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斥“舆论统一”的试析

“驳斥“舆论统一”的试析

一、《驳“舆论一律”》试析(论文文献综述)

倪以还[1](1977)在《《驳“舆论一律”》试析》文中研究表明 一《驳“舆论一律”》是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为《关于胡风反革命集团的材料》写的按语之一,由于这篇按语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所以在编入《毛泽东选集》第五卷时独立成篇。胡风反革命集团是混进革命队伍中以“文艺”为幌子的一个反革命派别。他们的基

吴徐美[2](2020)在《巴基斯坦媒体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差异化建构研究 ——基于《黎明报》《国民报》和《论坛快报》的社论分析》文中认为自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战略至今已是第8个年头,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样板工程和旗舰项目,标志着整个“一带一路”倡议能否顺利开展,因此在国际上备受瞩目。而自中巴经济走廊提出之后,以美国为主的西方媒体就在对中巴经济走廊等为代表的“一带一路”相关报道中形成了一系列的负面话语体系。目前在学界,大多研究都是从“一带一路”的相关报道出发,对中巴经济走廊的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聚焦于中巴经济走廊,试图从微观角度出发,为“一带一路”在转向国别研究的趋势中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研究的研究议题为巴基斯坦主流英文报刊关于中巴经济走廊的社论,以评价理论为分析框架,通过内容分析法,对搜集到的社论样本做定量与定性分析研究。旨在回答以下3个研究问题:《黎明报》《国民报》和《论坛快报》对于中巴经济走廊的舆论建构差异性如何?《黎明报》《国民报》和《论坛快报》在不同时期的舆论建构有无变化和规律?三大报刊建构中巴经济走廊舆论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研究发现,通过报刊间的社论对比,《黎明报》关注中巴经济走廊项目发展进程及其后果的负面情况,《国民报》偏重于国际问题和项目自身问题,《论坛快报》则对外交关系和外贸投资进行了较多讨论。随着时间变化,《黎明报》呈现在项目初期偏积极,到后期逐渐偏消极的舆论态势。《国民报》则从质疑项目的持续性到关注其对外交关系的促进,逐渐呈现中立偏正面的态度偏向。《论坛快报》积极探讨中巴经济走廊的发展趋势和未来走向,始终展现出一个积极正面的舆论倾向。结合相关文献和样本,本研究认为媒体属性和定位、执政党变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程等因素都在影响着舆论变化,并在此基础上认为中国政府应当及时化解舆情,实现反客为主,中国媒体应当增强对巴的传播力度和强度,积极引导中巴经济走廊的舆论走向。

李婷婷[3](2016)在《“文革”时期典型人物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1966-1976)相关报道为例》文中认为王年一在自己的书中说,“文化大革命”是中国革命史上非常特异的事件,说它史无前例,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它把我们的失误、弊端、弱点发展到极端,许多假丑恶的现象暴露出来。在空洞、极端、形式主义的极左思潮笼罩下,中国社会走向了前所未有的混乱状态。毛泽东思想成为反革命集团拿来攫取政治利益的旗号,全民起来干革命,社会经济发展迟缓,教育文化事业备受摧残。那是-个狂热的、盲目的年代,四处都在夺权、批判,新闻界也是如此。文化大革命一开始,各地的新闻机构几乎都被夺权,据统计,1966年全国的报纸仅有49种,邮发份数仅2519.8万份。而就在1965年,我国的报纸还有343种。新闻工作、新闻教育、新闻研究都遭遇了沉重的灾难。那时候,党和人民的新闻事业优良传统完全丧失,党失去了对于新闻事业的领导权,全党办报的方针被破坏,新闻的真实性受到践踏。林彪、江青等反革命分子控制了新闻的舆论阵地,败坏马克思主义文风,新闻事实为政治服务,新闻语言假、大、空,甚至到了文化大革命后期,更出现了捏造新闻典型人物的事件。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典型人物报道出现了严重的畸变:昔日的典型再次被拿出来带上政治色彩的帽子去宣传,如大寨书记陈永贵;新生的典型多是四人帮别有用心的编造,如反潮流英雄张铁生。根据需要树立典型,是反革命集团的惯用手法。这些典型充当着反革命集团手中的工具,制造对自己有利的舆论,攻击党内的进步力量。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典型人物报道的畸变进行研究: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在极左思潮泛滥背景下的新闻事业的状况。极左思潮导致了新闻为政治服务,新闻宣传个人崇拜,新闻贯彻九大的错误路线,从而使得新闻千篇一律,遭受重大灾难。第二部分,在对文化大革命时期在报纸上进行宣传的典型人物进行分类介绍之后,通过对《人民日报》上典型人物报道的概述,得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典型人物是“畸形儿”的结论,这种畸形主要表现在典型人物脱离实际生活,夸大精神力量和报道严重失实三个方面,最后再通过典型个案的分析来佐证这样的结论。第三部分,分析典型人物报道畸变的表征和影响,典型人物报道的畸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不重视新闻工作的规律,忽略“舆论不一律”原则以及片面强调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这些畸变导致了典型人物的自我膨胀,误导了社会舆论,造成了新闻被政治“绑架”。第四部分,是对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典型人物报道畸变所带来的启示做一个总结。典型人物报道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畸变主要是受到了极左思潮的影响,因此在今后的新闻工作中一定要谨防极左思潮对新闻的破坏,要改善新闻的管理机制为新闻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整个文化大革命时期,新闻报道不再关乎事实,而是关乎政治。典型人物的宣传与报道也字字带有政治色彩,报道有千千万万可全都是一个说法,这个说法就是“为无产阶级革命奉献一生,是我们最大的追求。”新闻真正走进了无闻的深谷,直到20世纪80年代新闻才逐渐走向了正途。文本选取《人民日报》的相关报道作为分析的文本主要是因为:首先,文化大革命时期党报一统天下,《人民日报》是中共中央委员会机关报,是我国的第一大报,在文化大革命时期更是党少有发行的报纸之一,《人民日报》作为“两报一刊”中的一员,大多数的典型人物的报道都会涉及到,在典型人物报道方面较为全面。其次,在江青等反革命集团的控制之下,《人民日报》关于典型人物报道的畸变体现的更为明显,通过对相关报道的分析,可以看出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党报在进行典型人物宣传时的政治意图过于极端,这也从某种程度上促使了文化大革命的迅速蔓延。文化大革命时期,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个方面都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在极左思潮的影响下,个人被忽略,集体的利益高于切。一切带有个人私利的想法,都被说成是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走资派。没有人说不,新闻界也只有一种声音。那个年代,投身干“革命”的人,一跃成为社会名人,享受特殊待遇,如张铁生一流。知识分子不敢发声,他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上山下乡”,如舒婷等人。新闻报道以夸张、渲染甚至造假的方式宣传反革命集团的代言人,将整个社会舆论推向“夺权”“反潮流”的风口浪尖。这些人在报道里是为“革命”可以献出一切的完人,他们四处调研,演讲,分享自己所谓的“革命”经验,误导了一大批认知能力不够的青年人,以及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自己在虚假的光环下沉沦,关于他们的报道更是严重的破坏了新闻的原本面貌,这种畸变需要反思,更需要提防。

