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龙胜自治县人口问题调查分析

广西龙胜自治县人口问题调查分析

一、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人口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方素梅[1](2021)在《新中国初期的社会调查与民族工作——以广西少数民族社会调查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随着民族工作的逐步开展,中国共产党越来越重视对少数民族的调查研究。新中国初期党和政府在民族工作方面的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有组织地开展少数民族社会调查,为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新中国民族研究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黄仲盈[2](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理论政策在广西的实践与发展》文中认为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理论政策在广西的实践与发展主要体现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广西的成功实践和顺利发展,有力彰显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正确性和先进性,展现和诠释了党的民族平等政策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和旺盛的生命力,促进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侯耀宗[3](2021)在《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乡土情怀培育研究 ——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杨丽萍,谭天美,包兵兵[4](2021)在《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基于广西15个民族自治县的调查》文中研究表明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调查发现:广西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在推进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均衡性、可持续和优质化发展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也体现出体制机制建设迟缓、乡村转型发展速度慢,教师文化"领头人"身份式微、职业吸引力下滑,手机网络"殖民"现象严重、阻碍学生学业成长,家庭教育缺乏正确引导、忽视未来教育投入等困难问题。因此,需要从健全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制度、助力民族特色强教道路,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加快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构建"山海相连"关爱体系、促进学生学业发展,构建智能时代家校沟通体系以及给民族地区儿童建构一个"家"等方面加以优化和探索。

唐厚权[5](2021)在《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研究 ——以村民从业选择为视角》文中认为本文在整合桂东北民族村寨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聚焦桂东北民族村寨20世纪前、1900-1949年、1949-1978年、1979-2000年这四个重大历史时期,分析桂东北民族村寨从业选择的演变趋势,从而理顺从业选择与乡村产业转型的关系。根据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将桂东北民族村寨划分为山区民族村寨和坝区民族村寨。在20世纪前,山区民族村寨以“刀耕火种”的粗放型农业经营方式为主,辅以杉、松、竹木、茶等林木种植,培育林副产品,形成了农林兼具的产业结构。坝区民族村寨立足稻米为主的粮食生产,手工业和商业仅有零星发展,形成了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这两种类型的产业结构为桂东北民族村寨的产业变迁奠定了基础。进入20世纪后,国际国内市场的力量促使村民从业分途。山区民族村寨和坝区民族村寨从业选择朝着三个方向转变:一是出现林农、粮农、糖农等专业型农户、手工专业户和商贩;二是村民身兼多职,在市场导向下组织生产;三是地主、富农和商人合股投资手工业和矿业。民族村寨村民从业选择的三重转变,激发了民族村寨产业结构的三重初变。产业三重初变,具体表现为桂东北民族村寨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趋势加强,以林产品加工,食品加工和纺织为中心的特色手工业获得发展,农村地区商贸经济繁荣。尽管山区民族村寨和坝区民族村寨都历经产业初变,但是坝区民族村寨转型力度强于山区民族村寨。新中国成立以来,桂东北民族村寨通过土地改革、三大改造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最终形成了以“一大二公”为特点的集体化经济体制。村民成为人民公社的一员,其从业选择完全受到人民公社的管理和调配。从业选择由此激变为从业改造,并连锁引发产业激变,突出表现在农村经济集体化和村民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化。1978年以后,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市场经济活力得到充分迸发,打破了限制村民自由从业的枷锁。桂东北民族村寨村民从业多元化和自由化,村民务农、外出务工、从事“非农”职业以及回乡创业构成了村民的从业选择。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发展,促使村民从业选择带动村寨产业转型。村民脱离传统农业,逐渐从事旅游业,村寨由传统农业向旅游业转型;扎根于本土的村民,从事现代生态农业,村寨由传统农业转向现代生态农业;村民从农村流向城市,从事各种“非农”职业,村寨由传统农村经济转向城镇化;村民“离土不离乡”,村民进入乡镇企业谋生,村寨由传统农业转向乡镇企业。回望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之路,可以归纳为四条发展路径,即从传统农业走向旅游业;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生态农业;从传统农业转向城镇化;从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工业。这四条路径是由历史上劳动力大规模的流动、市场对劳动力的合理配置以及劳动生产力的解放所驱动而形成的。同时,百年来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任务艰巨,劳动力专业化水平低、劳动力市场流通不活跃以及劳动生产力的萎靡仍然制约着产业转型。笔者认为,传统时代农业或农林兼具的产业结构,在很长时期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构成了桂东北地区传统产业结构的基础。20世纪以来,产业结构发生三重变迁,分别体现在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农村特色手工业发展和农村商贸经济逐渐兴旺。50年代到70年代末的集体化运动,展现了制度安排对农村劳动力的管控,延缓了劳动分工和产业转型,产业激变为农村经济集体化和村民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化。1978年以后,桂东北民族村寨传统农业或农林兼具的产业结构分别向现代产业转型,传统农村经济向现代城市经济转型。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的历史进程,揭示了传统产业虽在当代仍然延续,但随着村民从业选择的改变,呈现出渐次衰败的状态,而现代产业则踏着时代浪潮,迎头赶上,呈现出繁荣兴旺的状态。

