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应该让《江雪》“舞”起来——古诗《江雪》教学刍议(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兰[1](2019)在《“南荒”体验与生命吟唱 ——柳宗元永州、柳州诗歌研究》文中提出柳宗元有着长达十四年的贬谪“南荒”生涯,其中贬永州司马十年,除柳州刺史四年。这两个时期是其诗歌主要创作时期,传世诗歌作品共计160篇,成就不凡,在名家迭出的中唐诗坛占有一席之地。漫长的“南荒”生涯,使柳宗元有充足的时间去观察、体验南土的风物。永州之山水,柳州之民俗,尽入诗中。柳宗元以中原文化为背景来观照永州、柳州两地的自然环境、文化氛围、民风民俗等,形成了独特的南荒体验。变化始终存在。永州时期,柳宗元的心绪趋于沉潜,使得他可以细致观察永州的山水,感受其清幽之美。柳州时期,情感则愈加怨愤,诗歌的意象选取、表达方式都迥异于永州。元和十年,柳宗元奉诏返京,旋出为柳州刺史,在永州等待了十年的量移期盼破灭,情感转而变为激愤。这一变化直接影响到其对柳州风物的体验。换言之,柳宗元诗歌得“南荒”之助。永州山水主幽峭,柳州民俗多险怪,都呈现在柳诗中,形成相应的诗歌风格,前者清幽孤峭,后者冷峻愤悱。因此,本文从“体验”的视角出发,考察柳宗元在“南荒”如何感知、体味其自然环境、人文氛围等并将其内化为生命的一部分,又如何在创作中将个人的人生遭际、生存状态与“南荒”体验融为一体继而影响到其诗歌艺术风格的变化。这种基于“南荒”体验的诗歌创作情形同样也体现在刘禹锡和韩愈身上,通过“刘柳”和“韩柳”的比较研究,探索诗人性格差异与谪居时长等因素对“南荒”体验和诗歌创作的影响。
王群[2](2014)在《学校古典诗歌教育之中日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古典诗歌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也是日本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学校教育中,古典诗歌被看做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学校古典诗歌教育对引领学生探索古典诗歌中的丰富的思想意蕴,汲取古代诗歌文化中独特的艺术营养有重要作用。始于奈良时代的日本古典诗歌教育拉开了日本汉文学的序幕,同时也丰富了日本本土文学,到现在还将古典诗歌作为国语必修内容。本文以中国小学至高中阶段,日本高中阶段现行国语教科书为研究文本,以两国学校教科书中收录古典诗歌作品为研究对象,对两国学校古典诗歌教育进行对比研究。通过比较研究发现,中日在古典诗歌认知上既有相同的一面,又有不同的一面。认知相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对诗人生平背景、意象意境以及部分诗歌的主题思想的理解基本相同。如《春晓》中的“花落”象征惜春,《江雪》中的“蓑笠翁”象征归隐。在诗歌意境理解上,中日学校古典诗歌教育都认为《登鹳雀楼》开阔雄浑,《江雪》沉寂清冷。在诗歌主题理解上,《望庐山瀑布》叹雄伟之景致,《枫桥夜泊》写难言之愁情,《江雪》显孤傲之气节,《黄鹤楼》抒思乡之情怀,《饮酒》悟生活之真意。认知不同之处主要表现在,对部分诗歌主题思想的理解上存在差异。日本在理解诗歌主题、诗人感情时有两个趋势:一是淡化诗人创作的政治背景因素,如在日本学校国语教科书对《江南春》的鉴赏中只见对杜牧艺术手法的分析,而不见借古讽今之意的理解。另一个趋势是,在理解诗情时深入分析诗人经历和诗语典故对诗情表达的影响。如分析《春晓》时,更深层次联系到了孟浩然的“高士”形象。另外,中日教科书在古典诗歌选篇上也各有特色。诗型上,中国语文教科书中的古代诗歌有韵文诗、韵文词、韵文曲。韵文诗有古体诗和近体诗之分。古体诗中有四言古诗、五言古诗、七言古诗和乐府。近体诗中有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绝句、七言律诗。但是日本国语教科书中收录的古典诗歌基本为唐代绝句和律诗,只有少数的古体诗。在主题上,除了两国教科书中都收录的送别诗、望乡诗、边塞诗、咏物诗之外,中国《语文》教材中还注重选择抒发爱国主义感情的古典诗歌,如陆游的《示儿》;表达诗人豪情壮志的古典诗歌,如曹操《观沧海》;描写童真童趣的古典诗歌,如高适的《村居》等。而日本国语教科书还选择了反映中日两国文化交流的古典诗歌,如钱起的《送僧归日本》;日本典籍中经常引用的古典诗歌,如杜甫的《春望》;注重选择表达幽居情趣的古典诗歌,如王维《鹿柴》;不回避风花雪月爱情诗,如乐府《上邪》;以及选取日本古典诗歌人作品。
王雨柠[3](2018)在《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受到语文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但从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翻转课堂视阈下的小学语文文体教学设计研究少之又少。鉴于此,本论文从“古诗词”这类文体出发,力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建构出一套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型和方案,为小学一线教师开展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提供可资借鉴的范式。本研究整理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并论述翻转课堂对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的价值。本研究还提出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模型和方案。本文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选题缘由、选题意义、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案。第二章为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即分别提出了“教学设计”、“翻转课堂”、“古诗词”和“古诗词教学”的概念和相关理论。第三章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基础上分析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成因,并通过课堂观摩分析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的问题,以及分析了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优点。第四章为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模型——五大原则即自主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和情感体验原则;模型即“四阶段四模块”,是笔者基于前人的研究自己总结的。第五章以《题乌江亭》和《芙蓉楼送辛渐》为例,结合“双四模型”,设计出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方案,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个部分。