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独联体经济发展动向(论文文献综述)
汪晓波[1](2020)在《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研究》文中提出外来移民是困扰俄罗斯转型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复杂问题,受到俄罗斯政府乃至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世纪,受战争和社会动荡影响,俄罗斯人口生态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人口数量下降呈常态化趋势。面对人口危机形势,俄罗斯政府把外来移民作为化解人口危机,弥补人口减少,缓解经济发展中劳动力短缺的重要手段,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政治经济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俄罗斯根据不同时期外来移民特点制定、出台和调整外来移民政策。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大致经历了调整时期、积极治理时期、发展新动向与再调整时期三个阶段。外来移民政策制定的目标是从人口危机现实出发,在严格遵守宪法、国际条约及其他法律规范的基础上,本着地缘政治和人口经济原则,更多地引进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的俄罗斯族居民、国际高技术人才、投资移民和留学移民,制定外来移民管理措施,进行外来移民管理机制改革,促进外来移民社会融入,为外来移民的永久定居创造条件。外来移民与俄罗斯总体发展呈现良性互动,也带来多方位冲击。外来移民与俄罗斯总体发展良性互动体现在,外来移民弥补劳动力数量不足,提高劳动力市场的效率和灵活度,激发企业发展活力;推动俄罗斯政治进程、对外关系和公共外交的发展;为文化注入新活力,丰富俄罗斯多元文化。外来移民是把“双刃剑”,为俄罗斯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引发系列问题。外来移民滋生“影子经济”、冲击俄罗斯就业市场和外汇市场秩序;对俄罗斯合法性政治认同弱化、引发民族问题、“三股势力”威胁国家主权完整;加重社会公共卫生负担;给俄罗斯文化带来不利因素。基于外来移民与俄罗斯总体发展的互动关系及多方位冲击,俄罗斯加大对外来移民政策的调整力度。经过博弈,俄罗斯摸索出适合国情发展的外来移民政策。总体来看,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思路更加清晰、移民规划更加完善、管理重点更加明确,外来移民治理取得良好成效。未来,在国内人口危机的背景下,俄罗斯加大外来移民的引进力度的总方向不会改变。在引进外来移民的类别上,俄罗斯以吸引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俄罗斯族居民、高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为主;打造软环境,促进外来移民一体化进程;根据国内外形势,对外来移民政策进行动态调整;分阶段、按步骤完善外来移民的法律法规和配套政策,弥补外来移民的社会融入、信息采集、专项政策及非法移民治理的措施上存在诸多不足。最终实现其外来移民发展的战略构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外来移民数量大幅度增加。外来移民中不乏有来自于发达国家的高技术移民。如何能使这类移民进得来、留得住、用得好是对我国外来移民政策的考验。我国现行的移民政策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如外来移民政策缺乏前瞻性,社会保障体系有待完善,对外来移民特别是对移民的准入和居留制度管理严格,操作性不强。这些弊端制约了高层次的技术移民和投资移民的进入。研究其他国家外来移民政策的经验,为完善我国外来移民政策提供参考。俄罗斯作为世界第二大外来移民目的地国,外来移民结构具有特殊性。经过近30年的发展,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的法律制度不断健全,管理水平大幅提升,外来移民的社会贡献率增加,但是社会舆论导向,信息统计体系、非法移民治理措施等措施有待完善。总结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的正反经验,为我国外来移民政策的完善提供重要启示。
闫亚娟[2](2021)在《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形成了以欧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东盟为主体的三大区域板块,对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作为苏联主要继承国,自独立以来就不断加强独联体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建设,努力与独联体国家一道成为世界多极格局中的一极。经过多年的反复探索,2015年1月1日,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三国共同成立了欧亚经济联盟,随后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加入。欧亚经济联盟是俄罗斯主导的独联体地区重要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成果,最终目标是发展成为类似于欧盟的欧亚联盟。但欧亚经济联盟成立之初正值俄罗斯遭遇美欧等西方国家经济制裁,加之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俄罗斯陷入经济危机。受俄罗斯影响,欧亚经济联盟其他成员国经济也出现了不同程度下滑,欧亚经济联盟陷入发展困境。在此背景下,欧亚经济联盟提出对外建立自由贸易区,这是欧亚经济联盟各国自独立以来首次宣布同独联体以外国家开展自由贸易区建设,这不仅为欧亚经济联盟各国经济发展带来了新机会,也为域外国家深度参与独联体地区的经济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新契机。欧亚经济联盟是中国周边最具影响力的区域经济组织之一,是中国“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核心区,深入分析欧亚经济联盟对外战略动向对中国深化对外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选取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为研究对象,在明确独联体地区、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以自由贸易区理论、非传统收益理论、轮轴-辐条理论以及地缘政治经济理论为基础,从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与诉求、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思路、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际进展入手,重点分析了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特征、主要影响以及面临的困境,对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未来走势进行了研判,在此基础上针对欧亚经济联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提出了中国应采取的对策建议。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是在内部和外部环境都不甚乐观的情况下提出的,目标宏大。为使建设顺利进行,欧亚经济联盟规划了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具体推进思路。第一,以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为指导。新欧亚主义思想是21世纪以来俄罗斯对外政策的主要指导思想,它主张东西并重,强调重视欧洲同时,增加亚洲在对外合作中的比重。第二,以广大的亚洲地区为主要发展方向。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俄罗斯与欧盟关系恶化,欧亚经济联盟向西发展受阻,在此背景下,欧亚经济联盟选择以广大的亚洲地区作为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发展方向。第三,以中国、越南、印度、伊朗等为实施中的支点国家。中国和越南为俄罗斯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国,印度为俄罗斯的优先战略伙伴关系国,伊朗为俄罗斯的“特殊关系”国,欧亚经济联盟选取四国依次为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的支点国家,以点带面,进行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第四,以“5+1”为基本合作模式。“5”这里是指欧亚经济联盟五个成员国,分别为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亚美尼亚、吉尔吉斯斯坦,“1”这里是指第三国或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5+1”即为欧亚经济联盟+中国、欧亚经济联盟+越南等。第五,以市场、能源和技术合作为推进手段。欧亚经济联盟拥有巨大的潜在市场、丰富的能源储备以及先进的军工技术,借助巨大的潜在市场、开展能源外交和进行军事技术合作成为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手段。按照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路线图,2015年5月29日,欧亚经济联盟与越南签署自由贸易协定,2016年10月5日,《欧亚经济联盟-越南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该协定是欧亚经济联盟对外签署的第一个自由贸易协定,是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样板。2018年5月17日,欧亚经济联盟与伊朗签署临时自由贸易协定,2019年10月27日,《欧亚经济联盟-伊朗临时自由贸易协定》正式生效。之后,2019年10月1日及2019年10月25日,欧亚经济联盟又分别与新加坡和塞尔维亚两国签署自由贸易协定。截止到2020年底,欧亚经济联盟对外已签署4个自由贸易协定。除此之外,欧亚经济联盟与印度、以色列、埃及等国也分别进行了多轮自由贸易谈判。从其现有实践看,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表现出了如下四个特征:第一,在地域范围上以亚洲国家为主;第二,在谈判对象上优先选择盟友及战略伙伴国;第三,在协议内容上采取灵活的自由化标准;第四,在建设目标上兼顾传统与非传统收益。经过多年努力,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点,对独联体地区、欧洲地区、亚洲地区乃至全球的地缘政治经济格局都产生了一定影响。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至今已有5年多的时间,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面临一系列困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联盟各成员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目标不一致延缓了谈判进程;第二,联盟各国产业结构畸形与贸易结构单一影响贸易伙伴国的选择范围;第三,联盟对外贸易伙伴国整体贸易规模偏小制约了经济收益;第四,美欧等西方国家的地缘政治经济压力挤压了发展空间。未来欧亚经济联盟依然会把小型贸易伙伴作为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点对象,同时逐步推进与东盟和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并最终实现与欧盟建立自由贸易区。欧亚经济联盟现已与中国签署经贸合作协定,但距双方签署自由贸易协定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双方自由贸易区建设还存在很大障碍。为此,中国可以借鉴欧亚经济联盟已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功经验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
