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下水污染评价的模糊综合聚类法(论文文献综述)
谢洪波[1](2008)在《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及污染预警研究》文中认为“人口、资源、环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三大难题。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在相当程度上依赖于水的获取和对水的控制。全世界约有15亿到20亿人口靠地下水生活。尽管地下水资源保护受到了各国政府、联合国、国际组织、官员、专家学者以及社会公众各方面的广泛关注,但是,全世界每年大约有2.5亿人新患上经水传染的疾病,其中大约1000万人死于非命。在中国,2/3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300多个城市由于地下水污染造成供水紧张,有数千万人在饮用不符合饮水标准的地下水,严重危害身体健康。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总面积4071km2,总人口345.5万,是一座以煤炭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矿业城市。焦作市正面临由水资源短缺引起的“水资源危机”和由于地下水污染带来的“水质危机”。本文以焦作市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污染源调查、水文地质调查、室内分析,以211个地下水监测井数据为基础,分别用“F分值法”、“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聚类法”和“LVQ人工神经网络法”对焦作市地下水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在需求分析、系统分析、系统设计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基于GIS的焦作市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为焦作市地下水资源规划、合理开发、污染治理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支持和管理平台。论文取得了如下主要成果:1.详细调查了焦作市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2.查清了焦作市地下水15种超标因子的空间分布规律;3.对现行地下水质量标准进行了合理细化,给出了“标准值”;4.针对pH值在地下水质量评价中的“双序列”现象,论文给出了pH值“单序列化”的方法;5.用5种方法对焦作市地下水进行了综合评价,认为总体上焦作市岩溶水质量较好,孔隙水污染较严重,并给出了具体的评价结果,绘制了焦作市孔隙水质量等级分区图;6.通过“F分值法”、“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聚类法”和“LVQ神经网络法”在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的分析和模型理论分析,得出在焦作市进行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应首选“LVQ人工神经网络法”,其次是“灰色聚类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7.将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模型及污染预测模型与GIS技术相结合,建立了基于GIS的焦作市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实现了抽象数据可视化、分析评价可视化、地下水质量发展演化可视化以及“可视化污染预警”,用此系统查清了地下水资源中主要污染因子的分布规律及综合污染状况,并绘制了相关图件。论文的创新之处:1.提出了地下水质量评价中pH值存在的的“双序列”问题,并针对该问题造成的在实际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将pH值作为评价因子带来的困难,使多数评价者规避把pH值作为评价因子的现象,论文按照将处于“负序列”的pH值映射到相应级别的“正序列”上的思路,提出了pH值的“单序列化”方法;2.将“学习矢量量化(LVQ)”人工神经网络引入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并在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具体应用,通过与其它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对比,指出LVQ网络在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面表现出比BP网络更强的容错性、稳定性,也更容易实现,是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的首选方法;3.针对“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中的标准限值过粗及“不同类别标准值相同时,从优不从劣”的规定造成的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Ⅱ类水的缺失率42%,Ⅲ类地下水的缺失率26.3%,Ⅳ类水的缺失率15.8%的现象,细化了地下水分类指标标准限值。针对“地下水质量标准”中规定的是“地下水分类指标标准限值”而常用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中使用的是“标准值”造成的使用不便和混乱,给出了“地下水质量分类标准值”。
孟奇[2](2016)在《新疆若羌—且末地区绿洲带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水质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区为新疆若羌-且末地区绿洲带,面积为0.98×104 km2。若羌-且末地区人类活动以农业活动为主。随着人类活动不断地增加,地下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地表水水量的不足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开展研究区地下水质量、污染现状及脆弱性评价对研究区地下水开发及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西北地区主要城市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1212011220982)”子项目“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地下水污染调查评价”中若羌-且末地区2014年18个地下水样点(潜水和承压水采样点各9个)水化学测试结果,结合19861999年、2003年和2011年地下水水质监测资料,对研究区地下水质量、污染现状及脆弱性进行评价,并对研究区的水化学场变化及地下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主要结论为:(1)研究区2014年潜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为SO4·Cl-Na·Ca型和Cl·HCO3·SO4-Na·Mg型,潜水优势阳离子为Na+,优势阴离子为SO42-。承压水水化学类型以Cl·SO4-Na·Mg型为主,承压水优势阳离子为Na+,优势阴离子为Cl-。