徐梦兰[6](2020)在《基于时空大数据的高中人文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信息化2.0行动》和《普通教育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先后颁布,对教师课程资源开发能力等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育与信息化相结合将成为地理教学发展的趋势。目前,我国进入大数据时代,现实世界中的数据超过80%与地理位置有关。由此,本文将基于时空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发挥高中人文地理学科特色,利用现有大数据资源平台充分挖掘时空大数据与高中课程相契合的课程资源。并且将时空大数据资源开发成果应用于地理教学,以促进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形成。本文主要内容是总结国内外对地理课程的开发利用研究及大数据在地理课程资源中的研究现状后,完成以下四个目标:一、掌握有关地理课程资源开发的基本理论;二、分析高中人文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基于现有大数据资源平台,开发辅助高中地理教学的大数据资源;三、利用开发的大数据课程资源,以教学案例的形式,将基于大数据资源的开发成果涉及呈三个可以直接用于课堂教学的涉及;四、以调查问卷的形式评价所开发的课程资源的效果。本文通过对基于大数据资源在高中人文地理课程资源利用研究得出以下结论总结为以下几点。(1)利用大数据资源平台开发成果可用于辅助高中人文地理教学的课程资源的方法是可行的。(2)大数据资源平台多种多样,目前尚未出现一个为地理教育服务的综合型数据库,教师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在多个平台中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源。(3)将开发的课程资源以电子问卷的形式,向80位一线中学地理教师征求意见和评价。教师们认为大数据资源在高中人文地理课程资源中的开发利用是可行的,开发的大数据资源图像效果较好。部分教师针对其开发的成果提出了完善和修改意见。本研究利用时空大数据资源开发课程资源的初步探索,可为广大一线教师在地理课程资源开发过程中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的参考。同时也为地理教学研究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献策献计。

景琛琛[7](2020)在《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对于实现教育公平,推动整体教育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要想更好地推动城乡教育的健康发展,就要加大对乡村教师队伍的投入力度,因为城乡师资均衡配置则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必然选择。但是,受各种因素影响,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不容乐观。因此,了解教师、学校管理人员以及教育行政人员对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相关问题的认识及看法,对于进一步提高乡村教师的整体质量以及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基于此,本研究以调查法为主,对广西民族自治县5282位教师、424位学校管理人员、教育行政人员进行了线上问卷调研,并用SPSS20.0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另外,本研究也采用开放性访谈法对30名乡村教育管理人员以及一线乡村教师进行访谈,通过调研基本掌握了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队伍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深入分析导致乡村学校师资配置不均衡问题的因素,尝试提出促进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的建议。本文共分为五章:文章开篇是绪论部分,主要包括研究源起(问题的提出、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文献综述(国内国外研究综述以及研究述评)、研究设计(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核心概念的界定以及相关理论依据。本研究在撰写的过程中,主要运用教育公平理论、双因素理论以及马斯洛需要理论三个理论对研究内容展开论证。第一章主要构建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评价指标,本研究主要采用师资配置数量、师资配置质量、师资配置结构以及教师工资待遇四个指标对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教师现状进行评价;第二章阐述目前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师资面临数量配置不均衡、质量配置不均衡、结构配置不均衡以及工资待遇不均衡等问题。第三章主要运用相关理论,对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失衡的成因进行深入剖析,从政策文本、政府管理、学校管理以及教师本身四个层面进行论述;第四章从政策文本,政府管理、学校管理以及教师本身四个角度对广西民族自治县落实乡村学校师资配置问题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主要包括:完善师资配置政策文本,实现政策目标和政策效果的统一;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加大对乡村师资配置的整合力度;充分发挥学校的管理作用,加大对乡村师资配置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追求与社会追求的统一。第五章主要根据目前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取得的成效以及面临的困境,展望我国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的前进趋势与未来走向,为新时期提高乡村师资均衡配置提供理论借鉴,在实践方面提供有力的依据,有助于提高乡村学校师资队伍的整体质量,从而实现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均衡化。

