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药工用中草药防病治病取得可喜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章林,梁尚华[1](2020)在《从《人民日报》看中医药领域群众卫生运动——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核心的述论》文中指出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迅速完成三大改造、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推动各项事业又快又好发展,党和国家在诸多领域和行业的建设过程中都发动了声势浩大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的群众运动,中医药领域同样如此。重点梳理了改革开放前《人民日报》关于中医药领域群众卫生运动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相关论述。总体看来,中医药领域群众卫生运动全方位地支撑了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开展。媒体报道过程中,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被赋予了积极意义,其价值被构建为发挥了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了中西医结合路线,歌颂了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高贵品质,赞美了党中央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
刘海花[2](2019)在《北京医疗队在甘肃的活动与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北京医疗队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的一个专有名词。毛泽东主席于1965年提出“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号召后,率先在上海做试点工作,试点成功后,北京各大医院派出医疗队到医疗资源相对匮乏的安徽、山东、河南、云南、青海、西藏、新疆、宁夏、甘肃等十几个省、市、自治区,为当地人民群众看病治病,不仅保障了他们的身体健康,而且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甘肃自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后,便是东西贸易往来的必经之路和繁华阶段,但自宋之后丝绸之路日益衰落,加之地处内陆,自然环境恶劣,人民生活相对艰难困苦。甘肃解放后,各项事业开始逐步发展,但是医疗卫生事业相对滞后,于是周恩来总理自1967年亲派第一批医疗队入驻甘肃河西地区,此后源源不断先后共分十批,4000多人次的医疗队员来甘肃为广大贫下中农(牧)群众解决了看病难的大问题。一直以来较好的医疗资源都放在中心城市以及发达的城市地区,而广大农村长期没有良好的医疗条件和医疗保障,自毛泽东主席提出“六二六”指示后,党中央做出积极的响应,为甘肃人民带来了先进的医疗人员和技术。带领他们自采自制中草药、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等活动,改变了农村落后的卫生面貌,同时巡回医疗期间不仅要求队员把“卫生革命”和思想理论相结合,而且要抛弃“旧”的医疗观念坚持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并且在医疗期间认真支持“社会主义新生事物”。北京医疗队的巡回医疗对甘肃来说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留下了许多深刻的经验和教训,对于现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祝之友[3](2018)在《中药临床药学之(7) 中药临床药学与处方点评》文中指出
詹文格[4](2018)在《谁来拯救中医》文中研究说明中医是中国的独创智慧,第五大发明,属于独树一帜的医学。中国是中药大国,是中药的发源地,但是这么多年发展下来,到现在中国的中药在国际市场上只占3%5%的份额——是我们中国人不行,还是中医药不行?当代社会,中医既遭过各种争议和排斥,也有令人振奋的复兴和进步,可它发展至今到底是什么现状,遇到怎样的瓶颈?它的未来又在哪里?
曾雪兰[5](2018)在《乡村赤脚医生群体研究(1965~1985) ——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赤脚医生群体兴起于1960年代,活跃于“文革”时期,于改革开放中退出历史舞台。他们的兴衰演变与时代变迁相吻合,其人生轨迹折射出强烈的时代特色。这一群体是值得研究的一个话题。本文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依据大量的档案和文献,结合回忆录和口述访谈史料,以历史学方法为主,辅以社会学方法,采取“自下而上”的视角,考察这一群体的兴起背景和历史演变,重点梳理这个群体的构成,医疗技术和医疗实践,业务关系、政治和社会网络,职业流动、待遇及社会地位等问题,讨论赤脚医生的角色特征及其地位和作用。透过这个话题的梳理和讨论,也可以呈现农村医疗制度的变迁以及农村的日常医疗活动。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考察民国时期和共和国前期的乡村医疗卫生状况。民国时期乡村医疗仍以传统方式为主,现代公共医疗体系远未建立,公共医疗设施残缺不全。共和国成立后,新政权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对原有乡村传统医疗方式实施改造,开始建立乡村现代公共医疗体系,为赤脚医生群体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大规模培养半农半医、不脱产的卫生员和新法接生员,构成了赤脚医生队伍的组织基础。赤脚医生群体的历史演变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运行紧密相关。伴随着农村合作医疗的兴起、繁荣和崩解,赤脚医生群体经历了走向兴盛和逐渐衰落的过程。第二章叙述和分析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结构。主要从文化程度、年龄、性别比例、政治面貌、家庭出身等方面进行群体结构分析;另外采用比较分析法,将北京市赤脚医生的发展概况与全国的情况作比较,以及从人数和结构两方面将京郊赤脚医生群体与其他省、市的赤脚医生群体进行比较。