善程度与基线症状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田州[6](2018)在《甲胎蛋白临床应用价值探讨》文中指出背景:AFP(alpha-fetoprotein,甲胎蛋白)作为一种传统的肿瘤标志物,自从上世纪六十年代被发现以来,一直是诊断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 PLC)最重要的肿瘤标志物。然而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越来越不被重视。我国2017年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推荐AFP≥400 μ g/L作为诊断标准,但该标准诊断肝癌敏感性较低,漏诊率高,需联合影像学及其他血清学检查,目前国内外对于诊断HCC的AFP最佳阈值尚存有争议。肝癌早期发现至关重要,肝癌诊疗规范推荐肝癌高危人群每6个月检查一次B超和AFP,对B超发现可疑病灶或AFP>200 μ g/L(或>400 μ g/L)的人群进入肝癌诊疗程序,而对于AFP低浓度升高(20~200μg/L)或AFP阴性(<20μg/L)的人群,重视不够,容易造成早期肝癌的延误或漏诊。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AFP的临床特点及应用价值,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1、探讨原发性肝癌血清AFP流行病学特征,包括男女发病比例、血清AFP水平和性别、年龄之间的相关性及AFP阴性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特征。2、探讨AFP的在肝癌筛查和诊断中的价值及最佳阈值,希望为原发性肝癌筛查和诊断标准制定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3、探讨AFP与B超联合应用在肝癌早期筛查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07年至2017年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住院、门诊和健康体检的15万例次AFP资料,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与AFP值及确诊的疾病类型。从2212例确诊的肝癌病例中进一步筛选出资料完整的302例病例,包括:性别、年龄、血型、有无临床症状、肝区疼痛、消瘦乏力纳差、家族史、饮酒史、黄疸、腹水、肝硬化、门脉癌栓、HbsAg(+)、ALT(+)、Child分期、疾病分期,分为AFP阴性组(AFP<20μg/L,n=129)和AFP阳性组(AFP≥20μg/L,n=173)。1、统计肝癌患者男女发病比例及AFP在不同性别、年龄段之间的分布情况,分析肝癌患者AFP水平是否和性别及年龄存在相关性。2、将302例肝癌患者进一步分为统计分为分为AFP阴性组(AFP<20 μ g/L,n=129)和AFP阳性组(AFP≥20μg/L,n=173),分析AFP阴性原发性肝癌患者临床特征。3、目前我国2017年版肝癌诊疗规范推荐AFP≥400μg/L作为诊断肝癌的标准,统计该标准诊断肝癌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诊断优势比。将肝癌及乙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患者AFP测定值连续划分成10个数据段,分别计算敏感性、特异性、阳性率、似然比、阳性似然比、阴性似然比、诊断优势比,绘制ROC曲线确定最佳诊断阈值。4、AFP与B超联合诊断在肝癌筛查中的价值:B超与AFP值在20~200μg/L、200~400 μ g/L、>400 μ g/L的病例进行联合诊断试验,统计联合诊断的的敏感度、特异度、诊断优势比等。结果:1、原发性肝癌男女发病率存在差异,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3.4:1(男1705,女507),原发性肝癌AFP水平在不同性别见无统计学差异(z=-1.118,p=0.264),在不同年龄段之间无统计学差异(χ2=7.513,p=0.111)。2、AFP阴性患者和AFP阳性患者在性别、血型、家族史、饮酒史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年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07,其中AFP阴性组平均年龄高于AFP阳性组;两组在临床症状、合并症及检查结果方面,黄疸和腹水发病率、HbsAg阳性率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无症状比例AFP阴性组高于阳性组,在肝区疼痛、消瘦、乏力、纳差、肝硬化、门脉癌栓、ALT升高比例AFP阳性组高于阴性组;AFP阴性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AB级患者比例高于AFP阳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AFP阴性组Ⅰa、Ⅰb、Ⅱa期患者比例高于AFP阳性组,Ⅲb,Ⅳ患者比例低于AFP阳性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Ⅱb、Ⅲa期患者比例无统计学差异,P>0.05。3、AFP≥400 μg/L作为诊断肝癌的敏感度为31.92%、特异度为92.01%、准确度为70.51%、阳性预测值为69.46%、阴性预测值为88.11%、诊断优势比为5.40。AFP切割值在200~250 μg/L时诊断优势比达到最高(5.46),灵敏度和特异度之和最大(1.3701),通过绘制ROC曲线,在切割值200~250 μ g/L时ROC曲线下面积(AUC)达到最大,为0.8964。4、B超联合AFP诊断肝癌的敏感度显着提高,联合特异度升高。以AFP>20 μ g/L联合B超诊断肝癌的敏感度高为95.35%,诊断优势比为26.13。结论:1.肝癌患者男女发病比例存在差异,男性多于女性,肝癌患者AFP浓度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2.AFP阴性肝癌患者临床表现较轻,病期相对较早,但需更多研究来发现其他特征。3.AFP≥400 μg/L为诊断阈值诊断肝癌的敏感性较低、漏诊率高,诊断肝癌的最佳阈值建议推荐为200μg/L。4.AFP联合B超可显着提高筛查肝癌的敏感度,减少肝癌的漏诊率,推荐以AFP>20 μ g/L为标准联合B超进行肝癌筛查的阈值。
张玉婷[7](2018)在《西南医院体检人群抗核抗体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横断面调查及自身免疫病发病的随访研究》文中认为目的:调查西南地区健康人群的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anti 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A-CCP)阳性表达概况,随访观察西南地区健康人群中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病情况,并分析自身免疫疾病发病的影响因素,以观察ANA和抗-CCP抗体与自身免疫疾病(autoimmune diseases,AID)的相关性,为其临床早期诊断和预防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于陆军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健康管理科查体的27276例体检人群作为研究对象,横断面研究人群主要来自于四川、重庆、贵州3地。统计27276例患者一般资料,姓名采用体检编号表示,记录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家族史、吸烟史、饮酒史、过敏史、居住地、文化程度、女性绝经状态。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ANA,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抗-CCP抗体。对ANA测定值为1:320及以上滴度者345人及抗-CCP抗体测定值为25及以上滴度者75人在体检报告中告知其到风湿免疫科就诊,进一步检查。并于数据收集完成后6-9个月时进行了电话回访,了解上述人群AID发病情况。本研究采用Excel 2013建立数据库文件,研究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进行处理,选用二次录入方式录入数据。描述样本量、频数、平均值、标准差等。