罗洁[8](2019)在《民族文化旅游的“龙脊模式”研究》文中指出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正式提出的。通过对“乡村振兴战略”内涵的解读可知,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也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对于民族文化特色突出的民族地区乡村而言,旅游的发展成为其促进民族文化保护、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和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力量。为了深化认识,进一步把握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内在规律,提高实践工作的自觉性,在乡村振兴战略指导下研究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模式成为新的研究课题。本文以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实施为研究背景,以民族文化旅游发展为研究对象,以广西龙胜龙脊景区为实例,以社区参与旅游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战略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体要求,通过文献研究法、田野调查法、归纳总结法、访谈调研法,系统的分析和总结了龙脊景区在民族文化旅游发展带动乡村振兴的经验及做法。将龙脊景区自1999年以来,以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作为发展导向,在旅游开发管理、产业发展、文化保护、脱贫致富等方面产生突出成效所形成的一系列成功经验和可操作的运行体系称作“龙脊模式”,具体包括开发模式、盈利模式、营销模式、扶贫模式、保护模式等。简而言之,民族文化旅游的“龙脊模式”是民族文化带动社区利益相关者参与式发展旅游并促使文化及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各主体实现和谐多赢局面的一种旅游经济发展方式,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指导民族地区发展的有效践行方式。它的主要特征是构建了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共同参与的和谐共生机制,明确了各利益主体的开发管理职责,形成了共生共建的开发合力,且通过完善的利益补偿机制,最终实现了共享共荣的和谐多赢局面。“龙脊模式”可为国内同类民族地区的旅游发展提供经验借鉴,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持。

吴龙安[9](2019)在《我从哪里来 ——广西三江吴姓侗族来源初探》文中认为侗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居住在贵州、湖南、广西3省(自治区),广东、湖北两省亦有零星分布,人口近300万人,其有与苗族合设的自治州(县),还有多个侗族自治县。一般认为,侗族由古代越人的一支发展而来,但其族源主要有“土着说”与“外来说”两种。在“外来说”中,具体说法也多种多样,主要讨论各地侗族的迁徙问题。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地处云贵高原边缘,为湘、黔、桂三省区交界处,是广西侗族聚居最集中之地。在全县40万人口中,侗族占57.75%(据2017年数),侗族人口比重居全国5个侗族自治县之首。三江之名,由北宋末年所置三口砦演变而来。三江侗族主要聚居在林溪、八江、独峒、良口、洋溪、梅林、富禄和同乐8个乡(民族乡)镇,老堡乡和斗江、丹洲两镇也有部分侗族聚居。吴姓是三江侗族的大姓之一(另一大姓为杨姓),几乎遍布全县侗族聚居区,个性鲜明,代表性强。通过对三江吴姓侗族相关史事的探究来窥视侗族的族源,不仅在操作层面易于把控,而且在学理上有从滴水观沧海的意义。与侗族族源说法各异一样,三江吴姓侗族的来源亦不尽相同。除土着一说外,还有来自江西、河南、浙江、湖南、贵州、广东以及广西梧州、融水诸说,林林总总,莫衷一是。三江吴姓侗族的“土着说”虽无直接的文字记载,但在口耳相传的口碑资料中不乏其见。至于从外地迁徙而来之说,从民族古歌、唱词到族谱、碑文、款词,同样比比皆是。吴姓侗族来源之所以说法不一,原因诸多,其中侗族没有本民族文字,没有留下自己的文献资料,是为其首。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缺乏文献带来的重重困难,常令人望“侗”兴叹,束手无措。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发生的族际交往、通婚导致的民族融合、同化等,使得民族边界模糊,也是后人难辨族源之因。而亲临现场进行田野调查,则因侗民观念保守,不愿意过多地向外人透露自己祖先来源和迁徙等情况,加之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等等,调查工作难度较大,收获不多。综合调研所得各种口碑资料可知,三江吴姓侗族对族源的表达与汉族吴姓有惊人的相似。在“外来说”中,以来自江西之说最为普遍,其次是来自梧州说,还有从湖南、贵州迁来之说,此外其他说法流传较少。在吴姓侗族村寨中,几乎没有明确说是本地居住至今的,除从外地迁来外,有一些则是在三江境内村寨之间迁徙的,究其源头,也均是外迁而来者。良口乡产口村的“慎终追远”碑称“吴姓原姬姓”,经江苏-福建-广西梧州腾(藤)县来到三江;良口乡和里村的“世代荣昌”碑将祖先追溯到周朝以前,唐朝有七兄弟任要职,“后因朝代轮换,诸侯互相残杀,人们遭殃,祖先四处逃难,撵转整个中华大地,不知经过多少世代,祖先才到湖南,吴仁岑老祖,再由湖南通道南迁广西三江和里”云云;梅林乡梅林村的“吴氏宗祠谱”也将族源追溯到先秦,历经江苏、河南等地;林溪乡弄团村的老人们说“我们吴姓来源于姬姓……我们村的吴姓侗族从江西省吉安府泰和县而来,在那边由于犯了错误,才被赶往南方。”这些说法,均称吴姓侗人并非土生土长,与汉族吴姓关系密切,令人深思。据民间说法,吴姓侗族在三江居住时间不过五、六个世纪,其与另一大姓——杨姓关系和睦,与其他姓氏的侗族乃至汉族和其他民族,关系也甚为友好。这种民族关系,可能是民族边界不清晰的原因之一。侗族作为一个单一族群活动于历史上,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其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侗族族源,是侗族文化维系侗族民众的起点。唐宋以来汉族史籍文献的“峒人”、“峒民”、“峒客”等专有名词,特指岭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侗族是其中的一员。由此推断,至少在唐宋时期侗族已经形成。由于没有明确的文献记载,今日侗族民众大多不能说出自己祖先的确切来源,三江吴姓侗族所说祖上从外地迁入的历史,并不一定真实。在侗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因东面有强大的汉文化营垒,南面有逐渐强大的壮族,西面的布依族、水族也在兴起之中,北面的土家族、苗族也发展壮大,使侗族无法再向外围发展,进而将生活的地域范围逐渐缩小成了今日之侗族聚居区大致范围。侗族“外来说”,应是侗族的内部迁徙,而不是外来人民进入三江地区之后才发展成为侗族的。另一方面,侗族地区广受汉文化的影响,原因在于历朝政府不断向侗族聚居区派驻官吏,以及前来镇压侗族反抗留下的官兵;“屯堡制度”的推行,使汉族的制度和文化在侗族地区盛行开来。加上与周边民族交往的增多,使侗族地区形成了互相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被迫和自愿更改民族成份的现象时有发生,侗族的族源又被罩上了一层迷雾。通过对三江吴姓侗族来源的辨析,可以看出侗族族源的复杂性,还映射出追寻少数民族族源的艰巨性。当人们在雄伟的鼓楼前、风雨桥下欣赏多耶、侗族大歌等优美旋律时,或许会有探索侗族来源的冲动。而将此冲动付诸实施,尚需一番艰辛劳作。