第六章为总结与展望,即梳理结论、反思问题、提出展望。本研究弥补了翻转课堂下小学语文某一类文体教学设计研究的不足,丰富了翻转课堂下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研究的理论指导,并对翻转课堂下古诗词教学设计在小学阶段的研究有所助益。本研究试图将翻转课堂引入小学古诗词教学中,以期解决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此外,本研究制定的方案也为用翻转课堂模式开展古诗词教学的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李雪琴[4](2020)在《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儿童想象力的培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思维发展与提升”被列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范畴,想象是重要的思维素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7年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思维培养的目标,强调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培养想象力。想象是儿童独特的存在方式。小学阶段是儿童想象力发展的黄金期,是培养儿童想象力的关键期。小学诗歌内容贴近儿童生活,语言简洁富于节奏、画面感、跳跃性强,充满趣味,是培养儿童想象力的载体,笔者将对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培养儿童想象力的策略进行研究。本文分四章论述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儿童想象力培养的必要性、具体要求、教学中的不足及具体策略。第一章是绪论,探究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儿童想象力培养的研究意义、想象力等关键词界定、研究目标和内容、运用的研究方法以及关于想象力国内外研究现状。第二章旨在探讨儿童想象力培养的理论基础、特征与要求。着重从儿童奇幻自由性、形象唯我性、游戏创造性、情感趣味性、个体差异性的心理独特性理论出发,根据萨特文学想象理论的期待和预测,创造自由想象空间。刘勰“神思”中“虚静·自由、博见·贯一、情变·辞令”理论,确立了培养儿童想象力的基本特征,即现实事物的拼接,相似形象的转换;物我统一,异想天开;打破常规,超越时空界限等。接着明晰了儿童想象力的构成要素和培养内容。最后从小学低段儿童心理独特性、课标要求、教材诗歌内容明确想象力培养的基本要求。第三章旨在利用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儿童想象力培养的现状,并分析现状成因,主要有以下原因:学生体验不丰富,情感推动力不足,文字与表象不能互转,教学方式成人化,无视儿童心理、想象特点等。第四章旨在提出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培养儿童想象力遵循的原则和思路及具体策略方法。如积累表象,奠定想象基础;培养再造想象力的策略,图文结合策略,言象结合策略,心理成像策略;培养创造想象力的策略,营造自由氛围法,情感情趣推动法,游戏创造法,实物联系组合法,“窥象运斤”,引导想象文质并重法等。
殷学国[5](2010)在《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意在解蔽和构建——解除关于渔樵母题单一象征的成见,呈现其复杂而富于张力的意蕴结构,阐发贯注其中的关于和平、自由、安宁的人生理想和文化精神,构建中国诗学母题理论和研究范式。中西诗学母题观念的错位造成的理论与研究实践之间的悬隔,凸显出母题观念中西会通的必要性。以普遍的人生情境为共通内核,借鉴西方母题理论的结构模式,充实以中国传统诗学内涵,不失为二者会通的可能性路径。通过母题观念的中西会通,为中国诗学母题研究提供理论根据和结构模式。文学史的梳理描述了渔樵母题,从先秦至近代,在语典和主题意蕴方面的衍生轨迹和趋势,揭示出渔樵母题在不同阶段、不同文体中的表现特征。史的描述有助于清理出渔樵母题中有关思想命题、典型意象和经典接受等方面的材料线索。就思想命题而言,材与不材涉及人生价值取舍的问题,有情无情关系文化立场的抉择,青山青史属于历史评价标准的问题。三个命题皆关涉传统文化基本观念,渔樵母题文学作品对这些命题作出了富有启示意义的应答。典型意象属于渔樵母题的物象符号,代表了士人思想生命的三个维度。严陵钓台对应人格理想,桃源指向社会理想,津渡象征着精神追求。三者都属于士人心灵世界中典型情结的反映,而意象则属于这种情结的对象化产物。就后世影响而言,《江雪》和《西塞》算得上渔樵母题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对其影响研究表明,经典的影响和后世对经典的接受历史,同时也是其意蕴不断丰富和意义世界不断扩张的过程。经典文本的影响研究有助于发见文学传统通变的形式和古今相通的具体路径。以上分析侧重于思想内涵研究,而渔樵母题的旅行和迁移一章较多的关注其形态变化。从文学到绘画、音乐以及民间工艺的艺术旅行中,渔樵母题发挥了沟通大传统与小传统、雅文化与俗文化的作用,由此见出传统文化于分层中的统一性;在从关中到江湘到吴越的地理迁移过程中,渔樵母题与中国文化重心的东移南迁趋势适相吻合,从而见出母题对于传统文化保持相当稳定状态的重要性。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不惟抉发蕴涵其中的人文精神和和文化意味,而且见出其对于建立中国诗学母题理论和研究范式的启示意义——以语词和意象为诗学母题理论的下位概念,以语典和主题意蕴为具体母题形态的研究路径,以思想命题、典型意象、经典作品和母题“旅行”作为具体母题研究的结构板块。
杨亚霞[6](2018)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古典诗词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对外汉语教育事业蓬勃发展,世界范围内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在新时期,“一带一路”战略的实行,使得昔日的贸易之路,搭建起了一座中国与外界沟通的桥梁,中国辉煌的传统文化由此走向更广阔的世界舞台。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历经千年的历史沉淀,以其独特的魅力赢得了世界范围内人们的喜爱。在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古典诗词越来越成为非常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关于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亟待提高。