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Mineral magnetism of quaternary red earth in Eastern China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论文文献综述)
孙蕗,邓成龙,郝青振,刘彩彩,易亮,刘平,高新勃,熊建国,杨石霞,葛俊逸[1](2021)在《中国第四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海相第四系主要沉积类型为碎屑沉积和生物礁沉积,陆相第四系岩性多变,相比已建立起高精度气候地层年代学标尺的海相地层来说,中国陆相第四纪地层尚未建立起统一的年代地层系统,这为地层的跨区域识别和对比带来了困难。解决这一科学问题的思路之一是针对陆相地层的岩性分布特征,分区域进行小规模、小范围的总结和推广。中国陆相更新统自下而上包括下更新统泥河湾阶、中更新统周口店阶和上更新统萨拉乌苏阶,全新统待建阶。本文在这个地层划分框架的指导下,将中国第四纪陆相地层分为黄土-古土壤序列、沙漠戈壁、网纹红土、河湖相和山麓堆积、洞穴/裂隙堆积及其他类型岩石地层几大类,海相地层按照碎屑沉积和生物礁沉积划分,并在每一类地层单元下遵循岩性组合、地貌类型和构造背景相似的原则进行归纳,分区域探讨并总结近年来与其相关的代表性研究进展,为早日建立统一的陆相第四系年代地层系统贡献力量。
段一明[2](2021)在《辽东半岛南部古风化壳发育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认为辽东半岛南部卧龙古风化壳的发现,为研究辽东半岛甚至整个北方的新生代地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古风化壳作为古夷平面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以作为识别和重建古夷平面的重要依据,又是恢复古夷平面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古风化壳的形成与当时的气候条件密不可分,故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了解辽东半岛古风化壳的形成演化历史,恢复和重建形成时的古气候环境。本次研究选取了卧龙古风化壳剖面,通过测试地球化学元素、沉积物粒度、磁化率等指标并结合孢粉和石英颗粒表面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对卧龙古风化壳进行了系统研究,探讨辽东半岛南部古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卧龙古风化壳剖面的化学组成以SiO2、Al2O3、Fe2O3为主,三种氧化物含量总和为86.09%,K、Na、Ca元素在剖面中发生显着性亏损,Na元素几乎全部淋失。微量元素含量由多到少排列为Sr O>Zr O2>Cr2O3>Zn O>Ni O>Mn O>Rb2O>Cu O>Ga2O3。化学蚀变指数(CIA)平均值为88.25,表明该风化壳形成于相对湿热的气候环境下,属于高度风化水平;硅铝系数(S/A)、硅铁系数(S/F)、硅铝铁系数(S/R)、铝饱和度(A/NK、A/CNK)、化学蚀变指数(CIA)、残积系数(FA/CNM)以及风化淋溶系数(Ba)等地球化学指标在剖面中随着深度的变化有较好的对应关系,并且具有一定的规律性,指示该风化壳是母岩上原地风化残积的产物;A-CN-K三角图解显示蒙脱石逐渐消耗殆尽,已经进入了以钾长石和伊利石分解为特征的中期去K阶段,属于强烈风化阶段。(2)卧龙古风化壳剖面以粉砂为主,砂粒含量次之,粘土含量最少;粒度组分三角图显示样品集中在粉砂-砂粒连线端;平均粒径为120.11μm,峰度平均值为1.08,属于中等峰度,偏度为正偏,平均值为0.26,标准差以及分选系数的平均值均较高,指示该风化壳分选性较差。(3)卧龙古风化壳剖面的χlf仅为13.5×10-8m3/kg,与其他剖面相差上百倍,推测卧龙风化壳的质量磁化率低可能是过量的水分和较高的温度氧化成为低磁性的赤铁矿,也可能是氧化还原成为更低磁性的针铁矿或者是纤铁矿与沼铁矿所致。χfd(%)变化趋势从剖面顶部至底部整体呈现波动减小的趋势,这与CIA以及粉粘比的变化趋势相同,说明风化壳的质量磁化率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与形成时的气候变化条件,但是能否客观反映形成时的古气候条件有待商榷。(4)地球化学、粒度以及磁化率等指标随着深度的变化有很好的对应趋势,表明卧龙古风化壳的风化程度经历了风化很强—风化减弱—风化较强—风化较弱的变化过程,结合孢粉分析结果推测形成时气候环境变化大致经历了暖湿—温湿—回暖—相对干冷的变化趋势;通过分析剖面的孢粉组合特征,推测该风化壳剖面形成于渐新世。(5)从风化壳顶部至底部风化壳的风化程度逐渐减弱,发育成熟度逐渐变差,这符合风化壳的发育前锋理论;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分析中发现卧龙古风化壳磨圆度较差,搬运距离近,微观形态表明该风化壳经历了较强的化学风化作用,以上分析说明卧龙古风化壳是基岩原地风化残积形成。(6)卧龙古风化壳与辽东半岛南部其他风化壳对比发现,化学元素特征表明在研究区域内从东到西风化程度呈现出逐渐增强的变化,分析原因有两点:(1)越往东部风化壳上覆黄土越薄,直至最东部的卧龙古风化壳剖面直接裸露地表,导致地表水易下渗;(2)半岛东部、南部为太平洋西部最大的边缘海黄海,与太平洋水汽联系密切,而西侧是渤海,为内海,东西两侧的大气动力条件存在明显差异。粒度和磁化率的变化特征未见明显变化规律,在形成风化壳的过程中,地下水位对剖面的粒度组成的影响是十分复杂的,再加上周围微地理环境的变化,使得风化壳的粒度以及磁化率更趋复杂化。辽东半岛古风化壳与南方的红色风化壳对比研究表明即使北方在水热条件较好的情况下,风化壳的发育程度仍然没有南方风化壳发育成熟。
张晓[3](2021)在《加积型红土矿物组成特征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文中指出加积型红土是中亚热带典型的风尘堆积,形成于长期湿热的气候环境下,具有边沉积边风化的加积型特性,该加积型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环境信息的精准解读,有必要开展分粒级研究。因此,本文运用矿物学手段,以庐山北麓九江剖面(JL)为研究对象,选择JL剖面92个样品的<2μm和>10μm组分,分别展开粘土矿物和重矿物特征分析,并结合前期年代学、元素地球化学以及粒度等研究成果,试图揭示加积型红土所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JL剖面厚1846cm,剖面(1)~(5)层(1846~1400cm)为网纹红土,形成于~1.2Ma~0.44Ma;剖面(6)~(8)层(446~0cm)为黄棕色沉积,形成于0.44Ma以来。JL剖面不同地层单元粘土矿物组成基本一致,以伊利石、高岭石、蛭石为主,蒙脱石含量极少;另外,黄棕色沉积中还含有一定的羟基间层蛭石(HIV)。