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个农家妇女的故事(论文文献综述)
范稳[1](2021)在《太阳转身》文中指出第一章1省公安厅刑事侦查局前局长卓世民现在是一个等待死刑判决书的人。他的一生戎马倥偬、身经百战,无论是在战斗的岁月还是和平年代,他就是不断书写传奇的那一类好汉,死神常常都得绕着他走。卓世民曾经设想过倘能死得轰轰烈烈、壮怀激烈,不说像个英雄,至少也不枉为男儿。可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将面临这样一种死法。
王妍[2](2021)在《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革,经济和文化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受国家政策和影视制作行业的影响,我国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也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在制作水平、内容创作和主题表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在这类题材的影视作品中,出现了反映这种社会巨变的思想主题和一系列从传统到现代转化的人物形象,其中最能体现时代思想和艺术变革的是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其具有多元的意识嬗变和形象创新。从二十世纪三十代开始,乡村女性形象在中国影视艺术中是一个常见的形象。与中国乡村社会传统观念和五四新文化启蒙主义思想相纠葛,乡村女性形象具有传统与现代双重意识。新时代与旧时代的文化冲突、思想冲突以及大环境的变迁,都是女性形象变迁的原因。新世纪以来的中国乡村题材电影和电视剧创作,在新时期同类题材创作的基础上,再次肩负起了反映社会变革和变革中的乡村女性形象和女性意识的历史重任,呈现出当下中国乡村社会风貌和乡村女性群像。她们是传统文化的现实载体,更是思想解放的主体。我们在梳理和评价这些形象鲜明的乡村女性形象时,不能不思考几个问题:她们在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她们与新时期姊妹们有些什么样的异同?她们的形象塑造具有哪些社会意义和艺术价值?作为观众和研究者我们要以什么样的视角去诠释这些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及其塑造方式?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努力在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中去寻找相关答案。从社会学和影视创作理论的角度分析并阐述新世纪以来乡村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和呈现方式,以表现对乡村女性群体的人文关怀和社会关注。在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的惯性影响下,新世纪影视剧中乡村女性的形象也在改革开放以来发生了极大的转变,以此其形象的变迁来印证中国改革开放的艰苦历程,并从中看到了乡村女性在人生价值观、道德取向、情感诉求等方面的变化。进入新世纪,随着中国乡村社会环境的变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女性的社会处境也发生进一步变化乃至分化。在市场化、都市化和网络化等浪潮冲击下,中国乡村社会结构、道德伦理、人生行为和家庭关系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而其中乡村女性的身份、价值和命运的变化最为显着。以乡土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作为研究对象,一方面能够充分表征这种时代的新变化,另一方面也能够最适宜表达中国社会传统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对于当下的深层影响。不同于以往或从电影或从电视的单一形式和单部作品的角度分析乡村女性形象的常见方式,本文以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创作为起点进行纵向梳理、以作品中女性形象类型及其特征横向比较的全方位视角,力求从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发展演变和乡村女性形象谱系的延续中,去溯源乡村题材影视剧对乡土和乡村女性的重新审视和再塑造,同时从中探索新世纪中国乡土社会的变革及其引发的乡村女性社会地位、生活方式、职业身份、价值观念的变化过程。通过梳理乡村题材影视剧的女性形象谱系及其人生历程,发现当下乡村女性形象大致分为两大系列:一类是更加趋于开放和现代的乡村女性形象。她们接受了当代文明的洗礼,也留下了当代文明的伤疤。这类女性通过现实和网络接触到越来越多的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并给自己和家人的生活带来越来越大的影响,她们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勇于挑战传统宗法观念和女性道德,争取自己应有的社会角色和家庭地位。这类女性形象包括乡村女干部、女性创业者和某些大学生女村官等。同时,在现代文明和都市文化的负面影响下,乡村女性形象也发生了现代性的畸变。她们从社会底层冲杀出来寻找自己新的人生之路,这是一种正常的人性需求。但是,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将人性良知、自然身体和个人尊严都变成了改变自己命运的资本,金钱至上、自我中心、纵欲享乐成为其追求的价值观。当代乡村题材影视剧生动地刻画了这些堕落或复杂女性的形象,其中包括乡村女贪官、风尘女和留守情妇等。另一类是受传统道德影响和宗法观念迫害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中国乡村社会和农民是中国传统文化最普遍和最持久的保守者,往往也是最终的受害者。