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附32例分析)

中草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附32例分析)

一、中草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附32例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陈丹[1](2012)在《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泄泻是婴幼儿时期常见的多发病,是造成小儿营养不良、生长发育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其中脾虚泄泻更是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儿及其家长的身心健康。近年来,应用微生态制剂治疗腹泻得到了国内外的肯定,但目前益生菌的应用还存在剂量、存活率,以及工业标准的缺乏、潜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本课题旨在通过对七味白术散深入系统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七味白术散加味、微生态制剂、及西医常规治疗脾虚泄泻患儿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及分析,为七味白术散对肠道微生态影响的实验研究奠定基础,从而为该方的临床应用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更好的发挥祖国医学的优势。方法:选取辨证属于脾虚型泄泻患儿90例,均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门诊病人,并经纳入排除标准所选合格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为治疗组、对照组1、对照组2。所有实验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七味白术散制剂口服进行治疗;对照组1给予微生态制剂培菲康散治疗,治疗5天后进行疗效评价。疗效评价采取对各组患儿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主症积分以及单项症状或体征积分的变化及各实验组间进行比较,分析其是否存在统计学意义。成果:治疗组临床治愈22例,显效4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1临床治愈18例,显效6例,有效2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7%:对照组2临床治愈10例,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66.7%。说明总体疗效七味白术散与培菲康散相当,明显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效果(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七味白术散组与培菲康散组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不同喂养方式及兼夹证型对该药的疗效可能存在一定影响。结论:本课题采用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小儿脾虚泄泻。七味白术散以健脾益气治其本,除湿止泻,生津止渴治其标,本研究不拘泥于原方,在结合临床辩证基础上进行药物加味。研究结果表明,该方在改善脾虚泄泻中医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有效,疗效与肠道微生态制剂相当,均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研究过程未发现不良反应。该方是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有效方剂,体现了中医辨证施治的优势,且无副作用,可代替微生态制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其是否对肠道微生态有影响,及不同喂养方式与兼夹证型与该药疗效是否存在相关影响,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郝静[2](2016)在《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文中指出目的1.闫慧敏老师是京城著名中医儿科医家,从事中医儿科工作四十余年,临证经验丰富,而且在医、教、研各方面成绩卓著。本文全面整理、总结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渊源、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以更好的传承闫老师学术经验,为日后更好的发展、创新中医儿科的诊疗方法积累临床研究资料。2.同时,本文依据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思想,重点总结闫老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针对病程大于1月以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先进行了的证候分析及研究,进一步应用老师的“养阴清瘀汤”治疗小儿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进行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老师的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学术价值。方法1.第一部分追溯闫慧敏老师40余年的从医经历,详述师承渊源,总结老师的学术渊源、传承和发扬创新、学术思想成形的经过。从病因病机、辨证施治、用药特点、古今各家学说等角度总结老师的学术观点,并整理和总结老师所擅长的临床病种的诊疗验案,全面总结老师的诊疗特色和学术经验。2.第二部分运用老师的学术思想展开临床研究。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患儿(病程>1月以上)进行临床分型研究,并进一步进行应用养阴清瘀汤治疗小儿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观察,探讨其临床疗效及对免疫等理化指标的影响,以进一步验证闫老师的学术经验在临床的有效性、创新性。结果1.闫老师的学术经验总结:闫老师临床经验丰富,曾经作为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拜师刘韵远先生,传承刘韵远先生的学术思想,故刘老学术思想对其影响深远。