计数资料用频数(率、构成比)表示,率的比较采用卡方(χ2)检验;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采用中位数表示,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采用Person相关分析检测ANA和抗-CCP抗体指标的相关性,根据应变量为“是否发生自身免疫病”,选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自身免疫病的危险因素。结果:1.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有27276例体检者进行了ANA检测,有5089例体检者同时进行了ANA和抗-CCP抗体检测。2.共筛查ANA 27276例,其中3267例为阳性,1:320及以上滴度者345例,高滴度阳性者占筛查总人数的1.26%。ANA阳性分型情况为:斑点型2038人,胞浆型468人,核仁型345人,均质型271人,着丝点型97人,核点型48人。其中已确诊为自身免疫病的有141例,分别为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占高滴度ANA人群的8.99%;33例类风湿性关节炎(RA),占高滴度ANA人群的9.57%;32例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占高滴度ANA人群的9.28%;18例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占高滴度ANA人群的5.22%;27例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PBC),占高滴度ANA人群的7.83%。31例确诊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患者中有3例为随访过程中检出,其余204例ANA高滴度阳性者正在随访中。3.从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共筛查抗-CCP抗体抗体5089例,其中75例为阳性,阳性率为1.47%。其中确诊为类风湿关节炎(RA)的有24例,占抗-CCP抗体阳性人群的32.00%。24例确诊类风湿关节炎(RA)的患者中有2例为随访过程中检出,其余51例抗-CCP抗体阳性者正在随访中。4.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自身免疫疾病的发生与高滴度ANA和抗-CCP抗体阳性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性(P<0.05)。5.年龄、文化程度与自身免疫病发病率相关性不明显(P>0.05);而性别、BMI、吸烟史、糖尿病、高脂血症、家族史、过敏史、居住地、女性绝经状态、高滴度ANA和抗-CCP抗体均是自身免疫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0.05)。6.女性、家族史、高滴度ANA和抗-CCP抗体阳性是自身免疫病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女性发生自身免疫病的几率是男性的1.963倍,高血压患者发生自身免疫病的几率是健康人群的1.586倍,存在家族史者自身免疫病发生率较常人高2.046倍,高滴度ANA阳性者发生自身免疫病的几率是阴性者的11.985倍。结论:1.西南医院体检人群中ANA高滴度阳性者中发生AID风险高,尤其需要密切随访关注无症状ANA高滴度阳性者的远期发病情况。2.西南医院体检人群中抗-CCP抗体阳性率不高,但一旦发生RA,将可能导致患者肢体残疾,会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为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3.女性、家族史、ANA高滴度阳性和抗-CCP抗体阳性可明显增加AID的发病风险。4.ANA高滴度阳性和抗-CCP抗体阳性表达与AID的发生呈正相关关系。在体检人群中开展ANA和抗-CCP抗体普查和随访,对AID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将有可能避免AID导致的重大疾病损害。
陈峻[8](2018)在《HSD17B13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相关预后预测体系的建立》文中认为背景: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carcinoma)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及死亡率高。根据目前的统计结果,在全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男性中,肝癌是癌症死亡的第二大原因,在发达国家的男性中,位于癌症死亡原因的第六位。据世界卫生组织(WTO)报告,目前中国肝细胞癌患者占全球肝细胞癌病例的55%,肝癌死亡病例数目亦位于全球首位。由于我国多年来乙肝病毒的流行,大量乙肝病例经过长期慢性肝炎及肝硬化阶段最终进展为肝癌。其它一些原因如环境污染、脂肪肝,酗酒等也是导致肝细胞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虽然到目前为止以外科根治性手术切除为主的多学科综合系统治疗仍是治疗肝细胞癌的首选方法,但由于肝细胞癌起病隐匿,早期诊断困难,手术切除率不高,且即使根治性切除术后患者的肝癌复发、转移率仍然较高。近年来的靶向治疗为肝细胞癌患者带来了希望,但其经济性、有效性及安全性仍有大量提高空间。究其原因,还是对疾病本身的认识不够深入,未能揭示疾病发生发展的本质及关键特征。因此还需加强疾病的机制研究,彻底揭示其起因,发展及预后并加以个体化干预。这其中肿瘤相关分子标志物检测是我国目前阶段的研究重点之一。随着蛋白质组学、基因组学、代谢组学等方法学以及一些新技术的应用,新的肿瘤分子标志物的发现速度已经大大加快,而新发现的预后及治疗标志分子,又使得肝细胞癌诊治效果进一步提高,最终使得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蛋白质组学可以高通量筛选出与疾病发生发展相关的关键差异表达蛋白,为寻找诊断、预后判断及治疗的分子标志物提供候选目标,是“后基因组时代”研究的核心部分。目的:本研究通过利用蛋白质组学筛选肝癌发生各阶段人群(健康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患者)间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发现与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可能相关的关键蛋白。然后对筛选出的差异表达蛋白17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13(HSD17B13)通过大样本重点验证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的不同阶段组织样本内的表达,分析其与肝细胞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明确其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及机理。最后通过统计学分析建立相关肝细胞癌患者临床预后预测体系应用于肝细胞癌的临床实践。方法:1.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联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LC-MS/MS)技术定量分析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癌发生发展各阶段人群(健康人群、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患者、肝细胞癌患者)的组织间差异表达蛋白,并鉴定。2.收集180例样本(包含30例正常肝组织,30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肝组织,60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样本),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PCR)技术分别测定HSD17B13mRNA的表达水平。3.使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分别检测15例正常肝组织、33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结节、12例肝内不典型增生结节、34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以及9例转移性肝细胞癌结节组织样本中HSD17B13的表达模式以及进一步通过构建ROC曲线确认其对肝细胞癌的诊断价值。