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上新世以来古地理变迁

长三角地区上新世以来古地理变迁

一、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新世以来的古地理变化(论文文献综述)

赵松龄,张宏才,黄庆福,苍树溪[1](1983)在《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新世以来的古地理变化》文中提出 为研究江苏东部沿海平原区第四纪环境变迁,查明第四纪期间的海侵、海退过程,寻求海面变动与湖面变动间的关系,并试图以地磁地层学的方法对当地的第四纪地层进行划分与对比.近年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曾对江苏盐城孔、弶港孔、启东孔和位于长江南岸的嘉定孔(上海市)地层进行了系统分析,包括微体化石群的定性分析(有孔虫、海陆相介形类)、软体动物群鉴定、古地磁系统测量和少量样品的C14测年.为配合沉积环境

林钟扬[2](2019)在《杭州湾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及其三维地质结构建模》文中研究表明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和古环境演变备受学者关注。通过开展第四系沉积结构和空间展布规律来科学认识更新世以来古地理环境变化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中地层层序的厘定、海平面变化、古环境演变和海侵时期等科学问题都是热烈讨论的问题。开展杭州湾地区更新世以来沉积地层序列的分析,对研究杭州湾沉积作用发育历史、古地理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对研究我国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形成、古地理环境变迁,也发挥了长江三角洲南翼地理位置上的独特作用。当前,围绕杭州湾地区末次冰期以来的古气候及海平面变化研究已取得了不少重要成果,为第四纪尤其是全新世以来的沉积层序、古环境演变研究奠定了基础。但受以往工作钻探难度、钻孔深度和样品测试分析技术的限制,更新世时期以来的沉积环境演变研究相对较少,也存在一些待解决的瓶颈问题。概括地讲,目前在杭州湾地区古环境演化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1)沉积环境演化的主要控制因素,两岸沉积环境演化差异性及其对岸线变迁的影响作用;(2)两岸沉积地层的统一厘定,多重地层统一划分标准的确定,两岸地层格架的构建和对比;(3)缺乏更新世以来揭露至基岩的沉积相、海平面变化、海陆变迁、河流入海和古气候变化的高精度数据资料;(4)杭州湾南-北两岸第四纪沉积层序与古地理演变的耦合关系?三维可视化可对地下地质现象、地质结构提供直观的展示,当前已经成为推动“透明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地质+”服务的关键和核心技术之一,吸引了众多学者的眼球。三维地质构造模型已逐步应用于各种地质领域,技术方法逐步完善。而地质结构和地层属性的准确描述和精细化表达、三维地质结构模型服务资源管理的实际应用等则是当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而杭州湾两岸作为浙江省拥江发展战略的先行区,三维地质结构建模和应用还处于初步阶段。针对以上问题和当前研究热点,本文通过对杭州湾两岸的第四纪地质钻孔,进行取芯采样,开展高分辨率的粒度、孢粉、光释光、AMS14C测年和古地磁的系统分析,获得了研究区更新世以来较为丰富的数据资料。针对性地开展了研究区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单元划分、沉积物类型、沉积相、古地理、地层年代和地层格架的综合研究。通过建立地层层序和地质剖面,结合历史资料收集、整理、筛选、建库和综合分析,选取杭州湾北岸(嘉兴市)为例初步构建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通过杭州湾两岸的共13个第四系钻孔,获得了更新世-全新世地层中99个光释光年龄、74个AMS14C年龄及5178件样品的古地磁数据。对杭州湾北岸BZK02、BZK04、BZK05钻孔,采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气候地层、磁性地层、年代地层、粒度分析、综合测井等多种方法,建立了包含沉积相、古气候、海平面变化和地层划分信息的第四纪多重地层划分对比图。通过编制8条的高精度第四纪地质剖面,建立了杭州湾两岸的第四纪地层格架。将研究区更新世以来的古气候演变划分为8个暖期-冷期变化的气候旋回,并依据基准面旋回的等时原理对气候旋回中的地层进行更精确对比,编制了研究区更新世以来的20个时期的古地理演变图,较直观地反映了研究区沉积相、古地理环境演变规律。选取杭州湾北岸(嘉兴市)为例进行了三维地质结构建模分析研究。通过精选杭州湾北岸代表性钻孔,建立三维地质钻孔原始数据库,借助以MapGIS软件K9为平台的三维软件工具,开展了基于地表地质图和地质-地球物理-钻孔联合解译剖面的三维地质模型构建、三维模型可视化、三维模型切割及三维模型隔栅剖面展示的分析研究。精选代表性第四纪钻孔116个,工程地质钻孔1100余个、水文地质孔445个,建立了杭州湾北岸(嘉兴)三维第四纪地质构造模型,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和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基于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初步实现了数据系统对地质钻孔数据的有效管理与三维可视化动态展示,初步探索了对任意区域、任意深度范围内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的按需实时评价,并以此探讨了三维地质结构模型在服务资源管理、实现地上地下三维可视化管理等方面的实际应用。本文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开展了杭州湾两岸更新世以来的沉积地层结构、沉积相序列和古地理演变研究,分析了杭州湾沉积层序及古环境演变的耦合关系,确定了8个暖期-冷期的古气候旋回、编制了20幅古地理图还原杭州湾岩相古地理演化。2、借助以MapGIS软件K9为平台的三维软件,开展了研究区三维地质建模和三维可视化分析研究,构建了杭州湾北岸(嘉兴平原)的三维工程地质结构模型、三维第四纪地质结构模型及三维水文地质结构模型。3、开展了三维地质结构可视化动态显示的初步探索,按需实时评价杭州湾北岸任何深度和区域地下空间利用的适宜性,为推动杭州湾两岸“透明城市、智慧城市”建设、“地质+”服务等提供支撑。

