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夏税费现状及其成因探析(论文文献综述)
刘佩[1](2021)在《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制造业迅猛发展,在推动国民经济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发展方式,在带来经济繁荣的同时也导致生态环境急剧恶化。资源过度消耗和环境污染事件的频发使得中国制造业发展难以突破“高产出、低效益、低附加值”的困境。面对资源与环境的双重约束,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新时代的必然要求。环境规制作为推动绿色发展的必要手段,通过抑制制造业污染物排放来促进制造业绿色发展,与此同时,其实施成本增加可能会挤占研发投入,影响能源产出,从而降低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因此,环境规制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关系亟需明确,其具体作用路径也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基于此,本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梳理与相关理论阐述,深入分析环境规制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机理;其次运用中国2005—2017年30个省、市(西藏与港澳台地区数据严重缺失,在此予以剔除)面板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法、熵权法分别对环境规制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基于测度结果对中国环境规制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现状进行分析;然后构建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实证检验环境规制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作用路径;最后通过HDI分区比较地区间的差异。研究发现:(1)2005—2017年,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区域间差异不断扩大,东部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高于全国均值,中部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接近全国均值,而西部与东北地区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明显低于全国均值;(2)从直接影响来看,环境规制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U”型影响关系;(3)从间接影响来看,技术创新、能源效率、FDI与产业结构都在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发挥了显着的中介效应,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与能源效率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正效应,而通过FDI与产业结构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生了负效应;(4)分地区而言,高于全国平均HDI地区,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技术溢出效应体现;低于全国平均HDI地区,环境规制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U”型关系,严格的环境规制带来的技术溢出效应大于成本效应,可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因此,在环境规制实施过程中,需加大规制力度,发挥技术创新、能源效率、产业结构与FDI的正效应,以实现环境保护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
刘欢[2](2021)在《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指出建设文明,促进文明进步与发展是人类繁衍生息至今的孜孜追求与内在动因,也是当今世界各国发展的重要目标。于中国而言,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不断构建、完善、发展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基于中国国情与农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底色在乡村文明,而乡村文明又集中体现在乡风文明水平上。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后,党就集中开始了乡风文明建设实践探索。在新中国成立后的很长时期里,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内容与形式不断迭代更新,收获许多实践成效。及至新时代,党和国家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使乡风文明建设能够站在新的历史坐标向更高处扬帆远航,进而为中国在不同文明交流借鉴中展现中国气派、体现中国特色、走出中国道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做出重要贡献。乡风文明建设受到国内外学界广泛关注与探讨,已取得诸多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主要集中分布在政治学、文化学与社会学,或者更为细致表现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问题、乡村文化建设问题等具体领域,然而专注于国家发展战略高度研究乡风文明建设仍然是学界的欠缺之处。本文采用史论结合研究法,综合学科研究与系统研究相结合以及规范研究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视角,以战略性高度概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乡风文明建设及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中国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历史考量,并系统化地研究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基本属性、现实境遇及路径选择,以期为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尽绵薄之力。具体来说,论文由七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创新之处与不足,以此构成论文研究的逻辑起点。第二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这一部分主要对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进行了概述,以及分析论证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之间的内在逻辑。论文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目标要求与重大意义三方面完整概述乡村振兴战略,在区分文化与文明概念、文明乡风与乡风文明概念基础上,对乡风文明建设概念进行了整体性阐述。从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三方面阐述了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第三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这一部分重点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以及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四个方面对论文的思想资源进行归纳总结,为第四章、第六、七章的相关论述进行基础理论的铺陈。第四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这一部分大致拆分为三个方面,即基本原则、主要内容、现实功能。其中,基本原则包括坚定社会主义方向、切实立足乡村文明、坚持农民主体地位、坚持整体协调发展等内容。主要内容包括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等五方面。现实功能包括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等内容。第五章,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这一部分从历史进程、主要特色及经验启示三方面考量了近百年来的中国乡风文明建设实践。历史进程分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四个阶段。主要特色表现在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三个方面。经验启示包括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以及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五个方面。第六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这一章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主要包括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等五方面。第二部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等五方面。第三部分是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主要包括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等五方面。