韦玉姣[10](2019)在《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在大量调研、访谈的基础上,对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研究。文章无意于构建庞大的理论框架,而是通过照片、图纸和阐释,记录和展示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的多样性,进而从一个连续的、历史的角度来诠释他们的演进及其背后的机制。文章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梳理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的地理类型、形态和公共空间的组成及特点,从而从空间角度勾勒出壮族、侗族传统村寨的整体图景。第二部分,选取典型地区的壮、侗族传统干栏民居进行剖析,分析干栏的功能布局、结构、造型、材料等,以获取其形态特点、异同及演化方式。壮族麻栏分别以南壮区和北壮区的典型建筑实例为代表,以掌握南壮麻栏和北壮麻栏之间是否有渊源关系,北壮麻栏如何演化以适应较为寒冷和坡度更陡的山区地理环境。侗族传统干栏分别以三江县南部具有汉文化背景的南寨村、和里村,以及三江县北部高定寨的典型建筑为代表进行分析,以掌握不同文化背景对干栏的影响。第三部分,分别对壮族、侗族六个传统村寨——南壮区的那坡县达文屯、南壮区的扶绥县坡只屯、北壮区的龙胜县龙脊村、三江县北部的侗族高定寨、三江县南部的侗族南寨村、和里村近20年来的演进,进行调研。论文对六个村寨的地理环境及文化背景、产业特点、政府在推进村寨发展中采取的方式和措施、村寨及建筑演变的方式进行分析,以掌握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方式及推动因素。研究表明,壮族和侗族虽相近但彼此之间的影响不大。汉族虽在侗族聚居区侗化,但仍保持汉文化传统,并吸收侗族建筑技艺的精华;侗族建筑不同程度地受汉族影响。壮、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都有一个趋势:更加开放,接受外来建筑技术和材料,因防火和生产方式改变,楼居向半楼居、地居建筑发展,由木结构向砖木结合、砖混及钢筋混凝土框架建筑发展。研究还表明,具有团结互助精神并有固定的一系列仪式活动的村寨或村寨联盟,大多拥有丰富的、代表本民族建筑艺术水平的村寨公共空间。这些空间多由本民族的匠师设计和建造,与环境和谐并体现民族特色。最后,论文提出了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启示,可为广西的农村建设提供借鉴。(全文共18万字,图表181个)

二、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人口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人口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初期的社会调查与民族工作——以广西少数民族社会调查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中国初期少数民族社会调查的发端
二、新中国初期广西的少数民族社会调查
三、新中国初期广西少数民族社会调查的特点和内容
四、结语

(2)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理论政策在广西的实践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的民族斗争和民族平等政策在广西的具体实践
二、社会主义改造和建设时期: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广西的初步探索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广西的贯彻落实和纵深发展
四、百年前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在广西的经验与启示
    (一)有力彰显了党的民族理论政策的先进性和优越性
    (二)有效破解了当前民族理论学界的相关理论难题和困境
    (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广西经验和广西范本

(4)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基于广西15个民族自治县的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一、广西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现状审视
    (一)样本县义务教育发展总体情况
    (二)样本县义务教育学校发展情况
    (三)样本县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情况
    (四)样本县义务教育学生学习情况
二、当前广西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分析
    (一)体制机制建设迟缓,乡村转型发展速度慢
    (二)教师文化“领头人”身份式微,职业吸引力下滑
    (三)过度使用手机现象严重,阻碍学生学业成长
    (四)家庭教育缺乏正确引导,忽视未来教育投入
三、推动广西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优化路径
    (一)健全义务教育学校办学制度,助力民族特色强教道路
    (二)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加快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三)构建“山海相连”关爱体系,促进学生学业发展
    (四)构建智能时代家校沟通体系,给民族地区儿童建构一个“家”
四、结语

(5)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研究 ——以村民从业选择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现实及理论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一)百年来职业结构研究
        (二)百年来产业转型和发展
        (三)对目前研究动态的述评
        (四)本文的创新
    三、概念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空间界定
        (三)从业选择和乡村产业转型
    四、资料来源
        (一)调查资料
        (二)文史资料
        (三)地方志
        (四)年鉴
        (五)档案
    五、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 世纪前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类型
    一、山区民族村寨的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类型
    二、坝区民族村寨的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类型
第二章 1900-1949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多元化与产业初变
