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斜板、斜管沉淀法在水处理上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鹤清,吴振军,吕志国,倪明亮[1](2018)在《絮凝快速分离水处理技术简介及发展趋势》文中研究表明絮凝快速分离技术因反应速度快、占地面积小、操作方便等优点,在水处理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重点梳理了斜管(斜板)沉淀技术、高密度沉淀技术、砂加载沉淀技术、磁加载沉淀技术、超磁分离技术和水力旋流分离技术6种絮凝快速分离水处理技术,分别阐述各技术的原理、特点、应用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对几种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为实际工程中的技术选择提供参考。
赵一夫[2](2019)在《内蒙古上海庙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设计和运行》文中研究表明内蒙古自治区是属于干旱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一直是制约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自治区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水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严重的水体污染使得这一矛盾日益突出。在这样的背景下,将城市污水处理后进行再生利用不仅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同时有效缓解城市水资源的供需矛盾。课题以鄂托克前旗上海庙镇污水厂原有的污水处理工程为基础,对其进行提标改造,使得污水厂出水达到再生水回用的标准,对各种污水深度处理工艺进行了比选,优选出了适合该污水厂的“混凝沉淀—反硝化深床滤池—纤维转盘滤池”污水深度处理工艺,并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了调试运行与效果分析。确定污水深度处理的工艺之后,按照国家相关设计规范及标准,进行了各主要构筑物的尺寸与运行参数的设计,并选定了配套的机械设备。同时完成了对厂区的平面布置以及道路绿化和配套再生水管网及其附属构筑物的设计。工程调试运行的结果表明:工程运行平稳,污水厂污水经过以上工艺深度处理后,COD、BOD5、氨氮、总氮、总磷、SS和大肠菌群出水浓度分别达到了50 mg/L、10 mg/L、8 mg/L、15 mg/L、0.5mg/L、10mg/L和3个/L以下,均达到了设计水质要求,符合《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该工程设计规模10000m3/d,工程总投资5172万元,吨水处理成本为1.5元,每年可节约新鲜水292万吨,同时极大地减少了污水厂排入自然水体的污染物总量,对周围环境和地下水资源具有保护作用,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孙楠[3](2013)在《改性凹凸棒土处理低温高色高氨氮水源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依据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规范要求,针对常规工艺处理北方寒冷地区低温高色高氨氮水源水效果不佳的问题,将凹凸棒土改性为一种新型载体絮凝吸附剂与分子筛,从反应动力学与物质转化等方面探索反应机理,并运用表面络合-吸附-混凝理论与正交-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基于改性凹凸棒土的“载体絮凝-高效沉淀-预涂膜过滤”的脱色脱氨氮水处理工艺集成技术,为保障北方寒冷地区的饮用水安全提供技术方案。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旋转阳极X射线衍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扫描电子显微镜、BET比表面积与孔径分布等测试方法,研究改性凹凸棒土的微观结构、矿物特征与形成机理,分析适于低温脱色脱氨氮的凹凸棒土的最佳改性方式。结果表明:壳聚糖改性凹凸棒土(CPA)脱色效果显着,机理以静电吸附、化学反应为主;提纯凹凸棒土脱色效果次之;热、酸改性凹凸棒土不脱色反而增色。碱改性凹凸棒土(4A分子筛)脱NH4+-N效果显着,机理以离子交换为主;热、酸改性凹凸棒土对NH4+-N去除率低;有机改性凹凸棒土无法脱NH4+4-N。以上分析与结果对正确理解凹凸棒土的纳米效应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吸附等温线、吸附动力学与热力学等理论,研究低温状态下CPA的吸附脱色性能,以及4A分子筛对共存溶液中NH4+-N、腐殖酸(HA)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CPA对HA的吸附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同时受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控制,其最大吸附量qe,max为121mg/g。4A分子筛对NH4+-N、HA的吸附均符合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受颗粒内扩散控制,qe,max分别为61mg/g,21mg/g;对NH4+-N吸附受离子交换、分子色散力、诱导力与静电吸附影响,当HA存在时,NH4+-N的吸附受到抑制;对HA吸附依靠静电吸附、阳离子桥以及HA与4A分子筛表面铝盐的羟基化合物的络合作用,NH4+-N存在会促进HA被吸附。CPA和4A分子筛在低温状态下均表现出良好的吸附能力,且具有较强的可再生能力,可循环使用。以上分析为吸附剂的开发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分析了低温高色水处理效能与混凝机理,并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设计确定“回流污泥-PFA-CPA”强化混凝的最优参数组合。结果表明:pH值与污泥回流量是影响色度去除率的显着性因素。HA-颗粒溶液主要与PFA水解产生的络合物发生反应。CPA能有效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并作为“凝核”增大了絮体强度与粒径以及破碎后絮体的恢复能力。回流污泥能促进CPA对HA的吸附,改善低温低浊现象。强化混凝后,出水受色度、温度影响程度降低。以上分析与结果为优化运行与调试提供了技术支持。分析了新型高密度沉淀池与4A分子筛预涂膜过滤器的出水水质变化规律,探索不同条件下优化运行控制方式。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污泥回流比,使污泥浓度(SS)在498900mg/L,可有效降低混凝剂投加量。精确控制排泥量与斜板下泥水界面,能防止“翻池”现象,保证悬浮泥渣面低、底部污泥浓度高。水力负荷低于50L/h、原水有机物低于8mg/L时沉淀出水水质无明显变化。4A分子筛在最优涂膜条件下形成动态膜后过滤高密池出水,NH4+-N去除率达95%。基膜采用物理清洗,34d更换。该组合工艺处理低温青顶水库水源水效果显着,运行费用低。以上研究为产业化推广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理论技术支撑。
