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章程(1977年8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章程(1977年8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一、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七七年八月十八日通过)(论文文献综述)

张瑞岚[1](2014)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政治发展是世界各国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必须面对的普遍性问题,也是我国建国后所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发展思想,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实践中取得重要成就。目前,中国的改革已经进入到了关键时期,而政治体制改革更成为影响整个改革成败的关键。因此,梳理、总结和凝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对于现阶段中国政治发展和政治体制改革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分四个部分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进行分析和考察:文章的第一部分主要表达本文写作的整体构想。此部分在界定“政治发展”、“政治发展思想”等核心概念以及与选题相关的其他概念的基础上,分别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的现状,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文章的第二部分主要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首先,梳理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理论渊源与历史资源,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及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其次,具体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分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阶段:1978至1989年:“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89至1997年: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97至2002年:“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阶段:2002至2007年:“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7年至今:“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文章的第三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内容。基于文献分析,主要考察:第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目标、要求和道路的思想,即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以及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第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任务和途径的思想。首先,民主和法治作为中国政治发展基本任务,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主方面,通过研究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强化权利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思想,系统地探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思想。从立法、执法(执政)和法治观念的角度,研究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和依法行政,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观念,以探讨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其次,研究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途径推进中国政治发展的思想,包括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思想。文章的第四部分主要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主要特点是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其重要意义在于:在理论上,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政治发展的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实践中,指导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治发展实践,并为新形势下中国政治发展指明了方向。

胡鞍钢[2](2015)在《中国现代化之路(1949-2014)》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对于现代化的认识是经历了一个不断实践、不断认识、不断再实践、不断再认识的反复过程,也是一个正确与错误、成功与失败、顺利与曲折交错的过程,还是一个不断开拓、不断创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之路的过程。中国的现代化总体布局并不是一次性完成的,而是多次性认识,不断完善的,也经历了六十多年的中国现代化的实践、探索、创新之后才逐渐形成,逐步深化,更加全面。中国现代化包含两个方面的基本线索:一是国家现代化建设,从国家工业化、四个现代化到小康水平、小康社会再到"五位一体",现代化的方面越来越全面与协调。二是国家治理现代化,从新中国现代国家制度建设,到改革开放重建现代国家制度和不断改革、不断完善国家制度,再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两者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构成中国特色现代化道路。中国道路拥有不断扩大的现代化因素、不断扩大的社会主义因素,不断扩大的中国文化因素,具有后发优势、社会主义优势、中国文化优势,为世界的经济增长、减贫和贸易作出了贡献,同时中国也实现了从落伍者、失败者,到后来者、追赶者、赶超者,再到成功者、贡献者的角色转变。因此在实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增加更加强劲的定力。

