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文献综述)
蒙湛月[1](2020)在《恶势力犯罪及其司法认定》文中提出在当前扫黑除恶取得丰硕战果的大背景下,恶势力犯罪的司法认定工作要准确把握刑事法律和刑事政策的关系,警惕扫黑除恶斗争工作的扩大化、指标化。“恶势力”是极具中国特色的本土化概念,随着刑事法治的发展,恶势力概念逐步规范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联合颁发的《关于办理恶势力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丰富了恶势力犯罪的概念内涵及特征,为恶势力犯罪的司法认定工作提供指导意见。然而,结合我国关于恶势力犯罪的司法认定现状,目前仍然存在恶势力犯罪认定标准模糊、认定方法不明确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扫黑除恶工作的开展。准确认定恶势力犯罪,准确区分恶势力犯罪与普通共同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应当采用多特征综合分析法,全面把握“组织特征”、“行为特征”、“危害性特征”及“发展特征”四个基本特征,综合判断“为非作恶,欺压百姓”的本质特征。在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以及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指导下,依法进行恶势力犯罪的司法认定工作,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康树华[2](1997)在《中国大陆带黑社会性质犯罪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文中认为 新中国成立之后党和政府象对待卖淫、赌博等丑恶社会现象一样,严厉打击清除了黑社会犯罪。解放后短短几年,猖狂泛滥的黑社会犯罪便在大陆消声匿迹。然而,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出现了黑社会势力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或称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所谓“带黑社会性质犯罪”,指某些集团犯罪已具有黑社会犯罪的某些痕迹和性质,但还不具备黑社会犯罪的完整特征,属于在集团犯罪之上,向黑社会犯罪过渡的一种中间形态。比一般集团犯罪严重,不及典型的黑社会犯罪。因此,当今中国大陆研究犯罪问题的学者及司法部门对中国大陆的黑社会势力犯罪经常使用上述的概念。
刘香梅[3](2018)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大陆)有组织犯罪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有组织犯罪”这个专有名词虽然引自国外,但在中国,这个问题出现已久。在封建旧社会时期,出现的一些秘密社团组织,如天地会、青红帮都可说是一种有组织犯罪,到了民国时期,由上海流氓“三大亨”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领导的青帮更是名噪一时。有组织犯罪问题是中国建设文明和谐社会的重要影响因素,随着社会的转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中国有组织犯罪问题尤为严重。社会转型时期,中国在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上都作了重大的变革。新旧体制更替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滋生蔓延了有组织犯罪问题,让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有组织犯罪问题不仅破坏了社会治安和市场经济的正常有序发展,更对人民的生活造成了严重困扰,如财产损失和精神摧残等。对于这十年间中国发生的有组织犯罪问题,本文从组织程度和犯罪手段两个方面进行了归类详述,从活动领域、成员结构、组织形式、犯罪内容和犯罪形式几个方面概述了这一时期中国有组织犯罪问题的表现特征。本论文以历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对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有组织犯罪问题产生的缘由进行了深入的探究,主要是从转型引发的社会综合症、体制转型陷入的困境及境外黑社会组织的渗透与影响三个方面进行阐述。最后,综合这一时期中国有组织犯罪问题的发展现状,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与精神三个方面详述了有组织犯罪问题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王锡章[4](2017)在《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取证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社会矛盾冲突日益突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呈蔓延之势。从实践情况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取证中证据需求与供给之间的紧张尤为明显。面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侦查取证实践中的诸多难题,文章首先从犯罪学、刑法学、侦查学三个学科视角,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问题研究学术史进行了梳理,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取证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以及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相关法律规范进行了阐述。在此基础上,从侦查管辖制度、立案程序、强制措施体系、侦查讯问制度、律师介入侦查等方面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面临的程序法困境进行了探讨,并从证据法角度对当下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侦查取证问题进行了反思。