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钐与噻吩甲酰三氟丙酮、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醛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立红[1](2013)在《含1,3,4-恶二唑三齿配位结构聚酯的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文中研究指明以2,6-吡啶二甲酸为原料,经过酯化、氨解、二硫化碳关环以及取代反应合成了单体4—2,6-二(2-乙酸甲酯基硫醚-1,3,4-恶二唑)-吡啶(4)。单体4和1,6-己二醇采用熔融聚合法进行反应,合成了具有三齿配位性能的聚酯P。以聚酯P为第一配体,8-羟基喹啉为第二配体,与稀土金属离子以2:1:1的比例进行配位,成功合成了4种含1,3,4-恶二唑、吡啶和喹啉结构新型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P-Sm-Q、P-Eu-Q、P-Tb-Q和P-Dy-Q。利用IR、UV-vis、1H NMR、MS、GPC、元素分析、TG以及荧光光谱对其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聚酯P的Mw为11240g/mol,PDI为2.14。IR、1H NMR及元素分析表明,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结构中聚酯P、8-羟基喹啉与稀土金属离子的比例为2:1:1。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P-Sm-Q、P-Eu-Q、P-Tb-Q、P-Dy-Q具有良好的溶解性,易溶于DMF、DMSO、DMAc和NMP等常用的有机溶剂,便于加工成型。通过对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TG测试表明,5%失重温度为172.7-208.6℃。其失重分为两步进行,第一阶段最大失重温度为347.7-394.2℃,此时的失重率为11.2-11.6%,此时失去一分子8-羟基喹啉;第二阶段的最大失重温度为600.2-639.2℃,此阶段为聚酯P主链裂解,最大失重温度时的焦炭和稀土金属残余率为42.8-43.9%,表明所合成的4种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具有较好的热力学稳定性。通过对4种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DMF溶液的荧光发射光谱研究表明,合成的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具有较好的荧光性能,在550nm左右处出现荧光发射峰,发射黄绿色光,并且在598nm、619nm、554nm和482nm处出现Sm3+、Eu3+、Tb3+、Dy3+的特征荧光发射峰,并且荧光强度较强,铕离子发红色荧光,铽离子发绿色荧光,钐离子发橘红色荧光,镝离子发射蓝绿色荧光。聚酯具有易加工成型、较好的热力学稳定性等优点,将稀土金属引入聚酯结构中,可以获得一类聚合物稀土配合物发光材料,它的综合性能更加优异。本文合成的4种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具有良好的溶解性、热力学稳定性和荧光性能,在光电功能高分子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王金平[2](2013)在《稀土水杨酸及其衍生物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能》文中研究指明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4f电子层结构,这种结构有助于其与有机羧酸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新物质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改善和增强稀土本身的发光性质。既然稀土配合物能够表现出优越的发光性能,因而它成为当今重要的金属-有机发光材料。研究稀土水杨酸及其衍生物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光学特性对开发新型稀土芳香羧酸配合物及其新的应用领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论文以稀土金属离子(Re=La3+、Sm3+、Ce3+)为中心离子、以水杨酸、5-溴代水杨酸、5-磺基水杨酸为第一配体,邻菲啰啉为辅助配体,采用水热合成法成功合成了镧-水杨酸-邻菲罗啉和镧-5-溴代水杨酸-邻菲罗啉配合物,以及钐-5-磺基水杨酸和铈-5-磺基水杨酸配合物。利用元素分析(EA)、红外光谱(FT-IR)、热分析(DSC-TGA)、X-射线单晶衍射(XRD)、紫外分光光度计(UV)和荧光分光光度计(FS)等分析手段对配合物的组成、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1.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氯桥联的双核镧配合物La2(C7H4BrO3)2Cl4(Phen)2,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仪测定了配合物La2(C7H4BrO3)2Cl4(Phen)2的结构,同时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及热重等分析手段对配合物做了进一步的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La2(C7H4BrO3)2Cl4(Phen)2为正交晶系,Pbca空间群;晶胞参数a=8.2957(10) nm,b=22.104(3) nm,c=22.110(3) nm,=90.00°,β=90.00°,γ=90.00°,Z=4,V=4054.1(8) nm3(CCDC No.:856640)。中心金属离子La与周围两个氮原子和两个氧原子及四个氯原子形成了一个十二面体的几何构型,La离子通过1个桥式的5-溴代水杨酸根和2个桥式的氯原子桥联构成了一维无限链状聚合物。利用荧光分光光度计测试了配合物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与配体的荧光光谱相似,且表现为配体的荧光光谱,这说明配体参与了配位,而配合物的荧光强度高于配体。2.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二元配合物Sm(SSA)(H2O)2·H2O,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同时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及热重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表征。该配合物的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1)/n;晶胞参数a=8.8844(16) nm,b=8.9254(16) nm,c=14.366(3) nm,=90.00°,β=100.810(2)°,γ=90.00°,Z=4,V=1119.0(3) nm3(CCDC No.:875346)。中心金属离子Sm与周围的八个氧原子形成了四方反棱柱体的几何构型。利用紫外及荧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配合物的光学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与配体的荧光光谱相似,且表现为配体的荧光光谱,这说明配体参与了配位,而配合物的荧光强度低于配体,可能是水的猝灭作用。3.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单核的零维镧配合物La(Hsal)3(Phen)2,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同时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及热重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表征。该配合物属于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晶胞参数a=16.1490(11) nm,b=10.9504(8) nm,c=22.4218(16) nm,=90.00°,β=90.0370°,γ=90.00°,Z=4,V=3965.0(5) nm3,中心金属离子La与周围的四个氮原子和六个氧原子形成了一个双帽四方反棱柱体的几何构型。4.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3D的铈配合物Ce(SSA)(H2O)2,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单晶X射线衍射测定,同时经过元素分析、红外及热重等分析手段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表征。该配合物属于正交晶系,Pnma空间群;晶胞参数a=9.537(3) nm,b=7.026(2) nm,c=14.230(5) nm,=90.00°,β=90.00°,γ=90.00°,Z=4,V=953.5(5) nm3(CCDC No.:876487)。其中参与配位的O5为二重无序,在每个O5位置的占有率为50%。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研究了配合物的紫外性能,结果表明配合物的最大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和形状都与配体吸收光谱类似,且峰的位置均发生一定的蓝移。
刘增臣[3](2012)在《氮杂环类金属配合物及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负载多羧酸类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及荧光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首先对氮杂环类化合物做了简要的概述。在对DNA的生物学基础进行综述的前提下,对氮杂环类化合物及其金属配合物在生物活性(DNA结合研究、细胞毒活性研究)和光学性能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另外对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在生物学、光学和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介绍了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第二部分内容主要是以乙酰苯胺为原料,利用维尔斯迈尔一哈克反应(Vilsmeier-Haack Reaction)合成喹啉-2-氯-3-醛,然后在酸性条件下脱氯得到喹啉-2-酮-3-醛。以喹诺酮类化合物喹啉-2-酮-3-醛为前驱体经过两相混合与相关的酰肼类和胺类化合物反应,得到9个结构新颖的席夫碱配体,分别是喹啉-2-酮-3-醛硫代卡巴腙(L’),喹啉-2-酮-3-醛对羟基苯甲酰腙(L2),喹啉-2-酮-3-醛苯甲酰腙(L3),喹啉-2-酮-3-醛水杨酰腙(L4),喹啉-2-酮-3-醛3’4’-二甲基毗咯酰腙(L5),喹啉-2-酮-3-醛缩4’-氨基安替比啉(L6),喹啉-2-酮-3-醛异烟腙(L7),喹啉-2-酮-3-醛双缩乙二胺(L8),喹啉-2-酮-3-醛苯并三唑酰腙(L9),并合成了它们相关的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配合物,利用核磁、红外光谱、质谱、元素分析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表征了相关化合物的结构。