由于乡村社会与现代文明的自然间隔,传统文化对于乡村女性的影响源远流长。这种影响培养和保留了中国乡村女性的传统美德,成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表征,具有很高的道德境界和审美价值。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大量出现的贤妻良母形象是其中的代表,她们是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好儿媳和好邻居。在商品化大潮中,这类形象和这种思想性格成为现实生活的东方女性的楷模,也成为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审美价值中最诱人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贤妻良母式的传统乡村女性形象往往是建构在忍辱负重、委曲求全的坚忍性格之上的,她们往往是传统道德的崇高者,又是封建道德的殉葬者。因此,除去正常的贤妻良母之外,在传统乡村女性中还有传统道德的牺牲品。新世纪以来,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吸引了大量的农民进城,成为一支庞大的农民工队伍。他们抛家舍业辛勤劳作,为城市建设和城里人的生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支队伍在新时期是人数寥寥的,而进入新世纪之后,迅速壮大,同时也就在乡村社会产生出另外一支数量众多的队伍—留守妇女。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塑造了许多留守妇女这一新的形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她们的人生处境在很大程度上重复了过去寡妇和弱女的命运。作品在描写这些人物形象时,充满了深厚的情感,但同时也表现出将其与贤妻良母形象融合的模糊认识。当然,不能简单地将是否走出家庭或乡村作为新旧女性和觉醒蒙昧女性形象的划分依据,因为从新世纪现代社会的发展来看,家务劳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社会分工,家庭主妇或者全职太太也可能是一种新女性的形象。但是,在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这类的形象和观念还十分鲜见,可能就是因为乡村社会的现实状况和农民意识制约所致。论文在比较全面的对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类型进行了归类、界定的基础上,对于“留守妇女”“风尘女”等形象及其评价问题提出自己的理解。这些问题与困惑不仅仅在影视作品创作中会遇到,而且还是“女性形象”在社会变革中必然面临的困惑。因此,以女性形象为理论出发点,将新世纪以来的乡村影视作品创作为背景,探讨未来女性形象塑造的发展新途径,试图为影视剧中的女乡村性形象的创作及批评提出一点有价值的参考。在这两大类乡村女性形象系列之间,还有两种跨界性的女性形象,那就是靠近现代文明的大学生女村官和靠近乡村民间文化的农村“泼妇”形象。大学生女村官严格来说不属于乡村社会中人,但是其中扎根农村就业的女村官从身份和生活来说,具有了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新女性形象特质;而“泼妇”形象既有传统乡村民间文化的源流,又有现代文化的自我意识张扬。应该说,乡村现代女性中的这两类形象大多并不是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才新出现的人物,早在改革开放之初的新时期文艺中已经登场,但是,在新世纪同类题材影视剧中这些人物形象更加突出和鲜明,而且这其中有的是新出现的女性形象。不同于二十世纪的乡村题材影视作品,新世纪同类题材的创作者具有了新的人学思想和美学理念,对于乡村女性形象的塑造手法更加多样,特别是受当代影视艺术观念和技巧的影响,在思想内涵上更加注重人物性格的多元性,显示出新世纪中国乡村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复杂性。而在艺术手法上更加注意融会新的视听语言表现方式,特别是将传统的现实主义写实手法与现代主义表现技巧相结合,运用色彩、声音、构图和音乐等多种方式的不同变化来刻画各种女性形象,创造了比以往同类题材作品中更加丰富的乡村女性形象。本文力图从个案研究和文本细读中梳理总结出乡村女性形象并全面地分析其影像作品背后深刻的文化意蕴,结合跨学科跨文化研究方法,将所研究的影视作品放置在新世纪市场化、城市化的叙事语境下,对其进行全景式的解读和阐释,并努力综合社会学、传播学、电影学、政治学等学科领域方法,以尽量扩展当前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文中专门从视听语言的角度,对于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不同艺术手法进行细致的分区,努力在文化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女性形象建构进行艺术本体分析。新世纪以来的乡村题材的影视作品较之以往有了长足的进步,用艺术形式展示了中国社会主义新乡村的新风貌,也引起了全社会对乡村女性群体命运的关注。当然,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女性意识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特别是在表达女性内在精神世界和人性的复杂性、丰富性方面还需要做更深入的探讨,进而塑造出具有文艺史价值的典型形象。
