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蔺陆洲[1](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指出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程文[2](2020)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最重要的力量之一,技术进步水平决定着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和国际竞争力。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召,这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作出的重大战略抉择。技术进步体现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改进。技术进步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作为事实基础的存在,体现为技术人工物结构功能某一方面的效率和有效性的增强;二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上的价值选择,即技术进步的伦理取向,体现人类的一般价值维度。技术进步是技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技术进步体现的是劳动的主、客观因素之间物质结合关系的变革。技术进步可以在生产过程中得到体现,技术进步也可以在技术产品中得到体现,从质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社会劳动生产力的提高,从量的方面看,技术进步意味着劳动主、客观因素的结合比例以及投入产出比例的变化,即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已有的技术基础、技术教育、技术人才和技术管理是影响技术进步的最主要因素。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是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技术进步的实践相结合,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进行中国技术进步的推动工作,并将在技术进步实践过程中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用以进一步指导技术进步的相关思想。主要体现为包括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和习近平等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在内的技术进步思想,是五位党的主要领导人关于技术进步的本质和规律以及技术进步与其它科学及社会现象的关系的观点、认知的总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其中有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动力、技术进步过程中的异化及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等思想为之提供坚实的基础;有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发展历程中所显示的独创性、实用性、继承性和开放性的突出特点,以及鲜明的进步思想、创新意识和超越意识,为之提供重要启发;还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展现出的重视实验和发明创造,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和发展高科技,以及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的技术进步思想为之提供重要的借鉴。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技术进步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并深化的,在革命战争时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和理论经验,完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奠基;在新中国头27年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逐渐形成;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逐步的发展和深化;十八大以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表现为在新时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创新发展。自延安时期以来,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指导我国的技术进步事业,总结提炼出了丰富的关于技术进步的功能、技术进步的途径、技术进步的主体以及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等方面的理论和思想,构成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在指导中国技术进步的事业中,各个方面的内容依据不同的时代特点和不同的具体国情而发展演进、逐步完善,体现出时代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现实性与人民性相一致、开放性与创新性相结合的特征。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技术进步事业的蓬勃发展,证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指引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各项工作的科学指南,是推动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前进、建设科技强国的重要思想力量。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为大力推进我国技术进步事业实现新跨越、再造新辉煌提供了科学理论指导,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价值以及深远的历史意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告诉我们,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在新时代我们要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技术进步命运共同体,以保证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目标的实现和保障技术进步有利于增进全人类幸福的正确方向。
朱凼凼[3](2017)在《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和政府规制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及欧州多家机构评估后得出结论,认为航天领域对国民经济带动效应为1:8-14,即航天领域每投入1美元,就会带动其他产业8-14美元的投入,对上下游产业带动效应非常显着。2008年全球航天产业的直接投资约为620亿美元,其带动的上下游投资约为4960亿到8680亿美元,该数值占到当年全世界资本形成总额的4.8%到8.0%,由其产生的国民生产总值约1000亿到1800亿美元,对当年全球经济增长比例为0.2%到0.35%之间。可以看出,航天产业的发展对于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带动效果非常显着,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地位。自然垄断产业一般是指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设施领域,如公路、铁路、电力、水利等,以及部分关乎国家安全的航天、航空等产业,这些产业具有投资需求大、投资回收期长、沉淀成本大、规模经济十分显着等技术经济特性。如果让多家企业竞争性经营,并允许新企业采取“取脂战略”,就会造成自然垄断产业“不可维持性”问题。因此,传统自然垄断理论认为,自然垄断产业往往是市场失灵典型领域,无法有效地运用市场竞争机制,同时,为克服自然垄断产业的市场失灵,主张对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产业采取政府投资为主导的形式来确保其垄断性,并需要对自然垄断性产业采取政府规制措施确保其有效性。