    一、1900-1949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多元化
        (一)市场型专业户
        (二)以市场为导向组织生产的兼业性农民
        (三)合股投资企业
    二、1900-1949 年桂东北各民族村寨产业三重变迁
        (一)农业商品化和市场化
        (二)特色手工业获得发展
        (三)农村地区商贸经济的发展
第三章 1949-1978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改造与产业激变
    一、1949-1978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改造
        (一)土地改革时期劳动力从业改造
        (二)三大改造时期劳动力从业改造
        (三)人民公社化时期劳动力从业改造
    二、1949-1978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激变
        (一)农村经济集体化
        (二)农民参与社会主义工业化
第四章 1978-2000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转型
    一、1978-2000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自由化和多元化
        (一)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务农
        (二)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外出务工
        (三)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非农”化
        (四)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回村创业
    二、1978-2000 年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
        (一)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为旅游业
        (二)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升级为生态农业
        (三)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为乡镇企业
        (四)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为城镇化
第五章 回望历史:桂东北民族村寨劳动力从业选择与产业转型的启示
    一、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转型的路径
    二、以从业选择透视百年产业转型历程的驱动因素
        (一)劳动力大规模流动推动产业发展
        (二)劳动力合理配置推动产业发展
        (三)劳动生产力的解放推动产业发展
    三、以从业选择透视百年产业转型历程的制约因素
        (一)劳动力专业化水平低效制约产业转型
        (二)劳动力市场流通不活跃制约产业转型
        (三)劳动生产力的萎靡制约产业转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基于时空大数据的高中人文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课程资源开发
        1.2.2 大数据资源的教学应用
    1.3 研究内容
    1.4 本研究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地理课程资源
        2.1.2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2.2 相关理论
        2.2.1 认知学习理论
        2.2.2 多元智能理论
        2.2.3 直观性教学原则
3 大数据课程资源开发
    3.1 大数据简介
        3.1.1 大数据发展
        3.1.2 大数据资源平台介绍
    3.2 时空大数据资源优势
        3.2.1 形式的多样性
        3.2.2 内容的开放性
        3.2.3 价值的潜在性
        3.2.4 更新速度快
    3.3 时空大数据课程资源开发成果
4 基于开发成果的教学设计
    4.1 “人口的数量变化”教学设计
        4.1.1 教学背景
        4.1.2 教学目标设计
        4.1.3 教学过程
    4.2 “人口的空间变化”教学设计
        4.2.1 教学背景
        4.2.2 教学目标设计
        4.2.3 教学过程
    4.3 “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教学设计
        4.3.1 教学背景
        4.3.2 教学目标设计
        4.3.3 教学过程
5 开发成果评价分析
    5.1 问卷设计
    5.2 问卷调查对象
    5.3 问卷调查结果与评价分析
        5.3.1 大数据资源应用于“人口与城市”版块的评价分析
        5.3.2 大数据资源应用于“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版块的评价分析
        5.3.3 大数据资源应用于“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版块的评价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致谢

(7)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问题提出
        2.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文献述评
    (四)研究设计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五)概念界定
        1.师资
        2.师资均衡配置
        3.乡村学校
    (六)理论基础
        1.教育公平理论
        2.双因素理论
        3.马斯洛需要理论
一、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评价指标
    (一)城乡义务教师师资配置的相关标准
    (二)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的评价指标
        1.样本选取
        2.其余数据来源
二、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现状
    (一)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情况分析
    (二)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问题分析
        1.师资配置数量不均衡
        2.师资配置结构不均衡
        3.师资配置质量不均衡
        4.教师工资待遇不均衡
三、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配置不均衡归因分析
