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镕基访美意义重大

朱镕基访美意义重大

一、朱镕基访美意义重大(论文文献综述)

梅兴无[1](2021)在《回眸:中美关系的那些重大事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上世纪70年代中美"破冰"以来,两国关系经历各种波折起伏,但滚滚向前的大势不曾改变。从下面几个中美关系的重大事件中得到的启示,归结到一点就是:合则两利,斗则俱伤。正如习近平指出,中美双方有一千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好,没有一条理由把中美关系搞坏,合作是双方最好的选择。

邹雨佳[2](2020)在《中美经贸谈判:从“受众成本”视角分析美方谈判策略差异(1989-200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研究对20世纪90年代中国对美阶段的“复关入世”谈判以及中美关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谈判,旨在探索出中美经贸谈判中美方谈判策略与美国国内“受众成本”的关系。文章第一章主要总结了国内外学者前辈对于相关问题研究所得出的结论,在此基础上将其进一步深化并提出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第二章阐述了中美关系发展的两条主线,也同样是贯穿文章的两条主要脉络,即:中美政治关系与经济关系的发展。通过描述各个时期中美经贸发展与该时期内中美政治局势的规律,总结出双边关系的特点,并从中提炼出在中美双边关系中,政治对经济如何发挥作用的逻辑线索。第三章是全文的主体部分,进一步细化了第二章的结论。首先,将研究对象聚焦于美国国内政治,并按照不同对象及其相互关系和在整个政治机制中发挥的作用,借以普特南的“双层博弈”框架,来说明在国际谈判中,美国国内政治机制对谈判策略的影响。其次,将通过对美国国内政治机制的考量,结合詹姆斯·费伦的“受众成本”理论分析得出“美国受众”在美国对外政策立场的影响。最后,通过中美经贸谈判的事实案例加以结合,得出“美国受众”如何决定了美国对外经贸谈判的谈判策略。文章选取的是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的两场几乎同时进行但谈判策略却截然不同的中美经贸谈判。通过比较“复关入世”谈判中,美方对中国人权问题的强硬立场,从将之与最惠国待遇资格“挂钩”到“脱钩”的过程和双方关于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谈判,美方立场的软化同意、中方与之达成“假让步”的非实质性协议,能清楚完整地展示“美国受众”在美国对外经贸谈判策略方面的影响力。

田野[3](2018)在《国际经贸规则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中国深度融入全球经济,国际经贸规则对中国国内制度变迁产生了显着的影响。本世纪初中国政府对WTO的相关承诺就以硬化预算约束的方式推动了国有企业的改革。近年来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的公平竞争问题成为中国经济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成为西方发达国家重塑国际经贸规则的重要诱因。作为OECD倡导的软法,"竞争中性"原则可以进一步硬化对国有企业的预算约束。鉴于"竞争中性"从软法转化为具有约束力的多边规则尚需时日,中国在有关国际制度的重构或创设中可以稳步提出"竞争中性"的中国方案。

李文思[4](2017)在《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朱镕基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充分重视和发挥对外贸易的战略作用。不论是在地方任职期间,还是调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朱镕基都力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改革。从1983年到2003年的二十年间,中国的对外贸易取得了重大发展。在这伟大的历史进程中,朱镕基对对外贸易问题作出了一系列理论阐述和政策指示,其中蕴含着颇具特色的对外贸易思想。这些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与中国改革开放实际相结合过程中的继承与发展,是在我国外贸经济发展和全方位对外开放进程中形成的宝贵思想资源和理论智慧指导。本文主体结构为:一是从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的形成背景入手,分别论述了其对外贸易思想的理论渊源与实践经历。二是重点分析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由三部分组成:1、探讨朱镕基关于外贸政策所阐述的观点;2、从中国“入世”来分析朱镕基的对外贸易思想;3、通过朱镕基以外交促外贸的方式展现其独特的外贸思想观点。三是总结评述,在对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的背景、内容进行论述的基础之上,总结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的理论特色与现实意义。朱镕基的对外贸易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对外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胡勇[5](2015)在《冷战后中美关系定位演变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文中研究指明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定位一波三折,甚至大起大落。双方既达成过"共同致力于建立中美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的共识,也险些从"战略伙伴"蜕变为"战略竞争者"。中美关系定位之所以不够稳定,与双方在认知和战略上的差异密切相关,同时也受到两国关系中其他结构性因素的影响。中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尝试虽然没有成功,但对如今两国构建新型大国关系仍具有启示作用。首先,不能对复杂的中美关系作简单的"标签化"定位。其次,要重视两国在相互认知上的差异,做到知己知彼。再次,要运用底线思维,力争中美关系的主导权,做到有备无患。总之,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会一帆风顺,我们要从冷战后中美关系定位演变中汲取经验教训,避免重蹈上世纪末中美建立战略伙伴关系的覆辙,力争使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成为未来中美关系的新常态。