近年来,我国在通信、电力等行业的政府规制措施已经稳步推进,但是,由于可能涉及到国家安全利益、失泄密风险等原因,我国对具有自然垄断特性的航天遥感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却有待推进,迫切需要参考自然垄断产业规制和自由竞争理论,结合我国航天遥感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研究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和政府规制措施和途径,提出产业化改革和规制政策建议,促进我国航天遥感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论文结合自然垄断产业理论,重点回答了三个问题,一是我国为什么要开展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二是如何推进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三是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方案是什么。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针对我国自然垄断产业理论,结合国际、国内航天产业化改革现状开展研究分析,从自然垄断产业的垄断、规制和自由竞争方面开展理论研究;第二章介绍国外航天遥感发展及产业化情况;第三章分析国内航天遥感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四章阐述我国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必要性,研究提出产业化改革思路,重点要建立和完善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的法律法规以及促进航天遥感产业发展的政策,要设立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政府规制机构;第五章研究提出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总体方案和政府规制政策建议。基于上述研究,论文得出主要结论:一是迫切需要成立实体化管理机构,统筹国内航天遥感产业发展,打造航天遥感产业联盟;二是国家引导航天遥感产业发展,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扶持、技术扶持等,引领航天商业遥感产业发展方向;三是出台积极开放的航天遥感产业化发展政策,建设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建立成果转化与应用机制,促进航天遥感产业发展;四是完善标准规范、试验场、应用服务体系以及天地信息网络等基础能力建设,建立科研创新平台,进一步拓展产业链,形成军民商全面协同发展的航天遥感产业体系。
杨佳骏[4](2017)在《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航天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明显,航天技术的发展水平也能够体现出国家的综合实力。目前,全球大部分国家都将航天产业列为重点发展的对象,各国对航天技术创新方面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员。中国航天已经走过了70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诸多重大成就,但想要进入世界航天强国行列,还要有很长的路要走。由于航天技术与国防安全息息相关,我国大部分技术成果都是由军方研发,很多技术没有得到很好的转化应用。军民长期以来的独立研发与生产,使双方的差距越拉越大,直接导致航天产业的整体技术创新能力不强,技术转化应用效率底下。本文旨在研究国际竞争环境下我国航天产业发展水平和技术创新能力,并结合我国的航天技术创新环境,构建出一套适用于我国的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本文针对国内和国外相关的文献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整理,明确本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并对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从而确定本文的研究内容。同时通过分析不同学者的成果,对航天技术以及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进行定义。分析我国航天产业发展现状,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的角度切入,明确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所处的环境。了解世界各国航天产业发展以及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的现状,分析其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的发展历程、动因、做法和成果,寻找各国在政策和制度等方面的特点,从而获得相关经验和启示。分析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主体的结构,明确他们的作用、需求和行为,为构建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提供依据。结合相关理论构建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并根据中国的特点制定出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的运行机制。最后,结合中国航天产业的整体情况和军民融合发展形势,提出有助于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实施的保障建议。
罗庆朗[5](2013)在《我国载人航天发展与预算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高新技术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早在1992年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之初,中央就指出:为了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促进科技进步,培养壮大科技队伍,提高国家威望,增强民族自豪凝聚力,我们必须在这一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经过20年的实施,我国的载人航天己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基本建成了初步配套的载人航天技术体系,带动了诸多领域和行业的创新发展与产业提升,形成了巨大的拉动和辐射效应,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国内外的经验表明:只有在整个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载人航天才能逐渐发展起来。载人航天实施的20年,恰好是我国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20年,持续推进财税改革、建立健全财政收入体系,使我国的财政收入规模不断迈上新台阶,这也为载人航天的科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作为新时期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调整经济结构的重要手段,载人航天工程已成为突破经济社会发展瓶颈、解决重大民生问题的强大引擎之一,经济的快速发展使财政收入规模逐步扩大,不断增强的财政实力又为载人航天工程提供有力的经费保障,这正是公共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理念的具体实践。当前,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按照中央明确的载人航天“三步走”发展战略,载人空间站工程已经全面展开,未来将进入到高密度发射的空间站建造与运营管理阶段,实施更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载人航天工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样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我们必须把握国际载人航天发展态势、服从国家发展大局,谋划好与我国大国地位相适应的载人航天发展目标和结构体系。