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无产阶级艺术的标准

论无产阶级艺术的标准

一、论无产阶级艺术标准(论文文献综述)

张广海[1](2011)在《“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27年底到1928年初,因为大革命的失败,中国共产党的实际政治活动大受挫折,但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却借此获得了独立性,共产主义文人在大分化之后,也开始产生新的聚合,活力逐渐恢复;又由于共产主义知识分子政治境遇的恶化等原因,“革命文学”和“无产阶级文学”的旗帜于是被隆重打开。但与此同时,面对声势凌厉的革命文学家的批判行为,不仅右翼文人(如梁实秋)、而且倾左翼文人(如鲁迅、茅盾),都对革命文学派展开了回击,于是产生“革命文学”论争。通过这一持续约两年的论争,阶级文学理论得到深化和宣扬,左翼文人对阶级文论的理解在某种程度上也渐趋一致,这为“左联”的成立提供了基本前提。本文通过细密分析相关文本,考索各派所依据的理论资源,紧密联系历史脉络,在纷繁的论争中挖掘出了若干基本问题,并做了集中探讨。论文主体分六章,每章围绕一到两个核心问题展开论述。第一章细致发掘出太阳社和创造社所依据的域外理论资源,尤其对创造社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关系,做了更有证据的论证,对二社的论争获得了新的认识,并据此展开了透视“革命文学”论争的新视角。其后两章即从第一章的研究结果出发,通过考察后期创造社的“阶级意识”和“实践”概念,揭示出他们在展开“革命文学”批判活动时所依恃的理论的新鲜特质,于是较深入地阐发了那些围绕着这些问题的论争的主要意涵。第四章围绕处于阶级文学理论之核心的阶级性与人性的关系问题展开,探讨了“革命文学”的合法性论证路径的转变及左翼与梁实秋之间的主要分歧,并紧扣双方的理论资源,细致呈现出双方的合理性与偏颇。第五章则围绕着革命文学的现实维度展开,集中探讨了文学与宣传的关系,以及革命文学家对现实的崭新理解,辨析了历史必然性与现实的关系问题。第六章则从探讨知识分子和小资产阶级之间的关系出发,揭示出在阶级革命理论日益征服人心的情况下,知识分子如何因应自己的小资产阶级身份,在不同路径的比较中,对知识分子的自我理解机制也获得了更深入的认识。通过细致考察主要发生于1928-1929年的“革命文学”论争,论文拓宽并深化了对阶级文学理论的理解,更全面地呈现了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理论起源的图景;对研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此后的发展,也提供了一些有借鉴意义的视角和若干理论探讨的前提。

付甜甜[2](2020)在《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20年代初至延安文艺座谈会(以下简称“座谈会”)召开,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完成了从稚嫩到成熟,从理论模仿、照搬到结合中国实际最终实现中国化的发展过程。作为一种外源性理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与传播离不开每个参与其中的文艺工作者的努力,更离不开各种文艺组织、刊物等的推动。座谈会前,以组织形态为划分依据,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可以分为三个时期:社团时期(1921年至1930年,主要以文学社团为平台的传播时期)、“左联”时期(1930年至1936年,主要以“左联”为依托传播与发展的时期)、延安文艺前期(1937年至1942年,依托多种类型组织的发展时期)。不同时期的组织形态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些特点既包含优点也有局限性。不同阶段的组织形态之间也有内在的关联,下一阶段的组织方式既有对上一阶段的继承也有发展,它们在发展的同时也呈现出新的问题。但无论是发展还是问题,又都成为下一个阶段的起点。在这种组织形态的更替与演进中,马克思主义文论不断向前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始终与中国共产党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不同的阶段,中国共产党人都或多或少参与了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的过程,成为组织形态的有机组成部分:社团时期,共产党人主要以个体身份有限地参与到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基本上没有介入这一过程;“左联”时期,中国共产党以其主导下的群众性文学组织——“左联”参与到这一进程,但受到客观条件的极大限制,尤其是在“左联”后期,党组织与“左联”一度失去联系;延安文艺前期,中国共产党直接组织领导了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但此前党与文艺组织间松散的联结关系并没有完全改变。中国共产党作为组织参与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国化进程的局限性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因客观历史条件限制,介入与领导不够;二是因缺乏经验及党内的错误思想,造成了一些失误。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与传播主要以文学社团为依托。文学社团作为本时期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式,其优点是非常明显的:集团性的论战方式、激进的论战策略使马克思主义文论在短时间内获得了文坛的关注,为此后马克思主义文论赢得了一定的发展空间;文学社团集创作、批评与理论研究于一体,社团内的理论家与当下文坛、文本紧密联系,理论与文学实践互动,使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从开始就带有一种实践性品格;论战过程中各社团为了寻找有利于自身的理论武器做了大量的译介工作,为此后他们实现联合、成立“左联”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局限性也客观存在:身处在社团中的理论家难以改变的、基于社团利益的先在立场,使得他们在提倡某种理论时,有意识地进行选择,甚至误解、扭曲,导致理论的偏狭、偏激;文学社团作为一种群体组织,其群体行为在思维以及决策上的特点,助长了“左”的倾向,压抑了左翼文学内部多元化观点的发展;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留有封建宗法组织的痕迹,为了标榜自己的观点而导致门户之见,忙于无谓论争与内耗,未认真进行学理辨析,不利于学术问题的探讨。从整体上来看,马克思主义文论本时期在国内的发展还是初步的、稚嫩的且有很大片面性。“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以中国共产党为主导,以群众性文艺组织“左联”为具体依托。“左联”与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相比既有一些共性,也有不同之处。共性在于:在社团生存方式上,他们都采取激进的、对外论战的生存策略;在人事关系上,普通盟员之间的关系较为松散,以刊物作为联结的纽带。不同之处在于:从立场上看,“左联”成立的首要因素是政治立场的一致,而社团时期的文学社团基本都是同人社团,更多是以文学观点、趣味的一致作为集合的因素;从组织结构来看,“左联”比普通文学社团结构更为严密,且多了一个机构——党团。“左联”的优势在于:在中国共产党的主导下,它将文坛上的左翼文艺团体以及个人都收入麾下,结束了左翼文坛论争不断的混乱局面,保存并壮大了左翼文艺力量。马克思主义文论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实现了初步的中国化。“左联”在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首先,“左联”内部有两个领导核心一一党团与鲁迅,这两个核心之间因“左联”后期“联络人”的不确定性以及非面对面的交往模式而导致沟通不畅,不利于“左联”文艺活动的深入开展;其次,“左联”是一个以社团间联合为主导的新型文学组织,这使得“左联”的组织基础薄弱,内部思想分歧并不时论争,造成了内部的分裂与隔阂;最后,“左联”是“国际革命作家联盟”的成员,苏联马克思主义文论中左的、机械主义的倾向也对“左联”有着直接的影响。延安文艺前期,国内外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政府的成立,为马克思主义文论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马克思主义文论在这里获得了相对自由多元的发展空间。因此座谈会之前,各种类型的文艺组织蓬勃发展。粗略地划分,这些文艺组织包含两大类型,一类是自由结社的知识分子型文学社团、一类是以文艺演出为主的文艺团体。前者主要继承了国统区的左翼文艺传统,后者则承继苏区文艺而来。这些蓬勃发展的文艺组织部分地克服了“左联”后期所出现的关门主义和宗派主义。本时期组织形态上的最大特点是党的高层领导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高度关注与指导。但是座谈会之前的文艺组织也存在一些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数量大、种类多、层次丰富,但是没有一个核心的领导组织进行统一的管理,这就造成文艺组织各自为政,莫衷一是。各文艺组织虽然明确文艺活动的大方向,但是对具体文艺问题的理解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第二,《讲话》前文艺活动总体上是在一种比较自由的氛围内开展,这在当时有积极意义,但是在战时敌我斗争的情况下也有其消极的一面,如一些文艺团体内部过于散漫、缺乏纪律性与集体意识、个人主义严重等。这就影响了文艺活动的深入,甚至产生了一些问题。而这些都成为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讲话》形成的重要背景。结语部分包含三方面的内容:首先,总结《讲话》前不同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特点及这种特点对理论发展的积极与消极影响:其次,梳理了三种组织形态下一些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文论子命题的推进。这实际上是对论文主题进行另一个视角的解读;最后,总结了《讲话》形成的背景以及《讲话》作为文艺理论所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