卢耀辉[3](2021)在《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独龙族是怒江州特有的少数民族,集“直过”、跨境、人口较少民族为一体。独龙族全国唯一的聚居区独龙江乡在脱贫前属于深度贫困地区,千百年来长期处于贫困状态,贫困代际传递现象显着,属于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经过党、国家、全社会的数年帮扶以及独龙族群众的努力奋斗,现独龙族的绝对贫困问题彻底解决。但是由于独龙族所处地理单元相对封闭隔绝、社会发育程度较低、各项社会事业起步晚,长期的贫困代际传递问题仍是独龙族后续发展的隐患。鉴于妇女在独龙族家庭中的复合角色和特殊地位,以及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本的功能,本研究通过独龙族妇女典型案例研究当地妇女职业教育特征和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成效,并探讨在脱贫后续发展中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存在的现实问题和相应的对策措施。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个别访谈法、案例研究法,选择具有典型性的接受职业教育从而顺利脱贫的独龙族妇女案例,对妇女案例的基本情况、接受职业教育情况以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情况进行访谈调查。基于案例的脱贫经历探讨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特征及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中呈现的总体成效。研究发现通过使妇女接受职业教育的路径实现彻底斩断独龙族的贫困代际延续现象,仍存在妇女家庭负担过重和自身文化素质较低、职业教育规划不明确以及发展环境不理想等现实问题。基于教育发展功能理论,从确保独龙族妇女自我发展空间、健全职业教育规划和优化教育外部环境三个方面提出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发展对策,以系统的思维精准施策促进独龙族妇女接受职业教育进而实现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使独龙族彻底摆脱贫困。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4](2021)在《白水台》文中提出一场不寻常的纠纷引出一个温暖的话题:谁来赡养正在随古老牧歌老去的一代人?谁又来以新的方式延续这歌声,让传统的草原生活和草原精神得以发展?白水台村的老牧民尤莱·叶森将他大哥的遗孤叶瑞克抚养成人,视如己出,却被叶瑞克以侵占草原使用权为由告到了乡司法所。年轻的包户干部,汉族姑娘"孟"为解决这场纠纷,倾听每一个人讲述自己的故事,由此引出这个家族关于一匹马的一段不平凡的往事……
廖香兰[5](2021)在《《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媒介形象研究(2016-2020)》文中认为2015年1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正式公开发布,提出确保至2020年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从2016年到2020年,农村贫困地区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村妇女群体作为我国农村经济生活和社会团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境遇必然是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中国妇女报》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唯一一家面向全国发行的中央级妇女报纸,是了解女性发展的重要媒介,因此,将《中国妇女报》作为农村妇女媒介形象的研究对象更具代表性。本文以《中国妇女报》近五年(2016年-2020年)间有关农村妇女的报道作为研究样本,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报道进行综合数据统计分析,包括报道的版面分布、报道体裁、报道主题以及农村妇女的角色、农村妇女的职业身份以及农村妇女的性格特征等。研究发现,《中国妇女报》在关于农村妇女的报道中呈现出多样化的主题,报道具有广泛性和全面性,塑造了多样的农村妇女形象。采用文本分析法,选择有意义的新闻报道,从新闻文本内容和传达出来的价值取向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出《中国妇女报》建构的农村妇女的媒介形象,根据《中国妇女报》建构的农村妇女的媒介形象分析其建构的特点以及原因。研究发现,在农村妇女媒介形象被建构时,主要有树立新时代农村妇女新形象、追求农村妇女形象多样化、消除性别偏见和促进性别平等这几个特点,农村妇女媒介形象建构的原因主要包含政治因素、经济因素和文化因素。通过以上研究,发现报纸在农村妇女媒介形象建构中的积极方面和不足之处,以期能够对以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媛[6](2021)在《明清外销瓷仕女纹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明清时期,由于世俗文化的兴起,仕女形象从仕女画中脱离出来,成为常见的装饰纹样,并被广泛应用于工艺品当中。其中,瓷器是仕女纹样的重要载体。工艺精美、形式多样的瓷器仕女纹样不仅盛行于国内,还风靡于国外。除了审美价值,它还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受封建制度的影响,仕女纹样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也从一个角度反映了性别的不平等现象。从表面上看,明清仕女纹样描绘的是古代女子的日常生活。实际上,它也是社会思想、风俗礼仪、国家制度的真实反映。然而,中西方之间的遥远距离阻隔了信息的传递,致使西方对中国文化十分陌生。因此,西方人在欣赏外销瓷的过程中,忽视了仕女纹样本身的文化意义,从而产生了不同于东方的审美标准,并影响了明清外销瓷仕女纹样的创作。也正是因为如此,通过外销瓷,我们能够窥探到仕女纹样中所反映的中外文化艺术交流情况。