通过比较与分析,得出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结构特征。第三章介绍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医疗技术状况。主要从两方面展开:一方面是京郊赤脚医生的诊疗方式,另一方面是京郊赤脚医生医疗技术提升的方式。京郊赤脚医生的诊疗方式有中医疗法、西医疗法和中西医结合疗法,与各地基本一致。京郊赤脚医生医疗技术提升的方式主要有培训、考核和轮换交流制度。提升方式上,京郊独具特色。尤其是培训工作,与首都具备丰富的医疗资源优势和特殊的政治地位有一定关系。第四章考察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医疗实践活动。他们参与的医疗实践主要有防病治病;参加以防病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参与采、种、制、用中草药运动;做好计划生育和妇幼卫生工作;参与重大灾害与突发中毒事件的医疗救治工作。对医疗实践活动的考察,有助于我们对赤脚医生群体的职业状况获得更为清晰的认识。第五章探析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业务关系、政治和社会网络。主要从赤脚医生的行政、业务管理机构对赤脚医生的管理以及赤脚医生与村庄中各类人员的关系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另外还对京郊赤脚医生参与的政治活动和社会活动作了介绍。第六章考察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的职业流动、待遇及社会地位。主要结合时代背景进行探析。从毛泽东时代到改革年代,赤脚医生群体的待遇和社会地位都发生了变动。职业流动则贯穿于两个时期,但在不同时期,赤脚医生职业流动的方式也有差异。改革年代,赤脚医生群体结构发生较大变动,队伍人数迅速减少。这一时期赤脚医生的职业流动有着不同于毛泽东时代的新特征,职业范围更为广泛,流动也更为频繁。
刘宇豪[6](2018)在《我国赤脚医生的缘起及发展—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个案研究(1968-1985)》文中研究指明“赤脚医生”是1960年代至1980年代对农村不脱产的医疗卫生人员的称呼。1968年9月10日,《红旗》杂志发表调查报告《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随后《人民日报》转载全文,由此揭开了“赤脚医生”产生与传播的序幕。报告发表后,上海市通过会议传达、新闻报道等形式,推广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的经验与做法;上海其他行业也学习赤脚医生的先进经验,同时各尽所能地配合赤脚医生的工作。中央向全国推广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的工作经验,推动医学教育改革。江镇公社的经验还一度走出国门,赤脚医生王桂珍在世界卫生组织向全世界介绍中国的赤脚医生工作。本文利用档案和口述史等史料,对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研究,同时聚焦于江镇公社赤脚医生制度化与经验推广的过程。研究发现,对江镇公社赤脚医生这一正面典型的宣传,从中央到地方均有一个类似的渐变过程:最初中央对江镇公社赤脚医生典型的树立,其意图是推动知识分子与工农兵相结合,改革医学教育;到1970年代中期,江镇公社赤脚医生走向世界,对于其经验的宣传则侧重于向发展中国家推广中国建设一支新型医疗卫生队伍的经验。江镇公社是新中国赤脚医生兴起与发展的一个缩影。1960至1980年代,国家在农村培养了大批赤脚医生。赤脚医生的主要选拔对象是贫下中农子女、觉悟高、高小以上文化程度、工作认真负责的青年。经过四到六个月的初训,赤脚医生就可以上岗为农民治病。赤脚医生在为农民宣传卫生知识、预防和治疗疾病、推行计划生育和新法接生、推广中医和中草药,以及管理合作医疗等方面起到了巨大作用,但也存在突出政治、流于形式、医疗不规范等问题,产生一定程度的混乱和资源的浪费。尽管如此,赤脚医生仍为当时缺医少药的农村带来了基本的医疗保障。时至今日,赤脚医生的历史经验仍然值得借鉴。
孙建[7](2016)在《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长久以来,艾草和艾灸广泛被用来治病救疾,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艾文化。艾文化是由中医药学、民俗学、饮食学、社会学、农学等多学科领域交叉形成的文化表现形式,其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根植于艾文化基础上的艾文化遗产,是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与艾草、艾灸相关的民俗、医药、饮食、养生保健等各种文化遗产的总称,这其中包括诸如思想、人物、书籍、技术、器具等方面,对我国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所以对艾草以及艾文化进行全面的梳理和考证是解读中国古代医学史乃至社会史中诸多历史现象的重要参考。艾文化的历史特征是以艾草作为基点进行解析。本文着重梳理中国古典文献中关于艾草的记载,对其名实进行考证,梳理出艾草有冰台、艾蒿、蕲艾、黄草、医草、灸草等二十几种别名,并且结合古代文献中文字与图例来探究其历史原貌,通过古今对比对艾草成分和功效在各个时期的作用进行分析,从而具象化艾草以及艾草延伸的作用与艾文化之间的重要关系,以便能更全面认识艾的历史作用与艾文化历史内涵。艾灸是艾文化遗产的核心,是艾和火的有效结合,历史非常悠久,是最能代表中国艾文化的文化载体。根据对古籍文献的梳理,艾灸文化的历史传承可分为起源与发展、鼎盛、稳定与衰落和再次兴起四个阶段。早在三国时期曹翕就撰写了我国史上首部灸法专着《曹氏灸方》,到了两晋至唐是灸法的快速发展时期,出现了一些灸法大家及代表性着作。唐宋时期灸法最为盛行,达到了艾灸发展的鼎盛,此时期灸法大家的出现、涌现大量灸疗专着、灸法的专门化和普及化是灸法达到历史高潮主要标志。明清灸法继续发展,但相对唐宋有所缓和。清末至民国时期,艾灸医学由兴盛逐渐走向衰退。对于近现代艾灸的研究,文章以在20世纪30年代开始至今在我国针灸学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澄江针灸学派为个案,通过研究澄江学派近百年来针灸学保护与传承中走过的艰辛和曲折,以传承人、代表作和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为突破口,力争找到对该学派针灸事业得以活态传承至今的原因,通过全方位的剖析艾灸文化的历史脉络,力图勾勒出艾灸文化的历史特征。同时,通过对艾灸有病治病、未病寻病、无病养生“三位一体”和驱寒邪、补元阳、通经络、调正气“四效合一”特点的古典文献进行梳理,探讨艾灸被中国古代人们所推崇,至今长盛不衰的原因。