第七章,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这一部分分为五大内容。一是从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等三方面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二是从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等三方面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三是从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等三方面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四是从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等三方面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五是从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等三方面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总之,通过系统研究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论文主要提出如下创新观点:一是论文提出应从“文明”高度深刻理解乡风文明内涵,从总体要求、核心主体、根本任务、现实基础及主要特点等方面概述了乡风文明建设。二是论文首次详尽梳理了近百年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分析了其主要特色以及总结出其经验启示。三是论文丰富了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将“消除乡村精神贫困”纳入其中。四是论文在剖析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现实境遇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路径选择。
李千[3](2021)在《R保险公司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严宏[4](2021)在《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和战略性产业。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就必须首先保障城乡居民享受基本的均等化公共服务。而公共服务供给的数量和质量通过改变社会经济的福利状态,进而影响到国民经济发展条件和收入的高低。然而,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需一直处于不平衡状态。不同地区间,尤其是城乡间的基本公共服务不均等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矛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与需求仍处于不平衡的状态,并且这种基本公共服务的不均等状况,随着“三农”问题的凸显,已经成为日益突出的社会矛盾。农村公共品供给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对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的重要要求和贯彻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公共服务便是国民收入分配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分配是国民收入的均等化分配的重要方面,能够增进社会经济福利,促进社会福利最大化。保障农村居民生存权,享受基本的均等化公共服务,尊重农村公共品需求的表达权是尊重农民民主权利的重要内容,更是“三农”问题的重要方面。西南地区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均等化方面与东部、中部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并且这种差距仍在扩大。鉴于西南地区所处的地理、政治、文化、生态地位的特殊性,这种差距的扩大会随着一些不确定、不和谐因素的出现会越发的凸显,会给社会稳定带来更多的问题。首先,西南地区作为我国少数民族重要聚集区主要涵盖四川省、西藏、云南省、贵州省、重庆市五个省市区民族自治区。该地区主要为农村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矿产基地和生态保障区,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边疆稳定、生态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次,西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集较为集中的地区之一,也是欠发达地区,相对于东部仍然比较落后;西南地区包括了秦巴山区、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滇西边境山区、四省藏区多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我国构建了“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其中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就在西南地区。近些年来,由于受特定区位、自然条件、历史和社会环境等因素的限制,与东部地区相比,西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滞后,公共品供给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公共品供给失衡问题已成为亟需解决的突出问题。本研究针对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数量和质量不足,供给区域失衡,有限的资金渠道限制供给,单一的供给模式无法有效实现村民的需求表达等现状,立足西南地区,开展了如下研究:一是导论与基础分析。本部分围绕选题的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以及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阐述,并依据公共品理论、公共品供给主体理论、农村公共品供给理论、农村公共品供给模式理论对本研究的农村公共品概念、研究范畴,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进行了界定,并将农村公共品划分为生活服务型公共品、生产保障型公共品、发展促进型公共品三类。二是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理论逻辑提出与现实基础的研判。本部分基于西南地区农村生活服务型、农业生产保障型及发展促进型三类农村公共品供给现状考察、投资效率和结构效率评价基础上,提出发展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逻辑起点、开展理论论证,剖析现实基础,提出构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机制。三是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的现状和投资效率分析。本部分在以往公共品供给研究文献分析基础上,立足西南地区,通过对农村公共品进行准确分类基础上,开展生活服务型公共品、生产保障型公共品、发展促进型公共品的投资效率和结构效率评价基础上,深入探究不同类型农村公共品效率提升研究。四是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案例分析。本部分主要通过西南地区“珙县农村修路”、“万春镇L村路灯维修”、“成都农贷通”三个案例,开展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模式及绩效评价研究。五是国外农村公共品供给经验借鉴。本部分通过对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经验进行总结,比较了不同国家间的共性与差异。提出对我国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经验借鉴。六是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配套制度设计。本部分从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创新制度设计引导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激励机制、强化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及优化激励机制设计,加强农村公共产品质量监管,开展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配套制度设计分析。基于上述分析,形成如下研究结论:一是当前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且低质量、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失衡且模式单一、农村公共品供给效率低、农村公共品供给区域间失衡、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错位等突出问题,并进一步梳理其成因,包括:农村公共品需求日益增长且出现多元化态势、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不健全、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监管不足、农村公共品供给单向决策限制、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权责划分不明确。二是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投资技术效率水平呈现出梯度变化特征,即从高到低依次是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各地区对农村公共品自身资源利用有效程度的差异和资金投入的差距相对较大。