徐玮[4](2018)在《基于济南某水厂改造工艺的沉淀气浮联用技术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济南某水厂的原水来自于引黄水库,低温低浊、季节性的高藻以及微污染是该原水的主要的特点。依据原水的水质特点,对该水厂进行合理工艺技术改造,从而达到更好的水处理效果。在对该水质的研究以及对各工艺流程优选的基础上,我们最终选择确定水厂的处理工艺。本文主要研究的内容有:(1)对水厂的原水的水质进行研究;(2)根据原水水质的特点,对工艺流程进行优选;(3)确定水厂改造工艺流程,并对其进行工艺改造;(4)新旧流程水处理效果的对比与研究。通过相关研究与分析,我们发现该水厂的原水水质存在有机物、藻类、嗅味等一系列的问题。水厂原来的工艺都是一些常规工艺,对上述问题处理的效果比较差,所以,有必要对水厂的工艺进行改造。本文通过对除有机物、除藻、除嗅味等方面的处理工艺的优选,确定的最终的处理工艺为:先进行高锰酸钾预处理的工艺,然后在使用沉淀气浮池的工艺,再进入到生物活性炭滤池的工艺,最后再加上紫外线消毒的工艺。该水厂中一共有4组工艺流程,我们选择其中里面2组进行改造(1#沉淀池和2#沉淀池),改造的工艺如下:新建高锰酸钾预处理的药剂投加装置;用机械混合代替原来的管道混合;用沉淀气浮池替代沉淀池;用活性炭滤池代替砂滤池;并且新建了紫外线消毒系统。工艺改造完之后,通过对新老工艺的对比,分别研究了新工艺对不同的污染物去除情况,我们发现新工艺可以有效的去除掉浊度,且平均去除率是96.45%;对CODMn的平均去除率是43.56%;对UV254的平均去除率是57.58%;对水中的藻类的平均去除率是96.07%。浊度的去除主要是依靠沉淀气浮池和活性炭滤池;有机物的去除主要是依靠活性炭滤池:藻类的去除主要是依靠的沉淀气浮池;嗅和味的去除主要是依靠沉淀气浮池和活性炭滤池。新工艺的使用,可以有效地解决水质的问题,从而达到更好的水处理效果,对于黄河流域沿线水厂改造有及其重要的示范意义。
金相雷[5](2018)在《印染废水工程设计及其除锑试验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纺织印染行业的废水产量一直处于行业前列,近年来,随着印染技术的不断进步,印染原材料和化学辅助试剂的使用日渐复杂,使得印染企业排放的废水处理难度不断增加,这也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印染行业的发展。另外,随着新标准对污染物排放要求的不断提高,金属锑(Antimony,Sb)去除已经成为现阶段印染废水处理的一大新难题,传统的废水处理系统已很难满足出水水质要求。虽然目前关于印染废水处理及除锑技术的新工艺和新方法研究很多,但大部分仍处于实验室模拟阶段或因投产成本太高、效果不稳定等因素有待改进。因此,设计稳定、高效、经济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和除锑技术已经成为环境和企业的共同需求,将有利于实现我国纺织染整工业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本设计将以常熟市经济开发区内6家印染企业产生的废水为对象,通过借鉴相似的工程案例,结合污水厂地理位置及园区实际发展情况,设计出一整套出水稳定、抗冲击能力强、管理操作方便的印染废水处理工艺。同时开展新药剂除锑的烧杯试验和生产性试验研究。保证出水水质稳定达标排放,探索印染废水除锑的可行性方案,为项目工程化实施提供工艺技术保障。根据各入区企业的核定用水量,充分考虑印染生产水质水量波动大的情况,本工程取设计规模为1.5万m3/d。为确保污水处理厂以及废水输送管道的正常运行,本工程考虑各企业在厂内设置必要的预处理设施,各入驻印染及水洗企业不允许采用尿素等含氮物质的印花工艺。综合考虑本工程设计的进水水质确定为:p H=10-12,CODCr=600 mg/L,BOD5=150 mg/L,总Sb=700μg/L,NH3-N=15 mg/L,SS=250 mg/L,色度为500。本工程污水处理工艺采用调节池-混凝沉淀池-水解酸化-CAST生物池-芬顿氧化-FMBO除锑-斜管沉淀-纤维转盘过滤工艺,处理出水满足国家《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 87-2012)及其修改单中表3所规定的出水水质。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浓缩池、板框压滤脱水机对污泥进行浓缩脱水,泥饼外运处置。对部分可能产生恶臭的构筑物如格栅、调节池、水解酸化池、污泥浓缩池、污泥调理池等进行加盖,废气经收集后通过生物滤池除臭工艺,处理后厂界指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的二级标准。选择针对印染行业废水的T20新型除锑药剂(主要成分为铁锰复合氧化物,FMBO),设计静态烧杯试验,并选取常熟市周行新州污水处理厂(含锑污染因子较为典型)做为生产性试验的项目基地,以此来验证该药剂的最佳处理工况及除锑效果。根据烧杯实验的结果,得出最佳药剂投加浓度为1500mg/L,最适p H值范围为4.5-5.5,搅拌装置的快速搅拌速度宜为500r/min,慢速搅拌速度宜为80r/min。生产性试验结果表明FMBO的除锑效率稳定在90%左右,出水完全以Sb(V)的形态,除锑效果显着,能够稳定达标,可用于含锑印染废水处理工程中。根据投资概算,本项目工程(1.5万m3/d)总投资6145.46万元。污水处理厂工程单位处理水量经营成本为2.39元/m3,总成本平均值为3.00元/m3。本项目的实施可使常熟市经济开发区内6家印染企业废水集中治理,体现规模优势,实现节能减排。项目符合国家关于加强对污水污染防治的要求,项目投产后具有良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常熟市水体治污具有积极贡献。
王宝峰[6](2010)在《稠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辽河油田采用蒸汽吞吐的方式开采稠油,每开采1m3稠油将产生2-4m3稠油污水,目前稠油污水总量约为84100 m3/d。这些数量巨大的稠油污水的合理处置是摆在油公司面前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经济和技术难题,已直接影响和制约了油田的可持续发展。显然解决油田蒸汽锅炉供水和稠油污水处理双重矛盾的最直接方法就是将稠油污水经过适当处理后回用于高压蒸汽锅炉。一方面可将稠油污水进行深度处理,不污染周围环境,另一方面又可为锅炉提供水温较高的补给水,变废为宝,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本文作者自1997年开始,直接参与组织了辽河油田稠油污水处理技术攻关与工程实施工作。针对稠油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大、油水密度差小、乳化严重等难点,开展了室内试验、现场小试与中试研究,从优化稠油污水处理工艺技术路线,提出稠油污水回用于注汽锅炉新的工艺流程及设计参数;研制和开发出稠油污水处理的高效净水药剂;对稠油污水处理重要设备进行选型和设计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该技术的突出优点就是充分利用稠油污水的水源和水温,防止对水体的污染,实现污水的资源化,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符合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核心理念,是目前即将来污水处理的基本方向。