明清外销瓷仕女纹样可分为传统纹样和异域纹样两大类。传统纹样是指未受外来影响的中国本土纹样,包括仕女游园、仕女婴戏、戏曲故事等题材。异域纹样是指在传统纹样的基础上融入西方元素,比如西洋人物、道具摆件、绘画技法等。从视觉效果上,两类纹样具有很大的不同,但是二者都出自中国瓷匠之手,所以异域化的仕女纹样仍然符合中国艺术的创作规律。在中国艺术中,存在大量的模件化现象。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艺术的创作者常采用“打散重组”一些经典装饰母题的方法将一些常见的装饰元素分解拆散,并重新组合成新的画面。然而,中国瓷匠用惯性的设计思维将西方元素移植到传统纹样中,使外销瓷仕女纹样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将以仕女纹样作为切入点,运用交叉学科的研究方法,重点分析明清外销瓷的形成原因、艺术特征以及外销瓷装饰纹样中所反映的中外装饰艺术交流。
刘欢[7](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周丽[8](2021)在《文化基因视域下川甘白马人民族旅游开发研究》文中指出在川甘交界的高山沟壑中生活着一群神秘的白马人,人口总数约有两万人,集中分布在四川平武县、九寨沟县和甘肃文县等地。白马人拥有丰富灿烂的民族文化,是我国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之一。近年来,在文旅融合、民族地区谋发展的背景下,白马村寨旅游业发展迅速。少数民族文化因其生态脆弱性和文化脆弱性,民族旅游的开展势必会对白马人的民族文化造成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本文运用文化基因、文化分层、舞台真实等理论,采用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白马人的民族文化基因进行归纳整理,针对目前白马村寨发展民族旅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本文首先概述川甘白马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在白马人生活的自然、人文环境的基础上,对白马人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社会组织文化旅游资源进行整理归纳;其次对川甘白马民族文化基因进行分析,构建出白马民族文化谱系图,分析白马民族文化基因演变的表现、原因及影响;在此基础上将四川平武县亚者造祖村、九寨沟县甲勿上寨与甘肃文县草河坝村的旅游开发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川甘白马人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异同及“脱域”现象;最后分析川甘白马民族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川甘白马人民族旅游开发与文化基因保护提出对策,以期有助于实现白马人民族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是人类灿烂的精神财富,在现代化及市场经济的影响下,文旅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将独特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本化,实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十分必要。而独特的民族文化是不可再生资源,因此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应在保护中开发,以开发促保护。
高蓓蓓[9](2021)在《宁夏银川市月牙湖乡农家书屋调研纪实》文中研究说明月牙湖乡作为银川市最大的生态移民区之一,其扶贫工作的开展在宁夏农村中处于领先地位,然而文化建设与村民思想仍然较为落后。作者深入该地,就当地3个农家书屋的现实情况进行调研,对典型读者及相关基层干部进行了一系列深入访谈,发现农家书屋在月牙湖乡扮演着"留守儿童之家"的重要角色,同时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书屋建设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试图探讨这一角色形成的背景和原因,对现存问题提出解决构想,并对书屋的未来发展进行展望。
赵梓辰[10](2021)在《文化参与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形塑机制研究 ——以Z镇为例》文中指出文化的发展离不开相应的空间场域。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空间作为农村居民日常文化生活的载体,几乎涵盖了村民全部的文化生活实践,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公共文化空间不仅承担着文化服务的功能,也承载着乡村文化治理的重要任务。在这一空间场域之中,农村居民能够开展文化活动、进行文化交流、维系社会关系、实现自我提升、培育社会认同。因此,本研究将甘肃省Z镇作为研究对象,采取案例研究法,在文化参与视角下对公共文化空间进行解读。根据各个参与主体的行动描绘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现实图景,展示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生成与发展的动态过程,解析这一过程中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形塑机制及其实践表达,并进一步讨论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优化路径。