最后,文章结合具体案例从公安机关的侦防体制、公安机关内部的侦查权力分工、侦查措施手段等方面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取证中的制度性困境以及具体对策措施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论证。文章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侦查取证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归纳出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侦查取证指引,进而充实国内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侦查取证问题研究的理论实践和学术经验,为当代中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治理问题提供两方面的建议。文章的创新之处在于分别从犯罪学、刑法学、刑事诉讼法学、侦查学等多学科出发,用不同视角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证据体系进行考察,打通各学科之间的壁垒,并对一些理论观点进行了修正,希望以此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立法者的反思,促进有关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立法完善。此外,文章尤其提倡在对待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问题上的“治理思维”,将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活动纳入公安机关警务行动、国家的社会治理行动体系之中进行考察;将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视为一种社会问题进行治理,针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进行特别立法,以实现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有效治理,这对于提升公安机关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的侦查取证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邱格屏[5](2010)在《媒体视角下的黑社会组织六十年》文中研究指明过去的60年中,黑社会组织在中国经历了从隐匿到现身再到高调出场的三个阶段,这一点从媒体对于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报道中可以一目了然。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黑社会基本上销声匿迹。此后至1997年《刑法》出台,黑社会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进入21世纪,黑社会组织也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在商界和官场寻找机会。
王秀梅,司伟攀[6](2020)在《“扫黑打伞”刑法适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现行《刑法》是将"保护伞"作为黑社会性质组织认定的"选择性"要件,改变了之前"必备性"要件的地位。依据刑法理论的解释以及"扫黑"的现实需要,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之外的其他国家工作人员也可作为"保护伞"成立的主体。黑社会性质组织和保护伞的结合主要有四种模式,具体分类对实现"打准打实"的目的具有重要作用。在审理"扫黑打伞"刑事案件中,应坚持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当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与徇私枉法罪发生竞合时,应根据法条竞合的适用原则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方面,认定具体的犯罪。而四种模式中的罪数认定,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对不同模式的行为分别进行认定。此外,通过解释刑法总则、分则之间关系,否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刑罚适用中存在"重复评价"。
王名湖,王茜[7](2002)在《湖南省黑恶势力犯罪及其控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研究的黑恶势力犯罪,是指有组织犯罪、带黑社会性质的团伙犯罪和流氓恶势力犯罪的总称。当前,湖南省社会、政治经济状况总的说是好的,但治安形势不容乐观,刑事犯罪发案总量上升,暴力犯罪升级。杀人、抢劫、爆炸、涉枪、涉毒等暴力犯罪和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犯罪数量成倍增长,危害加剧,严重危害社会稳定。一些地方和领域诈骗、走私贩私、骗税、制售假冒伪劣
陈克伟[8](2004)在《断代式发展 ——我国黑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与规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我国黑社会势力发展迅速,对社会的综合影响与日俱增,严重破坏了社会秩序,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黑社会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社会结构的完善等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对于黑社会,需要从其生长的过程、方式和原因等多个方面加以研究。然而,本文仅以纯描述的方式来勾画我国黑社会犯罪的状况及其演变规律,以说明我国黑社会犯罪发展的独特历程。这是一种对研究方法的有意选择,而不是对黑社会成因的忽略。通过对黑社会发展状况的描述性研究,可以显现出中国黑社会犯罪的演变规律及其与中国社会之间的联结关系,因而与黑社会的原因研究有可沟通之处。我国黑社会势力走的是一条断代式发展之路,即我国当代黑社会是在与传统黑社会势力发展发生断裂的情况下再生出来的。本文分成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了黑社会的基本涵义及与黑社会相关的概念。第二部分主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前我国黑社会势力的发展历程。第三部分主要介绍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黑社会的再生与发展以及当前我国黑社会的结构与特点。第四部分主要阐述了黑社会的断代式发展道路及其社会背景,以此说明黑社会势力的发展与特定时代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密切相连。