本文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论述了选题背景,选题意义,研究综述以及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分析研究了天津师范大学古典诗词教学的现状和具体的教学情况,主要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和对老师的访谈情况来总结古诗词的教学现状,并且分析了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结合课程设置,教材编写以及教学活动的普及方面提出了一些改进的建议;第三部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基础,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给出了三篇具体的古典诗词教学设计,并且通过教学实践的反馈总结了教学反思;第四部分针对古典诗词的教学现状,提出了一些教学方面的建议,包括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师自身方面的建议;最后,在小结部分总结了本文研究的意义和不足之处。本文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实践性,古典诗词语言优美,意境深厚,富含文化内涵,希望在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活动中得到重视。
彭子珍[7](2020)在《期刊视野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以《中学语文教学》(2001-2019)载文为中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诗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有助于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新课改以来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然而,在当下一线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存在诗歌教学内容文体特征不够明显、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单一的困境。对此,笔者通过梳理分析《中学语文教学》2001-2019年刊载的诗歌教学相关研究论文,得出对当下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启示,从“教学什么”与“怎么教学”两个方面寻找诗歌教学困境的突破口。绪论部分论述了本选题的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意义与创新点。其中,从教学研究、教学实践、教师发展三个角度来说明本研究的意义。本研究在期刊的视角下研究中学语文诗歌教学,这是本研究的创新点。第一章对《中学语文教学》2001-2019年刊载的诗歌教学研究论文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在利用中国知网获取与处理论文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对论文作者发文量、发文地区、发文身份的统计,分析得出,大多数研究者对诗歌教学研究缺乏持续系统性的关注,经济发达、教育环境良好的地区从事诗歌教学研究的研究者较多,一线教师是教学研究队伍中的主力军。通过对历年论文数量的统计,分析得出,在新课改以来强调关注学生发展、倡导“立德树人”的教育背景下,诗歌教学研究呈现出阶段性发展特征:2001-2006年载文数量逐年增多,属于“快速发展”阶段;2007-2009年载文数量逐年递减,但整体仍为发展态势,属于“减缓发展”阶段;2010-201 9年载文数量上下起伏,属于“理性思考”阶段。通过对论文类型的统计,分析得出,相对教学理念研究而言,课例研究处于弱势地位,值得加大研究力度。第二章对《中学语文教学》2001-2019年刊载的诗歌教学研究论文进行内容分类分析。针对教学理念研究类论文,分别从诗歌教学现状、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诗歌教学现状的研究方面,研究者对诗歌教学中教师“教”的问题的关注多于对学生“学”的问题的思考;在诗歌教学方法的研究方面,对于诗歌教学方法的探讨集中在传统的诵读法、知人论世法以及“诗眼”教学法上,有关如何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诗歌的讨论较少;在诗歌教学内容的研究方面,整体而言,对于教学内容的研究少于教学方法的研究,研究者倾向于讨论诗歌教学具体的内容,缺少对如何确定诗歌教学内容的关注。针对课例研究类论文,分别以研究关注度较高的《登高》与《乡愁》为例,从“教学什么”与“怎么教学”两个方面对古典诗歌和现代诗歌的教学进行分析。通过对相关课例中的教学环节与教学活动进行梳理,在“教学什么”方面分析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在“怎么教学”方面分析教学活动组织与教学方法运用的可借鉴之处与不足之处。第三章在前两章对2001-2019年《中学语文教学》相关载文进行分析的基础之上,从教学研究与教学实践两个方面得出启示。在诗歌教学研究方面,从研究主题出发,要加强对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多元化的研究;从研究主体出发,要增强一线教师的科研意识、加强关注诗歌学术前沿研究。在诗歌教学实践方面,以部编版初中教材中的古典诗歌《登幽州台歌》和人教版高中教材中的现代诗歌《雨巷》为例,分别从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流程的设计三个角度进行分析,为诗歌教学实践提供参考。结语部分对本篇论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分析了本研究可进一步拓展的空间,以期为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和实践的改进提供些许帮助。
刘雅昫[8](2019)在《叶嘉莹诗词评赏方式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叶嘉莹是中国古典诗词研究的大家,她穷尽毕生,不遗余力地推广古典诗词,并在世界各地讲演,为传播中国文化作出重要贡献,叶先生不仅有深厚的古诗词理论,还具备丰富的古诗词教学实践经验。叶先生的诗词讲演有着独特的教学内容及特色,这使她的诗词课堂备受称赞。所以,本文以叶先生的诗词理论为切入点,主要集中论述叶嘉莹先生的古诗词教学观,以探究叶嘉莹诗词论在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应用,笔者希望从先生的身上汲取经验,从她宝贵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经验中找到精髓,期望能为高中古诗词教学提供有价值的启示和建议。