郝俊霞[3](2019)在《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文中指出文化领导权作为政党领导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备受关注。马克思恩格斯虽然没有明确使用文化领导权概念,但他们关于文化的论述无疑蕴含着深刻的文化领导权思想。列宁作为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理论家,把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结合,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领导权思想,并将这一思想推进到新阶段,形成了文化领导权理论。本文利用文献研究法,系统梳理列宁生前的着作、书信和文稿等历史文献,运用历史与逻辑统一方法,勾画出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条件、基本内容、特征及实现路径图景,坚持实事求是和联系发展的观点评价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内容及其丰富,基本思想熠熠生辉。在21世纪的中国,要巩固和发展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是我们必须着重领会并在实践中善加运用的锐利思想武器。列宁生活的社会历史环境呼唤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出现。列宁所处时代,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内在矛盾激化,为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土壤和条件。俄国早期工人运动热衷于自发性经济斗争,以增加工资、改善工作条件等作为主要斗争目标,认识不到沙皇专制制度是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根源。工人运动迫切需要科学理论唤醒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使自发性经济斗争上升为自觉性政治斗争。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认识到能否成功执政、社会主义事业能否取得完全胜利,无产阶级及其先锋队的文化力量至关重要,文化因素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由此可知,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是列宁从实际出发,在建立和巩固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实践中做出的具有时代特征的理论贡献。文化领导权问题不是单纯的文化问题,文化领导权的争夺战和意识形态领导权的争夺战的战场,很大程度上是重叠的。俄国的早期工人运动,工人阶级长期受到资产阶级思想的侵蚀,要帮助他们从资产阶级思想羽翼下解脱出来,并摆脱资产阶级思想带来的危害,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自己独立的意识形态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作斗争。意识形态概念发展到列宁时期,己经经历了肯定、否定和中性化的过程。列宁在批判民粹主义、经济派等错误思潮中,不仅阐释了意识形态概念的阶级性,还首创了“科学的意识形态”概念,弥合了马克思主义与意识形态之间原有的裂缝,使马克思主义传统的意识形态概念完成革命性改变,创造性地赋予意识形态概念褒义色彩,构建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至此,与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相对立的无产阶级意识形态产生,成为指导俄国革命运动的理论先导。工人阶级自身不会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只能从外部灌输。科学理论要掌握工人阶级,无产阶级政党肩负着历史重任。列宁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俄国政党创建任务。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是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先进部队,围绕不同时期中心工作采取灵活多样的实施路径,建立和巩固了无产阶级文化领导权。革命时期,以宣传鼓动方式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占领思想领域,与资产阶级争夺话语权,唤醒民众的阶级意识和政治意识;非常时期,以宣传鼓动说服农民将手中多余粮食上缴国家,帮助新生苏维埃政权渡过了难关;和平建设时期,以人民当家作主作为宣传口号,激发了广大民众建设社会主义的能动性。创办报刊作为另一种常态的实施路径,革命时期,创办报刊占领舆论阵地扩大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影响;和平建设时期,报刊主要起到社会教育作用,激发广大民众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和平建设时期,列宁认识到落后的文化严重阻碍了社会主义建设,提高广大民众的文化水平成为迫切任务之一,但无产阶级文化不会凭空产生,只能在继承旧社会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文化建设和批判地利用文化遗产成为和平建设时期巩固文化领导权的主要实施路径。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各种错误思潮的出现造成了党内外思想混乱。列宁坚决回击各种错误思潮,肃清它们的影响,扞卫了马克思主义,为革命胜利唤醒了民众并奠定了阶级基础,为和平建设时期调动了一切积极因素加入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精神动力。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成功地将无产阶级政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转化为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并引领广大民众为之奋斗。当然,文化领导权的实现是一个复杂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探寻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时,要深刻认识到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阶段性和连贯性统一、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本土性和国际性统一的辩证关系,并且在实践中科学地驾驭这些关系。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下,重温列宁的文化领导权理论,对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当今时代,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既面临着机遇也面临着风险和挑战,若解决不好,会使党执政合法性出现认同危机,中国共产党要继承、丰富和发展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将其作为锐利思想武器在实践中善加运用。一要无产阶级政党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依据时代特点和工作重心,采取灵活多样的路径建立和巩固文化领导权,为说服俄国、夺取俄国和管理俄国起到价值引领作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面临着复杂的国内外环境,更要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发挥文化领导权在实现民族复兴征程中的思想引领、价值支撑作用。二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列宁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本国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提供了实践范式。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本国国情结合,实现了站起来到富起来到迈向强起来的伟大征程。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并存的态势仍然存在,中国共产党仍需继续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依据时代特点不断开拓理论新境界;三要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列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不仅创立了世界上先进的政治制度、经济制度,也创建了先进的社会主义文化,开创了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使苏联在正确方向指引下取得了重大科学文化成就,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文化指引下,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社会主义实践与社会主义文化的良性互动更加坚定了文化自信;四要坚持和改善宣传的“灌输”-方式。“灌输”贯穿在列宁文化领导权实现的整个过程中。但列宁的“灌输”不是强制性灌输,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将灌输内容以灌输对象熟悉的事例、语言和风格融合,达到灌输效果。中国共产党文化领导权建设既要坚持列宁灌输理论的基本原则,也要依据时代特征改善灌输方式,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入脑入心。

韩红艳[4](2012)在《批判与革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 ——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研究》文中提出“文化”概念在马克思主义视域中的意义非常重要。在马克思主义发展了一个半世纪以来,文化理论经历了不断发展和丰富的过程。基本而言,如法兰克福学派所认为的那样,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定位是社会批判理论。导论部分简单地介绍了其文化理论研究的现状、研究的必要性和文化一词内涵的演化过程。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化概念。自马克思主义诞生那时候起,马克思恩格斯就将文化视为迈向自由的力量。他们虽然没有留下系统完整的文化理论,但其着作中有关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以及对意识形态、精神生活等概念的论述,都留下非常丰富的文化思想。这意味着文化不仅仅是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样也是经济基础的推动力,这两者是相互作用的。同时,青年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开启了对异化劳动的批判。第二章是“正统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集中体现了文化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讨论。普列汉诺夫去掉了意识形态的虚假性命题,通过社会心理这一中间环节来解释意识形态被大众所接受的原因。他强调了文化的阶级性、继承性、相互影响性,这种解释模式对以后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列宁强调要利用资本主义文化来建设社会主义,提出“文化革命”思想和具体路径。罗莎·卢森堡的文化理论强调文化服务于总体性的观念,她对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文化进行反思,同时又论证无产阶级文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其总体性思想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渊源之一。第三章是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以卢卡奇、柯尔施、葛兰西的文化思想为代表。分析西方马克思主义开始聚焦文化的深层原因,以及无产阶级如何夺得文化领导权的问题。卢卡奇强调历史主体阶级意识的重大作用的,要成就革命,就要让无产阶级去掉物化意识,认识到自己是历史的主体性,才能对抗物化意识的控制,让人从异化的处境中挣脱出来,找到人的自由之路。柯尔施主张恢复马克思主义的人本主义和主观能动性的成分,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强调马克思主义作为哲学的革命性和批判性。葛兰西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历史的绝对的人道主义,是以人为出发点的实践哲学。他强调现代西方社会的革命战略要注重运用阵地战的方式,去夺取资产阶级的“文化领导权”,并且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及其知识分子应该如何在市民社会中夺取文化领导权的问题。第四章是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以霍克海默、阿多诺、本雅明、马尔库塞对资本主义“文化工业”的批判为主。在霍克海默奠定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基础上,展开了对启蒙精神的批判、对“肯定文化”的批判,其用意在于强调文化的否定功能。阿多诺在“否定辩证法”基础上,指出工业文化向意识形态倒退,工业文化所具有的拜物教和娱乐的性质,使得文化丧失了其批判的向度,成为操纵和控制人意识的工具,而现代艺术是解决文化危机的方式与力量。本雅明大众文化理论充满着辨证的意味。他以摄影、电影等现代大众艺术为例,论证了技术在文化中带来的解放力量,但也带来艺术品“灵光”的消失。马尔库塞从资本主义文化的肯定性、压抑性、单向度性进行了文化批判,揭示工具理性在发展中,造成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分裂,导致人的异化,甚至是人的本能爱欲的压抑。他的革命策略是在审美的感性领域找到对抗商品文化的力量,就是“高层文化”的救赎力量。第五章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进行了评价。总结了他们观点的发展演变道路,以及研究方法的转移与重构,并且指出他们观点对中国文化理论研究有很大的启示意义。总言之,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中,文化具有反抗物化、实现人的自由解放的重大意义。文化通过改变人的精神来改变这个世界,因此文化也是实践的物质力量,即文化不仅仅反映与表现现实,现实也应该向文化靠拢。