本文借鉴了国内外财政学、系统工程和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以及世界主要国家载人航天的管理经验,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管理进行了全方位、多视角的分析和透视,通过提炼总结我国载人航天经费管理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把实践成果上升为认识成果和理论成果,研究了载人航天目标价格生成和过程成本控制机制。针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矛盾,探讨如何创建更加适合我国国情的重大专项管理模式,研究提出了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政策建议,即在创新专项管理的同时,将政府“看得见的手”和市场“看不见的手”有机结合,开展务实有效的国际合作,推动载人航天工程又好又快发展。20年来,我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以较少的投入,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地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对于载人航天的后续任务,我们应研究完善符合工程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科学合理地安排研制建设经费,务求用之必须,用之得当,始终保持我国载人航天投入较少、效益较高、发展较快的良好势头;要进一步统筹各学科领域、各研究方向的应用需求,安排实施具有较大规模和较高水平的空间应用项目,引领基础科学和应用科学相关领域发展,提高载人航天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使工程应用效益不断提升和增强。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最为昂贵的科技项目,需要一个国家大量的经费投入,如果没有强劲的经济能力和雄厚的经济基础就不可能发展载人航天。航天飞机的退役意味着美国航天放弃了逍遥自在的“牛仔经济”,转而采用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的“飞船经济”。美国政府要求大力扶持和发展商业空间运输,因为商业公司参与航天计划可以让市场消化太空探索的投入,将会加速人类实现低价和快捷的航天飞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我国航天的市场化道路要坚持军民融合式发展,在保持适度规模的核心能力前提下,突破原有工业体制的约束,加快商业化进程,让市场更好地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探索太空是全人类的共同使命,加强国际合作已经成为世界航天国家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载人航天是寄托“中国梦”、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之一。我们应坚持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参与国际合作,形成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合作战略思想,努力推动我国空间站成为中国主导的国际化、商业化合作平台。通过构建载人航天国际合作长效机制,发挥合作层次高、影响范围大、政治意义突出的特殊优势,将更加充分展示我国的综合实力和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并将加深与各国特别是友好国家的战略合作关系,维护全球化时代的国家战略利益。
杨小亭[6](2012)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公共政策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实现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的双重目标战略需求,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已经成为21世纪的战略产业。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在公共政策理论的视角下来开展和深化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研究,为我国航天科技产业发展的公共政策制定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以推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和国防现代化建设需要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战略目标得以实现。论文研究内容和思路为:首先,对航天科学技术发展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了探讨。认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全具有战略意义,而政府的公共政策对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和责任。因此,在航天科技产业已经成为紧密联结航天技术和国民经济的纽带的背景下,从公共政策的视角分析、政策工具的优化选择以及政策策略的路径完善等角度对其进行更深入的探讨,有助于丰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公共政策理论和航天产业政策体系,提升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国家安全目标的实现。其次,通过对国内外关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理论与现状的研究综述,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的研究存在以下几大问题:一是关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政策很少,缺乏针对性的公共政策支持。二是关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公共政策研究非常缺乏,研究的相关资料很少。三是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公共政策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双重意义,有其必要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研究的几个核心理论命题。即: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政策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公共政策有什么区别和联系?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需不需要特殊的产业公共政策来扶持?还是等同于一般的产业发展?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达国家的公共政策对我国有何启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制定的时机是否已经成熟?关于未来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公共政策?如何来选择适当的政策工具系统来推动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为了回答以上几个核心问题,本文对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政策研究的关键词及其含义做了回顾和重新定义。重点分析了航天产业政策和公共政策的区别与联系。认为两者在学科性质、关注层面、政策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但未来发展中出现了融合趋势。因此,在总结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对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较好的先进国家进行专门性研究。