葛立志[3](2016)在《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我国处于深化改革关键期,我们在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很多,如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问题,资源环境约束加剧问题等。为了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在发展过程中学习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汲取失败教训,对我国发展大有裨益。国内许多专家学者加强了对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但都把重心置于发达国家和地区,对于与我国地缘相近、同处于经济转型期的独联体国家相关研究还不够系统。本文尝试从阐述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衡量指标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本路径入手,分析独联体国家在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方式现状,指出独联体国家经济结构不均衡,需求结构呈现居民消费和进出口增速较快而固定资产增速缓慢的畸形形态;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过低;要素结构中资源要素利用率高,科技教育创新等要素利用不足。文章认为独联体国家经济结构畸形、增长方式粗放和增长质量脆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生问题的根源既有历史因素、资源禀赋因素、经济转轨因素又有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也决定了独联体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系统性、艰巨性和战略性的特征。独联体国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其基本路径是体制机制改革、产业结构优化、所有制结构优化和发展技术创新等,而创新是独联体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独联体国家从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坚持人才发展战略和依靠次级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几方面努力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激发动力和活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
李微[4](2017)在《德国欧洲和平秩序观视角下的德俄安全关系研究》文中认为本博士论文主要以德国欧洲和平秩序观视角下的德俄安全关系为研究对象。首先从理论上探讨何为德国的欧洲和平秩序观,引入冷战后德国重要学者对欧洲和平秩序观的研究成果和理论视角,界定德国学术视野下欧洲和平秩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与此同时,分析冷战后德国政府在欧洲和平秩序建构过程中的外交实践和具体措施,以探讨德国欧洲和平秩序观的实施路径和完成程度。在此基础上,论文分析了冷战后德俄双边关系的演变过程,并通过两个具体案例深入探究德俄两国在建构欧洲和平秩序时不同的外交理念和国际视野。最终得出结论:无论从国家利益层面、还是区域建构方向层面、抑或是国际角色定位层面出发,德俄两国都有着不同的外交理念,从而对欧洲和平秩序的建构具有不同设想。因此,许多德国政治精英和学者都认为,乌克兰危机体现了俄罗斯对现存欧洲和平秩序的挑战。德俄关系对于欧洲和平秩序的未来建构方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反过来,德国对欧洲和平秩序观的调整,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德俄安全关系。后乌克兰危机时代的德俄关系将如何发展,欧洲和平秩序能否在德俄合作的基础上得以重建,是本文希望回答的问题。欧洲和平秩序的基本原则是在1990年11月签订的《新欧洲巴黎宪章》中确定下来的,它包括边界的不可改变、放弃使用武力、和平解决冲突以及尊重欧洲国家主权。以上述基本原则为出发点,德国学界从不同理论视角出发,形成了对欧洲和平秩序的不同界定和解释。但其原则和核心是基本一致的:1.“秩序”指的是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制度。这种制度通常拥有一个社会目标,由“稳定的、受到尊崇并重复出现的行为规范”1所构成,并能够在一个特定的共同体中为在其中生活的个体行为进行管理,通过调整行为准则的方式来影响个体行为和意图2。“国际秩序”的主要目的则是为了建构一种由国家所构成的社会、或者国际社会,并在这个社会中实现特定的行为目标,如维护国际社会本身的生存、维护国家的独立和外部主权、以及追求平等。同时,要像广义的社会一样,限制暴力、信守承诺以及尊重财产所有权。2.“和平秩序”指的是一种国际关系层面上的制度。它指明国际社会的行为准则。在大多数情况下,相关行为体都会尊重该准则。树立和平秩序的目的是:规范国与国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之间的地位差异不致升级为武力对抗。因此,国家是“和平秩序”所针对的主要行为体,使用和平手段解决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和差异,则是“和平秩序”的主要社会目标。3.“欧洲和平秩序”指的是被欧洲国家所普遍接受的国际行为准则。是一种区域性国际关系制度。4.为了确保欧洲和平秩序的有效性和执行力,需要进行相应的机制建设。其中,能在全欧范围内,尤其在西方联盟和俄罗斯之间起到桥梁和危机管制作用的,有欧安组织和北约-俄罗斯理事会这两个多边组织,同时也可以借用美俄双边关系和欧俄双边关系的沟通渠道。欧洲和平秩序的理念在冷战后德国的政治实践中得到了运用和发展。德国外交在冷战后保持了较高的连续性,其中包括欧洲和平秩序的建构思路:1.欧洲持久和平的前提条件是一个统一的欧洲;2.所有欧洲国家都应当遵循民主法治的政治原则,在尊重人权、民主、国际法等基本西方价值观的基础上,平等地参与到欧洲和平秩序建构进程之中;3.促进欧洲国家进一步的合作、融合和利益交织,使欧洲国家自愿将一部分国家主权交付于一个共同体机构,扩大西欧已有的融合进程,使之向全欧范围内扩散。本文的核心论点是:从德国的欧洲和平秩序观视角出发,俄罗斯在乌克兰的行为损害了欧洲和平秩序的基本原则,从而开启了欧洲重新分裂、对抗和不稳定的新时代。而一个对抗的、分裂的欧洲不符合德国的安全利益。与此同时,作为欧洲经济上最为强大、政治上欧盟“发动机”的德国,也有义务作为主导力量,重建欧洲和平秩序。在此过程中,除了团结德国传统的欧洲和大西洋盟友之外,最为重要的,是改善德俄关系,找到共同利益,重建互信平台。因为德国设想下的欧洲和平秩序只有在“与俄罗斯一起,而非对抗俄罗斯”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实现。本文的论证脉络是:1.收集德国学界对冷战后欧洲和平秩序的研究成果,从德国视角出发,理解欧洲和平秩序的内涵和外延,为德国欧洲和平秩序观的形成和发展找出理论依据;2.分析冷战后德国政府针对欧洲和平秩序做出的重要官方表述,以及相关外交实践,探究德国政界在冷战后欧洲和平秩序建构过程中所持立场、所采取的措施、以及所施加的影响,理解德国政治精英对冷战后欧洲和平秩序的设想:3.在上述德国欧洲和平秩序观的理论依据和政治实践基础上,以此为视角,分析德俄关系在冷战后的发展轨迹,以此说明三个观点:A.冷战后的德俄特殊关系在欧洲整体和平秩序建构中起到了重要作用;B.德国独特的欧洲和平秩序观深刻影响德国的俄罗斯政策,也因此深刻影响冷战后德俄安全关系;C.乌克兰危机中所凸显的德俄在欧洲和平秩序观层面的认知不同并不是一时之间形成的,在冷战后的十几年间,德俄在欧洲和平秩序建构方向和理念上一直具有本质区别和深层次矛盾,这些区别和矛盾在乌克兰危机中爆发出来,从而使德国精英彻底意识到:德国设想中的欧洲和平秩序必须重建;4.之后,论文分析两个现实案例,通过实证方式探讨德俄外交与安全理念差异的具体表现形式,并加入美国因素、中东欧国家因素和其它全球因素,以在多边框架下讨论德俄安全关系和欧洲和平秩序问题;5.最后,在对过去的回顾、和对具体案例分析的基础上,论文从国家利益、区域定位和全球视角三个层面出发,分析并总结了德俄在外交与安全理念、尤其是在欧洲和平秩序建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深层次矛盾。与此同时,也指出德俄之间依然拥有的共同利益、以及能够影响德俄关系的其它变量。最终对德俄安全关系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论文最后认为,在未来欧洲和平秩序的重建过程中,德俄安全关系依然是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
张建[5](2017)在《决策者—精英—民众视角下的俄罗斯国际观研究(2000-2016)》文中认为自本世纪初普京成为俄罗斯主要决策者以来,俄罗斯的国际观发生了重要变化,这种变化将对俄外交决策、对外政策,尤其是对西方政策造成深刻影响。本文以俄罗斯国际观为研究对象,以“决策者-精英-民众”视角为分析主线,通过分析俄罗斯对外政策指导性文件、精英阶层、民众对世界形势、国际关系和国际事务的基本态度和理念的变化,探索性地研究了内外局势变化背景下俄罗斯国际观的变化与转型。导论部分主要是提出研究问题。首先明确提出了本文是一项针对普京时代俄罗斯国际观的研究,继而对国内外学术界在国际观与俄罗斯外交方面的中文、俄文、英文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综述,在把握学界研究的基础上确立了本文的研究设想,并提出了可能存在的难点和创新点。第一章对本文涉及的国际观概念进行了学术意义上的界定,提出了决策者-精英-民众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三、四章对俄罗斯国际观进行从决策者到精英、民众层面的全面梳理及作用分析,厘清这一时段国际观变化呈现的特点:总体来看,虽有短暂缓和期,但俄罗斯对外部威胁的感知在加深,国家强调发展军事力量,精英更倾向认为军事实力是实现国家利益的手段;精英与民众反美主义高涨,民族主义在俄罗斯社会上升,对大国地位的向往与追求被再次激发。导致俄罗斯国际观新变化既有周边环境和国际局势恶化的外部因素,又有俄罗斯经济困局、媒体宣传、国民性格的自身因素。第五章评估了俄罗斯国际观变化对其外交理念、行为方式、对外政策造成的主要影响。结论部分总结回顾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当代俄罗斯决策者,精英,民众的国际观变化特点具有共性和一致性,而俄罗斯国际观的变化与其外交决策具有紧密地关联性。因此,研究俄罗斯国际观,探索和发现俄罗斯对外政策制定的逻辑性,可为理解俄罗斯对外行为提供背景知识和依据;同时,为中国处理和应对中俄关系提供启发,有利于中俄两国在双方关系发展中获益。
曹伊[6](2014)在《俄罗斯与中亚的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文中指出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日益凸显的非传统安全问题挑战着世界各国的安全形势,传统的政治军事斗争手段已经不能确保国家、社会和个人的所有安全权益。在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俄罗斯和中亚国家也面临着涉及政治、社会和经济等诸多领域的新威胁和新挑战。非传统安全问题的跨国性特点,决定了开展国际合作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本文在非传统安全理论的指导下,以俄罗斯和中亚共同面临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及其合作为研究对象,重点论述了对俄罗斯和中亚安全来说较为典型的四大非传统安全问题(“三股势力”、毒品走私、非法移民、能源安全)以及双方为解决这些问题所进行的多边和双边的跨国合作。本文共包括序言、正文五章和结语共七个部分。序言部分扼要说明了本文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基本结构和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第一章主要分析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开展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背景。本章首先阐释了非传统安全的涵义、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区别和联系以及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必须合作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历史背景。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相同或相似的安全观以及密切的政治、经济、军事和人文联系为双方开展非传统安安全合作打下了坚实基础。第二章主要探讨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反“三股势力”合作。