    (一)基于广西民族自治县师资配置政策文本的分析
        1.师资配置政策制定缺乏吸引力
        2.师资配置政策内容缺乏灵活性
        3.政策执行缺乏对教师的动态管理
    (二)基于广西民族自治县政府管理层面的因素分析
        1.乡村教师的交流机制不顺畅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
        2.乡村教师的准入制度不规范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
        3.乡村教师的培训制度不完善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
        4.乡村教师的职称评定制度不完善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
    (三)基于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管理层面的因素分析
        1.管理人员缺乏对教师人文关怀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
        2.乡村教师工资绩效分配不合理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
        3.乡村学校的激励机制不健全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
        4.乡村教师工作性质划分不明晰导致师资配置不均衡
    (四)基于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教师自身层面的因素分析
        1.教师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不够明晰
        2.教师缺乏自我专业发展的内在动力
四、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的解决路径
    (一)完善师资配置政策文本,实现政策目标与政策效果的统一
        1.确保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制定的吸引力
        2.强化乡村学校师资配置政策内容的操作性
        3.建立乡村学校教育师资发展的动态管理库
    (二)充分发挥政府的领导作用,加大对乡村师资配置的整合力度
        1.完善师资交流机制,加强教师交流意愿
        2.规范教师准入制度,严格选用优秀教师
        3.落实教师培训政策,采取多种培训方式
        4.完善教师职称评定制度,不断推进教育公平
    (三)充分发挥学校的管理作用,加大对乡村师资配置的支持力度
        1.加大对教师关怀力度,提升教师职业吸引力
        2.提高教师工资待遇,优化教师薪资结构
        3.建立健全激励制度,创新鼓励奖励方式
        4.明确教师主要职责,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四)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个人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
        1.制定自身职业发展的规划
        2.提升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
五、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民族文化旅游的“龙脊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上升为国家战略
        1.1.2 乡村旅游被越来越多人关注
        1.1.3 旅游扶贫已成为产业扶贫的生力军
        1.1.4 龙脊景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带动乡村发展具有典型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概念、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少数民族地区
        2.1.2 少数民族文化
        2.1.3 民族文化旅游
    2.2 相关理论阐述
        2.2.1 社区参与旅游理论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相关研究综述
        2.3.1 乡村振兴研究综述
        2.3.2 民族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2.3.3 龙脊景区相关研究综述
    本章小结
第3章 龙脊景区旅游发展分析
    3.1 龙脊景区概况
        3.1.1 龙脊景区发展现状
        3.1.2 龙脊景区开发历程
        3.1.3 龙脊景区核心资源
    3.2 龙脊景区旅游发展成效
    3.3 龙脊景区实现乡村振兴的价值表征
        3.3.1 产业兴旺
        3.3.2 生态宜居
        3.3.3 乡风文明
        3.3.4 治理有效
        3.3.5 生活富裕
    本章小结
第4章 “龙脊模式”及其内涵
    4.1 “龙脊模式”及其包含的内容
        4.1.1 开发模式——多主体齐抓共建
        4.1.2 盈利模式——旅游业态丰富
        4.1.3 营销模式——新媒体营销与特色节庆
        4.1.4 扶贫模式——旅游发展红利的全民共享
        4.1.5 保护模式——从“要我保护”到“我要保护”
    4.2 “龙脊模式”的内涵
    本章小结
第5章 “龙脊模式”的评价
    5.1 “龙脊模式”是民族文化旅游发展的成功模式,具有重要价值
        5.1.1 为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发展提供了新模式
        5.1.2 为乡村振兴战略的推进提供了“龙脊样板”
        5.1.3 为民族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提供案例借鉴
    5.2 “龙脊模式”符合大多数民族地区发展实际,具有普适性
        5.2.1 龙脊景区发展实际与众多民族村寨类似
        5.2.2 “龙脊模式”是一种“授之以渔”的发展模式
    本章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不足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主要访谈人员名单
    附录2:论文访谈提纲
    附录3:龙脊景区村规民约(部分)
        3.1 龙脊风景名胜区小寨村村规民约
        3.2 龙脊风景名胜区大寨村村规民约
        3.3 龙脊风景名胜区龙脊古壮寨旅游管理村规民约
        3.4 龙脊风景名胜区平安村旅游管理村规民约
个人简历、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我从哪里来 ——广西三江吴姓侗族来源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楔子:“我来自何方”的疑惑
    一、由“我”引发的思考
    二、侗族祖先哪里来?
