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儒林外史》评论的几点看法(论文文献综述)
甘宏伟[1](2010)在《论《儒林外史》的现代误读》文中研究指明学术史研究所经常采取的一种基本方式是“研究综述”,这一方式的长处在于可以对已有学术成果、观点做尽可全面的回顾与总结。而“误读"研究则在对学术史进行深入思考这一方面有明显的优势,其更能揭示出具有学术品格与意义的内容。本文即以“误读”研究的方式切入对《儒林外史》学术史的考察,并以相关文本为参照,通过比较、辨析,力求获得与作者创作意向和文本内在意蕴尽可能接近或相吻合的认识。本文共三章,分别以吴敬梓的思想、吴敬梓的知识背景、《儒林外史》的基本立场为中心,依次展开。第一章主要辨析“吴敬梓与魏晋风度”、“吴敬梓与儒家"、“吴敬梓与程朱之学”几个命题,其内在理路是:吴敬梓的思想非道家而是儒家,非正统儒家而是以原始儒家为根基,并非与程朱对立而是兼采包括程朱在内的诸家儒学。论者对“吴敬梓与魏晋风度”的论述主要涉及两方面:一是魏晋名士如何对待名教,二是其隐逸基于什么样的文化背景。本文通过考察发现:无论是对待礼教的态度,还是吴敬梓笔下读书人隐逸的文化背景,都是基于儒家而非道家,这与魏晋名士有显着不同。关于“吴敬梓与儒家”的讨论主要有两种看法:其一,吴敬梓的思想主要是正统儒家思想;其二,吴敬梓的思想主要是原始儒家思想。所谓“正统儒家思想”是一种意义难以确指、极易造成理解分歧的说法,更重要的是以“正统儒家思想”对《儒林外史》定位,无法准确把握其基本内容。比较而言,后一种看法更为恰当。不过,持这两种看法的学者大多强调吴敬梓思想的进步性,强调其对抗或批判程朱的意义,这并不符合实际情形。从《儒林外史》看吴敬梓对待程朱的态度,不难发现:吴敬梓并不刻意与程朱对立,而是持一种“参看”的态度,他批评的是后人对待程朱的拘执与固陋。以历史的实际情形为参照,《儒林外史》对王玉辉父女的刻画显示:吴敬梓关注的不是程朱之学存废的政治问题,他思考的是读书人应该如何对待基于程朱之学的理学和礼教的问题。第二章重点辨析“吴敬梓与颜李学派”。这一命题由胡适提出,其求证尽管很是“小心",但做结论又相当“大胆”,即将实质上的作者交游的考证当成了思想影响的“考证”,而用来确证吴敬梓与颜李学派之间渊源关系的直接证据却没有。当代有学者试图求证,但所提供的也基本上是无效证据。从《儒林外史》看“吴敬梓与颜李学派",可以有把握地说:《儒林外史》推重道德文行而非功名事业;《儒林外史》主要关注的是科举取士制度下读书人的精神、道德问题而非人材问题;吴敬梓与颜李学派对待程朱之学,在关注内容、态度、指向等方面都截然有别。这一部分还将“四书五经”、《文木山房诗说》、唐人小说等与《儒林外史》作了对照,这些都是构成吴敬梓知识背景的要素;同时辨析了“《儒林外史》和魏晋六朝文学”等命题。第三章讨论《儒林外史》的基本立场。《儒林外史》“批评科举制度”,是胡适基于“文学革命”的目的提出的命题。1950年代,基于思想批判、文化批判的“革命”目的,“反科举”话语生成,随后被不断复述。“反科举”、“反八股取士”实际上是今人的引申与发明。一方面,“反科举”话语与历史的真实情景有很大偏差,与吴敬梓的态度也不相符:另一方面,“反科举"话语偏离、遮蔽了《儒林外史》的基本意旨。事实是,吴敬梓不是从制度层面批评八股取士不合理,而是关注八股取士制度下读书人的种种情态,思考读书人在举业功名面前应当怎么办的问题。将《儒林外史》与《聊斋志异》、《镜花缘》等关涉科举的小说进行比较,则更有助于理解《儒林外史》的基本立场。本文最后指出:以“误读”研究的方式切入对《儒林外史》学术史的考察,我们还进一步发现,研究者在讨论吴敬梓及其《儒林外史》时,往往以对待社会命题的态度来对待学术命题,将对社会命题的看法不同程度地移植为学术命题的结论。这一做法带来的结果是,结论与论证往往失去学术应有的严谨,鲁迅先生的做法则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榜样。
凌松[2](2010)在《《儒林外史》的传播与接受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是在接受美学的启示下,考察中国古典小说《儒林外史》的传播与接受状况,研究对象包括小说自问世后的版本传播、读者接受、新的传播形式、传播接受环境等。文章结合相关史料、典籍、图表、照片进行分析,并借助接受美学、传播学等理论进行研究。研究的过程中,侧重对近年来《儒林外史》接受、研究状况的展示和分析、注重考察小说不同以往的传播新形式、着力分析小说传播与接受的环境因素与地域状况。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儒林外史》的版本流传,将小说的版本流传划分为三个时间段,结合不同时期的时代特征考察其流传状况。第二章以评点为主体的《儒林外史》接受,主要考察小说自问世后几位重要的《儒林外史》评点者对小说的评点接受。第三章则针对现代意义上的《儒林外史》研究,考察小说在现、当代的接受状况,尤其是在研究者中的接受状况。第四章以《儒林外史》新的传播方式及其接受状况为研究对象,将与小说传播、接受相关的报刊、图像、戏剧、教材、网络、纪念馆等加以着重研究。第五章则研究《儒林外史》传播与接受的环境状况,其环境主要包括刊刻、语言等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小说传播的地域概况等等。本文将传播与接受分别加以探讨,但又不分割二者之间的联系,力求在详细考察两者的同时,又能将小说的传播与接受总体情况予以展示。
商伟[3](2014)在《《儒林外史》叙述形态考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儒林外史》以人物的自我表述和彼此对话为中心来构建其叙述机制。《儒林外史》叙述时间内部的不一致处,说明这类错误无法归咎于任何假想的伪作者,而只可能出在吴敬梓的笔下,与他小说的写作方式与过程有直接的关系。由于大部分时间错误出自人物对话,所以破解《儒林外史》的叙述时间之谜,为我们理解《儒林外史》的叙述形态特征,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契机。吴敬梓在一个开放性的写作过程中,将取自当代笔记琐闻和个人阅历的各类素材编织成篇,渐次展现与时推移的多重视角和多声部混杂的叙述形态。更重要的是,他通过小说叙述,切入当代文人的传闻网络(包括口头和书写的轶事传言),并为这个网络提供了一个文学镜像。