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基本上可解决稠油污水的出路问题,形成完备的稠油污水深度处理工艺技术,实现稠油污水的回用,具有极大的推广价值,同时对油田其他采出水的处理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杨瑞雪[7](2012)在《攀钢钛白粉厂含铬含砷废水处理工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钛白粉的广泛应用以及钛白产业的不断发展,硫酸法钛白粉生产过程中酸性废水排放量也日益增大。攀枝花钢铁公司钛业有限责任公司钛白粉生产采用硫酸法,每天产生约400m3酸性废水。废水水质复杂,主要污染物有COD、Cr6+、TCr和As,检测浓度分别为1700mg/L,0.70mg/L、1.60mg/L和0.62mg/L左右。正常情况下废水显酸性,呈黑褐色,色度约8000倍,浊度为650NTU左右。若不妥善处理而直接排放,其中铬、砷等有毒有害物质,会对地下水、土壤微生物等造成影响,同时也会通过食物链影响人类健康。按照环保要求,须在第一类污染物排放口设置污水处理设施。因此,在满足出水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寻找经济、高效、节能的水处理的处理方法及恰当的药剂成为该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废水水质为水处理工艺的选择提出了客观要求。本文以攀枝花钢铁集团钛业公司一车间酸解泥渣冲洗废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认真分析水质情况,在不破坏厂内原有设施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厂区地形,对其水处理技术展开了系统的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如下:废水采用化学混凝法进行处理。通过总结国内外各种含铬含砷废水处理工艺方面的经验,研究确定本工程废水处理主要工艺采用调节初沉池+微孔曝气反应池+斜管沉淀池+储泥干化池。通过烧杯搅拌实验,确定出适合处理钛白酸解泥渣冲洗废水的药剂,即采用氢氧化钠调节pH值,采用碱式氯化铝和聚丙烯酰胺进行絮凝沉淀。通过工艺调试,改变药剂投加量得出该工程最佳运行条件。此外,对于工程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解决;对铝盐混凝剂的作用机理和氧化还原法除铬除砷机理进行了研究,并对本工艺运行的经济性进行了分析。因地制宜,根据该车间现有的位置,在不影响正常生产的条件下确定了工艺流程,以及工艺设施的布置。工艺流程中将调节初沉池设于二层,废水采用氢氧化钠调节pH后利用6m的高差使废水依靠重力自流进入混合曝气池进行混合反应,将大量的亚铁离子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水中化学需氧量也由于铁离子价态的改变大大降低,含铁化合物与絮凝剂聚丙烯酰胺在斜管沉淀池发生共沉降去除废水中的铬和砷。该处理系统高效利用了厂区车间空闲位置,在不影响工厂车间的正常生产的情况下,完成了工艺流程的布置。其占地面积少,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污泥量小,可有效去除钛白废水中铬和砷,出水无色透明、可清晰看见水下1.4m处斜管,远低于第一类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标准。工艺最佳运行条件为:pH为7左右,碱式氯化铝(按1:3溶解后,稀释20倍配制)投加量为35L/h时,CODCr、TCr、Cr6+、As、浊度和色度的去除率可分别可达91.6%、62.2%、55.8%、53.4%、91.4%和99.2%。经核算,该含铬含砷钛白废水的工程投资成本为972元/m3,运行成本1.32元/m3,在工业废水行业的水处理工程中投资显着降低,实现了节能、增产、废水达标排放,并有效的促进了攀枝花钢铁公司钛业有限责任公司钛白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为硫酸法钛白废水的工程治理提供了借鉴。
李建红[8](2012)在《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就地复用工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矿井水传统处理利用方法是将其提升到地面以后再处理,处理后部分在地面利用,部分再返回到井下利用,存在矿井水提升费用高、占地面积和基建投资较大的缺点。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对矿井水井下处理就地复用工艺进行研究,合理利用井下废弃巷道,实现矿井水资源化。基于减少矿井水井下处理设备、简化操作程序和减小工人劳动强度的目的,本文以邢台矿区不同煤矿煤泥配水,在不投加任何混凝剂、助凝剂的条件下进行试验,探讨常规矿井水井下处理工艺。结果表明,自由沉速为0.4mm/s,沉淀时间大于1h,悬浮物去除率大于80%;斜管沉淀池表面负荷为0.5~1.0mm/s,进水悬浮物浓度为250mg/L时,不同斜管管径,悬浮物的去除效率介于50%~90%;石英砂滤料的过滤性能最佳,进水浊度为10NTU,出水浊度小于1NTU;采空区主要是通过过滤和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有10m的流程长度为保护空间,其出水浊度小于10NTU。采用采空区预处理→过滤或采空区预处理→斜管沉淀→过滤工艺可很好地去除悬浮物,降低出水浊度;在无采空区可利用的地区,可采用自由沉淀→斜管沉淀→过滤工艺。高矿化度矿井水井下处理宜采用两级过滤→反渗透系统。试验研究表明,反渗透系统的除盐性能良好,能有效降低水中主要离子,如Ca2+、SO42-的去除率高于98%,Cl-等的去除率高于96%,系统整体脱盐率高于97%。采用升流膨胀过滤中和法处理酸性矿井水,设计滤速小于60m/h,中和吹脱后的矿井水pH值由2.0提高到6.5以上,出水稳定、不产生二次污染、占地小,适合于酸性矿井水井下处理就地复用。若采用药剂中和法:在水质要求较高、空间有限的地方宜采用氢氧化钠,但费用较高;在富含菱镁矿地区,采用轻烧镁粉,实现“以废治废”,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矿井水井下处理工程实践表明,采用采空区→复合沉淀→过滤工艺处理含悬浮物矿井水,出水水质远优于井下洒水标准;采用两级过滤→反渗透系统工艺处理高矿化度矿井水,出水水质远优于《液压支架用乳化油、浓缩物及其高含水液压液》(MT76-2002)标准。由于井下空间环境的特殊性,矿井水井下处理的关键技术包括安全引流、井下空间利用、安全防爆技术等;根据矿井水中悬浮物特征,设计了多级斜管沉淀器和水力自控过滤器可用于不同悬浮物含量矿井水水的井下处理。
