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略谈写作基本训练的四种做法(论文文献综述)
罗树林[1](2018)在《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为研究对象,立足于对语言事实的客观描述,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综合借鉴教材语言研究、社会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等多门学科的理论成果,尝试建立数据库,以期在数字量化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展开深入的分析、总结和解释。本论文研究既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又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理论价值在于可以促进、丰富和完善教材语言研究理论、中小学语文教学理论和当代中国教育史理论;应用价值在于可以为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中小学语文教学和教材语言语料库建设等实践活动提供指导作用。全文共分八章,分别是“绪论”、“编写概况研究”、“选文研究”、“词语研究”、“汉字研究”、“语言教学和语言能力研究”、“语言使用特征、功能和原因研究”、和“结语”。本文的分析结论主要有三点: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特征主要有语言要素编排混乱、语言知识介绍种类残缺、语言政论语体色彩浓郁、语言崇拜和语言暴力现象并存、豪言壮语句的广泛使用、少年儿童语言成人化倾向突出六个方面;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功能主要有知识教育、思想教育两个方面;文革教材语言的使用原因主要有语文课程性质、编写指导思想方面和社会语言渗透三个方面。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综合借鉴当下最新教材语言研究理论,并取得了一定的理论突破。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引进了新课标的三维能力目标理论,试图用来分析语文教材语言的三大属性即工具性、科学性和思想性;二是引进了语义韵理论,用来分析和解释教材语言中词语的语义感染问题;三是充实、丰富和发展了教材筛选理论、教材分类理论和教材语言特征理论的研究内容。比如提出教材筛选的五大原则(即“权威性”原则、“流行面”原则、“初始年”原则、“成熟期”原则和“学制段”原则),归纳出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的三大种类(即教材名称种类、教材版本种类和教材使用种类),总结出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的使用特征(比如农村常用字、农村常用词、语录体选篇等特色语言的运用)等。
刘虹[2](2013)在《岭南建筑师林克明实践历程与创作特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师个体研究是近现代建筑史研究理论化和系统化的重要切入点,建筑师是对建筑史发挥最大主观能动作用的人群,他们的个体创作是建筑发展进程中最生动鲜活的部分。对岭南建筑师实践活动和建筑思想的系统研究将有助于积累史料和素材,完善现有研究内容,为今后建立完备的理论研究体系打下基础,并将有利于岭南建筑创作的当代传承和发展。林克明是岭南近现代建筑师中的代表人物,他在岭南建筑界的工作具有开拓意义,作品多为重要的公共建筑,风格多样,影响深远,他最早在岭南引进现代主义建筑实践,并开创了专业建筑教育的先河,对城市规划研究亦颇多涉猎,在岭南建筑的现代化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论文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20世纪中国社会文化状况和建筑发展特点为背景,通过对林克明建筑实践历程的史料挖掘和梳理,分析典型建筑作品的设计特色,从整体上探索和研究林克明建筑设计的方式手法与思想策略,从而明确其建筑创作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论文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述现有相关学术研究的状况和不足,以及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同时对研究的时间、空间范围和涵盖风格等基本概念进行了解析,并针对研究目标、创新点、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框架等做出说明。第二章为背景概述,是林克明建筑实践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影响因素的介绍。