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军部和外务省对“满蒙”问题处理方针的矛盾与统一(论文文献综述)
臧久慧[1](2021)在《日本对华秘密接触探析(1937-1940)》文中认为
韦锐锐[2](2020)在《1905-1918年日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俄战争结束后,日俄双方在短时期内迅速实现和解,这在国际关系史上实属罕见。俄国战败后面临着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只能谋求维持远东地区现状之策。战争的胜利大幅提高了日本的国际地位的同时,也使其付出了巨大经济代价。因此,日俄双方都不得不重新调整双边关系。日俄通过《第一次日俄协定》将中国东北划分为南北两个势力范围,奠定了日俄关系的基调。在恢复政治关系的同时,日俄还重建了双边贸易关系。政治与经济关系的重建意味着日俄迈出了双边关系正常化的第一步。此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东北南部地区,美国对此颇为不满继而提出“满洲”铁路中立化方案。面对美国的“满洲”攻势,日俄两国再次展开合作,于1910年签订《第二次日俄协定》,宣称不排斥使用武力共同维护各自势力范围。至此日俄两国完成关系正常化的最终阶段。因前两次协定未划分日本在内蒙古的势力范围,日俄对此虎视眈眈。于是借中国爆发辛亥革命、边疆不稳的形势,日俄在《第三次日俄协定》中将势力范围由“满洲”扩大到“满蒙”地区,双边关系再一次升温。第一次世界大战又为日俄关系带来新的发展。俄国战前储备不足,亟需与日本结盟以获取更大规模的武器援助。而日本则因日英关系的不断降温,害怕战后遭到“全白人”集团的孤立。于是两国正式建立同盟关系,这标志日俄合作模式最终形成。四次日俄协定产生了重大影响。通过四次日俄协定,俄国维护了其东北亚及蒙古地区的特殊利益并解除后顾之忧,将精力集中于日益复杂的欧洲形势。而日本则提高了国际地位,并数次扩大在华势力范围。此外,一战期间的大量对俄武器供应也给日本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从此日本由战前债务国转变为债权国。但是,日俄间的合作建立在牺牲中国主权及利益的基础上,两国所划定的势力范围从东北延伸到内蒙古,最后企图扩大到整个中国,严重破坏中国领土完整。日俄关系呈现波动性发展的特征,合作与猜忌互相交织。日俄间的四次合作基于两国在中国东北及蒙古地区的利益一致,从而数次划分势力范围,不断加深合作关系。但是日俄联手解决了第三方威胁后,双方被暂时压制的怀疑就会迅速抬头,互相警惕对方发起新的战争。如果说在日俄合作的十余年间,两国间的利益与冲突保持着某种平衡,一旦第三方势力的影响超过日俄两国互相容忍的负荷,两国关系将面临破裂。俄国十月革命后,俄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极大变化,以及日俄间巨大的意识形态差异打破这一微妙的平衡,两国关系最终走向破裂。
刘雅楠[3](2019)在《战后初期日本领土政策研究(1945-1952)》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江户幕府末期至二战结束,日本对其周边地区和邻国进行了半个多世纪的领土扩张。幕末及明治初期,日本通过与相关国家的外交谈判以及所谓“无主地先占”,陆续将今北海道、千岛群岛、小笠原等邻近日本传统疆域但归属相对模糊的领土纳入本国版图。继而,明治政府无视琉球王府反抗及清政府抗议,以武力为后盾吞并位于中日之间的琉球群岛,将原琉球国主体疆域改为日本冲绳县。甲午战争及日俄战争后期,明治日本两度携战胜之威,分别占据位于台湾与冲绳之间的钓鱼岛、日本与朝鲜半岛之间的独岛(日称“竹岛”)。这两次战争之后,日本还分别攫取中国台湾、朝鲜半岛等大片领土。其后,日本的对外扩张逐渐演变为对亚洲大陆和太平洋地区的全面入侵。直至二战结束,日本的长期扩张才受到中、美、英、苏等二战主要盟国有效遏制。战败投降之后,尤其是在战后初期的媾和进程中,日本政府谋求最大限度地保留此前处于日本统治下的领土,以此为基调拟定相关领土政策。二战之后,与日本相关的领土纷争,均与战后初期的旧金山媾和直接或间接相关。依据二战主要盟国1945年7月发布的《波茨坦公告》,战后日本可以保留的领土将限定在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岛以及由主要盟国决定的“其他小岛”。1952年4月《旧金山和约》(以下简称“和约”)生效后,日本脱离被占领状态并恢复国家主权。然而,本应在战后初期对日媾和进程中解决的领土问题,陆续转变为日本与相关国家间的主权纷争。这些纷争既与近代日本的领土扩张相关,也与战后初期日本的领土政策有着直接因果关联。作为多数二战盟国与日本结束战争状态的法律文件,“和约”既未规定日本国界,也没有触及要求日本放弃的领土的地理范围及归属对象。而且,战后以来与日本存在领土问题的当事国之中,中国、韩国、苏联(俄罗斯)均非“和约”签字国。日本恢复独立后,以“和约”模糊的领土条款为依据,继续向美国、苏联(俄罗斯)、韩国、中国等相关国家,索取或争夺奄美、小笠原、冲绳、南千岛群岛、独岛、钓鱼岛等领土。战后初期日本的领土政策,与“和约”领土条款形成过程关联密切。二战结束后,日本并未采取坐等在媾和条约上签字的被动姿态。签署投降书的次月,日本政府即着手研判二战盟国的对日媾和方案及日本的对策。1945年下半年,外务省提议顺从或配合二战盟国的对日领土处置,以免招致更为严厉的处罚。其后,随着国际局势剧烈变化,日本政府转为以“尽可能多地保留原日本统治下的领土”为目的,不断调整在领土问题上的争取策略。1946年5月,第一次吉田茂内阁提出,以《波茨坦公告》为依托,极力拓展“公告”允许日本保留的“其他小岛”范围。其后,吉田茂、片山哲、芦田均相继出任首相,日本政府围绕领土等媾和议题,与主要盟国驻日代表展开试探性交涉。1948年10月,吉田茂第二次组阁并长期执政至旧金山媾和完成之后。同月,美国政府正式决定暂时搁置对日媾和并大幅调整对日政策。随着日美关系逐渐由二战时的敌国转变为冷战下的盟友,吉田茂内阁愈发明晰地以美国为媾和进程中的主要交涉对象。最终,吉田内阁以在安保、军备等议题上的妥协,推动美国部分接纳日本的领土诉求。美日两国围绕和约草案多次协商之后,在表面上将相关“问题领土”均以“不明确规定归属对象及地理范围”的模糊形式予以处理,在实际上则达成若干秘密谅解,并为日本的继续争取预留空间。日本恢复独立后,谋求将《旧金山和约》领土条款的模糊空间转化为现实利益,相关领土纷争在这一过程中陆续走上前台。战后初期,日本以最大限度保留其幕末以来的扩张所得为目的,审视相关领土问题并制定争取策略。这与《旧金山和约》领土条款的模糊性,与相关领土纷争的产生及复杂化,均有着直接而密切的因果关联。战后初期日本的领土政策,既可以说是近代日本对外扩张的归结,也可在很大程度上视为日本恢复独立后相关领土问题的起点。