具体来看,重庆市和四川省的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技术效率较高;西南地区的农村公共品投资的投入和产出效果存在差异。三是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投资结构效率呈现梯度变化特征,即从高到低依次是重庆市、四川省、云南省、贵州省,区域间在农村公共品资源配置和投资结构上的差距显着,但总体上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投资结构效率逐渐改善。四是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取得较为显着的成效,较大的改善了农村公共品的供给状况,满足了农民多元化公共品需求的表达,极大地调动了农村公共品受益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农民的满意度评价较高,但存在诸多需要进一步完善的方面。五是依据美国、德国、日本、韩国的农村公共品供给经验的概括总结,本文从明确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创新制度设计引导非营利组织和个人参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激励机制、强化农民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及优化激励机制设计,加强农村公共产品质量监管开展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配套制度设计分析。
陈文龙[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农村老年人是我国老年人口的重要组成部分且人数众多。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随着物质养老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趋强烈。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实践已经充分证明,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既是满足农村老年人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现实途径又是提升他们生活质量的有效举措,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外在体现。推动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能够形成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多方共赢的良好局面,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三农”事业的发展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农村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更高更多。既要努力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又要努力满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农村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应有之义,也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具体体现。论文突破以往研究背景较为单一的局限,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置于农村地区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人口老龄化现象加剧、国家大力开展农村文化建设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多重背景下深入研究,充分凸显了新时代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论文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为主题,指出了其发展的历史前提与现实基础所在,全面回顾和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内容形式、主要成就、重要作用和问题不足,强化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研究力度、提升了论文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论文选取了分别来自中国东、中和西部三个地区的、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的三个个案,在对其进行深度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各自的经验做法,加强了论文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论文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在国家、社会、家庭和个人四个层面,从机制与体制、文化与心理等方面,深入分析和探讨了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产生问题与不足的深层次原因。论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本着“研以致用”和“服务社会”的精神,结合当前农村地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思维、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如从营造社会氛围、夯实物质养老基础、突出农村公共文化体系的为老服务功能、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寻找突破口和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以期推进新时代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在文章结尾部分,论文指出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应借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以发挥其重要作用,并强调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要带着深厚感情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此外,本部分也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陈世海[6](2019)在《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欠发达地区少数民族自发移民到相对发达的汉族农村地区寻求发展出路,是当前我国社会流动领域中的一种特殊现象。移民搬迁后,少数民族嵌入到汉族的日常生活之中,与本地村民混合居住而构建了新的生活场域,形成了民族互动的多种样态。本研究在嵌入视角下,用参与式观察和深度访谈等方法,对自发从凉山欠发达地区搬迁到相对发达的宝乡汉族农村而形成的彝汉民族互动现象开展了研究。文章包括导论等八个部分,主要从物质生产、日常交往、民族文化、社会关系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开展了嵌入视角下的民族互动研究,主要研究发现有:当发展相对落后的少数民族自发搬迁到相对发达的汉族农村时,便形成了嵌入式民族混居场域;在阶层结构上,因资源占有、职业分布、价值理念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外来的少数民族往往在整体层面嵌入在了社会结构的底层,这种“底层结构嵌入”是双方社会互动的基本前提;与此同时,汉族生活习惯、社会规则等方面也从文化、价值、规范等角度嵌入到外来少数民族群体之中,形成了“双重嵌入”的局面,这种局面既为双方社会互动提供了条件,又限定了行为规范、制度约束的协商空间。居住和种植空间的交叉分布,为双方日常交流以及生产方式的互动提供了条件。在种植内容和种植工具方面向汉族融合,是少数民族在形成文化震惊与差异体验的“内驱力”,以及借助社会支持力量等“外助力”完成技术学习后的双重合力驱动下的行为,体现了对自然环境的“自适应”以及由习惯主导转变为效用主导的理性选择;在互动中的语言使用方面,当群体规模、文化发展程度存在较大差异时,哪个民族群体处于高社会阶层,其语言便同其社会地位一样,拥有吸引其他民族自觉学习、使用的力量;在礼物往来中,互惠关系并非一开始就出现,礼物的受和授往往依据其社会阶层的位置而决定,除去授受双方礼物数量、价值以外的净值,体现出来的是结余方更高的社会阶层、权力和声望;在民族文化方面,外来小民族群体与本地大群体文化中差异大、甚至带有“危险性”元素的文化特质,最易在外群体压力和内群体自我纠正机制下被同化,相比于内隐文化(如宗教信仰)而言,外显文化(如民族服饰)更容易被同化。在底层嵌入的格局下,外来少数民族群体与本地汉族群体在总体上可能构建出“示好型社会关系”和“梯度型社会关系”等社会关系形态,也存在少量的“和谐型社会关系”和“排斥型社会关系”;经济社会文化的本源性差距是影响双方社会关系的面上原因,而人际交往能力、为人处事方法则是影响社会关系的点上原因;一般来说,有过与汉族人互动经验,具备随和、老实、谦卑、勤劳、肯出力等性格特征的少数民族群体更容易得到本地人接纳;在后天形成的嵌入式生活中,群体规模、文化、发展程度差距较大的不同民族之间,存在着心理和行为方面的鸿沟,没有治理和服务层面的介入,这种鸿沟通常难以依靠自身力量予以弥合。文章综合以上研究发现,对少数民族嵌入汉族地区的社会互动提出了初步的解释框架,以供后续研究予以批评。在此基础上,文章探讨了后天生成的民族混居农村社会治理问题,研究指出:当异质性较强的少数民族群体嵌入到规模更大的汉族群体时,原先的社会治理结构将变得更为复杂。涉及到民族问题的治理经验缺乏,特别是缺乏对嵌入后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议事规则的了解,对于开展民族治理将造成较大障碍。而嵌入的少数民族群体过分执着于与本地文化差异较大、甚至会给本地人带来心理或潜在人身威胁的传统和文化特质,将更容易引起大群体的排斥,并反过来影响自身在本地的可持续发展,更将增加社会治理的难度。通常来说,地方管理者受本地稳定发展的“大局观”限制,会在多重比较和博弈后生成“不出事逻辑”,以此为基础,运用体制内动员、多部门联合、法理与协商等多种治理手段,化解因文化冲突所导致的矛盾纠纷。而事实上,这种治理理念和方法都存在弊端,难以应对民族嵌入后的社会格局。要突破这种状况,需要重新界定“大局意识”,将管控式思维转变为服务性思维,吸纳本土精英和嵌入精英,激发内源性发展力量,强调自组织建设,在专业社会组织的配合下,以需求为导向开展综合化、专业化、本土化服务,完善治理结构,才能达到善治的最终目标。