(2)采用灰色聚类法对研究区2014年地下水质量进行评价,其结果为:潜水水样中无Ⅰ类水,达到Ⅱ类水标准的样点有2个(占样点总数的22.2%),达到Ⅲ类水标准的样点有1个(占样点总数的11.1%),属于Ⅳ类水的样点有1个(占样点总数的11.1%),属于Ⅴ类水的样点有5个(占样点总数的55.6%);承压水样点均为Ⅴ类水。(3)2014年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结果为:潜水未受污染的样点有9个,样点数占潜水样点总数的100%。承压水未受污染的样点有2个,占承压水样点总数的22.2%;轻微污染的样点有4个,占承压水样点总数的44.5%;中度污染的样点有3个,占承压水样点总数的33.3%。研究区地下水有机污染测试指标共39项,其中有两项检出,分别为三氯甲烷和1,2-二氯苯,其中三氯甲烷检出样点5个,点位检出率为27.8%;1,2-二氯苯检出样点2个,点位检出率为11.1%;检出三氯甲烷和1,2-二氯苯的含量均低于生活饮用水标准限值。(4)通过对研究区县城区附近地下水水质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且末地区地下水F-背景值较高;两地随着耕地面积及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导致地下水中NO3-含量逐年增加;由于人类活动强度增加,地下水开采量逐年增大,地下水更新加快致使各离子含量近几年呈下降趋势。(5)采用DRAV模型对若羌-且末地区潜水进行脆弱性评价,得出以下结论:潜水脆弱性指数区间为3.618.64,低脆弱性、中等脆弱性、高脆弱性和极高脆弱性区域所占面积百分比分别为7.8%、35.8%、52.5%和3.9%,其中潜水样点中污染指数最高的样点X71(污染指数为0.85)分布在极高脆弱区。
许真[3](2014)在《地下水质量与污染分类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污染的加剧,地下水中检出的污染指标种类不断增加,新修订的地下水质量标准中水质指标由GB/T 14848-1993的39项增加至93项,其中大部分为有机毒理学指标。考虑到不同性质指标的巨大差异性,本文从指标分类思路出发,探讨了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方法研究的可行性。并以开封地区为例,进行实例评价,通过评价结果的验证与对比分析,得出地下水质量与污染两种评价方法的可行性、可靠性。论文取得以下成果:(1)考虑到不同性质指标间的巨大差异,依据指标分类评价的思路,提出了地下水质量指标分类综合评价方法,利用单指标质量分类统计法评价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利用单指标最大分类确定法评价毒理学指标,最终结果采用两者综合表示,同时给出毒理学指标饮水途径的健康风险以供参考。解决了目前水质评价中不同性质指标参评容易产生歧义,评价结果水质分级区间界限不明确的问题。(2)由于目前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未对天然劣质指标进行突出考虑,且天然状态下地下水水质差异巨大,在组分区分的基础之上提出了指标分类的污染综合评价方法。解决了原有评价方法未考虑从天然劣质指标评价结果偏差,夸大污染程度与范围,以及不同性质指标容易产生歧义的问题。(3)开封地下水质量与污染指标分类综合评价实例验证及对比分析表明,内梅罗指数法过于突出最大污染因子,结果分布不符合水质类别连续分布的地学统计特征。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单项毒理指标超标但浓度较低时评价结果失真。提出的指标分类质量评价方法考虑了不同性质指标间的差异,且简单实用、结果意义明确。综合污染指数法未考虑天然劣质指标,且过于突出最大污染指标的影响,结果容易偏差。污染层级阶梯评价法虽然对指标进行分类评价,但是评价结果进行了水质等级的升级,不能合理体现不同性质指标间的差异性。提出的指标分类污染评价法突出了天然劣质指标的影响,对参评组分进行了区分,符合客观实际,且消除了不同性质指标间差异的影响,评价过程简单,意义明确。
王婵[4](2014)在《新疆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评价及防治研究》文中认为新疆矿产资源丰富,黄金是新疆重要矿产之一,其中南疆阿希金矿是新疆最大的金矿。近年来,阿希金矿大规模开发利用矿产资源,该矿山的采、选、冶等所产生的废石、地表溶水、地下渗透水、尾矿(砂)、氧化以及分解所产生的废水等携带大量重金属元素进入地表水或者地下水,从而对周围的环境和生物体产生影响。因此,加强对地下水污染评价和防治,对保护矿山地下水环境,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在收集矿区环境背景数据的基础上,采用现场调查、室内水质分析实验和定量数学模型分区评价预测的方法,对该矿进行了地下水污染评价及防治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⑴通过矿区水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环境污染源调查,采矿、选矿、冶炼、尾矿库等工艺环节分析,得出矿区污染源主要有两种:一是固体污染源,尾矿库中的含氰化物废渣——滤饼和尾矿;液体污染源,环保库中含氰化物的废水,污染成分为氨氮和氰化物。⑵通过对矿区地下水污染源、污染特点和污染途径的分析,确定了氨氮、砷、氰化物、铜、铅、镉、锌为评价指标,分别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模糊综合评判法对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进行了评价,确定了矿区地下水污染程度为Ⅴ级;通过分析比较,得出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更加符合实际;结合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了矿区地下水污染原因,主要是氨氮、氰化物严重超标。⑶根据各个监测点的数据,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编制了阿希金矿地下水质量评价图;以地下水质量评价图为依据,矿山污水的来源和种类,进行了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分为非污染防治区、一般污染防治区、重点污染防治区。⑷在重点污染防治区,采用解析法进行了尾矿库对地下水环境的预测,结果可以看出随着尾渣库废水渗漏发生时间的延续,同一距离处地层中氰化物和As的含量在增加,污染物影响的范围也在增加;在同一时间内,随着距离由近及远,地层中氰化物和As的含量表现出由高及低的规律,进而提出了监控措施。
