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椒(Capsicum frutescens var.grossum)“雄性AB_(18)”的选育与利用

青椒(Capsicum frutescens var.grossum)“雄性AB_(18)”的选育与利用

一、青椒(Capsicum frutescens var.grossum)“雄AB_(18)”的选育和利用(论文文献综述)

杨中周[1](2017)在《我国辣椒品种选育进展与展望》文中认为中国是辣椒种植面积与产量第一的国家,全国辣椒产值和效益居各类蔬菜之首。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育种家们分别利用系统选育、杂种优势选育、雄性不育系选育、花药离体培养技术、航天育种、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基因工程育种等技术,培育出各具代表性的品种,促进了我国辣椒产业的发展。笔者对我国辣椒品种选育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今后的辣椒育种工作提出了展望。

李超[2](2016)在《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性研究》文中提出辣椒是我国重要蔬菜之一,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与人工杂交种制种相比,利用化学杀雄剂生产辣椒杂交种具有明显的优势。本试验选用咪唑乙烟酸作为化学杀雄剂,以辣椒材料P70为试验对象来研究对辣椒的化学杀雄效果。同时,通过细胞学和分子学实验研究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的机理,获得以下结果:1.浓度为15 mg/L的咪唑乙烟酸对辣椒的化学杀雄效果最好,在这个浓度下辣椒花药可以表现出完全的雄性不育性而且植株药害相对较小,对辣椒的坐果和结实影响较小。2.通过压片和石蜡切片观察,发现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发生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对照组花药内绒毡层细胞发生降解,为小孢子母细胞的生长发育提供营养;而处理组花药内绒毡层不发生降解,导致小孢子母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从而不能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结构,以致最终降解引起雄性不育。此外,咪唑乙烟酸还可以引起辣椒花药中细胞分化分裂异常以及外绒毡层会发生延迟降解,进一步加剧了雄性不育的发生。3.通过电镜切片观察,我们发现在与处理组花药相比,对照组花药中,内绒毡层细胞中有自噬活动,从而导致细胞自噬性死亡。在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处理组花药中的小孢子开始降解,表现出外形畸形、四周胼胝质含量少、细胞核降解以及细胞器缺失;而对照组花药中,小孢子外形圆满、四周胼胝质含量多以及细胞核完整。在四分体时期,对照组花药中小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形成四分体,而处理组花药中小孢子母细胞不能形成四分体结构而完全降解,细胞核和细胞里面各种细胞器降解粘连在一起,最终导致雄性不育。4.在对与自噬相关的基因ATG8s以及与细胞壁降解相关的的基因Pec做表达分析时发现,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基因ATG8a、ATG8e和Pec在对照组中的表达要比处理组中的要高,这与在这一时期处理组花药中内绒毡层细胞出现自噬活动与降解密切相关;而ATG8b、ATG8c和ATG8d在处理组花药中的表达较高可能与小孢子母细胞中的自噬活动有关;基因EMS,CLV1和BAM1的表达异常可能与小孢子和绒毡层的发育异常有关。