对L1-5配体的铜过渡金属配合物,借助X射线单晶衍射证明表征了它们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配体L2-5衍生的金属配合物中铜离子与配体的比例均为1:1,并且是相对不太多见的五配位结构,而L1衍生的铜配合物则是四配位正方形结构。酰腙的侧链羰基以烯醇化作用利用氧原子与铜离子配位,构成一个五元环和一个六元环结构,具有较好的平面结构,并有甲醇分子、水分子或者硝酸根离子参与配位,而且这些合成的铜配合物相比配体在甲醇中具有更好的溶解度。借助于紫外光谱、荧光光谱、粘度和EB-DNA竞争实验研究了它们与小牛胸腺DNA (CT-DNA)相互作用模式,实验表明这些金属配合物都能够以插入模式与CT-DNA相互作用,并且具有较大的结合常数。另外还研究了CuL1,CuL2, CuL6, ZnL6和NiL6金属配合物体外抗氧化活性(OH·和O2-),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抗氧化剂甘露醇相比这些金属配合物对羟基表现了较高的体外清除作用,并且铜配合物相比锌和镍配合物具有更强的抗羟基能力,而对清除超氧自由基活性研究表明CuL1对超氧自由基具有最强的清除作用,是潜在的抗超氧试剂。研究了CuL3, CuL4和CuL5配合物对HeLa细胞和HL-60细胞的细胞毒活性,研究表明这些三个金属配合物都具有比相应配体更高的细胞毒活性。而对这些金属配合物来说,具有末端杂环基团的CuL3表现了对这两种细胞更高的体外抑制率。合成了喹啉-2-酮-3-醛缩安替比啉配体(L6)的铜、锌和镍金属配合物(CuL6, ZnL6和NiL6),借助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等手段表征了这些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并系统研究了金属配合物CuL6、ZnL6和NiL6与CT-DNA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它们能够以插入模式与DNA相互作用,配合物CuL6、ZnL6和NiL6具有较强的CT-DNA结合能力,并且CuL6相比ZnL6和NiL6具有更强的结合能力。合成了喹啉-2-酮-3-醛异烟腙(L7)配体的钐金属配合物(SmL7),研究表明稀土配合物SmL7并没有发出钐离子的特征光谱,低温磷光光谱证明了钐离子与L7配体之间的跃迁能量是不匹配的,通过进一步的化学反应将具有良好荧光敏化功能的基团邻菲罗啉(Phen)接枝到SmL7中,得到了三元配合物SmL7-phen发光材料,有趣的是SmL7-phen发出了钐离子的特征荧光,说明邻菲罗啉的引入导致了配体与钐离子之间具有合适的匹配能量跃迁,从而诱导了钐离子的特征荧光。研究了喹啉-2-酮-3-醛双缩乙二胺(L8)和喹啉-2-酮-3-醛苯并三唑酰腙(L9)的离子识别功能,研究表明L8对锌离子具有较好的荧光增强识别功能,借助单晶衍射确定了L8与锌离子之间的配位比是1:1,另外实验证明喹啉-2-酮-3-醛苯并三唑酰腙(L9)配体在水性体系中对铜离子具有优异的荧光淬灭识别作用,相比其它金属离子铜离子能够有效地淬灭配体的荧光,是一种有意义的铜离子淬灭荧光探针,X射线单晶衍射实验证明证明铜离子与L9的配位比是1:1,有趣的是铜离子与L9的配位是一种借助氮原子形成桥连结构的配位聚合结构。第三部分内容是借助油相法高温分解乙酰丙酮铁得到了粒径均一和分散性好的四氧化三铁(Fe304)磁性纳米粒子,借助于Fe304磁性纳米粒子表面的配体交换反应将具有良好水溶性的改性聚乙二醇结构接枝到粒子表面,得到了具有良好水溶性、分散性和生物相容性的Fe304磁性纳米粒子,然后通过化学反应将修饰天线基团(4-甲基-7-氨基香豆素,AMC)后的二乙三胺五乙酸稀土(Eu3+和Gd3+)配合物偶联到修饰后的Fe304磁性纳米粒子表面,得到了良好发光性能和强弛豫性能的多功能磁性材料,研究了Fe304磁性纳米粒子偶联发光铕稀土配合物的细胞荧光标记功能,并对其进行了细胞毒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磁性荧光材料能够很好的渗透进细胞内部,具有良好的细胞标记功能,细胞毒性实验证明它具有较小的细胞毒性,是一种较好的低毒细胞荧光标记试剂,而对Fe304磁性纳米粒子偶联钆稀土配合物研究了它的弛豫效率和小鼠肝部磁共振成像功能,与传统磁共振造影剂二乙三胺五乙酸钆相比,这种多功能磁性材料具有更强的T1弛豫效率,磁共振成像实验说明用这种磁性造影试剂对待的小鼠肝部表现了更强的对比度,是一种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磁共振造影试剂。
周先安[4](2012)在《稀土(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菌活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采用回流冷凝法合成了两大系列14种新型稀土(铜)配合物。第一系列为稀土(铜)2-氨基噻唑缩水杨醛席夫碱8-羟基喹啉二元、三元配合物系列,镧(铜)2-氨基噻唑缩水杨醛席夫碱二元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La(Assb)3.3H2O和Cu(Assb)2.2H2O,稀土(铜)2-氨基噻唑缩水杨醛席夫碱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Assb)(Hq)2.5H2O和Cu(Assb)(Hq).4H2O(RE=La3+,Pr3+,Sm3+,Y3+;Assb=2-氨基噻唑缩水杨醛席夫碱;Hq=8-羟基喹啉);第二系列为稀土(铜)喹啉-2-甲酸1,10-菲啰啉二元、三元配合物系列,镧喹啉-2-甲酸二元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La(HqnH)3(NO3)3(H2O).2H2O,稀土(铜)喹啉-2-甲酸1,10-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化学组成为RE(HqnH)(PhenNO3)3(H2O).nH2O和Cu(HqnH)(Phen)Cl2(H2O).2H2O(RE=La3+,Ce3+,Nd3+,Sm3+,Y3+;HqnH=喹啉-2-甲酸;Phen=1,10-菲啰啉;n=2或3)。采用元素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X射线光电子能谱、差热-热重、X射线衍射、核磁共振氢谱、质谱、透射电子显微镜等分析测试手段对上述两大系列配合物的化学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差热-热重分析结果表明,上述两大系列配合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稀土喹啉-2-甲酸1,10-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粒径在50-200nm之间,属于纳米级颗粒,具有良好的分散性。通过抑菌圈试验和最小抑菌浓度测定试验测试了上述两大系列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抑菌试验结果表明:上述两大系列稀土(铜)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抗菌谱广,可应用于抗菌医药领域和抗菌材料领域。采用荧光光谱仪测试了稀土(铜)喹啉-2-甲酸1,10-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发光性能。荧光性能测试结果表明:稀土(铜)喹啉-2-甲酸1,10-菲啰啉三元配合物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光性能,近紫外激发,可利用其自身具有的荧光标记识别性能研究该类抗菌药物与细菌DNA作用机理以及观察其在体内的分布并追踪其摄入、排出的动力学过程。采用循环伏安法、紫外光谱法、凝胶电泳法研究了上述两大系列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稀土(铜)配合物与细菌DNA相互作用方式可能以插入结合为主,静电结合或沟面结合为辅。初步探究了上述两大系列配合物的抗菌机理。
施阳[5](2011)在《新型稀土功能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提出通过回流冷凝法和低温固相法制备了7种稀土(RE = La3+, Ce3+, Pr3+, Nd3+, Y3+, Er3+, Sm3+)、水杨酸、呋喃甲醛缩异烟肼三元配合物,7种稀土(RE = La3+, Ce3+, Pr3+, Nd3+, Y3+, Er3+, Sm3+)、1,10-菲啰啉,呋喃甲醛缩异烟肼三元配合物。并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 IR, UV, TG-DTA,氢谱,XRD,XPS,SEM等对其结构和化学组成进行表征,确定其化学组成[RE(FLSY)(Lin)(NO3)]NO3•H2O (RE = La3+, Ce3+, Pr3+, Nd3+, Y3+, Er3+, Sm3+ ; FLSY:呋喃甲醛缩异烟肼, Lin:水杨酸) ,[RE(FLSY)(Phen)(NO3)2]NO3 (RE = La3+, Ce3+, Pr3+, Nd3+, Y3+, Er3+, Sm3+;FLSY:呋喃甲醛缩异烟肼,Phen:1,10-菲啰啉)。通过抑菌实验表明所制备的三元化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中等抑制作用,属于广谱抗菌剂;通过MTT比色法对配合物的毒性做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两类三元配合物的IC50在0.510μg/ml之间,对Hela癌细胞具有较强的抑制杀伤作用。同时通过脂糖凝胶DNA电泳法,DNA循环伏安法,DNA紫外光谱法,DNA荧光光谱法研究了两类配合物与DNA的作用模式。结果表明两类配合物与DNA都有较强的作用,我们认为两类配合物都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许东芳[6](2011)在《含杂环配体的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相关生物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金属配合物在抗菌、抗肿瘤以及与DNA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一直是生物无机化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以稀土金属配合物在这三方面的生物性能为着眼点,通过回流冷凝法和低温固相法以稀土,杂环化合物和第三配体合成了三大系列二十五种稀土杂环配合物。第一系列为含氮杂环配体的稀土配合物,第二系列为含硫杂环配体的稀土配合物,第三系列为含氮、硫杂环配体的稀土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氢谱、XRD、XPS、差热-热重以及TEM等方法对它们的组成、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部分配合物的合成使用了低温固相法,由于低温固相法不使用溶剂,所以符合绿色化学的目标。确定了第一系列的化学组成为: Ln2(ADP)(H2O)2 Cl3(Ln = La3+,Sm3+,Pr3+,Nd3+, Y3+,Er3+ ; ADP =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 ;Ln3(ADP)(MoO4)2(CH3OH)4Cl5•2H2O (Ln = La3+, Sm3+, Pr3+,Nd3+, Y3+,Er3+;ADP =2-氨基-4,6-二甲氧基嘧啶, MoO4=钼酸根离子); Ln2(ADMP)(H2O)2Cl3 (Ln=La3+,ADMP=2-氨基-4,6-二甲基嘧啶); Ln2(ADMP)(MoO4)2(CH3OH)3Cl6•2H2O(Ln=La3+,ADMP =2-氨基-4,6-二甲基嘧啶;MoO4=钼酸根离子);Ln2(AP)(H2O)2Cl3(Ln=La3+,AP=2-氨基嘧啶); Ln3(AP)(MoO4)2(CH3OH)4Cl5(Ln = La3+, A P =2-氨基嘧啶;MoO4=钼酸根离子)。