陈影影[3](2016)在《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文中提出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作为长江所携带物质的重要接纳场所之一,在流域演化历史与沉积物“源-汇”等研究方面具有独特的地区优势。第四纪以来本区不仅受长江频繁改道迁移影响,同时多次受黄河、淮河改道侵扰,加之海侵、海退的变动影响,本区第四纪沉积环境与物源变化更加复杂。本研究从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获取M、Y两根钻孔(其中M孔位于泰州市茅山镇南端一废弃学校内,Y孔位于俞垛镇南部约2 km处一农田边上),在年代学分析(古地磁、AMS14C、ESR、OSL)的基础上,通过微体古生物(有孔虫)、宏体化石(腹足类和双壳类)、粒度、磁化率、矿物学(重矿物、轻矿物)和元素地球化学(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等的综合分析,对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与物源变化进行了详细探究。这对于深入理解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沉积源-汇过程与环境演变、进一步弄清本区的古河流地貌格局等均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表明:(1)M孔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主要发育泛滥平原、滨浅湖、湖沼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7阶段以来依次发育河口湾相、泛滥平原相、滨浅湖相、滨岸湖沼相、泛滥平原相、淡水湖沼相、浅水海湾相、滨岸湖沼相。(2)MIS 7阶段以来海面多级次的升降旋回与河流水系的迁徙多变导致Y孔沉积相序复杂多变,MIS 7阶段以来Y孔依次发育河道沉积、湖相、河口湾相、泛滥平原相、河道沉积、天然堤、湖沼相、滨湖相、泛滥平原相、滨岸湖沼相、潮坪相、泛滥平原相、湖相、滨湖相、潮坪相、滨岸湖沼相、泛滥平原相、滨岸湖沼相。(3)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研究区北侧主要发育滨浅湖-泛滥平原相沉积,研究区南侧可能为长江河流沉积体系。MIS 7阶段高海面时期研究区南侧的Y孔可能位于长江河口段最北端的一条分支古河道位置,发育河道砂质沉积-湖相-河口湾沉积;北侧M孔可能位于古河间地,距离南侧长江古河谷有一定距离,较古河谷高55 m左右,发育河口湾沉积。MIS 6阶段,随着全球海面的波动下降,长江古河道南移,研究区高海面逐渐结束,进而发生海退并完全暴露,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5阶段,研究区北侧地势仍较南侧高出约35 m,长江古河道再次北迁,研究区南侧发育河道砂质沉积-自然堤-湖沼-河流泛滥平原-滨岸湖沼-潮坪为主的滨岸沉积,北侧发育河口湾沉积。MIS 4阶段研究区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至MIS 4阶段末期,研究区南北两侧地势已基本相当。MIS 3阶段,本区又一次出现海侵高海面,研究区南侧发育近20 m厚的湖相-滨湖相-潮坪-滨岸沼泽相等滨岸相沉积,北侧发育滨湖相、滨岸湖沼相沉积,至MIS 3阶段末研究区南侧地势已高出北侧近8m。MIS 2阶段,研究区出现大规模海退,发育河流泛滥平原相为主的陆相沉积。MIS 1阶段,随着冰后期海面上升至目前高度,研究区北侧M孔依次发育淡水湖沼-浅水海湾-滨岸湖沼相沉积;由于南侧古地势高出北侧近8 m,Y孔缺少冰后期早期沉积,中后期发育了滨岸湖沼相沉积。(4)矿物学与元素地球化学物源分析结果表明,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的主要物源是变化的。中更新世以来至MIS 8阶段,研究区以长江物源为主,黄河物源可能曾偶尔影响到研究区北侧。MIS 7阶段以来,物源在海侵时期,特别是MIS 7、MIS 5、MIS 1阶段主要来自黄河源,而在海退时期则主要来自长江源。推测本区海侵时期黄河物源不一定由黄河直接供给,可能来自海域,为海侵过程中老的黄河物质在强潮流及波浪作用下,自海域被搬运堆积下来,也可能当时古黄河在苏北地区入黄海,进而再搬运堆积到本区。(5)在河流、波浪、潮流、气候变化、海面升降、构造沉降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下,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中更新世以来经历了一系列复杂的沉积环境演变过程与物源变化。第四纪以来气候波动控制下的全球海面变化是控制本区沉积作用过程的主要因素。