王一梅[3](2019)在《重审“新时期文学”起源和“十七年文学”的关系》文中认为以1976年“四五运动”为发端,中国当代文学开始步入“新时期”。从1976年“四五运动”至1979年第四次文代会召开,这既是“新时期文学”的起源阶段,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过渡时期。这一文学阶段不仅具有承前启后的文学史意义,而且充满了丰富性与复杂性。因此,在关于“新时期文学”的研究中长期存在着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认为“新时期文学”在起源之时继承和发扬了“五四文学”传统;另一种则认为“新时期文学”在起源阶段首先接续并发展了“十七年文学”传统,或是与“文革文学”有相当的关联性。前者强调起源的“断裂”意义,后者则关注起源的“承续”价值,这两种观点体现了学术界对“新时期文学”起源问题的认识分歧。针对现有的认识分歧,论文从重审“新时期文学”起源和“十七年文学”的关系的角度出发,采用文学的外部研究和内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深入“新时期文学”起源的历史语境,以“拨乱反正”作为切入点,考察这一阶段政治形势、文艺政策、文学思潮和文学批评等方面的变化。从而发现在外部环境方面,“新时期文学”起源与“十七年文学”之间的关联。其次,从代表性文学现象入手,着重关注《重放的鲜花》的出版和1960年代初周恩来、陈毅关于文艺讲话的重刊,以此来分析这一阶段文学的承续性。再次,从文学的内部研究出发,分别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研究此时期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的联系:现实主义的恢复、题材的开拓和新人的塑造。通过以上论述,证明“新时期文学”起源主要以拨乱反正为主,无论是文学理论话语,还是作家的创作实践,基本都延续了“十七年文学”的模式与特质。论文一方面要证明“新时期文学”在起源阶段一直走在“十七年文学”的“正”路上,另一方面则要通过“重审”,克服对这一时期文学和“十七年文学”的单一化、片面化的理解,重估文学史的意义,并对相关的作家作品作出客观的价值判断。总之,笔者希望通过“重审”,为今后当代文学的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布赛尔[4](1958)在《东南亚的中国人(连载之三)》文中研究指明 第二十章人口志 印度支那由于内部不和陷于分裂状态,因此一九四九年所能得到的人口统计就只是极其陈旧的数字。印尼和缅甸也是同样的情况:仅马来亚,暹罗及婆罗洲曾在最近举行过人口调查。印度支那最后一次人口调查是在一九三七年,下面所列数字,卽取自此次调查。要注意这些数字同暹罗一样是指法定华侨而不是族别华侨。「一九三七-四三年中国手册」记载:族别华侨在一九四零年的数字为四十二万七千人,而印度支那一九三七年度的人口调查则统计法定华侨总数为三十二万六千人。华侨与印度支那妇女所生之后裔,在一九二一

李永芳[5](2007)在《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中国是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大变革时代,其中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农民从传统的血缘关系、宗族组织中解放出来,逐渐成为农村社会政治经济关系的主体,而农会作为超越宗族关系的社会组织则在这一变迁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对于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的发展状况,分为以下五个方面进行了探讨。一、清朝末年旨在农业改良的农会。中国农会肇始于清朝末年。1907年7月成立的直隶农务总会,是我国近代成立最早的具有社团“法人”地位的农会。随后,其他各省相继创办。至中华民国建立之时,全国绝大部分省区都成立了农务总会、农务分会与分所。清末农会的兴起是在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与农业生产衰微的社会背景下,由实业救国人士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倡导,受上海农学会开农学研究风气之先的影响,以及“新政”的推动等诸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清末农会建立了比较完备的组织系统,分为设立于省城的总会;设立于府、厅、州、县的分会;以及设立于乡镇、村落、市集的农务分所等三级直属组织系统。开展了编辑农报、翻译农书、开办农业学堂:举行农产品评会、设立农产陈列所;创办农业试验场和农产制造所;开垦荒地、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开展调查研究以及受理调解民事纠纷等较为广泛的农事活动,尤其是在农业生产中采用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和机械操作鲜有建树。同时,清末农会呈现出了成员构成的复杂性、组织制度的近代民主性、团体活动的民间性、机构权限的官督性等特点。这是一种以绅商为主体、旨在农业改良、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的近代社会团体。二、民国早期作为政府咨询机构的农会。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后,无论是始任南京临时政府大总统的孙中山,还是其后执掌国家政权并开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袁世凯,面对农村经济的残破、农业生产的衰微以及农民生活的困苦不堪,均对改良农业、发展农会组织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民国早期思想界各种“新思潮”的竟起、兴农呼声的日益高涨,则为农会组织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氛围,使农会组织得以更加广泛地发展。民国早期的农会依然是组成了一个层层连接的直属组织系统,但在清末农会分为三级的基础上增加为四层,即增设了一个最高层——全国农会联合会,使农会组织从上到下更具完整性。北洋政府统属下的农会,其富有成效性的活动主要表现为编制每年该区农业状况调查表呈报上级农会与主管官署;向主管官署建议农业改良进行事宜等方面。由于该农会是在清末农会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尽管辛亥革命后国家体制由君主走向共和的根本变化、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日益深入人心、北洋军阀政府统治下的纷乱政局等新的社会因素,无不影响和赋予了该农会组织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但在其组织构成、职能与性质等方面与清末农会没有根本上的区别,依然是一种以绅商为主体的、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的社会团体和联络机关,是一种旨在农业改良的社会经济自助组织。三、国民革命时期具有政权性质的农会。在中国近代史上,农会作为农民阶级自己的组织,作为改造社会的一种群体组织的出现,是在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这种新型农会是在农村经济凋敝、土豪劣绅把持乡村政权、土地占有日趋集中、农村阶级构成发生显着变化的社会背景下创建起来的。1921年9月成立的浙江萧山衙前农民协会是中国现代史上第一个具有鲜明阶级色彩、以解决农村社会矛盾为已任的新型农会。随后,广东海丰赤山、湖南衡山岳北等地农民协会相继建立。1924年1月国共合作实现后,国民党中央农民部和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的成立,及其所制定的一系列关于农民运动问题的决策和措施,为农民协会的普遍建立和农民运动的全面开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所颁布的全国《农民协会章程》,为各地农民协会组织的建立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文本依据;历时两年多举办的六届农民运动讲习所,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农民运动骨干,促进了各地农会组织的空前发展。同时,1927年4月还成立了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形成了一个由全国、省、县、区及乡级层层连接的的直属组织系统。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领导农民进行了支援北伐战争、开展反帝斗争和农村大革命等一系列活动。尤其是开展的翻天覆地的农村大革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是,该时期农会活动的历史局限性也是比较明显的,存在着一些“左”的偏差和错误,且在组织发展过程中亦存在着不同地区之间的较大差异。国民革命时期的农民协会,已根本区别于清末民初的农会,尽管它也进行了一些农业改良的活动,但不再是为政府服务的农业咨询机构,而是由中共创立和直接领导、并在国共合作旗帜下发展起来的社会组织,是一种以广大贫苦农民为主体、以推翻封建地主政权为宗旨的具有浓厚政治斗争色彩和政权性质的农民自治性组织。