4.通过95例肝细胞癌及与之匹配的癌旁组织统计分析HSD17B13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术后预后之间的关系以及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5.利用流式细胞凋亡实验分析HSD17B13对肝细胞癌细胞株(Huh7,SK-HEP-1)的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进一步利用Western blot免疫印迹分析HSD17B13对肝细胞癌细胞中的细胞周期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的影响。继而通过Huh7慢病毒稳转细胞株在体裸鼠成瘤实验观察HSD17B13对肝细胞癌细胞体内成瘤能力的影响。6.利用统计学手段构建基于HSD17B13表达水平的肝细胞癌患者临床预后预测体系。结果:1.利用iTRAQ-2D LC-MS/MS技术发现HSD17B1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表达相对于非癌症组织出现下调。2.通过Real-time PCR技术在30例正常肝组织、30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肝组织、60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细胞癌及癌旁组织样本中分别测定HSD17B13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发现HSD17B13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组(P<0.05)。正常肝组织、肝硬化组织与癌旁组织中HSD17B13的表达水平无差异(P>0.05)。3.使用免疫组化方法对15例正常肝组织、33例乙型肝炎相关肝硬化结节、12例肝内不典型增生结节、34例HBV相关肝细胞癌以及9例转移性肝细胞癌结节组织样本进行检测,结果发现HSD17B13的免疫反应活性主要在肝细胞质中观察到,并且在肝细胞癌及转移性结节中下调。HSD17B13在肝细胞癌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显着低于其在非肿瘤组织中的蛋白质表达(P<0.01),而且从正常肝组织到肝细胞癌组织到转移性肝细胞癌组织,HSD17B13的免疫反应活性逐渐降低。通过构建ROC曲线发现,HSD17B13表达水平对于鉴别肝细胞癌与非肿瘤样本的敏感性、特异性和曲线下面积(AUC)值分别为81.7%、83.7%和0.856(P<0.001)。4.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肿瘤大小、组织学分化程度、肿瘤TMN分期及癌旁组织HSD17B13表达水平影响患者术后总体及无复发生存率。进一步的多因素Cox回归分析表明,肿瘤TNM分期及癌旁组织HSD17B13表达水平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无复发生存率的独立预后因素;肿瘤TMN分期、组织学分化程度与癌旁组织HSD17B13表达水平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术后总体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Kaplan-Meier分析肝细胞癌及与之匹配的癌旁组织HSD17B13的表达水平与肝细胞癌患者的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肝细胞癌组织中HSD17B13相对高表达的患者术后并未获得更好的预后,而肝细胞癌癌旁组织中HSD17B13相对高表达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的预后更好。5.利用流式细胞凋亡实验分析发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HSD17B13的过表达可使Huh7细胞中G0/G1期细胞的数量增加而G2期或S期的细胞数量持续降低。结果表明,HSD17B13诱导Huh7细胞停滞在G1期导致S和G2期细胞减少。进一步利用Westem blot免疫印迹分析发现慢病毒-HSD17B13细胞在SK-HEP-1和Huh7细胞株中均出现P21,P27,MMP2和E-Cadherin表达水平升高,而Ki67在SK-HEP-1中的表达水平降低。通过Huh7慢病毒稳转肝癌细胞株在体裸鼠成瘤实验观察发现相对于对照组,lenti-HSD17B13组裸鼠的肿瘤大小、质量及生长速度均显着降低(P<0.05)。6.利用之前确定的影响患者生存率的独立危险因素通过COX回归导出了预测患者预后的危险度计算公式。其中总体生存率危险度公式RISKSCORE(O)=0.912*患者TNM分期得分(Ⅰ-Ⅱ期得1分,Ⅲ-Ⅳ期得2分)+ 0.671肿瘤分化程度得分(Ⅰ-Ⅱ级得1分,Ⅲ-Ⅳ级得2分)-0.706*癌旁组织HSD17B13表达评分(相对低表达得1分,相对高表达得2分);无复发生存率危险度公式:RISKSCORE(R)=0.960*TNM 分期得分(Ⅰ-Ⅱ期得 1 分,Ⅲ-Ⅳ期得 2 分)-0.797*癌旁组织HSD17B13表达评分(相对低表达得1分,相对高表达得2分)。通过构建ROC曲线验证发现总体生存率RISKSCORE(O)的AUC为0.765,无复发生存率RISKSCORE(R)的AUC为0.775。按RISKSCORE分值将患者分为3组:RISKSCORE(O)值<0.5 为低危组,0.5~1.75 为中危组,>1.75 为高危组;RISKSCORE(R)值<0为低危组,0~1为中危组,>1为高危组(高危组预后最差)。对不同RISKSCORE值的患者验证发现术后生存率: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P<0.01)。结论:1.HSD17B13在肝细胞癌中表达下调,且在从正常肝组织发展为肝细胞癌的过程中HSD17B13的表达逐渐降低;可作为肝细胞癌潜在的诊断性组织标志物。2.癌旁组织中HSD17B13表达相对较高的肝细胞癌患者术后的预后更好。3.HSD17B13可能通过抑制肝细胞癌细胞周期的G1-S期进展从而抑制肿瘤进展,因此可能是一种抑癌因子。4.通过预后预测体系可以区分术后预后不同肝细胞癌患者,以便采取个体化预防性抗肿瘤措施。
古力努尔·依明[9](2018)在《新疆地区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参考值范围评估及其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探讨新疆地区人群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分布特征;2.探讨新疆地区人群baPWV的相关影响因素并对baPWV参考值范围进行评估;3.探讨baPWV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后关系。方法:(1)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根据新疆地区的地理状况、人口、民族、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等因素,依据新疆人口普查资料,选取乌鲁木齐市、库尔勒地区、伊犁地区、喀什地区、阿克苏地区等地作为调查研究现场,选取新疆地区18岁以上汉族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入选者的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信息,并测定baPWV,分析其在新疆地区人群的分布特征,比较不同年龄段、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血脂状态baPWV水平;(2)同样选取第一部分所选人群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性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baPWV的主要影响因素,使用90%分位数法,根据参考值人群的年龄及高血压分级,制定新疆地区人群的baPWV参考值范围,并依据参考值范围计算新疆地区人群baPWV升高率;(3)选择就诊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并明确诊断为非瓣膜性房颤的患者400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及临床信息,并将心血管事件,包括心血管死亡、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衰再入院作为终点事件,进行随访,采用COX回归分析baPWV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后关系。