李开封[4](2014)在《苏北陶庄和青墩遗址全新世海退记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全球变化背景下,研究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岸线变化及其对新石器文化的影响,可为未来海面变化情形下适应策略的制定提供借鉴。苏北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在全新世经历了复杂的海面变化和海陆变迁过程,本区存在着陶庄和青墩等典型新石器时代考古遗址,这为在本区开展全新世海面变化与新石器文化关系的环境考古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通过对陶庄和青墩考古遗址地层的年代学、海相微体古生物、孢粉、粒度和元素地球化学等多种环境代用指标的综合研究,并结合地层标高精确测量,发现了陶庄和青墩遗址剖面的海退地层记录,精确测量了其海拔高程,并发现海退的发生与该区东部地区潮流砂堤和岸外潮流沙脊群的逐渐发育有关。在综合分析考古发掘资料的基础上,对陶庄和青墩周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发展特点进行了总结,并通过对比区域新石器文化发展和古地理环境演变特点,对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早中全新世海陆变化及其与新石器文化发展的关系进行了环境考古研究,以揭示该区早中全新世海陆变化对新石器文明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下部含有丰富的海相微体生物化石和盐生藜科植物花粉,地球化学元素和粒度分析也发现陶庄和青墩早期为滨海沉积环境。综合各项指标分析发现,陶庄遗址剖面地层沉积环境经历了潮下或潮间带沉积环境-潮上带或河口边滩环境-陆相环境;而青墩遗址地层沉积环境则经历了开放的潮间带-半封闭的潮上带-陆相环境的变化过程。(2)根据对陶庄和青墩遗址海相层AMS14C测年,发现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中海相层沉积时代分别为:10000-8200a BP和8100-7700a BP,说明陶庄和青墩分别于8200a BP和7700a BP成陆,且青墩成陆的时间比前人研究认为的时间早700a,而两处剖面海相层顶部海拔高程经GPS-CORS测算分别为0.9733m和-0.6428m(1985黄海高程)。(3)通过分析陶庄、青墩及其周边地区的早全新世古地理环境演变,发现里下河东南部凸起的古地貌形态是早全新世古地理环境演变的基础,且末次冰消期海侵来自古长江口所在的东南方。早全新世长江口整体处在不断海侵的背景下,研究区却发生海退,应与10000a BP以来研究区东部潮成砂体和岸外潮流沙脊群的发育有关,他们的发育成长迫使作用于研究区的潮流作用不断减弱,在陶庄和青墩地区不断发生海退,并使陶庄和青墩分别于8200a BP和7700aBP先后成陆,转变为滨岸环境。后随南部长江口河口砂坝发育和苏北贝壳砂堤的发育,显着地阻隔了东部海水对本区的影响,遂成为湖沼环境。(4)分析区域新石器文化发展历程,发现里下河地区西侧在7000cal. a BP出现的龙虬庄遗址因6300cal. a BP前后的海侵作用迫使部分先民迁离。与此同时,因里下河地区中部海侵阻断文化向北传播的可能,而此时已成陆并处在湖沼环境的里下河东南部的陶庄、青墩地区,因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从龙虬庄迁离先民新的居住地。

王张峤,陈中原,魏子新,王张华,韦桃源[5](2005)在《长江口第四纪沉积物中构造与古气候耦合作用的探讨》文中认为对长江河口区大量第四纪钻孔作了地层描述、粒度分析、磁性测试和微体生物等分析.据此探讨了新构造运动和古气候对沉积作用和环境演化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这些钻孔地层自下而上可以分出36个旋回,时间尺度约为4050万年.下部沉积旋回(上新世与早更新世早期)沉积物基本以含砾(棱角和次棱角状)粗砂、泥质砂为主,向上变为细粉砂、粉砂质泥;分选极差,并含有大量树木碎块,不含任何海相生物化石;C-M图中以滚动组分占绝对优势,反映了沉积盆地初期强烈的构造沉降控制因素,沉积环境以山涧冲、洪积为特征.中部沉积旋回(早更新世中期至中更新世)沉积物为砾质砂,并逐渐过渡到上部黏土质粉砂,分选差-较差;海相有孔虫、介形虫零星出现;C-M图反映了滚动、跳跃和悬浮混合的沉积作用,体现了河流沉积体系向辫状-准曲流河演变的特征.上部沉积旋回(晚更新世-全新世)由含砾砂、向上变为细砂和粉砂质黏土,细颗粒地层厚度明显增大,分选较好—好;出现大量有孔虫和海相介型虫,且连续分布;C-M图表现为跳跃和悬浮作用占优,滚动组分逐渐消失;表明河流沉积体系逐渐向准平原-平原河流演变,并明显受到海侵影响,溺谷相、浅海相和三角洲相发育;反映了本区沉降盆地在演化过程中受到不断增强的气候作用的演变特点.

张政[6](2019)在《长江下游地区古滑坡的特征及其再滑动机理研究 ——以宁镇地区滑坡灾害为例》文中认为近年来,随着长江下游地区极端强降雨天气的增多,宁镇地区缓坡地形的间歇性蠕动滑坡越来越多,且这些滑坡多发生在山体下部缓坡地带,而对山前缓坡的传统认识是相当于反压马道,是利于整体山体稳定的。通过对此类滑坡进行工程地质调查发现,有些山体地形表现为上陡下缓的地貌形态,缓坡坡面多呈宽阔的圈椅状,且常见醉汉林、马刀林,这些是典型的古滑坡特征。而古滑坡体只是处于暂时稳定性状态,在某些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往往会再次发生滑动,形成新的滑坡。目前针对长江下游地区此类型的滑坡研究较少,对其特征与机制缺乏系统认识。由于该地区经济发达,人口密度大,其滑坡危害性很大,非常有必要开展此类滑坡的机制机理研究,以便为预测预报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长江下游的宁镇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了新生代前及第四纪以来的构造运动、气候、海平面升降、长江水系等地质环境的演化特征,以及对该地区山体缓坡地层结构和岩性特征的影响,进而对宁镇地区古滑坡的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探讨由于极端强降雨天气引发古滑坡再滑动的潜在可能性。论文以镇江跑马山滑坡为例,结合自动化变形监测,对古滑坡再滑动的变形特征、成因机制、区域分布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最后提出相应的监测预警措施、稳定性评价方法,这一研究对滑坡灾害治理和防灾减灾具有示范意义。通过这一研究得到如下认识和结论:(1)前震旦纪的EW向基底构造、早古生代末期形成的NE向构造、印支运动形成的一系列准地台盖层褶皱,奠定了本区现今所见的地貌和地质构造的基本格局;晋宁运动和印支运动决定了本区大地构造的发展和演化特征;燕山运动形成的NNE向和EW向断裂,深刻影响着本区的构造格局,也决定了本区的现代地貌形态。(2)区域地质构造背景与区域性断裂对本区古滑坡的发育起控制作用,而软弱结构面对古滑坡边界及其再滑动起控制作用,是古滑坡体的优势结构面。宁镇地区古滑坡及其再滑动主要发生在第四系下蜀土覆盖的低山丘陵和岗地缓坡地带,呈现滑坡群发展,且多位于区域性断裂或褶皱较密集、较活跃的地带。(3)地壳的差异性升降、气候变迁、海侵海退以及长江水系等地质环境的演变,共同决定了本区特殊的地形地貌、第四系地层岩性结构及其岩性特征,从而也决定了本区坡体的土质组成。在地质历史的长河中,在某些自然因素影响下,坡体往往会沿滑动面滑动,形成古滑坡。(4)长江下游南岸地区的下蜀土虽然与北方黄土特征相似,但其组分并非全由西北地区的马兰黄土构成,另一部分的组分是由本区第四系松散沉积物及山体风化剥蚀物风动力搬运就近堆积而成。(5)跑马山特殊的地形地貌、地层结构与岩性是古滑坡再滑动的基础条件;而极端强降雨天气导致的暂时性承压水和不合理的工程活动则是古滑坡再滑动的诱发因素。(6)从跑马山古滑坡体的变形监测结果来看,其变形过程经历较长的时间,可分为初始变形、等速变形、加速变形三个阶段,而暂时性承压水的形成与消散,是导致其间歇性蠕滑的变形特征的根本原因。(7)受暂时性承压水的影响,宁镇地区山前缓坡的破坏类型主要有顶裂滑移、高角剪切滑移等类型,其中跑马山古滑坡再滑动的破坏类型是高角剪切滑移型。(8)“治坡先治水”,治理滑坡的重点是降水。不仅要重视对坡内地下水的水位监测,还要通过修建截排水沟、地下排水廊道,设置降水井等措施,来有效降低坡体内承压水水位,防止暂时承压水的形成或降低其浮托力。