李新文[4](2019)在《媒体视角:1927-1931年《申报》有关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之报道研究》文中认为1927年6月日本召开东方会议到1931年九一八事件爆发,是日本逐渐走上武力侵华道路、预谋发动侵略中国东北战争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展开了相较以往更加积极的侵略活动,并制造了一系列事件为其实施侵华战争进行准备。《申报》作为中国近代最有影响力的民营大报之一,以其对时局特有的敏感性对这一时期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活动进行了关注,并刊发了大量有关日本侵略中国东北的事实报道。这些报道不仅记录了日本在东北进行侵略活动的整个过程,而且还将之作为当时重要的时事政事焦点,深入地揭露和批判了日本帝国主义意欲侵吞中国东北领土的阴谋。东方会议期间,《申报》对其进程和内容保持了密切的关注,从会议公开的文件以及日本媒体的报道中,觉察出日本对中国东北的侵略野心;皇姑屯事件发生后,《申报》在对事件过程进行报道的同时,还跟踪报道了时人对事件幕后肇事者的调查情况,认定日本关东军就是制造事件的凶手,并准确地分析出日本欲借该事件侵占中国东北的图谋;东北易帜期间,《申报》对日本屡次以警告和恐吓的方式阻挠易帜实现的情况予以高度关注,展示出日本为不使其侵略计划受到影响而无理干涉中国内政的蛮横形象;中东路事件期间,《申报》对日本“中立”名义下不断增加东北驻军、发动军事演习、营建军事建筑、制造挑衅事件等各类侵略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报道,揭露日本乘中苏冲突之机大肆扩张其在中国东北侵略权益的实际情况;1931年以后,《申报》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各种准备活动进行了更加积极的报道和分析,并通过万宝山事件、朝鲜排华事件和中村事件,预见性地分析了日本即将发动侵华战争的阴谋。总结1927年-1931年9月《申报》有关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之活动的报道,可以发现《申报》始终坚持着揭露日本侵略阴谋、认清日本侵略真相、反对日本侵略的价值导向,并在对时局的认识方面表现出较强的敏感性、洞察力和预见力,不仅揭露出日本为侵略中国东北进行了长期的预谋和精心的准备活动,而且发表大量时事评论为如何应对日本侵略积极出谋划策、呼吁国人关注和抵制日本侵略,这些,都显示出这一时期的《申报》作为中国近代报刊舆论界的突出代表,一直都在努力实践其总经理史量才所制定的“无党无偏,言论自由,为民喉舌”的办报宗旨,在当时民族危急的时刻,积极发挥媒体的社会舆论导向作用,并忠实履行自身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马志远[5](2018)在《1931-1936日本二元外交述评》文中研究指明华北事变一直是近代中日关系研究的热点内容,其作为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承接点有着重要的意义。日本二元外交由来已久,于九一八事变中表现明显,在华北事变中发展到顶峰,而在华北事变中日本二元外交的破产也宣告着中日关系逐渐由较为缓和发展到日益紧张,并最终以七七事变为分界点爆发了战争。本文以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中的日本二元外交为研究对象,对其由来、发展、具体表现以及原因作出梳理并加以研究。本文绪论部分阐明了在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中日本二元外交的研究意义、国内及日本关于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中日本二元外交研究的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及本文运用的主要史料。正文共有四个主体部分。第一部分简述了日本二元外交的由来,分析认为日本二元外交起源于日本军人的干政传统,而在大陆政策成为日本的国策后,军人势力的影响日益加深,军人借助统帅权独立、帷幄上奏权以及陆海军现役武官制这三个特权开始左右国策,并与政府产生分歧,由此产生了二元外交。第二部分重点叙述了九一八事变中日本二元外交的运用,以“田中外交”、“第二次币原外交”的相继失败引出九一八事变中日本政府与军部的分歧并加以分析,且以关东军轰炸锦州,进入华北为转折,阐述了华北事变与九一八事变之间的联系。第三部分为本文重点叙述部分,研究了在华北事变中,日本外务省“协和外交”与日本军部“武力外交”的二元外交现象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而后以国民政府的对策角度来加以分析,进一步阐释华北事变中日本二元外交这一现象。第四部分对华北事变中日本二元外交这一现象进行了评析,认为日本的二元外交在形式上是二元外交,而本质是一元外交。最后从国民政府的角度来分析日本二元外交之所以最终失败的原因还有对国民政府的错误估计。
李晓晨[6](2017)在《《东亚联盟》杂志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亚联盟论”是构建“东亚地域共同体”的理论范式。在日本侵华战争时期,它被提起并被加大力度宣传,成为日本殖民者扩大侵略的一个有力的理论支撑。那么,这一思想的构建者是谁、作为理论指导实践的“东亚联盟运动”在亚洲地域的开展情况如何、作为这一理论思想的舆论阵地《东亚联盟》的刊文情况又是怎样?这些问题都有待于学界进一步厘清与深入探究。带着对这些问题的思考,本论将以《东亚联盟》杂志为核心,探讨杂志出台的背景、主编阵容、刊行内容、战败前后的经营现状以及对日本本土和中国的影响等,以期归纳总结出日本殖民侵略的文化策略及本质。《东亚联盟》月刊是日本侵华战争时期由总部设在东京的东亚联盟协会所刊行的机关杂志。它服务于东亚联盟运动,是东亚联盟思想的宣传阵地。1939年11月《东亚联盟》杂志于东京发行创刊号,至1945年10月出版发行第七卷三号后终刊,共发行66册。在日本侵华战争长期化的形势下,《东亚联盟》大肆张扬以东亚联盟思想为主体、以东亚联盟论所提出的“国防共同、经济一体化、政治独立、文化沟通”等结成条件为依据,在石原莞尔设想的“最终战争论”中,幻想着打败美国以称霸世界,是法西斯主义的代表性刊物。《东亚联盟》在二战时期不仅仅在日本出版发行,在中国境内与日本殖民者所勾结的部分伪政权也组建了东亚联盟协会,并刊行了同名的《东亚联盟》月刊杂志。例如,在汪伪政权的宣传和控制下,同一时期中国国内也发起了东亚联盟运动。《东亚联盟》作为二战时期宣传东亚联盟论,鼓吹以日本为中心建立东亚新秩序,助推法西斯体制最终形成的政治传播产物,是研究伪满洲国问题、近代东亚关系问题、以及日本法西斯体制形成问题的重要参考资料。鉴于学界对《东亚联盟》尚未进行系统梳理及尚未深入挖掘其刊载的内容,因此本论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战后日本学界对《东亚联盟》的关注,以柏书房株式会社于1996年6月25日发行的《东亚联盟》复刻版为代表,共17册。卷首语由早稻田大学的小林英夫撰写,卷尾附上了东亚联盟协会成员武田邦太郎的“寄语”,以供研究者借鉴。17册复刻版《东亚联盟》,是笔者展开深入研究所仰赖的基础文献资料。同时,本论还将关注20世纪90年代末期日本学界和出版界重新翻刻该杂志的动机与意义等问题。重新翻刻是否与当时东亚地区已初见端倪的“东亚共同体论”有着一定的“历史连续性”?对这一问题的深入解读,应该是本论的现实意义。本文构成大体如下:首先,聚焦《东亚联盟》的核心指导思想以及刊物的灵魂人物石原莞尔。由于“东亚联盟论”和石原莞尔的思想一直影响着杂志的宣传基调和最终走向,因此本论将以石原莞尔的思想为核心,探究《东亚联盟》最终出台的时代背景。其次,围绕《东亚联盟》的主要内容及核心政治思想展开研究,探讨杂志刊载的文章所表现出的“王道观”、“满洲观”、“亚洲观”和“国防观”等,揭露这些论调的侵略本质。第三,围绕杂志的女性投稿人及其文章,探讨女性作者的文章增加的原因、女性参与者的作用及其所发表的文章与帝国殖民思想发生对接的方式方法等。尤其是,重点对东亚联盟协会女性成员代表小泉菊枝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寻女性成员在东亚联盟运动中所起到的作用。第四,探讨《东亚联盟》杂志的后期面貌。