另外,对各时期的艾灸重要传承人、传承人代表作、灸疗的重要思想、对外交流及影响进行分析,从而探究艾灸事业对于中华医学复兴、针灸学术发展以及现代针灸理论体系的构建都具有深刻的历史参考价值与推动社会发展的意义。除了治病救疾之外,由于艾草无毒、温中、逐冷、除湿等药用特性而被古代人们用于日常饮食当中或进行食疗。通过对于古代文献的梳理,考证了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发展与传承,指出艾草茶不仅具有平喘、镇咳、祛痰、止血、凝血、镇静、抗过敏等治疗效果,同时,还有预防感冒、抗肿瘤、护肝利胆、保护心血管的辅助治疗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艾食用在中国历史上分类以及传承情况,指出了艾草是作为中国古代人们常用食料。另外,通过对中日韩三国艾草茶、艾草汁、艾草酒的使用现状,论证了中日韩三国艾饮食文化的异同点。以艾草为中心的民俗文化是一个深深扎根于中国文化且与艾草紧密联系的端午节中。通过对端午挂艾历史的考证、古今挂艾的调查、挂艾的功效(辟邪、厌胜、治病)和洗艾浴的作用四方面来肯定艾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它又促进了以艾草为主题的具有宝贵民俗文化的文学作品的诞生,并且能进一步探讨以“艾”姓起源为着重考证基础点的姓名文化核心内容。从社会学、历史学、植物学、文化学、民族学等多学科交又的运用分析,来探索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找寻艾文化在中国历史文化衍变历程中的作用,从而更为有效的解读中华文化的精髓内涵。尤其是,对于“鲜艾入膳”的药食同源理论分析、艾草洗浴的民俗考证、“艾”字的书写方式不同辨析,都是对艾文化的有效补充。所以,对于艾草的“俗、食、药、灸”四位一体特性的考证研究,是真实反映整个艾文化的重要核心,亦能更为全面和真实描绘出中国古代社会对于艾草使用的历史社会图景,为当今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资源提供历史借鉴。艾民俗文化是具有文化资源的区域特点分布的差异性,不同地区的艾民俗文化都具有独特的文化资源禀赋,都具有自身的地方性民俗特色。另外,从艾文化资源的内部构成要素来看,不同属性的艾文化资源存在着非兼容性,乃至矛盾与冲突。这些艾文化资源,或者说是艾民俗文化在地域上的分布不均衡与文化资源属性的内部矛盾,会造成文化资源开发和实现资本化转向的障碍。要消除这些障碍,实现文化资源间的融合,使艾民俗文化整体资源的优势得以发挥,要将艾民俗文化进行合理的配置、组合、交融、整合,遵循最优化的原则,既要突出文化资源的整体性,又要兼顾区域文化资源个性化的塑造与培育,将不同的文化内容、文化形式的最优良方面组合为一体,使文化资源的价值实现最优化。从实际出发,寻找探索最适合本地特点的文化资源开发模式,因地制宜地发展有地方特色的文化产业,不盲目跟风,做到具有自身独立特性的艾民俗文化,但是又符合整体艾民俗文化的体系要求。针对现今艾文化遗产保护力度不够的现状,通过比较中日韩三国对艾草的利用和艾文化遗产保护上的异同,提出了四点对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建议:其一,政策的持续性保护;其二,中医文化与流派的保护;其三,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其四,艾草及艾草专利的保护。在以上四点建议的基础上,构建起艾文化保护体系,提出对艾文化遗产开发应从种植加工的产业化、艾文化遗产开发的多元化和传承的国际化着手,要有意识地树立一些优秀的榜样,鼓励更多的企事业从事艾相关产品的研究,打造艾文化的知名品牌,积极将艾文化与国际接轨,搭建优质化的国际宣传平台,从而带动艾草产品和产业的发展。
魏刚[8](2013)在《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体育养生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伴随着中华文明进程而产生、发展壮大起来的。它具有修身养性、强身健体和延年益寿的功效。但遗憾的是,尽管在几千年的传统体育养生实践中,人们形成了丰富的养生思想,但是这些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犹如散乱的珍珠,散落在传统体育养生的实践和文献资料中,而没有将其捡起穿成一串,形成一套系统的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专论。基于此,本研究以思想史为切入点,对传统体育养生展开思想史层面的研究,旨在形成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史专论,为丰富传统体育养生理论和推动传统体育养生健康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具有科学价值的理论体系。本研究以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史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手段,通过探寻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发展轨迹,厘清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发展的历史;在对传统体育养生经典和精英话语反思基础上,依托支配人们传统体育养生实践的知识、理论和信仰等一般的知识为素材,建构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理论框架。本研究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并获得相应的结论:第一,传统体育养生思想是指人们在一定的时空语境下,在传统体育养生实践基础上反复思索后形成的对传统体育养生技术和生命的一种认知和观念。传统体育养生思想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一直绵延、萦绕在人们的传统体育养生实践中,支配着传统体育养生的发展。第二,基于“历史关节点”,我们将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发展历史,归纳为以下六个时期,并体现出一条历史发展的主线。即:《周易》-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源头;春秋战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形成;秦唐时期-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发展;宋元明清-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汇聚与整理;中华民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传承与转型;新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丰富与多元。