就粘土矿物相对含量而言,伊利石、高岭石、蛭石(+HIV)和蒙脱石分别为46.85%、36.90%、15.22%和1.04%;自剖面底部向上,伊利石相对含量呈逐渐增加,而高岭石则相反,表现出明显减小的趋势,蛭石(+HIV)呈现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可能与黄棕色土层含量变化有关。另外,JL剖面全岩化学风化指数CIA值与伊利石结晶度IC值和KI值呈现弱相关(R2均<0.5),与K/I相关性较强(R2=0.934),高岭石/伊利石(K/I)值可以作为指示风化成壤强度的指标,该指标自下而上逐渐减小,表明1.2Ma以来九江地区气候渐趋干冷。(2)重矿物组成以极稳定矿物和稳定矿物为主,其中钛铁矿、锆石、赤褐铁矿含量分别为32.35%、19.51%、19.32%,属优势矿物。白钛石、锐钛矿、金红石、电气石、绿帘石相对含量介于1~10%之间,其他矿物含量相对较少;另外,黄棕色沉积绿帘石、角闪石、辉石和石榴子石含量明显增加,分别为5.47%、0.75%、0.16%和0.7%,均高于网纹红土;黄棕色沉积和网纹红土矿物成熟度ZTR和风化系数W分别为65.79和89.82,0.28和0.02;通过对JL剖面重矿物种类及粉砂粒级元素地球化学主成分分析表明,JL剖面网纹红土层与黄棕色沉积重矿物种类含量、组合类型以及特征指数差异主要反映的是1.2Ma以来由气候变化引起的风化成壤强度变化,从而证实气候变化是控制重矿物组分的重要因素。(3)基于ESR年代学框架,对JL剖面粒度、磁化率、高岭石和伊利石含量、K/I指数、ZTR指数以及色度等进行了主成分分析,揭示出1.2Ma以来气候总体上呈持续干冷趋势,其气候变化经历了三个演化阶段:极端暖湿阶段(对应约0.8~1.2Ma)、冬季风增强阶段(对应约0.8~0.4Ma)和冬季风强烈增强阶段(对应约0.4Ma以来)。其中早更新世晚期冬季风增强使得南方开始出现广泛的风成堆积,可能与全球变冷以及北极冰量增加的双重驱动作用有关,是中国南方地区对中更新世转型的响应。中更新世中晚期以来,冬季风进一步增强,网纹发育减弱或者停止,同时发育有铁锰胶膜或者结核,可能与全球气候变化以及青藏高原强烈隆升有关。另外,网纹红土整体形成MIS13-21时期,东亚夏季风较为强盛,尤其是MIS13异常强盛的东亚夏季风,可能对南方网纹红土的形成至关重要。
荆雪媛[4](2021)在《旬邑红粘土序列记录的东亚古季风和古环境变迁 ——基于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特征》文中指出新近纪时期的亚洲大陆,主导气流逐渐由行星风系主控阶段过渡并转换到季风风系主控阶段,而青藏高原抬升导致的气压梯度力显着性增大,进一步加强了大尺度海陆能量交换的亚洲古季风。我国黄土高原地区广泛分布的连续且稳定的红粘土沉积序列记录了亚洲大陆晚新生代气候环境演变的过程,通过各种研究手段挖掘其蕴含的古气候及环境信息,可以揭示我国晚新生代古气候和古环境的演化机制。地处黄土高原中部的旬邑地区发育有沉积连续、层位清晰、岩性稳定、产状水平、露头良好、富含哺乳动物化石的晚新生代风成红粘土沉积序列,是挖掘晚新生代亚洲内陆乃至全球古气候信息的重要试验场。前人以位于旬邑北部的下墙风成沉积序列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地层学和磁性地层学为其建立了可靠的年代学框架,并从磁化率、粒度、地化和微形态特征等方面还原了旬邑红粘土沉积期的古气候和古环境。然而,对旬邑红粘土所反映出的东亚季风变迁史的研究并未展开,对古环境演变史的研究可进一步加强。因此,本次研究工作将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引入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研究方法从微观角度去挖掘旬邑红粘土蕴含的东亚季风变迁史和古环境演化史。三轴等温热退磁和K-T实验结果表明,旬邑红粘土中所含有的磁性矿物主要为磁铁矿、磁赤铁矿和赤铁矿,并含有针铁矿。该剖面含有的磁性矿物的种类与黄土-古土壤序列和其他红粘土剖面一样。而以亚铁磁性矿物、具有形状各向异性的磁铁矿为主导,并作为磁化率最主要贡献者,为AMS的引入重建古风向提供了科学的支持。旬邑上墙剖面的磁组构参数反映整个红粘土剖面的磁化率椭球体都为饼状,磁面理F比磁线理L发育,符合弱动力搬运特征。该参数还反映了旬邑上墙红粘土主要是以风成为主,沉积环境总体稳定,但是在气候转型期存在的不稳定的沉积环境或者降水的不稳定性影响到了磁性矿物的定向排列,造成磁各向异性的不稳定,在磁组构参数异常处表现出较大的波动。旬邑上墙红粘土剖面的AMS参数很好地记录了约5.9-2.6Ma以来东亚季风的演化信息,对比获得的年代学结果和AMS参数显示,东亚季风在5.9Ma已经形成,并对研究区的古气候和古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在5.9-2.6Ma期间,冬季风携带来的粉尘物质为旬邑上墙红粘土提供了物源,并在5.9-4.3Ma期间强度较小。4.3-2.6Ma之间,冷干的冬季风加强明显,并占主导地位,造成气候在4.3-2.6Ma期间的逐渐干冷化。在5.9-4.3Ma期间,冬季风的强度在此时较为弱小,夏季风强度要明显大于冬季风,不断增强的夏季风为旬邑地区带来丰富的热量和丰沛的降水,使得该地由湿热下的冷干转变为完全的湿热气候。AMS分析出来的亚洲古季风风向和强度的变化所反映的古环境信息与薛祥煦等(2001)通过磁化率、地球化学手段分析的结果一致。
王文华[5](2020)在《中国东部四明山古风化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说明浙江东部四明山顶古近纪夷平面的发现,为研究浙江东部甚至华东地区的新生代地貌演化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信息。作为古夷平面组成部分的古风化壳,不仅是识别和重建古夷平面的重要依据,也是承载古夷平面环境信息的重要载体。古风化壳的形成强烈的受控于当时的气候环境变化,对其理化和矿物特征的研究可能有助于理解浙江四明山古夷平面的形成演化历史、恢复和重建四明山古夷平面形成时期的古气候环境特征。因此,本文选取了浙江东部四明山的朱曹、坭坪岙与新岚等三地的古风化壳剖面,通过测试其粒度、常量元素、粘土矿物、磁化率以及pH值等指标,对四明山古夷平面上发育的古风化壳特征进行系统研究,并探讨了当地古风化壳的发育特征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四明山典型古风化壳中朱曹剖面与坭坪岙剖面均以粉砂组分为主,其次为粘粒,砂粒组分含量最少;新岚剖面以粘粒组分为主,其次为粉砂,砂粒组分含量最少。粒度组分三角图显示,三个古风化壳剖面样品集中在粘粒—粉砂连线端,粒度参数总体上具有平均粒径较小,分选差,峰态中等到宽的特点。粒度组分及参数特征总体上指示了古风化壳发育的成熟度较高,风化发育程度较好,其中新岚剖面发育的成熟度要高于朱曹和坭坪岙剖面,这与古风化壳剖面所经历的化学风化强度具有一致性。(2)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化学成分均以SiO2、Al2O3、Fe2O3为主,三个剖面中Ca、Mg、Na元素都表现为强烈的淋失,其中Na元素几乎全部被淋失。