本章主要以战败后《东亚联盟》杂志的载文内容为分析问题的出发点,探讨临时号与双月合刊号出现的原因、东亚联盟人眼中的日本战败以及杂志终刊与东亚联盟协会解体等问题。第五,探讨《东亚联盟》杂志在日本本土与中国的影响。文章将中日两国发行的同名《东亚联盟》杂志进行对比和分析,探究战时两版杂志对中日两国的影响和意义。与此同时,关注20世纪90年代复刻版的发行所折射出的国际关系问题。在结语部分,文章强调指出:(1)《东亚联盟》的“东亚”作为地缘政治的范畴,是随着近代西方列强的入侵和渗透而逐渐引起人们关注的,并伴随着日本冠以共荣、复兴、联盟等概念的传播,蕴藏着沉痛的战争记忆。(2)《东亚联盟》的“东亚”给本文的研究拟定了空间范围。“东亚联盟”是石原莞尔打着超越战争和分裂,建立和平、共存共荣的幌子,构建的一种政治理论。(3)《东亚联盟》的“联盟”带有地域共同体色彩。本论明确了《东亚联盟》所折射出的大东亚共荣圈,是日本以武力威胁为主,思想腐蚀为辅,对周边国家的资源进行掠夺和攫取的理论。从创新角度而言,文章对《东亚联盟》主体内容的分析整理是国内相关研究领域所没有涉及的。同时,关注《东亚联盟》的女性参与者及其作用,对小泉菊枝进行深入研究,挖掘女性成员在东亚联盟协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本论的一个亮点。对《东亚联盟》在日本国内和中国的影响,以及复刻版刊行时间节点的分析和考察,及其所折射出的国际关系走向问题所展开的论述,都是目前国内相关领域尚未发掘或尚未完整发掘的部分。在研究方法上,论文涉及到历史学、军事战略学、传播学等领域的基础理论,因此采用了交叉学科研究的方法。虽然如此,本文在大原则上基本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南,本着有一说一有二说二的原则,对全文进行整体把握。本文的研究只能说是抛砖引玉,论文中定有诸多不足之处,期望得到学界专家的批评指正。本论是笔者对《东亚联盟》研究的开始。在不久的将来,笔者将继续围绕《东亚联盟》相关问题展开探讨,并希望自己在这一问题的研究道路上越走越远。
陈太勇[7](2017)在《两大战间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1919-1929)》文中研究表明日本将第一次世界大战视为天赐良机,以日英同盟为藉口,以夺取德国在远东的根据地为最低目标,对德宣战。一战期间日本趁美英列强无暇东顾,趁火打劫,企图攫取在华优势地位,在对华政治和经济上都采取了武力扩张战略,战后初期亦延续了战时传统,在巴黎和会上大力推行理想主义外交,获得了德国在山东的所有权益。不久,美英重返亚洲,逐渐加大了对日遏制,发起了召开海军军缩会议的倡议。因与美英实力悬殊,日本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试图把华盛顿会议作为外交战略转向的试金石,但遭遇滑铁卢。美英的遏制大大挤压了日本对华扩张的战略空间,日本只能进行大幅度的战略收缩,"退守"满蒙,暗中扶植奉张,以退为进,扩大了对满蒙的渗透。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对华扩张战略明确转向,从武力扩张转为温和扩张,从显性渗透转为隐性渗透,在华盛顿体制下推行协调中的扩张政策,隐性渗透成了这一时期日本对华扩张的主旋律。地处东满腹地的间岛乃日本以朝鲜为跳板进入东满的唯一门户,战略地位相当重要,日本觊觎已久,企图伺机控制。日俄战争甫一结束,日本就开始了对间岛的多方渗透,军事扩张、领权扩张、政治扩张等多管齐下,强行设立了非法的"统监府间岛派出所",大肆推行军事扩张。但清政府态度强硬,大力抵制,坚决扞卫间岛主权。日本见攫取间岛主权并不现实,遂决定关闭派出所,转而开设领事馆,把非法的军事机构转为了符合国际公法的"领事机构",同时设立大量的民生机构,以民生之名行政治扩张之实,朝鲜"三·一运动"后,日本利用马匪,蓄意制造了两起珲春事件,嫁祸中方,出兵间岛,发动了 "庚申年大讨伐"。在善后交涉上,日本对北京政府和奉系政权威逼利诱,提出各种无理要求,企图长期驻兵东满。但因中国官民的强烈抵抗,交涉屡陷僵局。美英列强对日本入侵东满也颇为不满,国际舆论对日极为不利。其后,美国发起了召开华盛顿会议的倡议,日本担心美英联合对日进行"总清算",开始进行战略收缩,佯允撤军,采取了"边撤边谈"与"半撤半留"的策略,在国际上大造撤军声势,暗地里却在东满要塞留驻重兵,并"以警代军",大幅推进了东满警察机构的扩张,为日后的卷土重来奠定了一定的军事基础。在"珲春交涉"期间,直奉关系日益恶化,大战迫在眉急,日本与奉系政权的交涉也因第一次直奉战争的爆发而不了了之。1922年3月29日,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战争爆发后,直军没有出关攻奉,并未危及日本的满蒙利益,故日本政府采取了 "暖昧中立"之策,并未明确援奉。而军部则不欲中立,推行"有限援奉"之策,但援奉力度并不大,仅限于强固张之满蒙势力,第一次直奉战争以奉败直胜而告终。其后,直系不断壮大,开始了统一全国的行动,日本政府认为直系的统一行动严重危及了其满蒙利益,其对华政策开始与军部合流,由"暖昧中立"转为"援奉倒直"。军部也加大了援奉力度,由"有限援奉"转为"全面援奉",在第二次直奉战争期间共同援张逐鹿中央政权。为了达到间接倒直的目的,日本利用直系内讧,制定了策反冯军的秘密计划和干涉预案,通过驻华军政组织的间谍活动,成功策反冯玉祥发动了北京政变,从内部瓦解了 系。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受国民革命的影响,全国各地的反奉反帝运动此起彼伏,如雨后春笋,不可抑止。1925年下半年接连爆发了浙奉战争、郭松龄反奉战争和国奉战争,掀起了反奉反帝运动的高潮。浙奉战争爆发后,郭松龄于滦州举兵反奉,意图推翻张作霖在满蒙的统治,终止内战。滦州兵变后,日本政府采取了"暂时静观"的策略,军部则采取了 "分段干涉"的政策,即两次警告、两次会谈、三次兵力集结。连山战役前后,关东军联合支那驻屯军、独立守备队等蛮横阻击郭军东进奉天。辽河战役开始后,军部的干涉政策由"分段干涉"转为了全面干涉,日本政府也随之采取了"适机干涉"之策,与军部的干涉政策合流,开始全力援张倒郭。从本土和朝鲜大规模增兵奉天。在日本的蛮横干涉下,郭松龄兵败,冯军也因日军的干涉不能北上援郭,在国奉战争中铩羽而归,反奉战争彻底失败,奉张借日援起死回生,入主中央,结束了第二次直奉战争以来在北京政府有名无实的状态。其后,日本撮合了直奉勾结,进攻国民军,使国民军不得发展,迫使冯玉祥下野,打着"不干涉中国内政"的幌子在币原的"协调路线"下不断谋求向中国的进一步侵略,企图暗中借奉张之手向南方扩大渗透,攫取在整个中国的话语权。但张作霖在入主北京政府后,就开始亲近英美,企图利用英美势力来牵制日本的侵略,日奉关系开始走向破裂,这让日本颇为不满,日本开始寻觅新的在华代言人。1926年7月9日,国民政府成立国民革命军,开始了第一次北伐,次年初收回了汉口九江的英租界。国民政府此举让日本觉得有机可乘,亟欲拉拢蒋介石,把蒋扶植为新的在华代理人。故在英国向日提出由英日共同武力干涉北伐要求之时,遭若槻礼次郎内阁拒绝。日本并不愿为英国火中取栗,而是采取了"消极静观"之策,暗中积极关注国民党内部的动向,企图坐收渔翁之利,以取代英国在长江流域优势地位,进一步建立以日本为核心的日中经济圈这一对华扩张的新目标。虽然军部对币原喜重郎的"不干涉政策"颇为不满,暗中采取了积极的干涉政策,但并没有影响到日本政府"扶蒋抗英"的大计。然而,1927年3月23日发生的"南京事件"及4月3日发生的"汉口事件"使若槻内阁所主张的这一对华政策新目标流产。以田中义一为党首的政友会借机发起了倒阁运动,大肆攻击若槻内阁的对华政策,指责币原喜重郎的不干涉政策乃"荒谬之举",全盘否定了币原的协调路线,成功迫使若槻内阁总辞职。4月20日,田中义一出任总理大臣,田中甫一上台就开始推行对华"强硬外交",干涉北伐。