第三,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天人合一说大体是从人体内环境的统一性及人与外界自然的和谐性两个“合一”的方面来指导传统体育养生实践。调和阴阳平衡是传统体育养生的重要法则。传统体育养生根据阴阳互根和相互转化的观点,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和方式,从影响人体健康的内外环境中的阴阳入手,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传统体育养生思想意气说的根源精髓是:培补元气;调和气血;意念引导、心神宜静;形与神俱、形神兼养。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动静说包括偏重“动形养生”、偏重“静以养神”和“动静兼养”三种思想,体现了动中有静、静中有动、动静结合的养生思想。
吴惠珠[9](2012)在《汉唐时期岭南的植物资源及其利用》文中提出汉唐时期,岭南的自然条件优越,丰富的植物资源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食料来源,植物在饮食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岭南人们在适应生态环境的过程中,在长期的饮食中创造了各种植物加工途径。岭南作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窗口,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人口迁移丰富了岭南和其他地区的植物资源,影响了岭南植物资源的利用方式和饮食文化。外来植物文化与岭南本地植物文化融合与碰撞,迸发出更加灿烂的文化。岭南地理环境优越,人们因地制宜发展稻作业和园艺业。汉唐时期,在经济文化交流和中原移民的推动下,稻作技术和园艺技术取得很大的进步,植物品种增多,为人们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岭南人们根据植物的自然属性,在粮食、蔬菜、果木、花卉、酿造业、食疗食养等方面利用植物,还创造了独特的植物加工方式。人们在饮食中对植物功能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实现了植物的充饥功能,还实现了其保健养生的功效。在地形、水文、技术条件等因素的影响下,岭南各个地区的粮食生产出现不平衡,形成了稻米与杂粮并存的粮食结构,并形成了各种有特色的粮食加工方式。汉唐时期,中央政府对岭南园艺业采取扶持的政策,岭南佳果以上贡、交赋税、贸易等形式向中原传播,这些因素都促使岭南的水果栽培和加工技术水平提高。岭南人自古有用酒治病的传统,丰富的花果草木等资源为酿酒业的发展提供优越的物质基础。汉唐时期,岭南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酿酒业规模的扩大和技术的提高。岭南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优越,为野生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食疗食养提供了丰富的植物资源。在经济文化交流的影响下,特别是在中原传来的宗教的影响下,岭南人们逐渐发现、总结并利用了植物的药用价值。他们通过饮食既满足了生理和饮食的需求,也实现了保健、疗疾的功能。研究汉唐时期岭南植物在饮食中的利用对于当今我们发展生态农业,进行保健养生,综合利用植物资源都有现实的启迪意义。
曹素璋[10](2011)在《基于组织与知识双重平衡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药制药业是我国最具原创性优势和自主创新潜力的高技术产业。在中药现代化国家战略引领下,中药产业已成为我国许多省市的战略性产业,中药产业技术创新、竞争力提升和产业发展已成为研究热点。然而,目前关于中药产业技术创新的研究多集中在中药现代化与中药西化的争论上,对中药产业竞争力提升和产业发展的研究也多以国际化和集群化为焦点,真正探讨以实实在在的技术创新战略来实现既具效率又具效能的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发展的研究,尚显薄弱。从创新活动的高度复杂性,尤其是我国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诸多悖论性复杂局面的现状出发,论文将战略管理领域的组合战略概念引入技术创新管理领域,提出了基于组织和知识双重平衡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的研究命题。在对相关研究现状进行评述之后,提出了论文的研究问题和研究框架,对论文研究的相关支撑性理论进行了梳理与评述,尤其是阐述了其局限性和最新发展,论述了其对论文的借鉴与指导作用,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分别从组织维度、知识维度和以动态能力为纽带的组织与知识双重维度,论述了我国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内在机制与战略途径,并进行了实证检验。主要工作和创新如下:(1)构建了一个基于组织和知识双重平衡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该模型是在对我国中药制药业产业环境进行详细的PEST分析后得出,符合我国中药制药业特殊的产业特征和中药现代化战略目标。该模型与现有研究的不同之处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国内现有的技术创新战略和组合创新研究,大多遵循竞争理论或创新系统理论路径。与之不同,论文遵循的是互补性理论和组织双元性理论路径。另一方面,与现有研究中单一维度二变量的双元性技术创新战略不同,论文提出的是双维度四变量的技术创新组合战略双平衡模型。通过操作化之后,论文以我国中药制药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该理论模型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确实能够提高企业的财务绩效和创新绩效。(2)阐明了“既买又造”(make and buy)的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的内部机理,构建了一个内部研发水平与技术许可数量的最优化模型和一个合作创新网络比较优势的理论模型。