研究发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中,多元主体的文化参与实践形塑了一个集物质空间和精神空间为一体的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在这一空间体系之中,政府通过行政力量对农村地区的公共文化发展予以相应的政策扶持和资源投入,对农村公共文化空间施加外部刺激;同时,乡土社会内部也具备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空间生产能力,乡贤群体和普通村民基于自身需求,开展文化参与的实践,在空间形塑的过程中也展现出了自身的主体地位,他们的文化参与行动构成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生产的内部动力。在外部力量与内部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被生产形塑。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乡贤和普通村民三者之间交织互动,彼此之间也形成了两两交互的支撑联结关系,从而呈现出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完整图景,构建出了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形塑机制模型。最后,本文从供需协调、参与机制、制度保障三个方面提出了优化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对策建议,以期通过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良性运转,更好地发挥其文化涵育、文化治理的功能,进一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二、一个农家妇女的故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个农家妇女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1)太阳转身(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
1 |
2 |
3 |
4 |
第二章 |
5 |
6 |
7 |
8 |
第三章 |
9 |
10 |
11 |
12 |
第四章 |
13 |
14 |
15 |
16 |
第五章 |
17 |
18 |
19 |
20 |
第六章 |
21 |
22 |
23 |
24 |
第七章 |
25 |
26 |
27 |
28 |
第八章 |
29 |
30 |
31 |
32 |
第九章 |
33 |
34 |
35 |
36 |
(2)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背景和依据 |
二、研究现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 |
第一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历史谱系 |
第一节 “定量”与“变量”:乡村题材影视剧的理论辨析 |
一、“乡村题材影视剧”和“乡村女性形象”的概念界定 |
二、影视剧对“乡村”的发现、叙述和再造 |
三、“乡村题材影视剧”中的文化之“根” |
第二节 “一体”与“多面”:“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
一、1949-1978 年:在传统女性藩篱内外 |
二、1978-1992 年:革命女性的现代借用 |
三、1993-2000 年:世俗女性的“无名”和“分散” |
第二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身份类型 |
第一节 德性与重负:传统乡村女性形象 |
一、传统的贤妻良母 |
二、被“遗弃”的女性 |
三、留守女童 |
第二节 乡土与城市:由乡入城的乡村女性形象 |
一、“打工妹” |
二、“风尘女” |
三、“泼妇” |
第三节 坚守与新生:乡村新女性形象 |
一、女村官 |
二、创业“女强人” |
第三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的主体意识 |
第一节 转型与裂变:乡村女性主体意识的重构与乡村伦理的转向 |
一、乡村传统伦理中的女性意识 |
二、“女性主义”、乡村传统伦理与女性主体 |
第二节 觉醒与新生:乡村女性意识的强化与乡村伦理的弱化 |
一、现代法理精神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自审 |
二、现代生活和女性主体意识的唤询 |
三、身体爱欲和女性主体意识的激发 |
四、女性传统身份的转变和女性主体意识的超越 |
第四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艺术呈现 |
第一节 女性形象塑造与视听语言艺术手段 |
一、视觉与认知:画面元素交错间乡村女性形象的确立 |
二、听觉与情感:声音元素构架与乡村女性形象的烘托 |
第二节 乡村女性形象的审美意蕴 |
一、时代与环境中呈现的形象之美 |
二、传统与现代交融中的人伦之美 |
三、不同时空交错下的意象之美 |
第五章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塑造的价值和愿景 |
第一节 困境突围与精神再造:乡村女性形象的两个价值维度 |
一、影视剧的商业困境与乡村题材的突围 |
二、乡村女性形象的精神意义与社会价值体系的完善 |
第二节 愿景与可能性:乡村女性形象塑造的几个维度 |
一、乡村女性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理性化 |
二、乡村女性故事的现实化 |
三、乡村女性形象的多元化 |
四、乡村女性意识的内面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新世纪乡村题材影视剧主要作品辑录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基于独龙族脱贫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