刘金兵[3](2008)在《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与分子标记筛选及败育的生化特性研究》文中指出辣椒(Capsicum annuum L.)原产中南美洲,属茄科辣椒属一年生或多年生植物。它现在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蔬菜作物,年种植面积大约在135万公顷。辣椒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生产上以蕾期人工去雄授粉生产一代杂交种为主,而利用雄性不育尤其核质互作雄性不育(CMS)生产杂交种子是迄今为止简化制种工序、降低制种成本、保证杂交种子纯度、预防亲本流失的最有效途径。利用甜辣椒CMS系配制杂交品种是当今世界甜辣椒育种的热点。本文通过研究甜椒CMS的遗传规律、恢复系的筛选、创制与利用、CMS花粉败育机理及与不育基因相关的分子标记,对于探讨甜椒CMS雄性不育机理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以及杂种优势利用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选育了甜椒CMST6A和CMSMCA以辣椒CMS21A为母本,高灯笼形甜椒T6和长灯笼形甜椒MC为轮回父本,采用“饱和回交”法,经过连续多代回交和轮回父本自交,选育新的甜椒胞质不育系CMST6A和CMSMCA及其相对应的保持系T6B和MCB。CMST6A的不育性受一对隐性基因控制。I2-KI染色后镜检表明,CMST6A不育花粉率占98.4%;CMSMCA不育花粉率占97.8%。2.甜椒CMST6A育性恢复基因分布测交鉴定育性结果表明,被测甜椒和辣椒品种可以划分为三个类型:保持型、恢复型、育性分离类型。尖辣椒品种中容易找到甜椒CMS育性恢复基因;而甜椒品种中容易找到保持CMS育性的不育基因。84-1、匈奥804、湘紫13、伏M、线椒、NT2M、牛-1、5-2R1和5-2R3这9个恢复系的恢复基因处于同一位点。3.甜椒CMS恢复系的创造及其杂种优势利用利用花丝和花柱为白色的南京苜蓿园早辣椒、花丝和花柱为紫色的北方扁灯笼形甜椒,花丝和花柱为白色的高灯笼形甜椒5-2和甜椒CMS8A、CMS17A、CMS延A、CMS金A及辣椒CMS21A、CMS阴早A为材料,采用杂交、回交、自交和测交手段,育成与父本5-2性状近似的甜椒恢复系5-2R1、5-2R2和5-2R3以及“三系配套”品种江蔬5号甜椒(CMS8A×5-2R1)、牛角椒组合“CMS21A×5-2R1”、“CMS阴早A×5-2R1”,“CMST6A×匈奥804”、“CMSMCA×匈奥804”。4.甜(辣)椒自交系的RAPD分析采用RAPD技术分析了来自国内外42份甜辣椒自交系的DNA多态性。筛选出的23个特异多态性好引物共扩增出133条带,其中111条为多态带。UPGMA树状图显示,遗传距离为0.124时可将这些甜辣椒划分为3组。育性恢复辣椒在Ⅰ,Ⅱ、Ⅲ组内均有分布,说明在分子水平上恢复基因在供试辣椒自交系中的分布是随机的。5.甜椒CMS不育基因的RAPD标记和ISSR标记运用RAPD和ISSR技术分析了甜椒CMST6A和保持系T6B的基因组DNA差异。获得了一个与甜椒CMS不育性相关的特异片断RAPDAO191400。序列测定结果表明,该片断序列全长为1378bp。根据序列测定结果,设计的一对特异引物将RAPDAO191400标记转化为更稳定的SCAR标记SCAO19498。ISSR分析研究得到一个与甜椒CMS不育相关的特异片断ISSR-8840,该片段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检索发现与茄属番茄第4染色体上克隆的LEHBa-20F17基因的序列有52%的同源性和67%的相似性。6.甜椒CMS系及其保持系的生化特性不育系中游离脯氨酸和游离赖氨酸含量均明显低于相应的保持系;不育花药中严重缺乏游离脯氨酸;不育花药中游离苏氨酸和精氨酸含量均明显高于相应的保持系;不育系中游离氨基酸总量则明显低于保持系。无论是在叶片中还是在花药中,不育系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CAT活性均低于其保持系;而SOD和POD活性则高于其保持系。说明上述物质含量和酶活性变化可能与甜椒CMS系的雄不育有关。

蒋伟明,侯仕熙,周林,董晓飞,郭伟民[4](1993)在《青椒(Capsicum frutescens var.grossum)“雄AB18”的选育和利用》文中研究指明 青椒的杂种优势非常显着,但因花器较小,人工去雄制杂交种时非常不便,为了解决生产中存在的这一难题,本研究以"克山大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为不育源,以本地早熟甜椒优良亲本材料"7906"为转育父本,采用"二环系"的转育方法为尽快地育成适于本地区生产利用的新青椒雄性不育系,自1985年以来做了如下的工作。1 "雄 AB18"的选育1985年在山西省农科院蔬菜所试验地,种植"克山大辣椒雄性不育两用系",其不育率为50%左右,选择其开花早,雄性不育性状典型的植株为母本。同时种植本地亲本材料"7906"选择其开花早,果实大,经济性状好的植株为父本成对杂交,从母本植株上单株留种