宗雯[7](2014)在《太湖东岸第四系沉积结构与岩相古地理演化》文中研究表明太湖,位于江苏省东南部,位于长江三角洲腹地,是华东最大湖泊,中国第三大淡水湖,太湖位于河湖交织、经济发达的长三角内侧,是江南蝶形洼地的中心,太湖流域东部属天目山山地向北东延伸的一部分,地势西南高北东低,主要地貌形态有低山、丘陵、残丘和平原为主,地貌上以堆积作用为主,堆积了较厚的第四纪沉积物。长期以来很多科学工作者对于太湖的气候演变以及地质环境做了大量研究,但研究的重点集中为全新世的气候变迁,对于太湖地区更新世的研究比较少。笔者鉴于此系统地对整个太湖流域东岸地区岩相古地理的演化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认为太湖平原第四系的发育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沉积物受古地貌的制约,岩相的空间分布及沉积厚度变化多端。运用第四纪深部钻探、地表钻探、各类样品测试分析等较为成熟的手段,还原和恢复岩相古地理。第四纪地层划分除采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等常用方法外,综合应用气候地层、古地磁地层、同位素年龄(年代地层)等方法进行综合对比划分。通过上述多种技术手段和综合研究,认为太湖东岸地区更新世早期气候由温暖湿润而凉爽演化为温和略显干凉,冷暖交替频繁,中更新世早期气候开始回暖,降水丰沛,地表径流发育,植被复苏,植物茂盛,形成湿热环境。进入更新世晚期,中国大陆气候普遍回暖,海平面的上升,组成了广阔的滨海泻湖平原地貌景观。继晚更新世晚期之初距今大约60Ka以来的寒冷气候期后,区域气候变为较温暖的地质历史时期,地壳下降,海平面上升,形成了研究区的又一次海侵。全新世早期天气转暖,海平面上升,温暖湿润,植物丰茂,为全新世最佳气候期。

程丽玉[8](2020)在《滦河三角洲晚全新世地层和演化过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滦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巴延图尔山麓,经燕山山脉注入渤海,在历史时期经历了多次改道,形成了以汀流河、迁安,滦县等为顶点,规模不同的冲积扇?三角洲。滦河冲积扇?三角洲北依燕山,南临渤海,在构造上位于黄骅坳陷与燕山隆起带过渡区域,通过分析晚全新世滦河三角洲的沉积过程和发育模式,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滦河三角洲在未来全球变化下的响应过程。为了更好的理解滦河三角洲晚全新世沉积演化过程,本文对8个钻孔进行了年代学、沉积学、微体古生物学的研究,并结合1984-2016年研究区的遥感影像特征,恢复滦河三角洲晚全新世发育过程和模式。2.7 ka B.P.以前,研究区发育湖相三角洲前缘,包括河床和水下河道相。2.71.0 ka B.P.,伴随着海平面上升,海岸线达到现今滦河三角洲一带,姜各庄林场以西区域发育湖相三角洲下三角洲相和平原相,包括湖沼相、湖滨相和分支河道、河间洼地等,东部形成海侵型砂坝--泻湖海岸地貌沉积体系。约1.0 ka B.P.以来研究区域普遍成陆,西部主要为决口扇相和河间洼地,东部多分支河道相。1719世纪,翡翠岛—姜各庄林场一带形成海岸沙丘,并造成二滦河、老米沟等河流由东折向南入海。1915 AD,滦河冲开姜各庄林场至翡翠岛的海岸沙丘,形成现今波浪型三角洲。研究区经历了三期地貌沉积组合,晚全新世组合包括西部湖相三角洲和东部海侵型砂坝--泻湖海岸地貌沉积体系,1719世纪的组合包括三角洲平原和翡翠岛—七里海海侵型砂坝—泻湖海岸地貌沉积体系,1915 AD后的组合包括三角洲平原、翡翠岛—七里海海侵型砂坝—泻湖海岸地貌沉积体系和滦河波浪型三角洲。