陈竞宇[5](2019)在《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文中指出作为中国新文学作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茅盾1从译介外国文学走上了文学道路。从1917年到1949年,茅盾翻译了30个国家的200余篇文学作品,撰写了大量评论、介绍外国文学的文章,展现了他宽广的文学视野,实践了他“取精用宏”的文学建设主张。他的译介工作,是为建设新文学服务的。本研究在考察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工作时,没有单纯将茅盾作为一个翻译家来研究他的翻译策略、他的翻译风格、对原文的忠实程度、或者他的译作的影响和接受等,而是从他的译介思想入手,将他的翻译工作与新文学建设者、文学刊物主编、文化界领导人的身份联系起来,综合研究他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依照此思路,本研究的第一章先大致梳理茅盾译介外国文学的概况。这一简单的梳理显示: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涉及面非常广,不仅包括作品的译介,还有文艺理论的译介;他的外国文学译介工作与他主编《小说月报》、《文学》和《译文》等刊物有密切的关系;他译介的重点是俄苏文学和小民族文学;他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与社会改造、新文学建设有密切关系,他结合自己的翻译体会,提出了有关重译、复译、翻译标准等问题的重要观点等。接下来,本研究就与茅盾译介外国文学有关的主要问题进行具体讨论。具体说来,茅盾在提倡外国文学译介时,有非常鲜明的流派意识和清晰的规划,以流派选择指导具体的翻译选材,因此第二章将依次梳理他对外国文艺流派——新浪漫主义、自然主义、无产阶级文艺理论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译介。事实上,茅盾译介的西方新浪漫主义和法国自然主义文艺流派与日本文坛有密切关系。茅盾在介绍外国文艺理论时从不全盘照搬外国文艺思潮,而是依据他判定的中国文学的发展目标对外国文艺理论进行改造,使之符合中国文学的发展需要。在译介途径上,茅盾译介的国别众多的外国文学作品都是通过其掌握的唯一外语——英语展开的,除少量英语文学外的所有外国文学译介,均以英语为中介语。英语中介既助力茅盾扩大世界文学视野,成为其大量译介外国文学的桥梁,也使他的译介带有英语世界种种印迹,如对象的选择和语言表达,这些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茅盾译介活动的展开方式及其文化效果,这一部分将在第三章讨论。茅盾译介外国文学的高产时期是他主编二三十年代几本主要刊物的时期,建国后,他虽然没有再从事具体的翻译工作,但是他主编的《人民文学》、《译文》为新中国的外国文学译介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因此,他的译介工作与刊物有密切的关系,所以第四章将茅盾的译介活动与他主编刊物的经历结合起来讨论。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活动与他提出的“人的文学”、“民族文学”、“世界文学”三位一体的文学建设理念的关系是第五章将要探讨的。在结语部分,作者再次强调了翻译之于茅盾的重要价值,并在坦陈本研究的不足的基础上对未来相关研究进行展望。

杨海波[6](2014)在《列宁文化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就列宁的文化理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作为一位百科全书式的人物,列宁始终把文化放在关系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战略地位,在积极汲取马克思、恩格斯和其他马克思主义者文化理论精华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结合俄国具体各领域不断地掌握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既不固步自封,又不盲目标新立异,沿着马克思主义开辟的方向,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求实精神不断地发展创新文化理论,在分析和解决了帝国主义条件下俄国社会出现的一系列新课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系列既与马克思、恩格斯一脉相承的,又植根于多样化俄国国情的新理论和新观点,逐渐发展成一套独具俄国特色和体现时代本质的科学的列宁文化理论。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在现时代最富于活力的生长点之一。因此,以文化为视角对列宁思想进行深入的挖掘和系统的梳理,既有助于我们深入发掘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内涵,也有助于创造富于时代气息的马克思主义现代理论形态。研究列宁文化理论,既要站在历史的角度,把它放到20世纪帝国主义时代的世界历史总体格局中去,放到俄国这种落后、半亚细亚国家的特殊国情中去,放到探寻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历史画卷中去;还要站在现代的角度,面向当代,面向社会主义改革,面向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面向现代全球化浪潮。只有这样,才能深入了解列宁在不同历史阶段作出的不同选择、不同尝试的内在矛盾,才能深入把握整个时代的脉搏和列宁思想的深层结构,历史地、真实地、生动地还原历史原貌,才能清晰勾勒该理论的纵向历史演进和横向的内容发展,才能在广度上和深度上提炼出其蕴藏的思想底蕴和理论精华,才能明晰其何以为及何以能成为一个理论体系的思想支撑,才能创造性地发展列宁文化理论,以便高屋建瓴地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和发展趋势。因此,本文着重从纵向维度和横向维度两个方面来探索列宁文化理论的具体内容,找出支撑列宁文化理论的内在骨骼,发掘出其中蕴含的基本原理。具体来讲,本文从纵向历史演进的角度探寻了列宁文化理论的发展脉络,勾画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文化理论的论述及其俄国历史文化传统为逻辑渊源的,阶段性与连续性相统一的发展轨迹。从横向内容发展的角度就列宁文化理论的本质、结构、原则、功能、地位和价值进行剖析和探讨,既提炼出那些至今仍有启迪作用的方法论原则和哲理,又突出强调该理论的主旨。按照这一研究思路,本文主要从列宁文化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条件、发展历程、内容体系、历史地位及当代启示这五个方面对列宁文化理论进行系统梳理和全面挖掘。列宁文化理论的产生和发展与其他理论一样,既有其形成与发展的主观因素,也离不开其赖以支撑的客观条件,它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在多重社会历史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在纵向的历史演进角度,帝国主义时代变化的世界历史格局引领了列宁文化理论与时俱进的实践品格;在社会实践发展的角度,批判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指导俄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是列宁文化理论发展的强劲动力;在理论渊源联系的角度,马克思主义及其文化理论以及俄国国内文化传统积淀是列宁文化理论的思想源泉;在主体性价值发挥的角度,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优化的知识结构、勇于批判的精神、广泛的兴趣爱好、自觉的文化意识是列宁文化理论形成和发展的深层内部因素。主客观条件的相互作用昭示了列宁文化理论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列宁文化理论作为一个动态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根据历史与逻辑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原则,可以把列宁文化理论的发展轨迹归纳为探索期、形成期、深化期和进一步发展期四个阶段。其中,1893年至1903年列宁在俄国文化领域拨乱反正,在与民粹主义文化论战中初步探索提出列宁文化理论的基本观点,为后来进一步探讨列宁文化理论奠定了基础;1903年10月至1917年10月列宁在俄国革命斗争发展起伏跌宕转折时期,围绕民族主义文化问题阐明了民族文化一般与特殊的唯物主义发展规律,逐步形成了关于民族文化、文化领导权等比较明确的理论体系,这一阶段列宁文化理论开始形成;1917年11月至1922年11月列宁在布尔什维克政党的新时期,从建设任务、建设原则、建设主体以及如何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等方面全面推进列宁文化理论的发展;1922年12月至1923年列宁在生命最后时刻,从内容上和逻辑上继续发展了关于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一系列理论和观点,深入推进列宁文化理论的发展。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者,列宁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伟大实践中,在列宁文化理论形成和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内容丰富、特色独具的文化理论体系。列宁集中围绕着文化本体论、文化实践论和文化具体论三个层面对文化理论基本问题进行了科学探索和理性回答。其中,关于文化本体论,列宁主要从文化发生发展的条件、本质内涵、基本特征和结构功能四个方面突出强调文化的地位和价值。针对文化产生的条件,列宁强调文化离不开社会主义实践;针对文化内涵本质,列宁认为文化是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把文化内涵上升到注重从心理、习俗或民族习惯的高度来分析解决问题;针对文化结构,列宁认为文化是个完整的整体;针对文化功能,列宁突出强调文化具有认知和凝聚的价值和功能;针对文化特征,列宁认为文化具有继承性、阶级性、批判性等特征。关于文化实践论,列宁主要从文化建设任务、文化建设原则和文化建设主体三个层面阐述文化理论的基础性内容。针对文化建设任务,列宁强调文化的建设任务是启发无产阶级自觉意识、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顺利进行和培育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针对文化建设原则,列宁着重突出解放思想是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理论联系实际是文化发展的根本原则。针对文化建设主体,列宁要求既要以人民群众为根本力量,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力量,又要以知识分子作为骨干力量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关于文化具体理论,列宁根据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创造性地提出资本主义文化论、文化遗产论、俄国文化阻力论、文化领导权论和文化革命论。针对资本主义文化论,列宁阐述了什么是资本主义文化以及如何对待资本主义文化,把关于资本主义文化观点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他突出强调资本主义文化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和资本主义文化的价值和功能,并要求以辩证批判地态度对待资本主义文化。资本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巨大文化力量,既具有正面的积极的推动价值,又具有消极落后的滞后作用。针对文化遗产论,列宁着重突出一般文化遗产内涵和原则以及批判继承文学遗产和资本主义文化遗产的具体内容,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针对俄国文化阻力论,列宁突出强调村社文化、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奥勃洛摩夫精神和法治精神缺失是阻碍文化发展的主要阻力。针对文化领导权论,列宁集中从文化领导权本质、文化领导权作用和制度建设三个层面阐述文化领导权价值和内涵,既强调了文化是党的事业的一部分,又充分重视这一部分的重要性,为巩固社会主义成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针对文化革命论,列宁着重要求根据俄国大众的文化困境,突出强调文化革命的重要意义的基础上实施一系列提高群众文化素质的途径和措施,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发展的规律,又突出了文化建设的特殊性,为无产阶级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列宁文化理论虽然是在20世纪的广阔历史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但它的思想主旨不是面向昨天,而是面向当代,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问题,因此,它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我们要将它放到当今时代的历史背景上去,用世界历史的巨大天平衡量列宁文化理论的巨大意义。它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新境界,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走向多样化、现代化和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活力,为苏联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顺利开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为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和当代中国文化强国战略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参考。但与此同时,由于受历史和时代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列宁文化理论也存在一些缺憾和不足,也有一些表述和理论不是那么完美和全面。但瑕不掩瑜,涉层者得浮萍,涉浅水者得鱼虾,涉深水者得蛟龙,我们应该辩证地看待列宁文化理论。它的历史局限性连同它的历史贡献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恰恰从正反两个方面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深化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我们应该深入把握列宁文化理论脉搏,真正把握其中具有永久魅力的思想蛟龙,为我们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新观念和新思维。