朱炜[9](2006)在《污水处理构筑物流态模拟与溢流污水高效处理装置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首先对商用软件PHOENICS进行应用开发探讨,在理解整个软件结构、组成的前提下,系统研究软件内部的数学模型,熟悉各种模型的适用范围。 运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技术数值模拟典型污水处理单元的流态,包括单相流体的模拟、固.液两相流体的模拟;应用CFD技术为辅助手段,对新研究开发的溢流污水一级化学强化处理工艺进行流态评估,通过现场中试试验进行验证,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对平流式二沉池内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沉淀池中的流速并不均匀分布,沉淀池的挡板前后都存在涡流区,影响沉淀池的运行效果。对周边式沉淀池进行了不同回流比情况下的数值模拟,发现池内流量分布严重不均匀,在池中心部分流速较小,基本成为水流死区。对四槽式SBR池内流态进行了数值模拟,发现第一阶段进水中,1号槽和2号槽之间形成了类似氧化沟的平推流流型;但是在第二阶段内,短流情况十分严重,影响SBR池的处理能力和出水水质;并且提出改进优化措施,改第二阶段的3号槽进水为2号槽进水,从模拟结果中可见,水流短流情况明显得到改善。测定了曲阳污水厂辐流式二沉池多个工况下各个位置断面上的悬浮固体浓度,对辐流式沉淀池运行的速度场和污泥浓度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并把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进行比较:尽管计算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有一定的差距,但是通过模拟可以较准确发现二沉池中的污泥界面范围,为今后优化池型,提高沉淀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在数值模拟污水处理单元的基础上,研究开发出一套处理溢流污水的一级化学强化处理工艺,并且对反应池和斜板斜管沉淀池进行CFD流态评估,证明新开发工艺是可行的。通过现场中试试验测定了该套工艺装置对溢流污水的处理能力,平均去除率为:SS:70%;COD:50%;TP:85%,从而将CFD流态研究与中试试验验证结合,证实了工艺研究开发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赵竟[10](2015)在《异向流斜管沉淀池的三维数值模拟》文中提出近年来,随着水质的逐渐恶化以及给水处理厂大量的扩建改建,相应增加了水厂的运行成本和建设费用,因此对水处理构筑物以及水质本身状况进行研究和探索,寻找其优化方法以及节能降耗途径,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给水处理厂高成本、高投资的现状变得尤为重要。沉淀池作为水处理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其沉淀效果的好坏与水处理工艺的效果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沉淀池的设计大多是根据规范和经验来选定设计参数,所以不能确保沉淀池在最佳工况下运行。目前,对斜管沉淀池的研究主要聚集于理论分析方面,相关的数值模拟研究较少。因此通过综合考虑后,本文选用三维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异向流斜管沉淀池进行研究。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模拟异向流斜管沉淀池在不同设计参数下的沉淀效果,据此得出异向流斜管沉淀池的最优设计参数,提出更加经济合理的优化方案。本研究以安徽省宁国市某实际运行的自来水厂作为研究背景,运用模拟软件分别模拟了不同斜管管径、不同颗粒密度以及不同进水方式下斜管沉淀池的速度场和悬浮物浓度场,计算出了不同工况下的悬浮物去除率。研究结果如下:(1)斜管管径只有保证在一定范围内才能使沉淀池具有比较理想的沉淀效率;管径在25mm至40mm时,斜管沉淀池的沉淀效果相差不大,都比较理想;但当管径为45mm时,沉淀效果下降的比较明显。考虑到管径过小容易堵塞,增加运行成本,而沉降的增效值并不高,因此本研究建议采用35mm及40mm的管径作为最佳管径设计值;(2)颗粒的沉降速度随着悬浮颗粒密度的增加相应增大,因此增大悬浮颗粒密度将有利于颗粒的沉降,悬浮颗粒的密度越大,沉淀池的沉淀效果越好,运行效率越理想;(3)穿孔花墙孔口位置的变化会影响沉淀池的沉淀效果,孔口距离污泥区太近或者距离斜管区太近都会降低悬浮颗粒的去除率,模拟得出孔口开设在距污泥区的距离大于0.5m,距斜管区的距离大于0.3m的位置为最佳;(4)穿孔花墙采用圆形孔口的进水方式要优于长方形孔口的进水方式。本研究所得的结论将对今后异向流斜管沉淀池的设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通过优化斜管沉淀池的斜管管径以及进水方式可以提高沉淀池的沉淀效率,使斜管沉淀池变得更加高效、经济,具有更强的适应性。
二、斜板、斜管沉淀法在水处理上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斜板、斜管沉淀法在水处理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絮凝快速分离水处理技术简介及发展趋势(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絮凝快速分离技术 |
1.1 斜管 (斜板) 沉淀技术 |
1) 技术简介。 |
2) 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1.2 高密度沉淀技术 |
1) 技术简介。 |
2) 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1.3 砂加载沉淀技术 |
1) 技术简介。 |
2) 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1.4 磁加载沉淀技术 |
1) 技术简介。 |
2) 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1.5 超磁分离技术 |
1) 技术简介。 |
2) 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1.6 水力旋流分离技术 |
1) 技术简介。 |
2) 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
2 结语与展望 |
(2)内蒙古上海庙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设计和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1.1 项目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再生水回用概述 |
1.2.1 再生水水源分类 |
1.2.2 再生水回用的要求 |
1.3 再生水回用的处理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 |
1.3.1 国外再生水回用现状 |
1.3.2 国内再生水回用现状 |
1.3.3 再生水回用技术简介 |
1.4 课题设计及内容 |
1.4.1 课题的提出 |
1.4.2 课题研究内容 |
第2章 工程概况 |
2.1 城市概况与自然条件 |
2.1.1 城市概况 |
2.1.2 自然及地质条件 |
2.2 进水来源及特点 |
2.2.1 进水的来源 |
2.2.2 进水的水质特征 |
2.3 污水厂运行情况 |
2.4 设计依据及原则 |
2.4.1 设计依据 |
2.4.2 设计原则 |
2.5 设计水质及规模 |
2.5.1 设计规模 |
2.5.2 设计进水水质 |
2.5.3 回用水的水质要求 |
2.5.4 设计出水水质 |
2.5.5 水量平衡及再生水去向 |
2.6 水质检测分析方法 |
2.6.1 主要检测指标 |
2.6.2 检测方法 |
2.6.3 主要仪器设备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再生水处理方案比选 |
3.1 引言 |
