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高校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一、高校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论文文献综述)

苏笑悦[1](2020)在《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时代的变迁对劳动市场产生冲击、社会对于人才培养目标的新要求促使全球中小学教育体系发生深刻变革。世界各国纷纷审视教育培养的目标与方向,新的教育理念、教育形态与教学实践不断涌现。在此背景下,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的设计也面临了全新的挑战。一方面,经济社会的转型、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人们对于美好教育的追求为中小学教育的变革创造了条件。在一系列相关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的教育研究者与实践者们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端探索出一大批教育新成果,这些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设计提出了新需求。另一方面,传统设计思维与习惯使教学空间的设计创新面临了问题与困境。当下,教育变革的新发展与传统教学空间设计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新的设计理论、设计方法的研究具有迫切性。基于上述问题,以教学空间为研究对象,以教育变革为研究视角,聚焦在一线城市。从建筑师参与的角度,采取教育学与建筑学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强调教育因素在教学空间设计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借鉴国内外设计经验,基于国内既有的教育变革新型成果分析教学需求,并以此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学基础和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随后,按照从宏观到微观的顺序,从教学空间框架、教学空间要素2个层面,分别对教学空间集、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以此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与策略体系。使教学空间的研究顺应教育的新变革,有助于对我国整个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系统进行补充与拓展,为新时期应对教育变革对教学空间设计带来的挑战提供思路与指导,探索中国未来中小学校。在内容上包括上、下两篇。上篇:设计理论建构(第一、二、三、四、五章)第一章,对研究的背景、对象、综述、方法、创新点与框架等内容进行总体概括。第二、三章,通过全球视角,以在教育实践层面对教学空间设计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为切入点,分别对国外和国内共10个典型国家的(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历史、新型成果与发展趋势进行研究,构建国内外(现)当代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比较研究平台。深化对教育变革和教学空间的发展创新规律性认识,发现二者之间的内在关联与作用机制。第四章,采取层层递进的方式,根据建筑设计研究的特点对教育学领域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应性整合与归纳,引入教学行为研究。运用整合理论构建“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将我国教学方式新成果整合到四个象限中,以此为工具分析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总结共性与趋势。第五章,提出以教学需求作为教学空间设计的重要创新驱动,构建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从理论基础、设计原则、设计程序与设计内容方面对传统教学空间的研究与设计进行适应性调整,建立主体研究框架。下篇:设计策略研究(第六、七、八章)第六章,从教学空间框架层面,对教学空间集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对传统研究与设计中采取的单一“功能区”概念进行改良,提出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模式、指标区间与组合方式,为多样化的教学需求提供全面的教学空间框架类型。第七、八章,从教学空间要素层面,分别对功能场室和共享空间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基于教学需求归纳10条设计原则,对各空间要素的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功能模块设计与功能模块空间整合进行研究,梳理各空间要素的新功能、新定位、新场景与新形态。在功能场室方面,提出功能复合化的“教学中心”概念优化传统研究中的“专用教室”,共构建15大“教学中心”;在共享空间方面,分别对室内开放空间、校园景观与室外运动场地/设施的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最后,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文章的成果——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核心内容,指出研究的不足与后期研究展望。

杨彪[2](2013)在《我国高校住房制度改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高校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推进,高等院校在全国住房改革的大环境下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教职工住房问题,住房条件得到较好地改善。但是,因为高校不同于一般的单位,高校教职员工众多,知识层次高,人员流动频繁;住房建设年代、来源和权属关系都比较复杂;而校园教学和科研的整体定位又决定了需要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随着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不断深入,住房改革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已经阻碍了房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有必要对这些问题做深入的分析,理清问题的来龙去脉,为合情合理的解决这些问题奠定科学的理论基础及事实依据。基于这样的思考,本文对我国高校住房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论文的主要工作:是研究现行的高校住房改革政策以及在分析高校住房现状的前提下。提炼出我国高校住房改革中存在的以下主要问题:1、高校住房货币化问题:货币化补贴标准未作动态调整,货币化补贴政策落实情况严重滞后以及货币化补贴不公平。2、高校房改房交易流转问题:交易管理难度大,房改房处于低效配置状态,缺乏长期制度安排。3、高校周转房建设及管理问题:周转房供给量严重不足,流转不畅,管理低效,周转房功能配套差。4、高校房改房物业管理社会化面临的问题:产权不明晰导致物业管理水平落后,物业管理资金低效使用。本文在对以上问题作出分析的同时,对每一个问题提出了政策建议,这些政策建议建立在总结过去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对于破解当前的高校住房问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对于我国高校住房制度改革研究,大多数学者从房改对高校的影响,住房货币化分配政策,青年教职工住房问题,高校物业管理等方面对高校住房改革进行了分析研究。但相关研究者并未对我国高校住房制度改革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只是单一的分析了某一个问题,因此就决定了他们不能构建一个完整的解决方案。本文全面系统进行了研究,在研究内容和视角上有新的尝试。我期望这些研究工作对于推进高校住房分配货币化及相关住房改革,完善相关政策,对于有效解决高校教职工住房问题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刘靖轩[3](2013)在《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策略研究 ——以西安理工大学家属区为例》文中提出从建国初期至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城市发展及住宅建设深受计划经济体制和国家发展方针的影响,福利住房体制成为住宅建设和分配的核心制度。各单位通过包揽式做法,对职工在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需求采取单位内部解决的方式,这种“大单位、小社会”的局面造就了我国特有的一种居住模式——单位社区。其中,高校单位社区体现为随高校而建的教职工生活区,其拥有特殊的居住主体和人文环境特质。然而,改革开放之后高校蓬勃发展,尤其是近二十年来随着教育产业化的推进,教职工队伍的壮大直接引发高校住房供需的紧张化,同时“新校区建设、多校区并存”的发展模式使得原有的“职住相邻”布局模式被打破。并且,随着居住水平的提高、住房制度的改革和商品住房的冲击,早期建成的教职工居住环境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居住需求。因而,新进教职工的住房需求和现有居住环境的改善需求并存而至,成为高校教职工居住的首要问题。高校单位社区的更新发展作为内涵式的解决途径,是缓解教职工居住问题、兼顾居住主体差异性、延续社区历史文脉及提高教职工居住品质的重要方式,并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因而,本文以高校单位社区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对其发展背景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并对国内外社区相关理论与实践状况进行综述,以总结社区方面的研究动态,为本文的研究提供基础;其次,在对西安市部分高校单位社区调研的基础上,对其现状及主要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针对高校单位社区现状及既有改造方式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并从多方面分析高校单位社区的特殊性;再次,对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的动力因素与指导原则进行阐述,并初步提出相应的更新发展策略;最后,笔者以西安理工大学家属区的更新规划方案作为实例研究的主体,对更新发展策略进行具体、直观的梳理,并得出论文的主要结论,以期探讨适宜高校单位社区的更新发展策略,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定基础。

张磊[4](2015)在《中共十四大以来民生政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民生问题举足轻重,是各国公民最关心的问题,是社会稳定和谐的重要因素,事关执政党能否顺利执政。因此,民生问题是任何政府都不得不面对和正视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当今世界,各国莫不将解决民生问题放到本国执政方针的重要位置,各政党莫不将改善民生作为本党政策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最根本利益的代表,从成立之日起,就以解决民生问题为己任,致力于民生的改善。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中共结合当时实际情况,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具有积极意义的民生政策,有效解决了各种重大的民生问题,使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高,加之人口众多,情况复杂,新老民生问题互相交织,解决民生问题仍是一项非常重大而又艰巨的任务。认真分析研究改革开放以来党解决民生问题的经验,探索改善民生问题的规律,是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要研究课题。本着这样的出发点,我选择对十四大以来党的民生政策作为博士论文题目。论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基本概念、研究方法、研究现状、框架结构等内容。第一章中共十四大以前的民生政策。本章总结了从中共成立之日起至中共十四大以前,从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住房、社会保障六个方面,分析总结了中共制定民生政策的背景、内容、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第二至五章则分别从教育、医疗、就业、收入分配、住房、社会保障六个方面,分析总结了中共十四大以来民生政策的制定背景、内容、实施效果、存在的问题。第六章总结了当前中国存在的民生问题,为提出民生政策打好基础。第七章呼应第六章,提出了解决当前中国民生问题的对策建议。

