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青龙寺密宗殿堂——唐代建筑的空间、礼仪与古典主义(论文文献综述)
夏南希,李蕾,杨其威[1](1994)在《青龙寺密宗殿堂——唐代建筑的空间、礼仪与古典主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篇论文主要取材于杨鸿勋教授1984年在《考古学报》第3期上发表的《唐长安青龙寺真言密宗殿堂(遗址4)复原研究》,她的原文发表在《亚洲艺术文档》(Archives ofAsian Art XLIV,1991)。现在我们把它译为中文发表,以加强中外学术交流和了解。
刘翔宇[2](2015)在《大同华严寺及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文中指出不乏杰出案例的辽代建筑,是我国现存古代建筑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对辽代建筑所做的研究对理解唐宋变革时期的建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是探寻中古时期建筑设计规律、建筑文化现象,以及建筑背后所折射的宗教思想的关键。本文以学界对辽代建筑已有的高水平研究为基础,聚焦于相对被前人所忽视却极为重要的大同华严寺以及薄伽教藏殿,在辽代建筑整体及辽代多元社会文化背景的视角下所做的个案综合研究。论文首先对华严寺自辽代创立以来至今的各时期兴衰过程及缘由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尤其重新发掘了华严寺之于辽代政权及国家宗教文化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考察其作为研究对象,在学术史各阶段中所扮演的不同角色与价值。进而以薄伽教藏殿目前最为详实的调查报告为支撑,在分析辽代建筑形象总体发展进程以及对辽代建筑中一种具有特殊含义的装饰手段的探寻中,理解薄伽教藏殿的外部形象,随即对其在当时佛教观念影响下形成的完整内部宗教空间设计进行解读。
李妃德[3](2016)在《唐密宗装饰艺术研究初探》文中研究说明密教是印度大乘佛教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而出现的流派。经善无畏、金刚智及弟子不空于唐朝开元年间传入中国,经由僧一行、惠果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唐密宗。唐密在唐代的发展可谓盛极一时,主要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是唐密得到唐王室信奉,特别唐密的护国利民思想更是获得朝廷的大力支持;二是唐代的社会背景的影响,唐朝经济繁荣,文化昌明,是中国历史上佛教思想最为活跃的时期,所以唐密在这个大好背景下的发展就更顺理成章了。唐密是大唐文化中最为灿烂的明珠,创造了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宗教艺术,给当时社会带来了全新的、前所未有的变化。可惜的是,唐朝末年,王朝意识导致武宗灭佛,佛教各宗都遭受了沉重的打击,唐密也未能幸免,从此唐密逐渐式微,随之衰落的还有唐密丰富多彩的宗教装饰艺术。随着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急迫需要,唐密文化的研究也渐渐引起的学术界的关注,但大多都是研究其发展历史、教义理论。而对唐密的装饰艺术的研究属于空白状态。因此,本文试通过唐密装饰艺术的历史源流的梳理,调研考察现存唐密资料,进行横向对比,其目的是初步搭建起唐密装饰艺术研究的框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学术界对唐密装饰艺术研究的空白,对恢复唐密坛城建设起指导性作用。本文主要是以历史、建筑、曼荼罗、造像、法器及仪轨为载体去研究唐密装饰艺术特征。在第二章中,通过对唐密装饰艺术起源、自身的发展、日本的传承,这三部分入手,梳理了唐密装饰艺术的发展过程。从而指出印度密教装饰风格对唐密的影响,及日本东密、台密对唐密装饰艺术的传承,厘清了三者之关系。第三章中,是对唐密建筑装饰艺术特征进行分析总结。主要是从三个部分入手:第一部分是以唐密两大建筑中心为例,从历史文献和现状上去分析其装饰艺术特点;第二部分是通过曼荼罗与建筑的关系,指出其对唐密装饰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分析窣堵波在唐密建筑装饰上的利用。以这个三大部分为基础,同时和印度、日本密教建筑进行对比分析,概括出唐密建筑装饰艺术的主要特征。第四章中,以神秘的唐密曼荼罗装饰艺术为对象,从曼荼罗的装饰特征和义理上总结其所具有不同寻常的宗教美。认识到唐密曼荼罗运用奇特的构图方式和鲜明的色彩体系来构建其要表达的佛国世界。第五章中,通过对唐密的造像、法器及仪轨整理分类。从造型、仪轨、工艺、审美上研究对比,总结出唐密装饰艺术鲜明特色和唐密宗教思想在装饰艺术上的呈现。第六章中,对唐密道场建设案例装饰艺术进行考察和研究分析,梳理出在现代唐密坛城建设中重视对历史的传承。在总体布局和装饰艺术上都依据唐密的宗教经轨,是唐密装饰艺术经典的再现。