例如对于外感性疾病,尤其是小儿咳喘以及痰饮病的治疗,受刘韵远先生教诲,多以仲景之法治之,予经方加减化裁,特色鲜明,疗效显著。同时对于内伤杂病,尤其是脾胃病的治疗,则受王鹏飞老先生的影响较多。而王老多以民间验方辨治脾胃病,闫老师汲取王老经验方的精髓,治疗小儿脾系疾病,卓有成效。总之,闫老师揣摩历代前辈医家的学术观点,博采众长,兼收并蓄,汲取各家之长,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在临诊时,她重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注重当代小儿的体质特征,审因论治,以八纲辨证、脏腑辨证为核心,强调四诊合参,尤重小儿望诊,传承刘韵远先生独创小儿舌诊观察法,并予以继承发扬。强调首先辨病,在辨病的基础上进行辨证施治,以免贻误病情。谨守病机,辨证用药以扶正祛邪为总则,虚实兼顾、标本兼治。无论是对脾系疾病的治疗,还是对于其他外感或内伤杂病的治疗,扶助正气方面无不强调以顾护脾胃为中心,兼顾他脏。强调祛邪为治疗过程中的关键环节,注重内外之邪兼顾,尤重食积、湿热、痰饮和血瘀之邪。将仲景经方与时方相结合,灵活应用,用药清轻严谨,善于应用药对。体现在治疗小儿脾系疾病时,扶正健脾以平补脾胃,醒脾助运;肝脾同治,调畅气机以解气机壅塞;活用消导以祛食积之邪,补泻兼施;对于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小儿,注意祛除湿热之邪,攻伐有度;久病注重祛除瘀邪。在治疗小儿肺系疾病时,外感咳嗽初起,祛除外邪为要,避免清泻太过;急性咳喘祛除痰阻重在治肺调气,慢性咳喘重在扶正培土生金,对于小儿反复咳喘之证,扶正祛邪各有偏重,分期而治,标本兼顾,以促康复,防止反复。本文还总结了闫老师治疗对于小儿多种疾病的治疗经验,如慢性咳嗽、闭塞性毛细支气管炎、厌食、胃痛(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便秘、滞颐、舔疮、胎黄、腺样体肥大、霰粒肿、麦粒肿等疾病临床经验总结和验案分析。多年来,闫老师努力学习现代医学的诊疗技术,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上不断尝试,收获颇丰。自1989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小儿胃镜检测工作,迄今已进行数千例小儿胃镜的检测。以胃镜检查为基础在探索小儿胃肠黏膜的微观辨证和中医证候的宏观辨证的相关性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观察胃镜下微观病理变化的客观检测指标,探讨脾胃病舌脉宏观辨证和与胃镜下黏膜改变微观辨证的有机结合,提高对小儿脾系疾病的认识,开拓创新,拓宽中西医结合的新思路。同时,临床与科研、教学并重,传承与创新发展并重,以使儿科事业后继有人。2.闫老师诊治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研究:本文重点探讨了闫老师在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诊治经验。闫老师认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在气阴两虚的基础上虚实夹杂之证,虚、瘀、湿热共同为患。其治疗周期长,应分期辨治,早期以祛湿解毒、活血化瘀为主,随着病程的延长,随着气阴耗伤,虚证逐渐显现,患儿气阴两虚、阴虚内热的症状逐渐显现加重。故后期易出现以阴虚、气虚为主的症状,且仍有挟瘀挟湿之象,应以养阴益气,健脾固精、清利化瘀通络为主。要根据患儿不同时期的主要矛盾辨证用药,审因辨证,以中医对于疾病序贯治疗的思维,将扶正祛邪、标本同治的原则贯穿于治疗的始终。在进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证候分析时,选择116例病程大于1月以上的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分为气阴两虚型、湿热瘀阻型和阴虚内热型三型进行证候分型观察。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1.0软件,采用多组非参数检验方法进行数据统计计算及分析。结果显示,116例患儿中,以气阴两虚型最多,72例,占62.07%;湿热瘀阻型33例占28.4%;阴虚内热型11例,占9.48%。并进一步进行理化指标的检测。结果提示患儿血尿与蛋白尿程度与证候分型有一定关联,三型患儿均存在体液免疫、细胞免疫以及凝血纤溶系统紊乱,T细胞亚类、凝血指标D-二聚体的升高可能与临床证候分型有一定相关性,其他如免疫球蛋白测定、补体的测定等提示与证侯分型关系不大,但因样本数量有限,还有待于进一步扩大样本以验证。鉴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的患儿,以气阴两虚证患儿较多,且既往研究相对少见的现状,本研究进一步在气阴两虚证的患儿中纳入了66例患儿(选择轻度血尿蛋白尿型,未加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应用闫老师拟定的养阴清瘀汤,与西药福辛普利钠和双嘧达莫对照,随机分组,进行前瞻性研究,疗程8周,每4周监测血常规、尿常规,复查肝肾功以及心电图,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凝血五项,补体C3、免疫球蛋白IgA,T细胞亚类等指标,记录中医证候表现及半定量积分,观察中医证候、临床疗效和理化指标的改变情况。根据数据情况,分别采用卡方检验、t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等统计方法进行计算。结果显示,中药治疗组的中医证候改善情况明显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中药组治疗4周总有效率91.18%,8周总有效率97.06%;西药组4周总有效率71.88%,8周总有效率87.5%,说明在改善气阴两虚、挟瘀挟湿的症状上,中药具有较大优势。对于轻度蛋白尿(<25mg/(kg·d))的治疗,单纯的中药治疗和单纯的西药治疗均较为有效,且疗效差别不大。在对血尿的治疗上,中药治疗更具有优势。在免疫相关指标和补体的改善上,对治疗4周和8周后的相关检测数值分别进行组间比较提示,两组治疗均可以有效改善患儿免疫功能和补体系统紊乱状态,中药治疗组降低IgA值、提高T辅助细胞CD4+值、以及升高补体C3值的作用较西药更为显著。同时,在第一个4周的疗程中,中药组降低D-二聚体值的作用较西药观察组更为显著;提示中药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调节机体的凝血机制,改善纤溶系统。结论本文全面总结了闫慧敏老师的学术经验,并运用闫老师的学术经验,以中药养阴益气清热活血化瘀之法,扶正祛邪,治疗气阴两虚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可以有效缓解中医证候,降低血尿、蛋白尿,调节免疫,改善凝血机制。