刘敏[4](2012)在《媒介生态视阈下的新闻平衡报道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平衡报道”自1729年提出后,西方新闻界一直将其视为新闻报道实践中必须遵循的原则和追求的目标。当前,随着中国社会转型期的到来,利益群体的分化和社会矛盾的加剧,政治民主化进程的加快,媒介市场化带来的竞争加剧,新媒体的异军突起,新闻失衡现象日趋严重,平衡报道的作用和意义更加突显。平衡报道已成为提升新闻报道水平,促进媒介生态平衡和社会良性发展的时代诉求。本论文将平衡报道置于媒介生态背景中进行全面多维、动态发展、系统全面地透视和剖析,立足现实和实践,结合大量的案例分析和调查研究,采用质化与量化研究相结合、微观与宏观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平衡报道进行了理念溯源、本体研究、现状考察、实践分析和对策研究。期冀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推进该理论研究向前发展,明晰平衡报道的理念内涵和发展演变,深化平衡报道的价值体认,突出其作为专业理念的本质,强化新闻工作者的平衡意识,准确全面地认识其发展现状和现实困境,探索实现对策,从而促进平衡原则在中国新闻报道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和发展。第一章,从历时性维度研究新闻平衡报道的历史演进,梳理其理念演变、西方主流媒体对新闻平衡的实践运用、相关的传媒法规及在中国的发展轨迹。第二章,对平衡报道进行本体研究,分析新闻平衡报道的内涵和基本要素。第三章,深入剖析了媒介生态中各种因素对平衡报道的制约和影响,揭示“平衡报道”理论与实践的复杂性及多面性,以及在当代中国新闻实践中平衡报道的现实困境。第四章,考察了平衡报道在“争议性事件、国际报道、司法案件、社会新闻以及弱势群体”等新闻报道领域的实践现状,探究新媒介生态下平衡报道的发展契机和存在的问题。第五章,选取《人民日报》、《南方周末》、《新京报》分别作为党报、综合类报纸和都市报的代表,并结合相关的新媒体报道考察,对典型案例“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的媒体报道进行深入分析研究。第六章,在理论研究、现状分析和实践考察的基础上,从新闻报道的微观层面、媒介组织的中观层面以及政府、社会、公众等宏观层面,进行多维且富有针对性的对策探究,探索如何把握好新闻平衡报道。

项念东[5](2009)在《史文蜕嬗与真美会融 ——以岑仲勉、陈寅恪为中心的“20世纪诗学考据学”之研究》文中认为援引考据方法以研治中国古典诗歌的“诗学考据”,堪谓中国诗学中一个存在已久且影响广远的学术类型。然考据主真,诗艺求美,如何将此二者融汇于一体,始终为一难题。二十世纪学者中多有措手“诗学考据”者,本文仅以唐诗学研究最为代表的陈寅恪与岑仲勉为例,藉论析各自诗学成果中考据进路表现之不同,以尝试探讨真正将考据与诗美发现贯通一体的“诗学考据学”何以可能。二十世纪以来,种种偏见之下,考据之学往往易被狭隘化、固定化为一资料之学、文献之学。梳理上世纪初叶刘师培、胡适、梁启超等对清儒考据之学内在进路的辨分,陈垣、严耕望、顾颉刚等对史料研究与史学研究的析理,斑斑可见考据进路不同则学术关注点自有偏向。此一点,犹为明显的体现于岑仲勉与陈寅恪的唐史研究实践之中。从岑仲勉对陈寅恪之学术批评可以清晰看出,岑氏侧重于史源追查下的文献考据,与陈寅恪建立在史料整理基础上而又不乏“史料超越”视野的历史考据,堪谓现代文史考据之学不同学术进路的集中体现。就学术研究方法而言,两种考据进路本未可强作轩轾。然施之于诗学,则前者更凸显为对有唐一代诗学文献之整理,而陈寅恪的诗学考据则更多一份诗性眼光与诗美发现。由此来看二十世纪以来的“诗学考据学”,有三个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尽管考据型诗学研究在中国诗歌研究史上渊源已久,但作为一种现代学术的“诗学”之所以要讲考据,还有其不得不如此的必然理由;二是作为一种独特学术类型的“诗学考据”,实有文字考据、文献考据与历史考据三种不同进路,各自皆有其需要关注的内在问题;三是岑仲勉与陈寅恪所标识的文献考据与历史考据,可谓20世纪诗学考据的两大范式,其对后此学者的影响呈显一种交互性。综此而言,尽管诗学研究素无“定法”,但着意于发现“中国诗”艺术特性、于逻辑实证研究中灌注一份鲜活艺术感发力的陈寅恪式的“诗学考据学”,应该成为此下学者不应忽略的一种诗学批评“方法”取向。

王菲,马磊[6](2011)在《信息多元与舆论一律——试析微博在舆论建构中的错误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微博客作为互联网时代的一种新型的融合性媒体,它蕴涵了巨大的能量与可能性。新闻信息的多元、多媒体化的标志性特征与庞大的用户群使微博日益成为舆论滋生的平台和舆论意见的集散地。多元的新闻信息、众多的参与者、自由表达的可能似乎预示着微博成为意见交锋的自由市场,兼具资产阶级公共领域特征,但是,纵观社会热点事件中微博舆论的走向与数量,其更多的呈现出一种"舆论一律"的状态。本文旨在揭示微博舆论所呈现的错误逻辑与其非"公共领域"的具体表征以期对如何建构理性的舆论做出一番有益的探讨。