杨国伟[7](2018)在《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借助各种新的文学批评理论和批评方法,现代中国文学的研究得到学界不断地丰富。然而,在这些连篇累牍的成果中,现代中国文学最为醒目的“底层叙事”现象不仅尚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更缺乏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本文选择从“底层叙事”视角论述现代中国文学,其根本目的是寻求现代中国文学新的阐释与新的解读方式,并为当下底层写作探索历史经验。除绪论和精要结语外,本文的主体部分由四章构成,主要从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中某些最为显眼、最切合其叙事面貌的各层面展开论述,揭示其特征。绪论:阐述从“底层叙事”视角来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必要性、合理性和紧迫性。梳理新世纪以来从“底层叙事”视角来研究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现状,确证从这一视角来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合理性与必要性。在古今中外底层概念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学、叙事学等相关理论知识,对“底层”“底层叙事”概念进行重新界定,确言本文研究的整体思路和意义。指出“底层”是一个与“上层”相对的概念;“底层叙事”则是指作家以“底层”为叙述对象和内容,在特定的叙事姿态中有效地传达“底层”声音的叙述行为。这样的文学叙事文本则是“底层叙事”文本。第一章:“解密”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话语的生成、建构与整合过程,及其与创作实践之间的密切关系。探察“平民文学”“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工农兵文学”这三种现代中国主流文学叙事理论的“底层”意识,以及它们各自丰富的内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揭示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话语与“底层叙事”实践之间的深层互动关系,反思“底层叙事”话语对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实践的意义与限制。指出现代知识分子所构筑的“底层叙事”话语系统,对现代中国文学的“底层叙事”实践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它也是一把双刃剑,其愈发严格的叙事规则也给现代文学的发展带来诸多损害,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现代中国文学在表现内容、思想精神等方面的丰富性。第二章:考察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革命的深层互动关系。探讨现代中国作家选择叙述底层民众生活的革命背景,挖掘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的革命性价值,反思底层革命叙事的不足。认为现代中国革命性质促动着现代作家通过文学叙述底层民众,来参与现代中国革命文化的建构。其主要革命性价值表现在,向底层民众输送现代民族国家观念,重构富于激情的底层革命文化;普及和宣传现代中国革命的最终目标,勾勒新型国家宏伟蓝图;建构底层革命的合法性。同时指出现代中国文学底层革命叙事的不足在于,存在混淆革命暴力与恐怖主义暴力,对自我革命认同的危机及压抑革命个体的情感等叙述现象,这些现象不仅无形中消解了革命的现代性与合法性,也制约了底层革命形象的塑造。第三章:揭示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的人民性维度及其缺点与不足,探讨其对当代底层写作的启示经验、价值与意义。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的人民性主要体现在,忠实地书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图景,深刻地表现底层民众的悲苦命运和理想追求:在阔深的视野中挖掘华夏民族和人民独特的性格品质,彰显中国人民在国破家亡面前大智大勇的优秀传统:创构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中的作家自觉意识对于当代底层写作来说,具有重要的文学史意义。然而,现代中国文学的“底层叙事”也存在过度“代言”与“立言”、遮蔽底层民众的真实诉求、忽视人民生活的丰富性和人民群众性格品质多面性等现象,限制了文艺对生活表现的多样性,降低了文学的美学机制和审美形式,一定程度上损伤了文学的艺术自律原则第四章:辨析“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文学的现代性本质之关联。“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文学新秩序的深层关系,是现代中国文学最为显在的新秩序,同时它又以强大的整合和创造力量,规范着现代文学社团的组建、文学流派的生成、文学论争以及文学批评理念的建构。如果没有现代中国作家“底层意识”的叙事指向,那么现代文学也就不可能体现出如此的恒稳、有序与现代格局。现代作家对“底层叙事”的默默持守,使现代文学既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它的新秩序,也最大程度上表达了它的现代性特征。不过,现代性自身的复杂性也时常使人们陷入新的现代性漩涡中。

彭东琳[8](2013)在《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提出列宁一生最突出的贡献,在理论上继承、扞卫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形成了俄国的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在实践上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现实,成功地在俄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列宁指出:“没有丰富的知识、技术和文化,就不能建成共产主义。”研究列宁文化建设思想不仅是系统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列宁在创建和领导社会主义国家的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关于文化建设的科学思想。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本质特征主要表现为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科学指导、坚持马克思主义文化学说的基本原理;思想建构的主旨在于满足俄国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明服务,建成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在全面考察俄国的历史国情和国内外形势后,把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学说与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极其丰富的理论渊源,是在直接汲取马克思恩格斯文化学说的理论基础上,合理借鉴和吸收其他理论家(如车尔尼雪夫斯基、普列汉诺夫)相关思想及俄国优秀的传统思想文化。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早在19世纪末,列宁在对自由主义民粹派思想的挑战与回应中,扞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启了关于俄国文化发展的理论探索之路。十月革命后,列宁从俄国的实际出发,就怎样在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中,建成和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出了一系列的方针策略和原则措施。在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指出随着政治革命和政治变革的任务结束,文化建设的任务应成为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文化水平是最迫切的任务之一,”列宁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思想从确立形成阶段已逐步成熟。俄国是多民族的传统农业大国,列宁基于俄国的特殊国情的考虑,其文化建设思想包含了文化诸多层面的事业建设,主要是思想政治建设、教育事业建设、文化事业建设、社会道德建设、科学技术建设、民族文化建设和农村文化建设等,七者相互联系,共同组成文化建设的规划蓝图。列宁文化建设思想是列宁对苏维埃俄国的文化领域和文化发展问题的理论把握和战略思索。探究理论的基本目的在于考察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对中国实践的现代启示和重要意义。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总体布局定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五位一体,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思想。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首要环节,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目标——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也是思想政治建设的最基本内容。以列宁文化建设思想为科学依据,清除“虚化”、“淡化”的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才能巩固和建设意识形态的主流阵地,才能切实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基本问题。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同样离不开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农村文化建设是当前和以后解决“三农问题”和推进文化建设的难点和突破点。只有巩固与发展农村文化阵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社会主义文明建设的目标才能指日可待。列宁指出,继承良好的阅读文化传统,创建先进的阅读设施和舒适的阅读环境,不断推进社会文化活动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实现形式和具体举措,对提高社会文化水平和国民整体素质有着不可或缺的意义。积极开展广泛多样的社会文化活动工程和国民阅读活动,加强图书馆和阅览室建设,亦是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一项必需承载的任务。