张真[4](2015)在《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俗文学研究是日本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日本汉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了颇具特色的研究传统。中国俗文学作为汉文学的重要内容,在江户时代的日本形成一股热潮。不仅成为日本人学习汉语的教材,还对江户文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对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受众基础。随着近代以来西学的不断传入,日本现代学术制度逐步形成,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中国俗文学学科早于中国本土在日本得以确立,中国俗文学研究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在追溯日本的中国文学研究、尤其是中国俗文学学科史时,是不能忘记早稻田大学的初创之功的。早稻田大学前身东京专门学校在坪内逍遥的主持下创设了第一个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纯文学科系,而开设中国俗文学相关课程的第一任讲师就是森槐南。森槐南在东京专门学校首开中国俗文学课程的影响无疑是很深远的,其在中国俗文学学科史上的意义需要重新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仅就早稻田大学一校而言,由他所开创的传统也一直被保留并发扬光大。在早稻田大学的中国俗文学学科初创之后,东京大学、京都大学也相继开设中国俗文学课程,建立中国俗文学学科体系,并由此成为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主要阵地和日本汉学史上的“东西两鼎”。由于两校的中国俗文学研究者各有其师承关系,其治学方法形成了颇具各自特色的流派,故往往冠以“学派”之称。本文第三章、第四章主要通过东京、京都两大学派的学术源流、师承谱系、学术竞争等方面,从较为宏观的角度展现两大学派的整体面貌,尤其是对狩野直喜、盐谷温、幸田露伴、铃木虎雄、青木正儿等人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作了较为详细地探讨。在上述三所着名大学以外,近代日本尚有不少以高等学府为中心的中国俗文学研究阵地。随着对外扩张的逐渐推进,日本在以东亚为主的殖民地设立了两所帝国大学:京城帝国大学、台北帝国大学。京城帝大在儿岛献吉郎、辛岛骁的主持下,台北帝大在久保天随、神田喜一郎、原田季清等人的主持下,都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俗文学研究。除此以外,尚有不少私立大学展开了各具特色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有以宫原民平为代表的拓殖大学和以奥野信太郎为代表的庆应义塾大学。近代学术转型时期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中,有不少问题并非由某一位学者在某一篇论文或某一部论着得以解决,而是数十年间众多学者共同研究的结果,成为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的重要问题。戏曲、小说、说唱文学等各个文体中都有这样的重要问题,第六章选取南戏、《水浒传》、敦煌俗文学等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史加以探讨。近代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不仅是日本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国际学术的重要一环,即日本的中国俗文学研究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学术现象,它的发生、发展始终与国际学术相联系。第七章通过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学界的关系及以《红楼梦》研究为视角的近代东亚三国学术交流为典型个案,试图勾勒出中国俗文学研究史上西方、日本、中国及中、日、韩等东亚三国间的学术联系与互动关系。
张昊苏[5](2019)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运用罗宗强先生开创的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对“乾嘉文学思想”展开专门研究,希望对乾嘉文学思潮、士人心态乃至时代风貌有所发明。本论文分为以下几部分:绪论。主要包括:对文学思想史研究方法的综述与反思,特别注意探讨在乾嘉文学思想研究中运用这一角度的学术价值。本论文在方法上对罗宗强范式的改良。对乾嘉文学思想研究情况的综述。本论文研究的范围、框架、思路。第一章,简要概括乾嘉时期的文化政策、思想学术史、文学活动等内容。本章勾勒的简要框架,是此下数章专题性论述的基本依据。第二章,主要探讨政治力量与文学思想的关系。乾嘉时代,特别是乾隆朝,以“稽古右文”为世所艳称,文化贡献不可抹杀;但社会也处在文字狱和“官学”的阴影之下,帝王专制对学术、思想、文学、心态均有压抑,使士人闭口钳舌。然而,即使是体制内的知识人、甚至是在官方性的写作中,也时刻(隐约)透露出与主流意识形态的疏离感。不遇之士则“变音”尤甚。第三章,主要讨论乾嘉考据学与文学思想的关系。区别于文人、学人合一的倾向,乾嘉以“朴学”为“主流”,考据学者对辞章多有贬斥。这一学术倾向投射到文学领域,则引起了学、文的分离,使创作倾向、批评理论均有相应的演化。这个时期大盛的义理考据辞章之讨论,代表了朴学家与理学家、辞章家的区隔,隐然成为数十年后文史哲“学术现代化”分科的理论资源。第四章,主要讨论追求个性解放与艺术精致的文学思想倾向。任何一个时代的文学家,都必有其创作的追求。乾嘉时代固然有讲求规范的创作理论,但文人所接受的主流思潮则是发扬性灵,彰显才情。更具体地说,这些观念直接地接续了晚明的传统,包括士人(主要是江南)的生活方式、文学创作心态和思想观念等,均成为晚明的延续,并在某些问题上走的更远。第五章,主要讨论叙事文学展现的文学思想命题。乾嘉时期同时是叙事文学的高峰,“六大名着”独占其二,其他小说也各有优长。故这里单独立章,探讨叙事文学在乾嘉时期对文学思想的特殊贡献。创作中出现的“自传性”现象、文体兼容的“集大成”现象及文言叙事文学的文体新变,均证明这一时期叙事文学创作思想上的特殊性。
陈美林[6](2004)在《撰写学术史的思考 《儒林外史》研究史漫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回顾对前人成果进行研究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如何撰 写《儒林外史》研究史的思考。