王斌[7](2006)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新闻舆论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是我国近代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它在中国历史上有其重要的地位,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鸦片战争后,中国的传统社会结构被打破,西方列强加紧了对中国的武力侵略以及经济和文化的渗透。在国难当头,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之际,我国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家们围绕抵御外侮、自救图强,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政治主张。为了实现其政治理想,他们敏锐地意识到现代报刊在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企图利用现代报刊推进他们政治主张的实现。 在十九世纪末期,资产阶级改良派们创办报刊,倡言变法,在中国掀起了第一次办报高潮。在其办报实践中,他们开始研究现代报刊,研究报刊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与功能,形成了丰富的报刊思想。就新闻学领域来看,学者们更多的是从新闻理论的角度来研究这一阶层的有关新闻思想,其研究已经深入和细致;然而这一时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舆论思想,除了对梁启超的研究有所涉猎,其他代表性人物的新闻舆论思想研究就趋于空白。 本文试图通过文献(literature)分析(analysis)、对比的(contradistinctive)方法,并借鉴新闻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对我国十九世纪后期到二十世纪初活跃在历史舞台上的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严复、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等人的新闻舆论思想作一探讨,探讨其在论述现代报刊思想中所蕴含的新闻舆论(public opinion)思想,力图对我国近代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近半个世纪的新闻舆论思想及其发展理出一个头绪。虽然他们的新闻舆论思想是零散的(scattered)、不成体系的(immethodical),但他们为现代舆论学的研究开创了先河,为后来者的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郭军[8](2010)在《近代国学教育之困 ——国粹派教育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国粹派教育思想。辛亥革命以前,国粹派提出“用国粹激动种姓”的思想,举办国学讲习会,从国学中挖掘人物事迹、阐发民族大义、弘扬爱国精神,在配合革命宣传、抵制盲目西化等方面,发挥了较为积极的作用,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反响。但由于国粹派内部政治、文化观不同,辛亥革命胜利后,国粹派分道扬镳,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粹派倡导“复古存学”的精英式教育,逐渐蜕化为文化保守主义的一翼,对教育的发展起了阻碍作用;随着教育平民化、科学化运动的广泛开展,国粹派教育思想终于在三十年代后期隐匿于近代教育的舞台。国粹派提出教育要立足于国家民族的文化教育传统,认为语言文字立则国学立,国学立则国立;并提出“国学即国魂”的思想,认为国学是民族强大的精神来源,主张培养国人的爱国精神。基于此,国粹派又提出普及普通教育的思想,而且还提出创办国粹学堂,来实现其国学复兴的教育理想。在探索复兴国学教育的过程中,国粹派认为教师应博习众家学说,不囿于一家之言。同时,国粹派站在重“中”轻“西”的立场,论证了中学与西学的关系,主张立足中学、兼采西学;并以此为指导,对新式国学教科书和乡土教科书进行了探索。国粹派是中国近代比较特殊的知识分子群体,其教育思想有着与众不同的特征:他们身兼双重使命,既有为建立新国家而投身革命的政治理想,又有为复兴国学而坚守信念的文化责任;他们尝试利用西学来改造中国教育,却无法对西学有一个全面而准确的认识,还逐渐对西学产生怀疑、恐惧和敌对的情绪;他们认为中学是“精神之学”,西学是“形质之学”,表面上接受西学,实质上是以旧化新。国粹派复兴国学的思考与努力,反映了中国部分知识分子近代以来,探索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出路的迷惘与彷徨。由于自身理论建设不完备,国粹派在思考和探索中国教育问题时,其保守复古的思想特性往往表现出与时代潮流的格格不入。国粹派虽然推动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发展,成为近代国学教育的先行者与国学研究的开拓者,但却无法完成革故鼎新的历史重任。中国深厚的文化传统与人文精神无疑对人类的今天和明天仍有滋养作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精华部分,理应被重新整理、认识与消化,并藉此为契机消解来自西方中心的话语权。在全球化、经济一体化进程日益加快的今天,国粹派教育思想的经验与教训,对今天复兴国学无疑也具有重要的启迪。

廖卫民[9](2010)在《传播与国运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播与国家命运之间具有耐人寻味的密切关系,其背后蕴含着诸多内在规律,故而能引发历史的思考。本论文就是以“传播何以改变国家命运?”为研究命题,通过概念界定、理论推演、模型建构、案例分析来揭示国家兴衰中的传播奥秘,启发中国和平崛起的现实战略。论文通过严谨的论证,拓展了传播概念,突破了传播学经典侧重于“信息传递”的定义方式,将“仪式共享”、“符号交换”的观念以及“自然传播”数量增长的形态特征都纳入到新的传播概念中,建立起理论论证的概念基石,进而能使研究者视角关注传播影响力所具有的一种长期性、累积性的效果。论文在将“传播与国运”论证为一个复杂系统的前提下,构建了一个具有象征意味的“穹顶”模型,以日升日落中的北京金碧辉煌的紫禁城殿宇的琉璃穹顶和伦敦水晶宫无尚荣光的玻璃穹顶隐喻国家兴衰图景,以支柱隐喻国运所系的重要因子,从而为认识国运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提供了形象生动的图解。传播基础结构、传播渠道、传播媒介、传播内容以一种内嵌式的结构托举起擎天支柱,将力量传达到国运穹顶兴衰显现的外部,这一理解模式形象地表达出传播与国民性格、国家认同、国家管控、国家动员、国家战略、国家危机等因素以及国家命运之间的内在关系。从整体看,论文有重点地分析了不同国家的一些具有典型性的历史时期、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背后的传播问题。尽管这些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呈现了不同的模式曲线和各自的典型问题,但从中都能发现传播在各自国运兴衰中所起到的作用。归结起来,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有助于某一国运趋势的加速,形成正反馈;第二种能缓解某些变化过程,形成负反馈后,使系统趋于稳定;第三种在面临危机乃至遭受重创时,能迅速调动系统内部力量,使系统获得新生;这三种状况基本概括出复杂系统中传播的动力机制。尽管很多情况下传播对系统演化最终命运不具有根本的决定性作用,但是,传播渗透在方方面面,对整个国家命运的演进变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对国家兴衰的历史思考,将照亮中国未来的崛起之路。数据显示,中国已位于国家发展曲线的胜利之型“V”的右侧上端,并呈继续上行趋势。尽管中国国家命运的穹顶之上,彩云祥瑞,金光升腾,中国仍然需要严肃反思历史,居安思危,奋发图强。