    三、三江侗族来自于何方?
    四、生于斯,源于何?
第一章 三江侗族自治县述略
    第一节 地理环境与社会环境
        一、地理环境:岭南地区的青山绿水
        二、社会环境:少数民族聚居的别样侗乡
        三、文化资源:璀璨绵长的侗族文化
        四、产业发展:稻作农耕民族的产业生命
    第二节 行政建置沿革梳理
        一、僻处蛮荒:先秦时期的隶属情况
        二、未曾有置:秦至宋时期的行政概况
        三、建置兴废:宋至民国时期的建置概况
        四、区域自治:新中国成立后的行政建置概况
    第三节 行政建置与民族流动的关系
        一、行政变动对民族的影响
        二、不同时期的民族政策
        三、不同时期的民族关系
第二章 三江侗族历史源流梳理
    第一节 侗族族源之争
        一、总体族源之论
        二、“土着说”分论
    第二节 广西三江侗族源流之说
        一、土着说
        二、外来说
        三、江西说
    第三节 人口迁徙对三江吴姓侗族的影响
        一、唐至宋时期的移民影响
        二、宋至明朝的移民冲击
        三、清朝“改土归流”吴姓侗民的境遇
        四、民国以降移民之于三江吴姓侗族
第三章 文献与口碑中的三江吴姓侗族来源
    第一节 三江侗族分布概况
        一、历史分布及其演变
        二、今日分布状况
        三、分布特点探析
    第二节 三江吴姓侗族分布及其特点
        一、人口与分布概述
        二、分布特点解析
        三、人口与分布的关系
    第三节 相关乡镇、村寨的调研结果分析
        一、集中分布的北部地区
        二、相对分散的中部地区
        三、分隔集中的西部地区
        四、零星分布的南部地区
第四章 三江吴姓侗族来源诸说探析与研究难度
    第一节 族源分析
        一、土着说考辨
        二、梧州说剖析
        三、江西说辨析
        四、其他说法考析
    第二节 三江吴姓侗族族源与侗族族源的关系
        一、社会皆有“土着源流”之说
        二、民间均有“上溯浔江”之词
        三、族谱多有“江西吉安”之载
    第三节 研究三江吴姓侗族来源的难度
        一、年代久远,文献不多,保管欠善
        二、传统保守思想影响调研资料的可靠性
        三、民族融合导致的族源不明晰
        四、分布范围广,交通不便
第五章 吴姓侗族来源引发的思考
    第一节 侗族吴姓的含义
        一、文献释义
        二、学界的说法
        三、碑刻与民间传说
        四、我的辨析
    第二节 吴姓侗族与周边异姓侗族的关系
        一、吴、杨两姓侗族的发展壮大及民族关系
        二、北部侗族民族关系探讨
        三、中部侗族民族关系分析
        四、西部侗族民族关系构建
        五、南部侗族民族关系释读
    第三节 吴姓侗族与周边其他民族的关系
        一、与汉族的民族关系
        二、与苗族的民族关系
        三、与瑶族的民族关系
        四、与壮族的民族关系
        五、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结语:多源与融合的三江吴姓侗族
    一、源远流长,多源兴起
    二、民族融合,同化异化
    三、今之侗族,共襄盛世
参考文献
致谢

(10)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村寨的定义与性质
        1.1.1 村寨的定义
        1.1.2 村的性质及其历史演变
        1.1.3 寨的性质及其历史演变
        1.1.4 解放后广西村寨性质的概括
        1.1.5 本文所研究壮、侗族传统传统村寨的界定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1 选题背景
        1.2.2 选题意义
    1.3 已有相关研究回顾
        1.3.1 国外传统村寨(村落)及其建筑研究概况
        1.3.2 国外关于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的研究
        1.3.3 国内关于传统村寨(村落)及其建筑研究概况
        1.3.4 国内关于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和建筑及其背景方面的研究
        1.3.5 国内关于壮、侗族的传统村寨建筑与及其演进的研究
        1.3.6 国内外研究小结
    1.4 本文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问题
    1.5 本文借鉴的理论和采用的研究方法
        1.5.1 借鉴的理论
        1.5.2 采用的方法
        1.5.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广西壮、侗族的自然环境及社会背景
    2.1 广西的自然环境
        2.1.1 地理概括
        2.1.2 地形
        2.1.3 河流与海港
        2.1.4 气候和物产
    2.2 民族渊源——岭南骆越、西瓯的后裔
        2.2.1 古代广西的世居先民——百越支系之(西)瓯、骆(越)民族
        2.2.2 发展中的壮、侗族先民——封建社会的蛮、俚、乌浒、僚、峒
    2.3 封建王朝开发及广西社会制度变迁对壮、侗族的影响
        2.3.0 秦汉以后的郡县制对壮、侗族的影响
        2.3.1 壮、侗族现代身份的确立
        2.3.2 唐至五代时期羁縻制度对壮、侗族的影响
        2.3.3 宋至清的土司制度对壮、侗族的影响
        2.3.4 民国广西省县制及“三位一体”基层行政组织对壮、侗族的影响