刘芳[9](2019)在《后现代反讽形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反讽是西方文化中的重要概念。最初是作为修辞学概念出现的,在古典时期主要有佯装无知、苏格拉底式反讽、罗马式反讽三种含义。在19世纪上中叶被德国浪漫派拓展为一种艺术创作原则后,逐渐被马克思、克尔凯郭尔等人引入政治经济学批判或哲学思考中,其论域和内涵不断扩大或演变。进入后现代社会之后,反讽逐渐从文艺向文化领域拓殖,在影像文化、大众文化甚至日常生活领域当中都可以看到其身影。可以说,反讽作为一种广义上的修辞哲学,折射着当代人的生存状况、思维视角、自我认知,甚至成为一种颠覆性的批判力量,而不能仅仅被视是一种修辞格。后现代被称为“反讽的时代”。后现代文化或艺术都深深打上了反讽的烙印。理解后现代反讽成为理解后现代文化与艺术的最重要的切入口、突破口之一。研究它,其意义不可谓不大。现有的研究状况表明:相互龃龉、岐义丛生的各种关于后现代的描述或研究,尚未将后现代反讽这种修辞哲学有效引入其中从而对后现代文化及其现象进行精准把脉;学界对古典反讽到后现代反讽的演化过程至今并未作出相对清晰的谱系勾勒;在后现代反讽中,反讽的主体(施讽者)与客体(受讽者)二者之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尚未得到学理上的清理。更为重要的是,晚期资本主义的幻象图景同后现代反讽之间有着怎样的深刻关联?后现代语境下“物”对“人”的反讽这种普遍的社会现实应当如何揭示?“后现代反讽”中蕴涵着的有关无产阶级解放的新的重要思想应当如何挖掘?诸如此类的重要问题尚未得到更深入的研究与探讨。因此,对后现代反讽作概念上的探源,通过清理古典反讽到后现代反讽的发展之路,在归纳后现代反讽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对后现代反讽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探究就成为本论文的重要任务。本论文共分六个部分。绪论部分。一是对“反讽”和“后现代反讽”两个关键性概念的内涵作了剖析。通过深入的概念厘析,得出的结论是:反讽并非真理本身,而是对真理的追求过程。二是对后现代反讽理论家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概括,发现他们的理论要义大多来自对古典反讽和现代反讽的改写;三是清理了相关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后现代反讽与反讽之间的镜像关系。第一章为“后现代反讽概念探源”。主要论述后现代反讽的起源、内蕴与演变三个问题。其中,第一节通过对《云》《会饮》《申辩》等文本的细读揭示了反讽概念的最初含义,意在找到它同后现代反讽的区别与联系。第二节着重剖析了后现代反讽的基本内涵,并从语言游戏和内在使命的角度将后现代反讽分为“后-反讽”与“后反讽”两种,在比较了它们二者之间的内在差异的基础上对后现代反讽的独特性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解码与编码是后现代反讽的书写方式,它在解构与建构之间建立起内在的平衡机制。第三节考察了古典反讽到后现代反讽演化的总体路径,认为它们经历“神→人→物→物神”的演变,其中,后现代反讽是从“物”到“物神”的过渡,“物神”意味着物的符号化。上述考察主要是借助具体实例即幻象文类的演化而展开的,最后又从内涵与实质的角度对“反讽”到“后现代反讽”的演化进行了理论总结。由于反讽概念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概念,因此笔者始终将“反讽”和“后现代反讽”概念作为动态的概念谱系而非静态的概念形态进行研究。第二章为“主体反讽:新无产阶级反讽”。主要是对齐泽克及其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的批判性解读。分为三个部分:一、概念的分析,主要是对“阶级”与“新无产阶级”两个概念的对比分析。二、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编码分析。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编码的主要概念和方法均来自于齐泽克。笔者是以齐泽克“真实界-幻象界-符号界”三元组理论作为理论武器对齐泽克的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进行了重新编码。它们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真实界’之反讽思想编码”“’幻象界’之反讽思想编码”与“’符号界’之反讽思想编码”。三、是关于齐泽克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的批判。第三章为“客体反讽:物的反讽”。其中,第一节探讨了“幻象”与欲望及欲望图景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幻象”同权力之间的内在关系。第二节,对作为一种柔性权力的“幻象”的产生机制作了剖析,并由此分析了后现代反讽家的重要使命即打破物的“幻象”。这一章的主要观点:“物的反讽”其实是“物神的反讽”,从“物”到“物神”的转化是因“物”背后“幻象”的支撑;当“物”的使用价值超越物的幻象价值和符号价值,“物”便转化为“物神”;“物对人的反讽”实际上是建立于物的幻象图景基础之上的;“幻象图景”本质上是人的欲望图景;从古典时期的“神话”到消费时代“物的神话”,人类从原始丛林转入了“物的丛林”之中,人对物、科技的想象替代了人对于自然的想象;进入后现代,人通过对物和科技的“神化”创造了新的幻象,反映在日常生活中便是物神对人的反讽;这种反讽也反映在各种幻象文类中;新的幻象意识形态体现于人与自身、私人与公共、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等关系的模态中;后现代反讽研究旨在揭示这种新模态背后的逻辑叙事,以及如何令无产阶级摆脱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幻象的束缚。第四章为“认识论反讽:镜像反讽”。它主要包括“镜像:’自我’与’镜像自我’的反讽关系”,“’魔镜’与’后视镜’:镜像反讽二重面相”,“镜像反讽的三组关系”三个部分。本章的核心观点是:进入后现代社会以后,经济、文化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经济因素越来越限制了人的想象,人的幻象又往往是关于商品经济的幻象,在此意义上,“认识你自己”成为了后现代反讽关注的新问题。“镜像反讽”也揭示了新无产阶级所面临的“内在的革命”的问题,即一种自身与内在幻象的斗争和革命成为新无产阶级获得自身解放的重要任务。结语部分为“’反’与’返’ 一一关于后现代反讽的批判”。在结语中,论文对本论题的研究作出一些总结,主要是:反讽总是存在对立面,存在一种对照关系;后现代反讽的理论织体极为丰富;后现代反讽有着不同于古典反讽和现代反讽的新的理论内涵、呈现类型及基本特征;后现代反讽呈现出的时代新面相正是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后现代反讽凸现的问题(如个体与公共关系问题、后现代反讽文化与艺术中的“奇观”问题、后现代“幻象”的祛魅问题等)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本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反讽的总体演化历程(即古典反讽→现代反讽→后现代反讽)进行了合乎历史发展事实的概括,首次较为清晰地描述了后现代反讽的演进之路。二、从形态学的角度描述、形构了后现代反讽的独特形态,首次提出了“后现代反讽”的三种基本类型(即主体反讽、客体反讽和认识论反讽),对每一种类型的本质、基本特征都作了深入的剖析。三、比较系统地挖掘了后现代反讽家齐泽克、让·波德里亚等人的反讽思想。比如,齐泽克的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让·波德里亚的客体反讽(即物对人的反讽),都是此前学界很少触及的。四、对后现代反讽家相关理论进行了互文性阐释,将其纳入至后现代反讽研究的整体框架之中,对“再描述”“双重编码”“分身”等重要概念及其内涵进行了清理,并将之整合到具体的后现代反讽实例分析之中。五、以理论剖析与文艺实例解读相结合的方式对后现代反讽的文化面相及其内蕴的批判性力量作了较为全面的揭示,为当代文化与文艺批评实践提供了一种反讽批评(或批判)的独特视角。

刘海波[10](2003)在《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旨在弄清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论的基本内涵及其发展过程。 作为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主流形态,左翼文学的指导理论一直未得到客观清理。新时期以前作为官方指导思想,它被肆意拔高,新时期以后又被目作禁锢文学的罪魁祸首,遭到激烈否定。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更几乎被人遗忘。然而要想真正理解、把握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就不能不首先对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学及其理论有正确的认识。上个世纪末,在中国思想界的论争中,崛起了一支名为“新左翼”的力量,此“新左翼”与贯穿二十世纪的左翼思潮是什么关系?二十世纪左翼思潮能否作为观察分析当下社会和当代文学的思想资源?笔者有意在自己的专业范围回答这些问题,第一步就是完成本论文。 本论文在内容上历史梳理和理论辨析相结合,结构上专题探讨和整体描述相协调。论文的主体共五章,另有引言、结语和两个附录。第一章“背向文学的文学新定义”,是对左翼文学本体论的研究。该章系统梳理了文学界对左翼“阶级武器论”,以及与之相关的文艺自由、文艺与政治的关系等问题的争论,对这一理论所强调的“阶级性”、“工具性”两大特性进行了辨析,本文认为,左翼文论所有问题的原初症结,都在于它把“文学是阶级的武器”这一功能论范畴错误地夸大到了本体论的高度。第二章“通往革命作家之路”,是对左翼文学作家论的研究。该章对开始于20年代,延续到60、70年代的作家/知识分子改造之路进行了梳理,对改造的内容、路径,改造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第三章“革命文学写什么与怎么写”,是对左翼文学作品论的研究。从写什么和怎么写两个方面分别梳理了左翼文学界对题材、作品主人公等问题的认识变迁,和在文学大众化、民族形式等问题上的争论。第四章“走向真实与背离真实”,是关于左翼文学创作方法论的研究。该章分别对“新写实主义”、“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以及胡风的“主体现实主义”等四种创作方法进行了研究,梳理了它们的基本内涵、理论渊源,并对每种创作方法的症结进行了分析。第五章“整体视野下的现代左翼文论”,意在展示左翼文论的整体面貌,展示其有机联系的一面。该章梳理了萌芽期(1923-1925)左翼文论的三个源头,把发展期(1926—1949)左翼文论的三个阶段分别用“革命文学论争期的三军混战”、“左联统一领导下的内外批判”和“延安讲话后的两军对垒”来概括,概要介绍了各自特点。 本文认为,左翼文论的最大特点在其政治品格,文学性非其终极追求,因此唯有从政治功利的角度才能体会这一文论的历史合理性和理论合理性。