杨炳超[5](2004)在《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文中认为水是人类一刻也不能缺少的重要资源,而我国人口多,水资源少,尤其是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具有水质好、分布广泛、便于开采利用等优点。据统计,我国约有70%的人口以地下水为主要饮水源。在北方地区,地下水开发利用率比较高,例如,海河流域的地下水利用率达90%以上,在全部用水量中,地下水占50%以上。地下水已成为人民生活和生产的最重要的水源,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 人们在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的同时也改变着地下水环境,其中,水质污染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地下水由于水体循环周期比较长,自净能力比较弱,地下水一旦由于开发和利用不当而遭受污染,就比较难恢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直接对人类及其活动造成危害;此外,地下水污染一般不容易发觉。因此,地下水污染的防治首先立足于“防”。我们要对地下水资源进行监测,对地下水质量做出准确的评价,这是地下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前提,也是对地下水环境保护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从科学、综合、准确及实用的角度在前四章分别对常用的四种地下水水质综合评价方法即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灰色聚类法及BP神经网络法的原理和评价步骤进行了系统地介绍,然后将它们应用于银川地区潜水水质的评价中,在第五章主要对四种方法评价结果的进行对比分析,并与实际水文地质条件进行模拟分析,着重对它们各自的适用性、优点及其不足之处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研究。 经研究表明: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指数法、灰色聚类法、BP神经网络法这四种水质评价方法都属于水质综合评价模型,对水环境质量评价的结论也是基本一致的。它们推导严谨,有较充分的理论依据,应用于水质评价均有其合理性,适用于作的水环境质量分析。虽然各种评价方法各有特点,但从数学原理上讲,各种评价方法都有其固有的缺陷,均需要不断检验、改进与逐步完善。 希望通过这种研究能有助于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选用及改善,能为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提供依据,并且能为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做出贡献。
马荣欣[6](2009)在《福建省沿海主要地区浅层地下水氮污染研究及典型区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地下水是福建省沿海广大农村地区的主要饮用水源,因此,农村浅层地下水的水质好坏是关系居民身体健康、社会稳定发展的关键因素。据调查,福建省农村浅层地下水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氮污染,而福建省尚未全面开展有关地下水“三氮”污染的基础性调查与研究工作。因此,本文选取福建省沿海地区的福州市、莆田市、漳州市的农村浅层地下水作为研究对象,开展农村浅层地下水“三氮”污染分析与研究以及典型地区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这项工作对保障农村居民的饮用水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结合2008年5月(丰水期)和2008年12月(枯水期)两期的水质监测结果,对研究区农村浅层地下水的“三氮”含量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福建省沿海主要地区农村浅层地下水受到“三氮”污染,在时空分布上呈现一定的差异。其中,氨氮是主要的污染因子,亚硝氮次之,硝氮最轻。在进行地下水“三氮”污染分析、评价的同时,选择地下水利用率相对较高的两个海岛县—福州市平潭县和漳州市东山县作为典型地区,对其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表明,由于两个地区地下水埋深较浅、含水层多为砂质岩层,地下水脆弱性较高,易受到污染。针对沿海地区农村浅层地下水“三氮”污染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认为,生猪养殖业、农业氮肥施用强度高、农村生活污水及淡水养殖等农业非点源污染是地下水“三氮”污染的主要来源,特别是生猪养殖业的污染。此外,含水层岩性、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原生Fe、Mn含量较高、氧化还原环境等对地下水“三氮”的转化和积累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原生Fe、Mn含量较高易使地下水中氨氮浓度积累。因此,提出在今后的地下水保护工作中,采取合理施用化肥、加强防治养殖业污染和处理生活污水、开展水文地质资料调查、构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完善地下水污染监测体系等保护措施,以保证居民的饮用水安全。
赵江涛[7](2016)在《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演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焉耆盆地位于新疆天山中段南麓,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境内,盆地四周环山,呈菱形,地势从西北向东南、周边山岭向盆地中心(博斯腾湖——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倾斜。地下水资源是焉耆盆地生活、生产及生态用水的主要供水水源。随着工农业生产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水的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近几十年来随着不断加剧的人类活动,地下水水质退化日趋严重。如何有效地解决地下水水质变差、水位下降等环境水文地质问题,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成为我们工作的关键。因此,深入研究焉耆盆地地下水水质现状、演化特征及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对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及保护地下水环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焉耆盆地平原区的焉耆县、博湖县、和静县及和硕县等4县的地下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潜水脆弱性评价等方法,综合分析地下水化学检测数据,结合研究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水化学特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及潜水脆弱性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20112014年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类型由HCO3-Ca型过渡到SO4·Cl-Na型。2014年平原区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呈现为山前冲洪积扇向博斯腾湖以HCO3→SO4→Cl顺序变化;由山前倾斜平原的HCO3-Ca型水过渡到细土平原的HCO3·SO4-Na·Ca型水,最终过渡为盆地边缘的Cl·SO4-Na·Ca型水。19992014年平原区地下水HCO3-Ca型水和HCO3·SO4-Na·Ca型水的面积在逐渐增大,增幅分别为133.5 km2和501.5 km2;Cl·SO4-Na·Ca型水的分区面积逐渐减小,降幅为1537.6 km2。(2)1999年和2014年间地下水TDS差异极显着(P<0.01);TDS受宏量阴离子中的Cl-含量及宏量阳离子中的K++Na+含量影响最为显着,与阴离子关系密切程度依次为Cl-、SO42-和HCO3-,与阳离子关系密切程度依次为K++Na+、Ca2+和Mg2+,部分矿物风化溶解是平原区地下水主要的离子来源。