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校准数字测量技术与在敏感元件开发中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魏俊奇[1](1984)在《直接校准数字测量技术与在敏感元件开发中的作用》文中提出很多敏感元件的特性曲线是非线性的,为了与电子数字计算机配合工作,必须通过各种线性化电路使之变为线性电压,再用数字电压表转换成相应的数字。这种把曲线变为直线并经两次转换的方法,不仅增加了电路的复杂性,而且会增加成本和不稳定性,这给敏感元件的开发应用带来了困难。本文提出一个新原理,可以根据敏感元件不同的特性曲线来设计电路,采取适当的校准技术,经一次转换就将被测物理量直接转换成相应的数字。文中对新旧方法作了比较,并介绍了计算公式与部分应用实例。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2](2017)在《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促进中国汽车工程学科的发展,从汽车噪声-振动-声振粗糙度(Noise,Vibration,Harshness,NVH)控制、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汽车电子化、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以及汽车碰撞安全技术5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汽车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汽车NVH控制方面综述了从静音到声品质、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主动振动控制技术等;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方面综述了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等;汽车电子化方面综述了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转向电控技术、汽车制动电控技术、汽车悬架电控技术等;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方面综述了中美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复杂交通环境感知、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并给出了先进驾驶辅助系统(ADAS)、车联网和人机共驾等典型应用实例解析;汽车碰撞安全技术方面综述了整车碰撞、乘员保护、行人保护、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等。该综述可为汽车工程学科的学术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基础资料。
李钰鹏[3](2020)在《空间干涉测量平台的构建与集成仿真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空间激光干涉测距系统是空间引力波探测的关键技术之一,是获取引力波科学信号的技术源头。地面引力波测量由于受到地球引力的影响和尺度大小的限制,探测的引力波范围主要集中在高频,其灵敏度很难延伸至1Hz频率以内。如要了解更广范围的引力波及波源的性质,空间引力波探测是不二选择。对于空间干涉测量系统,为了降低系统光程耦合噪声,需要在方案设计阶段考虑噪声抑制方法,并且要求光束具有较为严苛的绝对位置精度。同时,为保证系统能够在轨正常工作,干涉测量平台还应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和稳定性以抵抗发射冲击的破坏以及空间环境扰动的影响。因此,通过集成仿真手段指导系统优化设计和构建是全局寻优的关键。为发展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计划,中国科学院正式提出并启动了我国空间引力波探测“太极计划”。本文以空间太极计划技术验证卫星“太极1号”为研究对象,对其空间干涉测量平台构建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保证干涉测量系统在10 mHz-1Hz的目标频段实现百皮米量级的位置测量精度,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对空间干涉测量平台的光学方案进行了原理分析与仿真计算,讨论了影响系统光程稳定性的相关噪声,并通过合理的光学方案设计,对系统环境噪声以及频率噪声进行了有效的压制。根据高斯光束干涉原理,对其干涉信号进行了理论推导,定义了系统仿真及构建所需的科学信号,建立了光学仿真链路,并通过解析计算验证了其正确性。对空间干涉测量平台进行了结构方案的优化设计。结合拓扑优和参数化建模方法,针对不同的性能指标进行了结构设计参数的灵敏度分析,对系统主支撑结构进行了轻量化设计。使得优化设计方案在满足力学和装调指标的情况下,轻量化程度相对于经验设计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研究分析了温度波动对系统测量精度的影响,结合有限元分析软件,构建了系统光机热集成仿真模型。根据热控指标模拟了空间温度波动,以系统光程稳定性为目标函数,通过计算极端情况下结构尺寸和元件折射率变化所引起的光程噪声,验证了系统设计方案具有足够的热稳定性。针对空间光束在特定坐标系下的绝对位置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三坐标测量机的光束绝对位置测量方案,并完成了样机的研制,以及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方案,包括更换折反射镜、设置放大镜组等。围绕氢氧催化粘接技术,提出了针对性的装配方案,并由此完成了一体化验证干涉仪样机的搭建,其测量精度达到了(?)。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完成了空间干涉测量平台的工程化集成与环境试验。根据灵敏度分析方法对元件进行了关键性划分,完成了公差分配,并提出了针对性的装调方案。最后,对集成的干涉测量平台进行了力热试验,试验后测量平台信号对比度仍大于80%。实验室环境下,测量精度在测量频段内优于(?),满足“太极1号”(?)量级的设计指标要求。
刘玲玉[4](2020)在《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科技时代的发展,各个行业必须做出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时代的变化与市场的需求,这既是行业面临的困难,也是行业发展的动力。在工业控制方面,温度检测是一项尤为重要的监测指标,尤其在高、新、尖行业,这种需求显得尤为迫切。在高精度温度测量场景下,用铂电阻制成的温度计比较常见。论文的目的,就是可以利用常规温度传感器在电子技术的基础上,配合计算机以及微电子技术,研制一款成本造价低廉而产品性能较高的温度测量系统。针对指标要求,实现计量、气象和科研等领域对温度精密测量与校准的工作需求。论文首先阐述了课题研究的实际意义。其次,在铂电阻用于中温范围测量时,重点解决铂电阻的电阻-温度的特性关系为非线性的问题和温度变化引起的零点漂移问题。设计了1m A高精度恒流源,以减少噪声;通过多路温度传感器的四线制接线方法进行测量,实现信号的采集工作;将采集到的小信号通过低噪声放大器处理,放大26倍后通过24位模/数转换器,将电压的模拟量转换为数字量;为了获得更稳定的电压数据我们对电压采样值进行滤波处理;为提高测量的稳定性减少漂移的影响,用低温漂(?)并且高精度(0.1%)的标准电阻进行定时的自校准措施;为减小较宽温度测量范围内的非线性问题,求解温度二次方程计算温度值。选取控制核心芯片STC8F2K64S4负责整体设计的运算。仪器采用锂电池将主控部分与信号采集部分分开供电。配有简捷的键盘,方便仪器的操作;配有OLED液晶显示器,便于用户可视化。设计的实时时钟,可以灵活调整上传的速率及时间间隔。最后,对设计的整个系统样机进行了调试。经过试验,得出结论:样机可以实现2路温度的测量,在温度测量范围为:-20℃~200℃时,样机的测量精度达到:±0.02℃,显示分辨率达到:0.001℃,显示稳定度达到:末位数字变化不超过2个数码,能够满足高精度测量的要求。