林双凤[5](2012)在《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研究 ——以广州市S大学为研究案例》文中认为本文以广州市S大学为研究案例,以市场转型理论和生命历程理论为研究框架,通过实地田野对教职工进行深入的调查访谈并结合相关的住房政策文献等材料,通过剖析S大学教职工住房资源获得的分层、形成机制及其影响,以此探讨广州市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本文认为,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受到三个层面因素的影响:宏观因素、中观因素与微观因素。宏观因素是指S大学教职工住房资源获得受到转型期中国所面临制度变迁,包括国家在不同时代实施的宏观住房政策与相关省市对国家宏观住房政策的执行力度与深度。当代中国社会处于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期,因此,住房制度改革作为中国制度变迁之一,在相当程度上改变了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方式。从实施住房福利分配制度到住房货币分配制度的建立,这是一个制度转轨、市场转型的时代,国家宏观政策在相当大程度上左右了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方式,进而决定了住房资源获得状况。中观因素是指广州市S大学教职工的住房资源获得也受到其所在学校(单位)的影响。首先,S大学是一个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大学,具有相当的行政级别;其次,S大学的单位性质属于事业大学。S大学的行政级别大小、单位性质等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S大学所拥有的住房资源总量。同时,由于单位领导决策层的决策状况及学校的具体情况,使得S大学所实施的具体住房政策也对教职工的住房资源获得产生重要的影响。微观因素主要是个体自身的结构因素与能动因素也深深地影响着个体的住房资源获得总量,同时,个体赖以实现社会再生产和人口再生产的家庭在后房改时代不仅仍以家庭形式共同购买和占有住房资源,而且也出现了新的家庭支持形式,这些都将表明个体以更为灵活的形式适应后房改时代的住房货币补贴制度,以解决住房问题。在这里本文首次引入生命历程理论视角结合市场转型理论对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进行分析,目的在于更为完整地、综合地审视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以期完整地分析研究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机制。根据S大学教职工住房资源获得的占有现状,按照是否拥有产权住房和住房套数,本文将S大学教职工的住房资源分层分为“两层五阶”的状况,其中“两层”是无产权房阶层和有产权房阶层,“五阶”是指按照住房资源占有总量从低到高,依次分为相对永久性无产权房阶层、暂时无产权房阶层、普通产权房阶层、多产权房阶层和超多产权房阶层。教职工住房资源获得总量差异的现状与分层是国家、省市宏观住房政策、S大学作为教育部属事业单位、教职工个体因素三者之间共同作用与共同催化的结果,是既有住房政策结构与个体能动性综合作用的产物。市场转型理论认为中国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本与权力资本的回报引发了学术界的讨论与争论。本文将市场转型理论中关于人力资本与权力资本回报应用到教职工个人的住房资源获得上来。具体而言,在市场转型理论看来S大学教职工的住房资源获得有两种机制:市场机制与权力机制。生命历程理论则指出,教职工个体在何时何地通过何种途径获得住房资源也是极其重要的,因此,住房资源获得过程中还存在着自我选择机制。因此,通过S大学的具体案例,本文指出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机制有三个:市场机制、权力机制与自我选择机制。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分层现状导致了什么结果?本文提出了住房制度改革中的“得利者”与“失利者”类型学上的区分。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结果给通常意义上的普通人给来了不相一致的生命际遇。对既有住房资源获得格局的“控诉”与对住房资源获得过程中的权力“嘲讽”是两种不同的“普通人”做出的两种反映,它们都深刻地揭示了住房资源占有总量差异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生命际遇。结论部分,本文再次回应了S大学教职工的住房资源获得现状与分层,阐述了住房资源获得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及其住房资源获得所导致的结果。本文认为住房制度改革是一次“革命性”事件,它深刻地改变了城镇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方式;同时,房改又是一次宏大的社会结构变革,无数个体在其间承受了各不相同或不尽相同的生命际遇,由此重新再生产出了住房资源格局与秩序,经由此,本文认为普通人的新型“国家观”可能正在形成。

卢锦珍[6](2016)在《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研究》文中认为教师补充是指在现有师资力量基础上,根据教育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充实”教师队伍,包括数量与质量上的充实。农村教师补充则是指根据农村教育发展需要,为农村学校补充足够数量且具有相应资质的教师。在一定意义上,农村教师补充更强调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它涉及教师的培养、招聘和保留等各环节,而非仅指招聘。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师补充存在不少问题。如要达到与城镇学校相同的班师比,我国农村教师总量仍不足,且结构性短缺严重。此外,农村学校难以吸引高水平教师,教师流失问题突出。为此,国务院、教育部等部门发布了一系列关于农村教师补充的重要文件,实施了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特色岗位教师计划等农村教师补充项目。但至今为止,乡村教师补充渠道不畅、整体素质低的问题依然未得到有效解决。上述事实说明,当前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效果不理想。这在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强化对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相关理论的研究。在世界范围内,美国对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探索起步较早,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基于此,本研究期望对美国联邦层面的农村教师补充政策进行系统的梳理和分析,以便更准确地理解农村教师补充政策运行的规律,为更好地解决我国农村教师补充难题提供理论指导;同时,通过对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解读及对其农村教师补充实践和效果的分析,获得美国农村在教师补充政策上的有益经验,为完善我国相应政策提供借鉴。本研究主要运用文献研究法、政策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依照“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制定及实施的情况和经验——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存在的问题——我国如何借鉴美国的经验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主线,揭示了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动因,分析了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价值取向、目标和内容,探讨了其政策实施的策略和保障机制,讨论了其政策实施效果及影响因素,总结了其政策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建议。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出台的背景是其所面临的国际国内挑战与矛盾。为应对挑战和矛盾,需要通过教育寻求帮助,这对教师补充提出了要求,从而促使美国政府必须关注教师补充政策。当然,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出台的直接原因与美国农村教育的问题相关。在教育领域,美国农村地区的教师数量及质量存在不少问题,同时,在为农村学校补充有效教师的实践中,农村地区也面临诸多不利因素。这些问题成为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出台的内在动力。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价值取向主要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关注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二是关注农村教师教学有效性提升,相应的,其政策目标也集中于优化农村师资队伍和提高农村学生成绩两方面。围绕政策目标,美国联邦不断强化对农村教师补充的干预,各项政策主要体现在专门教育法案、教育战略与规划和非教育类法案中,包括《中小学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每个学生成功法案》、《美国2000:教育战略》、《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及《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等。深入分析可发现,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内容在权力运作、利益协调及资源分配方面分别呈现了以下特点,即控制与自主平衡、竞争与倾斜共存、公平与效率兼顾。以联邦政策为指导,美国各州在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实践中充分发挥了各自的创造性。政策执行中,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及高等教育机构等通过创建合作伙伴关系的方式,共同分担政策实施各方面的责任;联邦的拨款则通过分级授权,分配到各州、学区及其合作伙伴中,使它们能够在政策规定的框架范围内开展农村教师培养、招聘和保留等相关活动。除了联邦的拨款,各州和学区也都各自分担农村教师补充的部分经费开支,非政府组织和个人也为此捐资助款,这种多样化的经费筹措机制确保了政策实施的经费来源。在具体实践中,财政激励、非财政激励是美国各州实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主要策略,而这两种策略又各有多种不同的具体措施。财政激励措施的共同点是对特定目标人群给予一定的货币性奖励或补偿,以使他们接受特定的教师岗位并在该岗位服务一定年限。按照激励主要针对的对象来分,财政激励措施主要有未来教师奖/助学金、新教师的奖励与资助(包括签约奖金、贷款减免等)、在职教师的奖励与资助(如针对性奖金、住房奖励或资助)等几种。非财政激励措施的共同点是使服务于农村学校的教师获得某种非货币性质的奖励或补偿,以实现对精神需要的满足,其主要措施包括激发敬业奉献精神、创造和谐人际环境及提供专业发展机会。以项目为载体来实现农村教师补充的目标,这是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运行机制的又一个重要特点。美国农村教师补充项目类型丰富多样,不同项目在工作重点、项目对象、主办主体及采取的教师培养和认证模式各有不同。在具体实践中,一些农村教师补充项目特色鲜明,为农村教师补充问题的解决做出了较大贡献。研究发现,政策的有效执行取决于多元组织之间的协调配合,同时也是政策参与者达成共识的一种自我选择过程。通过多元化项目实施政策,恰好符合了政策有效执行对多元化组织协调配合的要求,也给了各种政策参与者一个自我选择的空间,对政策的执行比较有利。对照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目标,以有关研究结论、客观事实及统计数据为依据考察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效果,可发现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在优化农村师资方面,有关政策的实施提高了农村教师培养质量,增强了农村学校吸引力,优化了农村教师结构,还降低了农村教师流失率;在农村学生成绩提高方面,政策的实施也产生了较好的影响,使美国农村学生的成绩与全国的差距越来越小。但是,其政策的实施也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某些特定的激励措施无法为农村吸引所需教师,一些项目预期目标实现程度较低。综合考察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制定及实施的各有关要素,可发现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效果受到了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在激励类型的选择上,由于财政激励与非财政激励各有长处和局限,因此,这两种不同激励策略及其不同措施的组合,将影响教师补充的效果。其次,由于利益博弈的影响,将导致给予农村教师的补偿呈现为不同补偿类型及额度的组合,进而产生不同的补偿效应。基于补偿性工资理论,为抵消工作环境中各种不利因素的消极影响,需要付给从业者某种“补偿性工资”,这种“工资”包括货币的和非货币的。美国农村教师补偿效果的实践例证及我国农村教师补偿效果的实证分析均表明,不同补偿类型及补偿额度的组合所产生的效果有别。再次,在政策运作中,具体项目设计的科学性与针对性及其实施过程的协作性与严谨性影响项目的成败。最后,因不同特点的教师对激励类型有不同的选择偏好,因此,政策对象的特点也对政策实施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客观来看,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及其实施总体上是成功的,而其成功得益于几个方面的经验:一是重视补偿机制的激励作用,给予农村教师合理的补偿;二是关注农村教师培养、招聘和保留各环节的相互配合;三是激发责任主体的积极性,注重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落实责任主体,有效调动了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四是发展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多样化补充项目,使政策执行有了切实的落脚点;五是运用多元化的补充策略,扩大了农村教师的来源。反观我国,虽然农村教师补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制定与实施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政府忽视市场机制的作用,对农村教师的补偿额度较低。其次,各有关主体的责任意识欠缺,教师补充的合力尚未形成。第三,在农村教师招聘标准上,应聘者的职业匹配不受重视,选拔条件过宽。第四,农村教师招聘范围过窄,致使农村教师来源相对单一。从一定意义上说,中美两国的农村教师补充问题具有相似性,而美国比我国更早开展了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探索,其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也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因此,其经验对我国有一定借鉴意义。借鉴美国相关经验,结合从中得到的有益启示,我国的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完善:首先,应正视城乡差异,加强对农村教师的补偿;其次,需明确各责任主体的努力方向,使各级政府、高等院校、农村学校和社区及社会团体等多方力量能够担当应有的责任并相互配合;第三,要注意吸收非农村原籍教师以优化教师地缘结构,同时,可利用教师资格“国考”和志愿服务教师招聘,吸纳不同年龄和职业经历者充实农村教师队伍;第四,在教师的招聘、培养等环节,要强调教师候选人与职业的匹配,重视教师对农村环境的适应问题;最后,为真正留住农村教师,还应注意保障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升农村教师的职业效能,使他们获得教学成就感,实现个人的价值。