四、国民党控制下作为基层政权补充形式的农会。国民党所领导的农会,是在大革命失败后国民党反动派对农民运动进行残酷镇压、对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农协组织加以摧残的基础上,在农村经济日趋衰落、乡村建设运动广泛兴起的情势下,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推行乡村自治和保甲制度的过程中予以重建、整顿和发展起来的。国统区的农会组织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以1928年《农民协会组织条例》以及1930年《农会法》颁布为标志的重建阶段;以1938年《各级农会调整办法》制定为标志的整顿阶段。国民党控制下的农会,其法定任务可谓面广繁多,但大多未曾付诸实施,各地农会所开展的带有普遍性意义的活动主要表现为进行该区域农村概况调查并填写报表呈送主管官署等。同时,该农会呈现出了法规条例的完备性及其多变性、组织制度的民主性、政府控制的严密性、主要活动及其影响的有限性等时代特点。国民党领导建立的农会,名义上是一种旨在发展农民经济,增进农民智识,改善农民生活,以图农业之发达的具有法人地位的社会团体,实际上则是一种以农村有产阶级为主体的社会组织,是整治社会秩序的保甲附属,农村基层政权的补充形式。五、革命根据地作为政权执行机关的农会。在1927年7月国民革命失败至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一时期,与国民党在其统治区建立农会组织以整治社会秩序的同时,共产党在其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内也相继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农会组织,即苏维埃区域的“贫农团”、抗日根据地的“农救会”、解放区的“农民协会”等,并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开展了较为广泛的活动。革命根据地的农会组织呈现出组织名称的多元性、组建方式的策略性、组织系统的不完整性以及气势影响的有限性等时代特点。从其性质和功能来说,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广大贫苦农民为主体的、作为革命政权合法执行机关的社会组织,它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土改运动中农民协会的兴起与乡村政权的组织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结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的发展历程,可以得出的基本结论为:1、农会组织呈现出了不同性质和功能的多种类型;2、农会组织成为国家政权与乡村社会建构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参与力量,在中国近代历史舞台上演出了一幕幕传统基层社会权力结构的“维护者”、“破坏者”与“整治者”等不同角色的活剧;3、农会组织在发展农业生产、缓解农民生活贫困、改变农村文化教育落后状况、推动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等方面,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与作用;4、近代中国农会组织最终没有发展成为现代意义上的社会组织,而是一种政府或政党的政治工具。真正现代意义上的农会组织须应坚持“自愿性”、“自主性”、“民间性”和“法制性”;5、总结近代中国农会组织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如何思考目前理论界在研究“三农”问题中存在的是否重新建立农会组织的讨论,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参照。

王树增[6](2015)在《抗日战争》文中研究表明序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逻辑一纵观世界近现代的一百多年历史,没有哪个民族如同中华民族一样,在动荡与战火中度过了漫长的岁月。在所有不堪回首的历史往事中,没有哪个事件比发生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日战争给中华民族造成的创伤更为惨重。那场战争,中国战史称之为"抗日战争",日本战史称之为"中国事变"。

郜元宝[7](2016)在《贾平凹文学年谱(上)》文中认为一九五二-一九七一,一至十九岁。贾平凹,陕西东南丹凤县棣花村人,因为哥哥出生不久即夭折,"阴阳先生说,我想那面土炕是不宜孩子成活的",故贾母怀胎十月,借住平凹父贾彦春教书的金盆乡一偏远李姓人家,于旧历一九五二年二月二十一日生下平凹。为纪念儿子出生顺利,感谢这户李姓人

哈经雄,胡传章[8](1981)在《董必武年谱(1886-1975)》文中指出 1886年 3月5日(农历正月三十日),出身于湖北省黄安县城南街(今红安县城南正街)一个穷教员家里。董必武乳名乐益,学名贤琮,又名用威,字洁畲,号璧伍,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后,为了决心革命,摈弃原号,用谐音必武。曾化名碧吾。 1890年五岁随父亲董基文(号采臣)在黄安县城内东街广善庵私塾读书。

邹琪[9](2018)在《朱德研究史》文中提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对象是朱德研究,是朱德研究的发展史。朱德研究,是研究朱德一生历史的研究成果,对朱德生平和思想的研究都是朱德研究。本文对朱德研究进行学术史的回顾与梳理,力图按照学术史本身的线索,来展现朱德研究的全貌。国内外目前都还没有“朱德研究史”的专着出版,这是朱德研究和中共党史史学史研究中的空白。本文以朱德研究为研究对象,旨在对从20世纪20年代至2016年的朱德研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总结,并探析朱德研究中的经验教训和规律,形成一部整体性的“朱德研究史”,希冀拓宽朱德研究的领域,弥补国内外朱德研究中的不足,这使本文的研究在学术上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时,在纵向上,按时间顺序分析朱德研究产生、发展和成熟的过程,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和经验教训;横向上,在特定空间、特定历史时期内,分析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朱德研究的代表作,对其特点、内容、得失进行理论分析。对每个时期的朱德研究,先概述其研究背景、总体状况,再对代表作进行个案研究,分析其内容、研究方法和成就,最后总体评述,总结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按此研究思路,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朱德研究概述。阐明研究的对象和意义,对朱德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分析朱德研究的现状,介绍文章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研究框架、创新之处及研究意义,界定“朱德研究史”一些概念。第一章评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朱德研究(1920.8-1949.9)。这一阶段是朱德研究的萌芽时期。国外对朱德的研究,最早的主要散见于西方记者的着作。国内的朱德研究发轫于20世纪20年代初,主要是一些关于朱德实践活动的报道,如朱德领导红军的报道等。国内最早公开发表的关于朱德的文字,目前可查的是《简州顾品珍等来电》(《申报》1920年8月13日)。这一时期朱德研究的成果主要是报刊上发表的文章,20世纪30、40年代,研究朱德的专着开始出现,有关朱德传记的各种书籍广泛流传,如《朱德传》、《西战场的主将朱德》等。外国记者的着作中,影响较大的有《西行漫记》、《续西行漫记》、《北行漫记》等。这些国外的研究成果尽管不是朱德的传记,但都有专门的章节介绍朱德的生平和轶事,是研究朱德的珍贵资料。第二章评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朱德研究(1949.10-1978.12)。