张扬[7](2012)在《胡适与古典小说研究》文中认为胡适是中国古典小说研究的一代宗师,是用先进科学的、中西方结合的学术理念和方法进行小说研究的先行者,也是推动中国的学术研究发生巨大变革的领头人之一。对于他小说考证的学术、文化、社会意义,已有不少论着从各个角度进行研究,但还只是被发掘出了很小的一部分,也缺乏足够全面而深入的整体性阐释,因此对这一方面的探讨就显得尤为重要了。本书连同绪论在内共有十个部分,大体内容如下:绪论主要介绍胡适的小说研究在各个范畴的成就和意义,各时代对他这些成果的探讨的得失成败,以及本书正文各章的主要内容等。第一章《胡适研究古典小说的缘起、观念和方法》,从胡适对古典小说的爱好、研究古典小说的动机和研究古典小说的方法三个方面,全面论述了胡适是如何走上古典小说研究道路的。前人研究中不乏对胡适的某小说研究之缘起的论述,如宋广波的《胡适与红学》等,但像本文这样的全面细致的论述,应当还是前所未有的。第二章《胡适研究古典小说之分期及成就》,是从四部《胡适文存》入手,阐述他从少年到去世这近60年时间里,对小说研究的态度、关注重点、投入心血等方面的高低起伏,探讨造成这些现象的缘由。笔者相信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理念具有很大的扩展潜力,可应用到对胡适的某部小说研究、哲学思想研究、社会活动研究等诸多方面,望能为方兴未艾的胡适研究作出一点贡献。第三章《胡适与“新红学”》,是应用第二章对胡适古典小说研究生涯分期的研究的有关理念与方法,对胡适的《红楼梦》研究所做的整体性的阐述。尤其是对他晚年的《红楼梦》研究中出现的“可远观而不可近赏”的情形及其缘由,做了较为详细的论述。第四章《胡适的水浒研究》,是从胡适的《水浒传》研究入手,论述他是如何将水浒故事的历史演变、《水浒传》的作者、版本和金圣叹的水浒批评等问题作为学术研究主题,一步步建立起现当代“水浒学”的主要框架的。第五章《胡适的吴敬梓和<儒林外史>研究》,是从《吴敬梓年谱》、《吴敬梓传》和《重印<文木山房集>序》着手,论述胡适是如何搜集资料,一步步将吴敬梓的生平、事迹、成就展现在世人而前的,以及胡适对《儒林外史》的白描技术、体裁结构和思想社会价值的看法。第六章《胡适对<聊斋志异>和<醒世姻缘传>的研究》,是从三个版本的《聊斋全集》、《醒世姻缘传》和其它文学作品与史料出发,阐述胡适是如何研究蒲松龄生平、《聊斋志异》和《醒世姻缘传》的艺术成就和思想社会价值的。第七章《胡适的小说史观》,是从胡适1926年在德国法兰克福,和1941年在美国华盛顿做的演讲《中国的小说》演讲入手,分析探讨他在其中展现出来的对中国小说发展演变史的整体认识。这两场演讲使用的都是英文,前者已由范劲先生译成汉语并略作评释,写成《胡适的一篇重要轶文》,发表在2005年第3期的《文艺理论研究》上。后者长期以来无人关注,笔者从《胡适全集》中发现了英文原文,将其译成汉语,发表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一期上。附录一《胡适小说研究论着系年》,是将与胡适古典小说研究有关的专着、论述、信件、日记、札记等,按照写作时间先后一一列出,每篇下附按时间先后排列的收入该文的书籍报刊。某些篇章附有解释。附录二《赫胥黎“存疑主义”对胡适小说研究的影响——以胡适<水浒传>、<红楼梦>的考证为例》,是阐述胡适如何从赫胥黎的Agnosticism概念中截取出“存疑主义”,并将其应用于对《水浒传》和《红楼梦》的考证研究上的。附录三《中国的小说——1941年2月15日胡适在华盛顿文学协会的演讲》,是笔者自行翻译的胡适一篇英文演讲。其后还有该英文演讲的原文。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以下几个:第一是根据《胡适文存》,指出在上世纪20~40年代,胡适在学术、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关注重点和研究重心的演变轨迹,由此推出他的小说研究在这种演变下受到了怎样的影响。而且笔者相信该演变的影响具有普遍性,不仅是对小说研究,对胡适在其它方面——国故学、语言文字学、教育学等——的研究,或多或少也会造成影响,这对我们从整体上认识胡适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第二是发现了胡适的一篇轶文——1941年2月15日在华盛顿文学协会的英文演讲《中国的小说》,并将其译成中文,发表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12年第一期上。这篇演讲与他1926年10月27日于德国法兰克福的同名演讲是前后相承的,都是对中国小说的发展史的论述,先者定下基调,后者在此基础上补充、修正、发扬。由于胡适的小说研究中关于中国小说史的论述极少,这两篇演讲堪称是我们研究他对这一方面的认识的宝库,因此笔者相信这个发现的价值是比较高的。第三是阐述胡适与现当代“水浒学”的关系。现当代“水浒学”的几个主要范畴——水浒故事的发展演变史、《水浒传》作者问题、《水浒传》的版本问题——在胡适的《<水浒传>考证》中已经初露端倪,在其后的《<水浒传>后考》和《百二十回本<忠义水浒传>序》中终成气候。后人的研究就是在胡适这几篇着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张少殿[8](2014)在《《儒林外史》卧批研究》文中指出吴敬梓的《儒林外史》自问世以来一直受到评点家的青睐,其中以佚名的卧闲草堂本批点(简称卧批)最有影响。本文从《儒林外史》及卧批的原文语境出发,拟对卧批从创作论、文本论与接受论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第一章,介绍《儒林外史》卧批概况。《儒林外史》成书时间大约在清乾隆十四年(1749)以前。它的最早刻印时间大约在清乾隆三十三至四十四年(1768-1779)。卧闲草堂本是这部书迄今发现的最早版本,卷首有闲斋老人序,回末有总批,共50回。卧本为其后众多版本沿用。卧批作者存在几种说法:一是卧批与闲序作者为同一人,闲斋老人即吴敬梓本人;二是作者为满洲人和邦额;三是作者为刊刻此书的金兆燕。第二章,谈卧批创作论。创作论分为创作动机、人物塑造、艺术构思三方面。作者的创作动机来自对当时追名逐利的社会风气的批判、个人“不平之鸣”、对明清文人出路的困惑与探索。人物形象塑造,是“一副笔墨”的典型性与“分毫不犯”的特殊性的统一;是有缺陷的辩证美,而不是绝对完美;是“形似”与“神似”的统一。艺术构思应该以小见大,楔子的功能必不可少;艺术构思需要合情合理,而不是漫无边际;艺术构思离不开情感的充分宣泄。第三章,谈卧批文本论。文本论包括结构、叙事和修辞三方面。结构上,卧批探讨了“罗络勾连”、“营宫室”、“照应成趣”等几种具体理论在《儒林外史》中的运用,指出了小说在结构上的相互交织、详略得当、前后照应。叙事上,卧批探讨了小说的客观性叙事态度、情节上的“避实击虚”、情节的中断与突转。修辞上,卧批探讨了小说语言的正面描写与反面描写、语言的重复运用、冶游小说与狎邪小说对小说篇法的影响。第四章,谈卧批接受论。接受论分为读法、感悟印象、接受效应三部分。卧批提出“细观”“对看”这两种读法在《儒林外史》中的具体实践。卧批用形象化的比喻,指出作品的主题、人物、结构、笔法等给读者留下的感悟印象。作品带给读者“戒惧”“好看”“移情”“睡醒”“愈病”等丰富的接受效应。纵观卧批,它反映了批评家以文本为中心,对作家、读者进行系统研究的批评方法。卧批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同时对《儒林外史》的其他批点产生了深远影响。