硅铝系数(S/A)、硅铁系数(S/F)、硅铝铁系数(S/R)、铝饱和度(A/NK、A/CNK)、化学蚀变指数(CIA)以及风化淋溶系数(ba)等风化地球指标在剖面中的垂向变化特征指示古风化壳风化作用处于炎热潮湿条件下强烈的化学风化强度。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一系列地球化学指标参数随着深度的变化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这些特征也同样表明风化壳是在母岩的基础上原地风化残积的产物。(3)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粘土矿物主要有伊利石、高岭石以及1.4nm粘土矿物,并含有少量的蒙脱石,粘土矿物组合类型为伊利石—高岭石—1.4nm粘土矿物(主要类型有蛭石/1.4nm过渡矿物、绿泥石/1.4nm过渡矿物等)—蒙脱石。古风化壳中存在的1.4nm过渡矿物和蛭石可能与潮湿淋滤的气候环境有关。发育在相同母岩之上的坭坪岙剖面与新岚剖面中蒙脱石含量的剧烈变化可能与古风化壳内部的滞水环境有关。(4)粘土矿物种类和组合特征以及化学风化指数CIA指示本次研究的三个古风化壳剖面在形成时期经历了炎热潮湿的气候环境;白玉坪古风化壳与本次研究的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粘土矿物组合的差异可能受古风化壳形成时间差异所影响;将古风化壳与四明山区域内现代风化壳中高岭石含量进行对比认为古风化壳形成时期的湿热程度高于现代风化壳。(5)三个古风化壳剖面中母岩为花岗岩的朱曹古风化壳剖面化学风化指数最低但低频磁化率值最高,表明朱曹剖面的磁化率高值受母质及气候因素影响的可能性较小,根据四明山地区特殊的地质条件认为母岩为花岗岩的朱曹剖面较高的磁化率值可能是受后期玄武岩覆盖所影响。朱曹剖面、坭坪岙剖面以及新岚剖面pH值由风化前锋向下逐渐增大,而低频磁化率具有逐渐减小的趋势,指示随着剖面深度的增加古风化壳的风化程度在逐渐减小,符合风化壳发育的一般规律。三个古风化壳剖面的低频磁化率与粒度组分含量以及代表性风化参数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因此在利用磁化率指标反演古气候时需谨慎。
罗兰[6](2020)在《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宇生核素埋藏测年研究》文中提出东亚地区早更新世人类遗址的年代测定对于研究早期人类演化和迁徙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第四纪年代学研究中,由于同期火山活动不活跃,缺乏可用于K/Ar(40Ar/39Ar)测年的物质,存在着从第四纪底界(~2.6 Ma)至铀系法的测年上限(~600 ka)这一绝对测年方法的“盲段”,大部分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年代只能靠磁性地层学及生物地层学等相对测年法获得。在中国北方,广泛分布的黄土沉积给古地磁定年提供了良好的测年物质,加上黄土–古土壤的年代序列已获得充分研究,大部分早期人类遗址的年代已经得到较好限定。然而,在南方地区,众多遗址存在于洞穴沉积或者颗粒较粗的河流相沉积中,无法获得古地磁测年的理想材料。在以红土堆积为代表的南方早期人类遗址中,由于长期高温多雨、化学风化强烈,普遍缺少适用放射性测年的材料以及可用于年代对比的古生物化石;在部分网纹红土中,还存在剩磁被重磁化的现象,导致古地磁判断的地磁倒转界线不准确。中国南方多个早更新世人类遗址依旧缺乏可靠的年代学支撑。26Al/10Be埋藏测年法是近二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法,其测年物质为第四纪沉积物中广泛分布的石英,可测定0.3–5 Ma以来的埋藏事件的年代。简单埋藏测年适用于埋藏厚度大于10 m的河流、洞穴沉积。26Al/10Be等时线埋藏测年法的提出不仅降低了对样品的埋藏要求,且可排除个别埋藏史复杂的样品,使该测年方法的可靠性和精度都有了很大提高。因此为广泛应用于各种沉积物的测年中。这一方法很好地弥补了之前测年手段的盲区,从而帮助解决我国早更新世人类遗址的年代问题。本文选取了中国南方红土堆积中典型的三个早期人类遗址,运用26Al/10Be埋藏测年法进行研究,从而进一步厘清早期人类迁移和演化的时间序列,以及中国南方红土普遍堆积的时间及古气候意义。安徽陈山旧石器遗址和百色盆地的高岭坡遗址都位于上覆网纹红土堆积的河流阶地上,是中国南方红土堆积中的两处典型遗址。陈山遗址的网纹红土中存在旧石器到新石器时代文化序列。该遗址的底部年代只有古地磁结果外推获得,缺乏放射性同位素年代。本研究采用简单埋藏测年对遗址底部砂样的埋藏年代进行测定,得到的结果为1.17±0.16 Ma。该年代结果与前人的古地磁年代结果一致。由于遗址的简单埋藏年代仅代表红土开始堆积地最小年代。该遗址的文化层始于网纹红土堆积,因此该年代也代表陈山遗址文化序列的起始年代。百色盆地高岭坡遗址是在盆地内右江四级阶地中众多考古遗址中的重要一个。新的发掘工作在该遗址发现了从底部到顶部处于不同时代的石器文化序列。同时,在该阶地网纹红土中上部发现的双面手斧改变了人们对东亚地区阿舍利文化的理解。高岭坡遗址底部砾石层的简单埋藏测年结果指示砾石层上覆网纹红土开始堆积的最小年代为1.37±0.12 Ma。该遗址砾石层顶部的网纹红土中发现的旧石器文化年代也与该地区网纹红土开始堆积的时间大致相同,为比该地区双面手斧文化更早一期的旧石器文化。陈山遗址和高岭坡遗址两个遗址的红土堆积年代显示,中国南方网纹红土开始至少于1.4–1.2 Ma时就开始堆积,较前人的古地磁结果或更老。元谋直立人遗址是中国重要的早期人类遗址之一。前人对该遗址的年代工作主要通过磁性地层学和古生物地层学获得,但不同学者的研究结果并不一致。对该遗址的年代存在着1.7 Ma和0.7 Ma两个不同的观点。本研究应用26Al/10Be等时线埋藏测年法对前人的古地磁年代结果进行检验,获得直立人化石层上方38 m的砾石层的埋藏年代为1.54±0.06(0.11)Ma。根据沉积速率推算出化石层的年代为1.72 Ma;根据地层关系,可至少将元谋人化石年代限定在1.78–1.54 Ma之间。这一结果与最近的古地磁年代结果一致。结合亚洲其他早期直立人遗址的年代,本研究支持早期人类在早更新世早期快速走出非洲到达亚洲的迁移模式。过去十多年间,26Al/10Be埋藏测年已在考古学、古人类学和地貌学研究中做出巨大贡献。伴随着方法学上的重大进步,埋藏测年法有望在这些领域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陈金牛[7](2020)在《闽西晚白垩世红层的古环境指示意义》文中认为中国东南地区沉积了一套中生代白垩纪广阔而深厚的陆相红色地层,是由偏红色调的碎屑岩沉积物构成,也称“红层”,而位于福建省西部的晚白垩世红层分布面积广,沉积典型,是研究古气候古环境变化的良好材料。目前,陆相白垩纪红层通常被认为是河湖相沉积,其古环境存在争论。