本章简介20世纪岭南建筑界整体发展情况以及建筑师执业状况,内容包括解放前和建国后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中岭南建筑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相关影响因素。第三章和第四章为资料整理与历程研究,分别针对林克明在解放前(1926—1949年)和建国后(1949—1986年)两个阶段中的经历、建筑创作和社会活动进行了详细梳理与介绍,通过史料挖掘对其职业生涯和创作成果进行了整理归纳。第五章为方法研究,主要分析林克明的建筑设计手法和创作倾向,通过对现存的或是具备完整资料的建筑物进行拍照、测绘、资料收集与绘图,以定量分析的方式分解放前后两个时期研究和总结了建筑的平、立面设计特点和常用的设计手法。第六章从城市角度探讨了林克明建筑创作的过程与特色,其设计与广州城市发展之间的密切关系是林克明建筑研究中的特殊之处,通过广州近现代城市建设和建筑的发展研究反观林克明的实践活动在其中的影响,揭示他所发挥的特殊作用与历史局限性。第七章为思想研究,通过对林克明建筑观念的解读和分析,并结合当时社会政治、文化背景的演变,探讨他学术思想的基础、特点、价值和背后的影响因素。同时,通过与同时代其他建筑师的比较研究,明确林克明建筑思想的历史定位与学术意义。论文最后在结论中总结了林克明建筑创作的历史价值、设计手法、创作特色和思想内涵,并探讨了其对于当代建筑教育和建筑创作的启示与借鉴。
沈辉[3](1977)在《略谈写作基本训练的四种做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下面介绍写作基本训练的四种具体做法,仅供参考。 联词。它是造句的扩大、伸展。造句常用两个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联词是用八个以上的词语缀成一段或一篇短文,有
李继红[4](2011)在《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策略研究》文中认为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已开展五年有余,语文教学也呈现出诸多的变化。但我们不难发现,语文课堂教学现状仍未得到根本性改变。为了追求教学质量和中考成绩,很多语文课堂仍以传授学科知识、中考内容为主。教师不厌其烦地以单纯讲授语文学科知识为主,带领学生投入书山题海之中,强化考试题型及答题技巧和方法。他们全心全意地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而勤勤恳恳、一丝不苟、汗流浃背地“讲”课。语文课堂没有从真正意义上注重和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人文素养和审美意识,没有践行语文情知教学熏陶感染的功能。这样的课堂不但无法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真正内化成自己的东西,无法使学生提高自己的语文学习能力和素养,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真正魅力、美感。而且,长此以往因其缺少对学生精神、情感的濡染和熏陶,学生学习缺少情感投入,学生自然就失去了语文学习的热情,丧失学习语文的内在驱动力,从而产生死学甚至厌学情绪。不同课程应具有不同的价值取向和育人功能。《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语文课程除了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其具有基本的语文素养和能力外,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学生逐步形成丰富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其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后者是语文教学更为艰巨而重大的使命。语文教学更应是对人的情感、精神、灵魂的教育,而绝非仅仅只是语文知识和认识的堆积。语文教师应在担负起传播祖国博大精深的语文知识的同时,肩负起情感教学的重任。语文教师如何以语文教学为载体和媒介,把知识的教学和情感的教学充分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怎样在每一堂语文课中使学生追求、感悟、濡染真善美,促成学生的情知并进、全面发展?本文正是在立足于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家的观点,提出语文情感教学策略的。本文主要分三部分:第一部分:实施语文情感教学的必要性及意义。必要性包括现代社会生活的特点及初中生的成长、发展趋向,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问题;意义包括实践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情感智慧,适应初中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积极性,践行素质教育及新课改对初中语文教学的要求等;第二部分: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概述和实施的理论依据。实施的理论依据包括语文情感教学符合“情感教学心理学”,符合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符合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二十世纪初就提出的整体教育观等;第三部分: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的策略及实施。策略包括教材内容熏陶怡情法,教师潜移默化熏染法,感情朗读品味体悟法,语文活动濡染积淀法,创设情境感染体验法,经典名篇浸染美育法等。