胡向淇[4](2017)在《唐代密教背景下的佛塔形式初探》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密教是印度大乘佛教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出现的流派。早于公元三世纪中国已开始有密教佛典的译出,密教早就开始渗入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唐代,多有印度密教僧人入唐弘法,密教始盛于中国。时至唐开元年间,独具特色的、系统化的纯正密教宗派于唐土形成,谓之密宗。唐代密教在唐皇室崇信以及唐代社会繁荣的大背景下,发展至极盛,唐都长安甚至成为整个东南亚地区密教的中心。可见,密教文化是大唐文化中最为灿烂的明珠,密教神秘而丰富多彩、别具一格的宗教艺术于各密教寺院、佛塔的营造中表达的淋漓精致,而又影响着社会各阶层,为当时社会带来了全新的面貌。而由于唐朝末年的灭佛活动,密教遭受沉重的打击,从此渐渐式微,唐代密教之独具一格的寺院布局与佛塔形式亦随之衰落。随着近代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急迫需要,唐代密教建筑文化艺术的研究也逐渐引起学界的关注,但大多研究倾向其发展历史、教义理论方面。而密教寺院作为密教弘法的主要道场,密教佛塔则是其中最独特的建筑类型。但对密教背景下而特有的佛塔布局及佛塔形式的研究则鲜有见之。本文以其为研究对象,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学术界对唐代密教背景下形成的寺院佛塔布局及样式研究的缺陷。通过对历史文献的整理,对与唐代密教一脉相承的日本密教寺院佛塔布局及样式、和敦煌壁画中的唐代密教佛塔遗迹图像,进行分析比对,同时对密教辉煌分支的藏传密教中佛塔作分析,以期能窥探出当时唐代密教寺院与佛塔的较具可能性的状况。本文第二章尝试通过对文献等资料的研究,以厘清唐代以前的密教、唐密宗的建立以及盛唐之后密教三个历史时期的延续与发展状况,以为本文探讨对象的背景研究。第三章以密教曼荼罗艺术为线索对唐代密宗道场、日本密教寺院中佛塔的布局形式进行相对深入的对比分析和推测。第四章、第五章则是通过对唐代密教背景下的日本密教佛塔、敦煌壁画中的密教佛塔遗迹、藏传密教佛塔的沿革源流进行梳理,再对其整体形制作系统分析。第六章是在对其整体形制分析的基础上,对佛塔装饰色彩进行分析比对,以探索受唐代密教影响下的佛塔营建的色彩特征。
李亚军[5](2011)在《仿唐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陵县颜真卿纪念祠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中国传统建筑是延续了三千余年的一种传统工程技术,同时又是一个富有特色的环境空间艺术体系,是中国灿烂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真系统的学习、挖掘出传统建筑的精华,在当前历史文化城市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与现代相结合,通过仿古建筑彰显城市历史文化是我们探讨的课题,本文结合自己在历史城市陵县的仿唐建筑项目实践,理论结合实践研究唐代建筑文化:第一章:简述论文的选题依据,课题研究的背景与现状,以及研究的意义。第二章:唐代建筑作为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在中国传统文化发展脉络中形成原因以及对其他历史时期的建筑影响做出归纳与整理,针对唐代建筑美学,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阐述唐代建筑的基本特征。第三章:对当今建筑创作中,仿唐建筑设计作为继承传统建筑文化创作的一个分支,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与发展状况,研究张锦秋院士在陕西地区进行仿唐建筑设计的创作方法,具体分析当前成功的仿唐建筑实例,研究设计者的创作思路与设计方法,借鉴其创作方法与建筑细部做法,同时结合自己的项目实践。第四章:介绍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山东陵县参与的颜真卿文化广场规划与纪念祠建筑设计项目。通过唐代颜真卿纪念祠项目的实践项目,深入学习与研究唐代建筑文化,参考中国古代建筑与现代建筑创作融合的成功设计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用材制度,运用现代结构与设计方法掌握唐代建筑的比例尺度关系,将理论付之于实践。颜真卿纪念祠项目虽小,但是一个很好的学习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实践过程,探讨华夏意匠上具有实际意义。第五章:项目实践的反思与全文的概括性总结
龚国强[6](2002)在《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文中提出
郭讯[7](2013)在《中国元素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唐风建筑创作途径与手法》文中研究说明唐风建筑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之下,经过模仿唐代建筑,到套用唐代建筑样式,最终发展到使用唐代建筑元素与现代建筑功能与结构相结合,经历了传承到发展到创新的过程,成为了我国现代建筑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唐风建筑继承并汲取了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内在精华,并适宜的结合了当代建筑技术与手段,创造出了具有中国元素的现代建筑。文章从全国唐风建筑创作现象入手,讨论并分析唐风建筑创作的设计理念,整理唐风建筑的典型作品,研究唐风建筑创作手法,挖掘其建筑思想,寻找一条彰显中国元素建筑特色、体现中国现代建筑的途径。文章首先从中国元素建筑设计与唐风建筑之间的关系入手,论述唐风建筑创作兴起的内在因素,回顾了唐风建筑随着社会发展从出现到发展的过程。并对重点地区的唐风建筑创作的整体环境与社会背景进行探讨。以不同环境与条件下的唐风建筑作品进行分类,对唐风建筑设计进行整体论述。在此基础上,对唐风建筑创作的领衔人物张锦秋院士进行简要介绍,分析三种不同环境中不同类型的唐风建筑创作典型作品,以项目建设的时代背景,总体思路,细节表达等多方面的论述对其进行探讨。对唐风建筑的表达形式、表皮材料与色彩运用、功能类型与群体组合四个方面展开对唐风建筑创作的特点进行论述。论述联系典型建筑作品深入细节研究,并通过联系中国传统文化与建筑特点,与其他风格仿古建筑进行对比,分析唐风建筑设计的重要手法元素使用。文章最后对唐风建筑创作的发展进行综合论述,首先对唐风建筑实践中形式与功能、材料与结构、地域与文化三个方面的局限进行研究,并对其中的突破点进行评议。然后将唐风建筑创作发展放在中国元素建筑设计的大环境下进行思索,分析其中中国元素的体现,以及在建筑、城市、文化情感表达上的作用与影响。结尾加入笔者研究生期间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的两个唐风建筑创作项目,用自己真实的设计经历评议唐风建筑。