本文以闽西晚白垩世红层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野外采样分析,以及对采取的连城剖面(LC)和冠豸山剖面(GZS)的红层179个样品进行系统的粒度分析、环境磁学、漫反射光谱、地球化学和古土壤分析等方法进行研究,探究闽西晚白垩世红层的古环境指示意义,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野外勘察和粒度结果显示,闽西晚白垩世红层的粒度组成主要以细的粉砂颗粒为主,黏土和砂含量较少,岩层为粉砂和砂互层,夹有薄层细粒砂砾层。粒度参数和粒度曲线表明沉积物搬运动力复杂。(2)闽西晚白垩世红层的磁性较低,主要载磁矿物为硬磁性矿物赤铁矿。地球化学参数显示闽西红层有较高的风化程度;稀土分配模式与上地壳(UCC)相似,表明颗粒经历了充分混合,物质为近源的混合沉积产物。(3)闽西晚白垩世红层虽然在沙县组上部发育了一定的古土壤特征,但是成壤程度不强,没有明显的古土壤粘化层(Bt)和钙积层(Bk),与地球化学反映的较强的风化不协调。由此推断红层沉积物在沉积前已在源区经过相当程度的风化过程,之后经过混合动力搬运沉积在盆地,沉积后风化成壤弱。可见,红层本身并不能直接反映沉积区环境,需结合古土壤发育特征判断沉积环境特征和变化,从而为白垩纪红层古环境研究提供新的思路。(4)闽西晚白垩世红层表现为相对干旱半干旱的古环境,红层中主要的着色矿物赤铁矿主要形成于源区,反映了地表透水性良好的干燥氧化条件。
刘力[8](2020)在《长江三角洲东部风尘堆积铁氧化物含量及古气候意义》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东部风尘堆积是我国第四纪黄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古环境信息,对揭示我国东部地区晚第四纪沉积环境演变和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具有重要意义。赤铁矿(Hm)和针铁矿(Gt)作为成土过程的重要产物,其含量变化与气候干湿的变化有一定联系。现代反射光谱技术的发展使基于漫反射光谱快速半定量反演铁氧化物含量成为可能。以往的相关研究主要在我国西北地区全面开展,东部下蜀黄土虽然也开展了初步的工作,但研究的深度有待挖掘,同时也有待将相关研究向岛屿黄土、硬粘土中的Hm和Gt记录的古环境意义方向拓展。本文选取岛屿黄土和硬粘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漫反射光谱的影响因素,分析漫反射光谱特征,建立光谱参数与铁氧化物含量之间的校准方程,反演相关剖面的Hm和Gt记录。同时结合元素地球化学、磁学特征分析和光释光建立的年代框架,探讨岛屿黄土、硬粘土中蕴含的古气候演变信息及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青浦孔(QP)硬粘土光释光年代测定的结果显示:钻孔深度25m、26m和27m处3个光释光年代样品,测试结果分别为25.5±1.6 ka、47.1±3.0 ka和107.0±4.9ka。由此,本文研究的QP硬粘土为晚更新世第二层硬粘土,与东部嵊山岛(SSD)黄土一样,同属于晚更新世以来的沉积。(2)铁氧化物是影响漫反射光谱的主要因素。建立光谱参数与铁氧化物含量的校准方程,除QP硬粘土Gt校准方程以外,其他校准方程均通过自检验和游离铁检验,表明定量结果可信。硬粘土中Gt校准方程适用性差,推测是由于Hm对Gt的干扰更显着,或受基体效应和铝替代作影响,使校准方程结果产生偏差。(3)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QP、SSD两剖面形成环境较为湿润。其中含钙、钠硅酸盐矿物优先从母质中去除,含钾矿物相对残留,使剖面沉积物整体处于中等风化阶段,与其他剖面风化强度强弱关系为:UCC<洛川黄土<镇江下蜀土≈洛川古土壤<陆源页岩<QP<SSD黄土<宣城风成红土。(4)硬粘土中Gt含量较高,推测受海侵作用影响,原来处于氧化环境的硬土层处于还原环境,形成大量针铁矿,同时使得沉积物色调发生变化。(5)SSD黄土中Hm、Gt和Hm/G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3%、1.1%、0.27。QP硬粘土中Hm、Gt和Hm/Gt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1.17%、0.1,游离铁(Fed)平均含量为1.8%。SSD黄土和QP硬粘土中蕴含MIS 53古气候信息,综合指标分析认为:约10789 ka BP时期对应于MIS5阶段,气候较湿润,风化作用较强,在湿润环境中有干期波动;约8959 ka BP时期对应于MIS4,气候干冷,风化作用较弱,此时全球冰川发育,海面逐渐下降,大陆面积增加;约5934 ka BP时期对应于MIS3阶段,整体气候湿润,风化作用较强。约3425.5ka BP时期对应于MIS3a的后期,气候偏湿润,此时QP地区遭遇海侵作用影响,导致硬粘土的色调发生变化,并出现贝壳碎屑。在3936 ka BP、46±4 ka B.P.和69±3 ka B.P.Hm/Gt的高值可能是35.9ka BP、50ka BP和66ka BP时期重要的冷事件的响应。
黄颖[9](2020)在《中亚热带地区加积型红土稀土元素分馏特征及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说明加积型红土作为中国南方的典型陆相沉积,是我国中亚热带地区第四纪古环境研究的良好地质载体。加积型红土的典型剖面自下而上通常由网纹砾石层、网纹红土层、均质红土层、黄棕色土层等沉积单元构成,其沉积特征、成因、理化性质、形成年代、环境记录等方面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但在物源、网纹化机制等方面尚存争议。本文选择中亚热带地区20个加积型红土样品,利用沉降法和筛析法将样品分离为<2μm、2~4μm、4~10μm、10~32μm、32~63μm和>63μm等六个粒级组分,利用ICP-MS测试全岩样品及6个粒级组分的稀土元素(REE),在此基础上开展稀土元素组成、分布及粒级效应研究,以充分认识各类样品REE分馏特征,进而解译加积型红土的风化特征、物源信息,为进一步认识加积型红土的发育环境奠定基础。初步得到以下结论:(1)加积型红土各类样品的REE总量略有差异,但分布模式较为相似。网纹红土、网纹黄棕色土、均质红土、黄棕色土全岩样品的∑REE变化于105.64μg/g~244.95μg/g之间,均值分别为153.14μg/g、168.71μg/g、156.16μg/g、224.47μg/g。REE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均呈斜率为负值的“L”型配分模式,La-Eu之间曲线较陡,Gd-Lu之间曲线较为平缓,Eu负异常。从轻重稀土分馏特征看,LREE/HREE值以黄棕色土样品最高(9.64),其次是均质红土(9.06)和网纹黄棕色土(8.29),网纹红土则最低(7.21)。进一步分析发现,网纹红土、网纹黄棕色土、均质红土样品的LREE淋失程度明显高于黄棕色土,因此LREE/HREE值指示样品间风化程度存在差异,四类样品中网纹红土风化程度最强,黄棕色土风化程度最弱。