本文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从叶嘉莹的诗词人生及诗词教学切入,对叶嘉莹的生平做一简单概述,追溯其研究渊源,分析并提炼其主要的且对高中古诗词教学有用的诗词理论思想,以及叶先生在诗词讲演教学中使用的一些诗词鉴赏方式及教学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对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进行分析,主要结合普通高中语文新课标对古诗词鉴赏的指导意见和当前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两个方面,进而观照叶嘉莹诗词研究指导下的高中古诗词教学实践。第三部分对叶嘉莹诗词评赏方式在高中古诗词教学进行迁移与运用,总结为注重吟诵,知人论世;细读文本,寻象观意;以诗解诗,比照研读;兴发感动,感之写之四个方面。第四部分将论文的重点放在了应用实践上,结合具体教学案例研究,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探寻出高中古诗词教学的教学策略;并深入实践,结合自身的积累,试将其研究成果运用在课堂实践中去。总而言之,本文将叶嘉莹的诗词理论及所涉及的诗词评赏方式、教学方法应用于高中古诗词教学中去,力求在理论研究基础上结合实践,以期改善当前的古诗词教学现状。
汪梅[9](2020)在《唐诗中的雪意象研究》文中认为唐代是诗歌发展的黄金时代,诗人对于意象的运用、意境的建构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雪作为冬日里的精灵,因其特殊的自然性成为诗人经常用来吟咏抒情的意象之一。唐人在秉承前代诗歌中雪意象的特点的同时,继续发展雪意象的审美内涵、情感意蕴以及艺术手法等内容。论文第一章首先是对唐代以前诗歌中雪意象的发展状况进行梳理。诗歌中的雪意象最早出现于《诗经》中,并且已出现情景结合的艺术特征,如《诗经·采薇》。但此时的雪意象是作为情感抒发的背景烘托,还未从诗歌整体中独立。所以,先秦两汉时期为其萌芽阶段。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咏雪诗的出现表明雪意象已成为诗歌的主角而不再仅是“背景”。因此,这一时期为诗中雪意象的新变期。其次,概述唐代诗歌中雪意象的发展状况。对于唐代诗歌中的雪意象,因它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四个阶段皆有不同的表现,所以整体上按时间前后来论述雪意象的发展,并且对诗歌中的雪意象进行数量统计,以探究雪意象在唐代诗歌中的分布情况。本文从第二章开始具体论述雪意象在唐诗中的发展状况。初唐诗中,雪意象呈现出两种不同的发展倾向:一是继承前人“彩丽竞繁”诗风的应制诗,二是提倡“兴寄立意”诗风的边塞诗。诗人在应制诗中咏赞雪的外观美和祥瑞意,用语华丽,多数有歌功颂德的目的;在边塞诗中写边关之地的寒雪,突出诗人报国之心的坚定与战争的艰辛,为盛唐边塞诗中的雪意象发展开先声。据此,初唐应是诗中雪意象力求新变的时期。盛唐时期,诗人寄寓雪意象中的情感意蕴显示着更多的社会变迁的影像。盛唐前期,国力强盛、文化繁荣,诗人多怀有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这一时期的诗歌中,不同地域的雪意象具有各自的特征:边塞之雪的严寒与壮阔、中原之雪的祥瑞与迷茫。其中都表达着诗人的爱国热情。盛唐后期,受安史之乱的影响,面对百姓的流离失所、社会的动荡不安,杜甫等人借助雪意象抒发忧国忧民之情。据此,盛唐应是诗中雪意象发展的高潮时期。中唐时期,诗中雪意象的发展亦按时间顺序分两节论述,分别是大历时期和中唐后期。在过渡阶段的大历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寄寓着大历诗人的愁苦与孤寂,体现着诗人对时代变化的深切感受。另外,这一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与其他意象通过不同方式的组合,使得诗人的情感表达更为深刻。中唐后期,诗人们塑造两种不同的雪意象表达两种不同的情感倾向,即美好的希望与激烈的讽刺。这种塑造的方式也透露出中唐诗人的革新精神,即引排律、用赋法扩大雪意象诗的内容,并且诗中用语新奇,想象大胆,构思奇特。据此,中唐时期应是诗中雪意象发展的成熟期。晚唐时期,诗中雪意象的情感意蕴以感伤、愁苦为主。其原因一方面与中晚唐时期盛行的以贾岛、姚合为代表的苦吟诗风有关,另一方面与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士人的心态有关。因而,雪意象成为晚唐诗人“诉苦”的媒介之一。这一时期,诗人对雪意象的描写手法也有了发展,将之前占主要地位的直接描写转变为间接描写,使雪意象的表达效果更加深刻。而艺术风格方面,晚唐雪意象诗则以清丽感伤为主。据此,晚唐应是诗中雪意象发展的稳定期。结语部分概述雪意象在唐前以及唐代各个时期诗歌中的发展特点。雪意象在唐代诗人的创作过程中,逐渐发展成熟,并且在初唐、盛唐、中唐、晚唐每个时期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唐人丰富了诗歌中雪意象的情感意蕴、表现手法、文化内涵等方面,使得雪意象成为诗歌意象群中的“明星”。
任楚瑶[10](2017)在《语言艺术与音乐的综合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新乡红旗区实验小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和音乐自古以来就有着密切的关系,音乐的雏形是语言,可以说,音乐是以语言为基础发展而来的歌舞类艺术。古时候的诗词正是通过演唱的形式在宫廷中进行表演并得以传承。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歌文化也是人民群众在劳动生活和社会生活中以平日里的语言为基础创造出来的。面对如今音乐专业化的趋势,声乐演唱、钢琴演奏、舞蹈表演等专业的艺术形式逐渐出现在舞台上和电视荧屏上,以至于这些所谓专业的音乐表演形式使音乐变为了一小部分人的“专宠”。而我们不应忘记的是音乐应当以广大人民群众都易于接受的形式存在。对孩子的音乐教育也应如此。小学中低年级作为义务教育阶段的开端,新课标中要求音乐课程应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宗旨。故而便诞生了以“古诗新唱”为代表的语言艺术与音乐综合的教学手段。古诗新唱,则是将中国的古诗词文化以歌唱的形式表现出来,是将语言艺术与音乐结合的最为直接的形式。将诗中原有的韵律与音乐中的节奏相结合进行教学,真正体现了“诗中有乐,乐中有诗”。相比于“古诗新唱”,语言艺术与音乐结合的另一种拓展方式戏曲教学则是一种更为综合的艺术形式。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戏曲道白中的语言艺术。道白可以单独出现,但大多数是伴随锣鼓节奏或伴奏音乐出现。笔者亲自到新乡红旗区实验小学进行教学实践,针对这两种形式的教学现状,设计了新的教学课例,并对所取得的教学效果进行对比和分析。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首先是绪论,阐述选题目的及意义;第一章主要阐述了语言艺术与音乐结合的必要性;第二章主要阐述“古诗新唱”在新乡红旗区实验小学的教学现状及笔者的教学实践;第三章主要阐述戏曲教学在新乡红旗区实验小学的教学现状及笔者的教学实践;第四章主要阐述语言艺术与音乐的结合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育中的运用意义,且笔者针对其教育现状提出了几点思考。无论是“古诗新唱”还是戏曲教学,都符合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对知识的接受理解程度,能够使学生亲自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走进音乐,体验音乐,感知音乐,达到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语言艺术与音乐综合教学的手段已逐步被教育者接受和采用,我们作为音乐教师,需对其进行长期的实践与探索,使之不断完善和成熟。