本章首先阐述“三股势力.”对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严重威胁以及双方打击“三股势力”的紧迫性,并在充分分析合作打击“三股势力”必要性的基础上,研究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开展反“三股势力”的多边和双边合作机制和举措。第三章主要论述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禁毒合作。本章首先阐述毒品泛滥对俄罗斯和中亚国家安全的严重危害。在探讨双方国内禁毒措施及其存在缺陷的基础上,提出开展多边和双边跨国合作治理毒品走私问题。第四章主要研究俄罗斯和中亚在防控非法移民问题上的合作。本章在分析非法移民问题产生及其对双方影响的基础上,深入研究俄罗斯和塔、吉、乌三个主要劳务移民输出国的移民政策,指出双方加强移民合作的必要性,并揭示了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在防控非法移民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第五章主要阐述了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能源安全合作。本章首先分析俄罗斯和中亚面临的能源安全问题,然后分别从中亚能源在俄罗斯能源战略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俄罗斯在中亚能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两方面分析双方开展能源安全合作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论述双方在能源领域开展的多边和双边合作。结语部分在对前文概括总结的基础上,对俄罗斯与中亚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前景进行展望,认为非传统安全问题不可回避。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在非传统安全领域虽然时有龃龉,但是合作仍是未来解决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主要途径。
于丛笑[7](2014)在《危机后独联体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当前我国处于深化改革关键期,我们面临的发展问题很多,经济结构不合理、生态破坏严重、国际环境不稳定等因素制约着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达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国内学术界加强了对中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研究,对发达国家的相关研究也有一些,但对与我国同样处于经济转型期的独联体国家相关研究还不够系统。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目标是什么?2008年金融危机发生后独联体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是什么?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我们能够借鉴哪些经验?本文从阐述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衡量指标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本路径入手,分析了独联体国家在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方式现状,指出独联体国家经济结构不均衡,需求结构呈现居民消费和进出口增速较快而固定资产增速缓慢的畸形形态;产业结构中第三产业比重过低;要素结构中资源要素利用率高,科技教育创新等要素利用不足。文章认为独联体国家经济结构畸形、增长方式粗放和增长质量脆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产生问题的根源既有历史因素、资源禀赋因素、经济转轨因素又有经济全球化、科技全球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因此也决定了独联体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系统性、艰巨性和战略性的特征。独联体国家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其基本路径是体制机制改革、产业结构优化、所有制结构优化和发展技术创新等,而创新是独联体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路径。独联体国家从产业创新、企业创新、坚持人才发展战略和依靠次级区域经济一体化等几方面努力打造新的核心竞争力,激发动力和活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变。
张广婷[8](2014)在《国际资本流动及其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研究 ——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比较》文中指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以及发达国家金融管制的逐步取消,国际资本在各国之间的流动规模呈现大幅上涨态势,同时,中东欧和独联体等转型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初纷纷推行金融改革措施,包括放开国内金融市场,实行银行私有化和资本账户自由化等,吸引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国际资本大量流入,给这些转型国家提供了重要的资金来源,引导其产业结构、贸易结构以及金融发展水平等朝着更加合理的方向前进。然而,这种日渐依赖外资的经济增长模式也给这些国家带来严重的金融隐患,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也使得这种隐患转而成为现实,国际资本大规模逆转和外资大量流回母国的严峻状况,导致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出现流动性紧缺、银行坏账率急剧攀升等危急信号,严重威胁其国内金融市场的稳定。鉴于此,本文对1994-2011年间中东欧和独联体16个转型国家国际资本流动及其分解因素对金融稳定性的影响进行研究。论文从宏、微观两个方面出发,围绕这些转型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的现状、影响因素、在银行体系中的作用机制和资本流动逆转与金融稳定的关系这四个主要方面进行理论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利用样本国家的大量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并最终得出相关结论。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导论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选题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结构安排和主要内容、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第一章为文献综述,主要从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界定、分类、流动机制、其对金融稳定的影响以及如何防范和预警等几个方面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价,为后面章节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第二章研究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现状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经济脆弱性表现。本章首先详细分析了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况及其构成,其次,针对中东欧11国和独联体6国展开对比分析,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及其组成部分在1994-2011年间的流入规模、不同特征和表现。最后,研究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前期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脆弱性表现,指出国际资本流动给这些转型国家带来的金融隐患,并总结了国际资本流动总体特征。第三章从理论和实证角度探讨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因素。本章首先从理论分析出发,将国际资本的所有影响因素囊括其中,重新进行归类、整理,并根据所研究国家的国情,得出影响其国际资本流动的三大主要影响因素,即全球“推力”因素(Global Push Factors)、国内“拉力”因素(DomesticPull Factors)和传染效应(Contagion)。在针对国内“拉力”因素的研究时,本章将这些国家的金融发展状况纳入其中,尤其是银行改革以及证券市场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改革等指标,这与以往类似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区别。其次,针对所提出的三大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证明了这三大影响因素的存在及其不同作用。第四章研究银行体系视角下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性。本章主要从微观视角研究国际资本流动影响金融稳定的作用机制,首先,探讨了银行部门顺周期特征的作用机制,指出银行部门具有主动调整其资产负债表规模的倾向,在经济繁荣时期倾向于通过提高杠杆率,增加负债的形式扩大资产负债表规模,增加信贷供给。当经济处于衰退时,银行为了保持足够的资本充足率和降低风险,倾向于降低杠杆率,减少负债规模并缩减信贷。定性分析也证实了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银行部门中这种顺周期特征的存在。其次,本文综合借鉴了Adrian, Tobias和Shin (2010,2012)、Bruno, Valentina和Shin (2013)等人以及Bank for InternationalSettlements(2010,2011)的研究成果,推导出在全球“双层”银行体系下国际资本流动模型,得出银行体系的杠杆率水平与国际资本流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影响机理,实证检验这种相互关系的存在性。第五章研究国际资本流动逆转与金融稳定性的关系。本章主要从宏观视角出发对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逆转问题进行深入分析。首先,在国际资本流动逆转的理论分析基础上,通过测度和对比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国际资本流动逆转值和波动值,考察金融危机期间和非危机期间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及其分解部分稳定性的差异,判断在金融危机期间,哪一种国际资本流动最不稳定,最容易发生逆转。其次,借鉴Ozan Sula和Thomas D.Willett (2009)的计量模型并做进一步改进,实证检验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及其分解部分与东道国金融稳定之间的相互影响。此外,作为转型经济体,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拥有不同的金融市场结构,本文还针对这些特殊因素进行了单独分析和探讨。第六章是全文总结,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及其风险预防措施。在此基础上,根据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性的研究结论给的中国启示。根据研究,本文得出以下几点结论:(1)中东欧和独联体等转型国家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构成变化较大,大致经历了三个发展过程,即国际资本缓慢增长期、快速增长期和衰退增长期,但在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的同时这些转型国家国内经济脆弱性也在不断累积,如经常账户巨额赤字、进出口失衡导致的外汇收入压力、庞大的外债总额及其不合理的构成以及本国银行坏账率的急速提升等,尤其是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2)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和方向受到来自全球“推力”因素、国内“拉力”因素以及传染因素的共同影响。