紫金县黄塘公社卫生院[3](1970)在《中草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附32例分析)》文中指出 每年秋季我县都有小儿腹泻流行,当地称为流行性小儿秋季腹泻。它不但严重损害婴幼儿身体健康,而且影响其父母“抓革命、促生产”,因此是一个必须积极防治的疾病。我们遵循毛主席关于“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的教导,去年开展了中草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现将材料初步报导。

胡亚洁[4](2020)在《古今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文献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从对药“泽泻-白术”入手,以含对药“泽泻-白术”方为研究对象,对其古代文献和现代临床文献进行系统梳理,探索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配伍理论和“病-证-方”关系的科学内涵,为相关制剂的研发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文献支持,同时也为方剂研究开发提供研究思路。方法:利用文献学方法,梳理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古今临床应用情况,深入探索该类复方的历代传承与演变规律。以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为基础,构建含对药“泽泻-白术”方数据库;借助SPSS软件,统计分析泽泻与白术的用法用量;运用数据挖掘方法、R软件平台,归纳分析含对药“泽泻-白术”古代复方的配伍规律、方证特点以及其现代复方的证治规律。结果:通过对含对药“泽泻-白术”方古代文献梳理,发现该类复方首见于《黄帝内经》,其临床主治病症范围随时代发展不断拓展,主要治疗水肿、泄泻、暑热、伤寒、眩晕等症;疾病的病因病机基本保持一致,或是因寒、暑、湿、热等外邪入侵机体致病,或因情志不畅、过劳、饮食失宜等,导致机体脾胃气虚、脏腑失和而致病,最终形成寒湿阻滞、湿热内蕴、痰湿瘀滞、气滞血瘀等证。经统计,含对药“泽泻-白术”古代复方中生泽泻与生白术最为常用,最佳用量比例为1:1;其中泽泻的常用剂量范围为2.6~6.0g,白术的常用剂量范围为3.7~6.0g;而现代复方中泽泻和白术的常用剂量范围均为10.0~15.0g。经数据挖掘分析,发现对药“泽泻-白术”常与茯苓、猪苓配伍,其次为甘草、陈皮、肉桂、人参、黄连、苍术、桂枝等;与中药配伍关联度较高的临床症状有腹泻、大便溏、小便短黄、小便不利等,证候有湿热内蕴证、膀胱湿热证和膀胱蓄水证,疾病有淋证、水肿和伤暑;归纳分析出与高频临床症状、证候、疾病关联密切的药组16个。对现代临床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归纳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证治规律,同时参考古籍论述,总结出其核心症候群和主治病症范围;其主要病机以湿热内蕴、气滞水停、痰湿瘀阻最为多见,病因常与风寒暑湿之外邪、痰饮、瘀血、过劳、饮食失宜、情志不畅相关联,病位主要在脾胃肝肾;梳理现代临床观察类文献,归纳出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适宜病种,主要有美尼尔综合征、高脂血症、高血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腹泻、关节炎、肝炎、肝硬化、肾炎、肾病综合征等。结论:本研究运用文献学方法,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含对药“泽泻-白术”方进行系统分析,发现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主治证候、病症、病因、病机、病位、适宜病种等,以及方中泽泻与白术的用法用量;通过分析其“病-证-方”之间关联,进一步明确了古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核心适应证为水液病,其现代新用为血浊引发的病变,但核心病机自古至今是一致的;通过数据挖掘、关联分析,发现常与对药“泽泻-白术”配伍的有9味高频中药,与相关高频症状、证候、疾病密切相关的有16个药组,其治则治法与温化法治疗水液病有共通之处。这在一定意义上补充了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发病机理并创新了临床辨证思维,在一定程度上诠释了方剂配伍理论和“病-证-方”的科学内涵,并为其相关复方研发、配伍用药及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