杨星星[5](2011)在《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文中认为本选题以清代归善县(今广东惠州市惠阳区、惠东县、深圳市龙岗区)为地缘背景,以客家围屋建筑为研究对象,基于大量实地调研及文献资料收集、整理,运用类型学、历史分析法、对比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层层深入研究,系统梳理该地区客家围屋建筑的发展脉络、成因,全面归纳建筑类型、建筑形制、建筑装饰的时代特征。以期研究成果丰富岭南地域建筑研究体系,促进客家建筑研究体系的完善,同时为地方传统建筑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提供理论参考。全文除绪论外共分六章:首先,文章从宏观与微观角度梳理了归善客家历史源流及清代归善客家的发展历史,并以龙岗坑梓黄氏宗族和惠阳良井杨氏十三家为例分析了当地客家聚落的选址、发展及布局特点,并阐释推动聚落成因的关键因素。其次,本文基于大量实地踏勘所得资料,对本地区现存的客家围屋进行了多层次的分类,并对各类型客家围屋的分布特点及成因作了归纳总结。之后对归善客家围屋的类型衍变及建筑规模变化规律及成因作了较深入的分析。此外,在此一并讨论本地区存在着的少量与客家传统围屋平面形制完全不同的“客家围村”的渊源与流变。再次,本文重点对归善客家围屋各构成要素形制、立面形制以及构造与构架等形制特征及发展变化进行了分析,并剖析其发展成因。然后,装饰艺术是本地区客家围屋建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以归善客家围屋建筑装饰手法作为切入点,介绍了围屋建筑的主要装饰手法:木雕、石雕、灰塑、彩描,并对围屋建筑装饰艺术风格的演变及成因进行了探讨,对装饰题材的类型及装饰题材的文化表达进行了分析。接下来,文章就归善客家围屋与同处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增城客家围屋进行比较分析。在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内,客家围屋并非只存在于今天的龙岗、惠阳和惠东地区,其它地区也有不少分布,尤以增城数量较多,更为甚者。归善与增城客家围屋同宗同源却沿不同轨迹发展。通过对两地间客家围屋建筑特征之比较及两地间客家围屋差异成因分析,进一步明晰了影响归善客家围屋的发展流变之动因。最后,本文探讨本地区客家围屋建筑的保护、利用和修缮问题。现代化建设潮流中,本地区客家围屋建筑的保护状况虽然有值得欣慰的地方,但整体形势并不容乐观。根据围屋的历史风貌、使用状态、未来发展趋势的等情况,笔者将所统计到的围屋保护现状进行了分级统计,就目前本地区客家围屋两种保护方式展开讨论,并结合若干客家围屋修缮工程实例,对客家围屋建筑修缮应遵循的“不改变文物原状”原则展开讨论。
二、略谈写作基本训练的四种做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略谈写作基本训练的四种做法(论文提纲范文)
(1)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理论依据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理论依据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目的、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内容 |
第三节 研究语料、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
一、研究语料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过程 |
第四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外相关研究 |
二、国内相关研究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及本文的创新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编写概况研究 |
第一节 语文课程的开设 |
一、语文课程的实施 |
二、指导思想的影响 |
三、语文教材的编纂 |
第二节 语文教材基本情况 |
一、教材名称分类 |
二、教材版本分类 |
三、教材使用分类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选文研究 |
第一节 选文分布 |
一、选文篇数分布及重复度 |
二、选文篇幅分布及年级增幅 |
第二节 选文出处 |
一、无产阶级革命者署名作者选文占重要地位 |
二、“报纸”和“文集”是选文的两大资料来源 |