皮明辉[7](2020)在《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思想研究》文中指出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它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和生活水平高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就将民生建设工作贯穿于党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阶段,民生建设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其重要地位不容小觑。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带领下,始终把民生建设作为工作重点,始终坚持将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求视为发展的重中之重,党的一切工作都要围绕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为核心点。针对民生建设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和人民群众的新需求,中国共产党具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新举措和新理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引领之下,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放在首位,密切了党群关系,巩固了党的执政基础。当前,中国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和全面深化改革深水区。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必须更加重视民生工作,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共产党将先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践活动密切结合,经过不断探索和创新,形成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并将其作为民生建设理念加以运用。同时以“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落实民生工作思路,以制度和法治建设作为民生发展保障,以新技术应用作为服务民生的重要手段,这一系列富有鲜明特征的新思想与新举措,为下一阶段全力开展民生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本文由五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主要梳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思想的形成基础。一是理论基础,包括中国传统民本思想、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以及对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民生建设思想的传承和创新。二是现实基础,主要是当前中国正处于特殊的现实背景下,包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决胜期、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等。第三部分重点总结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成就。从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以及弱有所扶共六个方面详细阐述。第四部分从努力实现人民群众“三感”需求、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建设和谐共生、注重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提出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四大方面出发,对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思想的重大变化进行总结。第五部分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思想的实践路径创新。主要包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民生建设理念,坚持以“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落实民生工作思路,坚持以制度和法治作为民生发展保障,坚持以新技术应用作为服务民生的重要手段。

郑秀红[8](2012)在《公平视角下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问题及其后续措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从人均GDP来看,目前我国已经进入中等发达国家之列,在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里,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都应当给予充分尊重并进行妥善处理,否则就会影响社会稳定和社会和谐。高校是我国培养各种优秀人才的摇篮,是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高校的稳定发展直接关系着国民经济的稳定与发展。因而,高校教职工作为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利益诉求更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长期以来,受“成家立业”、“安居乐业”等传统思想的影响,人们对住房问题格外关注,广大高校教职工也不例外。要想保持高校教职工队伍的稳定从而保证高校的稳定发展,必须关注高校教职工的住房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反思我国现行的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政策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论文站在公平的角度,综合运用个案分析法、文献分析法、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研究方法对我国现行的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政策及其实施效果进行研究,从我国住房政策的制定和沿革入手,探索我国为解决高校教职工住房问题、推进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而采取的种种措施,综合运用公平正义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等对其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最后找出我国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可能采取的后续措施。本论文总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相关理论进行界定和阐释。第二部分结合公平正义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基本观点就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政策的制定、执行、监督和保障等环节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在第二部分分析内容的基础上提出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可以采取的后续措施:第一,完善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政策;第二,提升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政策的执行力;第三,强化对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的监督;第四,增加对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的保障。