赵钟媛[9](2011)在《苏州澄湖古湖沼洼地沉积记录揭示的古环境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太湖流域的一个小型浅水湖泊——澄湖为研究对象,在全新世气候环境演变的背景下,着重对澄湖地区泥沼洼地记录的古地理环境演变与古气候变化过程等问题,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通过苏州澄湖湖底古湖沼洼地SC4孔沉积物的岩性、磁化率、粒度、粘土矿物、腐殖化度及有机质等的综合分析,并与同一区域其他钻孔的研究结果相对比,结合AMS14C有效测年,主要得出如下结论:1中全新世苏州澄湖古湖沼洼地沉积记录的古地理环境演化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第Ⅰ阶段:约7.2-6.8kaBP,该孔所在位置常暴露于地表,但由于地势低洼,容易积水,该时期为早全新世的后期,气候由凉干向暖湿过渡。第Ⅱ阶段:约6.8-6.3kaBP,本段在暖湿的气候条件下,SC4孔所在地区降水增加,加之地势低洼,因此逐渐成为一个浅水湖泊。第Ⅲ阶段:约6.3-6.1kaBP,属于中全新世大暖期的后期阶段,气候环境由湿热转向相对温干的过程中,其波动性在腐殖化度值与有机质含量上反映敏感,该孔所位置水位下降,成为利于泥炭层发育的沼泽相沉积环境。第Ⅳ阶段:约6.1-5.8kaBP之间,本段沉积环境相对比较稳定,下层岩性为粘土,其中下伏青灰色粘土为较典型的湖相沉积,上伏灰色粘土为水位下降,氧化作用较强,表层为粘土质粉砂,粗颗粒物质有所增加。此段属中全新世晚期,气温有所下降,降水也减少,但所在位置可能是由于地势低洼的关系,再次出现湖面的扩张,后期又逐渐缩小。与古河道中SC1 (0-466cm)、SC7 (0-172cm)比较,同属平原湖相沉积环境,当SC4孔所在位置湖面扩张时,可能将古河道淹没,而湖面收缩时,则古河道暴露于地表,成为流水下泄的通道。沉积物表层35cm属受河流影响较大的浅水湖泊环境。综合认为,该阶段属中全新世晚期阶段,前期湖面水位上升,后期水位下降,并受河流扰动作用越来越明显,但仍属湖泊相沉积环境。2腐殖化度作为有效气候代用指标在苏州澄湖湖底古湖沼洼地SC4沉积物中得到应用,并与有机质曲线存在很好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较高的腐殖化度表明气候暖湿,其有机质含量也较高;而较低的腐殖化度表明气候相对凉干对应有机质含量的低值。3通过SC4孔沉积物中粒度、粘土矿物、腐殖化度与有机质等的对比,结合有效AMS14C测年,认为该区自7.2kaBP以来大致经历了凉干向暖湿过渡(约7.2-6.8kaBP)—暖湿(约6.8-6.3kaBP)—温干(6.3-5.8 kaBP)三个阶段,其中6.8-6.3kaBP(持续约500a)的暖湿气候阶段,代表了全新世大暖期的最盛期,期间也具有10-100a尺度的波动,并在有机质与腐殖化度上表现出良好的敏感性。这种在地势低洼地以发育泥炭和泥炭质沉积为主要特征,这为重新认识我国长江下游地区全新世大暖期的气候变化提供一定的资料依据。

陶倩倩[10](2009)在《南黄海西部陆架埋藏古三角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黄海西部陆架北部接于山东半岛南岸,西部毗邻苏北平原,新生代以来整体区域沉降并接受沉积,成为沉积物质保存并进行演化的良好场所。第四纪以来受气候的冷暖交替,该区经历了多次的海进海退旋回,海退时南黄海陆架暴露,大量的陆源物质注入堆积,海侵时潮流、海浪、风暴等水动力作用对沉积物的不断侵蚀运移,使得该区的沉积相及沉积物分布非常复杂。新构造运动对地层的改造作用也使得该区地层连续性较差。因此,该区受海平面变化、沉积动力、新构造运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沉积物来源多样化,沉积结构复杂多变,地层连续性差等特点。本文主要利用在南黄海西部陆架获得的高分辨率浅地层剖面资料和已有的QC2孔资料,依据地震地层学原理,对研究区内的浅地层剖面进行综合解释和对比,标定了地层年代,将南黄海地震地层由上到下划分为11个地震单元,分别是早更新世的U1,中更新世的U2、U3、U4、U5、U6,晚更新世的U7、U8、U9、U10和全新世的U11。这些地震地层存在明显的海陆交互式特点,海相地层为U1、U3、U5、U7、U9和U11,陆相地层U2、U4、U6、U8、U10。通过地震反射特征识别和钻孔对比,分析了研究区地层的地震相特征及其沉积环境。在地震地层划分和沉积环境解释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南黄海西部陆架存在的多期埋藏古水下三角洲。三角洲的形成与海平面变化有重要关系,首先讨论了研究区海平面变化情况,认为南黄海自早更新世晚期以来存在6次一级的海退-海进旋回,在每个一级海平面变化旋回中还存在多个次级的海进海退。三角洲在浅地层剖面上的识别主要依据典型的斜交前积反射结构,明显的下超和顶削现象,且层组内的前积角度不断变化。三角洲的地震相参数包括振幅、频率、连续性等为三角洲的沉积物特征和沉积速率特征提供了重要依据。通过研究认为,南黄海西部陆架存在6期的古长江水下三角洲和4期的古黄(淮)河水下三角洲。6期古长江三角洲分别为早更新世末期、中更新世晚期、晚更新世形成。受资料限制,早更新世末期的古长江三角洲没有划分出明确范围,只是利用前人的资料描述了形成时间和沉积物特征;中更新世晚期的古长江三角洲仅在个别剖面上识别,且没有钻孔资料进行验证也属推测;晚更新世的4期古长江三角洲可以在浅地层剖面上清晰识别,且可根据地震反射特征划分出各期的分布范围,并且通过与钻孔进行对比确定这4期三角洲为古长江形成,各期古长江三角洲均是在海退期形成。4期古黄(淮)河三角洲中的前3期为晚更新世后期形成,由于缺乏钻孔资料验证仍属推测,最后一期为研究程度较高的废黄河三角洲。4期三角洲均分布在研究区的西部,废黄河口附近。根据地震相特征确定出各期三角洲的大致分布范围,进一步确定前3期三角洲的形成时间为氧同位素3期左右的海侵后期和海退期形成,废黄河三角洲为全新世形成,而不只是在1128-1855年间形成。本文较详细地阐述了南黄海的埋藏古长江三角洲和古黄(淮)河三角洲,为浅海陆架古三角洲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为南黄海的古环境演化和海平面变化研究也提供了有利依据,具有重要的地质意义。