在论述了“买还是造”(makeor buy)这一交易成本理论经典命题的理论缺陷之后,论证了内部创新战略与外部创新战略具有互补性,内部研发与技术许可相互补充并相互促进,二者的优化可以提高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并保证企业效益,利用扩展的资源基础理论,论证了合作创新网络机制可有效缓解组合战略的资源约束压力。(3)从知识生成角度分析了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战略平衡的内在机理,构建了一个探索性创新和开发性创新在知识生成过程中的多阶段博弈模型,提出了我国中药制药业平衡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的中药创新路线图,并通过仿真,探讨了我国中药制药业平衡开发性创新和探索性创新的组织结构机制。仿真结果表明,通过半隔离的亚群体组织结构设计,可有效实现开发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的生产性动态平衡。(4)构建了组织与知识双维平衡的技术创新战略动态优化选择模型;从创新价值分配角度,构建了组织开放条件下技术创新价值创造与分配以及基于动态能力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模型,论述了动态能力/技术创新战略的交互作用与创新价值分配的关系;构建了一个我国中药制药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博弈模型,分析了我国中药制药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动态匹配与梯度演化过程。上述模型揭示了我国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内在机制与战略途径,符合我国中药制药业的技术经济特征和战略目标,为我国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指明了路径,具有借鉴作用。
二、老药工用中草药防病治病取得可喜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药工用中草药防病治病取得可喜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2)北京医疗队在甘肃的活动与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选题的研究现状 |
三、选题的研究方法 |
四、选题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北京医疗队赴甘概述 |
第一节 “六二六”指示发出的背景 |
第二节 北京医疗队来甘缘由 |
第二章 北京医疗队在甘肃的工作实践 |
第一节 直接从事疾病防治和卫生事业建设 |
第二节 协助政府完善地方医疗体系 |
第三章 北京医疗队在甘肃巡回医疗的特点 |
第一节 改善高寒偏远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条件 |
第二节 坚持走“中西医结合道路” |
第三节 热情支持“社会主义新生事物” |
第四章 北京医疗队对甘肃医疗卫生事业的影响 |
第一节 促进甘肃省基层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
第二节 促进甘肃省人民群众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改变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谁来拯救中医(论文提纲范文)
一、国医的源头 |
二、我们正在见证中医药的消亡 |
三、中医界的傲慢与偏见 |
四、困惑中的高等中医药教育 |
五、我们究竟该怎样看待中医? |
(5)乡村赤脚医生群体研究(1965~1985) ——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论文设计 |
1.概念和时空界定 |
2.讨论的话题 |
3.文献史料说明 |
4.写作路径和框架 |
第一章 赤脚医生的兴起背景和历史演变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和共和国前期的乡村医疗建设 |
一、民国时期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
二、共和国前期的乡村医疗卫生体系 |
第二节 赤脚医生的前身 |
一、培养乡村医务人员任务的提出 |
二、半农半医和不脱产卫生员 |
三、新法接生员 |
第三节 赤脚医生的成长和式微 |
一、群体构成 |
二、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的发展 |
三、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的衰落 |
第二章 赤脚医生群体的结构 |
第一节 群体概况 |
一、农村不脱产卫生人员概况 |
二、京郊赤脚医生概况 |
第二节 京郊赤脚医生群体结构演变特征 |
一、文化程度、年龄和性别比例 |
二、政治面貌和家庭出身 |
第三节 京郊赤脚医生群体与其他地方的比较 |
一、人数的比较 |
二、结构的比较 |
第三章 赤脚医生的医疗技术 |
第一节 京郊赤脚医生医疗技术的提升 |
一、培训制度 |
二、考核制度 |
三、轮换交流制度 |
第二节 京郊赤脚医生的医疗方式 |
一、传统中医疗法 |
二、西医疗法 |
三、中西医结合疗法 |
第四章 赤脚医生的医疗实践 |
第一节 防病治病与公共卫生工作 |
一、防病治病 |
二、公共卫生工作 |
第二节 采、种、制、用中草药 |
一、采、种、制、用中草药运动的开展 |
二、采、种、制、用中草药 |
三、发挥的作用与评价 |
第三节 计划生育和妇幼卫生 |
第四节 重大灾害与突发中毒事件的医疗救治 |
第五章 赤脚医生的业务关系、政治和社会网络 |
第一节 政治关系网络 |
一、公社和大队的行政管理 |
二、与大队干部的关系 |
第二节 业务关系网络 |
一、公社卫生院的业务管理 |
二、同行之间的关系 |
第三节 基层社会网络 |
一、与家庭成员的关系 |
二、与社员的关系 |
第四节 政治活动与社会活动 |
第六章 赤脚医生的职业流动、待遇及社会地位 |
第一节 京郊赤脚医生的待遇和社会地位 |
一、报酬的构成 |
二、报酬的变动 |
三、社会地位的变化 |
第二节 京郊赤脚医生的职业流动 |
一、改革前赤脚医生的流动 |
二、改革时期赤脚医生的流动 |
结论 |
余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我国赤脚医生的缘起及发展—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个案研究(1968-1985)(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四)江镇相关情况概述 |