结果:(1)本研究共抽取18岁以上成年汉族人群5300人,实际完成所有检查者共5076人,其中男性2437例,平均年龄52.32±13.24岁,女性2639例,平均年龄52.73±12.09岁。男性组与女性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男性组体质指数(BMI)、收缩压、舒张压、平均血压(MBP)、血糖、甘油三酯、baPWV水平显着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人群中吸烟、高血压、糖尿病比例都显着高于女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着高于男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观察对象总体baPWV值为1526.58cm/s,其中男性baPWV值为1556.14±436.92cm/s,女性为1499.27±390.57cm/s,不同性别间baPWV存在显着差异(P<0.001)。BaPWV在男性和女性组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P<0.001)。在年龄<40岁、40-49岁年龄组,男性baPWV值均明显高于女性baPWV值(P<0.001)。在50-59岁及>60岁年龄组,baPWV在男性组与女性组无明显差异。BaPWV水平可能受血压、血糖、吸烟、血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吸烟组及高脂血症组人群的baPWV显着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BP、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都与baPWV具有相关性(P<0.05)。其中年龄与baPWV的相关系数为0.558,MBP与baPWV的相关系数为0.570,提示年龄、血压都与baPWV呈强相关。以baPWV作为因变量,以年龄、MBP、BMI、HDL-C、LDL-C、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等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MBP、BMI、甘油三酯、空腹血糖是baPWV的独立影响因素,其中,年龄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423,MBP的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434,提示年龄与血压对baPWV的影响最大。上述分析已经表明,年龄和血压是baPWV的最强的影响因素,为了验证在调整了年龄和血压后,其他传统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是否还对baPWV有影响,我们进行了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在调整了年龄和血压的影响后,性别、高血压、高脂血症及吸烟对baPWV的影响均消失,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糖尿病对baPWV的影响仍存在,在调整了年龄和血压后,糖尿病组baPWV仍显着高于完全健康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我们将总体人群中的糖尿病患者剔除,得到了4679例baPWV参考值人群,运用90%分位数法,根据年龄及血压分级,我们计算得出了baPWV的参考值范围。在<40岁年龄组人群,血压正常者baPWV的均值为1230cm/s,参考值范围为<1430cm/s,高血压I级者baPWV的均值为1430cm/s,参考值范围为<1630cm/s,高血压II/III级者baPWV的均值为1540cm/s,参考值范围为<1980cm/s;在40-49岁年龄组,血压正常者baPWV的均值为1270cm/s,参考值范围为<1460cm/s,高血压I级者baPWV的均值为1410cm/s,参考值范围为<1660cm/s,高血压II/III级者baPWV的均值为1570cm/s,参考值范围为<1900cm/s;在50-59岁年龄组,血压正常者baPWV的均值为1390cm/s,参考值范围为<1640cm/s,高血压I级者baPWV的均值为1610cm/s,参考值范围为<1920cm/s,高血压II/III级者baPWV的均值为1710cm/s,参考值范围为<2160cm/s;在>60岁年龄组,血压正常者baPWV的均值为1600cm/s,参考值范围为<1920cm/s,高血压I级者baPWV的均值为1840cm/s,参考值范围为<2240cm/s,高血压II/III级者baPWV的均值为2030cm/s,参考值范围为<2520cm/s。根据上述计算所得的各年龄及高血压分级下baPWV参考值范围,我们对5076例整体人群的baPWV异常率进行了计算,在<40岁年龄组,baPWV异常升高率为11.3%,在40-49岁年龄组,baPWV异常升高率为12.34%,在50-59岁年龄组,baPWV异常升高率为10.88%,在>60岁年龄组,baPWV异常升高率为11.66%,总体人群baPWV异常升高率为11.72%。(3)本研究共收集资料完整者400例,失访10例,失访率2.5%。其中,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平均年龄68.51±10.12岁,男性占67.23%;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平均年龄72.62±10.83岁,其中男性占65.96%。两组间一般资料比较,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年龄、收缩压、心率、baPWV均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心血管事件组的吸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及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CEI/ARB)、钙离子拮抗剂(CCB)、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比例高于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显着高于发生心血管事件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舒张压、BMI、空腹血糖、LVDD、LAD及性别、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慢性心衰及服用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抗血小板药物、抗凝剂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按照第二部分制定的baPWV参考值范围,我们将390例完成随访的患者分为了baPWV升高组和baPWV正常组。390例完成随访者中共发生94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4.10%,其中baPWV升高组心血管死亡8例(2.62%),baPWV正常组心血管死亡3例(3.53%),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aPWV升高组卒中24例(7.87%),baPWV正常组卒中4例(4.71%),baPWV升高组卒中发生率明显高于baPWV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WV升高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6例(1.97%),baPWV正常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1.18%),baPWV升高组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baPWV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WV升高组心衰再入院39例(12.79%%),baPWV正常组心衰再入院9例(10.59%),baPWV升高组心衰再入院发生率明显高于baPWV正