其中,全球“推力”因素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其次是国内“拉力”因素。另外,国际资本输出国、输入国以及与资本输出国具有紧密联系的第三国之间有各种传染渠道,在一般情况下,传染渠道作用不明显,但在金融危机期间其对东道国金融市场的影响将是灾难性的。(3)银行体系的顺周期特征容易导致国际资本流动的顺周期性,给全球和东道国的金融市场带来风险。在全球银行体系下,全球过剩的流动性会通过全球银行体系资产负债表的“收缩-扩大”效应乘数倍增加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并通过东道国本地银行输入国内,影响其信贷规模,最终威胁国内金融系统的稳定。即当全球银行提高杠杆率时,其会扩张对东道国本地银行的信贷规模,本地银行又会扩张其对本地借款者的贷款量。反之,信贷规模便会反向缩减。因此,本文认为,在全球经济繁荣时,东道国应该理性对待这些通过银行体系输入的国际资本,增强自身的预警机制,通过建立逆周期经济政策,规范各银行资产负债表的管理行为,消除或减轻国际资本带来的高风险。(4)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具有较高的不稳定性,尤其是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一是当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后,其较容易出现大规模逆转,其中银行贷款是这些转型国家中最不稳定的,其次是FDI,而证券投资逆转情况不明显,而且这些国际资本逆转程度会在金融危机期间得到加强。二是中东欧国家国际资本逆转的情况要普遍严重于独联体国家。三是转型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程度与金融稳定具有较高程度的相关性。另外,转型国家银行改革程度大、资本市场开放度高和金融市场深化水平高等都对预防国际资本在危机期间发生大规模逆转起到抑制作用。
孙红杰[9](2020)在《能源系统转型对减缓气候变化设定目标的响应及模拟分析》文中认为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区域公平可持续发展是当今全球关注的研究热点。造成气候变化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关键核心都集中于能源系统。目前关于已发生的气候变化与能源消费之间关系的相关研究已相对较为成熟,但能源系统对未来减缓气候变化不同设定目标响应的相关研究还基本处于空白阶段。本文基于以往研究,系统梳理了50多年来全球、区域、国家等不同空间尺度能源消费演变的经验事实,归纳发展规律及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设定基准情景(CPol)、国家自主贡献情景(NDC)、2℃、1.5℃等四种不同气候情景,选取AIM/CGE,IMAGE,MESSAGEix-GLOBIOM,POLES,REMIND-MAgPIE及WITCH-GLOBIOM等六个综合评估模型对全球及区域尺度能源相关指标进行不同时间尺度数值模拟,分析不同温升情景能源系统转变轨迹,判断趋势特征及差异,以及低碳经济指标的响应情况。通过假定2025年及以后全球各国在同一温升情景同一综合评估模型下,征收同一水平碳税,并将碳税作为能源投资的重要来源,以CPol情景为基准参照,测算不同温升情景各区域能源净投资缺口。同时进一步假定各区域能源净投资缺口全部自行解决,为方便不同经济水平区域的统一对比,将能源投资缺口与国内生产总值(GDP)比值视为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对贡献指标;同时将不同温升情景下区域的政策成本(GDP损失值)与GDP比值和区域的政策成本(GDP损失值)占全球的比例,也视作对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对贡献指标,从新的视角揭示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对气候变化减缓的相对贡献。并进一步考察对比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与最大的发达国家美国,对未来减缓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对贡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全球能源消费经验事实(1)19652018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了2.74倍,其中亚太地区增幅最大,对全球增长贡献了54.56%。发展中国家一次能源消费平均增速大于发达国家,部分发达国家呈负增长,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能源脱钩理论。50多年来,全球非化石能源消费规模及占一次能源的比例显着增大,同时核能、可再生能源(水能除外)的占比呈快速上升态势。(2)全球一次能源人均消费水平显着提高,但非洲、亚太地区、中南美洲等发展中国家集聚的区域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一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一次能源人均消费高的国家主要集中在石油、天然气输出国和发达国家。中国一次能源人均消费,2000年之前一直低于亚太地区平均水平,2008年之前一直低于全球平均水平,2018年中国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也仅为美国同期的32.87%。(3)全球电力生产稳步增长,以煤炭为主的火力发电占绝对比重,天然气、可再生能源(水能除外)发电占比呈上升态势。除亚太地区外,各地区发电能源均趋向以天然气为主的低碳能源。(4)过去的50多年,全球一次能源人均消费总体不平等程度呈减弱趋势。从地区来看,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不平等程度,发达国家相对较小,发展中国家较大。化石能源中,全球天然气人均消费不平等程度最大,煤炭最小。全球非化石能源人均消费不平等程度显着大于化石能源。非化石能源人均消费对一次能源人均消费的总基尼系数贡献率,发达国家高,发展中国家低。2、能源系统对不同温升情景的响应(1)全球未来一次能源供给规模,不同温升情景(NDC,2℃,1.5℃)相对于CPol(基准)情景,将会下降,越严格的温升情景,下降幅度越大。中长期来看,化石能源占比在CPol、NDC情景中呈上升态势,在2℃、1.5℃情景中呈下降趋势;非化石能源在所有情景中均呈上升态势。(2)一次能源供给规模从地区来看,相对于CPol基准情景,NDC情景LAM(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的国家)、OECD90+EU(经合组织成员国和欧盟成员国)地区的一次能源供给下降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严格温升情景(2℃,1.5℃)呈相反状态,ASIA(亚洲的国家,不包括前苏联、日本和中东地区)、MAF(非洲和中东地区国家)、REF(前苏联的国家)地区一次能源供给下降幅度大于全球平均水平。(3)全球电力生产,CPol基准情景燃煤发电的首要地位一直未变;NDC情景全球电力生产总量略低于CPol基准情景,但燃煤发电的绝对量并没有绝对减少;严格温升情景(2℃,1.5℃)相对于基准情景,全球电力生产短期内会呈一定程度下降,中长期将明显提高。严格温升情景下,化石能源发电占比短期内将控制在30%40%,中期内将控制在1%4%,可再生能源占主导;长期到2100年全球太阳能、风能发电合计占比将达70%以上。(4)各地区未来电力生产构成来看,在CPol、NDC情景,化石能源发电的占比随时间推移呈下降态势,到21世纪末占比仍在30%以上,风能、太阳能合计占比到21世纪末仍不会超过50%。严格温升情景下,中长期,各地区发电均将以太阳能、风能为主导。(5)越严格的温升情景对应CO2排放量的减幅越大。严格温升情景(2℃,1.5℃),CO2排放量呈持续下降态势,LAM地区(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率先实现CO2零排放,ASIA地区(除前苏联、日本和中东地区以外的亚洲国家)最晚实现CO2零排放;短期内大部分地区主要受能源强度影响,中长期主要受能源结构影响所致。3、不同温升情景能源投资缺口与政策成本(1)考虑碳税前提下未来能源投资缺口,从短期到中期来看,严格温升情景(2℃,1.5℃)全球能源投资缺口呈增大态势,全球能源投资缺口率最大点位于2050年左右,缺口率达47.24%(72.15%);中长期来看,全球能源投资缺口相对平稳。NDC情景全球能源投资缺口较小,长时间序列呈收敛态势,中长期全球能源投资缺口率小于1%。(2)从地区结合能源投资缺口角度来看,实现减缓气候变化预定目标,以ASIA为主的发展中地区难度更大。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能源投资国,约占全球能源投资的20.63%,但中国经济发展主要依赖高碳化石能源。中国与美国比较来看,CPol情景能源净投资基本皆能满足NDC情景能源净投资需求和短期2℃情景能源净投资需求;中长期来看,两国均存在较大的能源投资缺口,但中国能源投资缺口率明显大于美国及全球平均水平。实现2℃减排目标,从能源净投资角度来看,中国的相对付出远远大于美国及全球平均水平。(3)从相对政策成本视角来看:发达国家集聚的OECD90+EU地区仅在NDC(国家自主贡献)情景短中期承担全球64%左右的政策成本;发展中国家和一些新兴经济体在严格温升情景(2℃,1.5℃)将一直承担全球80%左右的政策成本。(4)从相对政策成本国家视角来讲,中国在2℃情景、NDC情景(中长期)对全球GDP损失的贡献远远大于美国。这个分析结果应引起我们对不同发展水平国家减缓气候变化责任与义务承担划分的再认识。基于以上研究分析,本文认为:实现严格减缓气候变化预定目标(2℃,1.5℃),若无国际机制协调帮助发展中国家或地区,以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或地区未来面临的相对付出与其经济实力、所处发展阶段和碳排放的历史累计等均不匹配;为保证全球公平、可持续发展和更好实现减缓气候变化的预定目标,发展中国家参与减缓气候变化行动理应得到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的技术支持与资金帮助。本文研究有助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域或国家筛选有效的能源发展策略,为制定适应气候变化减缓的相关政策提供实证依据,为参与国际气候谈判提供客观论据。
劳华夏[10](2016)在《乌克兰对外政策演变与乌俄关系》文中研究表明乌克兰地处欧亚大陆“心脏地带”,地理位置十分独特。苏联解体、冷战结束后,乌克兰的地缘政治地位及其所处的地缘政治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俄罗斯与西方两大地缘政治中心之间的“中间地带”,被定义为欧亚大陆上的“地缘政治支轴国家”。乌克兰的对外政策在独立之后的20余年里也一直在东西方之间逡巡周旋,其对外政策重心的变化甚至可能引发国内政治危机,从而威胁整个地区的安全和稳定。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一直存在着极为特殊的国家间关系,双方不仅在民族上同根同源,有着共同的历史和相似的文化,更在长达三百余年的时间里同属一个国家,即便在苏联解体后依然保持着政治、经贸、能源、军事、人文等领域的密切联系。对于俄罗斯而言,乌克兰是其维持和巩固在后苏联空间的传统影响力、推进独联体一体化进程的关键要素。而乌克兰要确保国内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能源安全,也需要与俄罗斯保持伙伴关系,开展互利合作。与此同时,乌克兰特殊的地缘政治地位使其在独立后不可避免地成为俄罗斯与西方“角力”的对象,乌俄关系也因此逐渐超出双边关系的框架,受到了大国博弈因素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乌克兰对外政策的演变过程与乌俄关系,通过分阶段考察乌克兰独立后历届政府对外政策的发展变化,梳理乌俄两国20余年来政治、经济、人文关系的基本发展脉络,分析各个时期影响乌俄关系的突出问题,尝试在当前乌克兰危机尚未平息的背景下对乌克兰外交走向和乌俄关系的短期和中长期前景作出某种预测。本文共分为序言、正文五章和结论等七个部分。序言部分阐述了论文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第一章论述了克拉夫丘克时期的对外政策和乌俄关系。本章阐述了乌克兰独立初期“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的主要内容、推行该政策的原因以及乌俄关系在此背景下不时处于紧张状态的具体表现,分析了两国在政治、经济和人文领域的争执焦点、起因、双方的不同立场和对策。第二章论述了库奇马时期的对外政策和乌俄关系。本章首先分析了影响库奇马调整乌克兰对外政策的主要因素,阐述了其推行的“东西方平衡的多维外交”的基本特点和主要对外政策方向,分析了该政策在库奇马两届总统任期期间侧重点的不同及影响政策变化的国际背景和国内因素。之后,论述了乌俄关系在库奇马时期逐步缓和、改善、实现正常化的发展过程,讨论了各领域决定两国关系的一系列关键性问题的解决过程和双方存在的主要分歧。第三章论述了尤先科时期的对外政策和乌俄关系。本章首先论述了“橙色革命”对乌克兰对外政策此轮转向带来的影响,阐述了尤先科政府推行的“全面亲西方外交”的具体内容和战略目标。之后,分析了乌俄关系在这一时期出现显着恶化的情况,重点讨论了导致两国长时间处于争吵甚至对峙状态的各类突出问题和新出现的矛盾冲突点。第四章论述了亚努科维奇时期的对外政策和乌俄关系。本章论述了亚氏政府以放弃加入北约、“重启”乌俄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新实用主义外交”在各对外政策方向上的表现,阐述了乌俄关系由“重启”到进入短暂“蜜月期”过程中在各领域的具体反映,关注了乌俄在包括乌克兰一体化方向在内的部分问题上的纠纷。第五章论述了乌克兰危机爆发后乌克兰新政府的对外政策和乌俄关系的当前状态。本章首先梳理了乌克兰危机的演变过程和现状,之后阐述了反对派上台后推行的“去俄入欧”的对外政策的基本表现,分析了目前导致乌俄关系出现苏联解体以来最严重恶化的关键矛盾,最后对乌克兰危机的解决前景和乌俄关系的短期和中长期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语部分总结了乌克兰对外政策的总体特征和影响因素,归纳了导致乌俄关系发展曲折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对乌克兰对外政策的成效和教训进行了思考。