张雨良[9](2013)在《《儒林外史》的悲剧意蕴研究》文中指出《儒林外史》是清朝人吴敬梓所创作的经典传世的小说作品,其丰富的内涵外延成为了历代学者孜孜不倦致力研究的领域,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笔者亦致力于此,经过深入地阅读研究,本文认为《儒林外史》这部作品具有浓厚的悲剧意蕴。悲剧,作为美学范畴,是指从人类在实践过程中的不幸、苦难或生命毁灭的现象里面发现其中蕴含的美,对悲剧人物在遭受到不幸或毁灭时所持的态度进行审美的判断和评价。本文研究《儒林外史》的悲剧意蕴,也大体上是在这层含义下,对作品中带有如此审美特质的人物情节理念思想主旨等进行探究和梳理,其中包括命运的苦难,人性的扭曲,理想的幻灭等等。严格说,“悲剧意蕴”要比“悲剧”这个概念宽泛一些,毕竟前者结合了中国古典诗学中“意蕴”概念(这里具体指一种被感悟到的整体氛围,包括文艺作品内在的生气、情感、灵魂、风骨和格调),而不需要严格地对作品悲喜属性进行清晰界定和区分。同时,此选题可以进行深入研究的前提有四:1.这部小说自身有很强的悲剧意蕴,这在作者的创作用意以及初期接受群体的评点中都有证明和反映;2.在作品的研究历程中,多以作者的身世考据,人物的原型解读,词汇典故索引等等传统研究为主,而在文本分析,文化解读,思想探究方面,尤其是审美领域的研究,远远不如“红学”研究,乃至《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的研究,所以有待进一步挖掘阐释;3.学术界对作品内容的审美探究中,关于是喜是悲的属性还存在着讨论和一定的争议,而且,对作品喜剧性的阐释相对丰富,对悲剧意蕴的的探究则并不够深入全面,所以可以进一步讨论阐明;4.一部文学作品是否经典,是否有长久的生命力和传播能力,最关键是在于作品本身是否能给予接受者刻骨铭心的思想震撼和审美感受。而《儒林外史》便具备这个特征。全文结构及主要内容如下:引言部分,介绍《儒林外史》的大致情况,界定“悲剧意蕴”的概念,提出本文研究的预设前提,说明本文进行作品内容分析研究所采用的底本。第一章,以上述之悲剧意蕴为切入点,从接受者研究者的角度对《儒林外史》的研究历史进行梳理,来描绘出历代学者对作品的研究中涉及到出作品悲剧意蕴的研究脉络,兼而点缀下自己的一些思考评价,以求能对此问题的深入挖掘阐释做好基础和铺垫。共四个部分,分别是清人对《儒林外史》悲剧意蕴的评点研究;民国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学者对《儒林外史》悲剧性的研究;20世纪60至90年代学术界对《儒林外史》悲剧意蕴的研究;90年代末至今学术界对《儒林外史》悲剧意蕴的研究。第二章,分析作品悲剧意蕴形成的创作背景。其中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康乾盛世”与社会弊端矛盾的暴露;家境突变与愤世嫉俗情绪的产生;文人交游与“不合时宜”的思想形成。第三章,论述作品思想主旨的悲剧意蕴。其中包含两个部分,分别是“文行出处”的缺失蜕变;“文行出处”的挽救幻灭。第四章,阐释作品人物形象的悲剧意蕴。其中包含四个部分,分别是八股腐儒的腐朽和覆灭;假名士空虚与沉沦;真儒奇人的失败与幻灭;“儒林边缘人物”无言的苦难。第五章,探究作品表现悲剧意蕴的艺术技巧。其中包含三个部分,分别是“单-聚-分”叙事结构增添历史的悲凉沧桑感;曲笔的运用暗示现实的残酷与腐朽;外谑实悲的创作手法加强悲剧的感染力。
申明秀[10](2012)在《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流变及地域性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将明清世情小说作为一个整体对象,从雅俗及地域的视角,通过中国文学古今视角的换位与互动研究,立足于对作品文本的细致解读,以期深度还原明清世情小说深广的思想内涵与上乘的艺术水准,凸显明清世情小说的文化性与地域性,廓清清末小说的雅俗新变与现代转型,力求对明清世情小说的全新把握与深层建构,并大致梳理与展示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及地域分布的现当代嬗变。本文主体部分共计五章,另有绪论及余论。绪论部分主要是界定本文的三大基本概念: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批评、文化地图,为下面主体部分论述的展开铺平道路。第一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发生——齐鲁一枝独秀》。齐鲁是明清长篇世情小说的发祥地与重要源泉,明代就奉献有两部世情力作《金瓶梅》与《醒世姻缘传》。“第一奇书”《金瓶梅》首先“奇”在作品内容彻头彻尾的“俗”;其次更“奇”在作品主题甚深的“雅”;当然也“奇”在作品细节的生动、人物的鲜明、结构的缜密、语言的传神等方面,而“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成为一朵伟大而永恒的世情人性的“恶之花”。带有明显的明人口吻与实录风格的《醒世姻缘传》是一曲沉重的道德挽歌,祭起的却是佛教果报论大旗,有着浓厚的道德情结与儒家本位思想的西周生,面对着人心不古、世风浇漓的社会现实,只能以浓烈的因果叙事来挽救世道人心,希翼西周古风重临世间。第二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自觉与发展——吴越竞艳》。苏州是明末清初短篇世情小说创作大潮的滥觞,而冯梦龙则可谓短篇世情小说的教主,他提倡“奏雅”与“适俗”并重,大力提高小说的地位,并在其编撰的“三言”中成功地实现了雅俗整合,对其后中国世情小说的发展影响深远。凌蒙初的“二拍”可谓出于冯梦龙的“三言”而又胜于“三言”,一方面,其无处不在的天命论与因果报应的世情叙事增强了作品的现实性,实现了作者“尚奇”、“尚俗”的艺术追求,另一方面,凌蒙初对作品劝惩主旨的高度重视,又体现了其一片赤诚的道学心肠。凌蒙初“二拍”的创作实践把小说俗的内容与雅的主旨的有机整合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与冯梦龙一起,共同开启了明末清初世情性短篇拟话本小说创作高潮的序幕。杭州是明末清初短篇世情小说创作的重镇,先后出现了陆云龙兄弟、李渔、艾纳居士等小说名家。陆云龙兄弟以儒为宗,道释为翼,可谓真道学,其《型世言》发扬“三言”的劝诫主旨,而另辟蹊径,从正面直接树型,大力弘扬儒家忠孝节义的伦理道德,且强调作品内容的真实性、时效性,道学主旨与世情叙事融为一体,雅俗结合,而成为明清世情性拟话本小说中的一朵奇葩,当无愧于“三言二拍一型”这一现代定论。李渔心中始终有着高雅的名士情结,虽然他做了很多俗事,由于他把小说等同于传奇,而一味求“新奇”与“娱心”,其小说“寓教于乐”的雅俗整合之路,虽在某些方面有所创新与突破,但过度的“乐”、“俗”几乎掩盖了“教”、“雅”,且传奇的程式化、符号化又使他忽视小说非常重要的细节描写,虽有绝世的天才,也难以产生真正优秀的作品,而令人惋惜。而艾衲先生的《豆棚闲话》可谓明清短篇世情小说中的一朵奇葩,因为当时的社会现实不容许过于赤裸裸地辟佛老,所以他煞费苦心地施了很多障眼法,艾衲居士、紫髯狂客、天空啸鹤包括陈斋长其实很可能就是同一个人,《豆棚闲话》可以说就是小说版的韩愈的《原道》抑或《驱鳄鱼文》。