这是朱德研究的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这一时期研究朱德的书籍开始较多地出版,大都是记述朱德崇高品德和传奇故事以及回忆性的作品。香港和台湾也出版了研究朱德的着作,如吴起、孟超的《红色人物论》、章民的《朱德》等。“文化大革命”时期,受极“左”路线和个人崇拜的严重影响,朱德研究陷于停滞,甚至倒退。从“文革”结束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只出版了少量的回忆性的着作。艾格妮丝·史沫特莱的《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以非常生动、细腻和隽永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无产阶级革命家栩栩如生的形象,在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这一时期最重要的代表作。第三章评述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朱德研究(1978.12-2016.12)。这是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朱德研究开始走向深入,大量有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着作不断涌现,最有代表性的是《朱德年谱》和《朱德传》的出版。这一时期香港和台湾朱德研究的代表作是顾则徐的《永远的共军总司令:朱德》。这些研究成果,从朱德不同时期的生活片段到朱德传记的出现,从朱德生平介绍到朱德思想研究,使朱德研究走向成熟并继续发展,为朱德研究史的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一时期关于朱德研究的学术活动比较活跃且规模较大,如:1986年12月的“全国纪念朱德诞辰100周年学术讨论会”、1991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05周年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3年7月的“全国朱德学术讨论会”、1996年12月的“纪念朱德诞辰110周年全国朱德生平与思想研讨会”、2006年12月“纪念朱德同志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2015年6月的“朱德与抗日战争学术座谈会”、2016年4月的“纪念朱德总司令诞辰130周年论坛”、2016年8月的“一战成名——朱德与护国战争学术研讨会”、2016年12月的“朱德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学术研讨会”等。这些学术活动积极推动了朱德研究的深入,反映了朱德生平和思想研究的基本趋向,使朱德思想生平研究跨入一个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第四章评述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从朱德诞辰120周年以来,学术界从多角度、多方面、多层次对朱德的生平、思想以及对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贡献进行了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成果,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朱德研究的水平和现状。朱德研究取得了新突破,呈现出鲜明的特点。结语,总结90多年朱德研究的经验教训,对朱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对今后的朱德研究进行展望。本文在研究过程中,运用历史研究方法、辩证分析方法和比较研究方法,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经历了 90多年发展的朱德研究的成果和研究过程进行梳理和评述,对“朱德研究”进行研究,总结朱德研究的规律,为今后的朱德研究提供启示和借鉴,以推动朱德研究的进一步深入。通过研究,提供关于朱德研究成果的详实资料,使人们明辨资料的正误优劣,以正确的历史资料和思想资料,更好地学习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精神、优秀品德,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张宽[10](2020)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研究》文中指出中国东北,地处东北亚地区中心,物产富饶、市场广阔。近代以来,为了争夺在该地区的势力范围,帝国主义列强在此角逐,冲突激剧。其中,尤以日本帝国主义最为疯狂。日俄战争以后,日本取代俄国,成为侵略东北的第一大帝国主义势力。与此同时,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对外勾结、对内镇压,民族资本主义举步维艰,百姓濒于破产。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纵横交错、十分尖锐。东北地区复杂的政治环境引起了共产党人的高度关注,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立即派人到东北传播马列主义,发展党团组织。不久即在哈尔滨、大连、奉天等大中城市建立了党团组织。在东北党组织的带领下,各地工农群众的反帝反军阀斗争迅速发展。1927年10月,中国共产党驻东北最高领导机构——中共满洲省委成立,标志着东北地区的革命斗争进入了由统一党组织集中领导的新阶段,成为东北革命历史发展的重要转折点。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共满洲省委站在抗日斗争的最前线,率领广大民众最先踏上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道路,东北抗战由此开始。党中央十四年抗战重大历史观的调整,是对中国抗日战争历史的新定位,同时也意味着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东北人民奋力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功绩更加得到了实质上的肯定。毫无疑问,这段历史的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论文以马克思主义为基本立场,在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指导下,运用党史理论与历史学、政治学等相关知识,通过文献分析、历史比较、系统研究、交叉研究等方法,对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进行综合分析。论文立足史实,以九一八事变等重要事件为时间节点,对不同时期中共满洲省委采取的斗争方针、战略战术、取得成效及特点不足等进行探讨,以此明确中共满洲省委在东北局部抗战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及其领导的东北局部抗战的历史地位。具体来讲,论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依据及意义、国内外学者关于中共满洲省委及其领导的抗日斗争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在过程中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同时指明了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绪论部分为本论文的撰写奠定了重要基础。第二章为早期东北党组织的建立及其领导和参与的反日斗争。该部分首先从政治、经济、军事、教育等方面追溯了日俄战后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概况;其次通过对“五四”运动在东北的开展及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这两个问题的分析,阐明了早期东北党组织建立的社会背景与政治环境,并对哈尔滨、沈阳、大连等重要城市党组织的建立作了简要概述;最后,归纳总结了早期东北党组织开展的反日斗争活动,主要有声援“五卅”运动、响应郭松龄倒戈反奉、组织反日剥削大罢工、领导临江拒日设领斗争等。第三章为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和发展。