确定了第二系列的化学组成分别为:La(TTA)3L•H2O (Ln = La3+, Ce3+, Nd3+, Eu3+, Er3+, 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阴离子,L=对氯苯甲酸)和La(TTA)3N, (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阴离子,N=对羟基苯甲酸)。确定了第三系列的化学组成为:其中两个含氮、硫有机杂环配体的配合物的组成分别是La(TTA)3(Hbiim)(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阴离子,Hbiim =联咪唑和La(L)phen(NO3)3C2H5OH•CH3OH,(HL=希夫碱,phen =邻菲咯啉)。另一个配合物为La(Hbiim)3N(TTA=噻吩甲酰三氟丙酮阴离子,N=对羟苯甲酸)。采用培养基扩散法和营养肉汤稀释法测定了上述稀土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所合成的稀土配合物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都具有抗菌性,属于广谱抗菌剂,且具有耐热性好的特点。配合物的活性都高于相应的配体。第一系列的配合物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要比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好,抑菌圈的直径在1020mm之间,属于中等的抑菌作用;其中二元配合物的抗菌性能好于三元配合物。第二系列的配合物抗菌活性好于第一系列,抑菌圈的直径大于20mm,属于较强的抑菌作用。在第三系列中两个含氮硫杂环配体的配合物,抑菌圈的直径大于20mm,也属于较强的抑菌作用。同时对其抗菌机理做了初步探讨。采用形态学观察、MTT比色实验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等方法研究了部分稀土配合物对K562白血病肿瘤细胞的凋亡和生长的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法和荧光显微镜法观察了经配合物诱导的K562肿瘤细胞的形态,表明配合物对K562肿瘤细胞有一定的凋亡作用;MTT比色实验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均能够诱导K562肿瘤细胞凋亡,抑制其生长,配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小于10μg/mL,但是有浓度依赖性和时间依赖性,并且它们对K562肿瘤细胞的凋亡率和生长抑制率均高于其相应配体。第一系列的配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110μg•mL-1之间,在这一系列当中,三元配合物的抗肿瘤性能好于二元配合物。第二系列配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在15μg•mL-1之间。第三系列配合物的半数抑制浓度在110µg•mL-1之间。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了配合物La(TTA)3L•H2O对肿瘤细胞的凋亡率,结果表明在浓度为5μg•ml-1和作用时间为48h时,La配合物La(TTA)3L•H2O诱导K562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最好,并且凋亡作用发生在S期。同时对其抗肿瘤机理做了初步探讨。采用紫外吸收光谱、荧光光谱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稀土镧配合物La(TTA)3L •H2O与DNA的相互作用模式。结果表明:稀土配合物是以部分插入模式与DNA相互作用的,而且配合物还能够有效切割pBR322DNA,但是有浓度依赖性,其中0.1mmol•L-1为配合物对PBR322DNA的最佳切割浓度。
韩华[7](2010)在《稀土芳香羧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以邻(间、对)氯苯甲酸和1,10-邻菲啰啉为配体,合成了12种镧、镨、钇和镱的三元配合物;以邻(间、对)苯二甲酸和1,10-邻菲啰啉为配体,合成了10种铕和铽的三元配合物;以苯甲酸、邻(间、对)甲基苯甲酸、对苯二甲酸和1,10-邻菲啰啉为配体,合成了8种铕和铽的四元配合物。通过EDTA滴定分析和元素分析,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运用红外、热重、抑菌实验和荧光光谱,对配合物进行了初步表征和性质研究。这些配合物中,稀土离子均与羧基上的氧和1,10-邻菲啰啉上的氮原子配位,并且都表现出良好的热稳定性。用X-射线单晶衍射的方法,解析了2种配合物La(p-ClBA)3phen?H2O和Pr(p-ClBA)3phen?H2O的晶体结构。2种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相近,均属三斜晶系,Pī空间群;在晶体中配合物均以双核分子形式存在,配位数为9;在分子中羧基的配位方式有3种:单齿、桥联双齿和桥联三齿。抑菌实验表明,稀土盐、配体和配合物,对2种实验菌E.coli和S.aureus的抑菌作用,基本上随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强;各配合物的抑菌作用,基本上都强于相应的稀土盐和羧酸配体;轻稀土镧和镨的配合物所呈现的规律性较好,而重稀土钇和镱的配合物所呈现的规律性较差。荧光实验表明,铕和铽三、四元配合物均发出Eu(III)和Tb(III)的特征荧光。其荧光发射峰位基本不变,但各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明显不同。上述研究,为设计、合成抑菌性能和荧光性能良好的稀土配合物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
刘丹[8](2010)在《新型聚芳醚酮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稀土聚合物兼具稀土离子独特的发光特性和聚合物易加工成型等优点,在发光显示、信息通讯、太阳能转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新型稀土聚合物材料的设计及其性能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设计并合成了多种新型聚芳醚酮稀土配合物,系统地研究了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以期获得综合性能优异并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一类新的稀土聚合物功能材料。首先采用溶液亲核缩聚反应合成了三种具有不同烷基取代基且含羧基侧基的聚芳醚酮(PEKs,包括PEK-1、PEK-2和PEK-3),其数均分子量(%)分别为66.4、46.1和45.6 kg/mol。这些聚合物均具有无定型结构,在室温下能够很好地溶解于DMSO、DMF和THF等溶剂中,其玻璃化转变温度(%)均高于210℃,热失重5%时的温度(T5)均高于402℃。分别以制得的PEK-1、PEK-2和PEK-3作为高分子配体,1,10-邻菲罗啉(Phen)为小分子协同配体,并分别以铕(Eu3+)、铽(Tb3+)、镝(Dy3+)、钐(Sm3+)为中心配位离子,制备了一系列具有可见荧光发射的新型稀土配位聚合物(PEK-RE3+-Phens,PEK=PEK-1、PEK-2、PEK-3:RE3+=Eu3+、Tb3+、Dy3+、Sm3+)。稀土离子与聚合物羧基侧基的配位反应使其均匀分布于聚合物基体材料中。PEK-RE3+-Phens表现出较好的溶解性,可溶于DMSO、DMF和NMP等溶剂,且通过旋涂或浇铸的方法可制得均一光滑的薄膜。PEK-RE3+-Phens在紫外光激发下能够分别发射出各自稀土离子的特征荧光,且高分子配体和小分子配体的协同配位使其荧光发射强度远高于相应的配位聚合物(PEK-RE3+s)和小分子配合物(RE3+-Phens)。与PEK-2和PEK-3相比,以具有最多烷基取代基的PEK-1为高分子配体的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更大。相对于小分子配合物RE3+-Phens,PEK-RE3+-Phens具有更长的荧光寿命,其中PEK-1-Eu3+-Phen和PEK-1-Tb3+-Phen的荧光寿命分别为1130和960μs。PEK-1-Eu3+-Phen和PEK-1-Tb3+-Phen的粉末、DMF溶液及薄膜样品在365 nm紫外灯激发下均能够分别发射出鲜艳的红光和绿光。利用PEK-1上的活性羧基侧基,通过酰氯化、酰胺化反应,将共轭刚性结构的Phen直接引入到了PEK-1的大分子链上,制备出了酰胺化聚芳醚酮(PPEK),其表现出较好的溶解性和比PEK-1更好的热稳定性。以制得的PPEK为高分子配体,Phen作为协同配体,制得了一类新的发射可见荧光的稀土配位聚合物(PPEK-RE3+-Phens,RE3+=Eu3+、Tb3+、Dy3+、Sm3+)。在该配位聚合物体系中,PPEK通过大分子链上引入的Phen基团的N原子与RE3+发生了配位反应。PPEK-RE3+-Phens具有较好的溶解性和成膜性。PPEK-Eu3+-Phen、PPEK-Tb3+-Phen、PPEK-Dy3+-Phen和PPEK-Sm3+-Phen在紫外光激发下可分别发射出Eu3+、Tb3+、Dy3+和Sm3+的特征荧光。为了提高稀土配位聚合物的荧光强度,在PEK-1-Eu3+-Phen和PEK-1-Tb3+-Phen体系中分别引入镧(La3+)和铈(Ce3+),制得了铕镧共配位聚合物(PEK-1-Eu0.53+Lax3+-Phens)和铽铈共配位聚合物(PEK-1-Tb0.53+Cex3+-Phens)。荧光分析结果证实,La3+和Ce3+的引入可分别显着提高相应配位聚合物的荧光强度。此外,还研究了铕铽共配位聚合物(PEK-1-Eu3+xTb3+l-X-Phens)的荧光性质,并结合CIE1931xy色度图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调节PEK-1-Eux3+Tb1-x3+-Phens体系中Eu3+和Tb3+的含量,能够获得可发射红色和绿色之间包括黄色在内的多种混合色的稀土配位聚合物荧光材料。以铒(Er3+)、钕(Nd3+)和镱(Yb3+)为中心配位离子,PEK-1为高分子配体,并选用8-羟基喹啉(HQ)为协同配体,制备了一系列具有近红外荧光发射的新型稀土配位聚合物(PEK-1-RE3+-HQs,RE3+=Er3+、Nd3+、Yb3+)。在这些配位聚合物体系中,高分子配体PEK-1和小分子配体HQ同时与RE3+发生了配位反应。PEK-1-Er3+-HQ热分解的两个阶段分别对应于HQ喹啉环的断裂和PEK-1大分子链的断裂。PEK-1-RE3+-HQs可溶于DMF、DMAc和DMSO等常用的有机溶剂,且易于成膜。荧光测试结果表明,PEK-1-Er3+-HQ、PEK-1-Nd3+-HQ和PEK-1-Yb3+-HQ在近红外区具有较强的荧光发射,最大发射波长分别位于1527、1060和978 nm处。PEK-1和HQ的协同配位作用可有效地提高这些配位聚合物的发射强度。