(2)20个样品的分粒级REE测试表明,REE存在粒级间分馏效应。总体看,各样品2~4μm粒组REE含量最高;<2μm、4~10μm和10~32μm粒组REE含量偏低;32~63μm和>63μm粒组REE含量的变幅最大,特别是两类网纹化样品>63μm粒组REE含量变幅很大(25.71μg/g~596.88μg/g),这意味着加积型红土各类样品粗粒组分的物质来源具有复杂性。同时,网纹红土与网纹黄棕色土样品>63μm粒组REE含量的分异与Ce元素含量的异常密切相关,前者该粒组Ce含量变化于12.34μg/g~363.31μg/g之间,后者介于133.45μg/g~392.72μg/g之间,暗示Ce元素地球化学行为可能与网纹化有一定联系。以δCe来衡量Ce元素的异常状况,黄棕色土>63μm组分δCe值最低,均值0.94;均质红土最高,均值5.91;网纹红土和网纹黄棕色土均值分别为3.02和2.75。基于Ce为变价元素且强氧化环境下更易于高价态富铈原理,初步推测δCe值与沉积物的氧化还原环境相关。均质红土δCe异常程度高,土体氧化性最强;黄棕色土风化程度较弱,δCe异常程度不明显;网纹红土与网纹黄棕色土则可能是氧化还原交替的环境。部分网纹红土“红基质”与“白网纹”样品的分粒级REE测试结果也表明,红基质样品各粒级δCe值高于白网纹样品,白网纹应该是局部还原环境的产物。(3)具有物源指示意义的δEu、Eu/Sm、Sm/Nd、La/Nd等参数的比较发现,加积型红土四类样品的全岩组分δEu值(变化于0.65~0.70)、Eu/Sm值(变化于0.19~0.21)、Sm/Nd值(变化于0.16~0.18)均接近,但La/Nd值存在一定差异,网纹红土(1.38)和均质红土(1.40)明显高于网纹黄棕色土(1.27)和黄棕色土(1.23),这可能暗示前两类样品与后两类样品的物源不完全一致。分粒级REE测试显示,各类样品<2μm和2~4μm粒组的δEu值十分一致;而4~10μm、10~32μm、32~63μm、>63μm粒组上δEu值存在差异,表明加积型红土在<2μm和2~4μm粒组上物源一致,且δEu基本不受风化干扰,但在4~10μm、10~32μm、32~63μm,>63μm粒组上存在物源差异。鉴于粉砂(4~63μm)是加积型红土的优势粒级,本文利用物源指数(PI)判别法,在δEu、(Sm/Nd)N、(Nd/Eu)N、(Nd/Yb)N、(Eu/Sm)N、(Gd/Ho)N、(Eu/Gd)N等REE特征参数值的基础上,选择北方黄土和长江沉积物为端元1和端元2,对加积型红土4~10μm、10~32μm、32~63μm粒级PI值进行计算,其结果介于0.42~0.56之间,属混合源。相比之下,黄棕色土粉砂物源受远程物质影响更大,PI值0.42~0.51,网纹红土和均质红土则受到较多近源物质的影响,PI值0.50~0.56。各类样品>63μm粗粒的δEu分异巨大,主要受近源物质影响,且粗粒矿物来源与组成具有复杂性。这与该粒级各类样品间Ce元素的分异和REE特征的差异相吻合。加积型红土REE的粒级分馏特征较好地分离了风化与物源信号,为加积型红土的风化特征与物源信息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4)加积型红土各类样品的全岩与分粒级稀土元素分馏特征,记录了中亚热带地区第四纪环境演化信息。网纹红土和均质红土REE淋失显着、Ce明显富集、δEu分异较大、PI>0.50等特征表明,网纹红土与均质红土主要受近源物质影响,物源具复杂性;风化强烈,形成于氧化还原兼具或高氧化的环境,指示我国中亚热带地区中更新世气候整体湿热或温暖。黄棕色土REE淋失程度相对较弱,与网纹红土和均质红土相比,增加了远程物源信息,指示了中更新世晚期以来中亚热带地区气候转凉,东亚冬季风加强和亚洲内陆干旱化加剧的信号,从而长江以南地区黄棕色沉积中增加了远源粉尘的贡献。
曾永耀,高磊,赵文青,赵涛[10](2020)在《中国南方红土磁化率的古气候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土-古土壤的磁化率作为反演古气候演化的物理参数在中国、中亚、欧洲和北美等地均得到了证实,被广泛用于海陆气候对比和定量重建古气候。自此之后,不同学者尝试将磁化率反演古环境的应用范围从黄土-古土壤扩大到中国南方红土。然而对磁化率这一物理参数能否作为反演古气候的代用指标完全适用于中国南方红土依然存在很大分歧,甚至是截然相反的认识。显然要准确理解红土磁化率是否具有明确的古气候意义,就需要研究黄土-古土壤磁化率之所以能作为古气候代用指标的物理化学机制,以及红土沉积物是否和黄土-古土壤一样具有相似的磁性矿物形成机理。因此本文在总结黄土-古土壤磁学性质(磁性矿物的形成机理、磁性矿物的种类及粒度特征)的基础上,来讨论红土磁化率参数是否具有明确的古气候意义。
二、Mineral magnetism of quaternary red earth in Eastern China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Mineral magnetism of quaternary red earth in Eastern China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第四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的第四系划分 |
1.1 下更新统泥河湾阶 |
1.2 中更新统周口店阶 |
1.3 上更新统萨拉乌苏阶 |
2 中国陆相第四系代表性地层单元 |
2.1 黄土-古土壤序列 |
2.2 沙漠及戈壁 |
2.3 网纹红土 |
2.4 河湖相及山麓堆积 |
2.4.1 北方区 |
2.4.2 青藏高原区 |
2.4.3 南方区 |
2.5 洞穴及裂隙堆积 |
2.6 其他岩石地层类型 |
3 中国海相第四系代表性地层单元 |
3.1 碎屑堆积 |
3.2 生物礁沉积 |
4 结论 |
(2)辽东半岛南部古风化壳发育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风化壳及风化作用研究进展 |
1.2.2 风化壳的发育特征研究进展 |
1.2.3 磁化率在古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
1.2.4 孢粉在古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
1.2.5 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分析在古环境中的研究进展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图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点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区域位置 |
2.2 地形地貌特征 |
2.3 气候水文特征 |
2.3.1 气候特征 |
2.3.2 水文特征 |
2.4 区域地质构造特点 |
2.4.1 地层与岩性特征 |
2.4.2 大地构造背景 |