二、独联体经济发展动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独联体经济发展动向(论文提纲范文)
(1)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研究综述 |
(三)既有研究述评 |
三、概念及理论阐释 |
(一)核心概念界定 |
(二)理论基础阐释 |
四、研究框架与方法 |
(一)研究框架 |
(二)研究方法 |
五、主要创新和不足 |
(一)主要创新 |
(二)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俄罗斯的人口形势与外来移民发展 |
一、俄罗斯的人口危机 |
(一)俄罗斯人口危机的形成 |
(二)俄罗斯人口危机的表现 |
(三)俄罗斯人口危机的冲击 |
二、俄罗斯的人口政策及未来人口状况 |
(一)俄罗斯的人口政策 |
(二)俄罗斯未来人口状况 |
三、俄罗斯外来移民发展 |
(一)苏联解体引发人口迁移潮 |
(二)俄罗斯外来移民发展现状 |
(三)俄罗斯中国移民进程及现状 |
第二章 俄罗斯的外来移民政策与管理机制改革 |
一、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的变迁 |
(一)苏联解体前的外来移民政策 |
(二)1990 年—2000 年:外来移民政策的调整时期 |
(三)2001 年—2010 年:外来移民政策的积极治理时期 |
(四)2010 年以来:外来移民政策的新动向与再调整时期 |
二、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的制定 |
(一)外来移民政策制定的基本目标 |
(二)外来移民政策制定的主要原则 |
(三)外来移民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 |
三、俄罗斯的外来移民管理措施 |
(一)发放临时居留许可证 |
(二)规范登记程序 |
(三)签发邀请函和签证 |
(四)分类管理外来移民 |
四、俄罗斯外来移民管理机制改革 |
(一)改组外来移民管理部门 |
(二)加强外来移民环境建设 |
(三)开展外来移民国际合作 |
第三章 外来移民与俄罗斯总体发展的互动 |
一、外来移民与俄罗斯人口发展 |
二、外来移民与俄罗斯区域发展 |
(一)区域环境与外来移民 |
(二)外来移民对俄罗斯区域发展的影响 |
三、外来移民与俄罗斯经济发展 |
(一)外来移民促进俄罗斯的宏观经济发展 |
(二)劳务移民推动俄罗斯劳动力市场发展 |
(三)经济增长是外来移民进入的先决条件 |
四、外来移民与俄罗斯政治发展 |
(一)外来移民推动俄罗斯政治发展进程 |
(二)外来移民扩大俄罗斯对外政策影响 |
(三)教育移民促进俄罗斯公共外交发展 |
(四)外来移民受到阻隔的政治因素分析 |
五、外来移民与俄罗斯文化发展 |
(一)外来移民与俄罗斯的多元文化 |
(二)外来移民为俄罗斯文化注入新元素 |
第四章 外来移民对俄罗斯的多方位冲击 |
一、俄罗斯的非法移民问题 |
(一)俄罗斯非法移民的现状 |
(二)俄罗斯非法移民的类别 |
(三)俄罗斯非法移民的成因 |
(四)俄罗斯非法移民的影响 |
二、外来移民的经济冲击 |
(一)对就业市场的冲击 |
(二)非正常汇款的影响 |
(三)“影子经济”的滋生 |
三、外来移民的政治冲击 |
(一)对俄罗斯政治合法性认同的弱化 |
(二)对俄罗斯主权认知及维护的影响 |
(三)对俄罗斯处理国际关系的影响 |
四、外来移民的社会冲击 |
(一)外来移民所引发的民族问题 |
(二)外来移民加重公共卫生负担 |
五、外来移民的文化冲击 |
(一)对俄罗斯传统文化的冲击 |
(二)对俄罗斯政治文化的冲击 |
第五章 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走向及其启示 |
一、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调整的总体成效 |
(一)政策思路更加清晰 |
(二)移民规划更趋完善 |
(三)管理重点更为明确 |
二、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许可证制度问题较多 |
(二)法律有待进一步完善 |
(三)负面性舆论导向问题 |
(四)信息统计体系不健全 |
(五)专项政策实施不明显 |
(六)非法移民治理有阻碍 |
三、未来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走向的研判 |
(一)加大引进外来移民力度 |
(二)战略规划外来移民政策 |
(三)促进外来移民政策落实 |
(四)加快外来移民一体化进程 |
四、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一)中国外来移民的现状与特点 |
(二)中国外来移民治理的新动向 |
(三)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关于世界主要经济体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研究 |
1.2.2 关于欧亚经济联盟自身一体化问题的研究 |
1.2.3 关于欧亚经济联盟对外经济合作的研究 |
1.2.4 相关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独联体地区 |
2.1.2 欧亚经济联盟 |
2.1.3 自由贸易区 |
2.2 理论基础 |
2.2.1 自由贸易区理论 |
2.2.2 非传统收益理论 |
2.2.3 轮轴-辐条理论 |
2.2.4 地缘政治经济理论 |
第3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与诉求 |
3.1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背景 |
3.1.1 乌克兰爆发危机 |
3.1.2 国际石油价格大幅下跌 |
3.1.3 独联体地区向心力下降 |
3.1.4 亚太地区自由贸易区迅速发展 |
3.2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诉求 |
3.2.1 推动联盟各国经济增长 |
3.2.2 改善联盟外部政治环境 |
3.2.3 维护联盟各国地区安全 |
3.2.4 提升联盟地区及国际影响力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推进思路 |
4.1 以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为指导 |
4.1.1 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的形成 |
4.1.2 新欧亚主义地缘思想的核心内容 |
4.1.3 新欧亚主义影响下联盟成员国的对外合作战略 |
4.2 以广大的亚洲地区为主要发展方向 |
4.2.1 联盟成员国的欧洲观 |
4.2.2 联盟成员国的亚洲观 |
4.2.3 乌克兰危机后亚洲在联盟对外合作中的地位 |
4.3 以中国、越南、印度、伊朗为实施中的支点国家 |
4.3.1 东亚的支点国家:中国 |
4.3.2 东南亚的支点国家:越南 |
4.3.3 南亚的支点国家:印度 |
4.3.4 西亚的支点国家:伊朗 |
4.4 以“5+1”为基本合作模式 |
4.4.1 “5+1”合作模式的内涵 |
4.4.2 “5+1”合作模式的优点 |
4.4.3 “5+1”合作模式的难点 |
4.5 以市场、能源、技术合作为推进手段 |
4.5.1 借助巨大的潜在市场 |
4.5.2 开展能源外交 |
4.5.3 进行军事技术合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实际进展 |
5.1 与越南、伊朗的《自由贸易协定》已分别生效 |
5.1.1 《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背景 |
5.1.2 《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
5.1.3 《自由贸易协定》的实施效果 |
5.2 与新加坡、塞尔维亚的《自由贸易协定》已分别签署待生效 |
5.2.1 《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背景 |
5.2.2 《自由贸易协定》的主要内容 |
5.2.3 《自由贸易协定》的潜在效果 |
5.3 与印度、以色列、埃及的《自由贸易协定》正在分别谈判中 |
5.3.1 《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背景 |
5.3.2 《自由贸易协定》的谈判进展 |
5.3.3 《自由贸易协定》的预期效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特征及影响 |
6.1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特征 |
6.1.1 在地域范围上以亚洲国家为主 |
6.1.2 在谈判对象上优先选择盟友及战略伙伴国 |
6.1.3 在协议内容上采取灵活的自由化标准 |
6.1.4 在建设目标上兼顾传统与非传统收益 |
6.2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主要影响 |
6.2.1 推动了独联体地区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融合 |
6.2.2 加剧了俄罗斯与美欧的地缘政治竞争 |
6.2.3 提升了亚洲国家在联盟空间的经济地位 |
6.2.4 促进了世界多极化向深度和广度拓展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困境及走势 |
7.1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面临的困境 |
7.1.1 联盟成员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目标不一致延缓了谈判进程 |
7.1.2 产业结构畸形与贸易结构单一影响伙伴国选择范围 |
7.1.3 对外自由贸易伙伴国整体贸易规模偏小制约了经济收益 |
7.1.4 美国的地缘政治与地缘经济压力挤压了发展空间 |
7.2 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的走势 |
7.2.1 继续推进与小型贸易伙伴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2.2 努力推进与东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2.3 逐步推进与中国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2.4 长期致力于与欧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欧亚经济联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障碍与对策建议 |
8.1 欧亚经济联盟-中国经贸合作现状 |
8.1.1 双方已签署《经贸合作协定》 |
8.1.2 《经贸合作协定》的主要内容 |
8.1.3 《经贸合作协定》与《自由贸易协定》的关系 |
8.2 欧亚经济联盟-中国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障碍 |
8.2.1 俄罗斯担心中国会削弱其在联盟的影响力 |
8.2.2 联盟其他成员国警惕对中国经济形成过度依赖 |
8.2.3 联盟成员国地区安全隐患困扰中国与其深化合作 |
8.3 中国深化对欧亚经济联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8.3.1 坚持以经济为导向,积极引导去政治化 |