赵祥云[10](2018)在《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文中指出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是国家赞助下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翻译活动,是中国构建对外政治话语体系的重要途径。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既存在共同特点,也具有各自的特点,并体现出历时性的演进特征。因此,分析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及其嬗变特征,并探讨其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是当前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围绕以下问题展开:一、不同时期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具有何种特征?二、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体现在哪些方面?三、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动因体现在哪些方面?四、新时代语境下如何实现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的异域建构?本研究选取《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的原文文本及其英译文本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需要,选择其中五种文本,即标题文本、口语化文本、修辞话语文本、政治话语文本和文化负载项文本,进行抽样分析。本研究从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入手,基于领导人着作英译文本的抽样分析,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规范进行比较研究。通过比较分析,找出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共性特征和个体特征,并分析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社会文化动因。本研究总体上采用了微观与宏观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具体而言,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方法。第一,文献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第二,抽样分析方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章。本研究首先对三位领导人着作的英译文本进行随机抽样,然后分析抽样文本的翻译策略,并据此提炼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规范。第三,比较分析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基于抽样分析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借助表格、折线图和柱形图,直观呈现不同时期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基本特征。第四,译例分析法,主要见于第三、四、五和第七章。通过译例分析方法,对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策略进行实证分析,然后总结提炼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起始规范和操作规范。第五,理论阐释法,主要见于第六章。借助文化学派和社会学派的相关理论,分析和阐释社会文化语境变迁、意识形态、权力、诗学、赞助人、译者惯习等因素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形成和嬗变的影响。研究表明,《毛泽东选集》、《邓小平文选》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分别是“以我为主”、“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其操作规范分别为“异化主导”、“趋向多元”和“多元互补”。虽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体现出历史的演进特征,但“走向对话”和“融通中外”都坚持以“以我为主”为基本原则。总体而言,领导人着作英译活动具有以下五种基本特征:翻译行为的政治性、翻译原则的明确性、翻译模式的集体性、翻译方向的逆向性和翻译策略的针对性等。基于三位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抽样分析和比较研究,提出新时代语境下领导人着作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文化移植、文化融合和文化重构,并指出不同模式所对应的翻译策略与方法。本研究有助于深化对新时代语境下中央政论文献英译的认识,对中央文献英译理论构建及其实践发展都具有启迪意义。

二、《驳“舆论一律”》试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驳“舆论一律”》试析(论文提纲范文)