3.2 水处理方案论证 |
3.2.1 原水水质特征分析 |
3.2.2 再生水处理工艺方案概述 |
3.3 水处理方案比选 |
3.3.1 方案选择时主要考虑因素 |
3.3.2 方案比选 |
3.4 水处理方案确定 |
3.4.1 再生水处理的工艺流程确定 |
3.4.2 主体工艺的选择 |
3.4.3 混凝药剂的选择 |
3.4.4 消毒方式的选择 |
3.4.5 排泥水处理方案的选择 |
3.5 输水管网的选择 |
3.5.1 再生水输水管线管材的选择 |
3.5.2 工程造价比选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再生水处理工艺设计 |
4.1 引言 |
4.2 再生水工艺处理单元设计 |
4.2.1 原污水厂消毒接触池 |
4.2.2 原水池 |
4.2.3 混凝沉淀池 |
4.2.4 反硝化深床滤池 |
4.2.5 纤维转盘滤池车间 |
4.2.6 清水池 |
4.2.7 清水池送水泵 |
4.2.8 加药间 |
4.2.9 污泥处理 |
4.2.10 冬季蓄水池 |
4.3 总图设计 |
4.3.1 平面布置 |
4.3.2 竖向布置 |
4.3.3 再生水厂区 |
4.3.4 道路及绿化 |
4.4 配套再生水管网工程设计 |
4.4.1 再生水管线工程量 |
4.4.2 顶管施工方案 |
4.4.3 管道附属构筑物 |
4.5 效益分析 |
4.5.1 投资概算 |
4.5.2 营业收入与运营费用 |
4.5.3 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再生水回用工艺的调试运行分析 |
5.1 引言 |
5.2 混凝沉淀池的调试运行 |
5.2.1 进水量的控制 |
5.2.2 絮凝剂用量的确定 |
5.2.3 排泥周期的确定 |
5.2.4 运行及维护 |
5.2.5 混凝沉淀池的效果分析 |
5.3 反硝化深床滤池的调试运行 |
5.3.1 运行模式的确定 |
5.3.2 反硝化脱氮的开启 |
5.3.3 反冲洗周期的确定 |
5.3.4 反硝化深床滤池的效果分析 |
5.4 纤维转盘滤池的调试运行 |
5.4.1 纤维滤布转盘的负载试车操作 |
5.4.2 各工作液位的确定 |
5.4.3 反冲洗周期及排泥周期 |
5.4.4 纤维转盘滤池的效果分析 |
5.5 再生水回用工程运行处理效果分析 |
5.5.1 进出水COD变化情况 |
5.5.2 进出水BOD变化情况 |
5.5.3 进出水氨氮变化情况 |
5.5.4 进出水总氮变化情况 |
5.5.5 进出水总磷变化情况 |
5.5.6 进出水SS变化情况 |
5.5.7 进出水大肠菌群变化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改性凹凸棒土处理低温高色高氨氮水源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目的与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1.2 低温高色高氨氮水源水的特征与危害 |
1.3 低温高色水处理研究进展 |
1.3.1 低温混凝剂应用研究 |
1.3.2 低温强化混凝技术研究 |
1.3.3 低温膜集成技术研究 |
1.4 低温高氨氮水处理研究进展 |
1.4.1 沸石分子筛的分类与特征 |
1.4.2 改性沸石分子筛吸附氨氮的研究 |
1.5 凹凸棒土在水处理方面的研究进展 |
1.6 课题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低温高色高氨氮水处理存在的问题 |
1.6.2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6.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分析方法 |
2.1 水样选取与配制 |
2.1.1 模拟水样配制 |
2.1.2 实际水源水样 |
2.2 凹凸棒土改性制备-表征-吸附-脱附试验 |
2.2.1 凹凸棒土的改性方法 |
2.2.2 凹凸棒土的表征分析 |
2.2.3 凹凸棒土的吸附过程 |
2.2.4 凹凸棒土的脱附过程 |
2.2.5 主要试验试剂 |
2.2.6 主要仪器设备 |
2.3 改性凹凸棒土“载体絮凝—高效沉淀—吸附过滤”试验 |
2.3.1 主要试验试剂 |
2.3.2 主要仪器设备 |
2.3.3 试验装置与运行参数 |
2.3.4 项目分析与检测方法 |
2.3.5 模型构建理论 |
第3章 凹凸棒土的改性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凹凸棒原土优选 |
3.2.1 凹凸棒土与其它矿物质对比 |
3.2.2 最佳粒径确定 |
3.3 江苏盱眙凹凸棒原土的提纯 |
3.3.1 纯化工艺优化 |
3.3.2 纯化样品表征 |
3.3.3 PA-90 去除HA的性能与机理 |
3.3.4 PA-90 去除NH_4~+-N的性能与机理 |
3.4 基于低温脱色脱氨氮的PA-90 的改性研究 |
3.4.1 热改性 |
3.4.2 酸改性 |
3.4.3 壳聚糖有机改性 |
3.4.4 碱化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性凹凸棒土低温脱色脱氨氮吸附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改性凹凸棒土吸附性能研究 |
4.2.1 投加剂量的影响 |
4.2.2 pH的影响 |
4.2.3 搅拌速度的影响 |
4.3 改性凹凸棒土的吸附等温线分析 |
4.3.1 CPA对HA的吸附行为 |
4.3.2 4A分子筛对NH_4~+- N与HA的吸附行为 |
4.4 改性凹凸棒土的吸附动力学分析 |
4.4.1 CPA吸附HA动力学研究 |
4.4.2 4A分子筛吸附NH_4~+-N、HA动力学研究 |
4.5 改性凹凸棒土的吸附热力学分析 |
4.5.1 CPA吸附HA的热力学研究 |
4.5.2 4A分子筛吸附NH_4~+-N、HA的热力学研究 |
4.6 改性凹凸棒土的再生研究 |
4.6.1 CPA再生 |
4.6.2 4A分子筛再生 |
4.7 综合效益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改性凹凸棒土低温脱色强化混凝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青顶水库水有机物分析 |
5.3 低温高色水源水强化混凝的单因子试验研究 |
5.3.1 混凝剂优选与最佳投药量的确定 |
5.3.2 助凝剂优选与最佳投药量的确定 |
5.3.3 溶液pH值对强化混凝效果的影响 |
5.3.4 污泥回流量对强化混凝效果的影响 |
5.3.5 水力条件的优选 |
5.4 基于中心组合设计的回流污泥+PFA+CPA强化混凝优化试验 |
5.4.1 中心组合设计 |
5.4.2 预测模型及其显着性与精度分析 |
5.4.3 响应曲面与等高线分析及其优化 |
5.5 回流污泥+PFA+CPA强化混凝低温高色水效能与机制研究 |
5.5.1 Zeta电位与混凝机理 |
5.5.2 絮体粒径分布 |
5.5.3 絮体沉降性能 |
5.5.4 絮体结构形态 |
5.5.5 DOM去除机理与效果 |
5.5.6 色度对强化混凝效果的影响 |
5.5.7 温度对强化混凝效果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新型高密度沉淀池与 4A分子筛预涂膜过滤器优化运行分析 |
6.1 引言 |
6.2 新型高密度沉淀池的调试运行与控制优化 |
6.2.1 污泥回流变化规律与理论分析 |
6.2.2 泥层变化规律与排泥机制 |
6.2.3 药剂投加优化与净水效能 |
6.2.4 水力条件优化与进水特征影响 |