以美国、俄罗斯和欧盟为典型代表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公共政策对于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些国家普遍重视公共政策对于航天产业的扶持,注重军用与民用技术协调发展,通过综合运用计划与市场手段来促进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这对于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政策参考和借鉴。此外,文章运用国家利益理论、公共政策决策的回避责难动机理论、公共政策分析的多源流模型、公共政策战略目标设定的SWOT理论以及创新政策工具理论等来分析和解答了论文核心理论命题。认为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的当前,我国传统的国家利益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由单一的国家安全目标转变为国家安全与经济发展并重。在航天技术领域内,也体现为原来的航天技术为保卫国家安全的军事行业转变为保卫国家安全和促进经济发展双重目标的产业。由由于传统体制和机制的路径演化和依赖等原因,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面临着许多的问题。在于传统单一的国家安全和军事管理特征造成的产业体制分割和多头管理;高投入高风险的产业特征导致的初期发展资金支持不足;高度安全性和保密性的产业特征造成的技术优势实施转化应用的能力薄弱。当前,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依然十分缺乏,且系统性和可操作性不强的问题。在政策利益主体诉求不一,政策环境已经发生巨变的情况下,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问题流、政策流和政治流正在不断的形成和相互演化、相互作用的过程当中。从战略意图、现实需求、政策环境和政策实践四个因素来看,我国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制定的政策窗口需要相应的公共政策来加以支撑。为此,文章在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为个案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SWOT分析以及主体责任分类的基础上,认为政府在未来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中需要充分发挥政府顶层设计的作用,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创造环境与条件,其中最为重要的是整合各个部门的利益,建立统一的推行制度的行政组织体系和管理架构;发挥政府管理监督的作用,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安全把关,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航天技术应用技术交流和转化平台和技术国家安全标准系统。发挥政府政策规划的作用,为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提供配套的政策支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建立国家层面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创业引导基金和产业扶持基金。航天技术作为典型的高新技术,需要创新政策来扶持发展。完善未来我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公共政策需要:(1)提供供给型政策:包括资金、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专项政策。(2)提供环境型政策:包括金融、税收补贴以及法律规则等方而的专项政策,最为重要的是要建立航天技术军转民风险预警与管理体制机制,制定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标准,消除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过程中最大的制度障碍。(3)提供需求性政策:包括在政府采购、服务外包、以及国际贸易保护等相关方面的公共政策。最后,本文认为社会经济状况或发展水平是一国或地区公共决策的最重要的依据。政府要想制定出合理的政策方案,并使它取得预期效果,首要的或根本的一条是从本国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尤其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结合我国现阶段的现实国情和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现状,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应该采取分阶段、渐进性的发展路径。大体上可能历经政府主导型、国有大型航天集团主导型和成熟市场主导型的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三个发展阶段。最终达到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经济发展与国家安全双重战略目标要求的理想状态。
董现珠,毛泽龙[7](2011)在《中国航天产业的经济带动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航天产业是当今世界最具挑战性和广泛带动性的高科技领域之一,发展航天产业是增强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举措,并催生了"航天经济"时代的来临。通过分析中国航天产业发展状况,可见中国航天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特征、航天产业链结构和经济带动效应,以及中国航天产业"军转民"的集群化发展趋势。促进中国航天产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加强管理体制和发展模式创新,促进军民一体化,加强航天技术的二次开发,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郭岚,张祥建[8](2009)在《中国载人航天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文中研究说明以上海为例,运用定量分析方法研究载人航天产业投资活动对经济的短期和长期拉动效应,结果表明,载人航天产业投资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带动效应,短期通过产业关联效应实现,长期则通过技术进步效应促进经济增长。应加强管理体制创新,促进军民一体化,创新载人航天产业发展模式,加强载人航天技术的二次开发,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江海容[9](2009)在《基于产业链构建的军民两用卫星技术转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日益显着,国家之间的竞争已成为包括经济实力、军事实力在内的综合国力的竞争,军民两用高新技术的转移已成国防经济研究的一个焦点。作为高新技术之一的军民两用卫星技术是反映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卫星产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它的快速健康发展将会对国家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中国卫星产业的发展,与世界航天强国相比仍然存在着差距,关于卫星技术应用的研究亟待加强。因此,基于产业链构建的军民两用卫星技术转移现阶段的研究,对提升中国航天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论文首先在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阐述了技术转移、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以及产业链理论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趋势,并就技术转移与产业链的关系展开讨论,提出了技术转移产业链的构建;其次,根据卫星产业高投入、高风险、高效益以及与许多高新技术产业的交叉融合性、带动性的产业特征,研究了卫星技术转移的机制问题,包括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卫星技术转移的途径和溢出路径;第三,论文详细剖析卫星技术转移的溢出效应,建立了技术转移的溢出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得出测度结果,提出了测度结论与启示;第四,综合上述研究的成果,对卫星技术转移中的各要素,组织要素、环境要素、介质要素进行基于产业链构建最终的整合集成,介绍产业链的运营模式,并具体分析了卫星运营行业的组织结构;最后以中国卫星导航技术的应用现状为案例,介绍中国卫星导航GPS产业链的结构和各环节的效益情况。