第三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深化——南北争雄》。清中叶江南长篇世情小说的创作主要集中于南京,除了曹去晶的《姑妄言》、吴敬梓的《儒林外史》等世情小说精品,更重要的是收获了明清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的《红楼梦》。曹去晶有着与众不同的创作态度、趣味与理念,他与评者林钝翁实为一人,这是打开《姑妄言》之谜尤其是它满纸“淫语”的一把关键的钥匙。《姑妄言》以佛教的果报论来劝谕世人,特别是以种种恐怖的淫报来警醒读者,显示了作者的“一片菩提心”,其复杂的人物、深广的主题铸就了作品世情小说的高雅品质。《儒林外史》是一部有着强烈讽刺特色的世情小说,它“破”、“立”结合,即“反儒”又“尊儒”,反的是“俗儒”,尊的是“雅儒”,同时它又既“贬道释”,又“趋道释”,贬的是道释门中种种丑陋现象,趋的是道释的甚深义理,而构成了作品深广的雅俗内涵,体现了世情小说一贯的劝惩与醒世主旨。清中叶北方长篇世情小说的创作,也取得了不俗的业绩,北京有随缘下士的《林兰香》,齐鲁有李百川的《绿野仙踪》,中原有李绿园的《歧路灯》,而呈现“三国鼎立”的态势。“林兰香”有着三重意蕴,最表层是燕梦卿的个人悲剧,中间层是屈原的儒家精神,最里层则是尘梦苏醒之后的道家追求,所以《林兰香》虽有大量的儒家叙事,但其根本的意旨却是道家思想,具体表现为耿朗的由儒及道、燕梦卿的临终悟道、田春畹的儒道兼备以及宣爱娘、平彩云的道家本色等,其虽有过于文人化之嫌,而在雅俗结合上差强人意,但它依然是出色的明清世情小说之一。《绿野仙踪》的“绿野”象征着现实、世情,“仙踪”象征着道教,其“绿野”占了全书的大半篇幅,包括五大世情叙事板块,通过冷于冰的“仙踪”拼接而成。作品于“绿野”之上点缀的“仙踪”叙事是为了导引、提升“绿野”,而铸就了《绿野仙踪》世情小说的品格。《绿野仙踪》与《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红楼梦》等“绿野佛影”类世情杰作以及“绿野儒魂”的代表作《歧路灯》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李绿园高擎的这盏“歧路灯”首先是儒家的理学之“灯”,中庸之“灯”,同时也是一盏汲取了佛老意蕴的道释之“灯”。《歧路灯》着力塑造了三组“雅人”形象,主人公谭绍闻周围的一批“俗人”形象也刻画得比较成功,谭绍闻自身的雅俗演变更是形象地证明了高雅精神文化之“灯”的极端重要性。第四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巅峰——南北兼容的<红楼梦>》。雅俗共赏有两种实现途径:一是朱自清所讲的“屈雅就俗”,一是本文所讲的“雅俗兼备”,就是面对同一部作品,雅者赏雅,俗者赏俗,互不冲突,均有收获,《红楼梦》就是这样的典范之作,在其雅、俗两极之间有一个过渡层次的“情”,这是《红楼梦》雅俗共赏的关键与分水岭,真正《红楼梦》雅俗共赏的时代还远未到来。《红楼梦》固然是曹雪芹的独创,可同时也是对中国古典文化与文学精华的大力继承与弘扬。《红楼梦》一方面发扬了《金瓶梅》开创的世情小说的写实传统,一方面又吸收了中国诗歌的抒情作风与中国文化的儒道释精髓,而融历史叙事、世情叙事、诗性叙事、文化叙事于一炉。《红楼梦》是真正的灵魂写作、生命写作,凝聚了作者无比深广的人生感受与思想内涵,而至小说的至高境界,影响巨大。第五章,《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转型——上海独领风骚》。由于晚清时期上海独特的地缘与政治环境,再加之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倡导,在清末上海出现了明清小说史上前所未有的小说创作大潮,而以谴责小说成就最高,完成了中国古典小说雅俗整合的现代转型。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有着四重阅读障碍,首先是语言,其次是题材与内容之俗,再次是主旨之雅,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就是作品对人性的细腻刻画与细节写实的平淡风格。《海上花》接近曹雪芹八十回版《红楼梦》的艺术品质,这注定了其曲高和寡的命运,而难以像高鹗版《红楼梦》那样雅俗共赏,风行天下。李伯元既反对一味崇洋的维新,也不赞成彻底否定传统的革命,而是偏向于中西文明结合的中庸维新之道,其《官场现形记》固然触到了晚清的痛处,可聚焦维新这一晚清最大国情的《文明小史》因其史诗意味,显得更为厚重、深刻,而成功实现了明清世情小说主旨的现代转型与雅俗新变,堪为晚清小说的杰作,其浓郁的上海叙事更是别出心裁,意蕴深远。吴趼人对鬼神及佛老态度的前后变化,反映了其对传统文化从背离到回归的精神走向,而体现为其身上越来越浓的道德情结,他投身小说创作受到梁启超与家乡“木鱼书”的双重影响,其社会小说、历史小说、写情小说等都是包装不同的道德叙事,而带有鲜明的“木鱼书”醒世色彩,特别是其写情小说又与明末冯梦龙的“情教说”遥相呼应,谱写了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新篇章。太谷学派兼取道释而归于儒,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成就中国古典文化最后的绝响,而刘鹗与太谷学派却有着不解之缘,其一生就是太谷学派思想的精彩演绎,《老残游记》作为刘鹗心灵的哭泣与自辩之作,自然充溢着浓郁的太谷学派叙事,同时作品又以小说的形式、寓言的手法,来实现让国人接受实业救国思想的醒世主旨,而第三人称的限制叙事、描写的工笔化以及对现实的直击性又无疑增强了小说内容的现实性、真实性,二者共同促成了《老残游记》的雅俗新变,使其既展现了中国古典小说最后的辉煌,同时也成为中国现代小说的重要开端。曾朴天生浪漫的气质,与法国现代浪漫主义可谓一拍即合,而强化了其思想的现代性色彩,其创作自然也洋溢着强烈的现代精神,如果说《孽海花》主要是展现了作者一腔积极入世的报国之心,那么《鲁男子》则袒露了曾朴矢志追求真善美的浪漫情怀,这两本小说虽都是未竟之作,但已足以表现曾朴那非凡的思想境界与艺术才能,而使得曾朴成为中国现代小说最重要的奠基者。余论部分着重简要梳理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现当代嬗变,并例举了老舍、张爱玲两位现当代作家小说创作的雅俗探索与得失成败。从《金瓶梅》算起,世情小说正式登场亮相已500多年,几度起伏,经历了明末清初的繁荣、晚清短暂的中兴和现当代的再度兴盛的演变过程,现当代的高雅小说可看作是明清世情小说的不断升级版,而凸显了世情小说永恒的活力与魅力。世情小说既有《红楼梦》那样的巍峨高峰,也有《林兰香》、《四世同堂》、《白鹿原》那样的旷世之作,更有为数众多的《石点头》、《豆棚闲话》、《美食家》那样的小家碧玉,在中国文学史上可谓盛况空前,成就斐然。社会的发展必然赋予了现当代世情小说新的雅俗内涵,且出现了不少雅俗结合得比较完美的上乘之作,只是真正能与《红楼梦》相媲美的作品还是罕见的。