2.5 土壤及植被概况 |
3 样品采集及样品分析测试方法 |
3.1 剖面选择及样品采集 |
3.2 样品分析测试 |
3.2.1 地球化学元素测定 |
3.2.2 粒度分析 |
3.2.3 磁化率测定及计算方法 |
3.2.4 孢粉分析 |
3.2.5 扫描电镜实验方法 |
4 辽东半岛南部卧龙剖面古风化壳古环境要素分析 |
4.1 地球化学元素特征分析 |
4.1.1 主量元素变化特征 |
4.1.2 主量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
4.1.3 微量元素变化特征 |
4.1.4 元素活动性及主要矿物变化 |
4.2 粒度特征分析 |
4.2.1 粒度组成 |
4.2.2 粒度参数 |
4.2.3 粒度频率分布曲线 |
4.2.4 粒度结构参数散点图 |
4.2.5 粒度累积曲线 |
4.2.6 概率累积曲线 |
4.3 磁化率分析 |
4.4 孢粉分析 |
4.4.1 孢粉鉴定结果 |
4.4.2 孢粉组合分析 |
4.4.3 孢粉组合反映的环境特征 |
4.5 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分析 |
4.5.1 石英颗粒宏观特征分析 |
4.5.2 石英颗粒微观形态 |
5 讨论 |
5.1 卧龙剖面风化壳发育阶段 |
5.2 典型剖面对比分析 |
5.2.1 化学元素对比分析 |
5.2.2 粒度对比分析 |
5.2.3 磁化率参数对比分析 |
5.3 磁化率在古风化壳中的应用探讨 |
5.3.1 卧龙剖面磁化率与粒度的相关关系 |
5.3.2 卧龙剖面磁化率与地球化学参数的相关关系 |
5.4 卧龙剖面成因分析 |
5.5 辽东半岛南部红色古风化壳年代学讨论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3)加积型红土矿物组成特征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加积型红土年代学及古环境研究 |
1.2.1 年代学研究 |
1.2.2 古环境演化研究 |
1.3 矿物学在古气候重建中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剖面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剖面与样品选取 |
2.2 实验方法 |
2.2.1 粘粒组分提取 |
2.2.2 粘土矿物定向片的制定与测试 |
2.2.3 重矿物分离与鉴定 |
第三章 粘土矿物的定性及半定量分析 |
3.1 X射线衍射分析(XRD)的基本原理 |
3.2 粘土矿物的定性分析 |
3.3 粘土矿物的半定量化分析 |
3.3.1 粘土矿物半定量的计算方法 |
3.3.2 粘土矿物的相对含量 |
3.4 伊利石结晶度及K/I比值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重矿物组成特征及其环境意义 |
4.1 种类及含量 |
4.2 组合特征及特征指数 |
4.3 重矿物组分控制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JL剖面矿物组成特征记录的东亚季风的演化 |
5.1 主成分分析结果及其古环境解释 |
5.1.1 主成分分析结果 |
5.1.2 主成分PCA F1 的古环境指义 |
5.1.3 古气候代用指标记录及特征 |
5.2 JL剖面矿物组成对东亚冬季风演化的指示 |
5.2.1 早更新世晚期-中更新世早期 |
5.2.2 中更新世晚期以来 |
5.3 网纹红土形成与东亚夏季风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4)旬邑红粘土序列记录的东亚古季风和古环境变迁 ——基于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概况及进展 |
1.2.1 红粘土研究概况及进展 |
1.2.2 岩石磁学研究概况及进展 |
1.2.3 磁组构在沉积岩研究中的应用及进展 |
1.3 研究思路及样品的加工和实验测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工作流程 |
1.4 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工作量 |
1.4.2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2.1 研究区地质地理背景 |
2.2 旬邑晚新生代沉积地层研究进展 |
2.2.1 磁性地层学研究进展 |
2.2.2 古气候学和古环境学研究进展 |
第三章 研究剖面特征 |
3.1 采样剖面特征 |
3.2 旬邑上墙红粘土剖面描述 |
第四章 旬邑上墙红粘土剖面研究结果 |
4.1 磁化率对比与年代学框架的构建 |
4.2 岩石磁学实验结果 |
4.2.1 物质的磁性和岩石中常见的磁性矿物简介 |
4.2.2 岩石磁学简介及研究内容 |
4.2.3 K-T曲线实验结果和讨论 |
4.2.4 三轴等温热退磁实验结果和讨论 |
4.3 磁组构研究结果 |
4.3.1 磁组构简介 |
4.3.2 磁组构在重建古风向中的应用实例 |
4.3.3 磁组构实验结果及讨论 |
4.4 旬邑上墙红粘土记录的亚洲风系和古环境信息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岩石磁学结论 |
5.2 磁组构研究结论 |
5.3 存在的问题 |
5.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东部四明山古风化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风化壳与风化作用 |
1.2.2 风化壳的发育特征研究 |
1.2.3 风化壳的定年研究 |
1.2.4 古风化壳、古土壤的古气候环境意义 |
1.2.5 四明山古夷平面成因与演化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概况 |
2.2 气候特征 |
2.3 地质地貌特征 |
2.4 土壤与植被特征 |
第三章 样品采集与研究方法 |
3.1 样品采集及剖面特征 |
3.2 研究方法 |
3.2.1 粒度 |
3.2.2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
3.2.3 粘土矿物XRD测试 |
3.2.4 磁化率 |
3.2.5 pH值 |
第四章 实验分析与结果 |
4.1 粒度特征 |
4.1.1 粒度分布特征 |
4.1.2 粒度参数特征 |
4.2 常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 粘土矿物XRD分析 |
4.3.1 粘土矿物定性与半定量分析 |
4.3.2 粘土矿物组合与分布特征 |
4.4 pH值及磁化率特征 |
第五章 讨论 |
5.1 元素的迁移与富集特征 |
5.2 地球化学指标参数及化学风化强度 |
5.3 四明山古风化壳发育时期的古气候环境探讨 |