朱早龙[9](2009)在《稀土姜黄素大环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姜黄素的研究非常活跃,姜黄的主要成分姜黄素具有利胆、抗炎、抗氧化、降血脂、抗菌、抗癌等生理活性功能。姜黄素具有一定药理作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领域,被认为是具有开发价值的药食两用天然产品之一。大环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及应用研究也非常活跃,合成方法和手段的不断改进和创新,使得许多新型的大环配合物和配体被合成。本论文综述了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和稀土金属元素对生命的重要意义,较系统地探讨了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不同合成方法。并报道了用模板法合成了一系列稀土大环席夫碱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重-热差和紫外吸收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表现出相应姜黄素的特征发射。并探讨了配合物光致变色的性质和抑菌生物活性。本论文有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稀土离子和姜黄素的药理活性及大环席夫碱配合物的研究概况本部分综述了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研究进展和稀土金属元素对生命的重要意义,较系统地探讨了席夫碱及其配合物的不同合成方法。系统的概括了姜黄素及姜黄素在各个方面的不同应用。第二部分:稀土姜黄素大环配合物的合成与表征及其荧光性质以稀土金属(Ⅲ)硝酸盐和姜黄素为原料,用模板法合成了一系列稀土大环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热重-热差和紫外吸收光谱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配合物的结构,同时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表现出相应配体的特征发射荧光。第三部分:姜黄素稀土大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变色性能研究通过模板反应,用姜黄素和二乙烯三胺合成了一系列的双姜黄素缩双二乙烯三胺(L)稀土大环配合物。并用核磁共振氢谱、红外光谱、热重-热差、摩尔电导和元素分析进行了表征。确定配合物的组成。研究了配合物在室温下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配合物表现出相应姜黄素的特征发射。并探讨了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和光致变色性能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它们在有机溶剂中的光致变色及溶致变色性能,试验表明配合物具有良好的光致变色性能。并用稳态和时间相关紫外-可见光谱对其溶液的光致发光和光致变色行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溶剂对光致变色性能的影响。第四部分:稀土姜黄素大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的研究用稀土硝酸盐作为模板,1,6-己二胺、乙二胺和姜黄素为原料合成了REL1,2(NO3)3·4H2O (RE=Eu、Dy、Sm、Ce),通过元素分析、1H NMR、摩尔电导、红外光谱、热差-热重分析、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配合物的荧光性质,结果表明稀土姜黄素大环配合物在荧光性质方面有较大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意义。第五部分:稀土姜黄素大环配合物抑菌活性的研究研究了稀土姜黄素大环配合物的抑菌性。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抑菌性能。
吴卫国,孙传尧,朱永揩[10](2007)在《五种有机螯合剂活化菱锌矿作用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了水杨醛肟、α-安息香肟、邻氨基苯甲酸、8-羟基喹啉和乙二胺五种有机螯合剂对菱锌矿的活化作用,结果表明,五种有机螯合剂都能很好地活化菱锌矿的浮选。通过吸附量的测定、Zn2+离子浓度测定和红外光谱测定分别对乙二胺和8-羟基喹啉活化菱锌矿的机理进行了研究。
二、钐与噻吩甲酰三氟丙酮、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醛化活性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钐与噻吩甲酰三氟丙酮、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醛化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含1,3,4-恶二唑三齿配位结构聚酯的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1,3,4-恶二唑类化合物 |
1.1.1 1,3,4-恶二唑类化合物的传统合成方法 |
1.1.1.1 双酰肼环合法 |
1.1.1.2 单酰肼环合法 |
1.1.1.3 N-酰腙氧化法 |
1.1.1.4 酰基四唑重排法 |
1.1.2 1,3,4-恶二唑类化合物新的合成方法 |
1.1.3 1,3,4-恶二唑类化合物在光电功能材料领域的应用 |
1.1.3.1 1,3,4-恶二唑类化合物在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应用 |
1.1.3.1.1 主链含 1,3,4-恶二唑基团的聚合物 |
1.1.3.1.2 侧链含 1,3,4-恶二唑基团的聚合物 |
1.1.3.1.3 含 1,3,4-恶二唑结构的超支化聚合物 |
1.1.3.1.4 含 1,3,4-恶二唑结构的有机小分子 |
1.1.3.2 1,3,4-恶二唑类化合物的荧光性能 |
1.2 稀土金属配位化合物的荧光性能 |
1.2.1 有机小分子稀土金属配位化合物 |
1.2.2 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 |
1.3 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 |
1.3.1 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1.3.1.1 聚合法 |
1.3.1.2 原位复合法 |
1.3.2 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 论文的选题意义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 |
2.2 原料与试剂 |
2.3 合成路线 |
2.4 中间体及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2.4.1 2,6-吡啶二甲酸二甲酯(1)的合成 |
2.4.2 2,6-吡啶二甲酸二酰肼(2)的合成 |
2.4.3 2,6-二(2-巯基-1,3,4-恶二唑)-吡啶(3)的合成 |
2.4.4 2,6-二(2-乙酸甲酯基硫醚-1,3,4-恶二唑)-吡啶(4)的合成 |
2.4.5 聚酯(P)的合成 |
2.4.6 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P-RE-Q)的合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合成方法讨论 |
3.1.1 2,6-二(2-巯基-1,3,4-恶二唑)-吡啶的合成 |
3.1.2 2,6-二(2-乙酸甲酯基硫醚-1,3,4-恶二唑)-吡啶的合成 |
3.1.3 聚酯的合成 |
3.1.4 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3.2 结构表征 |
3.2.1 单体的结构表征 |
3.2.2 聚酯的结构表征 |
3.2.3 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结构表征 |
3.3 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物理性质 |
3.4 聚酯和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热力学性能 |
3.5 聚酯和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光学性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稀土水杨酸及其衍生物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稀土元素概述 |
1.2 配位化合物 |
1.2.1 配位化学研究意义 |
1.2.2 配位聚合物空间网络结构 |
1.2.3 芳香羧酸配位化学 |
1.2.4 水杨酸的配位模式 |
1.2.5 磺酸的配位模式 |
1.2.6 5-磺基水杨酸的配位模式 |
1.3 稀土羧酸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1.3.1 稀土配合物发光与稀土离子的电子跃迁 |
1.3.2 Antenna(天线)效应 |
1.3.3 影响稀土芳香羧酸配合物发光强度的因素 |
1.4 羧酸配合物的应用 |
1.4.1 羧酸配合物的荧光性质 |
1.4.2 羧酸配合物的磁性 |
1.4.3 羧酸配合物的微孔材料 |
1.4.4 羧酸配合物的生物活性 |
1.5 研究的意义、思路和主要内容 |
1.5.1 研究的意义 |
1.5.2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2 镧-5-氯代水杨酸-邻菲罗啉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配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的组成 |
2.3.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2.3.3 热重分析 |
2.3.4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2.3.5 配合物的荧光图谱 |
2.4 小结 |
3 钐-5-磺基水杨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仪器 |
3.2.2 配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的组成 |
3.3.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3 热重分析 |
3.3.4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3.3.5 配合物的紫外图谱 |
3.3.6 配合物的荧光图谱 |
3.4 小结 |
4 镧-水杨酸-邻菲罗啉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表征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配合物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配合物的组成 |
4.3.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4.3.3 热重分析 |
4.3.4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4.4 小结 |
5 铈-5-磺基水杨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其紫外性能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与仪器 |
5.2.2 配合物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配合物的组成 |
5.3.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5.3.3 热重分析 |
5.3.4 配合物的晶体结构 |
5.3.5 配合物的紫外图谱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 |
致谢 |
(3)氮杂环类金属配合物及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负载多羧酸类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及荧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 氮杂环化合物简介、氮杂环类金属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及其光学性能的研究进展 |