二、基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对独龙族发展的迫切性 |
三、基于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可行性 |
第二节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贫困 |
二、贫困代际传递 |
三、妇女职业教育 |
第四节 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现状 |
一、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综述 |
二、国内外相关文献研究述评 |
第五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人力资本理论 |
二、社会性别理论 |
三、教育发展功能理论 |
第六节 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技术路线 |
三、研究方法 |
第七节 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对象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二章 独龙族贫困代际传递和妇女职业教育现状调查 |
第一节 独龙族调查概况 |
一、独龙族的生存环境 |
二、独龙族的历史回溯 |
三、独龙族的发展现状 |
第二节 独龙族贫困代际传递现状调查 |
一、独龙族贫困代际传递的特征 |
二、独龙族贫困代际传递的成因 |
第三节 独龙族妇女接受教育和职业教育现状调查 |
一、独龙族妇女受教育现状 |
二、独龙族妇女接受职业教育现状 |
第三章 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典型案例 |
第一节 独龙族妇女典型案例的研究设计 |
一、典型案例的遴选方式 |
二、典型案例的描述要素 |
第二节 独龙族妇女典型案例的描述 |
一、案例一:学种草果脱贫致富,托举子女走出峡谷——献九当村YY妇女 |
二、案例二:开农家乐创业脱贫,带动妇女斩断代际贫困——孔当村KXQ妇女 |
三、案例三:妇女干部“做中学”,走出火塘到脱贫前线——龙元村SXF妇女 |
第四章 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特征与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成效分析 |
第一节 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特征 |
一、教育目标立足素质提升 |
二、教育规划省级层面统筹 |
三、教育内容围绕实用技能 |
四、教育方式为培考相结合 |
第二节 独龙族妇女接受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成效 |
一、妇女健康意识与妇幼身体素质显着改善 |
二、妇女文化素质与妇女劳动技能显着提升 |
三、妇女发展意识与家庭主体观念显着增强 |
四、妇女增收能力与家庭经济状况显着转好 |
五、独龙族贫困代际传递状况得到显着缓解 |
第五章 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问题与对策 |
第一节 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存在问题及分析 |
一、妇女家庭及自身因素制约职业教育的开展 |
二、职业教育规划不完善削弱妇女培训效果 |
三、职业教育发展环境不理想制约妇女可持续发展 |
第二节 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对策措施 |
一、靶向独龙族妇女现实特征,促进妇女接受职业教育 |
二、健全妇女职业教育规划,提高阻断代际贫困效力 |
三、优化完善教育外部环境,保障妇女职业教育稳定发展 |
结语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典型妇女案例访谈提纲 |
附录 B 独龙江乡妇联妇女案例信息采集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白水台(论文提纲范文)
一牛 |
二旧文件 |
三孟 |
四卡米拉 |
五叶瑞克 |
六威成·叶森 |
七红 |
(5)《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媒介形象研究(2016-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课题的缘起 |
第二节 学术界研究综述 |
一、媒介形象研究概况 |
(一)对某一媒介中某个群体媒介形象的研究 |
(二)对媒介形象理论层面的研究 |
(三)对某一个媒体的媒介形象的研究 |
二、对农村妇女媒介形象的研究 |
(一)对农村女性的研究 |
(二)对女性媒介形象的研究 |
三、关于《中国妇女报》的研究 |
(一)对某一类型群体的报道分析 |
(二)分析《中国妇女报》中的某个议题 |
(三)对《中国妇女报》本身的分析 |
第三节 课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
第四节 课题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一、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内容分析法 |
(三)文本分析法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报道分析 |
第一节 样本选择 |
第二节 《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报道的基本概况 |
一、《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报道的版面分析 |