邱格屏[9](2010)在《媒体视角下的黑社会组织六十年》文中研究说明过去的60年中,黑社会组织在中国经历了从隐匿到现身再到高调出场的三个阶段,这一点从媒体对于黑社会组织犯罪的报道中可以一目了然。改革开放前的30年间,黑社会基本上销声匿迹。此后至1997年《刑法》出台,黑社会日渐引起人们的关注。进入21世纪,黑社会组织也逐渐从幕后走到台前,在商界和官场寻找机会。
康树华[10](1997)在《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文中研究指明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种种复杂的原因,出现了黑社会势力——具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或称带黑社会性质的犯罪。这种犯罪是指某些集团犯罪已具有黑社会犯罪的某些痕迹和性质,但还不具备黑社会犯罪的完整特征,属于在集团犯罪之上,向黑社会犯罪过渡的一种中间形态。本文拟就其现状及发展趋势,谈谈自己的看法。
二、带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带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1)恶势力犯罪及其司法认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恶势力犯罪概述 |
第一节 恶势力犯罪的概念 |
一、恶势力犯罪概念的规范化历程 |
二、恶势力犯罪概念的争议 |
三、有组织犯罪理论关于恶势力犯罪概念的解释 |
第二节 我国恶势力犯罪的发展历程 |
一、我国恶势力犯罪的发展 |
二、惩治恶势力犯罪的历史进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恶势力犯罪的司法认定概况 |
第一节 司法实践中恶势力犯罪认定的现状 |
一、恶势力犯罪的认定结果 |
二、关于恶势力犯罪团伙的表述 |
三、恶势力犯罪所涉罪名 |
四、律师关于恶势力犯罪的辩护意见 |
第二节 恶势力犯罪的司法认定问题 |
一、恶势力犯罪认定标准的问题 |
二、“除恶务尽”的刑法边界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恶势力犯罪的特征分析与类型分析 |
第一节 恶势力犯罪的基本特征 |
一、恶势力犯罪的组织特征 |
二、恶势力犯罪的行为特征 |
三、恶势力犯罪的发展特征 |
四、恶势力犯罪的危害性特征 |
第二节 恶势力犯罪的基本类型 |
一、网络恶势力犯罪 |
二、农村恶势力犯罪 |
三、“套路贷”恶势力犯罪 |
四、其他类型的恶势力犯罪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恶势力犯罪的司法认定 |
第一节 恶势力犯罪司法认定工作的前提 |
一、坚持罪刑法定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
二、准确把握宽严相济形势政策的要求 |
三、强化证据意识和程序意识 |
第二节 恶势力犯罪的认定思路 |
一、恶势力犯罪本质特征的认定:四个“明显”法 |
二、总体认定思路:多特征综合法 |
第三节 恶势力犯罪与普通共同犯罪、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
一、区分恶势力犯罪与普通共同犯罪的标准 |
二、区分恶势力犯罪团伙与恶势力犯罪集团的标准 |
三、区分恶势力犯罪组织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标准 |
第四节 恶势力犯罪的罪名适用 |
一、寻衅滋事罪 |
二、敲诈勒索罪 |
三、强迫交易罪 |
四、非法拘禁罪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大陆)有组织犯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创新和不足之处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创新和不足之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有组织犯罪的界定 |
2.1 有组织犯罪的概念 |
2.1.1 国外学者关于有组织犯罪概念的观点 |
2.1.2 我国学者关于有组织犯罪概念的观点 |
2.2 有组织犯罪的类型划分 |
2.2.1 按组织化程度分 |
2.2.2 按犯罪手段分 |
第3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有组织犯罪情况及特征 |
3.1 九十年代中国有组织犯罪表现情况 |
3.1.1 组织化程度类型表现 |
3.1.2 犯罪手段类型表现 |
3.2 九十年代中国有组织犯罪表现特征 |
3.2.1 域化特点分明 |
3.2.2 成员结构及组织形式复杂多样 |
3.2.3 犯罪内容及形式多元化 |
第4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有组织犯罪产生的原因 |
4.1 社会转型期的综合症 |
4.1.1 社会结构的失衡 |
4.1.2 国有企业转型带来的问题 |
4.1.3 相对过剩人口与弱势群体增多 |
4.2 体制转型僵化引发的问题 |
4.2.1 “权利寻租”问题突出 |
4.2.2 农村基层基础工作“有名无实” |
4.2.3 黑社会亚文化的遗留与再生 |
4.3 境外黑社会组织的渗透与影响 |
4.3.1 港澳台地区黑社会组织的渗透 |
4.3.2 境外黑社会组织的影响 |
第5章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有组织犯罪对中国的影响 |
5.1 对社会政治的影响 |
5.1.1 损害党政形象,影响政治文明建设 |
5.1.2 妨碍防腐倡廉工作,不利于基层政权建设 |
5.2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5.2.1 欺行霸市,扰乱社会经济秩序 |
5.2.2 欺压良善,影响百姓正常社会生活 |
5.3 对社会文化与精神的影响 |
5.3.1 传播不良文化,扭曲青年一代是非价值观 |
5.3.2 崇拜暴力手段,炫示龌龊的暴力文化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读研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取证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问题与问题来源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来源 |