张心[9](2016)在《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一个城市问题频发的时期:城镇规模的扩大超出了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增加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成本;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社会矛盾加剧;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不力,城市特色和民俗文化严重流失;城市管理效率和公共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大量见证城市发展、塑造城市风貌并维系市民认同感的城市遗产来说,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前所未有的冲击”并存的时代。一方面,从总体上来说,社会各界对城市遗产价值的认知程度和保护意识都有所提升,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城市遗产保护在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投入明显加大,各项法规的制定和完善工作有序进行,城市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水平稳步提高。另一方面,过度追求规模与速度、以经济利益为导向的“急进式”建设和改造加速了城市中承载集体记忆的场所的大量消失,原汁原味的文化特色日渐被通俗化、雷同化的城市风貌所取代:缺乏人文关怀的保护手段和过度消费的利用方式将城市遗产隔离于绝大多数公众的生活之外,日益严重的“孤岛化”“绅士化”现象加剧了蕴含于城市遗产中的传统人文生态的丧失和社会适应性的衰退。以人为核心、注重文化内涵的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提出使城市遗产保护事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同时也被赋予了缓解城市特色危机、提升城市文化竞争力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使命。本论文基于人本视角对城市遗产保护的重要性、特殊性以及当前所面临的现实困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回答“什么是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为什么要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以及“怎样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三个问题,结合实例为处理好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之间的关系探索可行的途径与方式。在城市遗产保护中,以人为本意味着坚持保护的公益属性,尊重公众的主体地位,突出公众的主体作用;同时也意味着满足公众全面发展的合理需求,推动遗产保护与公众生活的衔接,促进保护成果全民共享。基于对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的这一解读,本论文主体内容共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对本文的研究主题与选题背景进行介绍,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创新点进行说明。第二部分是论文中的第一、二章内容,分析了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的应然性与现实意义,回答了“为什么要以人为本”这一问题。首先,城市遗产保护是城市治理和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以人为本作为国家层面所明确的社会发展战略核心,理应成为开展城市遗产保护工作的基本准则。其次,城市遗产是当代社会重要的公共文化资源,由人创造、传承,并能够反作用于人。其所具有的“城市”属性体现在分布的集聚性、价值的公共性、功能的日常性以及应对外界冲击的脆弱性,历史信息价值、文脉传承与情感寄托价值、科学教育价值、可持续发展价值等也都与人的生活和发展密不可分。因此,对城市遗产进行妥善保护和合理利用关乎社会发展和民生福祉,以人为本是顺应城市发展规律保护城市遗产的应然要求。第三,当前我国城市遗产所面临的生存危机,既由于历史遗产所不得不经受的自然损耗和寿命时限,更在于一些“人为”的毁损行为。“建设性破坏”、扭曲遗产价值的利用及不当的保护方式即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城市建设与遗产管理中的人本观念薄弱,特别是忽视广大普通民众在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作用和全面发展需求。因此,以人为本也是破解现实困局、实现“遗产保护-城市发展-民生改善”多赢的现实抉择。第三部分包括论文的第三、四章,论述了如何在当前我国社会环境及城市遗产保护机制中针对现实问题有效地发挥“人”的作用,即回答了“怎样实现以人为本保护城市遗产”。城市遗产保护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政府、企业、民间非营利组织和广大普通民众,这些群体或个人的立场、诉求和参与程度存在明显的差异,产生的作用和受到的影响也不尽相同。相对来说,普通民众在城市遗产保护中的参与较少且缺乏实质性参与,保护意识和能力仍待提升,合理需求与合法权益时常难以得到保障。增强普通民众与政府部门的良性、有效互动是尊重民生诉求、发挥社会力量作用并协调各相关者利益冲突的具体方式。针对现阶段存在的规则不明、政府态度模糊及民众无力的症结,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到实处有赖于完善公众参与的机制、动力保障,适度“授民以权”并吸收第三部门的力量引导、规范公众的参与行为。同时,灵活开展文化遗产教育,通过媒体、文物展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及文化遗产日活动等培养、提升公众的参与意愿和能力,推动城市遗产保护真正成为文化惠民的重要部分。论文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全文进行总结。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并非一味地只讲保护不讲发展,或是消极、笼统地对城市范围内的历史遗存进行保存,而是促进城市遗产保护与公众生活真正衔接,使“活起来”的城市遗产服务社会、惠及民生,增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张新生[10](2006)在《我国二元经济与健全社会保障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是具有典型二元经济结构的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人均收入低下、地区和城乡发展不平衡是其突出的特点。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具有我国特色的社会保障模式。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有了显着提高,但社会保障发展严重滞后。目前,我国社会保障覆盖面狭小、保障水平低、保障项目不完全、城乡社会保障存在明显差别。为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刻不容缓。因此,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城镇社会保障的扩面工作;积极解决农民工和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认真完善城市社区救助和特殊群体的社会救助;继续巩固农村的社会救助;逐步推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高度重视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构建公平均等的教育体制;以解决“三农”问题为契机,统筹城乡社会保障,提高全民的福利水平。

二、高校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校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论文提纲范文)