在时间尺度上,19832014年地下水TDS均值整体呈现先升高再有所降低而后又升高再降低的趋势;在空间尺度上,19992014年地下水TDS浓度小于1 g/L区域面积呈增加的趋势。(3)2014年42眼监测井地下水质量评价结果为:焉耆盆地平原区4个潜水监测井,水质较好,均达到III类水质标准;11个浅层承压水监测井中,水质类别属于Ⅴ类的监测井2个,占浅层承压水监测井的18.1%,总监测井的4.8%;27个深层承压水监测井中,水质类别属于Ⅴ类的监测井6个,占深层承压水监测井的22.3%,总监测井的14.3%。2014年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质量从优到劣的顺序是潜水、浅层承压水和深层承压水。(4)首次将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纳入检测项目,检测有机污染物共计39项,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中检出的有机污染物共有3种,分别是三氯甲烷、1,2-二氯乙烷和1,2-二氯苯,检出率分别为31.0%、2.4%和2.4%,检出的三项有机污染物含量均低于饮用水标准;通过多介质污染评价系统进行地下水有机污染评价,各有机污染物检出点不会对环境造成明显危害。(5)2014年42眼监测井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为:焉耆盆地平原区潜水属于未受污染和轻微污染的状态,属于未污染采样点3个、轻微污染采样点1个,分别占潜水采样点的75.0%和25.0%;浅层承压水属于未污染和轻微污染的状态,属于未污染采样点9个、轻微污染采样点2个,分别占浅层承压水采样点的81.8%和18.2%;深层承压水表现为未污染、轻微污染及中度污染状态,属于未污染采样点20个、轻微污染采样点5个、中度污染采样点2个,分别占深层承压水采样点的74.1%、18.5%和7.4%。2014年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污染程度从轻到重的顺序为浅层承压水、潜水和深层承压水。(6)通过对焉耆盆地平原区典型剖面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阐明了研究区地下水所经历的水文地球化学作用(水解、蒸发浓缩、阳离子交换、溶解沉淀和氧化还原作用等)。根据地层岩性、离子比例及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等方面揭示了研究区典型剖面潜水至深层承压水,由浅至深阳离子交换作用越来越强烈。(7)利用DRAV模型对焉耆盆地平原区潜水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得出极高脆弱性、高脆弱性、中等脆弱性和低脆弱性(脆弱性指数分别为>8.0、6.08.0、4.06.0和2.04.0)分区面积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5%、21.5%、49.3%和26.7%;脆弱性较高区域包气带岩性主要为颗粒较大的砂砾石。
郑成德[8](1995)在《地下水污染评价的模糊综合聚类法》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模糊聚类最大矩阵元原理与基于数据迭代为基础的水质模糊评价理论模型相结合.形成模糊综合聚类法.利用该方法对甘肃金昌市地下水水质进行了分类评价.得到今人满意的结果。
孙大鹏[9](2008)在《黄土台原灌区地下水水质评价及防污对策研究 ——以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资源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宝贵资源。地下水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研究的泾惠渠灌区位于关中平原中部,是一个从泾河自流引水的大型灌区。灌区总面积约为1233km2,灌溉陕西省的咸阳、西安和渭南三市的泾阳、三原、高陵、临潼、阎良及富平等六县(区)的135万亩农田。灌区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致使目前灌区缺水现象严重。为了满足农业灌溉的需要,连年超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灌区内部已出现漏斗区。并且由于工农业的发展,灌区地下水污染严重,矿化度普遍增高。这都导致浅层地下水水质及生态环境恶化,给灌区的建设,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生态环境带来的危害和损失是巨大的,不容忽视。水质评价是水资源保护的基础工作和重要手段。本文在对泾惠渠灌区地下水水质样品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灌区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根据试验数据和地下水质量标准,计算出各监测点地下水水质所属类别,再应用ArcGIS的地统计分析模块对水质类别进行空间插值,分析水质变化趋势。论文最后根据水质评价结果分析了泾惠渠灌区地下水水质恶化的原因,并针对灌区地下水污染情况提出保护对策。地下水水质恶化是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该区水质保护应从根本入手,即对地下水开采、布井进行全面、合理的规划,控制并逐步减少地下水的开采量,严禁在缺水区再打深井,协调好“三水”的关系,严格控制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排放,确保地下水不受污染,防止污染加重,恶化环境,在长期超采地下水引起水位下降的地区开展地下水人工回灌工作。
湛昊[10](2020)在《某化工厂地下水有机污染分析及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下水是我国十分宝贵的淡水资源,是我国工农业蓬勃发展和人民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随着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加速进行,地下水污染问题也越发尖锐。本文以北方某小化工厂有机污染物泄露为研究背景,在对研究区资料收集、水文地质勘察、野外试验等基础上,采集地下水水样并对其进行检测分析,查清研究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类型、污染类别、污染程度。使用基于GIS的DRASTIC模型方法对研究区进行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划分地下水脆弱性分区,分析研究区的防污能力。构建水文地质概念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数值模拟软件GMS分别建立地下水水流模型和溶质运移模型,动态模拟分析地下水特征有机污染物之一四氯化碳的迁移转化过程,并预测污染羽的迁移路径和范围,为研究区内地下水资源污染防治,地下水资源的保护与科学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具体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区71个地下水样检测结果显示:共检出四氯化碳、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烯、1,1,2-三氯乙烷、四氯乙烯、三氯甲烷六种有机污染指标。三氯甲烷检出率最大,为43.66%;四氯化碳超标率最大,为36.62%,最大超标倍数31349倍。