5.3.1 古风化壳粘土矿物成因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 |
5.3.2 四明山典型古风化壳与世界各地现代风化壳的对比 |
5.3.3 古风化壳低频磁化率与粒度和风化参数的相关关系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宇生核素埋藏测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中国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年代研究进展 |
1.2.1 中国北方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年代研究现状 |
1.2.2 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年代研究现状 |
1.3 第四纪常用测年方法 |
1.3.1 相对测年法 |
1.3.2 放射性测年方法 |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宇生核素埋藏测年法原理 |
2.1 原地宇生核素~(26)Al和~(10)Be的产生机制 |
2.1.1 原地~(26)Al和~(10)Be的产生 |
2.1.2 影响26Al和~(10)Be生成速率的因素 |
2.2 ~(26)Al/~(10)Be埋藏测年法的原理 |
2.2.1 原地宇生核素的累积 |
2.2.2 原地宇生核素的衰减 |
2.2.3 简单埋藏测年法 |
2.2.4 ~(26)Al/~(10)Be等时线埋藏测年法 |
2.3 埋藏测年法的测年范围与误差来源 |
2.3.1 测年范围 |
2.3.2 误差来源 |
2.4 ~(26)Al/~(10)Be埋藏测年法的应用及发展方向 |
2.4.1 ~(26)Al/~(10)Be埋藏测年法在考古学的应用 |
2.4.2 ~(26)Al/~(10)Be埋藏测年法发展方向 |
第三章 ~(26)Al/~(10)Be埋藏测年法采样要求及实验方法 |
3.1 野外采样要求 |
3.2 实验方法 |
3.2.1 石英提纯 |
3.2.2 化学分离 |
3.3 实验数据处理 |
第四章 安徽陈山遗址简单埋藏测年研究 |
4.1 陈山遗址研究背景 |
4.2 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 |
4.2.1 区域概况 |
4.2.2 样品采集 |
4.3 简单埋藏测年结果及讨论 |
4.3.1 简单埋藏年代结果及可信度分析 |
4.3.2 陈山遗址的年代及古人类活动 |
4.3.3 长江中下游地区网纹红土的年代及其气候意义 |
第五章 百色盆地高岭坡遗址简单埋藏测年研究 |
5.1 高岭坡遗址研究背景 |
5.2 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 |
5.2.1 区域概况 |
5.2.2 样品采集 |
5.3 简单埋藏测年结果及讨论 |
5.3.1 简单埋藏测年结果及可信度分析 |
5.3.2 高岭坡遗址旧石器文化的年代 |
5.3.3 阿舍利旧石器文化的扩散 |
5.3.4 中国南方网纹红土的沉积来源及堆积年代 |
第六章 云南元谋直立人遗址等时线埋藏测年研究 |
6.1 元谋直立人遗址研究背景 |
6.2 区域概况及样品采集 |
6.2.1 区域概况 |
6.2.2 样品采集 |
6.3 ~(26)Al/~(10)Be等时线埋藏测年结果及讨论 |
6.3.1 简单埋藏测年结果 |
6.3.2 等时线埋藏测年结果 |
6.3.3 元谋人遗址的年代 |
6.3.4 早更新世人类的迁移路线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闽西晚白垩世红层的古环境指示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 研究背景 |
1.1.2 国内外白垩纪地层研究 |
1.1.3 红层的古气候古环境研究 |
1.2 选题依据和拟解决的问题 |
1.2.1 选题依据 |
1.2.2 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问题 |
1.3 工作量表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和实验方法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剖面信息及样品采集 |
2.3 实验方法 |
2.3.1 粒度参数测量 |
2.3.2 环境磁学参数测量 |
2.3.3 漫反射光谱测量 |
2.3.4 地球化学元素测量 |
2.3.5 古土壤薄片制备与观察 |
2.4 粒度方法及参数意义 |
2.5 环境磁学的原理、应用及参数意义 |
2.5.1 环境磁学的原理 |
2.5.2 环境磁学的应用 |
2.5.3 环境磁学的参数意义 |
2.6 漫反射光谱方法 |
2.7 地球化学方法及参数意义 |
2.8 古土壤辨别和微观方法 |
第三章 闽西晚白垩世红层的粒度特征 |
3.1 粒度特征 |
3.2 小结 |
第四章 闽西晚白垩世红层的磁学和漫反射光谱特征 |
4.1 磁学特征 |
4.1.1 高温磁学特征 |
4.1.2 磁滞回线特征 |
4.1.3 常温磁学特征 |
4.2 漫反射光谱特征 |
4.3 小结 |
第五章 闽西晚白垩世红层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5.1 常量元素 |
5.2 稀土元素 |
5.3 小结 |
第六章 闽西晚白垩世红层的古土壤特征 |
6.1 古土壤识别方法 |
6.2 样品古土壤特征 |
6.3 小结 |
第七章 讨论 |
7.1 红层风化沉积和磁学特征以及成壤分析 |
7.2 古土壤的认识和红层成壤探讨 |
7.3 古环境分析与探究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不足与展望 |
附录1 常量元素含量以及地球化学参数表 |
附录2 REE含量以及分馏特征参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长江三角洲东部风尘堆积铁氧化物含量及古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中国东部黄土研究现状 |
1.2.2 岛屿黄土研究现状 |
1.2.3 硬粘土研究现状 |
1.2.4 基于漫反射光谱的Hm和 Gt定量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
1.4 论文工作量与技术路线 |
1.4.1 论文工作量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域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气候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植被与土壤 |
2.2 剖面与钻孔描述 |