二、对《儒林外史》评论的几点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儒林外史》评论的几点看法(论文提纲范文)
(1)论《儒林外史》的现代误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学术史研究的两种不同方式:"研究综述"与"误读"研究 |
2、关于"误读" |
第一章 论对吴敬梓思想的误读 |
一 也说"吴敬梓与魏晋风度" |
1、"吴敬梓与魏晋风度"之命题的提出与阐释 |
2、站在《儒林外史》的立场看魏晋风度 |
二"吴敬梓与儒家"之命题的辨析 |
1、关于"吴敬梓与正统儒家" |
2、吴敬梓的思想以原始儒家为根基并兼采诸儒 |
3、附论"进步与局限"之批评模式 |
三 从《儒林外史》看吴敬梓对待程朱的态度 |
1、从《儒林外史》的立场看"存天理"、"灭人欲" |
2、对王玉辉父女形象的重新审视 |
第二章 论对吴敬梓知识背景的误读 |
一 胡适看"吴敬梓与颜李学派" |
1、胡适提出并求证"吴敬梓与颜李学派"命题 |
2、由"小心"的求证到"大胆"的结论 |
3、附论当代学者对"吴敬梓与颜李学派"之命题的考证 |
二 从《儒林外史》看"吴敬梓与颜李学派" |
1、《儒林外史》推重道德文行而非功名事业 |
2、《儒林外史》与颜李学说的不同关注 |
3、《儒林外史》之程朱与颜李学派之程朱 |
三 "四书五经"与吴敬梓的知识背景 |
1、从《儒林外史》看"四书五经" |
2、从《文木山房诗说》看《儒林外史》 |
四 由《文木先生传》引出的两个命题 |
1、也谈"《儒林外史》和魏晋六朝文学" |
2、《儒林外史》与唐人小说 |
第三章 论对《儒林外史》基本立场的误读 |
一"反科举"话语的考察与辨析 |
1、"反科举"话语的生成与复述 |
2、"反科举"话语与历史的实际情景 |
3、关于吴敬梓"嫉时文士如雠" |
4、"反科举"话语对《儒林外史》基本意旨的偏离与遮蔽 |
二《儒林外史》关注的是科举制度下的人而非科举制度 |
1、《儒林外史》看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精神 |
2、《儒林外史》看科举制度下读书人的道德 |
三《儒林外史》与两部关涉科举之小说的比较 |
1、"公心"与"孤愤":《儒林外史》与《聊斋志异》看举业 |
2、"讽世"与"谑世":《儒林外史》与《镜花缘》看举业 |
结语 |
征引及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2)《儒林外史》的传播与接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儒林外史》的版本流传 |
第一节 1919 年以前的《儒林外史》传抄、刊刻与版本流传 |
第二节 1920 年至1949 年间的《儒林外史》刊刻与版本流传 |
第三节 1949 年以后的《儒林外史》出版及版本流传 |
第二章 以评点为主体的《儒林外史》接受 |
第一节 小说刊刻前吴敬梓亲友、文人的评价接受 |
第二节 闲斋老人的评论接受 |
第三节 卧闲草堂本的评点接受 |
第四节 黄小田的评点接受 |
第五节 齐省堂本的评点接受 |
第六节 天目山樵的评点接受 |
第七节 徐允临等人的评点接受 |
第八节 陈美林的评点接受 |
第三章 具备现代研究意识的《儒林外史》接受 |
第一节 1919 年至1948 年间的《儒林外史》研究 |
第二节 1949 年至1954 年间的《儒林外史》研究 |
第三节 1955 年至1976 年间的《儒林外史》研究 |
第四节 1977 年至今的《儒林外史》研究 |
第五节 《儒林外史》在港台地区及海外的传播与研究 |
第四章《儒林外史》新的传播方式及其接受状况 |
第一节 《儒林外史》的伪作、仿作 |
第二节 近代报刊与《儒林外史》的传播、接受 |
第三节 《儒林外史》的图像传播 |
第四节 《儒林外史》戏剧、影视及广播作品 |
第五节 《儒林外史》的教材传播及网络传播 |
第六节 吴敬梓纪念馆、秦淮水亭与《儒林外史》的传播 |
第五章 《儒林外史》传播与接受的环境研究 |
第一节 《儒林外史》传播与接受的社会文化背景 |
第二节 《儒林外史》传播地域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儒林外史》叙述形态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小说叙述时间问题与人物原型生平 |
二人物原型时间与小说写作过程 |
三补写与修改: 以马纯上为例 |
四《儒林外史》的叙述形态与当代文人的传闻网络 |
五结论 |
(4)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学科的生成背景 |
第一节 汉学传统与中国俗文学在日本的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西学的传入与文学观念的变革 |
第三节 汉学的复兴与近代学术制度的形成 |
第二章 早稻田大学与中国俗文学学科的初创 |
第一节 以中国俗文学为特色的文学科 |
第二节 森槐南: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之鼻祖 |
第三节 森槐南的追步者 |
第三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东京学派 |
第一节 赤门文士:东京学派之先声 |
第二节 盐谷温:东京学派之主帅 |
第三节 节门弟子:东京学派之干将 |
第四章 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的京都学派 |
第一节 京都大学与京都学派 |
第二节 狩野直喜:京都学派中国俗文学研究之先驱 |
第三节 京都学派的“三尊” |
第五章 东西两鼎以外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
第一节 久保天随及台北帝国大学东洋文学讲座 |
第二节 宫原民平:拓殖大学“支那学”开山之祖 |
第三节 奥野信太郎与庆应义塾大学的中国俗文学研究 |
第六章 近代日本关于中国俗文学重要问题的研究 |
第一节 日本小说中的中国故事研究:以《太平记》为例 |
第二节 南戏研究 |
第三节 《水浒传》研究 |
第四节 敦煌俗文学 |
第七章 国际视野下的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日本汉学与国际汉学的互动关系 |
第一节 盐谷温与欧洲汉学家的交往及其影响 |
第二节 王国维的中国俗文学研究与日本汉学界之互动 |
第三节 从“贾氏系图”看近代东亚三国的《红楼梦》研究之关系 |
结语 |
附录 |
附录一: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大事编年 |
附录二: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着述目录 |