该部分首先从东北革命形势发展的客观需求和中共东北党组织自身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分析建立满洲省委的必要性。随后,对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过程进行了扼要概述。最后,重点阐述了中共满洲省委的发展历程及历届省委的更迭,同时,对造成满洲省委更迭频繁的原因进行了深入探讨。第四章为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共满洲省委的反日斗争。承接第三章,该部分首先全面梳理了九一八事变前满洲省委参与和领导的反日斗争,主要有参与群众反日护路斗争、围绕中东路事件开展的反日斗争活动、领导“一一九”反日护路斗争惨案一周年纪念游行集会,这次反日斗争完全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其次,对九一八事变的爆发进行简单介绍,并详细分析了满洲省委的抗日主张。再次,分析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的斗争方针及抗日实践,探讨其是如何将党的抗日主张转化为直接行动。以九一八事变为起点,中国开始了长达十四年抗日战争。最后,通过对比九一八事变前后两个阶段东北抗日斗争的状况,指出事变后东北抗日斗争呈现的新特点及存在的不足。该部分为本论文的重要内容。第五章为贯彻中共中央抗日统一战线方针与东北抗日斗争的新发展。该部分为本论文的核心内容。首先介绍了中共中央在东北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及发展;接着,全面分析了中共满洲省委对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贯彻情形及东北抗日斗争出现的新局面,主要表现为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与联合义勇军共同抗日、适应东北革命发展形势建立游击根据地、广泛发动爱国民众扩大抗日斗争规模几个方面。随后,又从军队发展、党群关系、战斗成果等方面总结了东北抗日斗争的新发展。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队伍成为东北抗日斗争中的主要力量。第六章为中共满洲省委的改组及其对东北抗日斗争的影响。该部分内容辩证地分析了满洲省委撤销的原因,客观评价了这一决策对东北抗日斗争的影响;之后,论述了满洲省委接续组织的建立,扼要概述了满洲省委接续组织继续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战争。第七章对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的经验、教训及重要意义进行提炼总结,同时将这一时期东北抗战中所表现出来的革命风貌和斗争精神同伟大的抗战精神相衔接,明确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不仅淋漓尽致的诠释了抗战精神,更是抗战精神的重要铸就者。

二、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七七年八月十八日通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七七年八月十八日通过)(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1.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 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选题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基础与历史资源
    2.1 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政治发展的思想
        2.1.2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发展的思想
    2.2 现代西方政治发展学说
        2.2.1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民主理论
        2.2.2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稳定理论
        2.2.3 政治发展中的政治文化理论
    2.3 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3.1 中国共产党关于新民主主义政治建设的理论
        2.3.2 中国共产党局部执政时期根据地民主政治建设的实践
    2.4 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4.1 以生产建设为中心开展民主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2.4.2 在阶级斗争的思路下开展政治建设的理论与实践
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形成发展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初步形成
        3.1.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1978年-1989年)
        3.1.2 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1989年-1997年)
        3.1.3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7年-2002年)
    3.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基本形成
        3.2.1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2002年-2007年)
        3.2.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2007年-今)
4 关于中国政治发展的总体思路
    4.1 坚持和发展人民民主
        4.1.1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4.1.2 民主是内容与形式的集合
        4.1.3 以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
    4.2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4.2.1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
        4.2.2 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保证了三者有机统一的实现
        4.2.3 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关键
    4.3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4.3.1 借鉴人类政治文明有益成果,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发展模式
        4.3.2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5 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思想
    5.1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5.1.1 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5.1.2 在党的领导下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系
        5.1.3 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5.2 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5.2.1 “决不应该离开党的领导而歌颂群众的自发性”