刘长敏,张敏[6](2014)在《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与中美首脑外交》文中研究指明进入21世纪以来,中美双方一直在探索新型大国关系的相处之道,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战略诉求意图明显。特别在首脑外交领域,双方的互动积极有效,出现了一些引人注目的新特点:两国首脑间访问走向常规化;首脑会晤形式多样化并逐渐制度化;首脑间致电通话内容深入化;首脑间交流层次更加多元化。中美首脑外交全面展开,不仅有力地促进了两国关系正常发展,而且也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奠定了重要基础。其理论意义在于,中美首脑外交发展,可以为破解新兴大国与守成大国相互防范和冲突的历史难题提供新的范式;现实意义在于,两国首脑的外交形式更加多样,逐渐形成交流机制,有助于中美增加战略互信,及时化解各种矛盾,推动地区性事务和全球问题的解决。

黄敏[7](2013)在《扩散与激活:《纽约时报》涉藏报道的议题发展(1980-2010)》文中认为立足于议题关注周期,本文对《纽约时报》1980至2010年30年间的涉藏报道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西藏议题在《纽约时报》上存在一定的周期性,体现为重复起伏的波形模式;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体现为两次明显的转折,而且有扩散到其他议题报道中的趋势。有四类事件最能激发媒体对西藏问题的关注,因此,保持西藏地区的稳定、中美关系的稳定和中国经济的发展,是预防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美国主流媒体炒作西藏问题的重要对策。

柯白,王琛[8](2013)在《在纽约“读懂”朱镕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个外国人问,"你是中国的戈尔巴乔夫吗?"朱回答,"不,我是中国的朱镕基!"《朱镕基讲话实录》英文版首发式上有人讲述了这个"段子"。这一活动聚焦中国上世纪90年代的经济改革。而朱镕基本人实实在在的为人处事方式,不打官腔、不空喊口号的语言风格,也提升了这本书的阅读价值

王嫣然[9](2013)在《会话合作理论视野下的朱镕基语言策略探析 ——兼论领导演讲语言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演讲是领导实施管理和开展公务活动的重要手段。作为社会用语的一支,对领导演讲语言进行的研究可以探寻社会语言发展的全过程。综合考察国内外研究状况可以发现,前人对领导语言的研究大都集中于奥巴马,江泽民,邓小平等着名领袖人物,对朱镕基语言研究十分稀少。此外,改革开放以来对5位总理谈话演讲的研究也主要从领导学、语言风格艺术、语言等角度,较少以语用学的理论和视角探寻朱镕基及领导语言策略的学术成果。本文以《朱镕基讲话实录》及《朱镕基答记者问》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搜集到的影像资料,细致分析朱镕基独特的语言风格和精湛的语言策略。并基于以往会话合作理论的研究成果,挖掘其在朱镕基讲话策略形成中所起的作用,并由此深入探究会话合作理论在领导演讲策略中的体现,以期在会话合作理论这一全新的视野下,探寻领导讲话策略的习得方法,这是全文研究的目的,也是研究的重点。此外,本文还将结合模糊语言学,修辞学及演讲学等相关知识,探究会话合作理论对领导语言策略研究的指导意义,促进学科交流的同时,为领导语言的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赵春燕[10](2012)在《试析朱镕基答记者问中的人称指代现象》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人称指代与政治意识形态为主题,通过对中国前总理朱镕基在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98年至2002年)记者招待会上的讲话进行分析,着重考察了朱镕基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场景下,如何选择和运用人称代词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思想和主张。同时,也证明了前人所提出的代词距离尺度理论框架是一种客观描述个体代词使用特征的有效方式。