(2)巴基斯坦媒体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差异化建构研究 ——基于《黎明报》《国民报》和《论坛快报》的社论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关于舆论建构的研究
        1.2.2 关于中巴经济走廊的研究
        1.2.3 关于社论的研究
    1.3 理论框架:评价理论及其应用
        1.3.1 理论概述及其应用
        1.3.2 理论框架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方法与研究范围
        1.4.2 基于评价理论的类目建构与编码设计
        1.4.3 信度检验
第2章 巴基斯坦的媒体发展与三大报刊
    2.1 巴基斯坦媒体发展概况
        2.1.1 巴基斯坦的大众传媒业
        2.1.2 巴基斯坦媒体的发展特点
    2.2 巴基斯坦主要媒体集团
        2.2.1 巴基斯坦先驱出版集团与《黎明报》
        2.2.2 Waqt传媒集团与《国民报》
        2.2.3 世纪出版集团与《论坛快报》
    2.3 三大报刊对中巴经济走廊报道分析
        2.3.1 《黎明报》对中巴经济走廊报道分析
        2.3.2 《国民报》对中巴经济走廊报道分析
        2.3.3 《论坛快报》对中巴经济走廊报道分析
第3章 三大报刊建构中巴经济走廊的态度系统对比
    3.1 三大报刊建构中巴经济走廊的情感资源对比
        3.1.1 不同侧重话题表达满意和安全
        3.1.2 不安全性升级聚焦未来和经济
        3.1.3 不满意性升级态度分歧明显
    3.2 三大报刊建构中巴经济走廊的判断资源对比
        3.2.1 聚焦问题解决负面判断为主
        3.2.2 关注国内或国外正负判断不一
        3.2.3 着重项目持续性判断倾向迥异
    3.3 三大报刊建构中巴经济走廊的鉴赏资源对比
        3.3.1 聚焦经济和外交利好向为主
        3.3.2 关注不同后果呈积极态势
        3.3.3 回归经济后果积极程度不同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三大报刊建构中巴经济走廊的介入系统对比
    4.1 三大报刊建构中巴经济走廊的单声资源对比
        4.1.1 《黎明报》偏消极以论述方式介入
        4.1.2 问题主义凸显均为积极态度
        4.1.3 讨论问题与影响态度偏正面
    4.2 三大报刊建构中巴经济走廊的多声资源对比
        4.2.1 官方声音交织实现对话介入
        4.2.2 政府和专业机构为主声音分布均匀
        4.2.3 赞同性使用官方声音以转述为主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大报刊建构中巴经济走廊的极差系统对比
    5.1 三大报刊建构中巴经济走廊的语势资源对比
        5.1.1 初现“PCEC”体现主位意向
        5.1.2 定调“CPEC”通识“游戏规则改变者”
        5.1.3 较少使用隐喻以积极喻体为主
    5.2 三大报刊建构中巴经济走廊的聚焦资源对比
        5.2.1 《论坛快报》聚焦最高无明显差异
        5.2.2 《黎明报》聚焦最低报刊影响聚焦程度
        5.2.3 聚焦度持续走低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大报刊建构中巴经济走廊的变化影响因素与启示
    6.1 三大报刊建构中巴经济走廊的历时性变化
        6.1.1 《黎明报》建构中巴经济走廊的变化和规律
        6.1.2 《国民报》建构中巴经济走廊的变化和规律
        6.1.3 《论坛快报》建构中巴经济走廊的变化和规律
    6.2 三大报刊建构中巴经济走廊的影响因素讨论
        6.2.1 媒体属性和定位影响舆论建构
        6.2.2 执政党变动影响舆论建构
        6.2.3 中巴经济走廊建设进程影响舆论建构
    6.3 对巴传播的启示与建议
        6.3.1 中国政府:化解舆情和反客为主
        6.3.2 中国媒体:加大对巴传播力度和强度
第7章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文革”时期典型人物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1966-1976)相关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文献综述
        (一) 新闻史方面的研究
        (二) 对典型报道缘起和未来方向的研究
        (三) 关于典型报道在社会方面的作用研究
        (四) 典型报道个案研究
        (五) 以《人民日报》为个案的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性和难点
    五、相关界定
        (一) 时间界定
        (二) 研究内容界定
第一章 极"左''思潮下的新闻事业
    一、极“左”思潮的泛滥
        (一) 阶级斗争方面的“左”倾错误不断升级
        (二) “左”倾错误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发展
    二、极“左”思潮在新闻界的表现
        (一) 新闻煽动极“左”思潮
        (二) 新闻宣传个人崇拜
        (三) 新闻贯彻九大路线
第二章 “文革”时期《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回顾
    一、风云十年报道中的三类典型人物
        (一) 劳动群众中的模范人物
        (二) 军队序列中的英雄人物
        (三) 知识青年中的典型人物
    二、“疯狂”年代里的“怪异”报道
        (一) 人物典型的发现与再造
        (二) 典型报道变成“畸形儿”
    三、典型个案的典型报道——以《人民日报》为例
        (一) 报道之中的革命前辈--陈永贵
        (二) 现实中的“失利者”VS报道中的“英雄”--张铁生
第三章 “文革”时期典型人物报道畸变表征及其影响
    一、典型人物报道的畸变表征
        (一) 片面强调报纸是阶级斗争的工具
        (二) 忽略“舆论不一律”原则
        (三) 不重视新闻工作的规律
    二、典型人物报道畸变的影响
        (一) 新闻被政治“绑架”
        (二) 误导了社会舆论
        (三) 导致典型人物的自我膨胀
第四章 “文革”时期典型人物报道畸变的启示
    一、谨防极“左”思潮对新闻报道的破坏
        (一) 树立正确的宣传观念
        (二) 要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二、进行科学的新闻传播管理
        (一) 在党性原则下恢复新闻本位
        (二) 推进新闻法制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4)媒介生态视阈下的新闻平衡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二、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一) 关于“平衡”理论的研究
        (二) “平衡报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媒介生态学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
    四、研究的主要问题和方法
        (一) 主要研究问题
        (二) 研究方法
    注释
第一章 新闻平衡报道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新闻平衡报道之理念溯源
        一、新闻自由的思想观
        二、客观报道理念
        三、公正性原则
        四、平衡与新闻自由、客观、公正的逻辑关系
    第二节 新闻平衡报道之实践运用
        一、国外主流媒体新闻报道规范中的“平衡”
        二、相关传媒法规
    第三节 新闻平衡报道之中国发展
        一、早期的言论自由思想
        二、文革后的新闻报道形式改革
        三、平衡报道理论的引入与发展
        四、当代社会平衡报道的兴起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二章 新闻平衡报道的内涵及基本要素
    第一节 平衡报道的概念解析
        一、“平衡”的涵义探源
        二、“平衡报道”的相关定义
        三、本文对平衡报道的界定
    第二节 平衡报道的基本要素
        一、信息量
        二、消息源
        三、事实
        四、观点
        五、价值取向
    第三节 新闻专业主义的立体性透视
        一、平衡与新闻真实
        二、平衡与全面
        三、平衡与新闻倾向性
        四、平衡与媒体偏见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媒介生态视阈:平衡报道的制约因素和现实困境
    第一节 媒介外部社会生态环境与平衡报道
        一、政治生态考察
        二、经济生态考察
        三、文化生态考察
        四、技术生态考察
    第二节 媒介组织内生态与平衡报道
        一、媒介的角色定位、冲突和平衡
        二、媒介竞争和融合中的平衡
    第三节 “人”的因素:传者与受众
        一、传者:“主我”与“客我”的平衡
        二、受众:“积极”的平衡和“消极”的平衡
    本章小结
    注释
第四章 当代中国媒介生态中的平衡报道考察
    第一节 平衡报道在中国的应用现状
        一、争议性事件中的平衡报道
        二、司法案件中的平衡报道
        三、国际报道中的平衡报道
        四、社会新闻中的平衡报道
        五、弱势群体的平衡报道
    第二节 新媒介生态中新闻报道格局的转变
        一、新媒介生态的传播特征
        二、新媒体中新闻报道格局的转变
    第三节 新媒体背景下平衡报道的发展契机
        一、信息量成倍增长
        二、信息来源的多元化
        三、“议程”互动平衡报道
        四、充分利用网民的力量
    本章小结
    注释
第五章 典型案例研究:“7·23”甬温线特大铁路交通事故
    第一节 案例概述及媒体选择
        一、案例概述和选取原因
        二、媒体样本选择和研究方法
    第二节 报道框架和文本要素分析
        一、报道信息量
        二、消息源
        三、议题建构
        四、报道立场
        五、报道倾向
        六、价值取向
        七、观点表达
    第三节 典型议题的平衡报道分析
        议题一:动车事故原因
        议题二:死伤人数的质疑
        议题三:救援质疑
        议题四:官员问责
        议题五:新闻发言人
    总结与反思
    附录:图表说明
    注释
第六章 平衡的把握:微观、中观、宏观
    第一节 微观层面:基本要素的平衡
        一、信息量的平衡
        二、消息来源的平衡
        三、事实的平衡
        四、观点平衡
        五、价值取向平衡
    第二节 中观层面:媒介组织自身的平衡
        一、建设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二、强化媒介自治自律
        三、加强职业素养建设
    第三节 宏观层面:政府、社会及公众的动态平衡
        一、政府:积极构建宽松的媒介生态环境
        二、社会:建设完善相关新闻法律法规
        三、公众:培养和提升媒介素养
    本章小结
    注释
结语
    一、研究回顾及意义
    二、研究发现和结论
    三、研究的局限性和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5)史文蜕嬗与真美会融 ——以岑仲勉、陈寅恪为中心的“20世纪诗学考据学”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论 "诗学考据学':一个值得关注的诗学问题
    一、问题缘起
    二、"诗学考据":一个由来已久的特殊学术类型
    三、20世纪诗学学术史反思的一条线索
    四、考据与诗美之探寻:作为一种文学批评方法的"诗学考据学"
    五、本文思路
第一章 现代学术视野中的"考据之学"
    一、"考据"与"考据学"之界划
    二、现代学者对清儒"考据之学"研究进路的厘分
    三、"考据之学"的内在困境与潜在分野
第二章 岑仲勉对陈寅恪之学术批评及两种考据思路
    一、《隋唐史》集矢于陈寅恪
    二、"李德裕无党"说
    三、"辩诬"还是"历史解释"?
    四、两种不同的研究思路
    五、金毓黻对岑仲勉与陈寅恪治史风格的一点比较
    六、断代史编撰中的"通"与通史讲授的专题化
    七、"追讨史源"与"从史实中寻史识":两种考据进路的形成
第三章 《元和姓纂》校雠与岑仲勉的唐诗文献考据之路
    一、岑仲勉《姓纂》校雠的两个阶段及前期工作着力点
    二、陈垣的学术提示及岑仲勉《姓纂》校雠的学术创获
第四章 作为一种范式的诗学文献考据:岑仲勉的唐诗学研究
    一、岑仲勉文献考据十大类别
    二、读《全唐文》《全唐诗》二札记:20世纪唐人总集校雠之先声
    三、从辨伪到整理方案的提出:"白集"考据七篇及其学术意义
    四、史料开拓与唐诗学研究史料结构之缔结
    五、文献考据中学术课题之开发
    六、文献考据的"典范"及其内在缺憾
第五章 陈寅恪文献考据的诗性视角:兼与岑仲勉之比较
    一、《新乐府·七德舞》本事考辨与"第一义谛"说之提出
    二、《新乐府·昆明春》异文考辨中的"诗意"追寻
    三、"诗性"眼光的背后
第六章 "第一义谛"之探寻:陈寅恪诗学考据之基点
    二、"诗情"背后的历史感:《元白诗笺证稿·琵琶引》对洪迈的批评
    三、探寻"第一义谛"的解诗学意义
    四、补说钱钟书对"诗无达诂"之反拨:兼与陈寅恪解诗的一点比较
第七章 史文蜕嬗:陈寅恪"诗史互证"说及其内在发展
    一、"中古史之难"与"诗的好处"
    二、"中国诗与外国诗不同之点"
    三、"心史"考探的思想脉络
    四、解读心灵秘密的一把钥匙:"古典今典"说的艺术穿透力
第八章 原初的提问、三种进路与两大范式——20世纪诗学考据学的初步考察
    一、"诗学"何以要讲考据?
    二、诗学考据的三种进路:以"幽咽泉流冰下难"的考证为例
    三、两种范式及其交互影响:新时期诗学考据举隅
结语、求真与求美之辨证
附录一、岑仲勉先生学术年谱简编
附录二、岑仲勉早年史地研究与其文献考据思路之形成
    一、史地考订中的"史源"追查
    二、从追考"史源"到文献考据
附录三、《元白诗笺证稿》修订情况举隅
    二、从《长恨歌笺证》到《元白诗笺证稿·长恨歌》
附录四、现代学术视野中的"考据之学"——从梁启超晚年的治学转向与学术关怀说起
    一、"开出一派新考证学"
    二、"新考证学"之思
    三、作为一种现代学术的"新考证学"
    四、一点补充及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6)信息多元与舆论一律——试析微博在舆论建构中的错误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一、信息供给与意见输出的矛盾——微博客呈现的错误逻辑
二、非理性的意见表达与舆论建构——非“公共领域”的表征
三、“舆论一律”的避防以及理性舆论的建构
四、结语