一、赤脚医生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缺医少药:农村医疗卫生的普遍现实 |
(二)政治上:“六·二六”指示与对知识分子再教育 |
(三)经济上:城乡二元结构下最经济的选择 |
(四)社会文化上:赤脚医生本地化 |
二、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的缘起 |
(一)赤脚医生的前身:卫生员、保健员 |
1.卫生员与保健员的产生 |
2.江镇公社保健员的产生 |
(二)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的产生 |
1.巡回医疗队下乡推动赤脚医生的培养 |
2.江镇公社首批赤脚医生的产生 |
三、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的发展及其经验推广 |
(一)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的制度化 |
1.赤脚医生的选拔 |
2.赤脚医生的培训 |
3.赤脚医生的工作内容 |
4.赤脚医生的经济待遇 |
5.赤脚医生的管理与考核 |
(二)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经验的推广 |
1.《从“赤脚医生”的成长看医学教育革命的方向》的出炉 |
2.上海市对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经验的推广 |
3.中央对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经验的推广 |
4.江镇公社赤脚医生走向国际 |
四、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的衰落与转型 |
(一)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的衰落 |
1.上海市赤脚医生的衰落 |
2.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的衰落 |
(二)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的转型 |
1.“赤脚医生”转型为“乡村医生” |
2.江镇公社赤脚医生的转型 |
五、关于赤脚医生的评价 |
(一)赤脚医生的积极作用 |
1.为农民防病治病,保护了农村劳动力 |
2.方便农民就医,形成了良好的医患关系 |
3.发掘中医药宝库,降低了就医成本 |
(二)赤脚医生的局限性 |
1.“左”的影响使很多工作流于形式 |
2.不按医学和教育规律办事 |
3.医疗水平受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赤脚医生访谈提纲 |
(二)口述历史访谈摘录 |
1.金宝川医生访谈摘录 |
2.龚革新医生访谈摘录 |
3.杨国荣医生访谈摘录 |
4.高福祥医生访谈摘录 |
5.张大新医生访谈摘录 |
致谢 |
(7)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艾草名实及其种植加工 |
第一节 艾草名实 |
一、艾草的植物形态 |
二、艾草的本草学记载 |
三、艾草的种类 |
四、艾草的成分与功效 |
第二节 艾草的种植 |
一、种植方式与技术 |
二、田间管理 |
三、采收和储藏 |
第三节 艾草的加工 |
一、艾叶的炮制 |
二、艾绒的加工 |
三、艾炷的制作 |
第二章 艾灸文化 |
第一节 艾灸的基础 |
一、艾绒取火 |
二、艾灸材料 |
三、艾灸器具 |
第二节 艾灸的历史传承 |
一、艾灸的起源与发展 |
二、艾灸的鼎盛时期 |
三、艾灸的稳定与衰落 |
四、艾灸的再次兴起 |
第三节 艾灸的功效 |
一、艾灸分类 |
二、艾灸防病 |
三、艾灸治病 |
四、艾灸诊治疾病谱 |
第三章 艾饮食文化 |
第一节 艾草茶发展与传承 |
一、艾草茶历史 |
二、艾草茶的加工及种类 |
三、艾草茶功效 |
第二节 艾草汁与艾草酒 |
一、艾草汁 |
二、艾草酒 |
第三节 艾食用文化 |
一、艾食用历史 |
二、艾食用分类 |
第四节 中日韩艾饮食文化的比较 |
一、中日韩艾草茶的交流 |
二、中日韩艾食用文化的差异 |
第四章 艾民俗文化 |
第一节 端午挂艾 |
一、端午挂艾历史 |
二、端午挂艾调查 |
三、端午挂艾功效 |
第二节 艾草浴 |
一、艾草浴历史 |
二、艾草浴分类 |
三、艾草浴功效 |
第三节 中日韩艾民俗文化的比较 |
一、挂艾草 |
二、戴艾虎 |
三、洗艾浴 |
第四节 艾其它民俗 |
一、“艾”字与姓和名 |
二、艾草护种 |
三、艾草与文学作品 |
四、艾草与礼俗和科技 |
第五章 艾文化遗产传承困境与保护 |
第一节 艾文化遗产传承的困境 |
一、艾灸发展的困惑 |
二、艾文化遗产的遗失和变味 |
三、艾草研究不够深入 |
第二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象 |
一、艾文化传承人的保护 |
二、艾相关专利的保护 |
三、中医文化的保护 |
第三节 艾文化遗产保护的对策 |
一、促进遗产主体的多元化 |
二、借鉴国外发展的经验 |
三、推动艾产品的开发 |
四、拓宽艾草的利用领域 |
五、构建艾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加学术会议 |
(8)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选题依据、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
二、 研究对象与方法 |
三、 文献综述 |
四、 相关概念释义 |
五、 研究框架 |
上篇 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时代变迁 |
第一章 《周易》——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源头 |
一、 《周易》概述 |
二、 《周易》对传统体育养生的渗透 |
小结 |
第二章 春秋战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形成 |
一、 儒家养生思想 |
二、 道家养生思想 |
三、 墨家的养生思想 |
四、 医家养生思想 |
五、 杂家的养生思想 |
小结 |
第三章 秦唐时期——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发展 |
一、 秦、汉、三国时期的传统体育养生思想 |
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传统体育养生 |
三、 隋唐时期的传统体育养生思想 |
小结 |