(2)使用F值综合指数法对地下水样进行了水质评价,结果显示:优良水样42个,占取样总数的59.15%;属于极差的水样多达21个,占取样总数的29.58%。使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对水质评价的结果显示:清洁水样42个,占取样总数的63.38%;属于严重污染的水样多达22个,占取样总数的30.99%;在22个严重污染的水样中,118-2号水样内梅罗污染指数P最大,为22493.27,同时是严重污染水质等级系数的4498.65倍。内梅罗综合指数法相较于F值综合指数法更加突出了污染指数最大的污染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和作用。(3)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脆弱性强及较强的区域主要分布于化工厂上游一带,主要是由于该区域内属于山前丘陵地带,全风化较厚,第四系砂土较厚、含水层透水性较强,上部包气带渗透性相对较强,易受到地表污染的下渗影响;脆弱性弱的主要分布于计算区西南侧,主要是由于该区以黏性土为主,含水层渗透性弱且薄所致。(4)使用GMS在对溶质运移模型进行识别验证的基础上,对四氯化碳污染羽的扩散范围进行预测模拟,模拟结果显示:四氯化碳迁移范围是以渗漏点为圆心,以主水流方向为长轴的一个类椭圆形污染区,渗漏中心点污染物浓度最大,往外浓度不断减小;随着时间的推移,污染物四氯化碳继续大致沿水流方向由东北向西南方向运移,并对含水层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到2030年,四氯化碳污染(即三类水限值的范围)最远运移了1230m,影响面积达2.81×105m2。
二、地下水污染评价的模糊综合聚类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地下水污染评价的模糊综合聚类法(论文提纲范文)
(1)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及污染预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 |
1.1.1 人类对对地下水的认识 |
1.1.2 国内外地下水污染状况 |
1.2 论文研究意义 |
1.3 地下水质量评价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地下水质量评价概述 |
1.3.2 地下水质量评价研究现状 |
1.3.3 地下水质量评价存在的问题 |
1.4 地下水污染预警 |
1.4.1 地下水污染预警概述 |
1.4.2 地下水污染预警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 本文实际工作及研究进展 |
1.6.1 本文的实际工作 |
1.6.2 研究进展 |
第二章 焦作市自然地理、水文地质条件及地下水污染源 |
2.1 自然地理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气象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2.1 水文条件 |
2.2.2 水文地质 |
2.3 焦作市水资源及开采状况 |
2.3.1 水资源总量 |
2.3.2 地下水开采状况 |
2.4 焦作市地下水主要污染源 |
2.4.1 岩溶水污染源 |
2.4.2 孔隙水污染源 |
第三章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常用模型 |
3.1 指数评价模型 |
3.1.1 幂函数型模型 |
3.1.2 叠加型模型 |
3.1.3 均值型模型 |
3.1.4 方根型模型 |
3.1.5 几何均数模型 |
3.2 概率统计模型 |
3.2.1 数学期望模式 |
3.2.2 标准差模式 |
3.2.3 变化系数模式 |
3.3 聚类模型 |
3.3.1 模糊聚类模型 |
3.3.2 系统聚类模型 |
3.3.3 灰色关联度模型 |
3.3.4 灰色聚类模型 |
3.4 LVQ-ANN模型 |
3.4.1 LVQ网络的结构 |
3.4.2 LVQ网络的学习规则 |
3.5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 |
3.5.1 模糊综合评价原理 |
3.5.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步骤 |
第四章 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
4.1 焦作市岩溶地下水基本状况 |
4.1.1 焦作市岩溶地下水概况 |
4.1.2 岩溶水水化学特征 |
4.1.3 岩溶水水质及污染现状 |
4.2 焦作市孔隙地下水基本状况 |
4.2.1 焦作市孔隙地下水概况 |
4.2.2 孔隙水水化学特征 |
4.2.3 孔隙地下水污染概况 |
4.3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基础 |
4.3.1 参评数据 |
4.3.2 评价标准 |
4.3.3 pH值的"双序列"现象及处理方法 |
4.3.4 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及平台 |
4.4 F分值法在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4.5 内梅罗指数法在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4.6 模糊综合法在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4.6.1 评价因子权重的确定的改进 |
4.6.2 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 |
4.7 灰色聚类法在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4.8 LVQ神经网络法在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中的应用 |
4.9 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结果 |
4.9.1 焦作市岩溶水评价结果分析 |
4.9.2 焦作市孔隙地下水评价结果统计分析 |
第五章 焦作市地下水污染预警系统 |
5.1 开发方案的选择 |
5.1.1 需求分析 |
5.1.2 技术路线 |
5.2 系统分析 |
5.2.1 系统构想 |
5.2.2 GIS开发模式选择 |
5.3 系统设计 |
5.3.1 地图数字化方案设计 |
5.3.2 系统数据库设计 |
5.3.3 系统功能设计 |
5.4 系统实现 |
5.5 系统使用简介 |
5.5.1 监测数据的录入、浏览、查询与统计分析 |
5.5.2 地下水污染警示 |
5.5.3 地下水污染预测及精度评价 |
5.5.4 专题地图打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新疆若羌—且末地区绿洲带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水质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国内外现状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水文地质条件 |
2.3 社会经济状况 |
2.4 污染源 |
第三章 地下水化学特征分析 |
3.1 样品的采集与测试 |
3.2 地下水化学组分含量统计特征 |
3.3 地下水化学类型分布 |
第四章 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 |
4.1 地下水质量评价 |
4.2 地下水污染现状评价 |
4.3 小结 |
第五章 研究区地下水水质年际变化分析 |
5.1 若羌县地下水各指标含量年际变化分析 |