(7)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新闻舆论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二、研究方法及可行性分析
    三、基本概念
第二章 早期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代表人物新闻舆论思想初探
    一、王韬的办报活动与新闻舆论观
    二、郑观应的新闻舆论思想初探
    三、小结
第三章 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新闻舆论思想
    一、严复《国闻报》及其舆论思想
    二、康有为的政治活动与新闻舆论思想
    三、谭嗣同的舆论活动及其新闻舆论观
    四、小结
第四章 资产阶级改良派舆论研究的集大成者——梁启超
    一、梁启超及其舆论活动
    二、梁启超的新闻舆论思想
    三、小结
第五章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对新闻舆论思想的贡献
    一、对新闻舆论的溯源研究
    二、关于舆论
    三、倡言言论自由,构建现代舆论环境
    四、舆论与政府的关系
    五、报刊的舆论作用
    六、强调掌握舆论主权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8)近代国学教育之困 ——国粹派教育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结构框架
第一章 道路之困
    第一节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一、国学与国粹
        二、国粹派与国学教育
    第二节 逆流而上,孤寂谢幕
        一、国粹派教育的形成
        二、国粹派教育的发展
        三、国粹派教育的落幕
第二章 理想之困
    第一节 教育与国家、民族的关系
        一、"教育要从自国自心发出来"
        二、"未闻国学不立而国能自立"
        三、"国学"与"国魂"
    第二节 普及教育之困
        一、重建教育秩序
        二、普及教育之方
    第三节 国学教育的乌托邦
        一、国粹学堂的办学思想
        二、国粹学堂的理想之殇
第三章 探索之困
    第一节 博学以知服的教师观
        一、博学与求实
        二、重师承而不为其囿
    第二节 重中轻西的知识观
        一、立足中学,兼采西学
        二、貌袭西学,以旧化新
    第三节 劳而无功的教材编写探索
        一、编写目的与编撰思想
        二、教科书的特色与价值
第四章 时代之困
    第一节 国粹派教育思想的时代特征
        一、抱残守缺与超越传统之悖
        二、削西学之履适中学之足
    第二节 国粹派教育思想的落幕之因
        一、政治落水与教育倒退
        二、沉渣泛起与教育复古
        三、曲高和寡与教育离众
        四、教育变革与理想破灭
    第三节 国粹派与中国教育近代化
        一、国学教育的先行者
        二、国学研究的开拓者
        三、国学教育思想者的迷途
余论
    一、春雷初动——国学热与国学教育
    二、百家争鸣——全球化与国学复兴
参考文献
后记