朱雁青[5](2016)在《低功耗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研究》文中提出风速风向的准确测量对社会生产生活的多个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风速风向传感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装备制造、能源利用和天气预测等各个领域。近年来,随着微电子机械系统(MEMS)技术的发展,各种新型的MEMS风速传感器不断涌现,风速传感器结构也逐渐趋向于微型化、集成化、智能化。其中,MEMS热式风速传感器因具有无可动结构、初始灵敏度高、成本低等优点而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是另一方面,因为需要将芯片加热到高于环境温度,热式风速传感器的功耗一直较高,限制了其在移动式气象测量设备等低功耗场合的应用。因此,本文以设计出一种功耗较低,性能优良,结构牢固的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为目标,对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理论模型、结构设计、制备工艺、芯片封装等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提出了一种新型背面感风方式的低功耗MEMS热温差型风速风向传感器。该传感器采用硅-玻璃混合基底作为传感器的衬底,传感器的加热元件和测温元件通过嵌入在玻璃中高热导率硅通孔实现与外界流体的热交换,而加热元件和测温之间通过低热导率的玻璃实现热隔离,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和降低了传感器的功耗。传感器的制备基于玻璃热回流工艺和金属剥离工艺,整个工艺流程简单可靠。传感器采用自封装结构,有效地提高了传感器的可靠性,降低了器件的封装成本。利用测试系统对风速传感器的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总功耗为24.5 mW的条件下,传感器的风速测试量程为0-25 m/s,5 m/s时的灵敏度约为7.2 mV/(m/s),低风速条件下的测量误差约为0.1 m/s,高风速条件下的误差约为0.5 m/s;传感器的风向测试量程为0-360°,最大风向误差小于6°。(2)研究了封装误差对使用不同形状加热结构的MEMS热式风速传感器输出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封装误差对传感器输出信号的影响主要表现在输出电压幅度的偏移以及风向角的相移。由于封装误差引入的热不对称性,在实际测试中,风速测量精度会随风向的改变而变化,而测试得到的风向值与实际风向值也会偏离线性变化关系。在不同的加热结构中,使用环状加热结构的风速传感器在测试过程中受封装误差的影响最小。在0-30 m/s的范围内,环状加热结构的风速传感器的输出电压随风向改变的均方根误差只有5 mV左右,风向测量误差平均值在4°左右。(3)提出了一种改进低功耗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灵敏度的后端加工工艺。在工艺完成后,传感器的衬底厚度变薄,通过衬底横向热传导损耗的热量减少;与此同时,玻璃衬底中的硅通孔突出衬底表面,使得传感器与流体之间的热对流效应增强;两者的叠加最终显著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测试结果显示,与腐蚀前的传感器相比,经过7 min和14 min的湿法腐蚀后,传感器的灵敏度得到了显著改进,分别提高了 27.7%和112.5%。研究还发现,提高传感器的灵敏度可以使得传感器在高风速下获得更好的风速测量准确度,但是对传感器的风向测量准确度几乎没有影响;传感器的风向测量准确度主要由传感器芯片的结构对称性和热对称性决定。(4)开发了一种针对正面感风方式的低功耗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新型封装结构。该结构使用嵌入在玻璃中的低阻硅通孔实现传感器和测试电路间的电通路,提高了传感器电信号引出的可靠性,且为传感器与电路芯片之间的三维异质集成提供了可能。成功完成了传感器的工艺制备和封装测试。测试结果显示,在总功耗为14.5 mW的条件下,传感器的风速测试量程为0-33m/s.,5m/s时的灵敏度约为20.2mV/(m/s),低风速条件下的测量误差小于0.5 m/s,高风速条件下的误差小于5%FS(Full-scale range);传感器的风向测试量程为0-360°,最大风向误差小于5°,平均风向误差约为2°。(5)研究了环境温度对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输出信号的影响。首先建立了正面感风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及其封装结构的解析模型,该模型提供了风速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与传感器结构参数、材料属性以及加热功率之间的量化关系。接着测试了封装后的风速传感器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电压输出。实验结果表明,风速传感器的电压输出信号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低风速条件下的下降绝对值较小,高风速条件下的下降绝对值较大,但是高低风速下电压下降值的相对比例一致,温度每上升1K,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下降幅度约为0.75%。基于建立的传感器解析模型和有限元仿真,最终发现传感器输出信号的温度漂移主要是由空气的热属性参数、传感器衬底的热导率以及封装结构的热导率随温度的变化引起。本论文以实现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标准化制备、高结构可靠性和低功耗为目标,着重于对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设计理论、结构优化、工艺制备和芯片封装等4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和改进,设计的传感器具备芯片可靠性高,功耗低,测试精度好和测试范围大等特点,适合于移动气象监测设备等低功耗应用场合的指标要求。
傅骁[6](2018)在《LIBS中阶梯光栅光谱仪实现技术及数据处理算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原子发射光谱技术,是近年来光谱分析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LIBS具有原位检测、准无损检测、对样品要求低等诸多优势,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方面,由于采用脉冲激光激发方式,等离子体存在时间极短,光谱采集具有显著的时间分辨特性,另一方面,在复杂样品成分检测,特别是对金属元素的检测中,原子谱线数量众多且涵盖波段范围宽广,这些要求对LIBS系统前端测量仪器和后端数据处理提出了挑战。本文依托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项目“作物数字化技术研究”课题“生物环境信息的数字化获取与智能诊断技术”,以LIBS技术在土壤金属元素检测中的应用为需求,分别从LIBS中阶梯光栅光谱仪的设计及优化方法和LIBS光谱数据处理算法两方面开展研究,提出时间分辨LIBS中阶梯光栅光谱仪实现方法、宽波段像散校正方法以及LIBS特征波长选择新算法,主要研究内容归纳如下:(1)针对LIBS光谱采集问题,提出了时间分辨LIBS中阶梯光栅光谱仪实现方案,结构上基于中阶梯光栅衍射和棱镜色散理论,设计了紧凑型、宽波段、高分辨的交叉色散光路模型,电路上基于FPGA和ARM平台,构建了时间分辨微光成像系统拓扑结构,算法上结合理论成像模型和质心提取算法,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法和多项式拟合的谱图还原优化算法。(2)针对中阶梯光栅光谱仪像质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柱透镜的中阶梯光栅光谱仪宽波段像散校正方法,建立了中阶梯光栅光谱仪的像散数学模型,在光路中引入柱透镜,基于色散模型和测量波段范围优化解算柱透镜位姿参数,实现宽波段范围内像散的有效校正,仿真结果表明,校正后中阶梯光栅光谱仪成像质量显著提高,光斑RMS半径缩小近10倍。(3)针对传统光谱特征波长选择算法在LIBS中无法适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间隔偏最小二乘(interval Partial Least Square,iPLS)和迭代预测权重偏最小二乘(modified Iterative Predictor Weighting-PLS,mIPW-PLS)的LIBS快速光谱特征波长选择算法,将整体光谱等分为若干区间,分别基于iPLS和全谱PLS回归系数构建校正因子并对光谱矩阵进行修正,利用mIPW-PLS实现LIBS光谱特征波长的快速选择,有效降低光谱数据维度。(4)针对传统光谱特征波长选择算法效率低下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全谱变量校正的自动光谱特征波长选择算法(Full Spectral Correction–mIPW-PLS,FSC-mIPW-PLS),在mIPW-PLS基础上,分别利用波长强度与目标含量之间的相关系数、PLS回归系数建立全谱校正因子,同时构建基于特征波长数量和RMSECV(Root Mean Square Error of Cross Validation)值的选择判据,实现特征波长的自动、高效选择,与经典的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和连续投影算法(Successive Projections Algorithm,SPA)相比,FSC-mIPW-PLS在运行时间方面具有显著的优越性,其单次选择时长仅为GA的1/100、SPA的1/600。(5)搭建了LIBS中阶梯光栅光谱仪样机与LIBS系统实验平台,开展了标准汞灯校准实验,结果表明所研制的LIBS中阶梯光栅光谱仪满足课题指标要求,对土壤中Cu、Ba、Cr等金属元素含量开展了定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LIBS光谱特征波长选择算法可明显改善定量分析模型的预测性能,显著提高计算效率。