6.3 预涂膜滤器的调试运行与控制优化 |
6.3.1 4A分子筛动态膜制备条件优化 |
6.3.2 4A分子筛动态膜清洗条件选定 |
6.4 高密池-预涂膜联合运行水处理效果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基于济南某水厂改造工艺的沉淀气浮联用技术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来源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对低温低浊以及微污染的水源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常规的处理工艺的加强 |
1.2.2 深度处理技术 |
1.2.3 预处理技术 |
1.3 研究的目的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研究流程 |
第2章 水厂原水水质特性分析及运行问题分析 |
2.1 水厂概况 |
2.2 出水和原水的浊度 |
2.3 出水和原水中的氨氮 |
2.4 出水和原水中的耗氧量 |
2.5 水厂运行问题分析 |
第3章 水厂改造工艺单元分析确定 |
3.1 工艺的优选 |
3.1.1 去藻类的方法 |
3.1.2 去除水中的嗅味的方法 |
3.1.3 去除有机物常用的方法 |
3.2 主要处理单元的确定 |
3.2.1 采用高锰酸钾氧化剂进行预处理 |
3.2.2 采用沉淀气浮池的工艺 |
3.2.3 活性炭滤池的使用 |
3.3 改造方案的提出 |
3.4 具体的工程设计 |
3.4.1 新增药剂投加间 |
3.4.2 对混合方式进行改造 |
3.4.3 对后段中的气浮的改造 |
3.4.4 新增活性炭滤池 |
3.4.5 新增紫外线消毒系统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改造后不同工况下运行效能分析 |
4.1 试验方案的确定以及水质情况的测定 |
4.1.1 试验方案的确定 |
4.1.2 水质情况的测定 |
4.2 实验结果 |
4.2.1 浊度的去除率 |
4.2.2 藻类的去除率 |
4.2.3 COD_(Mn)的去除率 |
4.2.4 UV_(254)的去除效果 |
4.2.5 对嗅味的去除 |
4.2.6 对TOC的去除情况 |
4.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印染废水工程设计及其除锑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项目背景 |
1.2 设计目的与意义 |
1.3 印染废水概况 |
1.3.1 印染废水的组成及特征 |
1.3.2 印染废水的处理方法 |
1.3.3 印染废水处理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3.4 废水除锑技术的国内外研究概况 |
1.5 项目概况 |
1.5.1 工程设计目的 |
1.5.2 工程设计规模 |
1.5.3 设计进水水质 |
1.5.4 出水水质要求 |
1.6 设计依据与原则 |
1.6.1 设计依据 |
1.6.2 设计原则 |
1.7 设计内容及技术路线 |
1.7.1 设计内容 |
1.7.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工程方案论证 |
2.1 印染废水水质特点 |
2.2 处理工艺方案 |
2.3 生物处理工艺的选择 |
2.4 三级深度处理工艺 |
2.4.1 深度处理主要目的 |
2.4.2 印染废水难降解有机物深度处理工艺 |
2.4.3 除锑工艺 |
2.4.4 过滤工艺 |
2.4.5 消毒工艺 |
2.5 除臭工艺 |
2.5.1 除臭的必要性 |
2.5.2 除臭方法 |
2.6 污泥处理工艺 |
2.7 处理工艺流程 |
第三章 处理系统工艺设计计算 |
3.1 废水处理部分 |
3.1.1 进水格栅渠 |
3.1.2 中和池 |
3.1.3 调节池 |
3.1.4 混凝沉淀池 |
3.1.5 水解酸化池 |
3.1.6 CAST生物反应池 |
3.1.7 混凝反应斜管沉淀池(含芬顿及除锑反应池) |
3.1.8 纤维转盘滤池 |
3.1.9 尾水泵房和中水回用系统 |
3.1.10 加药系统 |
3.2 污泥处理部分 |
3.2.1 污泥产生量 |
3.2.2 污泥浓缩池 |
3.2.3 污泥调质系统 |
3.2.4 污泥脱水机房 |
3.3 臭气处理部分 |
3.3.1 处理效果要求 |
3.3.2 臭气收集、输送系统 |
3.3.3 臭气系统设计工艺计算 |
第四章 定向除锑试验研究 |
4.1 试验材料与设备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设备 |
4.2 试验方案与设备 |
4.2.1 烧杯试验 |
4.2.2 生产性试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FMBO投加浓度对Sb去除率的影响 |
4.3.2 p H值对Sb去除率的影响 |
4.3.3 GT值对Sb去除率的影响 |
4.3.4 生产性实验结果 |
4.3.5 Sb的存在形态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污水处理站工程设计 |
5.1 总图设计 |
5.1.1 厂区总平面 |
5.1.2 高程设计 |
5.1.3 厂区内给水和回用水设计 |
5.1.4 厂区排水设计 |
5.1.5 厂区道路和运输 |
5.1.6 厂区绿化 |
5.2 建筑设计 |
5.2.1 建筑设计主要内容 |
5.2.2 总体布局、建筑风格 |
5.2.3 建筑物一览表 |
5.2.4 建筑防火 |
5.2.5 道路和绿化 |
5.3 自动化控制及仪表设计 |
5.3.1 设计原则: |
5.3.2 自控系统 |
5.3.3 设备控制方式 |
5.3.4 仪表系统 |
5.3.4.2 仪表供电 |
5.3.4.3 仪表接地 |
5.4 防腐设计 |
5.5 节能设计 |
5.5.1 污水处理厂能源构成 |
5.5.2 节能措施 |
5.5.4 能耗指标分析 |
第六章 工程投资与效益分析 |
6.1 投资内容及编制依据 |
6.1.1 投资内容 |
6.1.2 编制依据 |
6.1.3 其他工程费用取费标准 |
6.2 工程总投资 |
6.3 成本费用预测 |
6.4 工程效益分析 |
6.4.1 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
6.4.2 经济效益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 |
7.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6)稠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概述 |
1.2 稠油污水处理工艺技术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1.3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稠油污水水质特性及对处理工艺的影响 |
2.1 稠油污水的水质特性 |
2.2 稠油污水水质特性对处理工艺的影响 |
第三章 高效净水药剂的研究与应用 |
3.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稠油污水处理现场小试 |
4.1 试验装置与方法 |
4.2 试验结果 |
4.3 分析讨论 |
4.4 小结 |
第五章 稠油污水处理现场中试方案的确定 |
5.1 中试的目的和意义 |
5.2 欢四联稠油污水水质特性 |
5.3 污染物的危害及工艺流程的考虑 |