二、论无产阶级艺术标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无产阶级艺术标准(论文提纲范文)

(1)“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导论
    一、"革命"与"革命文学"在近代中国的生成
    二、从战场回到文坛:大革命失败前后倾共产主义文人的处境和选择
    三、"联合战线"的失败和"理论批判"的酝酿
    四、"革命文学"论争研究的历史演进及本文研究策略
第一章 创造社与太阳社的"革命文学"论争再解读——兼论二社的理论来源
    一、论争过程考述
        1. 论争之发起
        2. 论争之中止
        3. 后期创造社主力新成员的入党问题
    二、后期创造社和前期太阳社理论探源
        1. 后期创造社的理论资源
        2. 前期太阳社的理论资源
    三、冲突:两种马克思主义诠释模式的遭遇
        1. 新的论争背景的引入
        2. 互相理解的艰难
    四、小结:理论和"情绪"的双重限制
第二章 后期创造社的实践观及导致的论争
    一、创造社对理论与实践关系的辨析及其"实践"之维的沦陷
        1. 创造社对"感性"实践的强调
        2. 实践的意义——对决定论的"战取"与"克服"
        3. 决定论对个人责任的推卸
    二、后期创造社与鲁迅围绕决定论问题的论争
        1. 鲁迅对"武器的艺术"的误解与"唯人主义"
        2. 对鲁迅"无知"的嘲讽及不期然的"统战"效果
        3. 当唯人主义遭遇决定论
    三、小结:反思后期创造社的实践观与文学观
第三章 阶级意识灌输论的诞生及导致的论争
    一、谁的阶级意识?——后期创造社的阶级意识理论
        1. 物质身份与阶级意识的分裂——后期创造社的理论阐释及与郭沫若的分歧
        2. 两种"阶级意识"异化说的遭遇——由后期创造社对周作人的批判看两种启蒙观的异与同
    二、如何把握阶级意识?——"留声机器"之争
        1. 隐藏在对立观点之下的同一性——李初梨与郭沫若的"留声机器"之争
        2. 不做"留声机器",但"留声"——一种为"留声机器"辩护的策略
    三、无产阶级文学应由谁来创造?——无产阶级文学的创作主体之争
        1. 后期创造社的"无产阶级文学"界定及内部张力
        2. "因为平民还没有开口"——鲁迅、郁达夫等人对阶级意识分裂论的反动
    四、小结
第四章 在人性与阶级性之间——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合法性建构及导致的论争
    一、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后期创造社的历史叙述谱系与起源合法性建构
        1. 从资产阶级到小资产阶级——文学革命兴起与衰落的社会依据
        2.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的中介:小资产阶级的代表创造社
        3. 后期创造社提倡革命文学的权宜性
    二、革命文学的合法性论证——从人性路径到阶级性路径的转变
        1. 从人性路径论证革命文学存在的合法性
        2. 从阶级性路径论证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存在的合法性
        3. 两种论证模式之比较
    三、文学的普遍人性与阶级性之争——以左翼和梁实秋之争为考察中心
        1. 马克思主义对抽象人性的批判
        2. 左翼文学家与"新月派"论争的前奏
        3. 梁实秋对人文主义的认同与背离及与左翼的交锋
        4. 鲁迅对普遍阶级性的接受及与梁实秋的"天才"和"人性"之争
    四、小结:对人性的阶级性与共通性的辩证
第五章 关于革命文学"现实"维度的论争
    一、文学与宣传的关系——革命文学的效用之争
        1. 革命文学派对革命文学效用的强调及心理曲折
        2. 文学与宣传之关系辨析——解读后期创造社与鲁迅对辛克莱的接受及相关论争
    二、哪一种现实?——文学与现实真实性问题的论争
        1. 革命文学派与茅盾的"现实"观之争
        2. 如何越过阿Q时代?——国家主义派与革命文学派的异与同
    三、小结
第六章 "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话语的形成与论争
    一、何谓小资产阶级?——兼论其与知识阶级之关系
        1. 辞书中的小资产阶级定义辨析
        2. 知识分子如何进入小资产阶级?
        3. 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辨析
    二、小资产阶级原罪意识的诞生、规训与救赎
        1. 革命文学作家论述中的小资产阶级特性
        2. 对小资产阶级身份的忏悔及对规训方式的探求
        3. 阶级意识理论对小资产阶级身份的救赎
    三、茅盾与革命文学派围绕小资产阶级问题的论争
    四、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2)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论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 基本概念界定与问题说明
    三 研究现状分析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 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第一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一 晚近以来的社会及文化运动
        二 国际无产阶级文艺运动的发展
        三 文学生产方式的转变
        四 中国共产党对文艺领域的有限参与
    第二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一 20世纪20年代马克思主义文论的发展以文学社团为依托
        二 20世纪20年代文学社团的组织形态特点
    第三节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一 创造社与太阳社创办的刊物
        二 “革命文学”论争期间论战各方的理论观点及贡献
        三 社团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推进
    第四节 文学社团在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一 先在立场造成理论的偏狭
        二 群体组织压抑多元观点的发展
        三 宗法特点导致门户之见
第二章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第一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左翼文艺运动
        二 文学生产方式深入变革
        三 南京政府对“左联”的文化压迫与对中国共产党的军事围剿
    第二节 “左联”的组织形态与特点
        一 “左联”的组织结构
        二 “左联”的组织特点
    第三节 “左联”时期马克思主义文论的成就
        一 “左联”时期的刊物
        二 “左联”时期的译介
        三 原创性
    第四节 “左联”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中的局限性
        一 “左联”内部两个领导核心沟通不畅
        二 “左联”组织基础薄弱
        三 “拉普”对“左联”的消极影响
第三章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与理论推进
    第一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背景
        一 陕甘宁边区成立与边区知识分子政策
        二 延安文艺的源头:苏区文艺与左翼文艺
    第二节 延安文艺前期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与传播的组织形态及特点
        一 党的高层领导开始比较多地介入文艺活动
        二 形式多样的文艺组织
        三 风格多样的文艺刊物
        四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的优点及局限
    第三节 延安文艺前期文艺组织与传播方式对马克思主义文论发展的影响
        一 领导讲话与文艺理论
        二 文艺组织与文艺理论
        三 文艺组织、文艺理论与文艺实践
        四 文艺组织与理论译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3)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文化领导权相关问题阐释
    第一节 文化
        一、文化概念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概念
    第二节 领导权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领导权概念
        二、威廉斯的领导权概念
        三、后现代主义理论的领导权概念
    第三节 文化领导权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领导权思想
        二、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
第二章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形成条件
    第一节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十月革命前革命斗争亟需科学理论指导
        二、十月革命胜利后社会主义建设凸显文化的作用
    第二节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的思想来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学说提供了思想依据
        二、对早期民粹主义思想的批判性继承
        三、对普列汉诺夫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三节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形成的个人素养
        一、具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具有敢于批判的精神
        三、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
第三章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基本内容和特征
    第一节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相关问题阐释
        一、列宁文化概念的多语境性质
        二、列宁的领导权意蕴
        三、列宁文化领导权解读
    第二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核心
        一、意识形态概念演变
        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确立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功能和特征
    第三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实施主体
        一、工人阶级运动迫切需要无产阶级政党引领
        二、无产阶级政党能够引领工人运动
        三、无产阶级政党以文化领导权引领工人运动
    第四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实质
        一、树立科学崇高的理想信念
        二、无产阶级政党理想信念转变为社会理想信念
    第五节 文化领导权理论的特征
        一、阶级性与科学性统一
        二、阶段性和连贯性统一
        三、批判性和建设性统一
        四、本土性和国际性统一
第四章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文化领导权的建设路径
        一、宣传鼓动占领思想阵地
        二、创办报刊占领舆论阵地
        三、文化建设提升文化素养
        四、利用“文化遗产”巩固文化领导权
    第二节 在回击错误思潮中扞卫马克思主义
        一、与党内取消派和召回派斗争
        二、批判经验批判主义
        三、批判第二国际机会主义
        四、批判伯恩斯坦修正主义
        五、十月革命胜利后对错误思潮批判
第五章 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在当代中的发展
    第一节 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建设
        一、坚持无产阶级政党文化领导权主体地位
        二、发挥政党领袖擎旗手作用
        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提升文化领导权理论的号召力
    第二节 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一、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
    第三节 坚定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无产阶级政党要有高度文化自觉
        二、社会主义实践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良性互动坚定了文化自信
    第四节 坚持和改善宣传工作的“灌输”方式
        一、坚持科学灌输
        二、坚持因材施教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解释力
        三、坚持理论宣传与民众诉求结合增强灌输实效
        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灌输方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攻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批判与革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 ——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和创新点
    四、“文化”一词内涵的演变历程
第一章 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
    第一节:马克思思格斯的文化理论
        一、文化的物质生活之源
        二、文化的意识形态作用及其独立性
        三、文化的内涵与人的本质
        四、异化理论:人道主义的新维度
        五、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研究的关键词
        一、意识形态批判
        二、异化理论
        三、文化的革命救赎
        四、文化自律与他律
第二章 :正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55“正统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
    第一节:普列汉诺夫:社会心理与文化
        一、文化的根基及对意识形态反思
        二、社会心理与文化解释
        三、文化的阶级推动力
        四、文化的继承与相互影响
    第二节:列宁:政治视域下的文化革命
        一、“文化革命”的目的和任务
        二、“文化革命”的具体途径
        三、资产阶级文化与无产阶级文化
        四、文化的民族性和国际性
        五、对“无产阶级文化派”的批判
    第三节:卢森堡:阶级论下的民族文化
        一、“总体性”下的文化革命
        二、资产阶级文化的两面性
        三、无产阶级文化的艰巨性
        四、民族自治与民族文化
    第四节:文化在“他律”下的“自律”
        一、文化的经济反映论
        二、党的文化领导权
        三、文化的阶级性
        四、民族文化问题探讨
第三章 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 #94早期西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特点
    第一节:卢卡奇:物化意识批判
        一、总体性视域下的文化
        二、对资本主义物化意识批判
        三、无产阶级的阶级意识
    第二节:柯尔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意义
        一、理论与实践统一的哲学
        二、意识形态的实践性
        三、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革命
    第三节:葛兰西:“文化领导权”革命
        一、实践哲学的超越性
        二、市民社会的文化领导权
        三、文化领导权的斗争策略
        四、知识分子的作用问题
    第四节:意识形态的批判与革命
        一、文化是革命的力量
        二、与正统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区别
第四章 :法兰克福学派的发展与改造 #134法兰克福学派的历史与特征
    第一节:霍克海默:对启蒙精神的文化批判
        一、文化研究的内容与批判理论
        二、对启蒙精神的批判
        三、现代艺术与大众文化的关系
    第二节: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
        一、否定辩证法下的文化批判
        二、文化工业:技术手段与经济目的
        三、文化工业:奴役下的自由
        四、文化的复制原则与伪个性
        五、文化危机的美学救赎
        六、艺术救赎的两难处境
    第三节:马尔库塞:高层文化对工业文化的救赎
        一、肯定性文化的批判:虚假的幸福
        二、压抑性文化的对抗:爱欲解放论
        三、单向度文化的批判:对高层文化的清洗
        四、高层文化革命:感性的新生活
    第四节:本雅明:辩证的大众文化概念
        一、机械复制文化的双重性:平等与异化
        二、技术复制文化功能:商品消费与政治革命
        三、技术复制文化的救赎:“寓言”对“象征”的反抗
    第五节:文化工业批判与高级文化救赎
第五章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评价
    第一节: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演变道路
        一、从文化的辩证法到文化的反映论
        二、从文化反映论到意识形态批判
        三、从意识形态批判到文化工业批判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发展与流变
        一、文化理论重心的转移与重构
        二、从“总体性方法”到“否定辩证法”
    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现实意义
        一、文化的价值取向
        二、对文化产业的双重性思考
        三、“文化热”的“冷思考”
参考文献
后记