张乐[7](2018)在《CMOS射频集成电路衬底电磁干扰抑制的分析与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飞速进步,其核心器件——射频集成电路正向着高性能、集成化、低功耗的趋势发展。采用CMOS工艺的片上系统(SoC)逐渐成为射频集成电路的主流设计形式。作为一种高集成度的解决方案,射频SoC的硅衬底上往往集成了产生噪声的数字电路与敏感的射频电路,大量的衬底噪声会严重影响射频电路的性能。所以,CMOS工艺衬底的电磁噪声的隔离问题成为了射频集成电路设计的重点研究方向之一。针对射频集成电路面临的衬底电磁干扰(EMI)问题,本论文深入研究了 CMOS工艺衬底噪声隔离的电磁特性、精确建模及结构设计,并取得了以下的创新性成果:首先,针对射频集成电路性能易受衬底噪声影响的现状,分析并验证了衬底噪声会对基于CMOS工艺的压控振荡器(VCO)的输出信号产生一定程度的频率调制特性。并且,对CMOS轻度掺杂衬底进行了掺杂浓度的仿真,并对基于此类衬底的保护环结构进行了三维全波仿真与电磁特性分析。基于这些分析,总结了不同几何参数和材料参数对保护环隔离性的影响,为设计者选择合适的参数以提升保护环的隔离性提供理论支撑。其次,针对基于解析公式的保护环结构的建模方法在适用性与精度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组精确统一的等效电路模型,适用于CMOS轻掺杂工艺的P型/N型保护环及“衬底耦合结构”。这些等效电路采用解析公式确定集总元件的值,精确计算了结构中各部分的阻抗。提出的等效电路适用于在一定范围内变化的几何与材料参数,且与全波仿真及测试得到的结果在宽频带范围良好吻合,能够满足射频电路在高频工作下的需要。基于提出的等效电路模型以及关于保护环隔离性的分析与总结,本文提出了适用于CMOS轻度掺杂衬底保护环的设计理论及方法,该方法能用于优化各类保护环,对其能提供的隔离度与占用面积之间做权衡,从而节约芯片的面积,降低成本。然后,针对传统保护环结构有限的隔离性,提出并实现了基于CMOS轻度掺杂衬底的二极管保护环。该保护环下方会形成二极管的p-n结电容,该电容与连接到地的互连电感产生串联LC谐振,在该频率处形成非常低的阻抗以分流更多的衬底噪声电流。相比于传统的P型保护环,该结构提供的隔离度在谐振频率处最多能提高30 dB。此外,本文提出了二极管保护环的集总元件等效电路。该电路与三维全波仿真软件及测试获得的结果在宽频带内很好地吻合,且能在结构的几何与材料参数变化的情况下精确预测谐振频率与隔离性。基于这些集总元件电路模型,对设计的结构进行了阻抗分析,以探究影响结构谐振频率的因素,使设计出预期工作频率的二极管保护环成为可能。最后,由于大规模的保护环结构的S参数测试会占用大量的芯片面积,本文提出了一种用于测量保护环等片上器件的S参数的阵列测试方法,以减少器件测试占用的芯片面积。该测试方法采用T/R switch、去嵌入技术以及射频抗耦合布局这三个关键技术,并在测量精度、芯片面积和工作频率范围之间保持良好平衡。本文设计的测试芯片采用了商用的CMOS 0.13 μm工艺,该芯片包含了各种类型的阵列测试电路,验证了该阵列测试方法在10GHz范围内S参数测量的有效性。与传统的测量方法相比,该阵列测试方法可以在可接受的精度的情况下节省大约一半的面积。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8](2020)在《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家对职业教育深化改革的最新要求,解读当前"三教"改革对于职教教育紧迫性和必要性,本文以3D打印技术专业为切入点,深层次分析3D打印技术专业在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时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并对"三教"改革的一些具体方案可行性和实际效果进行了探讨。
夏鹏[9](2019)在《桥梁结构健康无线智能监测系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十年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飞速发展,地面交通网四通八达,遇山开山,遇河架桥,在建造或投入使用的桥梁多达数万座。然而它们在这个过程中会受到有害物质的侵蚀,像车辆、自然灾害和人为因素可能会导致桥梁结构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和劣化。这些桥梁结构健康问题很可能会引发安全事故。因此,为了保证桥梁结构的安全、适用和持久,需要加强对桥梁结构健康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实施合理的、长期的和有效的养护管理。早期对桥梁结构的监测主要采用传统的人工巡检,该方式存在工作量大、环境恶劣,容易出现人为误差等缺点。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半自动化和全自动化的监测方法,但是这些技术大部分成本相对较高,能量消耗较大,大多数只能实现数据的主动上传。因此,本文主要针对现状,对比分析现有的桥梁结构健康安全监测的方法,然后基于现有先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结合新的无线通信、热门的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实现桥梁结构健康的自动化、智能化监测。本文首先进行项目调研及需求分析,然后进行方案的可行性评估与确定,最后完成项目中分配的设计任务。设计任务主要包含位移(测缝)、环境温湿度、节点温度、倾角、加速度、振弦式传感器等无线传感器节点设计,无线调试终端设计以及上位机调试软件设计。主要开发步骤包含:1)根据系统整体方案进行各传感器节点和无线调试终端方案制定、器件选型、软硬件设计、调试、测试、精度论证和优化;2)搭建上位机软件构架,完成上位机调试软件设计、调试、测试和优化;3)将无线传感器节点、无线网关、云平台结合起来进行联调联试。另外,整套系统设计要求做到低功耗、低成本、可持续(使用清洁能源太阳能进行充电),还要进行防雷、防水、防尘等设计。为了保证有足够资源可用和较好的处理计算性能处理多路传感器数据,并且考虑了后续的冗余扩展,同时还考虑低功耗的问题,通过比较选择ST公司的STM32L443RCT6作为MCU,该芯片外设丰富,可以实现多种传感器数据采集。在无线通信技术方面,结合近几年新发展的低功耗广域网传输技术—LoRa通信技术(保留NB-IOT技术),采用SX1278作为无线通信IC,构建LPWAN网络,实现无线低功耗传输。最后,对各个无线传感器节点、无线调试终端和上位机调试软件进行测试。无线传感器节点能够良好地完成数据采集和传输,使用特定方法对节点进行测量精度验证,得出:无线温湿度传感器节点温度精度为±0.5℃,相对湿度精度为±3%;无线倾斜传感器节点精度可达0.003°,无线位移传感器节点为±0.1mm,无线振式弦是传感器节点稳定度为±1Hz,,满足设计要求。无线调试终端可实现数据信息上下行稳定传输。上位机调试软件可满足对倾角传感器校准和各传感器节点调试。最终从局部到整体实现无线传感器节点、无线网关和云平台的联调联试,对数据信息进行分析与展示。
刘勃锴[10](2016)在《一种六分量应变式风洞天平的研制》文中研究说明应变天平是一种单分量或多分量的应变式测力传感器,是风洞试验中最重要的测量装置,目前应变天平已广泛应用于各类空气动力测量试验。相比于机械天平和压电天平,应变天平有着明显的优势,主要包括动态响应快、设计制造成本低、体积小重量轻、研制周期较短且能够适应各种模型支撑方式。本文从风洞天平的应用背景入手,研究了应变天平的工作原理和测力元件各种结构形式的特点,分析了电测性能的影响因素并说明了对应的补偿措施。本杆式应变天平采用三片梁式组合元件,并设计出了新颖的轴向力元件结构形式,然后以材料力学为理论基础建立了各元件的应变和应力数学模型。接下来利用Solidworks对选定结构形式的应变天平进行了初步建模和力学有限元仿真,仿真内容包括设计载荷条件下各分量的有效输出及分量间的一阶干扰情况,根据仿真结果对结构尺寸进行优化,直到满足设计要求。然后将优化后的结构尺寸代入之前建立的数学模型中与仿真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此研究方法的可靠性。完成了本应变天平结构设计后,介绍了其制造工艺并进行了风洞试验前的静态校准工作。首先制作了该应变天平的加工图,分析了天平所采用的高强度钢00Ni18Co8Mo5TiAl的加工性能特点,针对该应变天平体积小、结构复杂和材料强度高的特点设计了具体的加工流程。然后根据该应变天平的结构形式和应变模型设计了测量电路。制造过程首先是对材料毛坯进行固溶处理,在固溶状态下完成所有机械加工,再进行时效硬化、应变片敷贴及电路连接。在静态校准部分首先研究了校准原理、加载方式以及所使用加载架的合力(力矩)计算公式,然后给出了弹性角修正公式及数据的处理方法,完成静态校准得到了应变天平的使用公式。文章最后的校准数据评估表明本应变天平的测量性能满足设计要求,本文所述的应变天平理论研究、具体设计、加工制造和静态校准对今后研发类似应变式测力仪器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二、直接校准数字测量技术与在敏感元件开发中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接校准数字测量技术与在敏感元件开发中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论文提纲范文)