第三节 选文内容 |
一、“革命”成了选文思想教育的重要主题 |
二、选文知识教育紧紧围绕思想教育展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词语研究 |
第一节 词语的使用 |
一、词种的界定与阶段分布 |
二、高频词语的界定及其在词语教学中的地位 |
三、单次词语的大量存在不符合词语复现规律 |
四、从词语的共用与独用看中小学词语教学的阶段性 |
五、成语、习语和缩略语是三种固定格式的词语 |
第二节 词类 |
一、词类知识教学 |
二、广义词类与狭义词类是两种不同的词类划分系统 |
三、前100位名词、动词、形容词使用情况分析 |
四、其他狭义词类的词种排序 |
第三节 词语的释义 |
一、词义释例的组成与分布 |
二、短语义释例的组成与分布 |
第四节 农村常用词 |
一、农村常用词词种及语义分布 |
二、农村常用词在中小学词语教学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汉字研究 |
第一节 汉字的使用 |
一、字种的界定与年级分布 |
二、高频汉字的界定及其在汉字教学中的地位 |
三、单次汉字的大量存在不利于汉字学习 |
四、从字的共用与独用看中小学汉字教学的阶段性 |
五、字的笔画数难度基本符合中小学汉字教学特点 |
六、非常用字比例偏高 |
七、生字难字的超纲、缺漏与重复 |
第二节 汉字的要素 |
一、字音教学贯穿于五大教学环节中 |
二、字形教学以笔画、笔顺和偏旁部首教学为主 |
三、字义教学以字义释例为主 |
第三节 农村常用字 |
一、农村常用字字种及语义分布 |
二、农村常用字在中小学汉字教学中的作用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教学和语言能力研究 |
第一节 语言教学分析 |
一、正文语言教学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 |
二、语言知识教学是语言教学的重要辅助手段 |
三、语言练习教学有助于提高语言教学效果和巩固语言知识 |
第二节 语言能力分析 |
一、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
二、阅读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
三、写作能力的教学类型分布 |
第三节 语言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一、正文语言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二、语言知识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三、语言练习教学对语言能力的实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教材语言使用特征、功能和原因研究 |
第一节 语言使用特征 |
一、基于教材编排的语言使用特征 |
二、基于“革命”主题的语言使用特征 |
三、基于情感表达的语言使用特征 |
四、基于少年儿童的语言使用特征 |
第二节 语言使用功能 |
一、知识教育功能 |
二、思想教育功能 |
第三节 语言使用原因 |
一、语文课程性质方面的原因 |
二、编写指导思想方面的原因 |
三、社会语言渗透方面的原因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一、结论 |
二、余论 |
三、本文的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习期间的科研成果 |
(2)岭南建筑师林克明实践历程与创作特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岭南近现代建筑史及建筑师研究概况 |
1.2 选题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 几个基本概念 |
1.3.1 时间和空间范围的限定 |
1.3.2 建筑风格的描述与划定 |
1.4 研究目标与创新点 |
1.5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
1.5.1 研究内容和重点研究方向 |
1.5.2 研究方法 |
1.5.3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林克明建筑创作的时代背景和客观因素 |
2.1 林克明生平简介 |
2.2 时代背景:中国近现代建筑业发展阶段综述 |
2.3 20 世纪广州建筑业发展概况 |
2.3.1 广州建筑业的发展背景及影响因素(1900—1949) |
2.3.2 建国后广州建筑发展概况分析 |
2.4 岭南近现代建筑师 |
2.4.1 中国近代建筑师的出现和发展 |
2.4.2 岭南建筑师执业状况概述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林克明建筑实践历程(1926—1949) |
3.1 政府建筑师时期的建筑创作实践(1926—1933) |
3.1.1 留学法国的影响 |
3.1.2 工务局时期的建筑创作经历 |
3.2 林克明建筑工程师事务所的设计实践(1933—1947) |