二、应该让《江雪》“舞”起来——古诗《江雪》教学刍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应该让《江雪》“舞”起来——古诗《江雪》教学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南荒”体验与生命吟唱 ——柳宗元永州、柳州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体验视角的引入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永贞革新”与仕途起伏 |
(一) “王叔文一党”的结局 |
(二) “南荒”的释义与界定 |
(三) “三黜名惭柳士师” |
二、柳宗元的“南荒”体验 |
(一) “风波一跌逝万里”:远离京师 |
(二) “桂岭瘴来云似墨”:永柳气候 |
(三) “今我误落千万山”:山围水困 |
(四) “异服殊音不可亲”:南土风物 |
(五) “下笑羁绊泥涂间”:心超物外 |
三、柳宗元“南荒”时期诗歌创作 |
(一) 永州十年诗歌创作 |
(二) 返京赴柳途中诗作 |
(三) 柳州四载诗歌创作 |
四、柳宗元诗歌风格 |
(一) 清幽孤峭 |
(二) 冷峻愤悱 |
五、柳宗元与刘禹锡、韩愈南迁时期诗歌比较 |
(一) 刘柳:“晴空一鹤”与“独钓寒江” |
(二) 韩柳:“二年流窜出岭外”与“万死投荒十二年”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简介 |
致谢 |
(2)学校古典诗歌教育之中日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要旨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 |
1.1 日本古典诗歌文教育史 |
1.1.1 奈良平安时代的古典诗歌文教育 |
1.1.2 江户时代的古典诗歌文教育 |
1.1.3 明治时代及以后的古典诗歌文教育 |
1.2 日本学校古典诗歌教育现状 |
1.2.1 小学古典诗歌教育 |
1.2.2 初中古典诗歌教育 |
1.2.3 高中古典诗歌教育 |
第二章 先行研究、研究文本和问题点 |
2.1 先行研究 |
2.1.1 古典诗歌教育方式的新尝试 |
2.1.2 古典诗歌教材改革 |
2.2 研究文本和问题点 |
第三章 古典诗歌之中日认知比较研究 |
3.1 中日教科书古典诗歌认知的相同之处 |
3.1.1 诗人生平背景 |
3.1.2 诗歌意象和意境 |
3.1.3 诗歌主题思想 |
3.1.4 小结 |
3.2 中日教科书古典诗歌认知的不同之处 |
3.2.1 “怀古讽喻”与“赞美江南” |
3.2.2 “忧国情思”与“登高悲秋” |
3.2.3 矛盾情绪的有无 |
3.2.4 “惜春”之情与“高士”姿态 |
3.2.5 诗体认识上的不同—咏物诗还是送别诗 |
3.2.6 名词解释与典故深化 |
3.2.7 “视死如归”与“苦恼感慨” |
3.2.8 “个人胸怀”与“盛唐气象” |
3.2.9 小结 |
第四章 古典诗歌选篇比较 |
4.1 中国教科书选篇特点 |
4.2 日本教科书选篇特点 |
4.2.1 描写中日文化交流的古典诗歌 |
4.2.2 日本典籍中经常引用的古典诗歌 |
4.2.3 表达幽居情趣的古典诗歌 |
4.2.4 风花雪月爱情诗 |
4.2.5 日本古典诗歌人作品 |
4.3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意义显着 |
1.1.2 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存在不足 |
1.1.3 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研究有待深化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教学设计研究现状 |
1.3.2 翻转课堂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古诗词教学研究现状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创新之处 |
1.4.4 研究方法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教学设计 |
2.1.2 翻转课堂 |
2.1.3 古诗词 |
2.1.4 古诗词教学 |
2.2 理论基础 |
2.2.1 教学设计的相关理论 |
2.2.2 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 |
2.2.3 古诗词教学的相关理论 |
第3章 翻转课堂对于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的价值 |
3.1 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及成因 |
3.1.1 现状描述 |
3.1.2 归因分析 |
3.2 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 |
3.2.1 案例呈现 |
3.2.2 案例分析 |
3.3 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优点 |
3.3.1 提高学生古诗词学习自主性 |
3.3.2 拓展教师古诗词教学空间 |
第4章 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和模型 |
4.1 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 |
4.1.1 自主性原则 |
4.1.2 针对性原则 |
4.1.3 开放性原则 |
4.1.4 循序渐进原则 |
4.1.5 情感体验原则 |
4.2 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型 |
4.2.1 课前设计 |
4.2.2 课中设计 |
4.2.3 课后设计 |
第5章 小学古诗词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案 |
5.1 课前设计方案 |
5.1.1 课前达成目标设计 |
5.1.2 课前微课设计 |
5.1.3 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 |
5.2 课中教学设计方案 |
5.2.1 课中教学目标设计 |
5.2.2 课中教学流程设计 |
5.3 课后设计方案 |
5.3.1 课后拓展设计 |