索引 |
0引言 |
1汽车NVH控制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统稿) |
1.1从静音到声品质 (重庆大学贺岩松教授提供初稿) |
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1.1声品质主观评价 |
1.1.1.2声品质客观评价 |
1.1.1.3声品质主客观统一模型 |
1.1.2存在的问题 |
1.1.3研究发展趋势 |
1.2新能源汽车NVH控制技术 |
1.2.1驱动电机动力总成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林福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2热点研究方向 |
1.2.1.3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1.2.2燃料电池发动机用空压机的NVH技术 (同济大学左曙光教授、韦开君博士生提供初稿) |
1.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2存在的问题 |
1.2.2.3总结与展望 |
1.3车身与底盘总成NVH控制技术 |
1.3.1车身与内饰 (长安汽车工程研究院庞剑总工程师提供初稿) |
1.3.1.1车身结构 |
1.3.1.2声学包装 |
1.3.2制动系 (同济大学张立军教授、徐杰博士生、孟德建讲师提供初稿) |
1.3.2.1制动抖动 |
1.3.2.2制动颤振 |
1.3.2.3制动尖叫 |
1.3.2.4瓶颈问题与未来趋势 |
1.3.3轮胎 (清华大学危银涛教授、杨永宝博士生、赵崇雷硕士生提供初稿) |
1.3.3.1轮胎噪声机理研究 |
1.3.3.2轮胎噪声计算模型 |
1.3.3.3轮胎噪声的测量手段 |
1.3.3.4降噪方法 |
1.3.3.5问题与展望 |
1.3.4悬架系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1.3.4.1悬架系NVH问题概述 |
1.3.4.2悬架系的动力学建模与NVH预开发 |
1.3.4.3悬架系的关键部件NVH设计 |
1.3.4.4悬架NVH设计整改 |
1.4主动振动控制技术 (重庆大学郑玲教授提供初稿) |
1.4.1主动和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1.1主动悬架技术 |
1.4.1.2半主动悬架技术 |
1.4.2主动和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2.1主动悬置技术 |
1.4.2.2半主动悬置技术 |
1.4.3问题及发展趋势 |
2汽车电动化与低碳化 (江苏大学何仁教授统稿) |
2.1传统汽车动力总成节能技术 (同济大学郝真真博士生、倪计民教授提供初稿) |
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1.1替代燃料发动机 |
2.1.1.2高效内燃机 |
2.1.1.3新型传动方式 |
2.1.2存在的主要问题 |
2.1.3重点研究方向 |
2.1.4发展对策及趋势 |
2.2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教授、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存在的问题 |
2.2.3重点研究方向 |
2.3新能源汽车技术 |
2.3.1纯电动汽车技术 (长安大学马建、余强、汪贵平教授, 赵轩、李耀华副教授, 许世维、唐自强、张一西研究生提供初稿) |
2.3.1.1动力电池 |
2.3.1.2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驱动控制技术 |
2.3.1.3纯电动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
2.3.2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技术 (重庆大学胡建军、秦大同教授, 彭航、周星宇博士生提供初稿) |
2.3.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2存在的问题 |
2.3.2.3热点研究方向 |
2.3.2.4研究发展趋势 |
2.3.3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技术 (北京理工大学王震坡教授、邓钧君助理教授, 北京重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高雷工程师提供初稿) |
2.3.3.1国内外技术发展现状 |
2.3.3.2关键技术及热点研究方向 |
2.3.3.3制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的关键因素 |
2.3.3.4燃料电池汽车的发展趋势 |
3汽车电子化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统稿) |
3.1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杨世春教授、陈飞博士提供初稿) |
3.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1.2重点研究方向 |
3.1.2.1汽车发动机燃油喷射控制技术 |
3.1.2.2汽车发动机涡轮增压控制技术 |
3.1.2.3汽车发动机电子节气门控制技术 |
3.1.2.4汽车发动机点火控制技术 |
3.1.2.5汽车发动机空燃比控制技术 |
3.1.2.6汽车发动机怠速控制技术 |
3.1.2.7汽车发动机爆震检测与控制技术 |
3.1.2.8汽车发动机先进燃烧模式控制技术 |
3.1.2.9汽车柴油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
3.1.3研究发展趋势 |
3.2汽车转向电控技术 |
3.2.1电动助力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1.2重点研究方向和存在的问题 |
3.2.1.3研究发展趋势 |
3.2.2主动转向及四轮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陈国迎博士提供初稿) |
3.2.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2.2研究热点和存在问题 |
3.2.2.3研究发展趋势 |
3.2.3线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郑宏宇副教授提供初稿) |
3.2.3.1转向角传动比 |
3.2.3.2转向路感模拟 |
3.2.3.3诊断容错技术 |
3.2.4商用车电控转向技术 (吉林大学宗长富教授、赵伟强副教授, 韩小健、高恪研究生提供初稿) |
3.2.4.1电控液压转向系统 |
3.2.4.2电液耦合转向系统 |
3.2.4.3电动助力转向系统 |
3.2.4.4后轴主动转向系统 |
3.2.4.5新能源商用车转向系统 |
3.2.4.6商用车转向系统的发展方向 |
3.3汽车制动控制技术 (合肥工业大学陈无畏教授、汪洪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3.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3.3.1.1制动系统元部件研发 |
3.3.1.2制动系统性能分析 |
3.3.1.3制动系统控制研究 |
3.3.1.4电动汽车研究 |
3.3.1.5混合动力汽车研究 |
3.3.1.6参数测量 |
3.3.1.7与其他系统耦合分析及控制 |
3.3.1.8其他方面 |
3.3.2存在的问题 |
3.4汽车悬架电控技术 (吉林大学庄晔副教授提供初稿) |
3.4.1电控悬架功能与评价指标 |
3.4.2电控主动悬架最优控制 |
3.4.3电控悬架其他控制算法 |
3.4.4电控悬架产品开发 |
4汽车智能化与网联化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共同统稿) |
4.1国内外智能网联汽车研究概要 |
4.1.1美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美国得克萨斯州交通厅Jianming Ma博士提供初稿) |
4.1.1.1美国智能网联车研究意义 |
4.1.1.2网联车安全研究 |
4.1.1.3美国自动驾驶车辆研究 |
4.1.1.4智能网联自动驾驶车 |