二、《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报道的体裁分析 |
三、《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报道的主题分析 |
第三节 《中国妇女报》报道中“农村妇女”的基本概况 |
一、农村妇女身份的分析 |
二、农村妇女角色的分析 |
三、农村妇女性格特征分析 |
第三章 《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报道的文本分析 |
第一节 生活改善者文本分析 |
一、自主创业促进生活改善 |
二、政企帮扶促进生活改善 |
第二节 家乡建设者文本分析 |
一、妇女干部带领建设家乡 |
二、家乡建设之文化建设 |
第三节 被救助者形象文本分析 |
第四节 品格优秀者文本分析 |
一、重情重义的农村妇女形象 |
二、坚强乐观的农村妇女形象 |
第五节 受到侵害者文本分析 |
第四章 《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媒介形象建构的特点与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农村妇女媒介形象建构的特点 |
一、树立新时代农村妇女新形象 |
二、追求农村妇女形象多样化 |
三、消除性别偏见,促进性别平等 |
第二节 农村妇女媒介形象建构的原因分析 |
一、政治因素 |
二、经济因素 |
三、文化因素 |
第五章 《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媒介形象建构的反思 |
第一节 农村妇女媒介形象建构的积极方面 |
一、构建先进的理念 |
二、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
三、紧跟时代热点 |
第二节 农村妇女媒介形象建构的不足之处 |
一、报道文本的不足之处 |
(一)讲述方式偏模式化 |
(二)缺乏人文关怀 |
二、形象建构的不足之处 |
(一)主角形象的模糊 |
(二)符号化的农村妇女形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6)明清外销瓷仕女纹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与选题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5 研究文献综述 |
2 明清外销瓷仕女纹样的形成 |
2.1 纹之源:西方受众对仕女纹样的接受 |
2.1.1 华韵仕女 |
2.1.2 神州生活 |
2.1.3 戏中故事 |
2.2 纹之变:西方审美对仕女纹样的影响 |
2.2.1 来样定制 |
2.2.2 互相模仿 |
本章小结 |
3 明清外销瓷仕女纹样的艺术特征 |
3.1 瓷中乐:仕女纹样的内在变化 |
3.1.1 异域仕女 |
3.1.2 持伞仕女 |
3.1.3 题材创新 |
3.2 瓷中局:仕女纹样的位置布局 |
3.2.1 主体与附属 |
3.2.2 内部与外部 |
本章小结 |
4 明清外销瓷仕女纹样反映的中外装饰艺术交流 |
4.1 西洋纹:受中国元素影响的西洋纹样 |
4.1.1 改造仕女形象 |
4.1.2 运用传统道具 |
4.1.3 模仿背景环境 |
4.2 西洋物:受中国风格影响的西洋产品 |
4.2.1 漆器 |
4.2.2 纺织品 |
4.2.3 折扇 |
本章小结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文献综述 |
附录 B 仕女纹样收录表格 |
附录 C 论文图片引用出处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 |
(7)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8)文化基因视域下川甘白马人民族旅游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民族旅游 |
(二)白马人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概述 |
一、概念界定 |
(一)民族旅游 |
(二)文化基因 |
二、理论概述 |
(一)主要理论——文化基因理论 |
(二)相关理论 |
第二章 川甘白马人文化旅游资源概况 |
一、白马人聚居区概况 |
(一)四川白马人聚居区 |
(二)甘肃白马人聚居区 |
二、川甘白马人文化旅游资源概述 |
(一)物质文化旅游资源 |
(二)精神文化旅游资源 |
(三)社会组织文化旅游资源 |
三、川甘白马人文化旅游资源对比分析 |
(一)文化旅游资源的共性 |
(二)文化旅游资源的个性 |
第三章 川甘白马民族文化基因分析 |
一、白马民族文化基因的生存土壤 |
二、白马民族文化基因分析 |
(一)白马民族文化因素谱系图建构 |
(二)白马民族文化基因分类 |
三、白马民族文化基因的演变 |
(一)白马民族文化基因演变的表现 |
(二)白马民族文化基因演变的原因 |
(三)白马民族文化基因演变的影响 |
第四章 川甘白马村寨旅游开发现状及“脱域”现象分析 |
一、白马村寨旅游开发现状 |
(一)甲勿村旅游开发现状 |
(二)草河坝村旅游开发现状 |
(三)亚者造祖村旅游开发现状 |
二、白马村寨民族旅游“脱域”现象分析 |
(一)白马村寨空心化 |
(二)生产、生活方式的“脱域” |
(三)寨里打工,寨外生活 |
(四)文化特质单一化、符号化、舞台化 |
三、白马人民族旅游开发比较分析 |
(一)民族旅游发展模式比较 |
(二)相似性 |
(三)差异性 |
第五章 川甘白马民族旅游开发与文化基因保护 |
一、旅游开发与文化保护的关系 |
二、川甘白马民族旅游开发问题分析 |
(一)阶段性问题分析 |
(二)共性问题分析 |
三、川甘白马民族旅游开发对策分析 |
(一)保护特色文化基因,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
(二)深挖文化基因内涵,丰富旅游产品类型 |
(三)打造白马民族品牌,盘活民族文化资源 |
(四)不断深化社区参与,增强村民参与积极性 |
(五)加强川甘区域旅游合作,整合三地旅游资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宁夏银川市月牙湖乡农家书屋调研纪实(论文提纲范文)