第四章 宋元明清——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汇聚与整理 |
一、 宋元时期的传统体育养生思想 |
二、 明清时期的传统体育养生思想 |
小结 |
第五章 中华民国——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传承与转型 |
小结 |
第六章 新中国时期——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丰富与多元 |
一、 传统体育养生的“新体育”思想时期 |
二、 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科学发展时期 |
小结 |
下篇 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理论的凝练 |
第七章 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天人合一说 |
一、 “天人合一”思想概述 |
二、 传统体育养生中的“天人合一”说 |
小结 |
第八章 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阴阳五行说 |
一、 阴阳五行学说概述 |
二、 传统体育养生中的阴阳五行观 |
小结 |
第九章 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意气说 |
一、 传统体育养生的意气说内涵与渊源 |
二、 传统体育养生意气说的根源精髓 |
三、 传统体育养生意气说在拳术养生中的体现——以太极拳为例 |
小结 |
第十章 传统体育养生思想的动静兼顾说 |
一、 偏重“动形养生”的思想 |
二、 偏重“静以养神”的思想 |
三、 “动形养生”和“静以养神”思想的辨析 |
四、 “动静兼养”的传统体育养生思想 |
五、 “适度”的传统体育养生思想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访谈提纲 |
(9)汉唐时期岭南的植物资源及其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及论文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框架 |
1.4 概念的界定及相关问题 |
1.4.1 研究的空间和时间的界定 |
1.4.2 汉唐岭南的地理环境和社会环境 |
1.5 研究方法 |
2 汉唐岭南的粮食作物及其加工利用 |
2.1 汉唐岭南粮食的生产 |
2.1.1 汉唐岭南稻作业的发展 |
2.1.2 汉唐岭南杂粮种植业的发展 |
2.1.3 汉唐岭南的粮食结构 |
2.2 汉唐岭南粮食的加工利用方式 |
3 汉唐岭南的蔬菜果木及其加工利用 |
3.1 汉唐岭南的蔬菜的种植及其加工利用 |
3.1.1 汉唐岭南蔬菜的概况 |
3.1.2 汉唐岭南蔬菜的加工利用方式 |
3.2 汉唐岭南水果的种植及其加工利用 |
3.2.1 汉唐岭南水果的概况 |
3.2.2 汉唐岭南水果业发展的社会因素 |
3.2.3 汉唐岭南水果的种植技术 |
3.2.4 汉唐岭南水果的加工利用方式 |
4 汉唐岭南植物资源与酿造业 |
4.1 汉唐岭南酿造业的概况 |
4.2 汉唐岭南酿酒业的发展 |
4.2.1 岭南果木花草与酿酒业 |
4.2.2 岭南酿酒技术的发展 |
5 汉唐岭南的植物资源与食疗食养 |
5.1 汉唐宗教对岭南的食疗食养文化的影响 |
5.2 汉唐海外医学对岭南食疗食养的影响 |
5.3 汉唐岭南食疗食养的植物原料 |
5.4 汉唐岭南食疗食养的典型表现形式 |
5.4.1 粽子 |
5.4.2 汤液 |
5.5 汉唐岭南食疗食养的深远影响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
致谢 |
(10)基于组织与知识双重平衡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实际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研究文献评述 |
1.3.1 关于组合战略的研究 |
1.3.2 关于技术创新战略的研究 |
1.3.3 关于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的研究 |
1.3.4 相关研究总结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与逻辑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逻辑框架 |
第二章 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理论支撑与借鉴 |
2.1 战略管理理论 |
2.1.1 资源基础理论 |
2.1.2 动态能力理论 |
2.2 技术创新理论 |
2.2.1 技术范式-技术轨道理论 |
2.2.2 技术体制理论 |
2.2.3 产业创新系统理论 |
2.3 交易成本经济学理论 |
2.4 互补性理论 |
2.5 组织双元性理论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理论模型 |
3.1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战略的政治法律环境分析 |
3.2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
3.3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经济环境分析 |
3.4 中药制药业技术特征分析 |
3.5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理论模型 |
3.5.1 基于产业特征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
3.5.2 多重目标下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
3.5.3 基于双重平衡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的理论模型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组织维度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 |
4.1 基于组织维度的技术创新战略形态 |
4.1.1 内部创新战略 |
4.1.2 外部创新战略 |
4.1.3 合作创新战略 |
4.2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能否既买又造 |
4.2.1 交易成本理论组织边界经典命题批判 |
4.2.2 既买又造的技术创新组合战略内部机理分析 |
4.3 内部研发水平与技术许可数量的最优化模型 |