8.3.2 深化实体项目合作,逐步扩大产业投资 |
8.3.3 借助上合组织平台,加强安全领域合作 |
8.3.4 秉持先易后难原则,加快推进自贸区谈判 |
8.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和框架 |
第二章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概念 |
一、经济增长概念及理论依据 |
二、经济发展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
三、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的含义及衡量方式 |
一、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
二、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 |
第三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几种途径 |
一、政府主导是根本前提 |
二、产业结构调整是核心所在 |
三、技术创新是内在动力 |
四、人力资本是坚强基础 |
第三章 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独联体国家发展模式现状 |
一、独联体国家需求结构现状 |
二、独联体国家产业结构现状 |
三、独联体国家要素结构现状 |
第二节 经济发展的困难和制约 |
一、独联体国家长期形成的畸形经济结构 |
二、经济增长方式和稳定性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 |
三、复杂国际和地区形势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约 |
第三节 经济发展方式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第四章 独联体国家谋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路径解析 |
第一节 从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角度解析 |
一、明确在非竞争性领域中政府应履行的权利、责任、义务 |
二、强化竞争性领域的市场机制地位 |
三、科技创新对新兴产业的巨大推动 |
四、实施符合各自国情的调控措施 |
第二节 从产业结构优化角度解析 |
一、恢复第一产业,优化农业结构 |
二、在调整第二产业基础上进行产业升级 |
三、大力加强第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 |
四、增加产业结构中科技创新的相关比重 |
第三节 从所有制结构优化角度解析 |
一、所有制结构的演进沿革 |
二、所有制结构调整和变化的特点 |
三、所有制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之间的联系 |
第五章 独联体国家发展本国及地区经济的动向与尝试 |
第一节 加强科学技术的创新提升经济竞争力 |
一、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
二、健全技术创新机制 |
三、明确政府的独特作用和职能定位 |
第二节 紧跟国际潮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第三节 综合条件下的独联体地区“次级区域经济一体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4)德国欧洲和平秩序观视角下的德俄安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论文提要 |
Abstrakt |
第一章 引论 |
第一节 关于选题 |
一、选题动机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 |
三、选题的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本文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途径 |
一、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层次 |
二、论文的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
三、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走到十字路口的欧洲和平秩序 |
第一节 乌克兰危机与欧洲和平秩序的重建 |
第二节 冷战后:对欧洲和平秩序建构的尝试 |
第三节 俄罗斯对欧洲和平秩序形成的挑战 |
小结 |
第三章 德国的欧洲和平秩序观:理论依托 |
第一节 乌克兰危机之前的欧洲和平秩序研究 |
一、福格特的欧洲和平秩序三支柱 |
二、米夏埃尔·伯恩特的欧洲安全架构理论 |
第二节 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的欧洲和平秩序研究 |
一、卡斯滕·D·福格特的欧洲和平秩序理论新发展 |
二、克劳迪娅·马约尔和雅娜·普格利林对欧洲安全秩序的反思 |
三、罗伯特·齐翁的“问责西方” |
四、哈尔拉德·米勒的欧洲和平秩序观:“国际社会”的构建 |
第三节 德国学界对欧洲和平秩序的认知 |
小结 |
第四章 德国政界的“欧洲和平秩序”观 |
第一节 “欧洲和平秩序”提法的出现:德国统一前后 |
第二节 “理想”的“欧洲和平秩序”逐渐实现: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末 |
第三节 “欧洲和平秩序”提法的沉寂:21世纪初至乌克兰危机 |
第四节 “欧洲和平秩序”的重建:乌克兰危机至今 |
第五章 欧洲和平秩序观视角下冷战后德俄安全关系的演变 |
第一节 1990-1994年德俄“特殊关系”的形成 |
一、1990-1994年德俄双边关系综述 |
二、本阶段德俄安全关系分析 |
第二节 1994-1999年德俄“特殊关系”的发展 |
一、1994-1999年德俄双边关系综述 |
二、本阶段德俄安全关系分析 |
第三节 1999年末-2005年德俄关系的“蜜月期” |
一、1999年末-2005年德俄双边关系综述 |
二、本阶段德俄安全关系分析 |
第四节 2005-2013年德俄关系的务实发展 |
一、2005-2013年德俄双边关系综述 |
二、本阶段德俄安全关系分析 |
第六章 案例分析 |
第一节 美俄反导系统之争与德俄安全关系 |
一、美俄反导系统之争的背景和实质 |
二、美俄反导系统之争背景下的德国角色及策略评析 |
三、德国对反导系统之争的政策前景预测 |
四、欧洲和平秩序观视角下的反导系统之争 |
第二节 乌克兰危机与德俄安全关系 |
一、乌克兰危机综述与危机中体现出的德国外交与安全政策倾向 |
二、乌克兰危机背景下德俄双边关系:困境中继续发展 |
三、乌克兰危机中德俄关系继续发展的原因 |
四、欧洲和平秩序观视角下的乌克兰危机与德俄安全关系 |
第七章 总结 |
第一节 欧洲和平秩序建构中德俄安全观念的核心差异 |
一、国家定位:以地缘政治为核心的传统国家安全观与“后民族国家”多维度安全观的冲突 |
二、区域定位:欧亚主义和欧洲安全共同体的冲突 |
三、全球定位:多边主义安全观和多极化观念的冲突 |
第二节 未来展望 |
一、乌克兰危机后德俄在欧洲和平秩序建构中的其它变量 |
二、未来欧洲和平秩序建构中的德俄安全关系:多重矛盾下的共同利益 |
参考文献 |
(5)决策者—精英—民众视角下的俄罗斯国际观研究(2000-2016)(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篇章结构和研究方法 |
一、篇章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论文的创新点及难点 |
一、本文的创新点 |
二、本文的难点 |
第一章 国际观层次分析框架的理论构建 |
第一节 国际观概念的学理界定及理论内涵 |
一、国际观的理论界定 |
二、概念辨析:国际观的内涵与外延 |
三、国际观的形成 |
第二节 国际观与决策者、精英、民众的关联 |
一、国际观直观体现:决策者因素 |
二、国际观导向:精英因素 |
三、国际观基础:民众因素 |
第三节 理论分析框架:决策者-精英-民众视角下的国际观 |
第二章 普京前两任期俄罗斯的国际观(2000-2008.5) |
第一节 普京前两任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直观体现:决策者因素 |
一、普京国际观的形成因素 |
二、对外政策指导文件中国际观变化的体现 |
三、领导人讲话中国际观变化的体现 |
第二节 普京前两任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间接体现:精英与民众因素 |
一、俄罗斯精英阶层国际观的变化 |
二、俄罗斯民众国际观的变化 |
第三节 导致普京前两任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原因 |
一、周边环境因素 |
二、国际局势因素 |
三、自身内部因素 |
第三章 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的国际观(2008.5-2012.5) |
第一节 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直观体现:决策者因素 |
一、梅德韦杰夫的国际观及其变化 |
二、对外政策指导文件中国际观变化的体现 |
三、领导人讲话中国际观变化的体现 |
第二节 梅德韦杰夫时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间接体现:精英与民众因素 |
一、俄罗斯精英阶层国际观的变化 |
二、俄罗斯民众国际观的变化 |
第三节 导致梅德伟杰夫时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原因 |
一、周边环境因素 |
二、国际局势因素 |
三、自身内部因素 |
第二节 普京第三任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间接体现:精英与民众因素 |
一、俄罗斯精英阶层国际观的变化 |
二、俄罗斯民众国际观的变化 |
第三节 当前俄罗斯国际观新变化的原因 |
一、周边地缘环境恶化 |
二、国际局势因素 |
三、自身内部因素 |
第四章 普京第三任期俄罗斯的国际观(2012.5-2016.12) |
第一节 普京第三任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直观体现:决策者因素 |
一、普京再任总统及其国际观的变化 |
二、对外政策指导文件中国际观变化的体现 |
三、领导人讲话中国际观变化的体现 |
第二节 普京第三任期俄罗斯国际观变化的间接体现:精英与民众因素 |
第三节 当前俄罗斯国际观新变化的原因 |
第五章 国际观变化对俄罗斯外交主要影响评估 |
第一节 对俄罗斯外交理念的主要影响 |
一、对俄罗斯“大国地位”理念的影响 |
二、对俄罗斯“秩序”理念的影响 |
第二节 对俄罗斯对外行为方式造成的主要影响 |
一、突出军事和武装力量在对外行为中的作用 |
二、多手段实用主义策略的综合运用 |
第三节 对俄罗斯多维度对外政策造成的主要影响 |
一、对俄罗斯的“后苏联空间”和独联体政策的影响 |
二、对俄罗斯“西方政策”的影响 |
三、对俄罗斯“非西方政策”的影响 |
结论 |
一、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对中国的影响与启示 |
三、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
(6)俄罗斯与中亚的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俄文摘要 |
序言 |
一、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四、基本研究思路和结构 |
第一章 俄罗斯和中亚非传统安全合作的背景 |
第一节 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凸显 |
一、传统安全的概念 |
二、非传统安全概念的提出 |
三、非传统安全与传统安全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俄罗斯和中亚安全观趋同 |
一、俄罗斯和中亚国家的新安全观 |
二、俄罗斯和中亚共同重视的非传统安全领域 |
第三节 非传统安全合作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俄罗斯和中亚合作打击“三股势力” |
第一节 俄罗斯和中亚“三股势力”猖獗 |
一、俄罗斯境内的“三股势力” |
二、中亚地区的“三股势力” |
第二节 俄罗斯和中亚各国国内反“三股势力”的斗争 |
一、俄罗斯国内反“三股势力”的斗争 |
二、中亚各国反“三股势力”的斗争 |
第三节 俄罗斯与中亚携手反对“三股势力” |
一、合作打击“三股势力”的必要性 |
二、打击“三股势力”的多边合作机制 |
三、反“三股势力”的双边合作 |
四、合作效果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罗斯和中亚合作开展禁毒活动 |
第一节 俄罗斯和中亚深受毒品困扰 |
一、毒品泛滥情况及其危害 |
二、阿富汗困境对俄罗斯和中亚禁毒的影响 |
第二节 俄罗斯和中亚的国内禁毒状况 |
一、俄罗斯国内禁毒活动 |