5.3.2 课后反思设计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反思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小学古诗词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
附录二“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现实情况”教师访谈提纲 |
致谢 |
(4)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儿童想象力的培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1.1 有利于落实“思维发展与提升”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 |
1.1.2 有利于促进小学低段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发展 |
1.1.3 有利于提高小学低段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质量 |
1.1.4 有利于用好小学低段这一提升学生想象力的黄金期 |
1.2 关键词界定 |
1.2.1 小学低段 |
1.2.2 诗歌教学 |
1.2.3 想象力 |
1.2.4 儿童想象力 |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3.1 明确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儿童想象力培养的理论基础、特征与要求 |
1.3.2 明确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培养儿童想象力的现状 |
1.3.3 提出培养儿童想象力的教学策略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案例分析法 |
1.5 文献综述 |
1.5.1 关于小学诗歌教学的研究 |
1.5.2 关于想象力培养的研究 |
1.5.3 关于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儿童想象力的培养研究 |
1.5.4 小结与反思 |
2 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儿童想象力培养的理论基础、特征与要求 |
2.1 儿童想象力培养的理论基础 |
2.1.1 儿童想象心理的独特性理论 |
2.1.2 儿童想象及其表达的文学理论 |
2.2 小学低段儿童想象的基本特征 |
2.2.1 现实事物的拼接,相似形象的转换 |
2.2.2 打破常规,超越界限 |
2.2.3 物我统一,异想天开 |
2.2.4 故事、游戏、心理成像,多种方式展开想象 |
2.3 小学低段儿童想象力的构成要素与培养内容 |
2.3.1 小学低段儿童想象力的构成要素 |
2.3.2 小学低段儿童想象力的培养内容 |
2.4 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想象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
2.4.1 小学低段儿童想象心理的独特性对想象力培养的基本要求 |
2.4.2 小学低段儿童想象力培养的课标要求 |
2.4.3 小学低段教材中诗歌内容对想象力的培养要求 |
3 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儿童想象力培养的现状及其原因 |
3.1 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儿童想象力培养现状的调查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方法 |
3.1.3 调查结果 |
3.2 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儿童想象力培养的现状描述 |
3.2.1 儿童积累的表象知识欠缺 |
3.2.2 儿童想象的情感未被激发 |
3.2.3 儿童想象与语言转化困难 |
3.2.4 想象的丰富性、新颖性欠缺 |
3.2.5 教学活动成人化,无视儿童的特点 |
3.3 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儿童想象力发展现状的原因分析 |
3.3.1 学生体验不丰富,导致表象积累不足 |
3.3.2 情感推动力不足,导致想象的参与度不够 |
3.3.3 文字与表象不能互转,导致想象表达能力欠缺 |
3.3.4 教学方式成人化,无视儿童心理、想象特点 |
4 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儿童想象力培养的原则、思路与策略 |
4.1 培养原则 |
4.1.1 “天马行空”,积极鼓励 |
4.1.2 活灵活现,“以己之见观所有” |
4.1.3 兴味盎然,调动情感 |
4.1.4 无拘无束,游戏创造 |
4.2 培养思路 |
4.2.1 把握不同类型想象力的不同特征,因诗施教 |
4.2.2 想象力目的论与方法论有机结合 |
4.3 培养策略 |
4.3.1 积累表象,夯实想象基础的主要策略 |
4.3.2 培养再造想象力的主要策略 |
4.3.3 读写结合培养创造想象力的主要策略 |
5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儿童想象力培养情况调查(学生) |
附录二: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儿童想象力培养情况访谈提纲 |
致谢 |
(5)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中国诗学母题研究何以可能 |
一、研究缘起 |
二、渔樵文学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西方诗学中的母题理论 |
(二) 中国古典诗学中的母题意识 |
(三) 中国诗学母题研究实践 |
四、总结 |
第一章 渔樵母题的历史衍化(上)—唐前和唐朝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第一节 唐前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一、唐前文学中的渔樵语典 |
二、唐前文学中的渔樵主题 |
第二节 唐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一、唐代文学中的渔樵语典 |
二、唐代文学中的渔樵主题 |
第二章 渔樵母题的历史衍化(下)—唐后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第一节 宋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一、宋诗中的渔樵母题 |
二、宋词中的渔樵母题 |
第二节 金元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一、金元诗歌中的渔樵母题 |
二、元散曲中的渔樵母题 |
第三节 明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一、明代文学中的渔樵语典 |
二、明代文学中的渔樵主题 |