二、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新世以来的古地理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新世以来的古地理变化(论文提纲范文)

(2)杭州湾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及其三维地质结构建模(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1.6 主要创新之处
第二章 研究区自然地理及地质概况
    2.1 自然地理特征
    2.2 地形地貌
    2.3 地质概况
    2.4 第四系沉积特征和分区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与资料收集
    3.2 样品采集
    3.3 分析方法
第四章 杭州湾第四纪沉积特征及多重地层划分
    4.1 第四纪地层层序和特征
    4.2 第四纪多重地层划分与对比分析
第五章 杭州湾沉积序列、沉积相及古环境演变
    5.1 第四系沉积系列与地层格架
    5.2 岩性沉积相与沉积体系
    5.3 杭州湾岩相古地理演化
第六章 基于钻孔数据的杭州湾三维地质结构建模
    6.1 建模数据基础与数据建库
    6.2 构建分析评价子系统
    6.3 三维地质结构建模—以杭州湾北岸为例
第七章 基于三维地质结构模型的应用
    7.1 信息系统数据查询与分析
    7.2 地下空间利用适宜性动态评价
    7.3 服务资源管理应用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成果及存在的问题
    8.3 进一步工作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钻孔岩芯照片

(3)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相关研究进展
        1.2.1 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
        1.2.2 沉积物物源示踪
        1.2.3 古河道变迁
    1.3 选题构思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3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背景
    2.2 地貌特征
    2.3 第四纪沉积
    2.4 气候特征
    2.5 水文概况
第三章 研究材料与实验分析
    3.1 研究材料
    3.2 实验分析
        3.2.1 古地磁
        3.2.2 AMs~(14)C
        3.2.3 ESR
        3.2.4 OSL
        3.2.5 粒度
        3.2.6 磁化率
        3.2.7 碎屑矿物
        3.2.8 微体与宏体化石
        3.2.9 元素地球化学
第四章 长江三角洲北翼钻孔年代框架厘定
    4.1 研究区己有地层年代特征
    4.2 年代测试结果
        4.2.1 磁性地层
        4.2.2 AMS ~(14)C测年
        4.2.3 ESR测年
        4.2.4 OSL测年
    4.3 钻孔年代框架厘定
        4.3.1 M孔
        4.3.2 Y孔
第五章 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演变
    5.1 沉积相分析
        5.1.1 M孔
        5.1.2 Y孔
    5.2 沉积环境演变特征
第六章 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物源分析
    6.1 矿物学证据
        6.1.1 碎屑矿物组成及特征
        6.1.2 长江、黄河、淮河沉积物矿物特征
        6.1.3 碎屑矿物物源指示
    6.2 元素地球化学证据
        6.2.1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2.2 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6.2.3 长江、黄河、淮河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6.2.4 元素地球化学物源指示
    6.3 物源变化特征
第七章 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机制探讨
    7.1 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关系
    7.2 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控制因素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创新点
    8.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
致谢

(4)苏北陶庄和青墩遗址全新世海退记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早中全新世海进/海退记录研究进展
        1.2.2 海水进退对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
    1.3 苏北地区全新世海水进退及其对人类活动影响研究进展
    1.4 选题构思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目标
        1.4.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范围
    2.2 地貌特点
    2.3 气候特征
    2.4 植被土壤特征
    2.5 新构造运动特点及第四纪地层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材料
        3.1.1 陶庄遗址剖面样品采集
        3.1.2 青墩遗址剖面样品采集
    3.2 分析方法
        3.2.1 AMS~(14)C测年及校正
        3.2.2 海相微体古生物鉴定
        3.2.3 海拔高程测量
        3.2.4 粒度分析
        3.2.5 地球化学元素分析
        3.2.6 孢粉鉴定
第四章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环境指标分析
    4.1 陶庄遗址地层各项指标分析
        4.1.1 AMS~(14)C测年和海拔高程测量
        4.1.2 海相微体古生物鉴定分析
        4.1.3 沉积物粒度特征
        4.1.4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5 孢粉鉴定
    4.2 青墩遗址地层环境指标
        4.2.1 AMS~(14)C测年和海拔高程测量
        4.2.2 海相微体古生物鉴定分析
        4.2.3 孢粉鉴定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海退事件及发生年代
    5.1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海退事件记录
        5.1.1 陶庄遗址地层海退记录
        5.1.2 青墩遗址地层海退记录
    5.2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海退发生时代
        5.2.1 陶庄遗址地层海退发生时代
        5.2.2 青墩遗址地层海退发生时代
    5.3 小结
第六章 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全新世古地理环境及其对新石器文明发展的影响
    6.1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沉积环境演变
        6.1.1 陶庄遗址地层沉积环境演变
        6.1.2 青墩遗址地层沉积环境演变
        6.1.3 陶庄和青墩遗址地层沉积环境演变
    6.2 陶庄和青墩周边地区古地理环境演变
        6.2.1 里下河地区古地理环境演变
        6.2.2 长江三角洲北翼平原早全新世古地理环境
    6.3 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全新世古地理环境
        6.3.1 长江三角洲北翼地区早全新世古地理环境演变
        6.3.2 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早全新世古地理环境
    6.4 里下河平原东南部地区早中全新世新石器文明发展的古地理环境背景
        6.4.1 里下河平原东南部新石器文化传播通道
        6.4.2 古地理环境对里下河东南部新石器文化兴起的影响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创新点和不足
        7.2.1 创新点
        7.2.2 问题与不足
    7.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致谢