陈瑶[7](2019)在《基于供应链信息共享的Y公司税务筹划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各个国家成为共同的竞争体,竞争变得更加透明和激烈。各国之间的贸易往来构成了庞大的全球供应链体系,各国企业现在或未来面临的竞争对手将不再受地域和国别的限制,将会被暴露在整个全球的供应链体系中,接受所有与之相关企业的挑战。供应链的概念在我国虽然很早就提出来,也有不少研究,但在企业实务中的应用却不理想。供应链注重流程优化和资源整合,把企业的税务筹划融入到供应链管理中、利用供应链实时共享的信息,出具的税务筹划方案与传统的税务筹划方案相比具有多环节、多税种和全流程的优势。本文以Y公司为研究对象,基于供应链信息共享对Y公司进行税务筹划。经过分析调研获取Y公司运营状况及供应链管理的信息,得出在Y公司当前的经营情况下,供应链管理及税务筹划存在的不足。通过优化Y公司当前的供应链,使税务筹划得以融入到供应链管理的全流程中,能够及时获取供应链传递的信息,从而解决Y公司当前税务筹划存在的问题,最终实现税负最优、公司整体价值最大化的目标。
朱子男[8](2019)在《我国医药制造业最佳税负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药制造业作为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性行业与高新技术行业,提高其发展水平的可持续性,对促进医药产业升级、打造“健康中国”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医药制造业税负长期以来都是关乎制造业行业升级的问题之一,其税负合理性不仅影响企业生存和产业发展,更影响国计民生和社会稳定。近几年医药制造业产能增速放缓,如何“减税降费”以增强行业技术创新能力,提高企业留存收益,提升医药企业在医疗产业链中的地位,都需要对医药制造业税负现状、变化趋势与最佳税负水平有明确的认识,且行业最佳税负的分析结果可作为调控医药制造行业税负的参照与标尺,同时也对进一步协调行业与区域间的税负差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从医药制造业税负的基础理论入手,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分析法和实证分析法等方法对医药制造业税负的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文献进行整理,在把握基础研究脉络的基础上,对医药制造业税负、最佳税负的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医药制造业税负的分类和原则进行归纳总结,同时结合最优税收理论、税负转嫁理论和产业政策理论,阐明医药制造业最佳税负分析对促进税负的行业协调与区际公平的积极作用,同时以经济指标的空间互动机理为视角,通过构建最佳税负模型进行理论推导、数据分析和实证测算,并结合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业税负基本现状,分析得出目前我国医药制造业税负总体降幅收窄、减税成果收效不高和税负结构分布失衡等相关问题,以及生产成本和分销成本上涨、制度成本与隐性税负增加和行业结构与税收政策不匹配成因。通过借鉴国内外医药制造业税负发展的先进经验,提出实现我国医药制造业最佳税负的对策建议,包括降低医药制造成本以提高企业留利,即推进医药智能制造以降低生产成本、规范医药分销渠道以降低分销成本、加速产业升级以降低企业综合成本;释放减税红利以提高企业减税效益,即正向激励税政以缓解企业“税痛”、降低制度成本以解决企业“费痛”、完善机制建设以促进税负公平;明确行业结构导向以均衡税负差异,即明确税收政策结构导向以鼓励行业研发、协调行业政策倾斜方向以均衡区位差异、强化行业扶持政策指引以激励企业创新。
杨龙[9](2019)在《宁夏A光伏公司融资策略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供给侧改革政策的落地和实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一个重要的方向,光伏产业也被推倒促进能源改革的战略高度。在此背景下,我国加快了光伏产业的发展,尽管光伏产业前景可观,但是光伏产业有着自身的特点和属性,产业受技术和政策双向影响,融资策略也存在着光伏产业自身的特性,融资问题目前已成为制约光伏企业发展的显着难题。光伏产业属于资金密集型,雄厚的资金实力是支持企业发展的基础。而我国企业融资策略随着整体宏观经济变化还急需转变,光伏企业发展周期短,融资渠道较少,对大多数光伏企业来说,传统的股权融资和债券融资依然是其主要融资方式。然而宏观经济增速放缓,加大了光伏企业融资的难度,企业想要长期持续发展,如何合理优化融资策略组合融资方式,如何进行融资运作等都是在面对融资决策时需要考虑的重要方面。本文以宁夏A公司为研究对象,其成立于2011年9月,专业从事光伏电站项目的开发、设计、建设及运维的信息系统集成服务公司,公司从成立至2016年10月经过六次股权转让和增资,注册资本由最初的90万增加至50000万元人民币。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比较分析法和定性分析法等方法,对其融资策略进行深入研究。通过分析宁夏A公司当前融资策略现状,找出融资策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成因,进而分析企业可选择的经营现状和资本结构,结合企业的融资需求,具体提出宁夏A公司融资策略优化对策。本文有关研究不仅对解决宁夏A公司融资策略优化有一定的帮助,同时也对其他光伏企业和中小企业融资策略优化具有借鉴意义。
缪铮鹏[10](2019)在《Y风电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我国新能源发电技术中,风力发电的开发以及应用水平相对较高,因此我国风力发电行业能够逐步迈向市场化。作为新兴产业,风力发电在发电行业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发展前景强劲。然而近些年来,由于盲目投资、重复引进和建设,风力发电利用率不高、消纳困难,导致了严重的弃风限电现象。又由于和传统的火电企业存在利益矛盾冲突,很多风电公司面临发展亏损和停滞的风险。本文对Y风力发电公司的现况进行探讨分析,找出影响公司绩效水平的关键因素,构建适合其自身的绩效评估体系,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期管理者能够及时改善企业自身问题来提高业绩水平,并在行业中保持强大的市场竞争力,从而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另外,本文也能够为同行业的其他电力企业提供合理有效的绩效评估模板。本文结合了风电企业的特点,设计了适合其的平衡计分卡体系;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Y风电企业所面临的内外环境,并以此设计了适合其的绩效评价指标。最后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分析了企业的综合绩效,并给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二、宁夏税费现状及其成因探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夏税费现状及其成因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1)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环境规制的相关研究 |
1.3.2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相关研究 |
1.3.3 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相关研究 |
1.3.4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作用机理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环境规制 |
2.1.2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外部性理论 |
2.2.2 波特假说 |
2.2.3 经济增长理论 |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 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作用机理 |
2.3.1 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2.3.2 环境规制通过能源效率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2.3.3 环境规制通过产业结构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2.3.4 环境规制通过FDI影响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
第三章 环境规制的测算与现状分析 |
3.1 环境规制的测算 |
3.1.1 环境规制的指标体系 |
3.1.2 环境规制的测算方法 |
3.2 环境规制的现状分析 |
3.2.1 环境规制的实施现状 |
3.2.2 环境规制的测算结果 |
3.2.3 我国环境规制存在的问题 |
第四章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测算与现状分析 |
4.1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测算 |
4.1.1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 |
4.1.2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测算方法 |
4.2 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分析 |