1.1 引言 |
1.2 氮杂环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母环结构及衍生的相关药物 |
1.2.1 氮杂环喹诺酮类化合物的母环结构及抗菌药物 |
1.2.2 氮杂环喹诺酮类化合物降血糖药物 |
1.2.3 氮杂环喹诺酮类化合物抗精神失常药物 |
1.3 一些氮杂环喹啉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 |
1.4 金属配合物抗癌药物 |
1.4.1 铂类金属配合物研究 |
1.4.2 一些氮杂环喹诺酮类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5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5.1 席夫碱的研究历史及一些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
1.5.2 席夫碱过渡金属配合物的研究 |
1.5.2.1 核酸(nucleic acids)的构成及功能 |
1.5.2.2 脱氧核糖核酸(nucleic acids)的结构模型的提出及结构 |
1.5.2.3 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研究 |
1.5.2.4. 小分子与DNA相互作用研究手段 |
1.5.2.4.1 电子吸收光谱方法 |
1.5.2.4.2 荧光光谱光谱方法 |
1.5.2.4.3 圆二色谱方法 |
1.5.2.4.4 电化学方法 |
1.5.2.4.5 核磁共振方法 |
1.5.2.4.6 晶体学方法 |
1.5.2.4.7 流体力学方法 |
1.6. 氮杂环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
1.7. 氮杂环席夫碱小分子的荧光离子识别研究及其相关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
2 磁性纳米粒子简介 |
2.1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应用介绍 |
2.1.1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作为载体偶联药物的纳米医药 |
2.1.2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作为载体负载催化剂的催化应用研究 |
2.1.3 修饰后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作为荧光标记试剂及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
2.1.3.1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负载荧光物质作为荧光标记试剂 |
2.1.3.2 传统磁共振造影剂二乙三胺五乙酸-钆(DTPA-Gd~(3+))和1,4,7,10-四氮杂环四乙酸-钆(DOTA-Gd~(3+))修饰改性后作为新型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
2.1.3.3 超顺磁性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和修饰改性后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作为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
2.1.3.4 超顺磁性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偶联传统造影剂作为新型磁共振造影剂的研究进展 |
2.2 Fe_3O_4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 |
2.2.1 超声辅助水热法 |
2.2.2 微乳液法 |
2.2.3 机械球磨法 |
2.2.4 高温分解法 |
3.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喹啉-2-酮-3-醛衍生的席夫碱配体和金属配合物的合成及它们的相关生物活性和荧光性能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仪器 |
2.2 实验试剂 |
2.3 实验方法 |
2.3.1 紫外-可见(Uv-vis)光谱滴定方法 |
2.3.2 荧光光谱滴定方法 |
2.3.3 粘度测试方法 |
2.3.4 体外自由基清除实验方法 |
2.3.5 体外细胞毒性实验 |
2.4 席夫碱配体的合成(L~1-L~9) |
2.4.1 喹啉-2-酮-3-醛的合成 |
2.4.2 喹啉-2-酮-3-醛硫代卡巴腙(L~1) |
2.4.3 喹啉-2-酮-3-醛对羟基苯甲酰腙(L~2) |
2.4.4 喹啉-2-酮-3-醛苯甲酰腙(L~3) |
2.4.5 喹啉-2-酮-3-醛水杨酰腙(L~4) |
2.4.6 喹啉-2-酮-3-醛3’,4’-二甲基吡咯酰腙(L~5) |
2.4.7 喹啉-2-酮-3-醛缩4’-氨基安替比啉(L~6) |
2.4.8 喹啉-2-酮-3-醛异烟腙(L~7) |
2.4.9 喹啉-2-酮-3-醛双缩乙二胺(L~8) |
2.4.10 喹啉-2-酮-3-醛苯并三唑酰腙(L~9) |
2.5 喹啉-2-酮-3-醛衍生的席夫碱金属配合物(CuL~1,CuL~2,CuL~3,CuL~4,CuL~5,CuL~6,ZnL~6,NiL~6,SmL~7,ZnL~8,CuL~9)的合成 |
2.6 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晶体结构解析 |
3.1.1 L~1和L~2的铜配合物(CuL~1,CuL~2)的晶体结构 |
3.1.2 L~3,L~4和L~5的铜配合物(CuL~3,CuL~4和CuL~5)的晶体结构 |
3.1.3 L~6的锌和镍配合物(ZnL~6和NiL~6)的晶体结构 |
3.1.4 L~7的钐配合物(SmL~7)的晶体结构 |
3.1.5 L~8的锌配合物(ZnL~8)的晶体结构 |
3.1.6 L~9的铜配合物(CuL~9)的晶体结构 |
3.2 相关配体及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及光学性能研究 |
3.2.1 配体L~1,L~2,L~3,L~4,L~5和L~6与它们的相关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DNA结合,抗氧化,细胞毒性)研究 |
3.2.1.1 金属配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的紫外-可见光谱研究 |
3.2.1.2 金属配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 |
3.2.1.3 金属配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的粘度研究 |
3.2.1.4 金属配合物与CT-DNA相互作用的溴化乙锭(EB)竞争实验研究 |
3.2.2 金属配合物CuL~1,CuL~2,CuL~6,ZnL~6,NiL~6的抗羟基自由基活性研究 |
3.2.3 金属配合物CuL~3,CuL~4,CuL~5的细胞毒活性研究 |
3.2.4 配体L~7的稀土钐金属配合物及其与邻菲罗啉形成的三元配合物的荧光性能研究 |
3.2.5 配体L~8对锌离子的识别作用研究 |
3.2.6 配体L~9对铜离子的识别作用研究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的制备和修饰及偶联多羧酸金属配合物的细胞荧光标记和磁共振造影性能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材料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的制备过程及纳米粒子形貌 |
3.2 四氧化三铁磁性纳米粒子的水溶性修饰及偶联二乙三胺五乙酸衍生的铕配合物的制备 |
3.2.1 PEG二胺单缩3,4-二羟基苯甲醛(DBI-PEG-NH_2)的合成 |
3.2.2 Fe_3O_4NPs负载PEG二胺单缩3,4-二羟基苯甲醛(Fe_3O_4NPs-DBI-PEG-NH_2)的制备 |
3.2.3 Fe_3O_4NPs-DBI-PEG-NH_2偶联二乙三胺五乙酸衍生化合物(DTPA-AMC)的制备 |
3.2.4 Fe_3O_4 NPs-DBI-PEG-NH-DTPA-AMC的铕(Fe_3O_4 NPs-DBI-PEG-NH-DTPA-AMC-Eu~(3+))和钆(Fe_3O_4 NPs-DBI-PEG-NH-DTPA-AMC-Gd~(3+))磁性多功能材料的制备 |
3.2.5 Fe_3O_4 NPs-DBI-PEG-NH,Fe_3O_4 NPs-DBI-PEG-NH-DTPA-AMC,Fe_3O_4NPs-DBI-PEG-NH-DTPA-AMC-Eu~(3+)和Fe_3O_4 NPs-DBI-PEG-NH-DTPA-AMC-Gd~(3+)的表征 |
3.3 磁性纳米粒子偶联二乙三胺五乙酸衍生的稀土配合物多功能生物材料Fe_3O_4 NPs-DBI-PEG-NH-DTPA-AMC-Eu~(3+)的细胞荧光标记及毒性实验 |
3.4 磁性纳米粒子偶联二乙三胺五乙酸衍生的稀土配合物多功能生物材料Fe_3O_4 NPs-DBI-PEG-NH-DTPA-AMC-Gd~(3+)的磁共振成像实验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稀土(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菌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综述 |
1.1 引言 |
1.2 稀土(铜)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 |
1.2.1 稀土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
1.2.2 铜在生命科学领域的应用 |
1.3 杂环化合物及其稀土(过渡金属)配合物抗菌研究进展 |
1.3.1 杂环化合物 |
1.3.2 含杂环配体稀土(过渡金属)配合物 |
1.4 抗菌发展历程及其现状 |
1.4.1 微生物学及其发展历程 |
1.4.2 无菌技术 |
1.4.3 抑菌试验方法 |
1.4.4 抗菌剂及抗菌材料 |
1.5 稀土光致发光配合物研究进展 |
1.6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1.7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8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性 |
1.8.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8.2 本论文的创新性 |
第二章 稀土(铜)2-氨基噻唑缩水杨醛席夫碱 8-羟基喹啉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测试仪器 |
2.2.1.1 实验试剂 |
2.2.1.2 测试仪器 |
2.2.2 配合物的合成 |
2.2.2.1 配体 2-氨基噻唑缩水杨醛席夫碱的合成 |
2.2.2.2 镧二元配合物的合成 |
2.2.2.3 铜二元配合物的合成 |
2.2.2.4 稀土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2.2.2.5 铜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2.2.3 抑菌圈试验(培养基扩散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的化学组成 |
2.3.2 配合物及配体溶解性分析 |