6月27日,田中内阁召开了第二次东方会议,制定了"满蒙分离"政策,将中国本土和"满蒙"加以"区别",以确保日本在满蒙的特殊权益,提前启动了大陆政策。为了干涉北伐,分离满蒙,阻止中国统一,田中内阁三次出兵山东,大兵压境,对济南展开了大规模的军事攻击,制造了 "济南惨案",占领了大半个胶东半岛。蒋介石为了北伐大业,决定暂避日军锋芒,绕道京汉线继续北伐。1928年5月底,各路北伐军开始全线进攻奉军,奉张见大势已去,只能退回关外,但在皇姑屯遭到日军爆杀身亡,日奉关系愈发紧张。张学良继帅位后开始与南京国民政府和谈,田中内阁极力阻止中国统一,多次向张施压,欲图做最后的挣扎,实现满蒙分离,但未果。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毅然易帜,宣布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领导,田中大陆扩张政策部署的两大悬案(铁路问题及土地商租问题)随着中国的统一无果而终,田中内阁也随之倒台,日本迎来了第二次"币原外交"。但军部一直在伺机打破华盛顿体制的束缚,亟欲重新夺回满蒙"特殊权益",进一步扩大对华侵略,15年战争的因子始滥觞于此。
包贺喜格图[8](2016)在《二十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大陆地区(其中包括内蒙古地区)的日语教育自清末以来的发展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两个大的历史阶段,即清末至1945年日本大陆政策下以侵略性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阶段和新中国成立以来以中日友好交流为主要特征的教育阶段。本文所要考察的20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的日语教育状况即属于前者—侵略性教育阶段的内容。本文将此侵略性教育阶段日本对内蒙古地区的日语教育扩张分为清末“贡王三学”时期、伪满洲国时期、伪蒙疆政权时期三部分。由于日本在内蒙古地区的日语教育扩张进程与其针对中国大陆整体的推进过程基本一致,且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因此有关内蒙古地区以上三个时期的考察又可以分别反映日本对中国大陆日语教育扩张政策的三个阶段——策略形成和初步实施阶段、规模化实施开始阶段、全面实施阶段的特征和本质。从这个意义来说,对20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状况的考察也兼有探究同时期中国大陆日语教育史相关核心问题的功能。本研究中,20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影响这一过程的日本近代“国语思想”和日语教育扩张政策各自的发展演变、大陆政策各个实施阶段日本的对内蒙古政策、以及前述三个时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状况(以各时期日语教育政策为中心,兼论教育主体和对象、教育目的、教育方式方法和内容)等内容是考察分析的重点。通过这些分析,不仅可以在一个大的历史进程中实现对内蒙古地区“侵略性”日语教育史的全面考察,还可以更深刻地认识到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大陆的语言文化侵略的内容和实质。本文除了序章和终章部分之外,主体论述部分由三部分研究内容构成,主体部分内容概括介绍如下。第一部分:明治中后期日俄对抗背景下日本针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扩张策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阶段——内蒙古喀喇沁右旗“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这一部分第一章从日本近代大陆政策和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以及日本近代国语思想的初步形成来看明治中后期日本针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扩张政策产生的历史条件,并且对当时日语教育扩张策略的主体——东亚同文会产生的背景和它所提出的对中国的日语教育扩张策略内容做了说明。第二章分析介绍了以东亚同文会为主体的日本势力如何影响和推动清末内蒙古喀喇沁右旗日语教育产生的过程,以及其中关键人物的日本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对中国教育观。第三章对“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状况,特别是日本教师河原操子的日语教育活动和教育效果做了较为详细的分析和评价。第二部分:日本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扩张政策规模化实施开始阶段—伪满洲国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第一章首先分析了伪满洲国统治理念和教育方针的变化过程及其所蕴含的大陆政策侵略性特征。其次对日俄战争后至伪满洲国成立前日本“满蒙政策”下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的演变和“民族协和”口号下伪满洲国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做了说明。强调伪满洲国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为大陆政策和伪满洲国统治秩序服务的本质特性。第二章对日俄战争后至伪满洲国成立前以保科孝一为代表的日本“国语”思想,以及在此思想影响下的关东州的日语教育具体状况做了概括说明。并在此基础之上说明伪满洲国成立初期和“新学制”制定后的“国语”思想的特征以及在其指导下的日语教育思想方针的具体内容。最后第三章在对“新学制”制定前后的伪满洲国日语教育政策,特别是对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政策进行分析说明后,进一步分析论述了内蒙古东部地区日语教育的实际状况。第三部分:日本针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扩张政策的全面实施阶段——伪蒙疆政权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第一章,在对20世纪20年代初至1945年(分为“九·一八”事变前后两个阶段)日本的“对华文化工作”政策做了分析介绍之后,进一步就这一“对华文化工作”政策下日本对中国大陆的日语教育政策和教育状况进行了说明,并强调日语教育在日本国家政府的推动下走向全面实施并全力为侵略战争和殖民地统治服务的真实特性。第二章则是围绕伪蒙疆政权成立前日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政策——“内蒙工作”和善邻协会的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活动进行了分析介绍。伪蒙疆政权成立前善邻协会开展的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活动是伪蒙疆政权成立后日本对内蒙古实行日语教育扩张的前期重要组成部分。最后第三章在分析考察了伪蒙疆政权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教育政策和日语教育政策之后,对伪蒙疆政权下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状况做了较为详细的介绍。