(9)传播与国运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前言
第1章 命题 传播何以影响国家命运
    1.1 选题缘由及其意义
        1.1.1 举国关注"大国崛起"
        1.1.2 伊尼斯《帝国与传播》的学术传统
        1.1.3 本选题意义的探讨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1.2.1 传播学领域的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2.2 政治学等其他学科领域的相关文献综述
        1.2.3 本选题相关近期英文文献研究综述
        1.2.4 本选题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小结
    1.3 研究的基本思路、视角、方法与创新点
        1.3.1 基本思路:以问题统摄全局
        1.3.2 研究视角:复杂性科学的系统思维模式
        1.3.3 研究方法:多种方法结合运用
        1.3.4 整个研究命题的创新点分析
    1.4 小结
第2章 总论传播与国运的复杂系统理论框架
    2.1 传播的概念界定与解析
        2.1.1 传播的"传递观"、"仪式观"和"交换观"
        2.1.2 传播的中文释义与自然传播
        2.1.3 实现传播的四层结构
    2.2 复杂系统的理论分析框架
        2.2.1 复杂性与复杂系统
        2.2.2 复杂系统的基本特征
        2.2.3 复杂系统研究的隐喻方法
        2.2.4 复杂网络中的传播动力学经典模型
        2.2.5 复杂系统要素增长的传播动力模型及国家兴衰模式
    2.3 国家的命运、生命历程与兴衰类型
        2.3.1 "国运"概念解析
        2.3.2 国家生命历程——一种理论分析
        2.3.3 世界大国的兴衰类型——基于8个国家历史数据的统计分析
    2.4 "传播与国运"的理论模型建构
        2.4.1 "传播与国运"隐喻的灵感来源
        2.4.2 "传播与国运"复杂系统的穹顶模型
        2.4.3 "传播与国运"复杂系统的因果观
        2.4.4 "传播与国运"子系统关系的阵列模型
    2.5 小结
第3章 分论一 传播基础结构与国家命运
    3.1 传播基础结构与国家发展
        3.1.1 传播基础结构的概念与范围
        3.1.2 传播基础结构与国家发展的理论分析——以美国为例
        3.1.3 传播基础结构与国家发展的历史比较——以中、日为例
    3.2 传播基础结构与传播效率、经济增长
        3.2.1 传播效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2.2 "传播效率与经济增长"的一种理论分析径路
        3.2.3 对"传播效率与经济增长"的理论补充和完善
    3.3 传播基础结构与国家管控
        3.3.1 国家管控的概念解析
        3.3.2 传播基础结构体现国家管控能力——以罗马帝国为例
        3.3.3 传播基础结构对疆域大国的意义——以美国、加拿大为例
    3.4 传播基础结构与国家动员
        3.4.1 国家动员的概念解析
        3.4.2 传播与国家动员、国家命运——以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时代(1789~1815)为例
    3.5 小结与补充
第4章 分论二 传播与国民性格
    4.1 传播与国民性格、民族精神——一种理论阐释
        4.1.1 性格、国民性格的概念解析
        4.1.2 性格、行为与命运的关系
        4.1.3 传播在"性格-行为"关系中的作用
        4.1.4 传播与国民性格、民族精神的熔炼
    4.2 传播与日本国民性格的关系研究
        4.2.1 日本国民性格研究文献综述
        4.2.2 案例分析一:《桃太郎》的传播文本演化与日本近代国家命运
        4.2.3 案例分析二:《扶桑花女孩》与日本战后国家命运
        4.2.4 传播与国民性格的复杂性
    4.3 传播与中国国民性格、民族精神的熔炼
        4.3.1 关于中国国民性格研究的文献综述
        4.3.2 案例分析一:《狼图腾》的文本传播与民族性格改造
        4.3.3 案例分析二:《感动中国》的仪式传播与民族精神铸造
    4.4 小结
第5章 分论三传播与国家认同
    5.1 国家认同的概念解析
        5.1.1 "认同"释义
        5.1.2 族群认同、国家认同的概念辨析
        5.1.3 国家认同的功能
    5.2 传播与"想象的共同体"——一种理论分析
        5.2.1 安德森"想象的共同体"的论证过程与核心观点
        5.2.2 "想象的共同体"的若干基础条件
        5.2.3 基于传播的"想象的共同体"
    5.3 传播与国家认同危机案例研究
        5.3.1 加拿大:多元文化主义与国家认同危机
        5.3.2 苏丹:南北内战与国家认同危机
        5.3.3 伊拉克:战后重建与国家认同危机
    5.4 美国国家认同研究——基于南北战争(1861~1865)的历史考察
        5.4.1 美国南北战争的战争伤亡
        5.4.2 军人公墓的建立与民族和解
        5.4.3 林肯葛底斯堡演讲与国家认同的建构
        5.4.4 南北战争的传播遗产对美国崛起的历史作用
    5.5 小结与补充
第6章 分论四 传播与国家战略
    6.1 国家战略的概念与内涵
        6.1.1 国家战略的概念
        6.1.2 国家战略的主要内涵
    6.2 战略思想传播与战略文化传承
        6.2.1 传播与战略思想的文化传承
        6.2.2 大秦帝国"远交近攻"战略及其传播缘起
        6.2.3 从《彼得一世遗嘱》看俄罗斯的国家战略传承
        6.2.4 从《德皇雄图秘着》看德国的国家战略传承
        6.2.5 从《田中奏折》等看日本的国家战略传承
        6.2.6 俄、德、日国家战略传承的历史比较分析
    6.3 传播与国家战略的互动关系
        6.3.1 传播与国家战略制定的理论模型
        6.3.2 传播与国家战略实施的一般性讨论
    6.4 案例研究:《论持久战》文本分析及其传播影响
        6.4.1 历史背景与写作经过
        6.4.2 《论持久战》文本分析
        6.4.3 《论持久战》的传播路径及其影响
        6.4.4 从《论持久战》的词频数据看其传播特质
        6.4.5 《论持久战》的传播影响
    6.5 小结与补充
第7章 分论五 传播与国家危机
    7.1 危机传播视角下国家危机的概念与类型分析
        7.1.1 危机的概念解析
        7.1.2 西方危机传播理论的历史发展脉络及研究概况
        7.1.3 国家危机的概念及类型分析
    7.2 传播与国家危机的潜伏、显现及爆发
        7.2.1 国运与国家危机的潜伏、呈现及爆发——以中国近代史(1793~1841)为例
        7.2.2 传播与国家危机认知——以2003年中国SARS传播为例
        7.2.3 国家危机的一般传播模式
    7.3 舆论动员与国家危机应对——以2008中国南方雪灾为例
        7.3.1 舆论动员的概念及其战略意义
        7.3.2 舆论动员的传播特点分析
        7.3.3 舆论动员与国家危机应对的若干关系探讨
    7.4 案例研究:汶川地震与危机传播的"中国模式"
        7.4.1 国际学界对中国危机传播现象及案例的若干讨论
        7.4.2 汶川地震危机传播"中国模式"的若干特点分析
        7.4.3 汶川地震危机传播"中国模式"的内在机制分析
        7.4.4 汶川地震危机传播"中国模式"的理论价值分析
    7.5 小结与补充
第8章 结论传播与国运的历史启迪与中国思考
    8.1 传播与国运兴衰的历史启示
        8.1.1 全篇论文的基本结论与精炼观点集纳
        8.1.2 全篇论文的研究不足与改进方向
    8.2 传播与中国国家命运的战略思考
        8.2.1 传播与中国国家命运思考的主要问题
        8.2.2 传播学视角下对中国近代史的回顾评析
        8.2.3 传播与中国崛起之路的战略思考
    8.3 全文结语
参考文献
    1.英文参考文献
    2.中文参考文献
附录 全文案例库列表
作者简历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工作与研究成果
后记
补后记