斯达尔汗[8](2015)在《唐宋绘画中的建筑表象及其源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绘画是人类的一项创举,是表达愿望的手段,是给人们留下了解或记录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生产以及审美信息的宝贵资料。不同时期绘画中的建筑表象直接或间接的体现了当时人们的物居状况和精神追求等方面的信息,为我们研究当时人们的建筑状况提供了史料。鉴于唐宋时期遗留建筑史料的不完整与针对性的欠缺,文章选择了收录较为全面的唐宋绘画作为研究的重要资源,通过对其画面建筑表象及其源流的研究,揭示其深刻内涵,在补充建筑史料空白的同时,也为城市与社会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研究以建筑图像为内容的唐宋时期绘画作品,探索其历史价值与现实价值是本文的出发点。首先通过研究绘画中建筑的布局、类型、结构、环境以及画者本身所处的社会背景、地位等元素来验证其真实性,目的是通过分析证实其作为建筑资料的可靠性。其次,对这些画作中具有理想主义色彩的建筑图像进行研究,解读当时画者对于理想中城市、建筑或者建筑环境的前瞻性思考。最后,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解读画作中的建筑图像,对唐宋时期绘画中的建筑类型进行归类总结,运用模型制作、虚拟复原、色彩提炼等手段来还原当时建筑以及空间场景,以此为现代唐宋遗留建筑的保护与维护提供充足的依据与指导。文章通过对唐宋绘画建筑表象的研究,很好的补充了当代建筑史料的部分空白,开拓了社会与城市问题研究的新视角,梳理并完善当代唐宋既有建筑保护与再利用体系,为当代仿古建筑与相关建筑虚拟营造提供了更为充分的资料库。
常春东[9](2014)在《西安“新唐风”建筑与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时代特征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为应对全球化背景之下地域差异性的迅速消解,建筑师们在建筑创作和理论研究中对地域文化传统和现代性的问题进行探讨。正是基于对中国当代建筑发展现实问题的关注与回应,张锦秋大师在保护西安古城风貌基础上,彰显博大的“唐风”文化意蕴,探寻现代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传统的融合点。从1979年初落成的阿倍仲麻吕纪念碑开始,再到青龙寺空海纪念碑院陈列厅、三唐工程、陕西历史博物馆,直至天人长安塔……“新唐风”建筑成为西安城市发展有别于其它城市的重要见证。张锦秋大师在西安的一系列“新唐风”建筑创作,长期被视为反映西安地域特征与历史文化的现代建筑创作的杰出代表。但是,静态和僵化的理解一些历史概念义涵和相互关系,通常会造成我们认识与评价“新唐风”建筑价值的障碍,甚至经常概括这个时期是一个索然无味的“复古主义”时期。历史是人类文明的一面镜子,从中折射出人类过去所经历了种种的活动。1750年后的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在社会、政治和经济巨变和挑战的刺激下,对于建筑本源、民族观念和时代特征的积极探索与深入思考超越了时代的局限。即使在100多年后的现在,相似的建筑和社会问题依然存在着。建筑的形式与内容的争论仍广泛传播着,许多当代的需求和地域文化特征的问题尚待解决,建筑的各种旧有风格的轮回浮现以及建筑创作逐渐跌向唯形式主义的漩涡之中时。当我们再次回首,置身于这段特殊的历史思潮之中,仍然能够汲取出大量有益的经验和思考。本文正对当代中国建筑现实问题的关注引发西安“新唐风”建筑与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发展过程的回顾与反思。研究目标不仅在于表述二者发展的过程,而在于通过对二者时代特征的比较研究,揭示西安“新唐风”建筑的现代性,这是笔者研究的意图所在。基于这种意图,本文没有将主要目标投向史料考证,而是主要通过对已有的西安“新唐风”建筑与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研究的成果进行整理和再认识,通过运用历史比较法将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作为参照系,以“现代化”的视点,寻找二者发展过程中的差异和各自的独特性及相关的主客观原因。除了形式、技术等表象因素之外,还着重分析对待现代性的态度、消化的过程和这一过程中“人”的作用,试图寻求具有操作性的思想启思。论文前面的二、三、四、五章,主要是对西安“新唐风”建筑与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时代特征的影响因素的客观描述(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描述:社会、城市与建筑的发展演变;建筑风格的发展演变;建筑技术的发展;建筑师的影响)。第六章则主要是对西安“新唐风”建筑与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时代特征进行比较研究以及论文结论。