(5)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一)对于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的早期零星提及和旁涉
        (二)建国后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的发展
        (三)新世纪的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
    三、本研究的意义
        (一)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意义
        (二)对翻译学的意义
    四、研究思路
第一章 茅盾外国文学译介活动概述
    一、茅盾外国文学译介实践
    二、茅盾的外国文学译介思想
第二章 茅盾对外国文艺理论的接受与改造
    一、舶来自日本的“西方新浪漫主义”
    二、经由日本中转的法国自然主义
    三、无产阶级文学观与英语中介
    四、茅盾对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倡导
第三章 英语转译对茅盾外国文学译介活动的影响
    一、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转译现象
    二、20世纪之交英语国家翻译外国文学情况
    三、英语转译对茅盾译介视野的扩展
    四、英语转译与茅盾译介活动的展开方式及其文化效果
第四章 编辑事业与外国文学译介
    一、《小说月报》与外国文学译介
    二、意识形态影响和审查制度下的《文学》
    三、第一本翻译专刊《译文》
    四、建国后的《人民文学》和《译文》对外国文学的译介
第五章 茅盾对外国文学的译介与其民族文学、世界文学理念
    一、茅盾提出的“人的文学”、“民族文学”和“世界文学”三个概念的辩证统一
    二、茅盾外国文学译介与其民族文学构想的关系
    三、茅盾外国文学译介实践与世界文学的关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茅盾译介外国文学篇目
附录二 茅盾有关翻译的论述文章