        5.2.2 “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5.3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5.3.1 重点加强对主要领导干部的制约监督
        5.3.2 “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
6 关于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思想
    6.1 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1.1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6.1.2 “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6.2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
        6.2.1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6.2.2 依法执政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党执政的一个基本方式
        6.2.3 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6.3 培育和增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6.3.1 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法制宣传教育
        6.3.2 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
7 关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思想
    7.1 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
        7.1.1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
        7.1.2 政治体制改革的原则
        7.1.3 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7.1.4 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方针
    7.2 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
        7.2.1 政治体制改革的关键首先是党政分开
        7.2.2 “真正实行民主集中制和集体领导”
    7.3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7.3.1 完善党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领导
        7.3.2 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7.4 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7.4.1 “精简机构是一场革命”
        7.4.2 “以转变政府管理职能为关键”
        7.4.3 加强依法行政和制度建设
    7.5 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7.5.1 妥善解决新老干部的合作与交替
        7.5.2 培养忠于马克思主义的领导骨干
        7.5.3 加快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8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8.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特点
        8.1.1 坚持政治稳定与政治发展的有机统一
        8.1.2 坚持人民大众的立场和社会主义方向
        8.1.3 坚持从中国国情和现阶段的实际出发
        8.1.4 吸收和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
    8.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意义
        8.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理论意义
        8.2.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重审“新时期文学”起源和“十七年文学”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新时期文学”起源的历史语境
    第一节 “新时期”起源的历史转向
        一、当代文学史概念中的“十七年”和“新时期”
        二、“新时期”起源的历史转向:从拨乱反正到思想解放
    第二节 “新时期文学”的起源与重建
第二章 承续“十七年”:“重放的鲜花”与旧文新生
    第一节 “重放的鲜花”:“歌颂与暴露”
    第二节 旧文新生与艺术民主
第三章 现实主义的恢复:精神或方法
    第一节 现实主义:曲折的道路
    第二节 接续,还是断裂:精神或方法
第四章 题材的开拓和新人的塑造:禁忌与许可
    第一节 题材和人物:不只是一个文学问题
    第二节 禁忌与许可:来自文学内部的对话
结语:“前三年”与一个新的开始
参考文献
后记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5)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二、学术价值及其创新之处
    三、资料来源和结构安排
第一章 清末农业改良与农会之兴
    一、清末农会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一) 甲午战后民族危机的加深与农业生产的衰微
        (二) 实业救国人士的倡导和资产阶级维新派的吁请
        (三) 上海农学会开农学研究风气之先的影响
        (四) “新政”的推动与清廷的谕允饬令
    二、农会的创设与发展
        (一) 近代最早法人社团—直隶农会的创立
        (二) 各地农会组织的发展及全国农务联合会的成立
    三、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一) 较为完备的三级直属组织系统
        (二) 以地主和绅商为主体的组织构成
    四、农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一) 农业改良的广泛宣传与实践
        (二) 对传统农业向近代农业转化的推动
    五、清末农会组织的基本特点与性质
        (一) 成员的复杂性和制度的民主性
        (二) 官府监督下旨在农业改良的社会团体
第二章 民国早期作为政府咨询机构的农会
    一、民初政府倡设农会的动因
        (一) 残破的农村社会经济
        (二) 图农事改良与发达的主旨
        (三) 兴农社会思潮的推动
    二、农会组织的发展与全国农会联合会议的召开
        (一) 各地农会组织的发展
        (二) 全国农会联合会议的召开
    三、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一) 更具完整性的四级直属组织系统
        (二) 趋于健全的组织结构
        (三) 以绅商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成员构成
        (四) 臻于民主的组织制度
    四、农会的活动经费
        (一) 经费来源
        (二) 经费管理
    五、农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一) 农事状况调查与改良议案提请
        (二) 对近代农业发展的促进