4.1.2中国智能网联汽车研究进展 (长安大学赵祥模教授、徐志刚副教授、闵海根、孙朋朋、王振博士生提供初稿) |
4.1.2.1中国智能网联汽车规划 |
4.1.2.2中国高校及研究机构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3中国企业智能网联汽车开发情况 |
4.1.2.4存在的问题 |
4.1.2.5展望 |
4.2复杂交通环境感知 |
4.2.1基于激光雷达的环境感知 (长安大学付锐教授、张名芳博士生提供初稿) |
4.2.1.1点云聚类 |
4.2.1.2可通行区域分析 |
4.2.1.3障碍物识别 |
4.2.1.4障碍物跟踪 |
4.2.1.5小结 |
4.2.2车载摄像机等单传感器处理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胡钊政教授、陈志军博士, 长安大学刘占文博士提供初稿) |
4.2.2.1交通标志识别 |
4.2.2.2车道线检测 |
4.2.2.3交通信号灯检测 |
4.2.2.4行人检测 |
4.2.2.5车辆检测 |
4.2.2.6总结与展望 |
4.3高精度地图及车辆导航定位 (武汉大学李必军教授、长安大学徐志刚副教授提供初稿) |
4.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3.2当前研究热点 |
4.3.2.1高精度地图的采集 |
4.3.2.2高精度地图的地图模型 |
4.3.2.3高精度地图定位技术 |
4.3.2.4基于GIS的路径规划 |
4.3.3存在的问题 |
4.3.4重点研究方向与展望 |
4.4汽车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李升波副教授、忻隆博士提供初稿) |
4.4.1驾驶人决策行为特性 |
4.4.2周车运动轨迹预测 |
4.4.3智能汽车决策方法 |
4.4.4自主决策面临的挑战 |
4.4.5自动驾驶车辆的路径规划算法 |
4.4.5.1路线图法 |
4.4.5.2网格分解法 |
4.4.5.3 Dijistra算法 |
4.4.5.4 A*算法 |
4.4.6路径面临的挑战 |
4.5车辆横向控制及纵向动力学控制 |
4.5.1车辆横向控制结构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 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5.1.1基于经典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PID) |
4.5.1.2基于现代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3基于智能控制理论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4考虑驾驶人特性的车辆横向控制 |
4.5.1.5面临的挑战 |
4.5.2动力学控制 (清华大学李升波副研究员、李克强教授、徐少兵博士提供初稿) |
4.5.2.1纵向动力学模型 |
4.5.2.2纵向稳定性控制 |
4.5.2.3纵向速度控制 |
4.5.2.4自适应巡航控制 |
4.5.2.5节油驾驶控制 |
4.6智能网联汽车测试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黄武陵副研究员、王飞跃研究员,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刘跃虎教授、郑南宁院士提供初稿) |
4.6.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现状 |
4.6.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热点研究方向 |
4.6.2.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内容研究 |
4.6.2.2智能网联汽车测试方法 |
4.6.2.3智能网联汽车的测试场地建设 |
4.6.3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存在的问题 |
4.6.4智能网联汽车测试研究发展趋势 |
4.6.4.1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场地建设要求 |
4.6.4.2智能网联汽车测评方法的发展 |
4.6.4.3加速智能网联汽车测试及进程管理 |
4.7典型应用实例解析 |
4.7.1典型汽车ADAS系统解析 |
4.7.1.1辅助车道保持系统、变道辅助系统与自动泊车系统 (同济大学陈慧教授, 何晓临、刘颂研究生提供初稿) |
4.7.1.2 ACC/AEB系统 (清华大学王建强研究员, 华南理工大学游峰副教授、初鑫男、谷广研究生, 中山大学张荣辉研究员提供初稿) |
4.7.2 V2X协同及队列自动驾驶 |
4.7.2.1一维队列控制 (清华大学李克强教授、李升波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2.2二维多车协同控制 (清华大学李力副教授提供初稿) |
4.7.3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 (武汉理工大学褚端峰副研究员、吴超仲教授、黄珍教授提供初稿) |
4.7.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4.7.3.2存在的问题 |
4.7.3.3热点研究方向 |
4.7.3.4研究发展趋势 |
5汽车碰撞安全技术 |
5.1整车碰撞 (长沙理工大学雷正保教授提供初稿) |
5.1.1汽车碰撞相容性 |
5.1.1.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1.2存在的问题 |
5.1.1.3重点研究方向 |
5.1.1.4展望 |
5.1.2汽车偏置碰撞安全性 |
5.1.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2.2存在的问题 |
5.1.2.3重点研究方向 |
5.1.2.4展望 |
5.1.3汽车碰撞试验测试技术 |
5.1.3.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1.3.2存在的问题 |
5.1.3.3重点研究方向 |
5.1.3.4展望 |
5.2乘员保护 (重庆理工大学胡远志教授提供初稿) |
5.2.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重点研究方向 |
5.2.3展望 |
5.3行人保护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余泳利研究生提供初稿) |
5.3.1概述 |
5.3.2国内外研究现状 |
5.3.2.1被动安全技术 |
5.3.2.2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5.3.3研究热点 |
5.3.3.1事故研究趋势 |
5.3.3.2技术发展趋势 |
5.3.4存在的问题 |
5.3.5小结 |
5.4儿童碰撞安全与保护 (湖南大学曹立波教授, 同济大学王宏雁教授、李舒畅研究生提供初稿;曹立波教授统稿) |
5.4.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4.1.1儿童碰撞安全现状 |
5.4.1.2儿童损伤生物力学研究现状 |
5.4.1.3车内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4车外儿童安全法规和试验方法 |
5.4.1.5儿童安全防护措施 |
5.4.1.6儿童约束系统使用管理与评价 |
5.4.2存在的问题 |
5.4.3重点研究方向 |
5.4.4发展对策和展望 |
5.5新能源汽车碰撞安全 (大连理工大学侯文彬教授、侯少强硕士生提供初稿) |
5.5.1国内外研究现状 |
5.5.1.1新能源汽车碰撞试验 |
5.5.1.2高压电安全控制研究 |
5.5.1.3新能源汽车车身结构布局研究 |
5.5.1.4电池包碰撞安全防护 |
5.5.1.5动力电池碰撞安全 |
5.5.2热点研究方向 |
5.5.3存在的问题 |
5.5.4发展对策与展望 |
6结语 |
(3)空间干涉测量平台的构建与集成仿真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的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激光干涉引力波探测的国内研究现状 |
1.3 空间光学有效载荷相关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光学有效载荷集成仿真技术研究现状 |
1.3.2 灵敏度分析方法在空间光学有效载荷中的应用 |
1.3.3 空间载荷构建过程中的坐标测量技术研究现状 |
1.4 “太极1号”卫星各模块概述 |
1.5 本文主要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光学系统原理分析与仿真计算 |
2.1 引言 |
2.2 光学系统设计方案 |
2.2.1 外差干涉测量方法的确定 |
2.2.2 光束出射方式的选择 |
2.2.3 空间干涉测量平台光学系统布局 |
2.3 科学信号的理论计算 |