史乃夫[9](2016)在《论大正时期日本对“满蒙问题”的认识》文中研究指明“满蒙问题”是在幕末日本“海外雄飞论”的缘引下,伴随着近代日本大陆政策的形成与推行,面临着国际形势的变动,成为大正时期日本各界重新审视与探究的问题。“满蒙问题”是围绕着日本在满蒙地区攫取利益而形成的问题,其核心在于就满蒙权益与列强展开激烈的争夺,并达到占领、控制满蒙地区的目的。随着大正时期日本自身国家对外发展定位的调整以及国际环境的变化,在满蒙利益争夺的过程中,日本各界从各自的利益落脚点出发,对于“满蒙问题”有着各自的认识与看法。为解决“满蒙问题”,学界提出了多种“理论依据”;以大陆浪人为先锋的民界策划军事行动,主张进行武装侵略;以外务省和军部为主的政界主张实施殖民统治;满铁的“满蒙经营”、“二十一条”的制定则是经济界配合日本的军事侵略,而舆论界以文字的形式为日本侵略满蒙进行辩护,蛊惑民众。大正时期日本社会各界的“满蒙问题”认识充斥着关于对满蒙侵略的论述及对于整个中国的侵略意图。尽管在表面上主张对满蒙采取军事打击、经济掠夺抑或是文化渗透等,仅是建议对解决“满蒙问题”的手段与方法上的不同,但最终仍能达成共识落实到行动上,使其利益达到最大化。大正时期日本各界对“满蒙问题”的认识,其实质就是恃强凌弱,在凌弱的基础上争取与强者为伍,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了日本政府在处理对华关系时所采取的政策与措施。适时选择与列强结盟,妥协退让,但仍然坚持以武力为后盾的大陆政策,制订了以东北地区及东蒙地区为侵略扩张目标的满蒙政策,并全面贯彻实施,其最终目的不仅想摆脱列强的压迫,争取主权独立,还要在此基础上,扬威海外,称霸世界。
郭鑫[10](2015)在《日本对华侵略与国家总动员体制的建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派遣武官至前线观摩、学习最新战术理论及武器装备的运用,日本决策高层逐渐认识到此后的战争将以总体战的面貌出现。日本"革新官僚"欲加速推进国家总动员体制建设,但受阻于国内反战情绪和政党政治的压制,便在对外扩张侵占的中国东北地区先行建立高度国防"国家"——"满洲国",并通过全面扩大侵华战争推动自身国家总体战体制建设进程。日本终将台湾、朝鲜、"满洲国"等海外殖民地一并纳入总体战国家体系范畴。
二、日本军部和外务省对“满蒙”问题处理方针的矛盾与统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军部和外务省对“满蒙”问题处理方针的矛盾与统一(论文提纲范文)
(2)1905-1918年日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 国外研究现状 |
2. 国内相关研究 |
(三) 创新之处 |
一、日俄关系的初步恢复(1905-1907) |
(一) 日俄战争后初期日本的大陆化趋势 |
1. 国际地位大幅提升 |
2. 军备计划由守势转变为攻势 |
3. 帝国国防方针的对俄“假想敌”论 |
(二) 日俄政治关系的初步和解 |
1. 日俄战争后初期日俄间的互相猜忌 |
2. 日俄关于韩国及蒙古问题的谈判 |
3. 1907 年日俄协定的签订 |
(三) 日俄经济关系的恢复 |
1. 新通商肮海条约的签署 |
2. 渔业协定的订立 |
(四) 日俄关系初步和解的促进因素 |
1. 俄国国内外形势与远东军事状况严峻 |
2. 日本的财政窘境与日英关系的变化 |
3. 英法两国居中斡旋 |
二、日俄关系的升温(1907-1914) |
(一) 日本在中国东北的扩张与1910年日俄协定 |
1. 日本在中国东北积极扩张 |
2. 俄国对日本扩张的持续怀疑 |
3. 美国对满洲铁路的攻势与日俄接近的契机 |
4. 日本力求日俄对满政策一致与1910年日俄协定的签署 |
(二) 走向日俄同盟之路 |
1. 日俄间悬案的解决与日俄合作强化 |
2. 日英同盟弱化与日俄结盟论抬头 |
3. 外蒙古“独立”与1912年日俄协定的签订 |
三、日俄同盟的正式建立(1914-1916) |
(一) 法俄四国同盟提议及其受挫 |
1. 一战前夕日俄互相再起疑心 |
2. 一战爆发与法俄提议加入日英同盟 |
3. 日本亲俄派与亲英派的结盟分歧及四国结盟的挫败 |
(二) 日俄结盟的初步进展 |
1. 日俄间的武器问题 |
2. 日本提出对华“二十一条”与俄国的谅解 |
3. 俄英支持日本加入《不单独媾和宣言》 |
(三) 米哈依洛维奇大公访日与日俄结盟的成立 |
1. 日德单独媾和的可能性及其破灭 |
2. 日英关系持续降温与日本对俄态度好转 |
3. 日本对俄的武器援助与米哈依洛维奇大公访日 |
4. 亲俄派施压与外务省的妥协 |
5.日俄同盟成立及其影响 |
四、日俄关系的破裂(1917-1918) |
(一) 二月革命后日俄合作的动摇 |
1. 二月革命与日俄维持友好的尝试 |
2. 日本增兵南满引起俄国反日舆论 |
(二) 十月革命与日俄关系的破裂 |
1. 十月革命爆发与日本的出兵西伯利亚争论 |
2. 日本出兵西伯利亚与日俄关系的破裂 |
五、1905-1918年日俄关系的特点与影响 |
(一) 日俄关系的特点 |
1. 合作与怀疑交织 |
2. 日俄远东利益的一致性 |
3. 日本掌握主导权 |
(二) 日俄合作的影响 |
1. 解除俄国后顾之忧 |
2. 扩大日本国际影响力 |
3. 侵害中国东北及蒙古地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战后初期日本领土政策研究(1945-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研究对象 |
0.2 研究意义 |
0.3 研究现状 |
0.3.1 国内学界 |
0.3.2 日本学界 |
0.3.3 其他国家部分研究成果 |
0.4 研究思路 |
0.5 研究方法 |
0.6 主要创新 |
0.7 研究难点 |
0.8 论文结构 |
第一章 近代日本的领土扩张(1854.03-1945.09) |
1.1 对邻近地区扩张 |
1.1.1 幕末明治初期占据邻近岛礁 |
1.1.2 明治时期武力侵吞邻国领土 |
1.1.3 一战期间入侵中国及西太平洋 |
1.2 二战期间全面扩张 |
1.2.1 挑起全面侵华战争 |
1.2.2 侵占东南亚及太平洋岛屿 |
1.2.3 拟让渡部分领土 |
1.3 日本版图有待盟国商定 |
1.3.1 主要盟国对日处置构想 |
1.3.2 盟国初步限定日本版图 |
1.3.3 日本丧失领土等国家主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从力避严惩到尝试争取(1945.09-1946.05) |
2.1 日本领土政策制定背景 |
2.1.1 主要盟国对日实际处置 |
2.1.2 东久弥宫内阁尝试保留部分小岛 |
2.1.3 盟总限定日本政府施政范围 |
2.2 以避免严厉剥夺为首要目标 |
2.2.1 日本领土政策的拟定机构 |
2.2.2 条约局建议顺从盟国处置 |
2.2.3 政务局提出为对日处置设限 |
2.3 币原内阁探索重获部分小岛施政权 |
2.3.1 允许日本施政的“约一千个小岛” |
2.3.2 条约局提出确保“重要小岛” |
2.3.3 伊豆诸岛施政权失而复得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展开试探性交涉(1946.05-1948.10) |
3.1 吉田茂与芦田均接力拟定交涉策略 |
3.1.1 干事会提出极力扩大允许日本保留的范围 |
3.1.2 第一次吉田内阁关于领土问题的资料准备 |