(6)长江下游地区古滑坡的特征及其再滑动机理研究 ——以宁镇地区滑坡灾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长江下游地区的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1.2.1 构造运动的研究现状
        1.2.2 气候环境变迁的研究现状
        1.2.3 滑坡灾害的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2章 长江下游地区新构造运动特征
    2.1 新生代前的构造运动发展
        2.1.1 主要的构造期与构造事件
        2.1.2 构造运动的发展过程
        2.1.3 中生代晚期的地质构造概况
    2.2 新构造运动的类型
        2.2.1 地壳垂直运动
        2.2.2 水平运动
        2.2.3 地震活动
        2.2.4 火山活动
    2.3 新构造运动特征与分区
        2.3.1 不同区域新构造运动的差异
        2.3.2 长江下游地区的新构造运动特征
    2.4 新构造运动对宁镇地区的山体坡形塑造
        2.4.1 宁镇地区的新构造运动特征
        2.4.2 新构造运动对宁镇地区的山体坡形塑造
第3章 新生代以来长江下游地区的气候环境变迁
    3.1 新生代前的气候与地质环境演变
    3.2 新生代以来海侵海退与长江水系的演化
        3.2.1 第四纪海侵海退的演化过程
        3.2.2 第四纪以来长江水系的演化
        3.2.3 海侵海退对长江下游沿岸地区的影响
    3.3 第四纪的气候变迁
        3.3.1 第四纪气候期及其环境特征
        3.3.2 晚更新世至全新世的气候变迁
    3.4 新生代晚期宁镇地区的地层结构和沉积特征
        3.4.1 第四纪宁镇地区的地层岩性与结构
        3.4.2 长江下游南岸地区细颗粒土的沉积特征
第4章 宁镇地区古滑坡特征
    4.1 古滑坡的地貌特征
    4.2 古滑坡的工程概况
    4.3 古滑坡的形成机制分析
第5章 古滑坡发生再滑动的机理分析
    5.1 人类工程活动的影响
    5.2 极端天气的影响
        5.2.1 极端强降雨与不合理工程活动的共同影响
        5.2.2 暂时性承压水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5.3 宁镇地区古滑坡再滑动机制分析
        5.3.1 古滑坡再滑动的变形特征
        5.3.2 古滑坡再滑动机制分析
第6章 古滑坡研究认识与启示
    6.1 古滑坡的监测与预警
    6.2 古滑坡的稳定性评价
    6.3 对工程活动与防灾减灾的启示
    6.4 主要创新点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7)太湖东岸第四系沉积结构与岩相古地理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
    1.2 前人研究现状及进展
    1.3 研究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概况
    2.1 交通位置及自然地理概况
        2.1.1 交通位置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2 第四系地层结构特征
        2.2.1 西部山丘区
        2.2.2 中部过渡区
        2.2.3 东部平原区
第3章 区域第四系多重地层划分
    3.1 沉积物组分划分
    3.2 磁性地层划分
    3.3 生物地层划分
    3.4 年代地层划分
第4章 基准孔沉积结构特征
    4.1 沉积特征
        4.1.1 化学组分
        4.1.2 孢粉
        4.1.3 微体古生物
        4.1.4 微量元素
        4.1.5 粒度
    4.2 沉积结构特征
        4.2.1 更新世沉积结构特征
        4.2.2 全新世沉积结构特征
第5章 沉积相特征与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
    5.1 沉积相特征
    5.2 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
        5.2.1 更新世早期岩相古地理
        5.2.2 更新世中期岩相古地理
        5.2.3 更新世晚期岩相古地理
        5.2.4 全新世岩相古地理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1)、获得荣誉
    (2)、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3)、参加生产及科研项目

(8)滦河三角洲晚全新世地层和演化过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三角洲研究现状
        1.2.2 滦河三角洲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创新点及技术路线图
        1.3.1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2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地质背景概况
    2.1 地理概况
    2.2 区域地质构造概况
第三章 钻孔位置及研究方法
    3.1 钻孔位置
    3.2 研究方法
        3.2.1 ~(14)C测定地层年代
        3.2.2 微体古生物的样品处理与测量方法
        3.2.3 粒度测试的样品处理与测量方法
        3.2.4 遥感影像
第四章 钻孔沉积相划分
    4.1 LQZ14钻孔沉积相划
        4.1.1 LQZ14钻孔沉积单元Ⅰ
        4.1.2 LQZ14钻孔沉积单元Ⅱ
        4.1.3 LQZ14钻孔沉积单元Ⅲ
        4.1.4 LQZ14钻孔沉积单元Ⅳ
    4.2 LQZ26钻孔沉积相划分
        4.2.1 LQZ26钻孔沉积单元Ⅰ
        4.2.2 LQZ26钻孔沉积单元Ⅱ
        4.2.3 LQZ26钻孔沉积单元Ⅲ
        4.2.4 LQZ26钻孔沉积单元Ⅳ
    4.3 LQZ30钻孔沉积相划分
        4.3.1 LQZ30钻孔沉积单元Ⅰ
        4.3.2 LQZ30钻孔沉积单元Ⅱ
        4.3.3 LQZ30钻孔沉积单元Ⅲ
        4.3.4 LQZ30钻孔沉积单元Ⅳ
    4.4 钻孔联合剖面分析
第五章 地层结构及演化过程讨论
    5.1 滦河三角洲中晚全新世演化过程
    5.2 现代滦河三角洲演化过程
    5.3 滦河三角洲演化模式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情况说明
致谢