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aPWV升高组总的心血管事件为77例(25.25%),baPWV正常组总的心血管事件为17例(20.00%),baPWV升高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显着高于baPWV正常组(P<0.05);以年龄、性别、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血管疾病、慢性心衰、高脂血症、收缩压、舒张压、心率、BMI、baPWV、空腹血糖、LVDD、LAD、LVEF及用药情况为自变量,对应变量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死亡、卒中、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心衰再如院)作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38,95%CI:1.023-1.089,P=0.004)、高血压(HR=3.105,95%CI:1.862-4.582,P=0.032)、收缩压(HR=2.366,95%CI:1.272-3.562,P=0.015)及baPWV(HR=1.452,95%CI:1.211-2.326,P=0.012)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年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LVEF(HR=0.823,95%CI:0.722-0.937,P=0.023)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年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1)BaPWV在总体人群、男性人群及女性人群中的分布均与年龄有关,年龄高者baPWV值越大。此外,BaPWV水平还可能与血压、血糖、吸烟、血脂等因素有关,高血压组、糖尿病组、吸烟组及高脂血症组人群的baPWV显着升高。(2)BaPWV与年龄、MBP、体质指数、甘油三酯、空腹血糖独立相关,年龄及血压对baPWV的影响最大。并建立了适合新疆地区人群的baPWV的参考值范围。(3)baPWV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后具有较好的相关性,baPWV是非瓣膜性房颤患者1年随访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姬晓虹[10](2016)在《金昌队列HBV感染状况及单抗—HBs阳性人群肝功酶异常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掌握金昌队列人群HBV感染状况,了解各HBV感染模式的ALT、AST、GGT异常检出率状况。通过分析排除各种肝脏疾病的单抗-HBs阳性人群不同人口学特征、饮食及行为习惯、生理生化指标及职业暴露的ALT、AST、GGT异常检出率状况,探讨机体在非肝病单抗-HBs阳性状态下ALT、AST、GGT异常的影响因素,为该人群肝功酶异常防治提供基线数据。方法:以2011年6月至2013年12月进入金昌队列且流行病学调查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数据完整的44169例在职及退休职工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访谈获取该人群人口学特征、饮食及生活行为习惯、职业史等资料。实验室血清学检测HBV-M、相关酶学及生理生化指标。通过现况研究分析金昌队列人群HBV感染状况,单抗-HBs阳性人群ALT、AST、GGT异常检出状况,发现高危人群。对现况研究提示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病例-对照研究,探讨排除各种肝脏疾病的单抗-HBs阳性人群ALT、AST、GGT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该人群肝功酶异常与脂质代谢性指标的关系。结果:1.金昌队列人群HBsAg、HBeAg、抗-HBe和抗-HBc阳性率分别为4.66%、0.42%、15.64%、28.21%,均为男性高于女性。抗-HBs阳性率为62.31%,女性(67.78%)高于男性(58.94%)。HBV感染模式共17种,“大三阳”、“小三阳”模式检出率分别为0.41%、3.74%,均为男性高于女性。HBV感染率为28.24%,60岁年龄组最高(31.63%),男性(28.25%)高于女性(27.26%)。随着文化程度升高,HBV感染率呈下降趋势。2.金昌队列前七种HBV感染模式中,单抗-HBs阳性模式ALT、AST、GGT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8.20%、11.14%、16.64%,均为男性高于女性。排除各种肝脏疾病的单抗-HBs阳性人群ALT、AST、GGT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6.20%、9.87%、14.86%,均为男性高于女性。30岁年龄组ALT异常检出率最高(20.91%),AST、GGT异常检出率在50岁年龄组最高,分别为10.98%、17.67%。技术人员ALT异常检出率最高为18.23%。随着家庭月人均收入的上升,ALT、AST、GGT异常检出率下降。3.金昌队列排除各种肝脏疾病的单抗-HBs阳性人群ALT、AST、GGT异常检出率在吸烟、饮酒、饮茶、高盐及高油饮食组高于正常组,并且随着饮酒指数升高,AST、GGT异常检出率升高。GGT异常检出率随着体育运动频率升高而下降。每周肉食摄入大于5斤、经常食用烟熏、腌晒食品组ALT、GGT异常检出率高于正常组。蔬菜、水果摄入量大于5斤组ALT、GGT异常检出率低于小于5斤组。镍、铁及油烟暴露组ALT、GGT异常检出率高于非暴露组,二氧化硫、矿粉/煤粉、汽油/柴油及炮烟暴露组ALT、AST、GGT异常检出率高于非暴露组。随着TC、TG、LDH-C、BMI、UA升高,ALT、AST、GGT异常检出率呈升高趋势,随着HDL-C升高,ALT、AST、GGT异常检出率降低,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4.金昌队列排除各种肝脏疾病的单抗-HBs阳性人群ALT、AST、GGT异常的患病危险因素影有性别、年龄、吸烟、饮酒及TC、TG、BMI、LDH-C、UA等脂质代谢指标。随着饮酒指数的升高,GGT异常的患病危险升高。高家庭月人均收入为保护性因素。铁及二氧化碳暴露亦使ALT异常的患病危险升高。随着TC、TG、BMI、LDH-C、UA等脂质代谢指标的升高,ALT、AST、GGT异常的患病危险升高,具有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5.金昌队列不同性别单抗-HBs阳性人群ALT、AST、GGT异常的危险因素存在差异,男女性共同影响因素为脂质代谢指标。此外,男性AST、GGT异常还与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有关。铁及二氧化硫暴露也会增加男性人群ALT异常的患病危险。结论:1.金昌队列人群HBV感染率较低,2039岁男性为重点防治人群,应加强成人免疫接种,积极预防HBV感染。2.金昌队列排除各种肝脏疾病的单抗-HBs阳性人群ALT、AST、GGT异常检出率较高,男性为重点防治对象。不良饮食及生活行为习惯、生理生化指标及职业暴露均与ALT、AST、GGT异常检出率有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积极防控肝功酶异常。3.金昌队列排除各种肝脏疾病的单抗-HBs阳性人群ALT、AST、GGT异常患病危险与肥胖、血脂质代谢指标呈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预防肥胖、心脑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对金昌队列单抗-HBs阳性人群肝功酶异常防治具有重要意义。4.金昌队列排除各种肝脏疾病的单抗-HBs阳性人群肝功酶异常影响因素存在男女差异。吸烟、饮酒等不良生活行为因素是该人群男性肝功酶异常的重要影响因素。应针对性开展健康生活方式教育,戒烟限酒,积极防治肝功酶异常。
二、1000例健康成人HBsAg测定及肝功能普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00例健康成人HBsAg测定及肝功能普查(论文提纲范文)
(1)糖基化标志物在肝胆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基于N-糖指纹图谱检测技术的肝内胆管癌和肝细胞癌鉴别诊断模型的构建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基于凝集素捕获技术的唾液酸化Fetuin A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其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