2.3.3 紫外光谱分析 |
2.3.4 红外光谱分析 |
2.3.5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2.3.6 差热-热重分析 |
2.3.7 抑菌试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稀土(铜)喹啉-2-甲酸 1,10-菲啰啉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测试仪器 |
3.2.1.1 实验试剂 |
3.2.1.2 测试仪器 |
3.2.2 配合物的合成 |
3.2.2.1 镧二元配合物的合成 |
3.2.2.2 稀土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3.2.2.3 铜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3.2.3 抑菌试验 |
3.2.3.1 抑菌圈试验(培养基扩散法) |
3.2.3.2 最小抑菌浓度测定试验(营养肉汤稀释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的化学组成 |
3.3.2 配合物及配体溶解性分析 |
3.3.3 红外光谱分析 |
3.3.4 X 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 |
3.3.5 差热-热重分析 |
3.3.6 X 射线衍射分析 |
3.3.7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3.8 质谱分析 |
3.3.9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3.3.10 抑菌试验结果分析 |
3.3.11 配合物荧光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稀土(铜)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4.2.1.1 实验试剂 |
4.2.1.2 实验仪器 |
4.2.2 循环伏安法 |
4.2.3 紫外光谱法 |
4.2.4 凝胶电泳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循环伏安法分析 |
4.3.2 紫外光谱法分析 |
4.3.3 凝胶电泳法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稀土(铜)配合物抗菌活性比较分析及其抗菌机理探究 |
5.1 稀土(铜)配合物抗菌活性比较分析 |
5.1.1 稀土配合物与铜配合物抑菌作用比较分析 |
5.1.2 镧配合物抑菌作用比较分析 |
5.2 稀土配合物抗菌机理探究 |
第六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5)新型稀土功能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抗菌材料的研究背景 |
1.2 抗菌和抗菌剂 |
1.3 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的研究进展 |
1.4 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进展 |
1.5 金属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1.6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稀土呋喃甲醛缩异烟肼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药品 |
2.2.2 测试仪器和方法 |
2.2.3 配体呋喃缩异烟肼(FLSY)的合成 |
2.2.4 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2.2.5 稀土配合物的抗菌性能测试 |
2.2.6 平板抑菌圈法 |
2.2.7 营养肉汤稀释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元素分析及电导率 |
2.3.2 红外光谱分析 |
2.3.3 紫外光谱分析 |
2.3.4 差热-热重分析(TG-DTA) |
2.3.5 XRD 分析 |
2.3.6 SEM 分析 |
2.3.7 H~1NMR 分析 |
2.3.8 抗菌结果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稀土呋喃甲醛缩异烟肼水杨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抗菌活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药品 |
3.2.2 测试仪器和方法 |
3.2.3 配体呋喃缩异烟肼(FLSY)的合成 |
3.2.4 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稀土配合物的组成和一般性质 |
3.3.2 紫外吸收光谱 |
3.3.3 拉曼光谱 |
3.3.4 差热-热重分析(TG-DTA) |
3.3.5 XRD |
3.3.6 XPS |
3.3.7 SEM |
3.3.8 抗菌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稀土三元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实验材料与仪器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倒置光显镜观察配合物对 K562,Hela 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4.3.2 MTT 比色法观察配合物对 K562,Hela 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4.3.4 抗肿瘤机理初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稀土铒配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2.2 试剂的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配合物与 DNA 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研究 |
5.4.2 配合物与 DNA 作用的溴化乙锭(EB)荧光研究 |
5.4.3 伏安特性曲线分析 |
5.4.4 电泳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本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6)含杂环配体的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相关生物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引言 |
1.2 杂环化合物 |
1.2.1 含氮杂环化合物 |
1.2.1.1 含吡啶环结构的氮杂环化合物 |
1.2.1.2 含嘧啶环结构的氮杂环化合物 |
1.2.1.3 含咪唑环结构的氮杂环化合物 |
1.2.2 含硫杂环化合物 |
1.2.3 含氮、硫杂环化合物 |
1.3 稀土 |
1.4 羧酸类 |
1.5 金属配合物的抗菌活性研究进展 |
1.5.1 抗菌剂的分类及其研制﹑应用状况 |
1.5.2 抗菌材料的抗菌性能评价 |
1.6 金属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
1.6.1 金属铂络合物类抗肿瘤药物 |
1.6.1.1 第一代铂抗肿瘤药物 |
1.6.1.2 第二代铂类抗肿瘤药物 |
1.6.1.3 第三代新型铂类抗肿瘤药物 |
1.6.1.4 其它新型铂类抗肿瘤金属配合物 |
1.6.2 非金属铂配合物类抗肿瘤药物 |
1.6.2.1 钛类抗肿瘤配合物 |
1.6.2.2 钌类抗肿瘤配合物 |
1.6.2.3 铜类抗肿瘤配合物 |
1.6.2.4 锡类抗肿瘤配合物 |
1.6.2.5 银类抗肿瘤配合物 |
1.6.2.6 锗类抗肿瘤配合物 |
1.6.2.7 钯类抗肿瘤配合物 |
1.6.2.8 镓类抗肿瘤配合物 |
1.6.2.9 钼类抗肿瘤配合物 |
1.6.2.10 稀土类抗肿瘤配合物 |
1.6.3 抗肿瘤药物的研究方法 |
1.6.4 细胞凋亡的概念及检测手段 |
1.6.4.1 细胞凋亡的发生机制 |
1.6.4.2 细胞凋亡的研究意义 |
1.6.5 金属抗肿瘤配合物的研究展望 |
1.7 金属配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研究进展 |
1.8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9 本论文的研究研究内容及方法和创新性 |
1.9.1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
1.9.2 本论文的创新性 |
第二章 配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方法 |
2.1 配合物的抗菌活性测试 |
2.1.1 实验菌种 |
2.1.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3 实验方法 |
2.1.3.1 培养基扩散法(抑菌圈实验) |
2.1.3.2 营养肉汤稀释法 |
2.2 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 |
2.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2.2 试剂的配制 |
2.2.3 实验方法 |
2.2.3.1 稀土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 |
2.2.3.1.1 原理 |
2.2.3.1.2 实验步骤 |
2.2.3.2 稀土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 |
2.2.3.2.1 原理 |
2.2.3.2.2 实验步骤 |
2.3 与DNA 相互作用的研究 |
2.3.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2 试剂的配制 |
2.3.3 实验方法 |
2.3.3.1 紫外光谱法 |
2.3.3.2 荧光光谱 |
2.3.3.3 琼脂糖凝胶电泳 |
第三章 含氮稀土杂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测试仪器 |
3.2.3 试剂的配制 |
3.2.4 配合物的合成 |
3.2.4.1 稀土氯化物的制备 |
3.2.4.2 配合物中稀土含量的分析 |
3.2.4.3 二元配合物的合成 |
3.2.4.4 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的组成与一般性质 |
3.3.2 配合物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3 配合物的热分析 |
3.3.4 配合物的紫外分析 |
3.3.5 TEM |
3.3.6 X 射线衍射分析 |
3.3.7 配合物的抑菌性能分析 |
3.3.8 配合物抗癌活性结果分析 |
3.3.8.1 细胞形态学观察 |
3.3.8.2 体外抗肿瘤实验(MTT 比色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含硫杂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菌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测试仪器 |
4.2.3 稀土三元配合物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元素分析 |
4.3.2 红外光谱 |
4.3.3 紫外光谱 |
4.3.4 氢谱分析 |