二、中亚各国国内禁毒活动 |
第三节 俄罗斯与中亚携手打击毒品走私 |
一、合作禁毒的必要性 |
二、多边禁毒合作机制 |
三、双边禁毒合作 |
四、合作效果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罗斯与中亚合作防控非法移民 |
第一节 非法移民的产生 |
一、中亚迁入俄罗斯的劳务移民现状 |
二、中亚非法移民的产生及其主要原因 |
三、非法移民对俄罗斯和中亚的不良影响 |
第二节 国内控制非法移民的政策措施 |
一、俄罗斯调整移民政策打击非法移民 |
二、中亚国家实行积极的劳务移民政策减少非法移民 |
第三节 俄罗斯与中亚国家在治理非法移民问题上的合作 |
一、合作应对非法移民的必要性 |
二、防控非法移民的多边合作机制 |
三、防控非法移民的双边合作 |
四、合作效果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俄罗斯与中亚的能源安全合作 |
第一节 俄罗斯的能源安全问题 |
一、俄罗斯能源安全问题 |
二、中亚国家的能源安全问题 |
第二节 俄罗斯与中亚国家的能源合作 |
一、能源安全合作必要性 |
二、多边能源合作机制 |
三、双边能源合作 |
四、合作效果与问题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7)危机后独联体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РЕФЕРАТ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目的 |
二、 研究文献综述 |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框架 |
第一章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第一节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理论 |
一、 经济增长概念及理论依据 |
二、 经济发展的概念及理论依据 |
三、 经济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区别与联系 |
第二节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界定及其衡量指标 |
一、 经济发展方式的内涵 |
二、 经济发展方式的衡量指标 |
第三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路径 |
一、 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引擎 |
二、 政府主导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保障 |
三、 产业结构调整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支撑 |
四、 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金融危机后独联体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金融危机后独联体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现状 |
一、 独联体国家需求结构现状 |
二、 独联体国家产业结构现状 |
三、 独联体国家要素结构现状 |
第二节 金融危机凸现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主要问题 |
一、 经济发展结构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 |
二、 经济增长质量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 |
三、 经济发展稳定性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矛盾 |
第三节 金融危机凸现独联体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征 |
一、 独联体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系统性和长期性 |
二、 独联体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艰巨性和复杂性 |
三、 独联体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和全局性 |
第四节 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产生的根源 |
一、 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产生的内部因素 |
二、 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问题产生的外部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融危机后独联体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础路径选择 |
第一节 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路径 |
一、 明确政府在非竞争性领域的职责 |
二、 强化市场机制在竞争性领域的地位 |
三、 通过科技创新促进新兴产业发挥主导作用 |
四、 实施符合国情和经济发展特色的调控措施 |
第二节 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
一、 恢复第一产业,优化农业结构 |
二、 调整第二产业,全面做好产业升级 |
三、 发展第三产业,提高服务业比重 |
四、 加强科技创新,提升产业整体水平 |
第三节 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所有制结构优化路径 |
一、 独联体国家私有化与所有制结构演进 |
二、 独联体国家所有制结构变化特点 |
三、 独联体国家所有制转型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第四节 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技术创新路径 |
一、 完善技术创新体系 |
二、 健全技术创新机制 |
三、 明确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职能定位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融危机后独联体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路径选择 |
第一节 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产业创新路径 |
一、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二、 创新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
三、 制度创新成为产业创新的催化剂 |
第二节 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企业创新路径 |
一、 把握创新机遇制定企业经营战略 |
二、 市场营销创新确定企业优势 |
三、 管理创新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 |
第三节 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人才培养及人才管理创新路径 |
一、 确立人才培养优先战略 |
二、 完善人才培养制度安排 |
三、 创新人才管理制度 |
第四节 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次级区域经济一体化路径 |
一、 独联体经济一体化进程缓慢与次级区域经济一体化加快发展 |
二、 拓宽要素供给来源渠道,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三、 扩大贸易规模与加强市场竞争,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四、 加快产业集聚与地区专业化,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国际资本流动及其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研究 ——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本文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
第三节 本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一、本文主要内容 |
二、本文的结构安排 |
第四节 本文主要创新和不足之处 |
一、本文主要创新之处 |
二、本文主要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相关理论 |
一、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界定 |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分类 |
三、国际资本流动机制理论 |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 |
一、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稳定的关系 |
二、国际资本流动与货币危机 |
三、国际资本流动逆转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管理和风险预警 |
一、国际资本流动管理 |
二、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预警机制 |
第二章 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现状和危机前经济脆弱性分析 |
第一节 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及其构成 |
一、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的总体分析 |
二、中东欧国家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分析 |
三、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分析 |
第二节 金融危机前期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与经济脆弱性 |
一、经常账户巨额赤字与GDP高速增长并存 |
二、货物和服务的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出口创汇压力增加 |
三、国内外债总额庞大且高速增长、短期外债占比过高 |
四、私人信贷膨胀,资本形成总额低 |
五、银行部门中外资银行占比过高,易产生金融传染风险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附图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理论和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一、全球“推力”因素(Global Push Factors) |
二、国内“拉力”因素(Domestic Pull Factors) |
三、传染效益(Contagion) |
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数据说明 |
二、模型设计和变量定义 |
三、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银行体系视角下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性分析 |
第一节 银行体系下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的理论分析 |
一、国际资本流动与银行体系稳定性分析 |
二、银行体系顺周期性特征在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表现 |
第二节 全球“双层”银行体系下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性模型 |
一、全球“双层”银行体系下的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分析 |
二、全球“双层”银行体系下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性模型推导 |
第三节 全球“双层”银行体系中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稳定模型的实证检验 |