胡靖怡[10](2015)在《西安地铁站房设计中地域文化要素的提取和表达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铁是一个城市国际化的标志,是现代都市文明的象征。随着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建筑形式变的千篇一律。西安地铁的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如何创造出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色地铁,找寻并植入西安城市的文化特质,成为西安地铁文化表达的重点和难点。西安独特的地理区位和历史文化,为西安地域文化要素融入到地铁站房设计中提供了素材。设计地铁站房空间中的文化要素的植入不仅具有文化宣传特质,同时兼具实用功能。是展示城市地域文化的重要窗口,对于传播地域文化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对地铁站房内部的文化要素的表达性研究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以西安为研究对象,将西安地域文化要素分为自然文化要素、历史文化要素和民俗文化要素三种,通过分类总结的方式将西安地域文化要素进行提取,结合西安的地域文化特征,探究西安地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表达手法。以西安地铁1、2号线为调研对象,对站房出入口和室内空间两个方面进行空间特征和地域文化要素表达的分析;地铁标识文化要素方面对广告、站点标识和指示标识进行分析阐述。从对1,2号线现状调研总结出地铁站房设计中地域文化要素表达的设计经验,对未来西安的地铁文化建设提供参考,同时在调研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西安地铁站房设计中地域文化要素表达的不足,希望在后期的地铁站房设计中有所改善。针对西安市地铁规划线网的要求,对西安地铁3-6号线整体风格进行定位以及各个线路穿过的重要片区进行了风格方面的区域划分,并且对每个站点进行了地域文化要素表达的分析,最后对每个线路的重要站点进行了更为详细的设计建议。通过对上述三方面内容的研究,为未来西安地铁站房设计中地域文化要素的提取和表达提供素材和设计建议,为西安后续的地铁建设提供参考,旨在创造具有独特地域文化风格的西安地铁站房设计,将西安地铁打造成为西安城市文化的窗口。
二、青龙寺密宗殿堂——唐代建筑的空间、礼仪与古典主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青龙寺密宗殿堂——唐代建筑的空间、礼仪与古典主义(论文提纲范文)
(2)大同华严寺及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为何研究华严寺及薄伽教藏殿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基本研究材料 |
四、研究基础 |
五、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六、论文结构 |
七、论文收获与未尽事宜 |
第一章、百年以来大同华严寺的调查研究 |
第一节、初现辽代建筑:日本学者的调查与研究 |
一、伊东忠太的发现 |
二、关野贞的两次调查与断代 |
三、村田治郎的调查与研究 |
第二节、深入研究阶段:中国营造学社的调查与研究 |
一、后来居上 |
二、辽、金、宋构之别 |
第三节、近五十年的调查与研究 |
一、文物保护主导下的调查与研究 |
二、欧美学者的研究 |
第二章、大同华严寺的千年历史走向 |
第一节、肇自元魏、李唐之说 |
一、溯源 |
二、正统观念下的附会 |
第二节、辽代华严寺的创立与扩建 |
一、战乱之地大同 |
二、辽兴宗建寺的背景 |
三、辽道宗敕建大华严寺 |
四、华严寺的御容殿 |
第三节、高僧主导下的金、元两度重兴 |
一、金朝之华严寺 |
二、慧明、海云与蒙元时期的大华严寺 |
第四节、地方关怀下的明、清华严寺 |
一、废寺复立的华严寺 |
二、上、下华严的重修与地方支持 |
第三章、薄伽教藏殿调查补记和新识 |
第一节、薄伽教藏殿的建筑本体 |
一、台及地面 |
二、墙体及门窗 |
三、殿身铺作 |
四、柱、平面及用尺 |
五、梁架结构 |
六、藻井与平棊 |
七、建筑彩绘 |
八、屋盖 |
第二节、薄伽教藏殿的壁藏及天宫楼阁 |
一、藏身 |
二、壁藏铺作 |
三、钩栏华版 |
四、屋面 |
五、彩绘 |
第三节、薄伽教藏殿的塑像造型、服饰与妆銮 |
一、佛像 |
二、菩萨像 |
三、弟子像 |
四、供养人像 |
五、天王像 |
六、其他塑像 |
第四节、附属文物情况 |
一、牌匾 |
二、殿内碑刻 |
第四章、由斗栱组合及补间铺作驼峰解读辽代建筑和薄伽教藏殿外部形象 |
第一节、社会历史背景下的辽代建筑分期 |
第二节、从斗栱组合解读辽代建筑形象 |
一、结构需要亦或形象追求 |
二、七铺作斗栱组合的两种极端风格 |
三、薄伽教藏为代表的五铺作斗栱组合 |
四、杂糅并置的多样化斗栱组合 |
第三节、辽式驼峰与栱眼壁彩绘考 |
一、辽代建筑的补间铺作与驼峰 |
二、辽式驼峰的来源及表达内容 |
三、绘制与塑造:栱眼壁彩画与驼峰 |
第四节、尘世与净土的空间界限 |
第五章、薄伽教藏殿内部空间的宗教观念表达与设计 |
第一节、薄伽教藏殿反映的辽代佛教思想 |
一、末法观念下的薄伽教藏殿藏经、内部空间及三世佛 |
二、薄伽教藏殿对华严思想的具现化表达 |
第二节、薄伽教藏殿内部宗教空间设计 |
一、塑像的整体空间设计意匠 |
二、殿内的顶面设计及其对宗教空间环境的营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华严寺大事年表 |
附录二、华严寺石刻、题记文辑录 |
附录三、1980年代薄伽教藏殿维修前测绘测稿内容总录 |
附录四、新绘薄伽教藏殿测绘图 |
发表论文及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3)唐密宗装饰艺术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主要观点和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6.1 研究内容 |
1.6.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唐密法脉与装饰艺术概述 |