4.2.1 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现状 |
4.2.2 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测算结果 |
4.2.3 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五章 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研究设计 |
5.1.1 指标选择与数据说明 |
5.1.2 模型的构建 |
5.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2.1 直接影响结果分析 |
5.2.2 间接影响结果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6.1 研究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依据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与不足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1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
2.1.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依据 |
2.1.2 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 |
2.1.3 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
2.2 乡风文明建设概述 |
2.2.1 文化与文明的阐述 |
2.2.2 乡风文明概念辨析 |
2.2.3 乡风文明建设阐释 |
2.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内在逻辑 |
2.3.1 乡风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内在要求 |
2.3.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使乡风文明建设向深层发展 |
2.3.3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风文明建设存在高度一致性 |
第3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思想资源 |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1.1 文明进步的基础是人的自由自觉活动 |
3.1.2 实现城乡融合是乡村发展的必由之路 |
3.1.3 建设社会主义需要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思想 |
3.2.1 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攸关国计民生根本性问题 |
3.2.2 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
3.2.3 净化社会风气是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与目标 |
3.3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相关思想 |
3.3.1 以农为本思想 |
3.3.2 道德教化思想 |
3.3.3 “和合”思想 |
3.3.4 乡村运动思想 |
3.3.5 乡村改造思想 |
3.4 发达国家乡风文明建设思想 |
3.4.1 挖掘乡村多元价值思想 |
3.4.2 重塑乡村伦理精神思想 |
3.4.3 提升乡村生活风貌思想 |
第4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属性 |
4.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 |
4.1.1 坚定社会主义方向 |
4.1.2 切实立足乡村文明 |
4.1.3 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
4.1.4 坚持整体协调发展 |
4.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 |
4.2.1 加强乡村思想道德建设 |
4.2.2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 |
4.2.3 加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 |
4.2.4 开展乡村移风易俗行动 |
4.2.5 着力消除乡村精神贫困 |
4.3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功能 |
4.3.1 促进乡村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
4.3.2 带动乡村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
4.3.3 繁荣与发展新时代乡村文化 |
4.3.4 推动乡村社会和谐有序发展 |
4.3.5 不断提升乡村社会文明水平 |
第5章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考量 |
5.1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历史进程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地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3 改革开放以来到新时代的乡风文明建设 |
5.1.4 新时代以来的乡风文明建设 |
5.2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主要特色 |
5.2.1 鲜明的政治性与人民性 |
5.2.2 内容形式的继承发展性 |
5.2.3 突出实践的社会现实性 |
5.3 中国乡风文明建设的经验启示 |
5.3.1 要强化党对乡风文明建设的责任意识 |
5.3.2 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以激发内生动力 |
5.3.3 使乡风文明建设与乡村经济协同发展 |
5.3.4 要重视教育卫生工作的移风易俗作用 |
5.3.5 以充足的历史耐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
第6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境遇 |
6.1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机遇 |
6.1.1 乡村新型社会组织多样发展 |
6.1.2 乡村产业结构不断深入发展 |
6.1.3 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渐趋完善 |
6.1.4 乡村社会主流思想健康向上 |
6.1.5 农民科学素质培育不断加强 |
6.2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挑战 |
6.2.1 乡村党组织组织力不强 |
6.2.2 乡村集体经济收入不佳 |
6.2.3 乡村文化出现衰落痕迹 |
6.2.4 乡村不良社会风气滋长 |
6.2.5 农民主体意识相对薄弱 |
6.3 制约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因素 |
6.3.1 乡村党组织建设不完善 |
6.3.2 乡村集体经济发展式微 |
6.3.3 乡村文化传承发展受阻 |
6.3.4 乡村文化生态发展失衡 |
6.3.5 乡村教育发展相对落后 |
第7章 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
7.1 筑牢乡风文明建设的组织保障 |
7.1.1 突出乡村党组织的政治功能 |
7.1.2 发挥乡村党组织的模范作用 |
7.1.3 密切乡村党组织的群众联系 |
7.2 夯实乡风文明建设的经济基础 |
7.2.1 走出乡村集体经济认知误区 |
7.2.2 不断深化乡村集体产权改革 |
7.2.3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
7.3 打牢乡风文明建设的文化根基 |
7.3.1 以新发展理念引领乡村文化 |
7.3.2 提升乡村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
7.3.3 传承发展提升优秀农耕文化 |
7.4 培植乡风文明建设的社会土壤 |
7.4.1 发挥乡村人居环境整治伦理价值 |
7.4.2 盘活乡村内生治理机制自治功能 |
7.4.3 因地制宜推进乡村移风易俗实践 |
7.5 增强乡风文明建设的农民力量 |
7.5.1 不断提高乡村义务教育质量 |
7.5.2 优化提升乡村职业技能培训 |
7.5.3 转变乡村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
后记 |
(4)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评述 |
1.3.1 公共品内涵研究 |
1.3.2 公共品供给主体研究 |
1.3.3 农村公共品需求研究 |
1.3.4 农村公共品供给研究 |
1.3.5 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研究 |
1.3.6 研究评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1.6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公共品 |
2.1.2 农村公共品供给 |
2.1.3 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 |
2.2 理论基础 |
2.2.1 基于W-L模型的农村公共品最优供给 |
2.2.2 多中心治理理论 |
2.2.3 基于效率研究的福利经济学理论 |
第3章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逻辑与现实基础 |
3.1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逻辑起点 |
3.1.1 政府供给与政府失灵 |
3.1.2 市场供给与市场失灵 |
3.1.3 第三方供给与志愿失灵 |