    六、民国早期农会组织的特性
        (一) 纷乱政局下组织发展与活动的局限性
        (二) 依附于政府的咨询性社会团体
第三章 国民革命时期具有政权性质的农会(上)
    一、新型农会创建的农村社会背景
        (一) 军阀混战对农村经济的破坏
        (二) 军阀政府田赋预征及苛捐杂税的勒索
        (三) 农业生产力的微弱发展
        (四) 土豪劣绅对乡村政权的把持
        (五) 土地占有的日趋集中
        (六) 农村阶级构成的显着变化
    二、中共领导的新型农会组织的建立
        (一) 中共早期对农民问题的认识和决议
        (二) 浙江萧山衙前农民协会的创办
        (三) 广东海丰赤山农民协会的建立
        (四) 湖南衡山岳北农民协会的成立
    三、国民党中央农民运动领导机构的设置
        (一) 国民党中央农民部的建立
        (二) 中央农民运动委员会的成立
    四、全国农会章程的制定和农运骨干的培训
        (一) 全国《农民协会章程》的颁布
        (二)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的创办
第四章 国民革命时期具有政权性质的农会(中)
    一、国共合作旗帜下各地农会组织的空前发展
        (一) 广东省农会组织的发展
        (二) 湖南省农会组织的发展
        (三) 湖北省农会组织的发展
        (四) 江西省农会组织的发展
        (五) 河南省农会组织的发展
        (六) 其他省区农会组织的发展
    二、全国农民协会临时执行委员会的成立
        (一) 筹备与建立
        (二) 开展的主要工作
    三、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一) 组建程序
        (二) 严密的五级直属组织系统
        (三) 以广大贫苦农民为主体的成员构成
        (四) 纪律裁判委员会机关的设置
    四、农会的活动经费
        (一) 经费来源
        (二) 经费开支
第五章 国民革命时期具有政权性质的农会(下)
    一、农会的主要活动
        (一) 对北伐战争的有力支援
        (二) 反帝斗争的开展
        (三) 农村大革命的壮举
        (四) 金融领域内的斗争
    二、农会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
        (一) 成就农村数千年巨变的奇勋
        (二) 严重“左”的偏差及原因分析
    三、国民革命时期农会组织的特点与性质
        (一) 中共领导下的乡村政治联盟
        (二) 准政权型的农民自治性组织
第六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作为基层政权补充形式的农会
    一、国民党重建农会的由来与背景
        (一) 国民党反动派对农民运动的摧残
        (二) 农村经济的日趋衰落
        (三) 乡村建设运动兴起的催化
        (四) 南京政府关于乡村自治和保甲制度的推行
    二、农会组织的发展过程
        (一) 重建阶段
        (二) 整顿阶段
        (三) 消亡阶段
    三、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一) 组建步骤
        (二) 层层连接的六级直属组织系统
        (三) 以农村有产阶级为主体的成员构成
        (四) 监督制度
    四、农会的经费
        (一) 会费收支及中央补助规定
        (二) 经费拮据的困惑
    五、农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一) 宗旨与任务
        (二) 农事改良与社会教育等活动
        (三) 主要业务活动评价
    六、国民党控制下农会组织的基本特点与性质
        (一) 法规条例的多变性及组织作用的局限性
        (二) 农村基层政权补充形式的社会组织
第七章 革命根据地作为政权执行机关的农会
    一、国民革命时期准政权性质农会的最终消退
        (一) 中共文本规定农协政权口号的延续
        (二) 准政权性质农民协会的最终消退释疑
    二、苏维埃区域的农会组织
        (一) 红色苏维埃区域的建立与发展
        (二) 贫农团等农会组织的恢复和发展
        (三) 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四) 农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三、抗日战争根据地的农会组织
        (一) 抗日根据地的开辟与扩大
        (二) 农救会等农会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三) 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四) 农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四、解放区的农会组织
        (一) 解放区面积和人口的迅速发展
        (二) 农民协会组织的重新活跃
        (三) 农会组织的基本结构
        (四) 农会的主要活动及其影响
    五、革命根据地农会组织的基本特点与性质
        (一) 组织形式的多元性、策略性与非系统性
        (二) 革命政权的合法执行机关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抗日战争(论文提纲范文)

序世界上还有另外一种逻辑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第一章最后关头
第二章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
第三章丧师失地未有如是之速者
第四章从滑稽故事之迷雾中脱颖而出
第五章使中华民族永存世上

(9)朱德研究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学术史梳理及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萌芽时期(1920.8—1949.9)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报刊中关于朱德生平思想的报道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7—1937.7)
        二、抗日战争时期(1937.7—1945.8)
        三、解放战争时期(1945.8—1949.9)
    第三节 中外记者笔下的朱德
        一、任天马《活跃的肤施》
        二、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三、尼姆·威尔斯《续西行漫记》
        四、哈里森·福尔曼《北行漫记》
    第四节 早期的朱德传记
        一、陈德真《朱德传》(第2版)
        二、张寒青《西战场的主将朱德》
        三、绍源《朱德自传》和张尚志《朱德与红军》
第二章 初步发展和曲折停滞时期(1949.10—1978.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第三节 《红旗飘飘》和《星火燎原》
    第四节 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朱德的生平和时代》
第三章 走向成熟和继续发展时期(1978.12-2016.12)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刘白羽《大海——记朱德同志》
    第三节 朱敏《我的父亲朱德》
    第四节 赵鲁杰《朱德兵法与韬略》
    第五节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朱德年谱(1886—1976)》(新编本)
    第六节 金冲及主编《朱德传》