2.1 唐密源流—印度密教装饰艺术 |
2.2 唐密装饰艺术 |
2.3 唐密传承—日本密教装饰艺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密建筑装饰艺术 |
3.1 唐密两大中心建筑装饰艺术 |
3.1.1 唐密长安中心建筑装饰艺术分析 |
3.1.2 唐密五台山中心建筑装饰艺术分析 |
3.2 曼荼罗与唐密建筑装饰艺术 |
3.2.1 曼荼罗与印度密教建筑装饰艺术 |
3.2.2 曼荼罗与唐密建筑装饰艺术 |
3.2.3 曼荼罗与日本密教建筑装饰艺术 |
3.3 窣堵波与唐密佛塔建筑装饰艺术 |
3.3.1 印度佛塔建筑装饰艺术源流 |
3.3.2 唐密佛塔建筑装饰艺术 |
3.3.3 日本密教佛塔建筑装饰艺术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密曼荼罗装饰艺术 |
4.1 唐密曼荼罗的分类 |
4.1.1 四曼为相 |
4.1.2 两界曼荼罗 |
4.1.3 五佛五智 |
4.2 唐密曼荼罗的装饰艺术特征 |
4.2.1 独特的构图形式 |
4.2.2 绚丽的色彩搭配 |
4.2.3 神秘的佛国世界 |
4.3 法门寺地宫唐密曼荼罗装饰艺术 |
4.3.1 八重宝函 |
4.3.2 金胎合曼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密造像、法器和仪轨装饰艺术 |
5.1 唐密宗造像分类 |
5.1.1 佛部 |
5.1.2 菩萨部 |
5.1.3 明王部 |
5.2 唐密造像的基本特征 |
5.2.1 以菩萨装扮出现之特征 |
5.2.2 以慈悲度化有情之特征 |
5.2.3 以瞋怒顿破无名之特征 |
5.2.4 以曼荼罗为组合之特征 |
5.2.5 以复杂多变着称之特征 |
5.3 唐密宗法器 |
5.3.1 庄严具 |
5.3.2 携行器 |
5.3.3 供佛器 |
5.3.4 报时器 |
5.4 唐密法器的基本特征 |
5.5 仪轨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中华唐密坛城装饰艺术案例研究 |
6.1 唐密金珂禅修院 |
6.2 唐密东盟十国祈福坛 |
6.3 本章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唐密造像统计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表 |
(4)唐代密教背景下的佛塔形式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文献综述与研究现状 |
1.2.1 佛塔的研究概况 |
1.2.2 佛塔与佛教寺院布局关系的研究概况 |
1.3 相关概念 |
1.3.1 密教 |
1.3.2 唐代密教 |
1.3.3 日本密教、藏传密教 |
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
第二章 受唐代密教影响的佛塔背景研究 |
2.1 唐以前的密教 |
2.2 唐密宗的建立与鼎盛 |
2.3 盛唐之后密教的延续与发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代密教曼荼罗艺术影响下的佛塔布局形式 |
3.1 密教的曼荼罗艺术 |
3.2 早期印度密教影响下佛塔布局与曼荼罗艺术 |
3.3 唐代密教背景下佛塔布局与曼荼罗艺术 |
3.3.1 唐密宗道场的佛塔布局 |
3.3.2 日本密教寺院的佛塔布局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代密教背景下佛塔的源流与发展 |
4.1 受唐代密教影响的日本佛塔 |
4.2 受唐代密教影响的敦煌壁画佛塔图式 |
4.3 与唐代密教相互渗透的藏传密教佛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代密教背景下佛塔的整体形制分析 |
5.1 日本密教佛塔的构造与形式 |
5.1.1 宝塔式佛塔的构造与形式 |
5.1.2 多宝塔式佛塔的构造与形式 |
5.2 敦煌壁画密教遗迹中的佛塔图式 |
5.2.1 单层塔的图式 |
5.2.2 多重塔的图式 |
5.2.3 受密教法华经影响的佛塔图式 |
5.3 藏传密教佛塔的形制特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唐代密教背景下佛塔的色彩分析 |
6.1 唐代密教曼荼罗中佛塔的色彩分析 |
6.2 日本密教佛塔的色彩分析 |
6.3 敦煌壁画密教遗迹中的佛塔色彩分析 |
6.4 藏传密教佛塔的色彩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5)仿唐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陵县颜真卿纪念祠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课题的研究现状 |
1.4 课题的研究方法和框架 |
1.4.1 课题的研究方法 |
1.4.2 课题的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唐代建筑的形成与基本特征 |
2.1 传统建筑发展过程中唐代建筑的形成与影响 |
2.1.1 原始社会与夏、商、周时期(原始住居与建筑雏形的形成) |
2.1.2 秦汉时期建筑的发展(传统建筑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潮) |
2.1.3 两晋、南北朝时期(传统建筑持续发展和佛教建筑传入) |
2.1.4 隋、唐时期的建筑(唐代建筑的形成与成熟时期) |
2.1.5 宋、辽、金时期建筑的发展(唐代建筑的影响与规范化时期) |
2.1.6 明、清时期(传统建筑发展史上的最后高潮) |
小结 |
2.2 唐代建筑的基本特征 |
2.2.1 唐代建筑群体布局 |
2.2.2 唐代建筑单体设计 |
2.2.3 唐代建筑屋顶 |
2.2.4 唐代建筑斗拱 |
2.2.5 唐代建筑门窗、栏杆、台基 |