一、数据的选取和变量定义 |
二、模型设计 |
三、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逆转与金融稳定性分析 |
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逆转的理论分析 |
一、国际资本流动逆转的界定 |
二、国际资本流动逆转的原因分析 |
三、国际资本流动及其组成部门的稳定性 |
四、国际资本流动逆转对金融市场的影响 |
第二节 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逆转性研究 |
一、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逆转现象的比较分析 |
二、亚洲金融危机和本轮金融危机中国际资本流动逆转的对比分析 |
第三节 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逆转与金融稳定的实证研究 |
一、样本选择 |
二、实证模型的选择和变量的定义 |
三、实证结果及其分析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政策建议及对中国的启示 |
第一节 全文结论 |
第二节 中东欧和独联体等转型国家规避国际资本流动风险的政策建议 |
第三节 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国际资本流动及其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研究对中国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能源系统转型对减缓气候变化设定目标的响应及模拟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物质基础 |
1.1.2 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与经验事实 |
1.1.3 气候变化与能源的耦合关系 |
1.1.4 国际社会对气候变化已采取的行动 |
1.1.5 中国经济增长与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 |
1.2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 研究的可能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相关文献评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能源 |
2.1.2 能源系统 |
2.1.3 能源系统转型 |
2.1.4 气候变化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外部性理论与科斯定理 |
2.2.3 脱钩理论 |
2.2.4 气候变化经济学模型 |
2.3 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相关研究综述 |
2.3.1 数据来源与分析工具 |
2.3.2 文献数量 |
2.3.3 作者分析 |
2.3.4 研究机构分析 |
2.3.5 期刊分析 |
2.3.6 研究热点 |
2.3.7 研究进展评析 |
第三章 全球及主要区域能源消费经验事实 |
3.1 数据来源 |
3.2 全球能源消费演变特点 |
3.2.1 一次能源消费 |
3.2.2 二次能源消费 |
3.3 能源人均消费均衡性测度 |
3.3.1 均衡性测度方法 |
3.3.2 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不平等演变趋势及分解 |
3.3.3 一次能源人均消费不平等分项分解测度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温升情景能源系统变化响应格局 |
4.1 研究基础 |
4.1.1 数据来源 |
4.1.2 预测模型 |
4.1.3 气候情景设定 |
4.1.4 研究区域 |
4.2 不同温升情景一次能源变化响应 |
4.2.1 全球一次能源的响应特征 |
4.2.2 主要区域一次能源的响应 |
4.3 不同温升情景二次能源变化响应 |
4.3.1 全球二次能源的响应 |
4.3.2 主要区域二次能源的响应 |
4.4 不同温升情景低碳经济指标的响应 |
4.4.1 不同温升情景碳排放变化影响因子贡献分解 |
4.4.2 不同温升情景碳排放量贡献分解测度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不同温升情景区域能源投资缺口和政策成本 |
5.1 主要区域能源投资现状 |
5.2 不同温升情景主要区域能源投资缺口 |
5.2.1 不同温升情景未来能源投资 |
5.2.2 考虑碳税前提下未来能源投资缺口 |
5.3 不同温升情景主要区域的政策成本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不同温升情景中国能源投资缺口及政策成本 |
6.1 数据来源 |
6.2 不同温升情景中国能源系统响应 |
6.2.1 一次能源响应 |
6.2.2 二次能源响应 |
6.3 不同温升情景中国能源净投资缺口 |
6.3.1 中国能源投资现状 |
6.3.2 不同温升情景中国未来能源投资 |
6.3.3 考虑碳税前提下中国的能源投资缺口 |
6.4 不同温升目标中国政策成本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2 政策启示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乌克兰对外政策演变与乌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摘要 |
序言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俄罗斯的研究状况 |
(三) 乌克兰的研究状况 |
(四) 西方的研究状况 |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创新之处 |
四、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论文结构 |
第一章 克拉夫丘克时期的对外政策与乌俄关系 |
第一节 克拉夫丘克时期“一边倒”的亲西方外交 |
一、乌克兰独立初期的外交任务及其“西向”性质 |
二、克拉夫丘克时期“背俄向西”的“一边倒”外交 |
(一) 防范俄罗斯、抵制独联体机制 |
(二) 参与欧洲一体化和欧洲大西洋一体化进程 |
(三) 以获得安全保障和经济援助为目的发展乌美关系 |
第二节 克拉夫丘克时期的乌俄关系 |
一、政治关系紧张、矛盾冲突不断 |
(一) 黑海舰队的归属和划分问题 |
(二) 克里米亚地位问题 |
(三) 乌克兰境内战略核武器问题 |
二、经济关系一波三折 |
(一)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与乌克兰面临的严重经济困境 |
(二) 乌克兰经济对与俄罗斯之间传统联系的依赖 |
(三) 能源问题是乌俄经济关系中的焦点 |
三、人文关系陷于低谷 |
(一) 乌克兰民族主义浪潮下的“去俄罗斯化”运动 |
(二) “去俄罗斯化”运动的后果和对乌俄关系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库奇马时期的对外政策与乌俄关系 |
第一节 库奇马时期“东西方平衡的多维外交” |
一、库奇马第一届任期的对外政策:“西倾”的多维外交 |
(一) 停止与俄罗斯对抗、开展互利合作 |
(二) 强调欧洲国家身份、积极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 |
(三) 加强与美国的关系、谋求其对本国经济转轨的支持 |
(四) 深化与北约的合作、建立伙伴关系 |
(五) 主导并参与独联体内部离心活动 |
二、库奇马第二届任期的对外政策:倾向俄罗斯的多维外交 |
(一) 库奇马政府对外政策的转向 |
(二) 倾向俄罗斯的多维外交政策 |
第二节 库奇马时期的乌俄关系 |
一、政治关系迈入正常化发展轨道 |
(一) 库奇马第一届任期的乌俄政治关系:结束对抗,寻求共识 |
(二) 库奇马第一届任期的乌俄政治关系:积极对话,增强互信 |
二、经济关系显着升温 |
(一) 乌俄经济关系发展的法律基础逐渐完善和细化 |
(二) 双边贸易止跌回升 |
(三) 解决双边贸易矛盾的尝试与建立俄白哈乌统一经济空间 |
(四) 天然气领域纠纷与合作并存 |
三、人文关系出现缓和 |
(一) 库奇马政府在民族历史文化问题领域的中间路线 |
(二) 乌俄人文关系的缓和及存在的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尤先科时期的对外政策与乌俄关系 |
第一节 尤先科时期的“全面亲西方外交” |
一、“橙色革命”与乌克兰对外政策的根本转向 |
二、尤先科政府推行的全面倒向西方的对外政策 |
(一) 以“入盟”为目标加强与欧盟的战略伙伴合作 |
(二) 重建乌美战略伙伴关系,密切与北约的联系,加速“入约”进程 |
(三) 对俄罗斯“不予妥协”,乌俄关系让位于欧洲和欧洲大西洋一体化战略 |
第二节 尤先科时期的乌俄关系 |
一、政治关系降至冰点 |
(一) 俄罗斯施压“橙色”政权、扶持亲俄反对派 |
(二) 矛盾对立激增、政治对抗升级 |
(三) 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政策是导致乌俄关系恶化的直接原因 |
(四) 乌俄在独联体一体化进程上存在根本分歧 |
二、经济关系处于低位、贸易和能源摩擦频繁 |
(一) 双边贸易增速放缓、贸易摩擦增多 |
(二) 天然气危机频繁发生 |
(三) 乌克兰参与统一经济空间进程流产 |
三、人文关系政治色彩浓厚 |
(一) 尤先科政府人文领域的“去俄罗斯化”政策 |
(二) 俄罗斯加强对乌政策中的人文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亚努科维奇时期的对外政策与乌俄关系 |
第一节 亚努科维奇时期的“新实用主义外交” |
一、《内外政策原则法》的出台 |
二、亚努科维奇政府对“实用主义”外交原则的回归 |
(一) 重启与俄罗斯的对话、大幅改善乌俄关系 |
(二) 平衡发展与欧盟的关系、继续参与欧洲一体化合作 |
(三) 奉行开放的不结盟政策、保持与北约的联系与合作 |
(四) 保持乌美关系的正常发展 |
第二节 亚努科维奇时期的乌俄关系 |
一、政治关系“破冰”重启 |
(一) 延长黑海舰队在乌驻扎期限 |
(二) 边界划定问题取得进展 |
(三) 统一立场、开展政治军事合作 |
二、经济关系中合作与分歧并存 |
(一) 天然气合同纠纷 |
(二) 乌克兰经济一体化道路选择问题 |
三、人文关系得以缓和 |
(一) 提高俄语地位、保障俄语使用权 |
(二) 在争议历史问题上寻求和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乌克兰新政府的对外政策与乌俄关系 |
第一节 乌克兰危机与亲西方反对派力量夺权 |
一、危机的持续蔓延与戏剧性转变 |
二、危机加剧与中心转移——克里米亚入俄与东部两州独立诉求 |
三、危机的持续恶化和两次明斯克协议 |
四、危机的长期化趋势 |
第二节 乌克兰新政府“去俄入欧”的对外政策 |
一、全面回归参与欧洲和欧洲大西洋一体化政策 |
二、寻求西方的多方面支持 |
三、将俄罗斯定义为“侵略国”、乌俄关系转入全面对抗 |
第三节 乌克兰危机爆发以来的乌俄关系 |
一、克里米亚入俄成为乌俄关系的分水岭 |
二、乌东部局势发展导致乌俄关系转入全面对立 |
三、经济关系显着恶化 |
(一) 两国“制裁战”日渐升温 |
(二) 天然气领域争端再起 |
四、对立和冲突扩大到人文领域 |
第四节 乌俄关系的未来发展趋势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独联体经济发展动向(论文参考文献)
- [1]俄罗斯外来移民政策研究[D]. 汪晓波. 吉林大学, 2020(08)
- [2]欧亚经济联盟对外自由贸易区建设研究[D]. 闫亚娟. 吉林大学, 2021(01)
- [3]独联体国家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路径研究[D]. 葛立志. 外交学院, 2016(08)
- [4]德国欧洲和平秩序观视角下的德俄安全关系研究[D]. 李微.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7(02)
- [5]决策者—精英—民众视角下的俄罗斯国际观研究(2000-2016)[D]. 张建. 外交学院, 2017(09)
- [6]俄罗斯与中亚的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D]. 曹伊.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4(09)
- [7]危机后独联体国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路径研究[D]. 于丛笑. 黑龙江大学, 2014(10)
- [8]国际资本流动及其对金融稳定性影响研究 ——基于中东欧和独联体国家的比较[D]. 张广婷. 复旦大学, 2014(12)
- [9]能源系统转型对减缓气候变化设定目标的响应及模拟分析[D]. 孙红杰. 兰州大学, 2020(01)
- [10]乌克兰对外政策演变与乌俄关系[D]. 劳华夏.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