2.3.1 平面波干涉原理 |
2.3.2 高斯光束干涉原理 |
2.3.3 科学信号的定义 |
2.4 光学仿真链路的建立 |
2.5 仿真链路与理论计算的结果对比 |
2.5.1 两平面波干涉 |
2.5.2 两高斯光束干涉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以光程稳定性为目标函数的系统集成仿真 |
3.1 引言 |
3.2 拓扑优化方法及参数化建模 |
3.2.1 拓扑优化模型 |
3.2.2 参数化优化模型 |
3.3 干涉测量平台的结构方案设计 |
3.3.1 结构初始设计方案 |
3.3.2 主支撑结构的拓扑优化设计 |
3.3.3 主支撑结构的参数化建模分析 |
3.4 光机热集成方法 |
3.4.1 集成仿真的数学模型 |
3.4.2 集成仿真模型的接口设计 |
3.4.3 集成优化的软件实现 |
3.5 温度涨落噪声分析 |
3.5.1 光机热集成仿真模型的建立 |
3.5.2 温度噪声模拟 |
3.5.3 温度噪声分析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空间光束绝对位置测量方案的设计与应用 |
4.1 引言 |
4.2 空间光束绝对位置测量方法 |
4.2.1 测量原理 |
4.2.2 结构设计方案 |
4.2.3 误差分析 |
4.3 空间光束绝对位置测量设备校准方法 |
4.4 校准结果分析与校验 |
4.4.1 校准结果分析 |
4.4.2 校准结果校验方法 |
4.5 测量设备在验证干涉仪中的应用 |
4.5.1 验证干涉仪的方案布局 |
4.5.2 氢氧催化粘接技术 |
4.5.3 基于氢氧催化粘接的干涉仪装调方案 |
4.5.4 光学元件的精密定位方法 |
4.5.5 实验与结果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空间干涉测量平台的构建与环境试验 |
5.1 引言 |
5.2 光学元件自由度参数的灵敏度分析 |
5.2.1 近似模型的建立 |
5.2.2 自由度参数的初值设置 |
5.2.3 测试质量干涉仪元件灵敏度分析 |
5.2.4 参考干涉仪元件灵敏度分析 |
5.2.5 频率干涉仪元件灵敏度分析 |
5.3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公差分配结果与调整策略 |
5.3.1 元件公差分配结果 |
5.3.2 核心测量平台元件调整策略 |
5.4 核心测量平台的构建过程 |
5.5 空间干涉测量平台的环境试验和性能测试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6.3 进一步工作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4)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检测仪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高精度温度测量国内外发展趋势 |
1.2.1 高精度温度测量技术国外发展趋势 |
1.2.2 高精度温度测量国内技术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二章 设计方案 |
2.1 设计要求 |
2.2 温度传感器 |
2.2.1 非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
2.2.2 接触式温度传感器 |
2.3 温度传感器的选择 |
2.3.1 铂电阻的介绍 |
2.3.2 铂电阻接线方式介绍 |
2.4 高精度温度测量方法概述 |
2.5 总体设计框图 |
2.6 小结 |
第三章 硬件电路设计 |
3.1 单片机STC8F2K64S4 设计 |
3.2 A/D转换器 |
3.2.1 AD7192转换器概述和特性 |
3.2.2 AD7192转换器内部寄存器说明 |
3.2.3 AD7192转换器工作说明 |
3.2.4 AD7192转换器电路设计 |
3.3 模拟部分电路设计 |
3.3.1 电压参考基准电路选择和设计 |
3.3.2 恒流源电路设计 |
3.3.3 差动放大电路设计 |
3.3.4 主放大电路设计 |
3.4 数字部分电路设计 |
3.4.1 实时时钟电路设计 |
3.4.2 液晶显示接口电路设计 |
3.4.3 键盘接口电路设计 |
3.4.4 RS232串行接口电路设计 |
3.4.5 WIFI串行接口电路设计 |
3.5 电源电路设计 |
3.6 PCB板设计 |
3.7 小结 |
第四章 软件设计部分 |
4.1 软件开发环境 |
4.2 主循环程序设计 |
4.2.1 初始化程序 |
4.2.2 功能选择程序 |
4.3 温度测量计算程序 |
4.3.1 计算温度 |
4.3.2 采集电压 |
4.3.3 温度电压采样值滤波程序 |
4.4 小结 |
第五章 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检测仪调试 |
5.1 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检测仪的调试过程 |
5.1.1 硬件调试 |
5.1.2 软件调试 |
5.2 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检测仪样机展示 |
5.3 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检测仪的串行通信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5)低功耗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风速与风向的测量 |
1.1.1 风速风向的表示方法 |
1.1.2 风速风向传感器的主要性能参数 |
1.1.2.1 测试量程 |
1.1.2.2 灵敏度 |
1.1.2.3 测试精度 |
1.1.2.4 功耗 |
1.1.2.5 响应特性 |
1.1.2.6 回滞特性 |
1.2 MEMS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分类 |
1.2.1 MEMS非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 |
1.2.1.1 压力式 |
1.2.1.2 压强差式 |
1.2.2 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 |
1.2.2.1 热损失型 |
1.2.2.2 热温差型 |
1.2.2.3 热脉冲型 |
1.3 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3.1 MEMS热损失型风速传感器 |
1.3.2 MEMS热温差型风速传感器 |
1.3.2.1 热敏电阻型 |
1.3.2.2 热电偶型 |
1.3.2.3 热电子型 |
1.4 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比较与总结 |
1.4.1 优化传感器的结构 |
1.4.2 优化传感器的材料 |
1.4.3 改进传感器的控制电路 |
1.4.4 改进传感器的封装形式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低功耗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设计、加工与测试 |
2.1 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理论分析 |
2.1.1 热量传递的方式 |
2.1.1.1 热传导 |
2.1.1.2 热对流 |
2.1.1.3 热辐射 |
2.1.2 边界层理论 |
2.1.3 背面感风热式风速传感器芯片的温度场分析 |
2.1.3.1 芯片温度与加热功率的关系 |
2.1.3.2 传感器灵敏度与加热功率的关系 |
2.2 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结构设计 |
2.3 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有限元仿真 |
2.3.1 传感器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3.2 软件模拟结果 |
2.3.2.1 衬底热导率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 |
2.3.2.2 衬底结构参数对传感器灵敏度的影响 |
2.4 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制备 |
2.4.1 传感器的材料选择 |
2.4.1.1 衬底材料的选择 |
2.4.1.2 测温和加热元件材料的选择 |
2.4.2 传感器的版图设计 |
2.4.3 传感器的工艺流程 |
2.4.4 传感器的加工结果 |
2.5 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封装 |
2.5.1 传感器封装设计 |
2.5.2 传感器封装过程 |
2.6 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测试系统 |
2.6.1 测试系统硬件电路 |