二、青椒(Capsicum frutescens var.grossum)“雄AB_(18)”的选育和利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椒(Capsicum frutescens var.grossum)“雄AB_(18)”的选育和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辣椒品种选育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地方品种和固定品种(品系)
2 杂种优势利用
3 雄性不育系利用
4 花药离体培养技术
5 航天育种
6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7 基因工程育种
8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2)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辣椒杂种优势育种概括及存在的问题
        1.1.1 辣椒细胞质雄性不育育种及存在的问题
        1.1.2 辣椒细胞核雄性不育育种及存在的问题
    1.2 辣椒化学去雄育种及存在的问题
    1.3 植物化学杀雄研究进展
        1.3.1 化学杀雄剂的应用概括
        1.3.2 化学杀雄剂的种类
    1.4 化学杀雄剂引起植物不育的机理研究
        1.4.1 细胞学研究
        1.4.2 生理生化研究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2 试验方法
        2.2.1 试验材料处理
        2.2.2 辣椒花药的发育和败育时期确定
        2.2.3 化学杀雄剂诱导辣椒雄性不育光学显微镜观察
        2.2.4 化学杀雄剂诱导辣椒雄性不育透射电镜观察
        2.2.5 辣椒花药RNA的提取和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咪唑乙烟酸处理对辣椒花器官发育及叶片生长的影响
    3.2 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的花器官形态特征观察
    3.3 小孢子活力检测和花蕾不同发育时期确定
    3.4 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的细胞学观察
    3.5 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的超显微镜观察
    3.6 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的分子机制研究
第四章 讨论
    4.1 不同浓度咪唑乙烟酸处理对辣椒育性和其他农艺性状的影响
    4.2 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的细胞学和分子机制研究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3)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与分子标记筛选及败育的生化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第一章 植物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第一节 雄性不育的遗传类型与遗传方式及不育基因的来源
        1 植物雄性不育类型和遗传机制
        1.1 GMS,NMS
        1.1.1 隐性核不育
        1.1.2 显性核不育
        1.1.2.1 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核不育
        1.1.2.2 基因互作显性核不育
        1.2 CMS
        2 不育基因的来源
        第二节 植物雄性不育细胞学研究进展
        1 植物雄性不育的花药特征
        2 雄性不育败育的主要时期和形式
        3 雄性不育与绒毡层的关系
        4 雄性不育超微结构的观察研究
        第三节 植物雄性不育的生理生化研究
        1 物质代谢与雄性不育
        2 能量代谢与雄性不育
        3 活性氧代谢与雄性不育
        4 内源植物激素与雄性不育
        5 雄性不育的败育原因
        第四节 分子标记技术在蔬菜雄性不育研究上的应用
        1 白菜
        2 甘蓝
        3 萝卜
        4 甜(辣)椒
        5 洋葱和大葱
        6 西瓜
    第二章 甜辣椒雄性不育研究进展
        1 甜辣椒种质资源
        1.1 辣椒的起源与传播
        1.2 辣椒的分类
        1.3 甜辣椒的遗传多样性
        2 甜辣椒GMS和CMS研究进展
        2.1 雄性不育的遗传
        2.2 雄性不育花粉败育的细胞学研究
        2.3 雄性不育的生化研究
        3 雄性不育在甜辣椒杂优利用上的研究
        3.1 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分布
        3.2 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定位
        3.3 雄性不育在甜辣椒杂种生产上的应用
第二部分 研究报告
    第三章 甜椒CMST6A和CMSMCA的选育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CMST6A和CMSMCA的选育方法
        1.2.2 农艺性状对比观察
        1.2.3 育性调查方法
        1.2.4 花粉活力测定
        1.2.5 不育性状的遗传检测
        2 结果与分析
        2.1 CMS T6A和CMSMCA的选育程序
        2.2 CMST6A农艺性状研究
        2.2.1 CMST6A与保持系T6B植株形态比较
        2.2.2 CMST6A与T6B花器形态比较
        2.2.3 CMST6A与T6B果实形状比较
        2.3 CMS T6A和CMSMCA花粉育性观察
        2.4 CMST6A和CMSMCA花粉活性测定
        2.5 CMST6A不育性状的遗传分析
        3 讨论
        3.1 甜椒CMS系选育
        3.2 甜椒CMS系花粉特征
        3.3 甜椒CMST6A和CMSMCA的应用价值