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仿唐建筑设计研究与优秀实例分析 |
3.1 仿唐建筑设计形成的历史背景概述 |
3.1.1 五四运动至建国时期的传统建筑探索 |
3.1.2 建国初期的传统建筑文化探索 |
3.1.3 改革开放以来的传统建筑文化探索与创新 |
3.2 仿唐建筑的发展与设计方法研究 |
3.2.1 继承与创新传统文化中仿唐建筑的发展 |
3.2.2 建筑师张锦秋仿唐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
3.2.3 建筑师张锦秋仿唐建筑创作类型 |
3.3 仿唐建筑设计优秀实例分析 |
3.3.1 扬州鉴真和尚纪念堂 |
(1)项目概述 |
(2)总图与建筑单体设计 |
3.3.2 青龙寺重建和复原工程 |
(1)工程概况 |
(2)青龙寺庭院的总体布局及设计 |
(3)小结 |
3.3.3 陕西历史博物馆 |
(1)项目概述与群体布局 |
(2)传统与现代融合的建筑设计 |
小结 |
3.3.4 大唐芙蓉园 |
(1)工程概况 |
(2)历史风貌考证 |
(3)总体规划及建筑设计 |
总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陵县颜真卿纪念祠项目实践 |
4.1 基地人文历史概况 |
4.2 颜真卿纪念祠项目起源 |
4.3 颜真卿纪念祠建筑群体布局 |
4.4 建筑样式风格 |
4.5 建筑单体设计 |
4.5.1 指导思想 |
4.5.2 设计依据 |
4.5.3 纪念大殿设计 |
1 平立面设计 |
2 结构设计 |
3 斗拱(铺作) |
4 屋顶设计 |
(1)屋顶形式 |
(2)屋架的高度(举折) |
(3)屋角的处理 |
5 台基设计 |
4.5.4 入口山门设计 |
1 平立面设计 |
2 屋顶设计 |
3 斗拱(铺作) |
4.5.5 左右厢房设计 |
1 平立面设计 |
2 屋顶设计 |
3 结构设计 |
4.6 项目总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附录:陵县颜真卿文化广场总体规划设计介绍 |
1 设计概况 |
2 总体规划设计介绍 |
(1)规划结构特点 |
(2)道路交通组织设计 |
(3)园林绿化与景观设计 |
附表:唐代重要建筑遗构实测数据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6)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汉唐时期长安佛教发展简史 |
第三节 隋唐长安城佛寺的着录、考古发现及相关研究 |
第四节 本课题学术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隋唐长安城佛寺的分布 |
第一节 隋大兴城内佛寺的分布 |
第二节 唐长安城佛寺的分布 |
第三节 唐长安城皇城、禁内的佛教设置 |
第三章 隋唐长安城佛寺的形制布局 |
第一节 长安佛寺平面布局的类别 |
一. 有塔型佛寺 |
二. 以佛殿为主的无塔型佛寺 |
三. 唐代多院落佛寺的盛行及佛寺社会化功能的增强 |
第二节 长安佛寺的主要建筑构成 |
第三节 长安佛寺的附属建筑 |
第四节 长安佛寺形制布局的发展阶段 |
第四章 隋唐长安城佛寺的渊源及影响问题 |
第一节 渊源之一:南北朝都城佛寺的分布 |
第二节 渊源之二:中国早期佛寺的形制布局 |
第三节 渊源之三:古印度佛寺的形制布局 |
第四节 对东北亚地区都城佛寺分布的影响 |
第五节 对东北亚地区佛寺形制布局的影响 |
第五章 结语 |
附一: 隋唐长安城暨朝鲜半岛、日本佛寺大事年表 |
附二: 参考书目 |
致谢 |
(7)中国元素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唐风建筑创作途径与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3 基本概念释义 |
1.3.1 中国元素建筑设计 |
1.3.2 新唐风与唐风建筑概念的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4.1 国内唐风创作理论 |
1.4.2 国外建筑传统元素创作研究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研究的方法与论文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论文框架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唐风建筑创作时代历程与作品类型 |
2.1 唐风建筑创作的时代历程 |
2.1.1 唐风建筑创作与中国元素建筑 |
2.1.2 唐风建筑创作的源起 |
2.1.3 唐风建筑创作的发展与成熟 |
2.2 唐风建筑创作与地域历史文化 |
2.2.1 西安地区唐风建筑创作 |
2.2.2 洛阳地区唐风建筑创作 |
2.2.3 扬州地区唐风建筑创作 |
2.2.4 其他地区唐风建筑创作 |
2.3 唐风建筑创作环境与类型 |
2.3.1 古迹与历史名胜复原重建与保护条件下的唐风建筑创作 |
2.3.2 特定历史环境保护地段与特殊文化要求下的唐风建筑创作 |
2.3.3 现代建筑创作多元探索下的唐风建筑创作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唐风建筑创作领衔人物与典型作品 |
3.1 唐风建筑创作典型作品 |
3.1.1 古迹与历史名胜复原重建与保护条件下的唐风建筑创作典型作品 |
3.1.2 特定历史环境保护地段与特殊文化要求下的唐风建筑创作典型作品 |
3.1.3 现代建筑创作多元探索下的唐风建筑创作典型作品 |
3.2 唐风建筑创作领衔人物 |
3.2.1 张锦秋与唐风建筑 |
3.2.2 郭黛姮与唐风建筑 |
3.2.3 王贵祥与唐风建筑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唐风建筑创作特点 |
4.1 唐风建筑形式表达 |