(1)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上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时代变迁引发全球人才培养的新趋势
        1.1.2 教育变革新成果对教学空间的新需求
        1.1.3 教学空间设计创新面临的问题与困境
        1.2 研究边界
        1.2.1 主要学科:教育学与建筑学
        1.2.2 研究对象:教学空间
        1.2.3 研究视角:教育变革
        1.2.4 地域界定:一线城市
        1.2.5 时间语境:当代
        1.2.6 教育阶段:中小学教育
        1.2.7 教育类型:公办、普通教育
        1.3 研究内容
        1.3.1 影响教学空间设计的教育要素: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
        1.3.2 国内外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1.3.3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建构与设计策略研究
        1.4 研究综述
        1.4.1 教育变革研究综述
        1.4.2 教学空间研究综述
        1.4.3 未来学校研究与实验计划
        1.4.4 总体研究评述
        1.5 研究目的、意义与创新点
        1.5.1 研究目的:应对教学空间设计新挑战,助力我国教育现代化建设
        1.5.2 研究意义:对现状研究和设计的补充与拓展
        1.5.3 研究创新点
        1.6 研究方法
        1.6.1 跨学科研究
        1.6.2 比较研究
        1.6.3 类型学研究
        1.6.4 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相结合
        1.6.5 文献研究
        1.6.6 前沿会议论坛与网络资源利用
        1.6.7 案例调研、访谈与分析
        1.7 研究框架
        1.8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北美洲
        2.1 美国
        2.1.1 美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1.2 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新型成果:磁石学校与特许学校
        2.1.3 真实教育与尊重个体差异的教育变革
        2.1.4 开放式与小型教学单元的教学空间
        欧洲
        2.2 芬兰
        2.2.1 芬兰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2.2 适应完整公民发展需求的教育变革
        2.2.3 整体性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3 英国
        2.3.1 英国现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3.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3.3 常规教室与共享功能相结合的教学空间
        2.4 法国
        2.4.1 法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4.2 学术教育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4.3 基于传统空间模式改良的教学空间
        2.5 德国
        2.5.1 基础知识与个体发展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5.2 注重共享空间表达的教学空间
        大洋洲
        2.6 澳大利亚
        2.6.1 澳大利亚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6.2 推动个性化教育的教育变革
        2.6.3 极富开放性的教学空间
        亚洲
        2.7 日本
        2.7.1 日本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7.2 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教育变革
        2.7.3 常规空间与共享空间共融的教学空间
        2.8 韩国
        2.8.1 韩国当代中小学教育的发展历史
        2.8.2 对传统教育弊端进行改良的教育变革
        2.8.3 对传统空间模式进行适应性调整的教学空间
        2.9 新加坡
        2.9.1 新加坡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历史
        2.9.2 兼顾学术教育与个性化发展的教育变革
        2.9.3 小型教学单元与灵活性的教学空间
        2.10 国外经验的借鉴与启示
        2.10.1 教育变革的实施途径:教育多样化
        2.10.2 教学空间的设计基础:教学需求
        2.10.3 教学空间的设计程序:多方协同
        2.10.4 教学空间的设计内容:整体设计
        2.11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中小学教育变革与教学空间的理论与实践
        3.1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发展与探索期(1949年-2010年)
        3.1.1 教育初创期:从旧教育到新教育的过渡(1949年-1966年)
        3.1.2 教育迷茫期:文革影响下的发展停滞(1966年-1978年)
        3.1.3 教育复兴期:教育普及和素质教育探索(1978年-1999年)
        3.1.4 教育转型期:素质教育曲折发展(1999年-2010年)
        3.1.5 历史经验总结:影响教育与教学空间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
        3.2 我国当代中小学教育与教学空间的新变革期(2010年-至今)
        3.2.1 教育发展新环境
        3.2.2 教育政策新导向
        3.2.3 教育变革新驱动
        3.3 我国教育变革新型成果
        3.3.1 基于传统教育进行局部优化
        3.3.2 对传统教育进行系统性革新
        3.4 我国教育变革发展趋势
        3.4.1 课程设置:对学生个性需求的尊重
        3.4.2 教学方式:教育与真实生活的结合
        3.4.3 其他类型:STEM教育与创客教育
        3.5 我国中小学教学空间典型新型成果调研
        3.5.1 上海德富路中学
        3.5.2 深圳荔湾小学
        3.5.3 深圳南山外国语学校科华学校
        3.5.4 北京四中房山校区
        3.5.5 深圳红岭实验小学
        3.5.6 北京中关村三小万柳校区
        3.5.7 北京十一学校龙樾实验中学
        3.5.8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改造)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需求研究
        4.1 教学方式在建筑学领域适应性研究综述
        4.2 分析工具建构:教学方式整合模型
        4.2.1 影响因素纳入
        4.2.2 模型建构借鉴:整合理论
        4.2.3 教学方式整合模型建构与利用
        4.2.4 完整教学需求集合
        4.3 教学组织下的教学需求发展研究
        4.3.1 行政班制教学
        4.3.2 包班制教学
        4.3.3 走班制教学
        4.3.4 混班/混龄制教学
        4.3.5 研究小结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设计理论框架建构
        5.1 设计创新驱动的丰富
        5.2 理论基础:教育学与建筑学相关理论
        5.2.1 “做中学”理论
        5.2.2 建构主义理论
        5.2.3 问题求解理论
        5.2.4 情境认知与学习理论
        5.2.5 学校城市理论
        5.2.6 空间环境教育理论
        5.3 设计原则:教育学与建筑学的相辅相成
        5.3.1 适应当下并面向未来的教学需求
        5.3.2 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
        5.4 设计程序:多方协同的良性互动
        5.4.1 教育机构:空间的需求提出者与评价者
        5.4.2 设计机构:空间的表达者与中坚力量
        5.4.3 政府管理机构(或代建机构):空间发展的推动者
        5.4.4 施工机构:空间建造品质的保障者
        5.4.5 设备研发与供应机构:空间运营的支持者
        5.5 设计内容:对传统设计方法与策略的适应性调整
        5.5.1 空间框架:教学空间集
        5.5.2 空间要素:功能场室与共享空间
        5.6 本章小结
下篇: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第六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教学空间集设计策略
        6.1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综述
        6.1.1 教学空间集
        6.1.2 组成要素
        6.1.3 教学空间集类型学最新研究综述
        6.2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建构
        6.2.1 教学空间集模式大类
        6.2.2 教学空间集模式子类
        6.2.3 教学空间集模式集合
        6.2.4 教学空间集模式实例
        6.3 教学空间集指标研究
        6.3.1 相关研究综述与研究样本选取
        6.3.2 单位教学空间集内的学生人数
        6.3.3 单位教学空间集的面积指标
        6.3.4 教学空间集指标优化与建议
        6.4 教学空间集组合方式
        6.4.1 串联组合
        6.4.2 围绕全校共享空间组合
        6.4.3 空间立体互通组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功能场室设计策略
        7.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7.1.1 教学中心
        7.1.2 技术路线
        7.2 设计原则
        7.2.1 空间形式:多样化与个性化
        7.2.2 空间功能:功能复合化
        7.2.3 空间边界:灵活性、透明性与复杂性
        7.2.4 空间环境:沉浸式教学氛围
        7.2.5 空间要素:设计要素教材化
        7.2.6 空间交互:泛在互联的智慧校园
        7.2.7 空间品质:人文关怀
        7.2.8 空间余地:留白设计
        7.3 集体中心(原普通教室)
        7.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3.2 功能复合化的“集体中心”
        7.3.3 功能最简化的精神属性“集体中心”
        7.4 信息共享中心(原图书馆/室)
        7.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书为本
        7.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自主学习与交互场所
        7.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独立馆室与开放式阅览区
        7.5 科研中心(原实验室)
        7.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仪器为本
        7.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授课与操作并重
        7.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空间与高新实验设备相结合
        7.6 人文中心(原史地教室)
        7.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文化高地
        7.6.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7 艺术中心(原美术、书法教室)
        7.7.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授课练习
        7.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素质拓展
        7.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展示
        7.8 表演中心(原音乐、舞蹈教室)
        7.8.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授课
        7.8.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表演功能强化
        7.8.3 功能模块设计与空间整合:多样化与专业化
        7.9 生活技能中心(家政教室,原劳技教室)
        7.9.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模仿操作
        7.9.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真实技能获取
        7.9.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9.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0 互联网中心(原计算机教室)
        7.10.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以设备为本
        7.10.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提升信息素养
        7.10.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互联网共享区与辅助教学资源
        7.11 创新中心(创客教室、STEM教室等)
        7.11.1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创新与实践
        7.11.2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1.3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氛围营造
        7.12 生活中心(原食堂与学生宿舍)
        7.12.1 食堂:适应学生新的生活习惯与教学行为外延
        7.12.2 学生宿舍:空间品质打造
        7.13 运动中心(原风雨操场)
        7.1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经济性为本
        7.1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化运动
        7.13.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经济性与多样化兼顾
        7.14 教师研修中心(原教务办公室)
        7.14.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独立办公场所
        7.1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适应教师成长
        7.1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办公环境营造与教育属性强化
        7.15 民主管理中心(原行政办公室)
        7.15.1 传统办公需求与设计:权威塑造
        7.1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民主塑造
        7.1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5.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去中心化
        7.16 社区纽带中心(原校门和围墙)
        7.16.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隔离社区
        7.16.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社区纽带
        7.16.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6.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共享与纽带
        7.17 卫生中心(原卫生间)
        7.17.1 传统需求与设计:基本生理需求
        7.17.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卫生意识与心理尊重
        7.17.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7.17.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如厕环境与空间趣味性
        7.18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适应教育变革的共享空间设计策略
        8.1 相关概念界定与技术路线
        8.1.1 概念与分类
        8.1.2 技术路线
        8.2 设计原则
        8.2.1 共通性设计原则
        8.2.2 设计要素游戏化
        8.2.3 设计要素自然化
        8.3 室内开放空间
        8.3.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辅助课下活动
        8.3.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辅助与互补结合
        8.3.3 “辅助”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舒适性与趣味性
        8.3.4 “互补”定位下的功能模块设计:开放性与灵活性
        8.3.5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开放式空间边界
        8.4 校园景观
        8.4.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视觉观赏为本
        8.4.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教育属性强化
        8.4.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
        8.4.4 功能模块空间整合:复杂化校园景观设计
        8.5 室外运动场地/设施
        8.5.1 传统教学需求与设计:单一性与无趣性
        8.5.2 新型教学需求与功能:多样性与趣味性
        8.5.3 功能模块设计研究:游戏化与自然化
        8.6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成果与结论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我国高校住房制度改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住房分配货币化及住房供给社会化
        1.2.2 高校房改房及青年教师住房问题
        1.2.3 高校住房物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1.3 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我国高校住房制度改革历程
    2.1 我国高校住房制度改革历程
        2.1.1 探索及准备阶段(1980年到1991年)
        2.1.2 全面启动及实施阶段(1991年到1998年)
        2.1.3 深化改革与转型阶段(1998年至今)
    2.2 我国高校住房制度改革现状
第3章 高校住房分配货币化问题分析
    3.1 高校住房货币化补贴的基本特点
        3.1.1 因地制宜,政策多样
        3.1.2 循序推进,分步实施
    3.2 高校住房分配货币化存在的问题
        3.2.1 货币化补贴标准未作动态调整
        3.2.2 货币化补贴方案落实情况严重滞后
        3.2.3 住房货币化分配不公平
    3.3 积极推进和完善高校住房货币化分配
        3.3.1 落实补贴资金并确保资金及时到位
        3.3.2 建立高校住房货币补贴标准正常增长机制
        3.3.3 提高校内住房补贴标准
        3.3.4 完善住房货币补贴资金的管理体制
第4章 高校房改房的交易流转问题分析
    4.1 高校房改房的交易流转问题
        4.1.1 高校房改房交易管理难度大
        4.1.2 高校房改房处于低效配置状态
        4.1.3 高校房改房缺乏长期的制度安排
        4.1.4 高校房改房私下流转容易衍生各种矛盾
    4.2 高校房改房有序交易流转的制约因素
        4.2.1 产权缺陷是高校房改房流转的长期和主要障碍
        4.2.2 行政管理关系之间和规章制度方面的冲突妨碍了有序规则的形成
    4.3 有关完善高校房改房交易流转制度的政策构想
        4.3.1 遵循公平原则,确保房改利益平衡
        4.3.2 加快高校房改房确权办证进程
        4.3.3 建立适合高校特点的房改房校内交易平台
        4.3.4 争取政策扶持,降低高校房改房交易成本
第5章 高校周转房建设及管理问题分析
    5.1 高校周转房建设及管理问题
        5.1.1 周转房供给量严重不足
        5.1.2 周转房流转不畅、管理低效
        5.1.3 周转房功能配套差,难以满足青年教师的居住需求
    5.2 高校周转房历史遗留问题的成因分析
        5.2.1 教职工对学校住房的依赖性
        5.2.2 工资待遇较低,住房消费水平较低
    5.3 高校周转房问题的解决思路
        5.3.1 建立科学的周转房管理体系
        5.3.2 完善青年教师住房补贴政策
        5.3.3 新建改建教师住房,改善居住条件
第6章 高校房改房的物业管理问题分析
    6.1 高校房改房物业管理的现状
    6.2 高校房改房物业管理社会化面临的问题
        6.2.1 产权性质复杂导致管理难度加大
        6.2.2 共用部位和设施设备产权关系不明晰
        6.2.3 房改房维修缺乏有力的资金保障
        6.2.4 业主对原产权单位的依赖制约了物业管理社会化进程
        6.2.5 公共配套设施不足及老化限制了物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6.3 推进高校房改房物业管理社会化的对策
        6.3.1 重视宣传引导,促进观念转变
        6.3.2 积极筹措资金,改善配套设施
        6.3.3 成立业主大会,实现业主自治
        6.3.4 综合运用多种物业管理解决方案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3)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策略研究 ——以西安理工大学家属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
        1.2.1 社区
        1.2.2 单位社区
        1.2.3 高校单位社区
        1.2.4 更新发展
    1.3 高校单位社区的历史发展与特征
        1.3.1 高校单位社区的历史发展
        1.3.2 高校住房的相关政策及标准
        1.3.3 高校单位社区的特征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4.3 研究方法
        1.4.4 论文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社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2.1 国外社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2.1.1 相关理论研究
        2.1.2 相关实践综述
    2.2 国内社区相关理论研究与实践综述
        2.2.1 相关理论研究
        2.2.2 相关实践综述
    2.3 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的相关研究
        2.3.1 理论基础
        2.3.2 更新发展相关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高校发展与住房制度变革下高校单位社区的新问题
    3.1 高校发展与住房制度的变革
        3.1.1 高校的发展历程
        3.1.2 住房制度的变革
    3.2 高校发展及住房制度变革对高校单位社区的影响
        3.2.1 高校的发展对高校单位社区的影响
        3.2.2 住房制度的变革对高校单位社区的影响
    3.3 高校单位社区的新问题
        3.3.1 高校的发展与老校区用地的局限性引发住房供需紧张化
        3.3.2 高校解决教职工居住问题的现有方式
        3.3.3 高校单位社区更新的必然性
    3.4 本章小结
4 高校单位社区现状及更新方式的分析
    4.1 高校单位社区的居住环境现状分析
        4.1.1 西安市高校单位社区的基本概述
        4.1.2 社会环境现状
        4.1.3 物质环境现状
        4.1.4 管理方式
    4.2 对高校单位社区更新改造方式的分析与评价
        4.2.1 现有更新改造方式概述
        4.2.2 现有更新改造方式的核心问题
        4.2.3 对现有更新改造方式的评价——缺乏对居住环境各子系统的综合更新
    4.3 高校单位社区的特殊性分析
        4.3.1 居住主体工作和生活方式的特殊性
        4.3.2 良好的职住关系和社区邻里氛围
        4.3.3 主体单位——高校发展模式的特殊性
        4.3.4 混合性的功能布局及特殊的居住形态
        4.3.5 社区人文环境特征凸显
    4.4 本章小结
5 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策略分析
    5.1 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的动力因素
        5.1.1 社会转型的大背景
        5.1.2 城市发展的外在动力
        5.1.3 高校发展的内在动力
        5.1.4 居住主体的需求变化
    5.2 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的指导原则
        5.2.1 可持续发展原则
        5.2.2 高效集约原则
        5.2.3 维系社区网络原则
        5.2.4 居住环境的系统优化原则
    5.3 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的策略
        5.3.1 工作交通专线的合理组织
        5.3.2 社区历史文脉的延续
        5.3.3 居住规模的适宜把握
        5.3.4 社区空间布局的优化
        5.3.5 居住环境的系统更新
    5.4 本章小结
6 更新实例分析——以西安理工大学家属区为例
    6.1 居住环境现状及评估
        6.1.1 西安理工大学基本情况
        6.1.2 居住环境概况
        6.1.3 现状问题概述
        6.1.4 更新发展策略
    6.2 更新改造方案
        6.2.1 总体功能结构
        6.2.2 道路交通系统
        6.2.3 公共服务设施系统
        6.2.4 绿化景观系统
        6.2.5 住宅改造
    6.3 渐进的更新改造方式
        6.3.1 一期更新改造
        6.3.2 二期更新改造
        6.3.3 三期更新改造
    6.4 本章小结
7 结语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
    7.2 论文的不足之处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作者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录一:调研高校教职工数量及家属区居住状况统计表
附录二:调研案例综合技术经济指标一览表
附录三: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调查问卷