3.2.1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设计 |
3.2.2 事务所其它作品 |
3.3 林克明在建筑教育方面的活动和贡献 |
3.3.1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创建始末 |
3.3.2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教育特色研究 |
3.3.3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系的学术传承与后续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国后林克明的建筑实践与学术活动 |
4.1 建国后国内建筑业发展概况 |
4.2 林克明建筑实践过程与情况 |
4.2.1 城市建设计划委员会时期 |
4.2.2 建筑工程局/广州市设计院时期 |
4.2.3 外贸工程组及前后时期 |
4.3 林克明的事务性工作 |
4.3.1 参加学术会议 |
4.3.2 学术考察 |
4.3.3 社会工作与职务 |
4.3.4 建筑教育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林克明建筑设计手法分析与研究 |
5.1 林克明建筑设计手法和风格分析(1926—1949) |
5.1.1 平面形式分析 |
5.1.2 立面构图分析 |
5.1.3 具体建筑做法 |
5.1.4 基本设计手法总结 |
5.1.5 林克明对“中国固有式”设计的方法探索与比较 |
5.2 建国后林克明建筑设计作品分析 |
5.2.1 平面形式分析 |
5.2.2 立面造型特点 |
5.3 个案研究 |
5.3.1 越秀北路 394 号住宅 |
5.3.2 留法同学会 |
5.3.3 豪贤路 48 号张宅 |
5.4 林克明建筑设计手法与创作倾向总结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林克明的建筑实践与广州城建的发展 |
6.1 近代广州城市现代化历程概述 |
6.2 林克明建筑设计与广州近代城市发展的关系 |
6.2.1 林克明在广州城市功能改造中的设计 |
6.2.2 林克明的设计在广州城市格局改造和空间意义营造中的表现 |
6.3 林克明的设计与广州近代建筑的演变 |
6.3.1 近代建筑风格发展演变概述 |
6.3.2 广州近代建筑风格演变与林克明的设计实践 |
6.3.3 广州近代建筑技术发展与林克明的设计革新 |
6.4 建国后广州城建新发展与林克明的建筑实践 |
6.4.1 林克明在建国后广州城市规划研究中的工作 |
6.4.2 林克明建筑设计在广州现代城市空间形态发展中的体现 |
6.4.3 林克明与建国后广州建筑风格的发展 |
6.5 林克明对广州城市和建筑发展影响综述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林克明建筑观念与学术思想研究 |
7.1 林克明学术思想的产生基础 |
7.1.1 社会环境的影响 |
7.1.2 家庭与成长经历的影响 |
7.1.3 职业历程的影响 |
7.1.4 品德修养的影响 |
7.2 设计观念:“传统”与“现代”的抉择 |
7.2.1 林克明建筑风格和设计思想的发展演变 |
7.2.1.1 早期对中国传统风格的实践与认识 |
7.2.1.2 岭南现代主义风格的引进与推广 |
7.2.1.3 建国后设计观念的新变化和发展 |
7.2.2 林克明建筑设计观念总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7.3 城市观念与教育观念 |
7.3.1 城市观念的形成与发展 |
7.3.2 注重技术、重视实践的教育观 |
7.4 林克明学术思想比较研究与定位 |
7.4.1 林克明与近代岭南建筑师设计历程之异同 |
7.4.1.1 杨锡宗 |
7.4.1.2 郑校之 |
7.4.1.3 陈荣枝 |
7.4.1.4 胡德元 |
7.4.2 林克明与夏昌世、莫伯治创作实践和思想比较 |
7.4.2.1 成长经历和创作历程的比较 |
7.4.2.2 建筑思想策略的异同 |
7.4.3 林克明学术思想的历史定位与价值定位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 林克明建筑设计作品汇总表 |
附录 2 林克明生平事迹 |
附录 3 林克明学术文章与着作 |
附录 4 访谈 |
访谈一 |
访谈二 |
访谈三 |
访谈四 |
访谈五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实施语文情感教学的必要性和意义 |
(一) 必要性 |
(二) 实施语文情感教学的意义 |
二、初中语文情感教学概述及实施的理论依据 |
(一) 概述 |
(二) 实施的理论依据 |
三、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的策略及实施 |
(一) 教材内容熏陶怡情法 |
(二) 教师潜移默化熏染法 |
(三) 感情朗读品味体悟法 |
(四) 语文活动濡染积淀法 |
(五) 创设情境感染体验法 |
(六) 经典名篇浸染美育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选题研究意义 |
1.2 本选题研究范畴 |
1.2.1 地理范畴 |
1.2.2 时间范畴 |
1.2.3 对象范畴 |
1.3 本选题研究方法 |