(6)列宁文化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CONTENTS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列宁文化理论形成的条件
    一、列宁文化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一) 列宁时代的社会发展状况
        (二) 列宁时代的思想文化现状
    二、列宁文化理论形成的实践需求
        (一) 批判各种反马克思主义错误思潮的迫切需要
        (二) 社会主义革命斗争的需要
        (三) 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需要
    三、列宁文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一) 马克思主义及其文化理论
        (二) 俄国民粹主义文化传统
    四、列宁文化理论形成的主观条件
        (一) 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二) 丰富的人文知识
        (三) 勇于批判的精神
        (四) 广泛的兴趣爱好
        (五) 特殊的经历
        (六) 文化自觉意识
第二章 列宁文化理论的发展轨迹
    一、列宁文化理论的初步探索(1893年-1903年10月)
        (一) 1893年到社会民主工党成立之前的文化理论
        (二) 1901年到第二次代表大会的文化理论
    二、列宁文化理论的形成(1903年10月-1917年10月)
        (一) 1903年10月到1907年第二次出国之前的文化理论
        (二) 1907年12月到十月革命之前的文化理论
    三、列宁文化理论的深化(1917年11月——1922年11月)
        (一) 十月革命初期文化理论的发展
        (二)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的文化理论发展
        (三) 新经济政策时期的文化理论发展
    四、列宁文化理论的进一步发展(1922年11月——1924年3月)
        (一) 文化理论在内容上的进一步发展
        (二) 文化理论在逻辑上的进一步发展
第三章 列宁文化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关于文化本体的理论
        (一) 文化发生发展论
        (二) 文化内涵特征论
        (三) 文化结构功能论
    二、关于文化实践的理论
        (一) 文化建设任务论
        (二) 文化建设原则论
        (三) 文化建设主体论
    三、关于具体文化的理论
        (一) 俄国文化阻力论
        (二) 资本主义文化论
        (三) 文化领导权论
        (四) 文化遗产论
        (五) 文化革命论
第四章 列宁文化理论的历史地位和当代启示
    一、列宁文化理论的历史地位
        (一) 列宁文化理论的突出贡献
        (二) 列宁文化理论的局限性
    二、列宁文化理论的当代启示
        (一) 必须充分地认识和把握文化建设的战略地位
        (二) 必须高度重视文化领导权,加强和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中的指导地位
        (三) 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重大关系
        (四) 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三、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列宁文化理论
        (一) 坚持实事求是的观点,完整准确理解和把握列宁文化理论
        (二)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把列宁文化理论的基本原理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实践紧密联系起来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底层叙事”视角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
    一、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底层叙事”视角
    二、“底层”“底层叙事”概念的界定
    三、“底层叙事”视角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
第一章 “底层叙事”话语的建构
    一、“底层叙事”话语生成的背景
    二、“底层叙事”话语的建构与整合
    三、“底层叙事”话语与创作实践的深层互动
    四、反思与重估
第二章 “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革命
    一、“底层叙事”与现代中国革命的关系
    二、“底层叙事”的革命性价值
    三、“底层”革命叙事的反思
第三章 “底层叙事”的人民性思考
    一、“底层叙事”中的人民性特征
    二、“底层叙事”的人民性反思
    三、历史经验和当代价值
第四章 “底层叙事”与文学的现代性
    一、“底层叙事”与现代文学新秩序
    二、“底层叙事”与现代文学的现代性本质
    三、“底层”现代性的诱惑与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8)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意义
    0.2 研究现状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思路和方法
        0.3.1 研究思路
        0.3.2 研究方法
    0.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0.4.1 研究内容
        0.4.2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理论来源
    1.1 马克思恩格斯的文化学说
        1.1.1 历史唯物主义:文化生发的基本视域
        1.1.2 实践:文化生发的本质基础
        1.1.3 人的全面发展:文化生发的价值归宿
        1.1.4 革命的辩证法:文化生发的逻辑维度
    1.2 其他理论家的相关思想
        1.2.1 车尔尼雪夫斯基的相关思想
        1.2.2 普列汉诺夫的相关思想
    1.3 俄国的优秀思想文化遗产
        1.3.1 追求高尚的道德品格
        1.3.2 崇尚民主正义
        1.3.3 深厚的民族精神
        1.3.4 关注人民需求
第二章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2.1 萌芽和初步探索(1894年春夏——1917.11)
        2.1.1 《什么是“人民之友”以及他们如何攻击社会民主主义者?》:俄国历史唯物主义文化观的理论开辟
        2.1.2 《我们拒绝什么遗产?》:文化继承理论进路的最初阐发
        2.1.3 《怎么办?》:驳“经济主义”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责难
        2.1.4 《党的组织和党的出版物》:文学新闻事业的早期基本纲领
    2.2 形成和确立(1917.11——1921.3)
        2.2.1 《关于党纲的报告》: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深度表达
        2.2.2 《共青团的任务》:一个纲领性的文献
        2.2.3 《论无产阶级文化》: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基本形成
    2.3 深化与完善(1921.3——1924.1)
        2.3.1 《新经济政策和政治教育委员会的任务》: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晚期探索
        2.3.2 “政治遗嘱”: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成熟与完善
第三章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思想政治建设: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3.1.1 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意义
        3.1.2 思想政治建设的政策措施
    3.2 教育事业建设:改革和创新教育体制,提高国民的识字水平
        3.2.1 发展教育事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3.2.2 发展教育事业的政策措施
    3.3 文化事业建设:发展电影出版事业,关注文化设施建设
        3.3.1 发展文化事业的重要作用
        3.3.2 发展文化事业的政策措施
    3.4 社会道德建设:普遍推行义务劳动,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3.4.1 共产主义道德的本质和特征:“为巩固和完成共产主义事业而斗争”
        3.4.2 共产主义道德的基础:“从无产阶级阶级斗争的利益中引申出来的”
        3.4.3 社会道德建设的主要方法和途径
    3.5 科学技术建设:发展和运用科技,提高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3.5.1 科学技术建设的重要地位
        3.5.2 科学技术建设的具体方针和主要举措
    3.6 民族文化建设:保护民族文化的发展权利,繁荣少数民族文化
        3.6.1 民族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3.6.2 民族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和主要途径
    3.7 农村文化建设:实现城乡互动联盟,丰富农民的文化活动
        3.7.1 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
        3.7.2 农村文化建设的基本方针和主要举措
第四章 列宁文化建设思想对中国实践的现代启示
    4.1 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始终保持思想教育的正确方向
        4.1.1 与教育形式的多样性相适应,加强日常的教育宣传工作
        4.1.2 与教育对象的差别性相适应,扩大教育宣传阵地
        4.1.3 与教育工作的原则性相适应,充实教育工作的现实内容
    4.2 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提高农民的人文科学素养
        4.2.1 以政府为主导,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
        4.2.2 立足实际,开展农村文化活动
        4.2.3 调整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建立城乡文化联盟机制
        4.2.4 实施人才培训和培养规划,加强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4.3 推进社会文化活动工程,提高全民的阅读文化水平
        4.3.1 加强图书馆和阅览室建设,营造全民阅读氛围
        4.3.2 开展社会文化活动,丰富阅读内容和形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9)后现代反讽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反讽”概念概述
    二、后现代反讽相关理论概述
    三、“反讽”研究概述
    四、后现代反讽形态研究的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五、论文的现实意义、创新点和主要内容与观点概述
第一章 后现代反讽概念探源
    第一节 苏格拉底式反讽的三重内涵
        一、阿里斯托芬《云》中的反讽叙事
        二、柏拉图《会饮》与《申辩》中的苏格拉底式反讽
        三、《申辩》中的苏格拉底式反讽
    第二节 后现代反讽的基本内涵
        一、“后-反讽”与“后反讽”
        二、“后”的概念分析
        三、“后现代反讽”的解码方式
    第三节 从“反讽”到“后-反讽”:反讽的演化
        一、从幻象文类的演化看反讽的发展
        二、从“反讽”到“后现代反讽”:内涵与实质
第二章 主体反讽:新无产阶级反讽
    第一节 “新无产阶级”概念分析
        一、“阶级”的变迁:从马克思到后现代
        二、何谓“新无产阶级”
    第二节 “新无产阶级反讽”的编码方式
        一、漏洞的修复
        二、系统的升级和革新
        三、消解性的抵抗
        四、狂欢中的自我放逐
    第三节 齐泽克“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析评
        一、齐泽克的“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的内在理路
        二、齐泽克的“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的基本特征
        三、齐泽克的“新无产阶级反讽”思想的启示
第三章 客体反讽:物对人的反讽
    第一节 “幻象”与“物的反讽”
        一、“物对人的反讽”:内涵与外延分析
        二、“幻象”与“欲望图景”:内在机制与类型分析
    第二节 幻象:一种柔性的权力
        一、幻象产生的内在机制与相关问题分析
        二、后现代反讽家的使命:打破物的幻象
        三、“幻象”的实质
第四章 认识论反讽:镜像反讽
    第一节 镜像:“自我”与“理想自我”之间的反讽关系
        一、“想象中的自我”与“自我”二者之间的对话机制
        二、“想象中的自我”的产生——以《S\Z》为例
    第二节 “魔镜”与“后视镜”:镜像反讽的二重面相
        一、作为“魔镜”的后现代反讽
        二、作为“后视镜”的后现代反讽
    第三节 镜像反讽的三组关系阐释
        一、“真实界-幻象界”之间的反讽镜像
        二、“真实界-符号界”之间的镜像关系
        三、“真实界-现实界”之间的镜像关系
结语:“反”与“返”——关于后现代反讽的批判
    一、反讽总是存在对立面,存在一种对照关系
    二、后现代反讽的理论织体极为丰富
    三、后现代反讽有不同于古典反讽和现代反讽的新的理论内涵、呈现类型及基本特征
    四、后现代反讽呈现出的时代新面相正是:物的人化与人的物化
    五、后现代反讽凸现的问题域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参考文献
致谢

(10)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背向文学的文学新定义--左翼文学本体论研究
    第一节 “阶级武器论”的提出与论证
    第二节 “阶级武器论”的完善与校正
    第三节 “阶级武器论”与文艺自由辨
第二章 通往革命作家之路--左翼文学作家论研究
    第一节 1928年的革命资格大审查
    第二节 作家/知识分子改造的路径与内容
    第三节 作家/知识分子改造的歧途与抗争
第三章 写什么与怎么写--左翼文学作品论研究
    第一节 革命文学写什么?
    第二节 革命文学怎么写?
第四章 走向真实与远离真实--左翼文学创作方法论研究
    第一节 现象与本质的对峙--新写实主义论评
    第二节 世界观与创作方法的纠缠--唯物辩证法创作方法论评
    第三节 真实性与倾向性的悖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论评
    第四节 主体与客体的搏斗--胡风主体现实主义论评
第五章 整体视野下的现代左翼文论
    第一节 1923-1925:萌芽期的左翼文论
    第二节 1926-1949:发展期的左翼文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左翼文论译文年表
附录二 语词梳理:左、左翼、左倾
后记

四、论无产阶级艺术标准(论文参考文献)

  • [1]“革命文学”论争与阶级文学理论的兴起[D]. 张广海. 北京大学, 2011(10)
  • [2]延安《讲话》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论的组织形态及理论推进[D]. 付甜甜. 山东大学, 2020(01)
  • [3]列宁文化领导权理论及其当代价值[D]. 郝俊霞. 安徽大学, 2019(02)
  • [4]批判与革命: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内涵 ——从经典马克思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理论研究[D]. 韩红艳. 复旦大学, 2012(03)
  • [5]茅盾外国文学译介研究[D]. 陈竞宇.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9(07)
  • [6]列宁文化理论研究[D]. 杨海波. 山东大学, 2014(10)
  • [7]现代中国文学“底层叙事”研究[D]. 杨国伟. 陕西师范大学, 2018(11)
  • [8]列宁文化建设思想研究[D]. 彭东琳. 中南大学, 2013(02)
  • [9]后现代反讽形态研究[D]. 刘芳.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10]二十世纪中国左翼文论研究[D]. 刘海波. 复旦大学, 2003(02)

标签:;  ;  ;  ;  ;  

论无产阶级艺术的标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