(4)中共十四大以来民生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共十四大以前党的民生政策
    第一节 重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
    第二节 普及大众的教育医疗政策
    第三节 就业和收入分配问题开始显现时期
    第四节 住房和保障政策的探索与发展
第二章 教育的大发展大变革
    第一节 加快教育改革
    第二节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第三节 颁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第四节 全面推动职业教育发展
    第五节 改革义务教育收费制度
    第六节 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七节 注重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第三章 医疗卫生工作从探索到蓬勃发展
    第一节 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工作
    第二节 开展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第三节 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第四节 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第五节 建立基本药物制度
    第六节 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第四章 就业和收入分配政策的演变
    第一节 就业政策的逐步优化
    第二节 收入差距的不断扩大及解决措施
第五章 住房和社会保障问题的深入探索
    第一节 日益严重的住房问题
    第二节 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和完善
第六章 当前存在的民生问题
    第一节 教育事业面临的问题
    第二节 医疗卫生工作面临的问题
    第三节 就业和收入分配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住房和社会保障方面存在的问题
第七章 解决民生问题的思考
    第一节 实现教育的公平公正
    第二节 深入推进医疗卫生事业改革
    第三节 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和建立更加合理的收入分配秩序
    第四节 提高住房质量,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研究 ——以广州市S大学为研究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前言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第二章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现状与分层
    第一节 S 大学基本概况
    第二节 研究实施与访谈个案情况
    第三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现状与分层——S 大学案例
第三章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形成机制
    第一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制度”因素
    第二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单位”因素
    第三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个体”因素
    第四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形成机制
第四章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分层与生命际遇
    第一节 住房资源的拥有量差异与生命际遇
    第二节 “控诉”与“嘲讽”:生命际遇差异的反映
    第三节 “革命性”事件与“个体性”承受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获得的分层与形成机制
    第二节 城市居民住房资源分层与生命际遇
    第三节 研究反思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一、 论文与专着
    二、 文件资料
    三、 统计年鉴
附录
    一、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
    二、 访谈提纲
    三、 访谈个案简介
后记

(6)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教育均衡发展的诉求
        (二)我国农村教师补充面临的挑战
        (三)深化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相关理论的需要
        (四)个人的研究兴趣与经历
    二、概念界定
        (一)农村
        (二)教师补充
        (三)政策
        (四)激励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一)关于农村教育地位、农村教育政策与农村教师补充问题的解决
        (二)关于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历史发展脉络的研究
        (三)关于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现状及特点的研究
        (四)关于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效果的研究
        (五)关于教师补充中教师对激励类型选择偏好的研究
        (六)关于农村教师补充特殊个案的研究
        (七)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四、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内容及研究范围界定
        (三)研究的理论基础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思路
        (六)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出台的背景和动因
    第一节 政策出台的背景
        一、美国面临的国际挑战
        二、美国面临的国内矛盾
    第二节 政策出台的动因
        一、美国农村教师配置问题
        二、美国农村教师补充问题
第二章 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价值取向、目标及内容
    第一节 政策的价值取向
        一、关注城乡教师资源的均衡配置
        二、关注农村教师教学有效性提升
    第二节 政策的目标
        一、优化农村教师队伍
        二、提高农村学生成绩
    第三节 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内容
        一、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主要文本
        二、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内容分析
第三章 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实施
    第一节 政策实施的主体与对象
        一、政策实施的主体
        二、政策实施的对象
    第二节 政策实施的策略
        一、财政激励策略
        二、非财政激励策略
    第三节 政策实施保障机制
        一、政策运行机制
        二、经费保障机制
    第四节 农村教师补充的典型项目分析
        一、北卡罗莱纳州教学研究员计划
        二、弗吉尼亚州家乡教师项目
        三、“为美国而教”项目(TFA)
第四章 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效果
    第一节 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内容和依据
        一、评价的内容
        二、评价的依据
    第二节 政策实施的实际效果
        一、政策的成效
        二、问题与局限
    第三节 影响政策效果的因素分析
        一、激励类型:财政激励与非财政激励的比较
        二、利益博弈:货币补偿与非货币补偿的综合效应
        三、政策运作:具体项目方案的设计与实施流程
        四、政策对象:不同特点的教师对激励类型的选择偏好
第五章 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经验与问题
        一、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成功经验
        二、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不足
    第二节 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反思
        一、思想认识滞后:农村教师补偿额度低
        二、责任意识欠缺:教师补充合力未形成
        三、选拔条件过宽:应聘者职业匹配受忽略
        四、招聘范围过窄:教师来源相对单一
    第三节 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一、中美两国农村教师补充问题的相似性
        二、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探索的先行性
        三、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成效的积极性
    第四节 完善我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建议
        一、正视差异,关注补偿
        二、明确职责,多方联动
        三、强调职业匹配,重视环境适应
        四、扩大目标人群,拓宽教师来源
        五、保障专业发展,提升职业效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人物、机构、专业术语、法案和报告的英汉对照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经历与主要成果