    第四章 甜(辣)椒自交系恢复基因的分布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育性鉴定
        1.2.2 恢复基因的等位性研究
        2 结果与分析
        2.1 甜椒CMS测交后代分类
        2.2 CMST6A的保持源和恢复源的筛选
        2.3 CMST6A恢复基因分布研究
        2.4 恢复基因的等位性研究
        3 讨论与结论
    第五章 甜椒CMS恢复系的创造及其杂种优势利用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田间试验
        1.2.2 育性调查
        2 结果
        2.1 甜椒恢复系的创造
        2.2 甜椒恢复材料的主要特征特性
        2.3 恢复系5-2R_1在甜(辣)椒一代杂种选育中的应用
        2.3.1 5-2R_1测交育性调查和恢复株率
        2.3.2 甜椒CMS恢复系5-2R_1等在育种上的应用
        3 讨论
    第六章 甜(辣)椒自交系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方法
        1.2.1 DNA制备及检测
        1.2.2 RAPD扩增
        1.2.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引物的筛选和RAPD多态性
        2.2 甜(辣)椒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3 讨论
    第七章 甜椒CMS的不育基因分子标记
        第一节 甜椒CMS不育基因的RAPD分子标记及转化为SCAR标记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剂和酶类
        1.3 方法
        1.3.1 育性调查与分类
        1.3.2 基因组DNA提取
        1.3.3 DNA纯度鉴定
        1.3.4 不育池和可育池的构建
        1.3.5 引物筛选
        1.3.6 PCR扩增
        1.3.7 琼脂糖凝胶电泳与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分析
        1.4 特异条带回收纯化、转化、克隆、测序与序列分析
        1.4.1 回收与纯化
        1.4.2 特异条带的克隆与测序
        1.4.3 SCAR引物设计、SCAR扩增、回收和克隆测序
        1.4.4 DNA序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CMS T6A及其保持系T6B基因组DNA质量检测结果
        2.2 引物扩增结果
        2.3 CMS T6A及其保持系T6B基因组DNA的RAPD标记筛选
        2.4 差异片断AO19_(1400)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2.5 RAPD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
        3 讨论
        第二节 甜椒CMS不育基因ISSR分子标记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试剂和仪器
        1.3 方法
        1.3.1 基因组DNA提取
        1.3.2 DNA纯度鉴定
        1.3.3 不育池和可育池的构建
        1.3.4 引物筛选
        1.3.5 PCR扩增
        1.3.6 琼脂糖凝胶电泳与凝胶成像系统拍照分析
        1.3.7 差异片断的回收纯化克隆序列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CMST6A及其保持系T6B基因组DNA质量检测结果
        2.2 引物扩增结果
        2.3 CMS T6A及其保持系T6B基因组DNA的ISSR标记筛选
        2.4 差异片断ISSR-8_(1500)的克隆序列分析
        3 讨论
    第八章 甜椒CMS系及其保持系的生化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游离氨基酸含量的差异
        2.2 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变化
        2.3 酶活性分析
        2.3.1 POD
        2.3.2 SOD
        2.3.3 CAT
        3 讨论与结论
全文讨论
    1.甜椒CMS雄性育性的恢复性和甜椒CMS恢复系的创建在育种中的应用
    2.甜辣椒自交系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3.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在甜椒CMS系选育中应用
    4.甜椒CMS的生理生化机制
全文结论
    1.甜椒CMST6A和CMSMCA的选育
    2.辣椒自交系恢复基因分布研究
    3.甜椒CMS恢复系的创造及其杂种优势利用
    4.甜辣椒自交系亲缘关系的RAPD分析
    5.甜椒CMS不育基因的分子标记及RAPD标记转化为SCAR标记
    6.甜椒CMS系及其保持系的生化特性分析
全文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四、青椒(Capsicum frutescens var.grossum)“雄AB_(18)”的选育和利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辣椒品种选育进展与展望[J]. 杨中周. 中国瓜菜, 2017(05)
  • [2]咪唑乙烟酸诱导辣椒雄性不育性研究[D]. 李超.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09)
  • [3]甜椒胞质雄性不育系选育与分子标记筛选及败育的生化特性研究[D]. 刘金兵. 南京农业大学, 2008(08)
  • [4]青椒(Capsicum frutescens var.grossum)“雄AB18”的选育和利用[J]. 蒋伟明,侯仕熙,周林,董晓飞,郭伟民. 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3(S4)

标签:;  ;  

青椒(Capsicum frutescens var.grossum)“雄性AB_(18)”的选育与利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