张晓强[10](2007)在《在第三次民用航天工作会暨全国空间应用推广交流会上的讲话》文中研究表明 各位代表、同志们,上午好:航天产业,特别是卫星应用产业是国家的战略性高技术产业。国防科工委与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召开第三次民用航天工作会暨全国空间应用推广交流会,贯彻《航天发展"十一五"规划》、宣传《关于促进卫星应用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根本目的,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航天业新的发展阶段,共同探讨把握机遇,把十七大确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运用于航天业发展实践,促进民用卫星应用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借此机会,我首先代表国家
二、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军事安全 |
二、法律政策 |
三、经济产业 |
四、科学技术 |
五、文化认知 |
六、研究概况 |
第三节 研究概述 |
一、主要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创新点 |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 |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
二、航天科技 |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
一、历史沿革 |
二、定义范畴 |
三、构成要素 |
四、本质特性 |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
第四章 理论框架 |
第一节 理论范式 |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
第二节 理论模型 |
一、关键要素 |
二、理论内核 |
三、主要逻辑 |
第三节 理论推论 |
一、太空竞赛 |
二、空间合作 |
第四节 理论验证 |
一、定量检验 |
二、定性检测 |
第五节 理论颠覆 |
一、理论界限 |
二、商业航天 |
三、理论发展 |
第五章 理论分析 |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
一、综合分析 |
二、分项分析 |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
一、大国博弈 |
二、多边主导 |
三、应用推广 |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
第七章 结论 |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
一、持续的竞争 |
二、潜在的合作 |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
(二)国内关于技术进步的研究 |
(三)关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研究现状 |
(四)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三、技术进步及相关概念辨析 |
(一)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
(二)技术进步的涵义 |
(三)技术进步与技术引进、技术扩散、技术创新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基础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进步思想 |
(二)列宁的技术进步思想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启示 |
(一)中国历史传统中技术进步经验的启示 |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创新理念及超越意识的启示 |
三、西方科技发展史中的技术进步思想提供借鉴 |
(一)重视实验以及发明创造 |
(二)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以及发展高科技 |
(三)重视科学、技术、生产的一体化发展 |
第三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历史发展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萌生(1921-1949) |
(一)重视普及自然科学知识 |
(二)积极发展科技教育事业 |
(三)尊重优待科技人才 |
二、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形成(1949-1978) |
(一)“向科学进军”,注重科技规划 |
(二)倡导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 |
(三)提出“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技术进步方针 |
三、改革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初步发展(1978-1989) |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
(二)开放引进外国先进技术成果 |
(三)改革科技体制,解放生产力 |
(四)尊重人才,重视教育 |
四、扩大开放时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深化发展(1989-2012) |
(一)提出科教兴国战略 |
(二)提出建设自主创新型国家 |
五、新时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创新发展(2012-2019) |
(一)实施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
第四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特征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演进 |
(一)技术进步的功能 |
(二)技术进步的途径 |
(三)技术进步的主体 |
(四)技术进步的保障条件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主要特征 |
(一)时代性与实践性相一致 |
(二)科学性与人民性相统一 |
(三)自主性与开放性相结合 |
第五章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和启示 |
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意义 |
(一)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 |
(二)为我国技术进步事业从追赶向并跑、领跑转变提供强大思想武器 |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的启示 |
(一)明确技术进步的方向并给予支持至关重要 |
(二)落实习近平关于科技创新的思想是推进新时代技术进步事业的保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和政府规制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1.3 研究意义 |
1.2 自然垄断、规制与竞争理论 |
1.2.1 有关垄断与规制的理论进展 |
1.2.1.1 哈佛学派对自然垄断与竞争的观点 |
1.2.1.2 芝加哥学派关于垄断与竞争的观点 |
1.2.2 自然垄断行业市场结构重组模式 |
1.2.2.1 纵向接入竞争的市场结构模式 |
1.2.2.2 网运分离的市场结构模式 |
1.2.2.3 联合所有制市场结构模式 |
1.2.2.4 经营权分离的市场结构模式 |
1.2.2.5 数网竞争市场结构模式 |
1.2.3 政府规制理论 |
1.2.3.1 规制的产生与发展 |
1.2.3.2 政府规制的过程 |
1.2.3.3 规制体制与规制体系 |
1.2.3.4 规制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1.2.3.5 规制是重要的政府职能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论文框架 |