(7)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三)研究现状分析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分析
        3.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研究方法
        2.创新之处
二、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思想的形成基础
    (一)理论基础
        1.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科学借鉴
        2.对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的理论传承
        3.对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思想的时代发展
    (二)现实基础
        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处于决胜期
        2.全面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
        3.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
三、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新成就
    (一)学有所教是民生基础
        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2.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3.奋力推进教育公平
        4.深化教育改革创新
    (二)劳有所得是民生根本
        1.实施就业优先战略
        2.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3.注重解决就业矛盾
        4.完善就业服务体系
    (三)病有所医是民生保障
        1.补齐医疗服务短板
        2.建立医疗保障体系
        3.深化医疗制度改革
        4.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四)老有所养是民生寄托
        1.培育尊老爱老意识
        2.放开养老服务市场
        3.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4.完善养老保障体系
    (五)住有所居是民生目标
        1.坚持住房正确定位
        2.满足基本住房需求
        3.推进住房制度改革
        4.健全住房保障体系
    (六)弱有所扶是民生补充
        1.帮扶救助困难群众
        2.鼓励关注残疾人群
        3.积极引导下岗职工
        4.关心关爱留守儿童
四、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思想的重大变化
    (一)努力实现人民群众的“三感”需求
        1.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
        2.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
        3.满足人民群众安全感
    (二)注重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良性循环
        1.经济发展是改善民生的基础和前提
        2.改善民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和目的
        3.政绩考核更倾向注重各项民生指标
    (三)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与民生建设和谐共生
        1.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3.良好生态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四)提出实施乡村振兴重大战略
        1.以理念创新作为乡村振兴的思想指引
        2.以科技创新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
        3.以文化创新为乡村振兴注入精神动力
五、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思想的实践路径创新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民生建设理念
        1.发展思想:以人民为中心
        2.最高标准:人民根本利益
        3.发展目的:增进民生福祉
        4.奋斗目标:实现“中国梦”
    (二)坚持以“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落实民生工作思路
        1.坚决守住民生底线
        2.发展过程突出重点
        3.不断坚持完善制度
        4.发挥引导舆论作用
    (三)坚持以法治和制度建设作为民生发展保障
        1.推进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的根本权益
        2.强化民生法治,把民生纳入法治轨道
        3.加强党的建设,提高执政和领导水平
        4.坚持制度建设,强调制度化和科学化
    (四)坚持以新技术应用作为服务民生的重要手段
        1.人工智能同保障和改善民生相结合
        2.运用“互联网+”促进重点民生领域改善
        3.深化大数据应用服务民生发展需要
        4.探索“区块链+”在民生领域的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8)公平视角下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问题及其后续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 选题背景
        2. 研究意义
    (二) 文献综述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写作框架和创新之处
        1. 研究方法
        2. 写作框架
        3. 创新之处
一、相关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释
    (一) 住房政策与住房货币化改革
        1. 住房政策
        2. 住房货币化改革
    (二) 住房货币化改革的管理理论基础
        1. 公平正义理论
        2. 福利经济学的公平分配理论
二、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 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政策制定不周
        1. 政策制定主体的多元化导致政策设计不统一
        2. 住房货币化改革各具体政策之间衔接不当
        3. 住房货币化改革政策自我完善发展机制滞后
    (二) 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政策执行不力
        1. 高等院校缺乏统一的房改管理机构体系
        2. 住房货币化改革政策执行力度不够
        3. 缺乏专业化的住房货币化改革政策执行队伍
    (三) 对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监督不够
        1. 房改信息公示不到位导致监督缺位
        2. 缺乏必要的监督反馈机制
        3. 缺乏必要的工作评价机制
    (四) 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政策保障不全
        1. 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法律保障体系不完善
        2. 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制度保障体系不完善
        3. 住房货币化改革所需资金难以迅速到位
三、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后续措施研究
    (一) 进一步完善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相关政策
        1. 要加强相关政策之间的衔接
        2. 要建立健全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政策动态变化机制
    (二) 提升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政策的执行力
        1. 要加强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政策的执行制度建设
        2. 要加强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政策执行队伍建设
    (三) 强化对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的监督
        1. 要建立完善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相关的公示制度
        2. 要拓宽对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进行监督的渠道
    (四) 增加对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的保障
        1. 要增强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的法律保障机制
        2. 要加大对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的投入
参考文献
致谢