        2.3.5 新中国的自治区、市、县及自治县对壮、侗族的影响
    2.4 壮、侗族分布格局
    2.5 壮、侗族的传统经济形态与社会组织
        2.5.1 传统经济形态
        2.5.2 传统社会组织
        2.5.3 与周边民族的关系
    2.6 教育、生活习俗、宗教信仰及民族文化
        2.6.1 教育
        2.6.2 生活习俗
        2.6.3 民族文化
        2.6.4 宗教信仰
第三章 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的类型、形态和公共空间
    3.1 壮、侗族村寨的地理类型
        3.1.1 盆地平峒型村寨
        3.1.2 山区河谷型村寨
        3.1.3 山区弄场型村寨
        3.1.4 高山型村寨
        3.1.5 小结
    3.2 壮、侗族传统村寨的空间形态
        3.2.1 散布型
        3.2.2 线型
        3.2.3 组团聚集型
        3.2.4 小结
    3.3 壮、侗族传统村寨的公共空间
        3.3.1 以室外场地为中心的壮族传统村寨公共空间
        3.3.2 以具有象征意义的鼓楼为标志的侗族传统村寨公共空间
第四章 广西壮、侗族传统干栏民居
    4.1 壮、侗族干栏民居的历史背景
    4.2 壮族的传统麻栏
        4.2.1 壮族麻栏的类型
        4.2.2 南壮大叉手麻栏
        4.2.3 北壮穿斗结构麻栏
        小结
    4.3 侗族的传统干栏民居
        4.3.1 侗族的传统民居的主要类型
        4.3.2 侗族传统干栏各部分的使用功能及空间处理
        4.3.3 侗族传统干栏实例
    4.4 壮、侗族的传统干栏民居的比较
        4.4.1 观念和文化上的差异
        4.4.2 结构上的差异
        4.4.3 屋面曲线的做法
    4.5 壮、侗族民居的建造过程
第五章 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及启示
    5.1 壮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
        5.1.1 农业型壮族村寨及建筑的演进实例
        5.1.2 农业兼旅游业型村寨及建筑的演进——以北壮区龙脊古壮寨为例
        5.1.3 壮族村寨演进小结
    5.2 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
        5.2.1 农业兼旅游业型村寨及建筑演进实例——三江县高定寨
        5.2.2 农业型村寨及建筑演进实例——三江县和里村、南寨村
    5.3 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启示
        5.3.1 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特点的比较
        5.3.2 壮、侗族传统村寨特点的比较
        5.3.3 壮侗传统村寨及建筑演进的启示
结语:研究成果、创新点与工作展望
    一、研究成果
        1、第一章绪论
        2、第二章广西壮、侗族的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
        3、第三章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的类型、形态与公共空间
        4、第四章广西壮、侗族传统民居
        5、第五章广西壮、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及启示
    二、创新点
    三、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四、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人口问题的调查与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初期的社会调查与民族工作——以广西少数民族社会调查为中心[J]. 方素梅. 青海民族研究, 2021(04)
  • [2]中国共产党百年民族理论政策在广西的实践与发展[J]. 黄仲盈. 广西民族研究, 2021(05)
  • [3]少数民族地区青少年乡土情怀培育研究 ——以广西龙胜各族自治县为例[D]. 侯耀宗. 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4]民族地区义务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现状、问题及优化路径——基于广西15个民族自治县的调查[J]. 杨丽萍,谭天美,包兵兵. 成都师范学院学报, 2021(06)
  • [5]百年来桂东北民族村寨产业变迁研究 ——以村民从业选择为视角[D]. 唐厚权. 广西师范大学, 2021(12)
  • [6]基于时空大数据的高中人文地理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研究[D]. 徐梦兰.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2)
  • [7]广西民族自治县乡村学校师资均衡配置研究[D]. 景琛琛.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民族文化旅游的“龙脊模式”研究[D]. 罗洁. 桂林理工大学, 2019(05)
  • [9]我从哪里来 ——广西三江吴姓侗族来源初探[D]. 吴龙安. 广西师范大学, 2019(09)
  • [10]广西壮族、侗族传统村寨及建筑的演进研究[D]. 韦玉姣. 东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广西龙胜自治县人口问题调查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