第四节 清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一、清代文学中的渔樵语典 |
二、清代文学中的渔樵主题 |
第五节 近代文学中的渔樵母题 |
一、近代文学中的渔樵语典 |
二、近代文学中的渔樵主题 |
第三章 渔樵母题中的思想命题 |
第一节 材与不材 |
一、自我定位 |
二、工具价值 |
三、全身与全性 |
第二节 有情无情 |
一、人非草木皆有情 |
二、天若有情天亦老 |
三、道是无情却有情 |
第三节 青山青史 |
一、渔樵闲话 |
二、青山青史 |
三、风月谁主 |
第四章 渔樵母题中的典型意象 |
第一节 严陵钓台 |
一、逃名与钓名 |
二、尊道与淑道 |
三、友道与乾纲 |
第二节 桃源 |
一、武陵与天台 |
二、避秦与求仙 |
三、何处是桃源 |
第三节 津渡 |
一、问樵与问渔 |
二、侠义与节烈 |
三、修证与渡世 |
第五章 渔樵母题中的经典接受 |
第一节 《江雪》接受研究 |
一、语典使用 |
二、意境重绘 |
三、主题转换 |
第二节 《西塞》接受研究 |
一、文学接受中的张志和 |
二、文学接受中的《西塞》物象 |
三、文学接受中的《西塞》意蕴 |
第六章 渔樵母题的旅行和迁移 |
第一节 渔樵母题的艺术旅行 |
一、旅行与流变 |
二、大传统与小传统 |
三、时间性与空间性 |
第二节 渔樵母题的地理迁移 |
一、江山之助 |
二、语典的地理迁移 |
三、诗作中的地理因素 |
结语: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的启示和反思 |
一、比较诗学背景下的中国诗学母题研究 |
二、渔樵母题内涵总结 |
三、研究反思和方法启示 |
附录:论文涉及到的渔樵母题的绘画作品 |
参考文献 |
一、着述类 |
二、论文类 |
后记 |
(6)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古典诗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1.4 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留学生古典诗词教学现状 |
2.1 留学生汉语教学现状 |
2.2 留学生古典诗词教学现状 |
2.3 留学生古典诗词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第三章 对外汉语古典诗词教学课堂设计 |
3.1 针对不同水平的留学生古典诗词教学篇目的选择 |
3.2 针对初级学生的古典诗词教学课堂设计:以《画》为例 |
3.3 针对中级学生的古典诗词教学课堂设计:以《江雪》为例 |
3.4 针对高级学生的古典诗词教学课堂设计:以《满江红·怒发冲冠》为例 |
3.5 留学生古典诗词教学成果与反思 |
第四章 关于留学生古典诗词教学的建议 |
4.1 关于不同水平的留学生古典诗词教学的建议 |
4.2 关于古典诗词教学内容的建议 |
4.3 关于古典诗词教学方法的建议 |
4.4 关于教师本身素养的建议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期刊视野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以《中学语文教学》(2001-2019)载文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新课改下学生语文素养提升的诉求 |
(二) 当下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的困境 |
(三) 《中学语文教学》期刊的相对优势 |
二、研究现状 |
(一)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综述 |
(二) 中学语文教学类期刊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与创新点 |
(一) 研究意义 |
(二) 创新点 |
第一章 《中学语文教学》诗歌教学研究的数据统计分析 |
第一节 诗歌教学研究论文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
一、论文数据的获取 |
二、论文数据的处理 |
第二节 诗歌教学研究论文作者的统计与分析 |
一、作者发文量 |
二、作者地区分布 |
三、作者发文身份 |
第三节 诗歌教学研究论文的分类与时间分布 |
一、论文分类的必要性与依据 |
二、论文历年分布概况 |
三、历年论文分布的教育背景追溯 |
第二章 《中学语文教学》诗歌教学研究的内容分类分析 |
第一节 教学理念研究 |
一、关注诗歌教学现状 |
二、探寻诗歌教学方法 |
三、讨论诗歌教学内容 |
第二节 课例研究 |
一、古典诗歌“教学什么”与“怎么教学”——以《登高》为例 |
二、现代诗歌“教学什么”与“怎么教学”——以《乡愁》为例 |
第三章 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与实践的启示 |
第一节 诗歌教学研究的启示 |
一、加强关注诗歌的教学内容 |
二、注重诗歌教学方法多元化 |
三、增强一线教师的科研意识 |
四、加强关注诗歌的学术前沿 |
第二节 诗歌教学实践的启示——以《登幽州台歌》与《雨巷》为例 |
一、教学内容的确定 |
二、教学方法的选择 |
三、教学流程的设计 |
结语 |
附录 |
附录1: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选诗篇目统计 |
附录2: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选诗篇目统计 |
附录3: 2001-2019年《中学语文教学》以“诗歌”为主题的288篇载文 |
附录4: 2001-2019年《中学语文教学》以“诗歌”为主题的204篇有效载文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叶嘉莹诗词评赏方式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方法 |
一、叶嘉莹的诗词人生及其诗词研究概述 |
(一)“要眇宜修”的诗词人生 |
(二)主要诗词理论及特色 |
1.“兴发感动”说 |
2.“生命美学”思想 |
3.中西合璧的诗词批评特色 |
4.知情兼胜的诗词体验 |
(三)评赏方式及教学方法 |
1.浅吟低唱,吟诵入文 |
2.知人论世,整体感知 |
3.细读文本,联想生发 |
4.兴发感动,审美创造 |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及应用叶嘉莹评赏方式之可行性 |
(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指导意见 |
1.基本理念 |
2.古诗词学习的目标 |
3.古诗词教学的实施 |
4.古诗词教学的评价问题 |
(二)高中古诗词教学现状 |
1.古诗词课堂教学问题分析 |
2.古诗词鉴赏评价方式分析 |
(三)叶嘉莹诗词评赏方式在高中古诗词教学应用的可行性 |
1.中学生对古诗词的原始情感 |
2.与高中古诗词学习目标相契合 |
3.挖掘其诗词论中隐性的教学内容 |
4.教学实录评析 |
三、叶嘉莹诗词评赏方式在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迁移运用 |
(一)注重吟诵,知人论世 |
1.注重吟诵 |
2.知人论世 |