一、前言 |
二、材料与方法 |
三、实验结果 |
四、讨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工作小结 |
文献综述 异常糖基化糖蛋白在肝癌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参加学术会议及参研课题情况 |
致谢 |
(2)基于微粒操控技术的肝癌血清标志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肝癌简介 |
1.1.1 肝细胞癌简介 |
1.1.2 肝细胞癌的致病机制 |
1.2 肝细胞癌的诊断方法 |
1.2.1 临床诊断 |
1.2.2 病理学诊断 |
1.2.3 细胞学诊断 |
1.2.4 影像检查 |
1.2.5 血清学检测方法 |
1.2.5.1 血清肿瘤标志物 |
1.2.5.2 血清标志物检测方法 |
1.3 基于交流动电效应与阻抗免疫传感的微粒操控技术 |
1.3.1 微粒操控微电极芯片检测特点 |
1.3.2 基于交流动电和阻抗免疫相结合的微粒操控技术检测原理 |
第2章 AFP原核表达及鉴定 |
2.1 材料 |
2.1.1 菌株与质粒 |
2.1.2 仪器设备 |
2.1.3 主要试剂 |
2.1.4 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AFP基因序列合成 |
2.2.2 AFP重组质粒的酶切与鉴定 |
2.2.3 重组质粒的转化 |
2.2.4 重组质粒的表达与鉴定 |
2.2.5 重组质粒诱导表达条件筛选(温度、诱导时间、诱导剂浓度) |
2.2.6 重组AFP菌株的扩大培养 |
2.2.7 包涵体的处理及纯化AFP重组蛋白 |
2.2.7.1 包涵体处理 |
2.2.7.2 亲和层析镍柱纯化HA重组蛋白 |
2.2.7.3 SDS-PAGE鉴定纯化后AFP重组蛋白 |
2.2.8 经Ni柱纯化后的AFP目的蛋白样品浓度测定 |
2.2.9 重组蛋白Western blot鉴定 |
2.3 实验结果 |
2.3.1 酶切鉴定结果 |
2.3.2 AFP重组质粒的转化结果 |
2.3.3 重组蛋白AFP的诱导表达鉴定 |
2.3.4 重组蛋白AFP的最佳诱导条件的筛选 |
2.3.4.1 筛选AFP重组蛋白的最佳诱导温度 |
2.3.4.2 AFP重组蛋白诱导剂IPTG的优化 |
2.3.4.3 AFP重组蛋白诱导时间的优化 |
2.3.5 AFP重组蛋白的纯化 |
2.3.6 重组蛋白 AFP 的浓度测定 |
2.3.7 纯化蛋白AFP的 Western blot鉴定 |
2.4 讨论 |
第3章 抗AFP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动物及细胞 |
3.1.2 主要仪器设备 |
3.1.3 主要试剂 |
3.1.4 主要试剂配方 |
3.2 实验方法 |
3.2.1 免疫BALB/c小鼠 |
3.2.2 筛选抗原的最佳包被浓度及阴阳血清最佳稀释度 |
3.2.3 融合前免疫小鼠血清效价的测定 |
3.2.4 融合前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制备 |
3.2.5 细胞融合前SP2/0 细胞的复苏及扩大培养 |
3.2.6 细胞融合 |
3.2.7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3.2.8 阳性杂交瘤细胞亚克隆 |
3.2.9 小鼠腹水型单抗的制备 |
3.2.10 小鼠腹水型单抗的纯化 |
3.2.11 AFP单克隆抗体的生物学特性鉴定 |
3.2.11.1 纯化的AFP单抗纯度鉴定 |
3.2.11.2 纯化的AFP单抗浓度测定 |
3.2.11.3 纯化的AFP单抗亚型鉴定 |
3.2.11.4 纯化的AFP单抗特异性鉴定 |
3.2.11.5 AFP单抗效价的测定 |
3.3 实验结果 |
3.3.1 最佳包被浓度及最佳阴阳性血清稀释度的确定 |
3.3.2 细胞融合前小鼠的血清效价测定 |
3.3.3 细胞融合结果 |
3.3.4 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以及亚克隆筛选结果 |
3.3.4.1 第一次细胞融合 |
3.3.4.2 第二次细胞融合 |
3.3.5 AFP单克隆抗体亚型鉴定 |
3.3.6 AFP腹水单抗的纯化 |
3.3.7 腹水单抗纯度鉴定 |
3.3.8 AFP单抗浓度测定 |
3.3.9 AFP腹水单抗效价测定 |
3.3.10 2-8D单抗Western blot鉴定 |
3.4 讨论 |
第4章 基于微粒操控技术肝癌血清标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 |
4.1 实验材料 |
4.1.1 AFP抗原抗体和检测样品 |
4.1.2 主要试剂 |
4.1.3 主要仪器设备 |
4.1.4 主要试剂溶液配制 |
4.2 实验方法 |
4.2.1 微电极芯片的预处理 |
4.2.2 芯片的活化 |
4.2.3 抗体包被前后扫频 |
4.2.4 芯片的封闭 |
4.2.5 检测前后扫频 |
4.2.6 基于微粒操控技术的AFP、s PD-L1 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4.2.6.1 芯片清洗方式的优化 |
4.2.6.2 抗AFP、s PD-L1 单抗浓度及时间对富集和传感效果的影响 |
4.2.6.3 优化封闭时间 |
4.2.6.4 最佳交流电压和交流电频率的筛选 |
4.2.7 灵敏度实验 |
4.2.8 特异性实验 |
4.2.9 重复性实验 |
4.2.10 AFP、s PD-L1 临床实验结果相关性比较 |
4.3 实验结果 |
4.3.1 基于微粒操控技术的AFP、s PD-L1 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
4.3.1.1 芯片清洗方式的优化 |
4.3.1.2 筛选AFP、s PD-L1 单抗的最佳包被浓度以及时间 |
4.3.1.3 最佳封闭时间的筛选 |
4.3.1.4 交流电频率的筛选 |
4.3.1.5 交流电压的筛选 |
4.3.2 灵敏度实验 |
4.3.3 特异性实验 |
4.3.4 重复性实验 |
4.3.5 AFP、s PD-L1 临床实验结果相关性比较 |
4.4 分析与讨论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问题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3)不同中医体质人群外周血TCR免疫组库分析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综述 |
综述一 中医体质学说研究现状的思考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中医体质学与免疫学关系的理论探究 |
参考文献 |
综述三 免疫组库测序技术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展望 |
参考文献 |
实验一 9种体质受试者常规体检项目的差异研究 |
1 背景与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伦理批准 |
2.2 样本 |
2.3 样本采集 |
3 仪器与方法 |
3.1 仪器 |
3.2 检测项目与方法 |
4 统计方法 |
5 结果 |
5.1 体质分布情况调查 |
5.2 体质指数分析 |
5.3 全血细胞结果分析 |
5.4 尿常规结果分析 |
5.5 生化全项结果分析 |
5.6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及ROC曲线评估常规体检指标对体质判定的预测价值 |
6 讨论 |
6.1 中医体质分布研究 |
6.2 体型与体质分型 |
6.3 全血细胞分析与体质分型 |
6.4 尿常规分析与体质分型 |
6.5 生化检验与与体质分型 |
参考文献 |
实验二 基于高通量测序的8种体质受试者TCR免疫组库特征研究 |
1 背景与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伦理批准 |
2.2 样本 |
2.3 试剂和材料 |
2.4 仪器 |
2.5 方法 |
3 结果 |
3.1 8组受试者TCRB CDR3组库测序结果总结 |
3.2 8组受试者TCR多样性分析 |
3.3 8组受试者TCRB CDR3长度分布 |
3.4 8组受试者V、J区基因的使用频率差异 |
3.5 8组受试者V-J片段组合类型差异 |
3.6 8组受试者TCRB CDR3频率分布热图 |
3.7 8组体质人群共享表位肽序列情况 |
3.8 基于V-J组合丰度的主成分分析 |