5.2 且末县地下水各指标含量年际变化分析 |
5.3 小结 |
第六章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6.1 DRAV模型简介 |
6.2 脆弱性评价 |
6.3 地下水脆弱性评分 |
6.4 结果与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谢辞 |
(3)地下水质量与污染分类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立题依据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存在问题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地下水质量与污染分类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2.1 地下水质量指标分类综合评价方法研究 |
2.1.1 方法构建的总体思路 |
2.1.2 感官性状与一般化学指标评价方法 |
2.1.3 毒理学指标评价方法 |
2.2 地下水污染指标分类评价方法研究 |
2.2.1 基本思路 |
2.2.2 天然组分与人工组分划分 |
2.2.3 背景值的确定 |
2.2.4 天然劣质指标的确定 |
2.2.5 天然组分单指标污染评价 |
2.2.6 人工组分污染评价 |
2.2.7 指标分类综合评价 |
2.2.8 地下水污染评价结果表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案例研究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 |
3.1.2 水文地质条件 |
3.1.3 研究区污染源分布与采样点布置 |
3.2 研究区地下水质量评价 |
3.2.1 地下水质量指标分类评价 |
3.2.2 内梅罗指数法对比分析 |
3.2.3 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比分析 |
3.2.4 三种水质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3.3 研究区地下水污染评价 |
3.3.1 污染指标分类评价方法 |
3.3.2 综合污染指数法 |
3.3.3 污染层级阶梯评价法 |
3.3.4 三种污染评价方法对比分析 |
3.4 水质评价与污染评价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主要结论与建议 |
4.1 主要结论 |
4.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4)新疆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评价及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环境研究现状 |
1.2.2 地下水污染评价现状 |
1.2.3 地下水污染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阿希金矿环境地质条件 |
2.1 自然环境 |
2.1.1 地理位置及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气象及水文条件 |
2.1.3 土壤及植被类型 |
2.2 地质环境 |
2.2.1 地层 |
2.2.2 侵入岩 |
2.2.3 区域构造 |
2.3 矿区环境 |
2.3.1 矿山总体布局 |
2.3.2 采矿工程 |
2.3.3 选冶工程 |
2.3.4 尾矿工程 |
2.3.5 公用辅助工程 |
2.4 社会环境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阿希金矿地下水环境现状 |
3.1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
3.1.1 含水层 |
3.1.2 透水不含水层 |
3.1.3 地下水补、径、排 |
3.1.4 地下水动态 |
3.1.5 地下水水质 |
3.2 地下水环境污染现状 |
3.2.1 采矿产污环节分析 |
3.2.2 选矿产污环节分析 |
3.2.3 冶炼产污环节分析 |
3.2.4 尾矿库产污环节分析 |
3.2.5 其它产污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评价 |
4.1 地下水污染评价方法及评述 |
4.1.1 指数评价法 |
4.1.2 灰色系统评价法 |
4.1.3 模糊数学法 |
4.1.4 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法 |
4.1.5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的信息量法 |
4.2 评价方法的选取 |
4.3 总体评价 |
4.4 单因子污染指数法 |
4.4.1 评价方法 |
4.4.2 评价依据与背景值确定 |
4.4.3 结果分析 |
4.5 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N.L.Nemerow) |
4.5.1 评价方法 |
4.5.2 评价依据与背景值确定 |
4.5.3 结果分析 |
4.6 模糊综合评判法 |
4.6.1 评价方法 |
4.6.2 评价依据与背景值确定 |
4.6.3 模糊综合评判法评判过程 |
4.6.4 结果分析 |
4.7 评价结果的对比分析 |
4.8 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评价图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与预测 |
5.1 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的原则和方法 |
5.2 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防治分区 |
5.2.1 非污染防治区 |
5.2.2 一般污染防治区 |
5.2.3 重点污染防治区 |
5.3 尾矿库渗水污染预测 |
5.3.1 预测区范围 |
5.3.2 预测模型 |
5.3.3 参数选择 |
5.3.4 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与措施 |
6.1 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防治对策 |
6.2 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 |
6.2.1 尾矿库整改措施 |
6.2.2 固废处置措施 |
6.2.3 地下水水质监控措施 |
6.2.4 生态保护恢复措施 |
6.2.5 环境监督管理 |
6.3 地下水的回收利用 |
6.3.1 地下水再利用 |
6.3.2 地下水热能回用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5)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绪论 |
0.1 选题依据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0.3 研究意义 |
1 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 |
1.1 综合污染指数法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
1.2 综合污染指数法的评价实例 |
2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1 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