4.3.1 内部研发与技术许可决策的结构模型 |
4.3.2 最优技术许可数量选择 |
4.3.3 最优内部研发水平选择 |
4.4 合作创新网络比较优势的理论模型 |
4.4.1 单个双边创新联盟的比较优势 |
4.4.2 独立多伙伴创新网络的比较优势 |
4.4.3 相互依赖的多伙伴创新网络的比较优势 |
4.4.4 任意创新联盟网络的比较优势 |
4.5 基于组织维度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模型 |
4.5.1 我国中药制药业的技术许可战略 |
4.5.2 我国中药制药业的研发外包战略 |
4.5.3 我国中药制药业的技术并购战略 |
4.5.4 我国中药制药业的合作创新战略 |
4.5.5 平衡内外部创新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运行框架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知识维度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 |
5.1 基于知识维度的技术创新战略形态 |
5.1.1 探索性创新战略 |
5.1.2 开发性创新战略 |
5.1.3 开发性创新战略与探索性创新战略的平衡 |
5.2 基于知识生成的开发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组合战略机理分析 |
5.2.1 开发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的概念操作化 |
5.2.2 基于搜索深度的知识生成与技术创新 |
5.2.3 基于搜索广度的知识生成与技术创新 |
5.2.4 基于搜索深度与搜索广度交互作用的技术创新组合战略 |
5.2.5 开发性创新战略与探索性创新战略的多阶段博弈模型 |
5.3 基于知识维度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 |
5.3.1 中医药的知识特征 |
5.3.2 基于开发与探索相结合的中药创新路线图 |
5.3.3 中药开发性创新 |
5.3.4 中药探索性创新 |
5.3.5 中药开发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的平衡 |
5.4 中药开发性创新与探索性创新组合战略的组织结构机制仿真研究 |
5.4.1 仿真模型的构建 |
5.4.2 m/s广义支付函数的形式化描述 |
5.4.3 模型参数与仿真步骤 |
5.4.4 仿真结果 |
5.4.5 仿真结果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双重平衡组合战略优化 |
6.1 基于动态能力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战略优化 |
6.1.1 产业震荡、动态能力与创新需求 |
6.1.2 动态能力的数理定义 |
6.1.3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转换的时机选择 |
6.1.4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组织形式选择 |
6.1.5 企业技术创新战略的组织与知识双重维度动态优化选择 |
6.2 组织开放条件下中药制药业动态能力与技术创新价值分配 |
6.2.1 组织开放条件下技术创新的价值创造与分配 |
6.2.2 组织开放条件下基于动态能力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 |
6.2.3 动态能力/创新战略的互动与创新价值的分配 |
6.3 中药制药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动态演化 |
6.3.1 中药制药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博弈分析 |
6.3.2 中药制药业技术能力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 |
6.3.3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梯度演化模型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实证研究 |
7.1 技术创新双组合战略的操作化模型 |
7.2 研究假设 |
7.3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7.4 变量设计 |
7.5 模型估计 |
7.6 估计结果与讨论 |
7.7 研究结论 |
7.8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论文总结 |
8.1.1 主要工作与结论 |
8.1.2 主要创新点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四、老药工用中草药防病治病取得可喜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人民日报》看中医药领域群众卫生运动——以“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核心的述论[J]. 章林,梁尚华. 中医药文化, 2020(06)
- [2]北京医疗队在甘肃的活动与影响[D]. 刘海花. 西北民族大学, 2019(02)
- [3]中药临床药学之(7) 中药临床药学与处方点评[A]. 祝之友. 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中医临床药学分会年会暨中药临床药学培训班论文汇编, 2018
- [4]谁来拯救中医[J]. 詹文格. 北京文学(精彩阅读), 2018(06)
- [5]乡村赤脚医生群体研究(1965~1985) ——以北京市郊区为中心[D]. 曾雪兰.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6]我国赤脚医生的缘起及发展—上海市川沙县江镇公社个案研究(1968-1985)[D]. 刘宇豪.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1)
- [7]中国艾文化遗产研究[D]. 孙建.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1)
- [8]传统体育养生思想史研究[D]. 魏刚. 苏州大学, 2013(11)
- [9]汉唐时期岭南的植物资源及其利用[D]. 吴惠珠. 郑州大学, 2012(10)
- [10]基于组织与知识双重平衡的中药制药业技术创新组合战略研究[D]. 曹素璋. 中南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