二、朱镕基访美意义重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朱镕基访美意义重大(论文提纲范文)

(1)回眸:中美关系的那些重大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用小球转动了大球”
“八一七公报”发表背后的博弈
中美军事合作的“蜜月期”
中美南海撞机事件
马拉松式的中国“入世”谈判

(2)中美经贸谈判:从“受众成本”视角分析美方谈判策略差异(1989-200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美国谈判策略以及国内受众成本分析
    一.受众成本与受众
        1.受众成本概念
        2.美国国内受众
        3.美国受众成本形成原因
    二.美方谈判策略
        1.美国谈判策略特点
        2.美方谈判策略形成的原因
    三.中美经贸谈判(1991-2000)
        1.20 世纪90 年代中美关系特点:政治经济关系不再“亦步亦趋”
        2.美方在中美经贸谈判中的谈判策略
第二章 中美关系及中美经贸关系发展史(1949-2000)
    第一节 :中美经贸概况
        2.1.1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的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中美正式建交前(1949-1978)
        1.新中国成立至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即:1949-1972
        2.中美关系正常化至中美正式建交,即:1972-1978
        2.1.2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第二阶段:中美正式建交至 20 世纪 90 年代之前(1979—1989)
        2.1.3 中美经贸关系发展第三阶段:冷战后--21 世纪初期(1990-2000)
    第二节 :中美经贸关系特点(新中国成立后—冷战后)
        1.第一阶段:经济是政治“附属品”的起步阶段阶段:20 世纪70 年代
        2.第二阶段:政治是“变压器”,经济是“粘合剂”的相互影响阶段:20世纪80年代
        3.第三阶段:“自行其是”的矛盾阶段:20 世纪90 年代
    第三节 :中美经贸关系各阶段特征原因分析
        1.第一阶段:20世纪70年代—经贸附属于政治的阶段
        2.第二阶段:20世纪80年代—双边经贸关系的能动性提升阶段
        3.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能动性强且高度相互依赖阶段
    第四节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案例分析:以“中美最惠国待遇”以及“知识产权谈判”为例
    第一节:案例分析:中美最惠国待遇
        1.布什政府时期的最惠国待遇政策:1989-1992
        (1)美国国内相关利益集团立场
        (2)布什政府时期的“府会之争”
        2.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对华最惠国待遇政策:1993-1994
        (1)克林顿政府的政策调整
        (2)国内的反对以及“挂钩政策”的失败
        总结
    第二节:中美知识产权谈判案例分析
    第三节:从“美国国内政治因素”视角分析美国将“对华最惠国待遇”与“人权问题”挂钩以及没有将“知识产权”与“人权问题”挂钩的原因
结论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3)国际经贸规则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国有企业改革的困境与出路
加入WTO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OECD“竞争中性”原则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