3.1.3 芦田均初步拟定对盟总及美国的交涉方案 |
3.2 芦田均对盟总及美国展开试探性交涉 |
3.2.1 以“其他小岛”为主要诉求 |
3.2.2 “芦田备忘录”被盟总退回 |
3.2.3 尝试以基地权换取保留冲绳 |
3.3 基本确定争取冲绳的策略 |
3.3.1 “天皇口信”提议以使用权换主权 |
3.3.2 日本政府调整相应领土对策 |
3.3.3 初步确定对美双边交涉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初步实现领土诉求(1948.10-1951.08) |
4.1 以日美交涉为前提调整对策 |
4.1.1 吉田茂内阁转向片面媾和 |
4.1.2 外务省争取独岛及对马岛 |
4.1.3 日美两国确立双边协商框架 |
4.2 吉田茂与杜勒斯交涉领土问题 |
4.2.1 “A作业”试图全面争取被占岛屿 |
4.2.2 “D作业”以美占岛屿为主要对象 |
4.2.3 “临时备忘录”未规定日本放弃冲绳 |
4.3 日美商定“和约”草案领土条款 |
4.3.1 美国草案为日本预留争取空间 |
4.3.2 英国草案领土条款未被采纳 |
4.3.3 最终草案基本接纳日本的诉求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战后初期日本领土政策的延伸 |
5.1 吉田内阁继续拓展争取空间 |
5.1.1 《旧金山和约》未解决领土问题 |
5.1.2 吉田内阁阐明日本政府领土诉求 |
5.1.3 日美同意虚化对冲绳等岛屿托管 |
5.2 日本持续谋求领土利益 |
5.2.1 继续向美国索取冲绳等岛屿 |
5.2.2 向中韩两国争夺钓鱼岛和独岛 |
5.2.3 对苏(俄)领土诉求呈退缩趋势 |
本章小结 |
终章 战后初期日本领土政策的影响 |
6.1 催生“和约”模糊领土条款 |
6.2 使相关纷争错失解决时机 |
6.3 阻碍日本与邻国和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媒体视角:1927-1931年《申报》有关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之报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
二、相关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第一章 《申报》对日本东方会议和大连会议的报道 |
第一节 近代以来日本的侵华阴谋和对中国东北的觊觎 |
第二节 《申报》对东方会议的报道 |
第三节 《申报》对大连会议(旅顺会议)的报道 |
第二章 《申报》对日军与皇姑屯事件之关联的报道 |
第一节 报道皇姑屯事件及日方肇事嫌疑情况 |
第二节 报道日本反对党就皇姑屯事件质询田中政府 |
第三章 《申报》对日本阻挠东北易帜的报道 |
第一节 报道国奉谈判初期日本阻挠易帜 |
第二节 报道易帜延期后日本的干涉活动 |
第四章 《申报》对中东路事件期间日本侵略活动的报道 |
第一节 报道日本当局表态中立、暗中支持苏联 |
第二节 报道日本在中东路事件期间的军事活动 |
第五章 《申报》对九一八事变前夕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活动的报道 |
第一节 报道1930-1931年6 月日本在中国东北的侵略活动 |
第二节 报道万宝山事件、朝鲜排华事件和中村事件 |
第三节 报道1931年7-9 月日本在中国东北的军事布局和活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1927-1931 年《申报》有关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报道索引 |
附录2 1927-1931 年《申报》时政报道内容格式说明 |
致谢 |
个人简介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5)1931-1936日本二元外交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运用的档案材料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日本二元外交的由来——日本军人的干政传统 |
(一)大陆政策及其军人势力的崛起 |
(二)军部的出现及其特殊性 |
(三)军部与政府的分歧 |
二、九一八事变中的日本二元外交 |
(一)田中内阁时期的外交政策 |
(二)第二次币原外交 |
(三)九一八事变与日本政府的内部分歧 |
(四)关东军出兵锦州为华北事变埋下伏笔 |
三、华北事变与日本的二元外交 |
(一)华北谋略工作与天津事变 |
(二)华北事变的开端 |
(三)华北事变中日本军部与外务省的分歧 |
(四)国民政府的应对策略 |
四、日本二元外交评析 |
(一)日本二元外交实为一元? |
(二)对国民政府的错误估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东亚联盟》杂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先行研究概述 |
三、内容与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东亚联盟》的创刊背景 |
一、《东亚联盟》创刊的理论基础 |
(一) 东亚联盟思想提出者石原莞尔 |
(二) 石原莞尔侵华思想体系的形成及其实践 |
(三) 东亚联盟论的基本内容 |
二、《东亚联盟》的创刊 |
(一) 主编木村武雄的政治立场转变与东方会沿革 |
(二) 办刊初衷与意识形态 |
(三) 东亚联盟论的日本反响 |
三、《东亚联盟》的分期与实践 |
(一) 以木村武雄为执行者的东亚联盟运动 |
(二) 以石原莞尔为核心的东亚联盟运动 |
第二章 《东亚联盟》的主要内容及核心政治思想 |
一、《东亚联盟》概览 |
(一) 期刊数据整理 |
(二) 期刊关注的焦点 |
二、《东亚联盟》所见的“王道观” |
(一) 国体研究家里见岸雄 |
(二) “联盟”思维下的“王道统治” |
三、《东亚联盟》所见的“满洲观” |
(一) “满洲国”的身份确认 |
(二) “满洲国”的存在价值 |
(三) 对“满洲国”的未来规划 |
四、《东亚联盟》所见的“亚洲观” |
(一) 以日本为中心的“亚洲观” |
(二) 汪伪政权的“大亚洲主义” |
五、《东亚联盟》所见的“国防观” |
(一) 石原莞尔的“国防观” |
(二) 战时体制下的国民战争宣传 |
第三章 《东亚联盟》中的女性参与者及其作用 |
一、《东亚联盟》中的女性影响力 |
(一) 女性成员的政治地位 |
(二) 女性成员的主要职能 |
(三) 女性成员的刊文色彩 |
二、小泉菊枝的东亚联盟论宣传 |
(一) 东亚联盟妇人部的核心人物 |
(二) 与石原莞尔并肩同行 |
(三) 小泉菊枝的在满经历 |
三、小泉菊枝的《东亚联盟》生涯 |
(一) 小泉菊枝的载文评析 |
(二) 小泉菊枝的单行本考察 |
第四章 《东亚联盟》的后期面貌 |
一、《东亚联盟》后期刊行状况 |
(一) 《东亚联盟》后期刊行内容 |
(二) 《东亚联盟》临时号的考察 |
(三) 《东亚联盟》双月合刊的考察 |
二、《东亚联盟》的“战败认识” |
(一) 军国主义思维下的日本战败 |
(二) 东亚联盟人眼中的战败 |
(三) 石原莞尔眼中的战败 |
三、《东亚联盟》的终刊 |
(一) 石原莞尔的挣扎 |
(二) 《东亚联盟》的终刊与东亚联盟协会的最终瓦解 |
第五章 《东亚联盟》的时代影响 |
一、《东亚联盟》的日本国内影响 |
(一) 日本文化界的受纳 |
(二) 昭和研究会成员的登场 |
(三) 日本军界的支援 |
二、《东亚联盟》的中国影响 |