1.3.4 研究技术路线 |
1.3.5 研究方法 |
1.3.6 研究创新点 |
2. 国外航天遥感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 |
2.1 国外航天遥感卫星发展情况 |
2.1.1 国外航天遥感卫星部署与在轨状态 |
2.1.2 国外遥感卫星总体能力水平 |
2.2 国外主要国家航天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2.1 美国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2.1.1 民用地球科学和陆地观测卫星 |
2.2.1.2 气象与环境卫星 |
2.2.1.3 商用遥感卫星 |
2.2.2 欧洲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2.2.1 民/商用陆地观测/地球科学卫星 |
2.2.2.2 民用气象与海洋环境卫星 |
2.2.3 俄罗斯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2.3.1 民用陆地观测卫星 |
2.2.3.2 民用气象卫星 |
2.2.3.3 商用遥感卫星 |
2.2.4 印度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2.4.1 民用地球科学/陆地观测卫星 |
2.2.4.2 气象/海洋与环境卫星 |
2.2.5 日本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2.5.1 民用陆地观测卫星 |
2.2.5.2 气象和海洋观测卫星 |
2.2.6 以色列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2.7 加拿大遥感卫星发展概况 |
2.3 国外卫星遥感产业现状与发展趋势 |
2.3.1 国外卫星遥感产业的总体发展现状 |
2.3.2 国外卫星遥感产业的发展趋势 |
2.4 国外卫星商业遥感发展态势 |
2.4.1 政府主导卫星商业遥感发展 |
2.4.2 进一步发展商业遥感的差异化服务 |
2.4.3 私有资本重点投向低成本小卫星星座 |
2.4.4 进一步拓展卫星商业遥感领域 |
2.4.5 卫星商业遥感正在进入2.0时代 |
2.5 国外促进航天遥感产业发展的措施 |
2.5.1 政策层面 |
2.5.2 航天遥感许可证制度 |
2.5.3 航天遥感数据销售和分发政策 |
2.5.4 资金支持遥感产业发展 |
2.5.5 政府采购航天遥感数据与增值服务 |
2.5.6 航天遥感数据分发定价原则 |
2.6 本章小结 |
3. 国内航天遥感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3.1 我国航天遥感卫星现状分析 |
3.1.1 商业遥感产业蓄势待发 |
3.1.2 遥感应用技术体系初步形成 |
3.1.3 基于自主遥感卫星的应用正在兴起 |
3.1.4 政府重视扶持遥感产业发展 |
3.2 我国遥感卫星应用产业发展概况 |
3.2.1 国家政策与管理体制 |
3.2.2 遥感数据在各行业应用现状 |
3.2.3 遥感数据在区域应用现状 |
3.2.4 我国遥感数据国际推广应用情况 |
3.2.5 我国遥感产业链现状 |
3.3 我国遥感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1 航天遥感产业顶层规划不足 |
3.3.2 缺乏明确的航天遥感数据使用政策 |
3.3.3 国产航天遥感数据质量整体上还存在一定差距 |
3.3.4 航天遥感应用技术水平不高 |
3.3.5 航天遥感应用产业缺乏市场效益推动 |
3.3.6 缺乏强有力的统一管理机构 |
3.3.7 标准化进程缓慢 |
3.4 本章小结 |
4.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必要性分析及总体思路 |
4.1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必要性分析 |
4.1.1 改革背景 |
4.1.2 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
4.1.2.1 卫星数据的多维使用牵引市场需求 |
4.1.2.2 应用领域服务外延拓宽 |
4.1.2.3 产业发展阶段不断递进 |
4.1.2.4 宏观政策支撑商业遥感运营的外部需求 |
4.2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目标和思路 |
4.2.1 改革目标 |
4.2.2 改革思路 |
4.2.2.1 完善政策,良性发展 |
4.2.2.2 构建体系,合理布局 |
4.2.2.3 军民共享,深度融合 |
4.2.2.4 创新模式,深化应用 |
4.3 本章小结 |
5.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总体方案 |
5.1 基本原则和发展路径 |
5.1.1 基本原则 |
5.1.2 发展路径 |
5.2 航天遥感产业总体布局及改革重点 |
5.2.1 航天遥感产业总体布局 |
5.2.2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重点 |
5.2.2.1 体制实体化 |
5.2.2.2 政府引导、大力扶持 |
5.2.2.3 完善和强化政府监管 |
5.2.2.4 建设多层次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
5.2.2.5 建立更加有效的重大工程成果转化与应用机制 |
5.2.2.6 建立军民商全面协同发展的遥感产业体系 |
5.2.2.7 加强航天商业遥感发展 |
5.2.2.8 夯实航天商业遥感发展基础 |
5.3 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建议 |
5.3.1 航天遥感产业发展模式 |
5.3.1.1 政府、产学研用联合发展模式 |
5.3.1.2 多元化投资模式 |
5.3.1.3 “互联网+航天”跨界融合发展模式 |
5.3.1.4 全球化发展模式 |
5.3.2 航天遥感卫星技术发展建议 |
5.3.2.1 商业光学遥感卫星技术发展建议 |
5.3.2.2 商业雷达遥感卫星技术发展建议 |
5.3.3 政府规制航天遥感产业化政策建议 |
5.3.3.1 制定遥感产业化发展宏观政策 |
5.3.3.2 明确管理归口部门 |
5.3.3.3 制定开放的遥感数据政策 |
5.3.3.4 建立产业联盟和应用创新体系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4)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目的 |
1.1.3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研究框架图 |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我国航天技术创新发展现状 |
2.1 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 |
2.1.1 航天技术及特点 |
2.1.2 我国航天技术创新 |
2.2 我国航天产业技术创新及发展现状 |
2.3 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环境分析 |
2.3.1 我国航天产业政策 |
2.3.2 我国国民经济发展 |
2.3.3 我国航天技术水平 |
2.3.4 我国航天产业社会文化程度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国际比较 |
3.1 美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概况 |
3.1.1 美国航天产业发展历程 |
3.1.2 美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的动因 |
3.1.3 美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的做法 |
3.1.4 美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的成果 |
3.2 日本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概况 |
3.2.1 日本航天产业发展历程 |
3.2.2 日本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的动因 |
3.2.3 日本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的做法 |
3.2.4 日本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的成果 |
3.3 俄罗斯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概况 |
3.3.1 俄罗斯航天产业发展历程 |
3.3.2 俄罗斯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的动因 |