2.6.2 测试系统软件部分 |
2.6.2.1 线性插值算法 |
2.6.2.2 系统整体运行流程 |
2.6.3 传感器测试系统组装 |
2.7 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2.7.1 铂金属薄膜特性分析 |
2.7.2 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
2.7.3 传感器的校准结果 |
2.8 加热结构对称性对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2.8.1 不同加热结构的形式 |
2.8.2 不同加热结构的传感器输出 |
2.8.3 不同加热结构对风速测试的影响 |
2.8.4 不同加热结构对风向测试的影响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功耗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灵敏度改进 |
3.1 传感器的结构及理论分析 |
3.2 传感器的有限元仿真 |
3.2.1 传感器结构参数对输出信号的影响 |
3.2.2 传感器结构参数对流场分布的影响 |
3.2.3 传感器结构参数对芯片强度的影响 |
3.3 传感器的制备及封装 |
3.3.1 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工艺流程 |
3.3.2 风速风向传感器的封装 |
3.4 传感器的测试与结果分析 |
3.4.1 HF腐蚀工艺对传感器元件的影响 |
3.4.2 传感器的灵敏度特性 |
3.4.3 不同腐蚀时间对风速测试的影响 |
3.4.4 不同腐蚀时间对风向测试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封装结构的低功耗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 |
4.1 传感器结构及封装设计 |
4.2 传感器的理论模型 |
4.2.1 假设条件 |
4.2.2 微分方程建立及求解 |
4.3 传感器的有限元仿真 |
4.3.1 传感器理论模型验证 |
4.3.2 传感器结构参数优化 |
4.3.3 传感器输出性能模拟 |
4.4 传感器的制备 |
4.4.1 传感器版图设计 |
4.4.2 传感器工艺流程 |
4.5 传感器的封装 |
4.6 传感器的测试系统 |
4.6.1 测试系统硬件部分 |
4.6.2 测试系统软件部分 |
4.7 传感器的测试结果与分析 |
4.7.1 直流特性测试 |
4.7.2 灵敏度和量程测试 |
4.7.3 风速精度测试 |
4.7.4 风向精度测试 |
4.7.5 重复性测试 |
4.8 环境温度漂移对风速传感器性能的影响 |
4.9 不同感风方式的风速传感器的性能比较 |
4.10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及论文创新点 |
5.2 进一步的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作者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6)LIBS中阶梯光栅光谱仪实现技术及数据处理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原子发射光谱与LIBS技术 |
1.2.2 中阶梯光栅光谱仪 |
1.2.3 光谱数据处理算法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3.1 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2 主要创新点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LIBS检测需求及总体方案设计 |
2.1 引言 |
2.2 LIBS技术原理与需求 |
2.2.1 LIBS技术基本原理 |
2.2.2 LIBS检测系统需求分析 |
2.3 LIBS光谱检测总体方案设计 |
2.3.1 LIBS光谱仪实现方法 |
2.3.2 LIBS光谱数据处理难点 |
2.3.3 系统总体方案与关键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LIBS中阶梯光栅光谱仪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中阶梯光栅光谱仪数学模型 |
3.2.1 中阶梯光栅衍射模型 |
3.2.2 棱镜色散模型 |
3.3 紧凑型光学系统设计与参数计算 |
3.3.1 系统光路结构 |
3.3.2 中阶梯光栅选型 |
3.3.3 色散棱镜设计 |
3.3.4 准直-聚焦球面镜设计 |
3.3.5 位置参数设计 |
3.3.6 光学系统仿真 |
3.4 时间分辨微光成像系统设计与性能分析 |
3.4.1 像面参数分析 |
3.4.2 ICCD成像模型 |
3.4.3 硬件拓扑结构 |
3.4.4 性能测试与分析 |
3.5 谱图还原及波长校准优化算法 |
3.5.1 谱图还原模型 |
3.5.2 优化算法描述 |
3.5.3 结果与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阶梯光栅光谱仪像差校正及优化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光谱仪像差理论 |
4.2.1 几何像差 |
4.2.2 波像差 |
4.3 中阶梯光栅光谱仪的像差特点 |
4.3.1 球差 |
4.3.2 慧差 |
4.3.3 像散 |
4.4 基于柱透镜的宽波段像散消除方法 |
4.5 仿真结果与像质评价 |
4.5.1 仿真结果 |
4.5.2 像质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LIBS光谱数据处理算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LIBS光谱数据特征与处理需求 |
5.2.1 数据特征 |
5.2.2 数据处理需求 |
5.3 光谱数据预处理 |
5.3.1 均值归一化 |
5.3.2 小波阈值去噪 |
5.4 经典的光谱特征波长选择算法 |
5.4.1 间隔偏最小二乘法 |
5.4.2 迭代预测变量权重偏最小二乘法 |
5.4.3 连续投影算法 |
5.4.4 遗传算法 |
5.5 融合iPLS及 mIPW-PLS的 LIBS快速光谱特征波长选择算法 |
5.5.1 算法描述 |
5.5.2 结果与讨论 |
5.6 基于全谱校正的LIBS自动光谱特征波长选择算法 |
5.6.1 算法描述 |
5.6.2 结果与讨论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LIBS中阶梯光栅光谱仪及数据处理实验研究 |
6.1 引言 |
6.2 中阶梯光栅光谱仪样机搭建及实验 |
6.2.1 中阶梯光栅光谱仪样机搭建 |
6.2.2 汞灯校准实验及结果 |
6.3 LIBS系统搭建及定量分析实验 |
6.3.1 LIBS实验系统与土壤样品 |
6.3.2 LIBS定量分析实验及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CMOS射频集成电路衬底电磁干扰抑制的分析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部分短语中英文对照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CMOS轻度掺杂衬底及保护环的建模方法 |
1.2.2 CMOS工艺保护环的结构设计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2章 CMOS轻度掺杂衬底的噪声耦合机制与隔离 |
2.1 引言 |
2.2 衬底噪声的耦合与影响机理 |
2.2.1 衬底噪声的注入机制 |
2.2.2 衬底噪声的传播机制 |
2.2.3 衬底噪声对典型射频电路的影响分析 |
2.3 CMOS轻度掺杂衬底保护环的结构与电磁特性分析 |
2.3.1 CMOS轻度掺杂衬底的工艺及电磁特性分析 |
2.3.2 CMOS轻度掺杂衬底保护环的结构分析 |
2.3.3 保护环结构的电磁特性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MOS轻度掺杂衬底及保护环的精确电磁特性建模 |
3.1 引言 |
3.2 保护环结构的等效电路建模 |
3.2.1 P型保护环的等效电路与参数提取 |
3.2.2 N型保护环的等效电路与参数提取 |
3.2.3 “衬底耦合机构”的等效电路与参数提取 |
3.3 等效电路模型的验证 |
3.3.1 全波仿真验证 |
3.3.2 实验测试验证 |
3.4 设计指导规则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CMOS轻度掺杂衬底的二极管保护环结构设计 |
4.1 引言 |
4.2 二极管保护环的结构设计与等效电路建模 |
4.2.1 结构设计 |
4.2.2 等效电路与参数提取 |
4.2.3 阻抗及谐振分析 |
4.3 测试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阵列的CMOS保护环的S参数测试 |
5.1 引言 |
5.2 基于阵列的片上射频器件测试方法的实现 |
5.2.1 高隔离度T/R switch电路 |