4.1.1 大屋顶形式表达 |
4.1.2 高台建筑形式表达 |
4.1.3 斗栱形式表达 |
4.2 唐风建筑表皮材料与色彩运用 |
4.2.1 木构架复古上漆 |
4.2.2 木色清油上漆 |
4.2.3 现代水泥墙面赤、白上漆 |
4.2.4 多样化表皮材料的应用与色彩处理 |
4.3 唐风建筑功能类型 |
4.3.1 遗址复原与保护 |
4.3.2 宗教建筑 |
4.3.3 文化建筑 |
4.3.4 其他公共建筑 |
4.4 唐风建筑群体组合 |
4.4.1 居中对称布局 |
4.4.2 院落布局 |
4.4.3 多层建筑布局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唐风建筑创作发展 |
5.1 唐风建筑创作的局限与突破 |
5.1.1 唐风建筑创作中形式与功能的局限与突破 |
5.1.2 唐风建筑创作中材料与结构的局限与突破 |
5.1.3 唐风建筑创作中地域与文化的局限与突破 |
5.2 唐风建筑创作在中国元素建筑设计中的作用与影响 |
5.2.1 唐风建筑创作对中国元素设计的体现 |
5.2.2 唐风建筑创作对中国建筑文化传承的探索 |
5.2.3 唐风建筑创作对城市历史展示的作用 |
5.2.4 唐风建筑创作对文化情感表达的意义 |
5.3 唐风建筑创作学习实践 |
5.3.1 唐山市唐人主题文化园概念性规划与建筑设计 |
5.3.2 洛阳上清宫道源概念性规划与建筑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唐宋绘画中的建筑表象及其源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选题依据 |
1.2.1 课题来源 |
1.2.2 题目的应用前景 |
1.2.3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法 |
1.4.2 图像、列表法 |
1.4.3 归纳总结法 |
1.4.4 实地考察法 |
1.5 研究内容 |
1.6 论文框架 |
2 唐宋绘画中建筑表象的概貌 |
2.1 绘画中建筑图像产生的原因 |
2.2 唐宋绘画中建筑图像发展概述 |
2.2.1 唐以前绘画中的建筑图像 |
2.2.2 辉煌的艺术殿堂——唐代绘画中的建筑形象 |
2.2.3 彩墨争辉的新天地——宋代绘画中的建筑形象 |
2.2.4 理性与感性的和谐统一 ——界画中的建筑意味与人文精神 |
2.3 小结 |
3 唐宋绘画中建筑表象的资料性研究 |
3.1 唐宋绘画中建筑图像的可靠性研究 |
3.1.1 有关唐宋时期建筑工程制图的记载 |
3.1.2 画中建筑图像对建筑工程制图的促进作用 |
3.1.3 唐代壁画中建筑图像的探究 |
3.1.4 宋代绘画中建筑形象的写实性 |
3.2 唐宋绘画中建筑图景的理想主义色彩 |
3.2.1 天堂盛世,人间祈愿——唐代石窟壁画中的建筑形象 |
3.2.2 青绿重彩,水墨渲淡——唐代山水画中的建筑形象 |
3.2.3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宋代绘画中的建筑形象 |
3.2.4 寓情于景,神余言外——唐宋绘画中建筑意境空间构成的研究 |
3.3 小结 |
4 唐宋绘画中的建筑描绘对现实社会的影响 |
4.1 唐宋绘画中建筑图景成为建筑文化传播媒介的原因 |
4.2 唐宋绘画中建筑描绘促进了当时人对建筑审美的认知 |
4.2.1 唐宋绘画中的建筑图像是物质功能性与审美功能性相结合的产物 |
4.2.2 唐宋绘画中的建筑图景是空间延续性和环境特定性相结合的产物 |
4.3 唐宋绘画中建筑图像有利于建筑技术的传播 |
4.4 唐宋时期部分代表性人物及画作分析 |
4.4.1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王维与“辋川别业”对园林建筑的影响 |
4.4.2 不爱江山爱丹青 ——书画皇帝赵佶与宣和画院对宋代建筑的影响 |
4.4.3 理想的家园——从刘松年的《四景山水图》探究南宋民居建筑 |
4.5 唐宋绘画中的建筑描绘对于东亚国家建筑的影响 |
4.6 小结 |
5 唐宋绘画中建筑表象的解读方法 |
5.1 分类与对比——唐宋绘画中的建筑类型学研究 |
5.2 咫尺楼台——利用实体模型解读绘画中的建筑形象 |
5.3 全景空间的建构——虚拟复原技术对绘画中建筑形象重现的应用 |
5.4 斗榫合缝——唐宋绘画中建筑细部构造的研究方法 |
5.5 再现建筑的色彩斑斓——唐宋绘画中建筑色彩提炼的复原方法 |
5.6 实例分析 |
5.6.1 气象萧疏,烟林清旷——解读 《晴峦萧寺图》中的建筑文化 |
5.6.2 巧夺天工——《汉宫乞巧图》中建筑形象的解读 |
5.6.3 奇妙胜境——《金明池争标图》中建筑形象的解读 |
5.7 小结 |
6 我们如何看待唐宋绘画中的建筑表象 |
6.1 理论意义 |
6.1.1 扩大建筑文化的研究范围 |
6.1.2 补充部分建筑史料 |
6.1.3 对完善传统建筑修复的方法与理论提供一定帮助 |
6.1.4 揭示了建筑艺术与绘画艺术的相通性 |
6.2 实践意义 |
6.2.1 丰富传统建筑修复途径 |
6.2.2 完善现代建筑文化传承体系 |
6.2.3 为虚拟场景营造提供素材 |
6.3 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
(9)西安“新唐风”建筑与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时代特征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作为前提的概念 |
1.2.1 西安“新唐风” |
1.2.2 西方新古典主义 |
1.2.3 现代化与现代性 |
1.3 研究内容及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1.4 既有研究 |
1.4.1 传统的继承与发展研究 |
1.4.2 西安“新唐风”建筑研究 |
1.4.3 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研究 |
2 社会、城市与建筑的发展演变 |