康丹瑜,耿婷,丁岗,李艳静,黄文哲,萧伟,王振中,马世平[5](2017)在《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联用及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了解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联用情况及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方法: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相关文献,就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联用及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行归纳和总结。结果与结论:热毒宁注射液常与青霉素类、头孢霉素类、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和喹诺酮类等药物联用,多用于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急性肺炎、支原体肺炎和小儿支气管炎等疾病,联用时需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输液管。热毒宁注射液及其有效成分(有机酸类、环烯醚萜类和黄酮类)对不同的细胞色素P450酶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诱导作用,故热毒宁注射液与经相关酶代谢的药物联用时需考虑其给药剂量的调整,充分考虑可能出现的药物相互作用或潜在风险,以避免引起不良反应。

二、中草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附32例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草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附32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祖国医学对小儿脾虚泄泻的认识
        1.1.1 概述
        1.1.2 常见病因病机
        1.1.3 中医治疗方法研究
    1.2 现代医学对小儿慢性、迁延性腹泻病的认识
        1.2.1 常见病因病机
        1.2.2 现代医学治疗方法研究
    1.3 关于七味白术散的研究概况
        1.3.1 七味白术散方源及应用考略
        1.3.2 七味白术散的现代药理研究
        1.3.3 七味白术散的临床应用情况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入选标准
        2.1.4 排除标准
        2.1.5 剔除、脱落标准
        2.1.6 终止标准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方法
        2.2.2 给药方法
        2.2.3 观察内容
        2.2.4 临床疗效判定标准
        2.2.5 不良事件记录
        2.2.6 技术路线(见附录1)
        2.2.7 临床观察记录表(见附录2、3)
        2.2.8 统计学处理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病例分组及分析
        2.3.2 病例构成情况
        2.3.3 疗效评定结果比较
        2.3.4 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2.3.5 病情与疗效的关系比较
        2.3.6 病程与疗效的关系比较
        2.3.7 喂养方式与患儿腹泻的发生关系比较
        2.3.8 不同喂养方式之间的疗效对比
        2.3.9 不同兼夹证之间的疗效对比
        2.3.10 不良反应观察
第三章 讨论
    3.1 结果分析与探讨
        3.1.1 病例构成比较
        3.1.2 症状比较
        3.1.3 疗效比较
        3.1.4 病情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比较
        3.1.5 病程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比较
        3.1.6 不同喂养方式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比较
        3.1.7 不同兼证与疗效之间的关系比较
    3.2 立方依据与七味白术散加味方解
    3.3 脾虚泄泻伴不同兼证的探讨
        3.3.1 兼脾肾阳虚
        3.3.2 兼湿邪内盛
        3.3.3 兼饮食积滞
    3.4 问题及展望
        3.4.1 用药安全性分析
        3.4.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3.4.3 今后的研究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技术路线图
    附录2:小儿脾虚泄泻临床观察记录表
    附录3:临床观察指标计分表
    附录4:综述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2)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闫慧敏老师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
    一、闫慧敏老师的学术渊源
        (一) 传承刘韵远先生学术思想
        (二) 汲取王鹏飞先生脾胃病辨治精髓
        (三) 博采众长 兼收并蓄 形成自己的学术思想
        (四) 注重创新探索 中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并重
        1. 率先开展小儿胃镜检查 突出小儿脾胃病中医特色诊疗
        2. 开发痰喘宁合剂 弥补小儿咳嗽用药不足
        3. 临床与科研并重 拓宽思路 探索疑难病症的中西医结合诊疗
        (五) 传道授业解惑硕 果累累
    二、闫慧敏老师学术思想总结
        (一) 先辨病 其次辨证 谨守病机
        (二) 四诊合参 尤重小儿望诊
        (三) 扶正祛邪并重标 本同治
        1. 扶正祛邪之法概述
        2. 扶正为治本之法 以脾为核心 兼顾其他脏腑
        3. 祛邪为关键环节 内外之邪兼顾
        (四) 用药清轻严谨 善用药对
    三、闫慧敏老师临床诊疗经验总结
        (一) 谨守扶正祛邪之则治疗小儿脾系疾病
        1. 扶正健脾以平补脾胃 醒脾助运
        2. 肝脾同治 调畅气机以解气机壅塞
        3. 活用消导以祛食积之邪 消补兼施
        4. 祛除湿热之邪 攻伐有度
        5. 久病注重祛除瘀邪
        (二) 闫老师治疗小儿脾系疾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及验案分析
        1. 厌食
        2. 胃痛(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
        3. 胎黄
        4. 滞颐
        5. 便秘
        (三) 谨守扶正祛邪之则治疗小儿肺系疾病
        1. 外感咳嗽初起 祛除外邪为要 避免清泻太过
        2. 急性咳喘祛除痰阻 重在治肺调气
        3. 慢性咳喘重在扶正 培土生金兼以温肾
        4. 反复咳喘 扶正祛邪 分期而治 标本兼顾
        5. 扶正不忘活血逐瘀 阻止咳喘反复发生
        (四) 闫老师治疗小儿肺系疾病的临床诊疗经验及验案分析
        1. 闭塞性细支气管炎
        2. 痰湿蕴肺型慢性咳嗽
        3. 腺样体肥大
        (五) 闫老师对其他系统疾病的治疗
        1. 霰粒肿
        2. 麦粒肿
        3. 舔疮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
    英文缩略词表
    文献综述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中西医研究概况
        一、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医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前言
    一、闫慧敏老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及其迁延期证候研究
        (一) 闫慧敏老师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及其迁延期辨证分型依据
        1. 闫慧敏老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
        2.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辨证分型依据
        (二)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迁延期证候研究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
        研究方法
        结果
        结论
        讨论
        小结
        (三) 养阴清瘀汤主要方药及立方依据
    二、养阴清瘀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临床资料
        诊断标准
        研究方法
        研究结果
        结论
        讨论
        创新点总结
        小结及心得体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主要研究成果