2.2 地下水质量模糊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
2.3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实例 |
3 灰色综合评价法 |
3.1 理论依据和基本原理 |
3.2 灰色聚类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3.3 灰色聚类的应用实例 |
4 神经网络综合评价法 |
4.1 BP神经网络模型 |
4.2 BP神经网络的评价过程 |
4.3 BP神经网络的评价实例 |
5 各种方法评价结果的对比研究 |
5.1 各评价方法的评价结果分析 |
5.2 与实际环境水文地质条件的对比分析 |
5.3 各种评价方法的对比及适用条件 |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福建省沿海主要地区浅层地下水氮污染研究及典型区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3.1 “三氮”污染 |
3.1.1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 |
3.1.2 关于地下水氮污染开展的工作 |
3.2 地下水脆弱性 |
3.2.1 地下水脆弱性概念 |
3.2.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方法 |
3.2.3 关于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开展的工作 |
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5 技术路线图 |
第一章 研究区概况 |
1 研究区选择依据 |
2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研究区水文地质环境概况 |
2.3.1 地下水概况 |
2.3.2 地下水类型及富水性 |
2.3.3 地下水补给、径流、排泄特征 |
2.3.4 地下水化学类型 |
2.3.5 地质地貌特征 |
第二章 福建省沿海主要地区农村浅层地下水“三氮”污染分析 |
1 样品采集 |
1.1 采样点的布设 |
1.2 监测指标与监测方法 |
2 农村浅层地下水“三氮”污染特征 |
2.1 “三氮”浓度变化特征 |
3 历年来钱层地下水中“三氮”污染的变化情况 |
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福建省沿海主要地区农村浅层地下水“三氮”污染评价 |
1 评价方法和评价指标 |
1.1 单项组分评价 |
1.2 综合指数法 |
1.3 模糊综合评价法 |
2 水质评价结果 |
2.1 单项组分评价结果与分析 |
2.2 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与分析 |
2.3 模糊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
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典型区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1 DRASTIC评价方法 |
1.1 DRASTIC评价方法评价因子体系 |
1.1.1 地下水埋深 |
1.1.2 净补给量 |
1.1.3 含水层介质 |
1.1.4 土壤类型 |
1.1.5 地形坡度 |
1.1.6 包气带岩性 |
1.1.7 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 |
1.1.8 评价结果 |
2 典型区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2.1 平潭县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2.1.1 地下水埋深 |
2.1.2 净补给量 |
2.1.3 含水层介质 |
2.1.4 土壤类型 |
2.1.5 地形坡度 |
2.1.6 包气带岩性 |
2.1.7 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 |
2.1.8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2.2 东山县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2.2.1 地下水埋深 |
2.2.2 净补给量 |
2.2.3 含水层介质 |
2.2.4 土壤类型 |
2.2.5 地形坡度 |
2.2.6 包气带岩性 |
2.2.7 含水层水力传导系数 |
2.2.8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结果与分析 |
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福建省沿海主要地区农村地下水污染成因及防治对策 |
1 地下水污染成因分析 |
1.1 人为因素 |
1.1.1 生猪养殖业 |
1.1.2 农业污染源 |
1.1.3 农村生活污水 |
1.1.4 淡水养殖 |
1.2 环境水文地质因素 |
1.2.1 地下水Fe和Mn对“三氮”转化与积累的影响 |
1.2.2 含水层岩性和地下水埋藏深度影响 |
1.2.3 氧化还原条件对地下水“三氮”转化的影响 |
2 控制地下水中“三氮”含量的措施 |
2.1 合理施用化肥 |
2.2 加强养殖业污染防治 |
2.3 加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
2.4 构建地下水污染防治工程 |
2.5 完善地下水污染监测体系 |
2.6 合理调配水资源,建立农村安全的供水体系 |
2.7 制定福建省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 |
2.8 开展水文地质资料调查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展望 |
附表 |
附图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2章 研究区地理与水文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社会经济概况 |
2.3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
第3章 样品采集和分析测试 |
3.1 采样点布设 |
3.2 样品采集和保存方法 |
3.3 测试指标、方法及质量控制 |
第4章 研究区地下水化学类型及TDS演化 |
4.1 地下水化学类型演化 |
4.2 地下水TDS变化趋势 |
4.3 地下水TDS变化机理分析 |
4.4 地下水TDS与TH关系 |
4.5 地下水TDS影响因素分析 |
4.6 小结 |
第5章 地下水质量与污染评价 |
5.1 地下水质量评价方法简介 |
5.2 地下水质量评价 |
5.3 地下水污染评价 |
5.4 地下水污染成因分析 |
5.5 小结 |
第6章 研究区地下水演化的主要水文地球化学过程 |
6.1 水解过程 |
6.2 蒸发浓缩过程 |
6.3 阳离子交换过程 |
6.4 溶解沉淀过程 |
6.5 氧化还原过程 |
6.6 小结 |
第7章 典型剖面水文地球化学模拟 |
7.1 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原理 |
7.2 典型剖面的选取 |
7.3 模拟路径水质分析 |
7.4 水溶组分平衡分布计算 |
7.5 可能矿物相的确定 |
7.6 反向水文地球化学模型的建立 |
7.7 水文地球化学反向模拟结果 |
7.8 小结 |
第8 章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8.1 DRAV模型评价方法 |