一、月牙湖乡及其农家书屋概况 |
1.月牙湖村农家书屋 |
2.滨河二村农家书屋 |
3.滨河四村农家书屋 |
二、推动农家书屋发展的启示 |
1.基层干部的重要性 |
2.驻村第一书记的重要性 |
3.农家书屋的综合功能 |
4.月牙湖乡农家书屋现阶段主要定位——“留守儿童之家” |
三、月牙湖乡农家书屋现存问题 |
1.工作人员编配不足,村部关注度不高 |
2.选书方向难准确 |
3.数字卫星技术利用率低 |
4.宣传引导不到位,读者群体稀少且单一 |
四、月牙湖乡农家书屋未来发展建议 |
1.解决资金、人员和数字化问题 |
2.为留守儿童服务到底 |
3.进一步扩大读者群体 |
4.推动扶贫扶智相协调 |
(10)文化参与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形塑机制研究 ——以Z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公共文化空间的研究 |
1.2.2 公共文化参与的研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 |
1.3.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公共文化空间 |
2.1.2 公共文化服务 |
2.1.3 文化参与 |
2.1.4 形塑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空间生产理论 |
2.2.2 合作治理理论 |
2.2.3 场景理论 |
2.3 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现状描述 |
3.1 Z镇公共文化空间的基本情况 |
3.1.1 标准化建设的乡村文化场所 |
3.1.2 自发形成的文化艺术团队 |
3.1.3 流传已久的河州贤孝 |
3.2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运转的现实表现 |
3.2.1 参与场所的碎片化 |
3.2.2 参与主体的差异化 |
3.2.3 参与活动的同质化 |
3.2.4 参与内容的商业化 |
3.3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生产的角色类型 |
3.3.1 政府:主动规划者 |
3.3.2 乡贤:积极营造者 |
3.3.3 村民:被动参与者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元主体参与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形塑机制 |
4.1 行政主导型的政府治理——外部力量的强势入场 |
4.1.1 公共政策落实 |
4.1.2 文化职能履行 |
4.1.3 价值规范整合 |
4.2 双重嵌入型的乡贤行动——内生动力的自我填补 |
4.2.1 公共意识觉醒 |
4.2.2 自我效能满足 |
4.2.3 社会网络联结 |
4.3 合作依附型的村民参与——策略选择的内部实践 |
4.3.1 文化需求产生 |
4.3.2 兴趣爱好驱动 |
4.3.3 文化氛围感染 |
4.4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形塑机制析理 |
4.4.1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形塑的外部力量 |
4.4.2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形塑的内部力量 |
4.4.3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形塑机制的模型构建 |
第五章 农村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优化路径 |
5.1 建立供需协调的作用机制 |
5.1.1 改革供给方式,实现精准供给 |
5.1.2 丰富供给内容,满足多元需求 |
5.1.3 引入社会力量,提升供给能力 |
5.2 完善多元主体文化参与机制 |
5.2.1 主体参与意识的培养 |
5.2.2 主体参与能力的提升 |
5.2.3 信息表达渠道的畅通 |
5.3 健全公共文化空间良性运转的制度保障 |
5.3.1 相关配套政策的健全 |
5.3.2 监督评价机制的建立 |
5.3.3 资源整合机制的完善 |
第六章 结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四、一个农家妇女的故事(论文参考文献)
- [1]太阳转身[J]. 范稳. 当代, 2021(05)
- [2]新世纪以来中国乡村题材影视剧中女性形象研究[D]. 王妍. 吉林大学, 2021(01)
- [3]独龙族妇女职业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案例研究[D]. 卢耀辉.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白水台[J]. 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 民族文学, 2021(06)
- [5]《中国妇女报》农村妇女媒介形象研究(2016-2020)[D]. 廖香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明清外销瓷仕女纹样研究[D]. 张媛. 北京印刷学院, 2021(09)
- [7]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8]文化基因视域下川甘白马人民族旅游开发研究[D]. 周丽.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9]宁夏银川市月牙湖乡农家书屋调研纪实[J]. 高蓓蓓. 出版参考, 2021(05)
- [10]文化参与视角下农村公共文化空间的形塑机制研究 ——以Z镇为例[D]. 赵梓辰. 兰州大学, 202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