4.3.5 差热-热重分析 |
4.3.6 配合物及配体的XPS 能谱分析 |
4.3.7 TEM |
4.3.8 配合物的抑菌结果分析 |
4.3.8.1 配合物的抑菌实验 |
4.3.8.2 稀土配合物抑菌活性的比较 |
4.3.8.3 抗菌机理初探 |
4.3.9 配合物抗癌活性结果分析 |
4.3.9.1 形态学观察 |
4.3.9.1.1 倒置光显微镜观察配合物对K562 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4.3.9.1.2 荧光显微镜观察配合物对K562 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4.3.9.2 MTT 比色法观察配合物对K562 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4.3.9.3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 |
4.3.9.4 抗肿瘤机理初探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配合物La(TTA)_3L·H_20 与DNA 作用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5.2.2 试剂的配制 |
5.3 实验方法 |
5.3.1 紫外光谱法 |
5.3.2 荧光光谱见 |
5.3.3 琼脂糖凝胶电泳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镧配合物与DNA 相互作用的紫外光谱研究 |
5.4.2 配合物与DNA 作用的溴化乙锭(EB)荧光分析 |
5.4.3 电泳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含氮,硫稀土杂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以及生物活性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测试仪器 |
6.2.3 配体希夫碱的制备 |
6.2.4 配体联咪唑的制备 |
6.2.5 稀土席夫碱邻菲咯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6.2.6 配合物La(TTA)3(Hbiim) 的合成 |
6.2.7 配合物La(Hbiim)3N 的合成 |
6.2.8 稀土配合物的抗菌活性测试 |
6.2.9 稀土配合物的抗肿瘤活性测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元素分析 |
6.3.2 红外光谱 |
6.3.3 紫外光谱 |
6.3.4 XRD 谱图 |
6.3.5 TEM |
6.4 配合物的抑菌结果分析 |
6.4.1 稀土配合物抑菌活性的比较 |
6.4.2 抗菌机理及影响抗菌性能的因素初探 |
6.5 配合物抗癌活性结果分析 |
6.5.1 形态学观察----荧光显微镜观察配合物对 K562 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6.5.2 MTT 比色法观察配合物对K562 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参与项目 |
(7)稀土芳香羧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芳香羧酸抑菌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1.1 稀土苯甲酸配合物 |
1.1.2 稀土氨基苯甲酸配合物 |
1.1.3 稀土甲基苯甲酸配合物 |
1.1.4 稀土羟基苯甲酸配合物 |
1.1.5 稀土磺基水杨酸配合物 |
1.2 稀土芳香羧酸发光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2.1 稀土一元芳香羧酸发光配合物 |
1.2.2 稀土二元芳香羧酸发光配合物 |
1.2.3 稀土多元芳香羧酸发光配合物 |
1.3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及内容 |
1.3.1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 |
1.3.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稀土氯代苯甲酸与1, 10-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及抑菌性能研究 |
2.1 镧氯代苯甲酸与1, 10-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 |
2.1.1 镧氯代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2.1.2 镧氯代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2.1.3 镧氯代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热分析 |
2.1.4 配合物La(p-ClBA)_3phen·H_2O 的晶体结构 |
2.1.5 镧氯代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活性 |
2.2 镨氯代苯甲酸与1, 10-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 |
2.2.1 镨氯代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2.2.2 镨氯代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2.2.3 镨氯代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热分析 |
2.2.4 配合物Pr(p-ClBA)——3phen·H_2O 的晶体结构 |
2.2.5 镨氯代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活性 |
2.3 钇氯代苯甲酸与1, 10-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 |
2.3.1 钇氯代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2.3.2 钇氯代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2.3.3 钇氯代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热分析 |
2.3.4 钇氯代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活性 |
2.4 镱氯代苯甲酸与1, 10-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 |
2.4.1 镱氯代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2.4.2 镱氯代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2.4.3 镱氯代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热分析 |
2.4.4 镱氯代苯甲酸三元配合物的抑菌活性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稀土苯二甲酸与1, 10-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
3.1 铕苯二甲酸与1, 10-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 |
3.1.1 铕苯二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3.1.2 铕苯二甲酸三元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3.1.3 铕苯二甲酸三元配合物的热分析 |
3.1.4 铕苯二甲酸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
3.2 铽苯二甲酸与1, 10-邻菲啰啉三元配合物 |
3.2.1 铽苯二甲酸三元配合物的合成 |
3.2.2 铽苯二甲酸三元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3.2.3 铽苯二甲酸三元配合物的热分析 |
3.2.4 铽苯二甲酸三元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稀土芳香羧酸与1, 10-邻菲啰啉四元配合物的合成及荧光性能研究 |
4.1 铕芳香羧酸与1, 10-邻菲啰啉四元配合物 |
4.1.1 铕四元配合物的合成 |
4.1.2 铕四元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4.1.3 配合物Eu_2(p-PA)(BA)_4(phen)_2·2H_2O 的热分析 |
4.2 铽芳香羧酸与1, 10-邻菲啰啉四元配合物 |
4.2.1 铽四元配合物的合成 |
4.2.2 铽四元配合物的红外光谱表征 |
4.2.3 配合物Tb_2(p-PA)(BA)_4(phen)_2·2H_2O 的热分析 |
4.2.4 铽四元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新型聚芳醚酮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稀土元素的能级结构及其发光原理 |
1.1.1 稀土元素及其电子层构型 |
1.1.2 稀土离子的跃迁形式 |
1.1.3 稀土离子之间的能量转移 |
1.2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发光性能 |
1.2.1 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发光机理 |
1.2.2 有机配体的电子跃迁方式 |
1.2.3 常用的有机配体的类型及其特点 |
1.2.4 增强稀土有机配合物发光的方法 |
1.3 稀土配合物与聚合物材料复合的研究现状 |
1.4 稀土聚合物的制备与应用 |
1.4.1 稀土聚合物的制备方法 |
1.4.2 稀土聚合物的应用研究 |
1.5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2 含羧基侧基聚芳醚酮的合成、表征及其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
2.2.3 含羧基侧基聚芳醚酮(PEKs)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PEKs的合成 |
2.3.2 PEKs的结构表征 |
2.3.3 PEKs的溶解性 |
2.3.4 PEKs的热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具有可见荧光发射的聚芳醚酮稀土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分析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
3.2.3 聚芳醚酮的铕、铽、镝、钐配合物(PEK-RE~(3+)-Phens)的合成 |
3.2.4 PEK-RE~(3+)-Phens薄膜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EK-RE~(3+)-Phens的合成 |
3.3.2 PEK-RE~(3+)-Phens的结构表征 |
3.3.3 PEK-RE~(3+)-Phens的溶解性、成膜性及热性能研究 |
3.3.4 PEK-RE~(3+)s的荧光谱图分析 |
3.3.5 高分子配体和小分子配体的协同配位作用 |
3.3.6 聚芳醚酮的结构对PEK-RE~(3+)-Phens荧光强度的影响 |