3.9 基于V-J组合丰度绘制ROC曲线 |
4 小结 |
5 讨论 |
参考文献 |
实验三 基于DIA质谱技术的不同体质人群血浆蛋白质组学特征研究 |
1 背景与目的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伦理批准 |
2.2 样本 |
2.3 试剂和材料 |
2.4 仪器 |
2.5 方法 |
3 结果与质控 |
3.1 蛋白浓度测定结果 |
3.2 SDS-PAGE电泳 |
3.3 蛋白鉴定结果表 |
4 8种偏颇体质差异蛋白表达分析 |
4.1 阳虚质差异表达蛋白 |
4.2 阴虚质差异表达蛋白 |
4.3 气虚质差异表达蛋白 |
4.4 气郁质差异表达蛋白 |
4.5 痰湿质差异表达蛋白 |
4.6 湿热质差异表达蛋白 |
4.7 血瘀质差异表达蛋白 |
4.8 特禀质差异表达蛋白 |
5 生物信息学分析 |
5.1 阳虚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
5.2 阴虚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
5.3 气虚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
5.4 气郁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
5.5 痰湿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
5.6 湿热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
5.7 血瘀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
5.8 特禀质组上下调差异蛋白功能分析 |
6 小结 |
7 讨论 |
7.1 阳虚质、阳虚质差异蛋白讨论 |
7.2 气虚质、气郁质差异蛋白讨论 |
7.3 痰湿质、湿热质差异蛋白讨论 |
7.4 血瘀质、特禀质差异蛋白讨论 |
参考文献 |
创新性 |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附件 |
附件1 中医体质判定标准 |
附表2 血常规检测各项正常范围、单位 |
附表3 血生化检测各项目检测方法、正常范围、单位 |
附表4 免疫组库测序样本信息表 |
附表5 人血浆DIA定量蛋白组分析样本信息表 |
(4)基于微生物组学的慢性肝病临床特点及粪菌移植延缓肝硬化大鼠疾病进程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
1.1.1 病毒性肝病 |
1.1.2 酒精性肝病 |
1.1.3 非酒精性脂肪肝 |
1.1.4 药物性肝病 |
1.1.5 自身免疫性肝病 |
1.2 肠道微生态与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
1.2.1 肠道菌群的概念 |
1.2.2 肠-肝轴学说 |
1.2.3 肠道菌群与慢性肝病的研究进展 |
1.2.4 FMT在肝病治疗中的应用进展 |
1.3 本课题的设计思路 |
第2章 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结构多样性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与分组 |
2.1.2 粪便样本采集与DNA提取 |
2.1.3 16S rRNA V4 区扩增与纯化 |
2.1.4 16S rRNA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
2.1.5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患者临床信息统计 |
2.2.2 16SrRNA测序深度 |
2.2.3 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的差异分析 |
2.2.4 慢性肝病患者肠道菌群门和属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2.2.5 肝硬化组、LC-HCC组和NLC-HCC组中肠道菌群物种多样性分析 |
2.2.6 肝硬化组、LC-HCC组,NLC-HCC组肠道菌群门和属水平的差异性分析 |
2.2.7 肠道菌群紊乱与临床因素之间的关系 |
2.2.8 肠道菌群紊乱与HCC病因的关联分析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FMT对肝硬化大鼠的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实验方法 |
3.2 结果 |
3.2.1 FMT改善了各组大鼠的生活状态和生存时间 |
3.2.2 FMT延缓了各组大鼠的体重下降和腹水形成时间 |
3.2.3 FMT减轻肝损伤保护肝功能 |
3.2.4 FMT可改善肝硬化大鼠的肝纤维化发展进程 |
3.2.5 FMT可降低肝硬化大鼠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和内毒素含量 |
3.2.6 FMT可减少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的移位 |
3.2.7 FMT可改善肝硬化大鼠肠道粘膜的屏障功能 |
3.2.8 FMT抑制了肝硬化大鼠肝组织中TLR4 信号通路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FMT对肝硬化大鼠的肠道菌群组成与代谢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实验方法 |
4.2 结果 |
4.2.1 16SrRNA测序深度 |
4.2.2 FMT对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多样性的影响 |
4.2.3 FMT对肝硬化大鼠肠道菌群门和属水平的影响 |
4.2.4 UPLC-Q/TOF-MS的稳定性评估 |
4.2.5 FMT对肝硬化大鼠体内代谢组学的影响 |
4.2.6 FMT治疗后差异性代谢物鉴别 |
4.2.7 FMT对肝硬化大鼠相关代谢通路的影响 |
4.3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图 |
附录表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膳食补硒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改善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相关概念界定 |
2.1 良性前列腺增生 |
2.2 下尿路症状 |
2.3 补充和替代疗法 |
2.4 生活质量 |
3 研究目的与内容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内容 |
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一部分 BPH患者体内硒水平调查 |
1 研究对象 |
1.1 BPH患者 |
1.2 非BPH同龄健康男性 |
2 研究方法 |
2.1 抽样方法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场所 |
2.4 测量指标与评估工具 |
2.5 资料分析方法 |
2.6 质量控制 |
3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 |
3.2 病例组与对照组血清硒与发硒水平的比较 |
3.3 病例组与对照组不同砸参考值分级的比较 |
3.4 不同疾病特征BPH患者体内硒水平的比较 |
4 讨论 |
第二部分 膳食补砸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改善效果的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纳入标准 |
1.2 排除标准 |
1.3 退出标准 |
1.4 研究对象的筛选与确定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设计 |
2.2 抽样及分组方法 |
2.3 样本量 |
2.4 干预内容及方法 |
2.5 研究工具及测量指标 |
2.6 资料分析方法 |
2.7 伦理考量 |
2.8 质量控制 |
3 研究结果 |
3.1 研究对象的人口学资料和疾病相关资料 |
3.2 膳食补硒对BPH患者干预效果的评价 |
3.2.1 膳食补硒对患者体内硒水平的影响 |
3.2.2 膳食补硒对患者下尿路症状的影响 |
3.2.3 膳食补硒对患者生活质量和睡眠质量的影响 |
3.2.4 膳食补硒对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