3.1.4 农户参与 |
3.2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的现实基础 |
3.2.1 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且结构失衡 |
3.2.2 农村公共品需求日益增长且出现多元化态势 |
3.2.3 农村公共品供给地区差异明显 |
3.2.4 第三部门壮大 |
3.2.5 农民收入水平提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的历史演进与现状考察 |
4.1 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发展历程 |
4.1.1 改革开放前中央“大统一”单一制农村公共品供给 |
4.1.2 改革开放至分税制改革中央地方分层的农村公共品供给 |
4.1.3 分税制改革后农村公共品供给 |
4.1.4 全面税改后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探索 |
4.2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种类多元化供给现状考察 |
4.2.1 生活服务型农村公共品 |
4.2.2 生产保障型农村公共品 |
4.2.3 发展促进型农村公共品 |
4.3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农村公共品供给总量不足且低质量 |
4.3.2 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失衡且模式单一 |
4.3.3 农村公共品供给碎片化 |
4.3.4 农村公共品供给区域间失衡 |
4.3.5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错位 |
4.4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种类多元化供给问题的成因分析 |
4.4.1 农村公共品需求日益增长且出现多元化态势 |
4.4.2 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不健全 |
4.4.3 农村公共品供给单向决策限制 |
4.4.4 农村公共品供给过程缺乏监管不到位 |
4.4.5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权责划分不明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效率测算、演化趋势和影响因素研究 |
5.1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效率测算 |
5.1.1 研究方法 |
5.1.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1.3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效率测算 |
5.1.4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区域异质性分析 |
5.2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效率的时间演化趋势 |
5.2.1 研究方法 |
5.2.2 研究期间划分 |
5.2.3 核密度估计结果分析 |
5.3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结构效率测算及影响因素分析 |
5.3.1 结构效率空间理论模型 |
5.3.2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
5.3.3 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效率测算分析 |
5.3.4 农村公共品供给-结构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案例分析 |
6.1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模式应用及分析 |
6.1.1 政府—市场—农民供给模式:以“珙县农村修路”为例 |
6.1.2 村集体—政府—市场供给模式:以“万春镇L村路灯维护”为例 |
6.1.3 政府—自治组织—私人部门供给模式:以“和顺镇H村图书馆建设”为例 |
6.1.4 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模式评价 |
6.2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绩效评价:以“农贷通”为例 |
6.2.1 “农贷通”平台介绍 |
6.2.2 数据来源与样本介绍 |
6.2.3 “满意度评价内容与基本情况 |
6.2.4 “农贷通”平台满意度综合评价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国际经验借鉴 |
7.1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
7.1.1 美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
7.1.2 德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
7.1.3 日本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
7.1.4 韩国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模式 |
7.2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共性与差异 |
7.2.1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共性 |
7.2.2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差异 |
7.3 主要发达国家农村公共品供给多元化的借鉴与启示 |
7.3.1 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构建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制度体系 |
7.3.2 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立健全农村合作组织体系 |
7.3.3 多主体筹措资金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配套制度设计 |
8.2.1 构建农村公共品供给主体多元化体系 |
8.2.2 明确农村公共品供给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8.2.3 引导非营利组织与村级组织参与农村公共品供给 |
8.2.4 强化农民在农村公共品供给中的主体地位 |
8.2.5 优化激励机制设计,健全农村公共品质量监管体系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读博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5)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1.1.1 问题缘起 |
1.1.2 研究背景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之处 |
2 核心概念与理论依据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村老年人 |
2.1.2 文化建设与农村文化建设 |
2.1.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
2.1.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
2.2 理论基础 |
2.2.1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理论和社会发展理论 |
2.2.2 毛泽东文化建设思想 |
2.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
2.2.4 习近平关于养老问题的相关重要论述 |
2.2.5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尊老敬老思想 |
2.2.6 相关学科的知识借鉴 |
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历史前提与现实条件 |
3.1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
3.1.1 新中国的成立为其创造了历史前提 |
3.1.2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期奠定了制度根基 |
3.2 改革开放为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创造了现实条件 |
3.2.1 改革开放之前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
3.2.2 改革开放给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 |
4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主要成就和重要作用 |
4.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发展变迁 |
4.1.1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四个阶段 |
4.1.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与形式 |
4.1.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特点 |
4.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成就 |
4.2.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
4.2.2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日趋厚实 |
4.2.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平台载体日趋坚固 |