8.2 指标权重的确定 |
8.3 地下水脆弱性评分 |
8.4 潜水脆弱性评价与分析 |
8.5 小结 |
第9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9)黄土台原灌区地下水水质评价及防污对策研究 ——以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我国的地下水资源 |
1.1.1 我国地下水资源概况及分布特点 |
1.1.2 地下水污染定义 |
1.1.3 地下水污染来源及污染特征 |
1.2 论文研究的背景及目的意义 |
1.3 地下水水质评价方法综述 |
1.3.1 传统水质评价方法 |
1.3.1.1 单因子评价法 |
1.3.1.2 综合评价法 |
1.3.2 水质评价的新方法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泾惠渠灌区概况 |
2.1 灌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气象及地貌 |
2.2 社会经济状况 |
2.3 水文地质条件 |
2.3.1 地下水类型分布及潜水流向 |
2.3.2 潜水含水层的补给、径流及排泄条件 |
2.3.3 潜水动态规律 |
2.3.4 潜水的化学成份 |
2.4 灌区浅层地下水开发利用现状 |
2.5 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
2.5.1 灌区地下水超采引起的水位下降问题 |
2.5.2 灌区地下水位引起的盐渍化问题 |
2.5.3 灌区地下水开发利用引起的环境水文地质问题 |
第三章 泾惠渠灌区地下水水质变化特征分析 |
3.1 监测点位分布 |
3.2 水质因子浓度超标现状 |
3.3 水质因子浓度空间变化特征 |
第四章 灌区地下水水质评价 |
4.1 加附注评分法评价灌区地下水水质 |
4.1.1 F 值评分法的基本原理 |
4.1.2 F 值评分法的优缺点 |
4.1.3 评价因子和标准的选择 |
4.1.4 灌区地下水水质评价 |
4.2 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灌区地下水水质 |
4.2.1 模糊综合评价法原理 |
4.2.1.1 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1.2 评价因子的选择和评价标准的确定 |
4.2.1.3 模糊关系矩阵的构成 |
4.2.1.4 权重因子的确定 |
4.2.1.5 模糊综合评价法数学模型 |
4.2.1.6 水质类别判定 |
4.2.2 模糊综合评价法的优缺点 |
4.2.3 评价因子的选择和评价标准的确定 |
4.2.4 模糊关系矩阵R 的确定 |
4.2.5 权重因子的计算 |
4.2.6 水质综合评价 |
4.3 F 值评分法与模糊综合评价法评价结果对比 |
4.4 依据“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评价灌区地下水水质 |
4.4.1 评价因子和评价标准的选择 |
4.4.2 确定隶属度矩阵R |
4.4.3 权重A 的计算 |
4.4.4 水质评价 |
第五章 灌区地下水水质分区研究 |
5.1 GIS 在地下水水质评价中的应用 |
5.2 灌区地下水水质分区 |
5.2.1 地统计分析基本原理及差值方法的选用 |
5.2.2 水质空间分区 |
5.3 水质分布特征 |
第六章 泾惠渠灌区地下水水质保护及防污对策 |
6.1 灌区地下水污染的影响因素 |
6.2 灌区地下水水质保护对策 |
结论及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10)某化工厂地下水有机污染分析及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下水污染评价 |
1.2.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1.2.3 地下水数值模拟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象及水文 |
2.1.3 地形地貌 |
2.2 区域地质概况 |
2.2.1 地层岩性 |
2.2.2 地质构造 |
2.3 水文地质概况 |
2.3.1 含水岩组的划分 |
2.3.2 地下水动态特征 |
2.3.3 地下水补、径、排条件 |
第三章 研究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现状及污染评价 |
3.1 地下水有机污染现状 |
3.1.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3.1.2 检出率与超标率统计分析 |
3.2 地下水污染评价 |
3.2.1 评价方法 |
3.2.2 F值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分析 |
3.2.3 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价结果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
4.1 DRASTIC脆弱性评价方法 |
4.2 各指标评分及权重确定 |
4.2.1 地下水埋深 |
4.2.2 净补给量 |
4.2.3 含水层介质 |
4.2.4 土壤介质 |
4.2.5 地形坡度 |
4.2.6 包气带影响 |
4.2.7 水力传导系数 |
4.3 脆弱性等级划分 |
第五章 地下水污染数值模型及其模拟 |
5.1 水文地质概念模型 |
5.1.1 模型范围和边界条件 |
5.1.2 水文地质结构 |
5.1.3 地下水流场及流动特征 |
5.1.4 水文地质参数 |
5.1.5 补排项的处理与确定 |
5.1.6 含水结构概化 |
5.2 地下水水流模型 |
5.2.1 地下水水流模型的建立 |
5.2.2 模型的识别与检验 |
5.3 地下水污染运移数值模型 |
5.3.1 数学模型 |
5.3.2 四氯化碳污染过程反演 |
5.3.3 四氯化碳污染扩散范围预测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四、地下水污染评价的模糊综合聚类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焦作市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及污染预警研究[D]. 谢洪波. 长安大学, 2008(11)
- [2]新疆若羌—且末地区绿洲带地下水水质评价及水质演化研究[D]. 孟奇.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3)
- [3]地下水质量与污染分类指标综合评价方法研究[D]. 许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4(05)
- [4]新疆阿希金矿地下水污染评价及防治研究[D]. 王婵. 长安大学, 2014(01)
- [5]地下水质量综合评价方法的研究[D]. 杨炳超. 长安大学, 2004(01)
- [6]福建省沿海主要地区浅层地下水氮污染研究及典型区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 马荣欣. 福建师范大学, 2009(S1)
- [7]新疆焉耆盆地平原区地下水化学特征及演化研究[D]. 赵江涛. 新疆农业大学, 2016(02)
- [8]地下水污染评价的模糊综合聚类法[J]. 郑成德. 工科数学, 1995(04)
- [9]黄土台原灌区地下水水质评价及防污对策研究 ——以陕西省泾惠渠灌区为例[D]. 孙大鹏. 长安大学, 2008(08)
- [10]某化工厂地下水有机污染分析及模拟研究[D]. 湛昊. 济南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