3.2.5 服用依从性 |
3.2.6 不良反应及其他效果 |
4 讨论 |
4.1 BPH患者的一般资料分析 |
4.2 膳食补硒干预对BPH患者体内硒水平的影响 |
4.3 膳食补硒干预对BPH患者LUTS的影响 |
4.4 膳食补硒干预对BPH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
4.5 膳食补硒干预对BPH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
4.6 膳食补硒干预对BPH患者生化指标的影响 |
4.7 患者的服用依从性 |
4.8 对护理实践的启示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 |
附录 |
致谢 |
(6)甲胎蛋白临床应用价值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主要符号表及缩略词 |
致谢 |
(7)西南医院体检人群抗核抗体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横断面调查及自身免疫病发病的随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Abstract |
摘要 |
1.前言 |
2.临床资料与方法 |
3.结果 |
4.讨论 |
5.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自身免疫病及与自身抗体预测最新进展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8)HSD17B13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相关预后预测体系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缩略词表 |
绪论 |
参考文献 |
第一部分 基于蛋白质组学的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不同阶段的差异表达蛋白筛选及鉴定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 实验结果 |
3.1 差异蛋白质鉴定及相对定量方法 |
3.2 差异蛋白质鉴定及相对定量结果 |
3.3 HCC差异蛋白的进一步筛选 |
4 讨论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HSD17B13在肝癌中的作用、分子机制及相关预后预测体系的构建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2 研究方法 |
2.3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验证HSD17B13在不同肝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
3.2 不同肝组织样本中HSD17B13的表达模式 |
3.3 HCC患者预后危险因素及HSD17B13表达水平对患者预后的影响 |
3.4 细胞周期与凋亡分析,免疫印迹检测 |
3.5 HSD17B13对HCC细胞体内肿瘤形成能力的影响 |
3.6 构建基于HSD17B13表达水平的HCC患者临床预后预测体系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新疆地区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参考值范围评估及其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新疆地区人群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分布特征及危险因素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二部分 新疆地区人群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参考值范围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部分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与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预后关系 |
1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资料与方法 |
1.3 质量控制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3 讨论 |
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个人简历 |
新疆医科大学博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10)金昌队列HBV感染状况及单抗—HBs阳性人群肝功酶异常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第一章 金昌队列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状况研究 |
1.1 金昌队列流行病学调查基线人口分布状况 |
1.2 金昌队列人群HBV-M阳性率分布状况 |
1.3 金昌队列人群HBV感染状况 |
第二章 金昌队列单抗-HBs阳性人群肝功酶异常检出率状况 |
2.1 金昌队列人群前七种HBV感染模式肝功酶异常检出率状况 |
2.2 金昌队列单抗-HBs阳性人群不同人口学特征的肝功酶异常检出率 |
2.3 金昌队列单抗-HBs阳性人群不同生活习惯的肝功酶异常检出率 |
2.4 金昌队列单抗-HBs阳性人群肝功酶异常与脂质代谢指标相关性分析. |
2.5 金昌队列单抗-HBs阳性人群不同职业暴露的肝功酶异常检出率 |
第三章 金昌队列单抗-HBs阳性人群肝功酶异常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 金昌队列单抗-HBs阳性人群ALT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
3.2 金昌队列单抗-HBs阳性人群AST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
3.3 金昌队列单抗-HBs阳性人群GGT异常的相关因素分析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1000例健康成人HBsAg测定及肝功能普查(论文参考文献)
- [1]糖基化标志物在肝胆肿瘤临床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徐学文.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医大学, 2021(09)
- [2]基于微粒操控技术的肝癌血清标志物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王桂玲. 重庆理工大学, 2021
- [3]不同中医体质人群外周血TCR免疫组库分析和定量蛋白质组学研究[D]. 赵鹏飞.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基于微生物组学的慢性肝病临床特点及粪菌移植延缓肝硬化大鼠疾病进程的机制研究[D]. 郑瑞鹏. 吉林大学, 2020(01)
- [5]膳食补硒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改善效果的研究[D]. 李文霞. 苏州大学, 2019(04)
- [6]甲胎蛋白临床应用价值探讨[D]. 田州. 南京医科大学, 2018(06)
- [7]西南医院体检人群抗核抗体和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横断面调查及自身免疫病发病的随访研究[D]. 张玉婷.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8]HSD17B13对肝细胞癌发生发展的影响及相关预后预测体系的建立[D]. 陈峻. 浙江大学, 2018(08)
- [9]新疆地区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的参考值范围评估及其对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D]. 古力努尔·依明. 新疆医科大学, 2018(03)
- [10]金昌队列HBV感染状况及单抗—HBs阳性人群肝功酶异常影响因素研究[D]. 姬晓虹. 兰州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