    第七节 2006—2016年朱德研究的新进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与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早期东北党组织的建立及其反日斗争
    2.1 日俄战争后日本侵略东北概况
        2.1.1 攫取“政治保障”
        2.1.2 控制经济命脉
        2.1.3 进行军事侵略
        2.1.4 推行奴化教育
    2.2 中共东北党组织的建立
        2.2.1 “五四”运动在东北的开展
        2.2.2 马克思主义在东北的传播
        2.2.3 东北各地党组织的建立
    2.3 早期东北党组织开展的反日斗争
        2.3.1 声援“五卅”运动
        2.3.2 响应郭松龄倒戈反奉
        2.3.3 组织反日剥削大罢工
        2.3.4 领导临江拒日设领斗争
第3章 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及发展
    3.1 中共满洲省委的建立
        3.1.1 满洲省委建立的必然性
        3.1.2 满洲省委建立的过程
        3.1.3 满洲省委建立的意义
    3.2 满洲省委在艰难曲折中发展
        3.2.1 造成满洲省委发展曲折的原因
        3.2.2 历届满洲省委的更迭
第4章 九一八事变前后中共满洲省委的反日斗争
    4.1 九一八事变前满洲省委参与和领导的反日斗争
        4.1.1 积极参与群众反日护路斗争
        4.1.2 以中东路事件为契机组织反日斗争
        4.1.3 领导“一一九”反日护路斗争惨案一周年纪念游行集会
        4.1.4 侦察和揭露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阴谋
    4.2 九一八事变与满洲省委首倡抗日
        4.2.1 九一八事变爆发
        4.2.2 满洲省委首倡抗日
    4.3 满洲省委组织东北抗日斗争
        4.3.1 发动群众掀起抗日爱国热潮
        4.3.2 引导和支援东北抗日义勇军
        4.3.3 创建党直接领导的抗日游击队
        4.3.4 争取伪军反正抗日
    4.4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斗争呈现的新特征
        4.4.1 具有鲜明的民族革命性质
        4.4.2 直接地武装反抗成为主要斗争形式
        4.4.3 共产党在东北的领导地位逐渐确立
        4.4.4 抗日游击队建立后日益成为核心力量
    4.5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日斗争存在的不足
        4.5.1 群众参与带有自发性
        4.5.2 抗日队伍内部缺乏高度的统一性
        4.5.3 没有广泛运用游击战术
        4.5.4 党的领导力量相对薄弱
第5章 贯彻抗日统一战线与东北抗日斗争的新局面
    5.1 在东北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及发展
        5.1.1 在东北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提出
        5.1.2 在东北建立抗日统一战线方针的发展
        5.1.3 满洲省委积极贯彻抗日统一战线方针
    5.2 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与联合义勇军共同抗敌
        5.2.1 建立东北人民革命军
        5.2.2 加强党对军队的领导
        5.2.3 联合义勇军共同抗敌
        5.2.4 多次粉碎日伪“讨伐”
    5.3 适应抗日发展形势需要创建游击根据地
        5.3.1 创建游击区根据地策略的制定
        5.3.2 游击区根据地的形成与变迁
        5.3.3 加强游击根据地的建设
    5.4 广泛发动爱国民众开展反日斗争
        5.4.1 团结城乡各阶层民众
        5.4.2 联合少数民族群众
        5.4.3 争取文艺界进步人士
        5.4.4 加强伪军士兵工作
第6章 中共满洲省委的改组及其对东北抗日斗争的影响
    6.1 满洲省委的撤销与改组
        6.1.1 满洲省委撤销的原因
        6.1.2 满洲省委撤销的经过
        6.1.3 满洲省委接续组织的建立
    6.2 满洲省委的改组对东北抗日斗争的影响
        6.2.1 积极影响
        6.2.2 消极影响
    6.3 满洲省委接续组织与东北抗日游击战争
        6.3.1 主动出击配合全国抗战
        6.3.2 克服困难坚持领导抗战
        6.3.3 参加战略反攻光复东北
第7章 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的历史评价
    7.1 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的历史经验
        7.1.1 坚持党的领导是取得胜利的核心保障
        7.1.2 抗日统一战线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
        7.1.3 灵活的战略战术是反抗侵略的主要形式
        7.1.4 坚持从实际出发是革命斗争的基本准则
    7.2 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的重要意义
        7.2.1 揭开了中国抗日战争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7.2.2 延缓了日军全面侵华的步伐
        7.2.3 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斗志
    7.3 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诠释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7.3.1 体现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7.3.2 诠释了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7.3.3 映现了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7.3.4 展现了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四、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九七七年八月十八日通过)(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治发展思想研究[D]. 张瑞岚. 武汉大学, 2014(06)
  • [2]中国现代化之路(1949-2014)[J]. 胡鞍钢.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2)
  • [3]重审“新时期文学”起源和“十七年文学”的关系[D]. 王一梅.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4]东南亚的中国人(连载之三)[J]. 布赛尔. 南洋问题资料译丛, 1958(Z1)
  • [5]清末民国时期农会组织研究[D]. 李永芳. 四川大学, 2007(05)
  • [6]抗日战争[J]. 王树增. 当代, 2015(04)
  • [7]贾平凹文学年谱(上)[J]. 郜元宝. 东吴学术, 2016(03)
  • [8]董必武年谱(1886-1975)[J]. 哈经雄,胡传章. 华中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S1)
  • [9]朱德研究史[D]. 邹琪. 扬州大学, 2018(12)
  • [10]中共满洲省委领导的东北抗日斗争研究[D]. 张宽. 吉林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中国共产党章程(1977年8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