2.1 新古典主义:知识、理性、自由 |
2.1.1 新古典主义建筑与理性 |
2.1.2 新古典主义建筑与现代性 |
2.2 新唐风:社会与城市的现代化转型 |
2.2.1 西安“新唐风”建筑与城市发展 |
2.2.2 西安“新唐风”建筑与现代性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风格的发展演变 |
3.1 从古典主义到新古典主义 |
3.1.1 从古典“理性”到功能与结构“理性” |
3.1.2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发展演变 |
3.2 中国当代建筑的现代化转型 |
3.2.1 中国现代建筑的四次复古现象 |
3.2.2 西安“新唐风”建筑的发展演变 |
3.3 本章小结 |
4 建筑技术的发展 |
4.1 工业革命的成果:建筑技术的发展 |
4.1.1 工程技术的进步 |
4.1.2 技术美学的发轫 |
4.2 西方建筑技术的移植与自我发展 |
4.2.1 西方建筑技术的移植 |
4.2.2 “新唐风”与适宜技术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师的影响 |
5.1 新古典主义建筑的理论与实践 |
5.1.1 拉布鲁斯特的结构古典主义 |
5.1.2 辛克尔的浪漫古典主义 |
5.2 张锦秋与西安“新唐风”建筑 |
5.2.1 梁思成的理论与实践 |
5.2.2 张锦秋——从传统走向未来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的视野与比较 |
6.2 历史价值的评判以及启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 |
(10)西安地铁站房设计中地域文化要素的提取和表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 |
1.2.1 地域文化的概念 |
1.2.2 地域文化的构成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研究框架 |
2 西安地域文化要素的构成与表达 |
2.1 西安概况 |
2.2 西安地域文化要素的构成 |
2.2.1 西安自然文化要素 |
2.2.2 西安历史文化要素 |
2.2.3 西安民俗文化要素 |
2.3 西安地域文化在现代建筑设计中的表达手法 |
2.3.1 概括简化 |
2.3.2 抽象变形 |
2.3.3 重构再现 |
2.3.4 符号表达 |
2.3.5 寓意象征 |
2.4 本章小结 |
3 西安地域文化要素在地铁站房设计现状调研 |
3.1 调研概述 |
3.1.1 调研对象 |
3.1.2 调研内容 |
3.1.3 调研目的 |
3.1.4 调研方法 |
3.2 站房出入.地域文化要素的表达 |
3.2.1 调研概况 |
3.2.2 出入.空间特征分析 |
3.2.3 出入.地域文化文化要素构成与表达 |
3.3 地铁站房室内空间文化要素的表达 |
3.3.1 调研概况 |
3.3.2 地铁站房室内空间构成特征 |
3.3.3 地铁站房室内空间地域文化要素的构成与表达 |
3.4 文化标识文化要素的构成和表达 |
3.4.1 调研概况 |
3.4.2 广告设计 |
3.4.3 站点标识设计 |
3.4.4 指示标识设计 |
3.5 设计经验及发现问题 |
3.6 本章小结 |
4 西安地域文化影响下地铁站房设计展望 |
4.1 西安地铁线网规划现状 |
4.2 地铁站房文化要素设计原则与方法 |
4.3 地铁3号线设计建议--穿越历史与现代 |
4.3.1 整体风貌设计建议 |
4.3.2 重要站点设计建议 |
4.4 地铁4号线设计建议—展现西安高速发展 |
4.4.1 整体风貌设计建议 |
4.4.2 重要站点室内设计建议 |
4.5 地铁5号线设计建议—工业与文化并存 |
4.5.1 整体风貌设计建议 |
4.5.2 重要站点设计建议 |
4.6 地铁6号线设计建议—贯穿时尚新西安 |
4.6.1 整体风貌设计建议 |
4.6.2 重要站点室内设计建议 |
4.7 对未来西安地铁建设的展望 |
4.8 本章小结 |
5 总结 |
5.1 结论 |
5.2 论文的不足与后续研究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录 |
表录 |
四、青龙寺密宗殿堂——唐代建筑的空间、礼仪与古典主义(论文参考文献)
- [1]青龙寺密宗殿堂——唐代建筑的空间、礼仪与古典主义[A]. 夏南希,李蕾,杨其威. 建筑历史与理论第六、七合辑, 1994
- [2]大同华严寺及薄伽教藏殿建筑研究[D]. 刘翔宇. 天津大学, 2015(08)
- [3]唐密宗装饰艺术研究初探[D]. 李妃德.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5)
- [4]唐代密教背景下的佛塔形式初探[D]. 胡向淇.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7)
- [5]仿唐建筑设计研究与实践 ——以陵县颜真卿纪念祠项目为例[D]. 李亚军. 青岛理工大学, 2011(04)
- [6]隋唐长安城佛寺研究[D]. 龚国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2(01)
- [7]中国元素建筑设计方法研究 ——唐风建筑创作途径与手法[D]. 郭讯. 北京建筑大学, 2013(12)
- [8]唐宋绘画中的建筑表象及其源流研究[D]. 斯达尔汗.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
- [9]西安“新唐风”建筑与西方新古典主义建筑时代特征比较研究[D]. 常春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4(08)
- [10]西安地铁站房设计中地域文化要素的提取和表达性研究[D]. 胡靖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