(9)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
        一、 城市更新背景下的文化遗产生存危机
        二、 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诉求
    第二节 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成果概述
        二、 国内研究成果概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第一章 以人为本:城市遗产保护的应然要求
    第一节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与当代内涵
        一、 以人为本的思想来源
        二、 以人为本的当代内涵
    第二节 城市遗产属性的人本特征
        一、 城市遗产的分类
        二、 “城市”属性的具体内涵
        三、 “城市”属性的人本特征
    第三节 城市遗产价值的人本解读
        一、 历史信息价值
        二、 文脉传承与情感寄托价值
        三、 科学、艺术与教育价值
        四、 使用价值与可持续发展价值
第二章 以人为本:城市保护与发展的现实抉择
    第一节 城市遗产保护的当代发展
        一、 保护视野不断扩大
        二、 保护内涵日益深化
        三、 保护方式和成果逐渐与公众生活衔接
    第二节 城市遗产保护的现实困境
        一、 城市遗产管理机制亟待完善
        二、 城市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矛盾尖锐
        三、 城市遗产保护方式存在误区
        四、 城市遗产保护困境背后的人本缺失
第三章 以人为本与城市遗产保护利益相关者
    第一节 政府
    第二节 营利性组织
    第三节 非营利性组织
    第四节 公众
        一、 “本地型”公众
        二、 “外地型”公众
第四章 走向以人为本的城市遗产保护
    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兴起、内涵与目标
        一、 公众参与的内涵及兴起
        二、 公众参与的目标
    第二节 公众参与的基本形式及特征
        一、 政府引导下的公众参与
        二、 舆论参与
        三、 志愿服务参与
        四、 民间资本的投资参与
    第三节 公众参与的未来发展
        一、 增强公众的实质性参与
        二、 适度“放权”与“维权”
        三、 灵活开展文化遗产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我国二元经济与健全社会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的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本文的框架结构和研究创新
        1.3.1 本文的框架结构
        1.3.2 本文的研究创新
    1.4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2章 二元经济和社会保障基础理论
    2.1 二元经济基础理论
        2.1.1 农业的发展
        2.1.2 工业化、城市化
        2.1.3 缪尔达尔的“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理论
        2.1.4 威廉姆森倒“U”型理论
        2.1.5 刘易斯-费-拉尼斯模型
        2.1.6 托达罗人口流动模型
        2.1.7 迈因特模型
    2.2 社会保障的基础理论
        2.2.1 马克思的社会保障理论
        2.2.2 社会保障一般理论界定
        2.2.3 社会保障的学科性质
        2.2.4 社会保障理论渊源
        2.2.5 社会保障主要理论流派
        2.2.6 社会保障的功能和原则
        2.2.7 社会保障体系
        2.2.8 社会保障的模式
        2.2.9 社会保障的方式
        2.2.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社会保障
    2.3 弱势群体
        2.3.1 弱势群体的概念和基本特征
        2.3.2 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产生的原因分析
        2.3.3 弱势群体的宏观关系
        2.3.4 弱势群体的伦理关怀
        2.3.5 弱势群体的法律制度保障
第3章 国外社会保障模式
    3.1 社会保障的成长历程
        3.1.1 社会保障的萌芽—英国“济贫法”的诞生
        3.1.2 第一次现代社会保障立法
        3.1.3 美国总统的“新政”和“社会保障法案”
        3.1.4 英国贝弗里奇勋爵的“贝弗里奇社会保障计划”
    3.2 西方发达国家社会保障制度
        3.2.1 西方发达国家养老保险制度
        3.2.2 西方发达国家职业伤害保险制度
        3.2.3 西方发达国家失业保险制度
        3.2.4 西方医疗保险制度
        3.2.5 西方家庭津贴制度
    3.3 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社会保障制度
        3.3.1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社会保障的历程
        3.3.2 新加坡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内容
        3.3.3 韩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3.3.4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的思考
        3.3.5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
        3.3.6 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社会保障改革和完善
    3.4 转型中的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社会保障
        3.4.1 俄罗斯、东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
        3.4.2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失业救济制度
        3.4.3 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养老金制度
    3.5 国外社会保障对我国的启示
        3.5.1 我国与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的比较
        3.5.2 国外社会保障制度给我国的启示
第4章 经济发展和社会保障
    4.1 我国的二元经济
        4.1.1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形成和主要特征
        4.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社会结构的转型
        4.1.3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状况和原因
    4.2 我国的社会保障
        4.2.1 二元社会保障模式的形成和强化
        4.2.2 二元经济结构转型与二元社会保障模式的局限
        4.2.3 城乡二元社会保障模式的影响
        4.2.4 构建多元社会保障模式的重要性
    4.3 我国二元经济条件下社会保障发展的意义
    4.4 社会保障和经济增长
        4.4.1 社会保障与收入分配
        4.4.2 社会保障与宏观经济调控
        4.4.3 社会保障与劳动力市场
        4.4.4 社会保障基金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4.4.5 社会保障和财政制度
        4.4.6 社会保障与生产率的关系
        4.4.7 社会保障水平理论
        4.4.8 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组合
        4.4.9 我国社会保障服务的产业化
第5章 健全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
    5.1 城镇社会保障的现状
        5.1.1 城镇劳动就业和收入状况
        5.1.2 城镇社会保障状况
    5.2 城镇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5.3 健全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的思路
        5.3.1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的重要性
        5.3.2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的原则
        5.3.3 完善城镇社会保障的思路和制度设计
    5.4 健全和完善城镇社会保障的对策
        5.4.1 完善城镇社会养老保险
        5.4.2 完善城镇社会医疗保险
        5.4.3 完善城镇社会失业保险
        5.4.4 完善城镇社会互助保险
        5.4.5 完善城镇商业保险
第6章 推进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6.1 流动人口
        6.1.1 流动人口概述
        6.1.2 流动人口产生
        6.1.3 流动人口的特点
        6.1.4 流动人口的作用
    6.2 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现状
        6.2.1 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6.2.2 农民工缺乏最基本的社会保障
    6.3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现状分析
        6.3.1 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障碍
    6.4 建立城市农民工的社会保障
        6.4.1 城市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分析
        6.4.2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思路
        6.4.3 建立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6.5 建立乡镇企业农民工社会保障
        6.5.1 乡镇企业农民工社会保障的现状
        6.5.2 乡镇企业农民工存在问题的原因
        6.5.3 乡镇企业农民工实施股权换保障的可行性
        6.5.4 建立乡镇企业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
    6.6 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探索
        6.6.1 农民工社会保障的制度创新—综合保险
        6.6.2 透析农民工综合保险
        6.6.3 农民工社会保障模式的探索
        6.6.4 重视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第7章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
    7.1 城镇化和失地农民
    7.2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现状
        7.2.1 我国失地农民的生存状况
        7.2.2 失地农民的就业与社会保障现状
        7.2.3 失地农民权益受损呼唤社会保障
    7.3 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问题的分析
        7.3.1 失地农民利益受损分析
        7.3.2 《土地管理法》存在严重缺陷
        7.3.3 目前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存在的问题
        7.3.4 城市政府不愿接纳失地农民的原因分析
    7.4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思路设计
        7.4.1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原则
        7.4.2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层次推进策略
        7.4.3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设计分析
    7.5 建立政府主导型的失地农民社会保障
        7.5.1 建立社会保障型的征地补偿安置制度
        7.5.2 失地农民的“土地换保障”模式
        7.5.3 建构政府主导型社会保障模式
        7.5.4 以龙港为例,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成功之路
    7.6 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的配套机制
        7.6.1 改革和完善农地转用制度
        7.6.2 加快完善地价评估和土地税费体系
        7.6.3 失地农民政府主导型社会保障的配套改革措施
第8章 完善农村的社会救助
    8.1 完善农村的最低生活保障
        8.1.1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现状
        8.1.2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存在的问题
        8.1.3 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必要性
        8.1.4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思路
        8.1.5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对策
    8.2 推进农村的医疗救助
        8.2.1 农村医疗救助的现状
        8.2.2 农村医疗救助的问题分析
        8.2.3 农村医疗救助的必要性
        8.2.4 农村医疗救助的思路和对策
        8.2.5 农村新型医疗保障制度的探索
    8.3 农村五保救助
        8.3.1 我国农村五保的现状
        8.3.2 我国农村五保存在的问题
        8.3.3 我国农村五保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8.3.4 我国农村五保救助的思路和对策
第9章 我国城镇社会救助和特殊弱势群体救助
    9.1 管窥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社区救助
        9.1.1 美国的城市社区社会救助
        9.1.2 透析发达国家城市社区救助
        9.1.3 发达国家城市社区救助给我国的启示
    9.2 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和城镇社会救助
        9.2.1 加强我国城市社区服务建设
        9.2.2 重视城镇的社会救助
    9.3 特殊弱势群体的社会救助
        9.3.1 贫困大学生的救助
        9.3.2 艾滋病人、吸毒人员的救助
        9.3.3 城市流浪人员的救助
第10章 构建公平均等的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模式
    10.1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现状和迫切性
        10.1.1 弱势群体与准弱势群体
        10.1.2 新的条件下,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重要性
        10.1.3 我国目前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现状
    10.2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问题及原因分析
        10.2.1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不平等问题
        10.2.2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不平等原因分析
        10.2.3 我国弱势群体分担教育成本的能力分析
    10.3 构建公平均等的弱势群体子女教育体制
        10.3.1 建立弱势群体子女教育的政策支持系统
        10.3.2 加强政府责任和宏观调控作用
        10.3.3 弱势群体子女教育机会均等的指导原则
        10.3.4 重视弱势群体子女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10.3.5 高教大众化应搞好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问题
        10.3.6 处理好教育政策与弱势补偿的关系
        10.3.7 借鉴国外有益经验,有效解决弱势群体子女教育均等问题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四、高校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论文参考文献)

  • [1]适应教育变革的中小学教学空间设计研究 ——以一线城市为例[D]. 苏笑悦.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1)
  • [2]我国高校住房制度改革问题研究[D]. 杨彪.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3]高校单位社区更新发展策略研究 ——以西安理工大学家属区为例[D]. 刘靖轩.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06)
  • [4]中共十四大以来民生政策研究[D]. 张磊. 中共中央党校, 2015(01)
  • [5]城市居民的住房资源获得研究 ——以广州市S大学为研究案例[D]. 林双凤. 中山大学, 2012(09)
  • [6]美国农村教师补充政策的研究[D]. 卢锦珍. 西南大学, 2016(04)
  • [7]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生建设思想研究[D]. 皮明辉. 河南工业大学, 2020(01)
  • [8]公平视角下高校住房货币化改革问题及其后续措施研究[D]. 郑秀红.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7)
  • [9]城市遗产保护的人本视角研究[D]. 张心. 山东大学, 2016(10)
  • [10]我国二元经济与健全社会保障研究[D]. 张新生. 福建师范大学, 2006(01)

标签:;  ;  ;  ;  

高校住房制度改革势在必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