3.3.3 俄罗斯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的做法 |
3.3.4 俄罗斯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的成果 |
3.4 中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发展概况 |
3.4.1 中国航天产业发展历程 |
3.4.2 中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的动因 |
3.4.3 中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的做法 |
3.4.4 中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的成果 |
3.5 国外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构建 |
4.1 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构建的思想 |
4.2 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构建的基本原则 |
4.2.1 系统性原则 |
4.2.2 市场导向性原则 |
4.2.3 资源共享性原则 |
4.3 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构建的理论依据 |
4.4 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主体分析 |
4.4.1 政府部门 |
4.4.2 军工企业 |
4.4.3 民营企业 |
4.4.4 高校和科研院所 |
4.4.5 中介机构 |
4.5 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整体运行机制 |
4.5.1 创新动力机制 |
4.5.2 信息传导机制 |
4.5.3 沟通协调机制 |
4.5.4 运行保障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实施保障 |
5.1 完善法律体系建设 |
5.2 加强政策性引导 |
5.3 提高政府监管力度 |
5.4 增加政府科技创新投入 |
5.5 优化资源配置 |
5.6 扩大专业人才队伍 |
5.7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 |
5.8 制定我国航天技术标准规范 |
5.9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我国载人航天发展与预算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一、载人航天的意义 |
二、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综述 |
一、工程简介 |
二、发展历程 |
三、工程特点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系统工程的研究情况 |
二、项目管理的研究情况 |
三、航天项目管理的研究情况 |
四、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情况 |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逻辑框架 |
第五节 本文的可能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二章 载人航天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第一节 有关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进步观 |
二、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三、外生经济增长理论 |
四、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
五、公共财政促进科学技术的理论研究 |
第二节 经济发展影响载人航天计划 |
一、国外经济发展对载人航天的影响 |
二、我国经济发展对载人航天的影响 |
第三节 载人航天促进经济发展 |
一、载人航天的经济特性 |
二、载人航天对经济的拉动作用 |
三、载人航天的投入高回报不可一概而论 |
第四节 载人航天与国家财政的关系 |
第三章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预算管理 |
第一节 工程管理基本情况 |
一、工程管理的组织形式 |
二、工程管理的基本模式 |
三、工程管理体系 |
第二节 工程经费管理体制和管理程序 |
一、工程经费管理体制 |
二、工程经费管理程序 |
第三节 工程经费管理的原则 |
一、统一领导 |
二、按级负责 |
三、分工管理 |
四、专款专用 |
第四节 工程经费管理的主要特点 |
第五节 工程经费管理的主要做法 |
一、开展立项评估论证 |
二、组织经费超概算审查 |
三、加强结余资金管理 |
第四章 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一节 载人航天工程管理有待加强 |
一、传统的计划管理模式难以为继 |
二、工程经费预算管理需要完善 |
三、价格形成机制面临转型 |
第二节 我国航天市场化程度不高 |
一、航天企业政企不分 |
二、投资不合理 |
三、市场竞争不充分 |
第三节 载人航天国际合作参与不够 |
第四节 我国载人航天技术差距明显 |
第五章 国外载人航天工程与预算管理 |
第一节 美国载人航天工程与预算管理 |
一、美国载人航天项目管理体制 |
二、美国载人航天政策战略 |
三、美国载人航天项目经费管理 |
四、美国载人航天项目典型案例 |
第二节 前苏联/俄罗斯载人航天工程与预算管理 |
一、前苏联/俄罗斯航天项目管理体制 |
二、前苏联/俄罗斯载人航天政策战略 |
三、俄罗斯载人航天项目经费分配 |
四、俄罗斯载人航天典型案例 |
第三节 其他国家和地区载人航天工程与预算管理 |
一、欧洲载人航天工程与预算管理 |
二、日本载人航天工程与预算管理 |
三、印度载人航天工程与预算管理 |
第四节 国外载人航天工程管理借鉴 |
一、预算管理机构健全,相互制衡 |
二、编制滚动预算,建立航天预算多年概算制度 |
三、研究载人航天商业化模式,培育新型航天工业基础 |
四、重视航天活动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加强载人航天国际合作 |
第六章 完善我国载人航天工程预算管理 |
第一节 加强载人航天工程预算管理的重要意义 |
第二节 载人航天工程经费预算的编制原则 |
一、量入为出、精打细算 |
二、统筹兼顾、突出重点 |
三、厉行节约、讲求效益 |
四、规范管理、项目具体 |
五、科学合理、追踪问效 |
第三节 完善载人航天工程预算管理的基本思路 |
一、采用“规划、计划、预算与执行”制度(PPBE)编制预算 |
二、构建高效的载人航天绩效评价体系 |
三、建立载人航天“里程碑”拨款管理制度 |
四、完善载人航天预算监督机制 |
第七章 加强我国载人航天成本控制 |
第一节 目标成本研究 |
一、目标成本的基本概念 |
二、目标成本的体系内涵 |
三、目标成本确定的原则 |
四、目标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
五、目标成本的作用 |
第二节 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成本控制体系 |
一、经费宏观分配阶段 |
二、实施过程经费控制阶段 |
第三节 完善我国载人航天过程成本控制 |
一、过程成本监控的组织机构设想 |
二、过程成本控制中各阶段的主要任务和方法 |
三、过程成本控制的主要程序 |
四、过程成本监控的报告编制 |
五、过程成本监控的状态跟踪和信息采集流程 |
第八章 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充分运用公共财政政策 |
一、加大R&D投入,重点支持基础研究 |
二、灵活运用财政政策,推动载人航天发展 |
三、完善专项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
第二节 重视载人航天市场化发展 |
一、建立现代航天企业制度 |
二、实现产学研一体化的军民融合 |
三、完善载人航天的竞争机制 |
第三节 加强载人航天国际合作 |
一、以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参与国际合作 |
二、形成具有全球视野的国际合作战略思想 |
三、建立我国主导的载人航天合作平台 |
四、提升载人航天国际合作的广度和深度 |
第四节 我国载人航天发展的其他政策建议 |
一、健全载人航天制度体系 |
二、加强载人航天文化建设 |
三、夯实载人航天人才基础 |
四、加强载人航天集成管理 |
第九章 我国载人航天未来发展计划 |
第一节 国外载人登月基本情况 |
一、美国“阿波罗”计划 |