4.2.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开始有了法制保障 |
4.2.5 农村老年人参加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日益增强 |
4.3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
4.3.1 促进农村老年人身心健康 |
4.3.2 维护农村老年人家庭幸福 |
4.3.3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
4.3.4 推动国家向前进步 |
5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问题与不足及其成因分析 |
5.1 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足 |
5.1.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明显滞后于城市老年人文化建设 |
5.1.2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自身呈现明显不均衡现象 |
5.1.3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社会氛围不够浓厚 |
5.1.4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基础薄动力弱 |
5.1.5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尚未建立工作运行机制 |
5.2 存在问题与不足的成因分析 |
5.2.1 体制机制:国家层面 |
5.2.2 文化与心理:社会层面 |
5.2.3 家庭层面 |
5.2.4 个人层面 |
6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及其启示 |
6.1 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探索实践中的三个个案 |
6.1.1 案例选择的相关说明 |
6.1.2 三个个案 |
6.2 三地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实践的启示 |
6.2.1 坚持五个基本原则 |
6.2.2 将农民养老与农村文化建设有机结合 |
6.2.3 县(区)级党委政府予以高度重视 |
6.2.4 积极引导新闻媒体加大宣传报道力度 |
6.2.5 文化养老是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
7 新时代推进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
7.1 大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
7.1.1 加大舆论宣传动员的工作力度 |
7.1.2 大力培育孝老敬亲的村风民俗 |
7.1.3 大力实施“文化兴村”战略 |
7.2 大力夯实物质养老基础 |
7.2.1 进一步提升农村老年人物质养老保障水平 |
7.2.2 大力发展产业兴村 |
7.2.3 积极引导村民返乡创业就业 |
7.2.4 大力实施“以养促建”行动计划 |
7.3 加大农村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力度,突出其为老服务功能 |
7.3.1 加大农村文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力度 |
7.3.2 充分考虑照顾农村老年人的文化权益 |
7.3.3 充分凸显农村文化建设为老服务功能 |
7.3.4 加大农村老年人文化民生建设 |
7.4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 |
7.4.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于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重要影响 |
7.4.2 借助乡村振兴战略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
7.5 寻找有效突破口 |
7.5.1 借助健康乡村战略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
7.5.2 借助农村老年教育开展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 |
7.6 建立健全工作运行机制 |
7.6.1 领导与管理机制 |
7.6.2 分工与协作机制 |
7.6.3 保障机制 |
7.6.4 援助机制 |
7.6.5 学习推广机制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校学习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专利、获奖及社会评价等 |
(6)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主题 |
(一) 传统农村社区、空心化及其转型的可能路径 |
(二) 少数民族扶贫与异地搬迁、自发移民 |
(三) 少数民族自发移民后的“嵌入式”生活 |
二、研究回顾与述评 |
(一) 有关嵌入研究的回顾与梳理 |
(二) 我国少数民族的人口流动与自发移民 |
(三) 少数民族流动背景下的民族互动研究 |
(四) 少数民族人口流动的社会治理研究 |
(五) 研究述评 |
三、研究的内容、价值、概念与思路 |
(一) 研究的主要内容 |
(二) 研究的价值和创新 |
(三)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田野点介绍 |
(一) 县域经济社会概况 |
(二) 宝乡经济社会概况 |
第一章 宝乡的空心化及彝胞的嵌入 |
第一节 民工潮与宝乡空心化 |
一、民工潮的形成与农村空心化 |
二、宝乡汉族的人口迁出及农村空心化 |
第二节 社会网牵引下彝胞的自发移民与嵌入 |
一、彝胞的自发移民与全面嵌入 |
二、彝胞自发移民过程中的社会网运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物质生产过程中的彝汉互动 |
第一节 土地的流转与利用 |
一、彝胞对宝乡闲置土地的利用 |
二、闲置土地再利用的价值及其不确定性 |
第二节 从荞麦、背篓到水稻和扁担 |
一、种植内容的变化: 从荞麦到水稻 |
二、种植工具的变化: 从背篓到扁担 |
第三节 农村里的兼业型农民工 |
一、城镇化与汉族农民工回流创造的兼业机会 |
二、农村里的“兼业型”农民工 |
三、兼业过程中的纠纷及底层抗争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常生活交往中的彝汉互动 |
第一节 汉语的使用、习得及情境选择 |
一、彝胞在宝乡的日常语言使用 |
二、彝胞在宝乡的汉语习得 |
三、特殊情境下的语言使用 |
第二节 礼物交换: 从有来无回到礼尚往来 |
一、有来无回的礼物 |
二、有来有往的礼物交换 |
三、彝汉双方礼物交换的逻辑 |
第三节 留守与流动: 儿童的“战争与和平” |
一、留守儿童与流动儿童 |
二、汉族留守儿童与彝族流动儿童的日常交往 |
三、汉族留守儿童与彝族流动儿童的社会距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民族文化调适中的彝汉互动 |
第一节 “另类”服饰的演变与融合 |
一、彝族服饰的传统特征 |
二、彝胞服饰的呈现及汉族人的反应 |
三、彝族服饰向汉族融合的内在逻辑 |
第二节 “阴宅”恐惧与泛神信仰 |
一、凉山彝族的泛神化宗教信仰 |
二、彝胞泛神化信仰在宝乡的呈现 |
三、彝胞泛神化信仰在宝乡的演变逻辑 |
第三节 难以组织的火把节 |
一、火文化对凉山彝族的重要性 |
二、难以组织的火把节 |
三、“冷落”火把节的背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彝汉互动所建构的社会关系 |
第一节 “帮工”及其构建的社会关系 |
一、彝胞各种形式的“帮工”行为 |
二、由“帮工”所呈现的社会关系 |
三、“帮工”改进社会关系的拓展分析 |
第二节 并不成功的民族通婚 |
一、族际通婚与民族关系的探讨 |
二、并不成功的民族通婚案例 |
三、不成功的通婚呈现出的社会关系 |
第三节 非常难得的守望相助 |
一、从互帮互助到守望相助 |
二、守望相助背后的交往选择 |
三、守望相助背后的深层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彝汉互动背后的农村社会治理 |
第一节 “提供帮助”还是“让人头疼”: 嵌入式生活的治理难题 |
一、治理难题的具体表现 |
二、治理难题的形成原因 |
三、治理难题背后的深层因素 |
第二节 “店大欺客”还是“客大欺店”: 治理中的主客反转 |
一、主客反转的诱因及文化基础 |
二、主客反转的治理方法与逻辑 |
三、主客反转引申出的治理反思 |
第三节 服务型治理的对策建议 |
一、当前宝乡的农村治理体系 |
二、彝胞的服务型需求 |
三、可能的服务型治理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结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
三、本研究的局限性 |
四、未来研究的可能性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工作 |
致谢 |
(7)基于供应链信息共享的Y公司税务筹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第一节 税务筹划基本理论 |
第二节 供应链信息共享基本理论 |
第三节 供应链、供应链信息共享与税收及税务筹划的关系 |
第四节 基于供应链信息共享进行税务筹划的重要作用 |
第三章 Y公司税务筹划现状及问题 |
第一节 Y公司简介 |
第二节 Y公司税务管理现状 |
第三节 Y公司税务筹划现状 |
第四节 Y公司目前税务筹划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五节 Y公司税务筹划中存在问题的解决对策 |
第四章 Y公司基于供应链信息共享进行税务筹划的可行性及流程设计 |
第一节 Y公司基于供应链信息共享进行税务筹划的可行性 |
第二节 Y公司基于供应链信息共享进行税务筹划的流程设计 |
第五章 Y公司基于供应链信息共享的税务筹划方案设计 |
第一节 采购活动税务筹划 |
第二节 生产活动税务筹划 |
第三节 销售活动税务筹划 |
第四节 其他税务筹划 |
第五节 税务筹划的预期效果检验 |