(10)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与价值
    第二节 研究目的、内容、思路、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三节 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借鉴与拓展
        一、描述翻译学的规范概念
        二、翻译规范研究的社会文化视阈
        三、本研究对翻译规范概念的借鉴与拓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简述
        一、《毛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奠基期
        二、《邓选》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转型期
        三、《治国理政》英译——领导人着作英译的探索期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一、国内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二、国外关于领导人着作英译研究的文献综述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毛选》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毛选》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毛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占主导
        二、异化策略对归化策略的遮蔽
        三、异化策略中的微妙变通
    第三节 《毛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二、尽量贴近原作形式
        三、保持译文通顺流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邓选》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邓选》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邓选》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二、归化翻译策略提升
        三、翻译策略趋向多元
    第三节 《邓选》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忠实传递原作内容
        二、灵活调整语言形式
        三、注重翻译交际功能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治国理政》英译规范探析
    第一节 《治国理政》英译抽样分析
        一、标题英译
        二、口语化风格英译
        三、修辞话语英译
        四、政治话语英译
        五、文化负载项英译
    第二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操作规范
        一、异化翻译策略为主
        二、归化翻译策略增强
        三、翻译策略多元互补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起始规范
        一、准确传译原作精神——内容层面
        二、保持译文畅达明确——形式层面
        三、保持翻译折中平衡——翻译过程
        四、力求译文简单易解——翻译结果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及其动因
    第一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行为的基本特征
        一、翻译行为的政治性
        二、翻译原则的明确性
        三、翻译模式的集体性
        四、翻译方向的“逆向性”
        五、翻译策略的针对性
    第二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
        一、基于抽样分析的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比较
        二、操作规范的嬗变:异化主导到多元互补
        三、起始规范的嬗变:以我为主到融通中外
    第三节 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的社会文化动因
        一、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与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嬗变
        二、意识形态演进推动翻译规范的演进
        三、翻译诗学演变对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塑造
        四、权力因素对翻译规范的影响
        五、译者惯习与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新时代语境下的领导人着作英译与跨文化构建——以《治国理政》英译为例
    第一节 《治国理政》原文意义的异域构建模式
        一、《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特点
        二、《治国理政》原文意义异域构建的三种模式
    第二节 《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一、《治国理政》的社会文化表征
        二、《治国理政》中的中国表达英译
    第三节 《治国理政》英译的跨文化建构意义
        一、《治国理政》英译与对外话语体系构建
        二、《治国理政》英译与文化软实力建设
        三、《治国理政》英译与国家形象构建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语
    第一节 主要观点
    第二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之处
        一、本研究的贡献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毛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1.1 《毛选》(1-5卷)标题英译策略
        1.2 《毛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1.3 《毛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1.4 《毛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1.5 《毛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附录二:《邓选》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2.1 《邓选》(1-3卷)标题英译策略统计
        2.2 《邓选》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2.3 《邓选》修辞话语英译60例
        2.4 《邓选》政治话语英译60例
        2.5 《邓选》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附录三:《治国理政》英译抽样文本分类摘编
        3.1 《治国理政》(第1卷)标题英译策略
        3.2 《治国理政》口语化表达英译60例
        3.3 《治国理政》修辞话语英译60例
        3.4 《治国理政》政治话语英译60例
        3.5 《治国理政》文化负载项英译60例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四、《驳“舆论一律”》试析(论文参考文献)

  • [1]《驳“舆论一律”》试析[J]. 倪以还. 山西师院, 1977(04)
  • [2]巴基斯坦媒体对中巴经济走廊的差异化建构研究 ——基于《黎明报》《国民报》和《论坛快报》的社论分析[D]. 吴徐美.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1)
  • [3]“文革”时期典型人物报道研究 ——以《人民日报》(1966-1976)相关报道为例[D]. 李婷婷. 安徽大学, 2016(10)
  • [4]媒介生态视阈下的新闻平衡报道研究[D]. 刘敏. 复旦大学, 2012(03)
  • [5]史文蜕嬗与真美会融 ——以岑仲勉、陈寅恪为中心的“20世纪诗学考据学”之研究[D]. 项念东. 华东师范大学, 2009(12)
  • [6]信息多元与舆论一律——试析微博在舆论建构中的错误逻辑[J]. 王菲,马磊. 东南传播, 2011(12)
  • [7]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改良派新闻舆论思想研究[D]. 王斌. 兰州大学, 2006(09)
  • [8]近代国学教育之困 ——国粹派教育思想研究[D]. 郭军.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2)
  • [9]传播与国运 ——国家兴衰的传播动力机制研究[D]. 廖卫民. 浙江大学, 2010(10)
  • [10]国家领导人着作英译规范的嬗变研究[D]. 赵祥云.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2)

标签:;  ;  ;  ;  ;  

“驳斥“舆论统一”的试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