5.2.2 去嵌入技术 |
5.2.3 射频抗耦合布局 |
5.3 仿真与分析 |
5.4 芯片工艺与测试结果 |
5.4.1 设计细节 |
5.4.2 测试结果与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8)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面临的突出问题 |
1.1 师资团队的教学素养相对偏差 |
1.2 3D打印技术专业教材不成体系,资源匮乏 |
1.3 教法难以提升学生参与的主动性 |
2 3D打印技术应用专业“三教”改革措施 |
2.1 通过“名师引领、双元结构、分工协作”的准则塑造团队 |
2.1.1 依托有较强影响力的带头人,有效开发名师所具备的引领示范效果 |
2.1.2 邀请大师授教,提升人才的技术与技能水准 |
2.2 推进“学生主体、育训结合、因材施教”的教材变革 |
2.2.1 设计活页式3D打印教材 |
2.2.2 灵活使用信息化技术,形成立体化的教学 |
2.3 创新推行“三个课堂”教学模式,推进教法改革 |
2.3.1 采取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法 |
2.3.2 构建与推进更具创新性的“三个课堂”模式 |
(9)桥梁结构健康无线智能监测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桥梁结构健康智能监测系统 |
1.1.1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研究意义 |
1.1.2 桥梁分布或类型 |
1.1.3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
1.2.1 无线传感器网络概述 |
1.2.2 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应用 |
1.2.3 无线传感器网络桥梁监测中的应用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4 设计采取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桥梁结构监测系统开发需求 |
2.1 桥梁结构监测系统开发对人员的要求 |
2.2 桥梁结构监测系统开发工具环境 |
2.3 桥梁结构监测系统测量要求 |
2.4 桥梁结构监测系统动力要求 |
2.5 桥梁结构监测系统通信方式要求及组网类型 |
2.6 桥梁结构监测系统方案及数据控制 |
2.7 桥梁结构监测系统数据流及框图 |
2.8 桥梁结构监测系统数据要求 |
2.9 对系统设计的一般性规定 |
2.10 用户需求及设计约束 |
2.11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整体设计 |
3.1.1 智能无线调试终端功能结构 |
3.1.2 智能无线传感器节点功能结构 |
3.2 系统硬件主要器件选型 |
3.2.1 处理器单元 |
3.2.2 电源管理 |
3.2.3 太阳能充电管理 |
3.2.4 无线传输模块 |
3.2.5 传感器 |
3.2.6 其他芯片 |
3.3 系统硬件节点主要电路设计 |
3.3.1 电源管理电路设计 |
3.3.2 充电管理电路设计 |
3.3.3 温湿度采集电路设计 |
3.3.4 节点温度采集电路设计 |
3.3.5 倾角传感器采集电路设计 |
3.3.6 加速度传感器采集电路设计 |
3.3.7 振弦采集电路设计 |
3.3.8 位移(测缝)传感器采集电路设计 |
3.3.9 系统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
3.3.10 接口转换电路设计 |
3.3.11 接口保护电路设计 |
3.3.12 USB接口电路设计 |
3.3.13 无线传输电路设计 |
3.3.14 系统硬件PCB设计注意事项 |
3.4 系统硬件节点程序设计 |
3.4.1 系统硬件节点程序设计原则 |
3.4.2 系统硬件节点程序功能分析 |
3.4.3 系统硬件节点程序流程设计 |
3.4.4 主要硬件节点程序实现 |
3.5 无线传感器节点通信协议 |
3.5.1 LoRa无线通信协议 |
3.5.2 系统硬件节点应用层数据通信协议 |
3.6 无线传感器节点网络组网设计 |
3.6.1 LoRa网络架构 |
3.6.2 无线传感节点组网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位机调试软件设计 |
4.1 调试软件功能需求 |
4.2 调试软件开发环境搭建 |
4.3 调试软件设计 |
4.3.0 软件整体构架与设计 |
4.3.1 软件界面设计 |
4.3.2 软件接口设计 |
4.3.3 软件数据处理及报表 |
4.3.4 软件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测试分析与监测布控 |
5.1 主要传感器节点测试与分析 |
5.1.1 无线位移传感器节点测试 |
5.1.2 无线温湿度传感器节点测试 |
5.1.3 无线倾斜传感器节点测试 |
5.1.4 无线倾斜传感器节点测试分析与校准 |
5.1.5 无线加速度传感器节点测试与分析 |
5.1.6 无线振弦式传感器节点测试与分析 |
5.2 桥梁结构健康监测点布控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一种六分量应变式风洞天平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风洞天平的研究背景 |
1.2 风洞天平概述 |
1.2.1 风动天平的功能 |
1.2.2 风动天平的类型 |
1.2.3 风洞天平的发展 |
1.2.4 风洞天平的工作特性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结构 |
第二章 应变天平简述 |
2.1 应变天平简述 |
2.1.1 应变天平的特点 |
2.1.2 应变天平的工作原理 |
2.1.3 应变天平的分类 |
2.1.4 应变天平的设计要求 |
2.2 应变天平电路简介 |
2.2.1 电阻应变片及工作原理 |
2.2.2 惠斯顿电桥 |
2.2.3 应变模式 |
2.3 弹性体材料选择 |
2.4 应变片选择及粘贴 |
2.5 信号采集系统 |
2.6 测量性能的影响因素及补偿措施 |
2.7 小结 |
第三章 总体设计 |
3.1 天平的设计量程 |
3.2 天平的结构形式 |
3.3 敏感元件结构形式及选择 |
3.4 敏感元件应力应变数学模型 |
3.5 小结 |
第四章 建模及有限元计算 |
4.1 有限元方法及应用 |
4.2 天平的有限元计算 |
4.3 仿真结果 |
4.3.1 各测量元件有效应变 |
4.3.2 分量间的一阶干扰 |
4.3.3 强度分析 |
4.3.4 天平的模态分析 |
4.3.5 材料力学与有限元计算结果比较 |
4.4 小结 |
第五章 天平的制造 |
5.1 应变天平的制造 |
5.1.1 应变天平机械加工图设计 |
5.1.2 应变天平的热处理 |
5.1.3 应变天平的结构加工 |
5.1.4 应变天平的表面处理 |
5.1.5 应变天平的贴片 |
5.2 小结 |
第六章 天平的静态校准试验 |
6.1 静态校准简述 |
6.2 校准设备及加载方法 |
6.3 弹性角校准方法 |
6.4 数据采集 |
6.5 静态校准可疑值舍弃方法 |
6.6 静态校准公式及校准系数计算 |
6.7 静态校准结果 |
6.8 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本文工作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直接校准数字测量技术与在敏感元件开发中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直接校准数字测量技术与在敏感元件开发中的作用[J]. 魏俊奇. 传感器技术, 1984(S1)
- [2]中国汽车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7[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7(06)
- [3]空间干涉测量平台的构建与集成仿真技术研究[D]. 李钰鹏.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2020(08)
- [4]便携式高精度温度检测仪的设计与实现[D]. 刘玲玉. 河北大学, 2020(02)
- [5]低功耗MEMS热式风速风向传感器的研究[D]. 朱雁青. 东南大学, 2016(12)
- [6]LIBS中阶梯光栅光谱仪实现技术及数据处理算法研究[D]. 傅骁. 天津大学, 2018(06)
- [7]CMOS射频集成电路衬底电磁干扰抑制的分析与设计[D]. 张乐. 浙江大学, 2018(12)
- [8]3D打印技术专业“三教”改革探索[J]. 刘森,张书维,侯玉洁. 数码世界, 2020(04)
- [9]桥梁结构健康无线智能监测系统[D]. 夏鹏.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 [10]一种六分量应变式风洞天平的研制[D]. 刘勃锴. 电子科技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