3.3.7 稀土离子的含量与PEK-RE~(3+)-Phens荧光强度之间的关系 |
3.3.8 PEK-RE~(3+)-Phens的荧光寿命 |
3.3.9 PEK-RE~(3+)-Phens的固体、溶液和薄膜样品的发光照片 |
3.4 本章小结 |
4 酰胺化聚芳醚酮及其稀土配合物的合成、表征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
4.2.3 邻菲罗啉衍生物(NO_2-Phen和NH_2-Phen)的合成 |
4.2.4 酰氯化聚芳醚酮(PEK-COCl)的合成 |
4.2.5 酰胺化聚芳醚酮(PPEK)的合成 |
4.2.6 酰胺化聚芳醚酮的铕、铽、镝、钐配合物(PPEK-RE~(3+)-Phens)的合成 |
4.2.7 PPEK-RE~(3+)-Phens薄膜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NO_2-Phen和NH_2-Phen的合成与结构表征 |
4.3.2 PPEK和PPEK-RE~(3+)-Phens的合成与结构分析 |
4.3.3 PPEK-RE~(3+)-Phens的溶解性及成膜性 |
4.3.4 PPEK-RE~(3+)-Phens的热稳定性分析 |
4.3.5 PPEK-RE~(3+)-Phens的荧光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5 铕镧、铽铈和铕铽共配位聚芳醚酮的合成及其荧光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荧光光谱测试 |
5.2.3 铕镧共配位聚芳醚酮(PEK-1-Eu_(0.5)~(3+)La_x~(3+)-Phens)的合成 |
5.2.4 铽铈共配位聚芳醚酮(PEK-1-Tb_(0.5)~(3+)Ce_x~(3+)-Phens)的合成 |
5.2.5 铕铽共配位聚芳醚酮(PEK-1-Eu_x~(3+)Tb_(1-x)~(3+)-Phens)的合成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EK-1-Eu_(0.5)~(3+)La_x~(3+)-Phens的荧光性能分析 |
5.3.2 PEK-1-Tb_(0.5)~(3+)Ce_x~(3+)-Phens的荧光性能分析 |
5.3.3 PEK-1-Eu_x~(3+)Tb_(1-x)~(3+)-Phens的荧光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6 具有近红外荧光发射的聚芳醚酮稀土配合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原料 |
6.2.2 测试仪器及方法 |
6.2.3 聚芳醚酮的铒、钕、镱配合物(PEK-1-RE~(3+)-HQs)的合成 |
6.2.4 PEK-1-RE~(3+)-HQs薄膜的制备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EK-1-RE~(3+)-HQs的合成及其结构表征 |
6.3.2 PEK-1-RE~(3+)-HQs的热性能分析 |
6.3.3 PEK-1-RE~(3+)-HQs的溶解性及成膜性 |
6.3.4 PEK-1-RE~(3+)-HQs的近红外荧光性能研究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创新点摘要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稀土姜黄素大环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稀土元素的分组 |
1.1.1 稀土元素的结构和性质 |
1.1.2 稀土元素的生物效应 |
1.1.3 稀土元素在医药方面的应用 |
1.1.3.1 烧伤药物、消炎及抗真菌药物 |
1.1.3.2 抗动脉硬化作用 |
1.1.4 稀土元素对人体肿瘤的抑制作用 |
1.1.5 稀土元素与生物代谢的作用 |
1.1.6 稀土元素在生物高分子研究及其遗传工程中的作用 |
1.1.7 稀土元素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
1.2 姜黄素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其药理作用 |
1.2.1 姜黄素的研究概况 |
1.2.2 姜黄属植物主要成分 |
1.2.3 姜黄素的结构和主要成分 |
1.2.3.1 姜黄素的结构 |
1.2.3.2 姜黄素的主要成分 |
1.2.4 姜黄素的理化性质 |
1.2.5 姜黄素的紫外吸收 |
1.2.6 pH对姜黄素色素的影响 |
1.2.7 姜黄色素的稳定性 |
1.2.8 姜黄素药物的提取及精制 |
1.3 姜黄素的生物活性研究和药理作用进展 |
1.3.1 姜黄素的抗炎作用 |
1.3.2 姜黄素的抗氧化作用 |
1.3.3 姜黄素的抗肿瘤作用 |
1.3.4 对心血管系统的作用 |
1.3.5 在保护肾功能方面的作用 |
1.3.6 减轻药物毒性作用 |
1.3.7 在其它药理方面的作用 |
1.3.8 姜黄素的临床应用 |
1.4 席夫碱配体的类型 |
1.4.1 一般简单的席夫碱 |
1.4.2 酮类席夫碱 |
1.4.3 含硫型席夫碱 |
1.4.4 氨基酸型席夫碱 |
1.4.5 大环席夫碱 |
1.5 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方法与缩合反应机理 |
1.5.1 席夫碱一般合成法 |
1.5.1.1 直接合成法或者称为“稀释合成法” |
1.5.1.2 分步反应法 |
1.5.1.3 模板合成法 |
1.5.1.4 逐滴反应法 |
1.5.2 酮亚胺类席夫碱合成 |
1.5.3 不对称双席夫碱的合成 |
1.5.4 席夫碱缩合反应机理 |
1.6 希夫碱配合物的性能研究 |
1.6.1 光化学性质及光致变色性能 |
1.6.2 席夫碱及其金属配合物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 |
1.7 课题依据和研究内容及其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模板法合成稀土大环配合物 |
2.1 课题背景 |
2.2 稀土大环配合物的合成 |
2.2.1 试剂与仪器 |
2.2.2 姜黄素的分离 |
2.2.3 稀土硝酸盐的制备 |
2.2.4 配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合物的组成 |
2.3.2 配合物的溶解性及摩尔电导 |
2.3.3 红外光谱 |
2.3.4 核磁共振氢谱 |
2.3.5 配合物差热-热重分析 |
2.3.6 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
2.3.7 荧光光谱 |
2.4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姜黄素稀土大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光致变色性能研究 |
3.1 课题背景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3.2.2 姜黄素的提纯 |
3.2.3 配合物的合成 |
3.2.4 配合物的光致变色性能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的组成 |
3.3.2 红外光谱 |
3.3.3 核磁共振氢谱 |
3.3.4 配合物差热-热重分析 |
3.3.5 荧光光谱 |
3.3.6 光致变色性能 |
3.3.7 时间相关荧光光谱 |
3.3.8 稀土大环配合物光致变色反应的动力学分析 |
3.3.9 配合物的溶致变色性能 |
3.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稀土姜黄素大环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荧光性质的研究 |
4.1 课题背景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仪器 |
4.2.2 配合物的合成 |
4.2.3 大环希夫碱自由配体L~1,L~2的合成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配体和配合物的元素分析 |
4.3.2 配合物的摩尔电导和溶解性质 |
4.3.3 红外光谱 |
4.3.4 热差-热重分析 |
4.3.5 核磁共振氢谱 |
4.3.6 紫外-可见光谱 |
4.3.7 配合物的荧光光谱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稀土姜黄素大环配合物的抑菌性 |
5.1 课题背景 |
5.2 材料和方法 |
5.2.1 实验药品和仪器 |
5.2.2 供试菌种 |
5.2.3 固体培养基 |
5.2.4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金属离子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
5.3.2 浓度对抑菌活性的影响 |
5.3.3 抑菌机理分析 |
5.4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10)五种有机螯合剂活化菱锌矿作用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矿样制备及试验方法 |
3 试验结果及分析 |
3.1 有机螯合剂浓度对菱锌矿浮游性的影响 |
3.2 十二胺浓度对菱锌矿浮游性的影响 |
3.3 pH值对菱锌矿浮游性的影响 |
4 有机螯合剂活化菱锌矿的作用机理研究 |
4.1 乙二胺活化菱锌矿机理 |
4.2 8-羟基喹啉活化菱锌矿机理 |
4.2.1 吸附量测定 |
4.2.2 红外光谱测定 |
5 结 论 |
四、钐与噻吩甲酰三氟丙酮、8-羟基喹啉三元配合物的合成及其醛化活性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含1,3,4-恶二唑三齿配位结构聚酯的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D]. 王立红. 辽宁师范大学, 2013(05)
- [2]稀土水杨酸及其衍生物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光学性能[D]. 王金平. 西安工程大学, 2013(11)
- [3]氮杂环类金属配合物及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负载多羧酸类金属配合物的生物活性及荧光性能研究[D]. 刘增臣. 兰州大学, 2012(12)
- [4]稀土(铜)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抗菌活性研究[D]. 周先安. 上海师范大学, 2012(02)
- [5]新型稀土功能三元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生物活性的研究[D]. 施阳.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1)
- [6]含杂环配体的稀土有机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相关生物活性的研究[D]. 许东芳.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1)
- [7]稀土芳香羧酸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性能研究[D]. 韩华. 河北师范大学, 2010(01)
- [8]新型聚芳醚酮稀土配合物的制备及其荧光性能研究[D]. 刘丹. 大连理工大学, 2010(10)
- [9]稀土姜黄素大环席夫碱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抑菌活性的研究[D]. 朱早龙. 西北师范大学, 2009(06)
- [10]五种有机螯合剂活化菱锌矿作用机理研究[J]. 吴卫国,孙传尧,朱永揩. 矿冶, 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