(一) 《东亚联盟》所见的中国面孔 |
(二) 《东亚联盟》在中国的“翻版” |
三、《东亚联盟》复刻版发行始末 |
(一) 武田邦太郎对复刻版的寄语 |
(二) 《东亚联盟》周边的中美日三边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石原莞尔年谱 |
附录(二) 中野正刚政治生涯 |
附录(三) 《东亚联盟》投稿人及刊文目录一览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7)两大战间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1919-1929)(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 学术前史回顾 |
(二) 关于一战后初期日本对华经济及政治扩张的策略转向的研究 |
(三) 关于20年代初期日本在东满的扩张政策及满蒙经营的研究 |
(四) 关于两次直奉战争时期日本对华政策的研究 |
(五) 1925年三次军阀混战与日本干涉一题的研究 |
(六) 关于北伐战争时期日本侵华政策的研究 |
三 思路、方法与材料 |
第一章 一战后初期日本对华扩张的战略转向 |
第一节 一战后国际新秩序重建时期日本外交的战略转向 |
一 日本的参会动机与"联合外交"战略的形成 |
二 巴黎和会与日本理想主义外交的实践 |
三 海军军缩会议与日本现实主义外交的抬头 |
四 山东问题与日本外交战略的明确转向 |
第二节 一战后初期日本对华经济扩的战略转向 |
一 战后初期日本对华经济扩张战略的悄然转向 |
二 华盛顿会议前日本对华经济扩张战略的调整 |
三 "新四国银行团"与日本对华经济扩张战略的再调整 |
四 华盛顿会议后日本对华经济扩张战略转向的完成 |
小结 |
第二章 20年代初期日本的东满扩张战略 |
第一节 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满的扩张战略 |
一 日俄战争后间岛战略地位的变化 |
二 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满的军事扩张 |
三 日俄战争后日本在东满的领权扩张及政治扩张 |
第二节 日本制造"珲春事件"的动机 |
一 朝鲜"三·一运动"的爆发 |
二 "三·一三运动"与日军的入侵计划 |
第三节 "珲春事件"与"庚申年大讨伐" |
一 "珲春事件"前夜日本的情报战略 |
二 第一次"珲春事件"与"佣匪战略" |
三 第二次"珲春事件"与"间岛出兵" |
四 "庚申年大讨伐"与"珲春大屠杀" |
第四节 围绕"珲春事件"的中日交涉 |
一 日本与北京政府的交涉 |
二 日本与奉系政权的交涉 |
三 日本对华交涉的策略转向 |
第五节 日本的撤军与善后交涉 |
一 日军的"明撤暗留"之策 |
二 "以警代军·以军充警"之策 |
三 "边撤边谈"之策 |
四 "头道沟事件"与增警阴谋 |
小结 |
第三章 两次直奉战争时期日本军政两界干涉政策的分歧与合流 |
第一节 直皖战争后日本对华政策的调整 |
一 "援张拉吴"战略 |
二 日本军政两界在援奉策略上的分歧 |
第二节 第一次直奉战争与日本的干涉 |
一 战争前夜日本的"暖昧中立" |
二 战争爆发后日本的"有限干涉"之策 |
第三节 第一次直奉战争后日本干涉政策的调整 |
一 直奉初战后日本间接倒直政策的形成 |
二 军部援奉政策的转向 |
三 直奉再战前夜日本军政两界干涉政策的合流 |
第四节 第二次直奉战争与日本的干涉 |
一 江浙之战的爆发与日本的即时干涉 |
二 直奉大战的全面爆发与日本军政两界的积极干涉 |
三 日本的策冯战略与北京政变 |
小结 |
第四章 郭松龄反奉与日本的干涉 |
第一节 从浙奉战争到滦州兵变:全国反奉战争的爆发 |
一 浙奉战争的爆发 |
二 滦州兵変 |
第二节 从"暂时静观"到适机干涉:日本政府的外交作秀 |
一 "暂时静观"之策的确立 |
二 "适机干涉"之策的施行 |
第三节 从"分段干涉"到"全面干涉":军部的实力援奉 |
一 日本军部干涉政策的出台 |
二 连山战役与日军的"分段干涉" |
三 辽河战役与日军的全面干涉 |
第四节 从"阻冯北上"到"援李倒冯":日本对国奉战争的干涉与反奉战线的崩溃 |
一 "策李还奉"与"援李倒冯" |
二 出兵天津与"阻冯救郭" |
小结 |
第五章 北伐战争时期日本侵华政策的深化 |
第一节 一次北伐时日本对华政策的转向 |
一 若槻内阁的"消极静观"与对华政策新目标 |
二 田中的上台与"积极对华政策" |
第二节 田中内阁初期的侵华政策 |
一 第二次东方会议的召开 |
二 "满蒙分离"政策的确立 |
三 "满蒙分离"政策的深化 |
第三节 第一次山东出兵与北伐受挫 |
一 出兵细则与干预方案的确立 |
二 日军进兵济南与北伐受挫 |
第四节 第二次山东出兵与"济南惨案" |
一 蒋介石访日与"箱根会谈" |
二 二次北伐与第二次山东出兵 |
三 日军的无差别攻击与"济南惨案" |
四 中日交涉与第三次山东出兵 |
第五节 北伐的继续与日本侵满政策的再调整 |
一 "五·一八觉书"与"武力解决主义" |
二 北伐的告成与日本的"弃张"之策 |
小结 |
第六章 南北统一与日本的干涉 |
第一节 日奉关系的恶化与日本对奉政策的调整 |
第二节 日本对"南北和谈"的干涉与日奉会谈的破裂 |
第三节 田中对华政策的转向与田中时代的终结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8)二十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章 |
一、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
二、相关领域研究成果 |
三、史料概况和研究方法 |
四、研究对象区域和课题概念 第一部分 日本对中国大陆日语教育扩张策略的形成和初步实施--清末内蒙古喀喇沁右旗“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 |
第一章 东亚同文会日语教育策略的形成 |
第一节 东亚同文会日语教育策略形成的基础条件 |
一、日俄战争前的日本大陆政策 |
二、日本大陆政策下的国家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 |
三、东亚同文会成立前日本的日语教育扩张经验 |
第二节 甲午战争在东亚同文会日语教育策略形成上的推动作用 |
一、日本近代国语思想的初步形成 |
二、东亚同文会的成立及其“对清教育策” |
第三节 东亚同文会日语教育策略的内容 |
一、伊泽修二的日语教育策略意见 |
二、《东亚时论》《教育时论》《外交时报》中的日语教育策略意见 |
第二章 日本势力影响下的内蒙古喀喇沁右旗“贡王三学” |
第一节 日本与“贡王三学”的关系 |
一、日本的“中国保全论”下的中日政治、教育关系 |
二、清末内蒙古地区面临的困局和贡王的应对 |
三、东亚同文会在贡王教育改革中所起的作用 |
第二节 下田歌子粤河原操子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对中国教育观 |
一、下田歌子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对中国教育观 |
二、河原操子的国家主义教育思想和对中国教育观 |
第三章 “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状况 |
第一节 “贡王三学”中的日语教育总体状况 |
第二节 河原操子在毓正女学堂的日语教育活动 第二部分 日本对中国大陆日语教育扩张政策规模化实施的开始--伪满洲国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 |