第六章 Y公司基于供应链信息共享实施税务筹划的保障措施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展望 |
第三节 本文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8)我国医药制造业最佳税负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技术路线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创新点 |
2 医药制造业最佳税负的基础理论 |
2.1 医药制造业最佳税负的概念 |
2.1.1 医药制造业税负的界定 |
2.1.2 医药制造业税负的分类 |
2.1.3 医药制造业税负的原则 |
2.2 医药制造业最佳税负的理论基础 |
2.2.1 最优税收理论 |
2.2.2 税负转嫁理论 |
2.2.3 产业政策理论 |
2.2.4 科学管理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医药制造业最佳税负的测算与分析 |
3.1 医药制造业最佳税负的研究设计 |
3.1.1 最佳税负模型的理论推导 |
3.1.2 空间权重矩阵的实证构建 |
3.1.3 空间计量模型的实证构建 |
3.2 医药制造业最佳税负的测算分析 |
3.2.1 双对数模型的测算 |
3.2.2 空间自相关的测算 |
3.2.3 空间计量模型测算 |
3.3 本章小结 |
4 医药制造业税负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医药制造业税负的基本现状 |
4.1.1 医药制造业税负的总体发展 |
4.1.2 医药制造业税负的增速对比 |
4.1.3 医药制造业税负的发展差异 |
4.2 医药制造业税负存在的问题 |
4.2.1 行业税负总体降幅收窄 |
4.2.2 行业减税效果收效不高 |
4.2.3 行业税负结构分布失衡 |
4.3 医药制造业税负问题的成因 |
4.3.1 生产成本与分销成本的上涨 |
4.3.2 制度成本与隐性税负的增加 |
4.3.3 行业结构与税收政策不匹配 |
4.4 本章小结 |
5 国内外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及启示 |
5.1 国外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 |
5.1.1 美国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 |
5.1.2 欧盟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 |
5.1.3 日本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 |
5.2 国内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 |
5.2.1 京津冀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 |
5.2.2 长三角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 |
5.2.3 珠三角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经验 |
5.3 国内外医药制造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启示 |
5.3.1 减免部分税项以激励行业核心技术提升 |
5.3.2 提高研发补贴以引导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5.3.3 实行特惠扶持以促进传统医药制造升级 |
5.4 本章小结 |
6 实现我国医药制造业最佳税负的对策建议 |
6.1 降低医药制造成本以提高企业留利 |
6.1.1 推进医药智能制造以降低生产成本 |
6.1.2 规范医药分销渠道以降低分销成本 |
6.1.3 加速产业升级以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
6.2 释放减税红利以提高企业减税效益 |
6.2.1 正向激励税政以缓解企业“税痛” |
6.2.2 降低制度成本以解决企业“费痛” |
6.2.3 完善机制建设以促进税负公平 |
6.3 明确行业结构导向以均衡税负差异 |
6.3.1 明确税收政策结构导向以鼓励行业研发 |
6.3.2 协调行业政策倾斜方向以均衡区位差异 |
6.3.3 强化行业扶持政策指引以激励企业创新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宁夏A光伏公司融资策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融资策略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基本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融资结构相关理论 |
第三节 融资渠道相关理论 |
第四节 新型融资方法 |
第三章 宁夏A公司融资策略现状分析 |
第一节 宁夏A公司简介 |
第二节 宁夏A公司融资策略现状 |
第三节 宁夏A公司融资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四节 宁夏A公司融资策略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四章 宁夏A公司融资策略优化对策 |
第一节 宁夏A公司融资策略优化框架和原则 |
第二节 改善公司治理结构,优化融资策略管理 |
第三节 宁夏A公司基于融资结构优化的融资策略选择 |
第四节 拓展和完善多元化融资渠道 |
第五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Y风电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1 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研究文献回顾 |
2.1.1 国外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
2.1.2 国内企业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
2.2 电力企业绩效评价文献回顾 |
2.2.1 国外电力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
2.2.2 国内电力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
2.3 文献评述 |
3 相关理论概述 |
3.1 企业绩效评价的界定 |
3.2 企业绩效评价的理论基础 |
3.2.1 委托代理理论 |
3.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3.2.3 战略管理理论 |
3.3 平衡计分卡理论 |
3.3.1 平衡计分卡四维度 |
3.3.2 平衡计分卡优势 |
3.3.3 平衡计分卡改进 |
4 Y风电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现状分析 |
4.1 Y风电企业概况 |
4.2 Y风电企业绩效评价体系的现状 |
4.2.1 Y风电企业绩效考核流程 |
4.2.2 Y风电企业绩效考核职责 |
4.3 Y风电企业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 |
4.4 Y风电企业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4.4.1 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 |
4.4.2 引入平衡计分卡的可能性 |
5 基于改进平衡计分卡的Y风电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5.1 Y风电企业战略地图绘制 |
5.1.1 Y风电企业SWOT分析 |
5.1.2 基于SWOT分析的战略地图绘制 |
5.2 Y风电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设计 |
5.2.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5.2.2 指标选取 |
5.2.3 基于AHP的指标体系权重设置 |
6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Y风电企业绩效评析 |
6.1 模糊综合评价法简介 |
6.1.1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念 |
6.1.2 模糊综合评价法步骤 |
6.2 模糊综合评价法应用 |
6.2.1 评判矩阵构建 |
6.2.2 评判结果计算 |
6.3 Y风电企业绩效评判结果分析 |
7 Y风电企业绩效提升对策 |
7.1 加强企业财务管理 |
7.2 完善内部生产管理 |
7.3 积极拓展其他风电业务 |
7.4 合理做好风电产业规划 |
8 结论与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宁夏税费现状及其成因探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环境规制对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研究[D]. 刘佩.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2)
- [2]乡村振兴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研究[D]. 刘欢. 吉林大学, 2021(01)
- [3]R保险公司税务风险内部控制研究[D]. 李千. 宁夏大学, 2021
- [4]我国西南地区农村公共品多元化供给研究[D]. 严宏. 西南大学, 2021(05)
- [5]改革开放以来农村老年人文化建设研究[D]. 陈文龙. 西安理工大学, 2019(01)
- [6]嵌入视角下宝乡彝汉民族互动研究[D]. 陈世海. 云南大学, 2019(09)
- [7]基于供应链信息共享的Y公司税务筹划研究[D]. 陈瑶. 宁夏大学, 2019(02)
- [8]我国医药制造业最佳税负分析及对策研究[D]. 朱子男.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9]宁夏A光伏公司融资策略优化研究[D]. 杨龙. 宁夏大学, 2019(02)
- [10]Y风电企业绩效评价体系设计研究[D]. 缪铮鹏. 南京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