(9)苏州澄湖古湖沼洼地沉积记录揭示的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标索引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区域自然地理条件
    2.2 样品采集
第三章 古环境指标的选择及意义
    3.1 环境磁学参数一磁化率
    3.2 粒度
    3.3 泥炭腐殖化度
    3.4 粘土矿物
    3.5 有机质
第四章 古环境指标的测定与结果
    4.1 地层年代与沉积速率
    4.2 磁性参数测定
        4.2.1 测定方法
        4.2.2 测定结果
        4.2.3 磁化率的环境意义
    4.3 粒度特征分析
        4.3.1 实验与分析方法
        4.3.2 结果
        4.3.3 粒度频率分布曲线与粒度概率累积曲线
    4.4 腐殖化度
        4.4.1 测定方法
        4.4.2 测试结果
        4.4.3 小结
    4.5 粘土矿物XRD测试分析
        4.5.1 粘土矿物的定性分析
        4.5.2 粘土矿物半定量分析
        4.5.3 粘土矿物及其矿物比值的阶段性特征
    4.6 有机质
        4.6.1 有机质实验方法
        4.6.2 实验结果
        4.6.3 小结
第五章 澄湖古泥沼洼地记录的约7200a以来的环境信息
    5.1 SC4孔沉积物磁化率、粒度所揭示的沉积环境演变
    5.2 SC4孔腐殖化度与有机质记录的气候变迁
    5.3 苏州澄湖SC4孔揭示的古地理环境演变
第六章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南黄海西部陆架埋藏古三角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0 前言
1 绪论
    1.1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1.1 南黄海海域地质调查概况
        1.1.2 南黄海第四纪地质研究进展
        1.1.3 苏北平原第四纪地质研究进展
        1.1.4 埋藏古三角洲研究进展
        1.1.5 目前存在问题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资料来源
        1.3.1 浅地层剖面资料及处理
        1.3.2 钻孔资料
        1.3.3 其他资料
    1.4 技术路线
2 区域地质地貌及水文概况
    2.1 南黄海地形地貌概况
        2.1.1 周边陆地地貌及海岸地貌
        2.1.2 海底地形地貌特征
        2.1.2.1 地形特征
        2.1.2.2 地貌特征
    2.2 水文概况
        2.2.1 河流水文
        2.2.2 海洋水文
    2.3 区域地质概况
3 地震地层划分与沉积环境解释
    3.1 地震地层划分的依据
    3.2 地震地层及其地震相
        3.2.1 地震单元 U1
        3.2.2 地震单元 U2
        3.2.3 地震单元 U3
        3.2.4 地震单元 U4
        3.2.5 地震单元 U5
        3.2.6 地震地层 U6
        3.2.7 地震单元 U7
        3.2.8 地震单元 U8
        3.2.9 地震单元U9
        3.2.10 地震单元U10
        3.2.11 地震单元U11
    3.3 各地震单元沉积环境解释
4 埋藏古三角洲研究
    4.1 研究区海平面变化与沉积环境演化
        4.1.1 全球海平面变化
        4.1.2 研究区海平面变化
        4.1.2.1 早更新世海平面变化
        4.1.2.2 中更新世海平面变化
        4.1.2.3 晚更新世海平面变化
        4.1.2.4 全新世海平面变化
    4.2 古长江三角洲
        4.2.1 早更新世末期古长江三角洲
        4.2.2 中更新世晚期古长江三角洲
        4.2.3 晚更新世古长江三角洲
        4.2.3.1 各期三角洲地震相特征及期次划分
        4.2.3.2 各期三角洲沉积相特征
        4.2.3.3 古三角洲物质来源判断
        4.2.3.4 古长江三角洲与海平面变化关系
    4.3 古黄(淮)河三角洲
        4.3.1 晚更新世后期古黄(淮)河三角洲
        4.3.2 全新世废黄河三角洲
5 结论与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新世以来的古地理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长江三角洲地区上新世以来的古地理变化[J]. 赵松龄,张宏才,黄庆福,苍树溪.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04)
  • [2]杭州湾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变及其三维地质结构建模[D]. 林钟扬. 中国地质大学, 2019
  • [3]中更新世以来长江三角洲北翼沉积环境与物源演变[D]. 陈影影. 南京大学, 2016(04)
  • [4]苏北陶庄和青墩遗址全新世海退记录研究[D]. 李开封. 南京大学, 2014(03)
  • [5]长江口第四纪沉积物中构造与古气候耦合作用的探讨[J]. 王张峤,陈中原,魏子新,王张华,韦桃源. 科学通报, 2005(14)
  • [6]长江下游地区古滑坡的特征及其再滑动机理研究 ——以宁镇地区滑坡灾害为例[D]. 张政. 南京大学, 2019(07)
  • [7]太湖东岸第四系沉积结构与岩相古地理演化[D]. 宗雯. 成都理工大学, 2014(04)
  • [8]滦河三角洲晚全新世地层和演化过程[D]. 程丽玉. 天津城建大学, 2020(01)
  • [9]苏州澄湖古湖沼洼地沉积记录揭示的古环境意义[D]. 赵钟媛. 华东师范大学, 2011(07)
  • [10]南黄海西部陆架埋藏古三角洲研究[D]. 陶倩倩. 中国海洋大学, 2009(11)

标签:;  ;  ;  ;  ;  

长三角地区上新世以来古地理变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