第一章 伪满洲国统治理念和教育方针下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 |
第一节 大陆政策下的伪满洲国统治理念和教育方针 |
一、伪满洲国统治理念的演变及其“侵略性”核心特征 |
二、伪满洲国教育方针的演变及其“侵略性”特征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理念和教育方针下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 |
一、伪满洲国成立前日本满蒙政策中的对内蒙古政策 |
二、伪满洲国“民族协和”方针下的对内蒙古东部地区政策 |
第二章 日本主导下的伪满洲国的“国语思想” |
第一节 日俄战争后至伪满洲国成立前日本“国语”思想及日语教育扩张状况 |
一、保科孝一的“国语思想” |
二、关东州的日语教育 |
第二节 伪满洲国的“国语思想” |
一、伪满洲国成立初期的“国语”思想 |
二、新学制制定之后的“国语”思想--“满洲国语研究会”的成立 |
第三章 伪满洲国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 |
第一节 “新学制”制定前后的日语教育政策 |
一、“新学制”制定前“外国语”教育阶段的日语教育政策 |
二、“新学制”制定后“国语”教育阶段的日语教育政策 |
第二节 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日语教育状况 |
一、学校教育中的日语教育状况 |
二、蒙古实务学院的设立及其日语教育 第三部分 日本对中国大陆日语教育扩张政策的全面实施--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下伪蒙疆政权成立前后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 |
第一章 20年代初至1945年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 |
第一节 日本的“对华文化工作” |
一、本研究中“对华文化工作”概念的界定及阶段划分 |
二、“九·一八”事变前“对华文化事业”中的“对华文化工作”政策 |
三、“九·一八”事变后日本的“对华文化工作”政策 |
第二节 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 |
一、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政策 |
二、日本“对华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实施状况 |
第二章 伪蒙疆政权成立前日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政策和善邻协会的“文化工作” |
第一节 日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政策和善邻协会的设立 |
一、伪蒙疆政权成立前日本的“内蒙工作”及其文化侵略特征 |
二、善邻协会的设立及其对内蒙古“文化工作”策略 |
三、善邻协会的内蒙古“文化工作”与日本关东军和兴亚院的关系 |
第二节 善邻协会内蒙古“文化工作”中的日语教育活动 |
一、善邻协会对语言教育和研究的重视 |
二、善邻协会针对蒙古族留学生的日语教育活动 |
三、善邻协会在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活动 |
第三章 伪蒙疆政权时期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 |
第一节 日本对内蒙古西部地区的日语教育政策 |
一、伪蒙疆政权时期教育政策中的侵略性特征 |
二、伪蒙疆政权的日语教育政策 |
第二节 伪蒙疆政权下内蒙古西部地区日语教育实施状况 |
一、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中的日语教育状况 |
二、伪蒙疆政权下日语教育存在的“困难问题” 终章 |
一、20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的性质和特征 |
二、今后的课题 参考文献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
(9)论大正时期日本对“满蒙问题”的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选题依据 |
(二)选题学术研究现状 |
(三)选题研究对象的设定与研究思路 |
(四)选题研究主要内容 |
一、“满蒙问题”的由来 |
(一)“满蒙问题”的产生 |
(二)“满蒙问题”的发展 |
(三)“满蒙问题”的实质 |
二、大正时期日本各界对“满蒙问题”的认识 |
(一)学界对“满蒙问题”的认识 |
(二)大陆浪人对“满蒙问题”的认识 |
(三)政界对“满蒙问题”的认识 |
(四)经济界对“满蒙问题”的认识 |
(五)媒体对“满蒙问题”的认识 |
三、大正时期日本对“满蒙问题”认识的分歧与共识 |
(一)日本对“满蒙问题”认识的分歧 |
(二)日本对“满蒙问题”认识的共识 |
(三)日本各界的“满蒙问题”认识对政府满蒙政策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日本对华侵略与国家总动员体制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一、日本的国家总动员体制建设准备 |
二、先行于国内改造的高度国防“国家”———“满洲国”建设 |
三、“满洲国”经济开发与日本国家总动员体制建设 |
四、日本国家总动员体制的确立 |
四、日本军部和外务省对“满蒙”问题处理方针的矛盾与统一(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对华秘密接触探析(1937-1940)[D]. 臧久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21
- [2]1905-1918年日俄关系研究[D]. 韦锐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3]战后初期日本领土政策研究(1945-1952)[D]. 刘雅楠. 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 2019(02)
- [4]媒体视角:1927-1931年《申报》有关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之报道研究[D]. 李新文. 青海师范大学, 2019(02)
- [5]1931-1936日本二元外交述评[D]. 马志远.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8(01)
- [6]《东亚联盟》杂志研究[D]. 李晓晨.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6)
- [7]两大战间日本侵华政策的演变(1919-1929)[D]. 陈太勇. 武汉大学, 2017(08)
- [8]二十世纪前半期内蒙古地区日语教育史研究[D]. 包贺喜格图. 内蒙古大学, 2016(03)
- [9]论大正时期日本对“满蒙问题”的认识[D]. 史乃夫. 渤海大学, 2016(08)
- [10]日本对华侵略与国家总动员体制的建立[J]. 郭鑫. 军事历史研究, 2015(01)