(4)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的目的
        (二)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一章 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的形成背景
    一、社会历史背景
        (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外贸发展成就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外贸发展面临的挑战
        (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二、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主义的对外贸易理论
        (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外贸易理论
    三、实践基础
        (一)朱镕基的地方工作经历
        (二)朱镕基的中央工作经历
第二章 朱镕基论对外贸易政策
    一、朱镕基论外贸管理体制改革
        (一)简政放权
        (二)优化汇率改革
        (三)完善外贸政策协调机制
    二、朱镕基鼓励外贸发展
        (一)培育外贸企业发展新优势
        (二)促进加工贸易发展
    三、朱镕基论完善外贸服务环境
        (一)改进金融保险市场对外开放
        (二)建立全国统一的外汇管理市场
        (三)加强外贸人才培养
第三章 朱镕基论中国“入世”
    一、“入世”有利于进出口贸易
        (一)“入世”有利于进口贸易
        (二)“入世”有利于出口贸易
    二、中国能够成为外商投资的乐土
        (一)提高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二)进一步改善国际外贸环境
    三、积极应对“入世”的机遇和挑战
        (一)紧紧抓住“入世”的机遇
        (二)有效应对“入世”的挑战
第四章 朱镕基论对外贸易合作
    一、朱镕基论与发达国家的外贸合作
        (一)与美国的经贸合作
        (二)与日本的经贸合作
        (三)与欧洲的经贸合作
    二、朱镕基论与发展中国家的外贸合作
        (一)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往来
        (二)与亚洲国家的经贸往来
第五章 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的理论特色与现实意义
    一、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的理论特色
        (一)问题导向:以开放促改革
        (二)包容共享:以人民为中心
        (三)承前启后:以创新促发展
    二、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的现实意义
        (一)与时俱进加强外贸体制改革
        (二)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
        (三)运用经济外交推动外贸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冷战后中美关系定位演变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冷战后中美关系定位的演变
二、为什么中美关系的定位不够稳定?
    (一)中美对“战略伙伴”的概念认知存在较大分歧
    (二)中美的伙伴关系战略存在明显差异
    (三)结构性因素使中美关系更显错综复杂,进而长期处于“同床异梦”的纠结状态
三、对中美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的启示
结束语

(6)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与中美首脑外交(论文提纲范文)

中美首脑外交的概念界定
新世纪中美首脑外交概况及特点
中美首脑外交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

(9)会话合作理论视野下的朱镕基语言策略探析 ——兼论领导演讲语言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课题研究现状及课题创新性
    1.2 研究语料的选择
    1.3 研究方法及研究重点
2 朱镕基语言特色研究
    2.1 朱镕基其人
    2.2 朱镕基语言艺术探析
3 会话合作理论在朱镕基语言中的运用
    3.1 合作原则在朱镕基语言中的体现及运用
    3.2 会话含义理论在朱镕基语言中的体现及运用
4 会话合作理论对领导演讲语言策略的启示
    4.1 会话合作理论对领导演讲语言的影响
    4.2 会话合作理论对领导语言策略的启示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词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10)试析朱镕基答记者问中的人称指代现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理论与方法
    (一) 理论框架
    (二) 研究方法
        ⒈人称代词系统
        ⒉语料数据及分析步骤
三、自我指称
    (一) 我
    (二) 我们
    (三) 其他人称指称方式
四、对立方指称
    (一) “我”或“我们”与“你”或“你们”
    (二) 有人 (有些人) 、某些 (某个、某某)
五、结语

四、朱镕基访美意义重大(论文参考文献)

  • [1]回眸:中美关系的那些重大事件[J]. 梅兴无. 时代邮刊, 2021(05)
  • [2]中美经贸谈判:从“受众成本”视角分析美方谈判策略差异(1989-2000)[D]. 邹雨佳. 外交学院, 2020(08)
  • [3]国际经贸规则与中国国有企业改革[J]. 田野.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 2018(23)
  • [4]朱镕基对外贸易思想研究[D]. 李文思. 安徽工业大学, 2017(01)
  • [5]冷战后中美关系定位演变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J]. 胡勇. 国际展望, 2015(02)
  • [6]新型大国关系构建与中美首脑外交[J]. 刘长敏,张敏.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4(02)
  • [7]扩散与激活:《纽约时报》涉藏报道的议题发展(1980-2010)[J]. 黄敏.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3(09)
  • [8]在纽约“读懂”朱镕基[J]. 柯白,王琛. 中国新闻周刊, 2013(35)
  • [9]会话合作理论视野下的朱镕基语言策略探析 ——兼论领导演讲语言策略[D]. 王嫣然. 四川师范大学, 2013(06)
  • [10]试析朱镕基答记者问中的人称指代现象[J]. 赵春燕.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 2012(10)

标签:;  ;  ;  ;  ;  

朱镕基访美意义重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