5.4 中试方案的确定 |
第六章 稠油污水除油系统中试 |
6.1 中试设备及工艺流程 |
6.2 设备的调试运行 |
6.3 稳定运行 |
6.4 运行成本及经济效益估算 |
6.5 小结 |
第七章 稠油污水软化系统中试 |
7.1 中试设备及工艺流程 |
7.2 设备调试运行 |
7.3 稳定运行 |
7.4 运行成本及经济效益估算 |
7.5 小结 |
第八章 工程应用 |
8.1 工艺流程 |
8.2 工艺评价 |
8.3 运行参数 |
8.4 技术指标 |
8.5 经济指标 |
8.6 采用的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 |
结论及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7)攀钢钛白粉厂含铬含砷废水处理工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概述 |
1.1 钛白粉生产现状 |
1.1.1 国外钛白生产状况 |
1.1.2 国内钛白生产状况 |
1.2 含铬含砷废水概述 |
1.2.1 含铬含砷废水形态特征及其危害分析 |
1.2.2 含铬含砷废水相关排放标准 |
1.3 国内外含铬、含砷废水处理方法研究进展 |
1.3.1 含铬废水处理方法 |
1.3.2 含砷废水处理方法 |
1.4 混凝剂的选择、混凝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
1.4.1 混凝剂的选择 |
1.4.2 混凝机理 |
1.4.3 影响混凝效果的因素 |
1.5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1 课题研究背景 |
1.5.2 课题研究内容 |
1.5.3 课题研究意义 |
1.5.4 论文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实验技术路线、材料、方法 |
2.1 试验时间及地点 |
2.2 实验技术路线 |
2.3 废水水质参数 |
2.4 实验监测点的设置和采样方法 |
2.5 实验监测指标及方法 |
2.6 实验仪器 |
2.7 数据处理方法 |
第三章 含铬含砷废水处理工程设计 |
3.1 厂区介绍 |
3.2 废水水质及存在问题 |
3.3 含铬含砷废水处理工程工艺流程 |
3.3.1 含铬含砷废水处理流程选择因素 |
3.3.2 含铬含砷废水处理工艺的选择 |
3.3.3 药剂的选择 |
3.3.4 含铬含砷废水除铬除砷机理研究 |
3.4 主体构筑物设计 |
3.4.1 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3.4.2 调节、初沉池 |
3.4.3 混合曝气反应池 |
3.4.4 高效絮凝斜管沉淀池 |
3.4.5 溶药/储液器 |
3.4.6 储泥干化池 |
3.4.7 主要设备及规格 |
3.5 电气控制 |
3.6 本章总结 |
第四章 微孔曝气+斜板沉淀处理含铬含砷废水 |
4.1 工艺调试 |
4.2 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4.2.1 调节池管路改造 |
4.2.2 曝气池加药系统管路改造 |
4.2.3 斜管沉淀池絮体上浮 |
4.3 工艺对含铬含砷废水处理效果 |
4.3.1 中水冲洗 |
4.3.2 碱水冲洗 |
第五章 投资概算及效益分析 |
5.1 工程投资分析 |
5.2 运行成本核算 |
5.3 效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结论 |
6.2 存在的问题 |
6.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8)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就地复用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目的意义 |
1.3 矿井水的分类及井下回用方向和水质要求 |
1.3.1 矿井水的分类 |
1.3.2 矿井水的井下回用方向及水质要求 |
1.4 矿井水处理资源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外矿井水处理技术现状 |
1.4.2 矿井水井下处理技术现状 |
1.5 研究内容及目标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目标 |
1.5.3 拟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
1.5.4 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1 常规矿井水试验装置与方法 |
2.1.1 沉降性能试验 |
2.1.2 斜管沉淀试验 |
2.1.3 过滤试验 |
2.1.4 采空区模拟试验 |
2.2 酸性矿井水处理试验装置与方法 |
2.2.1 药剂中和处理试验 |
2.2.2 升流膨胀过滤中和法试验 |
2.3 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试验装置与方法 |
2.4 水质检测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常规矿井水井下处理工艺研究 |
3.1 煤矿矿井水沉降性能试验结果与分析 |
3.2 斜管沉淀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 过滤试验结果与分析 |
3.3.1 滤料选择 |
3.3.2 过滤机理 |
3.3.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 采空区模拟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1 试验结果与分析 |
3.4.2 采空区充填物净化常规矿井水机理分析 |
3.4.3 采空区预处理效果和使用年限预测 |
3.5 常规矿井水井下处理工艺探讨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其他矿井水井下处理工艺研究 |
4.1 高矿化度矿井水处理工艺 |
4.1.1 预处理系统的确定 |
4.1.2 反渗透系统模拟除盐效果 |
4.1.3 反渗透处理矿井水实际效果 |
4.2 酸性矿井水处理工艺 |
4.2.1 药剂中和法处理酸性矿井水 |
4.2.2 升流膨胀过滤中和法处理酸性矿井水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矿井水井下处理就地复用工程实践 |
5.1 神华集团神东榆家梁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就地回用二期工程 |
5.1.1 榆家梁煤矿矿井水水质水量及回用方向 |
5.1.2 榆家梁煤矿矿井水处理工艺及效果 |
5.2 永媒集团城郊煤矿高矿化度煤矿矿井水处理工程 |
5.2.1 城郊煤矿矿井水水质水量及回用方向 |
5.2.2 城郊煤矿矿井水处理工艺及效果 |
5.3 井下回用工程关键技术 |
5.3.1 安全引流系统的研究 |
5.3.2 井下空间特征及科学利用 |
5.3.3 设备的安全防爆技术 |
5.3.4 模块化可移动的矿井水井下处理装置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9)污水处理构筑物流态模拟与溢流污水高效处理装置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概述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污染现状 |