1.2 研究综述 |
1.2.1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问题的犯罪学研究 |
1.2.2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问题的刑法学研究 |
1.2.3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问题的侦查学研究 |
1.2.4 成果评价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实证研究方法 |
1.4.2 规范解释法 |
1.4.3 比较研究法 |
1.5 概念使用说明 |
1.6 论文创新与框架 |
1.6.1 论文创新 |
1.6.2 论文框架 |
2 犯罪学视角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取证 |
2.1 案件事实复杂:证据需求量大 |
2.1.1 案件类型数量多 |
2.1.2 组织存续时间长 |
2.2 强大的对抗能力:证据获取困难度高 |
2.2.1 组织、领导者反侦查经验丰富 |
2.2.2 核心成员之间关系紧密 |
2.2.3 核心成员与一般参与者关系松散化 |
2.2.4“保护伞”是侦查取证的巨大障碍 |
3 实体法视角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取证 |
3.1 相关规范梳理 |
3.1.1“四个特征”的出台 |
3.1.2“四个特征”的修正 |
3.1.3“四个特征”的细化 |
3.1.4 小结 |
3.2“组织特征”:成立标志、人数与层级 |
3.2.1 组织的成立标志 |
3.2.2 组织的成员人数 |
3.2.3 组织的结构与层级 |
3.3“经济特征”:来源、用途与金额 |
3.3.1 经济来源:非法与合法之间 |
3.3.2 经济用途:直接与间接之间 |
3.3.3 经济规模:定性与定量之间 |
3.4“行为特征”:暴力性与有组织性 |
3.4.1“软暴力”的类型 |
3.4.2“有组织性”的表现 |
3.5“危害性特征”:一定区域与行业 |
3.5.1 一定区域的不确定性 |
3.5.2 非法行业的行业属性 |
4 程序法视角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取证 |
4.1 侦查管辖制度不适应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的需要 |
4.1.1 侦查指定管辖制度立法不明,实践运行不畅 |
4.1.2 职能管辖制度不利于侦查行动的整体推进 |
4.2 立案程序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的困扰 |
4.2.1“整体立案”之难 |
4.2.2“个案立案”之弊 |
4.3 强制措施体系对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保障不力 |
4.3.1 羁押措施不能有效服务于侦查 |
4.3.2 指定场所监视居住不能合法适用 |
4.4 侦查难度:讯问录像制度的弊端 |
4.5 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能力增强:律师的介入 |
5 证据法视角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取证 |
5.1 证据供给不足 |
5.1.1 犯罪嫌疑人供述激励机制不足:污点证人制度的缺失 |
5.1.2 证人作证保障机制不足:证人保护机制制度的缺陷 |
5.1.3 侦查人员程序规范化意识不足:证据合法性的瑕疵 |
5.2 证据要求特殊 |
5.2.1 印证证明模式要求严 |
5.2.2 确实、充分证明标准高 |
6 侦查体制视角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取证 |
6.1 侦防分开导致侦查基础工作弱化 |
6.1.1 社会监控能力弱化 |
6.1.2 案件线索来源受限 |
6.1.3 证据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保全 |
6.2 侦查权在公安机关内部过度分割 |
6.2.1 权力分割增大侦查协作难度 |
6.2.2 技侦分家弱化侦查效果 |
6.3“联合专案组”办案模式的正当性存疑 |
6.3.1“联合专案组”的合法性之疑 |
6.3.2“联合专案组”的有效性之疑 |
6.4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人员队伍专业化建设程度不高 |
6.4.1 缺乏案件经营意识 |
6.4.2 合法、有效获取犯罪嫌疑人供述的能力不足 |
6.4.3 运用特殊侦查措施的能力较低 |
7 证据指引:沟通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立法与侦查实践的桥梁 |
7.1“组织特征”取证指引 |
7.1.1 组织的“稳定” |
7.1.2 组织的“规模” |
7.1.3 组织的“层级” |
7.1.4 组织的“纪律” |
7.2“经济特征”取证指引 |
7.2.1 经济来源的证据 |
7.2.2 经济用途的证据 |
7.2.3 经济规模的证据 |
7.3“行为特征”取证指引 |
7.3.1 行为“暴力性”的证据 |
7.3.2 行为“组织性”的证据 |
7.4“危害性特征”取证指引 |
7.4.1“保护伞”的证据 |
7.4.2“称霸一方”的证据 |
7.4.3“心理强制”的证据 |
7.4.4“一定区域”的证据 |
7.4.5“一定行业”的证据 |
7.4.6“严重影响”的证据 |
8 结语:从个案侦查到问题治理 |
8.1 个案思维模式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
8.2 社会问题思维模式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 |
8.2.1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破坏了治安秩序 |
8.2.2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破坏了经济秩序 |
8.2.3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破坏了社会生活秩序 |
8.2.4 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破坏了政治生活秩序 |
8.3 社会治理视域下的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问题治理 |
8.3.1 治理的理念:从运动式治理到日常治理 |
8.3.2 治理的基础:大数据与社会监控体系建设 |