(4)古今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文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对药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 古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发展演变
    1. 秦汉时期
    2. 晋唐时期
    3. 宋金元时期
    4. 明清时期
    5. 小结
第三部分 泽泻与白术在古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中的炮制与剂量
    1. 药物炮制
        1.1 泽泻不同炮制品的应用
        1.2 白术不同炮制品的应用
    2. 药物的剂量
        2.1 泽泻的剂量
        2.2 白术的剂量
        2.3 泽泻与白术的用量比例
    3. 小结
第四部分 古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数据挖掘
    1. 配伍规律
    2. 方证特点
    3. 小结
第五部分 现代含对药“泽泻-白术”方临床应用的数据挖掘
    1. 基于现代医案的证治规律分析
    2. 现代临床适宜病种
    3. 讨论
第六部分 结论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已发表论文
中医药科研项目查新报告书

(5)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联用及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热毒宁注射液的临床联用
    1.1 与抗菌药物联用
        1.1.1 青霉素类药物
        1.1.2 头孢霉素类药物
        1.1.3 大环内酯类药物
        1.1.4 林可霉素类药物
        1.1.5 喹诺酮类药物
    1.2 与抗病毒药物联用
        1.2.1 干扰素类药物
        1.2.2 核苷类药物
        1.2.3 其他抗病毒药物
2 热毒宁注射液的药物相互作用
    2.1 基于体外配伍的药物相互作用
    2.2 基于肝药酶的代谢性药物相互作用
        2.2.1 有机酸类成分与CYP酶
        2.2.2 环烯醚萜类成分与CYP酶
        2.2.3 黄酮类成分与CYP酶
        2.2.4 热毒宁注射液与CYP酶
3 结语

四、中草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附32例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七味白术散加味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研究[D]. 陈丹.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2(10)
  • [2]闫慧敏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总结及养阴清瘀汤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研究[D]. 郝静.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6(08)
  • [3]中草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疗效观察(附32例分析)[J]. 紫金县黄塘公社卫生院. 新医学, 1970(S7)
  • [4]古今含对药“泽泻-白术”方的文献研究[D]. 胡亚洁.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热毒宁注射液临床联用及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J]. 康丹瑜,耿婷,丁岗,李艳静,黄文哲,萧伟,王振中,马世平. 中国药房, 2017(02)

标签:;  ;  ;  ;  ;  

中草药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观察(附32例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