(二)细读文本,寻象观意 |
1.领悟意蕴理解文本 |
2.想象联想自我体验 |
(三)以诗解诗,比照研读 |
(四)兴发感动,感之写之 |
四、叶嘉莹诗词评赏方式应用的教学建议与应用展示 |
(一)教学建议 |
1.教师——理论与体悟内外兼修 |
2.学生——细读与体验兼长并美 |
(二)应用展示 |
1.必修课文《秋兴八首(其一)》的实践 |
2.选修课文《菩萨蛮(其二)》的实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唐诗中的雪意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现状与论文思路 |
第一章 唐诗中雪意象的历史渊源与基本概况 |
第一节 诗歌中雪意象的历史渊源 |
一、孕育与萌芽:先秦两汉时期 |
二、发展与新变:魏晋南北朝时期 |
第二节 唐诗中雪意象的基本概况 |
一、唐诗中雪意象的数量统计 |
二、唐诗中雪意象的时代特征 |
第二章 初唐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 |
第一节 应制诗中的雪意象 |
一、咏雪之自然属性 |
二、咏雪之象征意义 |
第二节 边塞诗中的雪意象 |
一、壮志豪情 |
二、批判谴责 |
第三节 初唐诗中雪意象的艺术表现 |
一、表现手法的承与变 |
二、艺术风格的承与变 |
第三章 盛唐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 |
第一节 盛唐前期诗中的雪意象 |
一、边塞之雪:奇丽与肃杀 |
二、中原之雪:祥瑞与苍茫 |
第二节 盛唐后期诗中的雪意象 |
一、凌冽与忧戚 |
二、寒威与惆怅 |
第三节 盛唐诗中雪意象的艺术表现 |
一、描写方式的发展 |
二、壮丽与凄寒的特征 |
三、浑融的意境 |
第四章 中唐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 |
第一节 中唐诗中雪意象的情感意蕴 |
一、大历时期:愁苦与闲适 |
二、中唐后期:偏爱与憎恶 |
第二节 中唐诗中雪意象的艺术表现 |
一、大历时期:意象组合 |
二、中唐后期:语言与体裁的发展 |
第五章 晚唐时期诗歌中的雪意象 |
第一节 晚唐诗中雪意象的情感意蕴 |
一、寄寓真挚友情 |
二、寄寓深厚乡情 |
第二节 晚唐诗中雪意象的艺术表现 |
一、表现手法:间接描写 |
二、艺术风格:清丽感伤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语言艺术与音乐的综合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新乡红旗区实验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语言艺术与音乐的综合 |
1.1 语言艺术与音乐的综合在大众生活中的必要性 |
1.2 语言艺术与音乐的综合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育中应用的必要性 |
1.2.1 小学中低年级学生心理特征分析 |
1.2.2 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育中语言艺术与音乐综合运用之优点 |
第二章 语言艺术与音乐的综合之“古诗新唱”在新乡红旗区实验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
2.1 诗咏乐出——“古诗新唱” |
2.2“古诗新唱”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教学方案 |
2.2.1 广泛搜集古诗新唱歌曲 |
2.2.2 开设“古诗新唱”校本课程 |
2.2.3 鼓励学生创编古诗新唱歌曲 |
2.3 该小学“古诗新唱”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
2.4“古诗新唱”在该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实践 |
2.4.1 《咏鹅》课例分析及教学设计 |
2.4.2 《江雪》课例分析及教学设计 |
2.4.3 《咏柳》课例分析及教学设计 |
2.4.4 《忆江南》课例分析及教学设计 |
第三章 语言艺术与音乐的综合之拓展——戏曲教学在红旗区实验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
3.1 戏曲中的语言艺术之道白及其与音乐的结合——以京剧为例 |
3.2 该小学戏曲教学现状分析 |
3.3 戏曲教学在该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实践 |
第四章 语言艺术与音乐的综合运用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育中应用的意义及思考 |
4.1“古诗新唱”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育中实践的意义 |
4.2 戏曲教学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育中实践的意义及需要注意的问题 |
4.3 关于小学音乐教师运用语言艺术与音乐综合教学的几点思考 |
4.3.1 教师应注重教学语言的专业化 |
4.3.2 教师应注重“以学定教” |
4.3.3 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应该让《江雪》“舞”起来——古诗《江雪》教学刍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南荒”体验与生命吟唱 ——柳宗元永州、柳州诗歌研究[D]. 王小兰. 海南大学, 2019(04)
- [2]学校古典诗歌教育之中日比较研究[D]. 王群. 首都师范大学, 2014(09)
- [3]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设计研究[D]. 王雨柠. 上海师范大学, 2018(11)
- [4]小学低段诗歌教学中儿童想象力的培养策略研究[D]. 李雪琴.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中国诗学渔樵母题研究[D]. 殷学国. 华东师范大学, 2010(11)
- [6]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古典诗词教学研究[D]. 杨亚霞. 天津师范大学, 2018(01)
- [7]期刊视野下的中学语文诗歌教学研究 ——以《中学语文教学》(2001-2019)载文为中心[D]. 彭子珍.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叶嘉莹诗词评赏方式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应用[D]. 刘雅昫.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唐诗中的雪意象研究[D]. 汪梅. 扬州大学, 2020(02)
- [10]语言艺术与音乐的综合在小学中低年级音乐教育中的应用研究 ——以新乡红旗区实验小学为例[D]. 任楚瑶. 河南师范大学, 201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