2.3 光释光年代分析 |
2.4 实验测试方法 |
第三章 铁氧化物的光谱鉴定和定量分析 |
3.1 铁氧化物光谱特征 |
3.2 铁氧化物混合梯度实验 |
3.2.1 纯Hm序列光谱 |
3.2.2 纯Gt序列光谱 |
3.2.3 Hm、Gt混合序列 |
3.3 校准方程的建立 |
3.3.1 SSD黄土校准方程的建立 |
3.3.2 QP硬粘土校准方程的建立 |
3.4 校准方程的检验 |
3.4.1 标样自检验 |
3.4.2 游离铁检验 |
第四章 铁氧化物含量及其他理化特征 |
4.1 漫反射光谱特征 |
4.2 铁氧化物含量特征 |
4.2.1 Hm、Gt的古气候意义 |
4.2.2 Hm、Gt含量阶段性变化 |
4.2.3 小结 |
4.3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3.1 地化指标环境意义 |
4.3.2 常量元素含量特征 |
4.3.3 微量元素含量特征 |
4.3.4 化学风化强度特征 |
4.3.5 元素迁移特征 |
4.3.6 小结 |
4.4 磁化率特征 |
4.4.1 磁化率环境意义 |
4.4.2 磁化率含量特征 |
4.4.3 小结 |
第五章 讨论 |
5.1 漫反射光谱影响因素 |
5.2 硬粘土中Gt校准方程适用性差的原因分析 |
5.2.1 Hm干扰 |
5.2.2 基体效应影响 |
5.2.3 铝替代作用影响 |
5.3 岛屿黄土和硬粘土沉积环境特征 |
5.3.1 铁氧化物含量 |
5.3.2 常量元素组成及含量 |
5.3.3 磁化率特征 |
5.4 长江三角洲晚更新世古气候演化特征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亚热带地区加积型红土稀土元素分馏特征及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加积型红土研究进展 |
1.2.1 年代学研究 |
1.2.2 环境记录研究 |
1.2.3 物源研究 |
1.2.4 网纹化机制研究 |
1.3 稀土元素化学性质及地学应用 |
1.3.1 稀土元素的性质 |
1.3.2 稀土元素的应用 |
1.3.3 加积型红土稀土元素研究进展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工作量统计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工作量统计 |
2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概况 |
2.1.2 中亚热带红土类型与分布 |
2.2 研究剖面与样品选取 |
2.2.1 野外考察与剖面遴选 |
2.2.2 剖面概况 |
2.2.3 样品选择 |
2.3 研究方法 |
2.3.1 实验分析 |
2.3.2 数据分析 |
3 加积型红土全岩样品稀土元素特征 |
3.1 稀土元素含量 |
3.2 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
3.3 稀土元素特征参数 |
4 加积型红土稀土元素粒级效应研究 |
4.1 稀土元素粒级分馏特征 |
4.1.1 稀土元素含量的粒级分布 |
4.1.2 不同粒级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
4.1.3 稀土元素特征值粒级分异 |
4.2 稀土元素特征粒级效应的影响因素 |
4.2.1 细粒组分 |
4.2.2 粗粒组分 |
4.3 稀土元素粒级分馏的风化与物源指示 |
4.3.1 风化程度差异 |
4.3.2 物源指示意义 |
5 稀土元素分馏与加积型红土形成环境 |
5.1 网纹化过程的气候背景 |
5.2 加积型红土记录的环境变化 |
6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中国南方红土磁化率的古气候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黄土-古土壤的磁学性质 |
1.1 黄土-古土壤磁性矿物的形成机理 |
1.2 黄土-古土壤磁性矿物的种类 |
1.3 黄土-古土壤磁性矿物的粒度特征 |
2 中国南方红土概况及其磁学性质 |
2.1 中国南方红土概况 |
2.2 中国南方红土磁学性质 |
2.2.1 中国南方红土磁性矿物的种类 |
2.2.2 中国南方红土磁性矿物的粒度特征 |
3 讨论 |
3.1 黄土-古土壤磁化率古气候意义的物理化学机制 |
3.2 部分南方红土磁化率参数具有古气候意义的原因 |
3.3 部分南方红土磁化率参数不能反映古气候变化的原因 |
4 结论 |
四、Mineral magnetism of quaternary red earth in Eastern China and Its paleoenvironmental significance(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第四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孙蕗,邓成龙,郝青振,刘彩彩,易亮,刘平,高新勃,熊建国,杨石霞,葛俊逸. 地层学杂志, 2021
- [2]辽东半岛南部古风化壳发育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D]. 段一明.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8)
- [3]加积型红土矿物组成特征记录的东亚季风演化[D]. 张晓.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4]旬邑红粘土序列记录的东亚古季风和古环境变迁 ——基于岩石磁学和磁组构特征[D]. 荆雪媛. 西北大学, 2021(12)
- [5]中国东部四明山古风化壳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D]. 王文华.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6]中国南方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宇生核素埋藏测年研究[D]. 罗兰.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7]闽西晚白垩世红层的古环境指示意义[D]. 陈金牛. 福建师范大学, 2020(12)
- [8]长江三角洲东部风尘堆积铁氧化物含量及古气候意义[D]. 刘力.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9]中亚热带地区加积型红土稀土元素分馏特征及环境意义[D]. 黄颖.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1)
- [10]中国南方红土磁化率的古气候意义研究[J]. 曾永耀,高磊,赵文青,赵涛.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