附录三:《太平记》所引诸葛孔明故事来源考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乾嘉文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文学思想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
一、文学思想史研究综述 |
二、何为“文学”?何为“文学思想”?——立足于清代文学的考察 |
三、何以“文学思想史”? |
中:乾嘉文学思想研究综述 |
一、乾嘉文学与文学思想史料略述 |
二、乾嘉时期文学史、思想史、学术史研究综述 |
下:范围、框架、思路 |
一、关于“乾嘉” |
二、论文的基本框架与主要思路 |
第一章 乾嘉文学思想展开的背景 |
第一节 乾嘉历史与文化政策 |
第二节 乾嘉时期的思想史、学术史概况 |
第三节 乾嘉文学概述(上):流派概述(附理论批评) |
第四节 乾嘉文学概述(下):历时性考察 |
第二章 政治压抑下的文学主潮 |
第一节 御制文学、科举制度、台阁文艺 |
第二节 官方修书与文体正变 |
第三节 盛世中的变音 |
第三章 朴学背景下的创作转向 |
第一节 “学人”与“文人”、“考据”与“辞章”之争 |
第二节 从推重学养到逞才炫博 |
第四章 个性解放与艺术的精致 |
第一节 晚明的潜流 |
第二节 两种精致化追求的离合 |
第三节 女性观念与女性文学的变化 |
第五章 叙事文学中的文学思想新貌 |
第一节 自寓、自况向自传性的进发 |
第二节 集大成与雅文学化 |
第三节 文言叙事文学的体制创新 |
结语:何以乾嘉? |
参考文献 |
(6)撰写学术史的思考 《儒林外史》研究史漫说(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7)胡适与古典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本课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
一、20世纪20至40年代的研究 |
二、20世纪50至70年代的研究 |
三、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胡适研究古典小说的缘起、观念和方法 |
第一节 胡适对古典小说的爱好 |
一、胡适的古典小说阅读与收藏 |
二、胡适创作的小说 |
第二节 胡适研究古典小说的动机 |
一、“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再造文明” |
二、白话文运动 |
第三节 胡适研究古典小说的方法 |
一、实证主义 |
二、进化论 |
三、考据学 |
第二章 胡适研究古典小说之分期及成就 |
第一节 胡适研究古典小说的分期 |
一、胡适思想与学术的变化轨迹 |
二、胡适古典小说研究的五期说 |
第二节 胡适古典小说研究各期的成就 |
一、第一期:胡适求学期间的小说研究 |
二、第二期:对小说研究思想与方法的探讨 |
三、第三期:对小说社会价值的探讨 |
四、第四期:对小说研究思想与方法的再探讨 |
五、第五期:小说研究低潮中的亮点 |
第三章 胡适的《红楼梦》研究 |
第一节 胡适《红楼梦》研究的奠基期 |
第二节 胡适《红楼梦》研究的成熟期 |
第三节 胡适《红楼梦》研究的收尾期 |
第四章 胡适的《水浒传》研究 |
第一节 胡适的《水浒传》成书研究 |
第二节 胡适的《水浒传》作者研究 |
第三节 胡适的《水浒传》版本研究 |
第四节 胡适的《水浒传》金圣叹评点研究 |
第五章 胡适的《儒林外史》研究 |
第一节 胡适的吴敬梓研究 |
第二节 胡适的《儒林外史》研究 |
第六章 胡适对《聊斋志异》、《醒世姻缘传》等小说的研究 |
第一节 胡适的《聊斋志异》与蒲松龄研究 |
第二节 胡适的《醒世姻缘传》研究 |
第三节 胡适的其它古典小说研究 |
第七章 胡适的中国小说史论 |
第一节 胡适论中国小说起源 |
第二节 胡适论魏晋南北朝小说史 |
第三节 胡适论佛教与中国小说 |
第四节 胡适论中国小说由民间创作转向文人创作 |
第五节 胡适论中国古代小说的个人创作 |
结论 |
附录 |
一 胡适小说研究论着系年 |
二 赫胥黎“存疑主义”对胡适小说研究的影响——以胡适《水浒传》、《红楼梦》考证为例 |
三 中国的小说——1941年2月15日胡适在华盛顿文学协会的演讲 |
中文译文 |
英文原文 |
参考书目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儒林外史》卧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儒林外史》卧批概观 |
第一节 《儒林外史》与卧闲草堂本 |
第二节 卧批作者 |
第二章 创作论 |
第一节 创作动机 |
一 “功名富贵四字,是全书第一着眼处” |
二 “可恨当年误读了几句死书” |
第二节 人物塑造 |
一 “一副笔墨”与“分毫不犯” |
二 “有暇正见其为真玉” |
三 “画工所不能画” |
第三节 艺术构思 |
一 “小小文字”“大有关系” |
二 “近情着理” |
三 “天工之巧” |
第三章 文本论 |
第一节 结构 |
一 “罗络勾联” |
二 “照应成趣” |
三 如“营宫室” |
四 “以《史》《汉》才,作为稗官” |
第二节 叙事 |
一 “直书其事,不加断语” |
二 “深得避实击虚之妙” |
三 “文字最嫌直率” |
第三节 修辞 |
一 “反笔”“侧笔”与“正笔”“直笔” |
二 “删去一二,即不成文法” |
三 “已囊括《荆楚岁时》《东京梦华》诸笔法” |
第四章 接受论 |
第一节 读法 |
一 “细观”、“掩卷细思” |
二 “对看” |
第二节 感悟印象 |
第三节 接受效应 |
一 “戒惧” |
二 “好看” |
三 “移情” |
四 “睡醒”、“愈病”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9)《儒林外史》的悲剧意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第一章 《儒林外史》悲剧意蕴的相关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清人对《儒林外史》悲剧意蕴的评点研究 |
第二节 民国时期,鲁迅先生对《儒林外史》悲剧意蕴的研究 |
第三节 20世纪60至90年代学术界对《儒林外史》悲剧意蕴的研究 |
第四节 90年代末至今学术界对《儒林外史》悲剧意蕴的研究 |
第二章 《儒林外史》悲剧意蕴的形成原因 |
第一节 “康乾盛世”与社会弊端矛盾的暴露 |
第二节 家境突变与愤世嫉俗情绪的产生 |
第三节 文人交游与“不合时宜”的思想形成 |
第三章 《儒林外史》思想主旨中的悲剧意蕴 |
第一节 “文行出处”的缺失蜕变 |
一、文人文化智能的丧失 |
二、文人道德品行的堕落 |
第二节 “文行出处”的挽救幻灭 |
一、儒林文化的回光返照 |
二、文人理想的彻底幻灭 |
第四章 《儒林外史》人物形象的悲剧意蕴 |