8.3.3 治理的手段:完善法律体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研究成果 |
致谢 |
(5)媒体视角下的黑社会组织六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 |
二、偃旗息鼓的黑社会:1949~1979 |
三、渐行渐近的黑社会:1981~1997 |
四、三“道”勾结的黑社会:1997年至今 |
(6)“扫黑打伞”刑法适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黑社会性质组织的认定与保护伞的关系 |
二、保护伞的主体界定及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的结合模式 |
(一)保护伞主体之厘清 |
(二)保护伞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结合的四种模式 |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与保护伞的刑事制裁策略 |
(一)“扫黑打伞”与认罪认罚从宽制度 |
1.“扫黑打伞”中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适用 |
2.“扫黑打伞”适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理解 |
(二)“扫黑打伞”案件的定罪问题 |
1.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与徇私枉法罪的竞合 |
2.四种模式的罪数认定 |
(三)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中“禁止重复评价”原则争议的考量 |
1.“禁止重复评价”的解决方案 |
2.“解释说”的进一步阐释 |
(8)断代式发展 ——我国黑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与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前言 |
第一章 “黑社会”的概念及其辨析 |
第一节 “黑社会”的基本涵义 |
第二节 与“黑社会”概念相关的用语及其辨析 |
一、 黑恶势力 |
二、 黑社会性质组织 |
第二章 中国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历史上的帮会势力 |
一、 清朝帮会势力的形成 |
二、 民国时期黑社会势力的发展 |
第二节 断裂--新中国建国至改革开放期间 黑社会的基本特点 |
一、 1949至1950年对黑社会势力的打击 |
二、 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对黑社会势力的进一步打击 |
三、 对这一阶段打击黑社会势力的简单评述 |
第三章 黑社会的再生与发展 |
第一节 再生--改革开放以来黑社会势力的迅猛发展 |
一、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黑社会的发展 |
二、 20世纪90年代黑社会的发展 |
第二节 当前我国黑社会的结构特征 |
一、 由宗族势力膨胀而蜕变成的黑社会势力 |
二、 地域型的黑社会势力 |
三、 流动人口中的不良团伙转化成的黑社会势力 |
四、 城市中的流氓团伙转化成的黑社会势力 |
第三节 当前我国黑社会的特点 |
一、 发展不成熟,组织化程度低,缺乏明确的长远目标,目光短浅 |
二、 各个黑社会组织之间处于孤立分散状态,缺乏系统性的沟通协调组织 |
三、 在内部亚文化方面,以传统的帮会文化为模板 |
四、 逐渐注重寻找政治代言人,向政治领域渗透,用公权力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
五、 逐渐注重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黑社会势力进行联合,加快融入到世界性犯罪体系中去,以促进自身的发展 |
第四章 断代式的发展: 我国黑社会形成与发展的基本规律 |
一、 断代式的发展 |
二、 中国黑社会断代式发展的社会背景 |
结语 |
参考书目 |
(9)媒体视角下的黑社会组织六十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方法 |
二、偃旗息鼓的黑社会:1949~1979 |
三、渐行渐近的黑社会:1981~1997 |
四、三“道”勾结的黑社会:1997年至今 |
四、带黑社会性质犯罪团伙特征及其发展趋势(论文参考文献)
- [1]恶势力犯罪及其司法认定[D]. 蒙湛月.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中国大陆带黑社会性质犯罪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康树华. 法学探索.贵州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1997(01)
- [3]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大陆)有组织犯罪研究[D]. 刘香梅. 湘潭大学, 2018(02)
- [4]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侦查取证问题研究[D]. 王锡章.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2017(02)
- [5]媒体视角下的黑社会组织六十年[J]. 邱格屏.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0(02)
- [6]“扫黑打伞”刑法适用问题研究[J]. 王秀梅,司伟攀.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2020(01)
- [7]湖南省黑恶势力犯罪及其控制[A]. 王名湖,王茜. 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议——暨第十一届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 2002
- [8]断代式发展 ——我国黑社会发展的基本过程与规律研究`[D]. 陈克伟. 中国政法大学, 2004(03)
- [9]媒体视角下的黑社会组织六十年[J]. 邱格屏.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10(02)
- [10]黑社会性质犯罪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 康树华. 山东公安丛刊, 199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