1.3.1 田野调查法 |
1.3.2 类型学 |
1.3.3 历史分析法 |
1.3.4 对比研究法 |
1.4 本选题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关于客家研究 |
1.4.2 关于客家民居的研究 |
1.4.3 关于归善地区客家围屋的研究 |
1.5 本选题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归善县客家历史与聚落拓展 |
2.1 归善客家源流分析 |
2.1.1 明中期粤东北客家人始迁入 |
2.1.2 清初“迁海复界”引发的客家人大规模迁入 |
2.2 归善客家的生存发展 |
2.2.1 治安环境的恶劣 |
2.2.2 客家宗族经济实力的提升 |
2.2.3 客家文教的兴盛与政治地位的提升 |
2.2.4 归善客家人出洋及侨资汇入 |
2.3 归善客家宗族的派衍与聚落的拓展 |
2.3.1 客家的分家析产制度 |
2.3.2 土地在归善客家聚落拓展中的影响——以龙岗坑梓黄氏宗族为例 |
2.3.3 聚落布局的宗族化意象——以惠阳良井杨氏十三家为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归善客家围屋类型研究 |
3.1 归善客家围屋的分类及构成要素组合方式 |
3.1.1 客家围屋的基本类型 |
3.1.2 客家围屋的主要构成要素 |
3.1.3 围龙屋与堂横屋构成要素组合方式 |
3.1.4 带围龙围楼和方形围楼构成要素组合方式 |
3.2 各类型客家围屋的留存数量、分布及基本情况 |
3.2.1 围龙屋和堂横屋 |
3.2.2 带围龙围楼和方形围楼 |
3.3 围屋类型的发展衍变分析 |
3.3.1 早期粤东地区客家围龙屋类型的播迁 |
3.3.2 带围龙围楼与方楼的兴起及其衍变关系分析 |
3.3.3 客家围楼建筑规模的变化 |
3.4 非典型客家围屋类型——客家围村 |
3.4.1 客家围村的平面布局 |
3.4.2 客家围村的文化属性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归善客家围屋建筑形制衍变研究 |
4.1 围屋各构成要素形制分析 |
4.1.1 祭祀、公共活动空间:祠堂 |
4.1.2 居住空间的小家庭化衍进分析 |
4.1.3 角楼和望楼 |
4.1.4 牌坊 |
4.1.5 风水塘 |
4.2 立面形制分析 |
4.2.1 围龙屋与堂横屋立面形制 |
4.2.2 围楼立面形制 |
4.3 结构与构造 |
4.3.1 围护结构常见形式与做法 |
4.3.2 屋面结构与构造 |
4.3.3 大木构架的衍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归善客家围屋建筑装饰艺术研究 |
5.1 木雕装饰 |
5.1.1 广东木雕流派与工艺 |
5.1.2 归善客家围屋大木雕饰时代特征演变分析 |
5.1.3 小木装修雕饰 |
5.2 石雕装饰 |
5.2.1 归善客家围屋建筑石雕工艺的载体类型 |
5.2.2 石柱础的历时性特征分析 |
5.3 灰塑装饰 |
5.3.1 灰塑制作工艺 |
5.3.2 归善客家围屋灰塑主要载体 |
5.4 彩描装饰 |
5.4.1 彩描制作工艺操作与艺术特色 |
5.4.2 彩描装饰的主要部位 |
5.5 装饰题材 |
5.5.1 丰富的装饰题材 |
5.5.2 装饰题材的文化表达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归善客家围屋与增城客家围屋的比较 |
6.1 增城客家围屋建筑形制衍变分析 |
6.1.1 增城客家源流与分布 |
6.1.2 增城客家围屋建筑类型衍变分析 |
6.1.3 客家围屋的居防分离 |
6.1.4 客家围屋装饰的广府风格 |
6.2 归善客家围屋与增城客家围屋特征比较及差异成因分析 |
6.2.1 归善客家围屋与增城客家围屋特征的比较 |
6.2.2 差异的成因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区域内客家围屋的保护、利用与修缮思考 |
7.1 客家围屋的保护 |
7.1.1 客家围屋的价值 |
7.1.2 客家围屋的保护现状 |
7.2 客家围屋的利用方式思考 |
7.2.1 博物馆式保护利用 |
7.2.2 “动态”保护利用 |
7.3 客家围屋的修缮 |
7.3.1 国际文物建筑保护修缮流派及当代文物保护理念的形成 |
7.3.2 大面积改建、扩建、坍塌现象在修缮中的保护方式 |
7.3.3 广东省东源县阮啸仙故居修缮设计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录 |
四、略谈写作基本训练的四种做法(论文参考文献)
- [1]文革时期中小学语文教材语言研究[D]. 罗树林. 厦门大学, 2018(07)
- [2]岭南建筑师林克明实践历程与创作特色研究[D]. 刘虹.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 [3]略谈写作基本训练的四种做法[J]. 沈辉. 安徽教育, 1977(12)
- [4]初中语文情感教学策略研究[D]. 李继红.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 [5]清代归善县客家围屋研究[D]. 杨星星.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