第一节 八股腐儒的腐朽和覆灭 |
一、八股腐儒精神生命的麻木与消逝 |
二、八股腐儒现实境遇的悲惨与凄凉 |
三、八股腐儒制造的悲剧和惨案 |
第二节 假名士空虚与沉沦 |
一、假名士的心灵空虚与精神落寞 |
二、假名士的信仰荒芜与现实沉沦 |
第三节 真儒奇人的失败与幻灭 |
一、真儒挽救儒林的失败与理想的幻灭 |
二、奇人追求人格独立自由的现实困窘与心灵孤寂 |
第四节 “儒林边缘人物”无言的苦难 |
第五章 《儒林外史》表现悲剧意蕴的艺术技巧 |
第一节 “单-聚-分”叙事结构增添历史的悲凉沧桑感 |
第二节 曲笔的运用暗示现实的残酷与腐朽 |
第三节 外谑实悲的创作手法加强悲剧的感染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10)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流变及地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明清世情小说的界定及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三 明清世情小说的雅俗整合 |
四 明清世情小说的文化意蕴 |
五 明清世情小说的地域特色 |
第一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发生:齐鲁一枝独秀 |
第一节 《金瓶梅》:“云霞满纸,胜于枚生《七发》多矣” |
一 “第一奇书”的大雅大俗 |
二 《金瓶梅》的佛教叙事:真俗二谛,一隐一显 |
第二节 《醒世姻缘传》:“圣贤作用,英雄手段” |
一 明人口吻与实录风格 |
二 “西周生”:道德情结与儒家本位 |
三 “恶姻缘”:因果报应的抒写 |
第二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自觉与发展:吴越竞艳 |
第一节 冯梦龙:“曲终奏雅,归于厚俗” |
一 冯梦龙的“小说界革命”:“奏雅”与“适俗”并重 |
二 “三言”的雅俗整合 |
第二节 凌蒙初:“不为风雅罪人” |
一 凌蒙初的精神结构:外儒内释 |
二 凌蒙初的小说理念:“论些世情,说些因果” |
三 “二拍”的内容之俗:天命论与果报论的世情叙事 |
四 “二拍”的主旨之雅:“一片道学心肠” |
第三节 陆人龙:“树型于当世” |
一 陆云龙兄弟的精神结构与创作理念 |
二 《型世言》的道学叙事 |
第四节 李渔:“以通俗语言鼓吹经传,以入情啼笑接引顽痴” |
一 李渔的思想与人格:“三与楼” |
二 李渔的小说观:“无声戏”与创新 |
三 李渔小说的雅俗整合:“空中楼阁” |
第五节 艾纳居士:“无一邪词,无一詖说” |
一 艾纳居士的身份之谜 |
二 小说版的《原道》抑或《驱鳄鱼文》 |
第三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深化:南北争雄 |
第一节 曹去晶《姑妄言》:“不共俗人看” |
一 《姑妄言》的雅与俗:艳情小说还是世情小说? |
二 《姑妄言》的雅:“一片菩提心” |
三 《姑妄言》的俗:“不经之语”与“以淫止淫” |
第二节 吴敬梓《儒林外史》:“写入残篇总断肠” |
一 “讽刺小说”、“社会小说”还是“世情小说”? |
二 《儒林外史》的雅俗内涵 |
第三节 随缘下士《林兰香》:“仙源悟处归宜早,去去人寰莫再留” |
一 “林兰香”的寓意 |
二 《林兰香》的道家及道教主旨 |
第四节 李百川《绿野仙踪》:“呕吐生活”的“大山水大奇书” |
一 神魔小说还是世情小说? |
二 “绿野”:《绿野仙踪》的世情叙事 |
三 “仙踪”:《绿野仙踪》的道教追求 |
第五节 李绿园《歧路灯》:“用心读书,亲近正人” |
一 一盏“理学名区”的“歧路灯” |
二 《歧路灯》的雅俗叙事 |
第四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巅峰:南北兼容的《红楼梦》 |
第一节 《红楼梦》南北与主题之争 |
一 《红楼梦》的南北之争:假作真时真亦假 |
二 《红楼梦》的主题之探:谁解其中味 |
第二节 《红楼梦》的“大旨”与“本旨” |
一 大旨:灵性说 |
二 本旨:佛性说 |
第三节 《红楼梦》的雅俗至境 |
一 “雅俗共赏”之辨 |
二 《红楼梦》的雅与俗 |
三 《红楼梦》的雅俗共赏 |
第五章 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整合的转型:上海独领风骚 |
第一节 梁启超“小说界革命”与清末世情小说的雅俗转型 |
一 明末冯梦龙“三言”的湮没与重现 |
二 梁启超“小说界革命”的兴起与清末小说的雅俗新变 |
第二节 韩邦庆《海上花》的《红楼梦》韵味 |
一 “失落”的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 |
二 写实的风格:“平淡而近自然” |
三 参差的雅俗:“通常的人生的回响” |
第三节 李伯元《文明小史》的主旨新变 |
一 文明话语的转换与文明进程的实录 |
二 中西结合的维新理念 |
三 维新渊薮的上海抒写 |
第四节 吴趼人小说的道德叙事 |
一 吴趼人的道德情结 |
二 吴趼人小说的“木鱼书”色彩 |
第五节 刘鹗《老残游记》的雅俗突破 |
一 《老残游记》的太谷学派叙事 |
二 《老残游记》“实业救国”的醒世寓言 |
三 《老残游记》逼真写实的叙事新变 |
第六节 曾朴《孽海花》的现代色彩 |
一 曾朴的浪漫气质与现代思想 |
二 《孽海花》:中国现代小说的先声 |
余论 |
附录:中国现当代小说雅俗研究举隅 |
一 老舍:“《神曲》情结”与“灵的文学” |
二 论张爱玲小说的雅俗追求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后记 |
四、对《儒林外史》评论的几点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儒林外史》的现代误读[D]. 甘宏伟. 武汉大学, 2010(05)
- [2]《儒林外史》的传播与接受研究[D]. 凌松. 上海师范大学, 2010(08)
- [3]《儒林外史》叙述形态考论[J]. 商伟. 文学遗产, 2014(05)
- [4]近代日本中国俗文学研究史论[D]. 张真. 南京大学, 2015(01)
- [5]乾嘉文学思想研究[D]. 张昊苏. 南开大学, 2019(05)
- [6]撰写学术史的思考 《儒林外史》研究史漫说[J]. 陈美林. 明清小说研究, 2004(01)
- [7]胡适与古典小说研究[D]. 张扬. 山东师范大学, 2012(12)
- [8]《儒林外史》卧批研究[D]. 张少殿.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9]《儒林外史》的悲剧意蕴研究[D]. 张雨良. 广西师范大学, 2013(S1)
- [10]明清世情小说雅俗流变及地域性研究[D]. 申明秀. 复旦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