1.1.2 典型污水处理单元 |
1.2 CFD在污水沉淀池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
1.2.1 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概述 |
1.2.2 计算流体力学 CFD的求解过程 |
1.2.3 CFD在污水沉淀池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
1.3 常用商用CFD软件 |
1.3.1 CFD软件介绍 |
1.3.2 CFD软件结构 |
1.4 边界条件的使用 |
1.5 研究方法、意义 |
1.6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典型污水处理单元的单相模拟 |
2.1 湍流模型 |
2.2 数值模拟平流式二沉池流场 |
2.2.1 理想沉淀池假设 |
2.2.2 平流式沉淀池的一般构造 |
2.2.3 沉淀池的数值模拟方法 |
2.2.4 计算结果与分析 |
2.2.5 结论和建议 |
2.3 周边式沉淀池的流态研究 |
2.3.1 周边式沉淀池的特点 |
2.3.2 数值模拟计算方法 |
2.3.3 计算结果 |
2.3.4 讨论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槽式SBR池的流态数值模拟和改进优化 |
3.1 SBR工艺 |
3.2 现行四槽式SBR工艺运行工况 |
3.3 反应器流态分析 |
3.4 四槽式SBR的数值模拟分析 |
3.4.1 模型建立和网格划分 |
3.4.2 模拟计算结果 |
3.5 工艺优化 |
3.6 小结 |
第四章 沉淀池污泥浓度分布试验研究和固液两相数值模拟 |
4.1 固体颗粒的沉淀类型 |
4.2 二次沉淀池污泥浓度分布试验研究 |
4.2.1 背景 |
4.2.2 试验程序 |
4.2.3 试验结果 |
4.3 固液两相数值模拟 |
4.3.1 固液两相数值模拟方法及计算模型 |
4.3.2 计算模型和边界条件 |
4.3.3 计算方法 |
4.3.4 计算结果和分析 |
4.3 小结 |
第五章 溢流污水化学强化处理工艺的开发研究验证 |
5.1 CFD在现代设计中的应用 |
5.2 工艺开发 |
5.2.1 开发背景 |
5.2.2 工艺流程 |
5.2.3 装置的设计 |
5.3 CFD评估 |
5.3.1 反应池的数值模拟 |
5.3.2 斜板斜管沉淀池的数值模拟 |
5.4 中试试验验证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异向流斜管沉淀池的三维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国内外相关模拟进展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
1.3.1 本文的研究目的 |
1.3.2 本文的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4.1 本文的研究思路 |
1.4.2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3 模拟计算步骤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斜管沉淀池的相关理论 |
1.6.1 斜管沉淀池的沉淀原理 |
1.6.2 斜管沉淀池的类型 |
1.6.3 斜管沉淀池的设计要点 |
1.6.4 斜管沉淀池的优缺点 |
第二章 CFD介绍 |
2.1 CFD简介 |
2.1.1 CFD的基本原理 |
2.1.2 CFD技术的发展 |
2.2 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基本控制方程 |
2.2.1 质量守恒方程 |
2.2.2 能量守恒方程 |
2.2.3 动量守恒方程 |
2.2.4 组分质量守恒方程 |
2.3 湍流的数值模拟方法 |
2.3.1 直接模拟方法 |
2.3.2 非直接模拟方法 |
2.4 湍流数学模型 |
2.4.1 标准k-e 两方程模型 |
2.4.2 RNGk-e 模型 |
2.4.3 Realizablek-e 模型 |
2.5 多相流模型 |
2.5.1 混合(Mixture)模型 |
2.5.2 流体体积(VOF)模型 |
2.5.3 欧拉(Eulerian)模型 |
2.6 压力速度耦合方法 |
2.6.1 SIMPLE算法 |
2.6.2 SIMPLEC算法 |
2.6.3 PISO算法 |
第三章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的数值模拟 |
3.1 研究项目概况 |
3.2 计算实例 |
3.3 模型的假设条件 |
3.4 网格划分 |
3.4.1 网格的类型 |
3.4.2 网格的生成 |
3.5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3.5.1 边界条件 |
3.5.2 初始条件 |
3.6 求解器的设置 |
3.7 模拟结果的校验 |
第四章 异向流斜管沉淀池的优化设计 |
4.1 斜管管径对沉淀效果的影响分析 |
4.1.1 不同斜管管径下沉淀池内悬浮物分布云图 |
4.1.2 斜管管径大小对沉淀池内速度大小的影响 |
4.1.3 不同斜管管径下沉淀池内湍动能大小 |
4.1.4 斜管管径大小对悬浮物去除率的影响 |
4.2 悬浮颗粒密度对沉淀效果的影响分析 |
4.2.1 不同颗粒密度下沉淀池的悬浮物浓度等值线图 |
4.2.2 颗粒密度大小对对沉淀池内速度大小的影响 |
4.2.3 不同颗粒密度下沉淀池内湍动能大小 |
4.2.4 颗粒密度大小对悬浮物去除率的影响 |
4.3 进水方式对沉淀效果的影响分析 |
4.3.1 穿孔花墙位置对沉淀效果的影响分析 |
4.3.2 孔口形状对沉淀效果的影响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斜板、斜管沉淀法在水处理上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絮凝快速分离水处理技术简介及发展趋势[J]. 张鹤清,吴振军,吕志国,倪明亮. 环境工程, 2018(07)
- [2]内蒙古上海庙镇污水处理厂再生水回用工程设计和运行[D]. 赵一夫.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3]改性凹凸棒土处理低温高色高氨氮水源水研究[D]. 孙楠.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2)
- [4]基于济南某水厂改造工艺的沉淀气浮联用技术的应用研究[D]. 徐玮.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8(01)
- [5]印染废水工程设计及其除锑试验研究[D]. 金相雷. 安徽工业大学, 2018(08)
- [6]稠油污水处理技术研究[D]. 王宝峰.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6)
- [7]攀钢钛白粉厂含铬含砷废水处理工程研究[D]. 杨瑞雪. 昆明理工大学, 2012(03)
- [8]煤矿矿井水井下处理就地复用工艺研究[D]. 李建红. 河北工程大学, 2012(04)
- [9]污水处理构筑物流态模拟与溢流污水高效处理装置优化研究[D]. 朱炜. 同济大学, 2006(08)
- [10]异向流斜管沉淀池的三维数值模拟[D]. 赵竟. 安徽建筑大学,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