二、前苏联N1-L3载人登月计划 |
三、美国“星座”计划 |
第二节 国外载人登月有关启示 |
一、载人登月的特点 |
二、国外载人登月的启示 |
第三节 我国实施载人登月的重要意义 |
一、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履行大国责任 |
二、激发民族自豪感,助力实现“中国梦” |
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动国民经济发展 |
第四节 我国航天技术发展状况 |
一、航天技术发展状况及取得的成就 |
二、存在的主要差距 |
第五节 我国载人登月的方案设想 |
一、任务规划 |
二、基本原则 |
三、系统组成 |
四、科学目标 |
五、经费预算 |
第六节 我国载人登月有关法律问题及建议 |
一、国际空间法规 |
二、有关建议 |
第七节 我国载人登月的可行性分析 |
一、我国载人登月技术可行性分析 |
二、我国载人登月经济可行性分析 |
第八节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6)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公共政策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研究的问题提出 |
2.1 问题的提出 |
2.2 概念与理论 |
2.3 研究的内容 |
2.4 本研究的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中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
3.1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历程与现状 |
3.2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的发展 |
3.3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问题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比较与启示 |
4.1 全球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市场竞争格局分析 |
4.2 美国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发展与经验 |
4.3 俄罗斯航天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4.4 欧盟的航天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4.5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达国家对我国的启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基于国家利益理论的航天技术产业政策分析 |
5.1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特征 |
5.2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中的国家利益转变 |
5.3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利益主体的政策诉求分析 |
5.4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政策风险的类型与回避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时间窗口”的研究 |
6.1 公共政策制定的多源流分析模型及其修正 |
6.2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的多源流分析 |
6.3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制定的政策要素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航天技术应用产业的政策工具的选择分析 |
7.1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 |
7.2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主体的责任分析 |
7.3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政策工具选择的原则与逻辑 |
7.4 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公共政策工具供给 |
7.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9)基于产业链构建的军民两用卫星技术转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技术转移研究 |
1.3.2 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的研究 |
1.3.3 产业链理论的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产业链视角的技术转移理论 |
2.1 技术转移与产业链的关联 |
2.1.1 产业链的线索—技术转移 |
2.1.2 技术转移的载体—产业链 |
2.2 技术转移的产业链 |
2.2.1 技术转移产业链的提出 |
2.2.2 技术转移产业链的构成 |
2.3 卫星技术转移的产业链 |
第三章 军民两用卫星技术转移的机制 |
3.1 卫星技术转移的动力机制 |
3.1.1 卫星技术转移的内部动力 |
3.1.2 卫星技术转移的外部动力 |
3.1.3 卫星技术转移的动力机制 |
3.2 卫星技术转移的运行机制 |
3.3 卫星技术转移的途径 |
3.3.1 卫星技术转移的途径 |
3.3.2 卫星技术的溢出路径 |
第四章 军民两用卫星技术转移的溢出效应 |
4.1 卫星技术转移与溢出效应 |
4.2 卫星技术转移的溢出模型 |
4.3 溢出模型的测度 |
4.3.1 采集数据指标说明 |
4.3.2 数据采集 |
4.3.3 数据处理 |
4.3.4 测度结果 |
4.3.5 测度结论与启示 |
第五章 军民两用卫星技术转移的产业链 |
5.1 卫星技术转移产业链的要素组成 |
5.1.1 卫星技术转移产业链的组织要素 |
5.1.2 卫星技术转移产业链的环境要素 |
5.1.3 卫星技术转移产业链的介质要素 |
5.2 卫星技术转移产业链的系统整合 |
5.3 卫星技术转移产业链的运营模式 |
5.4 卫星技术转移产业链的结构 |
5.4.1 卫星产业链中运营商的地位分析 |
5.4.2 全球卫星运营行业组织结构分析 |
5.4.3 中国卫星运营行业组织结构分析 |
第六章 中国卫星导航产业链案例分析 |
6.1 中国卫星导航GPS 产业链结构 |
6.2 中国GPS 产业链各环节的效益 |
第七章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7.2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7.3 已有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航天技术的发展对国民经济的带动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技术进步思想研究[D]. 程文.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3]航天遥感产业化改革和政府规制政策研究[D]. 朱凼凼. 武汉大学, 2017(06)
- [4]我国航天技术军民融合创新系统研究[D]. 杨佳骏.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7(06)
- [5]我国载人航天发展与预算政策研究[D]. 罗庆朗.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
- [6]航天技术应用产业发展公共政策分析研究[D]. 杨小亭. 复旦大学, 2012(03)
- [7]中国航天产业的经济带动效应分析[J]. 董现珠,毛泽龙.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6)
- [8]中国载人航天产业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J]. 郭岚,张祥建. 改革, 2009(04)
- [9]基于产业链构建的军民两用卫星技术转移研究[D]. 江海容.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S2)
- [10]在第三次民用航天工作会暨全国空间应用推广交流会上的讲话[J]. 张晓强. 中国信息界, 2007(Z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